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1

随着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缺乏专业培训指导的矛盾已日益突出。就目前教育部门安排的培训活动已无法满足众多教师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幼儿园借助县教育局组织的“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上的校本研训项目为抓手,沿着幼儿园“语言游戏”的课程建设主线进行设计与实施。回顾一年的工作,我园立足实际,采用灵活有效的研修方式,在加强校本研修上有了自己见解,现总结如下:

一、寻找难题,订方案

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适应人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成了我们教师在语言领域教学中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因为教师队伍年轻化,在语言领域集体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活动内容的文本解读不到位,活动设计过于传统、枯燥无趣,教师提问不明确、不精炼,活动未能以幼儿为主体,存在着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等等。

因此在教研组的共同商讨下,最终决定开展“如何提高语言领域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的研训项目,希望对症下药,通过自主研修、专家引领的方法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各位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利用集体备课、互听互评、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汲取新理念,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二、严谨扎实,抓制度

扎实有效的研训活动,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构和机制。本次研训项目成立了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保教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训网络,定期开展研训活动。此次研训项目管理制度严谨,有专人负责考勤、资料收集、台账整理、后勤等工作,个教师分工合作以提高研训效率。

三、辛勤耕耘,倍成长

根据教师现存的问题,我们为教师设计了分层分块的研训模式,让教师通过学习、借鉴、交流、自主研修的多形式下学习成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时间,用时间证明理论。

1.专家引领

本次研训活动我们共邀请了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单琼赟老师与温州市骨干教师、永嘉县教坛新秀的任淑蕾两位老师,有单老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对语言领域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指导,打破教师对语言活动传统、封闭的认识,让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开展语言游戏教学。另外在开展小组系列语言活动大战前有府前幼儿园任淑蕾为大家解读语言总目标。让教师在语言目标的正确理解下开展语言活动。

2.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研修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同伴互助活动能把每一位组员都聚集在一起,让他们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成为参与者、受益者,能够使参与到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品尝到合作的快乐,在心理上找到归属感。在第一次的研训活动中我们就将参训的所有教师分成了8组,各组有各所幼儿园的园长组织带领。让每一位教师在团队合作与竞争中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小组氛围。

3.自主研修

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的过程,本质就是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校本研训”也是提供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习环境,能够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师持续“成长”.通过《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读书沙龙活动,教师能学习到有关语言活动中的各方各面,这比我们听一个讲座,上一节课几首的更多更广。

四、美中不足,再努力

通过“如何提高语言领域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的研训项目,教师们对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认知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教学方法上有了更多的新理念新元素。但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调整和改进:

1.教师迟到现象的存在。因为有大部分老师来自于片区的各所幼儿园,()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按时参加培训。

2.会场教师子女干扰较大。由于教师有带子女进入培训现场,活动室内孩子的嘈杂声和进出的关门声常常影响到培训的秩序和老师们的注意力。

3.部分教师参与不够积极,不愿发言、交流。参训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并将各所幼儿园的教师打散分布在各个小组内。所以教师之间不够熟悉,教师们过于羞涩不愿主动积极互动,影响整个培训氛围。

研训工作是幼儿园教师成长的主要路径,我们希望能一直以积极向上的心赢取更多的成长和发展,让我们科研之路越来越扎实。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2015年度校本培训坚持以推进市县“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实验项目为重点,紧扣永嘉中学教育集团提倡3456课堂,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改革思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校本培训中树立精品意识,培育优秀教科研成果,打造精品课程,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做好质量监测、分析、评价工作,研制课程规划和方案,为学校的课程改革、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反导和服务。

1.校本培训之“课题管理”

(1)开展教科研调研工作,研究当前我校教科研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困难,倾听教师和学科组对教科研工作的建议。

(2)做好2016年度课题结题工作,2015年度各类课题结题管理和优秀成果送审工作。把好课题质量效益关。

(3)做好县级研究性成果评比,本学期推荐课题、论文、案例等32项参加县市比赛。

(4)做好2015年度县级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工作和优秀成果完善指导工作。

2.校本培训之“课程改革”

(1)继续深化研究3456课堂模式,开展课改班活动,总结当前我校课改的现状、亮点、问题,梳理和总结课堂变革实验阶段研究成果。

(2)修订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方案,出版课程校本教材30本,重构课堂体系结构。

(3)发动老师积极参与2016年永嘉县精品课程评比,完成精品学思案的评比工作。

3.校本培训之“评价工作”

(1)研制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出课堂教学研究课,召开评价标准研讨会,促进评价标准的,完善和更新,推广与应用。

