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工作总结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降低成本工作总结

降低成本工作总结 篇1

双联复合肥销售公司实行的销售收入改革是他发展史的一个巨大进步。销售人员的收入主要靠销量提成,在这个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就成为了我们业务人员增加收入的两大法宝。做为一名销售人员主要的工作时间集中在出差阶段,但是出差时间的长短并不能决定销售业绩的高低,主要原因就是有的业务人员工作效率高有的则工作效率低。如何在有限的出差时间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增加销量就摆在了我们面前,特别是在销售费用包干的大环境下。

一、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目前面临的市场情况是主要精力集中在维护客户上,同时兼顾开发市场。其成功秘诀主要有四点:一是全面挖掘销售线索二是开展有效市场宣传活动三是掌握准确信息,提高销售效率四是分析和管理目标客户。销售人员不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还要有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的能力,而最为重要的一环是能否将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和融会贯通,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良性作用,这样销售人员才能用所学和所提炼的方法技巧等去支配企业给予的更大资源和空间,然后再在新的空间里有所上进、有所总结和提炼,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去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技能和总结能力。我们的市场是一个用户群体比较稳定,经销商队伍比较健全的市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了解市场信息,准确出击。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出差之前做好出差计划,出差中做好每天的出差总结,出差结束之后做好阶段总结。不断从自己的总结中提取对销售有益的东西。

1、做好出差计划

出差之前先做好出差计划,建立工作列表把自己的出差时间、出差地点、出差目的,一一列出。同时注意:区分轻重缓急,先做重要的事情,注重效率更注重效果。设置完成期限,就像对自己的承诺一样。明确目标,如果任务太大就做任务分解,把大任务变为成简单的工作去做。

2、日常工作总结。

在日常的销售工作中,总有一些工作内容是不断重复的,如:拜访经销商、进行市场调查、维护销售终端等步骤。我们确立了自己的出差目的后,就要对自己一天的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比如总结一下自己一天的工作:我今天拜访了10个终端客户,为何4家没有进货?为何有的对我态度不好?为何某种新产品好像很难让客户接受,经理却说其他地方比较认可。是我们的产品定位有问题还是我在介绍产品的时候没有用正确的方法?还是我的潜力比较大只是发挥得不好?通过每天的思考和总结,的我们工作能力和技巧都会不断地提升和飞跃,时间长了就会发生质变,令人刮目相看了。每个人都应该不停地总结自己的工作,这是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3、阶段性总结。销售人员进行日常工作总结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找到更好的工作方法,挖掘其中的规律,以提高自己的素质,从而使自己有所发展并提高自身的价值。除日常总结外,销售人员对阶段性的工作更要做好总结和归纳,使自己的工作方法更具全局观念、更全面、更规范。比如周总结、月总结、季总结、年总结甚至更大周期的总结,同时对照自己的出差计划,看看差在哪里,如何弥补,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也有必要针对一个工作周期进行总结,比如对某次铺货、促销的总结。

3.日常学习总结。

我们复合肥行业产品更新比较快,特别是概念类的产品,所以在日常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掌握最前沿的产品,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市场中高瞻远瞩。无论是有组织的学习还是自学都要及时地总结其中的内容,挖掘规律,提炼真谛。这样才能由思路决定出路,由心境成就舞台,由知识理论经过总结和实践验证后变成战斗力,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二、如何降低成本

1、降低自身消耗

我们每天出差补助是固定的,每年的差旅费和车辆费用在我们总的销售费用中占很大的比例,所以要想降低成本就只能从这方面入手,比如提高工作效率能打电话就办好的事情就不要出差,按照出差计划提前完成工作计划就申请回公司,在出差之前就规划好出差路线减少车辆行驶里程,不重复走路,在使用车辆过程中尊重科学的方法合理使用车辆,降低油耗和不必要的磨损。

2、降低客户消费

除了出差费用就是客户来公司消耗,在不伤害跟客户感情和尊严的情况下,适当的降低消费水平,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能在公司就餐的就不出去吃饭,能不领礼品的情况下就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降低成本工作总结 篇2

