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调整企业工伤保险费率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铜陵调整企业工伤保险费率(精选6篇)

铜陵调整企业工伤保险费率 篇1

铜陵调整企业工伤保险费率 上浮182家下浮1872家

自7月1日起,铜陵市再次对属于二、三类行业的企业工伤保险费率进行调整。调整后,费率上浮的有182家、下浮的有1872家,有效减轻安全生产形势较好企业的工伤保险负担。

据了解,该市自以来对工伤保险费用支缴率低的企业工伤保险征缴费率实行下浮,反之则上浮;工伤保险支缴率越低,表明用工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越好。该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企业上年度的工伤保险支缴率和工伤发生情况等因素,来核定其在本年度应当浮动的工伤保险缴费比例。通过费率浮动,建立起工伤保险费用与工伤发生率挂钩的预防机制。

铜陵调整企业工伤保险费率 篇2

通知要求,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规定,湖南省本级参保单位应由省医保局按照一类至八类行业风险分类分别确定其所对应的行业风险类别。工伤保险基准费率按以下标准执行:一类至八类分别为该行业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7%、1.0%、1.4%、1.6%、1.8%、2.2%、2.5%、2.7%。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一类行业,基准费率为0.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属八类行业,基准费率为2.7%。

各市州根据本地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本统筹地区一类至八类行业的工伤保险基准费率。

铜陵调整企业工伤保险费率 篇3

关键词:基金结余;待遇水平;费率调整;比较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1002206

一、研究现状

工伤保险基金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一种,其含义是国家通过强制性措施要求企业缴纳的,对所在公司从事劳动生产的职工以及职工亲属给于工伤补偿的一项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的顺利发展需要基金作为保障。我国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已达2.06亿人,参保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使得工伤保险基金的保障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对工伤保险的基金结余、保险水平、以及费率调整的研究,对于维护基金安全、提高待遇水平、完善工伤保险的费率机制、以及实现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国内学者对工伤保险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且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工伤保险基金结余问题的研究

周慧文[1]、于新亮和王歆[2]认为,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结余的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工伤保险储备基金也有一定的发展,但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给工伤保险基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工伤保险基金结余量和使用效率呈现反比例,工伤预防康复也难以实现,造成我国工伤保险的发展水平仍较低。徐乔华认为,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过多,加大了基金使用风险,通过开展工伤预防、降低费率、提高待遇水平则可以较好的解决基金结余过多问题[3]。王运柏等则认为,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结余的整体数量较多,但具体分摊到地方而言,基金则入不敷出[4]。

(二)关于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的研究

孙树菡和朱丽敏[5]、李国璋和梁赛认为[6],我国工伤保险享受待遇人数、保障水平、基金支出和收入都是不断扩大的,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邱明月[7]、廖晨歌[8]、岑敏华[9]指出,工伤保险待遇水平主要体现对慢性病职工患者的保障程度,患有职业病的患者大多是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群体流动频率较大,做好工伤保险待遇的异地转移接续工作,已成为衡量我国工伤保险发展水平的标准。周慧文[10]、徐智华和邓娜[11]认为,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规模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工伤保险基金结余量较低的地区,其待遇水平则较低。

(三)关于工伤保险费率的研究

王增文认为,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较大,要求我国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伤保险费率体系,有效结合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满足各类型企业发展需求[12]。乔庆梅指出,我国目前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都缺少量化指标,难以起到应有的费率调节作用[13]。温海红等[14]、蒋月和廖小行[15]、周芸芸[16]认为,我国工伤保险在费率制度的设计上尚存在显著缺陷,费率设计应与职业风险相适应,费率的档次设计较少,难以准确的反应各行业的风险状况,针对特殊行业可采用灵活地浮动费率机制。

已有文献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大多数文献都较多的研究工伤保险某一方面,而较少综合考察工伤保险基金收支、保障水平、以及费率调整的整体情况。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综合考察工伤保险基金收支、保障水平、及费率调整,提出促进工伤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工伤保险基金结余

(一)我国工伤保险发展现状

截止2014年年末,我国工伤保险基金支出560亿元,同比增长16.3%,基金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3%;我国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已达2.06亿人,同比增加722万人。其中,参保的农民工人数为7362万人,同比增加98万人。有114.7万人被认为视同工伤,相比较2013年,人数减少3.7万人;在参保人数中,有198万人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同比增加3万人。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取得了快速发展,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和支出都有了显著上升。

(二)基金收入和支出情况

1.基金收入。2014年基金收入达695亿元,同比增长13%,比2011年增加232亿元,每年增长幅度约23.7%。其中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构成中,主要来源于征缴收入,约占92%,其余收入仅占8%。具体见表1所示。

