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校学习思想总结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团校学习思想总结(精选6篇)

团校学习思想总结 篇1

尊敬的团组织:

作为一名大二学生,首先,我非常荣幸能够成学校第一期团校的一员。在短暂的学习期间,我与参加此次培训的五百多名学生干部一起,聆听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与学员们探讨学习,收获了许多,所受的影响也很深。

团校学习思想总结 篇2

一、以教材内容为依据, 围绕基本原理指导选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根据教材内容, 启发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发现捕捉问题, 因此确定选题时应注意不能完全脱离政治学科教学内容。如在学习到高一思想政治课《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框的关于牛蒡价格探究的小栏目。这一探究主要是围绕着牛蒡价格的涨落是怎样影响药农的生产活动展开讨论的!从而得出价格的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原理。在教学中, 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这时我适时地提示全班的同学举一反三, 在身边有没有相关的例子?几个农村的学生立即反应:“2009年云霄的特产水果枇杷价格暴跌的现象!”我进一步发问:“为什么会出现枇杷价格暴跌的现象?产生这样的现象会不会出现什么影响?怎样才能减少枇杷价格暴跌带来的损失?”这个问题引起了绝大多数的同学的共鸣和大讨论, 从6年前的3·28枇杷节后的大规模种植到2009年果贱伤农等等现象纷纷地提出了自己的各个角度的看法, 就此我及时地引导学生确立相关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关于云霄枇杷价格暴跌现象的探究》并指导学生做社会调查, 通过调查实践, 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果园, 采访果农, 走访了物价局、民政局、政府相关领导。加深了对枇杷现象的了解以及如何利用价值规律为我们服务原理的理解。在结题中不仅比较深入的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了枇杷价格暴跌现象的原因, 更是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在对政府防止“果贱伤农”问题所做出的相关措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得到了良好的研究学习效果。可见, 结合教材内容, 开展研究性学习, 经常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探索与教材密切相干、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 从而确立好课题, 能使学生在加深对原理理解的基础上, 开拓了思维, 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二、指导学生结合本地区的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 引导学生选择有特色的研究主题

抓住热点而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由教师确定研究主题。课题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但指导不能变成包办, 尽量避免成人化和功利化。由于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才开始进行的一项课题, 因此难免很多学生选题时角度过大, 过于空谈!例如有些学生选择“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 虽然也是社会热点重点问题, 但是课题内容的难度不适合于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即使结题也是通过上网查查抄抄资料, 得不到真正的锻炼, 也形不成自己的研究特色。这时老师更应当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关注本地区的政治经济现象, 比如2010年我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 广泛开发想象和综合分析能力, 针对我县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 选择了“打造光电之都———云霄发展光电产业的现象分析”等题目。学生抓住了身边耳熟能详的经济发展问题, 既能从发展光电产业对企业、农业、就业、经济的积极影响去分析研究, 又能从消极影响带来的不利因素及其对策去分析研究。研究题目确立后, 他们积极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访问、调查、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等。针对发展光电业问题, 他们选择了“工业立县和保护资源”“光电产业的发展对云霄经济的影响”等角度, 通过广泛调查研究, 取得如何开发光电资源、发展光电产业中又可能出现哪些破坏资源的行为、要采取怎样保护措施等实证资料, 论证了发展光电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辨证思维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敢于探索、调查, 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观点, 又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辨证思维能力。

三、结合德育的目的进行选题指导

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密切相关的问题开展研究, 在学习的同时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选择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密切相关的课题, 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贯穿了德育的目的。例如“对网吧经营管理和规范的建议”“中学生的消费观”“中学生早恋现象”、对“校服”的思考、“学生对考试的看法”等课题。这些课题都与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成长过程关系密切。这些都是以往在课本或学校里对学生再三进行教育的内容, 由于是被动教育, 感受不深, 甚至被有些人当成耳边风。而现在是学生自己在研究中去认识, 不仅受到的教育深刻, 而且, 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其辨别是非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又如2008年, 云霄县开始设立公交车路线!县城的公交车成为了一个比较新鲜的话题, 但是运行一年来, 伴随着各种道德、经济、习惯、交通的问题接踵而来。我的一组学生们在我的指导下确立了《云霄公交车现象的探究》, 学生们亲自跟访了几路公交车, 并采访了公交车的司机、交通主管部门, 并对车上的乘客进行了调查采访。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和体现, 并且对公交车上的道德现象有了深入的了解, 对公交车的管理和对云霄人们的生活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并针对道德风尚, 劳动报酬, 路线的改革和基础建设投入等方面对相关部门和乘客群众做了建议和倡导!这一课题也取得了十分优秀的结题报告, 获得了多项评比奖项!

