本科文献综述范文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科文献综述范文(精选7篇)

本科文献综述范文 篇1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及港口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大胆的将电子商务规划到秦港集团的业务中。

这些文献给与本文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科文献综述范文 篇2

关键词:文献综述,批判性思维,毕业论文,英语专业本科生

0 引言

文献综述也称研究综述, 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对该学术问题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内已有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述而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 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文献综述虽不是本科生论文必备的一个章节, 但却是论文撰写的起点, 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选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避免重复劳动。但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 在文献综述的部分普遍存在文献搜集不全、阅读不深、仅罗列信息、个人观点多或故意突出个人观点的重要性等问题, 直接结果就是论文的选题重复性特别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除态度、研究能力不足之外, 也曝露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缺失, 因为文献综述的“综”性需要学生归纳、总结、提炼, 而“述”作为评论则需要学生具备批判的能力、辨析的能力, 能够发现问题最终达到提出解决方案。

1 文献综述撰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探究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部分存在问题的根源, 大概有如下几个原因。

1.1 不会搜集文献, 不懂何为“综述”

不可否认的是, 有些本科生不懂得何为文献综述, 这也是我们看到很多本科生的论文中引言或介绍部分仅仅是作家、作品的介绍或某些理论的介绍。也有些学生根本不会搜集文献或由于资料搜集范围或方法不当, 未能将有代表性的资料完全纳入研究的范围, 或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 断章取义。

1.2 故意突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

因论文指导工作过程中已强调要避免选题重复, 选好研究度, 尽量做有意义的研究。很多本科生由于学术积累不够或思考不深入, 便故意在综述中漏掉或弱化某些研究成果, 或者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 以便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选题不当, 重复研究。

1.3 简单罗列, “综”而不“述”

有些本科生可以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综述, 但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不能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 内容杂乱, 缺乏内在的逻辑, 与选题连接牵强附会。

1.4 态度不认真, 敷衍了事

因为跨专业考研、实习机会、跨行就业等原因, 不乏一部分学生对学位论文重视程度不够, 此种原因在本文中不予探讨。

综上, 除了“不懂”和“不愿”的原因, 述评能力差是造成学生无法完成文献综述任务进而优化选题的主要原因, 而前文提到, 述评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反映, 那么如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2 专业学习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

批判性思维在能力上体现为可以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和自我校正。能够理解和表达极为多样的经验、情景、数据、事件、判断、习俗、信念、规则、程序或规范的含义或意义, 包括归类、理解意义和澄清含义。能够识别意图和陈述之间实际的推论关系、问题、概念、描述或其他意在表达信念、判断、经验、理由、信息或意见的表征形式, 包括审查理念、发现论证和分析论证。能够评价陈述的可信性或其他关于个人的感知、经验、境遇、判断、信念或意见的描述;评价陈述、描述、问题或其他表征形式之间实际的或意欲的推论关系的逻辑力量, 包括评价主张, 评价论证。能够识别和维护得出合理结论所需要的因素;形成猜想和假说;考虑相关信息并根据数据、陈述、原则、证据、判断、信念、意见、概念、描述、问题或其他表征形式得出结果, 包括质疑证据、推测选择和推出结论。能够陈述推论的结果;应用证据的、概念的、方法论的、规范的和语境的术语说明推论是正当的;以强有力的论证形式表达论证, 包括陈述结果、证明程序的正当性和表达论证。能够监控一个人认知行为的自我意识、应用于这些行为中的因素, 特别在分析和评估一个人自己的推论性判断中应用技能导出的结果, 勇于质疑、确证、确认或改正一个人的推论或结果。子技能包括自我审查、自我校正。批判性思维的倾向是求真的、开放的、系统的、分析的。

关于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缺席”还是“在场”, 前人已有多篇论述。思辨能力作为一项核心竞争力, 是优秀人才的重要素质。而大学作为优秀人才培养的摇篮, 理应将思辨能力作为其最具价值的教育目标之一。1998年, 由多国高等教育领导者组成的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将思辨能力视作决策者的重要能力, 认为大学教授思辨能力等核心技能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将来成为更高效的职场人士和负责任的公民。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尽管并未使用“思辨能力”或“批判性思维”等语词, 但都明确提出,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文科专业学生, 英语专业生除了语言技能外, 应该拥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来实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1 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在培养计划中强调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要求,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添加诸如辩证法、逻辑、辩论方法等方法课, 演讲与辩论、思维与写作等实操课, 语言学、文学、文化、哲学、社会学等拓展课,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方法, 进行实际的操练, 并能够展开比较, 因为这一过程定会引发讨论和思考, 提高逻辑、批判能力。

