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课程分析1(精选6篇)
【课程定位与性质】
本课程为针对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核心主干课程。【教学目标】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通过本学科的教与学,完成以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剂型、工艺设计、制剂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2.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药物制剂生产和药学新药研发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设计药物剂型、自主开展药物新剂型研究的基本素质。为从事药物制剂的生产和研究以及保障药物制剂的安全、稳定、有效、方便,顺应性良好的优良制剂满足医疗卫生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教材】《药剂学》第7版,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内容设计】
本课程作为必修课共96学时,其中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理论教学包括三个模块的内容:
1、药剂学基本理论知识
2、药剂学传统剂型各论
3、药物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
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学时,讲述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药剂学的分支学科:药物剂型与DDS;药典与药品标准;GMP、GLP与GCP。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2学时,讲述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
表面活性剂 2学时,讲述表面活性剂的分类: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2学时,讲述微粒体系的意义;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4学时,讲述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制剂中药物的 化学降解途径;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降解动力学;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系统稳定性研究。粉体学基础2学时,讲述粉体、粉体学概念;粉体粒子的性质;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粉体的吸湿性与润湿性。流变学基础2学时,讲述流变性质;蠕变性质的测定方法。
药物制剂的设计2学时,讲述制剂设计的基础;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计;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
液体制剂6学时,讲述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6学时,讲述注射剂;注射剂的制备;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眼用液体制剂。
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6学时,讲述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通则;片剂常用的辅料及其特性;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湿法制粒技术和固体的干燥技术;片剂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散剂的概念、特点及制备方法;压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薄膜包衣工艺与材料。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2学时,讲述胶囊剂、滴丸剂和膜剂的概念、特点及制备方法;常用的膜剂材料及特性。
半固体制剂4学时,讲述软膏剂的概念、种类及特点;栓剂的概念、种类及质量要求;软膏剂常用的基质;软膏剂的制备方法,药物的加入方法;凝胶剂的特点;常用水性凝胶基质种类及特性。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2学时,讲述气雾剂的特点、气雾剂的分类;气雾剂的吸收特点;抛射剂种类、命名原则;气雾剂中药物与附加剂要求;气雾剂的处方并举例;喷雾剂的概念及特点;耐压容器及阀门系统的特点;气雾剂的制备工艺;气雾剂的质量评定
中药制剂6学时,讲述药材的预处理、浸出过程、影响浸出的因素、浸出方法;浸出技术及中药制剂的概念;浸出制剂的种类及特点;汤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概念与特点。浸出操作与设备;常用的浸出制剂;浸出制剂的质量。
制剂新技术6学时,讲述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制备技 术;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脂质体的制备技术。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4学时,讲述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原理;缓释、控释制剂体内、体外评价方法;口服定时释药系统概念与特点;靶向制剂的分类(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口服定位释药系统分类。
经皮吸收制剂
2学时,讲述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生物技术药物制剂2学时,讲述;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蛋白质类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实验教学包括两个模块的内容:
1、药剂学传统剂型的制备
2、制剂质量影响因素的考察
具体内容如下:
实验一: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剂的制备
4学时
实验二:乳剂的制备与评价
4学时 实验三:浸出制剂的制备
4学时 实验四: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
4学时 实验五: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4学时 实验六:软膏的制备及不同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4学时 实验七:栓剂的制备
4学时 实验八:抗氧剂抗氧化作用的观察
4学时 【重点难点疑点把握】
1、药剂学基本理论知识(溶液形成、表面活性剂、微粒分散系、粉体学、流变学)。
2、药物制剂的设计、稳定性的基础理论。
3、传统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4、药剂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例如: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5、药物制剂设计的处方前研究。
6、传统药物制剂的工艺处方设计。
7、药物制剂新技术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
药剂学、药物剂型的概念、分类及重要性。药剂学的任务和研究方向,国内外药剂学的发展。影响药物溶解度与溶出速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与溶出速度的办法,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药物溶液的渗透压概念及测定方法。表面活性剂的概念、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特征;亲水亲油平衡值计算;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以及其他应用。表面活性剂在制剂中的的应用范围。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药物有效期推测方法;新药研发过程中药物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及要求。粉体、粉体学概念以及粉体各项性质。流变学的基本概念,牛顿流动和非牛顿流动;流变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程序、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内容。液体制剂的概念、特性、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液体制剂常用溶剂、附加剂的类型,质量评定的方法。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概念,无菌制剂处方组分及制备工艺;无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检查。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通则;固体剂型的体内吸收路径;Noyes-Whitney方程及应用。胶囊剂、滴丸剂和膜剂的概念、特点及制备方法;常用的膜剂材料及特性。掌握软膏剂、栓剂的概念、种类;常用的基质及制备方法;眼膏剂、凝胶剂的特点。气雾剂、喷雾剂的特点、气雾剂的分类;气雾剂、喷雾剂的组成。浸出技术、浸出过程、影响浸出的因素;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掌握固体分散体的特点及其载体材料;了解固体分散体释药原理;掌握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熟悉成囊材料。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设计方法;靶向制剂的分类。TTS的发展与特点。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概况;了解新型注射给药系统。【学情分析】
1、青岛大学药学本科生高考成绩均处于山东省考生前20%,理论知识接受能力与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均较强。
2、之前先修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基础课程,有助于学生对于药剂学内容的理解。
3、药剂学对学生今后工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药剂学的学习,每年均有许多学生选择报考药剂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教学:
1、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手段相结合
2、课堂提问等启发式教学为辅 实验教学:
