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翻译练习题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考研英语翻译练习题(精选9篇)

考研英语翻译练习题 篇1

That’s a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breakfast!

7.吃太多冰激淩不益于健康。

Eating too much ice-cream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health.1.我愿意和你交朋友。

I like to ____make______ ___friends_______ ___with_______ you.2.他们的梦想能够实现。

Their dream can _____come_____ ___true_______.3.村民中的许多人从没离开过村庄。

_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villagers _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village.4.在学校与村庄间有一条河。

考研英语翻译练习题 篇2

近年来,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 有关词块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大量的语料研究表明, 人们自然话语中的90%都是由那些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词汇和句法双重特征的语块结构来实现的。这些语块结构 (词块) 以整体形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 加速了信息的提取和产出, 既可以减轻认知负担又可以提高语言产出的流利度和准确度, 对语言学习者具有重要意义。

1 词块的定义及分类

对于词块这一语言现象语言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表述, 无论何种称谓, 本质上都强调了一点, 即词块的组块性。词块是事先预制好且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多个词的组合。根据Nattinger & Decarrico (1993) 的观点, 词块可划分为四类:①聚合词:具有习语性质的固定词组, 如“so to speak”;②惯常表达式:作为独立的话语, 并行使一定的语用功能, 如“How do you do?”, “Gimme a break”等;③短语框架:这类词汇短语允许词及词组范畴的变化, 是由某些固定结构形成的框架短语, 如“as far as I_”, “do_a favor”等;④句子框架和引语: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的词汇短语, 如“I think that…”, “I'd like to…, but I have to…”等。由此可见, 词汇组块形式从完全固定到半固定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连续体。如果某个词汇序列经常以同现的形式频繁出现, 在结构和意义功能上相对稳定, 那么它就可以被当作约定俗成的词块来使用。

2 研究设计

研究目标:根据Nattinger & Decarrico的理论, 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旨在解决以下问题:①当表达同一意义时, 学生在词块的使用上有何特征以及出现了那些问题;②如何提高学生的词块能力。

研究对象和过程: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校08级中文、政法、电信、计算机四个专业的共198名本科生。之所以选择这些学生, 是因为他们都经过了近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 对词块有着更多的认识和接触。研究工具为一套包含20道试题的汉译英试卷。试卷由课题组人员参照四级词汇大纲和词块理论共同设计而成, 其中每道试题都涉及到一个核心词块的考察, 所有试题要求在35分钟内完成。根据与目标语的符合程度, 学生对每道试题的作答分为4个等级, 计分从3到0不等。

3 结果与讨论

运用SPSS12.0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学生们词块运用的总体表现欠佳:在总分为60分的测试中, 最高分为49分, 最低分仅为6分, 平均分为27.1, 大部分成绩都集中在26至31这个分数段。由此可见, 学生的词块运用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解学生在词块运用上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还对测试样本逐一进行了人工统计及错误分析。就表达同一意义的不同词块来看, 学生们都倾向于使用他们最熟悉也最为基础的词块。以“我的大儿子已经可以做些简单的饭了”一句为例, 45%的学生将“可以”一词译为“could”, 36%的译为“can”, 仅有13%的学生给出了正确的目标词块“be able to”。除此之外, 不少学生在翻译句子时出现了词块误用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 本文对这些错误进行了分析和归类:

(1) 语法层面的错误:语法层面的错误是指在构成词块的介词、助词、名词单复数等功能词上出现的漏用、由于不影响意义的理解, 语法层面的错误最不易被使用者发觉。

(2) 词汇层面的错误:此类错误主要出现在半固定的词与词的搭配上, 通常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义词的混用 (blend) 或迭用 (overlapping) 。

(3) 语义错误:语义错误是指由于整个语块的误用而导致整个句子的不可理解性。

4 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

学生对词块的掌握程度是和教师平时的词汇教学分不开的。在传统的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中, 词汇与语法相互独立, 语法处于核心地位, 而词汇只作为语法框架的填充物而存在。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 不少外语学习者将记忆语法规则和单个词的音、形、义当做语言学习的核心任务, 在上面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最终却发现在词汇应用时还是却左支右绌, 漏洞百出。究其原因, 就是这些学生在积累英语词汇的时候没有对繁杂的英语单词进行“组块”, 割裂了词与词之间的有机练习, 忽视了词块的整体连贯性。鉴于此,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词教学方式, 将词块理念贯彻到教学中来, 帮助学生培养词块意识, 鼓励他们去注意词块。

