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计划、方案(通用14篇)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篇1

一、活动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活动应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地、因校制宜”的五大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活动分成七年级组,八、九年级组同时开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

七年级组课程设置如下:

1.体育游戏;2.跳绳;3.乒乓球;4.棋类(以军棋、跳棋为主)5.羽毛球;6.美术、手工实践(以绘画、折纸为主)八,九年级组课程设置如下: 1.田径;2.乒乓球;3.羽毛球;;4.篮球(基本技术及小比赛);5.跳绳(单人或花样、集体);6.棋类(以中国象棋为主);7.美术、手工实践(以绘画、剪纸为主);8.拔河

二、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三、活动组织

1.学校根据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2.各年级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并确保活动安全!

化州市第八中学体育课外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

二、工作目标

逐步完善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基础设施建设,丰富课内外体育活动内容,使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得到保证,让每天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活泼快乐、健康成长。

三、工作内容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大力营造活动氛围。充分利用升旗、知识竞赛、校园广播站、班会、团会、宣传画、征文、标语等形式,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开展“致家长一封信”活动,使“体育运动”深入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宣传、报道学校的“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促进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2、完善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增加体育 器材的数量和品种,配全、配齐体育器材,规范器材的使用制度,加快发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3、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学校应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比例提高的实际,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保证学校体育教师编制的数额。防止因缺少体育教师而削减体育课课时的现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与健康)课时,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1)、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注重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着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2)、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如大型田径运动会等;每月要组织一次小型的体育比赛,如篮球、排球、足球、跳绳、拔河、踢毽子等项目及趣味性游戏等。要基本实现面向全体,以发展体能为主体,突出趣味竞技性。鼓励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一项特色的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进而达到“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3)、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活动形式。(4)、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坚持经常性的常规活动。(5)、创建特色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成立校内田径队、篮球队等,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帮助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 到提高。

5、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学生档案。同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及时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反馈给家长,对学生的体质状况的差异提出好的解决方法,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按照要求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

四、组织领导

为使得学校体卫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五、工作要求

六、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加强活动的统一领导,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动员和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体育运动,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会要成为体育运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2)、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两不误。学校要科学制定体育运动计划,使文化课教学和体育锻炼 安排合理,保证文化课教学圆满完成,体育运动又有效开展。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篇2

一、课外体育教育活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既是国家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门对于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育教育要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 培养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个人体质, 为国家培养健康合格的体育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德育教育, 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培养学生勇敢进取的品质。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学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重要作用, 而且学生形成的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也能够为其以后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供有利的条件。现在的学校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生时代的身体素质, 也有益于其以后的终身发展。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隶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不仅能够使人们强身健体, 更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学校体育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训练或者竞赛等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与正式的体育课互相配合, 共同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 是检测学生体育活动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外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的构成形式和内容, 它结合体育课的教学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体育教学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基本上都是每星期开设两节体育课, 这样的教学课时对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 很难实现学校体育教育要求的预期目标。学校体育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体育知识, 培养体育锻炼的技能和习惯, 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 并且要能够使学生具备勇敢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体育精神。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全民健身已经在社会生活中蓬勃发展起来, 在这全民动起来的时代,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早就应该走出校园, 与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体育锻炼紧密联系起来, 共同培养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 为体育课的教学做补充, 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全新的生活方式, 充满正能量地面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二、课外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种是在学校内进行的, 这种课外体育活动与学校的作息时间相联系, 由教师来组织和实施, 并且有一定的相关要求, 如学校例行的早操、课间操、有教师指导的课外活动等。这类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主要特点是有一定的规则, 可自由选择和参与;有一定的自主性, 也有教师的指导参与;有教育意义, 更兼具极大的乐趣。尽管这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在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出勤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但这些规定和要求都不像体育课那样有着强烈的制约性。对于学生而言, 这样的活动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自主性, 很多中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都会采用这样的组织形式。另一种更多的是校外的活动, 学生们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课余时间, 几人一组或者个人在校内外参加自发性质的体育锻炼, 如篮球队、足球协会等这样的俱乐部或者体育协会组织的活动等。这些课外体育活动都是自发性的, 更大的加入原因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这些俱乐部或者组织都是由学生自我管理和经营, 他们集合在一起就是凭个人兴趣和爱好, 有很大的随意性, 他们加入的目的就是为了休闲运动和锻炼身体, 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这一类的课外体育活动更适合于有一定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 大多数是由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进行。

三、课外体育活动的多种特点

(一) 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自由的形式

体育课对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有着一定的规定和严格的要求, 受到体育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的制约, 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却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自在的体育游戏, 也可以是有一定要求的体育竞赛, 可以是自主性较强的个体活动, 也可以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参与者有着很大的选择余地, 也能够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二) 具有有趣的活动和灵活的方法

课外体育活动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 大家参加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个人的体质, 愉悦身心, 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学生们可以从自己的实际要求出发, 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中, 这样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 调动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既可以让他们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施展个人的才华, 又可以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并且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 具有普遍性的参与性和有针对性的训练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群体当中既有普通的以锻炼自己身体为目的的普通人, 也有高水平的精英, 这些人可以通过课外参与的体育训练活动提高体育运动技能, 取得特别好的运动成绩。通过对这些人参加体育训练或者竞赛的观摩, 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参考文献

[1]张鹏.“成功体育”教学法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9 (9) .