1、着重进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辅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等启发式教学
总之,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教师上课的多媒体教内容学课件同学自行下载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师讲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讲授突出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横向和纵向联系,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1、对学生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占20%(实验操作),期末考试(闭卷)成绩占80%。
2、对教师的评教采取学生评价、督学评价、同行评议和领导听课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3、本教研室一位老师自2010年学生评教以来,历年被评为A级课程,2014年被评为青岛大学师德标兵。【教学反馈与教学效果】
药剂学课程开设十余年,教学效果良好,同学教学内容大都能理解并灵活应用。以2015年春季学期药剂学期末考试为例进行成绩分析:
一、旧教材教学内容的现状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分别第一开期与第二学期开设, 《无机化学》课时76节, 《分析化学》课时96节。这两本教材的教学内容的理论部分论述完整, 特别《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包括了元素周期表中大多数的元素及其化合物, 但元素部分的内容比较琐碎, 并且多数内容停留在描述性介绍的水平上。《分析化学》包含非水滴定, 重量分析, 质谱分析等内容, 大多数教师往往认为理论部分有深度, 系统性强, 代表了学科的发展水平。但这种浅、繁、全的内容并不符合现代中职生的教学要求, 也不符合现代化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 《无机化学》课程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 书越编越厚。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化、社会化的要求, 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已由“专才”型向“全才”型转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知识面已大大的拓宽, 然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 难以完成原有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无机化学》第八章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教材只罗列各种性质, 讲起来平淡乏味, 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分析化学》第十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介、第十五章其它仪器分析法简介, 因为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资金问题, 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没有相关的仪器, 因此这些内容往往以学生自学为主, 导致学生对元素部分及仪器分析部分内容的忽视。因此, 我一直认为有必须按“少而精”的原则重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
二、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特点
由《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合编为一门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 课时102节, 这可以说是《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课程最大的改革变动。无机化学部分大刀阔斧砍掉四章内容, 只保留四章内容, 如将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全部删除;而分析化学部分则减少三章内容, 将非水滴定、重量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内容删去。本教材共十四章, 无机化学只占四章, 分析化学则占十章, 将分析化学部分作为本教材的重点, 能很好体现其专业性。因为在药学专业教育中, 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中药学等各个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生命科学一个分支的医药领域, 其生产、研发和应用没有一刻离开过分析化学的帮助, 临床检验、疾病诊断、病因调查、新药研制、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测定、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都离不开分析化学。[2]从内容上看, 《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更能体现“少而精”的原则, 它将一些复杂难懂的内容删去, 只保留必须的理论知识, 克服理论知识偏深、偏难、偏多的状况, 并强调“基础”二字, 体现“宽口径、重实用”的职教思路, 更适合现在中职生的教学要求。
新教材还配有教学大纲, 对每一章的重点掌握内容还标示出来, 这对教师制定教学计划, 开展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每一章前面都加入“导学”、“课堂互动”、“相关链接”、“小结”、“同步练习”, 并配有答案, 内容形式多样, 从而提高教材的灵活性, 趣味性和可读性。对比旧教材单一的模式, 新教材更能体现知识的灵活性。
新教材在实践项目的选取上, 更体能了实用性这个特点, 所选取的实验都是可操性非常强, 突出以能力这本位的教学理念。
三、新教材教学内容的不足
新教材虽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 删除一些复杂难懂的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因为删除太多, 不可避免的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 特别是知识的联系性。比如, 无机部分的轨道表示式已删除, 但在第二学期开设的《有机化学》却多次出现杂化轨道知识, 学生连电子云、轨道表示式都没有听过, 要他们看懂杂化轨道, 那是不可能的。但, 不讲杂化轨道, 却无法讲明甲烷分子, 乙烯分子的结构, 特别是∏键, 不讲∏键, 又如何讲明有机反应中非常重要的加成反应?所以为了讲明杂化轨道, 在进行《有机化学》时, 我往往要补充轨道表示式的内容。我发现, 讲解了轨道表示式内容后, 再讲杂化, 特别是∏键的形成, 学生一听就明。在以后讲解苯的大∏键, 共轭效应, 学生都能理解。所以, 我认为, 在无机化学部分, 这部分内容不能删除。
还有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 也不能全部删除, 起码要保留一章内容, 简单讲解各族元素。总不能学完无机化学, 连一些重要元素的主要性质都说不上, 特别是卤素, 在《有机化学》多次出现卤原子, 卤化氢, 氢卤酸的字眼, 学生根本不明。同样, 讲到碱金属学生也不懂, 《有机化学》中讲醇的性质第一个就是与活泼金属反应, “醇与钠反应不如水与钠反应剧烈, 说明乙醇的酸性比水弱”但学生连钠与水反应都没见过, 如何理解?又因为删除了酸碱定义, 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乙醇有酸性?还有很多学生问:“老师, 水不是中性吗?为什么说水是酸性?”同样, 在分析化学中分析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时, 也出现“酸式色”和“碱式色”, 所以, 我认为, 要学生很好理解这些知识, 对于酸碱定义这部分内容应要保留。
当然, 内容增多了, 也需要增加一定的教学课时, 让学生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更有系统性, 为以后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体现教材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我想, 这才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初衷。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 简单的灌输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 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善于运用新教材各种模块,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在灵活性和趣味性问题上,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每章均在“导学”中展示内容提要、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并加入“课堂互动”“相关链接”“实例解析”等, 内容丰富多彩, 实用性, 趣味性强。内容上, 不再单纯是理论知识的讲授, 形式多样, 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激发兴趣, 变“死学”为“活学”。例如在“溶液的酸碱性及其p H值”的内容中, 注意介绍水的电离平衡, 通过“相关链接”延伸出水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及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 引导学生进行食品在体内酸碱性问题的讨论, 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扩大知识面, 并结合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 产生对生命化学的极大兴趣。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使学生主动思考
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不但是一门基础科学, 而且还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应用科学, 通过在课堂上联系实际的讲解, 让同学们感觉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际上就是身边的科学, 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形象教学和直观教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是反应式多, 分子式多, 模型图象多, 利用形象教学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大量的图、表来沟通《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 用系统归纳、总结的形式阐述每章的重点内容及与其他章节的相互关系;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教学, 如:实物、投影、挂图等, 使课程学习更加形象化, 这样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培养学生正确思维能力
