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反思 系统构建

2025-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整体反思 系统构建(精选8篇)

整体反思 系统构建 篇1

——小学古诗词教学探寻

宜昌市西陵区教研室 冯发柱 乔能俊

我国古诗词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应该继承优良传统,构建更加优化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上文所谈到的“以读为本”“注重想象和联想”“重视积累”等经验应进一步发扬光大,将此作为今后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方略。以此为基础,直面现实的困惑,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导引下走一条融通古今的革新之路。

一、用孩子的生活激活古诗词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应在课堂上营造出古典的氛围(包括教师个人的着装和言谈举止),认为只有这样才切合古诗“古韵”的特点。其实,古诗教学不是越“古”越好,无论如何,古诗都难以回到它的原创年代。古诗的生命不在对过往的回溯,它应该活在当下,在与孩子们现实生活的撞击中复活!古诗教学不是把孩子们硬地拉回历史,而是让古诗款款地走向孩子。

也许,台湾张曼娟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我对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们讲解古诗十九首中的《涉及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那远离故乡挥别情人的游子,因为一朵江上的芙蓉花停下匆忙的脚步,他涉水而过采下花来,这才想到他思念的那个美丽的身影,已经不在身边,已经相隔遥远,这朵花是送不出去了。

只因为喜欢一个人,你总是要重复地为她做同一件事,每次做这件事的时候,心中被喜悦所充满,哪怕她已不在你身边,你还是得臣服于爱的习惯。然后,你意识到一切已经改变了,于是,你不知所措,任悲哀席卷而来。

我问孩子们:“这样的感悟你们可以理解吗?” 他们摇头。这首诗何其古老,他们又何其年轻。

我微笑着,对他们说故事。我说你有个好朋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你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妈妈不准你们吃冰,可是,你们每天放学经过便利商店,就会跑进去一人买一支冰来吃,一边吃一边走回家。有一天快回家的时候,你的好朋友忽然喊你的名字,大声地说:“再见!再见啦!”你觉得有点怪怪的,但你没想太多。第二天,他没有出现,放学的时候,你终于去问老师,他为什么没来?老师说,他已经跟爸爸妈妈搬去上海了啊,你不知道吗?你愣愣地站着,不知道该怎么反应。那天,你像往常一样,走同样的路回家,经过便利商店的时候,你走进去,打开冰箱,拿出两支冰来,一转身,才发现……你的朋友真的已经离开了啊!

孩子们很安静,他们眼中的顽皮、促狭消失了。事实上,他们显得太沉默了。这沉默使我确信,他们对这首古诗能够感同身受。

二、因循古诗词的特点展开教学

目前古诗词教学的一大短板在于,忽视古诗词本身的特点,以教学现代文的方式讲授,现代文教学中“满堂讲”“满堂问”等条分缕析的做法被转加到古诗词的教学中,使古诗词教学充斥着说教和理性分析的色彩,难得其味。因此,古诗词教学应立足于诗词自身的特点,遵循其审美规律,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1、整体的模糊把握。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一首古诗,我们未必字字理解,但它就是打动了我们,这种感动有时能说出来,有时又无以言装。在某一时或某一地,受到某种触发,它如神明一般浮上心头,它所传达的正是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思。可见,一首古诗对心灵的触动,不是凭借单个字词,而是这首诗所氤氲着的独特的整体氛围。

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等脍炙人口的名唏时,被唤起的常常是视觉、听觉、触觉的多种混合感受,而不是单一的、语言可以明白道出来的感受。古诗所提供的是一个整体的语境,让读者驰骋其中,自由意会,情感不断扩散,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古诗词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应少一些逐字逐句的分析,少一些深挖细掘的讲解,少一些刻意拔高的升华。教者要有一双俯瞰全诗的慧眼,穿透语言的外壳,越过纷繁的意象之林,找到情感暗涌的泉眼,然后以此设计出勾联上下、贯通内外的开放性话题,以话题的方式展开教学。孙双金老师执教《泊船瓜洲》,在读通全诗的基础上,他让学生找出可以概括全诗思想内容的一个字来。于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就凸现出来了。然后使顺着“还”这条线索,从第一、二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让学生知道作者“靠家近,应该还”;从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又”,学生读懂了几度春风,又风江南,作者“离家久,更该还”;从第四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让学生知道诗人“思家切,不能还”。这样紧扣“还”字,步步深入,层层打开,诗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情感,亦如花朵在孩子们心中次第绽放。

2、运用造象的艺术。

有位教师执教三年级《咏柳》,对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提问:“作者为什么把春风比作剪刀?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被问呆若木鸡。

无独有偶。有位教师执教《望庐山瀑布》,开课伊始便抓住“紫”做文章:李白为什么说香炉峰升起的是紫色烟雾?你见紫色的烟雾吗?“紫”在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含义?然后由“紫”讲到李白的道教文化背景,下承“疑是银河落九天”,最终将主旨落到李白访仙问道的人生观上。

“诗有妙语,非关理也。”这种理性分析显然毫无乐趣可言。

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最重要的是一个“见”字。“见”,就意味着古诗欣赏靠的不是抽象逻辑,而是直觉思维,是想象。“山色空蒙”“烟笼寒水”“大漠孤烟”,读到这些字眼,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幅写意山水画,感受迷离、幽远、阔大,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在“象”上做文章。“象”是语言作用于读者感官之后在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情景,是连续、融通“言”与“意”的桥梁,是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一线牵的红娘。面对一首古诗,教师应该有点诗情画意,有些浪漫的想法,头脑中应该有着种种的“象”,然后才是思考如何教学。

古人特别擅长以读造象,解诗讲究一个“吟”字。其妙处在于以顿挫的吟诵声作用于耳,激起大脑的,产生与诗情相洽的情感,从而入乎其内,神游八荒。今天的语文老师,在诵读上是否具有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写的寿镜吾老先生那般魅力?——“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据笔者观察,老师们还需在诵读的技能上下番苦功,平时多多练习,尽量让自己的朗读能呈现一幅画画、激起一种情感、带入一种情境。

