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精选7篇)

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 篇1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与反思

黄陂区六指小学

设计说明

《乘加、乘减》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6页的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之后。此时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法,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感受了乘法运算的意义,并初步具有了用乘法来计算的意识。本课的例5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可观察,思考的素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题呈现给小学生一幅小熊掰玉米生动有趣的画面,在解决“还剩几个玉米?”的问题的过程之中,让学生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发现不同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1、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乘加、乘减与乘法有紧密的联系,本节课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乘法的认识,感受到当若干份中有一份与其他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即乘加;也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用乘法算,再减去所多部分,即乘减。自然体会到乘加、乘减与之前所学乘法间的联系,经历“乘加、乘减”这一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

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通过解决“还剩多少个玉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让他们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的计算。

2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乘加、乘减”这一问题模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联系生活经验解释“乘加、乘减”的模型,增强探索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问题的建模过程及模型内化和解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算

3×5=

4×3=

2×5=

3×3= 4×5=

2×2=

3×2=

2×4=

2、游戏:用1—5的乘法口诀对口令。

3、把下列算式中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改写出来 2+2+2+2+2

3+3+3+3—1 4+4+4+4

6+6+6—3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春天,勤劳的小熊种下了一些玉米,到了秋天,小熊种下的玉米丰收了。(课件演示:4棵玉米,每棵结3个)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列式:3×4= 4×3= 3+3+3+3=

2、(课件演示)小熊走进玉米地,掰走了一个玉米。请学生结合图意提出问题:还剩几个玉米? 怎样解决?小组商量讨论。

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聆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列式:

13+3+3+3= ○23×3+2= ○34×3—1= ○教师把学生的想法写在板书上,板书方法:先画一个伸着大拇指的大手,谁思考出来的方法,就把谁的名字写在手上,然后在大拇指的一旁写出他的算式,有几种方法,就画几只这样的大手。

⑴师:看黑板上小朋友做的方法,你能看懂吗?有什么问题要考考这些小老师吗?

⑵生生、师生相互质疑。

3小结:选择自己喜欢的解法,对同桌说一说算理。4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观察比较:你喜欢哪个算式,为什么?

1我们已经知道了,它叫连加。方法○

2、○3,你给它们取个名字,叫⑴方法○什么好?

⑵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乘加,乘减)

二、巩固运用,模型内化

1、做一做

(桃子图)56页第一题。⑴仔细观察,独立列式 ⑵做完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⑶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56页第二题。

独立写,汇报,怎样算的,要求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小结计算顺序。

3、58页第六题

同学们算得真好,翻开58页第6题。希望小学二⑵班今天看演出,瞧他们坐得多整齐,我们先看看左边的观众。

1左图:你观察到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会算吗?在书上列式。

汇报:5+5+5+5+4=24(人)4×5+4=24(人)5×5—1=24(人)

师:比较这几个算式,哪几个比较简便? 2右图:独立观察列式,汇报,体现多样算法。○4、58页第4、5题

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还剩几个玉米? 3+3+3+2=11(个)○2 3×3+2=11(个)○3 4×3—1=11(个)○答:还剩11个玉米。

教学反思

1、创建生本课堂,展现多样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的多样从何而来呢?只有当教师给了学生思维的翅膀时,这些算法才会呈现。课堂上教师创设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真实经历了算法多样的过程。

2设计多层练习,提高思维能力。

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 篇2

关键词:数学,生活,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社会中的各个方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中首先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 数学教师首先应当指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看社会, 用交流的思想去体验生活、感悟社会, 力求在课堂上奏响“生活”的乐章, 让“生活”点亮数学课堂,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知识性、灵性及它的价值, 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与亲切感,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目的。

一、关注生活, 激趣数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 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而且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忆有关的知识储备,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诱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