目前,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被多媒体技术取而代之。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能有多重感官刺激, 图文并茂、音画相融、信息传输量大,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 节省课时, 减轻教师的劳动, 而且有使用方便、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增强学生记忆力, 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 增加教学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益, 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 并在课件中配以大量图片, 音频, 视频, 动画等, 一些较难理解的空间结构, 可通过课件一目了然, 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在进行滴定分析的教学时, 通过播放虚拟实验室的滴定实验, 学生不仅能看到一滴滴的溶液滴进待测溶液, 并能看到滴定曲线的逐步形成, 再看到终点的变色, 学生虽然没有进行滴定实验操作, 但通过多媒体的播放, 学生已能更深入去领悟滴定实验了。这种直观教学, 有利用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当然, 无论是多么逼真的视频、动画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真正动手操作实验, 所以,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 而不是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
五、加大实验投入、强化实践教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特别是分析化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化学人才培养中, 实验课与理论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5]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因此, 应对实验室加大了投入力度, 同时强化实验教学。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始终认为, 作为中等职业学生, 对于性质实验通过课堂的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 可以适当让学生参与, 而实践内容的重点应放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在每次实验中, 我都对学生的操作技术严格要求, 每个环节也都认真做好操作示范。对一些基本操作如分析天平的使用, 滴定仪器的使用等, 在实验安排上, 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反复操作的机会。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常用的化学实验操作, 并熟练掌握各仪器的使用, 每学期实验结束后, 都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实验操作考核。
此外, 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一些典型实验, 我们也尽量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分析化学实验, 教师所教授的不仅是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4]所以, 我们要强化“量”的概念, 让学生体会一滴溶液对实验结果带来多大的误差, 培养科学工作态度, 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参考文献
[1]石宝珏.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 (第一版) [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王宝峰.论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2:173—174.
[3]高红艳.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6:42-43
[4]刘利红.药学专业分析化学绪论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山西医药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 3:261.
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 分)
1、Wanger-Nelson法(简称W-N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方法,它主要是用来 计算下列哪一个模型参数()
A.吸收速度常数Ka
B.达峰时间
C.达峰浓度
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2、我国药典对片重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取20片,精密称定片重并求得平均值
B.片重小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7.5%
C.超出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
D.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1倍
3、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不包括()
A 粒度B.粒子形状C.吸湿性D.堆密度
4、根据临床需要,将原料药加工制成与给药途径相适应的形式,简称______
A.、方剂 B、调剂 C、剂型D、制剂
5、以下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______。
A.卵磷脂 B.胆酸钠 C.吐温80 D.十二烷基硫酸钠6、40g吐温80(HLB=15)与60g司盘80(HLB=4.3)混合后HLB为______。
A.12.6B.4.3C.6.5D.8.67、药剂学上为增加混悬剂稳定性,常采用的措施不包括()
A、减小粒径B、增加粒径
C、增加微粒与介质间的密度差D、增加介质黏度
8、以下有关干胶法制备制备初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油、水、胶的比例量要合适
B、要分次加入初乳比例量的水
C、研钵要干燥
D、加水后沿同一方向迅速研磨
9、油脂性基质的灭菌方法可选用()
A、热压灭菌B、干热灭菌C、气体灭菌D、紫外线灭菌
10、彻底破坏热原的温度是()
A、120℃ 30minB、250℃ 30min
C、150℃ 1hD、100℃ 1h11、不得加抑菌剂的制剂是()
A.VC注射液B.复方氨基酸输液C.氯霉素滴眼液D.咳嗽糖浆
12、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糖衣片剂应在多长时间内崩解()
A、15分钟B、30分钟C、60分钟D、20分钟
13、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A、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与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B、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配置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与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C、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药量与时间关系,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学
因素与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D、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学因素与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14、以静脉注射剂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是()
A、绝对生物利用度B、相对生物利用度
C、参比生物利用度D、静脉生物利用度
15、关于颗粒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专供内服的颗粒状制剂B、颗粒剂需要测定溶化性
C、只能用水冲服,不可以直接吞服D、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16、关于 胶囊剂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掩盖药物不良嗅味B、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C、可控制释药速度D、适用于吸湿性药物
17、不宜制成胶囊剂的是()
A、小剂量药物B、难溶性药物C、贵重药物D、易溶刺激性药物
18、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为()
A、胃肠道 pHB、胃空速率C、溶出速率D、胃肠道分泌物
19、可用作肠衣料的为()
A.CAPB.PVAC.CMC-NaD.HPMC20、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方法浸出有效成分,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通常为
()
A.1g相当于原药材的2-5gB.1ml相当于原药材的1g
C.1g相当于原药材的5gD.1ml相当于原药材的2-5g21、在凡士林作为基质的软膏剂中加入羊毛脂的目的是()
A.促进药物吸收B.改善基质稠度
C.增加基质的吸水性D.调节HLB值
22、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
A.西黄蓍胶B.甲基纤维素
C.硬脂酸钠D.海藻酸钠
23、包糖衣的正确工艺流程是()
A.隔离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
B.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C.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D.隔离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24、由于浓度低,主要用于矫味、矫嗅的制剂是()
A.溶液剂B.芳香水剂C.糖浆剂D.甘油剂