团校学习总结 篇3

这次团校的课程是由开学典礼和讲座专题两个部分组成的,而讲座专题分为“学生干部的工作理念及价值体系”,“知行合一,和而不同”,“改革开放三十年”,“开拓创新,做新时期的优秀共青团员”,“学习干部执行能力的提升”这五个方面,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更好服务于我们广大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教育。

在简短而隆重的开学典礼中,我们重温中国共青团历史,不忘团发展的艰辛历史;我们的团吸收新的团员,增添了新的力量和活力;我们聆听老师对全体团员的殷切希望,努力奋斗。

这次团校的第一讲是由朱鑫銓老师主讲的有关学生干部的工作理念和价值体系的内容。朱老师讲课很受大家的欢迎,他的课堂上,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朱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讲了这个问题。第一点,学生干部是什么,他说,学生干部是一座桥梁,一面镜子,一扇窗户,一面旗帜???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我觉得我们这些班干更应该认识到自己是什么,先是学生,职责是学知识,学做人,再担任一些社会工作,进一步的学习。第二点朱老师讲了关于学生干部的认识定位的知识。我清楚地明白: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常的学习和学生工作中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放松自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处事都会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起到我们学生干部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三点,朱老师针对学生干部的工作定位从工作任务,工作分类,工作形象,工作艺术这四个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许多,就像朱老师所说,要相信付出终究会有回报的,我们一定要在做好人的同时做好学问。

这次团校的第二讲是由管理学院的刘佳老师给我们讲授的关于“知行合一,和而不同”的问题。刘老师讲课幽默,声音优美,吸引了我们所有同学的注意力。她以自身的经历给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境界,颇有趣味。

这次团课的第三讲是由戴跃侬老师给我们讲授的而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事情。尽管内容有些乏味,但是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是吹进了我们学生的耳朵,让我们深切感受着国家这么多年来的巨大变化,感叹不已。

这次团校的第四讲是关于开拓创新的问题,这个话题也是我们大家较为关注的。随着社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观念也逐步向创新观念转变。老师在开始的时候,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创新事例,让我深深的感叹:创新真的必不可少啊。接着老师讲了创新的特征:1.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2.观念具有高度的流畅性;3.思维具有灵活性;4.认识具有新颖性;5.智商在中学以上;6.人格特征明显。老师还在讲授的过程中还穿插了一些小游戏,整个教室,气氛飞扬。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学到一种创新的方法,一种创新的精神。事实上,创新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够胆大心细。通过这次听课,我意识到我一定要学会一种创新的选择,创新的精神。

团校培训思想报告 篇4

当我知晓我被同学们推选去上团校培训的时候,我便知道同学们相信我、支持我。但同时我也明白我是同学们的班委,需要代表同学们,为班级服务。

这次的团校培训,每一讲都会引起良久的思索,给我以启迪。无论是从做人这一大的方面到做班委,还是从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到一名共青团员,我们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现在我们作为大学生是以学习为中心,在整个团队中我们则必须具备团队精神和开拓精神。同时,在我们进行工作中,我们干部则需要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沟通意识,这样才能完成好你的工作。同样,你在团队中作为一名干部,你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活动中起到组织领导作用;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而在思想上则要起到协调带动作用。在学生工作中则塑造形象,树立威信,坚持原则,灵活运用,全面发展,个别落实,积极思考,勇于创新,扬长避短,学会用人。这样我们的学生工作将做的更出色。