除了读之外,读者可做必要的讲解和铺陈,以言造象;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用音画创设情境,建立境象。

3、开放的结构设计。

古诗词辞约而意丰,言近而旨远,每一个读者都会从中获得独特的心理体验。如《凉州词》,既有人读出慷慨雄壮,也有人读出非怆感伤。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前四句诗,有人认为“原上草”象征卑微,比喻小人;有人认为这烧不尽的野草寄托了诗人倍加珍视的“萋萋满别情”的友情;也有很多人把它理解为对顽强生命力和新生事物的赞颂。正是因为诗歌语言的具大弹性,读者根据性情各取其意,所以古人有“诗无达诂”的说法。

基于此,古诗词教学从设计到实施,都是一个开放而非独尊一统的过程,是浸润而不是灌输的过程。

笔者在执教李白的《游洞庭》(南湖秋水夜无烟)时,没有采用赤步赤趋的线型设计思路,而是以块状的方式推进教学,几乎每一个板块都没有细密的牵引,也没有所谓固定的答案,学生自主生成的空间非常大。初读全诗后,让学生默默地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读全诗,补充作者写作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皓月朗照下的洞庭美景,还领着我们走了千年前的那个故事之中。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这个故事?三读古诗,和学生聊一聊诗与音乐:如果给这首诗配乐的话,你是选择轻快的还是忧伤的,是铿锵有力的还是沉郁低回的?是琵琶演奏的还是钢琴演奏的,抑或其他的器乐?三个大的教学板块,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如同放射将的触角慢慢地伸向学生的情意世界。

可能有人担心,这样开放的设计,没有统一的认识何以了得?教学是不是很没“安全感”?

余秋雨先生讲他儿时学李白《早发白帝城》,首句“朝辞白帝彩云间”,他以为是一位帝王站在白云上端向人们挥手致意,此后多年都这般认为,而且感觉很美妙。其实,对于一首古诗,只要教师放下权威的架子,放下应试的思维,学生即使想“歪”了、想“出轨”了又有什么值得沮丧和懊恼的呢?我们应该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终有一天会明白。更重要的是,古诗词的生命,不在于教师是否锱铢必较,而是看学生是不是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诗学修养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或几代教师与传统文化都有隔膜。我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很多时候都是“爆炒”或“拿来主义”,很少见到某一位教师对某一首古诗词有切己的、能与当下生活发生关联的解读。所以,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只是一些外在的、技术性的招式,而无摄人心魄的、切入诗词骨髓的真情实感的流淌。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之所以上得荡气回肠、感人至深,我想他本人一定在这首词里醉生梦死过,他为了破译纳兰性德的心灵密码,一定披荆斩棘、百转千回无数个轮回,在蓦然回首的那一刹那,与纳兰,与自己相遇了,从而课堂如画卷般展开。

常言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诗学修养是一个长期熏染的过程,如果没有平日里不间断地对诗词的阅读与揣摩,要想在课堂上教得风生水起几乎不可能。我曾见过一位老师,他多年来致力于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词,到了五年级期末,他以“填词”的方式为学生写素质评价语。我们姑且不论他写的词如何,但至少他能提笔来写,而且写得有模有样,这是很多教师都做不到的。后来,我又看了他的学生的作品,无论是格律诗还是现代诗,都写得生机盎然,特别有“范”儿。一个勤读诗词、能填词的老师,我想他的诗词教学一定不会差。

为了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老师们还需要读一点文学批评方面的书籍,比如《诗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通过读这些书,可以获得阅读古诗词的基本常识,知晓一些解读路径。虽然这些知识不可能照搬到课堂上,但对我们进入诗境、触发教学设计是大有裨益的。

整体反思 系统构建 篇2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复杂系统思维的观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复杂适应系统 (CAS) 理论成为现代系统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作为第三代的系统观, 区别于第一、二代系统观将部分、元素等概念部分看成“死”的、被动的对象的观念,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系统中的成员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个体, 简称主体。所谓适应性, 就是指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 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 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 并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以便更好地在客观环境中生存[1]。

与还原论相对立, 在系统运动中整体论作为系统思维的核心, 是以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观点来考察事物。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 它有两层涵义:一是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 要素和系统不可分割。二是系统是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 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 系统整体具有不同于各组成要素的新的功能和属性, 即整体涌现性。

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 教育活动本身是文化活动。素质教育、文化的教育传承统一于复杂的、整体的、具有适应性、主动性的生命个体。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应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复杂的人”来看待, 通过一定的教育过程 (教育活动、环境、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使人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得以提高, 进而促使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得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把人培养成“全面的人”, 而非“片面的人”。在教育过程中, 具有适应性、主体性的学习者经历着知识的学习、审美的感受、道德的提升,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智结构和行为方式, 以适应环境的需要。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整体性的教育, 是促进文化素质与其他各种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在教育研究和实施上, 我们通常把教育分成德、智、体、美、心等, 而这只是人为划分的一些方面, 并不是相互独立、分隔的领域。某一项教育活动的实施主要侧重于人的某一方面的成长, 但不能将某种教育活动完全对应于人的某一方面素质的提高, 这里发生着协同、重叠、甚至抵消等多种交叉影响。其教育机理, 促进人的文化素质提升的机制并不是单线向的。教育活动或影响与人的文化素质提升, 往往不是“一对一”、简单的线性关系, 而是“多对多”、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相互影响、渗透, 互为表里,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二构建高校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弥散与融入

“通识教育在制度上具有更强的结构性, 是‘文理教育+专业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架构中的组成部分, 而文化素质教育既是本科教学的组成部分, 具有一定的结构性, 更重要的是它更具有弥漫性, 它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2]。针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组织上分隔、孤立的状况, 笔者借用美国学者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组织” (Seamless Organization) 理论[3], 提出构建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 以更好地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融入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过程。