2.2 考查方式的改革

实施动态的监控与考核,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改变一张考卷占据大比例的考核现状, 这样学生才能更注重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 并且也更能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3 注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现在学生的认知途径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 各个学校也在积极参与并推动教学改革。在既有的课程设置中, 教师可以尝试的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改变传统的输出和接受的模式, 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 强调启发和开放式结尾问题的设置, 传统授课方式和seminar、workshop等方式的结合, 课堂和在线学习的结合等, 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3 结语

文献综述过程中曝露的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只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一种表现, 除了提高批判能力, 也需要专门训练等对策来解决。在说与写的语言输出过程中, 学生不能分析、归纳、评论, 提交自己观点的例子亦不鲜见, 其原因也非几条能够概括, 但是, 如果教育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行动, 即先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开始,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一定会有提高。但正如与写文献综述的一个原则相呼应的是, 我们必须恪守欣赏与批判并行的原则, 为达到批判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的目标, 多赏读、涉猎经典, 是先行一步的。

参考文献

[1]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 (01) .

[2]李枭鹰.文献综述——学术创新的基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 9.

[3]孟金兰, 董艳芬, 郑凌云, 王建红, 汪胜.本科生文献综述撰写能力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Vol.25 2007 No.23.

[4]任文.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还是“在场”?兼论将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外语专业教育过程——以英语演讲课为例[J].中国外语, 2013 (01) .

[5]时俊卿.撰写文献综述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7.

[6]王琪.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11.

[7]余国良.文献引用行为中批判性思维的个案研究[J].外语学刊, 2007 (05) .

教你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篇3

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毕业论文题目确定后,在开始写作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首先是要了解别人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因为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只有熟悉了别人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才可以避免重复研究的无效劳动,从而能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其次是要掌握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不可能深入研究下去,更谈不上创新。上述两项基础性工作,在文献综本科毕业论文,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之前写好文献综述,是写好本科毕业论文的一项必要的前期工作。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就是针对自己论文选题,全面搜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简而言之,就是自己选择的课题原来有哪些人做过哪些研究,研究的进展程度及结果如何等。

二、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

写作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还可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

2.查找文献资料“写好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也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的过程。特别是对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一般均为综述性的形式。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步骤

写作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最后成文。

1.收集和阅读资料。论文题目确定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收集文献资料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互联网。在网络资源中的各种数据库中查找文献资料,如中国知网“超星电子图书”万方数据等。其次,到图书馆“阅览室和专业资料室,借阅或翻阅今年或近几论文文献综述写作联系扣扣766085044的学生来说,就是查阅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和财经院校的学报,从中找出与自己选题相关的文献,并将其复印下来进行阅读。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能为撰写文献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提高阅读水平都有好处。当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心得体会自会产生,这时便可以着手文献综述写作了。

2.拟定写作提纲。对于查找和搜集到的大量文献资料先要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取舍,然后草拟出一个提纲,以便对文献综述的全文进行整体构思和结构安排。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可以使写作者的逻辑思维更加趋于完善,既有利于成文,又便于修改,使文章层次清晰,前后照应。文献综述的提纲不同于论文提纲,可以写得简略一点。3.撰写。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所选题目进行综合论述,并撰写成文。全文完成后要认真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必要时也可请指导教师或同学阅读,提出修改意见,使其不断完善。

四、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是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具体格式:综述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

1.题目。题目一般应在 20 字以内(包括副标题),最多不要超过 25 个字。题目要求能够准确反映出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

2.摘要和关键词。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它是在文章完成之后,建立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作者的观点“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等。通过阅读摘要,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字数一般应在 200 字以内。摘要后须给出 3~5 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3.前言部分。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目,有什么实践或理论意义。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阅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4.主题部分。主题部分是文献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文献发表的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引言部分所确立综述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主题内容根据综述的类型可以灵活选择结构安排。

5.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与引前部分呼应,指出现有研究中主要研究方法上的优缺点或知识差距,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文献阅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文献综述的篇数一般应不少于 15720 篇。