浅析对初中体育课外活动的认识 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注重培养;体育活动

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体育直接肩负着“增强全体学生体质和全体学生健康”的使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课外体育活动一方面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要求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它的灵活性、选择性能较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不同要求。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锻炼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各人个性心理特征有着积极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基本上都在室外进行,能充分利用自然力因素(阳光、空气、水),能有效促进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改善身体器官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以及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取得动态平衡,有利于增进健康,增強体质。

(2)课外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能将体育课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实践,有利于促进体育课的改革与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各项目进行,并开展相应的活动,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提高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课余生活按作息制度中安排的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使得一天的学习生活有节奏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同时又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课外文化娱乐活动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排除杂念,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充实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可以使少年儿童保持热情乐观、欢快、精力充沛,使学习、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

(4)培养社交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课外体育活动打破了班级界限、年级界限和性别界限,以爱好相同的体育项目结合在一起。因此,课外体育活动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体育交流,扩大交往,对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因其内容丰富,具体现实,形式多样,直观形象,很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也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现在我县80%的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小孩大都跟着爷爷奶奶或亲;这一部分学生大都性格孤僻不愿和别人交往,学习成绩较差,缺少监管,容易沾染上上网和打游戏等不良习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把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根据他们的爱好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让他们有去处,有活动的内容,有监管,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解决家长的后顾忧,消除社会隐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5)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和优秀体育苗子,有利于传统项目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既能体现学校体育的三个为主(普及、经常、增强体质),有能反映提高的要求。广大学生在普及的基础上要求提高,要求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这样少数个别有体育才能的学生就会不断的涌现出来,选拔优秀的体育苗子提供了有利条件;体育课有规定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利用课外体育活动的灵活性和普及性挖掘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从而使学校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学校体育的蓬勃开展。

(6)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的保证2005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反馈,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主要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在持续下降,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软、硬、笨、晕”。国家体育总局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66%的学生锻炼不足,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充分说明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太少了,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或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造成学生体质状况每况愈下。所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要求各地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这充分证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只有真正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做到阳光体育所提出的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参考文献:

[1]谢琼桓,刘德佩,白君玲.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的战略构思.体育科学.

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活动与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组织工作机构:

组长:蔡志国

副组长:翟宝柱张浩华

成员:殷树山 各班主任老师

三、活动主题:

我阳光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四、活动项目要求:

学校有统一大活动安排,班班有特色小活动,人人天天参加健身运动。

五、实施内容、时间、办法:

(一)第一阶段:2011年10月

1、调整课时设置和作息时间。

(1)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足体育课。

(2)设置阳光体育活动课课间:每天至少有50分钟阳光体育活动课大课间。

2、举行阳光体育运动宣传启动仪式。

根据上级安排,于10月中旬正式启动,号召全体师生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享受一辈子!”理念深入到学生中去,唱响“阳光、快乐、健康”主题。

启动仪式活动内容:各班组织“我阳光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学生签字仪式,以此为启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3、制定活动方案,落实活动人员

(1)每天学校统一安排阳光体育活动课(早操、大课间活动)教练,负责开展的体育活动组织指导。

(2)定活动计划,落实班级阳光体育活动,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进行安全管理、纪律管理等。安排好学校集体活动项目及有特色的年级团体运动项目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认真组织好每天的两操活动

第一部分:眼保健操(5分钟)

第二部分:广播操(10分钟);

第三部分:大课间活动(时间50分钟);

(2)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二)第二阶段:2011年11月

1、积极准备,强化训练,参加全乡体育活动展示会(乒乓球比赛,雏鹰展翅武术操比赛)

2精心组织阳光体育活动课,使活动常规化。

3、、开展兴趣体育竞赛活动,如游戏、拔河、篮球、羽毛球。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班际之间的体育比赛;二是由体育教练组织开展现场体育比赛。

六、活动要求:

1、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全体教职工要认真领会以人为本和参与式教育理念,贯彻新课程理念,明

确“阳光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培养的重大意义,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和年级制定的具体活动方案,保证活动时间和效果。

2、宣传到位,形成制度

学校利用利用各种阵地加强宣传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意义,引导师生、家长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全体师生要争做宣传员,积极向社会、家庭宣传,得到社会、家庭支持,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舆论氛围,使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成为广泛的共识及人们的自觉行动。教师力争全员参与,精心组织阳光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常规的体育活动,形成制度。

3、加强管理,注重评价

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纳入班级考评中去,以保证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篇5

地震避险和体育课安全事故应急疏散

演 练 方 案

根据上级各部门关于严防校园踩踏事故发生的通知精神和学校安全工作计划的相关要求,我校本着以“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避险技能,防范伤害事故”为主题的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为避免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上下楼梯因拥挤而出现踩踏事故,特制订本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1.通过本次演练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使全校师生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应对危险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疏散避险的能力。

2.为了确保我校学生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等体育活动期间的安全,全力遏止学生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时时、事事、人人万无一失。特制定以下体育活动学生突发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并且,通过演练,使师生掌握体育活动期间发生突发事故时的及时救护的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便发挥应急预案的最大效用。

二、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挥:*************** 现场总指挥:*************** 成员:***************

各班主任

三、演练安排

1、内容:

1.1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演练 1.2体育课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1月23日(周二)下午第三节课

四、演练准备

1、查找资料、访问专家,寻求技术指导,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应急疏散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负责人:***)

2、演练前召开班主任动员会,对班主任进行相关培训,时间:1月23日上午课间操,地点行政楼三楼会议室。(负责人:***)

3、通过主题班会和生活指导,班主任要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向他们讲明此次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明确各班应急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避免发生误解而引发谣传。时间为1月23日下午演练前(负责人:***、各班主任)

4、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负责人:***)

5、召开相关工作小组成员会议,明确各工作小组的人员组成和工作职责,时间1月23日上午9:00,地点行政楼三楼会议室。(负责人:***)

6、信号发出:***

7、救护组人员:携带紧急药箱到教学楼一楼大办公室待命,若有伤病员及时处理,若有伤情较重的师生及时送医院。(负责人:***)

8、演练拍照:***

9、安全疏导员培训,参演课任教师职责明确(完成时间1月23日上午)。(负责人:***)

五、演练要求:

(一)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演练

1.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路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2.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特别是班与班之间)、不准蹲下、不准逆行。

3.须使用书包(限量3-4本书本)保护头部。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

4.疏散过程中保持安静。听到紧急疏散命令后(以三声紧急哨音为准),教师立即下课,指挥学生将凳子摆放到座位下,快速有序走到本班走廊集合(各班在教室门前排成两队,至楼梯口前排一路纵队下楼),体育委员整队后,班主任在前方带队,引领学生快速前行,班长殿后督促后面同学行进速度。行进途中严禁说话、嬉笑、打闹。