4.1 词块辨认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注意词块, 如“What is the verb before ‘attention’ in the first sentence?”, 也可以直接给学生一篇短文或是会话录音稿, 让其找出里面的所有词块。这样的课堂活动只要多进行几次, 学生就可以逐渐认识到词块的大量存在及本质, 并阅读中逐渐建立起关注词块的习惯。

4.2 词块翻译练习

词块翻译也是一种提高学习者词块意识的有效手段。通过翻译, 可以促使学习者认识到自己在语言表达上和真实的语言材料间的差距, 从而使自己的表达更为地道和准确。笔者曾经让学生翻译过这样的一个句子“他嚼了一口口香糖”。几乎所有学生将之翻译为“He chews the gum”或“He bites the gum”。当笔者将目标句“He gives a chew to the gum.”写在黑板上时, 学生们才都恍然大悟, 感慨“这么简单的句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其实, 平时的阅读材料中曾出现过类似的句子, 只是学生没有给予留意。

4.3 搭配练习

通过搭配练习, 强化词块的联系, 而不是靠逐一的单词听写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如让学生找出与所给名词不搭配的动词, 如apply for, catch, create, get, hold, lose, take up job;给出几个和某一核心词搭配的单词, 让学生猜出此核心词, 如get on, take catch board (train) 。

4.4 词块填空

选取一些真实的语言材料, 从中抽取出一个或几个单词, 让学生补充完整。如Wherever he goes, he attention.

5 结语

词块在自然语言中大量存在, 其作用渗透到了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要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就必须抛弃传统的只记单个词的音形义的做法, 树立起词块意识。作为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课堂活动, 使学生意识到英语语言中词块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进而自觉地记忆和积累更多的词块, 在英语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词块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众多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难题之一。从词块的定义及分类入手, 通过分析学生在汉译英翻译中的词块使用情况, 提出词块教学的必要性, 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词块,词块能力,非英语专业,汉译英翻译

参考文献

[1]Nattainger, J&Decarrico, J.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Teaching[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Schi mitt, N&Mc Carthy, M.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CUP, 1997.

[3]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连接、搭配及词块[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6) .

考研英语翻译练习题 篇3

关键词: 高职英语翻译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当今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和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沟通能力日益成为衡量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标准。语言是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因此,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无疑已经成为现代人才的必备技能。

职业学校是培养现代化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前沿基地,承担着为企业和社会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职业学校的英语课程应突出实用性。一方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目的在于使学生达到更高的技能层次——译,从而最终实现中英两种语言的自由转换。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翻译训练,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自觉运用新学的词汇语法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切身感受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魅力,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手段。

一、高职生在翻译练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词汇混淆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部分高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加之在学习过程中不求甚解,容易将形近的单词混淆起来。例如:将“skill”误译作“kill”。一些单词的拼写方式只有一字之差,而且单词中往往包含相同部分,学生未仔细观察,进而将两者区分开,在单词使用过程中便容易发生混淆。这种混淆不仅会造成句意偏差,还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例如:翻译句子“ 你想要再来一些啤酒吗?(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beer?)”时,学生容易将“beer(啤酒)误译作bear(熊),从而将原句误译为“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bear?(你想要更多的熊吗?)”。

另一种混淆与单词发音相关,学生在朗读单词时发音不到位,单词读不准,易将一些发音相似的单词混为一谈,进而干扰了翻译过程中正确单词的选用。例如,学生误将case译作kiss,case与kiss在发音上极为相近,学生无法辨别两个单词读音之间的细微差别,便会把短语“那样的话(in that case)”误译作“in that kiss”。

(二)逐词翻译

学生在翻译时应坚持以句子为单位。然而,由于各类英语考试无不对词汇量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单词的记忆,却忽视中英文句子文法的重要性。部分高职学生对翻译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词汇翻译的基础上,他们在处理译文的时候,往往只是对翻译内容进行简单的罗列,并不考虑语句是否通顺合理,这种现象在中译英和英译中练习中十分普遍。例如:

原文: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

误:Whatever you do what, I will support you.

正:No matter what you do, I will support you.

2. 原文:Life will be more enjoyable without TV.