一、企业的成本是管出来的, 还是降出来的

这是很多企业成本控制都会遇到的疑问。笔者认为成本首先是管出来的, 然后才是降出来的;管理和控制成本是第一位的, 降低成本是第二位的。这是因为: (1) 如果不管成本, 只研究降低是徒劳的。因为, 没有成本控制的情况下, 成本的发生过程处于失控状态, 这时的成本一定是高的。即使组织降低成本的活动能将部分成本降下来, 那么只要成本的发生过程处于失控状态, 成本就会提高。就象人减肥一样, 如果不控制饮食, 不控制运动, 即使体重减下来了, 也还会反弹。 (2) 如果通过成本管理与控制, 使发生的成本都是合理的, 成本压根就不高, 那就用不着降低成本。 (3) 产生降低成本的需求应该是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无效而导致成本提高, 或成本控制结果与目标相比仍不满意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时产生的。所以, 降低成本应该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结果的一种纠正或补充。我们知道成本的发生具有不可挽回的性质, 降低成本只能对下期的成本有意义, 永远不能挽回当期发生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 降低成本属于事后控制, 因此, 不研究成本管理, 只一味地研究降低成本是不科学的。 (4) 降低成本活动的本身属于成本管理的事后管理。成本管理有一个基本规律:“由于前端成本决定后续成本, 所以成本管理越置后, 意义越不大”。这是成本传递性所决定的。因此, 成本管理一定要前移, 不能等成本高了再去降低它。

所谓成本控制, 是指运用以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 预定成本限额, 按限额开支成本费用, 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比较, 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 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 以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以至低于预期的成本限额。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 挖掘内部潜力, 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 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转变经营机制, 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的目的就是防止资源的浪费, 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并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

成本控制反对“秋后算账”的做法, 提倡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因此, 成本控制必须遵循预先控制和过程方法的原则, 并在成本发生之前或在发生的过程中去考虑和研究为什么要发生这项成本?应不应该发生?应该发生多少?应该由谁来发生?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是否必要?决定后应对过程活动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

二、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 全面介入原则。

企业的任何活动, 都会发生成本, 都应在成本控制的范围之内。全面介入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的全部、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全部是对产品生产的全部费用要加以控制, 不仅对变动费用要控制, 对固定费用也要进行控制。全员控制是要发动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建立成本意识, 参与成本的控制, 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才能付诸行动。全过程控制, 对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过程进行控制, 并将控制的成果在有关报表上加以反映, 借以发现缺点和问题。

2. 例外管理的原则。

成本控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部分。因为实际发生的费用往往与预算有差异, 如发生的差异不大, 也就没有必要一一查明其原因, 而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 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3. 经济原则。

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提高经济效益, 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 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以较少的消耗, 取得更多的成果。经济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只要在重要领域中选择关键因素加以控制, 而不对所有成本都进行同样周密的控制。要求成本控制要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 具有实用性。成本控制系统应能揭示何处发生了失误, 谁应对失误负责, 并能确保采取纠正措施。

三、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成本控制的起点, 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 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很大影响。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1. 定额制定。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 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 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额, 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额, 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工时定额的制定主要依据各地区收入水平、企业工资战略、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人力成本越来越大, 工时定额显得特别重要。在工作实践中,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控制需要, 还会出现燃料动力定额、费用定额等。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 建立定额领料制度, 控制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 建立人工包干制度, 控制工时成本, 以及控制制造费用, 都要依赖定额制度, 没有很好的定额, 就无法控制生产成本;同时, 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 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 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它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 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过程中, 标准化工作极为重要, 包括: (1) 计量标准化。计量是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 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进行测定, 为生产经营, 尤其是成本控制提供准确数据。如果没有统一计量标准, 基础数据不准确, 那就无法获取准确成本信息, 更无从谈控制。 (2) 价格标准化。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 一是内部价格, 即内部结算价格, 它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 各核算单位与企业之间模拟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二是外部价格, 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 (3) 质量标准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 没有质量, 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成本控制是质量控制下的成本控制, 没有质量标准, 成本控制就会失去方向, 也谈不上成本控制。 (4) 数据标准化。制定成本数据的采集过程, 明晰成本数据报送人和入账人的责任, 做到成本数据按时报送, 及时入账, 数据便于传输, 实现信息共享;规范成本核算方式, 明确成本的计算方法;对成本的书面文件实现统一格式, 统一表头, 形成统一的成本计算图表格式, 做到成本核算结果准确无误。通过上述标准化工作制定标准成本制度, 成本标准是在财务、生产、技术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 利用已积累的大量基础数据, 运用统计分析、工程实验等方法, 结合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3. 制度建设。

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 一是企业制度, 二是企业文化, 制度建设是根本, 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 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 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在实际中, 制度建设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不完善, 在制度内容上, 制度建设更多的从规范角度出发, 看起来像命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制度建设要从运行出发, 这样才能使责任人找准位置, 提高可操作性。二是制度执行不力, 老是强调管理基础差, 人员限制等客观原因, 一出现利益调整内容, 就收缩起来, 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四、挖掘成本潜力的重要环节———成本分析