(2)重构学校教师专业荣誉和质量荣誉晋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研制教师成长评价方案、办学理念评价方案。

(3)积极参与市级优秀学校评比,及时完成评估材料的整理和编辑。

4.校本培训之“教研管理”

(1)积极打造“五课”活动。五课指:备课和试课,开课和听课、说课和议课,思课和磨课,展课和评课。高质量地开出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调研课和交流课。

(2)积极打造“五题”活动。五题指:命题、说题、磨题、解题、教题,深入研究学思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和重大考试命题研究。

(3)发动教师积极参与市县命题评比活动。共有10份命题作品参与县评选,其中5份优秀作品参与市级评选,并获得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5.校本培训之“教师培养”

(1)积极举行师徒结对活动。本学期开展了师徒结对工作。

(2)积极开展校学科骨干评比活动,选拔优秀参与县级评比

6、校本培训“研究性学习”

(1)重启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团课课程。

(2)举办一次研究学习活动指导培训会。

(3)成功举行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演示会。

(4)研究性成果评比,并推荐到县里参评。

7.校本培训“课程建设”

(1)继续引导教师开发学校特色课程。

(2)由永嘉中学牵引,出版结集学校校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二、主要成果

1、县命题评比

县1组一二等奖

2、公开课、讲座

全校共开出市公开课2节,县公开课13节

3、发表论文

多篇论文市县获奖,或发表省市级刊物。

4、县级课题立项

2项教科研规划课题。

三、2016年度工作思路

1、校本培训之“科研工作”:加强科研专题培训,提高教师成果的提炼与总结能力;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将课题研究课纳入统一管理范围;改进科研评比项目,在案例、课例评比的基础上,评比项目,增加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成果总结报告,特色设计方案,质量分析报告,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学校课程规划,学科课程规划,课堂变革方案等成果类别评选;突出科研导向作用,突出质量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师教学技能” “自主学习与管理”专项课题研究,做好质量提升方面的专业引领工作。

2、校本培训之“课改工作”:开展课改疑难问题调研;举办课改研究课,课改成果项目评比,举办课改成果展示与交流会;举行深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讨会,继续完善学为中心的评价标准;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策略。

3、校本培训之“课程建设”:继续挖掘楠溪文化课程资源的潜力,做好楠文化课程的开发,完成我校特色课程体系。继续做好永嘉阀门课程群的开发,并把永嘉阀打造成市级精品课程。

4、校本培训之“新高考研究”:加强新高考方案的解读和理解,结合我校实际,做好相应的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学生的生涯教育、选课走班、学考选考的研究。

5、校本培训之“校本选择”:改变培训方式,开展参与式培训;改变培训载体,开展项目式培训,改变培训导向,开展质量提升专题培训。

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2

2012年2月, 全国第一所公租房小学——重庆北部新区民心佳园小学校正式建校开学。建校之初, 学校就提出了探索校本研训文化、创建品牌特色学校的目标。三年来, 学校通过专家引领、“我与学校共同成长”暑假教师培训、系列论坛活动、走进名校、PCK教师研修项目等常态化、系列化、制度化研训模式, 让校本培训成为了教师成长和立校之本。

一、专家导航引领发展方向

为了缩短教师成长周期, 学习最前沿的教育理念, 学校坚持每两周邀请各类教育专家到校为教师作授课培训, 并特聘重庆市领雁工程首席专家、重庆市评估院库内专家、原上海建平实验学校谭淑云女士到校坐班指导, 从学校精神文化、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把脉问诊, 悉心指导。每次活动从策划、实施到总结反馈的全过程, 谭淑云校长都事必恭亲, 手把手指导, 包括活动中每个环节, 每个教师的发言她都一一审核, 反复修改, 直至满意为止;特聘教学管理的杨业民校长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坚持每周课堂巡查记录23-26节 (每周总课时30节) , 三年来, 天天如此, 从未松懈。专家言传身教的人格魅力, 专业高度的学术引领, 让全体教师学会了敬业奉献, 脚踏实地,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自主快速地成长起来。

二、暑假培训激发团队活力

由谭淑云校长亲自策划的“我与学校共同成长”暑期教师培训活动自2012年以来连续开展了4届, 已成为学校教师培训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全市、全区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五天的培训时间紧迫, 内容丰富, 形式新颖、高效扎实。包括基层干部和新进教师专题培训;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备课、磨课、说课大赛;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职业理想等方面的主题演讲比赛;以班级管理、文化建设为内容的班主任主题论坛;以年级组为单位策划排演的风采展示等内容。五天的时间, 老师们要完成每个人的备课 (一个单元) 、说课、演讲, 以及班主任的论坛交流、年级组节目策划排练。任务繁重, 时间紧张, 大家在高强度、超负荷的“魔鬼式”训练中挑战极限, 自我施压, 发现自我潜能, 感受负重前行、蜕变成长的苦与乐!