5.班级之间距离保持2米左右,班主任在前带队,如若发现前面班级队伍停止行进,马上引领本班队伍立即停止行进。务必教育学生严禁动手推搡,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6.遵循先低楼层班级、后高楼层班级,先靠近楼梯口班级后远离楼梯口班级的疏散原则,不能几个班级同时疏散,严禁班级之间抢行。

7.牢记本班疏散路线,严禁从别的路线疏散。

8.疏散完毕后,各楼层疏散负责人(疏导员)要立即检查各班教室,再次确认各班学生均已彻底疏散。

9.疏散到安全区域(操场)后,体育委员开始清点人数并向班主任汇报人数,班主任向信息联络组组长李玉华汇报人数,信息联络组组长向演练总指挥汇报人数。

(二)体育课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1、参加演练的全体师生应本着珍惜生命的态度,严肃认真的投入演练中来。

2、演练中应遵守既定的时间、场地进行集合,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得擅自围观。

3、演练中应集中注意力,不大声喧哗,不打闹、嬉戏、推挤,严防伤害。

4、活动前,各班主任老师务必事先准备好应急演练前的相关演练过程的熟悉与学生集中后要教育的谈话内容。

5、请各班班主任事先做好本班学生健康状况排查,因身体残疾或病痛不宜参加体育活动或应急演练者,经批准后可不参加演练。

6、对不听指挥,干扰演练的师生,学校将给予严肃处理!

六、管理人员职责

应急避震演练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老师及管理人员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和老师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得到锻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

(一)管理人员及老师应做到:

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的楼梯口、疏散路线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具体分工如下:

1.演练全面负责:****** 2.信息联络员:****** 3.集合点疏导:****** 一楼疏导:****** 二楼疏导:****** 三楼疏导:****** 体育老师在操场负责学生的疏导路线 任课教师配合班主任疏导学生 各办公室教师进行应急避难 ***——负责警报铃声信号 一楼楼梯口:*********

一楼通道口(广播台旁):********* 二楼南侧楼梯口:*********

二楼中间楼梯口:********* 三楼楼梯口:*********

预案联络员——******(负责向领导小组汇报演练情况)预案协调员——***(负责协调各班跟班教师变动情况)录相、拍摄——****** 班主任——负责自己班级;任课老师——负责协助班主任做好疏散路线上学生安全。

4.学生撤离线路安排(分二批撤离): 第一批:15:40 1)15(4)、15(14)、15(17)班从中间楼梯下楼,14班从图书馆绕道操场,4、17班从广播台旁撤离到操场; 2)15(10)班从南侧楼梯下楼撤离到操场。第二批:90秒后

1)16(3、4)从楼梯西侧起排一路纵队顺楼梯下楼从广播台旁撤离到操场;

2)15(5)、16(5)从楼梯东侧起排一路纵队顺楼梯下楼从广播台旁边撤离到操场。

七、演练程序:

(一)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演练

1、疏散演练预备:下午第三节课下课铃响后,各楼层负责人、各部级管理人员和班主任按演练前会议要求迅速到位,当第一次听到哨音(一声平和的长哨音)后班主任用几句简短的话给学生再次讲解紧急避险的要点。

2、有序疏散演练:听到紧急疏散命令后(以三声紧急哨音为准),各班主任组织学生按照演练要求依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组织学生疏散,各楼层疏散完毕后,各年级负责人和各楼层负责人查验是否有学生滞留,并问明原因。各班学生到达集合地点后,体育委员立即清点人数,汇报给班主任,验证人员是否流失,班主任向信息联络组组长***汇报人数,信息联络组组长向演练总指挥***、***汇报人数。

3、踩踏救治演练(示范):在演练过程中,如果发生“踩踏意外事故”,临近班班主任立即让学生停止,并大声喊话教育后面的学生停止前进,班主任教育学生不要惊慌(后面停止的班级要保持安静),快速扶起受伤学生,查看伤情,派一名学生通知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组织医务组迅速赶到事发现场,组织救治工作,疏散滞留学生,班主任立即联系受伤学生家长,将学生带到安全区域。

(二)体育课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1、周二(1月23日)下午课外活动时,16(3)班一位在一号篮球场活动的学生突然晕倒。

2、指导教师张某发现情况后,第一时间向班主任和学校教务处报告,第一时间向体育组胡老师呼叫、求援,同时将电话打至***社区医院(打120急救)。

3、体育组***、***老师接到班主任求救后,迅速奔至事发学生旁,进行现场急救,经急救后,逐渐苏醒过来,暂时脱离危险。

4、学校相关领导也立即到学生旁,一同抢救至学生苏醒后,因医院120急救车外出,不能及时开往学校,***老师便与其他老师一起把受伤学生抬起至车上,并驾车开往医院,对学生进行全面检查。

5、事发后,在操场上的其他班级迅速在班主任的指挥下按班在活动场地集合,在最短时间内静场,静候现场抢救结果,等受晕学生苏醒后,对全班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期间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的说明与平时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

6、总指挥小结,演习完毕。总指挥讲话,总结演练情况,并再次对同学们进行安全教育,最后宣布演练结束,各班有序带回。

八、其他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说明:

1、体育课上遇有学生晕倒、抽搐等中暑症状,立即报告、呼救进行救治,严重者由体育教师陪同立刻送往医院。

2、体育课上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给予补充水分,并救立即报告、呼救进行救治。

3、体育课上,老师应时刻观察学生的运动状况,如在课上一旦有运动性伤害事故发生,老师们要沉着冷静,安全应急处理小组在第一时间对事故做出判断,及时处理解决问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

4、学生运动时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沉着冷静,及时汇报老师,安全应急处理小组立刻对事故做出判断并加以处理解决。

2018年1月22日

附:

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 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本预案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剧烈体育活动中,如:球类活动、大强度的田径运动等运动项目中。

一、组织机构

1、组织领导:

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处理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和体育教研组长组成。

2、人员分工:

