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社区报告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村改社区报告(推荐9篇)

村改社区报告 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地加快,很多农村自主或者被动地进入到城市化的浪潮当中,其管理体制、经济结构和生活文化需求等方面发展到了城镇的水平或者接近于城镇的水平,或者是由于要适应村级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等形势,被强制性地划入到城市建设的规划区域之内。XX乡地处城乡结合部,目前正面临乡改街道、村改社区的问题。为了了解XX乡是否适合融入城市,笔者对XX社区在村改居社区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XX街道XX村改为社区后,将原先的XX村一分为二,成为XX社区和XX资产管理委员会。这两个机构的领导班子一样,只是分别在社区和资产管理委员会中任职挂牌。村民自愿转户,转户后成为城镇户口,若不愿转户,则仍是农村户口。社区和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分工不同,XX社区办公楼设服务大厅,集中处理居民、村民的日常事务;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集体经济发展和计生工作。从属关系来说,社区归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

根据长塘社区和长塘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情况来看,XX乡在乡改街道后,涵盖的行政村可以向XX学习,保留农村户口,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同时成立相应的社区,将日常事务交由社区处理,让居民、村民能享受村改社区后的便利。

在村改社区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撤村建社区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扩容的需要;是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为帮助村改社区尽早融入城市,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思想观念上要强化城市社区意识。其一,在发文件、开会议、布置工作时,在称呼上不再称其为某某村。不再在已改的社区树立农村工作方面的先进典型,布置农村工作任务。其二,乡党委政府,在指导社区工作时,要将已改的社区与未改的村区别开来,属于农村的工作任务尽量不要安排给村改社区,属于村改社区应享受的照顾政策应原原本本地为其兑现。其三,作为村改居的社区,适用的法律由《村委会组织法》变更为适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二,工作实践上要尽力解决实际问题。在居民关心的“土地征用是否区别对待”、“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享受优惠政策”、“工作经费是否可以享受社区居委会同等对待”等问题上,站在居民立场上,充分为居民考虑,形成一致意见,给居民满意的答复。

村改社区报告 篇2

社区参与就是指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各种活动的运作或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监督的行为和过程。在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 社区参与泛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区公共活动, 影响社区权力运作, 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行为和过程。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2011年天津市在成功探索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和全面实施示范工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民居住社区“三区”统筹联动发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启动“农改非、村改居、村集体经济改股份制经济,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三改一化”试点工作。其中村改居进程较快, 截止2011年底, 有25个试点镇村基本建成, 40万农民喜迁小城镇居住, 出现了大量的“村改社区”。以三个先期试点街镇的“村改社区”为调查对象, 分析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和过程, 是很有必要的。

1 天津“村改社区”现状分析

“村改社区”的居住形式为规划的住宅小区, 外观与城市社区相同, 但村民从平房住进了楼房, 由分散变为集中, 居民组成保留了农村社区的地缘性和血缘性, 管理方式由原来的村委会转变为居委会, 并引入新型物业管理公司, 要缴纳物业费。这样一系列的变化需要村民适应, 也需要居民的直接参与、维护和治理, 以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 有效地整合与发挥社区自身的各种资源。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的管理机制是成立管理委员会, 对华明镇的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管委会下设社区办对社区事务进行全面管理, 居民迁居到华明镇居住新社区, 成立了七个居委会管理二十几个住宅小区, 居委会成员由熟悉村情民风的村委会成员、村里的精英人士、新聘大学生组成。一个住宅小区居民以一个自然村村民为主, 其它村村民为辅的组成方式。招标引入四个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 社区办、居委会、社区居民对物业管理事务进行综合考评。成立社区书法队、表演队等二十多个文化组织, 进行明星楼门建设与评比活动, 丰富居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天津市北辰区下朱庄街全面建成街道办事处、居委会, 居住形式是将十三个自然村合并建设成三个社区, 村民之间并未划分明显的区域, 打破了原有村界, 扩大了居民邻里交往范畴。居委会成员吸收原村委会成员, 请专家创作街歌, 举办街道春节联欢晚会, 组建秧歌队、模特队等文化组织, 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兴趣。

2“村改社区”居民参与评价指标的构建

当前的“村改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形式多种多样, 参与效果颇佳, 原有的不讲卫生、不缴纳物业费等不文明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居民的社区认同优越感在增强。但也表现出一部分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薄弱, 参与者大多是社区的积极分子, 居民参与的内容不够深入、广泛等问题。

为提高居民的参与程度, 本着客观、全面的设计原则, 结合“村改社区”居民的特点, 征求社区办、居委会等管理部门意见, 本文设计了社区居民参与认同、社区参与行动、社区身份认同三个方面的居民参与调查问卷, 具体分解为有代表性的六个问题 (评价指标) 。问卷中的测量尺度采用“非常不赞同”、“不赞同”、“较赞同”、“赞同”、“非常赞同”五个选项, 对收集的调查问卷采用SPSS18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 模糊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分布描述

