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模型中水景的形式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沙盘模型中水景的形式(推荐8篇)

沙盘模型中水景的形式 篇1

沙盘模型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建筑的模型,还是一件艺术品。沙盘建筑模型中对于水景的制作分为主要的两个大部分:水面的制作和水景的制作。

一、沙盘模型中水面的制作

模型的水面制作包括海绵、湖面、江面、喷水池等。水面的制作对提升模型环境、丰富模型形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水面是各类建筑模型中,特别是园林模型环境中经常出现的配景之

一。水面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应该随建筑模型的比例及风格的变化而变化。水面的表现方法既不能脱离实际,又要比实际简练概括。江、河、湖、海水面的高度一般不应高于地面。制作的方法有三种:

1、切挖反贴法,即模型台面切挖出水面的形态,在台面夹板下面反贴一层湖蓝色有机玻璃;

2、平贴盖叠法,方法就是在模型台面上平贴湖蓝色即时贴或色纸,再盖叠一层透明胶片;

3、第三种就是在第一种的情况下,用树脂(AB型仿真水)浇注在切挖好的形体内,这种水面的制作方法是十分逼真的。

为了活跃水面气氛,还可以在水面点缀一些草、石头、水纹。草、石可以用草粉、海藻、碎沙、鹅卵石制作,水纹可以用白蜡、白色透明水纹玻璃制作,如果想更加真实可以使用到动感水纹灯,即可呈现出动态水的感觉。

游泳池、储水池的表面应该高于地面,用蓝色有机玻璃制成,常用的水面制作材料,有粗糙的条纹纸,反光纸、亚克力板、树脂(AB仿真水)。水底色彩用喷枪从浅到深制作完成。在实际中制作比例较小的水面时,可将水面与路面的高度差异忽略不计,如比例为1:1000,可直接用蓝色即时贴按其形状进行剪裁。剪裁后,直接粘在水面的部位上即可。另外,还可以利遮挡着色法进行处理。其做法是,先处理好水面的颜色,再将遮挡膜贴在水面位置,然后沿水岸线刻划。刻好后,用蓝色自喷漆进行喷色。待漆干燥后,将遮挡膜揭去即可形成水面。在制作比例较大的水面时,首先要考虑如何将水面与路面的高度差异表现出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将底盘上水面部分进行镂空处理,然后在下凹的水面进行喷色处理,再将透明有机玻璃或特有纹理的透明塑料板,按设计的高度差异贴在镂空处。

二、沙盘建筑模型中水景的制作

设计沙盘模型时会在模型中添加水景,无论是动态的或者是静态的,水都是最有灵性的,如果在建筑模型或者沙盘模型制作中加入这一元素,将会让整个布局更多贴切有动感,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那么你知道沙盘模型中的水景都有那么形式吗?

1、动态水景

这种动态水景在诸多的水景中是最为复杂的一种,这种复杂体现在很多的方面,包括制作的材料和工艺以及过程都是很复杂的,当然,当工作完成后,其给人的感觉也是耳目一新的,潺潺的流水仿佛使人能够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表现的形式也是最为强烈,具体组织结构为:感光片背贴在平板玻璃之下,以制作动态水纹模型制作效果。

2、静态水景

这种形式的水景是需要其他的道具来进行衬托的,否则的话是达不成想要的效果的,在制作水纹效果表现的形式主要应当看内置灯光的衬托来实现,所以说这个时候内部灯光效果的明暗就成为了水景展示的重点所在。

3、仿真水景

沙盘模型中水景的形式 篇2

“宛如天开”的中国传统水景艺术。中国的园林艺术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其中水景艺术自成一体,独具个性。中国的传统水景特色可以概括为:①形神兼备的以静为主的观赏性古代园林,水的形式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都可以与其他景观元素默契相配合构成观赏性独特的景观。例如承德避暑山庄的“日月同辉”便是我国古典园林静水运用的经典案例。江苏寄畅园八音涧,其引无锡惠山的泉水,于山的腹地曲折的溪流引入寄畅园的西北角,沿着溪流经过石道的迂回跌落而产生叮叮咚咚的回响声,犹如琴音一般故名八音涧。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运用动态水来成景的还是少数,多数还是以静态的观赏水景为主。②仙境意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深远。我国的古代帝王历来都是自称为龙的化身“铜龙吐水、仙人承露、含杯下注”无不表现出在水景设计中运用的神仙意识。正是因为神仙意识的作用,各古代帝王挖地成池,引水人园,其中汉武帝在太液池中营建的“一池二山”的东海仙境,就是受神仙意识的影响而成。其中所运用的象征、寓意的手法对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铸就了不少经典,甚至影响至今。③水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风格独特、高雅脱俗一直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境界,在许多古典园林艺术中都能看到这种意识带来的影响,水景与诗歌的结合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色。在水景设计中“曲水流觞”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典范。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维《亲溪》体现了我国水景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④形式与功能有机结合,在古典园林艺术中,水体自身的运用除了观赏、游乐以外还有着消防、灌溉、降温、报时、生态、操练水军等许多实用的功能。颐和园的昆明湖就是及观赏、游乐、操练水军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水景例子。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喷水池,据记载就有报时功能。

中国传统的水景运用手法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对水景的空间处理方式和视觉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在传统园林水景中,其大多数都包含着深奥的人文内容,经常运用的手法有:①小中见大,延伸空间。“小中见大”是指以方寸园林之地寓意出名山大川之意境,不过十余见方的小水面,运用“小中见大”的手法,使其产生江洋之感。具体来说,园林中的水面处理,分为“聚”、“散”两种。水聚,江洋之感;水散,不尽之意。②步移景移,景观外延水亦动亦静,亦曲亦直,亦隐亦现,形成弥漫的气势,引导游人在游赏过程中获得“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的丰富体验。同时,借助岸线的延伸,物体的倒影,表现出水的深远之感,令人意犹未尽,以达到景观的延伸。③空间分割,层次渗透水面造景,往往通过分隔与层次,它们能增加水景的含蓄性,也使水景更加丰富。在传统园林中,人们往往利用岛、堤、桥来划分水空间,形成水的动静之别、大小之异,从而形成丰富的层次感。④水园旱做,造园的最高境界不是“形似”,而是“神似”。唐代的枯山水庭院景观,以山石和白沙为主体,运用象征的手法抽象的表现了自然界的水景。这种“不用滴水却能表现态意江洋”的造景手法,比真实的水景更具有想象空间和场地的适应性。此后这种园林手法在日本更是得到了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造园手法。⑤曲水流觞最早来源于东晋时期文人之手,在前面水景的文化性中也提及到。此后这种模式被引入了皇家园林,出现了如流杯亭、流水音亭等水景形式,在现代园林中也常常被运用。