考察“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概念有两个维度:一是弥散与融入, 文化素质教育存在于大学四年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专业学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宿舍生活等, 处处、时时都渗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影响。在时空状态上, 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全覆盖、无缝隙”。二是以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需要和成才结果为导向, 而不是以部门、职能为导向, 对高校现有各部门、人员的职能进行整体性的统筹安排, 协调各教育要素的行为, 形成共同着力点与合力, 向学生传递“完整的、连贯的、持续一致的”的文化信息, 使组织始终处于一种良性运行状态。这指的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或运行机制。通过该组织模式的构建, 以促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组织进行一场面向大学生对象的自我变革, 即由一个相对封闭、职能专化、界限分明、刚性化的结构系统, 向一个开放的、整合的、网络化、柔性化的结构系统转型, 这种转型不是否定现有组织的职能分工与合作, 而是在此基础上强调整合以及组织与社会环境、家庭、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以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一致性、连贯性。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 高校作为一种开放的文化素质教育系统 (组织) , 对于学生教育在时空上要做到“无缝隙”, 在文化素质教育的组织管理上要做到“无缝隙”, 然而, 在高校系统本身与环境 (社会) 的关系上, 又不可能是“无缝隙”的, 它们之间始终在不停地在进行着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高校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输入、输出、转化、变异的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是相互的———高校系统通过自组织功能的发挥, 向外部环境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 并在外部环境转化为新的形式, 造成外部环境的变异, 反过来, 亦如此。问题的关键在于, 高校自组织的优化, 要能够有效的将正面或负面的外界输入转化为自身所需, 调动政府、社会、媒体、家庭等各类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源, 使自身向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组织管理更加有效的组织形态转化。

三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系统构建与整体推进:导向与路径

高校构建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 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系统构建与整体推进, 笔者认为, 要坚持四个导向。

战略导向。素质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战略主题”。高校的人才培养, 应围绕这一战略主题展开, 即围绕促进大学生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在内的各项能力、素质全面、协调的发展, 统筹安排各类教育教学和管理资源。这一导向不仅指明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各项工作的方向, 也指明了与学生培养有关的一切工作的方向。文化素质教育各项具体安排应由实施这一战略的各项措施分解而成, 统一于战略之中, 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整体的战略管理。

协同导向。高校系统在文化素质教育组织上应具有整体综合、统筹协同的功能, 能协调各要素的行为。高校内部要形成广泛的共识, 协同组织各部门、各类人员 (包括学生) , 强化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宿舍生活等文化育人功能, 形成共同着力点与合力, 产生出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综合育人效应。

对象导向。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不是要全盘推翻高校现行的工作运行程序, 而是提供了一种面向对象的自我改革的模式, 以一种针对对象的、整体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方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使每一项资源投入、人员活动等, 都能真正而有效地符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需要, 使其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能得到文化的滋养、思想的引导、素质的提升。

结果导向。在高校现有层级制、部门职能专化的情况下, 很多教育和管理人员习惯于从部门或个人职能角度考虑问题, 工作内容往往是以职能为导向而不是以过程和结果为导向, 对自己的角色和整个部门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以及对什么样的结果负有责任所知甚少, 更无法控制自己的工作结果。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组织模式就是要使各部门、各类人员以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并作为考核工作绩效的最终标准, 提高各项工作对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系统构建与整体推进的路径上, 要真正调动起全校可以调动的人力及各类资源, 有效统合, 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

观念强化。要强化高校各机构、人员文化育人的教育价值观念,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师德建设, 提高教师等各类人员的文化素养和守土有责、文化育人的自觉意识, 形成“工作有分工、价值都在育人”的整体育人的舆论和观念氛围, 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行为合力。2011年6月, 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典礼上, 作为教职工代表被邀请上台演讲的宿舍管理员“吴阿姨”, 不到800字的讲话, 被学生热情的掌声打断了11次, 就是整体育人的典型事例。

机制优化。要科学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及工作机制设计, 建立健全文化素质教育的组织保障机制。在学校统一领导下, 可以分别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 各部门、院系等负责人参加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学者、教授组成的专家咨询小组, 对全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咨询和指导;各部门、院系等单位围绕学校决策各负其责, 执行决策, 逐步形成全局指导和协调局部, 局部服务于整体, 发挥整体凝聚力和资源整合力的无缝隙的文化素质教育组织保障机制, 以保障文化素质教育组织的整体性、计划性、系统性与科学性。

文化化人。要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 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软环境,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浸润”作用。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提到塑造师生灵魂、铸造大学精神的高度来重视。注重以文化学术活动为重点, 突出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重视创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使校园文化成为无缝隙文化素质教育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莫飞平.CAS理论与高校德育[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108-110.

[2]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异同[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1) :62.

构建学习系统,保障反思学习成效 篇3

[关键词] 学习系统;反思学习;成效

数学反思主要是在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以及自我调节. 数学本身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能一次完全把握数学的特征,因此就需要经过多次的反思和自我调节,这样对数学知识才会有深入地理解.

课前先学,梳理自主学习中的

不理解的地方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5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要注重培养预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对课程有初步的认识,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需要掌握的基本定理进行反思,将不明白的知识点画出来,这样在听教师讲解新课程的时候,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跟上教师的思路. 以浙教版初中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了预习,现在谁能说一说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生1:一元二次方程就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

生2: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是ax2+bx+c=0(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且a≠0).

师:那么同学们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求根呢?

生1:可以用到公式法,也就是x1,2=.

师:说的没错,利用公式法是最普通的方式,同学们需要对这个公式熟练记忆,这样才能够解决后面的题目. 那么同学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

生1:还可以用到十字相乘法,这种方法求解很方便,可以将方程化成x2+(p+q)x+pq=(x+p)(x+q)=0的形式,这样就很容易得到方程的根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以后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也需要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反思,比如求根公式比较容易,但是计算量比较大,而十字相乘法计算量小,但是对同学们的思维要求较高. 同学们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预习、反思的习惯,提前对知识点有大概了解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课程听讲,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就能抓住知识重点,就会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和十字相乘法有清晰的认识,在做题过程中能够选择性地进行应用.

课始导学,引导自主学习中的

新旧连接点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5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因此教师在新课的授课过程中,要注重新课与旧课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对新课进行反思学习. 而教师需要注重把握新课与旧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在思考过程中能够进行相互理解. 以浙教版初中数学中“矩形”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为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矩形吗?