这期培训更让我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我们最后一讲上,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即使是小游戏也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我们伟大的祖国能有如今的辉煌更是离不了全体人民的团结。人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团结就是力量,在汶川地震中中国人民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之所以能战胜这一困难,显然是离不开团队精神的;不仅是在面对困境,同时在灿烂的时刻也会让我们看到团队精神,2008年的奥运以及今天的世博会无一不展现了团队精神,正因如此,才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的美丽。缩小范围而言,作为班委,要将班治理好,首先需要班委之间的和谐做好带头作用,进而将全体同学团结起来,共同维护我们的集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集体主义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国家、集体实现共同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集体主义精神,不仅对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我们作为一名团员,一名同学们的班委干部,更应该坚持集体主义,以班级集体为重。

团校学习心得 篇5

尊敬的团组织:

自第一讲团校课程开始至今,四讲已经结束了.如果说有什么对自己的实质性影响,我想后思还是自己思想上的提高.相比于其他同学而言,能接受团校的培训,我觉得很幸运.,在这段忙碌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好多,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正确了解了有关团的更多动态和,我将在今后的生活中铭记团的教训,规范我的行为,做一个有益于祖国有益于社会有所作为的人!青年时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往往有许多潜能,被自己以各种理由忽略或否定。比如在为人处世方面缺乏自信心等等。但通过团校的学习后,让我们知道作为当代大学生,当代的共青团员,应有充分的自信心去完成领导分配下来的任务和使命,团课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应该如何使自己充满自信心,去迎接和挑战一切困难。

团课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可以使我们成为德才俱备的.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来将是知识青年充分发挥创造力和聪明才智的时代,于是我们应在课前留下我们报效祖国,报效党和人民的期望刻苦学习的身影,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的明确了团组织和党组织的关系,是我对党的认识渐渐从朦胧走向清晰,明白了不仅要在学习中开创,还要进一步了解党的条件,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团员及一名合格的党员发展对象.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具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去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更加自觉的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党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甘愿吃苦,不怕吃苦。

在团课的学习过程中,让我们全面的认识了共青团,全方位了解了共青团的社会职能,深刻理解共青团现实和长远的工作任务,从而找准了自我位置,认清责任,积极努力的做一个合格的共青团员,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先进性。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所以共青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其中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团和党的章程,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领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祖国的统一,为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我虽是一名大一新生,但三年后就面临着就业问题.老师也就这方面也给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指导,在课堂上,我知道了就业的艰难,但我有信心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中发展我自己!我在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积极参加学生会和各种社团,在那里锻炼我自己的能力!在学生会的竞选中,我挑战了我自己,从一个不敢说话的我变成一个在各种场合说话不拘束的我,从一个胆小的我变成一个胆状的我,这些大的性格变化都是在这个美丽的学校中成就的,它让我有了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有了这些准备和指导,我们熟悉了毕业前该做好哪些工作!最后,我想说说对院里开展学生工作的一些想法。一是要把团校培训继续下去,高效且切合团学干部实际的开展下去。在形式上也可以有所改善,也可以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另外,在安排学生干部之前,要讲清楚其职责,辅导员可以做这项工作。一些学生干部干了很长时间甚至一两年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这样职务工作互相交叉,会造成人员的浪费,有些事情可能办不成。

时间虽短,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感谢老师能给我一个这样的机会来学习。真心的希望团校能一直发挥作用,我们的学生工作开展得越来越好。

总之,团校对我而言,远不只是教会我一些书本知识,更不是一次入党前的简单培训。它让我明白,作社会新一代知识青年,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远大的理想,并有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坚韧意志。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也许值得我一辈子去咀嚼,去领悟。不管怎么说,团校的学习,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将让我受益终生。

孔子的学习思想评述 篇6

一、学习的目的

就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学习”一词, 就是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一语转化而来的。“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这一段话概括说明了学习的目的: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知识、传道授业、治国平天下。而获得知识与传道授业, 最终还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为了参加政权, 从事政治活动。“学而时习之”就是关于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关于传道授业的教学工作, “朋”字, 有解为朋友;“人不知而不愠”正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好了就应该被认知而“从政”的, 也就是所谓“学而优则仕”。虽然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学习”的内涵和外延要比孔子深广得多, 但不可否认,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比较全面论述学习的人。