五天的培训, 马不停蹄, 加班加点, 最终在紧张激烈的说课、演讲决赛和年级风采展演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五天的培训活动是智慧创意的精彩碰撞, 新老教师的交汇融合, 团队精神的凝聚升华, 个性才华的恣肆展现, 教育激情的迸发绽放, 更是专业素养的一次磨砺提升!

三、系列论坛促进共同成长

几年来, 学校先后开展了“我唱儿歌促成长”“走进名师、感悟成长”“班级文化策略展示”“提升青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教师结对帮扶研讨”“卓越成长课堂精彩展示”“共同成长教育论坛”、一年级入校课程研讨等系列教师论坛活动。老师们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班级文化建设、课堂教学能力提升、青蓝结对互助成长、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积极实践, 广泛讨论, 深入研究, 分享心得。系列论坛活动已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交流班级管理经验的重要平台。还记得第一次班级管理策略交流展示时, 上海市优秀教师周茹、吴剑鹰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班级管理策略, 并手把手亲自示范“学校卫生宾馆化“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使全体教师兴味盎然, 大开眼界, 并在学习借鉴中收获满满。在今年秋期“一年级班级文化策略展示”论坛活动中, 一年级的七位班主任就开学以来班级管理方面的亮点和困惑作了生动展示和细致交流。他们认真分析了班级现状, 准确定位班级发展目标, 畅谈班级管理中的收获感动, 并提出了困惑和管理中的思考。全体教师认真聆听, 分组研讨, 积极建言献策。接纳、关爱、等待、学习、创新成了他们共同的话语!系列论坛活动氛围轻松快乐, 老师们在民主、自由、开放的平台中收获感动, 引发思考, 汲取营养, 快速成长。

四、走进名校丰盈教育智慧

学校在“见识就是素质”思想的引领下, 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 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感知前沿办学水平。一是组织教师定期全员分批到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上海等名校学习。两年多来, 全校教师已分期分批到清华附小、人大附小、史家胡同小学、江苏北京东路小学等全国70余所学校完成轮训。二是开展暑期游学活动。每年暑期, 学校采取教师自由择校开展游学的活动。老师们自由组合, 分赴全国各地学校学习取经, 博采众长, 全员交流, 共谋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发展大计。

五、PCK研修促进梯队成长

自2013年以来, 学校引进了教师PCK研修项目, 在教育专家和全市学科权威带头人的引领下开展有步骤、分阶段、分梯队的培训活动。两年来, 教师PCK研修活动通过个人诊断、个人培养计划、系统培训、同课异构研究、互助研讨、专家讲座、示范课观摩等形式整体推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3

一、当前我县学校校本研训存在的问题

近期,笔者调查了我县近4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本研训状况,发现学校校本研训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第一、学校无针对性的校本研训计划,研训工作管理松散。第二、教师不愿研,更不愿训。一是部分中年教师由于升学压力、教学负担重、时间和精力不够而不愿训;二是校本研训制度的形式化,多数学校仅仅把它当成一种形式或应付检查的工具;三是研训活动针对性差。第三、家长、社会的期望值不断增高,来自周边区县教学质量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担子重重的压在了学校和教师的肩上,而教师只管埋头走路,从不抬头看路的现象严重,用时间加汗水的办法祈求提高质量,导致预期效果不理想。很多学校即使开展了校本研训这项工作,但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没有真正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缺乏兴趣。如何调动教师参与研训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是我们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针对我县校本研训存在的实际问题,拟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找准校本研训的方法,以校为本,研训结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第一,重视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训。对名优教师提出上一堂精品课、做一场学术报告、主持一项课题研究的明确要求;对市县级骨干教师提出上一节示范课,主讲一次业务讲座,主持一次教学论坛的要求;对青年教师提出听一节课、评一次课、录一节课的要求,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课赛。

第二,坚持开展现代教育理论、教学基本功和学科教学技能、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拓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育科研与师德教育、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内容的培训。