误:生活将要是更多快乐没有电视。

正:不看电视,生活更快乐。

这些学生在翻译时眼中只有词汇,没有句子,他们强行将句子中的词汇一个个剥离出来,逐一进行中英转换、堆砌。因此,这种所谓的翻译只是中英文词汇转换的集合,并未上升到句子的整体层面,译文也无法做到通顺得体,甚至无法称其为句子。

(三)积累不足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自小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都具备一定的汉语言文化基础。然而对于英语,他们仅仅只是停留学习语言知识层面,以应付各种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能力证书为目的,并未深入了解西方的语言文化。英语中存在大量的俚语和成语,它们往往都与英美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是英美文化最生动的表达形式之一。然而,英语中的习语和成语大多都无法从字面上推知其真正的内涵,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例如:

原文:Break a leg in your test today.

误:你在今天的考试中摔断腿。

正:祝你今天考试顺利。

学生对西方的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往往直接从字面意思入手,把 “Break a leg”误译成“摔断腿”,本来表达美好祝愿的一句话很容易招来对方的误解。

(四)过于依赖翻译软件

在翻译练习的过程中,一些高职学生并不是积极思考后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寄希望于网络上的一些翻译软件。在翻译时,他们往往会利用手机直接搜索翻译答案。

翻译讲究“信、达、雅”三大标准,只有不断思考推敲文意,精心遣词用句,最终方能达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是非常精细微妙的脑力劳动,远非机械或软件能够代替。再先进的翻译软件,最多只能做到“形似”,无法达到“神似”的境地。事实上,许多知名翻译软件的译文都存在词不达意、不知所云等问题,甚至存在漏译、错译的情况。因此,依赖翻译软件并不能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反而会形成阻碍。

二、解决对策

(一)把握细节,注意积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单词间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记忆单词。尤其是针对易混淆单词,教师更要提示学生注意细节处的不同。另外,课本上涉及的单词和句子只是英语学习中很小的一部分,往往只涉及词汇和语法,对俚语和成语并未涉及。教师可以在每堂课都导入一到两句西方俚语或名言,这样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读原著,体会原汁原味的英语

目前,学生接触的英语教材大多都是编者在英语原文基础上进行再加工的产物,虽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但失去其本来面貌,学生无法体会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另外,教材往往以传授知识点为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紧盯着知识点,却未曾体味英语语句的独特魅力,语感培养无从谈起。因此,学生习得的内容仅仅适用于考试,很难在翻译和作文这种综合题型中真正运用得当。

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简明易懂的原著读物,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语感,从日常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体会英语文化独特的魅力。

总之,提高高职生的翻译能力不仅需要学生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加上持之以恒的练习,假以时日,必然能够打破现状,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吴汉周. 英汉互译误译原因透析[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0.04:27-28.

[2]曹厚莲. 中职生英语翻译技巧培养策略刍议[J].职教通讯,2014,36:51-53.

初级剑桥商务英语翻译练习题 篇4

We have just bought from the producers a large quantity of high quality rugs and carpets at low prices.

As you are one of our regular customers, we would like you to share in the excellent

opportunities our purchase provides. We can offer you woolen carpets with traditional

patterns in a variety of colors at prices ranging from $100 to $150 per square foot .These prices are 5% below current wholesale prices.

This is an exceptional opportunity for you to buy a stock of high quality products

at prices we cannot repeat and we hope you will take full advantage of it.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contact our representative in Shanghai, not later than next Friday,

March of 6th.

Sincerely yours,

敬启者:

我们刚从生产厂家低价购得大量优质地毯。

由于你方是我们的老客户之一,我方愿意与你方共享这一良机。我方能以100 至150 美元每平方尺的价格提供

不同花色的传统图案的毛毯。该价格低于市场批发价5%。

这是能以今后所未有的价格购买优质商品的独一无二的机会,希望贵方能充分利用。若贵方有意,请在下周五,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篇5

2. The market of our product is (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3.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这个条款不适用于外国人).

4. (火不会蔓延到另一个房间) if he had closed the door.