调查问卷的实施时间是2012年, 实施地点为天津市三个“村改社区”试点, 共分发780份调查问卷, 回收问卷730份, 其中有效问卷704份, 有效率96%, 说明广大居民对参与该问卷调查是很积极和关注的。

参与调研的居民男女比例正当, 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占75%, 政治面貌中群众占68%, 说明此次调查问卷选取的调查对象分布较全面,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3.2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广泛征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办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 认为社区居民参与认同、社区参与行动、社区身份认同三个维度的权重B={0.20, 0.60, 0.20}, 即认为居民社区的参与度关键在行动上。对问卷进行分析, 求得各选项的频次分布百分比数据, 详见表1。

3.3 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分析

3.3.1 建立评语集

按照五级评分法, 建立评语集为 (非常不赞同、不赞同、较赞同、赞同、非常赞同) , 对调查结果进行频数分析, 确定评语集。为了便于对居民社区参与度进行比较, 可以进一步将定性的评价集量化处理, 将评语集分别赋值于百分制量化等级, 组成量化评价集V={20, 40, 60, 80, 100}。

3.3.2 建立第二级评价矩阵

建立工作本身维度的评价矩阵为R1, 则

对于两个问题, 可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得到居民参与认同的评价矩阵。同样的处理可建立居民参与行动和社区身份认同其它二个维度的评价矩阵。最终得到其总的评价矩阵R。

可以看出, 广大居民对社区参与认同、参与行动和社区身份认同的程度是相当高的, 每项指标都有60%以上的居民处于赞同以上, 10%以上的居民处于非常赞同状态。

3.3.3 求解评价结果矩阵

由于评价矩阵仅反映了每个评价指标中参与调查者对评价对象的某个评价等级的选择频次所占百分比, 未考虑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只有引入权重才能合理地反映评价指标的综合影响, 评价结果需要通过模糊变换进行合成运算。

式中, B表示居民参与的评价结果矩阵, 采用矩阵相乘的合成算法, 得到特征向量B={0.98, 3.61, 34.78, 49.22, 11.41}。

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居民中有60%以上的居民处于赞同以上, 11%以上的居民处于非常赞同状态, 总体参与程度是很高的。但是也有接近40%的居民参与程度不高。

3.3.4 计算模糊综合分

通过上述方法得到了最终的评价结果。由于采用的是模糊评语集, 评价结果仅能半定量地反映各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 直观性不强。采用对评语集的定量化处理, 即前述的百分制处理, 则综合评分由D=B·VT=73.29。

结果表明“村改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参与较赞同与赞同之间, 偏赞同状态, 从数据上反映了居民的参与的内容不够深入、参与的范围不够广泛的问题。

4 提高居民参与的建议

华明镇、下朱庄街作为天津市“三改一化”的试点街镇, 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针对“村改社区”居民参与度的调查结果, “村改社区”建设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强化宣传教育, 培养社区意识。

“村改社区”可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宣传栏、文艺晚会等形式, 注意宣传的广泛性、针对性, 强化居民的社区意识;利用自身的规划馆、世博馆等场所, 培训大量的社区宣传员, 组建旅游公司, 成立地接导游团队, 让社区居民亲身感受到社区的优越性, 提高其主人翁意识;以小区、楼门、家庭为单位参加社区知识、社区传统等竞赛, 以竞赛带动宣传。

第二, 注重社区共同需求, 关注社区共同利益。

对于当前社区出现的社区治安、外来人口过多等居民不满意的社会现象, 管理者应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力度, 给予适当的工资补助, 配备服装与装备, 成立群众治安联防队;吸纳广大的居民参与到物业管理公司的评选中来, 奖勤罚懒, 以促进物业管理水平与效率;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的管理, 对外来人口规范化管理, 宣传政策法规, 同时教育居民看到社区的开放性与流动性带来的好处, 破除居民思想上的封闭意识, 以促进原住居民与外来人口的和谐发展。

第三, 建立与完善参与机制。

要使居民参与不断发展与提高, 就必须将其推向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村改社区”可通过民主程序和法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制度, 记录、统计居民参与的活动, 代表社区取得的奖项, 对社区建设做出的贡献进行评比考核, 设立奖惩办法, 推动居民参与向制度化发展。

调查“村改社区”试点的居民参与状态, 引导镇、街道社区办、居委会等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居民的参与程度, 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为后期天津市全面铺开的“三改一化”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著, 2009.11.

[2]张韧韧, 吴华.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杨贵华.我国城乡社区组织发展与“村转居”社区组织建设[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1 (3) :25-32.

