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实践报告(共8篇)
调查地点:甘肃政法学院
调查时间:2012-12-9——2102-1215 调查对象:甘肃政法学院师生、校园清洁工人
调查范围:甘肃政法学院校园
调查方法:实践调查和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校园环境状况,保护校园环境
每天不经意地穿梭于我们早已熟悉的校园,从庄严的校门进入,经过一段石子铺满的小路,再顺着松树墙到和谐广场,然后我们去教室,去公寓,去餐厅??因为不在意,似乎总觉得我们的校园整齐干净。但我们是否认真的了解过我们的校园,或许当你在认真填完这份问卷后,你会认真的走一遍我们的校园,然后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我们的校园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
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家园”,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着力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
着眼校园
【数据】
关于校园整体环境状况,在我们所做的50份问卷中,大约有25%的人认为校园环境差,50%的人认为校园环境较好,5%的人认为校园环境好,10%的人认为无所谓。
【解读】
我们很惊讶于这组数据表面所反映的情况,如果你填过这份问卷调查后认真仔细的观察我们的校园,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会有50%的人认为校园环境较好?”。我们应从数据来源回答你的疑问。
认为校园环境较好的人绝大多数是大
二、大三的学生,他们早已熟悉了我们的校园,觉得校园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再与其他学校一比,便觉得大学校园基本上都一样。显然占我们数据一半的人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而对于10%对校园环境无所谓的人大多数是大四的学生,他们面临着实习、毕业、找工作、每天脚步匆匆,或许本身无暇去考虑,也不太关心校园环境状况,并且他们和认为校园环境较好的同学一样,对于早已熟悉的校园,似乎觉得一直都是这个样子。那么25%认为校园环境差的人呢?他们大多数是大一新生和校园清洁工人。大一新生都很难适应刚开始的大学生活,他们会发现很多与他们原先高中校园不一样的地方。而每天从早上六点钟就开始清扫校园的清洁工认为校园环境状况很差,“我们每天至少要扫两遍,大家都不自觉维护。”一位清洁工阿姨在填问卷时说。至于那5%认为校园环境好的人,他们是一群“浪漫主义者”甚至认为满校园的枯枝和树叶更能增加情调?? 【发现与解决】
去教室和图书馆
【数据】
关于教室和图书馆内的自习室,60%的人认为校园环境较好,20%的人则认为差。
【解读】
这组数据非常的简单明了,60%的人认为教室和自习室环境好,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大一新生,对这种无人管理的自我支配时间内的学习充满好奇,而且教室每天都有人打扫,环境本身较好。至于30%认为其环境差的人,则更多是因为每晚占据教室开会或联谊的某 些学生社团。“星期五和星期六晚上根本找不到教室上自习”,一位大二的学姐这样抱怨。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去图书馆的自习室里。我们学校教室本来就少,这样一来,图书馆的环境状况便受到严重影响。【发现与解决】
餐厅掠影
【数据】
关于餐厅,有大约45%的人认为环境差,25%的人认为较好,10%觉得无所谓。
【解读】
这组数据比较能引起人的注意。大学里的学生餐厅算是最经济的食品消费场所了,而45%的人认为餐厅环境差。究其原因,是餐厅管理不够健全,这45%的人大部分是将我校餐厅与其他学校餐厅进行比较后才这样认为的。我们学校餐厅没有设立餐具回收点,那即意味着,学生吃完饭后便可扬长而去,不用自己将餐具送到餐具回收点,而且我们餐厅每层都有两位年轻小伙子负责收拾餐具,那动作再叫人眼花缭乱,即使这样,餐桌上总还是一片狼藉,而且“那收餐具的人也太粗莽了,汤汁溅了我一身”总是有那女生会这样说。最近我们学校餐厅也设立了餐具回收点,但由于刚开始实施,学生们不太适应,效果不太明显。
而25%认为较好的人则大多数是大一新生,他们认为大学餐厅比高中餐厅好多了,就这样简单。至于10%无所谓的人,他们不是经常到外面去吃,就是托人带到宿舍吃。还有些女生专门跑到离政法学院较近的师范大学的餐厅去吃饭(师范大学的餐厅远近闻名),途中还捎带一份烧烤?? 【发现与解决】
走进我们的宿舍
【数据】
就宿舍而言,主要是宿舍纪律和卫生状况。由40%的人认为环境差,10%的人认为较好,5%的人认为无所谓。篇二: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 课题:怎样看待学校草坪被踩踏问题?
(一)怎样看待学校草坪被踩踏问题?
从一区到四区,或是从三区到二区,你总会看到很多在学校优美的绿化草坪上存在很多突兀的现象——有很多被“开拓”出或是被“拓宽”的道路。为什么我们的校园这么多宽阔的“康庄大道”和密布的“羊肠小道”,还会有那么多人践踏草坪呢?甚至都走成“大路”了呢?鲁迅先生曾说,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便有了路。是不是我们的情况也是这样呢?调查中发现55%的学生认为是“方便,超近道”、28%的学生认为是“跟着别人走”。可见,我们的道路中有很多设计时考虑不够人性化,不够合理,出现一些迂回的现象。特别是学生必经之路上,如南区礼堂左前面的草坪及绿化处,是学生上下学的必经路,由于此时的人多,又赶时间,所以自然会选择“超近道”。同时,此种现象得不到制止和对踩踏的草坪不进行及时的修缮,就如“破窗理论”(即当某种被损坏得到制止或修缮时,会使更多损害发生)一样,学生会“跟着别人走”,自然会被踩成大路。此外还有18%的学生认为是“道路不够宽”,如北区逸夫楼右侧则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那么,应该如何处理这种现象呢?调查中发现,认为应“增加绿化”和“改成小道”的分别占了36%和37%,可见学生都希望改变此种现象,(“维持现状”的仅占4%),并且希望增加绿化,恢复原貌,改成小道,合理规划道路。同时,应注意到的是认为“扩宽路面”的选项北区学生是最多的,为18%。这可能跟北区的有些道路不够宽原因所致,如上文中提到的逸夫楼右侧的道路等。
当然校园的建设不能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爱护,自我约束来完成。基于这样的原因,贵州大学学生会曾在一些显著位置安置“小草青青,踏之何忍”之类的警示牌。此次调查中,我们也特对这些警示牌的应如改进设计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标语更加形象”、“放在更加明显的地方”分别为38%和37%,总计占了大多数,这样有利我们下步作类似工作是的改进。
(二)如何解决卫生的死角——厕所卫生问题?