5. It is totally beyond our expectations that (这个申请者拒绝了我们的邀请).

答案与解析:

1.adapted herself quickly to the new climate

适应adapt to

2.expanding at an annual rate/speed of 30% (at a rate/speed of 30% per year)

以...速度at a rate/speed of…

3.this item/clause/article doesn’t apply to/is not applicable to foreigners

条款item;适用于apply to/be applicable to

4.The fire would not have spread to another room

虚拟语气;蔓延spread

5.this candidate declined/refused our invitation

英语翻译练习 篇6

如何把一个复杂的陈述压缩至18分钟左右?加洛(Gallo)就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小建议,其中包括他所称的“三的法则”。具体说就是,把大量观点高度浓缩为三大要点。TED大会上的许多演讲高手就是这样做的。他还指出,即使一篇演讲无法提炼到这样的程度,单是这番努力也一定能改善演讲的效果:“仅仅通过这番提炼,你就可以大大增强陈述的创造性和影响力。”

另一个建议与PPT文档有关。如果你必须使用幻灯片,务必记得要大量运用图像资源。这种做法同样有科学依据,它就是研究人员所称的“图优效应”(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听到或读到一组事实三天后,大多数人会记得大约10%的信息。而添加一张照片或图片后,记忆率将跃升至65%。

考研英语翻译练习题 篇7

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词汇研究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种境况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得到改善, 在这一时期, 词汇研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浓厚兴趣。“词汇的地位迅速的从一个‘语言学习中被忽略的方面’转变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研究热点”。 (Angela, 1998) 词汇的学习主要有两种方法:词汇刻意学习 (intentional language learning) 和词汇附带习得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词汇的刻意学习指学习者刻意地背记单词, 如通过背词汇表, 或者做词汇练习来记忆单词;而附带习得则是学生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时, 如阅读文章、听听力等, 附带习得了单词。近些年来, 国外涌现出许多关于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 这些研究发现, 在培训各种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的同时, 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词汇附带习得;而有关阅读促成词汇习得的研究最多 (Marjorie, 2000;Catford, 2000;Hou, 2004;Jan, 2001) 该领域涉及的因素也很多, 如文章的文体、被试对主题的熟悉程度、阅读题型的要求等。

附带或间接词汇学习, 被认为是从语境中习得词汇的一种有效方法。 (Jiang, 2000) 但就笔者所知,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对词汇学习中词义生成过程的异同和附带词汇习得之间关系的研究。我们知道翻译是语言学习活动中较高级别的要求, 而作为一种语言学习手段, 翻译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几经变迁:早期的“语法翻译法”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表明当时的语言学习者已经认识到翻译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其后由Jesperson倡导的直接法, 60年代流行的听说法以及70、80年代诞生的功能法和交际法等, 都认为翻译会阻碍学生分析L2的语境意义, 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联, (Bell, 1991) 从而想当然的认为两种语言中结构和词义相似的句子, 其意义也是对等的。但是随着翻译学理论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Parks认为那些稍大一点的孩子 (在学习外语时) 立即联想到的是其母语对应词;Cook更进一步指出“一旦翻译过的词便是属于我们的了”。翻译不失为一种学习词汇的好方法, 但这些相关研究只是停留在刻意学习的角度上, 在翻译活动中, 词汇的附带习得情况又是怎样呢?如果翻译确实可促成词汇的附带习得, 那么相比较与其他学习活动中词汇的附带习得情况, 又是孰优孰劣呢?不同学习活动中附带习得的词汇的保持情况又是怎样呢?就此, 笔者选取了被认为是习得词汇的最佳方式的阅读与翻译练习就其中可能的词汇附带习得及保持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2 实验设计

2.1 被试

60名安徽大学非英语专业已完成一年级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参加了本项实验。笔者根据学生期中英语考试成绩并参照英语任课老师对学生此次考试中可能的不稳定因素意见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 继而用掷硬币的方法将学生平分为两组, 然后用同样方法把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2 实验工具

实验所用文章取自Cume&Cray的Strictly Academic (1987:30-31) 一书, 文章长度为330字, 内容关于身体疼痛, 选择该内容是因为其与学生的生活接近, 容易使学生建立联想。笔者参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2001) 首先对阅读材料中超纲词汇进行排除, 然后请任课老师对选文中其他可能的超出学生理解的词汇进行标注, 再任意选择安徽大学具有同等英语水平且相同年级的其他班级学生, 对这些词进行辨认, 学生对认识的词画勾, 反之画叉, 在最后确定的所有不认识的词汇中, 选定10个词为目标词, 其他生词用同义的简单词代替。选文最后请平行班学生做了预测, 结果显示, 词级控制取得较满意效果。目标词经过非词处理, 以解决学生在课下阅读中接触目标词的可能性。根据所选材料, 笔者设计了两套测试题:阅读理解和翻译。阅读理解部分附带习题均和目标词有一定相关, 而翻译练习中, 含目标词的句子均要求翻译成相应中文。

