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业发展历程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证券业发展历程(通用8篇)

我国证券业发展历程 篇1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 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从那之后直至2000年之前,股票发行依靠的是行政审批,投行经历的是“额度制”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 一个句号,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许至今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得清,如果没有邓小平在这年年初的南巡谈话,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股

市后来会不会夭折;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没有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中国证券市场不会达到今天这样一种规模。

1992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

1992年上半年,“股票认购证”向市民公开发售,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全面放开股价,实行自由竞价交易。电真空B 股和深南玻B 股先后上市,掀开了新中国利用股票在国际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历史一页。鄂武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拉开了深沪证券市场由地方性市场走向全国性市场的序幕。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标志着证券市场的监管已进入规范化阶段。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深圳原野股票停牌事件给管理层第一次提出了如何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的问题,也给投资者提出了怎样回避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问题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并发生震惊全国的“8.10**”,让我们首次意识到了了到底应当如何发展证券市场的问题。

1992年8月1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狂泻,三天之内,上证指数暴跌400 余点。深沪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第一次品尝到了股市暴涨暴跌是一种什么滋味。大暑之后有大寒的股市评论文章,则给新闻媒体提出了舆论怎样介入证券市场的崭新课题。中国股市遇到了其诞生以来的第一个挑战。

1993年股票发行首次实行额度制,股票发行与上市规模迅速扩大,为支持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他证券交易的品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分类股价指数首日公布。上证分类指数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 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至1995年,国家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证券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十分明显,股市在曲折中艰难发展。这段期间实行的是“额度管理”,即由地方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实质性审查,他们想尽量将有限的股票发行规模分配给更多的企业,结果造成了上市公司规模小,公司质量差的情况。

1993年沪市有5次反弹向上突破千点大关,但随后又相继跌破1000点。大盘的大起与大落,股民的欢乐与痛苦,给股市谱写了一曲希望与低迷并存的主调。尽管宏观大环境不容乐观,但在一些有利因素的推动下,1993年的证券市场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93年股票发行首次实行额度制,股票发行与上市规模迅速扩大,为支持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他证券交易的品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全国通货膨胀率高达21.7%,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坚决实行全面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受此影响,股市不断下滑。面对低迷的股票市场,中国证监会的领导分别于3月和7月份提出了“四大救市政策”和“三大救市政策”,由此引发了股市8、9月份的牛市行情。沪市两度突破了1000点大关,但终因宏观形势并未根本改变,股市在维持了两个月的牛市行情后再次滑落。

同时,管理层在证券市场中提出了以债市为主的方针,国债的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异常火爆,出现债市压迫股市的现象。

1995年各路游资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大肆炒作,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异常的剧烈震荡,史称“327**”。这类恶性事件频发,是过度投机造成的恶劣影响。

1995年5月10日,八届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这两部金融大法分别于1995年7月1日和1996年1月1日起实施。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规定各国债期货交易场所一律不准会员开新仓,由交易场所组织会员协议平仓。

1995年5月18日,受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刺激,沪深股市齐放异彩。引发“5.18”行情。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1995年8月23日,《中国证券报》首家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了长虹转配红股上市事件,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重视。上交所于当日发布公告,长虹股票停牌。

9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等政策,则意味着经在5年的探索实践之后,年轻的证券市场已从试验阶段走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前三年的治理整顿,宏观政策已由紧转松,货币政策由“双紧”转变为“适度从紧”。

1996年到2000年进入“指标管理”阶段,实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拟上市企业必须与政府搞好关系,政府手里掌握着有限的发行指标,而拟上市企业又众多,企业不得不花费巨额成本与政府拉关系,以致出现严重的“政府市场”。

由于上市公司规模较小,质量较差,人为捆绑上市等原因,有一部分出现了经营不善的状况,而股市在中国改革中既要向前冲,也要兼顾企业员工的利益和投资人的利益,不能简单地说“退市”就“退市”,最终造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壳资源”。

1996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目标:积极 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对企业债券和股票继续实行总量的规模管理;建立统一的、有透明度的货币市场,规范各类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业务,基

本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办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初步建立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可调控的利率体系,2000年前有步骤地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拟选择市场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编制“上证30指数”,并在7月1日正式推出。

1996年7月17日,合并后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沪正式创立揭牌,我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由此宣告诞生。

1996年,被称为中国股市的“准黄金时代”。但火爆行情带来了股市的过度投机。一些不负责任的大户狂炒“概念”,违规行为呈现出速增趋势。管理层连续颁发了“十二道金牌”调控股市,但都未抑制住股市的过度投机。面对这种极度过热的情形,《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文章口气严厉、措辞强硬,表明了管理层加大干预力度的决心。同时,管理层采取恢复沪深两市涨停板制度等一系列调控政策,沪深两市狂泻不止,出现

大盘跌停板的现象。一个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大牛市,终于在回调过程中走到了年底。

进入1997年,经过了充分回调的股市又开始得到复苏,深沪股市最终形成了沿着45°角一直向上运行的大牛市行情。由于过度投机的现象又一次抬头,管理层加强了对股市的调控,不仅追加了新股发行上市额度,而且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由3‰提高到5‰,同时禁止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炒作股票,股市过度投机的现象终于得到有效制止。

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当,抵御住了境外危机的影响,股市也因为提前进行了调控,没有出现类似东南亚各国股市大幅暴跌的现象。

1998年,国际上东南亚金融危机蔓延,国内长江、松花江洪水泛滥,内忧外患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与股市的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紧缩状况,人大、政协

两会期间制定出全面松动的金融政策,给股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面支持。沪市指数数次探至千点大关附近,都凭借政策力量最终化险为夷。