第三,注重培训方式。一是加强与名校的对话交流,学校应不惜有限的教育经费,每期派送本校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和交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二是加强学校内部的对话交流,通过开展课改成果交流会、教学调研、教师论坛、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展示教师在课改实验过程中的成果。三是加强与互联网的对话交流,以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构建教研、培训、培养为一体的创新培养模式。

(二)探究校本研训的有效途径,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多种研训途径的有序推进,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一、专题循环研讨。是以教研专题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比较研究为重点,以得出规律性的教学共识为目标。学校根据教师学科情况确立专题进行循环研讨,既关注研的过程,更重视训的目标。

第二、小问题研究。首先,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关注教学实际,关注和思考教学事件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如每周的的教研组活动,学校要求必须提出一个教学问题开展研究,校长亲自到场去听。同时我们还要立足于教学实际,创造性的提出:发现问题,分析提出,然后确立问题;研究反思,交流问题,共同探讨,进而解决问题,将教学的困惑转化为研究的问题,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个人的疑难。

第三、分清学校教师层次,因层施研。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分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指导教师、新手教师、一般教师。再根据各层次的职能和自身特点开展教研工作:教研组长组织与策划教师研训活动,对备课组的研训过程进行检查与指导;备课组长要对备课组教师教育现状、学生学习等问题进行调查与解析,对集体备课进行策划与实施,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还要进行个人研训活动的实践与反思等;指导教师不仅自己要参加各种教研,也要承担起对新教师教学实践传、帮、带的指导任务;新手教师一方面要进行自我研训,一方面要参加集体研训,还要接受指导教师的个别指导;一般教师的主要研训方式是自我研训与集体研训。

第四、集体备课研究。学校集体备课研究是学校研训的重要专题,针对我县大部分学校这项工作薄弱的情况,提出以下策略:第一、分配任务。第二、个人自备。第三、集体研讨。第四、专人整理。第五、个性化修改。第六、课后的感悟和反思。通过集体备课,形成共享的教学资源,如导学案、教案、课件、题库或作业、练习题,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第五、城乡互动。“城乡互动,资源共享”的校本研训模式值得我们推行。通过城与乡、校与校、组与组之间的互动,充分展示学校教师的教学风采,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六、定期举办评比展示活动,以及开展校本研修成果展示。如课堂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课件、典型案例研究、小问题研究、经验文章、课堂研究、学术论文等。

(三)建立激励机制

教师校本研训的内在需求形成后还有持续存在与生长的问题。为此,学校必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不断强化教师进行校本研训的内在需求,使教师校本研训的积极性始终处于一种高昂的态势。一方面,对于一些优秀的校本课题研究,学校应给予必要的表彰和奖励。另一方面,可以将校本研训活动,作为教师的工作积点,凡承担了校本研训尤其学科校本研究任务的教师,按照负责人、执笔人、参与人,分别计以一定的工作量,并在绩效工资考核时予以兑现。而对于比较重大的校本课题,学校可以通过学科整合的方法,面向各学科进行小课题招标,对于那些中标入选的学科教师,给予特别的经费支持。

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4

2015——2016学年上期校本研训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科室按照教育局的有关精神,依托教研室研训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要点,紧紧围绕“调动学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研训主题,以一线课堂为研究主阵地,努力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师业务素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教研组织,成立教研机构

为了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学期初,成立了以校长崔鸿斌为组长,教学副校长尧冰松,教科室主任杨上银为副组长的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龙头的各年级学科教研组。学科教研组在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积极开展活动,每学月一次“六认真”检查,每期力争每位老师一节公开课,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上一节示范课,要求每位教师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对参加公开课的老师颁发公开课荣誉证书,期末评选出优秀公开课、示范课和教研组。(二)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研能力

本学期,为了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我校教研经费极为欠缺的情况下,也依然派老师“走出去”参观学习,尧冰松副校长到江苏海宁考察学习,带回来不少课堂实录,尤其是对《乡愁》的公开课赞不绝口,他深入课堂听课,率先在七年级搞起了课改。我校还派张燕勤老师到乐山参加“蒲公英在飞高端研修”,派董德平老师到夹江参观学习,派罗宗平、王永全、杨建忠老师到峨眉山小学习„„“走出去”活动,使我校老师学到了不少先进的教学经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促使我校教师勤奋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增强新课程意识,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双龙公路还未改造,道路破烂不堪,乘车极为不便,请上一级专家到我校指导课改工作实在有点困难,我们就在网上寻找优秀的教学视频,把网上的教育名师“请进来”,不定时组织老师们观看教学视频,或推荐老师们课后自由观看。然后各教研组组织老师们谈观后感,提高了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健康、稳步向前发展。(三)扎实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围绕教研室的研训主题“调动学生参与,促进主动学习”,我校也确立了自己的研训主题“调动学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围绕规范性培训方案,首先组织老师们进行规范性培训理论学习,学习了《新形势需要什么样的老师》,《浅谈现代教育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营造高效课堂的几种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接着各教研组轰轰烈烈地开展公开课活动,课后各组认真评课,在肯定了上课老师的亮点的同时,尤其提出了不足的地方,以利于课堂教学的改进。学校把公开课、示范课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最后的成果展示,教师们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参与,打造高效课堂的案例,写出了一篇篇实用性强的经验文章。(四)认真落实师带徒活动

