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费用保障制度(精选8篇)
一、安全费用的类别
安全投入费用可分为安全教育培训费用、安全活动费用、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费用、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投入费用、安全设施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费用等。
二、各类安全费用的审批管理
安全教育培训费用:由安全科编制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厂办公室根据计划报公司主管部门审批费用。
安全活动费用:由安全科编制费用计划(如安全生产月),报厂长审批。劳动防护用品费用:安全科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劳保计划编制全厂劳保及费用计划,由机动科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投入:定期对工作岗位存在职业危害的职工进行体检,其费用由公司统一管理。定期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检测、检修,其费用计划由各使用单位编制,机动科负责实施。
安全设施购置更新和维护保养投入的费用:各使用单位编制费用计划,机动科复核后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费用:根据隐患整改方案确定整改费用,主管厂长复核后报公司审批。
三、安全投入费用计划的编制
劳动防护用品费用计划:各使用单位根据职工的劳保使用情况编制本单位的劳保费用计划,安全科汇总各单位的劳保计划编制厂劳动防护用品费用计划。
职工保健费用由公司安全处统一管理,按月发放。
安全活动费用和隐患整改费用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编制计划。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测、检修费用计划和安全设施购置和维护费用计划由各使用单位根据设施设备的运行使用情况编制。
四、安全投入费用的保障和检查
目前医院的住院病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医保病人, 另一部分是自费病人, 医保病人是指享受国家医疗保险制度, 并持有医保卡的病人, 在办理出院结账时只需按比例支付自费金额部分。自费病人是指出院结账时需要全额支付医疗费用的病人。对于医保住院病人在医院治疗期间所发生的各种费用都由医院先行垫付, 再由省市医疗保险中心按期拨付给医院, 由于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医院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了一方面医保资金无法按时收回, 另一方面造成了住院处发生了很多呆帐, 给医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自费病人来说, 由于医疗费用全额自付, 病人的负担较重, 由于住院处对自费病人费用的管理不善, 出现了很多病人在欠费的情况下就离开了医院, 使医院发生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1 医院目前住院病人情况及收费管理模式
医院目前住院病人根据和医院结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医保住院病人, 另一类是自费病人。这两类住院期间发生的费用, 在出院时的结算方式是不同的。
1.1 自费病人住院费用管理模式
自费病人住院, 首先由门诊医生开出住院通知单, 并由医生根据病情标明需要收取的住院押金, 住院处填写好病人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 开具押金收据并将基本信息录入医院HIS系统, 病人持单到病区住院治疗, 治疗费用由护理站录入, 结算手续由护理站办理, 每日固定费用计算机系统自动记账, 药费由护理站录入医嘱, 中心药房发药确认记账, 每日费用明白单由护理站打印发放, 出院到住院处办理手续。当住院押金不足时由护理站打印催款单催病人到住院处续交押金, 系统会自动提示病人费用超过预交押金, 但是可以强行记帐治疗。
1.2 医保病人住院费用管理方式
医保病人办理住院手续时, 首先要对医保本, 医保卡和患者本人进行核对, 严格执行医保政策, 确定是本人住院, 由于医保患者是压卡住院, 住院期间不需要再续交押金。药费记账方式和自费病人一样, 其他费用由住院处记账, 结算手续由住院处办理, 每日费用清单由住院处打印并送到护理站发放到患者手中, 办理出院手续时患者只需要交纳自费项目费用、自费自付段费用、及自付比例费用, 这仅是患者住院费用的一小部分, 约70%以上的费用由医院垫付, 相应的医保管理部门再和医院结算。这样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后再取走医保卡。
2 形成医院住院收入资金不能全部收回的原因
2.1 住院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住院处在办理手续时的资料填写不全, 工作中与临床科室协调不力, 等一系列的问题。
2.2 国家医保结算政策的存在问题
目前, 各地的医保政策基本实行医保费用每住院人次费用最高限额管理制度, 即每个患者住一次院最高花多少钱, 医保管理部门制定一个限额, 超出部分原则上不再给医院结算, 这样医院就要自己花钱给病人看病。同时还要制定多种考核系数和指标, 超出医保管理部门管理要求的比例系数费用也要由医院支付, 这虽然对医保部门来说是控制不合理费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但对于医院是不公平的, 医保部门将危重病人的高额费用风险转嫁给了医院,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对于危重病人不能不治不管。所以医院就要替医保部门给患者买单, 造成医院额外的经济负担。
2.3 社会不利因素造成的恶意欠费问题
患方对医院期望值过高, 无法理解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复杂性和治疗结果的不可预知性, 认为只要进了医院就一定能治好病;发生医疗纠纷后, 由于走完协商、调解、起诉或医疗事故鉴定等法律途径需要一段时间, 也需要花费一定费用, 部分患者为了方便刻意采取极端的暴力方式, 达到索取高额赔偿金的目的。
2.4 医生的利益驱动行为, 造成的不合理费用无法收回
院方也存在对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性估计不足、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不详细、开大处方、进行过度检查、乱收费等现象。有的医院医疗文书表达不严谨, 修改病历不按规定, 有的甚至使用未经注册的医生或进修医生直接从事一线医疗或急诊工作。
3 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3.1 加强住院处内部管理, 提高自身素质
强化培训, 提高服务技能, 加强科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学习, 做到服务从心里开始、从手上做起、笑容在脸上绽放。加强住院处全体人员对住院信息系统的培训, 使每个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各个模块的功能, 尽量做到少出错、不出错, 做到数据精确、服务到位。
3.2 加大考评力度, 提高工作质量把录入
病人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服务态度、病人满意度等作为住院处管理质量考评的重要内容。对反复发生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做到及时沟通、纠正、解决, 形成良性循环。
3.3 注重相关科室的沟通, 提高协调能力
住院处的工作直接面对病人, 连接各个病房及相关各个科室, 有效、及时地沟通协调, 能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住院处的每位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尽可能地了解一些相关科室的工作状况, 掌握工作的主动性。对病房的需求要逐个进行记录, 及时讨论并做出决定, 并及时给予反馈, 设置“病区满意度调查表”, 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
3.4 完善医院制度建设, 建立责任制度