仅仅实施、推进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还不能达到改善成本的目标, 还要进行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预算及其他有关资料, 全面分析实际成本水平及其构成的变动情况, 系统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和变动的原因, 寻找降本增效的潜力。将成本的实际水平与计划比;与去年同期比;与历史最好水平比;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比。实施对比分析后, 要将对比分析的结果采用因素分析法, 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尤其是主要的原因。它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正确认识和掌握成本变动的规律性, 有利于实现降本的目标;可以对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对执行结果准确评价;可以为编制成本预算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为未来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出努力方向。

五、八钢公司成本控制具体措施

1. 八钢公司采取以降低成本为核心内容的激励机制。

使八钢各环节、各部门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 以确保总成本目标的实现。将产品目标成本中的各项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子、分公司、分厂、作业区、班组、岗位和职工个人, 使公司内的每个环节都承担降低成本的责任, 把市场压力及原材料涨价因素消化于各个环节。每年初与各子、分公司领导签订绩效考核指标, 建立刚性生产管理绩效指标评价规则, 成本超支、完不成目标利润的, 否决全部奖金。

2. 八钢公司建立钢材销售价格与原料采购价格联动分析模型确定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法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市场为导向,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目标成本法是致力于产品周期成本降低的综合性成本管理工具。它以具有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和企业目标利润倒逼出目标成本, 这里的“目标利润”体现了企业长远发展战略要求, 而“竞争性市场价格”则体现了市场导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成本是无法确定甚至是难以预测的。八钢公司着眼控制目标成本, 从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推出某项产品的目标成本。用公式表示:

单位目标成本=市场价格-单位产品负担的期间费用-单位目标利润

该公式表示八钢的成本计算方法由过去以“计划价格”为依据的“正算法”改变为以市场价格为依据的“倒推法”, 即:将过去从产品的原材料进价开始, 按厂内工序逐步结转的“正算”方法, 改变为从产品的市场售价减目标利润开始, 按厂内工序逐步推算的“倒算”方法, 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在建立产品盈利模型的过程中, 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目标利润, 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要做到不赔钱或微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市场小的要停止生产。如果成本不能低于市场价格, 企业将无法生存。

3. 组织召开月度成本分析会加强成本对标差异性原因分析, 细化分析成本因子, 完善成本分析范围。

通过成本对标、专题分析, 推进成本持续改善, 持续对标挖潜, 强化成本控制, 进一步梳理主要产品的单项成本明细, 查找降成本点, 确定降本增效方案。

降低成本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热企冷;五个对接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16-01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校企深度融合共育蓝领精英的现代学徒制更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制的重中之重。但现在“校热企冷”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共性问题。如何破解这一瓶颈,培育高素质高技能蓝领精英,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才支撑,迎来职业教育和产业经济两个园地的共同春暖花开,是社会各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其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自其经营目标。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是否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企业的投入和收益均不能产生影响,所以,企业在没有相应激励政策和法规约束的机制下,企业并不一定通过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来获得人力资源。企业合作意识淡薄,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予关注。企业不愿意参与到职业教育过程中来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政府没有相应的激励制约机制,企业没有参与职业培训的责任意识和迫切感。二是校企作会给企业增加管理及运营成本。比如培养一个50人的标准现代学徒制班级,首先需要企业投入200万元,还不包括以后每年还要继续投入进行维护更新的费用。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笔高昂的非营利性投入,成为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发展的一大掣肘”。而且学生生产效率低,而且在操作中易出废品,增加原材料费用。三是与职业学校合作接受学生培训会给企业增加风险。学生在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一旦发生事故,企业要承担医疗费或抚恤金等费用。没有工作经验的实习生生产出来过程中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这势必会影响企业声誉等等。

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校企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建议做好以下“对接”工作,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校企合作成本,变“校热企冷”为“校热企热”,让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共育高技能人才落到实处。

一、做好社会能力培养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校企合作应重点从培养学生社会能力人手,统一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标准,将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融入学生社会能力体系标准和考核标准当中,通过校企合作突出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社会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将这种校企对接后的社会能力贯穿于学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与企业文化对接.培养学生具备“职业人”、“社会人”的良好形象和行为规范。

二、做好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群的对接

衡量专业设置是否真正与行业企业岗位群对接.一方面体现在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程度,另一方面最终要看学生本专业的就业率。专业设置就像一个企业的产品,首先要有市场需求,否则产品质量再高也不会有市场。要深入研究本专业所辐射行业企业的岗位群,尤其要重视各个专业所对应的技术岗位群、技术工种和技术证书等内容.动态掌握企业用人状况和职业岗位变动情况,既要考虑到专业设置的稳定性,又要考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变动的灵活性。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岗位群需求调控和优化专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专业,调整市场过剩专业,企业全程参与制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标准,实现校企合作在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群上有效对接,提高职业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服务能力。