五、写作文献综述的要求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4.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本科文献综述范文 篇4

撰写要求与格式规范

(2008年7月修订)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内容要求

1.封面:由学校统一设计,普通A4纸打印即可。

2.正文

综述正文部分需要阐述所选课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本课题的意义。文中的用语、图纸、表格、插图应规范、准确,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能度(N)等。量和单位用法定符号表示。引用他人资料要有标注。文献综述字数在3000字以上。

正文前须附300字左右中文摘要,末尾须附参考文献。

列出的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一般要求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或etal表示).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学位论文类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单位名称,年份.电子文献类书写方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

(二)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撰写与装订的格式规范

第一部分:封面

1.封面:由学校统一设计。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主题

1.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标题(五号,宋体,顶格,加粗)

摘要内容(五号,宋体)

关键词标题(五号,宋体,顶格,加粗)

关健词内容(五号,宋体,词间用分号隔开)

2.正文标题

标题最多分四级。

一级标题,三号字,宋体,居中,加粗;

二级标题,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3.正文

小四号字,宋体。

4.引文注释

引文后注释标示示例:“激光平地技术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土地平整的精度,激光感应系统的灵敏度至少比人工肉眼判断和操作人员手动控制的准确度提高10-50倍,是常规平地技术所不及的[1]”。这里“[1]”是右上标,其中[1]表示正文后面的“参考文献”中的第1个文献。

5.图表

正文中图、表均需编排序号,有图、表题目及说明(五号、宋体、加粗)。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标目中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 000m,用5μ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中英文、罗马字符应统一,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斜体(单位符号、缩写等除外)。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居中)

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第三部分:版面要求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字符间距:标准

行距:1.25倍

页眉页角:页眉的奇数页书写—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页眉的偶数页书写—文献综述题目。在每页底部居中加页码。(宋体、五号、居中)

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

(一)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内容要求

外文翻译内容必须与所选课题相关,外文原文不少于6000个印刷符号。译文末尾要注明外文原文出处,并上交外文原文复印件。

原文出处:期刊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不超过3人,多者用等或etal表示).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次.原文出处:图书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原文出处:论文集类文献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次.原文出处:学位论文类书写方法:[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单位名称,年份.原文出处:电子文献类书写方法:[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二)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的撰写与装订的格式规范

第一部分:封面

1.封面格式:由学校统一设计,普通A4纸打印即可。

第二部分:外文翻译主题

1.标题

一级标题,三号字,宋体,居中,加粗

二级标题,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三级标题,小四号字,宋体,顶格,加粗

2.正文

小四号字,宋体。

第三部分:版面要求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

脚边距:18mm

字符间距:标准

行距:1.25倍

页眉页角:页眉的奇数页书写—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外文翻译。页眉的偶数页书写—外文翻译题目。在每页底部居中加页码。(宋体、五号、居中)

装订顺序是:封皮、文献综述封皮(普通A4纸打印)、文献综述正文、外文翻译封皮(普通A4纸打印)、外文翻译中文译文、外文原文复印件。

本科毕业论文综合文献 篇5

姓名:廖洋

学号: 2009212035

专业: 工程管理班

指导老师: 竹雅东

参考文献一精益建造下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设计

1.1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从管理工具以及管理方法都有所革新,但是建筑业仍然无法摆脱生产效率低下、建筑质量不令人满意、建筑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作业安全堪忧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在不确定因素众多、复杂的、工期紧迫的项目中更为突出‘(Grego砂,Koskela,2000)。为了提高建筑生产与管理水平,研究者和实践者们从各个领域和方向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这些探索主要包括IT集成建筑管理和工业化生产管理等等。

IT技术一度被视为提高建筑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与之相关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造都为建设项目管理提出了解决方案。但遗憾的是,建筑业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利于上述方法的尝试,根本问题仍然有待解决2(Koskela,2000)。学者普遍认为,建筑业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更先进理论指导,精益建造(LeanConstrUction,LC)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精益建造并非腾空出世的概念,它源于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LP)。精益生产又称精良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他们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以针对美国大量生产方式过于臃肿的弊病。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精益生产强调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为最终目的,快速、高效、灵敏、最低成本地制造出零缺陷的产品,可谓生产管理理论领域伟大的创新,从而成为继大量生产方式之后现代生产方式的第三个里程碑。精益建造是从建筑施工的本质特征出发,引入精益生产的思想,对建筑施工生产过程进行重构,构建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建筑生产基础理论体系,并基于该理论体系,开发了相应的工具和技术,重新定义了项目交付体系。通过了大量实践证明,建筑项目引入精益思想,确实能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同样,随着精益制造理念的发展,过去的20年也见证了管理会计实践的巨大变化。从财务导向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的传统关注开始,管理会计己经演进成包含一种更具战略性的途径,这种途径强调对股东价值的关键财务运动和运营动因进行辨别、计量和管理。

