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前弥补亏损(精选7篇)
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省范围内设立具有法人资格,财务会计制度健全,企业所得税由地税机关负责征收且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纳税人,其纳税发生的亏损,以及用以后的所得弥补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纳税人纳税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5年内不论是盈利或亏损,都作为实际弥补年限计算。
第四条 合并、分立企业的亏损弥补
(一)企业发生合并、分立不符合财税字„2009‟59号文件规定的特殊重组条件的亏损按如下规定处理:
1、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2、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二)企业发生合并、分立符合财税字„2009‟59号文件规定的特殊重组条件并选择特殊税务处理的,其亏损按如下原则处理:
1、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
2、被分立企业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被合并企业亏损、被分立企业亏损需税前弥补的,当事各方应在其重组业务完成当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向主管地税机关提交书面备案资料,证明其符合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方可进行税前弥补。
第五条 本办法所指亏损,是指纳税人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小于零后的数额。也即指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A类)第23栏“纳税调整后所得”经地税机关审核或中介机构确认小于零后的金额。
第六条 纳税人发生亏损,必须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内,向主管地税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财务决算报表以及《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报备表》(附件1)。主管地税机关要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认真审核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必要时要调阅纳税人的账册、凭证等有关资料或深入实地进行审核,也可视具体情况,对发生亏损数额较大的企业要求其提供中介机构出具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报告,以确保纳税人发生亏损准予税前弥补数额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七条 纳税人在盈利期间办理企业所得税预缴时,其当期实现的利润可先用于弥补以前经主管地税机关确认或经中介机构审核符合条件的待弥补亏损,就其余额部分计算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八条 纳税人在规定的亏损弥补期内,以实现的所得弥补以前亏损的,应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向主管地税机关报送财务决算报表及《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报备表》(附件1)和上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报备表,对税前弥补亏损金额较大且以前亏损数额未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报告的,主管地税机关可以要求纳税人税前弥补亏损时报送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报告。
对纳税人以往发生的亏损已经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报告的,其在税前弥补亏损时不需再出具中介机构经济鉴证报告。
第九条 主管地税机关接到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报备表》后,应及时受理,并依据企业所得税税法及有关规定和纳税人弥补亏损台帐的有关资料进行审核的内容如下:
(一)纳税人税前弥补亏损数额是否是按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数额;与企业以前申报的亏损额是否相一致。且与主管地税机关备案的电子台帐登记的金额是否一致。
(二)纳税人当年可用于弥补以前亏损的所得额计算是否正确;
(三)纳税人税前弥补亏损是否超过规定的弥补期限; 对纳税人税前弥补亏损提供中介机构出具了经济鉴证报告的,其税前弥补亏损金额的确定可依据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报告数据。同时,地税部门仍有权就其相关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第十条 主管地税机关应在汇算清缴结束前对纳税人报送的《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报备表》审核完毕。经主管地税机关核实无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报备表》上签署意见进行盖章确认后,退一份给纳税人,作为纳税人税前弥补亏损的依据。同时,纳税人税前弥补亏损相关数据应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四数据保持一致。
第十一条 纳税人发生税前弥补亏损时,应准确计算申报本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地税机关对纳税人进行税收检查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得用于弥补以前亏损。(此条建议删除)
第十二条 对连续亏损两年以上或亏损额较大的企业,以及享受减免税政策到期后变为亏损的企业,主管地税机关要将其列入汇算清缴重点审核或评估检查对象,加强调查研究,必要时可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亏损原因。如发现企业有意调节利润,在减免多计算利润,造成以
后少缴税款或亏损的,应及时进行纳税调整,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 主管地税机关通过纳税评估或税务检查,发现纳税人的申报不符合弥补亏损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应及时进行纳税调整,依法补征税款;如发现企业故意虚报亏损,在行为当年或相关造成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应依法查处。
第十四条 主管地税机关对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弥补亏损鉴证报告可以核查。如发现中介机构出具的鉴证报告不实或出具虚假的鉴证报告,应及时向上级地税部门反映,一经核实,备案地税机关应立即取消其出具企业弥补亏损鉴证报告资格。同时,将有关情况向省局备案。
第十五条 每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主管地税机关要建立纳税人亏损及税前弥补亏损电子台账(附件2)。并根据纳税人亏损和税前弥补亏损情况做好分户电子台帐和统计台帐的登记工作。