阅读理解题型中, 被试必须首先根据上下文推测出目标词的意义, 然后做和目标词相关的练习, 这部分练习以单项选择题形式出现。题目中涉及的目标词在文中的位置均在该项练习后用括号标注, 选项中的干扰项均选自《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阅读题目起导向作用, 一方面使学习者注意到目标词的特征, 从而进行干扰项的排除;另一方面提供一定的提示, 减少读者对阅读中目标词可能的“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境况, 从而方便评分和比较。例如:

Chronic means (line 1) :

A.Going on without stop

B.Not straight or level

C.Lasting for a long time

D.Not easy to deal with

在翻译练习中, 目标词被画线处理, 被试要求阅读文章, 推断出目标词的意义并将画线部分句子翻译成中文。例如:

One of the greatest human problems is chronic pain—continuing, often severe pain caused by such disorders as lowerback problems and cancer.

2.3 实验步骤

(1) 两项测试同时进行, 被试依据组别重新排座, 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开就座。两组测试卷由两位老师同时分发;

(2) 阅读以及翻译的要求均于卷首注明, 学生对以后的词汇测试均不知情;测试过程中学生不允许互相交谈, 使用工具书, 和向老师提及与考试内容相关的问题;

(3) 25分钟后, 收回考卷;

(4) 一周后, 针对目标词的延时测试, 要求学生写出目标词的词义, 英文与中文解释均可。

2.4 分析及讨论

测试前, 任课老师在班上说明本次测试的成绩将会作为平时成绩进入学期总成绩的计算, 测试得到被试的充分重视,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60名参加测试的学生, 全部上交了答卷。预先测试中阅读部分答对每题得1分, 翻译中只考虑对目标词的翻译, 答对每题得1分;一周后的延时测试中正确写出每个目标词的词义得1分;两项测试前后满分均为10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先后两次考试成绩被输入计算机用SPSS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得到2组前后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布情况, 见表1:

由上表可知,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完成翻译或阅读任务过程后, 根据答卷内容得分显示, 实验组的平均分为6.27, 而对照组为7.50, 这表明两组被试均可根据语境并结合自己已有知识推论出目标词的词义, 但对照组在有提示的情况下对目标词词义的猜测效果好于实验组。实验组预先测试得分经过计算得出标准差为2.29, 而对照组为1.50, 这表明实验组学生在猜词正确率上差别较大, 而对照组则相应较小, 在这两项测试中, 学生的英语水平对词义猜测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水平学生的测试情况普遍好于低水平学生。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翻译活动对学生的词义理解要求较高, 学生需要投入更多努力, 调动更多的知识来帮助自己理解, 更准确地推断生词词义, 从而达到翻译目的;而有选项的选择题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 学生只需要理解大意, 从而完成阅读任务即可, 不需要更进一步地建立L1、L2之间的关联。一周后对目标词的再测显示实验组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平均分为3.96>6.27/2, 而对照组为3.70<7.50/2, 相比与预先测试的1.23分的落后, 实验组延时测试的成绩反而高于对照组0.26分;这充分证明翻译练习对词汇的附带习得有更好的保持作用。下面笔者更进一步分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的不同结果。图1-4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预先和事后测试成绩对比。

图1显示阅读和翻译均可促成学生对生词词义猜测, 对照组的预先测试成绩普遍好于实验组, 笔者认为这并不足以说明阅读比翻译能更好地促成词汇的附带习得, 两种练习的不同难度要求, 将学生置于不同的学习情境中, 因为翻译对学生的实际要求较高, 学生在没有除语境之外的提示下, 猜测词义并找到目标词汇在其母语中的对等词难度较高, 学生在推断出该目标词在母语中对等词义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相对于高要求的翻译行为, 有可选项的阅读练习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练习中提供的选项将抽象的词义具体化, 学生所需要做的只是将意义迥异的干扰项排除, 因此对照组学生成绩较好, 且个体间的差异小于实验组, 翻译练习中的成绩相对于阅读较低, 且成绩分布出现较大的差异, 优等生成绩明显好于差等生。