(学生沉默不语)

师:那么请看老师的演示过程,观察动态变化.

(然后笔者拿出教具来对学生进行演示,学生也开始进行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在对平行四边形进行识别的时候,主要是从哪几方面进行识别的?

生:主要是从边、角、对角线等方面来进行识别.

师:我们知道矩形可以看作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殊情况,那么同学们是不是也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识别矩形呢?

生:是的,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也是相等的,这样就可以对矩形进行识别.

师:那么如何通过边、角以及平行四边形来对正方形进行识别呢?

生:正方形是矩形的一种特殊情况,四条边是相等的,两条对角线也是相等的.

笔者从学生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进行引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积极的反思,理解不同的几何图形在边、角以及对角线方面存在的关系,然后对矩形、正方形进行判断,这样学生就会对平行四边形、矩形以及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

课中辨学,提升自主学习中的

思维深刻性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5版)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反思学习的教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知道题目的思维过程. 学生只得到数学题的答案,并不意味着数学思维活动已经结束,而是深入思维的开始. 教师要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之后还需要进行不断反思,了解解题思路以及蕴含的数学思想,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下面以“分数的加减运算”的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那么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呢?

生:当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将分子相加减. 当分数的分母不同时,那么就需要先进行通分,然后再进行分子的加减运算.

课后反思,保障自主学习中的

知识系统性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5版)指出,“课外反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及时进行学习习惯的思维方式改正”. 反思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来写反思日记,将自己每天对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思想的理解记录下来. 在不断的训练中,学生再看到数学题目的时候就会从正确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升数学能力. 以浙教版初中数学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同学们也应该对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那么如何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呢?

生1:当圆半径r小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时候,那么圆与直线相交;当圆半径r等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时候,那么圆与直线相切;当圆半径r大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时候,那么圆与直线相离.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说明在书写反思日记的时候同学们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同学们能说一说如何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吗?

生1:应该也是相交、相离以及相切三种位置关系吧.

师:同学们需要自己动手来画一画,看看两个圆之间究竟会有怎样的关系.

(然后学生就开始动手画起来)

生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应该有五种,分别是相离、外切、相交、内切以及内含.

师:那么怎样来对这五种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呢?

生2:是通过圆心距d和两个圆的半径R,r的大小来进行判断. 当d>R+r 时,相离;当d=R+r 时,外切;当R-r

师:同学们要将今天讲解的内容在反思日记上记录下来,比较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笔者从学生之前学习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引入,然后让学生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这样就在之前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通过相互类比,从而对两部分知识进行区分和理解.

综上所述,反思能力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关键素养,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渗透,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多方位的反思,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

论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的构建 篇4

近几十年采,关于企业激励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的前沿和热门课题:博弈论、激励设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理论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且最富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微观经济学,构成了经济学的主流。与此同时,现代管理科学也一直把企业管理激励作为研究的重要范畴;组织设计理论、行为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等都是在管理激励目标下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自50年代以来,随着马斯洛(A.H.Maslow)、阿特金森(J.W.Atkinson)、麦克莱兰(DayidMcClelland)、赫兹伯格(F.Herzberg)、弗鲁姆(V.Vroom)、洛克(E.A.Locke)、凯利(Kelley)和魏纳(Weiner)等诸多学者的研究与发展,管理激励理论日益丰富。在现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特别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构建企业整体激励的框架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激励范畴划分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激励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具体可以划分为:权益层、经营层和操作层。

1.权益层

权益层指通过对企业投资(包括人力资本投资与非人力资本投资),并以法定途径获得企业所有权的整个群体。在通常情况下,权益层即企业所有股权持有人。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企业终极所有者,即其对企业的所有权以最高合约――产权的形式受法律保护。通过产权合约而享有包括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权在内的一组权利。(2)承担最大的不确定性。权益层不从公司中支薪,其惟一的收益来自企业生产经营的剩余利润。当企业经营好时,其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其是最大的受损者。权益层也因此成为与企业相关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3)高流动属性。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保证了在企业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中,这一群体的可流动性是最大的。特别是企业上市后,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等同于企业权益层的流动性。

权益层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企业激励安排的主体,委托代理合约中的委托方。在企业激励过程中,一切的激励安排与机制设计,权益层的取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现代企业中,权益层绝对性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地动摇,主要是因为权益层的分散与流动性,使其在执行主体责任时又发生了新的代理问题――委托给董事会。股权高度分散的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高流动性的条件下,权益层并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群体,经常不能独立而一致性地占据传统的主体地位。这一切,在权益层内部对于权益层的个体而言,后者不得不经常在“举手投票”无效的情况下,“用脚投票”,即卖掉股票走人。也正因为这样,使权益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企业激励的客体对象。对这一阶层激励的目的是保持其对企业投资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治理与监督。

2.经营层

经营层指在企业中专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职能的群体。这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的控制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学中,常将经营层与“企业家”,或代理人联系在一起,而管理学中则常理解为企业管理者。在经济学理论中,对于企业家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认同的概念。但可以用是否遵循市场均衡的观点来判断这一理论对企业家理论的认可与否。如果遵循市场是均衡的观点,则认为竞争可以使市场达到自动均衡,那么企业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正因为如此,以完全市场为前提假设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完全抛弃了企业家的概念。相反,马歇尔、科兹纳,奈特、利本斯坦、舒尔茨等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非均衡的,企业家有使市场趋于均衡的作用。对于企业家角色的资格问题,各经济学家也各执己见,如张维迎认为只有有一定资本的人才有资格充当企业家,资本是反应一个人经营才能的重要信息,而熊比特则只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方面认定企业家资格,甚至认为企业家具有一种凌驾于市场结构之上的“超人”的力量。不论如何,对企业家的行为特征归纳起来有这样几方面,即机会敏感性、创新性、承担风险和挑战不确定性。相对而言,管理学中的企业管理者容易被人将之与“企业保管者”相联系。虽然如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较企业家更为宽泛的概念,企业家包涵在企业管理者其中。我们将能以市场机会为驱动力,战略性地果断决策,有效进行企业组织与控制激励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确定为企业经营层范畴。