第十六条 对纳税人税前弥补亏损金额30万元以上的,主管地税机关可以要求企业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的相关的经济鉴证报告。对纳税人税前弥补亏损金额较小的,是否需要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报告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十七条 其他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第十八条 各地可以根据本办法,对纳税人亏损和税前
弥补亏损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或操作规程。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江西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办法从公布之日起实施。附件1:《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报备表》 附件2:纳税人亏损及税前弥补亏损电子台账 附件3:纳税人亏损及税前弥补亏损统计表
一、会计亏损弥补的会计处理
《公司法》第167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第169条规定,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增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公司法》的这两条规定存在几个问题:第一,没有明确亏损是指会计亏损还是应税亏损;第二,会计亏损弥补的来源与顺序不清楚;第三,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亏损也是值得商讨的。资本公积金有两大来源:一是投资者投入资金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计入利润的利得,笔者认为其性质是相同的,只是会计处理不同,因此它是否可以用于弥补亏损值得探讨。
《企业财务通则》第18条规定,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亏损。第49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弥补。税法规定年限内的税前利润不足弥补的,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投资者审议后用盈余公积金弥补。第50条规定企业年度净利润按顺序分配时,第一顺序为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然而,《企业财务通则》的相关规定也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没有划清会计亏损与应税亏损概念,将应税亏损的弥补视同会计亏损的弥补;第二,与《公司法》一样没有明确会计亏损弥补的来源与顺序。
笔者认为,《公司法》与《企业财务通则》规范的亏损应是会计亏损,应税亏损由《企业所得税法》规范。企业发生的本年度会计亏损弥补的来源与顺序应该是:1.企业以前年度留存的累计未分配利润;2.企业以前年度留存的盈余公积;3.企业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假设某企业2008年发生会计亏损500万元,2008年年初累计未分配利润800万元。将会计亏损500万元自“本年利润”账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自动补亏。会计分录如下:
企业补亏后,2008年末未分配利润还剩300万元。
假设某企业2008年发生会计亏损500万元,2008年年初累计未分配利润300万元。不足弥补的200万元用盈余公积弥补。会计分录如下:
假设某企业2008年发生会计亏损1 000万元,2008年年初累计未分配利润300万元和盈余公积600万元,200万元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弥补。会计分录如下:
2009年实现净利润3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将会计利润300万元自“本年利润”账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自动补亏100万元,剩余200万元,按10%计提盈余公积20万元,若没有给投资者分利,则企业未分配利润为180万元。
二、应税亏损弥补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的应税亏损,所得税法对其亏损弥补的规定是清晰的,即企业本年度发生的应税亏损,从下年度开始连续五年用税前利润弥补,第六年开始用税后利润弥补。这里的税前利润是指按所得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税后利润是指按所得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在交纳所得税后的余额。所得税会计准则对应税亏损的处理规定也是明确的,即企业本年度发生的应税亏损在得到税务部门认可且预计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或以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弥补时,应税亏损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收益。若企业本年度发生的应税亏损得到税务部门认可,但预计未来无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会计不予确认。
例:A公司2008年发生应税亏损1 000万元,假定A公司预计2009年至2014年各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120万元、180万元、250万元、300万元、350万元。A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0%。会计分录如下:
2008年A公司发生应税亏损1000万元,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收益。
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弥补2008年亏损。2010年:应纳税所得额120万元继续弥补2008年亏损。
2011年:应纳税所得额180万元继续弥补2008年亏损。
2012年:应纳税所得额250万元继续弥补2008年亏损。
2013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继续弥补2008年亏损。
关键词:资本公积;弥补亏损;企业改制
资本公积弥补亏损原是公司经营中的一项普通的财务处理程序。但在郑百文——三联重组事件中,郑百文累积亏损18亿元,净资产不足5亿元。重组方(同时也是郑百文最大的债权人)三联集团决定豁免郑百文14.47亿元的债务,该豁免金额形成郑百文的资本公积后,再用来冲抵剩余的亏损。如此一来,郑百文的巨额累计亏损将完全消灭,净资产也由负变正,消解了财政部紧急修改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从“计入利润”调整为“计入资本公积”的意义。该会计政策的活学活用,令中国的财务会计专家们叹为观止。随后上市公司用资本公积补亏现象而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并最终在2005年修改《公司法》时修改为:资本公积不得补亏。
但是当亏损公司企业改制折股时,该法律原则是否可行?假设公司实收资本2000万,资本公积1000万,当未分配利润大于2000万时,可以看做所有者以实收资本弥补亏损,但当企业的实收资本不足以弥补企业的亏损时,我们又如何看待企业在净资产折股时的会计处理呢?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是一种资本公积弥补亏损呢?
