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食疗养生(通用11篇)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帝内经》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其具体作者已不可考。总而言之,《黄帝内经》非自一人一手,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淮南子·修务训》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因此,《黄帝内经》之所以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书中所言非虚。
养生语录
1.“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肆欲纵色,耗散精气,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
2.“唾沫吐得太远,有伤元气”。
3.“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没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宁,真气保存体内,形影不离,病不伤也。
4.“仁者寿也:胸怀宽广者,益寿;反之。胸怀狭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养:“浩然正气”有利于身心健康„„
5.“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能心如止水;”“还在判断值与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6.“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就是说:情绪不稳定,什么病都来了。
7.“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
8.大病大汗后不可冷水浴,太饿太饱都不可沐浴;晨起三千步,睡前泡足浴;足浴,可以促睡眠;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9.“起居有常,卫生合理”。春三月:应晚睡早起,漫步于庭院,舒缓身体;夏三月:晚睡早起,不怕白天长,胸中无怒气,违反伤心;秋三月:早卧早起,使神志保持安宁,违之伤肺;冬三月:早睡晚起,藏阳除寒,违之伤肾。
10.“睡眠是重要之重”能睡者长寿也; “一夕不卧,百日不复之说”。“会吃不如会睡,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为道之百编,而卧最为首” 即为睡觉最重要。古人曰“睡眠,要先睡心,后睡眠”(即安定心神睡觉)
11.“不妄作劳,劳作不过量,不要随便付出体力;”“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12.“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春夏保养心和肝,秋冬保养肺和肾。
13.木梳 :晨起三千下号称“木梳丹”;梳头有疏通络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作用。
14.百岁老人,以素食长寿;对他们健康长寿有直接的影响:“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多饮伤神,厚味昏神,饱食闷神。”“心地善良,热爱活动,热爱劳动”是百岁老人的共同点。
15.古人曰“读书也是保健的方法”。读书养生:“病须书卷作良医”陆游说;“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体气多病,得以名人文集读之,亦足以养病。”
关键词:黄帝内经,阴阳平衡,养生
《黄帝内经》以“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为指导,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养生学体系, 通过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变化, 主动地调养饮食与情志, 全面地调摄形与神, 以实现人人健康长寿、提升生命质量[1]。故认真学习《黄帝内经》, 究其理论, 悟中医养生之道。
1 顺四时以养生
中医养生学起源《内经》, 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医养生学体系, 是研究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 延年益, 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说。《素问》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节制房事”、“劳逸适度”、“保精宁神”等理论是中医养生立论之准绳。
人始于自然, 从于自然, 终于自然, 本为自然。中医学强调人与天的不可分割性, 整体性, 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发生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也, 神明之府也”,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皆说明人是整体的、人与自然是不能分割的。
凡天地间上下四方的万物都和天气是相通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 六合之内, 其气九州, 九窍, 五脏, 十二节, 皆通乎天气”。是说, 人与自然息息相通, 阴阳二气相互消长转化运动的结果, 不仅影响着自然界, 同时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病疾不起, 是谓得道。”, 强调“善养生者必于藏”、“顺四时而适寒暑”, 要“服天气, 而通神明”。这是说人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的, 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 告诫人们, 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养生要顺应四时, 适应自然, 外避邪气, 要了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及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然规律, 才能从根本上应天养生。
2 调摄情志以养生
保持乐观的情怀是保持健康实现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内无思想之患, 以恬愉为务, 以自得为功, 形体不蔽, 精神不散, 亦可以百数”,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说明乐观能使人体气血调顺, 五脏安和, 精神内守, 从而保持身心安健, 要活到百岁的长寿也就不难了;调摄精神情志, 保持思想清静, 神志安宁, 知足而少欲望, 是养生的重要秘笈。古人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真气在体内正常运行与人体精神因素的密切关联, 对外, 要顺应自然界变化和避免邪气的侵袭;对内, 生活淡泊质朴, 心境平和宁静, “积精全神”、“精神内守”, 从而使思想清净, 情志畅达, 内心宁静, 神志安宁;切忌悲忧伤感, 即使遇到伤感的事, 也应主动排解, 收敛神气, 以避肃杀之气, 适应容平之气;同时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 有利于气机的通泄, 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另外,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 亦有其一定规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 以生长收藏, 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故要正确看待世间的人和事, 真正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 气从以顺, 各从其欲, 皆得所愿”。只有这样, 才能摒弃不利于人体的悲恐忧怒等不良的精神情志, 从而保持心境愉悦, 神气和畅, 形体健壮而享尽天年。
3 调摄起居以养生
3.1 起居有常
中医学认为, 自然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乃至一日之内, 均存在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 人无时不受这种变化规律的影响, 也形成了人体自身阴阳变化的规律, 人们的起居作息必须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 不断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方可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在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 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冬季, 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 人体的阳气也随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 养生则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 含而不露, 避免烦扰, 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使体内的阳气得以潜藏。在精神调养上力求其静, 控制情志活动, 起居调养强调了在寒冷的冬季, 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有利于阳气潜藏, 阴精蓄积。
