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由-《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12篇)

自由-《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

只是,掩卷之后,想到龙应台对安安的用心,突然间感动地落下泪来。

曾经,你的孩子,只是个柔软的躺在你的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努力地叫着mummy。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得成熟,一点一点地学会独立,然后毅然决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远远地站在他身后,愁怅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可是,在你的心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的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而他,却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浓眉大眼,玉树临风,嘴上有淡淡的胡须,并且,叛逆地表示,他没有话想和你说。这个时候,你会心痛吗?

当时间一天天地流逝,你知道从来没有后悔过对他的付出,也没有将自己的渐渐衰老放在心上,可是,你却清楚地感觉到:你在一点点地失去自己所爱的孩子,不会心痛吗?心痛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听之任之吗?还是放下母亲这个无用的称号,真正地将自己放空,去了解一个十八岁少年的心事呢?当他轻易地告诉你他们这一代的生活就是“性,药和摇滚乐”时,你难道不会吃惊和担心得立刻打电话去求证或是暴跳如雷吗?

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地与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经历,去换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谊。她的措辞,不再有《野火集》中脱口而出的愤怒,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与他类似的语言和对自己青春年少的回忆换取他的信任,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所以,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不仅仅是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集,而是,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做为孩子的一方,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很难读懂这颗心的全部,直到――他自己成为父亲的那一天。

同样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象安德烈这样愿意与母亲以书信的方式交流生活的全部的。更多的孩子对于给母亲写信,是做为任务去完成,而非发自内心。就算是安德烈在书中承认,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写信,其实只是为了赚取“稿费”,我仍然认为:安德列在这本书中表现不俗,他的文笔,他的真诚,以及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深得母亲的真传,假如安德烈看到这句话,想必会不高兴,因为他不希望自己是妈妈的附属品,在他看来,他写得甚至比妈妈更好,可是,骄傲如他,也许不会愿意承认这与母亲的遗传、培养以及尊重有关。

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在面对学习、爱情、生活时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他感性,率真,诚实,幽默,他的身体里,流淌着龙应台优秀而骄傲的血液。

自由-《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2

这是一本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在每一个故事中都会让我们读出李希贵老师对教育的独特思考与感悟, 更可贵的是李希贵老师从自己失败的案例中得到启示, 例如“让教育从细节入手”等, 这些细节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沉淀的, 在琐碎的小事里形成的。

在书中, 李希贵老师提到“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 而不是一个让别人来管的人”。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约束学生, 管制学生, 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形成一种习惯。作为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育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让学生感到自己很重要, 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呼吸的教育。

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 一份宽容, 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 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让校园充满民主、平等, 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地呼吸。”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发现真理而不是告诉学生真理, 那么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与众不同的兴趣, 放开孩子的手脚, 让他们自己走路, 只要“鞋子”合脚了, 他们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奔跑起来, 我们又何愁学生前面不会是一片自由的天空呢!

实际上, 就像李希贵老师所说的那样“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就是不简单。”教育也是一样, 贵在坚持, 在生活中老师不再以成绩为唯一评价尺度, 要用多元化的观点去看待孩子, 让孩子在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这也正是“多一把尺子, 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汇报 篇3

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台湾,是一位真正的文化批评家和优秀的文化建设者。她是第一位台湾地区“文化部长”。龙应台的前夫为德国人,是一位外交官。她育有两子,长子名为“安德烈”,也就是这本书的男主角。

我看这本书应该说跟我的班级有一定的关系。我在高一第二个学期的时候发现我们班级的男生几乎都和父母处于一种“无话可说”的状态。每次家长跟我描述的他们孩子的形象跟在学校里的完全不是同一个人。我很困惑,试图去找出原因。于是就找一些关于亲子关系的书来看。