村改社区报告 篇3

推荐本文

------------------

□ 梁 慧 王 琳

摘要:我国“村改居”社区居委会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它是有别于村委会和城市居委会的一种新型居委会。由于其产生的时间较晚,“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改制工作仍在摸索当中。本文着重针对“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中存在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社区参与有限、经费来源模糊、法律法规欠缺等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社区;村改居;“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城市居委会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8)11-0171-0

3一、“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地加快,很多农村地区自主或者被动地进入到城市化的浪潮当中,其管理体制、经济结构和生活文化需求等方面发展到了城镇的水平或者接近于城镇的水平,或者是由于要适应村级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等形势,被强制性地划入到城市建设的规划区域之内,这些地区都面临着要进行“村改居”工作。而“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指将原来的农村村民委员会撤销,改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用城市的管理模式去治理被城镇化的原农村地区。而“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就是指以“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为管理主体,采用科学的手段,对辖区范围内实施的有效组织管理。

我国“村改居”工作大体上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的,由于开展的时间较晚,发展仍未成熟。进行“村改居”地区有别于原来的农村地区,也与一般的城市地区相区别。因此,通过对我国“村改居”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和城市居委会管理进行区别比较,可以看出“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过渡性。这种过渡性主要体现在管理主体、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等方面。在管理主体方面,管理主体是“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它是由村委会转变为城市居委会的,“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产生就是为了适应从原行政村过渡到城市社区的地区在管理工作上实现和平过渡;在管理体制方面,“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仍然采用农村村委会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管理,对社区的管理依然依靠传统的宗族关系手段,同时又受到城市居委会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已经实现了与城市居委会的衔接;在管理人员方面,“村改居”社区居委会成员主要是由原村委会的班子简单组合而成,社区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由原村委会的干部担任。

第二,模糊性。一方面,“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在经费来源上比较模糊。《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为《居组法》)修改草案第26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工资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同时居民委员会的公益性设施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需要委托居民委员会承办的事项,应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而村委会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时并没有得到国家财政补贴,公共事务、村干部的工资等方面的支出也主要由村集体经济承担。而“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由于改革不到位,还存在集体经济成分,因而经费来源多来自于集体经济组织。另一方面,指导“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的法律规范比较模糊。城市居委会有《居组法》对其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村委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为《村组法》)进行约束,但由于“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具有其特殊性,在工

作中往往不能完全参考《居组法》的规定,导致在法律指导上比较模糊。

第三,环境复杂性。一是人口构成的复杂性。“村改居”社区的居民大都是由农民转化而来,居民社会生活圈子比较小,生活环境是比较稳定和封闭,彼此之间存在联系。而城市社区的居民一般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之间联系较少,生活环境比较开放,生活中显得更为独立。“村改居”社区多数处在城乡结合部,除了原来的居民,还会大量涌入的外来打工者,冲击着原有的人口构成。二是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村改居”后的社区经济成分比较复杂,农村原有的集体经济尚未完全转制或者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而依然存在。而且仍有少数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依靠土地生存。而城市社区的经济主要是比较成熟的工商业,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模式。

二、我国城市“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改居”以后,由社区居委会代替了原来的村委会,管理体制发生改变,社区居委会也按照《居组法》的要求进行了改组。但由于在大部分地区,原村委会的影响力巨大,导致在实际改造的工作中,两者的关系没有理顺,在多方面产生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着“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良好运行。

(一)“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职能定位不明确

在职能定位上,“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职能能否顺利转变,将直接影响“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传统村委会的职能主要是管理本村事务,管理的是本村村民,以及对村经济组织进行管理,行政色彩较为浓厚。而城市居委会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提供社区服务上,实现的应是服务职能,管理的对象不再只是原来的村民,还要面对很多外来的人口,对于经济部分则不再进行统一管理。目前大部分“村改居”社区居委会未实现由行政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无法按照社区的要求对社区进行有效管理,也无法向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治安、教育、社会保障等社区基础服务工作。由于政府对农村向城市转变的复杂性了解不够,准备不足,因此在取得城市发展需要的土地以后,不愿意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和人事安排,没有将新改造的社区纳入到整个城市的统一管理体系当中,将“村改居”社区事务留给原来的村组织自行解决。

(二)“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主要是由原村委会的班子简单组合而成,社区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由原村委会的干部担任的,这些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在管理工作上主要依靠的是个人威望和传统经验,还停留在使用“土办法打天下”的局面。无论在工作方法上,还是在管理理念上都显得创新不足,思想不够开放,再加上年龄偏大,学历不高,导致他们在工作上创新不足。

(三)“村改居”社区居民适应能力不强,社区参与有限

首先,农民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对土地的依懒性很强,受到传统生活习性的影响,“村改居”虽然将其身份改变为城市居民,将其居住的地区由农村转变为城市,但很多人无法改变其农民的意识,下至居民,上到“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管理人员对社区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行政村上。例如,不少居民仍习惯称呼居委会主任为“村长”,称呼其居住的社区为“我们村”。可见,居民仍不适应新的变化,思想观念仍停留在未改制之前。若“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管理人员是由社会招聘而来,居民对其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容易出现“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工作不能落实的局面。

其次,“村改居”以后,居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依靠土地生活,因此成为了失地人员。虽然这一部分人转变为城市居民,就业环境变得比较宽松,但由于大部分人的文化素质不高,又没有掌握相关技术工作,使这一部分人的就业存在困难。“村改居”的青年由于有年轻的资本,尚且可以快速地找到工作,但很多人特别是“4050”人员,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而部分就地