这一时期,中国证券市场在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增加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引导小户合理投资,稳定股市,证券投资基金金泰、开元于4月正式挂牌,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可转换债券历经多时酝酿也正式登台,这是增加证券投资工具,丰富证券品种的重要举措。此后,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给中国股市的融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更多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敞开了大门,为证券市场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为重要的是,12月《证券法》的颁布,使中国证券市场从此走向了依法“治市”不断规范的新时期。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典,为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99年上半年,按照《证券法》的精神,信托与证券脱钩的工作开始进行,证券公司也出现大重组、大合并的趋势,受此影响股市出现下滑的走势。但从5月19日开始,股指在科技网络股的拉动下不断上扬。6月《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到6月30日,沪市创下了1756.18点的历史最高点。

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的证券市场经过风雨,走过坎坷,但发展壮大是其主旋律。新世纪的证券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和规范仍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题。当二十一世纪的帷幕徐徐升起,中国的证券市场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不断走向辉煌。

在经济全面向好和利好政策推动下,2000龙年首日,深沪股市放量大涨,深综指与上证指数分别上涨9.36%、9.05%,成交金额近500亿元。随后几日,又创出日成交900亿元的天量,亿安科技、清华紫光股价突破百元大关。7月19日沪市实现了两千年两千点,11月下旬,沪市创出2125点的历史最高点。

2001年是深幅调整的一年,2001年是稳定发展的一年。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 股市场。2001年3开始正式实行“通道制”。通道制下的股票发行额度不直接受总量控制,而是通过发行通道的限制间接受控,企业上市不确定因素增大;通道数额被分配到主承销商,而不再分配给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仍实行实质审核,券商投行开始获得一部分推荐股票发行的权力,同时也承担起股票发行 的风险和确保上市公司质量不出问题的责任。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经报告国务院,决定在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前,停止执行这一办法。

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 制度正式启动。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大力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市场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这一法律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的颁布,不仅确立了证券市场的重要地位,而且为证券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今后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月保荐制开始实施,5月,深交所中小板正式开板。

2005年5月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的股权分置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06年下半年,中断近一年多的新股发行恢复,投行业务真正进入了“核准制”下的“保荐制”时代。保荐制的特点是,企业发行上市既要有投行(保荐机构 保荐,还要有两个投行从业人员(保荐代表人 具体签字负责保荐工作。保荐工作分为“尽职推荐”阶段(上市前 和“持续督导”阶段(上市后,其核心内容是强化和细化了保荐机构的责任,尤其是保荐代表人的个人责任。这阶段我国的经济走势与世界经济

运行出现共振,在政策的积极配合下,股票市场走上了一轮空前的大牛市行情,并延续到了2007年。

在这些年里,我国初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证券期货法律体系,为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市场质量和结构的日益改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和中介机构在市场的筛选、定价、调节供求中越来越重要,为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推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世界,我国不可避免的也受到巨大冲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证券市场遭到巨大打击,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创出历史高度6124点跌到1598点,连续的暴跌,股价下挫了80%。随后而来的欧债危机又使得中国证券行业难以从低谷中走出。我国证券业进入了空前的调整之中,同时凸显出的是证券市场避险功能的缺失。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对证券业进行了诸多调整。

2009年3月,创业板正式开板。第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拉开序幕,股票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要求市场各参与主体归位尽责,买者风险与责任自负。6月,第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拉开序幕,股票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要求市场各参与主体归位尽责,买者风险与责任自负。

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和融资融券的试点,表明了管理层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质量的勇气和决心。这些年,我国初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证券期货法律体系,为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市场质量和结构的日益改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和中介机构在市场的筛选、定价、调节供求中越来越重要,为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推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10月,第二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顺势推出,机构报价将更理性化,主承销商配售权的预演也在进行中。

这一阶段,市场的目光更多地为那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所吸引,有

我国证券业发展历程 篇2

在90年代初,由陈虻担任制片人的《生活空间》在央视播出,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生活空间》一直秉承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一理念,将普通百姓的生活搬上银幕。陈虻在接受采访时说曾经接到观众的一封来信,信上是这么说的,“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生活空间”小栏目,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是一个编得很好的栏目。从开播以来,我是每日必看,感到亲切、动人。我周围的同志、朋友大都是这个反应。建议在新闻联播之后,用讲老百姓的故事,来替代或补充《神州风采》,使更多的人看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他们能在中央台看到自己,就更不用说有多大的影响了”。

从信中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像自己一样的普通人能够上电视还是感觉到很惊奇的,这种惊奇理所当然的引起了观众的收视欲望。在当时的中国电视环境下,娱乐节目还不很稀缺,新闻节目占据主要地位,新闻一本正经的报道方式,电视剧、动画片都是经过编剧和导演精心安排,都无法满足受众的需要。

《生活空间》却另辟蹊径,当人们都看倦了新闻,厌倦了虚构的剧情的时候,将小人物的生活真实的记录下来,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自然取得了好的反响。

《生活空间》可以看作一个真人秀节目的“半成品”,因为它具备了真人秀节目的一部分特征,符合纪实性和冲突性,缺少了游戏性的成分。只是单纯的记录普通人自己的故事,没有导演加入的虚构或者娱乐的成分。

追溯到我国的第一个真人秀节目,应该是2000年广东电视台推出的《生存大挑战》这个节目,制作组从全国500多名应征者中挑选出3名互不相识的挑战者。按照规则,他们每人需要在6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这八省的旅途穿越,而他们能够携带的只有野外生存的必需品和4 000元旅资。整个过程历时195天,《生存大挑战》引发了全国媒体的关注。随后,中央台以及上海,江苏,湖南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股“真人秀”的风波席卷全国。