3.2 四时调神
天人相应论丛生了顺时养生的理论。《灵枢·本神篇》说:“智者之养生也, 必须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春三月, 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夏三月, 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夜卧早起, 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 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 养长之道也。”, “秋三月, 谓之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肺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肪气清。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 “冬三月, 此谓闭藏, 水冰地诉, 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 必等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以有得,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此冬季之应, 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 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说明顺时养生要求起居也要适应气候变化, 来预防疾病, 延年益寿, 并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3.3 劳逸结合
劳逸结合, 不妄作劳是养生的关键。劳逸之间又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是人体的生理需要。养生应当正确处理劳逸之间的关系, 做到劳逸结合, 动静结合, 动以养形, 静以养神, 形神共养, 过度劳作, 有损健康;过度安逸, 同样也违背养生之道。《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要求人们有劳有逸, 以“形劳而不倦”为标准, 如“是以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 气从以顺, 各从其欲, 皆得所愿。故美其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 淫邪不能惑其心, 智愚贤不肖不惧于物, 故合于道。”所云。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 保养神气, 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 说明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 使“内在运动”, 即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 与“外在运动”, 如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 保持平衡。
3.4 节欲保精
历代医家无不强调节欲惜精。肾精是是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全身阴阳之根本, 人体的精华, 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的整个过程;《素问·上古天论》云:“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 发长极, 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 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 发始白;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而肾中精气多欲则伤精, 必致亏虚, 故须节欲以安精神, 慎房事, 以维先天自能尽终其天年, 因此在养生中要特别注意调解情欲, 保养肾精。
4 饮食调养以养生
《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天食人以五气, 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 上使五色修明, 音声能彰。五味入口, 藏于肠胃, 味有所藏, 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 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的观点, 是说人必须要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
4.1 辨饮食之宜忌
《金匮要略》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 食之有妨, 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 害则成疾, 以此致危。”故饮食调养要遵循“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的原则, 使阴平阳秘。
4.2 平衡膳食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说“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益精气。”《素问·骨空论》曰:“调其阴阳, 不足则补, 有余则泻”。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方面则可视为泻实。《素问·藏气法时论》亦说:“肝主春, ……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用辛补之, 酸泻之”;“肺主秋……肺收敛,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补之, 辛泻之”。可见秋季燥气当令, 易伤津 (下转143页) (上接156页) 液, 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心主夏, 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 “心欲耎, 急食咸以耎之, 用咸补之, 甘泻之”。均说合理饮食营养, 可使人体的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
4.3 节制饮食
《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 是说饮食调养要有节制, 做到“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 应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调节饮食, 根据食物的性质和作用合理调配, 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证用膳, 避免机体早衰, 保证机体正气旺盛;若饮食无节, 暴饮暴食, 致后天之本不固, 则气血来源乏竭, 终成痼疾。
5 固养精气以养生
自古有“天有三宝日、月、星, 人有三宝精、气、神”之说, “故生之来, 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 需依后天水谷之气濡养, 而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 身之本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指出:“是以精中生气, 气中生神, 神能御其形也, 由是精为神气之本。形体之充固, 则众邪难伤。”即道出了形体充固之重要, 又注重了“神能御形”的功能。因此有“精全则气全, 气全则神全”之说。
6 结束语
《黄帝内经》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 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 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较全面的阐述, 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中医养生学视阴阳为生命之源, 人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必须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 把适应四时阴阳看作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存的重要条件。所谓“适者生存”, 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其养生思想的重要性体现在:“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和“未病养生, 防病于先”。
参考文献
[1]张景明, 陈震霖.亚健康的防治与《内经》治未病理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8 (6) :144-145.
[2]《黄帝内经素问》, 王冰注本[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6月第一版 (1995重印) .
[3]《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校校释,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2月版) .
