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共8篇)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篇1

熊**

[摘要]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简要意见。

[关键字]中国城市化问题建议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水平。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里兹曾经说:二十一世纪之初影响世界的两件事,一个是美国的信息化,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发源地之一,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开始聚集的原始村落、从事货物贸易的集市,乃至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的演变,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城市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 中国社科院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称,截至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达6.2亿,城镇化规模居全球第一,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市体系。

这份名为《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蓝皮书指出,1996到2005年,中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人;2006到2009年,每年新增的城镇人口数量大约为1500万人。到2009年底,中国城镇人口总量为美国人口总数的两倍,比欧盟27国人口总规模还要高出1/4。

虽然城镇化率快速提高,但蓝皮书认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呈现出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特征,城镇化率在统计上有些高估。

其续称,实际上中国现有的城镇人口统计中包含大量的农业人口。仅此一项,就使得中国的城镇化率被高估9个百分点左右。如果再考虑到大量尚未融入城市的农民工,中国完全的人口城镇化率至少要降低10个百分点。因此,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国的实际城镇化水平将远远低于目前的统计数据。

这部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城市化是乡村变为城市的复杂过程,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世界性现象。蓝皮书的作者同时指出,中国城镇化速度与质量严重不协调。“中国的城镇化是缺乏质量、不协调、不和谐的城镇化”。西方用200年、100年时间才完成的城市化,中国许多城市却试图花20年、10年的时间就实现赶超。城市化不能光看速度,更不能沦为“形象秀”的工具,更重要的要看城市化的具体内涵。过于热衷对速度的追求导致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来推动的,大量人口和产业的聚集, 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在中国, 环境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加剧;交通拥堵问题日渐严重;大多数城市都是工业、人口高度集中地区,大量废弃物的产生远远超过了城市环

1境的自净化能力,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化陷入了巨大的生态困境中。2008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9.01亿吨,比2000年增加近11亿吨;城市生活垃圾达到1.54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66.8%,全国将近2/3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全国近一半的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不符合标准;城市大气污染严重,2008年在监测的51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1个(占4.0%),达二级标准城市378个(占72.8%),达三级标准城市113个(占21.8%),劣于三级标准城市7 个(占1.4%)。北方城市,特大、超大型城市,产煤区的城市空气污染尤为突出。

2、资源问题

资源供给是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资源利用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资源紧缺、浪费以及利用率低下等严峻考验着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从水资源来看,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290多平方米,城市化人口的剧增使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幅上升,加上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及地下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全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60亿立方米。

从土地资源来看,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大量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城市规模的扩张使大量城郊结合部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城市化的宗旨本应是他们户口的城市化、生活的城市化和就业的城市化。然而,为了解决城市建设准备金不足或其他融资渠道狭窄的困难,许多地方政府通常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压低征地拆迁费用支出,这使得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据建设部资料,我国的城市、建制镇、集镇和村庄的建设用地合计为18.95万平方公里(2.84亿亩),占全部非农业建设用地的53.7%。其中城镇(包括设市城市、县城及一般建制镇)用地4.28万平方公里(0.64亿亩),占23%;乡村居民点(包括集镇和村庄)用地14.67万平方公里(2.20亿亩),占77%。居民点用地中,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随居民点规模的下降呈显著下降态势,特大城市的人均占地仅75平方米,但小城市已上升为143平方米,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则上升为154平方米和170平方米。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更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安定。由此可见,如何更加集约、更有效率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将决定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成功与否。另一方面,这些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他们一般就地转化为城镇户口,却没有真正融入城镇生活。正是由于逾2亿“准城市人口”的存在,“浅度城市化”形势严峻。

从能源来看,城市需要的能源供给严重不足,尤其是石油和电力。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比上年增长13.9%;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0%;全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

3、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均衡

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总体城市化水平即将达到50%,但各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当不平衡。空间上明显地表现为沿海东部地区高度城市化,内陆地区低度城市化趋势。而且,地区梯度差异极大。2008年,沿海和东北地区的12个省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平均城市化率达到61.68%,尤其以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城市化水平最高,分别为88.6%、84.9%、77.23%。内陆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低的如西藏只有22.61%,高的有内蒙古51.71%,跨度很大。河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和新疆不到40%,河北、安徽、湖南、青海略高于40%。

4、城市化总体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

首先,我国城市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我国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其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城市就业结构不太合理,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低。

再次,城市化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结构不相适应,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涌向了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的开放城市, 这给城市的吸纳能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从宏观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 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般伴随着通货膨胀和充分就业。然而尽管中国经济保持了多年的快速发展, 但失业问题一直是令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非常头疼的问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7》公布的数据, 截止 2006 年底,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 847 万人, 失业率达到 4.1%, 而这一数据还不包括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城市中的农民工。与原本的城镇人口和大学毕业生相比, 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本身文化素质较低, 一般也不具备专门的职业技能, 因此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就更加明显, 这就导致许多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在寻找工作时所遇到的困难更多, 失业的可能性也越大。

最后,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发展水平。国际经验表明,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而我国,由于城市数量较少,小城镇较多,不能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工业达不到有效集聚;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落后,不能有效满足现代工业规模效益的需要,最终导致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工业化水平。