对比图2、图3,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延时的事后测试中, 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这表明两组被试对所猜词义均有不同程度的遗忘, 对照组中的成绩下降更为显著, 两次测试成绩有明显的成绩差, 目标词词义遗忘更多。将两组预先测试成绩和延时成绩进行对比, 发现实验组对于目标词的遗忘率普遍相应较低, 尽管实验组在预先测试中猜出目标词的正确词义较少, 但其对于所猜得词的词义记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

将上述实验结果与学生水平级别进行对照发现,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优等生预先测试成绩均高于成绩稍差的其他等级学生, 实验组中的差生对目标词中所猜得词的词义保持着惊人的记忆效果, 而优等生对目标词的词义保持反而不如差生;而在对照组中, 不同级别学生中的这种差异并不明显。两组被试预先测试成绩和预先, 事后两组测试成绩之差输入SPSS.1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 发现实验组的相关系数为0.811, 而对照组为0.695, 也就是说实验组中得分越高的学生在事后测试中对目标词的遗忘率越高, 而得分越低的学生对目标词的遗忘率越低, 而对照组中的这种现象则不是很明显。

Craik&Lockhart (1972) 曾经提出了“加工深度” (depth of processing) (陈菁, 2002) 这一概念:新信息被储存到长时记忆的概率不是由它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时间长短而定, 而是由它最初被加工的深浅程度决定。翻译相对与有选项的阅读练习是更深层次的加工形式, 被试不仅需要猜测词义, 而且需要进行L2到L1的词义转换, 从而建立其L2的心理对等词库, 因此词汇的保留效果相应较好。再考虑“投入量假设” (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 , (Parks, 1982) (Ronald&Michael, 1988) 该假设是对“加工深度”理论在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上的深化。该假设认为认知加工的程度 (Stuart, 2005) 可以用“投入量”来表示, “投入量”可以从三方面衡量:需要、搜索和评估。面对同样的翻译任务时, 差等生在建立L1和L2之间的联想时面临更多的困难, 其推断出同一个单词时的投入量要大于优等生, 因此他们对于已推得单词的记忆情况要好于优等生。而对于优等生来说, 推论出词汇的意义这一过程相应显得简单, 投入量少了, 分配到每个单词上的注意力就更少, 这样虽然对词汇的意义在最初有较多正确的把握, 但是这些意义却不能在头脑中维持很长时间。 (黄燕, 2004)

根据上述研究, 笔者认为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 尤其是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 合理运用正确的推理方式, 并给予适当指导, 采用翻译的方法更容易使其对相应词汇进行词义联想与存储。通过翻译这一手段, 在二语和母语之间建立起一座稳固的桥梁, 从而加速词汇的学习和记忆。

3 结论

考研英语翻译八大技巧 篇8

技巧一:随语境选词义

汉语词汇的意义相对稳定,而英语词汇往往一词多义。英语词汇的最大特点就是词汇意义随上下文的语境不断变化,因此,在做考研英语翻译题目时,考生切忌随意照搬英文词典上的释义,而要根据上下文重新确定某些单词的意义。

例1:Furthermore, humans have the ability to modify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live, thus subjecting all other life forms to their own peculiar ideas and fancies. (2003年考研英语第61题)

译文:而且,人类还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让所有其他形态的生命服从人类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想象。

解析:很多考生将该句中的other life forms译为“其他生活方式”。而life一词在词典上既有“生命”的意思,也有“生活”的意思,本句上下文讲的是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的对比,因此life在这里只能翻译为“生命”。

技巧二:理清句子结构

英语是形合式语言,讲究形式逻辑的配合;汉语是意合式语言,讲究意义逻辑的配合。理解英语句子首先要分析其语法结构,然后才能了解其意义;理解汉语句子则主要依赖各词语间意义的配合。考研英语的翻译题目基本上都是长句,若考生理不清句子的内在形式逻辑——语法结构,便无法理解句子的意义。

例2:Whether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financing of pure science at the expense of technology or vice versa often depends on the issue of which is seen as the driving force. (1994年考研英语第75题)