二、学习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为政》, 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以至于后来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王充、张载、王夫之对此都曾有所阐发。这句话包含着深刻的认识论的道理, 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不懂装懂, 遇事碰壁, 才是真蠢。如果真的无知, 并知道自己无知, 还算是聪明。而这却是要一番努力才能得到的聪明。例如《学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学得越多, 才会感到学海无边, 知识无穷, 才会知道自己不懂的知识还有很多。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东西, 就要采取怀疑的态度, 那么就会虚心的去学习了。所以真正有知识的人都是比较谦逊的。

孔子提倡严密谨慎的治学精神, 主张做学问就是要一丝不苟, 反对虚妄不实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 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对于道听途说的东西, 孔子认为那只是传闻, 是与事实不相符的, 我们必须要谨慎对待, 不能直接作为学习的可靠材料, 要经过分析才能拿来引用。对于研究历史他则主张要通过掌握大量的历史文献材料, 要有充分的证据才能拿来引用。

在学习上必须严谨, 学习态度上最忌骄傲自满。所以孔子用“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来启发学生。学习上最忌主观成见, 提倡尊重客观事实, 有错即改。孔子提出要杜绝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叫人不要妄自揣测, 不要专断, 不要自以为是。学问上如果有了错误就要敢于承认, 及时改正。如果有错不改那才是真正的错误。他还提倡虚心向别人学习, 既要向别人正确的方面学习, 又要善于从别人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引以为戒。

三、学习的过程

孔子所谈的学习, 主要是指诗、书、礼、乐等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五个阶段, 即“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礼记·中庸》博学审问属于思的功夫, 笃行属于行的功夫。所以孔子的学习过程可以大体概括为学-思-行的发展过程, 基本上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孔子提倡博学他认为博学的方法有五多:多学、多看、多听、多记、多问。多学就是指广泛的去阅读文化典籍, 关于多看、多听、多记, 孔子认为这是学习的基本功。他说:“多闻着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对于看, 孔子认为必须看明白, 看不明白的地方, 模糊不清的地方应当作为疑问争取下次弄懂。其余清楚的部分要谨慎加以实行。对于听, 孔子认为必须认真听清楚, 有不懂的地方不要稀里糊涂的过去, 要争取以后听清。对于听得好的要认真学习不要道听途说, 孔子认为那是不可取不可靠的。再多看多听多学的过程中, 孔子认为要同时进行记忆, 把知道的东西随时加以储存。如果只学不记那就等于没学。孔子因为随时用心记忆, 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 所以具有较强的记忆力。

人们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抽象、综合、归纳和演绎, 形成概念, 并进行判断和推理, 达到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认识, 这就是人的思维过程, 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把真正的知识学到手。所以学习的时候就要进行思维活动, 学习知识要同发展治理相结合, 二者不可分离, 不可偏废。同时孔子还提倡“温故而知新”, 他非常重视学习的迁移, 鼓励创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就是再温习原有知识的过程中, 经过知识的储存, 积极的思维, 从而获得新的启示, 近一步发展推理认知能力, 去认识新事物探索新知识, 创造新思想。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迁移的人, 他从实践中认识到旧知与新知识之间存在着辩证的联系。

四、学习方法

孔子关于学习方法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学而思”。这就要求学习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结论, 孔子提出在学习中应积极主动去思考, 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就是说一味的读书, 而不思考, 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 就会被书本所左右, 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甚解。即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的学习积累, 进而对知识加以研究和推敲, 也只能是流于空想, 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 而且还会产生更多的疑惑。所以学习和思考是互为条件的, 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做到在学中思和在思中学, 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在这里孔子明确提出了以学为主, 以学为先, 空想无益。再强调学的前提下孔子也是很重视思考的。在《荀子·法行》就曾引孔子的话:“君子有三思, 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 长无能也;老而不教, 死无思也;有而不施, 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 则学;老思死, 则教;有思穷, 则施也。”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 他提出不少精辟独到的学习理论见解。如:“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等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 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应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其思想中也有落后保守的一面, 如“学而优则仕”“君子不器”等。因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对他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吸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2]钱穆.论语新解[M].成都:巴蜀书社, 1985.

[3]栗洪武, 朱智斌.中国教育发展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子路初见篇[A].孔子家语[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5]荀况.法行篇[A].荀子[C].北京:中国书店, 1992.

上一篇:考察交流报告下一篇:工商联领导班子2010年度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