在看《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之前,我先是看了龙应台的另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开放,给儿子满满的爱、自由并尊重他的选择,会蹲下来和他一起看世界的母亲形象。他们彼此尊重,一起成长!我特别羡慕“安安”拥有一位如此睿智、满腹才华的母亲。我想安安一定会在这样一位优秀母亲的引导下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青年。这对母子也一定会保持一种无话不谈、胜似亲密友人的亲子关系。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当安安长大后,几乎和她的母亲“无话可说”。龙应台在开篇“认识一个十八的人”中这样写到“假期会面中,他愿意将所有的时间给他的朋友,和我对坐于晚餐桌时,却默默无语,眼睛,盯着手机,手指,忙着传讯。”开始,我很困惑为什么像龙应台这样的养育方式还会造就他和安德烈现在的疏远关系。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我才看到答案,原来是龙应台在中间有好几年的时间离开安安在台湾生活,当她再回到安安身边时,他已由一个小男孩长成了有自己主见的大男生。这一段陪伴的空缺致使龙应台和安德烈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龙应台毕竟是一位极其聪明的母亲,她敏锐地觉察出了问题并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进行了修补。她说“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不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进。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龙应台和安德烈通过书信的方式向对方倾诉心中的困惑。通过36封家书,两代人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开始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些家书的话题和内容十分广泛,是两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相遇。龙应台的回信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她往往与儿子有着不同的观点时,不会对他进行摆道理的说教,而是似乎在娓娓道来地讲诉一个故事,却无形中把道理说进你的心里。

在看到其中的几封信之后,我也尝试着给我们班的同学写信。在他们有团日活动的时候;在他们犯错而又屡教不改的时候;在他们进步的时候;在团委要出主题墙报的时候都写。有时候写几句,有时候写几段。慢慢地,我发现文字有时候比口头的教育更有效果。我记得高二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打电话来问我什么开学。其实开学的有关事项,我都已经在成绩单上注明的。我让他们看成绩单,他们丢给我一句“早就丢了,谁还留着成绩单啊!”。上个学期的期末,我特地给他们以书信的方式给他们写了一篇长长的寒假寄语和成绩单订在一起。结果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没有人问我什么什么时候开学。开学的前几天,他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成绩单上的“温馨提示”。这回,他们把成绩单都保存下来。所以我想可能那封信是起了一点点作用的。我下定决心要把给他们写信这种方式坚持下去。于是,读后感就变成了写给他们的信。

对于不断地失恋的痛苦。龙应台没有给安德烈直接的安慰。而是给他讲了歌德和他第一次爱上的女孩夏绿蒂的故事。歌德不断地恋爱,不断地失恋,不断地创作。从《少年维特之烦恼》到老年的《浮士德》,都是歌德在人生的课表上打下的一个又一个勾。龙应台借伟人的故事告诉安德烈他的失恋经历,他的手足无措,他的失败感即使是像歌德这样伟大的人物也一样经历过。在信的最后她写道“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对美的迷恋可以打败任何智者自以为是的心得报告。我只能让你跌到,看着你跌到,只希望在你会在你跌到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我当时看到这段话特别有感触。于是写了这样的读后感:我们总是在告诉孩子们那些他们没有经过的结果。总是忘记了这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经历,而不是他们的。其实,我们在他们的这个年纪,也不曾被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说服过。所以,我应该允许他们跌到,只能让他们跌到,看着他们跌到。只希望他在跌到的地方爬起来。只希望阳光照过来。只希望我可以陪伴他信步在追寻阳光的路上!只希望我能为他掀开遮挡,让阳光来得更猛烈些!之后,在期末的时候和本学期开学的时候我用这段话分别拓展成了两封信发给全班同学。这封“奔跑吧,13电2的兄弟!”应该是我写给他们的信中最长的一封,实际上也是我的读后感。其中一段是这样的:这是一封早已想写的信,却迟迟没有动笔。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你们可以安静地倾听的时机!我知道这个年纪的你们讨厌一个空洞的说教者!我也经历过你们这个阶段,我明白你们的父母和师长总是试图告诉你们他们的经历,以此来说明你们在做出某项选择将面临的结果。我知道这些经历仅仅是我们的,而不是你们的眼看到的,你们的心体会到的。对你们来说,这些只是别人的故事!我理解!

请相信每一个对你“说教”的人都是真心爱你,全心全意希望你好的人!我不想对你说:“你如果……你就会…… ”我想说的是:如果高中生活之于你是一场历经三年的马拉松,那么我愿意做一个领跑者。陪你们挥泪,与你们一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你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你最大的潜能,向着你的目标冲刺!