管理会计正在迈向基于价值的管理。基于价值的管理是以精益原则为基础,强调价值创造和消除浪费,摒除了传统的成本核算、业绩指标及计划与预算编制等领域内与精益思想背道而驰的会计和财务控制系统;提出精益组织应该按价值流进行管理,而对于成本的控制应当基于作业层面,并更加重视流程的观点。可以说精益生产推动了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使人们重新思考管理会计信息的内容。然而大量基于价值的管理研究都是针对制造业的,在建筑业领域却乏善可陈。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精益建造基础理论的研究本身滞后于精益生产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建筑业领域的管理会计研究也相应滞后;其二,因为建筑业的管理模式大多属于项目管理,而项目管理因其具有快速、复杂、多变和一次性的特点,有

异于制造业的生产特征,其成本管理体系以及成本控制系统与制造业相比,有其特殊性。这就使得对于建筑业基于价值的管理研究不能照搬制造业的研究成果,而应当基于精益建造理论以及项目管理理论进行研究。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项目管理的重要职能。而精益建造理论的提出对项目成本控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精益建造在管理理念、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的革命性变革,给予项目成本控制很好的启示;另一方面,传统项目传统成本控制系统已经不能很好的支持基于精益建造的项目交付体系,需要我们思考和变革。

因此,构建新的项目成本控制系统,使之与精益建造的理念、目标一致,完善了精益建造的理论体系,以支持精益建造的发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对于该课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概念,即依托于生产理论的精益建造、管理会计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基于价值的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理论。本文在导论中先将此三个概念的背景以及发展做简单的介绍,而后在第二章中做详细的阐述。

【8】Gido J,Clements J P.成功的项目管理.张金成,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1999

[9】陆正飞.论现代企业成本的战略管理.载会计研究.1995(7)

【1 0】卢冉锋.成本管理重在过程控制.载会计研究.1 995(7)

【11]乐艳芳.现代成本管理与决策机制.载《财经研究》,1999(5)

【12】林万祥.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载会计研究.1992(2)

【13】蔡壁洪.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及注意的问题.载特区财会.2001

【14】李天民.谈谈成本控制.载会计研究.1985(1)

【15】李天民.企业全面成本管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

【16]欧阳清.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7】赵涛,潘欣鹏.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18】JD弗雷姆.新项目管理【M】.郭宝柱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1

【19】陈小欣.项目管理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0】董辉.谈企业的成本预测分析.载辽宁经济.2004(2)

[21】张涛.管理成本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2】李宏健.现代管理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3】王雪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

3参考文献二三秦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物资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产业关联度强,能够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其它各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建筑领域市场的开放,多元竞争的格局逐渐形成,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平均利润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民营和股份制建筑企业的蚕食下,国有建筑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财务状况日渐恶化。三秦建筑公司在无法改变目前强度竞争格局和经营收入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如何挖掘自身的内部潜力,加强工程成本

控制工作己经成为需要鱼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企业成本控制理论为先导,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在进行了充分的实践研究及论证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案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包括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在整个方案设计中,施工项目成本过程控制是重点,也是本论文重点论述的部分。本文的成本控制方案与三秦公司实际情况密切结合,突出了方案设计的应用