三、做好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校企合作最终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如何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上,这是实现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零距离对接的关键环节。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共同开发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即专业职业能力理论知识标准和专业职业能力职业技能标准、专业职业能力理论知识相关课程体系和专业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体系、理论知识考核标准和职业技能考核标准、理论知识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这种把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标准内容提前置换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把学校实践教学内容置换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环节中,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规格和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校企“课程置换”.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合作才能最终变成现实,形成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双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做好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的对接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合作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任务,与教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负责学生技能训练指导,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与新产品的研发,承担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在内涵上真正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与流动的机制.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构建校企教学研究团队和技术创新团队.深入钻研技术、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企业生产效率。

五、做好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对接

降低成本工作总结 篇4

2016年08月22日 17:43

来源:证券时报

0人参与 0评论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经过1-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一是税费负担合理降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年减税额5000亿元以上。清理规范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融资成本有效降低。企业贷款、发债利息负担水平逐步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占企业融资成本比重合理降低。三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综合措施进一步落实,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为企业设立和生产经营创造便利条件,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大幅压缩,政府和社会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四是人工成本上涨得到合理控制。工资水平保持合理增长,企业“五险一金”缴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合理降低。五是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用气定价机制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工商业用电和工业用气价格合理降低。六是物流成本较大幅度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由目前的4.9%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工商业企业物流费用率由8.3%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

通知要求,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修订完善节能环保专用设备税收优惠目录;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取消减免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小微企业免征范围。

通知还要求,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加大融资担保力度;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和监管指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企业之间债权转股权;稳妥推进民营银行设立,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合理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引导企业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提高企业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比例。

通知还提到,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挖潜,落实降成本工作配套措施,建立健全降成本工作推进机制等。

下面是通知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6〕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

2016年8月8日(此件公开发布)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

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有效缓解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对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落实,确保取得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针对性、系统性措施,有效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动力。

(二)目标任务。经过1—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一是税费负担合理降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年减税额5000亿元以上。清理规范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融资成本有效降低。企业贷款、发债利息负担水平逐步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占企业融资成本比重合理降低。三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综合措施进一步落实,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为企业设立和生产经营创造便利条件,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大幅压缩,政府和社会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四是人工成本上涨得到合理控制。工资水平保持合理增长,企业“五险一金”缴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合理降低。五是能源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用气定价机制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工商业用电和工业用气价格合理降低。六是物流成本较大幅度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由目前的4.9%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工商业企业物流费用率由8.3%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

(三)主要原则。

坚持全面系统推进和抓住关键环节相结合。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面推进降成本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针对造成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制定可操作、可落地、可检查的系统性政策措施。

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长远发展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综合施策,一方面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缓解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逐步解决造成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过高的体制机制问题。

坚持支持企业发展与实现优胜劣汰相结合。突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差别化,既要有效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又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加快落后产能退出,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降低外部成本与企业内部挖潜相结合。在加强制度设计、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好金融系统支持作用,有效降低外部成本的同时,引导实体经济企业采取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技术创新等挖潜增效措施,降低企业内部成本。

坚持降低企业成本与提高供给质量相结合。以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为前提,发挥好骨干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广大员工的关键作用,加强质量管理,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四)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牵头单位:财政部,参加单位: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五)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修订完善节能环保专用设备税收优惠目录。加强协调配合,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研究将新材料、关键零部件纳入首批次应用保险保费补偿机制实施范围。修订完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牵头单位: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参加单位: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保监会)

(六)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将国内植物检疫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费等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全面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等项目清单,在地方政府及国务院各部门网站常态化公示。进一步清理各类电子政务平台的服务收费,严禁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捆绑服务并收费。查处和清理各种与行政职能挂钩且无法定依据的中介服务收费。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畅通企业举报渠道,完善查处机制,制止乱摊派、乱收费等违规行为,坚决取缔违规收费项目。(牵头单位: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参加单位:国务院国资委、税务总局)

(七)取消减免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小微企业免征范围。取消大工业用户燃气燃油加工费等地方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落实好已明确的减免政府性基金等政策,将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停征价格调节基金,整合归并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等7项政府性基金;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免征范围由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大到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1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牵头单位: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

三、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八)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通过差别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作用,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牵头单位: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参加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银监会)

(九)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加大融资担保力度。完善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融通机制,降低贷款中间环节费用,严禁“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等变相提高利率行为。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不同企业合理定价。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收费,制止不规范收费行为。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允许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政府性担保基金,探索运用资本注入、再担保、风险补偿等措施,提高融资担保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三农”服务积极性。(牵头单位:银监会、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参加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十)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和监管指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综合考虑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等方面的考核因素,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落实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要求。完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政策。支持和督促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按市场化方式及时核销不良贷款,做到应核尽核,增强对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投放能力。适当调整不良资产转让方式、范围、组包项目及户数方面的规定,逐步增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完善不良资产转让政策,提高不良资产转让的效率和灵活性。支持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企业之间债权转股权。(牵头单位:银监会、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参加单位:国务院国资委)