报 警:体育课授课教师、课外体育活动指导教师 调查报告:体育组组长

协 调:值班领导、体育组组长

护送伤者:体育教师(或指导教师)、班主任

二、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生表现欲强,思想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2、完善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运动场地要平整,不应有坑洼、石块等,地面不宜太硬、打滑,球架、球门、单杠、双杠等要定期检修,室内场地注意通风、采光。

3、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严格要求

(1)、建设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运动服装或宽松服装上课,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冬天不准戴帽子、围巾,夏天女生不准穿裙子上体育课。

(2)、精密组织教学,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则、服从组织、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分配,教师对有病痛、伤残、体弱的学生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休或见习。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教师应根据课的内容和天气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剧烈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真对性,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5、加强保护措施。严格、公正裁判、禁止粗野动作,不使用错误的推、拉、创等危险动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三、体育活动事故的处理

1、当发生险情后要及时报告教师和班主任,情况复杂时要及时报告校领导,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轻伤先自救,重的或判断不清楚的应及时护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2、及时通知家长,以便做出救治决定并做好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采集证据,以利于事故的处理,作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教育局有关部门。

学校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6

为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亿万阳光体育运动”计划,积极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创造有利条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组织机构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性原则:没有特殊情况,任何老师和学生都得参与,坚决不得留学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做其他事情。

2、每天一小时原则:每天的体育大课间、眼保健操、体育课及下午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累计每人每天在校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在60分钟左右。

3、课内外结合原则:做好家长宣传工作,采用家校联动方式,使全体教师、学生、家长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4、安全性原则:各班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场地因素,在选用器材时注意安全,在带班活动时,带班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四、工作责任

1、学校分管领导对体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

2、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体育教师的培养培训计划,指导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3、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负指导责任。学校体育是全民体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配合学校开展体育工作,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

4、校长是学校体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省、市对学校体育各项规定,确保体育课、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得到落实。

5、学校分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要各司其责,履职到位;各任课教师要积极支持和关心学校体育的开展。

五、活动措施

1、开足开齐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体育课时保障机制,落实好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设置的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3-6每周3节体育课。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教学周数,保证总的体育课时数。在体育教学方面,学校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细化各年级体育教学目标。要求有详细的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并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的现象。室外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课前准备好所需体育器材和划好场地,不准私自离开课堂做与体育教学无关的事。体育教师要按照教案,有组织的上好体育课,杜绝放羊式教学现象。要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做好体育教学评比工作。

2、保质保量上好课间操

课间操是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

(1)时间安排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学校统一安排课间操时间,活动时间为25分钟,除天气原因等特殊情况,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课间操时间。

(2)活动内容及形式

课间操内容以国家广播体操和排球健身操为主。在做国家广播体操和排球健身操的基础上,要加入学校排球特色体育活动,内容可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3)课间操以全校集中统一的方式组织开展。

(4)活动组织

①课间操要体现全员参与意识。学校的广大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进去,为学生做表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②课间操要保证质量。各学校要对课间操实行考评制度,要把课间操质量纳入到班级的评比当中,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3、广泛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

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班级必须安排补足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并将大课间活动排入课表,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当中,保证大课间活动时间。

(1)时间安排

每天下午由学校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自行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

(2)活动内容及形式

①活动内容以排球、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锻炼,激发学生全员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要充分考虑本学校的体育设施及场地的情况。

②活动形式上,采取以班级和体育兴趣小组为单位划分活动区分组进行。要切实保证活动过程的安全,搞好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最后,要保证全员参与,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活动组织

①要切实保证活动安全进行,安全是健康的前提,多活动准备工作及退场等环节中,可能涉及的安全方面的工作考虑到,处理好,责任落实到人。

②搞好学校各级部及班主任的协调,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使活动科学合理,环环相扣。

③在活动设计上要力求适用、新颖、独特、趣味性和艺术性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愉悦心情来缓解学习压力。

④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要搞形式化。要体现全员参与,让学生真正玩起来、动起来,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

4、当天没有在操场上或是因为天气原因不能在操场上活动的学生由班主任或体育老师组织开展室内体育活动。

六、活动保障

1、体育组在每学期第一周同各班主任协商,共同制定出本学期各年级的活动计划。

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重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3、每位教师按要求下到各个班,做好表率作用,组织引导好学生参加好活动,参加情况记入年度考核中。

4、在每年学校组织一次校园体育活动成果展示,进行评比。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篇7

关键词初中 体育 课外活动 管理 课外活动计划

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非常迅速,而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中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体育课外活动赿来赿受到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重视。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这里所说的课外泛指早晨上课前、课间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等。各地要开展课前和课间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把课间操时间延长到20-30分钟,开展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改变课前和课间只做广播操的单一活动内容,增加防治脊柱侧弯操、眼保健操、跑步、球类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等内容。”那么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做好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呢?

一、合理制定课外活动计划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学校应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体育比赛,应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班级、锻炼小组或课外体育俱乐部是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组织单位。锻炼内容可以由锻炼小组或班级确定,学生也可以自选锻炼内容。” 所以在制定体育课外活动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充分考虑到场地、器材的条件,春、夏、秋、冬不同的气候特点,所在学校根据季节不同制定的不同的作息时间等各种因素,力求做到具有全面、完整、科学的特点,另外,课外体育活动还要注意实效性和可行性,因为计划只有具有可行性,才能在体育课外活动实践中,具有实效性,才能在实践中实施管理。

二、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在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中,要明确学校教务处,总务处鹄立 各部门的职责、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争取学校各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层管理:

(一)全校总的课外活动计划,由校长室、教务处负责制定安排,明确课外活动的时间和要求,要求分管领导亲自监督和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

(二)分管教师要明确,课外体育活动一般由体育教师具体负责,但课外活动要作为负责课外活动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负责课外活动的教师要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时,对各个班级的体育作出指导。

(三)各个班级的体育活动要作为班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班主任一般来说,应跟班活动,并注意在班级中培养体育骨干,待同学们的活动走下正规分后,班主任也可以脱离,但要慎重,因为体育课外活动时,班级多,项目多,突发事件也就比较多,如果有班主任从镇,突出事件处理起来也就比较迅速比较准确。