园艺学家陈从周在其著作品《说园》中讲到“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而最关键者则在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这些都是我国古典园林水景运用的基本法则。中国古典水景中岸形的塑造。苏州园林的水景多为自然形态的曲池,浙江绍兴等地则以方池居多,风格迥异,其使用的方池作法,不属于古典园林水景的主流作法。曲池的作法,在我国传统园林中大有讲究。曲池的池岸宜曲不宜直,曲要曲的有节奏有韵律,其中大曲、小弯、缓曲、急弯来营造情趣。水池的驳岸用石,在近水处多像内凹进,这样的作法不但有不尽之意,而且更是岸形空灵、险峻、美妙。

灵活多变的空间虚实划分。古典园林的水景艺术也比较重视空间的虚实划分,其中塑造水景空间通常运用桥、堤、亭、廊、轩、榭等园林要素。园中空间,贵在层次,传统园林中体现水景层次基本上有两种手法,一是做“狭”,如寄畅园之水池,南北狭长在中部的知鱼槛处水面“狭”一下,就使得水面分成南北两部分。第二种手法是造桥或筑堤。园中之桥固然为交通之需,但在古人手中也是用来分隔水面空间之物。用桥分隔水面,使其有层次感,还可以处理得更为含蓄。如苏州的怡园,水池中间有曲桥。扬州的寄啸山庄水池中有水心亭,亭南有曲桥,亭北有堤与两岸相连,同时也分隔了水池。而苏州拙政园的松风亭,水池之前有“小飞虹”,用廊桥将水面分隔开,增添空间层次感。透过廊桥观外面景致虚虚实实,体现出我国古典园林水景的空间艺术手法的巧妙。

藏源、引流、诱寻也是传统水景艺术中常用的手法。“或藏或露,或深或浅”。“曲折变化,引导流线”。通常选用水体设计沟通内外空间,引导空间序列来延展丰富空间。寻源追流,引导人们在游历的过程中探索水的源头。在《红楼梦》中有如此一段描述:“……院中满架蔷薇,转过花障,只见清溪前阻。众人诧异:‘这水又从何而来?……”,这种诱寻手法,可谓妙趣横生,自然得体。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用得也较多。再如拙政园西部园,有长长的水廊,水伸入廊底,令人悟出水乡意境。水从园的西南角之塔影亭的背后开始的,曲曲弯弯一直流向拜文揖沈之斋,然后过廊桥向东流入中部大园之大池,妙趣横生。

山石植物的巧妙运用,古典园林水景中还常借助山石与植物来共同营造景观。水岸用石宜统一种类,忌黄石、湖石混用。一般来说,湖石岸比较容易处理,因为它本身就是曲折、空灵的。黄石平直,显得有些单调、生硬,所以很难做好。但也有一种做法是将黄石岸意象出水滩的形式,也别有韵味。水景中最常搭配的水生植物,运用的主要植物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水下植物等几类。荷与莲是出现得最多的水生植物,因为它们的形态优美,也与它们的文化含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一定关系。古典园林水景艺术,贵在意境,故虽有法亦不能拘于法。传统园林的水处理不是孤立的,水须与山结合,也须与建筑结合,如平台、水廊、水榭、旱船等,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

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园林水景亦是我国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水景设计要继承中国古典园林水景中的优秀的理论及手法,取其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其优秀部分值得现代的水景设计来继承与发扬。现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例子,如贝幸铭先生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在花园里建造一处曲水流觞平台——流华池,作为主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其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水景,在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论手法上进行了创新,运用现代形式,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非常亲切。国家大剧院设计中运用的静水倒影的手法,是我国中国古典园林用水理论的部分再现。

参考文献

[1]朱均珍.《园林水景设计的传统理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1

[2]欧阳秀明《水景设计(现代造园丛书)》;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6-1

沙盘模型中水景的形式 篇3

城市广场水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要素,其需要许许多多的因素共同构成,例如生态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精神、物质因素。由此可见,对城市广场水景的研究其实可以看成是对水景与人之间客体与主体的关系研究。笔者在研究了众多城市广场水景后,总结出了城市广场水景的几个特点:首先是广场水景的位置特点,必须位于城市广场中,其次是水景的形成特点,包括人工的和自然的,最后是水景的功能特点,城市水景往往能够反映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精神、物质等需求。

城市广场水景观装饰设计的组成要素

1.水景雕塑

在城市的风景中,不乏水景雕塑,其广泛存在于交通路线或者是交通接口处,它属于景观雕塑种类之一。同时也是是景观中的视觉中心,在景观序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景景观具有怎样的效果取决于其结构中的雕塑和水景的组成效果。而一个失败的水景雕塑,不但不能对整个水景景观有所帮助,反而会将整个良好的景观特点给破坏掉。目前的水景设计研究中,还缺乏针对水景构成的雕塑和水景之间的研究。

从典籍和历史遗存中,可以追溯出水景设计与雕塑很久之前的历史。但是目前的资料无法得到而雕塑与水景结合最早的时间和案例。但是对于我国的秦始皇构建的兰池宫,其组成也包括了水景和雕塑,因此如果要追溯水景和雕塑关系的最早,那么秦始皇时期可以视为最早的雏形。除此之外历史上的许多有名建筑中都可以随处可见水景与雕塑的组合,如我国的圆明园、西方国家的水景景观等都是水景与雕塑关系的案例。