在医院的制度建设中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保证医院资产的安全,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 合法, 完整。而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员在从事经济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的权限和承担的责任, 对各个岗位, 各项经济业务要进行经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 内部审计人员则通过内部常规稽核, 落实举报, 监督审查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防范和化解医院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5 建立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管理新体制
对于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可以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首先要制定医保患者的治疗方案, 然后根据治疗方案来测算患者的各种费用指标, 指标测算完成后按照因病施治, 合理检查, 合理用药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次要实时监控, 充分运用医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医保病人住院费用进行监控, 每天对各种指标进行统计, 定期分析。医保管理职能部门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与科主任和主治医师联系, 分析问题所在。在对病人合理施治的前提下进行费用的控制, 直至病人出院结算完毕。对每一位出院病人的住院费用, 要进行详细分析, 并将资料反馈给各个病区。另外要进行严格考核, 定期对各科室的各项医保指标进行全面考核, 对全院和各科室的各项医保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 提出改进措施。
3.6 合理利用医保政策, 争取政府支持减少医保资金损失风险
【关键词】农产品;生产制度;销售制度;质量安全
1 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
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和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以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2 实行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1)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2)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
(3)收获、屠宰或捕捞的日期;
(4)出售农产品的品种、数量、时间、流向。
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2年,禁止伪造和涂改农产品生产记录。
3 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要求生产农产品
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和当地制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要求与操作规程生产农产品,农业生产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固体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应当由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照批准的品种、范围、安全管理要求和相应的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并定期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生产安全管理情况和产品流向的报告。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检测设备、检验人员或委托具备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检测合格的,应当附具检测合格证明并标注农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单位和生产日期;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不得销售。
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证书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生产单位,应当配备质量安全检查员,以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4 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要求包装标识农产品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包装标识制度,用于销售的下列农产品必须包装:(1)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农产品,但鲜活畜、禽、水产品除外。(2)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包装销售的农产品。
农产品包装应当符合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和保障安全的要求,要便于拆卸和搬运;包装农产品的材料和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物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农产品应当防止机械损伤和二次污染。
对于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包装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在包装物上标注或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有分级标准或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添加剂名称;对于未包装的农产品,应当采取附加标签、标识牌、标识带、说明书等形式标明农产品的品名、生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名称等内容。
销售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应当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禁止冒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志;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应当载明农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主要原料名称;有特殊销售范围要求的还应当载明销售范围,并在指定范围内销售;畜禽及其产品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标识。
农产品生产者必须向农产品销售企业提供农产品检测合格证明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等有关证明;列入农产品产地准出名录的农产品生产者、收购者,应当在列入产地准出名录的农产品上附具产地证明、质量认证标识或者产地检测合格证明,然后方可将其运出产地;依法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还应当附具检疫合格标志或者检疫合格证明。
5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农产品销售企业对其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经查验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不得销售。
6 实行索证、索票制度