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方案设计能够在企业的实际成本控制工作中得到实战应用。

[1]齐宝库,《工程项目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P56一90

t4]李南,《工程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0,P67一98

[6]林万祥著,《成本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PZOZ

[7]易志云著,《成功项目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P6

tg]杰伊.海泽、巴里.雷德著,潘洁夫、余远征译,《生产与作业管

理教程》,华厦出版社,1999P235一260

[10]杨中和,《施工企业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P156一234

[11]王又庄,《现代成本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P124一145

[12]韩双林,《基本建设预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P236一260

[13]果雨苍,生产现场的成本控制,《现场管理》,2002。6

[16]马士君,强化成本和资金管理,《经营与管理》,2002。5

[17]殷红旗,工程项目亏损成因及对策,《经营与管理》,2002。4

[18]攀进科,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体系的系统构建,《经济问

题》,2003。6

[19]叶浩文,《工程成本控制操作方法》,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P78

一106

公允价值文献综述 篇6

一、争论一之公允价值定义

目前,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以及中国的会计准则定义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可以看到其定义的实质是趋于一致的,然而各自的表达以及侧重点却不尽相同,这样的定义难免造成理解上的差异和偏颇,从而对于公允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理解和使用是不利的。根据最新的发展情况,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这一点上逐渐达成了一致,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随着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中国也将采纳这一定义,最终将会实现全球统一的公允价值定义。

二、争议二之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争

历史成本作为会计的最主要计量属性已经经历数千年的理论与实践考验,为会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兴的计量属性,在某些方面将更加适应于现代经济与会计。在围绕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争论的问题上,以下将逐一详解: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财务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二者不可或缺。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同时具有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而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则与计量属性的选择密切相关。

陈天顺(2009)认为,可靠性和相关性往往很难两全:可靠性是面向过去的、静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是面向未来的、动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中的预测性和及时性要求可能影响信息的可靠性,而可靠性中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要求又可能影响信息的相关性。按照可靠性的要求,历史成本无疑是最理想的计量模式,因为其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最强。与此相反,公允价值则体现了公平、活跃的市场对相关资产和负债现实价值的客观评价,能充分反映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资产和负债的现时市场价值,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的波动,并及时确认价格变动的损益以提高收益报告的及时性。

任世驰,李继阳(2010)提出,FASB认为,某些时候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不可兼得,而FASB更偏重相关性。他们认为就公允价值计量与SFAC NO.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而言,公允价值计量通过动态反映,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以此为基础,相关性和可靠性不再是矛盾的,可靠是相关的基础,而相关是信息具备可靠性后自然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的出现,对FASB在相关性和可靠性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是一个颠覆。

其实可靠性与相关性谁是第一位的,谁比谁重要的争论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两种计量属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最大限度的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协调好二者之间的作用和关系,才能达到真实反映和决策有用的双重目的。

三、争议三之公允价值前景

对于公允价值前景的判断,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人们的认识各不一样,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这种争论更是达到了高潮,不管人们如何争论,我们都能从这些观点中找出一些共同点。

姜勇,张波(2009)相信随着金融工具计量模型研究的日臻完善、估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针对市场异常情形下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更为完善的准则界定,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适当的解决。无论如何,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和运用都将是大势所趋。

陈天顺(2009)认为,公允价值的提出也并非完全取代历史成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存的格局。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认为:双重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与时代的必然选择。

从上述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观点认为公允价值必然替代历史成本,有观点认为公允价值将与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并存。无论哪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公允价值的未来发展趋势,至于是替代还是并存将有待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公允价值的完善程度。

四、总结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公允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作为一种新兴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必将凭借其强大的优越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在会计的发展史上大放异彩。

摘要: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兴的计量属性, 自其诞生之日起发展至今可谓是“一波三折”, 尤其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更是将公允价值推到了风口浪尖, 成为众人责难的焦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矛盾和争论, 各种观点相互交错, 文章将运用矛盾分析法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梳理, 以找出公允价值曲折的发展道路和美好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公允价值,争论,前景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N].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9 (1) .

[2]姜勇, 张波.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探讨和启示[J].经济论坛, 2009 (12) .

[3]葛家澍, 窦嫁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会计研究, 2010 (2) .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篇7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二、写文献综述的主要阶段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1、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很多,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2、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样本]

国内外关于医疗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

医疗服务模式是当今医院改革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问题,以下是相关文献综述。

一、医疗服务模式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世纪是一个服务意识突现,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行业兴旺的世纪。但在我国,“医疗服务”一直是医院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服务质量是群众投诉最多的热点。在服务业中,医院的服务与其他组织相比,尤其是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具有很大的差距【1】。作为人类健康事业承载者的医院,医院服务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医院赢得医疗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2】。自2000年开始,我国各级各类医院纷纷开始进行医院服务的改革,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开展了对新形势下的医疗服务模式的探索研究。