有人说厕所是卫生问题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最根本的卫生问题。所以很多卫生检查组,在检查卫生问题时,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厕所。由厕所卫生可见一斑。可是
那么,我们在校的学生对我们的厕所问题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是不是同样的已“植入”不好的印象呢?调查结果表明,仅有5%的人对现在的厕所卫生满意,女生中甚至只有3%。认为“较满意,但仍需改进”的最多,达44%。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总结达一半(共计51%)。可见,我们厕所卫生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做很多工作进行改善。
那么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改善呢?除上面提到的那个厕所的问题外,我们学校其他厕所也不同程度的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野广告问题,71%的学生认为他们经常在厕所见到野广告,其中女生中更是高达75%。还有37%学生认为应该解决好厕所卫生问题,42%的学生认为应该解决好毁损的厕所门、窗、锁等问题。其中,厕所的设备没有及时修理的情况更多是北区(37%)和女生(42%);卫生环境更应该改善的是南区(41%)和男生(37%)。
(三)我们的校园清洁吗?
“不要乱扔纸屑”、“把果皮扔到垃圾桶里”,这似乎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就贴到墙上、并认真地去做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是不是应该更加能够践行呢?我们的校园更应该清洁呢?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校园里几乎见不到垃圾的仅占4%,而认为在“垃圾桶周围”、“卓箱里”、“垃圾池周围”会经常见到垃圾分别为41%、30%、23%。前两者主要是学生的原因造成的,后者则是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不到位、不认真造成的。很多学生扔垃圾时总是一个“抛物线”远远的就扔了出去,而不管其结果是否已经达到。正所谓“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如果都做到了这点,可能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了。除垃圾箱以外垃圾最多的地方居然是桌箱,这是一个很意外的结果,看来学生们的习惯急需要改变,难道就不能做到“轻轻的我走了,不留下一片垃圾”吗?课桌是用来学习的地方,丢垃圾在桌箱里不仅影响校容,对他人的学习也带来不便(有38%的学生认为是自习时最大的问题)。因此,才有41%的学生认为要改善此种现象需要学生们的自觉,其中女生这样认为的高达50%。自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也应加大监督力度,有33%的学生就是这样认为的。对于“垃圾池 周围”出现垃圾,则应加强清洁工作者的责任心,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清扫的次数、程度等措施来解决,有23%的学生就是这认为的。同时,很多地方也应增加垃圾桶,在回答“后勤部门在设施的维护更换上存在的问题”时,就有21%的学生应该增设垃圾桶。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垃圾乱扔的一个客观原因之一吧。篇三:关于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
一、关于校园
校园是学校环境的灵魂,也是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整体面貌。优美安静的校园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到校园学习的氛围。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如下: 1壁报栏的管理不够规范,常常被贴得面目全非有些手抄报掉了也没及时粘好。2休闲木椅版的满校园跑。
二、关于教室
教室是同学们学习的最主要场所,同样,安静、卫生的教室环境可以让同学安心学习,心情舒畅,提高学习效率,反之,乱糟糟的教室只能让同学远离而不想学习。可见教室的卫生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但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仍发现了教室卫生存在着很多问题: 1)随地乱仍纸屑、瓜子皮等现象严重,不能及时打扫卫生。2)桌洞内有较多的杂物,很多同学吃完东西之后便随手往桌洞内一塞,而不丢进垃圾筒,因此桌洞内随处可见营养餐、口香糖、卫生纸、零食袋等废弃物一大堆,俨然成了废弃日用百货
3)课桌文化”盛行。文化分好的和坏的,看来“课桌文化”只能属于第二种了,有85%的同学表示反感厌恶,10% 的无关紧要,5%的随波逐流。文化的内容无非是打油诗、无聊之语及一些学科答案。试问:为何身为一个县城实验小学竟仍创下“课桌文化?一则无心学习亦或上课无聊,便随手涂鸦;而则本身缺乏环保意识,认为无关紧要,只是画上几笔而已。可见,身为小学生环保意识竟如此缺乏,看来呼唤每一个人保护环境,保护美丽的校园迫在眉睫。4)窗台、窗帘太脏,很多同学往往是什么东西都往窗帘上碰,包括湿手、粉笔灰??而黑板亦是乱涂乱画严重。5)课堂的气氛较差,同学们普遍都比较随意,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吃东西,旷课的较多,而认真听讲的很少,发短信、打游戏、看小说、听音乐、睡觉等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每个课堂,看来,如何保证上课效率,活跃课堂气氛的教育问题不由得人深思。篇四: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青 海 大 学
调
查
报
告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11级城市规划 关于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工作总体设计: 1.调查目的:校园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分析,帮助理解城市生态系
统组成的复杂性及各生态系统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及协调。从而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的内涵。
2.调查思路: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来获得校园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况从而得出改善校园生态系统的基本意见。3.调查内容:校园绿化面积,校园的垃圾产生与回收,校园周边环境,校园水资源问题,校园噪声问题等
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共发放50份,收回47份)5.工作分配:
朱友学:问卷调查的制作,报告基本内容的书写
王俊:ppt的制作和后期资料的整理 刘柯宏:问卷的统计 全组: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二.校园基本概况:
青海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省属的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干,其它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6个校区,占地2883亩,固定资产总值8.51亿元,校舍建筑面积41.7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实验室(中心)58个,教学科研医疗设备值2.76亿元;图书馆藏书119.4余万册。
三.教学与科研组成要素:
四.教学服务因素:
学校学科主要涵盖工、农、医、管四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设置与青海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密切相关,并在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藏药、盐湖化工、黄河水电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学校公开出版《青海大学学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报》、《青海畜牧兽医杂志》、《青海农林科技》等学术期刊。
五.自然要素:
青海大学校园绿化面积达70万平方米,校园内部绿树环绕。
六.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对校园水质量的意见 2.对校园内绿化分布的意见 3.学校绿化面积的看法 4.对学校噪声的看法 问卷分析:根据以上四方面的统计我们知道,同学们对青海大学校园的绿化分布满意度达到37.5%,持一般满意态度的同学也占到62.5%。对于学校的水质意见有25%的同学满意,有37.5%的同学不满意学校的水质,这个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学校有必要对校园的水质做必要的提高,以达到要求)。50%的同学对学校的噪声持满意态度而25%的同学则认为学校的噪声太大。有62.5%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绿化面积已经足够,而37.5%的同学则认为学校的绿化面积不足。
七.调查结论与建议:
校园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态度。2009年7月至9月份,唐科院校园经过百天综合治理,10月份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全院师生面前。已在学校就读一年的08级学生,暑假后开学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亲眼见证了校园发生巨大的变化;而09级学生一入学就踏进我们整理一新的校园。校园环境经过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同时带给全院师生几多惬意。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维持清爽整洁的校园环境,营造舒适的高职院大学生学习生活氛围?