质量安全证明即生产者出具的用于证明其产品的质量安全、符合相应要求的标志、证书或报告,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产地质量检测合格报告。农产品经销企业在进货时,首先应当索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证明,有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证明方可进货销售,否则,必须经现场检测合格后才可进货销售。入境农产品应当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出具有效的出入境手续和检疫检验证明,经现场检测符合我国强制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方可进货销售。
7 验明包装标识
农产品经销企业在对购进农产品进行查验时,应当验明包装标识,对于包装标识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农产品,不得进货销售。
8 建立购销台账
农产品经销企业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并建立农产品进货台账,对进入本单位销售的农产品如实记录农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对取得经具有认证资质机构认证的农产品,还应记录其商标名称、产品标志、批准产量、认证证书编号、认证日期和发证机构,然后将所登记的内容与进货票据、认证证书复印件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一并备案。从事农产品批发业务的销售企业还应当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产品品种、规格、数量等内容,并详细记录销售去向,主要包括经销公司、超市、加工企业和饭店、食堂等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以及进货产品名称、数量和来源。农产品批发商批发给农贸市场经销农产品的个体户,应记录其所在的农贸市场名称、地址、摊位号和市场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9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及时向所在地市级和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收到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为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和资金渠道,使本公司安全生产所需费用得到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及消防设备、设施、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劳动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整改)等所有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费用。3 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八十条)4 职责
4.1 总经理(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生产投入计划的审批、负责非计划内安全费用投入的审批。
4.2 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监督安全费用专款专用。4.3 安全主任根据各部门、各班组安全投入计划,编制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报总经理审批;负责安全投入费用的审查;负责监督所有安全投入的设施。4.4 财务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负责建立安全费用台帐。5 工作程序
5.1 安全资金的来源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本公司以上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逐月提取。5.2 安全投入包括范围 5.2.1 安全培训所需费用。
5.2.2 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及保健品的费用。
5.2.3 安全、消防、职业卫生、应急救援设备及设施,如:安全连锁、报警、安全通讯、监测、防触电、防噪声和粉尘、防雷防静电及冲淋设施、灭火器、消防栓、员工洗浴和休息、应急救援等设施的投入和维护保养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资金投入。
5.2.4 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费用;保证重大隐患治理所需费用。5.2.5安全风险抵押金。
5.2.6 安全检查、检测及隐患治理/整改工作所需费用。
5.2.7 保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其他有关经费投入。5.2.8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所需的费用。5.2.9 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诶相关的支出费用。5.3 安全投入规定
5.3.1 本公司提取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本结余下的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5.3.2 安全投入作为本公司的安全投资专款专用项目,任何人不得挪用或转给其他项目。5.3.3 安全费用优先用于隐患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5.3.4 各部门应根据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按时完成本单位的安全投入项目,项目完成后报财务部。财务部对实施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监督。
5.3.5 财务部建立安全投入台帐,接受安全生产监督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5.3.6 财务部为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所需保险费用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本公司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5.3.7 财务部应当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按规定使用。财务部在财务报告中报告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
安全措施费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搞好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适度。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公司各部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考虑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提取计划。
(三)安全生产费用是指公司按照规定标准(3元/吨)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煤炭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安全生产费用优先用于煤炭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及为满足和达到煤炭安全生产条件和标准而进行的整改。
二、安全措施费使用的范围
根据国家煤矿监察局等部委《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凡为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主要指影响安全和健康的)、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均属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范围。可分为以下八类:
(一)安全技术措施,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以防止工伤事故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以及各种安全防尘、防水、防火设施等。