水景雕塑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水景雕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只有在设计时考虑到协调,才能使其发挥在环境中的点睛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考虑雕塑与周围元素(水景、绿化等)的材质、色彩和尺度的对比,调整好广场水景雕塑与广场空间界面的比例,把握雕塑的大小尺度,使得人们在广场的不同位置都可以获得较好的空间视线。雕塑的装饰艺术价值不仅反映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要表达内在的含义和展示真实的美。同时丰富雕塑造型,使得人们在不同的观赏视角能欣赏到不同的雕塑表现形态。当一个美好的寓意、一种强烈的情感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它就能为人们所感受和理解,让人们从单一的外在形式的审美上升为精神境界的欣赏。雕塑的艺术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的认同而更进一步得到肯定。如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的开元广场以李世民、李隆基、武则天、玄奘等一代帝王、历史人物、英雄故事为主题的大唐群英谱雕塑以九组雕塑群与现代化的水景系统、灯光系统、立体交通系统完美结合,多维再现盛唐风范。

水景雕塑具有悠远的历史,如果仔细观察和研究水景雕塑中水景与雕塑的组合形式,可以将两者的关系分为三种主要的情形:

(1)雕塑为主,水景为辅

在这种情形下,水景具有的作用不是特别大,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其作为辅助形式的水景中,水景本身的特点被雕塑的造型等盖掉了,并但是正如油画中衬托静物的衬布一样,水景的特点将雕塑的造型有力地衬托了出来。此外,如果分析的角度是内容,水景的辅助对于雕塑来讲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突出。而两者这种组合方式犹如绿叶配红花,把雕塑比作红花,以此为中心,把水景作为绿叶,起到衬托的作用,能够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一般的游客在观赏水景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到水景在此水景景观中的衬托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水景在此景观中的独特作用。

(2)以水为主体,雕塑作为水流载体或修饰出水口饰物

与上面表现手法相反的是,此种表现情形之下,雕塑成为了水的衬托,如果之前水景作为雕塑的衬托那样,作为辅助性质的雕塑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它对水景的效果有着点睛和升华的作用。从古至今有许多这样表现形式的水景景观,在这种形式中,雕塑一般是作为主体的水景的陪衬。如果说要找经典的案例,则我国的圆明园里面的十二生肖布置是典型的以水景为主,雕塑为辅。海晏堂前的水池是由堂前的石头鱼喷出的水与十二生肖的水流组成的。并且这种喷水的十二生肖会轮流在每一个时辰中进行喷水,而在正午十二点所有的十二生肖都会喷水出来,因此可以看出圆明园的这种设计的经典是名不虚传的。

(3)水景与雕塑互为因借,相得益彰

这种情况之下,水景和雕塑没有主次之分,两者相互融合,间断性地成主成次,人们在观赏的时间不同会产生对景观不同的感受水景,可以观赏水景,亦可以观赏雕塑,在观赏水景的时候,雕塑的形状等被忽略掉,在观赏雕塑的时候,水景的特点等也被无意中忽略掉。

2. 水景环境装饰小品

在技术不发达之前,人们一般在进行水景装饰的时候会用到的材料,包括植物,栈道,石头等,随着设计技术的提升,除了之前的装饰元素之外,还增加了灯光、喷嘴以及光纤等。

(1)山石。我国的园林设计中,必然是有山有水的,将植物、山石以及水等元素组成一幅虽是人工的产品,但无人工的痕迹的自然美景。在进行水体景观材料的选择时,山石的选择不能太大,应该选择较小的山石,这样可以制造出一种自然变换的情景,让人不会觉得具有太大的人工痕迹。

(2)动植物。水是生命之源,它为周围的野生动植物提供必要的食物养分以及生存场所。在不同地域环境中有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主要包括水生动物、挺水植物(如芦苇、荷花等)、沉水植物(如金鱼藻、莼菜等)、水面浮生植物(如金银莲、睡莲等)等等。水景由于存在这些水生植物和动物而显得生气勃勃,此外,他们对于美化环境,提高保护动植物的力度以及净化水源等必不可少。

(3)水上设施。包括游乐设施和水上跨越设施两种。跨越设施包括交通、分隔空间、组景等需要而设计的栈道(步道)、索道、桥梁等,如颐和园十七孔桥、西湖断桥等等;此外,游乐设施还包含了游船和木筏等,这些对于景观的衬托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对景观起到辅助的作用,这些设施既具有实际的作用,供游客休憩,又能够起到对景观丰富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他们打破了堤岸平面连续的构图,对水面景观的分割有着重要的作用。

⑷小品建筑。一般的小品建筑中必不可少雕塑以及建筑物,其中雕塑主要给游客欣赏用,而建筑物主要给游客休息用,同时游客可以在建筑物中对周围的景观进行欣赏。建筑物如湖心亭、茶水室等。

⑸造景材料和设备。包括柱体、灯筒、喷嘴、音乐、以及灯管其他必要的设施等。

水景装饰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1.水景装饰艺术设计与文化意象的构建

水景装饰艺术的多样性包含了物质、精神和行为三个方面,在水景装饰艺术设计中,如何提取、保护与继承地域遗产文化景观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更要研究、发展和展望地域文化的将来,充分把握地域特点,以便用来指导当地景观艺术设计,提升地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使得当地公众的文化素质与生活品质得到提高。

2.地域文化为导向的水景装饰艺术设计的塑造

对于以地域文化为主导思想的水景装饰艺术设计,并不仅仅营造出的是个人的环境空间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唤醒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从而促进了不同社会层面的相互理解和交融,凝聚人们对社会的文化认同,使得社会上孤立的个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种"景观共同体"思想的出现,文化认同的逐渐成形, 焕发当地民众的集体记忆,正是在水景装饰艺术中融合了地域文化的结果。