5、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城市化的过程本身肯定会带来城市区域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 这些都需要城市能够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然而, 目前, 中国的大中小城市普遍存在着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大城市中交通拥挤, 居民居住条件差, 不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还在 10平方米以下, 生活条件相当之差。而中小城市自来水、天然气的普及率都还比较低。相关资料显示, 2003 年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为 847 人 /平方公里, 约为2002 年的两倍, 而人均生活用水却只有 77.1 吨, 比上年减少18.4 吨, 用水普及率仅为 86.2%。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不足已阻碍了城市化。

三、建议

1、防污与治污两手转, 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一是要适度超前规划,使工业污染远离城市。

二是要建立严格的环境污染责任制度。经济学认为, 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有必要建立严格的环境污染责任制度, 督促企业把污染的后果计入自身的成本,惟有如此, 才能够引起企业的重视, 消灭污染的根源。

三是要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 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仅靠自觉是远远不够的, 要从有效的监督入手, 使环境污染被置于“阳光”之下, 形成良好的“节能减排”的社会风气。

2、有层次、有重点推进城市化进程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区城市发展的现状,采取不同的政策,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特大城市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使这些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因为从全球范围来看, 不少发达国家在劳动力转移高峰时期基本上都是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同时, 也要兼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坚持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体系。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有很强的就业人口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可以使我国在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方面进行有效升级,使得产业布局更为合理,产业升级取得更大的发展。

4、改革制度

从制度上建立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的机制,着力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存在户籍、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性障碍,使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到市民权,给予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进城农村人口公平生活的权利。考虑依次开放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户籍的梯度发展政策,逐步放宽直至完全消除户口迁移的限制。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培训制度,增进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将对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进城农村人口管理全面纳入城市政府的管理体系,使他们能够参与城市政治、社会生活,能够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所带来的子女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社会福利。

5、加大力度努力完善公共设施基础建设

以公共交通为例,建立适合城市间协调发展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先进交通网络体系,逐步规划建设大容量的轨道交通,降低城市公共交通的使用以及资源耗用和环境压力,在规划线路方案时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中要注重绿化,改善能源质量,考虑交通网络建设对人文景观、文化遗产的影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交通网络的科技含量,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标。再次,正确处理好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分工协作关系,整合交通网络体系,推动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联动规划,形成以高速公路、城际轨道、铁路、水路、航道为脉络,以车站、港口、机场为节点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合理衔接。最后,通过制定各种交通方式的具体导向政策,明确各种方式的发展方向和适用范围,形成合理共存和优势互补的局面,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紧密衔接。

四、总结

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应该抓住历史机遇,有序有力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而我国城市化的实现,也必将会全面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丹红,李智宇.中国城市化现状及前景探析[A]

[2]陈立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探析与思考[A]

[3]潭凌峰.刘易斯模型对于中国城市化的意义及其哲学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 01期

[4]李毅中.中国将融合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A]

[5]徐承红,张超.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及其新趋势[J]党史文汇,1997年 04期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篇2

翻开昔日的城市地图,我们就不难看出,现在城市的规模与三十年前相比,拓展了十倍、二十倍,甚至是更大的倍数。

城市是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也许现在城市仍然还有这样的优势,但一旦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对居民的生存以及工作环境构成威胁时,城市作为区域生产力中心的地位就难以维持。即便可以维持,但它必然衍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有能力去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吗?就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速度来看,很难想象未来的城市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在西方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现代主义设计的理论思想一直影响着城市的建设发展,从上世纪初二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二战以后至今的历史发展中,理性主义一直占主导的地位。工业革命的成果不断推动现代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从1919年包豪斯(Bauhaus)的成立开始奠定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并不断发挥它的推动作用,它的理性主义主张为人类认识自然与适应自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指导实践,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左右甚至是决定人的主观,人性规律走出了一条鲜明的道路。

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一直处在社会的变革和动乱之中,西方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似乎没有给中国的城市建设带来太多的影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主导时期,国民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的阶段,思想意识僵化,排斥西方意识形态。理性、民主、客观的唯物主义观念不能影响主观的、脱离实际的长官意志,设计强调的不是以人为本,解决的不是功能需求,强调的是意志的表达,述说的是“民族精神”的符号标志。不是从理性出发,民主意识单薄,封建意识张扬,更谈不上人性与自然环境的关怀了。可以说,由西方发起的现代主义运动在中国没有落地,在这场近一个世纪以来影响世界的、意义深远的设计思潮,与中国擦肩而过。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浪费和高能耗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障碍,中国目前万人GDP耗能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以上,是日本的耗能水平几十倍,这是极其严峻的社会现实。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看,到2020年中国将会新增各类建筑大约三百亿平方米,如果按现在城市化的进程的速度来看中国未来的城市能耗水平,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将处在高危的临界点上。

根据民政部有关资料提供:到205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城市化水平将为75%,接近日本今天的城市化率的水平。但中国人口的绝对值远远大于日本,可以想象,到时候中国的城市化比率为75%,也就是说将会有12亿人口安置在各地的大中小城市里。人口如此拥挤,居住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交通问题、就业问题、治安问题等等,中国的城市将会是什么样子呢?的确是有点不可思议!