1 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对校园物质环境的态度和寻求解决措施,2010年4月院心理咨询室课题组随机抽出08级和09级两个年级的部分学生,开展了关于校园物质环境的小型问卷调查活动,问卷分08级和09级的两种,只有部分问题不同。共有430人接受了调查,其中有效问卷430份,回复率100%。
在“对学校的物质环境满意程度”调查中,60%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34%的同学表示一般、基本满意。可见,大多数同学对自己将生活三年的“家园”是持肯定态度的。在调查中还发现,大二和大一的学生对校园物质环境表示满意的比例相差无几。
08级:调查271人,如图1。09级:调查159人,如图2。
在问09级同学“当你第一次走进校园大门,看到图书馆楼墙面上彩色的‘校园分布地图’,它对你有什么帮助?”时,54%表示能尽快寻路或很快熟悉校园。
在“你能指出校园内与一般大学不同,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地方在哪里吗?”只有4%的同学没能指出来。在“空间设置上,校园能满足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的需要吗?”有96%的同学答能满足课余散步休闲,有交往、聚会、健身等活动的公共场所,有不受外人干扰的安静角落。
在“你认为校园环境的优劣会影响您的心情和学习效果吗?”约93%同学认为会受影响或有时会影响。说明作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整洁的校园物质环境对有效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当问及“如果你第一次扔垃圾没扔进垃圾箱,你还会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吗?”55%的同学表示会主动再次把垃圾扔进垃圾箱,32%的同学表示有时会有时不会。在“你认为维护校园良好环境是谁的责任”这个问题上,90%的同学认为是学校所有人的责任。
在“你认为校园内哪些因素会给予您的安全感?”时,有96%同学认为路灯的数量和亮度、场地开放型程度、交通秩序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在“如果校园内多张贴一些有关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标志,您认为会帮助改善环境吗?”的问题上,有73%的同学认为肯定会的或可能会有影响。同学们对于校园环境普遍表示满意,但揪其细节,也能轻易列举出不足之出,可见同学们平时对于校园环境的关注度很高,但破坏环境的行为,又大多出自学生之手;说明学校对于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校园的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包括我们的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忽视这种教育意识。
2 对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建议
2.1 增加一些斜向的捷径
“校园草地、场地、树林中都有不少斜穿步行轨迹,这是为了缩短路程、节约时间而形成的功能性结果——“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国外校园设计中常因势利导保留这类捷径,甚至采用三角形划分正交街区,以便尊重“抄近路”的行为习性。我院建设中没有尊重这种行为习性,故在草地中有几条人踩出来的小路存在。
2.2 加强校园绿化环境
调查中“你认为学校的绿化环境好吗?”,有63%的学生认为一般,说明在学生心目中,校园内的绿化还有很大提高的余地。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将校园绿化建设地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期望。
2.3 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
合理利用校园物质环境为我们的需求和目标服务。院科技报告厅的使用中出现地面、椅面被随意弄脏、椅子被损坏情况,这就要求每一个会议或讲座的组织使用者,在使用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教育,每次都要不厌其烦进行提醒和教育,长期以往学生一进入会议室就会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破坏公物和乱扔废弃物的行为,相信科技报告厅就能发挥其良好的使用功能。
2.4 增强师生环保意识
我们建议各系领导、辅导员适时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影片,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交流思想,使环境保护意识在师生心里生根发芽。
3 小结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效课堂;自主探究式
2010年4月,我校申请并承担了“新城区中小学学科课堂高效教学研究”子课题“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我们对课题的内涵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对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依据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定位,确立了研究方案。从2010年4月启动研究至今,我们严格按课题计划开展研究,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在课题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初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相应的实践成效。
一、课题背景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极为重要的认知工具,学生只有具备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教学手段为我们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课题界定
1.网络环境
主要指校园网和基于校园网自主开发的专题学习网站。
2.语文高效课堂
主要指利用网络资源,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主,建设教与学高效的课堂模式,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以小学语文课程为试点,逐步向其他课程拓展,基于校园网上的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资源,探究如何正确、合理地以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分析、加工、应用语文知识进行自主阅读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精神。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更好。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并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阅读教学。”
四、研究目标
根据学校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具体设想通过为期两年的课题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1.利用已有资源,加上有选择地引进和自己研制开发,逐步丰富和完善学习网站资源库,研究开发出适用于高效课堂的内部教学资源学习网站。
2.通过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索并总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建构网络环境下有利于形成高效课堂的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3.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五、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效
1.进行学科教学资源准备,完善和丰富网站资源库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学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网络教学资源散落在Internet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之中形成的资源还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还没有生成可供利用的以学习主题为主线的课程资源,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专题学习网站应运而生。这种学习方式结合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与开发资源的技术和目标,很好地将专题知识的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信息技能的培养几个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通览全册教材,我们将“我国的世界遗产”作为网络资源的核心内容,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篇)”学习网站的构建,首先,我们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位,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判断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做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尊重学生,学生的需要决定专题学习网站中结构和学习的评价方式。教师从网络中选择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文字、视频,经过教师的重新组合,在设计学习者任务活动时,带有明确的目的,学生带着任务进入网站学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并非单纯的接受式学习,而是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收集、整理和自己本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形成新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网站上可以找到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相关资源,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网。