例如,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 上课伊始, 设计猜谜的活动。出示:一分为二、七上八下、十拿九稳、百里挑一、百发百中等一些成语。让学生猜这些都是什么数, 同学们看到谜语时都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 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分数”来。通过猜谜语活动, 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 就连游戏中也有数学, 可见学好数学太重要了。再如, 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 问学生:“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稳?”生答:“因为车轮是圆的。”教师又问:“把车轮做成其它形状的, 如方的, 椭圆的……可以吗?”同学们都被这司空见惯的现象激起了极大的兴趣。通过“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现象的讨论和研究, 使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来源于生活, 体会到在学习数学知识时, 不但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使学生从生活情景中感受数学, 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可以使数学由抽象变具体, 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 体验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生活和已有知识出发……”因此, 数学教学要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了“圆的认识”一课后, 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横排, 在距离队伍2米处放一物品, 大家来玩套圈游戏。学生体会到游戏不公平, 应站成一个圆才公平 (很好地体会到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 用这双数学的眼睛观察周围事物;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再如, 在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时, 老师可以请学生观察雪花、枫叶等大自然中的现象, 以“大自然中的轴对称图形”为专题展开研究与调查。这些在生活中搜集获取的素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还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

三、挖掘生活, 感受数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来源于现实, 扎根于现实, 应用于现实。”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开发生活资源, 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观察、操作、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理解数学、感受数学。

例如, 在进行“百分数的意义的写法”教学时,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 让学生在经历信息采集的过程中, 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从生活中采集到的信息作为课堂中的学习材料:我国的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20%, 我国耕地面积约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5%, 某种猕猴桃果汁中含果汁35.6%……课前, 师生就地取材, 准备教学资源。课堂中, 从发布信息——探讨百分数意义——联系百分数在生产、生活、科研中的广泛应用, 课堂内容不再是枯燥的数字, 而且是充满了思考、探索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内容。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鲜活而生动的教学资源, 教师只要善于利用和开发, 就能搭起获取知识的桥梁, 激起学生的联想和创造。

四、面向生活, 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并最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 教师一定要充分创造条件, 为培养学生实践意识提供广阔的空间。由于课堂时间的短暂性, 所以, 课外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学生利用这一延伸, 能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 并养成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的习惯。

例如,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 可布置实践作业:将10个CD盒包成一包, 你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哪种方法最省料?这样, 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 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这很自然地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 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能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并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去美化生活, 使生活变得更加有丰富, 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同时, 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他们的应用意识, 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篇3

一、情境创设“故事化”,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爱看动画,对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耳熟能详,他们感到亲切,印象自然就深刻了,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故事能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先播放《猪八戒吃西瓜》,视频中猪八戒将西瓜分成4份,然后从大到小将4块西瓜全部吃完。教师适时提出猪八戒为什么先吃大的,这种分的方法公平吗,怎样分才公平?然后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导入新课。新课结束后,教师再提问猪八戒和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物?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样的故事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孩子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数学知识就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他们的脑海。

二、情境创设“悬念化”,增强探索欲望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指人对所学(或所见、所听)对象困惑不解而产生的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精心设置疑惑,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困惑,从而想突破认知,进而去发现、研究、探索。

在教学“简单的推理”时,教师先出示名侦探柯南的动画形象,并出示故事《夜半敲门》:“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小屋里,半夜听见有敲门的,他打开门却没有人,于是去睡了;等了一会又有敲门声,去开门,还是没人,像这样的有几次了。第二天,有人在山脚下发现死尸一具,警察来把山顶的那人带走了,为什么?”带着疑问,教师提问:“想不想成为柯南一样厉害的人?”然后师生开始猜纸牌游戏,进入新课讲授环节。新课结束后师生再讨论警察为什么带走了山顶的那个人,这样学生始终带着疑问去思考、去探索、去释疑。

三、情境创设“生活化”,加强操作能力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先出示超市图(单价标签特写),并讲解大家都去过超市购物,知道买东西必须付钱,并告诉学生我们国家的钱就是人民币。然后出示现在流通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通过认一认、找一找、数一数等方式认识人民币,并适时告诉学生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货币符号是“¥”。紧接着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小小采购员”“班级银行”活动,商品单价设置一般为几元几角几分(或几元几角、几角几分),学生在采购过程中通过大、小面值人民币的互换、购物、找零等活动掌握了“元、角、分”间的进率,轻松地认识了人民币。由于活动贴近生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情境创设“活动化”,提炼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有些教学内容,单靠教师讲解,就算费尽口舌,也难表达清楚,而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往往有让人恍然大悟的效果。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带入操场。每个小组先在地面上固定好一个木桩,然后在木桩上套上铁环,铁环系上长短不一的绳子,学生手持绳子放于胸口,绕木桩走一圈。首先让学生体验半径(直径)越大,周长就越大的道理。然后让学生采用步量法测量出绳子的长度(半径)及绕木桩走一圈所形成轨迹的长度(周长),计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整个步量过程可以让学生多次体验)。最后学生站在圆上面向圆心,教师站在木桩(圆心)的位置介绍祖冲之及他所计算出的圆周率,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数学知识,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教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