我们首先就资本公积的基本属性来看,资本公积是列在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所有权权益”项下的一个会计科目,记录了公司的资金来源,其核心内容是公司以超过注册资本的金额的投入企业的溢价款(仅就该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资本公积的其他形成方式不在——列示)。所谓“资本公积弥补亏损”则是一种会计处理程序,即将“资本公积”账户中的金额转人因亏损而呈负数的“未分配利润”账户,在账面上消除亏损,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许多国家的《公司法》都明确承认资本公积弥补企业亏损的作用。虽然称为“资本公积补亏”,但并不会产生现金流量,所有者权益也未曾发生变化。“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都只是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分类的变化形式。
从实际意义上说,亏损是公司发生的真实的资产减损,补亏也必须通过现实的资产来进行填补。而资本公积的形成也是由于真是意义上的现金流入产生的,而且已经并入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并不会如20年前一样有一块实物资产或资金对应着资本公积,换句话说,形成资本公积的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实际上弥补了企业的亏损。而所谓“资本公积补亏”只不过是在账务上对这个过程进行处理加以明确。
我们再来看看资本公积科目的实际构成,除传统的资本溢价外,可以分为如下两大类:
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所有者权益的实际增长,但是未作为“收入”加以确认
主要包括捐赠的现金或实物财产,接受外币投资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因债务重组而获得的债务豁免或减少,国家拨入的专门用于技术改造等目的的款项使用后转入资本公积的余额等。由于“收入”账户主要核算企业基于经营活动而导致的股东权益的增加,而上述情况下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取得,但与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归人“资本公积”。
二、基于会计程序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增长
例如,公司为改制、合并或其他财务目的,依照法律规定对资产进行评估,因当前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而形成的“法定资产评估增值”。另外,当公司的对外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通常会产生“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准备”、“被投资单位评估增值准备”或者“被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准备”等。这类准备项目有两个特点:第一,其价值通常随着相关资产项目的市场价值而上下波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第二,它们体现的是股东权益的账面增长。并没有实际的资金流入。只有当它们被处置、转让时,增值部分才有可能实现。因此,这些项目往往又被称为“未实现的收益”。
根据前面的分析,传统的资本溢价以及上述第一类资本公积项目(如接受的捐赠价值、接受的专项补贴、已实现的资本汇兑差异等),都意味着曾经有真实的资产或利益流入公司当中,因此从道理上说是可以用来弥补亏损的。相反,上述第二类资本公积项目作为尚未实现的准备,只是账面上的数字而已,无法用来弥补亏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笼统地说资本公积“可以补亏”或者“不可以补亏”都是不准确的。
从上述例子的实际处理来看,资本公积在上述净资产折股中只能也是最后的弥补亏损的途径,如果不认可这个过程,公司的净资产折股又将如何继续进行下去呢。
再就工商登记的要求看,工商登记部门认为该事项实质是企业的一种减资行为,需要经过法律规定的减资程序,对是否是资本公积弥补亏损并不在意。
问:我们是一家外资制造企业。主要从事零部件的组装,生产成品,因此原材料主要以个为单位,可以数的,不像有些公司铁板等不好计量。我们公司经常每月几乎都发生存货盘亏,而且金额也不小,但是跟我们的销售成本相比不是很大,但是绝对数额一年有几百万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的规定。
请问
1、我们的盘亏损失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吗?如果是,是专项申报还是清单申报?是否要准备专项报告?
2、如果可以所得税前扣除,要提交哪些资料,以证明我们的盘亏损失的合理性?
3、盘亏存货,假如被认定为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否要转出?