翻开中国真人秀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其中,以“海选”、“全名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成为最大赢家。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和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使得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形式从单纯的节目样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电视产业。

在2006年的时候,各类真人秀节目开始纷纷登上银幕,野外生存类、表演选秀类、职场类、婚恋类节目等等层出不穷,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率。截止到这时,可以发现真人秀节目兴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密切贴近百姓的生活,“草根也能有春天”。参加真人秀表演的都是最普通的百姓,他们怀着不同的梦想参加节目,这样的表演更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共鸣。比如“超级女声”,只要是年满18周岁的女性都可以参加海选,都有机会站到最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将大众文化,普通人的娱乐展现在大家面前,让人们相信原来就算是“草根”也能有自己的“春天”。

②满足了受众的需求。正如前面所述,人们早已不满足于一本正经的新闻播报和早就被导演设计好的电视情节,人们期待的是纪实和虚构的综合,而真人秀节目恰恰满足这一点。

③受众得以参与和互动。真人秀节目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电视传播的单向传播的特点,观众可以实时的和节目进行互动,比如在《超级女声》中,观众可以通过发短信的形式进行投票,从而决定一位选手的去留,也可以在短信中写上想对自己喜爱明星说的话,满足了受众参与和互动的需要。

虽然真人秀节目日趋成熟,但是它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2013年10月11日,名为《爸爸去哪儿》的一档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席卷全国,新颖的形式,搞笑的游戏,可爱的萌娃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随后在2013年末各大卫视曝光的2014年综艺节目单来看,全国的卫视将有24档亲子节目上档:《爸爸回来了》、《家有儿女》、《辣妈学院》等等江苏、浙江、湖南、贵州以及湖北等多家卫视都扎堆在亲子类节目。

综上所述,只有在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择优引进国外电视节目,并且进行有针对性地本土化改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可以持续发展的品牌节目。

我国扶贫攻坚发展历程 篇3

扶贫攻坚路,悠悠中国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国人民矢志不渝、接力奋斗,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为加速世界减贫进程贡献中国力量。

扶贫开发工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

1978年,按我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导致这一时期大面积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因此制度的变革就成为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棉花增长73.9%,油料增长176.4%,肉类增长87.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25亿,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

第二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得到快速增长,但少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

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扩大,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凸现出来,低收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

自1986年起,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

经过8年不懈努力,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06元增加到1993年的483.7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减少到8000万,平均每年减少64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

第三阶段:“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特征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贫困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地缘性特征。

这一时期,贫困发生率向中西部倾斜,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西南大石山区(缺土)、西北黄土高原区(严重缺水)、秦巴贫困山区(土地落差大、耕地少、交通状况恶劣、水土流失严重)以及青藏高寒区(积温严重不足)等几类地区,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发育落后等。

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

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标志,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年底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

在1997年至1999年这3年中,我国每年有800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年度数量的最高水平。到2000年年底,“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左右。

制定符合国情的贫困标准

我国贫困人口的标准,最初是1986年由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即198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06元。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2000年为625元,2010年为2000元。

我国的贫困标准是一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可以确保农村贫困人口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客观、符合我国实际的。

确定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为了集中使用扶贫资金,有效地扶持贫困人口,我国政府制定了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标准,确定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扶持贫困县。

1986年第一次确定了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标准:以县为单位,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1994年,重新调整了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标准:以县为单位,凡是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重点贫困县扶持范围;凡是1992年人均纯收入高于700元的原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一律退出国家扶持范围。

依据这个标准,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共有592个,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了全国72%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

迄今,中央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措施,主要是围绕解决重点扶持县贫困群众温饱而制定的,并通过集中有效扶持带动全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在扶贫资金方面,国家明确要求,中央的各项扶贫资金都用于这些贫困县,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了最低配套资金比例(30%~50%)。

扶贫重点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

向中西部地区重点倾斜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并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等地区,1994年政府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中,中西部地区占82%。

从1994年起,我国政府开始调整国家扶贫资金投放的地区结构:把用于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省的中央扶贫信贷资金调整出来,集中用于中西部贫困状况严重的省、自治区;中央新增的财政扶贫资金只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

为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等建设项目,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从全局着眼,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横向联合和对口扶贫协作。

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

政府专项扶贫资金主要包括两大类:财政扶贫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又包括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

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我国政府安排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2000年中央各项扶贫专项资金达到了248亿元,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30倍。

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基本农田、兴修小型水利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修建乡村道路、科技培训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等;扶贫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增加贫困户当年收入的种养业项目。

制定支持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的优惠政策

扶贫开发优惠政策包括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和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两个方面。

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对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户,免除粮食定购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扶贫贷款的使用期限,放宽抵押和担保条件;按照农业税条例的有关规定,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优惠政策有:中央政府逐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二级转移支付制度,为贫困地区提供财力支持;对贫困县新办企业和发达地区到贫困地区兴办的企业,在3年内免征所得税;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适当提高库区建设基金和库区维护基金标准,专项用于解决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握全局、运筹帷幄,对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不断推动扶贫事业向前发展。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篇4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初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来看,近代以来,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民主权力不断扩大。而我国的每一次民主政治改革其根本目的都是保证人民民主权力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从理论层面看,我们党在九十多年的历史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每一次飞越,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当家作主是充分实现人民利益的最佳途径。

从制度层面看,我国的各项政治制能够充分反映群众愿望,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政治制度都服务于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事务,服务于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历程 篇5

我国的金融会计发展主要历经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时期(1978-1992)