常有人满心惴惴地揣着偶得的“长寿秘方”,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一看那些方子,要么是几个穴位随意一组合,宣称长练便能让人多活数年,要么就是古人传下的某套功法变换几个招式,却说此法能让人百病全消,长寿数十年。
我知道,如果我认可或者默许,他们定会满心欢喜地揣着秘方回家,每日练习。如果能坚持这种确实有益无害的锻炼方法,也许倒是好事一件。但是我却担心,病人反而因此执迷于所谓“功法”,转而一意追求“让人更健康、更长寿”的所谓“高明”的养生之术,这就忽略了养生的本质,成了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因此,我往往会告诉他们:这些方法也许真的有用,但用处不会很大。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座江山,人人都是自己的“一国之君”,而众多的养生术法便是辅佐的臣子,它能为你出谋划策,使江山稳固,一派太平。但是如果你把江山建设的大计统统托付给它,那就远远超出了它的能力。保江山,就要保“大势”,也就是保体质,体质上不出大漏洞,再辅以忠臣良子,才能创下百年不改的基业。
养生的术法有千千万,并且还会源源不断地涌现来,你只需抓住几个适合你的有效方法即可,如果陷于汹涌的养生浪潮中,反而,越“养”越不得法,“养”出病来也未尝不知。
人人都羡慕那些老寿星,这些人往往面红肤润,双目有神,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笑声爽朗,身体硬朗,很少生病。其特征概括起来就是“身心合一”“形神和谐”。这类人多属于平和体质,平和体质是一种身体和谐、自稳能力强的体质,拥有这种体质的人,身体不一定结实强壮,也许也会表现出气血不足、血压偏低甚至脉搏无力的形态,但是其脏腑平和、气血和谐、七情适度,即便一时得病也能很快康复,这些人往往“度百岁乃去”,也即“活到天年”,这当是生命的最理想状态。
我认识一位朋友,她便是平和体质。冬天天寒地冻,冷风袭人,别人都穿上了毛衣,外面再套棉衣,依然冷得发抖。她却只穿一件毛衣,外面罩一件夹克衫,可是她一点都不觉得冷,虽然我是医生,知道有一类人适应能力确实超乎常人,但仍有些怀疑。她把手递给我,我感到吃惊:她的手竟然是暖暖的。这位朋友生活非常规律,一天排一次便,按时按点,她说到了那个时候就有排便的感觉。如今,这位朋友50多岁了,体检各项指标都非常好,她的性格平和,无论何时都能保持情绪稳定。
当时我断定,如果后天不遭大非大过,她必能长寿。
她说,她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她就生在“长寿家族”中,她的爷爷和奶奶分别活到99岁和98岁,妈妈现在已经85岁,爸爸90多岁了。
她如此一说,更印证了我心里的想法。
从秦始皇派500童男女海上求仙拜求长生丹说起,无数古人都在追求长生之道,然而,事实却打破了他们的一厢美梦。长生自然是无稽之谈,然长寿却有其道理所在。当今世人中,无数医者、有心人士,遍访长寿老人,问询长寿方法,然而,长寿老人也讲不清其中道理,多半指东道西,片面而语。
长寿,究竟如何才能长寿呢?
有人说,是“先天遗传+后天作为”。没错,但概括的还不够具体,长寿的秘诀应该是“平和体质+无为养生”。
中医认为,体质具有可遗传性,很多人天生便是平和体质,其家族也多半属平和体质,这种体质的人,体壮少病,心态完好,确实具备了“长寿”的基本要素,这也是长寿之人常呈家族性的原因所在。但有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后天的作为也很重要。好体质只是个底子,如果后天食饮无度,事无规律,好底子也可能被糟践掉,所以,好底子也要懂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无为”。如前文所述,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为之有度,适可而止,“无为”精准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度”,凡事有度,从不过分。
“无为”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很多老人说“我长寿,是因为吃粗食”,但是光吃粗食肯定不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粗食吃六分,细食吃四分”,而且只能吃八分饱。这里体现的便是“度”,也就是“无为”。很多长寿之人,遇事恬淡,从不生气,生活有张有弛,这也是“无为”的体现。
但是先天便能得到平和体质的人,实在寥寥,三人之中仅有一个,本来这三分之一的人都能长寿,“度百岁乃去”,然而,因为其后天不知珍惜这副好底子,对身体“过度攻伐”,不重养生,很多人还是“因病而去”。人们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得病的人越多,便是这个原因。
平和体质是可遇而不可求,对于多数人来说,天生体质就偏颇,或因先天后因等诸多因素,偏颇体质的人要占绝大多数。13亿人中,仅有一少部分人能保持平和体质,其他人都属于偏颇的八类体质,对于这八类体质的人来说,虽然没有先天的好底子,但长寿也并非遥不可及。被后人敬称为“药王”的孙思邈,从小便体弱多病,后来因病学医,因为善于养生之道,竟然活到百岁以上。当然我们无需学医,只要能明白养生的道理所在,甚至只需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活到天年”,也便在咫尺之间了。
那么对于体质偏颇的朋友来说,如何才能长寿呢?
抄袭那些长寿老人的养生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可能很多人心里都在悄悄地想:既然他们那样做,能长寿,那么我也一个模子照做,应该也能长寿吧?虽然我很明白你急切的心情,但是我仍要给你泼一盆冷水:你的模仿也许有益,但是想长寿根本不可能。为什么?