2.在设计与制作专题学习网站时,将专题学习网站的框架归纳为如下几部分
(1)“走进课文区域”——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
一般呈现与课文相关主题的知识点、学习提示及进行导学的公告。
(2)“网络资源区域”——学生探索知识的导航
从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角度通过搜集、整理建设与本专题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按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分类、组织,以网页的形式编制具有较强交互性的专题网页。同时做好与世界文化遗产等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
(3)“交流讨论区域”——学生发表见解的窗口
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的主要问题或自己发现的问题参与讨论与交流,并提供学生发言的平台,鼓励学生对各类信息发表看法、写出感受。
(4)“在线测试区域”——学生成绩评价的园地
在线测试是网络主题学习的重要特征。网站提供学生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测试问题,将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果即时反映出来,供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评价。
龙门浩小学是南岸区“绿色学校”,校园内树木四季常青,绿荫如盖,种类繁多,一年四季月月有花开,天天有花香。每个季节在鲜花在绽放时,同学们们都会驻足观赏这些美丽的花卉和植物,在茂密的紫藤架下,在多彩的花圃旁,常常聚集着一批学生,他们有时指指点点,好奇地观察着;有时唧唧喳喳,热烈地交谈着……,而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学生真正认识了解的并不多,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找老师询问,渴望了解校园里的植物。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我班开展了“走近校园植物”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调查身边熟悉的校园植物做起,从小养成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和探究方法,了解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以及植物对人类的好处,增强学生爱绿护绿的理念,争做绿色小卫士。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有关的植物知识,让学生明确校园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科学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让他们自觉行动起来,共创绿色校园。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态度,并学会一定的科学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尝试发现的途径和方法,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学会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能根据需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逐步具有自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感受发现的乐趣。体验活动的乐趣。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逐渐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具有交流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与积极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内容
(一)了解校园中的绿化分布,分组认识校园花卉植物的种类,名称、形态及数量。
(二)了解校园植物的特点和作用,探索植物奥秘的原因。
(三)了解植物的护理知识,学习一些简单的护理技能和种树的知识,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
(四)通过调查探究,让学生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使学校的植物资源越来越丰富,布局更加合理。
(五)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如画一画校园的植物,读一读唱一唱赞颂植物的诗文歌曲,做一做树叶书签、植物标本,给植物挂树牌,开展绿色校园班会,以“校园的植物”为题,举办一次作文竞赛活动等,加深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学校的热爱。
(六)总结交流阶段。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活动照片、调查
表格展示、手抄报,介绍活动经验。
(七)拓展延伸阶段。学生到社区宣传植物的重要作用,将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组织各个年级的学生充分认识身边的植物,并制定利用植物美化校园方案。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教师指导学生拟定活动计划及活动方案。首先由老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应的观察方法和活动要求。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
(2)对获取到的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2、其次,组织学生专题阅读阅读有关资料,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对植物的基本知识有更加深入一步的了解。
3、最后,指导学生拟定活动计划及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 启动阶段
1、宣传发动 :利用班会,在全班宣讲开展实践活动地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地积极性。
2、成立活动小组,经学生讨论后,以10人为一组成立了4个小组,并选举产生了小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制定了小组活动方案,并进行了分工,让学生们形成交流合作的高效学习方法与互相协助的共同意识。
第三阶段 实施阶段
一、实地调查。由老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的分布,做好区域划分,并标上记号。 学生认识、熟记校园花卉植物的名称,观察其外形,做到心中有形。选择最感兴趣的花草树木向老师请教。
1、了解校园中的绿化分布
走进我校大门,校门口一侧是一棵高达数十米,枝繁叶茂的黄桷树,宛若绿绒大伞,遮住了操场的一角。校园围墙边均种着小叶榕和黄桷树,形成一片绿化带,校园主席台上方是一个大花坛,高低错落种植着种植了迎春花、桃树、茶树、栀子、麦冬、小叶榕等植物;上操场围绕教学楼的是一个直径在一米左右的花坛,里面种植了桂花树;教学大楼后面的音乐楼四周,是一片树林,种植着桃树、香樟、桂花树、竹子等乔灌木植物。可以说除了上下操场,其余都被绿色的植物所占据。
2、分区调查校园中的植物及作用
我们对校园内植物进行了活动分区后,第一、二小组对大操场花坛及操场四周植物的种类、名称、及数量及作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第三、四小组对上操场花坛及音乐楼四周植物的种类、名称、及数量、作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经过大家的努力,得知我校现有桃树 、桂花树 、茶花 、黄桷树 、小叶榕 、麦冬、月季花、香樟树 、黄桷树 、小叶榕、紫薇 、梧桐树、黄荆花、菊花、桃树、茶花、竹子 桂花树 、爬山虎等植物共计 24种933棵。各调查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查阅自己调查区域的重点植物的资料,调查途径有:看书、上网查找资料,询问家长或老师,了解其特征、习性、生长繁殖期等方面
的特点,探索产生奥秘的原因。并对研究调查结果作好资料记录,写成了习作。其中第一小组重点探究紫薇树、黄桷树、迎春花,第一小组重点探究山茶花、桃树、黄花槐。第三小组重点探究爬山虎、竹子、小叶榕树,第四小组重点探究桂花树、竹子、梧桐树。孩子们围绕自己重点探究的植物仔细观察,产生疑问,如黄桷树生命力为什么强?桂花树有哪些品种?迎春花为什么最早开花?爬山虎怎样往上爬?竹子为什么长不粗?等问题,并团结协作去解决问题,写出了一篇篇调查报告。(植物作用调查表见附件三)
二、了解植物的护理知识,学习一些简单的护理技能,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
1、各小组分组了解学校植物的护理现状。
在活动中,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调查了自己分区的植物护理情况。我校属于龙门浩学区中心校,学校的植物都是临时请花木公司的工人来护理,学校平时聘请的两位清洁工每天也是随意地给植物花草浇浇浇水,缺乏系统周密的护理。学校教学楼过道上的铁树出现了枝叶干枯的现象,过道花盆里垂掉的迎春花由于缺乏精心护理全部死掉了。
2、进行研究,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学校一些植物的护理常识及种树的科学方法。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校园植物护理常识:
家乡环境调查的实践报告1
调查对象
园林工人对道路两旁的绿化树进行修剪调查人员
调查方式
我在这两条路发现观察,并询问了正在修剪的园林工人
调查原因
提倡低碳生活,而树木是绿化环境所必须的。所以,我每天上学经过小区,对道路两旁的树木、花草特别留意。
调查情况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清早,我沐浴着灿烂的朝阳,去采荷五安路和采菱东路,对两旁被修剪过的绿化树进行观察。当来到五安路时,远远就看见园林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原来连日来,他们都在为道路两旁的绿化树进行剪枝裁叶。原先高大魁梧、枝叶粗壮的、一棵棵整整齐齐排在路边,还散发出一阵阵淡淡清香的法国梧桐树,都被修剪一新。据园林工人介绍,对树木剔除部分残枝和弱枝,将重叠树、交叉枝、枯枝、死枝、病虫枝进行修剪,去掉一些杂乱的枝条,使树冠形状看起来更加优美、整齐。他们还说,给这些绿化树“减肥”也是为了有些树木枝叶生长过分茂密,枝叶压得太低,影响行人及过往车辆司机的视线,妨碍交通,经过修剪也有助于树木健康生长。他们还对梧桐树等生长能力强的行道树进行了抹芽,以保持优美的树形。另外园林工人介绍说,这段时间雨水比较多,抗旱的压力减小了,他们便抓紧时间投入到绿化整治工作中。还因为春季正是植物最佳生长期,这个时候给绿化树修剪和维护,可以保持树形挺拔,树冠美观,保证成活率。我还惊奇地发现,一棵棵树木都涂上大约1米高的白色石灰,满腹疑惑地问爸爸,爸爸对我说,原来石灰具有一定的杀菌、杀虫作用,可以杀死寄生在树干上的一些越冬的真菌、细菌和害虫。冬季的时候,树上有些害虫会钻到地底下过冬,秋天的时候刷上了石灰后他们就下不来了,冬天就会被冻死。来年春天再刷一遍,地下冬眠后的虫子想爬上树为害就不容易了。还有冬天,夜里温度很低;到了白天,受到阳光的照射,气温升高,而树干是黑褐色的,易于吸收热量,树干温度也上升很快。这样一冷一热,使树干容易冻裂。尤其是大树,树干粗,颜色深,而且组织韧性又比较差,更容易裂开。涂了石灰水后,由于石灰是白色的,能够使40%-70%的阳光被反射掉,因此树干在白天和夜间的温度相差不大,就不易裂开。为了使刷的石灰不七上八下,统一刷白灰的高度,为了更好看、更醒目些。听了爸爸这么一说,我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道理。
感受或建议
采荷小区大范围的修枝,绿化树的树冠经过修剪显得光秃秃,那这些鸟儿又能去哪里呢?因为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希望能和小鸟一直和谐相处,建议如果可能不要过多对这里的绿化树进行修剪,不要影响鸟儿的居住。
家乡环境调查的实践报告2
调查人:邓(大xx班)
所在单位:湖南省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调查时间:20xx年7月20日-7月27日
调查对象:武冈市的护城河南门河;主街道三牌路
前言:今年暑假,为了比较深入地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和邻里几个玩伴组建了一个环保实践队,现将活动过程做如下说明。
因为今年来家乡的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环境日趋严重,这些都给家乡的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几个提议创建一支环保队。
主要目的:
1;对家乡的生态环境开展调查
2;找出家乡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
3;在周围邻里间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为环保提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对家乡环境改善起到力所能及的作用。
7月20日25日卫生情况调查:
(1);首先 ,我们在家乡的城镇大街三牌路观察了过往行人乱丢垃圾的行为且进行了适当的记录。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没及时把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随手乱扔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在我们家乡能真正爱护环境又能了解物品回收利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家乡主街道的环境卫生恶化,影响市容。
(2);然后,对南门河市主河流深入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薄弱,把不少的生活垃圾倒入了河里,河边,使得主河流被众多生活垃圾所污染。其中大多是一些废弃塑料,生活废品,污水,严重影响了河道卫生与清洁。我们也调查了解到由于家周边没有较大型的处理生活垃圾的场所,所以一些居民为了贪图方便,便把垃圾丢到河里,使河中许多地方淤塞,河水也变色了。
7月26日27日:在街区我们制作了一部分传单,对居民进行一些环保问卷调查。
1;调查针对人群:15-65岁街区居民
2;调查方法:随机调查
调查如下:选择题
(1)你认为环保的目的是什么?
a.爱惜每一个生命(62%) b.保护生物多样性(10%) c.与动植物和睦相处(10%) d.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需要(18%)
(2)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a.饮用水,空气质量(10%) b.森林,土地保护,防止水土流失(34%) c.环境改善(16%) d.粮食蔬菜安全(14%) e.脱贫致富(16%)
(3)你对乱丢垃圾行为有何看法?
a.无所谓(5%) b.值得批评(89%) c.不关我事(6%)
(4)您觉得您周围环境怎样?
a.很好(9%) b.感觉还可以(31%) c.比较差(52%) d.很差(8%)
在收回的答卷中,我们发现家乡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薄弱,对环境问题不是很关心。与此同时,我们向其讲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目标,让他们认识到一些环境保护对自身及自己周边的人,事的重要性,得到他们的支持。
由于我们环保小队切身体会到了生活垃圾对家乡环境所带来的破坏,我们向当地有关环保部门提出了几点建议:
1.政府及相应机构应在全民中开展整体教育,加强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环保风气,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2.大力宣传污染的危害性。
3.多推广环保活动,调动全民共创和谐美丽武冈。
(小结)本次活动让我认识到:
1.环保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政府,企业,公民缺一不可。
2.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尤为重要。
3.预先准备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4.我觉得做一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了,不管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
总结心得: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真正学到不少,对社会的理解也在活动中加深了。实践中学习其他知识,不断从各方面武装自己。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学好各类知识。此外,必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自己大学毕业完全进入社会做好必要准备。
家乡环境调查的实践报告3
调查时间:20xx年5月
调查地点:韶钢厂
发现问题:
各位社区居民,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社区环境一直持续受到污染:天空不像别处的那么蔚蓝,云朵不像别处的那么洁白,阳光不像别处的那么明媚,空气不像别处的那么清新,叶子不像别处的那么鲜亮,花儿不像别处的那么灿烂,小草不像别处的那么有活力,鸟儿不像别处的那么欢快……这一切是为什么,为什么呢?
调查研究结论:
原来,这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在工业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烟囱高耸着,不分白天黑夜的冒出或浓或淡、若黄似黑的烟雾。淡的,风一吹就渐渐消去了;浓的,过了很久,还是弥漫着难以散开,一个个烟囱就在烟雾里若隐若现。
在生活区,特别是吃饭时间,一阵阵油烟被各家各户的排气扇排放出来,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混在一起,简直难闻极了。走在放学路上,我常常被呛得难受死了。
在马路上,尤其是上下班时间和放假期间,汽车尾气卷着路上的尘土漫天飞扬。路人不得不掩鼻而去,还经常使眼睛进沙,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健康。
个人建议:
针对以上一些现象,我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1、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对工业废气的排放,尽量能够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减少到最低,且不准大量排放。
2、大力宣传环保型抽油烟机的好处,建议居民们买环保性的抽油烟机。对大量排放厨房油烟的家庭,有关部门要进行经济惩罚,这样大家就不用闻油烟的气味了。
3、我想对那些想买车的居民说,你们买环保型的汽车吧。虽然环保型汽车贵了点,但是它的尾气中较少污染物,而且省油。我还想说,能不买车就不尽量不要买车,能走路、骑自行车的就走路骑车吧。因为走路骑车,既健身又环保,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4、不要破坏植物,多植树种花。植物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净化空气。因此,人们平时要注意爱护花草树木。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成立养护绿化队,专门负责种植花草树木,养护花草。
研究后的思考:
各位社区居民们,通过这次调查,我真正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太需要保护了。保护环境,不仅仅是用一双双手,更是要用一颗颗心。为了我们的家园永远美丽,让我们用爱来保护环境吧!