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格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重新建立。1980年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立出来,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1985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信贷收支计划全部纳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不久,又相继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重新组建了交通银行;中央和地方设置了近600家信托投资公司, 在试办的基础上,发展了1000多家城市信用合作社, 恢复了集体所有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到1987年,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与此同时,为迅速恢复会计工作秩序,国务院于1978年9月12日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首次规定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人员技术职称制度。1984年4月,财政部颁发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对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和办理会计交接进行了详细规定。1985年1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六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并于1985年5月1 日正式施行。

为统一全国银行会计准则,充分发挥银行会计在各项业务、财务活动中的核算、监督和管理作用,依据《会计法》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于1987年4月11日发布了《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

第二阶段: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1992-2001.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财政部于1992年11月 30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993年7月1日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基本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

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1993年3月17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次会计制度的制定,既考虑了金融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又肯定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确立了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体系

三、第三阶段: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2001年11月至今)

2001年,继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

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重新颁布的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

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是以《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依据,充分吸收了具体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按照会计要素的科学定义,借鉴国际金融会计的最新惯例,在分析总结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金融企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后制定的。它是完善我国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金融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

三个阶段的改革是我国的金融会计制度步入了新的阶段,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制度规定过于笼统,与金融业的特殊性不相适应 为了保证金融业同其他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致性,金融业会计制度在当初制定时对金融业务进行了高度地浓缩和概括,却忽视了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规范上,会计科目过于概括,尤其忽视了银行业支付清算业务的特点,形成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实务操作中行不通,各系统行不得不补充新会计科目以满足需要。

(二)制度规定不细致,形成账务处理随意性大 金融业会计制度对某些金融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模糊现象,规定上的模糊形成会计人员理解上的差异和操作上的无所适从或随意性,结果使不同系统或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三)会计制度没有伴随新业务的出现而及时地进行修订与完善 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衍生商品的不断出现,客观上要求与之配套的会计规范相适应。但金融会计制度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滞后于金融业务的拓展,形成各单位自行设计会计处理方法,导致会计处理方法的各异,不但影响了新业务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金融信息的共享和金融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再者,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金融会计面临着确认、计量和揭示的新问题。由于新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种尚未履行的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按现行制度规定,是不能在表内确认的。再加上新的金融工具发展较快,种类很多,不同种类金融工具的性质、条件、金额、期限均不相同,他们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也不同,金融会计对它的反映、控制显得相对落后。目前,很多创新的金融工具,都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对报告使用者构成了隐藏的潜在隐患,有可能形成资产负债表外损失的风险。

(四)现行会计制度与金融业会计电算化不相适应

现行金融业会计制度主要基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而制定的。金融业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不仅会计核算手段发生了变化,会计操作技术发生了变革,而且也会对金融业会计核算的内容、方式、程序、对象等会计理论和技术产生影响。银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会计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账册、报表的设计,不但要遵循手工情况下的会计制度,还要遵循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一些特定的电算化制度,原有的会计制度必须根据会计核算手段的变化进行重新设计。但现今的情况是金融会计制度没有伴随金融会计电算化进行相应的设计,结果导致实际执行中用手工处理情况下的会计制度强硬地去套取电算化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导致各行会计资料异常复杂和不规范,从而导致会计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受到影响。

(五)会计制度支撑不足

1.稳健性原则使用不到位。如: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没有按照贷款的质量状况和贷款的风险度提足,不能全面反映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得贷款风险分类在会计核算上的体现不全面。而作为稳健性原则的另一种体现则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取舍。从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加速折旧法更符合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消耗的客观事实,但目前对其限制较死,在资产更新加快的今天,势必会出现企业前期虚增利润,资产超期服役的现象。再者,稳健性原则只预计可能的损失而完全不预计可能的利得,与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和实质重于形式相悖。

2.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机构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内部治理结构失衡,会计体系不完善,滥用会计科目,账务核对制度不严;现行金融会计缺乏由会计事项中反映的金融业

加强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思路

(一)基本把握点

1.会计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 理论 基础支持。主要包括 哲学、经济 学、管 理学 与法学等方面。其中哲学作为方法论,是构建会计制度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石;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会计学的基础学科,是构建会计制度目标的两大支柱;法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构建会计制度思想的支柱。任何会计制度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 内容 和形式的会计制度,产生了法典式会计制度、规章式会计制度、混合式会计制度和 社会 式会计制度等不同的会计制度模式。针对我国的会计环境,应该继续坚持规章式会计制度模式。

2.会计制度的设计具有多重性。不同层次的会计制度,其设计主体也不尽相同。规章级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可以是财政部、国务院其他部委或地方人民政府,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是企业本身。

3.为了保证会计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包括符合政府要求、考虑企业特点、采用综合导向、实施国际协调、坚持稳定适用、供求平衡以及遵循成本效益等方面。

4.研究会计制度 规律。总体来看,会计制度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会计制度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制度概念框架的支持、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离不开会计制度的规范、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有赖于会计实践、会计制度的繁简程度有赖于政府政策、会计制度的运作方式有赖于文化背景、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源于经济全球化等六个方面。

5.信息技术的 发展 及其在会计领域中的 应用,推动了会计制度的建设,同时给会计实务、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计算 机的出现,将原来的手工会计改变为计算机会计,因特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 电子 商务、ERP,形成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并引发了 网络 会计的发展趋势,由此必然引起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重新思考与调整。

论我国金融会计制度发展及加强金融会计制度建设的探讨

会计086班 陈静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篇6

摘要:农业保险是针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产生的损失而设置的一种保险。完善的农业保险不仅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前进的步伐,而且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其次对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农业保险的长足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发展对策