2.基金支出。2014年基金支出达590亿元,同比增长16.3%。在工伤保险的各项支出中,工伤保险待遇支出549亿元,其中医疗待遇支出235亿元,占工伤保险基金总支出的42.8%;伤残待遇支出161亿元,占比29.3%,同比增长15.3%。劳动能力鉴定支出2亿元,同比减少0.2亿元,工伤预防费用支出3亿元,同比增长0.7亿元,转移支出3亿元,其他支出3亿元。

(三)基金结余情况

2014年,全国基金当期结存135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截止到2014年年底,基金累计结存938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09亿元,增长13.2%。基金累计结余年平均增长率18.3%。工伤保险储备金19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2亿元,增长13.1%。

工伤保险基金在运行的过程中坚持“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存在不平衡,且收入和支出增长速度也与现实期望相违背。从工伤保险基金增长的整体趋势看,基金收入的增速慢于基金支出的增速,不利于基金安全和发展。此外从2014年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情况看,2014年工伤保险基金支出560亿元,当年参保人数2.06亿人,若抛开其他支出项目,按人均项目支出费用算,则人均仅有工伤保险费用支出271.84元。若从2014年工伤保险累计结余情况来看,2014年工伤保险累计结余1129亿元,则人均工伤保险费用仅为548.06元。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的基数虽然较为庞大,但由于参保人数基数也庞大,因此人均分摊的工伤保险费用则较低,这表明我国工伤保险整体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三、工伤保险待遇情况

(一)我国工伤保险待遇现状

工伤保险待遇指的是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其工伤待遇的水平大小。2014年度,有198.2万人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年增幅1.5%。相比较2010年,人数增加了51万人,年均增幅8.8%。其中,享有工伤保险待遇人员构成结构中,因工死亡2.3万人,年增幅3.3%;有167.7万人享有伤残待遇,比上年增幅1.3%;亲属供养28.1万人,年均增幅10.4%。供养亲属人数28.1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年平均增长10.4%。

从工伤保险具体待遇情况看,2014年,全国共有43.7万人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年均增长11.8%;有162.1万人次领取伤残津贴,年均增长15.1%;有84.5万人次领取到生活护理费,年均增长16.9%;全国一至十级伤残职工中配置辅助器具的有3.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0.8万人次,年均增长20.9%。工亡待遇的补助标准上,全国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53.91万元,全国平均丧葬补助金2.16万元,年均增长10.4%;人均供养亲属1059元,年均增长6.5%。

(二)各阶段工伤保险待遇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各个历史阶段的工伤保险待遇政策进行梳理,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我国各阶段工伤保险待遇做了比较。工伤保险待遇的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一是1978年到1996年,初步改革阶段;二是1996年至2004年,全面改革阶段;三是2004年至今,全面完善时期[5]59-61。

1.1978年至1996年:初步改革阶段。首先,无一次性补偿待遇。工伤保险待遇在制度设计上没有考虑职工家属的精神损失和经济补偿,无一次性补偿待遇反映出这一时期国家对各行业的风险估计和认识严重不足。其次,对于残疾的等级划分只确定了三个等级。难以满足因不同工伤类型造成的工伤伤残的需求补助。再者,对工伤的划分及其鉴定的标准较为简单,程序缺失和纰漏面临严重问题。最后,工伤保险的待遇水平低。这一时间生活较为困难,工伤保险的制度设计也没有考虑工伤职工的现实困难。

2.1996年至2004年:全面改革阶段。首先,建立了一次性补偿待遇制度,合理划分伤残等级。分期制定和发放一次性补偿待遇,根据伤残的具体标准,划分为10个等级,伤残等级的鉴定由专业的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其次,细分了护理区。将护理区细分为部分不能自理、不能完全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再者,适度提高了工伤保险的待遇水平,依据经济的发展水平实行工伤保险待遇保值增值的措施。

3.2004年以后,调整和完善的新时期。首先,缩短了工伤医疗的期限,由原先的36个月缩短至24个月,提高了工伤医疗的质量和水平,对于工伤医疗期间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其次,提高的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对于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工伤保险的待遇水平,改为由原单位按照原有的工资水平发放福利待遇,有利于直接对工伤职工本人进行补偿。最后,合理完善工伤保险待遇保值机制。确立了“适时调整”的工伤保险待遇保值机制,改变了以往的固定的每年调整一次的作法,同时将工伤伤残抚恤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扩大至生活护理费。