家乡环境调查的实践报告4
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激增,不仅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许多地区的乡镇工业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各种工业任意布点;另一方面又因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的薄弱,企业无力处理“三废”,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多,培育少,目前兴建的水利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的威胁。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循环,造成大面积农村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但城镇建设费用很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一)、“白色污染”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幸好国家新出台了“禁塑令”,但效果还不显著。希望能有大的作为。)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二)、森林遭受迫坏,水资源污染严重:
1、森林面积减少,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还有就是认为造成的森林面积减少。人类大量开发森林资源,然而又没有及时的进行补进;
2、由于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变得松散,雨水下来,泥土冲进河道,造成河道,河水可以的道换新,形成污染;
3、森林减少,造成了水土流失问题;
(三)整治仍不彻底。
在城区,鸡鸭屠宰点和烧肉摊点污染严重;花盆和盆景中烟头、纸屑较多;摊点商户占道经营较多;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依然存在;牛皮癣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倾倒垃圾依然严重,河水污浊。在乡镇街道,乱丢乱吐乱倒现象严重;农贸市场垃圾较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小食店清洁卫生问题突出; 存在重城镇轻农村、重干道公路沿线轻边远村社的现象;部分乡镇对场镇和主要公路沿线外的村社还未开始环境整治。在农村,农户院坝散养家禽严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较为普遍。
(四)设施不够完善。一是环卫设施数量不够多,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路灯、人行道板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破损严重;二是部分设施布置不合理,有的修(洗、停)车场、水果市场、畜禽交易市场布局不合理,造成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影响市容市貌;有的垃圾池设置、垃圾桶摆放位置不合理,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
(五)、交通工具(、车辆、轮船、飞机等)废气和噪音音;
(六)、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七)、废水、废渣
【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气体,影响呼吸,影响健康;“白色污染”的危害有:
1、视觉危害,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2、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保护环境的.措施】
通过调查的我得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家乡现在在的环境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据调查,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进行环境保护的工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向老百姓宣传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环境白虎意识等;在政府的努力下,作为这片土地主任的人们,外面更应该努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它,保护它,从手上的事做起,不乱扔、乱折、乱吐;从身边的是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成美好的家园。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牢记心中!
家乡环境调查的实践报告5
因为近年来家乡的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环境日趋严重,这个寒假为了完成任务也为了营造健康的环境,我组织了我家乡的小伙伴和我共同做了调查。
一、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环境状况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
3.通过观察每天的垃圾。了解环境状况
二、调查情况
1.我们去了高中学校的图书馆查了一些关于环境的书籍,知道了最近我国的各大城市环境质量特别差。通过上网查找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水分,导致减产。被动物吞食后,导致其死亡。部分塑料袋有毒性物质,对人健康不利。使臭氧层变薄。影响市容等等..
2.在街道上观察过往行人乱丢垃圾的行为,并进行了适当记录。我们发现街道上每20米就有一个垃圾桶,但是只有少数人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再加上家乡的垃圾桶分为回收不可回收,那少数人中只有极少数人会正确的把垃圾投到正确的位置。
3.在家乡的溪河查看时,发现街道的垃圾堆在河边。人们家里的垃圾也会用车子拉到河边,导致现在的溪河又脏又臭。
4.走访县城小区的一些家庭,发现,每个家庭至少有一辆车。走在县城街道两旁塞满了轿车,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不但引起了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也是一大问题。
5.最后几个小伙伴和我对本地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农村环境状况,走访了本地一所学校,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三、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乡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环保不是特别的关心,但是大部分认为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很差,都强烈希望政府切实重视环境保护给居民良好的环境。他们对我们实践活动纷纷表示支持。并尽可能做到不乱扔垃圾。
四、调查认知
1.做一件事需要用心,不管结果如何,总会有人支持。
2.要有集体精神,学会和小伙伴一起合作,相互帮助。
3.只有政府,企业,公民共同维护环境,才能美好。
五、调查总结
经过我小伙伴的帮助,终于完成了这次活动。经过这次活动才发现家乡的环境问题严重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此外,这次活动让我自身更有勇气面对挑战,增强社会责任感,对自己有很大帮助。
家乡环境调查的实践报告6
寒假,学校大学生实践调查的作业,因此,我对我家乡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多年了一直在外面读书,很少回家,回家也从来没有好好的了解家乡环境的变化,这一次的调查和实地走访,说实在话家乡的环境让我打吃一惊。小时候,经常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听到这样的说唱: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 。我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河水是清澈见底的,河里鱼虾成群结队,傍晚时分河里的石头上会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们就这样一边捡着螃蟹,一边嬉戏,这里曾是我童年快乐的回忆,是我童年迷恋的地方。那时从来不曾想过这一切都会逝去。
可是现在却应征了 “鱼虫绝代,河水泛滥 ”的说法。
河道里满是废器、垃圾,由于垃圾的堆积,没有清理,河水变得臭气难闻,河里没有了鱼虾,更别说小孩嬉戏了。而且许多水资源也因为人类的过度索取和开发已经枯竭。不仅仅在于河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无得污染。今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天气也变得异常炎热,特别是在夏天令人难以接受。
我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1、白色垃圾;
2、森林遭受破坏,水资源污染严重,森林面积减少,造成水土流失问题。
3、整治仍不彻底,在城区鸡鸭屠宰点和烧肉摊点污染严重,花盆和盆景中烟头纸屑较多,商户占道经营较多。
4、设施不够完善。
5、交通工具废气和噪音。
6、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灌溉农田后流出的废水废渣