一、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几经起落,经历了曲折却又不断前进的过程,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大力恢复经济,并进行了开办农业保险的初次尝试。194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开始在一些地区试办了牲畜保险和棉花保险,虽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并没有取得成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赔了近400亿的钱款。因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1953年进行农业保险整顿又在1955年重新开办农业保险,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尝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二)第二阶段。1958年,我国在经济上出现了左倾方针错误,开始提倡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因此大力发展人民公社,即集体劳动、劳动成果由集体分配,国家认为集体的力量大,可以对抗任何自然灾害,所以在这一年,国家宣布停止开办农业保险,在这之后,又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直到1982年才重新开办农业保险,这期间停办了24年。

(三)第三阶段。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全国实施,没有了集体劳作,而是包产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提高的同时,也要自己面对自然灾害等农业问题,因此,重新开办农业保险迫在眉睫。1982年国家恢复农业保险的办理,并且国家也采取许多的鼓励措施,因此,不仅办理农业保险业务的机构与保险税种有所增加,而且保险收入也大幅度提高,1982年至1992年这十年间,保险收入从23万升至8.62亿元。这期间,大多数农业保险机构都赔了钱,尽管如此,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在这一阶段也吸取了不少经验和教训。

(四)第四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保险也开始由商业化经营转变,而此时的商业保险公司也刚刚起步,规模小、业务单一,并且不能很好的应对风险,再加上这一期间国家不重视商业保险,鼓励措施少,支持力度不强,因此1993年后,农业保险开始萎缩,2004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3.77亿元,比上年减少了0.88亿元。

(五)第五阶段。2003年起,国家加大了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多次提及要加快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同时,为了增强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国家开始给予农民财政补贴。2003年后农业保险不断发展,2013年的保费收入为306.6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66.4亿元,并且,农业保险的经营状况获得了改善,从刚开始的赔款转向盈利,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了赔付的速度,总的来说,从2003年至今,农业保险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惠,而且也让保险公司获得了盈利。

二、农业保险现状分析

(一)农业保险总体状况。第一,农业保险发展速度加快。由于中央加快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使得保费收入和农业保险的业务量逐年上升。同时,一些保险公司开办了农业保险业务。第二,农业保险在保险市场中有了自己的天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第三,农业保险为农民应对自然灾害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保险最大的受益人是农民,在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后,农业保险的赔付款可以帮助农民维持基本生活,保障农民的灾后生活。第四,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在不断上升。由于国家出台很多政策大量发展农业保险,一些保险公司也跟上步伐,在农业保险业务中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提高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做出了贡献。

(二)农业保险的不足之处

1、农民购买保险机率较低。首先,农民的收入来源于土地,农民能够获得的收入很低,而农业保险正是要面对这些低收入人群,保险业务的开展确实有困难,并且农民种地所得的收入更愿意储蓄起来,把储蓄的钱用于盖房、生养子女、养老。在我国中西部的农民,他们种地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的开支,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投保;其次,农民并不热衷于农业保险,农民没有较高的风险意识,没有意识到转移风险的重要性,并且农民对于保险的赔付也抱有一种怀疑态度,有的农民甚至不相信会在遭受灾害后获得一部分赔偿,他们宁愿把钱存起来,也不愿意为未来的风险投保;再次,如今有不少农民放弃农村的土地,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进城打工,当然也不会问津农业保险了;最后,一些保险公司的保险理赔十分严苛,投保的农民想要拿到赔款并不是一件易事,这使得农民对农业保险有了偏见,只有少数人会购买农业保险。

2、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少,保险险种少。我国农业保险起步晚,发展也是几经起落,专业的保险公司凤毛麟角。专业的保险公司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华、阳光、安信等几家公司。这些公司除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地有分支机构外,其他的公司覆盖性不强,只是局限在几个地区中,大大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农业保险的险种较少,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一些山村交通不发达,村落封闭,基于此保险公司不会经营较多的险种;此外,农业保险的风险较高,出于公司盈利的打算,保险公司不会冒风险经营易亏损的险种。

3、管理农业保险的问题。农业保险管理涉及到政府、农户、保险公司三方面的问题,政府实施政策性保险时,要考虑农民和保险公司两方面的利益,处理不好时,可能会带来冲突;再加上农村交通不发达,村落保守,导致保险宣传、发起、理赔等难度较高;当发生灾害时,在对灾害发生的性质进行定论时也容易产生问题,因此农业保险的管理难度较高。

4、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缺失。我国农业保险1982年恢复办理,农业保险发展时间短,因此专业人才匮乏。许多大学是近些年才开始设立农业保险专业的,这无法满足农业保险向前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人才数量与农业保险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保险机构去农户家宣传时,缺少专业的人才向农户进行宣传和普及知识;发生自然灾害时,同样缺少专业的人才对自然灾害进行定性和损失估计,这样会限制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1、加强农民的参保意识。农业保险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参保意识,但是目前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意识较为淡薄,所以要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为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安排专家到农村进行讲座,也可以在电视和广播上进行宣传,等等。政府各级部门也要行动起来,勤下基层,在了解农民的同时也对农民讲解农业保险的具体条例,还要说明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好感,从而增加农民的参保意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2、扶持农业保险公司。政府可以对保险公司给予一定的补贴,免征一部分税款。政府可以免征农业保险所得税,扩大减免税的范围,同时对一些业务上的支出进行补贴。

3、加强农业保险的管理,培养专业人才。政府应适当建立农业保险的信息咨询机构和研发机构。建立农业保险的信息咨询机构,及时向农民提供一些农产品的信息、价格、种植风险等农民关心的问题,从而减少农民可能产生的损失;建立研发机构,提高防灾水平,通过科技来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加大农业保险的管理。同时,应该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这样,就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与物力。(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论我国股份回购发展历程 篇7