现代理性主义设计思想没有在上世纪影响中国,对于中国设计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迅猛发展,让人来不及对城市的建设深思熟虑。来不及思考创建有别与西方现有经验的,适合中国人的文化、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的,符合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超级人口大国的新的社会形态的城市结构。如果对城市的容量与现在城市发展的模式结合来看未来的发展,那么一定给我们的现实生活提出更大的挑战,同时给我们的后代以及城市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忧虑。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另一种思考:土地资源本来就紧缺,但是却没有实际性的政策来指引如何建立节约型的社会。大到城市的规划,小到家居的设计,无论是政府的项目还是老百姓自家的装修,都要追求大而全,追求张扬奢侈豪华——夜里的灯光把城市照得如同西方社会的红灯区一样灯红酒绿,城市的景观大道又宽又大,宽大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非真正解决交通流量,光亮亦绝非照明所需而是营造繁华的景象,很多城市把立交桥也做成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行政意志主导,对土地资源很不珍惜,随意性很大,实用性很小。几乎大小城市都有自己的中心广场、标志性的建筑、超大尺度的广场道路城市景观,造成了土地资源极度浪费。

城市化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资源环境的严重浩劫,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是城市规划不科学、城市发展理念不清晰、城市经营意识模糊。绝大多数的城市定位不切合实际,盲目地追求做大做强甚至提出可笑的所谓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其实很多城市的发展格局不是按照城市经营的需求进行的,极少照顾民生的意愿,很多地区的利益集团主宰了城市的发展。

目前房地产开发产业并不完善,提供的服务极为初级,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是五花八门,提供的免装修的产品仅占市场的10%左右,业主买回来的房子只是一个半成品,业主需要自行装修才能居住,乱哄哄的全民装修也因此而衍生。绝大多数的业主在对装修完全没有认识的情况下进行个性化的装修设计,这种非系统、非规模、无序的中国城市居民住宅装修的产业,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是难以估计的。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每年的装修浪费高达3000亿元左右。到2010年,预计中国人口将达到14亿,中国城市化水平50%(数据不一定准确,按照现今的城市化进程估计到时城市化率将达不到50%。)。按目前城市人口结构(一家三口)计算,估计约有二亿三千万个家庭需要进行室内装修,在目前仍然无序的装修市场来看,资源的浪费一定相当惊人。

民族盛世的社会价值观、文化观催生了新的消费潮流,建筑和室内设计的普遍现象反映出消费者对奢华风格中符号化的追求,设计的第一性并不反映消费者对使用的实际需求,室内装修被当今社会的非节约型的居住观念指引着,致使不少消费者只为满足自身对物质炫耀的心理需求,导致过分的铺张浪费:浪费空间、浪费能源、浪费材料。消费者崇尚腐朽的封建帝皇思想,崇尚媚俗的生活环境,很多的公共建筑或是住宅小区,家庭装修为贴上西洋古典或古代帝王曾经拥有过的标签,付出本来与生活无关的昂贵代价,失去了自我价值的存在。纸醉金迷的梦幻场景、使人自我迷惑的金碧辉煌幻境、标榜新“奢侈豪华”的时代口号成为了现实生活所追求的新“普世价值”,畸形的消费观念笼罩着整个社会,奢侈铺张之风潮席卷大江南北,东方文明大国面貌变得面目全非。

被忽视的中国的传统建筑美学与中国传统居住观念变得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很多非常优秀的传统建筑和村落已经被人彻底遗弃,日渐败落,它的人文精神和建筑内涵已不再影响民众。老百姓向往的是商业化的舶来赝品,举目全是与中国本土文化完全不相干的城市建筑。在珠江三角洲原本也有很多很好的村落,千百年来养育着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繁衍生息,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融。近些年来追求所谓物质的进步让这里的老百姓改变了生存的基本观念,改革开放以后大多数人群向往另类的生活方式,弃农从商,把祖宗留下来的田地、河沟、池塘等统统填埋,祖祖辈辈维系族群关系的村落现在已经基本消亡了。生态被彻底改变。

我们应该倡导建立节约型的社会,建立健康的价值观、文化观。应该回归自然、自觉维护生态的权利,在与自然共生的原则下实践我们的设计。小巧精致的景观设计可以体现人对自然的关爱;简单、朴素的建筑更能给人愉悦的心情。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同时,必须认清:西方个别前卫建筑师的以形式主义为目标的实验性设计作品并非西方社会的主流,他们的主流社会也在认真严肃地审视、评价与反思。我们切切不要被现象所误导,城市建设要解决的是更为迫切的实际问题: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社区和谐、与环境共生。朴实、自信、不张扬,才是我们的追求。