答:
1、《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九条规定,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第十条规定,前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第二十六条规定,存货盘亏损失,为其盘亏金额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存货计税成本确定依据;
(二)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三)存货盘点表;
(四)存货保管人对于盘亏的情况说明。
第四十八条规定,企业正常经营业务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出现操作不当、不规范或因业务创新但政策不明确、不配套等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可以作为资产损失并准予在税前申报扣除,但应出具损失原因证明材料或业务监管部门定性证明、损失专项说明。
根据上述规定,“正常损耗”的认定,税法没有明确的定量标准,实务中,企业应就该标准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并取得认可。否则不能作为正常损耗以清单申报方式申报扣除。
存货盘亏损失扣除责任人赔偿后应由企业承担的金额,可以按上述规定税前扣除。
2、《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条例第十条第(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根据上述规定,管理不善造成的盘亏损失,相应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进行转出处理。
商业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解读——
存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存货存在价格变动频繁、经营风险大、仓储管理难度高等特点,在日常经营中极易发生损失。当存货损失发生后,对损失按相关规定进行正确的税前扣除,是企业准确计算应纳所得税的前提。目前正值2013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笔者对涉及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的相关政策整理如下,以期对纳税人提供帮助。
存货损失的一般规定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规定,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以下简称实际资产损失),以及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但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和本办法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以下简称法定资产损失)。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申报扣除。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同时指出,企业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形式。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
对于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的项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以正列举的形式规定了范围: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除此之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如何申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企业要对发生的存货损失进行正确的税前扣除,前提是区分损失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申报方式。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号)对商业零售企业发生存货损失的分类作出了详细规定: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零星失窃、报废、废弃、过期、破损、腐败、鼠咬、顾客退换货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正常损失,准予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将汇总数据以清单的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同时出具损失情况分析报告。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风、火、雷、震等自然灾害,仓储、运输失事,重大案件等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非正常损失,应当以专项申报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存货单笔(单项)损失超过500万元的,无论何种因素形成的,均应以专项申报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本公告适用于2013及以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举例来说,某百货公司2013年4月由于库存食品过期,发生损失20万元;6月由于采购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车祸,造成损失50万元;10月由于仓库发生鼠患,造成一批高档服装被损毁,发生损失520万元。根据上述规定,食品过期发生的20万元损失,应作为存货正常损失进行清单申报;货物运输发生车祸造成的50万元损失,应作为存货非正常损失进行专项申报;鼠咬造成的高档服装被毁损失,虽然按文件规定属于正常损失的范围,但损失金额超过500万元,应采取专项申报方式进行所得税纳税申报。
存货损失金额如何确定
存货损失的申报方式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要准确核定损失金额,确定税前扣除金额,以便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对不同情况下存货损失的金额核定方法作出了详细规定。
存货盘亏损失,为其盘亏金额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存货计税成本确定依据;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存货盘点表;存货保管人对于盘亏的情况说明。
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为其计税成本扣除残值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变质、残值情况说明及核销资料;涉及责任人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说明;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成本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下同),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意见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存货被盗损失,为其计税成本扣除保险理赔以及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涉及责任人和保险公司赔偿的,应有赔偿情况说明等。因此,当企业发生存货损失时,应当按照存货损失的种类,选择正确的申报方式,准确计算税前扣除额,确保企业所得税申报正确。
2010年第2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