一、股份回购动机

(一)信号传递动机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与外部人员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内部管理人员掌握着企业发展的重要内部信息,了解企业的内在价值。因此,通常情况下,企业回购传达的信息是市场上的股价被低估的。管理者认为企业内在价值高于市场价值,具有发展的潜力。这样的信号传递出之后,增强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从而提升股票价格。

(二)资本结构动机

企业发展的资本有两种———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资本结构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股份回购会减少企业流通在外的股份,在企业债务资本不变的情况下,会降低企业权益资本的比例,从而提高财务杠杆,降低企业整体资本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债务资本的增加虽然一定程度内会降低筹资成本,但是随着筹资成本的增加,它给企业带来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超过一定限度的债务筹资,不但会增加筹资成本,而且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每个企业都在努力地权衡权益与债务资本的比例,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三)现金股利替代动机

通常情况下,企业实行股份回购之后,流通在外的股份减少,从而股价会上升,投资者也会因此而获利。因此,股票回购某种程度上和现金股利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是如果企业发行现金股利,投资者获得现金股利之后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这样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会因为税收而减少。而现阶段,我们国家尚未征收资本利得税。因此,企业从投资者获利的角度,会以股票回购代替现金股利。

(四)自由现金流量动机

这一假说源于代理理论。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股东没有经营管理权;而拥有经营管理权的企业管理者没有所有权,即存在利益冲突。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NPV) 为正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因为利益冲突的存在,经营管理者会运用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投资那些不利于企业整体、长远发展的项目。股份回购就是利用企业多余的现金将发行在外的股份回购,这样就可以减少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从而减少企业代理问题。

(五)防止恶意收购动机

在公司股票可以自由流通的情况下,虽然便于公司筹集资本,同时也增加了公司被恶意收购的风险。在公司股价较低的情况下,其被收购的风险就较高。股票回购后,权益资本总额是不变的,但是发行在外的股份数量减少。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每股股票的价格就会上升,从而增加并购成本,降低收购意愿,并且巩固公司管理阶层对公司的控制力,增强市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价值提升的信心。

(六)股票期权动机

所谓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其员工未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该公司股票的权利,是一种基于经营结果的奖励形式。股份期权是将经营管理者的利益与公司发展的利益保持一致,这样减少了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冲突。如果企业增发新股,会削弱原有股东的控制权。以回购的股份作为股票期权激励管理者既不会削弱原有股东控制权,又达到了激励的效果。

(七)财务灵活性动机

当今时代是“现金为王”的时代。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保持适当的现金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股份回购对股东来讲,可以看作是现金股利的一种替代。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支付现金股利的话,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出,而且股利的支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如果用股份回购代替,就减少了现金的支出,保证了企业财务的灵活性。

二、美国股份回购历程

美国作为资本市场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最早实行股份回购的国家。20 世纪七十年代,股份回购在美国逐渐兴起。但是七十年代实施股份回购的公司还比较少。到了八十年代,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股份回购活动异常频繁。1985 年,菲利浦石油公司动用81 亿美元回购8100 万股公司股票;1989 年和1994 年,埃克森石油公司分别动用150亿美元、170 亿美元回购本公司股票;1987 年10 月,美国股市出现股灾,当时在两周之内就有650 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股份的计划,花旗集团宣布回购公司2.5 亿美元的股票,对于稳定股价和增强市场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1989 年11月通用汽车公司发表此后五年间收购100 亿美元公司股票的计划。2004 年,标准普尔500 指数的成份股公司用于回购股票的资金就达到了1970 亿美元,比2003 年增长了50%。2005 年4 月和5 月间,IBM、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相继宣布了公司在未来回购数十亿美元股票的计划。花旗董事会也已批准再回购150 亿美元的集团股份。

三、我国不同时期股份回购历程

(一)我国股份回购的早期

相比发达的资本市场,我国股票市场回购实践起步较晚。最早开始于1992 年,大豫园以小豫园大股东的身份采取协议方式回购小豫园所有股份并注销,这是我国最早实施的股票回购案例。大豫园作为小豫园的大股东,把小豫园所有股票(包括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悉数回购并注销,采取的是协议回购方式。因限于当时的外部环境,这一合并回购谈不上什么商业色彩,政府行为起了重要作用。

陆家嘴集团,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并重点扶持的六十二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公司主要负责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土地开发、综合经营和协调管理工作。1994 年9月27 日,陆家嘴董事会召开特别会议,决定以协议回购国家股2 亿元的方式实施减资计划,回购价格每股2 元(略高于当时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会议结果于1994 年9 月30日公告,1 个月之后即10 月30 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该项决议。随后在1994 年11 月,陆家嘴成功发行了2 亿股公众股,使社会公众股所占比例达到了35.88%,此回购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减资回购从而规范股权结构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国家股减资回购,再增发一定数量的流通股(8 股),进一步增资扩股以增强发展后劲。从这个意义上说,股份回购成为一种“策略性”的资本运营工具。

1999 年12 月,专门从事电力建设和能源开发的申能股份回购国有法人股为10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占公司总股本26.33 亿元的37.98%,回购后公司总股本为16.33 亿元,回购价按以经评估确认的公司截止1999 年6 月30 日的调整后每股净资产2.51 元的价格回购,总金额25.1 亿元,回购并注销该部分国有法人股后公司总股本为16.33 亿元。通过股票回购,申能股份的资产负债率提高,股本结构趋于合理,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了公司价值。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以上三个回购案例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企业大多企图通过股份回购的方式响应国家“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方针。因此,这一阶段的公司股份回购多带有一些行政色彩。