关于医疗服务的概念,张光鹏【3】等认为,它是指伴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预后等医疗活动过程中,医院及医务人员以实物和非实物形式满足病人需要的一系列行为。它具有两重性特点,即一方面包含了疾病诊断、治疗等职业技术过程;另一方面又包含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素质需要的服务过程。叶煜荣【4】等认为医疗服务是一种为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复杂劳动,它是一个系统,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有四个:一是支持服务的设施:如一个医疗卫生单位的仪器、设备和建筑物等;二是材料:例如消毒用品、药物等;三是核心利益:即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让医疗保健消费者得到的保健和健康;四是关爱:医疗消费者接受服务后,从心理上感受到的某种慰藉和关怀等。

关于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相关论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疗服务模式发生转变。医学模式指导着人们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在一定时代的医学模式指导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医学理论阐释模式、医学科研模式、医学教育模式和医疗实践模式——即医疗服务模式。医学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又称巫医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到生物医学模式,现在正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病因、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揭示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这是生物医学模式所不能解释的,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疗服务也已经不能适应医学的发展,医疗服务也需要从生物层次更新到更高的心理、社会层次【1、2、5、6】。其二,我国市场经济对医疗服务的影响。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开展和不断深化,以及加入WTO,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和医院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民营医院的发展、中外合资合作医院的准入、国有医院的转制等,打破垄断,建立竞争机制,使得我国医院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同时随着居民文化素质、自我保健意识和消费意识的提高,要求参与治疗过程,病人对健康长寿和医院服务的期望值相应提高,医疗服务投诉和医疗纠纷等明显地增加了【1】。在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下,医疗服务必须要彻底打破传统的“以医疗为中心”、“坐堂等病人”的服务模式,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其三,卫生资源配臵要求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WHO早已指出,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应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解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我国目前卫生服务的社会需求呈“正三角形”分布,即大部分的需求在基层,但是我国卫生资源的配臵却呈现“倒三角形”分布,即大部分资源配臵在城市和大型医疗机构,这是一种不合理的配臵【7】。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结构和功能的逐步界定和完善,病源将按照常规发展的正三角形,大部分流入社区卫生服务之中【8】。以上种种情况都说明医疗机构要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就必须在新形势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新的更先进的医疗服务模式。

二、建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各种探索

关于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大部分学者主要从病人收益、医院服务环境、医院建设、医疗服务范围等方面进行研究。如罗莉【9】认为要能为病人创造价值,即要求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患者费用,达到为患者创造价值的目的,最终赢得市场。南孔涵【10】则提出要强化医院人文建设,从医院的建筑设计、公共卫生设施、医疗服务过程到医院的配套设臵都要体现人文精神,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宋素勤【11】认为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应实施人性化服务。蔡永葆【12】提出医院在建立并实施优质、高效、低耗的医院管理模式的同时,必须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便捷、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模式。不少学者认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会成为我国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一大趋势。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为社区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高效、便捷、廉价的健康服务,它应该成为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载体。

目前,对医疗服务模式论述得最多的就是关于“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的意义、运作方式、服务环境建设、可行性等。如高虹等【

13、14】认为病人选医生在深化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过程中实现了几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一是建立新型医患关系的重大突破,二是确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模式的重大突破,三是建立一种新型评价体系的重大突破,四是建立新型医疗劳动个人收入分

【15】配制度的重大突破。不少医院推行门诊“一站式服务”、“假日医疗黄金周”优惠服务、特需医疗服务、健康体检服务【9】、预约服务【16】、会员制度【

17、18】远程医疗等服务方式,为病人提供便捷、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吴昊【19】等通过对重庆市市区已实行“选医”模式的21家医院、卫生行政部门、部分医疗保险机构和市级新闻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选医”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较高的需求度和充分的可行性。