25、欲避免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可制成()
A.舌下片B.口含片C.咀嚼片D.泡腾片
26、制备时,必须用置换价计算投料量的制剂是()
A.软膏剂B.栓剂C.膜剂D.气雾剂
27、气雾剂的组成中,既是压力的来源又是药物的溶剂或稀释剂的是()
A.药物与附加剂B.阀门系统C.抛射剂D.耐压容器
28、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对药物和药液pH值无影响,可热压灭菌,作常
规注射剂的过滤。有以上特点的滤器是()
A.垂熔玻璃滤器B.砂滤棒
C.微孔滤膜D.板框压滤器
29、药学服务的目的是
A.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B.实现改善病人安全用药的既定结果 C实现改善病人合理用药的既定结果.D.实现改善病人医疗的既定结果
30、由小苏打、阿司匹林、枸橼酸、富马酸组成的剂型为()
A.咀嚼片B.控释片C.泡腾片D.口含片
二、任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 分)
1、欲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可将药物制成()
A、胶囊剂B、颗粒剂 C、包衣片 D、气雾剂
2、具速效作用的剂型有()
A、口含片 B、滴丸 C、注射剂 D、栓剂
3、在片剂生产过程中,物料必须具有一定的(),才能保证物料定量地填充到模圈中,压制成型,脱离冲模。
A、流动性 B、可压性 C、润滑性 D、崩解性
4、胶囊剂的特点为()
A.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
B.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
C.易溶性的药物不宜应用
D.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5、有关湿颗粒干燥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湿粒制成后应尽可能迅速干燥B.干燥温度应尽可能高
C.干燥时温度应逐渐升高D.颗粒的干燥程度应适宜
6、软膏剂必须进行的质量检查是()
A.酸碱度B.沸点C.融变时限D.粘稠度
7、能够反映混悬液物理稳定性好坏的参数是()
A.半衰期B.沉降体积比C.重新分散试验D.絮凝度
8、液体药剂应符合下列哪些质量要求?()
A.浓度准确、稳定、久贮不变
B.溶液型液体制剂应澄明
C.混悬型制(武汉自考)剂应保证其分散相粒子小而均匀,振摇时可均匀分散
D.分散媒最好用有机分散媒
9、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成分如下:
维生素C104gEDTA-2Na0.05g
碳酸氢钠49g亚硫酸氢钠2g
注射用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DTA-2Na为止痛剂B.EDTA-2Na为金属螯合剂
C.碳酸氢钠为pH调节剂D.碳酸氢钠为抗氧剂
10、片剂包衣的目的是()
A.使应用方便,剂量准确B.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
C.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D.使含量差异较小
三、填空题(共10个空格,每格 1分,共10分)
1、作为片剂的润滑剂一般均有()、()、()三种作用。
2、维生素 C 是易氧化的药物,在制备注射剂时可采取()、()、()等措施来防止其氧化。
3、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四类:溶液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
4、热原的检查方法有()和()。
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填充剂
2、软膏剂
3、置换价
4、膜剂
5、崩解度
五、简答题(共3题,共13分)
1、分析盐酸吗啡注射剂的处方,并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处方中 NaCl 的量。(6分)盐酸吗啡0.5g
氯化钠适量
依地酸钙钠0.25g
亚硫酸氢钠5.0g
注射用水 加至500ml
(已知盐酸吗啡、依地酸钙钠、亚硫酸氢钠、氯化钠的 1% 溶液的冰点降低度分别为 0.086、0.12、0.35、0.58 ℃)
2、简述制剂中粉末制粒的目的。(3分)
(毕业论文)
题 目_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_ 专 业_____教育学______ 年 级___2008级太原班_____ 指导教师_____杜老师______ 学员姓名_____于红云______ 学 号__2008级_太原班811116___
2010年10月18日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摘要
本文先从三个方面就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述,接着从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就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认知现状、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素质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教学管理现状、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教学评价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阐述,最后对提高中学地理课程教学水平提出了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理; 教学; 分析
Teaching in the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ABSTRACP
The paper first three terms on the corrent charateritics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instruction was fully discussed,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ssroots educators, academic status of geography teaching cognitive status.Secordary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staff development secondary school.geography teaching situ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of evaluation of a comprehen sive.systematic analysis.daborated ,and finally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KEYWORD] GEOGRAPHY;TEACHING;ANALYSIS
目 录
一、引言.................................................4
二、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4
(一)图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独特方式.......................4
(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5
(三)电教媒体运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6
三、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6
(一)师资力量薄弱.......................................6
(二)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8
(三)教学资源不足.......................................9
(四)、乡镇初级中学不重视地理教学的现象表现突出..........10
四、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水平的建议..........................11
(一)增加地理师资的培养力度............................11
(二)改善地理教育的硬件环境............................12
(三)更新地理教育理念、方法............................12
五、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8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要求突出“有趣、多能、重情、务实、高效”的特点,通过其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以达到培养人才,适应社会,适应未来需要的目的。历史是在不断改革中向前发展的,就地理课程教学来说,不仅面对着社会的改革发展,地理学的不断更新发展,同样也要求教学本身进行改革。西南师范大学文星跃老师在其“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剖析”中学地理教学体系中的“问题”的同时,还“对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笔者受教颇多。笔者是基层地理教研工作者,是从基层角度去观察、归纳、分析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再加学识、能力有限,难免有失偏颇,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同仁批评、帮助!就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而言,笔者认为,较之未纳入高考时的状况来说的确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就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要求来说,确实是问题多多,不用忽视!本文就我所知道的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主要现状略作分析,与同行共同切磋。
二、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
(一)图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独特方式