三、做好课外活动的督促和检查评比工作

对于课外活动不能放任自流,要做好督促和检查评比工作,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搞得不好的班级,校长室、教务处要及时地予以批评指正。校领导要经常深入实际、督促多方共同搞好体育活动,适当安排检查小组,具体负责每次活动的情况,检查内容应包括出勤情况是否及时,是否按活动安排内容及地点进行活动,组织是否有序,场地和器材的利用及保护情况是否妥当,检查组应及时公布检查结果,指出存在问题及改正方法,最终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班级的条件之一,奖优罚劣。

另外,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课余性特点,管理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用唯一固定的模式进行管理和检查,如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在活动安排上没有,但我们就不能认为他们没有按体育活动安排表而加以批评。

(二)针对课外体育活动群众性的特点,参加管理的人员要具有广泛性,上到校长、主任、下到班级体育委员、小组长,都可以参加体育活动的管理,各有分工,各司其职。

(三)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的多样化,和空间的广泛性的特点,体育的管理工作要具有灵活性,各个班级在征得分管领导,教师的意见后,也可以根据季节、场地器材和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其它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但不得影响其它班级的文化课教学和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要有组织、有纪律、有意义,如郊游、班级之间的体育竞赛、观看体育比赛、参加劳动竞赛等等。

(四)《初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要“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所以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特点,因此在体育管理上要具有针对性,我们教师不能要求全班的学生跑步都一样快,每个学生都一样积极、活泼、都喜爱某一项运动,要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等体育活动的管理者,都一定要重视课外体育活动,而不能只是讲在口头上,不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随意地占有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六)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按照教学要求,努力添置体育器材,爱护场地固定器材,并及时维修。

中小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工作方案 篇8

为本次活动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领导为组员,全面监督检查活动落实情况。同时,成立实施工作小组,体育组长、年级组长、团委书记、班主任为组员,分级督促、检查活动的开展、效果等。

1、阳光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XX

副组长:赵XX

宁XX

付XX

组  员:体育老师及其各班级班主任

2、领导小组下设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王XX

副组长:沈XX

颜XX

吴XX

成员:全体体育教师、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一、总体目标

1.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保障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常态化。

3.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阳光体育运动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让学生在运动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原则。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体质健康指标逐年提升。

3.坚持面向全体与尊重个性差异相结合原则。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在普及的基础上要加强学校课外体育运动和体育训练,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4.坚持体育教学大课间和课外体育运动相结合原则。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课余体育训练。通过田径运动会、达标运动会、主题鲜明的集体体育项目、具有地方特点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5.坚持“健康第一”和保证安全相结合原则。在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工作责任,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实施内容

(一)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上好体育课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初中每周2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上好体育课。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学校应建立严格的体育课程管理机制。

2.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和实施体育校本课程,丰富阳光体育课程内容,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能力,保证每人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3.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切实加强体育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各项常规要求,切实规范师生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坚决杜绝体育教学中的随意性和“放羊式”现象,保证完成每一节体育教学目标;克服体育课堂教学忽略运动密度、运动负荷的倾向,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运动负荷较大的内容,尽快提升学生体能和运动素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

1.大课间活动。根据实际合理安排进行,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具体活动内容:

(1)眼保健操。(上下午各做一遍)

(2)广播体操(25分钟),校园集体舞和学校自编操

(3)自编素质练习。在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做原地徒手或带器械练习(如原地俯卧撑、立卧撑、高抬腿、收腹跳、原地单脚跳、跳绳、呼拉圈等),场地较小的学校可以采用一人做、一人数,然后交换做的形式。

(4)分组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其他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竞技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趣味性比赛、身体素质等活动。

(5)集体跑步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每周大课间操的内容结束后,适当安排全校或部分年级进行运动量适度的集体跑步,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严禁学校自行组织学生到校外或公路上跑步。

(6)民间传统项目。如少年拳、五步拳、太极拳等武术项目和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民间体育运动。

(7)体育游戏。如丢手绢、钻呼拉圈、老鹰抓小鸡、躲闪竹竿、拔河、迎面接力、跳绳比赛等。

(8)整理活动。组织学生做好放松运动,调整好学生的身体状态,以便上好下一节课。

大课间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价值。

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一定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学生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最好控制在140次以内,利于疲劳消除和体力恢复。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内容和活动量也要进行科学地调整。

几点要求:

1、各班班主任要督促本班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长,积极报名参加,并将各类兴趣小组学生名单于开学第二周报指导教师处。

2、各兴趣小组指导教师要制定活动计划,并按计划认真开展活动,每期活动不少于6次,活动过程记载详实。本有赛事的小组,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活动中要选好苗子,强化训练,争取在各类比赛中出成绩。本学校将组织写字比赛、“美文诵读”比赛、“庆六一”艺术展演,组建校运动队参加县田径运动会。

学校教职工趣味体育活动策划方案 篇9

一、活动目的:

1、愉悦心情,缓解工作压力,增强教职工体质。

2、增加教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活动要求:每个工会小组组选出十人参加活动

三、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四、活动内容:奔腾列车、二龙顶珠、千足侧行、接力滚轮胎、身手敏捷

五、参加人员:学校全体教职工

六、活动时间:2 月2 日下午

七、活动形式:

1、全体教职工自行到学校操场集合。

2、以工会小组为单位参加趣味活动。

八、摄影摄像:王以贤童圣寿王慧后勤服务:王六培 肖宜武 丁婉君裁判:王康舟 王友森记录:洪彩芳

九、奖励办法:设团体奖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如遇得分相同,抽签决定)每个项目分别按名次计分:第一名20分,第二名16分,第三名14分,第四名12分,第五名10分,第六名8分,第七名6分,第八名4分,第九名2分。五个项目得分总和为该组总分。按得分从多到少决定名获奖等第。

十、比赛方法和规则

1、奔腾列车(1)每队由10名队员参赛,10人左脚向后抬起,用左手扶住,右手搭在前方同伴肩上,排成一排,形成链接。(2)裁判员口哨一响,由起点向终点跳,行进中要求保持链接完整,以最后一名队员的撞线时间为准。完成比赛用时最短者胜出。