(三)工伤保险待遇政策演变的效果

我国工伤保险待遇政策发展的效果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逐年增长。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规模的扩大有效保障了工伤保险的待遇水平,增强了工伤保险应对风险的能力。二是覆盖人群扩大。我国工伤保险的覆盖人群由原来的国有企业职工、集体企业职工,扩大到非国有企业、个体工伤户、流动人口等。三是享有工伤保险待遇人数增加。工伤保险基金规模的增加,提高了工伤保险的待遇水平,享有工伤保险的待遇人数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四、费率调整

(一)我国工伤保险费率的确定现行的工伤保险费率构成有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差别费率就是针对不同单位和企业的用工特点和工伤发生的概率确立工伤的缴费标准。我国目前整体上实行的都是差别费率,工二类、三类企业的费率标准都有各自区分,具体的见表6。

铜陵调整企业工伤保险费率 篇4

常人社发(2012)15号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西湖、西洞庭管理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管各参保单位:

为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和新《工伤保险条例》,增强工伤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安监局《关于 调整工伤保险基准费率的通知》(湘人社发〔2011〕136号)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经研究并报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2012工伤保险费率问 题通知如下:

一、从2012年6月1日起,我市参保单位的工伤保险基准费率按以下标准执行:重点血防区(汉寿县、安乡县、澧县、津市市、临澧县、鼎城区、西湖管 理区)基准费率一类行业为1.3%,二类行业为2.3%,三类行业为3.3%;一般血防区(市本级、桃源县、石门县、武陵区、西洞庭管理区)基准费率一类 行业为1%,二类行业为2%,三类行业为3%。

二、各县市区可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按照《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9 号)规定实行费率浮动,由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财政、卫生、安全监管部门提出方案,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安全监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三、建筑、服务、矿山等行业可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人社部令第10号)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

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常德市财政局

常德市卫生局常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0一二年五月九日

铜陵调整企业工伤保险费率 篇5

乐社险发[2006]3号

各区、市、县、自治县社保局、医保中心(局),市级参保单位:

贯彻落实《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基本医疗保险单位退休人员征收费率的通知》(乐

府发[2005]56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单位退休人员征收费率调整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市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从2006年1月1日起,对参保单位不再实行为退休人员执

行5年过渡期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统一按上年市平均工资的3%执行,按月缴纳。

二、转制或重组的单位,可由转制或重组后的单位为退休人员按统一费率缴纳基本医疗保险

费。需要进行一次性移交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其计算口径为:按缴纳时上年市平均工资3%的10年计算。

北京工伤保险费率 篇6

费率随事故率上下浮动

根据新规定,在新的费率政策正式实施一至三年内,北京市将对工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原则制定工伤保险费率浮动管理办法,并确定每个行业内的费率档次。

用人单位工伤保险支缴率等相关指标均将纳入监测,每一至三年核定是否浮动,对符合浮动条件的用人单位,每次可上下浮动一档或两档。

其中,一类行业将被分为三个档次,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以向上浮动到基准费率的120%、150%;二类至八类行业将分别被分为五个档次,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可以分别向上浮动到基准费率的120%、150%,向下浮动到基准费率的80%、50%。安全生产环境良好、事故率低的参保单位可以适当下浮工伤保险费率,否则也将适当上浮。

参保企业执行“费率就低”原则

本次调整后,北京市工伤保险费率水平将整体下降,但部分高危行业费率或将上升。如果调整后的缴费费率低于现行费率,就按调整后的缴费费率执行;如果调整后缴费费率高于现行水平,那就仍按照现在的费率执行。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

北京市工伤保险缴费比例是多少呢?据悉,7月1日起,北京市将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最低行业基准费率从现行的0.5%降至0.2%,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从三类细分为八类,实现了工伤保险费率的“总体降低”。

207月1日起,北京市将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最低行业基准费率从现行的0.5%降至0.2%,各行业工伤风险类别从三类细分为八类,实现了工伤保险费率的“总体降低”。对于有些费率或将上升的行业,则采取“就低不就高”原则仍按现行标准执行。调整后,北京将比国家新的平均费率低0.25个百分点。

按照工伤风险程度,目前北京市将各行业用人单位划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执行0.5%、1%、2%左右的行业差别基准费率。北京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近日联合发布,从今年7月后,北京市工伤保险费率将调整,届时将由现行的三类细化为八类,风险程度最低的有社会团体、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最高的多为矿采行业。具体来说,一类至八类对应的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分别按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不同比例执行,一类至八类分别为0.2%、0.4%、0.7%、0.9%、1.1%、1.3%、1.6%、1.9%。

上一篇:北海公园作文下一篇:林业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