人类应该用新的思维来应对地球暖化的问题,在降低气体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研究出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最佳途径。很多社会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作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甚至提出:只有农业才可以拯救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从经济发达、高度现代化的国家(比如日本),到相对落后的农业国(比如东南亚各国),他们对自然的关爱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日本在保护农业、发展农业景观方面做得很好,在东京高楼顶上就营造出不少的水稻田,为拥挤的城市带来勃勃生机;巴厘岛上和泰国清迈的四季酒店也采用了田园式的景观设计,水稻田成为了五星级酒店的中心景观,给人类生存带来新的发展思维。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农业景观不仅仅给人以观赏、学习,同时能唤起人们是对农业文明的缅怀和认知;既保留了土地永久的价值,每年还能收割不少的粮食,维持生态的良性循环。农田新景象引来越来越多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向往田园式享受的高消费人群。在中国,农业一直被我们认为是落后生产力的象征,农民多么想摆脱它,想成为城市居民啊!珠江三角洲的万顷良田如今成为了对外的加工业工厂,永远也无法回复原来的生态了。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篇3

为什么中国的城市化会这样特殊?老天垂爱吗?确实如此,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国家崛起方式显然是不同的。而几年内中国城市即将步入的高铁化时代,以及越来越成熟的信息技术,在把城市间时空距离拉近的同时,也让中国在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开始了一次城市化的反向操作——不是简单地先城市化再城市群化,而是直接在城市群框架下展开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或者说,城市群化将和城市化同时进行,甚至在规划上将更为优先。

就在9月底、10月初,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几次公开讲话,都在透露这一重大发展模式变化的信息。作为《中国发展报告2010》报告主笔之一的杨伟民表示:中国的城市化要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道路,中国没有办法走分散化的城市化道路。

相比于以前一直在强调的“城镇化”,城市群的提法与以前相比有明显变化。但是,这一重大发展模式的悄然变化,将与我们产生怎样的关联呢?

关注长株潭城市群试点

让我们先看看长株潭城市群的部分试点成果。

10月14日,媒体报道:长株潭城市群的居民公积金贷款将实现三地互通,即使表面看起来仍是三个城市,但三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今后将同城化处理。

这还只是最新的一个长株潭城市群化的进展。10月1日开始,三市同一银行的存取款业务已经视为同城处理。而在一年前,长株潭三市的通信已经同城化——电话按“市话收费”,手机漫游费、长途费已经取消!

这样的城市群化进程,在中国绝对是值得特别关注的。我们试想:如果城市群之间最为核心的社保、住房、银行等等体系,都在这种融合中一步步“同城化”,这将是怎样的一个发展景象!又将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投资空间啊!

相比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我们的城市化将是在城市群化框架下展开的。最为人们诟病的人口在市场配置下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例如:户口、社保等等障碍),在这种城市间一步一步同城化的过程里,也有望先在全国各地局部解决。这使中国一系列社会管理体制如何“追上”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有了一个更为现实的解决方案。

城市群化或是中国经济“药方”

然而,有人会质疑:凭什么确定中国就可以直接开始“城市群化”呢?具备发展基础吗?

这其实是个核心问题。技术条件是发展模式最核心的基础,相比于以往,也相比于其他所有国家,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一个技术变革就是在中国大地上,已经隐约浮现出了一个惊人的高铁帝国。这在《中外管理》过去的时评中曾经特别强调:伴随着两年来刺激经济的4万亿基础设施投资,铁道部的最新规划是:到2012年年底,共36条高速铁路线将织成一张全国性的路网!3年内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而且遍地开花的“城际铁路”建设,也成了中国各地基础设施完善的常态工作。随着大量地理位置接近的城市间的轨道交通公交化——即城与城间的交通“同城化”时,中国当前极为特殊的交通条件,就是在推动我们成为世界上头一个以“城市群化”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国家。

虽然固有的行政体制,会与经济的城市群化发展有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矛盾——例如前文提到的怎样推倒人口在市场调配下自由流动的障碍,以及二元化的城乡格局怎样纳入统一体系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矛盾,会随着“城市群化”步步接近,而逐渐出现先局部后整体的解决方案。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的读后感 篇4

在看完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主任研究员李津逵教授对于《对中国城市化 进程的思考》的视频后,我感触颇深。李教授主要考虑的是民生问题,他以“失 地农民”和“农民工”作为例子来思考。另外李教授还讲述了他认为的历史给我 们城市化的机遇背后给我们的使命:

1、中国的城市化应该是可持续的城市化

2、中国的城市化应该是有产者得城市化

3、中国的城市化有可能并应该快乐着 的。还告诉我们如何安置农民,如何解决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地区的发展差异。在李先生的激情澎湃充满幻想的演讲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应该是户籍制度问 题。为什么会有农民工这个词汇?李先生也讲到了农民工这个词首先就带有歧视 的意味。为什么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中不能享受与城里的孩子一样的待遇?归根 结底还是户籍制度引起的歧视。王鲁湘老师说的: “他们当时所有知青所有的梦 就是回城,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包括不择手段要回城,为什么呢。因为生活在城乡 二元结构体制的世界里,城市比农村具有太多太多的优越性了,所以要想尽一切 办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到城市里面生活。”在这里,改变自己的身份指的是什么? 指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户口从农村户口转变成非农业户口。在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 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有严重的缺陷。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两者的政治 地位虽然是平等的,但是在一些具体的规定和做法上还有很大的差别。我国是社 会主义社会,讲究以人为本,可以为什么会有这种户籍制度来区分城市与农村人 呢?这首先就不符合人人平等的观念,从法律上就划分出了等级。再者我们来看 一下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到底存在哪些差别:

1、我国选举法第 16 条规定,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 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换句话说,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方面,四个农村选民才 顶一个城市选民。而农村代表与城市代表划分的依据正是户籍。此外,从全国人 大历年的代表构成看,第一届农民代表占 5.14%;第二届占 5.46%;第三届占 6.87%;第四届占 29.4%;第五届占 20.9%;第六届占 11.7%;第七届与工人代表 合占 23%;第八届占 9.4%;第九届占 8%。这些事实说明:在全国人大代表各额 中,农民以其占 80%的人口基数仅得到了极不相称的席位。由于政治生活中缺少 农民的声音,现实生活中各种坑农、害农的事件不断发生,农民负担问题难以解 决就可想而知了。换句话说,这也严重减缓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2、在社会福利方面,长期以来,国家每年为城市居民提供几百至上千亿的 各类社会保障,城市职工享受退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多项社会福利,农 村却只有少量贫困人口享受一点微薄的社会救济。国家知道农村的收入水平比较 低,应该更加维护农民日后的生存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只保障城市人的福利。

3、人格权利平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内涵,也是人权保障的基本内 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行户籍制度所确立的二元社会结构造就了我国公民 人格权利不平等的现实。在外谋生的农民在城市里被灌上了“农民工”、“打工 妹”、“农民企业家”等具有蔑视含义的词汇,农民只是一种职业称谓应该和其 他任何职业的人一样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而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却把整个公民 划分为“农村人口”和“非农村人口”两大阵营,农民不只是一种职业称呼,更是一 种不可轻易变更、且需世代承袭的身份。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一件事啊!

城市化进程分析 篇5

王建康201***1工商4班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总结并重新审视城市化的理论,回顾、梳理并进一步分析城市化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对城市化的概念以及中国城市化的状况等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研究了中国城市化的历程及现状,中国城市化的模式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优化和创新。提出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城市化城乡差距动力机制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化简述

1、城市和城市化简述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产物。在地理经济学中,城市被定义为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有足够多的非农人口,并具有生活必须的住宅、公共设施伴随着生产、交易、消费等活动的综合聚合体。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城市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化既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只有经历了城市化才能真正的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城市化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城市化三大标志:

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演进过程:一般分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动力机制: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

2、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现状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开了对原有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这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开端。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平均提高1%以上。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但是在“十一五”时期,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我国的城市化遇到了“瓶颈”——城市化规模扩张的制约与品质提升的压力逐渐凸显。

在中国,城市化所承载的,不仅是发展经济,还有城乡一体化、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然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对中央的有关文件没有完全的理解和掌握,城市化的工作基本上单一的体现在对城市规模扩张和对GDP增长的追逐上,没有兼顾公共设施及民生的改善,使现阶段的城市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与城市化的初衷正好背道而驰,所以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不足,为城市化的未来找出一条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与环境相协调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诞生和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所构成的综合系统。作为社会现代化重要标志的城

市化的发展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城市化的宏观动力

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会加速经济增长。

2、城市聚集经济:城市化的内生动力

市化经济是一种集聚经济,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它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产业功能联系所产生的外部性而形成的地方化经济;三是由多个行业向城市地理集中所形成的城市化经济。近百年来,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经济发展程度与城市化阶段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中国的经济与城市化同步增长就是很好的证明,城市作为聚集的中心,在劳动、资金、交通运输、通信设施、市场容量、人力资源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围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这就使得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

3、市场机制:城市化的主导动力机制

现代城市是市场经济的坚强堡垒。城市化过程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大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市”。即市场有城市就有市场,城市发展到何种程度。市场就发育到何种程度。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最早就是在城市工商业中产生、发展、壮大的,然后向其他领域进军。农村和农业是市场经济最后征服和占领的阵地。可以说,城市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城市化过程的积极推进,没有城市化的强力驱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当然,市场经济发育和城市化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契机和原动力。正是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和引导,促使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区域流动,从而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心城市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使城市集聚性大大增强,为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市场经济的主体性要求和竞争性原则使城市政府的城市意识大大增强,在城市建设中勇于开拓创新。最终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再次,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使中心城市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综合来看,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已呈错综复杂的局面,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已经不足以概括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必要从新的角度予以审视。在诸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中,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制度变迁与创新等是影响乃至决定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优化与创新

1、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制度安排、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关键是理论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制度安排出现偏差,由此延缓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198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总的来说是沿着行政区划建制的变动而进行的,仍旧属于一种表层性变动,远未跳出“城乡壁垒”的思维定式,没有确定“敞开城市大门、改变9亿农民的身份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战略性理念。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规模的扩展和产业结构的要求,根本原因是有关制度的变革没有跟上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现阶段政府可实施的政策手段有: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取消对农民进城歧视性条规等。路永忠、陈波翀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制度创新对城市化的作用模式,认为制度创新通过降低城市化的交易成本和系统风险,从而导致了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制度安排、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2、产业政策的完善与创新