一般而言,经营层都是在企业支薪的,同时,享受以绩效为基础的报酬政策。如上所述,企业经营层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

3.操作层

操作层指在企业计划范围内,负责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服务等具体操作环节的所有人员。在具体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除经营层以外的所有人员。这一群体数量多,占企业人员比重大。现代企业生产组织正从传统的串行生产向并行的团队生产转变;从高度专业化分工向以单元独立与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的形式转变。因此企业生产的方式变化了,企业操作层的激励也面临新的挑战。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而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往往是由企业技术人员完成的,建立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现代企业对敏捷制造、个性化服务的追求,需要激发身处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层每个个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上述三个阶层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通过员工持股(ESOP)、经理层收购(MBO)等等途径,企业经理或员工既可能属权益层又可属经营层或操作层。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运用于各阶层的激励制度与方法。

二、制度安排与激励途径

根据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激励理论研究成果,企业整体有效激励可以通过:产权合约、组织设计以及各种报酬与补偿计划的制定等三种途径来实现。

1.产权合约

由于产权合约是企业合约中的最高合约,这一合约的受益人是受法律保护的企业终极所有者,因此是最具激励效应的途径和手段。一般来说,产权合约最重要的激励对象是企业投资者,即权益层。这种激励是通过强调产权持有人对企业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而实现,这正是产权经济学派所推崇的。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权合约正被广泛地运用于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对这两个层面的激励是这样实现的:

首先,产权不再以简单的现金或实物资本的投入数量来确定。人力

资本的概念和理论使经营层和操作层凭借其技术、能力和经验等获得产权成为了可能。这种对企业经营层和操作层人力资本定价,并赋予产权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激励的过程。当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些是直接授予,更多的是运用现代企业激励设计的创新手段,如针对经营层的“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kOption,ESO)、“激励期权”(IncentiveStockOption,ISO);针对操作层的“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OwnershipPlan,ESOP);以及经营管理层融资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等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使企业经营与生产服务等人员能够持有企业产权,达到“持恒产者,有恒心”的目的。

其次,产权合约被分解成剩余索取和剩余控制两个子合约。在这样两个子合约中,企业产权被分割,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情况下,通过合约的形式,分配给企业经营层与操作层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构成对经营层和操作层的激励。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方面的创新已极为丰富,如虚拟股票计划(PhantomStockPlan)、股票增值权(RightofStockValueAdded)、影子股票等都是在剩余索取方面以合约的形式,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前提下比照产权激励模式设计的激励措施。还有许多以企业业绩为基础的剩余分享安排,如业绩期权(PerformanceStockOption),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等等。

2.组织设计

相对于产权激励而言,组织激励是一种内部激励。其主要对象是经营层和操作层。一般可以从组织制度、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模式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激励的设计。由于企业组织制度在各国公司法中或企业章程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其可以弹性设计的余地小;现在最具激励意义的组织制度研究是关于“分享制”的讨论,分享制是指在不改变产权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制度的安排,让不包括企业投资人在内的企业相关人员享有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权力,从而达到激励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成功的企业可以实证这一理想的激励型组织制度安排是科学有效的。这里主要就组织结构与生产组织模式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与讨论。

激励型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向。(1)扁平化。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层级组织之所以僵化失灵,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拥有庞大的中层。实际上,中层的膨胀部分是取决于在传统技术条件下组织规模扩大的相应举措,部分是由于组织各层次对增加下属、扩大管理控制权的自身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得庞大的中层显得越来越不重要,通过减少层级组织的层级,对传统的中层进行削减和瘦形,将会使传统组织中高耸的金字塔结构扁平化(flatten),这能增加组织的灵活性,更便于激励与控制的实现。(2)合作。传统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来源于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结论在当时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下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它在工业社会中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但是,并非所有的分工都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过多与过细的分工还会导致组织生产的非效率。从激励角度看,这种非效率可能来自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工作的疲劳与压力等。分工过度也使协调的成本越来越大。伴随着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与服务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 ?返纳??头?竦奶峁┰嚼丛奖硐治?恢趾献鞯慕峁???皇欠止さ慕峁??3)以人为本。在传统的组织中,是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来组织生产的:根据环境因素来确定组织的发展战略,根据环境的发展战略来构建组织的结构,设立相应的职位,并赋予一定的职权,然后,再根据各职位对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来聘任相应的员工。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即员工是被动地被安排从事某项工作,不能发挥出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是知识最重要的开发者和载体,也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而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改善和提升员工的需求,促进员工的沟通与合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的模拟分散管理、事业部及超事业部结构等就是沿上述组织结构创新方向而设计的。超事业部是在传统的M型结构基础上,在总部和事业部之间增加一个管理层级,称之为执行事业部或超事业部。超事业部实际上是在分权基础上实行必要的集中,由超事业部对几个相关的事业部进行统一的领导,整合几个事业部的力量,充分利用几个事业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势互补,在开发市场和开辟市场等方面,激发各单位互助的愿望,进行互助的活动。

生产组织模式基于激励目标的创新。生产组织的激励创新最主要的方面,是从过去传统串行的生产方式向并行团队生产方式转变。传统流水线式的生产组织模式使生产效率大幅度地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这种生产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第一,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假定生产过程中的工人是无知的,工人如同机器一样只能听任摆布,地位极其低下。亨利・福特就曾说过:“我要的只两只手”,完全把工人当作工具,置工人感受于不顾。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第二,这种生产组织模式由于追求的是产品、成本,因而,过分地强调分工精细化和专业化,每个人仅仅熟悉自己狭窄专业范围内的知识,对于其他人或其他生产环节的工作一无所知,长此以往,养成了生产、管理人员的封闭、狭隘、片面的本位观念,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激励整体企业员工。第三,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把人看作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因而必须对生产工人采取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总之,浓厚的雇佣文化和等级制度人为地设置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和劳资对立情绪,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生产组织的要求。团队生产组织又被称为“并行生产组织模式”,是应信息技术、新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的。团队生产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亨利・福特流水装配线生产观念中,注重的是提高个人技能,团队只是一组具备同样技术的人,共同完成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其作用是指导和协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团队演进的第二阶段开始导入不同专业技术或功能的人于同一团队中,等同于工具箱的概念,其中的每一件工具的用途不同,经搭配起来则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尤其配