因为他们属平和体质,有一副天生的好底子,所以他们在夏天的时候大吃西瓜等寒凉的食物,能起到祛暑清热的作用。如果你是阳虚体质,这么吃上几块的话,保证你一天都要不停地拉肚子了。所以说他们能吃的东西,你不见得就吃得了;他们能做的运动,你做反而可能不适合,甚至还有害;他们能做的养生功法,不见得你照做就能见效。
现代人处心积虑追求长寿的方法,历尽艰辛却本末倒置。
那么对体质偏颇的朋友来说,其长寿之道究竟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体质养生+无为养生”。
中医中,无论治病还是养生,讲究辨证施治,其实就是指要辨体识病、治疗和养生,这是中医中的精华所在。体质养生,其目的何在呢?其实,就是向“平和体质”靠近,八种偏颇体质的人群,只要养生得法,就算成不了“平和体质”,也能十分达到八九。人的体质其实只需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这个时候是不是“平和体质”已经不再重要了。追求平和体质,其目的不就是追求长寿吗?长寿的目的达到了,何必再追问是不是平和体质呢?
就算达到或接近平和体质,也要重视“无为养生”之法,现代人多病,就是因为太过度了,不能适可而止。
无为,能治国;无为,也可养身。
《黄帝内经体质养生法》
体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制,体质类型和状况不一样,则治病及养生法也大不相同。本书从《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养生理论出发,以人的九种体质为基点,精心选取保健知识,在编排体例上共划分为九章,详细分析各种体制的辩体识病、治疗和调养方法,传您百病不侵、颐养天年的秘方。
在每节的写法上,重点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根据体例和内容的需要,不定时加入小贴士,书中语言力求专家口吻,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使读者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并真正获益。
本书以中医传统的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养生理论出发,为中国人所推崇的“治未病”与保健养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找到了各种偏颇体质改善的方向,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康复。体质养生为我们今天的健康养生建立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也就是说通过对个体的辨体识病来具体确定其体质属性,然后以“平和体质”为目标,对其他体质的人群通过辨体调理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实现健康的生活。
编著:孙立彬
出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29.00元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通过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
意志观
“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即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定,冬宜伏藏,从而保持“身无奇痛,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精气观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生长衰老过程,又是肌体抗病的源泉。因此,养生必慎房室,积精全神。
动静观
“能动能静,解以长生。”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食疗观
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认为毒药功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膜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出”,给予补充。
顺应四时,形神兼养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两大基本原则。其中,顺应四时讲的是顺时为先,即天人合一。《内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随处可见。作者认为,人应当以环境、昼夜规律和人体生物钟为作息准则,顺应自然界阴阳交替调养身体,所谓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调养身体时应当注意“服天气而通神明”。同时,《黄帝内经》养生精髓还包括形神合一。所谓“形”指的是形体,而“神”则指人的精神、性情和情志。调养身体既要形统于神,又应养身以统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作用于人体的养生。而《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的两大基本原则是怎么来的呢?多数学者认为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了《黄帝内经》的形成与发展。
《皇帝内经》受《周易》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的影响,《内经》认为人体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的综合体。人体的调养过程就是促使人体内阴阳两因素动态平衡的过程,因此,阴阳平衡是《内经》养生的基本出发点。在《周易》中提到的“天人合一”和“防患于未然”等观点都体现了《内经》养生的整体观。
一、从班级管理理念和目标看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最基本单元, 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系统。明确班级管理理念和目标, 对班级管理具有宏观指导与整体调控作用。在我国学校教育现实中, 经验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主流。它的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 管理理念缺失, 管理目标模糊, 管理效果一般。
《黄帝内经》体现的是一种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维, 认为自然宇宙的运作, 与人类社会发展, 以及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息息相关。人的身、心、行三者是一个整体, 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和生命观告诉我们, 生命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最重要的, 生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健康成长。要实现这个目的, 对外要处理好与天地自然及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内要处理好与自己的身、心、行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系统和谐, 整体动态平衡, 互相协作共进。
学习运用《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和生命观, 首先, 有助于班主任形成系统整体思维观念, 增强生命意识和感悟能力, 把班级管理的核心定位在以人为本上。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事务管理, 更是生命成长的管理。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单向作为, 而且有学生的自主管理作为, 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作为。其目的是使学生健康成长, 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实现教育目标。其次, 有助于明确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目标, 形成班级的核心价值观, 建设班级文化, 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这个核心价值观, 抓住了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 澄清了管理理念, 明确了管理目标。有助于克服班级管理以事为本和功利性倾向, 促进班级管理以人为本和健康发展。