由于教育局分配到我校的新老师有6个,本学期,我校认真落实师带徒活动。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一学期来,青年教师唐黎、刘炼、余乾倩、陶冬、李贤军、山小雅在指导教师刘霞、伍燕丽、尧冰松、左德秋、官国学的引领下已茁壮成长,在教学上已能独挡一面。如美术教师陶冬指导的学生在“博睿特杯”美术竞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语文教师山小雅在龙池的新老师汇报课《乌鸦喝水》,受到了教研室的老师的好评。(五)强化教师的业务学习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老师更应该如此,我们要给学生新鲜的水,所以我们必须使自己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我们就必须时刻学习。做一个成功的教学者,我们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本学期的业务学习,采用个人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全体教师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了个人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并能通过相互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每位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都有了一个大的提高。本学期,我校重点加强了青年教师及新教师(调进我校不足三年)的业务学习,要求每一名青年教师做到四个一:即每天自学一小时,每周听一节课,每月写一篇1000字的学习汇报材料,每学期上一节汇报课。青年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已成为我校青年教师的一种习惯。(六)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科研素养

本学期,教科室根据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要求,发动全校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成果评比。教科室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市级以上有关征文、论文、成果评比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由教科室对教师的论文、成果进行筛选,把好质量关。崔鸿斌、尧冰松、杨上银、伍燕丽、杨建忠、蒋娅蓉等老师的作品发表在《科学教育前沿》上或《峨眉山教研》上。

二、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本学期,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各教研组长有了一定的科研意识,各科任教师教学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教研气氛比较浓厚。但是还存在着备课、教研活动仍有应付检查、流于形式的现象。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少数年轻教师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不够认真,对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了解还不够,课堂教学实效性落实不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的激励机制不足,老师们的科研热情不高,微型课题研究尚处于瘫痪状态,有待于实现零突破。

今后我们要继续抓好教研活动,加大教研活动的检查、指导的力度。树立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和教研意识,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反思,结合平时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搞好微型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规范备课、教研制度,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的作用,真正把备课、教研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

在新的学期里,教科室将继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一如既往为教师、学校服务,积极推动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更好地打造符合我校教育科研的品牌。

峨眉山市龙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童市学校教师校本研训实施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追求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位。继续贯彻“让生命快乐成长、为孩子奠定终身”的办学宗旨,深入实践“面向全体、着眼终身、和谐施教、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努力创建“个性教育”办学特色,认真研究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以培养一支“德高学广、一专多能”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教学模式,切实开展校本研训工作。

二、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镇小,学生来自本镇多个村,学生整体水平极不平衡,但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十年均居本镇第一。

三、教师队伍情况分析

全校25名教师,年龄结构极不平衡,50岁以上的老教师居多,35岁以下年轻教师不足30%;语数老师多,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所以我校是一个教师年龄老化,学科配置不合理的一个典型农村小学。

四、研训目标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2、通过校本研训,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建立新型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目标最优化。

3、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五、研训方式、内容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研训的热情,激发自我提高的意识,本的校本研训在策略和内容上有以下方面:

1、师德教育。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教书育人、敬业爱生、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尚。我校将开展丰富多采的师德教育活动,如“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教

师参加 “我的教育故事”主题系列征文评选活动等,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集体培训。学校在明确了自身需要和教师的需要后将请相关专业教师为大家培训。例如,师德培训,安全教育培训讲座;聘请上级教科研部门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培训,零距离指导教师,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和树立科研意识,并充实理论知识,奠定理论功底,通过集体培训,真正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我校上学期已经开展“提升教学质量齐行动”的教学研训活动,语文、数学、英语举行了优质课的评比活动,本学期继续开展综合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举行县骨干教师和校优质课获一等奖教师展示活动;继续推行专家示范引领,举办“春晖送教进老区”活动,创造机会让教师走近名师,与名师同台,快速成长。