1、露天矿综合防尘:露天矿防尘、除尘的设备设施;
2、边坡监控:地表及地下边坡变形监测、监控和防范等仪器、设备设施;
3、防灭火:露天矿煤(层)炭自燃防灭火、消防灭火等设备设施;
4、防治水:露天矿防排水的设备设施及用于治水的工程及设备、设施;
5、防治边帮滑坡:采场、排土场、卸煤平台等边坡加固、支护等设施。
6、机电设备:《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机电设备的防护、维护等;
7、供配电系统:《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供电、电气线路、各种保护、变配电所等各种安全检测和安全防护的设备设施;
8、筛分系统:安全检测、安全防护的设备设施;
9、排土场:安全照明、安全设施及设备;
10、其他用于完善、改造和维护露天煤矿安全的防护设备、设施。(二)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三)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包括公司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各类人员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各类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等。
(四)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以改善有害职工身体健康的生产环境、防止职业病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尘、防毒、防噪声、防辐射、防振动以及通风、降温、防寒等。
(五)辅助房屋及其设施:有关保障生产卫生方面所必须的房屋及一切设施,如淋浴室、更衣室、妇女卫生室等;但集体福利设施如公共食堂、公共浴室、托儿所等不在此列。
(六)宣传教育:安全技术教材、图书仪器、音像设备、劳动保护教育室、安全技术训练班、安全技术展览会等需要的设施。
(七)安全管理:安全评价、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安全标准化创建、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安全生产检查支出。
(八)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三、安全措施费用使用的管理
(一)公司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是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足额提取,并建立相应管理台账。(二)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需要解决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费用,应在本工程项目中支出。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的费用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四)安全费用专户节余转下继续使用,当年计提的安全费用不足支付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五)公司财务部对企业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掌握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的实施及费用使用情况。
四、附则
(一)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一)目 的:合理、科学;使用好安全生产经费,严禁截留、挪用员工保命的安全生产经费,专款专用。维护广大员工合法权益。
(二)依 据:新《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企财(2012)16号、《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云南省公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暂行规定》、建设指挥部、中国中铁昆明东南绕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责任书》等。
(三)适用范围:中铁五局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5工区经理部及所属各作业队。
1、开工前,工区应编制生产安全费用总体使用计划,指导工程全过程安全经费的有效使用;编制具体投入部位的经费使用清单,按有关规定或要求报送审定。
2、有关安全经费对上对下的计取和计出,执行指挥部规定。即:工区应当根据合同文件的要求,编报当月投入使用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报表(计量支付报表格式可参照土建支付样本,按项目清单编制,附票据凭证及监理过程验收记 录),经工区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与当月工程款计量支付表同时报送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总监理工程师收到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报表后,应当在5日内对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报表进行审核,核实无误后予以签字确认;指挥部安全处对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报表进行审核确认后,与当月工程款同时计量支付。
3、工区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台账,包含从购买、入库、领用、回收等环节的监控及证明所投入的票据凭证资料。
4、安全经费必须用于施工安全,不得挪用或挤占、不得弄虚作假,骗取安全经费;切实把控好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科学性,严禁滥用。工区对安全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必要性与合理性负责。
5、工程实施依法分包的,应在合同中明确由分包单位实施安全措施与经费支付等条款。分包单位安全经费投入不足的由总包单位配足。安全经费不得由劳务分包队承担。
6、安质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经费计划”,建立使用台账,与计划部门按规定及时计入计出;财务部门应设专项账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未按计划投入导致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故的,一经查实,依法追究责任。
7、安全经费管理由工区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日常事务由物质设备、计划、财务、安全等部负责。安全经费按照合同额1.5%的标准进行计提。
8、经费使用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检测、探测设备、设施等支出
(1)洞口、通道口;挖井、挖孔、沉井、泥浆池等防护、防滑设施;临边:未安装栏杆的平台、基坑沟槽、上下斜道临边、现场安全围挡。
(2)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漏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保护等装臵,变压器、电器防暴设施。防水电缆及备用电源、供电及其他安全用电防护装臵。
(3)防止物体、人员坠落设臵的安全带、安全网、棚防护栏等设施、设备等。
(4)穿越村镇、公路、铁路、河流、地下管线、高压输电线等作业增设的防护、隔离、拦挡等设备或设施。
(5)安全警示、警告标识、标牌及安全宣传栏等购买、制作、及维修、维护。
(6)特种设备、压力容器、避雷设施、大型施工机械、支架等设备设施各种保护保险装臵、安全防护措施及检测检验、设备维修保养等设备设施。
(7)各种消防设备和器材;通讯器材、门禁等电子产(8)爆炸物品运输、储存、使用及安全监控、防护费用品。
(9)隧道、挖孔过程中有害气体监测、通风设备设施,隧道内粉尘、瓦斯、等检测设备设施的购臵、维护、检测。
(10)其他安全防护设施、检测设施、设备。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等支出
(1)各种应急救援设备与器材;救生衣、圈;急救药箱、药品与器材;应急食品、饮用水。