(十一)稳妥推进民营银行设立,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推进已批准民营银行的筹建工作,引导其积极开展业务;稳妥推进民营银行发展,成熟一家、设立一家。加快发展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各类机构。(牵头单位:银监会、商务部,参加单位:人民银行)

(十二)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合理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完善证券交易所市场股权融资功能,规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发展,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改革完善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合理扩大债券发行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在投资者分类趋同的原则下,分别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发行准入标准和审核规则。加快债券产品创新,发展股债结合品种,研究发展高风险高收益企业债、项目收益债、永续债、专项企业债、资产支持证券等。加大信息披露力度,规范债券发行企业信息披露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信用评级制度建设,强化市场化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债券市场开放。(牵头单位:证监会、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财政部)

(十三)引导企业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提高企业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比例。推进企业发行外债登记制度改革,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范围,进一步简化程序,合理扩大企业发行外债规模,放宽资金回流和结汇限制。在合理调控外债规模、促进结构优化和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资信状况良好、偿债能力强的企业赴境外发行本外币债券。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引导商业银行改善金融服务,提高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的比例,降低汇兑成本和汇率波动影响。(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

四、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十四)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清理废除地方自行制定的影响统一市场形成的限制性规定,加快放开垄断行业竞争性环节。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连锁企业要求设立非企业法人门店和配送中心的,所在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设置障碍。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源头上防止排除和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健全竞争政策,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强化价格检查,优化市场环境,健全经营者自主定价领域的市场规则。(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参加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

(十五)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同步推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监管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重点围绕生产经营领域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合并具有相同或相似管理对象、管理事项的证照资质,实行联合审批。大幅压减各类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进一步优化企业投资项目相关审批程序,利用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落实平台建设中的识别代码和个性化审批监管要求。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投资核准、政府扶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对民间投资进入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外,取消最低注册资本、股东结构、股份比例等限制。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程序。研究推广对符合条件且不需要新增建设用地的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承诺备案管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落实“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参加单位: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

(十六)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好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使用。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市场交易和投融资等领域对守信企业实施优惠便利措施,对失信企业依法严格限制和约束。将注册登记、行政审批、行业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归集到相应企业名下,依法予以公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专利、注册商标、商业秘密等方面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参加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银监会等)

(十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合理降低服务收费标准。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降低出口商品查验率,降低企业货物的通关成本。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依法确定收费范围,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合理降低服务收费标准。积极稳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厘清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职能边界,清理行业协会商会违法违规强制企业付费参加考核评比、表彰、赞助捐赠等项目。(牵头单位: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参加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林业局)

(十八)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建立政府和国有企业合理分担成本的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全面推进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剥离企业办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机构,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解决好厂办大集体等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牵头单位: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五、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十九)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采取综合措施补充资金缺口。从2016年5月1日起,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9%;将失业保险总费率阶段性降至1%—1.5%,其中个人费率不超过0.5%。以上两项社保费率降低期限暂按两年执行,具体方案由各省(区、市)确定。综合采取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开展基金投资运营和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以及支持各地通过拍卖、出租政府公共资源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为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创造条件。(牵头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

(二十)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规范和阶段性适当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对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高于12%的一律予以规范调整,不得超过12%。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由各省(区、市)结合实际,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除可降低缴存比例外,还可依法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待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存比例或恢复缴存并补缴缓缴的住房公积金。(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参加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

(二十一)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统筹兼顾企业承受能力和保障劳动者最低劳动报酬权益,指导各地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和调整频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当地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覆盖范围,降低劳动力自由流动成本,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牵头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

六、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

(二十二)加快推进能源领域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加快推进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完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并网机制。2017年基本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管制,形成充分竞争的机制,使能源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提高价格灵活性。(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国家能源局)

(二十三)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合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加快实施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积极开展电力直接交易,放宽参与范围,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扩大市场化交易电量的比例。对未参与直接交易和竞价交易的上网火力发电量,以及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继续实施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合理调整一般工商业企业用电价格。简化企业用户电力增容、减容、暂停、变更等办理手续,缩短办理时限。(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参加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十四)完善土地供应制度,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积极推进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工业用地的使用者可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降低工业企业用地成本。保障物流业用地供应,科学合理确定物流用地容积率。(牵头单位:国土资源部,参加单位:财政部)