《亲爱的安德烈》 读后感 篇4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成人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 篇5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她是一位激烈的文学战士,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亲,有两个叛逆而独立的混血儿子。《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他的大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集结,全书共收录了36封书信。这36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所做出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在序言中,作者说“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无论是谁,我们的18岁或许都似曾相识,信奉理想,渴望自由。但面对我们18岁的学生或者孩子时,我们却总是以后来人的立场与身份与他们不平等地沟通。他们会抗拒、会挣扎,甚至开始逃避。生活中很多18岁的子女与父母的现状正如作者所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我们更需要的是共同努力地去做尝试。让我们去再次认识人生里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们也第一次认真去认识自己的父母。不管是通过书信、交谈还是游戏等形式,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沟通孩子与父母的纽带。

想想自己的18岁,忙碌而紧张的高中时期,我与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地碰面。我们之间的对话好像也都是围绕着“想吃什么?”“今天学习怎么样?”“考试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关心与问候。现在的学生情况也同样类似,父母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学习。似乎对孩子的情绪、爱好、心愿少有了解。更别说深度的交谈与了解,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可能和父母好几天不说话。“我才知道,多少父母与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两代人,两国人交谈的话题可以如此广泛、直接,没有说教,而是袒露心声。从“作为德国人在德国队比赛时,会为他们加油吗?”探讨孩子对历史、对国家的认识,从一部关于阶级跟贫富差异、社会公义的电影探讨生活中的两种道德,从一晚上的新闻事件谈到对于民主理想主义的看法,从香港与德国的咖啡馆谈到文化,从对彼此的提问谈到死亡与未来。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那么不妨尝试着针对一个问题,不仅仅是你问我答,而是交互式沟通交流,也许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十八岁的烦恼如果不是什么关乎生死大事之类,就一定是一些芝麻小事,但是却会影响一整天的心情。家长们会像说鸡汤文一样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学会平衡,可是既要体贴到别人的感受,又要照顾到自己的立场,是很难的事情。但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学会应付的烦恼,因为我们思想独立但却是社会化群体中的人。对于未来,我们需要将龙应台的话牢记于心。“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生活的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漫长的人生,不论是高考、考研、就业、升职还是恋爱、婚姻、家庭等,你都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认清生活的本质。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而那些十八岁的路,无论有哪些高人指点,帮你避过多少的深坑艰险,还是得靠自己走一走。

安德烈和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就是我们生活的望远镜和放大镜,让我们看到了远方的天空,也窥测到了生活中的不易与平凡。我们十八岁的问题,在这里也能寻找到合适的答案。我们也慢慢用泪水与离开去懂得: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篇6

超乎预料的有趣呢。而且,书中母子两人书信内容的深度也是我未曾想到的。龙应台女士与安德烈,他们看着同一片星星,在同一个太阳的光芒下生存,但他们接触不到被此,熟恶而又陌生。在这三十六封书信中,他们对簧富差异、美学、人文、各国文化差异等等提出了探讨与研究。这三十六封跨海书信,使这对母子有了连结,重新认识到了对方,她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18岁的人,他也认识了自己的母亲。看着书中风趣幽默的语句,我看到了一些别样的东西,一些我从未注意到的事情。

我知道了这个世界可悲的贫富差距,我知道了“提本非树”:我知道了“间题意思”我知道了KICH,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第一次如此认真的看一本书,这本书也没有让我失望记忆犹新的是第21封信,“文化,因为逗留”。

咖啡馆几乎是每个城市都有的建筑,我也常常习惯在空暇的时间去这类环境幽静,气氛高雅的地方,点杯咖啡,写写作业或是看看书我喜欢这样的气氛,这可以让我放松,且愉悦。

然,在香港这个地方,羊目细寻,你竟是寻不着咖啡馆的龙应台女士在书店买了书,想要寻一家咖啡馆,钴进一个宁静的角溶,在咖?香气的绕里,把整袋新书翻完,可香港是没有咖啡馆的她在信中如此写道:“那天很热,我背着很重的书,一条街一条街找,以为和台北一样,转个一定可以看到,可是没有,真的没有。去餐厅吧,可是那是一个油賦,甜滋滋的地方,匆忙期和喧带着对時国企业断的不满,他们对本土产业的灭不情愿在那里消费而即使坐下来,身边也总是匆忙的人,端着托盘急切地找位子,咖啡馆里弥漫着一种时间压迫感。