五、情境创设“具体化”,引出数学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

在教学“秒的认识”时,学生要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理解秒的长短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在新课开始时出示跨年倒计时、神舟五号发射倒计时等场景,让学生理解1秒仅约等于数一个数的时间,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就把“秒”这个非常抽象、感性的概念具体化了,便于学生掌握数学概念。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来启发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等手段,使具体的感性认知演变为抽象的理性概括,加深对新知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享受到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真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的真谛。◆(作者单位:江西省东乡县实验小学)

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 篇4

1.1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公式,很多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对于有着好动特点学生而言,数学课堂就是煎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打破以往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生活情境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于塑造高效数学课堂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1.2体现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应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使得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体现出来,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小学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对于抽象化数学知识的吸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将生活情境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层次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使得学生掌握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篇5

――有感于口语交际训练《买文具》一课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口语交际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素材和学生身边的事例来激活思维,提高其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我认为,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生活积累,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功能等等,但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让这种语言能更系统化、规范化,我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尽量创设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运用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下面我就以苏教版第三册练习六的口语交际《买文具》一课为例,说说我的体会。

一、回忆生活情景

“买文具”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对于“买文具”前、“买文具”时、“买文具”后自己的所思、所做、所感却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好好评价过。为此在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开学初自己忙碌而愉快地准备学习用品的情景,来激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学生们有的说这学期开学,又新买了卷笔刀;有的说新添了许多本子;有的说又买了一个新书包……紧接着我又问:“这些文具是你非买不可的吗?买这些文具之前,你有没有检查一下你原来的文具用品?有没有想过哪些该买,哪些暂时还可以不买,哪些根本没有必要买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热烈而兴奋的讨论声中,学生们明白了,买文具前必须先清理书包,看一看缺什么文具,根据自己的需要再确定买什么文具。

二、创设生活情景

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会自己购买文具,做到态度大方,声音响亮,举止文明,通过与售货员阿姨的对话完成购买任务,达到交际目的。为了让学生能贴切、真实地感受、回味、体验买文具的过程,增强口语交际的实用性、生活性,我用再现生活情景的方法,特意向学校商店借来了好多学习用品,并以课桌当柜台,把一个象模象样?quot;开心文具店“搬到了教室中,搬到了学生的身边,为学生营造了口语交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把枯燥的语言训练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

三、体味生活情景

学生有了购物的目的,有了购物的去向,接下去就应该是购物的过程了。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学会购买文具,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呢?在购买之前,我就贴出了”买一送一“的海报,让学生们争当”文明顾客“,”优秀售货员“,以一流的服务精神(售货员),文明的购买方式(顾客),完成”买“――”卖“的任务。并且通过”评优争先“,”竞争上岗“等方式,强调口语交际要求,付之行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迸发出了创新实践的火花。有的学生说:”当我去购买文具时,售货员阿姨应该向我做好宣传、推荐,这样,文具才能更快地卖出去“;有的说:”买文具也应该货比三家,哪一家便宜,质量又好,我就去买“;有的说:”当我问我妈妈要钱时,妈妈应该向我问清楚买什么,再给钱,甚至还要嘱咐我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整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 篇6

一、创设生活情境———感知数学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正如荷兰教育学家汉斯·弗莱登塔尔所说:“数学来源于现实, 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 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从而让学生感知数学。

例如,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 我先出示了“啤酒”、“白酒”、“红酒”等几种常见的酒, 然后问学生:“喝哪种酒容易醉?”根据生活经验, 学生都知道喝白酒容易醉。我继续问:“为什么喝白酒容易醉?”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他们个个情绪高涨, 积极思考, 最后发现是酒的度数在作怪。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 可见酒的度数越大人就越容易喝醉, 从而引导学生感知百分数的意义。这样,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感知数学, 学生就能准确理解知识的内涵。

二、挖掘生活资源———探究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 并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教学贴近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 探究数学。