七、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二十五)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运输新业态。健全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强化物流标准实施,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等产业联动发展。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推广多式联运,加快构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跨运输方式物流相关信息互联共享,鼓励企业间运力资源共享,提高运输车辆实载率。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甩挂、企业联盟甩挂、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衔接甩挂等运输模式。推动无车承运人业务加快发展。(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参加单位:质检总局)

(二十六)合理确定公路运输收费标准,规范公路收费管理和监督执法。尽快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科学合理确定公路收费标准,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坚决查处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中的各种乱收费行为,规范车辆超限处罚标准,减少各类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坚决杜绝乱罚款、“以罚代管”等行为。(牵头单位: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

(二十七)规范机场铁路港口收费项目,清理不合理服务收费。全面清理机场、铁路、港口码头经营性收费项目,除法规规章规定的项目外,禁止指定经营、强制服务、强行收费行为,清理强制对进出港(场)企业收取的不合理费用和地方政府设立的不合理涉及铁路收费。(牵头单位:民航局、铁路总公司、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八、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二十八)推进实体经济经营性资产证券化,开展投贷联动试点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企业。鼓励实体经济企业将符合条件的经营性资产证券化,或通过金融租赁、融资租赁方式盘活存量资源。选取部分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区,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为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合理的融资结构和持续的资金支持。(牵头单位: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商务部,参加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十九)支持重点企业资金周转,多方筹资清偿拖欠工程款。鼓励地方政府加强协调,支持重点企业筹集周转资金,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传导。地方政府统筹置换债券资金在内的预算资金,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偿还经清理核实属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拖欠工程款;通过出让资产等方式获得的增量资金,优先用于清偿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参加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

(三十)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减少资金占用。摸清目前建筑业所需缴纳各种保证金现状,研究制定依法依规开展清理工作的意见,按照既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又能形成新约束机制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法制办)

(三十一)加强资金清欠,化解企业债务链风险。鼓励企业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引导企业加快付款,减轻全社会债务负担。发挥财务公司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作用,加快产业链企业间资金周转,推进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对债务规模较大且有三家以上债权银行的客户,协调各债权银行成立债权人委员会,避免因单家机构处置不当引发新的风险。(牵头单位:银监会、人民银行,参加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

九、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挖潜

(三十二)引导企业管理创新和精益生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降低成本。鼓励企业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内部管理升级,创新营销模式,提高效益水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智慧流通,提高产品的成品率、优质品率和精准营销匹配率。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大幅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现降本增效。推进小批量、多批次、低库存、少环节的柔性化生产和作业成本法应用,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

(三十三)加强先进技术推广,鼓励企业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完善鼓励和支持企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推广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的各种技术,促使企业持续提高生产效率。引导企业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各环节耗费实施严格的全面控制,制定相应降成本目标。(牵头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

十、落实降成本工作配套措施

(三十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国企改革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供给成本、提高供给效率,形成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和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十五)支持创新活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营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提高创新资源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三十六)发挥“互联网+”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进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互联网+”协同制造,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互联网+”高效物流,提升运输效率,降低流通成本。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支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三十七)利用两个市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双边和多边贸易投资谈判,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大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原材料成本。

(三十八)改进企业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运营模式,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挥好广大企业职工的作用,激励挖潜增效。鼓励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加强企业标准化建设,推进企业研发设计、物流、采购、安全生产、销售服务等管理标准化,提高运行效率。

(三十九)降低监管成本。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安全监督等市场监管;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整合优化执法资源,有效避免多层多头重复执法。

(四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大覆盖面,延伸服务终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开展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加快制定公益类推荐性标准和满足市场、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降低市场推广应用成本。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服务。

(四十一)优化产业布局。加强规划引导,综合考虑资源、市场等因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国家级新区、开发区等功能性平台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链、物流链,提高产业发展的配套、协作和集约化水平。

(四十二)分行业降本增效。增强降成本工作的针对性,根据行业特点,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加快实施转型升级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有序推出并切实落实煤炭、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汽车、电子信息、消费品、物流等行业的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方案。

十一、建立健全降成本工作推进机制

(四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由有关部门建立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综合协调,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跟踪督促落实。省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完善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推进机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工作指导,形成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长效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机制;建立效果评估和统计监测机制;建立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措施机制。(四十四)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是本领域、本地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各部门、各地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本方案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加强专项督查,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完善政策措施。适时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转为常态化工作,加强企业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和常态化监督检查。

车间降低成本措施 篇5

①、进行技术改造、改进,引进新型设备,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②、加强生产管理,优化劳动组织,搞好定员定制,合理使用劳动力,合理安排作业计划达到均衡生产,全面完成生产计划。