合同步工程的事实,这种团队或专家组发挥了极大的效能。第三阶段,在戴明与朱蓝等质量管理大师的全面质量管理(TOM)观念的引导下,团队观念又融入了顾客的需求,强调一切以客为尊。团队不仅要跨功能部门建立,还要因顾客的需求变化而改变。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元素由过去的个人,部门变成为团队,一些公司企业纷纷建立以顾客为核心,以作业活动为基础,以生产流程为中心,以自主管理为准则,以利益共享为动力的团队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团队生产组织要求每个队员都具有共同的基本技能,共同的目标,强烈的进取精神与合作意识,又拥有必要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组织的柔性,降低组织的脆弱性,减少了组织对个别专业人才的依赖性。

组织激励的最大特点,一是其更加能结合各行业、企业自身的特点,灵活自主地进行一种规范具体又具制度意义的激励安排。二是在产权不明晰(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转型国家)的企业,或国有、集体以及非上市等企业内,仍能通过组织的设计进行清晰的权与利的调节和分配,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补偿计划

补偿计划是根据管理学特别是管理行为学理论的要求,针对企业内部人员是“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提出在正常薪资以外进行对企业人员全面补偿的措施,其基本依据是补偿理论。该理论是在综合各种管理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如何将各激励因素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实现,并在纵向横向进行丰富和发展。补偿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雇员为企业所作的贡献给予回报;对员工过去的学历、技能、经验等给予补偿;对员工及其家庭未来的生活、学习、发展等进行保障。

补偿制度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设计,即经济与非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又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直接经济补偿指个人获得的工资、薪水、佣金及奖金和其他可变现的资本权益(如股票)等。间接经济补偿是指所有直接经济补偿以外的各种补偿,如保险计划:人身、健康、医疗、意外灾害等;社会援助计划:退休计划、社会保障、伤病补助、教育补助、员工服务等。非经济补偿指和工作有关的激励因素。它包括工作和工作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内容。如工作方面:有趣、挑战性、责任感、褒奖、成就感与发展机会等;工作环境方面:合理的政策、称职的管理、意气相投的同事、社会地位的标志、舒适的工作条件、弹性时间工作制、缩减的周工作时数、共担工作、自助式报酬等。为保持企业补偿计划的竞争性,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特点,针对员工工作的理由与需求,制定恰当的一揽子补偿计划。经济补偿因为其直接、可观察和具有强的现实性而始终受到企业雇员的关注,是最重要的补偿。经济补偿既和企业组织有关,又和社会劳动力市场有关,还根据工作性质和个人条件不同而呈现差异。目前,在经济补偿计划中,以业绩为前提的奖金与提成被当前最为广泛地运用。

三、企业整体激励框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企业需要激励的对象,可以划分为大的三个层次:权益层、经营层、操作层。这三个层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个人是企业内的员工,属企业操作层范畴,但他因为持有公司股份,又享有权益层的利益。作为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更是如此。他有可以持有企业较多的股份而属权益层,甚至进入董事会。

产权、组织、补偿等激励制度与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构成对现代企业完整的激励体系。由此可以构筑如下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略)

除了上述各激励途径和方法之外,企业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激励因素。最近国内经济学界在讨论激励问题时流行分析“分粥制度”。这个典故讲的是有一个数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的,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在没有计量工具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为了能公平分食,他们设计诸多制度如:指定一名专业分粥的人;一人分粥一人监督;轮流值日分粥;对于分粥,每人均有一票否决权;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等。经反复实践后,大家发现这些制度或者成本太高,或者效果不好。最简单且低成本的制度是调整取粥的顺序安排,即只要让分粥人最后取粥,就可促使分粥公平。这是个典型的“经济人”或“自私人”假设条件下的制度安排。而如果在一个具有互助友爱、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文化的企业内,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因此,企业文化是其他激励制度与措施的大环境与背景,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企业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Berle,A.A.andMeans,G.C.,1932,TheModem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Harcourt,BraceandWorld,Inc.,NewYork;revisededition1967.

[2][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吴叔平,虞俊健.股权激励[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4]辛向阳.薪资革命[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整体反思 系统构建 篇5

1、导入新课时通过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告诉学生学习中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方可融会贯通。

2、通过读教材图3―3和3―4,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学生掌握了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4、通过分析案例,得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变化”的结论,使学生掌握归纳总结问题的方法。

整体反思 系统构建 篇6

而今在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中,通过一次次班会评比活动、班级特色活动,我和同学们面对一个个学生关心的话题,一个个学生“常见病”而进行细心的准备,精心的召开,活动中通过看、演、评、画、写,使我感觉学生思想、行为的偏差应该在无声细雨中纠正,真是事半功倍。

而今在课题实施中校园文化的改观,让我感受到对学生的教育哪能仅限于一堂品德课,而是处处在,时时有的。

而今在课题实施中学校组织的一次次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使我认识更得以升华。记得上学期德育现场会中的沙龙活动,该活动主题是围绕怎样使学生快乐的成长,为了切实落实该主题,活动前我们是翻阅书籍,上网索取资料,活动中将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与同仁分享。这一查、一结、一说使我们在场的所有老师感受到德育的重要,尤其是迟老师在谈到班级一问题儿童的教育措施中,同仁们有深度、有广度的群策群力、更使我认识到实施德育途径的多样化。

高职德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篇7

1. 重构高职德育模式的必要性

1.1 这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科技万能论”观念驱使下,有些人把教育理解为服务于科学的工具,当作谋取优越职业的敲门砖,功利主义的泥淖模糊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高远目标,人们的精神生活、个性特长等都被漠视和践踏,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面对不少人在科学面前失去自己的主体意识、精神与灵魂家园的社会现象,人们在沉痛反思中走出认识的误区,认识到培养完善人格的重要性,要求在教育中突出人的地位,以人为本。