这就是香港,这个城市,忙的香港人在大街小巷步履匆,他们工作时间之长,全世界第一。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种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哪一种都不可以。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篇7

——龙应台《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女士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依靠书信体共同完成的两代人的对话:东方文明与西方价值观的碰撞;成年母亲和80后儿子的思维分歧;还有便是一个普通母亲对于分开多年的孩子的内心关照。如果安德烈的母亲不是龙应台,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或许这些靠电缆计算机才得以实现的沟通交流不会产生这么广大的影响;如果这对母子之间不是中间隔着三十年,并且隔着东西文化,或许这些交流就不会有如此深远的意义;如果这些多年来的书信没有集结成册对外销售,或许那会是中国文坛的一笔损失和中国社会的莫大遗憾。

这是一个五十岁的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自以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认为年少轻狂”的人的对话。

一、爱与不爱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可以不必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 篇8

书中安德烈生活极其幸福,丰富,充满乐趣,他可以喝酒,聊天,开party,旅游……遇到挫折,会有很多人鼓励他,成功的时候,朋友就会为他庆祝。而身在中国的我们,聊天,开party只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每天都是早早起床,上学,写作业,复习预习,偶尔的娱乐和放松。安德烈可以做的事,中国和他同龄的大多数人都只是渴望。我们也希望有那样放松的生活。

在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他们之间慢慢出现一座无形的墙,但在他们母子的努力下,这座墙,被击垮了。而我们,极大多数的孩子都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他们之间的代沟无声无息地变得越来越大,把他们越隔越远。他们也有寻找解决的方法,但有一些却只会更加地彼此伤害。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相差甚远,中国孩子从小就要努力读书,考大学,这段时间里,根本就像与世隔绝。读大学就为了张文凭,可以找份工作吗?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大学生没有工作?他们没有社会经验。在外国,他们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经验,他们的适应能力才更强。西方国家是那么尊敬小孩,在中国,只要家长聚在一起,就是是讲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没有在其他大人面前表扬过孩子,而是讲他们做事怎么怎么不好,他们以为这是谦虚,但孩子的自尊心更是被深深地伤害!

真希望中国的爸爸妈妈们读读这本书,体会一下快长大的孩子的内心,多给孩子一些放松的时间,让他们有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事,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一心为孩子好,帮他们打点一切,可我们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啊。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00字 篇9

高中的时候自己自作主张把头发拉直了,没有告诉妈妈,但是心里却充满了罪恶感。后来放假回家,就写了一封信给老妈,信里面陈述了自己的“错误”,表达了对妈妈的爱,没有收到回信,也不知道妈妈有没有看,算是自己的一点心理安慰。

自己算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吧,其实跟爸妈说过一些一般不会说出口的话,都是通过微信说的。但是说得不多,也算是沟通过。妈妈是那种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她不会说漂亮话,有的时候本来出自好心说的一些话,但是因为表达方式的问题,会让别人误解。我们的交流也不太多,通常也就是说说家长里短,我不太了解她心里真正的想法,正如她也不了解我一样。爸爸是一个很民主的父亲,会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但是他的有些做法我不赞同,而这些做法,小的时候我很喜欢,让我觉得他是这个世界最好的人。

看的太多,懂得太多,所以我变了。跟爸爸的交流会多一点吧,因为他是一个会跟你交谈的人,善解人意吧。说了这么多,跟这本书也没多大关系,但是看过之后,就是让自己想到了自己跟父母的生活方式,还有自己本身的一些不足。该睡觉了,午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精选 篇10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从上学期末作为学生假期选读书目之一布置下去开始,我也是自2月2日至5月17日才断断续续地修成正果,拜转一程,回到初始。非说此作难读,实是“心大”,期间虽则各类书籍都有观览,然而此时最想记取的还是这部耗时最长的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的书信集。

作为龙“人生三书”之一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可谓是父母与孩子间沟通交流成长的范本,这本书原该十七八岁初读,为人父母后再品。我是有些遗憾,及至二十六七岁才得以一览其貌,感悟我那早已逝去的“叛逆”、“封闭”青春了。然各人人生际遇千差万别,我未能在那个较为叛逆的时期拜读此作,直到此时,人生历去四分之一,父母也年过半百,许多十年前不能看破的事,此刻反倒不再心心念念,放之不下了。也是稍稍有了些许人生经历,初读此作,心中便多了些许念想,空了少许妄想。这本书,就像“牡丹亭”中的小春香,引着杜丽娘打开了后花园的门,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完全崭新而真纯的世界。