译文:政府究竟是以减少对技术经费的投入来增加对纯理论科学的经费投入,还是恰好相反,这常常取决于人们把哪个看做驱动力。

解析:原文中变色部分的结构是介宾结构,of是介词,which引导的是宾语从句。大多数考生知道动词可以接宾语从句,但容易忽略介词也可以接宾语从句,因此很多考生将此结构错看成定语从句,认为which是关系代词,指代the issue,从而导致该句理解错误。

因此,考生在考前务必做到对基本的英语语法心中有数。建议考生对长句分析进行专项训练,可以把往年的真题作为训练的素材,反复练习,解读长句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技巧三:化长句为短句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一方面,这是因为英语连词功能强大,可以将数个简单句连为一个复杂句;而汉语中的分句主要依靠标点符号(主要是逗号)连为复句。另一方面,英语中的短语和短句有明显的形式之分,有谓语动词存在即为句子,反之即为短语,短语只能是句子的组成部分;而汉语的短语和短句有时界限模糊,可以将短语当短句使用,如“社会和谐”既可以说是一个“主语+谓语”的短句,也可以视为主谓短语。这样,在英译汉时常常需要将英语长句截分为汉语短句,而截分点一般就是连词和短语。如果句中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也可以视为天然的截分点。

例3:①He believes that this very difficulty may have had the compensating advantage ②of forcing him to think long and intently about every sentence ③and thus enabling him to detect errors in reasoning and in his own observations. (2008年考研英语第46题)

译文:①他相信这种困难或许可以扬长避短,②能迫使他长时间专注地思考每一个句子,③也因而使他能在推理和自己的观察中发现缺点。

解析:该句是典型的长句,可根据句意,按截分点将其分为三部分译出,这样易于理解,译文也显得比较通顺。

技巧四:化被动为主动

英语中的被动式明显多于汉语。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不强调改造自然,因此在说话的时候喜欢把人作为主体,其表现就是常常使用主动句。西方人恰恰相反,讲究“物我分离”,强调人和自然并非一体,自然可以为人类所改造,因此在说话时常将被改造对象作为主体,多用被动句。所以,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原则之一就是化被动为主动。

例4:But his primary task is not to think about the moral code which governs his activity, any more than a businessman is expected to dedicate his energies to an exploration of rules of conduct in business. (2006年考研英语第49题)

译文:但是他的主要任务不是思考约束他活动的道德准则,正像不能指望一个商人把他的精力用来探讨商业经营准则一样。

解析:该句中的变色部分如果译为“一个商人(不)被指望”明显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因此要化被动为主动。然而,并非所有的英语被动式都一定要化为汉语的主动式,汉语中也有“被”字句。但中国人使用“被”字句多表示贬义或逆境,“被”字的很多替代词都体现出这种用法,如“遭到”“受到”“遭受”等。因此,若英文句中的动词有贬义含义,翻译成中文时常常使用“被”字句,如下例:

例5:Over the years, tools and technology themselves as a source of fundamental innovation have largely been ignored by historians and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1994年考研英语第73题)

译文:多年来,工具和技术本身作为最根本的创新源泉,在很大程度上被历史学家和科学思想家们忽视了。

解析:该句中变色部分用的是被动语态,其动词ignore (忽略)是贬义词,译成汉语时保留被动,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技巧五:前重心向后移

西方人说话一般重心靠前,先表态,后说事实;中国人说话刚好相反,重心后置,先说事实,后表态。如英语中的问候语“Nice to meet you!”,其中nice是表态,to meet you 是事实;汉语一般会说“见到你很高兴!”,其中“见到你”是事实,“很高兴”是表态。在翻译英语长句时,我们要注意将表示作者态度或观点的词放到句子后半部分翻译。

例6:①There is no agreement ②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 (1999年考研英语第74题)

译文:②所谓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特有的概念,还是指历史探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手段,①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解析:原文中①是表态,②是事实,汉语译文则要逆序翻译。

技巧六:化代词为名词

考研英语翻译中常常涉及人称代词指代对象的翻译。英语和汉语都有代词,但却有所区别,英语习惯用代词指代,而汉语习惯重复名词。英译汉时常常需要找到英文原文中代词指代的对象,并将其以名词形式译出,否则,汉语译文会让人感到费解。

例7: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2001年考研英语第71题)