(2)安全帽、保险带、手套、雨鞋、口罩、特种作业人员防护服等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
(3)其他专门为应急救援准备的物资、专用设备、工具。
(4)、防雷、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物资设备等。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等支出:(1)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费用。(2)聘请专家参与的安全检查和评估费用。(3)职能部门的安全检查和评估费用。
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等支出:
(1)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进行辨别、评估、整改、监控、监管设备器材的支出。
(2)爆破物、放射性物品储存、使用、防护(3)对有重大危险因素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咨询。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等支出:(1)“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复训(2)内部组织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教育(3)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1)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安全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相关活动。
(2)举办安全生产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等活动。
(3)平安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
(4)购臵、编印安全生产书籍、刊物、影像资料。(5)配备给专职安全员使用的相机、电脑等物品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费用。
(6)安全生产奖励费用:发给专职安全员工资以外的安全目标考核奖励,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集体的奖励。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8从事高空、尘毒等有害工种作业人员的体检费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费用。
(9)、办公生活区的防腐防毒、防四害、防触电、防煤气、防火患等支出。
(10)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7)附则:
(1)明令禁止的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资、为员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费用;
(2)严禁作为利润截留。
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一)目 的:强化全员安全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作业人员操作技能。
(二)依 据: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建设指挥部、中国中铁昆明东南绕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责任书》等;
(三)适用范围:中铁五局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5工区经理部及所属各作业队。
1.教育培训的方法和形式
(1)方法: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点。一般可采用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自培、送培等。
(2)形式: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的形式有:每天的工前、工中、工后的“三工”教育,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 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2.项目负责人(B)的教育培训
(1)培训的主要内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取证培训与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时间:安全资格(取证)培训时间由发证机构依法确定;每年企业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3)继续教育培训时间与内容:
1)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在证书有效期内至少参加一次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的,不少于8学时的安全生产继续教育。
2)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范、标准和政策;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
3.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2)的教育培训(1)培训的主要内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安 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隐患排查及治理方案;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取证培训与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时间:安全资格(取证)培训时间由发证机构依法确定;每年企业(专业)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
(3)继续教育培训时间与内容:
1)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在证书有效期内至少参加一次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的,不少于8学时的安全生产继续教育。
2)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范、标准和政策;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
4、正式员工“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事故案例等。
2)项目部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管区的安全生产状况,项目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作业场所和工作 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3)岗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臵、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
(2)新从业正式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公司级、项目级不少于15学时,岗位级不少于20学时(行规)。
5、工区临时招用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内容:项目或工区工程施工概况;主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臵、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
(2)新招用临时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工区各级教育不少于4学时,教育需经本人签字确认。
6.待岗、转岗重新上岗人员的教育培训
(1)从业人员待岗、转岗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7、“四新”安全培训