此外,根据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推荐相关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和省、市网络培训资源的培训,提高教师学科知识、专业技能;推荐紧缺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班主任远程培训活动和骨干班主任研修,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3、个人进修。我校注重抓好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组织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参加教研室和进修学校主办的新教师培训。并且要求所有青年教师要写教后感和听后感,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读一本好书,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品位。每学期每位教师还要完成至少一篇教研论文。要求教师在自修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从而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反思教学实践是教师对自我教学过程中现象、经验甚至教训的反思。学校将引领教师用新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成长,反思自己的发展。及时记录自己的反思所得--精彩的一刻、难免的失误、新颖的设想,并从中捕捉典型,撰写成案例、设计、论文,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教学实践,我校将把教师的 “一课一案一反思”汇编成册。

此外,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我校取得本科学历(或本科在读)的教师已经达到了半数以上。要求1976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均需参加本科学历进修,2015年前必须取得本科文凭。

4、课题突破。我校将组织各课题组成员认真组织教师按照计划、行动、观

察、反思的一般过程,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选择、设计和研究,主动参与课题的研究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与此同时,结题后的科研成果又可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素材,以此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者的行列,不断增强全校科研气氛,最终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

5、师徒结对。为了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彼此相互学习交流,扎实有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新分配或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要拜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师,并订立师徒结对计划。师傅一般由骨干教师担任,要求师傅在师德、教风、业务水平和学科素养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指导徒弟熟练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研究方法;根据师徒的实际,确定每学期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针对问题引领徒弟开展校本教研;本着教学相长、互动共进的原则,师徒各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做读书笔记或撰写读书心得,然后师徒相互交流;引导徒弟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积累师徒活动经验,指导徒弟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日记、教学故事或论文等。

6、观摩听课。学校由教导处、教研组牵头,举办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教改课、外出学习汇报课、教研组内公开课等,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听课,并落实观摩后的评课和讨论环节,为大家提供交流意见和看法的契机,既能达到资源共享,也是一种运用理论分析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教学水平的好手段。

7、学科交流。要求不同的学科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能达到经验互补,资源共享。学校定期组织研讨交流会,教师将自己在学习、教育教学中的体会、认识实践经验、以及发现的共性、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8、培养骨干。我校有特级教师后备人员1名、县级骨干教师1名、校级骨干教师10名。本学期,有4人参加县骨干教师申报评选。我校将进一步规范校级骨干教师的选拔、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等。加大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力度,切实加强对校内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管理并发挥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6

一、更新理念,明确目标

我校将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校本培训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校本培训三至五年工作思路,在开学初特制定《云岭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计划》,在计划中规定培训内容及形式,落实措施保障,明确校本培训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狠抓常规,注重落实

(一)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督导机制,校长作为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将校本培训纳入教师年度考核目标体系,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对校本培训工作成绩优异的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校本培训工作成绩不合格的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二)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并取得规定学时是年度考核、职务评聘和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之一。每位教师每学年原则上要取得72学时,其中必须参加学校校本培训(被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部门派出长周期培训的除外)并不少于24学时。

(三)学年内参加学习培训累计不足72学时,其中校本培训不足24学时者,当年年度考核、高级教师履职考核不能评为优秀。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学习培训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

(四)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全体教师以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等教研组为单位,同时设立年段备课组,按照语文组每周二下午第二、三节课,数学组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综合组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进行集中研讨和培训。教研组组织教师集中培训首先做到了“三定”和“三查”:即在每次培训前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培训时查出勤、查记录、查反思,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同时各教研组根据教师们对学习内容的需要,在开学初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确保内容是教师们需要的能在教学中产生实效的东西,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现象,确保内容的实效性。为了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学校领导分别下到各教研组具体指导。教导处进行随堂听课,不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同时要求各教研组长经常深入各班听课、评课,参与各备课组的教学研讨活动。本学年已组织教学常规检查4次,并将检查结果在教师例会进行通报,有利地促进了常规教学各项制度的实施。

三、强化管理,创新模式。

教师校本研训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本年度我校校本研训活动内容主要有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分为“规定内容”和“自定内容”两大类。

(一)校本研训“规定内容”

1、专业精神。大力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的师德风尚,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政治思想和师德修养教育,教育政策和法规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师的经验,树立科学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

2、专业知识与技能。围绕教学基本环节、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针对教师实际,组织教师学习新版《新课程标准》,学习《书法入门技巧》、《书法快速入门》,拓宽和更新专业知识,以教师基本功为突破口,训练教育教学技能,研讨教育教学方法,交流改革经验,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能力和水平。