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包括实物实地照片、模式图、结构图、过程图、示意图、分布图、剖面图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如在讲“季风形成”原理时,让学生读“亚洲1月、7月冬夏季风图”和“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图”。通过对图中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得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其差异。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多种形式的图式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直观,提高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其次,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局面。第三,通过读图、拼图等,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询知识的热情,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 实行参与式教学有助于使学生投身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在地理课上“多说说”,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学生参与式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a、地理模型制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有选择地制作地理实物模型,使学生在“学与做”中学地理。如地球仪、等高线、省级政区拼图游戏等,促进学生的地理感知,并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参与模型制作,动手又动脑。b、设疑问答。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第一部分中的四季成因 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层层设问,循循诱导,分析和归纳出四季变化的原因。参与式教育,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以上两种,但使用时应注意做到“三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设计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
(三)电教媒体运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电教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突出的优势,若使用不当,不但其优势难以体现,而且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电教媒体,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电教媒体未进入课堂前,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板图,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识。县教研室地理组教师自行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电教媒体凭借其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近年来许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导致师资力量薄弱,表现如下:
1、专职教师少,兼职地理教师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
兼职地理教师又存在如下种种情况:[a]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 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甚至有的学校连搞后勤事务的同志也来兼教两节地理课;[b]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期更换一个;[c]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
2、课堂教学水平不高
a、教学方法呆板。大多数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尤其是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复述一遍或照抄一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
b、钻研教材不深。大多数教师上课都只是就书本讲了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对与理解教材有意义的其他地理知识很少涉及,也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弄清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c、知识传授错误。少数教师由于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3)教研气氛不浓师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理论应用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教研活动开展少。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对教研活动比较重视,但缺乏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机制,把教研活动看作是检查的手段,有的开展了教研,但没总结,不了了之;有的教研活动没有深度、广度。其次是承担教育教研的工作者、教师也对教研意义认识模糊,认为教研出不了成绩,只要自己把好大纲、看好教参、做好实验、管好仪器设备,按本授课就万事大吉;或者认为开一、二次公开课、听评课,外出一、二次听课或开会就可以充作教研,缺乏研究精神;有时教师虽然进行了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的质量、内容及形式等层次低、比较肤浅和单一,没有深入下去,使教研本身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其改革与发展。所以县教研室要求各区成立地理教研联组,有的区教研联组虽然成立了。但是教研活动开展次数太少,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召开过地理教研会。有的区连地地理教研联组也没有成立,教研活动基本上为“零”。
(二)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构建开放式课程,这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有的教师习惯了以往的课程模式,总感觉“如今的课程及教学无章法可循,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意识到开放式地理课程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但不知如何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无 所适从。比如一些教师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正好说明,该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该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该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增知、长智、练能的学习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艺和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不足
1、地理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应用到地理教育教学中。导致一些优秀的、有用的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并没有完全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帮助学生积极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2、教学设施配置差,大部分中学教学硬件设施薄弱,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农村中学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不少学校未能配备完整图书室、实验室,大多只是因陋就简;教师备课时手头上只有课本和教 参,要讲解知识没有挂图,要实物展示没有标本模型。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记,就此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不用谈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3、地理教学设施除了配置差,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专门管理。由于地理教师替换频繁,上一任地理教师不能如数地移交地理教学用具(地图、挂图、仪器等),结果是越移越少。平常学校和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用具也没有认真保管,故地理教学用具损坏的现象也严重。常常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挂图用不了两年就破烂不堪,一只新的地球仪用不了一年就层层剥落。有的教学用的地图被教师拿去当作装饰画,地理教学仪器被当作装饰品。还有的学校,地理教学用具买来后,长期藏在保管室。
(四)、乡镇初级中学不重视地理教学的现象表现突出
由于受现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政策影响,现在地理科的会考在初二年级完成,学生进入初三后就与地理知识相处陌路。学生学地理随便,教师教地理随便,部分学校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的监督也完全处于“真空”地带。即使有的学校教师上地理课,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也是根据大纲要求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机械的背什么、不求甚解,师生决不越雷池半步。初中学业完成升入高中后,地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极少,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反映地理难教。本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地理知识脱节势必加重高中地理教学的负担,影响了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水平的建议
(一)增加地理师资的培养力度