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介绍城市广场水景与水景中的装饰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与内容。人们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水景,那是因为水的独特属性,它们是自然资源中重要的一块,并且富有很大的灵动性,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也是人类文明起源的关键,对水的景观布置也充分体现出一种人文的色彩。通过对水景装饰概念的探讨,将水与各种景色装饰放在一起进行组合,形成一幅动人的景象,这种景象同时也是符合我们人类观赏需求,符合我们对美的追求。 在众多的广场景观中,水体景观虽然只是其中一种要素,但是它同广场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它们各自变换,却又相互影响、制约,水体景观除了作为一种空间物质存在以外,还能反映不同时代的城市文化变迁,同时肩负着维护城市形象的强大使命。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方法论文 篇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使得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也有所提升,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建设情况已经成为了国家相关部门所重点关注的内容。园林景观对于提高城市环境的美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将水作为一种元素与园林景观进行融合已经成为了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要点。将水景与园林景观进行有机结合能呈现出不一样的自然美感。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巧妙运用水元素,将其以景观的形式融入到园林当中,是二者能共同发挥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篇5

1 水生植物的种植意义

1.1 水生植物的景观意义

水生植物景观能够给人清新舒畅的心理感受, 水生植物可以观叶、品姿、赏花, 还能欣赏其在水中摇曳的秀美倒影, 令人浮想联翩。一泓池水清澈见底, 令人心旷神情, 但若在池中、水畔栽数株植物, 定会使水景陡然增色。湖面上数株亭亭玉立的荷花, 荷叶青翠欲滴, 粉红、紫红的令箭荷花娇羞迷人, 在晨光晚霞中, 湖光倒影, 向人们展现出一幅迷人的画卷。菖蒲是常绿水生观叶植物, 宋代苏东坡的《七言散句》中“斓斑碎石养菖蒲, 一勺清泉半石盂”的诗句中, 可以看出自古以来菖蒲就被用作水景园的种植材料, 与碎石相配增加景观效果。此外, 像水葱修长的茎杆, 伞草碧绿的苞片等, 都是水生植物园中观叶的好材料。另外, 水生植物也是营造野趣的上好材料, 在河岸密植芦苇林、大片的香蒲、慈姑、水葱、浮萍定能使水景野趣盎然。

中国园林中, 水景常构成一种独特、耐人寻味的意境。“夹岸复连沙, 枝枝摇浪花, 月明浑似雪, 无处认渔家”。诗中茫茫芦花, 阵阵涟漪, 浑似白雪, 水天一色, 秋色美景, 意境深邃。从欣赏植物景观形态美到意境美是欣赏水平的升华, 不但含意深遂, 而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1.2 水生植物的生态学意义

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 对水体起净化作用, 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在当前水资源不断减少, 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好水生植物, 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观, 还能改善水体, 消除污染, 让人们真正享受到“碧波荡漾, 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早在20世纪70年代, 园林学家就注意到水生植物在净化水体中的作用, 并开始巧妙地应用于园林以治理污水。近30年来, 我国对东湖、巢湖、滇池、太湖、洪湖、白洋淀等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和人工湿地生态恢复的大量研究证明, 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 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 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体的再释放, 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在有关水生植物去污研究报道中, 所涉及的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及沉水植物, 主要有茭白、芦苇、香蒲、水葱、菖蒲、石菖蒲、慈姑、凤眼莲、水花生、菱、浮萍、金鱼藻等。水葱、风信子、凤眼莲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 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又具有观赏价值, 成为研究的重点选择材料。

2 水生植物的种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 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我国水系众多, 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在园林中, 根据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习性可分为5大类。

2.1 浮叶植物

该植物根生长在水下泥土之中, 叶柄细长, 叶片自然漂浮在水面上, 可通过竞争营养, 荫蔽水面, 从而降低水温, 减少光照投射量而抑制藻类生长。常见的有萍蓬、睡莲、王莲、菱等。

2.2 挺水植物

其茎叶伸出水面, 根和地下茎埋在泥里, 主要有荷花及其系列品种、香蒲、千屈菜、再力花、黄花鸢尾、水葱、菖蒲、蒲草、芦苇、泽泻、雨久花等。

2.3 沉水植物

生长于水面以下, 在水中能释放O2, 因而又叫生氧植物, 其基本作用是消耗水中多余的养分, 抑制藻类生长, 保持池水清洁, 其根扎于水下泥土之中, 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 常见的有红蝴蝶、皇冠草、苦草、大水芹、菹草、黑藻、金鱼草、竹叶眼子菜、狐尾藻、水车前、石龙尾、水筛、水盾草等。

2.4 海生植物

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 常见的有水椰、红树、角果木、老鼠筋等。

2.5 滨水植物

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 耐水湿, 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常见的有垂柳、水杉、池杉、落羽衫、竹类、水松、水蒲桃、迎春花、木芙蓉等。

3 水生植物的种植设计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 就是以适生、具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为材料, 科学合理地配置水体并营造景观, 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然美。

3.1 从生长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及植物配置

所谓“适者生存”, 影响水生植物的类型与配置的生长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水体的形态。

水生植物是以水为载体, 水体有宽有窄、有深有浅, 形成水体的多形态、水流的多样性, 极大地丰富了水体景观。而水体的多形态、水流的多样性, 直接造就岸边驳岸样式与水生植物种植方式的多样化, 且必须考虑水体流速、水深等限制性因素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有些水生植物喜欢缓和的水流, 有些则喜欢湍急的水流, 以此选择不同的水生植物配置, 与多样性发生的生长环境相适应。

3.1.2 水位的深浅。

不同植物适宜不同的水深生长范围, 因此要根据水位的深浅选择不同的植物, 通常有2个准则, 即“栽种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没植株的第1分枝或心叶”和“1片新叶或1个新稍的出水时间不能超过4d”。不同的植物对水位要求存在差异, 如菖蒲生长旺盛, 繁殖较快, 水深不宜超过70cm, 旱伞草在湿地生长旺盛, 水深不宜超过30cm, 荇菜立地以厚层淤泥最好, 地下匍匐茎交织于泥土中, 但要控制其生长速度, 否则会泛滥成灾。荷花对水深也有一定的要求, 最深处与最浅处相差不能超过50cm, 涨水时水深不能超过1.5m, 枯水期不低于0.7m, 在荷花的出苗期, 尤其需要稳定的水位, 如果荷花的生长速度赶不上水位的升降, 新长出来的幼叶就会被水淹没, 不利于生长, 在种植养护过程中也要注意花后不能修剪打掉荷花, 否则水会灌入茎杆中, 使荷花烂掉。