安置的居民,由于缺乏技能和上进心,造成不少居民游手好闲、不思上进,不能融入到改变后的社区生活。

第三,由于选举制度的改变,导致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足。《村组法》规定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以无记名投票和公开计票的方法直接差额选举出村委会。虽然按照《居组法》也是采取直接选举的形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居委会成员的产生采取的方法是间接选举或者直接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这对于“村改居”的居民来说,居民不能再像以前直接参与社区的事务,这会导致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权力减少,唤醒不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意识,从而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也使“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难以开展。

(四)经费来源比较模糊

由于涉及到原村民的实际利益和今后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但在“村改居”过程中产权制度等改革不到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又没有出台统一的集体土地和集体资产的处置方法等情况下,在我国“村改居”工作中,我国很多地方都在这一环节被卡住了。很多地方由于缺乏指导,就直接简单地将生产大队改为居委会,将原来村民拥有的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实行“村改居”后的“集体资产权属关系不变”原则,将集体资产简单置换,使“村改居”社区居委会这一本来不应具有的经济管理职能的城市群众自治组织接管了原生产大队的权力,造成“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和居办集体企业政企不分的局面。由于社区管理中的经费来源多来自于集体经济组织,因此集体经济组织在社区管理中占了主导地位,而“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则沦为附属地位,严重削弱了居委会的职权。根据《居组法》第十七条规定,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上级政府受财力的限制,从减少政府开支的角度出发,往往未将“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而改由居办的集体企业所承担。这种结果导致政府把财政责任推给“村改居”社区,使其容易重走以前的由村委会作财政支出的旧路,更加使其政企不分,并且影响居办集体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缺乏健全的法律规范

在“村改居”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导致“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在管理工作中缺乏制度的保障。在发达国家,凡是要进行改革之前,要先立法,然后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改革,这样做既有法可依,改革又有法律的约束,又能落实改革工作。但“村改居”工作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因此在改制的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难以解决,如有很多“村改居”社区采用的仍是原来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的社保体系覆盖面低、保障水平较差,改制后的“村改居”社区居民未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加强我国城市“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完善“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跨度较大,体制也不尽相同。因此,“村改居”工作存在其特殊性和敏感性,在进行新的组织体系的设置之前,我们要立足现实,基本保持原状,又要有适度的改革,使“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一步一步地转变为适合城市社区发展的要求的管理组织,实行和平过渡,从而安定民心。在管理方法上,要吸取原村委会的治理经验,借鉴村民自治的合理因素。例如在选举管理人员时,借鉴原行政村候选人的产生办法,即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以无记名投票和公开计票的方法直接差额选举出村委会,保留民主的做法,发展基层民主。在管理模式上,要推进模式的创新,例如健全科学合理的社区自治体系,建立与基层党委、政府、社区企业等单位共建社区的机制;组建新的社区工作网络,招聘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加强“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强化社区服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把“村改居”社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纳入到城市的管理体系,按城市的标准执行。

(二)推进“村改居”社区居委会职能的转变,有效提供社区公共服务

“村改居”社区居委会要把一般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区分开来。应逐步将“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与社区企业分开,将社区管理的公共事务与社区企业的经营行为分开,减少经济功能,增强管理、服务、教育等其他功能提供更多的社区公共服务。首先,“村改居”社区居委会要向社区居民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管理,以及进一步完善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村改居”以后,居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失地又失业的弱势群体。因此,“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应着重完善劳动就业培训体系,“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可以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和志愿团体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劳动技术培训;可以通过与企业的良性沟通,扩大就业信息来源,为居民提供就业的平台。其次,“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作为公益型服务的提供者,应做好整体的规划,为社区居民服务。由于公益型服务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免费提供给社区居民的,而进行公益型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政府的财政拨付。“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不能只依靠政府的资金,还要依靠社区内企业的、志愿团体等提供的筹资。第三,在社区开展互助性服务。“村改居”地区在这方面具有优势条件,原来的行政村拥有传统的宗族关系,居民间相互关系非常密切,“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可以设立社区治安联防队伍,由社区的失业居民担任,利用他们对社区的熟悉度,对社区的治安状况进行管理;还可以培育志愿团体,定期探访社区的孤寡老人,提供公益性服务。

(三)培训“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

“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治理,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目前“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中有一部分是由原来的村委会工作人员所担任,其素质较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相对来说,留任一部分工作能力强的原村委会干部是必须的,因为其对于“村改居”社区各方面比较熟悉,比较容易开展工作,但应注意对这一部分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和培训,转变其原有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加强对“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除了依靠正规的学校教育,还必须结合“村改居”社区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知识、法律知识、民主意识等方面进行培训。通过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把实践中的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同时在培训学习的过程当中,为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引入工作人员的竞争机制,采取目前比较流行的绩效评估制度,从各方面对“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此外,还可以定期从社会进行公开招聘,促进竞争机制的有效实行。