2、二龙顶珠:每队10人,男女不限。比赛距离为30米,比赛开始前,每队两名队员面对面站立,并用额头相互顶托一球,两人各自将双手搭在对方肩上。听到出发信号后,横向移动至终点,并将球交给本队第二对队员,用同样的方式移动至起点,将球交给本队第三对队员,同样用额头顶托球移动至终点。用时最少的队为优胜对,并以此排列名次。如中途掉球,应在掉球处将球捡起顶托好后,再行前移。如不在原处将球顶托好就前移,则加罚5秒钟。在整个行进过程中,都不得用手扶球、顶球,否则每次加罚5秒钟。

3、千足侧行比赛方法:参赛队每队10人,分2排每排5人,两排背靠背站立,每排队员上臂与相邻人员互相紧扣,两排最左端两人、最右端两人上臂紧扣,听令声侧向从起点开始移动30米,最后一个到达终点时记时决定胜负。

4、接力滚轮胎:每队参赛队员为10人,比赛开始时一人先将轮胎向前滚出,绕过五个障碍物后直线返回出发点交给同伴继续进行,假如碰到障碍物时需将障碍物摆回原地后从失误地点继续进行,当最后一名队员将轮胎滚回出发点时比赛结束。最后以所需时间最短者为胜,时间相等名次并列。

浅谈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 篇10

1.准备活动的目的

1.1准备活动是学校体育课有目的地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旨在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

1.2通过这些身体练习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兴奋达到适宜水平;同时預先加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克服各器官技能活动的惰性,为即将进行的正式练习或比赛做好准备。

2.准备活动

2.1使体温和肌肉温度升高,提高酶活性,而增强酶的功能,也有利于血流量的增加,使肌肉获得更多的氧。

2.2减少突然用力项目中学生或运动员的意外损伤。如果不做准备活动,无论是学生,还是体质比较好的运动员都可能发生心脏缺氧,使心血管系统出现意外。

2.3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的调节。

2.4可预先加强各系统器官的机能活动,克服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或比赛做准备。

2.5可以调节学生或运动员的心理准备。

3.准备活动的分类

3.1一般性准备活动

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适宜的兴奋性,使整个人体机能水平提高,以适应即将开始的运动,内容以走跑及一般体操为主,我认为这对中小学生以及初中的学生比较适宜。因为他们的年龄比较小,体质相对比较弱,课时较短,内容较少,运动量不大。除此之外,也可以做一些专门性的游戏。

3.2与基本练习内容相应的人体有关中枢的兴奋性,如何正式练习内容结构相仿或引起的生理化变化相同的练习。

3.3混合性的准备活动

是兼有一般与专门准备活动之间的一种。通过自己的体会,大专院校以及高中、中专的学生,对混合性准备活动比较适用;年龄相对比较大,体质相对比较好,这样的准备活动不仅使学生达到了正式练习前的最佳状态,而且使学生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准备活动的安排

科学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的同时,还应考虑年龄、季节、项目的集体练习水平等特点。

4.1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灵活性高,准备活动可少些,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年龄较大,课时较长,准备活动时间要长一些,强度要大一些。

4.2季节特点是冬季寒冷,准备活动可多些,夏天可少些,但是,准备活动必须适宜。

总之,每个体育工作者都必须认识到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生理素质,真正弄懂准备活动的生理机制,使每节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科学、合理,达到最大完美的程度。

(作者单位 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篇11

为庆祝“三八”节,让女教师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同时为活跃女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减轻工作压力,激发青春活力,提高广大女教师的身体素质、增进友谊,根据学校工会计划,经校务会研究决定举办庆“三八”女教职工体育娱乐活动。

二、比赛时间:

2012年3月8日 下午2:30

三、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三、组织部门:xx三小工会

四、参加对象

全体女教师

五、活动内容:

(一)定点投篮

方法:每个教师站在规定的投篮点上,连续投篮五次。

奖励办法:以投进篮匡的多少来取名次。

一等奖:2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

(二)打飞镖

方法:每个教师站在2米线外,连续打飞镖五次。

奖励办法:以打飞镖的环数的总和的多少来取名次。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篇12

方案

一、大课间活动程序安排

1、第二节课下课后,全校老师及初三学生进行跑操(田径场)。小学低、高年级、初

一、初二年级班主任不参加跑操只负责本班的活动。各年级老师跑操由年级端点行政人员进行组织,初三学生由各班班主任组织。

2、第二节课下课后,小学部及初

一、初二年级先做08新版眼保健操,做完眼保健操后初

一、初二年级学生到篮球场(初一年级)和行政楼前(初二年级)做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各班班主任必须到场。

3、各年级活动完毕后,由年级组长及体育老师组织学生有序退场。

4、活动全程由广播音乐指挥。

二、活动要求

1、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

2、体育老师负责本年级所教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

三、注意事项

1、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丰城市孺子学校

我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篇13

1.课外体育活动是应付上级检查

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发生改变。娱乐身心、增强体质的比率下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来应付考试的比率上升。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在社会、家长以升学为中心的思想指引下,学校重智轻体的观念很难改变。上级检查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每周都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满操场都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满操场都是活动的学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2.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具体到学生的学段分析,小学生活动次数略高于大、中学学生。小学生活动频率远远大于中学和大学。尤其是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各科作业太多,需要在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甚至做作业做到晚上十二点,影响了第二天的锻炼。可见,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呈现出学段越高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越低的

趋势。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单一

男生课外更多的是进行运动量比较大、竞争性比较强的篮球、乒乓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则更多的是参与强度、竞争性较小,富有一定娱乐性的活动,如跳绳、羽毛球和踢毽项目,这从一定程度反映出男女生在课外体育需求方面存在差异。此外,跑、跳、投等一些列入教学大纲,体育教学课时数较多的项目不为大多数学生所青睐,然而又由于身体素质的测试,中考加分等原因,部分学生又不得不选择此类项目加以练习。