3.1.3 土壤的环境条件。

养分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栽种喜肥的植物类型, 而贫瘠、沙化严重的土壤环境则栽种那些耐贫瘠的植物类型。静水环境下选择浮叶、浮水植物, 而流水环境下选择挺水类型植物。

3.1.4 不同的地域环境。

不同的地域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在进行植物配置时, 有一条配置应用的主线, 即“以乡土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为主”, 在人工湿地建设时更应把握这个观点。而对于一些新奇的外来植物品种, 在配置前, 人们应该参考其在本地区或附近地区的生长表现后再行确定, 防止盲目配置造成的施工困难。

3.2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进行配置设计

植物配置要考虑水生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生态适应性, 主要包括水生植物群落的特点及其更替规律、植物的生长特点、色彩搭配、株型大小、高低错落;植株的姿态、线条搭配等方面。

水生植物的花色丰富、艳丽, 在配置过程中可充分发挥花色、香味、叶型等优势。可选择蓝色花的凤眼莲, 白色花的水鳖, 黄色花的萍蓬草, 红色花的芡实和多花色的花菖蒲、水生美人蕉等, 突出群体的花色效果。有香味的水生植物有荷花、海寿花、水芹等。有些水生植物具有独特的叶型和花型, 花有圆形、菱形, 叶有条形、线形、剑形、伞形、圆形、心形, 不同形态的茎杆与叶形搭配得体, 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融为一体, 为紧张、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创造出一方宁静清爽的新天地, 如水莎草、花叶水葱等的叶, 香蒲、水烛的花等, 均可应用于园林中以营造独特的景观。

4 水生植物的种植形式

4.1 自然式种植

自然式种植, 即把植物直接种植在水体底泥中, 大部分水生植物的种植均采用此方式。结合驳岸类型, 包括缓坡入水驳岸、松木桩驳岸、部分自然式干砌驳岸, 在其水陆交界处种植挺水植物, 并根据岸边水深条件变化和景观需求, 从湖岸边至湖心, 随水深的加深分别种植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 形成由挺水-浮叶-沉水植物组成的景观生态群落。

4.2 容器种植

容器种植是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 再将容器沉入水中的种植方法。常用的容器主要有缸、盆和塑料筐3种类型。各水生植物对水深要求不同, 容器放置的位置和方法也不相同。一般是沿水岸边成列放置或散置, 抑或点缀于水中。若水深过大, 则通过放置碎石、砌砖石方台、支撑三角架等方法将容器垫高, 并使其稳妥可靠。此种植方式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整体景观要求进行布置, 不影响水质, 可移动, 且限定了水生植物的生长范围, 便于应用和管理, 有利于精致小景的营造, 特别适合于底泥状况不够理想和不能进行自然式种植的地方。

4.3 种植床种植

此种植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较为有效地限定水生植物的生长范围, 从而有利于保持水生植物景观的稳定性。根据造景的需要, 种植床的构筑如下:在水岸边结合驳岸堆叠用石材围合成一定空间, 并在中间填入种植土, 然后内植黄菖蒲、千屈菜等挺水植物, 亦可称为种植池。主要是在自然式干砌驳岸中较为常见, 石材较好地起到构筑种植池的作用, 水、石材、土壤、植物之间相互交融, 形成岸边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自然过渡, 显得较为生态、自然。在水体中央营造较大面积的水生植物景观时, 为满足水生植物对水深变化的要求, 常需在水下安置一些设施, 较简单的是在池底用砌砖或混凝土围合筑成具一定高度和面积的种植床, 然后在床内填土施肥, 再种植水生植物。应用此方式种植的植物主要有荷花、睡莲、萍蓬草等。

5 水生植物的养护

水生植物的养护主要是水分管理, 沉水、浮水、浮叶植物从起苗到种植过程都不能长时间离开水, 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施工, 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降温保湿工作, 确保植物体表湿润, 做到先灌水, 后种植。如不能及时灌水, 则只能延期种植。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种植后要及时灌水, 如水系不能及时灌水, 要经常浇水, 使土壤水分保持过饱和状态。

其次, 病虫害防治也是养护的重点, 影响水生植物观赏价值的主要是虫害、鱼害。虫害发生在和草坪接壤处的区域。草坪中往往有成灾的害虫种群, 当草坪中食物匮乏或遭到外来干扰 (如喷洒农药) 时, 害虫会成群结队向水生植物区迁徙, 可危害水生植物至灾。鱼害是水生植物的另一大害, 食草性鱼类对水生植物的危害是致命的, 要适度控制食草性鱼类的种群数量, 像苦草、慈姑、睡莲、荷花、芦苇、芦竹、茭白等都是食草性鱼类的美味佳肴。

6 结语

水生植物种类繁多, 在种植设计时综合考虑其生长环境及本身的习性, 通过对绚丽多姿水生植物的巧妙搭配与悉心栽植、养护, 定能使一泓清水焕发勃勃生机, 展现万千景象。

摘要:分析了水生植物在构筑水景中的种植意义, 介绍了水生植物的种类、种植设计、种植形式和养护, 以为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提供依据。

园林水景中依水景观的设计 篇6

关键词 园林水景;依水景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1-0-3

水景设计作为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成为设计者关注与研究的重点,而水景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对于依水景观的设计,它是园林水景设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水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依水景观中水景工程的差异性。依水景观设计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园林小品(亭台、桥梁、水榭与石舫)、驳岸、山石、动植物等相关设计,其通常是“因水而异”,即根据水景的特点而进行相应的设计构造;“因人而异”,根据设计师所选取景观的形状颜色、建筑材料、设计风格等不同,形成的风景也会千变万化[1]。

1 依水景观之园林小品设计

依据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风格,水景多与园林小品进行搭配设计,最常使用的园林小品搭配就是亭台、桥梁、水榭与石舫,既增添水景的美感,又依据设计师不同的设计风格对其进行搭配应用,使得园林更具自身独特的魅力,让人沉浸在美景中忘却一切烦恼。