春风化雨 ——让环保知识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人类固然不是自然的奴隶,但也绝不是自然的主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活方式应该被有益于环境的环保式生活方式取代!而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根本问题还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这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进而使人们在行动中自觉保护环境。通过两周来的社会调查,对于环保我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树立环境意识,建设绿色家园”“环保靠大家,关系你我他”“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当环保卫士,做时代公民”……在“环保”成为一个热点词汇的今天,环境问题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我们对石家庄的青园小区、银宏小区、华脉新村、棉三生活区等六个居民区的调查访问,71%的人对环保问题“十分关注”,87%的人认为环境保护工作“非常必要”。
可见,人们并不是不关注环境问题。可是调查又显示:几乎没有人采取过具体行动来参与环保!环保只停留在了“关注”上!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早已提上日程,打开任何一个环保网站,都可以让你感受到提高环境意识刻不容缓的压力。我们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1983年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迄今为止,我国已颁布了14部环保法律,300多项环境标准,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是,首先我想问的是:你是否清楚时常挂在嘴边的“环境意识”究竟指的是什么?——环境意识是人类意识中和环境问题有关的部分。
环境意识的内容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环境知识水平,环境法律意识,环境道德意识,环境行为取向,对政府环保工作的看法等。不止是“环境意识”问题,沙尘暴、沙漠化、温室效应、厄尔尼诺、酸雨、臭氧层、噪音污染、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可降解塑料、转基因产品、农药残留、绿色食品、绿色gdp、绿色冰箱、绿色建材、绿色贸易壁垒、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爱鸟周、植树节、iso14000、无磷洗衣粉、紫外线指数、可吸入颗粒物…… 提到这些我们如数家珍!可是,再问下去,世界水日是哪一天?如何适当预防紫外线辐射?什么是转基因产品?……你可能就难以回答了。厨房里有哪些污染?饲养宠物会给健康带来什么危害?家电辐射对人体有那些危害?空调病是怎么回事?癌症的发生和环境有什么关系?哪些植物能净化空气?这些话,可能是自己整天挂在嘴边的,但是让你解释清楚,却也一团雾水。
世界水日是3月22号;世界环境日是6月5号;河北省的爱鸟周是5月1日到7日;天气预报中的紫外线指数为0-2级时对身体无太大影响,外出戴上太阳帽就行,3-4级是要戴上太阳镜并涂防晒霜,7-9级是,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最好不免阳光直射,当大于等于10级是,就要尽量避免外出,这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伤害性;月季、杜鹃、木槿、紫葳、米兰、桂花、梅、桃树、石榴树等这些植物都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在你清楚地了解了这些知识以后,你是否会在生活中更加注意这些问题呢? 一直以来“环保”不是作为一个具体的动词,而是作为一个抽象的名词被广泛宣传,人人知道要“环保”,但是却不清楚何谓环保?如何去环保?“环保”像天上的月亮,每天都看见却仿佛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
我认为:这是环保知识普及滞后的结果!我们提倡环保,可是我们不清楚应该从哪里做起?现在,环保知识走进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的时候到了。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多少?——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的氧气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约37500美元,为鸟类等提供繁衍场所的价值约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约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木材的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现在,我把这个环境小知识告诉给你。你在使用一次性筷子前就有可能想到,那么你就可能因此而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那么,14亿人就有14亿个“可能”,就可能少用14亿双一次性筷子!对一棵树而言,每一个“可能”都是至关重要的;对环境而言,每一棵树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普及环保知识的价值所在!那么普及环保知识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教育。调查中我发现,文化素质高的人群环保意识普遍较强,对于环境问题更加关注,也更容易接受环保知识。不止是环保问题,其实解决许多社会问题都离不开教育。要解决“人造成的问题”人的素质是关键!普及环保知识应该与教育结合,尤其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更容易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他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世界!环保知识的普及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它并不是环保工作的终点。知识转化成行动才是根本目的!这就需要政府大力的兴建环保设施,出台环保法律法规,作好各方面的具体工作。调查时,我们发现各个小区内虽然有都电池回收箱,可是无人清理,相当于废弃不用!许多居民希望参加义务环保活动,却没人组织。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具体解决。
二、大众传媒。大多数人的信息都是通过媒体获得的,没有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媒体向社会传播相关知识,环境问题就不可能进入大众生活。从唤醒环境意识,到动员社会关注,普及环境知识,媒体的作用是关键!文学艺术对生活潮流的影响是隐性却巨大的,但环保题材的作品还是很少的!电视,电影是最广泛,也是公众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比如河北电视台的《绿色家园》,应该增加类似环境节目;关于环保的影片也应该大力宣传。《寂静的春天》,《只有一个地球》等作品的影响远远比不上郭敬明等人的畅销小说,例如潘岳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保护abc》是一本宣传环境保护,普及环保知识的工具书,类似的书籍应该大力宣传。我们需要大力创作环保题材作品。据了解,关于环保的杂志与娱乐杂志相比,可谓少的可怜,而且价格昂贵。一本月刊《人与自然》定价是16元,双月刊的《大自然》定价15元,报纸类仅有一份《中国环境报》。12月31号我们调查了中山路火车站到青园街路段的7家报亭,无一家出售此类报纸,杂志。我们期待有一天环保杂志能够走进我们的生活!
三、社区宣传。社区是进行环境知识普及的重要阵地。社区具有相对完整的功能,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社区,社区文化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个性发展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影响。环保知识走进社区,才能真正走进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而我们调查过的社区中没有一个社区组织过环保活动。建立绿色环保社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在宣传栏公布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等信息,引起大家的关注。(2)公布政府环境法规,环保部门执法热线,(河北省全省环保系统“12369”、“环境污染举报电话”和“环保省长举报电话”),组织听证会,让居民可以了解讨论有关环保知识和政策,为居民和政府的沟通创造渠道,使居民能够表达他们的环保建议。(2)设立环保监督员,增加环保设施,开展环保知识宣传,组织环保活动,让居民能够亲自参与到环保中来。(4)提倡绿色生活,鼓励环保文明个人。我认为,将环保融入社区文化中来,营造人人自觉保护环境的社区文化,是提高大众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的有效途径。
四、增设环保奖,树立环保英雄形象;鼓励创办民间环保组织。应该加大对“地球奖”、“地球卫士奖”、“诺贝尔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华环境奖”、还有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创办的“环境教育奖”等环境保护奖的宣传力度,让爱地球的英雄像爱国英雄,网络英雄一样成为大众心目中的榜样!当人们主动学习时,效果是最好的。而且,要增加环保组织,这样大众可以更便利地获得环保知识,参加环保活动。
环保知识的普及要跟上环保观念的宣传,环保措施又要跟上环保知识的普及,环环相扣,互相促进才能保证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让环保成为一种时尚,再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每天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让“保护环境”不再是警钟长鸣,而是春风化雨,融进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然后形成每个中国人新的、环保型的生活方式…… 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期待的一天!