二、从班级管理组织看
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 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一方面直接管理班级事务, 另一方面还要负责组建班委, 培养高中生自主管理。同时, 还要协调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 这些都涉及班级管理的组织建设。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观、藏象学说, 虽然仍未被现代科学所完全接纳, 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历史验证中, 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治病救人、保健养生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现实作用, 其深刻的哲理内涵, 对班级管理组织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从班级管理组织而言,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写立体的人体生命。班主任就是这个生命有机体的“心脏”和“脑”。《黄帝内经》中说:“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头者, 神明之府”。在班级管理中, 管理理念和目标主要取决于班主任, 班主任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性格气质等精神因素, 对一个班级的影响是最主要的。《黄帝内经》中说:“肺者, 相传之官, 治节出焉。”班长就是班集体的“肺脏”, 他是班主任的助手, 负责班级管理的上传下达, 正如肺主气司呼吸一样, 班长的作风影响班级的氛围和风气。《黄帝内经》中说:“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胆者,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纪律委员就是班级的“肝胆”, 负责班级纪律的管理, 要有办法有决断力和执行力。体育委员的职责类似纪律委员, 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内经》中说:“肾者,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学习委员就是班机的“肾”, 负责班级的学习管理, 本身要好学上进, 成绩优秀, 带动大家形成良好的学风。《黄帝内经》中说:“脾胃者,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心理委员就是班级的“脾胃”, 负责班级的心理管理, 了解学生的情绪心理变化, 协助心理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节, 形成班级的积极心理氛围。《黄帝内经》中说:“大肠者,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小肠者,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焉。”卫生委员就是班级的“大肠、小肠和膀胱”, 负责办及卫生的管理, 保持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 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观、藏象学说告诉我们, 五脏六腑分属不同的阴阳五行属性, 相互之间具有相生相克机制化作用。因此, 在班级管理系统中, 要处理好班主任、班委等要素之间关系, 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的前提下, 使班级管理协同共进, 和谐运作。
三、从班级管理内容看
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按内容分, 一般包括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德育管理、心理管理、健康管理, 这些内容共同组成了班级管理的结构。在现实教育中, 班主任大多重视学习、纪律和卫生的管理, 而德育和心理管理被忽视, 这种倾向既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也不利于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黄帝内经》的生命观告诉我们: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 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班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体管理, 健康 (体育) 管理是其“身”, 德育和心理管理是其“心”, 学习和纪律管理是其“行”, 身心不合, 行为结果也不会有效。因此,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 要明辨管理内容, 优化管理结构功能。充分认识德育管理、心理管理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重视学生志向、人生价值观的培养, 调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 指导学生强身健体, 树立健康意识。这样, 才能发挥学习、纪律、卫生管理的效果。
四、从班级管理方法看
在班级管理现实中, 一方面, 教育界倡导民主管理和爱的教育, 要关爱学生, 师生平等。另一方面, 班主任则凭经验运用简单的严惩处罚方法, 使得班级管理理念和班级管理方法不谐调一致, 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很不理想。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扶正祛邪”的防治原则告诉我们:疾病过程, 从邪正关系来说, 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胜负, 决定着疾病的进退。邪胜于正则病进, 正胜于邪则病退。因而治病, 就要扶助正气, 祛除邪气, 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 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高中阶段, 学生生理和心理正趋于成熟, 同时身体、心理和品行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不和谐的状态。从广义生命健康的角度而言, 这些就是一种“疾病”状态, 需要扶正祛邪。从中医角度而言, 所谓扶正, 就是扶助正气, 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所谓祛邪, 就是祛除病邪, 使邪去正安, 恢复机体健康正常功能。对于班级管理而言, “扶正祛邪”, 就是扶助班级学风、班风的正气, 祛除违纪违规的邪气, 使学生的身、心、行健康成长, 和谐发展。
班级管理的“扶正”之法, 第一、班主任自身要一身正气, 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第二、班主任要以治病救人的信念和爱心管理班级, 一切以学生的健康和谐成长为根本, 不能急功近利, 只重学生成绩, 忽视品德内心。管理理念和目标要端正。第三、班主任要用对人, 用品行能力俱佳的学生担任班委, 形成班级正气。第四、开展灵活多样的班级活动, 用正面典型和精神积极引导学生。班级管理的“祛邪”之法, 第一、科学合理的运用惩戒处罚方法。对于积习较深、顽劣不改的学生, 依据校纪班规, 应严管重罚, 不能姑息迁就。第二、善于运用心理教育进行疏导排解。第三、积极调动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正面力量, 形成管教合力, 战胜歪风邪气。当然, 班级管理的“扶正”之法与“祛邪”之法, 应辩证施用, 协调运用。