(四)积极推进“村改居”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

首先,采用多种形式调动“村改居”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可以通过对社区居民树立强烈的社区意识,促使他们转变过去的原有观念,是促使他们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思想基础。强化宣传要注意有针对性、广泛性和多样性。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居民参与的机制。从长远来看,要使居民参与自治建设社区的积极性保持下去,就必须将居民参与社区推向规范化、制度化,要依据有关法规、政策,通过民主程序和法定程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一整套参与机制。三是要坚持社区需求本位原则,注重用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来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应将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把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从而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应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提高社区内单位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社区自治组织主要是指社区中介组织,如志愿者协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通过多种形式营造社区共建的氛围,“村改居”社区内单位通过参与、支持“村改居”社区自治工作,使社区资源得到最佳整合与配置,促进社区与单位的共同发展。还需注意要在不断探索、总结共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的机制体系,逐步把“村改居”社区自治推向制度化的阶段。

(五)健全法律法规,为推动“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在工作中,由于缺乏有关“村改居”工作的配套法律、法规,使“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较难开展,难以推进“村改居”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已经出台《村组法》和《居组法》等相关法律,但“村改居”后的社区居委会由于其存在背景的特殊性,在过渡工作中,这两部法律都不能处理好有关“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和换届选举等有关问题,因此,应加快完善“村改居”配套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来约束和指导处理好过渡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地方文件,给予“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管理工作在程序上的指导。除了要制定文件,还应做好落实工作,保证文件的执行,并在适当的时候对相关文件进行修改,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具有衔接功能的基层社区自治法规体系,以此来协调在村民向居民的过渡中出现的适用法律的相互冲突,以及主体之间的矛盾关系,保障由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的有序过渡,推动“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村改社区报告 篇4

社区

行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城区范围日益扩大,一些农村“村改居”并入城区,由于城乡卫生管理制度的差异,使得原有乡村医生如何执业遇到难题。目前这些乡村医生执业资格普遍已届期满,若无法给予再注册,即马上面临被注销的结局,如此将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是居民就医需求得不到满足。实施“村改居”,农民的身份虽然转变成社区居民,但其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发生实质改变,在农村医疗条件落后现状没有根本改观的情况下,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仍是他们平常看病就医的首选。此时如果彻底撤销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将给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带来新的压力。二是公共卫生服务将出现空白。“村改居”后居民基本医疗仍实行农村卫生体制,在基层卫生资源短缺且暂无更高资质医技人员进入的现实条件下,乡村医生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发挥“网底”的不可替代作用。乡村医生的退出,将使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出现空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破网”危险。三是乡村医生生存问题面临挑战。虽然乡村医生长年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辛劳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村卫生所定位是非营利性机构,收费低廉,加上公共卫生工作未给予合理的补贴,因此乡村医生普遍生活窘迫,养老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一旦他们失去执业资格,就有可能成为新的失业群体,这既使他们的生存面临困难,也会挫伤他们对政府的情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但如果他们无证继续行医,就会陷入非法行医的不利境地,也给正常医疗卫生管理工作造成困扰。

在村改会上的讲话 篇5

讲 话 提 纲

(2009年7月1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农村户厕改造项目工作会议,是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安排部署我县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刚才,卫生局副局长邵德同志就“清洁城乡、保护健康”下步工作、重点是农村户厕项目工作讲了安排意见,讲的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各乡镇、工业区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改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月12日,省政府召开了“清洁城乡、保护健康”爱国卫生运动电视电话会,4月29日,我县组织召开了“清洁城乡、保护健康”爱国卫生运动动员会议,会后各乡镇、工业区、各部门积极开展工作,使我县城乡面貌大有改善,有效的减少了传染病传播途径,卓有成效的保护了我县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农村改厕作为爱国卫生运动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爱卫工作深入农村,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一项具体职责,是一项在宏观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健康素质、文明素质的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国家对此项工作也 高度重视,2009年河北省又向国家争取了17万座的改造任务,经过我市爱卫办和我县的积极争取,我县争取到了今年的农村改厕项目,总计3000—5000座,每座上级配套资金400元。今年的改厕项目时间紧、工作量大、配套资金总数较往年多。既然我们经过千辛万苦、积极运作和努力,争取到了这个改厕项目,我们一定要按照项目要求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各乡镇、工业区、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作为乡镇政府的责任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务必要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使改厕工作在群众中形成共识。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同时由于此次农村改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每个乡镇必须完成300—500座农村改厕任务。这样,具体到每个乡镇就要筛查3—5个条件较好的村街,选中村街的领导班子战斗力要强、经济基础要好,老百姓积极性要高,最好是正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或已是文明生态村、或是沿路的村街作为重点,因此各乡镇、各项目村要利用广播、板报、橱窗、标语、宣传单等形式,深入宣传改厕的意义和重要性,必要时要上门入户进行宣传,耐心地为群众讲道理、算细帐,帮助群众转变传统观念,激发农民群众改厕的积极性,为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措施,加强管理,确保改厕项目的顺利实施 广大农民群众是改厕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改厕的主力军,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村改厕工作就不可能取得进展。所以,在改厕工作中,要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硬性管理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决不允许搞强迫命令,不要搞整齐划一,要尊重群众意愿,把好事办好,这样就会加大改厕成功的可能性。示范带动是推广改厕工作的重要手段,各乡镇要抓示范村,各村要抓示范户,党员、干部要带头改厕,层层抓好示范、树立样板,让群众看到改厕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强群众自觉参与的意识,通过典型引路,由点到面,成片连线,促进改厕工作的全面开展。由于时间紧各乡镇、工业区排查认定工作务于下周一12:00以前把所需材料报县爱卫会办公室(县卫生局一楼)。