“四新”即: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8.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员工安全教育培训(1)项目或工区对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两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项目或工区对员工每年不少于两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3)企业要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应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主要内容是: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9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延期)的专业教育培训(1)范围:特种作业的范围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矿山安全检查作业,矿山提升运输作业,采掘(剥)作业,矿山救护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其他作业。
(2)条件与内容:
1)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获得证书后方 可上岗。
2)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实行全国统一培训大岗、统一考核教材、统一证件的制度。
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以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为主。4)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证件审核
1)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2年进行一次复审。
2)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一次。
3)复审的内容包括:健康检查,违章记录,安全知识和事故案例教育,本工种安全知识考试。
我国目前对于过保质期食品的下架、回收、销毁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由食品的销售商把过保质期的商品从卖场撤下来, 退回生产企业, 由生产企业自行处理;另一种方式是由生产企业直接给销售商一定比例的返点作为退货补偿, 便由食品的销售商直接处理过保质期商品, 不退回生产企业。由此可见, 这两种处理方式, 都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全靠销售商和生产企业的良心在办事。因此, 在商场买到过保质期的食品就不足为奇了。
一、建立健全严格的食品下架、召回和销毁管理制度
食品通常只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应的营养水平和卫生标准, 超过这一期限, 就极容易发生变质, 食用后往往导致程度不同的中毒或其他疾病。因此,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必须标明保质期限的食品认真标出保质期。
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营造放心、安全的购物、消费环境, 我国必须完善对过保质期食品的下架、召回及销毁的管理制度。
食品的销售商最有可能是第一时间发现食品过保质期及变质的人, 因此应该严格规定食品销售商在发现所销售的食品属不合格食品时应立即停止销售该食品。
主要销毁食品有:食用油、肉制品、鲜肉、咸肉、火腿肠、罐头、调味品、保健食品、膨化食、巧克力、糕点、饼干、炒货、蜜饯果脯、果冻、肉干肉脯、饮料、牛奶、酸奶、乳制品、碳酸饮料、汽水、果味水、酸梅汤、散装低糖饮料、矿泉饮料、麦乳精;酒类、啤酒、白酒、葡萄酒、黄酒、药酒等。
针对缺陷食品及不合格食品、过期食品、假冒伪劣食品、质量问题、变质食品、食品销毁处理能得到规范、安全环保处置, 促进“节能减排、无害化处置、循环经济、绿色生产的理念,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维护企业市场品牌荣誉。
对已经出售的过保质期及不安全食品应建立招回告示机制。对已经出售的过保质期及不安全食品, 应由该经销者立即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报告, 并在当地新闻媒体及经营场所入口处等显著位置设置醒目告示, 告知被召回食品的名称、品种、规格、批号以及上市时间等内容。
建立强制退市联动机制。一经发现过保质期及不合格食品, 应当由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退市通知, 再由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所采取责令立即停止销售、登记封存、查封、扣留等市场控制与强制退市措施, 并依法组织查处。
二、加大惩罚力度, 从制度层面上制约生产者
我国当前食品产业存在总体素质不高、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44.8万家, 其中80%为10人以下的小企业。食品经营主体约323万家, 有证餐饮单位约210万家。面对如此庞大的监管对象, 如果我们仅从加强行政监管的科学配置和职责调整角度着手, 仍然难以实现食品安全形式的根本好转。特别是少数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生产加工伪劣食品, 给食品安全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必须要从制度层面上制约生产者。
说到底食品安全就是良心工程, 企业道德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因此, 要从制度层面上制约生产者的失信行为。
(一) 要加大对不法企业的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对食品经营者违法行为的处罚分三种情形:一是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 并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二是以违法金额为基数, 规定了处罚幅度, 指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 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三是指情节严重的, 吊销许可证。可见由于罚责较轻, 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加之监管的乏力, 造成“违法成本低”, 让不法企业认为作假收益大于风险, 从而铤而走险, 因此要加大不法企业的违法成本。
(二)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推动社会共治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完善诚信管理法规制度, 全面建立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信用档案, 完善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探索通过实施食品生产经营者“红黑名单”制度促进企业诚信自律经营。建立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征信系统, 研究和推进将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与行业准入、融资信贷、税收、用地审批等挂钩, 充分发挥其他领域对食品安全失信行为的制约作用。
(三) 引导企业主动加入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相当于为加入该系统的食品企业提供了安全信用背书。采用可追溯系统表明企业处于食品安全全过程严格监管之下, 并已达到了监管标准的要求, 而且其食品安全信息全程可追溯, 这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市场机会。要对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进行广泛宣传, 让更多的优质企业主动加入到可追溯体系中来, 进而形成市场倒逼机制, 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四) 加强监督抽检、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 完善现场检查制度, 加大对食品生产、销售单位的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管理制度, 防止过保质期食品等不合格食品回流食品生产经营环节。