译文:届时,将出现由机器人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以及装有污染监测器的汽车,一旦这些汽车排污超标(违规),监测器就会使其停驶。

解析:原文中的they如果直接译为“它们”,译文就会指代不明,因此最好找到其指代对象cars,将其译为“这些汽车”。

技巧七:化抽象为具体

英语重抽象,汉语重具体。例如在“It is a near miss.”这句话中,a near miss就是一个抽象表达,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说法,可将其译为“这真是九死一生。”。汉语中的“九”和“一”是具体的数字,却表示抽象的概念。考研英语的翻译题目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其对应说法的抽象英语名词。这些抽象名词往往有一个特点,就是带有抽象化词尾,如-tion、-sion、-ture、-sure、-ty、-cy、-ce、-bility、-ism等。将这些抽象名词译成汉语时,通常可以采用增加范畴词的方法将其具体化,常见的范畴词包括“情况”“问题”“样子”“态度”“姿态”“性”“化”“度”“论”“品”等。例如,arrogance可以译为“傲慢态度”。

例8:Whorf came to believe in a sort of linguistic determinism which, in its strongest form, states that language imprisons the mind, and that the grammatical patterns in a language can produc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culture of a society. (2004年考研英语第65题)

译文:沃夫进而相信某种类似语言决定论的观点,其极端的说法是:语言禁锢思维,语言的语法结构能对一个社会的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解析:很多考生在平时复习时从未见过determinism这个单词,以至于考场上无法准确翻译。如果知道英译汉中“化抽象为具体”的规则,就很容易看出该词是以-ism为词尾的抽象名词,因此,可增加范畴词“论”将其译出。

技巧八:化静态为动态

英语的核心句型是“SVO”,即“主语+谓语+宾语”的简单句模式,一个简单句只能有一个动词存在,其他词均是静态,英语属静态化语言。汉语的句子允许连动,即两个或多个动词同时出现,如“我拿起书包走向教室”这句话,其中“拿”和“走”都是动词,汉语属动态化语言。在英译汉时,常常需要将英语静态表达转化为汉语动态表达。一个常见的转译规律是,将英语中动词派生来的名词和形容词等转译为汉语中的动词。

例9:They are the possessions of the autonomous (self-governing) man of traditional theory, and they are essential to practices in which a person is held responsible for his conduct and given credit for his achievements. (2002年考研英语第64题)

译文:它们(自由和尊严)是传统理论定义的自主人所拥有的,是要求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因其业绩而获得肯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英语翻译练习17 篇9

To be independent

Rely on

No matter what you do / whatever you do

If you want to be independent, you shouldn’t rely on your parents no matter what you do.2.中国的经济保持着以每年约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长,这令世界上众多的经济学家为之震惊。The Chinese economy / the economy of China

Keep increasing

By 8% / eight percent every year

Many economists in the world

Shock sb.The economy of China keeps increasing by about 8 percent every year, which shocks many economists in the world.3.经过我们三个月的齐心协力,这个技术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Work co-operatively for three months

The technical problem

Solve the problem

After we had worked co-operatively for three months, the technical problem was solved easily.4.小女孩对电脑好奇,因为她不停地问。

Be curious about…

Keep asking…

The little girl is curious about the computer, for she keeps asking questions about it.The little kept on asking questions about the computer because she was curious about it.5.事故发生时谁在现场?

Be on the scene / spot

When the accident happened

Who was on the scene when the accident happened?

6.听取你父亲的建议,否则你会后悔终身的。

follow / Listen to one’s advice / suggestion

Regret all one’s life

Follow your father’s advice, or you will regret all your life.7.没有什么能比网上聊天更令这孩子喜爱的了。

There is nothing else better than…

Chat with others on the Internet / online

There is nothing else the child likes better than chatting with others online.8.既然你不知道这些单词的意思,为什么不查阅词典呢?

Since / now that

Why not do sth.Look up the word in the dictionary

Now that you don’t know the meaning of these words, why not look them up in the dictionary?

9.为了“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正在废寝忘食地日夜工作。

In order to do sth.Succeed in doing sth.Launch the Shengzhou VI

Work day and night,neglecting one’s meals and sleep

In order to succeed(in)launching the Shengzhou VI, the scientists are working day and night, neglecting their meals and sleep.10.你的父母希望尽快收到你的来信。

上一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主题班会下一篇:广西著名景点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