1 课程教学中的困境
1.1 学生工学基础薄弱
《环境工程学》涉及的内容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部分流体力学、化工原理、水力学等工科课程的内容, 而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工学基础薄弱, 在课程设置中无相关的课程。因此, 在授课过程中, 如何让这部分内容不影响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 工程基础薄弱对实际工程的了解仅仅限于课本上的基本知识, 缺少实际认识, 从而在真正设计时无从下手;学生在设计时缺乏对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相关资料查阅的能力, 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存在问题。
1.2 学时少, 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
我校该课程采用的教材一直沿用的是蒋展鹏主编的《环境工程学》, 现已经历三版 (第三版为蒋展鹏和杨宏伟主编) 。教材主要系统的论述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污染防治技术与污染控制工程及发展趋势, 主要包括3篇内容[1], 及主要涉及三大污染控制工程, 内容范而多。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学时只有51个学时,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 同时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是一个需要深思和探索的问题。
同时, 该门课程本身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由于总课时偏少、内容多, 教师教学更偏重于理论教学, 从而导致该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者之间的互动和渗透不够, 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1.3 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正确与否事关教学工作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 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2]。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主宰课堂的“一言堂”, 只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 多媒体工具使用单一, 只是简单的将教材内容编辑后照搬到幻灯片上, 照本宣科。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限制了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2 教学改革
2.1 整合更新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 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课程教学内容多而范, 课时少, 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新技术和工艺流程不断涌现, 因此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根本,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不断更新和整合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针对教材相对于实际工程工艺的滞后性, 增加一些环境工程学方面尤其是污染处理技术方面的新知识, 不断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相关知识的储备。同时注重新旧工艺的联系与区别,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明白新工艺的改进之处, 甚至提出一些改进方案,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三大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且学生工科基础薄弱, 因此对于涉及到部分工科基础课程如流体力学、化工原理、水力学等工科课程的内容时, 一般不做深究, 对于设计方面的内容, 亦不做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这些学科一些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自学,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环境工程的一些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和选修本专业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鼓励学生多查阅当代环境工程新技术、新理念的中英文文献, 作为本学科知识的课余补充,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了解国内外在污染控制方面的最新动态, 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的理解能力, 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态度与技能。
2.2 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课程涉及内容广泛,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将讲授法、讨论式、案例式和现场观摩相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在环境工程学术领域中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考虑到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主要采样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以丰富的图片、逼真的动画及实地录像, 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简洁的文字叙述和深入的语言讲解, 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直观化展示将涉及的装置、材料的外观和运行状况等信息进行生动描述, 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力,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可以可节约课堂板书的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3]。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如果整堂课都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学生会产生视觉疲劳;此外, 对于一些繁琐的计算过程, 板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多媒体教学。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赴学校相关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参观, 弥补课堂教学对相关工艺和设备直观认识的不足,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针对某种污染,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提出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也能了解相关污染物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让学生也走上讲台, 实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
2.3 加强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程的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 《环境工程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需与相关的实验和实践课程紧密联系。实验课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相关实验课程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我校的本门课程不设实验课, 设单独的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这两门课程的衔接和结合。
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学生兴趣, 结合国家级和校级的创新型实验项目, 要求学生完成课外实践活动, 比如对工艺流程的设计改动, 加强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参与到研究生和导师的相关科研工作当中去, 增强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展鹏, 杨宏伟.环境工程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建国, 马爱生.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6) :43-45.
一、推进校园民主化进程
学校倡导学生、教师、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制度建设,涉及学生的规章制度,如《奉化中学学生手册》,在制订、修订时有学生代表参与讨论。学校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三结合”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利用《奉化中学家校联系册》每月与家长交流,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因为学校与家长交流通畅、充分,所以需要家长配合、协助的工作都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学校坚持以尊重他人人格为基点,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纽带,造就了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对学生的评价改变了以往单凭学业成绩的模式,从品德、知识、能力、身心健康、人际和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并采取自评、互评、学科教师参与评定和班主任全面评定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些举措,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对教育的自觉接纳性。同时,学校也坚持让学生评价教师。每学期由校长室不定期组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看法;每学期结束时,由校长室、教务处在全校各年级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所有班级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内容涉及上课质量、备课深度、教态、学生信任度等。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健全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校务公开方面,学校坚持以“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深入开展”十六字为方针。凡是需要教职工参与的事项,凡是涉及学校重大问题的事项,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凡是需要教职工了解知道的事项,一律公开。同时,学校实行班务公开,让学生充分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学校建立了校长接待日、学生校长助理制度,还拥有校长信箱、校园网的论坛、学生心理辅导等多元沟通机制和渠道。
平时,学生可以通过多元渠道随时与学校领导交流。每一学年,学校还组织部分学生利用《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等研究性学习成果,为教师展开师德教育。因此,学校氛围民主、平等、和谐、开放、健康、活泼、积极向上,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充满活力。教师则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科整合,共享信息资源,并通过师徒结对实行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帮扶制度。学校要求各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要求教研组隔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要落实主讲人、主题,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这样,教师之间都能坦诚相对、协同合作,学校外语组还被宁波市教育局评为宁波市模范集体。
二、打造以人为本的精神家园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设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努力的目标。在一些由教师等惯常决策者制订规则和“下定义”的领域,让学生参与进来。这不仅符合研究性道德学习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一面,而且能够极大地充实和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学校迁入新校址之后,崭新的校园给了我们很多发挥学生主体特长的空间。面对眼前一条条校园路和教学楼前仿古式的亭台假山等校园风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校园路标、亭子牌匾及对联的命名竞赛。这样的竞赛,极大地发挥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来,掌握学校文化道德建设的“话语权”。
在研究性德育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的做法是: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大目标指引下,由学校学生会确定每个学期的主题活动内容,布置活动的安排;各班级根据本班同学的兴趣与特长,选择和开展相应的研究学习活动,如有的班级开展“校歌”词曲的创作,有的班级则致力于校徽、班徽的设计;此外,校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文学社、民乐团等等,都是学生大显身手的舞台。
学校规范“红五月”歌咏赛、校园文化活动周等活动,开展听名曲、赏名画、读名作、看名影视活动,不定期举行“奉化中学实话实说”活动,引导学生对校园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讨论,促进学生的行为文明规范。双休日向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计算机房、实验室,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办学生党校、团校等,认真组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学生在学校拥有令人钦佩的教师,拥有能促膝谈心的朋友,拥有乐此不疲的活动项目,拥有废寝忘食爱读的书。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了颠峰体验,在交往生活中获得了归属体验,在休闲生活中获得了审美体验。
【校园环境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校园周边环境排查报告07-26
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10-16
生态环境实践报告07-09
七四-关于校园周边环境调查报告06-21
校园环境卫生的主题调查报告09-07
校园安全与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试题11-08
校园环境保护07-17
高校校园周边环境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