(五) 加快推进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和监督检
查结果公示制度, 建立与餐饮服务业相适应的监督抽检快速检测筛查模式。切实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餐饮单位、小集贸市场及农村食品加工场所等的监管。
三、鼓励食品经销商对临界食品提前处理
临界食品, 又称临界期食品。通常是指即将达到产品保质期的食品, 对“临界食品”的定义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 不同商家的理解也不一样。有的表示按照行业惯例, 接近保质期三分之一的食品就算是临界食品了。
食品保质期限有六种标准, 因此临界期也分以下几种:保质期限在12个月以上的, 期满前45日为临界期;保质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 期满前20日为临界期;保质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 期满前15日为临界期;保质期限在1个月以上的, 期满前10日为临界期;保质期限在10日以上的, 期满前5日为临界期;保质期限不足10日的, 期满前1日为临界期。
食品销售商在销售临界食品时, 应当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 须在销售场所集中陈列并作出醒目提示。并且卖场对于“临界期食品”应设置销售专柜或者专区, 并在醒目的位置标明"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 (区) 柜"的字样。专柜中应对散 (裸) 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进行区分。对于未设置临近保质期销售专柜或专区的, 商家应当在临近保质期食品包装上加贴统一的"临界食品"标签, 与普通食品区分开来。
应当鼓励食品销售企业在食品过保质期前大力促销, 减少过保质期食品的数量, 这也是一种解决过保质期食品的积极办法。国外一些对临界食品的做法值得我们一学。比如国外很多的超市对保鲜期短、容易过期的食品在经营上都很细致, 比如像面包、寿司, 生鲜肉、熟肉等食品, 一旦过了“最鲜”时段便打折出售, 离保质期限越近价格越低。这样, 既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经营者也减少了损失。另外, 我国可效仿美国, 建立食品银行, 鼓励食品经销商, 食品生产企业将快要过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捐给“食物银行”, “食物银行”把捐来的食物用来救助失业和低收入贫困人口, 同时美国法律规定, 捐赠食物的超市、食品生产企业也因其善举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免税优惠。这样既能做到物尽其用, 也确保了安全, 减少了浪费。也减少了商家退给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将过保质期产品重新当作原料再生产给食品安全带来的隐患。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过期食品安全监管
过期食品的回收销毁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但我国对于过期食品的回收销毁立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 在监管上存在漏洞.这导致过期食品经常被食品生产企业违法利用、食品销售企业过期销售的现状。
过期食品与正常食品混合销售、捆绑销售及向农村市场转移销售, 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 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监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严格落实三项制度, 强化即将过期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 保障辖区内良好的食品安全秩序。
(一) 以源头食品批发经营环节为枢纽, 食品批发经营者与商场、超市为重点对象, 建立正向追溯机制。
食品经营者为数众多, 食品品种多样、保质期长短不一, 每一户食品经营者定期检查库存食品难以有效做到及时清理超期食品。过期食品监管应当以食品批发环节为枢纽、以食品流通渠道为依托, 形成临过期食品管理的正向追溯机制。
伴随“陈馅”月饼、“回炉”粽子的出现, 消费者企盼生产、销售企业对过期食品的处理更加透明, 让老百姓更加放心。过期食品处理监管有真空.个别作坊式的食品加工厂就曾向乳制品生产企业低价收购过期乳粉, 以生产冰淇淋、糕点等产品。
(二) 指导食品批发经营者和商场、超市完善临过期食品销售管理制度。
对具备经营场所条件的经营者, 指导其建立临过期食品分架销售或设置专区 (专柜) 销售, 食品明码标价或设置价格折扣标准, 采取捆绑销售等促销策略, 导购人员要提醒消费者酌情消费和在保质期内食用;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对专区 (专柜) 内的临过期食品进行每日检查, 及时下架未售出的到期食品。
食品生产企业究竟会如何处理未售出的过期产品呢?为此, 笔者调查了一些食品生产企业。通过深入调查发现, 相当一部分厂家包括一些知名企业对于过期食品的处理问题显得比较隐讳, 一些企业甚至将处理方式称为“商业机密”, 表示不方便对外透露;有的企业以相关负责人不在为由拒绝接受这方面的调查。只有少数食品生产企业明确地介绍了他们关于过期食品的处理方法。国内休闲食品销量较大的徐福记国际集团工作人员在接受调查时说, 企业设有专门的环保节能焚化炉设备, 将全国各地的过期产品运回东莞总部进行烧毁, 每天可以处理5吨至6吨过期或不良产品。焚化炉利用的原理是对产品进行二次焚化, 以达到环保无污染的效果, 而且产生的热量又可用于供热。该工作人员表示, 为降低运输成本, 企业已经考虑今后会在各地设置环保型焚化炉设备, 方便过期产品的就地回收和销毁。本市的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也表示, 他们会将过期食品进行无公害处理, 有的作为牲畜或家禽的饲料, 有的按工业原料进行处理, 还有的则进行焚烧处理。
(三) 规范下架、退市与销毁制度。
指导食品批发经营者和商场、超市规范已过保质期食品的下架、退货与销毁制度, 对已过保质期食品尽可能采取由食品批发经营者和商场、超市统一销毁方式;对退回生产单位或上级供货商销毁的, 要求食品批发经营者和商场、超市留存退货记录和货物发运凭证, 以备工商部门监督检查。
食品、销售企业将过期食品的处理方式、销毁办法公开化、透明化, 避免不法生产、销售企业对过期食品进行“改头换面”后二次出售, 损害消费者利益。作为普通消费者, 应该对过期食品的处理享有更多的知情权, 过期食品处理方式不能只是企业自己明白的“商业秘密”。此外, 对于过期食品的监管不能只停留在市场上不再销售就算完事了, 对目前出现的监管空白, 应该尽快出台有关规定以规范过期食品的处理, 以避免‘回炉’再售。
结语
我国的食品良好形象, 不仅需要环保相关部门和工业、安全生产、海关、工业信息化、质量管理、安检、工商等部门加大力度监管、还需在生产行业寻求更大的突破。不同行业的表率之举不仅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还维护企业市场品牌荣誉。通过大家的积极实践, 获得消费者和社会认同和支持, 一起推动绿色、循环、安全、环保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和发展。
摘要:过保质期食品的销售是当前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目前对过保质期食品处理监管的缺失也是当下政府职能部门监管的一个漏洞。过去我国对于过保质期食品由谁处理, 由谁监管, 以什么方式处理都缺少明确具体的规定, 对过保质期食品处理不公开, 对过保质期食品的下架、召回、销毁法律没有明确做出具体规定, 这就为一些不法企业留下可乘之机。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建立科学的食品退市、销毁机制, 建立严格的下架、召回、销毁制度, 以明确过保质期食品的流向, 保护公众健康, 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卫生、有害健康、错误标识或掺假的食品的危害。
关键词:食品安全,过保质期食品,食品销毁机制
参考文献
[1]谢庆.食品企业最需要法律规范和社会监督——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巡视员、食品安全法起草负责人李援[J].行政管理改革, 2011 (06)