《黄帝内经》中医理论“调整阴阳”、“五行生克乘侮”、“标本兼治”和“辨症施治”的原则, 也可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第一、针对高中生成长的心理特点, 通过各种途径, 使得班级系统内阴阳和谐、互相制约协调、动静平衡。 (比如:男女学生座位的搭配组合, 男女学生沟通交流活动设计, 男女学生交往礼仪讲座, 男女生整体态势的激发调控, 师生关系的沟通交流等) 。第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由于性格、个性、人格的差异产生的矛盾, 通过调整结构优化组合的方法, 促进人际关系“相生”的积极效应;通过互相制衡约束的策略, 化解人际关系“相克”的消极作用。强化尊师敬长的德育理念, 完善教师人格, 树立教师应有的权威, 削弱学生目无师长的“乘侮”行为。第三、班主任的外在强制管理治“标”, 培养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治“本”;行为管理治“标”, 心智管理治“本”, 二者要紧密相结合。第四、班级管理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 高中三年学生心理成长是变化发展的, 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管理重点和方法要随之变化。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情况各有差异, 管理方法也要因班而异。同一班级的学生, 能力、性格、气质、品行、家庭教养各不相同, 教育管理也要具体分析, 区别对待。
正像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命运一样, 《黄帝内经》被人们认识和重视, 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缘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 《黄帝内经》的价值和意义, 将在更多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得到运用和体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初步思考, 抛砖引玉, 引发《黄帝内经》与学校教育的深入探讨交流。
摘要:《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巨著, 其文化理念 (哲学思想、中医理论) , 对我国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班级管理的组织、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管理的方法, 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文化理念,普通高中,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朝华出版社, 2006
[2]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3]李儒奇, 李晓冬, 葛东升.修正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养生热”就这样掀起了!人们寻找幸福、寻找心灵的安宁、寻找身体的健康。养生并不仅仅是为了不生病,为了延年益寿,而且也是为了快乐、幸福,为了提高生命品质。
养生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难度,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你是这么想的:“年轻的时候用身体换钱,年老的时候用钱换身体。”那就要小心了。真能用钱换身体吗?我想这是不太可能的。
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好好关注自己的生命——生命至重,生命至贵。我们的健康、快乐、长寿,是生命的最根本问题。
当代人怎样养生?有没有一部行之有效、又经过了时间检验的著作?有!那就是20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
养生重在内求而不是外求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其实就是8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什么叫有病?有病就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治病就是要调和阴阳。养生呢?同样也是要调和阴阳。
《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教我们怎样去治病,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么不得病。对于事物的发展,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对于健康,我们要“治未病”。
养生重在内求,《内经》的“内”就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快乐的。
精气神调养获得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有一句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要你从精、气、神三个方面来调养自己,就能健康、长寿。
当然我们还难以做到“上古之真人”那样“提契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但我们要努力像“中古之至人”“下古之圣人”那样“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五心”调养获得幸福人生
《黄帝内经》提出了调神,调气、调形的方法。我把其中的精神调养法归纳为“四心”:心地善良、心态平和、心胸开阔,心情快乐。如果结合儒家、道家、佛家的说法,我认为还要加一个“心”——心灵纯净,共同构成“五心”。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纯净!心灵的清浊决定我们的生活品质,决定我们的幸福指数!纯净的心灵不仅能造就高雅的气质,更重要的是能获得精神的自由,人生的幸福。
应早睡晚起,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使情志埋伏、深藏;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使阳气大量丧失。
这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
中医认为生命的关键在于平衡。然而,现代文明的人类,却处在一个极不平衡的环境中,生态的破坏、生活的恶习、社会的压力等诸多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使得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
内经把人体看成是各个层次的阴阳对立统一体,还把每一脏、每一腑再分出阴阳,从而使每一层次,无论整体与局部、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都形成阴阳的对立统一。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40-60岁年龄的人,春天如果肝有病,很麻烦。夏天如果心有病,也是麻烦,如果养过来了,就翻过来了,这个很重要!这些还不是吃药能治的,这是心,智慧的转换能治。
1-20岁不能逆春气,20-40岁不能逆夏气。40岁之前逆了春气和夏气,种了逆天的因,40-60岁就要承受逆天的果。要想翻牌,抓紧时间通过智慧转心。
反思过去的40年:自己够不够柔和?心量够不够大?心力够不够强?有没有立过志向?有没有“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奋斗过?走过的路是不是光明路?
如果这个年龄段的人们心力不够,肯定是以前逆了夏气,志向不够。志气的志叫什么?“志”就是“士的心”。人要有大志。人要立什么?立大志。立了大志的人就变了,马上变,人整个精神状态就变。《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
春天养木,夏天养火,秋天养金,冬天养水,这是广义的。
秋天40到60岁的人要养什么?秋天养金,养肺气。
人生之秋(40-60岁)如何不“ 逆秋气”?
1、不要想着享清福。
40岁到60岁是秋气,40岁之前要退休,那就是逆秋气。很多人50岁就不干活了,就偷懒,偷懒就生病。往往来说只要你停下来就不对,只要想偷懒就开始病来找了。秋天是要去收获的,秋天最是有经验的年华,风华秋实,秋天是收获满满的。40岁到60的时候是什么,挑大梁的时候,你去偷懒偷闲,清福也没享,鸿福也没想,生病,越累越坏。最后事情也没干,身体又难受。真正人生干活是什么,40岁到60岁挑大担子。有人听了这个课,上次她就说不退休了。
如果前40年(人生之春夏)的基础不曾付出,40-60岁再不去做事就是“ 逆秋气”,这个秋就是要受过的。很多人都说40岁不想干活,记住这是“ 逆秋气” !