3、专题培训。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相关专题培训。

(二)校本研训“自定内容”

(1)骨干培训

大力支持我校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与学习,并形成我校的骨干教师精英梯队,有专家型、学者型的骨干教师队伍。

(2)青年培训

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给青年教师一定的学习任务与压力,并根据青年教师不同业务层次进行“师徒结对”,使青年教师在思想和业务上尽快成长。

(3)网络培训

充分利用教师办公电脑,实施校本教研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使常规的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校本培训的重要载体。把远程培训纳入校本培训体系中,使校本培训向系统化、规范化发展。同时把学校的学生工作、新课程实施、教学反思等活动都纳入到学习工作中来,使之更加丰满。

(4)合作读书

读教育名著,促专业成长。结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有关精神,20xx学年,由教务处负责,学校统一选购书法书籍,每人一册,学校开展了书法活动,教师们都积极参与学习,读后大家进行交流活动。

(5)基本功修炼

“三笔字”是教师基本功。我校每周一下午第三节开始组织中青年教师进行“三笔字”学习练字,并上交一张作品,中青年教师有相应的培训记录或作业。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基本功比赛”,含学科基本功比赛、书法比赛等等。

四、培训形式

以教师发展为本,坚持因地制宜、学用结合,引导教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必要时,“走出去、引进来”,分类受训、按需施教。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主阵地,采取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读书活动、案例教学、课例研评等方式。以教导处安排的教研活动为平台,采取专题研讨、讲座交流、观摩互动、教学比武、成果展示。以自觉性、持久性、习惯性的个人自主研训为最高境界,采取网络研修、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创作。学校还倡导每位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训活动。

这学期,由于疫情的影响,只有两个多月的上课时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学期。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顺利的完成了各项任务。通过线上、线下校本研训,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教师们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校本研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广大教师的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初步形成,教师们深切地认识到,接受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自身生存的需要。通过培训,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我校以“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教研培训”有机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

本学年来,我校多名教师参加了学区、县级教学评比活动并获奖。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广大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了教学论文与案例。池欧希获县论文与案例评比二等奖,谢梦静获县论文与案例评比二等奖等等。教师基本功比赛我校郑晓、潘晓菲、谢梦静分别获一、二等奖。我校开展的少年宫活动,参加学区、县级活动评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县级领导的好评。

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篇7

一、反思交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1. 教研行为自主化。

一是制度上保证, 即学校在保障语文、数学、综合科的研究活动时间外, 还要求教研活动做到“五个有, 包括有主题、有课例、有说课、有中心评课发言、有活动记录。二是组织上到位。教研组和年级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中坚力量和基本组织。重视教研组的建设, 根据学校实际划分学科教研组, 明确各教研组长的职责, 每学期开展特色教研组评比, 加强对教研组的指导与考评。三是行为上跟进。实行教研活动点名制度, 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 主动与同事交流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这样, 广大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由“被动研究”变成“主动研究”, 学校教研氛围会逐渐得到增强。

2. 教研主题专题化。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 要求事先定好计划、确立研究主题, 并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即要求学校各级教研活动要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要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二是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即根据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开展教研活动, 培训什么研究什么。

3. 教研形式多样化。

从教研性质上可以细分为注重操作的参与式研讨、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 (师徒上对比课) 、自我申报的沙龙式研讨、提高层次的课题式研讨、诸多学科的交叉式研讨 (音美合科教学研讨) 、多年级多反馈的交流式研讨, 等等。

二、专业引领——搭建教师学习锻炼的平台

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 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没有锻炼的机会, 教师的各种技能不会迅速形成。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

1. 校内。

一是采用新老挂钩师徒结对的方式, 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二是成立校学科指导组, 校长任学科指导组组长, 分管校长任副组长, 下设学科指导小组, 成员由各级名师和骨干教师组成, 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和课题研究工作。三是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 要求学科指导组成员每周听课, 定期开展汇报或交流教学情况活动, 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四是自身品牌课题来引领。品牌课题是指以学校名义整体规划, 代表学校研究水平的课题。

2. 校外。

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 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 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 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经常开展校际联谊活动, 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锻炼的舞台, 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请进来, 学校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 引领新课程航标。

3. 活动。

学校积极承办各类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 目的是为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聆听各位专家们的报告, 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与理论素养创造便利条件。