弥补以前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
现就税务机关检查调增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亏损问题公告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根据其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 1 —
理或处罚。
二、本规定自2010年12月1日开始执行。以前(含2008之前)没有处理的事项,按本规定执行。
特此公告。
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分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
税务局。
一、医院可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最高限额的依据
医院可弥补亏损事业基金最高限额的会计核算,应执行的制度是《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第六十二条“事业基金按规定用于弥补亏损,用于弥补亏损的最高限额为事业基金扣除医院非财政补助资金和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净值”。同时卫生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意见(卫办规财发【2011】160 号),有明确规定“事业基金期末余额一般不得低于医院自有资金(除财政补助资金和科教项目资金外)形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净值”。
二、医院可弥补亏损事业基金最高限额核算的现状
从2012年起,公立医院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已经4年了,医院事业基金的核算也在运行中逐步规范和更加成熟。但因对新制度会计核算的理解差异,用事业基金弥补亏损呈现以下几种错误形式。
(一)将事业基金余额全部用于弥补亏损
新旧会计制度转换事业基金总额调增,用调增的事业基金弥补亏损,忽略了新制度关于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最高限额的规定。即有多少亏损就弥补多少,甚至弥补历年的经营亏损,一些长期亏损的医院可以实现扭亏,用于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没有进行限额控制。
(二)用于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为固定数额
对新制度中用于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最高限额理解不透彻,将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衔接处理时由原账中“事业基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的数额作为可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认为用于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为该固定数额,并没有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计算可用于弥补亏损的最高限额。
(三)未完全按照新制度规定计算可用于弥补亏损的最高限额
直接将资产负债表中事业基金数额减去固定资产净值和无形资产净值作为可弥补亏损的最高限额,忽略了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购建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待冲基金”科目核算,并没有占用事业基金,这部份数额在计算最高限额时没有加回。
三、对可弥补亏损事业基金最高限额的分析
事业基金是医院用于事业发展的净资产。在医院运营过程中,随着医疗业务收支结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增加和折旧摊销而不断变化,医院可用于弥补的事业基金最高限额是个动态数额。因此,在发生亏损时,必须计算可用于弥补的事业基金净值,减除被资本性支出占用的那部份事业基金。
根据新《医院会计制度》,按医院资金按收入的来源分为自有资金、财政补助和科教项目资金。用医院资金增加的资产最终引起净资产的增加。其中:自有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其净值占用了净资产的事业基金;财政补助和科教项目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净资产的“待冲基金”科目核算,其净值不占用事业基金。在计算可用于弥补的事业基金最高限额时,要用事业基金余额减去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净值,加上待冲基金中财政补助和科教项目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净值。
由于计算最高限额涉及多个会计科目,这些科目核算内容比较复杂,计算时容易发生错漏。为了更好的理解,结合案例进行说明。某医院部分资产负债表如下:
注:根据待冲基金明细账目“待冲财政基金”和“待冲科教项目基金”,财政补助和科教项目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摊销后的净额期末和年初分别为20万元和23万元。
年初可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735-392-47+23=319万元
期末可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676-396-45+20=255万元
摘要:公立医院全面执行财政部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以来,规范了医院的会计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文章就现行的可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核算的依据、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使医院会计迅速理解和掌握可于用弥补亏损的事业基金的最高数额。
关键词:医院,事业基金,弥补亏损
参考文献
[1]那丽,于润吉.新医院会计制度影响几何?[J].中国医院院长,2012年16期
[2]高畅.对“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亏损最高限额的解读[J].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06期
一是猪肉价格涨幅增大。育肥猪均价环、同比分别回升4.46%和30.65%;仔猪均价环、同比分别上涨3.48%和35.63%;后备母猪环、同比分别上涨1.81%和7.13%;猪肉零售均价环、同比分别上涨4.40%和22.69%。本周监测点二杂肥猪最低14.50元/千克 (简阳市、通江县) , 平均为17.08/公斤;纯外三元以上肥猪最高19.40元/千克 (苍溪县、仁寿县、威远县) , 平均为18.16元/千克, 其中39个监测县均价超18元/千克, 较上周增加16个。本周出栏肥猪到市场销售的肉—猪价差为9.48元/千克, 环、同比分别升高4.29%和10.23%。
二是饲料稳中略降。玉米同比下跌1.53%;小麦麸均价环、同比分别下跌0.49和7.73%;育肥猪配合料价格同比降0.84%;豆粕环、同比分别降0.27%和15.35%。
三是养殖效益持续攀升。猪粮比环、同比分别上升4.45%和32.75%, 猪料比环、同比分别上升4.42%和31.91%。因猪价持续回升和饲料价格总体稳定, 目前我省养殖场户出栏一头肥猪盈利在240元以上。但综合2015年前7个月来看, 6月后的养殖利润仍在弥补上半年的亏损。
【税前弥补亏损】推荐阅读: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11-22
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07-24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情况说明09-23
个人商业保险税前扣除12-05
专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报告06-06
财产损失税前扣除文件.doc09-13
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