1.1 亭台的设计

在比较开阔的水景处设置亭台是很多设计师经常做作出的选择,因其水流各有不同,有的幽静深远、有的碧波万顷、有的明朗开阔,所以亭台的设计也会相应变化,别具风格,但是从我国历代的优秀园林设计中不难发现,不管是哪种水景,在水面设计搭配上一个亭子都回特别出彩,因为大部分优秀的园林设计都少不了亭台,但前提是要根据水景的大小、特点与水面情况进行巧妙的设计,将水景与亭台完美的融合成一体,才能展现出亭台应有的作用,增添其观赏价值[2]。一般来讲,在较小水景处亭子的设计要尽量的挨近水面,这样方便游览者近距离欣赏水景、嬉戏玩耍;而水景比较大时,亭子要设计在距离水面高一点的地方,游览者可以在高处观赏整个景色,身处亭子中感受着微微的清风,让人感觉心胸开阔、心情舒畅;当然,在湖心小岛上、岸边的石矶上、水中央的台阶上、桥上等都是可以将亭台设计上去的,同样会给水景增色不少。

1.2 桥梁的设计

在生活中通过桥梁的搭建,将被山水阻隔的两部分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畅通的道路,以方便行人与车辆通行,这也是桥梁最主要的作用。由于它的功能与形状特点,人们形象的称其为“人间彩虹”,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桥梁的喜爱。而“小桥流水”更是作为中国经典的风景绘画风格与园林设计景观被大家所熟知,故桥梁的设计在依水景观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3]。在依水景观设计中,桥梁的作用不仅在于通行,更多是与水景呼应实现其观赏价值。桥梁本身因其形态与特点、功能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设计师会依据园林中水景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桥,不过在设计中常使用以下几种桥。

1.2.1 拱桥

拱桥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上可通行、下可通航,而且种类众多,有单拱桥、双拱桥或多拱桥等,还因其在水中的倒影相映成环而成为设计者的宠儿,像北京的玉带桥与十七孔桥都是颇具代表性的设计,让人过目不忘。

1.2.2 布石桥

布石桥采用的跨水方式比较原始,在生活中这种方式早已被其他先进的跨水技术所替代,但是由于其给人带来的亲切与自然感而在园林水景设计中经常使用,其比较适合设计在跨度较小的地方,如浅滩或小溪处,让游览者行走在布石上或者蹲下去时更容易的亲近水面,给人以原生态的美感,但因其没有护栏,行走在上面的时候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小心落入水中。

1.2.3 吊桥

吊桥比较适合在高山峡谷或急流深涧处建立,特别是当没有条件在桥下建设桥墩时,吊桥是必然的选择,它因其跨度较大而悬浮在水面上,且形成的独特曲线给人以轻盈优美的观赏感,游览者站在吊桥上既可站在桥上往下看以观赏急流,又可通过远眺欣赏高山峡谷的迷人景致,而成为园林风景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2.4 浮桥

浮桥的建设模式属于一种临时性的搭建方式,不用进行任何基础性桥墩的建造,只用船或浮筒来代替桥墩,通过绳索固定桥梁板,虽然这样很简单省事,但是其稳定性比较差,行人通过时会有些摇摇晃晃,所以建造浮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通行,而是让人们在通过桥时克服对于摇摆状态的恐惧感,激起大家的冒险欲望,增加更多的乐趣[4]。

1.2.5 廊桥和亭桥

两者都兼具休憩与通行功能,方便游览者在玩赏过程中可以有地方进行休息,并通过对整个水景的分割来打破原有格局,形成多层次的水景布局,提升其观赏性。

1.3 水榭的设计

水榭是指建筑在水边或水上,供游览者休息与观赏风景的园林建筑,其典型建筑形式是临水边处架起一个平台。平台的一部分与水岸连接,另一部分则延伸进入水中,并通过在水下架设梁与柱支撑起整个平台,让水榭形成悬浮于水面的感觉。而在多个水榭之间经常由短廊或长廊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维持整个水景的流动性,让人在来回行走中赏尽风景。

1.4 石舫的设计

石舫是仿照船的造型而由石材制成的装饰性建筑,一般邻近水面建造,上部船舱由木质材料构建而成,下面的船体是石料砌成的,被固定并半浸于水中。如果处于两面或三面临水,会与陆地有连接;如果是四面临水,一般会与平桥或走廊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将空间无限的延伸,更增添水景的可观赏性。

2 依水景观之驳岸设计endprint

驳岸位于水景陆地与水域边缘的交界处,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固河岸防止其被水冲刷与淹没,当然也起到了美化水景的作用,一般是根据园林水景本身的地形地貌、水面条件、地质特点、材料特性、植物设计、施工方法等选择不同的驳岸形式与建造结构,常见的形式有小岛、水洲、河堤、池岸等,设计尽量顺其自然,不破坏原有的水景形态。

3 依水景观之山石设计

在一般的绘画与园林设计中,山水都被认为是一体的,所以在水景设计中,山石的设计也是不可以忽略的重要一环,它既可以当中雕塑景观供人们欣赏,如通过将岩、壁、峡等山石的引入,将水景进行分割从而增加景观的层次感,或形成瀑布、小溪、假山,或形成河流、水帘洞、洞穴等不同形态;又可以当作实用性的设施使用,如石凳、指路牌、围栏、垃圾桶等;还有的设计师会以山石为主题进行依水景观的设计,从各具形态的山石中营造出不同的山水奇观。

4 依水景观之动植物设计

在水景处配上一定的动植物,可以增加景色的灵动性,给人以更多的层次感。

4.1 动物的设计

在水池中饲养鱼类或者鹅、鸭子等小动物,给水景增加动感,也让游览者与动物进行互动来增加趣味性。同时,动物的存在也保证了整个水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助于景观环境的维护。

4.2 植物的设计

根据水面的情况与水景的大小、地理气候环境等特点,来选择种植适合的植物种类、颜色与疏密度,如在湖内种植莲花、绿萍等;在走廊种植藤类植物,增加走廊的生机。而且植物营造的良好生态环境,也会吸引周围的动物,如小鸟、蝴蝶、蜻蜓,让人在其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5]。

5 结语

在水景的设计中,依水景观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起可以到衬托水景的作用,还可以让水景更加的灵动与美观,突显其独特的价值。通过设计师精心的设计与搭配,可以将水景打造成不同的风格,这也正是依水景观设计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潘加.风景园林中依水景观设计手法[J].中华民居,2011,1(3):59-60.