例如, 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时, 我从学生日常购物时所见到的发票谈起,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出示发票后, 我让学生观察发票上的内容, 并请他们自己解释上面的数据以及“数量﹑单价﹑金额 (总价) ”是什么意思。接着, 又让他们讨论“数量、单位、总价”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由于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他们很快推导出了结论:数量×单价=总价。整节课, 学生兴趣盎然, 学得轻松, 学得愉快。

三、融入生活实际———应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 最终服务于生活,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 很少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 导致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 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 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 以至于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价值。因此,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例如, 在教学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后, 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测量一下自己房间的长、宽、高, 假设你要粉刷自己的房间, 粉刷一平米需要10块钱, 算一算粉刷自己的房间一共要花费多少元?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学生必须自己测量, 并用所学知识来计算经费。这样,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 进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 在教学中真正让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 就在我们的身边, 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 学好数学, 用好数学。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数学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5-0053-0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悟”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因此,让数学走向生活、回归生活,已然成为新课标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课本化”的数学加工成“生活化”的数学,将数学问题巧妙地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和事物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既看得见,又摸得着。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的“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一课:

师扫视全班同学,严肃地说:“戴上校徽!”

学生一头雾水,(心想:戴不戴校徽以前不是班主任才管的吗?)没戴校徽的同学赶紧掏出校徽戴上。

师:老师刚说完“戴上校徽!”时,为什么有的同学在戴,而有的同学不戴呢?

生:因为我们本来就戴着校徽,当然不要再戴了,而没戴的同学,自然就要戴了!

师高兴地笑了。然后在黑板上板书:2时18分=( )时。

师:大家请看,这里哪一部分要换算,哪一部分不要换算?

学生通过观察,领悟到只要先换算18分=0.3时,再加上2时,便是2.3时。

师:如果改成“2时18分=( )分”后,哪一部分要换算,哪一部分不要换算?

生:(激动地举起手)18分不要换算,只要把2时换算成120分,然后加上18分就是138分。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还原数学本来的生活原型,这样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片段中教师能充分利用“佩戴校徽”这一日常生活情境,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帮助学生从中“悟”出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算理,明白了在换算中哪部分要换算,哪部分不需换算,寻找到解题的“金钥匙”,使数学学习显得格外朴实易懂。

二、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数学

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课堂上教师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使知识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动手、动口和动脑,使学生处于亢奋的状态,这无疑是让学生爱学、乐学的最佳途径。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在教学“可能与一定”一课时,就组织学生和自己一起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

师:“石头、剪子、布”谁最厉害?

生:都一样厉害。

师:有没有最厉害的?

生:没有。

师:下面,大家一起和刘老师玩十次游戏,不过要把输赢的结果记录下来,我们叫统计。

(师请一人上台和刘老师玩,其余同学在座位上和刘老师玩游戏,大家兴高采烈地参与到游戏中来,赢一盘在记录单上画一个笑脸,输一盘则在记录单上画一个哭脸,平局则在记录单上画一个平脸,最后统计出自己在游戏中的输赢情况)

师:在我们准备开始游戏时,你们猜猜自己可能会赢还是一定会赢?(可能)那刘老师一定会赢吗?(可能)

玩,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孩子必需的生长维生素;更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刘老师牢牢抓住低年级学生好玩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融入饱满的激情,以诙谐的语言和富有趣味化的游戏形式,巧妙地为学生创设了自我体验的游戏情境,并引导学生在习以为常的游戏中“玩”数学,学生好像不是在上数学课,而是在参加愉快的游戏活动,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真好玩”。刘老师正是以这种“玩”的方式诠释着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理念。

三、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思”数学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对问题的质疑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常会遇到障碍,出现心欲求通而未得,口欲言之而未能的时候,此时教师应放手,并为他们创设一个质疑情境,让学生在思维“打结”后重新思考,便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启迪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学习了“圆的面积”之后,教师出示下题(如图):“已知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其中一个角顶点为圆心,求大圆的面积。”

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一直认为:要求圆的面积,就必须知道它的半径。而本题圆的半径未知且无法顺利地求出来,此时学生陷入沉思……

生1:到底哪个数的平方等于15呢?