慢读《亲爱的安德烈》,那跨越两代人的书信对话,总是在某一瞬间,让我惊奇地发现人生的美好、无奈和那些无所适从、无处安放的情感,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打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譬如“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想起从前学政治和逻辑学时,对于哲学关系总是理不清,对于事物关系总是爱乱套,及至到了生活中,才慢慢发现,过去所习之事,放到生活中,就很好理解了。总是觉得人生充满偶然,就像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由不同的意外构成一样,尤其是那些人生大事。然而,近来想得较多,加之新墙头是一个拼命努力“一生懸命”的家伙,且这个家伙在一次重要比赛中看似偶然地“捡”得冠军,面对舆论和自己心中的不甘,用樱花绽放似的决绝在四年后又一次为自己证明,人生没有那么多偶然,所有的一切,必然是因果之故,非他。故而近来总是喜欢借着柚子的精气神鼓励自己,让自己有胆识面对书中所述之事,有能力走出生活困境。

这样的困境在我毕业近一年的光景里愈发凸显,“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属,这人可能的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人生,其实就像从一条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回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

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困境,并非完全杜撰,实则更多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曾经无法用文字感性地将其描绘,亦不能借道理将其阐释,因而在这些文字透过眼眸闯入大脑的时候,心中鼻尖眼内皆涌起一股暖流,像是心中多年的块垒瞬间被浇透,想着高山流水大概就是如此情景吧。甚至于有时候不免产生相见恨晚之憾。所幸,总算是遇见了。

作为“人生三书”的第二部,《亲爱的安德烈》就像是人生由青年慢慢走向成熟的那个阶段。你可以从中发现十八九、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思想潮流,亦能探寻到年近半百,生命渐老的人生感悟,其中的文字如面对面坐着交谈,娓娓道来,轻松舒缓,是关乎人生、却不系生死,总是能引起人心里最初的悸动。我曾想,如若是我十八九岁时得见此书,人生会是何种光景。然这样的念头随即就被浇灭,还是那句人生哪有什么偶然,也不曾有什么如果,就像龙应台试图与安德烈“通信”一样,从不存在说“如果他们不曾开始书写会怎样”那样,一切开始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其所产生的火花,照亮了一部分迷途中的人,点燃了一部分灰丧不堪的灵魂,同时也为部分游荡不定的个体找到些许可以暂歇寄托之处……诚然这样的说法有些过重,但这有何妨,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这大概就是关于人生最好的注解,那个曾经暮霭沉沉的世界,总归是一点一点慢慢明亮起来,渐渐呈现出一番出水芙蓉的模样来。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读书笔记字 篇11

从初中一开始就跟着老爸看有关台湾政治的节目,说起来还是陈水扁提起我这种爱好,因为关注着陈水扁的同时,我也开始关注起政治,这种和我们家人的职业没有半点关联的事情。我对政治有着莫名的如火热情,老爸说政治不是你现在可以考虑的东西。我知道,我所见识到的深奥复杂只是它其中的一点。但我可以关注吧,我越关注我就越感慨,还找不到地方发泄。所以看到《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的内容,我激动而兴高采烈。

看到龙应台的第二封信:为谁加油。龙应台说“我们被教导以中国人为荣,‘为荣’和‘为耻’是连在一起的。”文中有说到一个书名,对于我们班的人早就不陌生的书名,《丑陋的中国人》。我因为民族主义很爱中国,但是我也有世界主义,我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很和睦,肯定有很多人鄙视我幼稚。可是中国有很多令我和更多人愤怒的事情,每天看着新闻最经常让我愤怒的也最让我愤怒的就是贪官。我们的政府官员就是代表着我们在管理这个国家,是应该让百姓最放心的人,可是他们是这样来伤我们的心。我很气,老爸说这是一小部分,但我认为不能因为是一小部分就可以忽略为零。写成中文的警示牌,为中国人专门提供的特殊待遇,这些事让我尴尬,我甚至害怕外国人会因为这些丑陋来嘲笑我。但我还是要大声说出我是中国人,丑陋的是他们,我不是!套用文中的话,他们给了我“膨胀的”不安和尴尬,但不会押着我远离“中国”这个概念。我想这是龙应台要告诉安德烈的。

