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素质教育事例

2025-03-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长中的素质教育事例(精选2篇)

成长中的素质教育事例 篇1

记得在我七岁那年,妈妈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那辆自行车上午左右都装有小轮子用来保持平衡,所以骑的时候就不会摔跤。小时候经常骑,后来不怎么爱骑了,渐渐地它就被我遗忘在了杂物仓库里。

直到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个身高和我差不多的小女孩在马路旁骑着自行车,真威风!回到家后,我吵着让妈妈把我那辆自行车的小轮子拆掉,妈妈心疼地对我说:“把小轮子拆掉,你会摔跤的。”我自信的对妈妈说:“我不怕疼。”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把小轮子拆掉。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我的窗户时,我便早早地起床。妈妈正在做早餐,我跑进厨房,央求妈妈:“你等会教我骑自行车好吗?”妈妈答应了。一开始,我很害怕,妈妈扶着我骑自行车,我小心翼翼地握着车把手,可妈妈一松手,我就摔了个四脚朝天,我抗议起来:“我不骑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胆小鬼,你可不能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然后妈妈又温柔的对我说:“做事不要半途而废,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妈妈的话鼓励了我,我忍着痛重新骑上了自行车,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终于,我向前骑行了很远很远,当回头看妈妈时才发现她早已悄悄放手,是我自己骑行了这么远,这次,我没有摔倒,我大声喊到:“我成功了!”

成长与成功的事例3个 篇2

1912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的故事】

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原籍浙江省绍兴县(今绍兴市)。

1910年春,随伯父离淮安,先后在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市)银岗书院和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1912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的故事】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 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连忙

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为止。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的故事 周恩来的成长故事 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周恩来生平年表】

【周恩来 周恩来资料 周恩来的资料 关于周恩来的资料 周恩来简介 周恩来逝世 周恩来的名言 周恩来的主要贡献 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周恩来生平年表 周恩来经典语录 周恩来的名言 周恩来_周恩来的成长故事_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_周恩来的故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年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为了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起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周恩来的故事 —— 三次付饭费

那是周恩来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的事

这天下午周就要离开杭州了。几天来随行人员十分辛苦,周就吩咐秘书说:“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到楼外楼去吃便饭。”

楼外楼菜馆的经理、厨师和服务员一听到周要来请客的消息,都非常兴奋。服务员忙着把面临西湖的餐厅打扫得窗明几净,经理和厨师忙着商量菜单。11时左右,周和随行人员谈笑风生地踱过西冷桥,漫步白堤,来到了楼外楼。席间,他热情地与随行人员一一碰杯,感谢他们辛苦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并向北京来的同志一一介绍杭州名菜:这是活杀活烧的西湖醋鱼,这是产自西湖的油爆大虾,这是叫化子鸡,都是北京人难得吃到的西湖佳肴。当周看到服务员端上一盘盘他最喜爱的家乡菜时,一边举筷品尝,一边又向大家介绍说:“好久没有吃到家乡菜了,大家也来尝尝,这是绍兴霉干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张,味道不错的嘛!”吃得大家兴高采烈。

饭后,周叫秘书去结账。省里同志出来阻拦说:“不必付了,由我们地方报销吧!”周听了说:“今天我请大家,当然由我付钱啰!”店里经理知道周的脾气,若不收钱,会生气的,就收了10元钱。谁知周又不肯,当即对旁边一位姓姜的服务员说:“这许多菜10元钱怎么够呢?一定要按牌价收足。”经理和厨师商量了一下,又收了5元钱。不料,又被周看到,生气地说:“谁请客吃饭谁付钱。请客吃饭,也要和一般顾客一样付钱嘛!”楼外楼经理没办法,只好又收了5元钱。这样共收了20元钱。

上一篇:曹刿论战微课下一篇:浅析中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