[2]腾富军.园林依水景观的设计方法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7):127-130.

[3]李素莲.依水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设计技巧[J].现代园艺,2014,1(9):76-77.

[4]张燕.园林的水景设计研究依水景观[J].工程科技,2011,8(45):589-590.

[5]邢雅楠,杨光.依水布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一一以鄂尔多斯三角公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3,1(6):125.

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篇7

【关键词】园林景观;水景;分类;应用形式;新方向

古语有云: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这句话说出了水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自古以来,中国水艺景观就受到文人雅士的特别钟爱,在这方面形成独特的景观文化。时至今日,虽然城市中的园林景观设计方式越来越多样,但其中的水景确实永恒不变的组成部分。水景设计也特别切合如今备受推崇的生态设计理念。本文总结了园林水景的分类,介绍了园林水景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常用形式,提出了其发展的新趋势。

1.园林水景的分类

1.1按水流状态

(1)静态水景;湖、池塘等水面即为静态,水面开阔,基本不流动,能映出倒影,风起时泛出粼粼微波,常给人一种明净,幽清的感觉。

(2)动态水景;即如河流、溪水、瀑布、喷泉等,动态的水景则常给人一种欢快、变幻的感受。

1.2按水体形式

(1)自然水景;如杭州西湖、黄果树瀑布等,水体在园林中有聚有散、有动有静,随地形而变化,自然成景,园林一般也沿水体而建。这是中国园林水景的主要形式。

(2)规则式水景;南京煦园、北海静心斋等,水体呈规则的几何形状,多由人工开挖而成,这种形式的水景被广泛应用于西方规则式园林中,现阶段在我国园林中也常为采用,以作为景点的构图中心。

(3)混合式水景;即合自然式水景和规则式水景二者为一体,两者穿插交替使用,如颐和园的扬仁风内水池。

1.3按使用功能

(1)观赏性水景;大多是人工建成的小型水体,用于与亭、桥、喷泉、雕塑、植物、景石等配置,共同构成各种不同的小景点。

(2)活动性水景;即除了用来观赏外,还可用来划船,漂流等用,达到活动与观赏的两重效用。如公园里的面积较大,有适当水深的湖,还有一些大型溶洞中的暗河等。

2.园林景观中水景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2.1理通水系

风水之说,古已有之,水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现代人对古代风水的延伸,对于水景的选址,首先要寻查到水的源头,其次就是疏导水的出路,所谓“疏水之去由,察水之来历”,说的就是这个方面。察源疏水,一则防止水体成为一潭死水,导致藻类丛生,水质变坏,二则可流动的水更易受到人的青睐,也有更好的自我排污能力。

2.2保证无安全隐患

水景既为景观,在设计时当然要追求尽可能更高的观赏性、娱乐性,但在追求这样效果的过程中,必伴随着水景规模的扩大或是奇险性的增高,二这也可能带来安全的问题。所以在现如今水景在公园,甚至是地产项目中被广泛应用的态势下,水景在满足观赏、休憩功能的同时,必须注意其配套安全设施的设计。比如硬底人工水体近岸2.0范围内水深若大于0.7m,则应设置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可超过0.5m。

2.3注重水体与周围景观的搭配

水体单独作为园林的主体,未免太过单调。一般,水体都会和亭、桥、景石、雕塑、植物及其它构筑物进行搭配,创造出各种别具特色的景观。在进行搭配时,要注意两者之间合理的造型,让人感觉到水景合一,同时也增强人的亲水性。目前国内地产界一些项目正是因为主打“亲水”风,即着重打造人造或自然水景,而使得房屋大卖。

2.4保证施工的可操作性和生态性

水景工程的施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及配套设施的布置,这其中涉及到结构、防渗等专业领域。所以在设计时还要兼顾到施工的可行性,保证科学设计。另外,中国园林景观源于自然,追求的也是和自然最大程度上的相融,所以在营造时也应注重生态效应,避免人工的痕迹,如把护坡的建筑石材表面打造成与周边环境相似的颜色,像编柳抛石护坡和竹桩驳岸等。

2.5经济

对园林水景的投资包括两方面,一是建设投资,二是运行投资。所以在设计时要尽可能选择经济节约的方式,其一,要根据水景所处位置,选择合适的取水方式;其二,合理布设管网并根据管网位置、作用选择合适的给水管材;其三,可能的话,要注重水的循环利用,特别是喷泉和人工瀑布等流动的水体;最后,对于喷泉和人工瀑布,要合理设置其开放的时间。

3.园林水景应用的基本形式

3.1湖、水塘

湖、塘水域都很大,多因地制宜就势而造为静态水景。水中可养观赏性鱼类和水生植物,引导人们驻足观看。如杭州西湖,还可在湖面上划船,开冲锋艇等,营造更丰富的游乐方式。

为了建成湖、塘岸边的景观线,首先要建立稳定的驳岸和护坡,保证稳定的水岸线,其次,建成的驳岸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水岸边有限的空间,丰富岸边景观视线,充分展示水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自然清幽,最常用的就是种植植物,在配置时,合理搭配,疏密结合,利用水面的镜面作用,展示出植物在水面的倒影效果。

3.2落水、跌水

利用水势的落差可形成一些动态水景,或壮观如大型瀑布,或清幽,如山涧,或活泼,如溪流,等等。

瀑布一般由上游水流、落水口、瀑身、水潭和下游出水五部分组成。水的流量越大越气势雄伟,不过这种一般为自然景观,如黄河壶口瀑布,黄果树瀑布等,声势浩大,蔚为壮观,令人神往。再设计人工瀑布时,关键性参数是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利用循环用水,也能建成较为美观的小型瀑布。