③、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主人翁”思想,搞好技术培训,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更好的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④、进行专业化生产,合理调配人员,平衡生产能力,达到扩大产量,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

2、降低材料消耗

产品成本中物料所占比重一般最大,原材料成本的节约或超支,对产品成本影响最大。因此:

①、健全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和动力等消耗用量定额,做好定额发料提高物料的利用率,加强对物料消耗的分析,实行物料和动力的节约奖励机

制。

②车间要积极配合设计部门进行产品设计改革,达到选材合理,产品功能与成本结构合理。

3、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品损失

①车间要严格执行工艺规程,严格各道工序的质量检验,防止废品批量发生,减少报废损失。

②对废、次品的返修和回收进行有效的控制。

4、提高设备利用率

①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要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和运转率,以增加产量,降低单组产品的折旧费用。

②制订设备维修保养计划,降低维修费用。

5、节约车间费用

①精减非生产人员,降低管理成本,压缩非生产性开支。

②加强车间费用计划,制订一般消耗的费用定额,严格控制支出。

三、加强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公司的经营计划与经营目标,对生产中的主要因素既人、机、料、法、环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的组合。

现场管理的事项有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改进员工工作技能、提高质量、安全培训、降低成本等。

具体包括六项管理:

1、 人员管理 提升人员的团队精神,维持高昂的士气;

2、 生产管理 拟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执行良好的工作方法;

3、 质量管理 控制好工作质量,达到零缺点要求;

4、 设备管理 正确的操作设备,维持零故障的生产状态;

5、 安全管理 维护人员、产品的安全,做好必要措施;

如何降低用药成本 篇6

1 选择健康的鸡雏

健康的雏鸡是能否养好肉鸡的第一步。如果引进了沙门氏菌病感染的鸡群, 不仅死亡率比健康鸡雏增加10%左右, 还需要在开口药中加入抗菌药物 (氟苯尼考或阿米卡星) 进行治疗。约增加0.1元的成本。因此必须选择鸡种纯正优良, 来源可靠的健康鸡雏。切忌不要贪图便宜或者高比例的路损购进劣质鸡苗。看似少投入了鸡苗钱。实际却加大了用药投资成本, 得不偿失。

2 科学的饲养管理

科学饲养管理是养殖行业一直重点强调的问题, 也是养殖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环节。许多养殖户都固执的认为养不好鸡是因为兽医或者技术人员没有看好病造成的, 其实不然,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经济收入的关键, 单在减少疾病的发生这一方面就可以减少约0.4~0.5元的用药投资。农户饲养肉鸡存在养殖地点集中, 鸡棚周围杂草丛生, 养殖户之间相互走窜, 共用使用养殖工具, 随意丢弃病死鸡等特点。这些都会加剧疾病的传播流行。建议养殖户清除鸡棚周边杂草搞好环境卫生防止蚊蝇滋生, 固定饲养用具, 养殖人员不乱窜鸡棚, 深埋或焚烧病死鸡, 定期消毒杀灭病原菌。因此科学的饲养管理不能只是一个口号, 必须落到实处, 而且各个环节都要做到位。特别是兽医技术人员每天进出各养殖场可能会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兽医技术员要严格坚持坚持标准化服务。

3 搞好免疫预防

有的养殖户为了贪图便宜选用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疫苗或者为了方便选择省事的免疫途径进行免疫, 反而促进了疾病的发生, 人为增加药物投入。使得用药成本增加在0.2元左右。为了避免这种人为因素造成的成本加大。可根据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 制定实际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接种各期疫苗。选用正规厂家或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进口疫苗采用正确的免疫方法进行免疫。

4 准确判断疾病正确投入药物

4.1 由于新病 (腺胃炎) 和混合感染 (细菌病与病毒病同时发生) , 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

致使养殖户产生恐惧心理, 犹如惊弓之鸟。听说有疾病流行就盲目的投入大量大肠杆菌和病毒药物等预防疾病发生。如果理智的进行分析判断。听从兽医人员的建议就可以减少约0.1~0.2元的药物投入。

4.2 许多养殖户为了保险起见习惯在预防疾病时选用治疗性药物。

而且在使用时加大药物原来的使用剂量。其实很多时候都会造成药物的浪费。一般情况下预防用药没有必要投入成本高的治疗药物。不仅会造成浪费其次在疾病发生时会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再者有的抗菌药里加入了丙磺舒等成分, 可以延缓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可以间隔用药。还有磺胺类药首次用药量加倍才能达到血药浓度发挥最大药效。但许多养殖户却不明白其中缘由。依旧按习惯投入造成用药成本的提高。因此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按照兽医人员处方用药可减少0.05~0.1元的用药损失。