随着医学模式向着更加全面、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医疗服务模式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强调尊重病人的权利。病人拥有选择医生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生,充分体现了病人的自主权。医学人道主义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把病人首先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其人本价值和人的权利应当受到充分尊重的“人”。尊重人,就必须尊重其自由意志;尊重人,就必须尊重其医疗行为的自主权【14】。二是要求把病人当作整体看待。治愈疾病与治愈个人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要使一个人完全恢复健康,还需要包括重建患者失去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交往和自信心与完整感,而不只是治疗患者生理与功能上的疾病【20】。“以病人为中心”阐明了诊断与治疗应该了解患者的生活特点与社会环境以及疾病产生的过程,并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思维方式,所以又称为“整体诊断”(Overall Diagnosis)【21】。三是服务更加人性化。医院服务人性化就是指用医院充满人情味的就诊环境和服务举措,让病人、家属感受到人文关怀【2】。医疗服务人性化是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选择,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升华,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需要,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大计,是淡化医院凝重氛围的举措【2】,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四是强调突出病人的收益。收益是指一个医院提供的医疗产品或服务对患者产生好的成效和作用【22】。医院所追求的目标并不只限于利润、营业额及市场份额的增加,它还要把为其顾客创造价值考虑进去【1】。医院为患者创造的价值越多,患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就越高。市场营销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八法则”:企业所获得的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忠诚顾客。五是注重家庭和社区服务。区域卫生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卫生发展的先进思想,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发展问题。随着我国市场逐渐向国际化转轨,我国也应该从全球角度来考虑医疗卫生的发展。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也是合理配臵我国卫生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人类对健康需求的发展,医疗服务范围也应从医院扩大到家庭与社区。六是服务模式由微观向宏观方面的改革。医疗服务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医院运行模式。这种服务模式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服务的全过程、服务的全方位、服务的效率与公平【23】。七是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为扩大医院服务战略活动领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1】。从医院的客户系统到主要由医院建立的长期顾客计划,以及与供应者之间的电子联系都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

八、具有良好的医患关系。病人的积极参与,加强了医患之间的心理沟通,有利于消除隔阂,提高诊治效果。“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带来了医患关系的新变化,医患关系变的越来越融洽,服务质量投诉现象不断减少,医疗服务的满意率不断提高,病人享受到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14】。

国外大部份国家的医疗服务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病人看病主要是去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急诊外必须经过全科医师(General Practitioner Services)或家庭医生的转诊介绍才能到医院治疗。据统计【24】,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80%以上的人去看过GP,90%的医疗问题一般都能在GP或社区解决。GP接诊人数可达1.03亿人次/年,医院急诊接待550万人次/年,仅占就诊人数的4.5%。自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健康服务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在美国,病人会按照“诊所-社区医院-总医院-大学医学中心-著名医院-诊所/社区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接受治疗【24】。美国3/5的社区医院是非营利性私立医院,多建在较低收入社区,提供全国70%的医院床位,73%的住院和门诊医疗服务【24】。英国居民80~90%的健康问题均可在社区由自己的GP处理,其国家卫生法规规定非急诊病人必须先找自己注册的GP就医或转诊,否则不能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24】。这些由简单到复杂、全科到专科的有序运作,没有发达完善的多级医疗体系及保险机制,没有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是不可能达到的。

近年来,国外医务界比较认可和重视的一种临床服务模式为临床路径服务模式,其特点是在临床医疗服务过程中以质量和经费控制为中心【25】。美国的实验医学服务【26】也是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的服务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在于能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满足病人各种诊治需求的实验室服务。高科技、高素质人员和科学的管理是模式运行的关键。

三、中医服务模式研究的不足 在查阅有关文献报道中发现,目前已有学者从各种角度对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和阐述,但研究文献数量不多,而且未见对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中医服务模式的有关研究。中医学所具有的特点不仅符合当今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简、便、廉、验”的要求,更显示出自身的科学价值,尤其是在慢性病的治疗、康复、养生和预防中的优势已得到大众的承认。然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200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就指出:“第一,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在缩小、贡献率在降低、医疗服务功能在下降。第二,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淡化,这是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第三,中医药的理论创新还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对中医的认识也在减少。传统中医学本身就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把病人看作一个整体;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既体现了诊疗原则的统一性,又具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灵活性;有汤剂、粉、末、散、丸、针灸、推拿按摩、水疗、蜡疗、泥疗、拔火罐、药物贴敷、外洗等丰富的治疗方法;重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具有“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顺应自然,人与天调的养生保健理论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医者应有博爱之心,富有同情心,视病人如亲人,注意自身的医疗道德修养等【27】。面对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疗市场中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医医院应该走怎样的路才可以更加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更好、更方便地让广大群众使用,为国家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上一篇:我的家乡图画写景作文下一篇:展会参观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