(二)我国股份回购中期

2005 年6 月16 日,证监会颁布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此法规定上市公司回购方式除了要约收购,还可以公开市场方式,进一步推动了上市公司实施社会公众股回购。法令公布的第二天,邯郸钢铁就率先公告社会公众股回购计划,成为我国首家实施社会公众股回购的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采用包括“以股抵债”等多种方式解决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款问题,并规定在2006 年底前全部偿清。郑州煤电于2005 年7 月12日公告了股改与以股抵债相结合的方案。配合股权分置改革,优化股权结构,解决大股东的资金侵占的“以股抵债”成为那个时期我国股票回购重要特点。

2005 至2006 年间共发生了创纪录的38 起回购事件。在那个时期,流通股的回购事件也层出不穷,银基发展,山鹰纸业,华海药业,九芝堂,华电能源,江苏阳光等公司都成功实施了流通股回购,采取的回购方式是公开市场回购。2006 年初,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规定可以通过回购获得股权激励所需要的股票。2007 年,永新股份首先开展以股权激励为动机的回购,并在以后每年连续实施回购,将回购来的股票授予激励对象。其次,由于股权激励对象自身问题导致股权激励计划终止或公司董事会做出特别决议,上市公司可以对股权激励已行权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进行定向回购,以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用友软件,上海家化,南玻A实行类似的股票回购。

股份回购的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一个新老交替的过渡阶段,既存在因为配合股改和解决大股东资金侵占的历史遗留问题而进行股份回购,又有采用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方式进行流通股回购,标志着我国股票回购进入全新时代,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中国上市公司运用国际流行的资本运作手段开拓新的途径,同时也丰富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股票回购实践。

(三)现阶段我国股份回购

2008 年10 月,证监会颁布了《补充规定》,在中国股市进入全流通时代,借鉴国外经验,推行市场化操作,进一步放宽对股票回购的限制。此规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取消了对股票回购议案的行政审核许可,只需进行备案即可。2012 年,沪深两市共有12 家公司宣布回购计划,拟用于回购股份资金合计82 亿元,目前已有半数公司用22 亿元在二级市场进行回购。

2015 年年中,中国股市再度经历过山车式的涨跌起伏。这种情形下,监管机构要求上市公司推出增持、回购等“5 选1”救市方案,A股市场迎来了最大的增持回购潮。据Wind数据统计,自2015 年7 月1 日至23 日,共有746 家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获重要股东增持,共计约32.47 亿股,增持部分参考市值约为451 亿元。有37 家上市公司发布股票回购预案,回购资金总额上限为420 亿元,其中9 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 亿元。在这批股票回购的大潮中,美的集团就是是其中一员。

美的集团(SZ.000333)是一家以家电制造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于2013 年9 月18 日在深交所上市。2015 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 强榜单中,232 家中国企业跻身其中。在金融、房地产等国企巨头的包围下,美的集团成功进入世界500 强,排名436 位。在2015 年7 月8 日晚,《财富》(中文版)发布的2015 年中国500 强排行榜中,美的由去年的第35 位,上升至第32 位,位居家电行业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家电龙头企业。然而,2015 年年初以来,美的集团涨幅仅为28.8%,涨幅居于家电板块末位置。

2015 年7 月,美的集团公布了回购计划,拟在2014 年至2016 年先行推出两期股份回购方案,回购金额上限为2013 年、2014 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30%,首期回购股份资金上限为15.9 亿元,回购股份可依法注销,或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来源。此次回购有利于增强公司股票长期的投资价值,维护股东利益,提高股东回报,构建长期稳定的投资者群体,推动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回归。

7 月份以来,除了美的集团以外,其他企业也纷纷加入股票回购的大潮中。海通证券和万科A计划回购股份金额上限均超过百亿元,分别为216 亿元和100 亿元;伊利股份、中兴通讯、鲁泰A等公司计划回购资金上限均为10 亿元。万科A、富安娜等公司还同时推出了增持加回购的方案。

这一时期的股份回购主要是企业为了保持股价的稳定,保护股东的利益而实行。在股市动荡的情况下,股价可能不能反映公司真实的内在价值。公司会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回购企业股份,以此维持股价。

四、股份回购政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公司法》及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对股份回购虽然作了相应规定,但内容一般是原则性的,操作性不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如,日本政府2001 年修改的商法中明确规定了公司回购股份的数量限制,要求公司回购的股份一定是从证券市场中所得,公司股份回购的决议一定要定期通过股东大会决议等等。我国应该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在鼓励股份回购的同时,对其进行相应的限制,以防止股份回购之后带来的弊端。

(二)完善库藏股制度

由上文我国不同阶段股份回购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近年股份回购的目的多是为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者是为了提升股价。我国公司法规定,所回购的股份要在10 日内注销。可见,公司保留库藏股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对公司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损失。如果允许公司库藏股存在的话,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库藏股稳定公司股价。当公司股价下降,低于其实际价值,企业可以利用其闲置资金回购公司股份,以示对本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股价高速增长时,企业可以利用其库藏股防止泡沫经济的发生,达到稳定经济的效果。同时,公司也可以利用库藏股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用途。然而,库藏股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允许库藏股的长期存在,公司有利用库藏股随意调度公司资金,操纵股价的可能。因此,需要完善库藏股制度,达到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金同时又防止资金随意调度的目的。

(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

尽管股份回购拥有众多好处,受到诸多企业的青睐,但是它的弊端也同样不可忽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决定了中小股东的弱势地位。证监会应该严格企业股份回购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企业对股份回购的价格、数量、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详细披露,从而减小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中小股东的不利影响。同时,证监会应该充分注意企业是否利用股份回购进行内幕交易,侵蚀公司资产,损害股东利益。