生2: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或25平方厘米就好了。

生3:老师这道题不能做。

学生个个抓耳挠腮,眉头紧锁……(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该怎样求出圆的半径这一问题上,解题思路一度中断)。

就在这时,教师轻声问道:“圆中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小组继续讨论)

生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15平方厘米。

生5:圆的面积=π×r2=π×r×r。

生6:正方形的边长正好等于圆的半径,所以边长×边长=15平方厘米就等于r×r,因此,这个圆的面积就等于π×r2=π×r×r=π×15=47.1平方厘米。

上述片断,教师适时在学生思维的“终结”处点拨,为学生拨开云雾,尝试另辟蹊径,帮助他们冲破“知道圆半径是求圆面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这一思维定势的干扰,明白了要求圆的面积,不一定非得知道圆的半径,让他们从“山重水复”中看到“柳暗花明”,生成了活的课堂。

四、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做”数学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这一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对于学生来说,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动手实践。在课堂上学生亲手做一遍,胜过老师讲十遍,因此,教师要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动起来,用自己的双手体验如何“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

如,在教学“有趣的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事先为学生准备生活中不规则实物橡皮泥、塑料泡沫、马铃薯、石块、铁块等,先组织讨论,根据是否会变形,将实物分为两类(排除橡皮泥);

2.再根据是否沉、浮将剩余实物再细分成两类(排除塑料泡沫);

3.最后由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实物,并利用事先挑选好的测量工具(水槽或量桶或烧杯、直尺等)进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在测量中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测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即V不规则=V上升水=V下降水=V溢出水,并在亲手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转化”思想。

以上环节教师毫不吝啬地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哪怕这一过程用去了大半节课。学生在“做”中体会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多样化,并对数学“转化”思想有了本质的理解。

五、创设易错情境让学生“评”数学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浮于表面,经常受表象影响,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课堂上教师应在学生思维出现“偏颇”时,适时创设易错情境,让学生在反思和相互评价中,逐步梳理、内化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生一致同意将乘法分配律推广运用到分数时,我先出示例1:(1/6+3/4)÷1/12,学生完成得很好,等于1/6÷1/12+3/4÷1/12=1/6×12+3/4×12=11;接着我又出示例2:1/12÷(1/63/4),学生看完题后都笑了!(心里暗喜,这有何难!)不一会儿功夫,举手的人越来越多,我试着请了一位到黑板前板书,因受“乘法分配律”这一简便运算定律的定势影响,他是这样做的:1/12÷(1/6÷3/4)=1/12÷1/6+1/12÷3/4=1/12×6+1/12×4/3=1/2+1/9=11/18,有一些同学当场提出质疑

这时我暂缓评价,而是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两题有何不同?

生1:我认为可以这样做,因为他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可以的。

生2:例1中除以1/12可以看成乘以它的倒数12,变成一道乘法,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了,而例2中的除数是两数的和,它是一个“整体”,也只能看成乘以两数和的倒数,而不应该把每个加数逐个拆开,分别乘以每个加数的倒数。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能忽然发现:“两数和的倒数”应该先求和再倒数的算理。正是在这样的尝误、思辩的情境中,使学生澄清了原有认识上的易错,从而提升了对“乘法分配律”在除法算式中推广运用的再认识。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也并非是教师手把手地教给学生,而是让他们通过情境活动自主建构。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告诉学生你错了、错在哪,倒不如为学生营造一个易错情境,让他们自己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教什么,而在于怎么教”。上述片断教师根据课堂当时的具体情况,抓住学生易出错、易混淆的地方,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对比,把学生的思维从认识肤浅引向纵深,从“自我感觉良好”中“自拔”出来,使学生的学习迅速被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促进知识的完整建构,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我坚信,学生有了今天的“吃一堑”,日后必能“长一智”。

六、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用”数学

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模拟情境,邀请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将数学通过情境鲜活地表演出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感受到学习数学真有用!

如,教学完“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创设了“我来购物”的模拟生活情境,要求利用手中的钱,通过计算、比较,和小组同学交流,选择最佳购物方案,并在购物中学会找零的生活问题等。

如此教学,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这样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想必你早就开始享用美味佳肴了”。知识之于情境,犹如盐之于汤,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同样数学知识也需要溶入情境这碗“汤”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也证明,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刻板的数学知识呈现出灵动和鲜活。

上一篇:承包山地租赁合同下一篇:争当最美教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