1、政府加强文化、教育职能和加大宏观管理和投资力度,加强中学地理师资的培养和培训,高校在政府教育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开设一系列地理教育专业,改进师范大专院校地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内容,突出应用技术课程比重,增加实习、实验比重,提高师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与能力。培养具有高度自觉能动性教育人才,使之有利于人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确实使地理学科的教学者适应于素质教育模式的转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今后具体的教学中去,使地理教育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2、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应在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的前提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性问题。要督促学校严格按照中学课程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坚决制止有些学校滥砍、滥占、滥挤地理课时和压缩地理教学投入的不良倾向;要有效地制止中学地理教师的流失,稳定教师队伍;应迅速纠正少数学校对地理教师的不公正待遇,不得在评职、晋级、奖金、住房等方面人为地压低地理教师,而妨害他们的切身利益,也不能在业务进修、教学研讨、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剥夺地理教师正当的工作权利。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省地市,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组织好现任教师师资培训工作,重点是提高对新教材的授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实践活动的能力。在地理教师任职资格方面切实落实教师法所规定的要求,非师范地理专业毕业的地理教师 均属不合格的师资,这部分人应通过进修达到符合要求的水平。加强和鼓励现任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再次提高。建立一套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考核体系,包括知识的考核与能力的考核,要知识与能力并重。
(二)改善地理教育的硬件环境
1、加强地理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方面初中以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为主,高中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主较为适宜,应保证时数不得随意删减,加强对统考的严格管理,保证其严肃性,把好质量关,更应当恢复地理在高考中的原有地位。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知识的形成与品德的培养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会学习并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并重;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并重;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并重;必修课与选修课并重;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并重,努力使中学地理教育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2、在教学设备方面要建立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要满足教材内容和实验、实习的要求,建立电化教室,将录像、幻灯、投影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全国统一编制地理图片、录像片、幻灯片、投影片,及时与教材同时配套出版发行,供应。充分发挥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易化教学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3、各地应建立自己的乡土地理实习基地,编写相应实习指导书发给学生使用。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和德育培养。
(三)更新地理教育理念、方法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通过一系列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探索出培养具有高度自觉能动性人才的途径和模式,使之有利于人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确实使地理学科的教学适应于素质教育模式的转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使地理教育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基本理念,要求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给地理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地理教学活动不但要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与智力特点,还要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就使得实际能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机遇,深入钻研地理教材,灵活地采用并创新多种生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弘扬学生的个性,以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落实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自然与经济规律的能力,使学生获取探求知识的能力;加强科学思维方式,使学生获得智力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造福人类的责任感,加强非智力品质的培养,这些应作为改进地理教学活动的重点。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学会动脑、动手,培养观察、阅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 性和创造性。发展智能和进行审美教育,加强竞争意识教育,让素质教育真正在地理教学中得以延伸。
素质教育要求对地理教学环境精心设计,周到安排,它要求内容上求“实”,训练上求“活”,方法上求“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上学到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教师要不断改革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大力提高自身地理教育素质,加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创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和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深入新课程改革,学习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地理课程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努力.1、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浓厚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往往来自于良好的教学方法。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了今天课堂教学的畸形发展,满堂灌,一言堂,题海战术经久不衰。学生处于学习上的被动地位,被支配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应该用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在轻松、活泼而又热烈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技能的方式。“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因此,必须优化教学模式,变“注入式” 教学为“启发式”,转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探索去体会其中的乐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这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农村中学设备简陋,这就首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的进行教学。因此,地理老师若能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兴趣,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在地理教学中不断的创设情景和开展假想性实验,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佳途径。
3、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
“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通过质疑,通过探究,学生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能够举一反三,我们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学的更加灵活,更加丰富。
4、结合乡土地理,渗透德育思想
地理教育担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地理教育除了细心的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要“生活即教育合一”的 15 思想引领,不唯书、不唯本,做到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奉自然为宗师,以社会为大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渗透德育。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问题,国家必须重视地理学科,建立“地理科学体系,发展地理科学。”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愈来愈多的 人所重视,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21世纪将是地理科学的时代。”我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完善,中学地理学科教育,必然会随着国家的振兴、社会的进步、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显示它无可争辩的育人活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无论是学科地位认知问题,还是师资队伍素质问题、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教学管理问题、教学评价问题,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管理者对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认知观念问题。如果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管理者能站在经济建设的高度,站在国家民族振兴的高度去认识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客观地摆正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上述诸多问题则可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J].海南出版社,2001