[2]杜仲霞.过期食品回收销毁处理制度探析[J].法制与经济, 2009 (04)
[3]曹利强.中国食品安全制度性缺陷浅析[J].粮油加工, 2006 (06)
[4]邓先平.我国食品监管制度性缺陷与完善[J].魅力中国2011 (07)
關键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社会公平
一、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存在问题
1、费用扣除标准过低且缺乏弹性
1994年,我国确定了对个人工资、薪金所得每月800元的扣除标准,①这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举措,扣除标准为800元是当时平均月工资的2.1倍,仅有不足1%的人具备纳税资格。这个标准直到2011年才提高到3500元,费用扣除标准的调节速度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利干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发挥。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月均收入2246.58元,这也就表明还有很多中低工薪阶层仍然是个人所得税缴纳的主军,这显然不合理。另对于稿酬的800元的起征点从1980年执行到现在,至今已经过去了30多年,与时代脱节,一直原地踏步。大多数作者收获微薄的稿酬的同时,却还要承担较高的个人所得税。举例说,作家耗费5年写成一部30余万字长篇小说,获得税后稿酬3万元,所需纳税近1万元,占到稿酬近30%。
2、分项扣除费用,造成税款流失,增加征管难度
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扣除,造成不同类别的收入存在不同的扣除标准与税收优惠,不仅形成计征口径不一,容易造成纳税人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或者不同性质的收入之间转移税负。如工资收入按月计算,每月按3500元的标准扣除;劳动报酬按次计算,属于连续的按每月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果1月之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项目收入,就可作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扣除,每项低于800元的收入就可不纳税。假设有甲、乙两名纳税人月收入相同,均为4000元,其中甲的工薪收入2700元,劳务报酬700元,稿酬收入600元,按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甲不纳税;而乙的收入全部为工资薪金所得,其应税所得为500元,需缴税150元。这不但有失公平,而且在客观上鼓励了大批纳税人利用分解收入、多次扣除费用的办法避税。在实践中许多兼职的报酬明明是工资,却申报成劳务报酬,就是因为劳务报酬比工资薪金有更多的扣除机会。
3、税率设计不能充分体现税收公平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级距设置不合理,最高边际税率达45%。同时,低税率之间的级距较小。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的税率设计不科学。我国对工资、薪金所得按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对经营所得、彩票中奖等偶然所得,只征收20%的比例税率。客观上形成了对劳动所得征税偏高,对非劳动所得征税偏低的现象。公民通过劳务、工资薪金以及个体经营取得的收入都属于个体劳动获取的相同性质的收入,但因当前税法规定上存在差异,造成了性质类似的收入税负不均。不能达到调节过高收人、缓解个人收人差距的目的。
二、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具体建议
1、实现费用扣除指数化
税收指数化是指根据我国每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变化,相应地调整费用扣除数额,以便减少通货膨胀对纳税人个人名义收入增减的影响,发挥个人所得税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大部分国家或地区都建立了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弹性机制,即将扣除额与CPI联动。税收指数化可以减少由于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冲击,保证人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美国于1981年首次立法通过了税收指数化方案,这个方案在1985年开始正式实施,而接下来1986年的税制改革又规定了劳动所得抵免的指数化。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都已经实现了扣除额与CPI挂钩。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纳税人的税负压力,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利益。
2、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目前我国信用不发达、征管手段还比较落后,信息化在税收征管中的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虽然已经对居民的银行储蓄存款实行了实名制,但银行与税务机关的联网工作尚未展开,缺乏对个人收入实行有效监控的能力。这种状况说明,我国目前还不适合选择综合所得课税模式,而应选择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可以考虑将工薪所得、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具有较强连续性、经常性的收入列入综合所得的征收项目中;而对于财产转让、特许权使用费、利息、红利、股息等其他所得,仍然按照比例税率进行分项征收。对税收征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激发税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税务人员实行奖励,提高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文化水平。
3、科学设计税率档次
对个人所得税税率进行调整时应遵循低税率的基本思路,可以进行以下调整:一是缩短现行的两个超额累进税率为五级,降低较高级次的边际税率,顺应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二是将应税项目中的劳务性所得归为一类,总体上坚持从轻课税,以体现对劳务所得的鼓励;三是对证券投资不论股息、红利所得,还是其他有价证券所得应同等征税。具体可将工薪所得、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人对企业承包租赁经营所得、个人独资和合资企业投资者经营所得以及劳务报酬所得合并一起设计统一适用的超额累进税率,其最高的边际税率定为40%,并按年设计,按月或按次预征,年终汇算。对其他应税项目仍实行比例税率,按次或按月计征,而税率可适当下调到15%左右。这样有利于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与国际上的税制改革相同步,使税收扭曲最小化,以便使市场自由运行,也有助于提高个人纳税的积极性。
注释:
①钟征.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法律制度的完善[D].湘潭人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安全费用保障制度】推荐阅读:
安全费用投入及提取保障制度10-31
安全生产费用月度计划11-18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规定10-13
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及安全保证金管理办法10-04
关于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问题06-13
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11-10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12-02
武汉市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等费用管理办法12-07
机关费用报销制度12-05
费用预算管理制度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