4.3 连续用药没有间隔时间是药费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

降低成本 应对挑战 篇7

Gartner近日在研究报告中称,2008年全球企业IT投资预算增长为3.3%,比2007年的数字略有增加。但企业为了应对经济衰退,一方面通过IT技术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又在紧缩IT预算。无论如何,这对于软件服务业是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行业市场细分

行业之间的差异性巨大,一个10亿的设备制造型企业规模不算大,而一个10亿的专业服务型公司就应该是行业翘楚了,两者在管理上,对信息化的需求上都有很多的不同。就算同属于设备制造业,进一步细分后还是有很大差异,比如生产医疗设备和生产化工设备的公司又不一样。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不再是大而全,他们的需求更加具体,希望可以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用企业的管理模式去适应软件产品。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实施也具有差异性,不同行业之间的实施经验复用性不强,没有行业经验的实施团队对企业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对于实施人员的要求,也希望能够具有行业最佳实践经验。

如何满足这种细分后的行业化需求?不同软件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行业解决方案来应对这种趋势。国际管理软件厂商Epicor全球资深副总裁Jim Bork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Epicor软件产品通过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行业区分。从产品的开发开始,就融入了行业的特点。另外,由于Epicor服务的行业范围相对于同行来说要少,这样可以更加专注。Epicor所服务的行业,其中的很多解决方案的组件可以共享,比如他们有个工具包叫做service connect,可以利用web技术系统进行交互。所以这个产品适合很多行业,另外一些功能型的系统比如财务、会计等在很多行业通用。

Epicor亚洲区副总裁陈彩伦则表示,Epicor会充分利用创新技术(如 Web 服务),为制造业、分销业、企业服务自动化以及酒店业提供行业特定性解决方案,并且通过销售和市场、研发来保证对于客户独特要求的满足。Epicor在市场上的动作也证明了这一点,2008年初,Epicor和专注于酒店行业的乐信科技牵手,成为合作伙伴,致力于提高酒店行业解决方案的市场销售。

聚焦中端市场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尽管市场上有很多针对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但进一步细分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功能需求、采购物流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如何满足于中型市场这一个细分市场?Epicor全球副总裁Jim Bork表示,作为一家专注于中端市场的软件提供商,他们把中端市场定义为1000万-10亿美金之间的公司,而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比如SAP、Oracle等专注于10亿美金以上的企业,Microsoft 和本地的软件公司专注于1000万美金以下的公司。中端市场中的大多数能够达到1000万以上的公司,他们会有很多工厂分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对信息化的需求很高,但能够获得的帮助还不够。Epicor致力于帮助他们解决分布式的信息化需求,提供单点责任制的解决方案。

定位于中端市场的Epicor也开始向高端领域拓展,但提到如何保证定位的一致性。Jim Bork强调,他们会通过组织架构和团队的划分来实现这种业务的分隔,传统的中端市场的业务仍然是公司的重头戏,另外专门成立了一个经营团队来做这种战略性高端市场的拓展。这种拓展不会影响到原来的中端业务,而且两个团队相对独立。

同时,由于采用了SOA的架构,Epicor的产品可以更容易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Jim Bork提到,尽管是通用型的产品,但Epicor对产品进行了分层的设计(如图1所示),分为数据库层、业务逻辑层、接口界面、客户定制、个性化定制。客户定制层允许系统管理员在不需要触及源代码创建服务,个人用户也可以对界面进行个性化设置。通过对产品本身的设计,既能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同时又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降低IT投资成本

对于CIO来说,IT投资预算增长缓慢甚至减少,IT成本需要控制,但是他们仍然要为业务的增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撑。怎样在控制费用和促进业务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对所有CIO来说是个挑战。

2007年出版的Aberdeen研究报告显示,在SAP, Oracle, Infor, QAD等软件厂商中,Epicor 产品的总拥有成本是最低的。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总体拥有成本)比行业平均低将近30%,因此在综合软件,服务和维护方面,是所有软件厂商中最低的。

Epicor的产品由于采用SOA技术,提供基于微软SQL Server、XML和.net技术的解决方案。因为产品充分利用创新技术,在SOA架构和Web service方面采用.net技术,使得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易于实施,而且成本效益高,易于升级,十分灵活。由于减少实施复杂度,整合和支持服务的成本和复杂程度,能够支持企业的长期增长,所以总体拥有成本较低。

企业在应用Epicor的软件时,软件对硬件的要求相对不是很高,不需要再去配置比较复杂大型的硬件,同时微软的平台,更为简单和便捷。这个特点对中型市场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对他们企业的初期成长有帮助,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于增长的需要,比如用户从5个到50个,更加快捷和迅速。

上一篇:解读网络流行语下一篇:有你真好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