(1)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建筑业

我国目前尚处于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我国目前的资源禀赋特征是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相对不足而劳动力资源却绝对过剩,只有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突出我国的比较优势。建筑业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会产生对就业的多层次带动效应,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动关系来看,在工业化初期,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主要得力于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轻工业的发展。当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中后期以后,重化工业开始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减弱,第三产业一般会接替第二产业,成为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最终引擎。

(3)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对就业的吸纳不仅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而扩大,而且中小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集中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3、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消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政策上赋予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同时,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包括平等取得工资报酬的权利、依法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等等。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格局,为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其次,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就业。一是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对转移成本、转移的收益和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减少因盲目转移而遭致的损失,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过度转移。二是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4、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要使制度安排既具有发展性、长远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就应该采取分类分层的保障方式。即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发展情况和生活安置能力等各种具体条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条件,(包括是否保留原来的承包地)设置不同的保障方法,逐步建立有益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市居民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在纯粹的速度指标上是偏慢的(每年的平均速度在1%左右),但是在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指标上又是超前的(没有保证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在“十一五”计划和“十二五”计划交接之际,停下脚步反思城市化进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与不足是相当必要的。在成功举办世博会之际,希望我们的城市化也如世博会的口号一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发展中不断反思错误,不断进步,让城市化脚步逐步深入的进行下去,让城市化的成果能够惠及城乡居民。

参考文献:

[1]高 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经济学家,2004(1)。

[2]张寿正:《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4(2)。

[3]李程骅:《城市化不应是“农村边缘化”》[N],人民日报2009(11)。

[4]王一鸣等.《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若干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5]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6] 孙宏:《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篇6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绘制城市发展蓝图。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推进城市化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山区城市的规划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基础条件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的平地里做文章。对照城市化的目标要求,结合文成县现有的城镇布局,要坚持做到准确定位、适度超前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努力构筑“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城镇体系。要拓展作为县域中心城市的县城,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结合侨乡、旅游服务基地等特点,把县城建设成为“风光秀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浙南“山水乐园”小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的规划,要善于依托当地优势条件,确立城镇发展的主要格调、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做到融实用、经济、美观于一体,与自然景观和乡风民俗相统一,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城市范围内的一些具体规划,政府只能提供几个控制性的指标,具体详规可以由开发商设计,以提高城市规划的档次。

二、多元筹措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县、乡两级财力更有限,各级政府可用于城镇建设的专项投入较少,难以支撑较大范围的小城镇建设,是山区城镇建设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设投入将急骤增加。因此,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城市建设市场化步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集体、个人、外资投入等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城镇投融资体制,使城市建设步入自我建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可从以下渠道开辟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一是出让项目经营权,实行招商建设。对经营性城建基础设施项目,要采取“借鸡生蛋”、“借船渡河”办法,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支持集体、个人外资参与小城镇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开辟新的筹资渠道。二是是以地生财,增加城建自有资金来源。政府要严格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功能,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征地,分期入市,通过公开招标、拍卖土地使用权,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思路,动员城镇群众支持、参与城市建设,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适当、合法的途径,向群众筹集部分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同时,山区城市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找准自身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经济依托,确保建设资金来源,达到永续发展。

三、加大改革力度,创造城市建设良好环境。

城市化建设涉及到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山区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城镇配套制度改革的滞后。因此,只有加快城镇配套制度改革步伐,减少城市发展的阻力和障碍,山区城市化建设才能加快发展。一是要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城镇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是致约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文成县现有33个乡镇、550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城镇的平均人口仅一万人。城镇规模偏小,所有小城镇齐头并进,人、财、物难以聚集。所以,要根据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目标,逐步撤乡并镇、撤村并组,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保证城市的建设规模,增强其辐射力。二是要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人口的集聚是满足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打破现有户籍制度,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凡在城镇有固定住所或经营场地,并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均可在城镇申请落户,办理城镇居民户口,鼓励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积极吸引高素质的外地人口,增强城镇人口集聚力。三是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入城镇居住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工作,推社会化服务,加强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事业建设,逐步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四是要深化城镇建设方式的改革。要处理好城镇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的关系,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行由里向外逐步推进,有计划的拓展,集中力量建一片、成一片,投入使用一片。要逐步控制城镇通天房的建设方式,全面推广公寓式建房,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四、注重建管结合,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内生要素分析 篇7

一、农村体制改革:快速城市化的内生要素之一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使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道路发生了重要转向, 这一转向的核心内容就是从过去的阶级斗争路线向经济发展路线转变, 实施全面的改革开放。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城市化的内生因素进行梳理, 因此仅对“改革”进行探讨。

改革的初始是从农村土地制度转变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 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决定实施“分田到户、包产到户”, 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 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绝对堪称壮举。事实证明, 小岗村的实践提高了粮食产量, 改善了村民生活。80年代初, 小岗村的经验在得到中央的认可后在全国迅速铺开, 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又自然会减少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 因而要求将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转移出农村,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下, 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出路是从事第二产业,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为大量吸纳这些劳动力提供了条件, 形成了所谓的“离土不离乡”现象。