四、严格标准,认真施工,确保通过省级验收。农村改厕工作,是在原有农村的户厕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对户厕的选择也要有标准,要求厕屋有顶、有沙窗、有门。要严格化粪池2:1:3的建设标准,化粪池的有效深度、过粪管放置位置、便器放置位置等都要符合国家要求,改厕施工中要严把质量关,改厕完成后要经常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卫生厕所,保证建一个成功一个,每个乡镇村完成的卫生厕所要由县爱卫办统一验收,切实保证质量,以免给老百姓造成损失。同时也确保11月底以前一次通过省级验收。

五、加强督导,确保改厕任务的圆满完成。

为确保今年我县改厕项目工作的圆满完成,县政府将进 3 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乡镇、工业区一定要高度重视,要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今天参加会议的各位副乡镇长回去后要向乡镇领导做好汇报,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保证工作落到实处。县卫生局和爱卫办要切实发挥部门职责,要制定工作标准,搞好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指导,并针对改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解决。要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乡、村,实地检查各乡镇的工作进展情况,并认真编发《农村卫生改厕简报》,及时向县政府和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在村改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圆满完成村改居工作任务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毛春歌

(2012年3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会议,既是宣传动员会,又是安排部署会,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握要求,明确任务,抓好落实,圆满完成我县村改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李英涛局长就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讲得很好、很全面,韩国平县长宣读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希望大家严格按照具体工作安排,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取得实效。下面,我再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村改居”工作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搞好“村改居”工作对于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增强居民的城市意识,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巩固基层政权,最终实现我县“福民强县”总体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县委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专门下发文件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责任,要求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其它村改居工作任务。结合我县实际,截止目前,我县仅有城关镇西关村完成了改居工作,尚有城关镇东关村、-1-

西街村、回族镇王东村3个村需要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完成“村改居”任务。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我们有半点迟缓和懈怠。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审时度势,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切实将“村改居”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真抓实干的行动按时保质完成我县的工作任务。

二、明确职责,协调配合“村改居”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财政、民政、农业、公安等多个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协调处理多方面的问题。任何一个部门的政策落实不好,问题处理不当,都必将影响到整个“村改居”工作的实际效果,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全县“村改居”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以及各自所确定的职责分工,本着为群众谋利益的原则,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统筹兼顾,积极为“村改居”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及时将“村改居”后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处,真正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让广大群众真心感受到“村改居”工作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各部门、单位要积极参加县“村改居”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及时研究、协商、协调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与合力,共同推进“村改居”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领导,督促检查

根据工作需要,县委及时调整了全县“村改居”工作领导小组,为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涉及“村改居”工作的城关镇、回族镇要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成立和调整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专人进行具体负责,切实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两个镇的党委书记作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意识,拿出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过问、指导和督促这项工作,切实负起自己的责任,尽好自己的职责。同时,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村改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为改居村提供有关政策法规、方法程序、工作要求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督促他们严格按照时间点来推进每个阶段的工作,确保“村改居”工作的按时完成。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村改居”工作自2011年在全市试点以来,对我县来说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必须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推进“村改居”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进一步消除思想障碍,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提高让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为工作开展形成强大合力,营造出良好氛围。一是村“两委”成员应当首先成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落实政策的带头人。村“两委”要首先召开会议,研究“村改居”的相关政策,先吃透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好本村的“村改居”实施方案。二是要结合实际,及时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会

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采取多种形式向本村群众广泛宣传“村改居”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目的意义,特别是要解释好关系群众自身利益方面的政策规定,让群众对“村改居”的好处清楚明白,使他们认识这项工作所带来的利大于弊,争取群众最大的工作支持和参与,为“村改居”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村改社区报告 篇7

作者述职报告

人作为一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在禾欣社区主要分管负责的社区事务有:民政、文体、教育、老人协、老体协、社会工作项目、关工委。三年来,我求真务实、严于律已,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根据要求就本人工作状况、个人廉洁自律状况作一汇报:

一、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始终坚持把学习和更新知识结构作为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的首要任务。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认真学习基层工作方式方法、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知识水平。在学习方法上,坚持学以致用,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努力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在工作中,我顾全大局,从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不断地完善自己,更新自己,把社区工作中的苦累转变成苦中有乐,并且乐在其中,使自己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牢固的群众观,为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尽职尽责。

二、抓好分管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成效。(一)做好社区民政民生各项工作

1、社区按照建立低保制度的要求,切实改善和规范工作,把低保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让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社区审核具体分为

入户调查、张榜公示、复查验收三个阶段。社区工作人员逐人逐户整理低保档案,入户调查并进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将审核工作落到实处。透过提