1.2 这是由德育本质所决定的。

德育的实质是价值观教育。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德育规律,用各种教育措施及各种教育活动,不断解决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与社会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也就说是把一定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影响过程,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和多方面道德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矛盾过程,形成一个统一的德育过程。这个过程受积极与消极、可控与不可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活动、德育内容、手段等多种因素影响,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影响网络。在诸多矛盾因素面前,我们要正确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高职德育的即时性、层次性、系统性、科学性、权威性优势,使矛盾在德育过程中良性转化,就必须构建新的德育模式。

1.3 这是德育教育的现状决定的。

传统的德育模式是“理论教育”的知性即客体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采取封闭式单向灌输办法,向学生灌输某一特殊的价值观,把一些相对固定的道德规则理论灌输给受教育者。讲经典理论多,结合实际少;讲社会光明面多,分析社会转型时期矛盾少;灌输的多,让受教育者亲身体验的少。这种知识化、口号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忽视了情感在德育中的价值,使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无法触及教育者的心灵深处,其实质是强制教育模式,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与以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知识经济、科技全球化要求严重不适。

2. 重构高职德育模式的举措

全球化视野下,要整合传统的德育方法,优化德育模式,就必须将德育活动立足于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要求个性化的结合,寻求共性和个性结合的契合点,即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承认其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同时,还要从普遍伦理角度认识世界,懂得人类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有其相似性并相互依存,明晰人类具有共同命运并休戚相关,应与人合作,以积极乐观态度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将普通伦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规范。

2.1 转变德育策略,变单纯的理性化教育为情感化教育,寻求理性化和情感化之间的合理张力。

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德育工作必须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正当需求为出发点,尊重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方法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变简单的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的约束为积极的自我激励,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德育工作必须深入人的整个内心世界,如此才能真正获得个体良知决断与自主行为的支撑。人的这种自主性的不断彰显要求德育工作必须成为契合个体心性价值世界的“情感教育”。情感化教育既是德育价值构建的必要途径,也是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转型的重要体现。情感教育作为切入主体心灵价值世界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对德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仅以刚性化强制方式介入德育,缺乏对主体心灵与情感的关切,则即使这种德育的善性至极,也难以得到主体情感的支撑,结果只能将道德理性与主体心灵武断割裂,这种德育本身就会失去德育的意义。情感性的心灵教育之道,由于完成了把德育体验、德育选择、德育判断等本该属于差异个体先在的权利,交还给了其本身,使他们的政治信仰与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彰显。德育工作要带着对学生的浓厚感情去做,诚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在办实事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2.2 实现由“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的转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应该不断改进和创新,实现由传统德育观向科学德育观的根本转变。实现由“认知性德育”向“活动性德育的转变”,不仅要解决知不知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不仅要针对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的有效“灌输”,更要重视开展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优秀品德养成的实践活动。“活动性德育”的本质是“体验教育”,是从经历和了解中实现行为习惯的转变,是一种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体验的德育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走出校门,面对现实,面对生活,为此,我们就必须大力拓宽德育途径,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健全立体、多元的德育育人机制。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由课本转为书、影、视乃至网络,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高职生的顶岗实习为契机,把舆论宣传的引导力、释疑解惑的说服力、制度法规的约束力、人格力量的感召力同健康环境的熏陶力、典型榜样的示范力等紧密结合,引导他们在经历中体验生活、磨练意志、感悟人生,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有崇高精神追求和远大生活目标的人。

2.3 变单极封闭型为主体开放型,促使德育走向国际层面。

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控制和封闭不仅变得不可能,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封闭的课堂里教师向学生传播的是理想化的教育要求和经过处理了的信息,而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所接触到的许多社会现实与其有较大的反差,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德育内容的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德育的短效和不稳定,使其道德能力得不到锻炼。由此可见,学校德育不能封闭性地围绕某种“正确”的规范或“理想”的价值观而开展,而应该开放性地围绕现实生活实践和理想的道德生活构建社会道德生活主体。我们应该把开放性原则贯彻到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放眼世界,面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价值的冲击,要有正确分析、鉴别、选择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要以健康的心理和文明心态投身于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人才竞争。

当然,影响学校德育模式构建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学校德育工作者、德育管理、育人环境等也是其中的主要因素,要想真正完善学校德育模式,需要诸种要素的整合、优化及多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尤其离不开德育实践工作者的具体运作和探索,以把我们德育建设成有魅力、有活力、有能力的育人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平.德育实效性问题与世纪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 (2) .

[2]杨立英.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思考;钭晓东.论德育的外延整合与重构[J].思想政治教育, 2005, (1) .

高考物理复习整体设计的反思 篇8

中心突破  主线贯穿  模块化

高考复习前的整体设计是复习理念、总体策略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设计在高效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能力的发展,更能极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负担。笔者经历了多轮的高中物理循环教学,常常参与有关复习策略的研讨,发现了一些误区。以下是笔者的一点反思,仅供参考。

一、整体考虑,突出主线

1.中心突破,四面辐射

从中心问题向四周拓展,举一反三。此方法的关键是:精心选取典型问题,层层展开,联想引申,理顺知识网络。此法特点是层层推进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应用,一举两得。复习的过程也是从另一侧面、另一角度理解、构建核心知识网络的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知识迁移及应用的能力,复习效率高,形成能力时间短。

(1)以典型例题为核心,四面辐射,重构知识网络

案例1:如图1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电路中装有0.5A的保险丝L,原线圈的匝数n1=600,副线圈的匝数n2=120。当原线圈接在如图1乙所示的交流电源上时,要使整个电路和用电器正常工作,则副线圈两端可以接(  )

A.阻值为15Ω的电阻

B.并联两盏“36V,40W”的灯泡

C.工作频率为10HZ的用电设备

D.耐压为37V的电容器

解析:①保险丝的熔断是交流电通过保险丝电阻发热功率超过最大值引起的,它是交流电热效应的结果,所以熔断电流应是交流电流的有效值。由变压器的变压比和变流比得:■=■,■=■,Rmin=■=■?赘=14.4?赘,Pmax=I1U1=90W故A、B正确;