[2] 褚亚萍.地理学科教育学[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 李建刚.现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4] 孙大文.地理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5] 褚亚平.中学地理教学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 [6] 刘盛佳.地理学思想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7] 方 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致谢
关键词:药剂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学科[1],其主要是将原药物通过各种方法制备成适宜的剂型,以满足临床用药需要。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最好途径,是对理论教学最好的补充[2]。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制药工艺的改进,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药剂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也需要优化。笔者在近几年教学中,结合药学专业药剂学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从课前准备、实验过程、效果评价3方面,对药剂学实验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1高职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
当前,高职药剂学实验教学所用教材内容侧重于药物常规剂型简单制备,不符合药物制剂生产车间实际生产过程[3],重理论、轻实践,重实验内容、轻实验意义———更好地验证理论和拓展理论,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职业精神。此外,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无法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药剂学实验课前准备
虽然多媒体已经进入课堂[4,5],但是单一的PPT仍然不能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鉴于目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我们将药剂学实验中的相关知识点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观看微课,进而小组讨论,归纳制备工艺流程,再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最终了解制剂制备过程。此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探究生产工艺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提升动手能力。现以制备醋酸洗必泰栓为例,做一介绍。先将实验过程等内容制成微课视频。由于栓剂成模时灌模的多少、灌模的温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栓剂最后成型,在微课视频中,将几种情况通过视频一一展现,让学生归纳、总结,最终得出栓剂制备工艺,从而制备出合格的成品[6]。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真正了解栓剂生产工艺。
3实验教学改革
3.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在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传统灌输式实验教学方法改为“三步教学法”,即学生结合教师布置的预习内容以及提供的微课视频,以小组讨论等形式设计实验预方案,实验课上初步了解实验原理、步骤等,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实验操作,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7]。
3.2改革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性质,我们将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为基本验证性实验、综合实践性实验和自主探究性实验,有选择地进行实验教学。基本验证性实验主要用于更好地巩固理论内容,适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践性实验有助于多学科的交融,如含量测定、杂质检查等,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自主探究性实验需要学生课余查阅资料,设计工艺路线并加以实施,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指导者,学生由执行者变成主动参与者,因而能发挥学生潜能,激发求知欲[8],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3改革实验管理模式
药剂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传统药剂学实验教学都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由于实验室资源有限,一些需要大型设备如压片机、胶囊机、充填机等教学的实验往往以演示为主,学生很难进行实际操作。我们采用开放实验室的形式,让学生课后随时到实验室练习,提高动手能力。同时,成立实验室管理小组,由操作熟练、规范的学生管理和示教,实现教、学、做的统一。之后,适时带学生进入药厂见习,深入生产一线,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药厂的零距离对接,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4实验效果评价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9],完善的实验考核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学生能力水平[10]。结合实际,我们对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分为5部分。
4.1实验预习报告
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提供相关实验视频,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学生通过自学,查阅相关文献,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包括文献查阅结果、本次实验基本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在实验课前上交,教师给出本次实验预习成绩。
4.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态度的体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有些学生较少动手,抄袭他人实验报告。我们要求小组长对实验内容进行分解,让每位组员都有事可做,每个人对于实验报告的书写都有所侧重,这就需要成员对实验内容有深入了解。学生将实验报告写好之后,上传至云班课学习系统,同时附上实验成品图片。教师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成果给出成绩。
4.3实验态度
尽管很多实验都是在小组合作下完成的,但每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却有所差异。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参与度,由小组长对组员表现进行评价,给出本次实验态度成绩。
4.4学期实验考核
学期结束前,安排一次期末实验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动作规范程度、实验态度等。
4.5见习
为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去药厂轮岗实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深入到药厂的各个生产岗位,跟着师傅学习制剂生产的各个细节,学习GMP的各项要求。见习结束后,由带教师傅给出见习成绩。
5实验成绩
平时成绩:实验预习报告成绩占20%,实验报告成绩占30%,实验态度成绩占20%,学期实验考核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70%,见习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30%,实验总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6成效实验教学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较被动,实验效果也不理想,不利于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其胜任岗位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福德.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马春娟.基于能力培养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6):49-50.
[3]范高福,刘修树.基于“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融合的高职药剂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9):65-66.[4]汤继辉,金涌,臧红梅,等.药学(临床药理学)专业的药剂学教学探讨[J].安徽医药,2011,15(2):262-263.
[5]查道成.多媒体技术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利弊[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23(9):74.