摘要:2015年7月股市暴跌,各上市公司纷纷采取措施拯救公司股价,重振股民对公司的信心。在众多拯救措施中,股份回购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从1992年豫园股份回购开始,我国股份回购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程。从最开始的政策性调整,到现在以股权激励、稳定股价为目的,股份回购这一举措,在我国也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看重。本文基于当前股市的动荡,从上市公司的救市措施入手,首先分析股份回购的动机,然后以美国和日本两个发达国家为例,分析国外股份回购发展情况。我国的股份回购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我国股份回购的一些政策建议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库藏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历程 篇8

关键词:政府绩效 绩效评估 背景分析 发展历程

一、引言

绩效评估是在西方由于财政压力、信任危机及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变化,各国行政改革浪潮风起云涌下逐渐被重视起来。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始于20世纪初美国的纽约,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开展的政府改革使绩效管理在政府管理中得到广泛的运用;80年代中期,各国政府在改革过程中为解决效率低下,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逐步探索将绩效评估运用到政府管理中,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将公众视为“顾客”,强调公众责任和顾客至上,重视为顾客服务,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重塑政府形象。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发展背景分析

(一)国外的绩效评估为我国的绩效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绩效评估最开始出现在工业领域,是与科学管理革命有紧密联系的。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绩效评估一直是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重要领域,推出了一大批研究著作和实验报告。现在一般认为,绩效评估领域的研究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第二个时期开始,绩效评估研究的重心转向了评定者,特别是评定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及精度的研究。

(二)国外的绩效评估实践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绩效评估的启示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公共行政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理念。新公共管理主张将价格机制、成本—收益概念引入公共部门,建立公共部门内部以及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组织之间的竞争机制,效率和顾客导向是其核心;民主行政强调市民社会的自治性和权力的多中心,追求行政的“公平性”和“民主性”,更多地强调公民参与;而治理理念的兴起则强调行政行为的“透明性”和“回应性”等。当然,新时期的行政理论和实践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还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各种理念的变化有着一些共同的趋势:注重回应性、顾客导向、服务导向以及政府行为的透明性和可控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政府行为的“可控性”、“透明性”和“服务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我国目前的绩效评估制度进行研究并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评估制度。对照我国绩效评估的现状,目前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改善:

第一,启动并规范绩效评估机制的元设计。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具体公共部门的评估机制的设计缺乏科学的程序规范,全国所有的行政机构的绩效评估都是遵从《国家公务员考的核暂行规定》来进行,没有针对具体部门、具体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的设计机制。为克服元设计无能的问题,应将规范与实证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的分工,拓展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渠道,为各个政府部门提供设计依据,使其能对自己的情况设计出符合本部门具体情况的评估机制。

第二,进行绩效结构的研究和分析。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没有对绩效成分进行科学地分析,只是笼统地“德”、“能”、“勤”、“绩”加以概括,这样的方法容易使考核考核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也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受考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情况,不能适应现代公务员考核的需要。

第三,增加评估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察主要是在年度考核、中通过个人小结、群众评议、领导评语、考核委员会审核和部门负责人确定考核等级等步骤来进行。

三、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

(一)目标责任制

目标责任制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最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目标管理”。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目标管理的思路和原则逐渐得到扩展,发展到面向行政首长的目标责任制。组织绩效评估作为目标责任制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目标责任制的广泛实施而应用到各个政府层级和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工作的诸多领域。

(二)效能建设

1989年,监察部在第二次全国检查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效能监察”任务,1990年效能监察工作涉及了政府行政效能领域,到1999年底,全国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轄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效能监察工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机制,效能建设的领域十分广阔,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制度建设,以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以服务承诺制来规范管理和服务要求,以公示制来推行政务公开,以评议制来强化民主监督,以失职追究制来严肃工作纪律。第二,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严格依法行政,同时优化管理要素,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第三,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第四,强化监督机制,严肃行政纪律。第五,科学规范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奖惩相结合。

(三)社会服务承诺制

1994年6月,山东烟台市建委借鉴英国公民宪章运动和香港公共服务承诺制的经验,率先在烟台市建委系统实施社会服务承诺制,后来在全国推广。其基本内容是:公开办事内容、办事标准和办事程序,确定办事时限,设立监督机构和举报电话,明确赔偿标准,未实现承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按规定给当事人以赔偿。这是一种具有契约性质的服务机构,服务标准的具体化和公开化未老百姓的评价和判断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便利的投诉渠道、明确的投诉受理机构和处理投诉的程序为老百姓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

(四)万人评议政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沈阳、杭州、厦门、南京和宁波等城市相继开展了以“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为导向的万人评议政府(机关)活动。目前,我国各地进行的“万人评议政府”活动已经成为公民评价地方政府绩效的一种创新形式,但是,这种活动还是比较粗放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在评议中,应该坚持一下原则:其一,参加评议者必须要更广泛和更充分的代表性。其二,政府应该进一步实行政务公开,通过必要的、不间断的信息披露,使群众形成对政府工作的客观判断。其三,正像为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出具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保持独立一样,“万人评议”活动的组织者也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只有保持独立,才能保证评议活动在组织动机上的纯正性以及评议结果在归纳、总结、公布中的客观性、公正性。

(本文系甘肃政法学院2008年青年项目,项目编号:GZF2008XQNLW52)

参考文献:

[1]楚德江.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成效、问题与改进[J].中州学刊, 2008

[2]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上一篇:买二手房商业贷款流程下一篇:爱情睡前故事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