1978-1984年, 中国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政府有计划地搞活农村经济以此推动快速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表征的农村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支持, 其一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 长期的平均主义的人民公社制度压抑了人的本能, 抑制了人的生产积极性, 造成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扭曲。其二是因为农村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促进经济增长, 转移农村剩余人口, 政府与农民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并达成了共谋。

二、城市体制改革:快速城市化的内生要素之二

农村体制改革对城市化发展所释放的动力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逐渐减弱, 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1985年是十二届三中全会后贯彻实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第一年, 中央政府推动的城市体制改革将“围绕着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进行配套改革, 围绕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发展各种横向经济联系, 围绕工资、物价两大改革学会综合运用经济杠杆, 在微观上放开搞活的同时, 在宏观上切实管住管好, 使城市改革健康、顺利地沿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前进, 胜利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慎重初战, 务求必胜’的目标”2。

从党和政府的政策和实际举措看, 将改革的主要领域从农村转向城市成了必然选项, 特别是围绕着搞活企业和发展中心城市来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事实证明, 1985-1991年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城市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 这种潜能对于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要远比农村体制改革时期所释放的能量更为巨大。城市化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回到城市上来, 因为城市具有农村所不具备的人口集中化、产业密集化、发展集约化等优势。推动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中心城市是这一时期城市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大量非公有制经济得以在城市发展, 不仅有公有经济, 还有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和合资经济, 这些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一起使城市的包容性实现了质的飞跃, 也为农村人口向“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转移特别是向中心城市的转移提供了可能, 中国最早的民工潮以及最早一代的农民工群体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和形成的。

该时期,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发展城市的工业而非服务业, 走的是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城市就业人口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也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或建筑业企业中。在这一时期, 大城市及其工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 小城镇的发展倒是放慢了脚步, 有学者就指出“我国人口规模巨大, 过度发展小城镇会造成资源稀缺、耕地减少、环境恶化、基础设施投入不经济等问题, 适度发展大城市对于缓解耕地总量控制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基础设施回报率的问题以及人口就业的问题等大有裨益”3。

三、市场机制的确立:快速城市化的内生要素之三

1992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 对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可谓意义重大。一件事是邓小平南行并发表系列重要讲话, 另一件事是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两件大事对中国社会乃至普通中国人所产生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作用, 解决了一系列体制性与结构性问题, 为包括城市化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继续前行提供了新动力。

邓小平在南行讲话中反复强调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同时深刻阐明了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市场经济论、两个文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等。邓小平的上述讲话把中国这艘方向摇摆不定的航船重新摆正了方向, 中国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实现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邓小平提出的上述理论和战略论断被全国上下所普遍认识和接受是实现飞跃发展的前提, 而上述理论和战略论断的实际落实与行动则是实现飞跃的关键。

邓小平南行为不久之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定下了基调。十四大之前, 中国社会实行了十多年的以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经济为辅的基本经济制度, 而十四大则明确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没有邓小平的南行讲话,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如此大的突破, 这就是对南行讲话精神的具体落实。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积极面对和利用市场经济体制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城市化的发展也要更多地借助市场的力量。计划一词被宏观调控所取代, 实现了对过去经济体制的一次彻底翻转, 市场为主、政府宏观指导为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 此后, 中国的城市化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 确定了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 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改变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改变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住房的体制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改变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为以按劳分配的货币工资分配为主的方式。也是从那时起, 住房商品化的浪潮迅速席卷了中国, 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商品房经济, 过去的福利化、制度化分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2001年中国入世前, 中国掀起了一轮城市扩张热潮。这一热潮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始, 并迅速扩展到其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广州、北京、成都、武汉、沈阳等城市的面貌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城市的物理空间不断扩大, 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 城市的人口快速膨胀, 各种城市新区、开发区、工业区也陆续建立, 城市与农村有了一定程度的并行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初级互动, 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体制创新方面。创造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即“在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同时, 在小城镇周围开辟‘工业小区’……将过密的自然村庄通过统一规划进行合并, 将宅基地返还于田, 以增加耕地面积”;二是在内涵深化方面,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注意使老百姓能够得到实惠, 较为重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改善居住环境, 解决老百姓的就业就医、养老保险等问题;三是在外延扩展方面,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格局不仅已由小市区扩展到大郊区, 而且由长三角地区逐步延伸到全国一些经济和社会事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四是在理论层面方面, 有关城市领导及专家学者努力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框架, 出版大量著作及论文, 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义、目的、内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等进行探索;五是在发展速度方面, 某些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速度大为加快, 苏南五城市的强势崛起便是一例。而在浙江省内, 不少城市推行城乡一体化, 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发展势头4。