高低保工作透明度,有效杜绝弄虚作假、骗保现象,做到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标准有升有降,真正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在低保资金发放中,实行按月及时发放。我们做到严格把关,严格执行两公开一监督。最低生活保障稳步推进,禾欣社区2016年上半年低保户13户18人,月低保金7388元,下半年低保户11户13人,月低保金6585元。每年节日展开慰问达12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及大米、油物品等约合30000元。在2016年度共发放低保金84888、慰问金59700元,春节关爱资金申请6人,其中3人8000元,3人5000元,合计39000元;端午节关爱资金申请6人合计24000元,中秋节关爱资金申请7人合计28000元。严格贯彻执行厦门市保障性住房文件规定,对申请对象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如实签署意见,切实发挥评议小组作用。

2、每年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在社区内开展宣传、动员及各种大型演练,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

意识。

3、严肃管理社区慈善驿站,认真做好慈善驿站的款物进出登记,用心配合湖里区慈善会及禾山分会的的任务要求完成春节、中秋两节的慈善物资发放工作,及时将

活动、冬夏令营活动以及元旦、春节、重阳、国庆文艺汇演等。配合街道开展的禾山欢乐季系列活动用心参与各项比赛,取得禾山欢乐季系列活动组织奖荣誉。

2、教育工作方面:用心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和街道做好教育各项相关工作,认真落实对民办幼儿园管理和整治工作,认真做好318周岁学龄人口353人的取证工作,取证率达100%。做好困难学生家庭助学工作,上报家庭困难的同学申请街道助学金。整合协调,优化配置,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响应区、街打造“教育强区”、“教育强街”号召,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做好终生教育工作。

3、不断提高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档次和水平,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经常开展活动,如元宵

老少同台演出、诵读比赛、夏令营老少棋艺比赛、重阳节老少同乐等活动。今年度被评为湖里区先进关工委。(三)做实社区老年工作,推进居家养老

1、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做好社区老年协会及老体协工作任务,认真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服务场所及工作队伍,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档案,建立三个无偿服务对象及三个低偿服务对象每人一档,组织社区老人进行健康体检,举办社区老年人棋王争霸赛,开展老年人秋季运动会,丰富老年学校活动,开展多次健康讲座,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全面掌握社区204位老年人状况,及时准确申报高龄老人、困难老人,将困难、重病老人纳入救助范围,及时发放80-89周岁老人每月100元及90-99周岁老人每月200元生活补贴,为社区老人办理老人优待证,使社区老年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助、老有所乐。

2、老人福利协会春节慰问困难老人10000元,老人节关爱资金申请4人合计16000元,老人节发放慰问金19800元,今年发放8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贴共计32500元。

3、加强社区与专业社工合作,深化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与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续签合同,继续开展居家养老“家庭病床”项目,开展各种针对全社区老人的健康讲座、兴趣小组及各类文体活动。(四)推进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2016年组织开展“关爱残疾人”、“夕阳无限红”(老人)、“凤凰花助飞”成长营(青少年)三大项社工项目。2016年组织开展“‘禾’你一齐,欣然前行“残疾人小组活动社工项目。透过开展社会工作个案、小组及社区活动,加强了社区及机构间的合作,加强了社区与志愿者间的联系,推动了社区社会工作向专业化深入发展。

社区管理社区实践报告 (61) 篇8

阿布都萨塔尔行政管理(1)班2011048长城花园社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成立于2003年8月,占地面积0.96平方公里,辖区有5483户11299人,17个居民小区,62家辖区单位,11家社会组织。社区党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其中社会组织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772人。社区3300平米的阵地全部由长城集团开发有限公司无偿提供,社区劳动、医疗、计生、党员活动等“十室四站二栏一校一场所”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开创了自治区社区阵地由社会提供的典范。

长城花园为老人,小孩,残疾人都提供了很多场所。如:书画苑,乐龄居,电子浏览室,幼儿园,作业吧,书画苑,艺馨屋,有食堂,医疗室,等等。在作业吧,让孩子们做作业,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轻松的写作业。在电子浏览室,老人们可以学电脑。看新闻,看电影等等。乐龄居内老人们可以休息,打麻将聊天,体会种种乐趣放松自己。在书画苑画画,写字。艺馨屋可以演奏乐曲,在食堂,为老人提供价值低的饭菜。还有医疗室,药物价格低实惠,零利润出售。还有对残疾人提供了各种帮助。在幼儿园老师们专门给孩子们上免费的课,孩子们可以接受多种课程,在幼儿园孩子们学舞蹈等。

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创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走到了宁夏的前列。社区率先在宁夏全区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率先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率先建立了居家

老人与社区“一键通联网健民呼叫系统”,形成了具有长城花园社区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服务网络”,开创了宁夏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典范。目前,社区有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为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项目30多个。老人有服务需求,只需轻轻按动一下呼叫器上红键或绿键按钮即可,24小时值班的信息中心收到信号后,电脑自动显示用户基本情况,值班人员立即做出救助或服务处理。