2、有开阔胸怀。
肺是代表什么,胸怀。你胸怀打开才有“财大气粗”。
你心胸没打开,气量就小,麻烦就来了。
气量越小,麻烦越来,搞的越是一地鸡毛。
3、帮助他人,奉献社会。
肺气是什么?肺主交换。你有多少气机去交换,去帮助别人,要在这个人生之秋去实践。
“财”大气粗,这个财也是广义的,不仅是人民币的“财”,还是“才”华,要有这个“才”华去造福于人。五六十岁不能退休,不但不能退休,还要为社会做大贡献。
老天给我们几十年工作的经验,以及留给我们古圣先贤的文化去学习,一定要去用,一定要去践行。不是说为了自己:“我反正大房子也买了,啥都有了,我们也可以玩玩了。”你可以玩了?不行。这是浪费时光,作贱自己。五六十岁要干一番大事。
秋天的收获是要交换的,40-60岁这个阶段,要拿你的所长去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中国文化都是一样的,《黄帝内经》看也是这样,《易经》看也是这样,不会相互矛盾!
拓展阅读:《内经》七大养生法则
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摄生。它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实为养生真谛。
1、饮食有节
饮食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保持机体健康的一大要素。首先应“谨和五味,食宜清淡”。“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
《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多样化饮食,极力反对偏食、偏嗜五味,主张人体生命必须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饮食五味对五脏具有滋养作用,但如果过于偏嗜某一味,就会造成五味失衡,营养失调,而对身体产生危害。所以,在日常饮食以及饮食养生中,五味调和是最基本的法则。
故《素问·生气通天伦》一再强调指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现代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倡导“三少一多”即少脂,少盐,少糖,多素。
若是经常的多食肥甘厚味,便令人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疸疮毒,《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饮食偏嗜也会影响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
其次要“定时定量,寒温适中”。《灵枢·五味篇》对不按时进餐所造成的影响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黄帝内经》主张饮食应当适量,反对暴饮暴食,反对饮食过量或不足。过饥或者过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饮食的温度,不可过热,也不可过凉,要做到寒温适中。正如《灵枢·师传》所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有健康谚语云:“调饮食,莫过饱,心不顺,赏花草”。
2、起居有常
“起居”指作息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居有常”指生活作息要有一定的规律,即起居调摄。《内经》强调应当根据人体的生命节律安排作息时间。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需,气门乃闭。”说明人体中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在一日之中是同步节律的。
因此在作息时间上一定要有规律,定时作息。由于人与天地阴阳要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白天阳气主事之时人要劳作,夜间阴气用事之时人要休息。
如果违反了阴阳消长规律,就会给人体造成伤害。例如,有些人夜间通宵打麻将,白天才睡觉,这是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相违背的,久而久之,肯定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623-02
1 养生的含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在《黄帝内经》里,则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与《灵枢?本神》两处;其在古代又有摄生、道生、卫生等称。
1.1 养:保养、护养、调养
养生之“养”,当指保养、护养、调养。所谓保,即保护、保卫;护,即护卫、护理;调,调节、调理;而“养”者,本有供给、饲养、扶植等义。显而易见,非指治疗,而是一种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和行为。正如《灵枢?本神》所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1.2 生:生命、生存、生活
养生之“生”,一般皆谓生命而言。其实,生命产生之后,就是如何生存,即让生命度过百年,《内经》称之谓“天年”; 而在百年之内,亦非苟延残喘,应是健康快乐。因此,“生”之义,当指让生命的活力更旺、生存的时间更长、生活的质量更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即是此义。
2 养生的思想
所谓养生的思想,乃指《黄帝内经》在养生认识上的一种观念或理念。其最突出的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以人为本:“莫贵于人”
生命是唯一的、短暂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性最灵。故《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因此,《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生命、提高质量、延长寿限。所谓“德全不危”、“殁世不殆”、“长有天命”等诸多论述,皆是此义。
2.2 利用规律,实现养生
自然规律,客观存在。《黄帝内经》认为在自然界里,天体日月的运行、白昼黑夜的交替、春夏秋冬的更迭、风寒暑湿燥的变化、生长化收藏的发生,以及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各自皆有着固有的客观规律,即所谓的“天地之道”。
客观规律,可以利用。《黄帝内经》认为,以上的客观规律,虽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却是可以认识、掌握,并加以利用的,一旦成为“知道者”,就可以为“天地之镇”。
善于养生,却病延年;不善养生,多病易夭。人生寿命,虽可百年,然达者不多,超过者更少。究其原因,皆因病残。与其患病之后,与病魔长期抗战;不如发病之前,事先防患于未然。在《素问》的《上古天真论》《阴阳应象大论》里,所例举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智者”,之所以康乐少病,甚至“老者复壮,壮者益治”,就在于他们能及时、全面、正确的奉行养生之道,从而“德全不危”;相反,“愚者不足”,就因“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故“半百而衰”。
2.3 保养正气,“避其毒气”