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

1.改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意识和习惯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偏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竞技成分过重,致使学生体育课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体育课教学应突出学生的可接受性、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在传授技术动作的同时,传授学生一些基础的体育知识。

2.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率,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所需

足够、良好的场地器材是确保正常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良好开展的必备条件。然而,现实情况是体育场馆无法满足学生课外活动需要。有些体育场馆在课余没能完全向学生开放。

3.配备必要的指导教师

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缺乏指导,大部分学生渴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专业人士或教师的指导。为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需求,教师可在课余进行辅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项目,进行课外锻炼,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指导、保护,制订健身计划,教会学生科学健身,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4.改革体育教学考核方法

学校体育教育早已要求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围绕考试内容教,学生围绕考试内容学,应付考试成了部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所持的动机。由于教师的考什么教什么,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忽略了对学生体育能力及兴趣的培养,课外锻炼效果受到影响。

要全面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各级教育、体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公共体育场馆要组织适合学生参加的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要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学生需求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使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得到保证。

(作者单位 山西省交口县职业中学)

体育馆外外脚手架方案 篇14

马鞍山体育中心-体育馆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体育馆工程结构施工已进入二层施工阶段,根据工程需要,在体育馆结构四周搭设双排脚手架,由于外脚手架搭设结构施工及装修阶段的施工安全所以编制此专项方案以指导外脚手架施工。

2、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3、工程特点介绍

马鞍山体育中心-体育馆结构形体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结构形体临边的外围多半为悬挑结构,该处外架在装饰阶段无任何作用,只起到结构施工期间的临边防护作用,在结构施工完后随结构架一起拆除。

2、在OB、OC轴由于为屋面钢结构支撑点,单柱独立高度大,该处外架只能随结构实施期间的结构架一起搭设,结构施工完毕后与结构进行可靠拉结。

3、部分区域外架在结构完工后还需立即拆除或降低为钢结构施工让路。

附:外架搭设范围图、结构施工完毕需立即拆除的外架区域图。

4、外脚手架搭设

3.1、外架分布及外架基础形式

OB、OC轴外脚手架基础在二层平台面,部分区域外架从东西两侧中庭区域一层面起,该处外架在混凝土垫层上起,OA、OB轴外架从悬挑构件外围碎石面上起,管底放置50*400*4000实木跳板。1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场内4轴、C、H、13、14、19轴外架从混凝土垫层上起。其他零星外架从相应结构板面起。

3.2 各区域外架高度

OA、OD、OE、13、14、19轴悬挑外架高7.4米,4、C、H轴外架高4,2米,OB、OC轴外架8.3~20.1米,C、H交14~17轴外架从一层建筑地坪上起得部分高7.4米,二层面以上外架高度15.9米。

3.3 外脚手架设计计算:

以上脚手架搭建高度普遍小于50米,所以根据《扣规》第5.1.5条和6.1.1条,选择的外架立杆横距为1.2~1.35米,歩距1.8米,立杆纵距1.8米,连墙件设置在框架柱上与框架柱采用柱箍拉结。

1)连墙件计算:按东西向一个轴线段跨度计算。

连墙件计算

其中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有下面公式计算:

Nlw1.4khl

式中h和l分别表示连墙点的竖向和水平间距,其中l8.4m。经查马鞍山市的风荷载标准值为0.5KN/m2。由于是双排架分布,所以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取5.设计时应满足下式计算:

CNN

lV

C其中NV为连墙件的抗压或抗拉设计承载力,采用扣件时,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N6KN/只,一个连墙件有4个扣件组成。CVNl1.40.58.4h56424

解出h3.23M

故每一个步距设置一个连墙件

2)立杆计算,(以20.1米外架高度举例)

按一个纵距作为一个计算单元,脚手架结构自身产生的轴向力为3.84*((20.1+0.4)*2+((20.1/1.8)+1)*(1.8+1.2))*10/2=1.5KN 装修脚手架按3KN/M2取值,按一层施工计算,则轴向力为 1.8*1.2*3/2=3.24 KN 根据扣规5.3.2-2公式

N=1.2*(1.5+3.24)+0.85*1.4*(1.5+3.24)/2=8.5KN 立杆计算长度

L0=1.155*1.55*1.8=3.22 则长细比λ=3.22/0.0158=203.79, 查表得ψ=0.175 组合风荷载时Mw==(0.85*1.4*0.5*1.2*1.8*1.8)/10=0.23 由立杆稳定性计算公式

得 8.5*1000/(0.175*489)+(0.23*1000)/5.08=144.60N

<f=205N/mm2 所以立杆稳定性合格,为保证整体稳定性,在中庭区域每根立杆增加一根立杆。3.4 搭设要求

1)搭设前的准备工作: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⑴脚手架施工前,技术员和工长应对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以确保在施工过程明确相关的施工技术要点。

⑵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如果出现不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的材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⑶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应按品种、规格进行分类,并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⑷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5)外脚手架基础硬化后才能进行搭设

(6)脚手架在东西两侧设置两处接地,其他区域不设置 2)搭设方法

⑴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回填土、碎石、平整、夯实→检查准备、材料配备→定位设置垫板(无混凝土垫层区域)→摆放扫地杆(贴近地面的大横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小横杆→安装第二步大横杆→安装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在装设两道连墙杆后可拆除)→安装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连墙杆→连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防护栏杆→扎密目安全网。

⑵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⑶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应紧固于立杆上,小横杆与立杆的联结处,小横杆伸出10cm以上,要求长度统一,达到标化要求。

⑷脚手板从第二步起层层横向铺设,用18号铁丝在脚手板的四角同大横杆扎牢,脚手板交接处平整、牢固、无探头。

⑸脚手架的外侧自第二步起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20cm高的挡脚杆;顶排的护手栏杆不得小于二道,高度分别为1.3m和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0.9m。脚手架外侧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全封闭隔绝。