三、分级研训——创建富有针对性的梯级研训模式

学校教师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青年教师, 进入“发展型”校本培训模式的培训, 对其侧重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第二个层面是中老年教师, 重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观念更新, 即“教学革新型”校本培训模式;第三个层面是中青年骨干教师, 他们教学能力强, 业务水平高, 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则要求其向科研型发展, 进入第三级“高原突破型”校本培训模式。

1. 发展型培训模式。

着力点在于青年教师培训, 以青年教师培训带动全体教师。这项活动主要开展对青年教师教学锤炼活动。

2. 教学革新型培训模式。

着眼于中老年教师, 对这一层面教师的培训, 重在新课程理论的学习, 让他们更新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为关键话题, 让他们既留住传统教学的经典, 又能与时俱进, 有所更新。

3. 高原突破型培训模式。

着眼于促进骨干教师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各类活动, 促使这批骨干教师的素质得以提高。要求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文化、理论水平, 争取每学年承担开课或讲座;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 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积极承担公开教学任务, 担负指导青年教师工作。

加强校本研训 促进教师成长 篇8

一、以组织制度建设为保障,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

1、思想上高度重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今世界,各种事物瞬息万变,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教育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教师,要想寻求新发展,迎接新挑战,适应新形势,制胜法宝就是学习。只有终身学习,教师的教学理念才能得以转变,教学技能、师德修养等各方面才能得以提高,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大家都知道,要做好一项工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推动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我们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中心校长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校长,业务副校长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副校长,挑选精干的学校业务负责人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主任,选拔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教研组长,同时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也成立了领导和教研机构,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业务副校长(主任)具体负责,设立以教务处为主的研修处。大家积极学习,努力探索,共同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出谋划策,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制度建设。我们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教师学习制度》、《教师反思制度》、《校本研训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有力的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二、以丰富教育资源为基础,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建有高标准电子备课室、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班班通等,各种专用教室配备先进,设施齐全。学校图书室中教育理论专著、专业理论书籍和教育教学报刊杂志等能满足教师学习需要。一流的、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

三、以各种学习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句话说得好“理论是先导,学习是保证。”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这篇文章,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因此,我中心把“做学习型校长,建学习型学校,带学习型教师”、“工作必须学习”、“工作就是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新理念,要求老师们把学习看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存方式,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树立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反思意识、校本意识、责任意识。为此,开展了以下活动。

1、开展“强师德 铸师魂”活动。崇高的师德、优秀的师风是教书育人首要条件。要切实有效地提高师德修养,首先要加强学习,明确师德要求。为此,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河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文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2、开展“书香进校园”活动。要求老师读好三种书,第一种饭碗书(教材、课标),第二种继续教育用书,第三种营养书(包括文学类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书等等),每学期写一本读书笔记。

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走出去”我们主要向骨干教师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在这一块儿,我中心非常重视,尽管学校资金紧缺,但每学期都拿出一部分资金让我们的老师到外面学习进修,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并且要求外出学习教师每次回来之后,都要写出学习报告或体会进行二级培训。

4、开展教师反思活动。有一位专家曾说过:“一个教师备十年课,仍然是一名普通教师,如果做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一名教育家。”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特别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我们的教学反思有两种形式: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个体反思,要求教师坚持写教育案例、课后小记、教学日记、教学生活史等。群体反思,要求同一个教研组或学科组,可以针对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一次检测成绩、一次新的尝试,以及平时教学中的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等进行教学诊断,鼓励教师点评自己,点评他人,点评学生,总结规律,达成共识。

正因为我们高度重视学习活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现在办公室里唠家长里短的少了,探讨教学方法的多了,伏案批改作业的多了,主动走进课堂听课的多了,互相学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在校园里已蔚然成风。

四、以校本研训为重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们认为,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非常重视校本研训。为确保校本研训搞得扎实而富有成效,一是健全完善组织机构。中心按年级、学科成立15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由业务精湛、组织能力强的业务负责人任包组领导,由各学科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任教研组长。 二是健全完善各项教研制度(参与制度、考评制度等),实行校长参与教研活动制度,每次教研活动,校长必须全程参与。三是制定详细具体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计划要符合校情(严禁网上直接下载照抄照搬)。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开展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研究、反思交流、课堂观摩、教研三课等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五是精心准备,确保实效。学校每周五下午进行校本教研(单周业务学习、双周研训),提前准备好各项教研资料,周密安排好各个环节,每次教研活动后要注重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注重各项资料的整理,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每次教研活动。

上一篇:爱与痛的边缘读后感下一篇:文学名著的经典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