正气,在《黄帝内经》里,代表着人体整个的物质构成与机能活动,所表现出的一种适应、调节的能力,具有抗逐邪气、抗御疾病、自我修复的作用。正气旺盛,邪气不易侵入,自然康健少病;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自然多病易夭。正如《素问?刺法论》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养生的法则虽多,但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保养正气。
邪气,在《黄帝内经》里,是一切致病因素的总称,具有伤害正气、导致疾病的作用。邪气强盛,可以破坏原本不虚的正气,以致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逆乱,脏腑功能的異常,而发生各种疾病。正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云:“夫百病之所始生,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因此,养生的另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要“避其毒气”。
2.4 形神共养,“形与神俱”
形,即形体,指整个生命机体的物质构成;神,即神明,指整个生命机体的功能活动和精神活动。《黄帝内经》认为二者乃生命发生、存在,所固有、必须的两个方面。形能生神、养神,为神之体;神能驭形、护形,为形之用。神之所生,以形为基础;形之所存,以神为象征。形壮则神旺、神健则形安,形弱则神衰、神失则形毁,无神形不可活、无形神无以生,生命就存在于二者的统一之中。唯有“形与神俱”,协调一致,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否则,“神气皆去”,则“形骸独居而终矣”(《灵枢?天年》)。因此,养形养神,形神共养,是《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此外,更因于神能生智,智能处物。神与智,作为人类思维活动最高的层次与境界,既然能够处理一切事物,就必然能够调控养生。即所谓“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灵枢?本藏》)。显而易见,唯有智者才懂得养生、善于养生,故“智者之养生也……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
3 养生的法则
所谓养生的法则,乃指《黄帝内经》在其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在具体行为上的根本要求。全书所论极为丰富,其最主要的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3.1 “法于阴阳”:
即顺应自然阴阳的变化。由于自然阴阳的变化,既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又必然影响到人,尤其是异常变化更是引起疾病的邪气。因此,顺应自然阴阳变化、及时避免邪气的伤害,就成为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法则。所谓“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等,就是此义。
就具体的要求而言,即根据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变化,来调理饮食、起居、衣着、运动、精神,以避免风、暑、湿、寒等的伤害。所谓“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即“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的道理与意义。
3.2 “和于术数”:
即要有一定的运动锻炼,如气功、导引、散步、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之类。因为,动则气血流通、升降出入畅旺,自然生机勃勃、身心康乐少病。但必须注意,所谓的“术”,乃指在技巧上要符合要领,装模作样,必无作用;所谓的“数”,更指在时间与力量上要符合一定的“量”与“度”,不及亦无作用,过及反而有害,这就是“和”的道理所在,也是“调刚柔”的另一含义所指。
就具体的要求而言,当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体质以及个体当时的状态,四时气候的变化等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宜的方法与强度。
3.3 “食饮有节”:
饮食五味,是生命赖以生存和健康赖以维持,必不可少的物质来源,气血精津化生的物质基础,故《素问?平人气象论》有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因此,“饮食有节”,即科学、合理、正确的“吃”,是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法则。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只有“谨和五味”,才致“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就具体的要求而言,主要有勿过饥饱、当适寒热、顺应四时、三餐合理、五味调和等方面。
3.4 “起居有常”:
即根据生理需要、防病需要与四时变化,来合理安排日常的生活、作息,并有规律性,以有利身心的康乐、减少疾病的发生。
就具体的要求而言,主要表现在定时作息、高效睡眠、居室清新、居处适宜等方面。
3.5 “恬惔虚无”:
即保持思想闲静、安然淡泊,无过多的杂念和非分的妄想。喜怒忧思悲恐惊,乃人体生理与心理活动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正常反应,属于每个人都有的情绪体验,随时随地皆可发生。但若在时间上持续太长、或程度上过于强烈,量变到质变,则成为致病因素,而导致多种疾病。因此,为避免七情变化的过激,不令其成为致病的因素,正确的养生要求,就是要“和喜怒”,而保持“恬惔虚无”的心态与境界。
就具体的要求而言,则应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以恬愉為务,以自得为功”,“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如此而已,自使“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3.6 “不妄作劳”:
所谓“劳”,指劳力、劳神、房劳,皆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生理与心理所必需的行为,之所以也成为引起疾病的一种因素,同样在于这些行为活动超过了正常的限度,并视之为常,更习以为常,从而使脏腑气血精神受到损伤、或功能紊乱。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以妄为常”。因此,正确的、合理的做法,也是养生防病所必须的,就是“不妄作劳”,即不要太过,要有所节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即表明“欲”与“志”,皆乃生理心理之需,虽欲可“从”、志可“快”,然必须有“守”,即把握量与度,方不致为害。
就具体的要求而言,如“形劳而不倦”,“志闲而少欲”,“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素问?上古天真论》),“节阴阳而调刚柔”(《灵枢?本神》)等皆是。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推荐阅读:
黄帝内经讲稿09-11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10-23
《黄帝内经》全文简介12-17
内经饮食养生法06-21
《内经》与肠道养生07-13
黄帝的传说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