但听到龙应台的世界公民主义,我又产生共鸣了,看到新闻上说到很多弱势国家,听到牙买加的选手说他连一双鞋都没有所以只能赤脚在炙烫的土地上跑步,我有一种道不明的忧愁。又回到那个令人鄙视的幼稚想法了,在读到第9封信两种道德中,龙应台说“海啸的悲惨震动了世界,国家在比赛谁的捐款多,背后还藏着不同的政治目的”“这些国家的人民,准许,或者说要求,他们的政府把大量的钱,花在离他们很遥远但贫病交迫的人们身上”,我也开始思考或许世界公民这个名词离我真的很远很远。

那天和老爸老妈出去吃饭,看到一个满头白发披在头上,遮住他的眼睛,头一直低着,我看不见他的脸,他颤抖着手拿出十块钱,然后服务员端上一碗面条。我立即想和妈妈换位,我怕自己吃不下。不是因为我厌恶他,而是因为我会太伤心,我看不下去一位老人一直低着自己的头慢慢吃着面条,我怕看见服务员脸上冷漠的表情,我更怕我会看见他满头白发间隙中露出的卑微的眼光。安德烈在第八封信中说他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我知道大陆妇女在极不人道的工作环境里为耐克做苦工,但我不会因而不买耐克。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于营养不良,但我不会因而勉强自己把每一餐饭每一个盘子舔干净”“我是一个‘日子过得太好’的人”。对,我也是这样,我看到电视上饿的皮包骨的非洲孩子,而且每次看新闻的时间都是我吃饭的时间,我就会难过的吃不下,很自然的只拨着白米饭没有像平时一样大口吃菜。我也会想着自己很混蛋,但除了产生这种想法来凌迟自己之外,我还是在吃白米饭,非洲的孩子依旧在临死前瞪大双眼望着冷漠的天空。

龙应台告诉安德烈,“我相信有两种道德,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你才十九岁,那个时间会来到,当你必须决定自己行不行动,如何行动,那个时刻会来到”。龙应台所在的香港的贫富差距像一根刺,令她难受,但她做不了什么,所以她写文章希望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她鼓励人们追求公平正义去改造社会,她拒绝奢华,在离开厨房时把灯关掉,这是她所能做的,这,也是我能做的。

记得自己有一句让我爸记忆深刻的话就是:“什么时候等我来做市长,哼哼。”这句话让我爸嘲笑了很久,老爸说,市长哪有那么容易做的。我说之所以不容易做我才想做的,人人都会扫地所以我才不去扫地的。老爸说那你就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才能做。是,我忘了我爸手上有我最大的把柄,我的梦想是建立在一张好文凭身上的,至少现在,我的价值体现在文凭上。文凭才是硬道理,比真人管用。我总是很痛恨我爸的这句话,可是,我爸问我,在现在这个社会你想得出别的公平的出路吗。我想了很久,没有。我即使痛恨应试教育到每天把它和贪官并在一起骂三遍,可我还是要肯定他的位置。我所能做的,还有好好读书。

我和安德烈有点不一样,我总想做出什么事,我想要自己可以有用,我有价值,更大言不惭的说,我想要成为伟大的人。我不想只有小小的,个人的,我所希望可以在未来和我的朋友作出震撼奥巴马的事情,就像奥巴马的登台震撼了世界。但我没办法忘记我要好好读书,一切都是要建立在读书上,奥巴马也是从学校毕业的。

自由-《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篇12

直至看完一遍,我还有些发愣,一对母子从原本的哪怕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话说变为几乎无话不谈靠的是这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细细地回想,从商讨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

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

再看后边,龙应台与安德烈对于很多事的不同看法,一方代表中国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或直接说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吧。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

我看了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所言几乎是我和妈妈之间故事的一个影子。我尝试着用书中所表露的方法与妈妈相处,果然少了很多麻烦与不快。

上一篇:古代汉语复习要点下下一篇:数学文化欣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