经过上述几个阶段的制度体制改革之后,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步入了城乡一体化的初始发展阶段。入世以后城市化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续寻找新的内生动力源并结合中国全面融入世界体系的外部机遇要素共同推动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这也是十八大以后提出的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1978—2001这20多年间, 农村体制改革要素、城市体制改革要素、市场体制改革要素嵌入于城市化发展的不同过程, 并构成了中国城市化在入世前的三大内生要素。制度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最早提出嵌入这一概念, 并将其于分析市场和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市场必须嵌入于社会, “市场经济只有在市场社会中才能运转”5。将这一概念移用到本文的研究之中是要说明不仅市场可以嵌入于社会的发展, 政府推动的改革同样也会嵌入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嵌入于城市化的进程。但政府嵌入城市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嵌入的时机、力度与方向, 在法制建设的前提下加强自律, 并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制约, 依法推进城市化进程。另外, 政府嵌入城市化进程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并非全面掌控城市化的每一个发展细节就是好的, 但全身而退任其自由发展也是不合适的。以政府力量规划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一条正确的思路, 只是对于如何进行统筹规划?统筹到什么程度?如何处理与协调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如何处理城乡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建设城市的基础秩序与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等问题都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注释

11 风笑天.社会学导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22 安志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的一年[N].人民日报, 1985-5-13.

33 郑静, 陈革.论大城市、小城镇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对当前城市化政策的思考[J].规划师, 2000 (5) .

44 庄金锋.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J].上海农村经济, 2009 (1) .

略谈中国城市化进程 篇8

关键词:楼市新政 房地产泡沫 城市化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08-01

当前,房地产业受政策扶持得到极大发展并处于过热状态,房价在近三年中也以惊人的速度飞涨,导致地产泡沫,对城市化有不良影响。新国八条、津六条、京十五条等政策的相继出台,都旨在遏制房价上涨,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挤压房地产泡沫。中国城市化水平已从建国初期的17.43%提高到46.5%,但距离发达国家乃至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有较大差距,因此仍要继续推进城市化建设。

一、房地产业与城市化的相关性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城市化对房地产业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房地产业又反过来影响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对房地产的拉动作用主要有:第一、房地产业对经济总量贡献多;第二、房地产对关联产业贡献大;第三、房地产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 。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房地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化初期,城市人口的增加产生大量住房需求,需要房地产业协调发展以满足新增需求。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房地产业没有达到相应的发展水平则影响城市化中产业结构的转变,阻碍城市化进程。

二、楼市新政策出台的原因分析

房地产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城市化进程中的推动力,也是我国人民居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财富增长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如今,过热的房地产也已产生大量泡沫,制约城市化进程。楼市新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流动性过剩使得资本集中涌入房地产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2010年,GDP达到397983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汇率改革以来,从2005年6月到2010年12月,人民币累计升值19.26%。再加上房屋价格上涨幅度远超CPI涨幅,国际热钱的流入加剧房地产泡沫。如下图:

(二)政府热衷于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业投资大,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占GDP比重大,并且创造就业可以带动就业,作为土地使用权唯一主体的地方政府,让渡土地产权给开发商可以获得高昂利润。

三、楼市新政对城市化的影响

人口是城市化制约因素,房地产业也同样不能忽视。如今过热房地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房价以超过物价上涨幅度挑动全民神经。政府出台一系列新政策都旨在挤压房地产泡沫并校正其对城市化不良影响。

(一)房地产泡沫对城市化产生不良影响

房地产泡沫对城市化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影响城市基本功能。城市基本功能是提供生活在其周围和内部居民的产品和服务。房地产泡沫表现在在房价飞涨超出居民购买力范围;城市化推进,增加居民对住房需求,这种矛盾促使居民把消费集中在住房需求,导致其他需求无法满足,也不利于扩大内需。

第二、产生社会问题。收入房价比值越大,产生社会问题可能性就越大。

第三、不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房地产是一个投资大、远期收益的行业,且投资风险大。目前,按照占GDP比重,我国的产业结构要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格局向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转变,房地产泡沫不利于产业结构转变。

第四、城市发展不均衡。城市化催生大量人口,因无力购买住房,只得集中于偏远郊区,不仅导致交通拥挤,而且也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

(二)楼市新政挤压房地产泡沫,校正房地产泡沫对城市化的不良影响

楼市新政策主要以下三个方面挤压房地产泡沫并校正其对城市化的不良影响:

第一、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国八条》要求保障住房用地供应,结合限购限贷政策,居民住房需求有了政策保障。仅此一点,就可以提升城市功能。

第二、规范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投资、远期收益的行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极易产生泡沫。楼市新政从土地购置、信贷支持、限制购房等多方面挤压泡沫。

第三、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挤压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有很大一部分是过度投机和炒作产生,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对是否拥有本市户籍分别限制购房需求,以及购房不满5年卖出需缴纳营业税等政策,重在打击炒房者,从不合理的需求上挤压泡沫。

四、结论

推进城市化对房地产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城市化进程。当前,房地产业发展已经过热,针对房地产泡沫、房价过高的弊病,国务院办公厅及各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楼市政策。楼市新政的出台有助于弥补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挤压房地产泡沫,校正房地产泡沫对城市化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对中国房地产调控的启示.特区经济,2010(9).

[2]王建优.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环境分析与前景展望.现代经济探讨, 2010(4).

[3]朱道才,陆林.城市化问题的争议与诠释.学术界,2009(3).

上一篇:重庆事业单位卫生类下一篇:学校学籍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