[6]刘苗,张邦乐.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定标准[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5):84-86.[7]鲁莹,钟延强.药剂学课程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和探索[J].药学教育,2012,28(2):20-23.[8]姚建文,陈静,刘珂.颜元教育思想对药学教育创新的启示[J].药学教育,2011,27(1):17-19.[9]杨金香,李俊波,贺艳斌,等.整合药学专业化学实验课程探索建立教学新模式[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24(5):626-628.
一、根据专业特色, 合理设置课程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据了解, 国内同类院校药剂学的总学时数大多不超过100学时, 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3∶1。郑州华信学院选用的教材是孙耀先主编的《药剂学》新版教材, 课程总学时数为102学时, 其中, 理论课72学时, 实验课30学时, 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接近2∶1。学院将整个课程教学分成两部分, 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并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 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动手能力, 逐渐成长为高级应用型药物制剂专业技术人才。
笔者认为, 学院改革课程设置的意义在于:第一, 增加总学时数, 改变面向基层定位办学只注重普通制剂学习的传统教学思路。第二, 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数, 充分体现药剂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 通过实验,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 实行分段教学, 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 同时加强了与相关学科的衔接, 增强了学习的系统性。此外, 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更有利于其专业习惯和实践技能的养成。
二、立足教材, 积极探索理论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 “填鸭式”教学模式终将被淘汰。在对药剂学教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讲解药物新剂型、药用辅料的内容时, 采用案例教学法, 以真实可信的事例直观地反映剂型的先进性;在讲解剂型制备的内容时, 则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录像、图片、动画等形式, 使学生对抽象的制药过程能够有真切的体验和感受, 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又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在讲解具体制剂的内容时, 宜采用流程教学法, 通过展示每种剂型的工艺流程, 使学生全面了解药剂的制作过程。总之,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能够降低课程难度,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极大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 采用案例展示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研讨、探究,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如在讲授药用辅料的重要性时,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 教师可通过列举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的亮甲素案件, 使学生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进一步的认识。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 而且能引导他们对课本知识进行思考与延伸。
2. 实况教学法
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相比, 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它牵涉面广, 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 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 而药剂工业生产设备与实验设备相关性较差, 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 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到工厂进行实地参观、见习。因此, 我们到药厂实地拍摄片剂、注射剂的生产过程, 并将其做成直观、生动的课件在课堂上播放, 同时配以音乐和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助多媒体承载信息量大的特点, 实施实况教学法, 是提高药剂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3. 流程教学法
药剂学具有学习内容多而散, 叙述性、记忆性强等特点, 学生容易听懂但难以系统掌握。而药剂学课程体系安排是以剂型为主线, 每种剂型的制备又是按工艺流程进行的, 因此适宜采用流程教学法。流程教学法的突出特点是将药剂学的所有内容整合为药物剂型的制备流程, 犹如一条线, 把零散的珠子都串了起来, 使学生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 对药剂学的学习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4.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通过设定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解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设计时, 教师可以就维生素C水溶液的化学稳定性提问,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药物化学知识, 从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入手, 结合注射剂的制备过程, 找出影响维生素C水溶液稳定性的因素并加以解决。通过设定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 自己设计处方, 大大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 改善了学习效果。
三、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药剂学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使其在实践中学会应用药剂学理论知识, 并正确地分析实验结果, 进而提高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实验教学应该随着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特征, 合理设计实验内容, 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 药剂学实验的绝大部分是对理论的验证, 缺乏创新性;在实验方法上基本是机械模仿,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郑州华信学院的药剂学实验课安排了15个实验。一方面, 在典型的普通制剂的基础上, 增设了药物基本理论和制剂新技术的相关实验;另一方面, 开设了一些新剂型实验,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口径。如大蒜油包合物和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用β-环糊精将大蒜油制成包合物, 使被包合的药物稳定性增强, 还可以掩盖大蒜的不良气味。通过实验, 学生能够进一步把握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教学中引入问题教学法, 教师认真研究实验内容, 巧设问题情境,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知识, 课上首先解决问题, 然后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达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在实验教学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只作为指导者,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 才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3. 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课上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学生课前不预习, 实验课后交上来的报告数据雷同,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情况没有反馈总结。鉴于此, 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报告, 这样, 他们必须在课前将有关报告的内容写在实验报告上, 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验结束后, 当堂记录、处理实验数据, 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教师及时批改实验报告, 交作业 (实验成果) 时给以评分, 使学生在每次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堂完成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四、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保证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成效
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 在教学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首先, 教师应不断更新理念, 时刻关注教学改革的进展, 随时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其次,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掌握多学科综合性知识。如郑州华信学院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到制药生产企业见习, 深入药品生产、检验第一线, 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最后, 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 才能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使药剂学的教学改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孙耀华, 江丰.制剂技术与设备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药剂学课程分析1】推荐阅读:
药剂学12-13
药剂学要求09-15
药剂学作业题11-29
中药药剂学考点总结12-09
药剂学期末复习资料11-05
药理药剂学专业学生自我评价06-25
东大16秋学期《药剂学》在线作业10-31
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回顾药剂学10-26
药剂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信12-12
药剂实习鉴定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