社区创建省级卫生社区自查报告 篇9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社区始终把爱国卫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创建“省级卫生社区”的目标和要求,狠抓各项指标和任务的落实,真正做到社区重视、居民配合、齐心协力,社区卫生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居民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创建省卫生社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创建工作的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富东社区地处德化县城东部,有5个社区居民小组,居住总户数户,总人口5606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本社区 688 人,全社区总面积0.71平方公里,现有中共党员75名。全社区经济总收入11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5706元,投入卫生经费4万元,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7%,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卫生厕所改建率达100%,鼠密度控制在3%。社区先后被县、镇评为“文明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二、开展创卫具体工作

(一)加强组织管理

为使卫生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和委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近年来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外来居住人口多,卫生死角多等现状,根据创建“省级卫生社区”的要求,在学习借鉴其他社区的有益经验和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同时,把创卫工作列入社区两委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坚持做到主要干部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干部和党员配合抓,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措施,建立健全居规民约,加大城镇居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力度,全社区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创卫氛围。

(二)环境卫生

1、密切配合上级创卫工作

创建卫生社区是全面提高镇环境卫生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创建文明景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社区高度重视创卫工作,将之列入工作目标,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进创卫工作。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各尽其职,从人力、物力、财力措施上保证创卫活动的顺利开展。

2、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创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实了卫生保洁队伍,配备卫生专管员1名,专职保洁员15名,主要负责主干道路面及居民区的生活垃圾日铲日清及保洁,清运率达100%。

3、保证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创卫的前提保证,社区根据创卫工作的需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投入卫生经费4万元,用于垃圾、污水处理、卫生基础设施、环卫配套设施、除四害、创卫活动等经费,确保经费投入到位。通过创卫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社区整体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

4、采取得力措施解决突出问题

创卫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而且动态性强,严格对照标准,找出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综合整治作的突出问题。社区内排水沟畅通、无堵塞;无乱贴、乱画现象;无乱摆摊设摊点现象;无乱倒垃圾、污水乱泼现象。主干道两侧店面及单位“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度落实。室内卫生整洁,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参与“卫生之家”、“卫生楼院”、“五好文明家庭户”的评比活动。。

5、做好宣传工作

传统观念的制约,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是推进创卫工作的一大障碍。在创卫过程中,要采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创卫的宣传发动工作,着重转变群众落后的卫生观念,强化大卫生意识,摒弃陋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相关活动,逐步提高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卫生保健知识和创卫活动的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参与创卫活动,在社区营造良好的创卫氛围。社区开辟创卫专栏,大力宣传创卫的目的、措施和工作动态,对创卫工作进行舆论引导和监督,使创卫活动家喻户晓,深入民心,人人参与。

(三)社区卫生基础设施配备完好

1、社区内安全用水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社区居民户无害化户厕达95 %以上。社区公厕全属水冲式公厕(单位内公厕),有专人保洁;厕所内外洁净、无尿碱,无蝇蛆、无积粪;蓄粪池密闭,粪便不满溢,做到事后及时冲洗。

2、社区主干道街道两侧每50米左右设1个果皮箱;居民区内垃圾的收集容器满足需要。

3、社区内封闭式下水道系统完善、无堵塞。

4、社区内道路硬化率达100%、路面平整;社区建筑物整齐有序,无乱搭建;照明设施完好。

(四)除害灭病工作

灭鼠工作

1、继续开展环境综合防治,取缔垃圾箱硬化地面为重点,清理乱堆杂物,铲除鼠类隐患,孳生场所。

2、完善防鼠设施,对破损毒饵洞进行修补,增加毒饵洞数量。

3、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使用慢性杀鼠剂的.意义,提高对使用慢性杀鼠工作的成效,投放灭鼠饵注意到位率和覆盖率。

灭蚊工作

1、2-3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越冬蚊蝇进行杀灭。

2、做好夏秋季灭蚊工作,垃圾日产日清,每周喷洒一次药物降低蚊蝇密度。

灭蝇工作

1、做好垃圾清运工作,保证日产日清降低蚊蝇密度。

2、定期发动去群众,清除乱堆杂物,清理积水容器。 灭蟑螂工作

1、3月--6月份组织人员对有蟑螂单位进行普查,下药及消杀,有效的降低了蟑螂的密度。

2、做好消杀记录。全社区未发现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

(五)健康教育

教育对象:健康教育对象以社区居民为主,重点人群为老人、青少年、妇女等专题活动不少于一次。特别是在传染疫情时期更要对特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居民的卫生、健康教育知晓率85%。居民的卫生、健康形成率75%。

综合教育措施:

1、调整充实社区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健康教育领导,做到人员、经费落实。

2、努力培训社区健康教育骨干和健康教育网络队伍,使社区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保持在10人至20人。

3、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⑴、坚持每季度出一期健康教育专刊,遇到卫生突发事件和专项爱国卫生活动再增加,一年至少要出六期专刊。

⑵、一月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活动,其中包括:培训、电教、咨询、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等。

上一篇:电影《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经典台词下一篇:献给好友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