②由交流电的图象可得输入交流电的周期T=2×10-2s,f=50HZ,故C错误;③电容器的耐压是电容器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应以交流电压的最大值来考虑,变压器的副线圈电压的最大值为36■V=50.9V,故D错误。另在本题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引申、联想,让学生发散式地展开,可覆盖的知识点列表如下。

表1  考试考点与复习考点的对比

点评:本例巧妙地用一道例题建构情境问题。对比表1可见除了7、8两个考点外,其余知识点在本题的复习中均已覆盖,在师生合作解题的情境中复习考点、训练学生解题能力一举两得、效率更高。

(2)以“模型题”为中心通过变式训练层层展开、四面辐射,强化应用,重构知识网络

案例2: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FA甲推它,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力FB乙推,作用相同时间后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求:FA/FB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A=■(1)  aB=■(2)

由运动学公式得:s=■t2(3)

-s=■t2-■t2(4)

由(3)、(4)得:FA/FB=1/3

变式1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f甲推它,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力f乙推,作用相同时间后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动能为32焦,求f甲、f乙所做的功W甲、W乙

解:利用上题的结论得:

W甲∶W乙=f甲∶f乙=1∶3(1)

由动能定理得:W甲+W乙=32J(2)

所以:W甲=8J     W乙=24J

变式2真空中水平放置平板电容器,两板间有一个带电油滴,电容器两板间距为d,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压为U0时,油滴保持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当给电容器突然充电使其电压增加ΔU1时,油滴开始向上运动,经时间Δt后,电容器突然放电使其电压减少ΔU2,又经过时间Δt,油滴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假设油滴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失去电荷,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均很短暂,且这段时间内油滴的位移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油滴所带电荷量与质量之比;

②第一个Δt与第二个Δt时间内油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③ΔU1与ΔU2之比

解:①油滴静止时:mg=q■(1)

则:■=■(2)

②利用案例2的结论:a1∶a2=1∶3(3)

③利用案例2的结论:q■-mg=ma1(4)

mg-q■=ma2(5)

得:■=■(6)

解得:■=■

点评:以上三个例题是以一个“模型题”为中心建构情境问题,通过变式拓展到三个不同的情境中去,利用模型解题的思维惯性,在掌握模型解题规律的同时复习能量、电场等相关知识点,自然、顺畅。

2.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通过一条主线将一系列的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再沿这条主线顺藤摸瓜将与之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此法构建的知识网络强化了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迁移及综合应用。

案例3:经典物理学问题的处理有两种重要的思维模式:(1)动力学的方法;(2)守恒的思想。动力学的方法是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联系力学和运动学,此法对过程细节的处理更加深入,原则上可解决一切力学相关的问题,是基础层面的、必须掌握的思维模式。守恒的思想是通过寻找过程的守恒量简化问题处理的一种思维模式。守恒思想是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极高境界,是开启物理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动量、能量守恒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始终,是联系各部分知识的重要主线。图3就是沿守恒思想这条主线复习贯穿流程方框图。

点评:①以守恒的思想方法为主线建构情境问题,这样建构的情境问题甚至贯穿延伸至全部主干知识点,相当于用守恒思维模式把主干知识网络重新梳理了一遍。

②高中阶段受到高中数学的限制,动力学的方法往往只能处理简单的运动过程(如: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可转化为这些运动的过程等),而守恒的思想可以跨过复杂的细节建立等式,简化了问题的处理,在处理变加速、复杂的曲线运动过程中起到动力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正是要建构的中心情境问题。

3.实验复习的模块化处理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多而零散,不易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的实验设计,复习往往效率不高。笔者尝试进行模块化处理,包括知识整理的模块化归类,实验试题处理的模块识别与解答,实验设计的模块化搭建等几个方面。各模块相对独立、功能明确。模块组合、搭建灵活方便,条理清晰,另一方面模块化更有利于创新、升级换代。

将零碎知识点重组成功能明确的模块,模块建立的过程就是知识整理的过程,同时对模块的整理重组也是一个应用迁移的过程,各个模块功能明确,应用更加方便。

(1)功能模块的划分

根据考纲的要求将现有课本实验进行整合重组,对各个功能模块的原理,使用方法作为基础内容进行讲解训练。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模块搭建、创新,构建新的实验设计。

表2高中物理实验常见功能模块

(2)模块重组与实验设计

实验试题的考查主要有三种类型:①模块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如何使用仪器,读数有效数字等);②完成性实验试题;③设计性实验试题。对于第一类试题在模块建立时进行复习,后两类试题的解法、模块应用的流程如图4及图5。

点评:①设计性实验试题可根据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及数据测量、数据处理等应用已有的模块进行搭建,其中设计方案是整个过程的关键,这当中有时还需要一些变通或创新。

②模块化思考,既有利于知识的梳理与掌握,更有利于应用与创新,并为今后从事更高层次的复杂的工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打下了基础。

二、理性全面思考,避免“世俗”误区

1.过分强调强化训练的复习设计

大量的训练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挤占了学生整理、反思的时间,不利学生将复习的知识有效发生迁移、更难以达成应用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只能使学生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甚至只是一些孤立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可悲的是这类学生在解决陈题、熟题时从记忆库中提取,迅速高效,易形成进步快,效率高的假象。由于思想僵化、综合应用能力差,这类同学一遇到新颖的问题就束手无策了,高考往往成绩不佳。

2.过分强调内容新颖、时尚的复习设计

内容新颖、时尚是必需的,将复习的知识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对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但如果内容过多,势必影响学生系统知识网络的整理,缺少系统的训练、缺少举一反三、知识网络不健全、迁移能力差、浮于表面是这种设计的弊端,这类学生复习效率不高,高考成绩也不佳。

以上“误区”主要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知识构建的规律,复习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 陈爱苾.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面试热点问题高温下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大瀑布的葬礼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