⑹对外架总的搭设要求是横平竖直、连接牢固、底脚着实、设施齐全牢固、不变形、不摇晃,架体垂直偏差不大于1/200,且不大于10cm,承载不超过300kg/m2。

⑺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但必须统一长短。脚手架在外侧每隔9m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搭接长度大于0.4m,并有二只扣件连接,角度45°~60°,剪刀撑应连续设置,上下连续、畅通。

⑻本工程外脚手架在柱子没有浇筑完毕时与内架拉结,竖向每步(1.8m)、水平方向每8.4m设置两个(但应避开柱子以免影响柱子的浇筑),拉结点处内架适当增加剪刀撑及斜撑等。在柱子浇筑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时,将拉结点设置在柱子上,按每个柱子在每个步距设置一个,然后可以拆除与内架的拉结。

⑼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⑽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⑾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⑿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米,且不应大于500mm。

⒀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l/2。

⒁竹串片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130mm~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⒂、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⒃、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

⒄、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⒅、每个楼层应设置水平兜网,外围应设置围网。

4、脚手架的拆除

脚手架拆除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逐层向下的顺序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所有固定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固定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度应不大于2步,如高度差大于2步,应按开口脚手架进行加固,当拆除至脚手架下部最后一节立柱时,应先加临时抛撑加固后拆固定件。卸下的材料应集中堆放。

⑴脚手架拆除前,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清除原工作面多余物件后确认可以拆除后方可拆除。

⑵拆除脚手架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拆除现场,严禁大量非作业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⑶拆除脚手架的原则:先安装的后拆,后安装的先拆。从顶层开始,自上而下按下列程序进行:拆除顶部立挂的安全网、拆除护身栏杆、拆除挡脚板、拆除脚手板、拆除小横杆、拆除剪刀撑、拆除连墙杆、拆除大横杆、拆除立杆、拆除斜杆。

⑷拆除的杆件部件应用吊具送下或用人工搬下,禁止从高空向下抛掷。

⑸严禁上下同时作业,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进行拆除。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敲打、撬挖,拆下的连接件应放入袋中。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⑹拆除到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清理、维护并分类堆放,以便运输和保管。

5、脚手架的使用、检查、保养管理

脚手架在搭设完毕后,经专职人员验收挂牌方可交付使用,在使用期间对各类杆件、扣件和附件均应经常保养,防止各类配件变形或螺母松动,经常落实脚手架上的清洁工作。5.1、脚手架的使用及围护注意事项

⑴使用注意事项

①严格控制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

②第一排和第二排之间其作业时间应设置可靠的防护棚,以防上层坠物伤及下层作业人员。

③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模板、钢筋、钢管、砖块等物件。④严禁在脚手架上栓接缆风绳、固定架设混凝土输送泵、泵管和起重拔杆和起重设备等。

⑤定期并及时清除脚手架上的建筑垃圾,清理时不许抛扔,应用垂直运输设备集中下运。

⑥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A、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结件、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B、扣件螺栓是否松动,用力矩扳手检测。⑵严禁任意拆除杆件和危及架子的作业

不得任意拆除下列杆件,否则应报主管安全部门批准,并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和纵、横向扫地杆、封口杆等;连结件、水平加固杆、剪刀撑;斜拉钢管;栏杆、挡脚板;安全立网、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5.2、脚手架的维护保养管理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⑴脚手架保养

①在检查扣件是否有松动的同时,应对扣件的旋转面及螺丝丝口上油一次。

②应随时检查脚手片是否绑扎紧密,否则应及时修复加固。③每天检查一次安全网有无破损和是否固定牢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固修复。

⑵脚手架维护

①拆除后的脚手架(包括构配件)应清除杆件及罗纹上的沾污物,并按品种、规格整理分类回收入库堆放时,场地应平整,排水良好,下设支垫,并用篷布遮盖。

②凡弯曲、变形的杆件应先调直,损坏的构配件应先修复,方准入库存放,否则应报废处理。

③脚手架使用的扣件、螺母、螺栓、垫块、花蓝螺栓等,在搭设时应将多余零件及时回收存放,在拆除时亦应及时验收。

④应建立脚手架工具、材料、够配件的领发、回收、检查、维修制度。

6、安全及文明施工 6.1、安全施工

⑴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工地项目部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检查,按有关规定报请公司全科组织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架子工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标化工地每两步挂验收合格牌一块。

⑵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和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凡患有高血压、贫血病、心脏病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⑶搭拆脚手架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裤口要扎紧。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⑷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方针政策,组成安全管理网络。

⑸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有关规定执行。

⑹搭拆脚手架时,应按《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且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⑺搭拆脚手架前,应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工长、安全员、施工操作队全体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⑻脚手架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时,须项目经理、安全员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

⑼应对职工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发现施工中的安全技术问题应立即解决。脚手架应由工地安全员定期检查(如立杆垂直度、沉降观测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预以解决。

⑽现场安全员有权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遇有险情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并报告工程项目领导及时处理。

⑾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技术、技能。⑿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且工作中应思想集中和精心操作。

⒀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应停止脚手架作业;雨后上脚手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⒁拆除架子在使用电焊气割时,派专职人员做好防火工作,配备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防止焊渣烫坏或砸坏窗框和玻璃等成品)。6.2、文明施工

⑴施工现场保持场地平整、排水畅通、无淤泥积水。

⑵在施工现场临时堆放的材料,应一律按施工综合进度和有关要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求,有计划、有条理的进场堆放和组装,如中途有变动,则应按项目组的要求及时处理。

⑶施工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机具应摆放整齐,并有防潮、防雨、防漏电和施工现场保养措施。

⑷施工现场应养成每天下班前清理回收废料的良好习惯。⑸作业现场保持清洁整齐,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建筑垃圾不得乱堆、乱放、乱甩,作到工完料清,垃圾日产日清。

⑹执行标准化作业,施工现场保持整洁,保持进出道路畅通。响应监理单位对此方案的意见,进行以下补充说明:

1、通道口布置在主体安全文明方案里已描述(包括图纸),本方案作为脚手架专项方案不再详细补充。

2、临时用电Ⅰ级Ⅱ级配电箱位置见临时用电方案。

上一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翻译下一篇:关于新型冠状肺炎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