在溪涧设计时,要利用聚散、掩映、曲折、动静结合的手法,创造出水流胡聚忽散,忽缓忽急的效果和水洗石而过的情态,再加之水流而过的悦耳水声和周边丰富的植物,达成人在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情趣盎然。

3.3喷泉

喷泉常见于城市各大广场,酒店大门口,或是大水池中,起装饰建筑,点缀园景的作用。随着人们的不断创新和技术的革进,喷泉出现了各种更具观赏性的形态,比如时控喷泉、声控喷泉、光控喷泉等,并且通过数个喷泉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各种不同的形态,丰富了人们的感官刺激。

4.园林水景应用的新方向

4.1注重水文化,突出主题

水为生命之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出了丰富、深厚的水文化,通过对水文化的不同解读,可以给人们提供各种独具特色的风景。如太湖水之含蓄,有容乃大;黄河水之奔腾,一往无前;溪涧水之清幽,遗世独立。

4.2 注重环保,集水自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建议在水景设计时,一则避免水的浪费,二则考虑利用园林的面积和地势,设计一些汇集雨水的洼地,三则可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利用,如成都市的活水公园,就是污水处理与利用的成功典范。

5.结语

园林建筑因为有了水景的装饰,既丰富了景观的形式,又给园林平添几分灵气和生命力。水景设计已在现代园林中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园林水景的分类,介绍了园林水景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常用形式,以给读者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其发展的新趋势,望同行人再接再厉,创造出更美丽的园林水景。再者,在水资源越来越稀缺的今天,人们要着重研究更具节约性和环保性的园林水景体系。 [科]

【参考文献】

[1]付军.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10.

[2]刘祖文.水景与水景工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2010.

[3]蔡小红.谈谈园林中水景的设计和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7).

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篇8

1 水生植物的种植意义

水生植物是指依赖水分或者在水中长时间生存、生长的植物。在园林水景中, 水生植物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1.1 景观意义

在园林水景中, 水生植物能够带给人清新舒畅的心理感受, 人们不禁可以直接观叶、赏花、品姿, 还可以欣赏水生植物在水中的倒影, 提升水景的效果。例如, 在水面上, 数株荷花散布, 荷叶清脆, 花瓣粉红, 在晨光晚霞中湖光倒影, 能够营造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 令水景陡然增色。

1.2 生态学意义

水生植物能够吸收和过滤水体中的污染物, 净化水体, 消除污染, 从而使得游客可以真正享受到“碧波荡漾, 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研究表明, 水生植物能够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 通过光合作用, 提高水体的氧气含量, 抑制各种有害藻类的繁殖, 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2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

2.1 应用原则

2.1.1 自然原则:

在选择和应用水生植物时, 应该坚持自然原则, 采用自然的造景手法, 按照水面的大小、溪流的起伏等进行配置, 在一些深水区域, 配置具有一定高度的水生植物, 如荷花、芦苇等;在浅水区域, 则宜配置低矮的水生植物, 如凤眼莲等。

2.1.2 本土化原则:

在选择水生植物时, 应该从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性、水体环境、所处区域等条件出发, 选择一些本土化的植物, 以确保成活率, 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景观意义和生态效益。

2.1.3 合理配置原则:

水生植物在水景中的应用, 应该尽可能满足相应的景观效果, 而不能一味追求物种的多样性。应该结合水面的大小、水流速度、空间开合等, 进行水生植物的配置, 做到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2.2 具体应用

2.2.1 在狭小水域的应用:

如果园林水景的水域面积较小, 则应注重水生植物的近观效果, 即合理选择水生植物的高度、大小、色彩, 进行搭配和布置, 调整好每一株植物间的间距和相对位置, 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

2.2.2在驳岸位置的应用:在现代园林水景中, 常见的水体驳岸包括土岸、石岸以及混凝土岸, 其各自都有着相应的特点, 因此, 必须根据驳岸的岸线走向、结构材料以及地形地势等, 选择和布置水生植物。同时, 应该确保水生植物的断续及远近的有效处理, 实现水面与陆地的相互交融, 更好地展示园林水景。考虑到驳岸材质因素, 通常情况下, 驳岸的线条并不会特别生动, 反而会显得枯燥乏味;在驳岸配置水生植物, 不仅是园林水景的组成部分, 同时还会起到柔化驳岸线条, 增加驳岸趣味性的作用。例如, 可以在土岸上种植一些色彩丰富、线条优美的水生植物, 在水中错落有致地分布一些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 通过合理的布置, 打造出具有勃勃生机的自然野景。

2.2.3 在水面上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中, 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水面能够从视觉上拓展园林的空间, 同时提升景观情趣。不过, 水域的水面普遍存在着死板的问题, 尤其是湖泊水面, 波澜不惊, 宛如一潭死水, 难以起到应有的景观效果。通过在水面种植水生植物, 不仅能够有效打破水面的这种刻板和宁静, 同时可以提升园林水景的景观效果。在水面上布设水生植物必须遵循专业的艺术构图, 并且水生植物与水面的面积比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观, 确保水生植物能够与周边的水体环境和园林景观融为一体。通常情况下, 水面植物与水域水面的面积比保持在1:2或2:3, 如果水生植物面积过大, 则会遮挡水面, 给人以喧宾夺主的感觉。同时, 要注意其个体的线条、体型和色彩, 注重不同水生植物群体之间的相互对比和协调, 达到最佳的园林水景的效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 水生植物的种类繁多, 其形态以及各自的生态习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在实际应用中, 应该从园林水景的具体情况出发, 充分考虑植物自身的习性以及适宜生长的环境, 通过合理的选择和搭配, 悉心的栽植和养护, 发挥水生植物的景观意义和生态学价值, 提升园林水景的景观效果。

摘要:在园林水景中, 合理运用水生植物, 不仅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同时也可以对水体环境进行净化, 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本文结合水生植物的作用和意义, 对其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园林水景,水生植物,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伟.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4) :221-222.

[2]费志伟.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7) :259, 261.

上一篇:药品三统一基本知识100问下一篇: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