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陶渊明诗(精选10篇)

陶渊明诗 篇1

1.《饮酒 其一》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2.《饮酒 其二》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3.《饮酒 其三》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4.《饮酒 其四》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5.《饮酒 其五》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饮酒 其六》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7.《饮酒 其七》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8.《饮酒 其八》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9.《饮酒 其九》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10.《饮酒 其十》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陶渊明诗 篇2

点睛与精练

1.解释下列词语。

结庐 () 尔 () 日夕 () 相与 ()

2.按要求填空。

诗中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句子是___, ___。

3.你怎样理解“心远地自偏”这句诗?

___

探讨与思考

4.诗中说“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你怎样解释“真意”二字?诗人为何难以言表?

___

饮酒二十首⊙⊙并序

陶渊明⊙⊙

余闲居寡欢, 兼比夜已长, 偶有名酒, 无夕不饮。顾影独尽, 忽焉复醉。既醉之后, 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 以为欢笑尔。

饮酒 (其一)

衰荣无定在, 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 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 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 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 日夕欢相持。

5.解释下列字词, 并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比 () 顾 () 诠4 () 次 () 尔 () 邵生 () 东陵时 ()

代谢 () 每 () 达人 () 其会 () 逝 () 忽 () 与 ()

6.按要求填空。

这首诗先写万物枯荣不定, 后抒发出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表现诗人对待这一切态度的句子是___, ___, ___, ___。

7.请用白话文把序翻译过来。

________

语文掌故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彭泽县令时, “郡督邮至县, 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 赋《归去来》”。

(《宋书·陶潜传》)

誓不出仕

晚年, 陶渊明生活窘迫, 江州刺史檀道济前来劝他出仕。“道济谓曰:‘贤者处世, 天下无道则隐, 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 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 麾而去之。”

(萧统《陶渊明传》)

比较分析

读《山海经》 (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 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 良辰讵可待!

[注释]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鸟焉……是炎帝之少女, 名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故曰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刑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 帝断其首, 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 以脐为口, 操干戚以舞。干, 即盾。戚, 即大斧。同物:对异物 (死亡的人) 而言, 指女娃生前。化去:化为异物, 即变成鸟。徒设:空有。在昔心:即昔日的雄心。讵:岂。

8.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中说:“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 也还有‘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 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试将此诗与《饮酒》 (其五) 相比较, 看看有何不同。

《解读陶渊明两首诗》参考答案:

陶渊明《饮酒》诗刍议 篇3

关键词:陶渊明;饮酒诗;性情

作者简介:黄金女(1970-),女,江西瑞昌人,江西省瑞昌市第五中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在古代高贤雅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极为自然高尚的人生方式。在后人看来,陶渊明堪称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大隐了,但他的隐居是为了服从自己的本心,无论入世与出世,都不违一个“真”字。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尽管他的仕途一直很寥落。陶渊明没有将仕途视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将饮酒置于第一位,可谓与其他隐士很不相同。据《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在县公田悉令种黍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1](2461)陶渊明在妻子一再抗议下,才分出五十亩种粇稻。由此可以看出,在陶渊明眼里,酒就是他的粮食。清高孤傲的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却独独为酒而折服!

一、借酒修德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生活中也处处可见,当然饮酒也要讲究适量、健康,即喝酒要讲究酒德。“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陶渊明喜酒,并不是一般的粗野匹夫的撒酒疯,也不是高阳酒徒般的嗜酒如命,而是其人生修炼过程中的一道风景。渊明生活于晋末乱世,充满智慧的他不能随意展示自身特有的才华。《论语·公冶长篇》载孔子评价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2](49)陶渊明借酒避世,但他不愿意如同俗人般张皇失措,而是借酒来增添自身的道德修为。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3](9)

无酒不成诗,诗词里的酒最香浓。屋内的诗人,披着粗布衣衫,隐几兀坐,酒杯已空,诗情也快要积满了,残灯下陶渊明翻动从前生涯一幕幕,诗句也一句句跃然纸上。写好的诗越积越厚,就这样成就了这广为流传的《饮酒诗二十首》。这组诗并不单单是酒后遣兴之作,每首诗背后都有着诗酒话人生的真意。普通人的饮酒,只是饮一份生活,而先生饮酒则是饮一份自然、饮一种人生。萧统每读渊明诗文,感叹不已:“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3](9)萧统此论,诚非虚言!

二、借酒抒情

陶渊明的一生,注定与酒有着不解之缘。诗酒人生,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饮酒诗意在托酒言志,以示人生醒醉。《饮酒》诗二十首中,属第五首流传最广,在这里就详细赏析下这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那样的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可以理解为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欣赏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值得慢慢品尝。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自然之情,或叙田园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诗篇虽然自然平淡,但有着醇香的意味。陶先生的饮酒诗,诗意健康明朗,质朴自然,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又像醇香的陈年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萧统云:“有疑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3](10)萧统确属渊明的真正知音。

三、借酒消愁

生活有甜亦有苦,有乐亦有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4](127)后有曹操把酒言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有阮籍借酒装疯,明哲保身。而陶渊明借酒又有另外一番情趣。他常常以酒会友,把酒言欢,将他与友人的美好情谊寄放在酒中完成一种精神上的相交。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总是带有功利性和目的性,酒桌上谈生意那是再自然不过。然而陶渊明的酒已然超越了功利性和目的性,只是纯粹的友谊,还有纯粹的酒。不仅如此,陶渊明的朋友们知道他特别爱喝酒,每次来拜访的时候都要带上美酒佳酿和他一同通宵欢饮,把酒达旦,并乐在其中。陶渊明也常常在酿新酒后邀请自己的朋友来家中品尝。在酒中,陶渊明似乎暂时忘却了内心的惆怅,陶醉于酒的情话中,与好友一起诗酒人生!陶先生是一个可爱的人,一个敢于坚持自己信念的人,他是真隐士。他的酒品、诗品、人品,一直为后世所敬仰。酒中诗,诗中酒,不管是酒成就了诗,还是诗影响了酒,这个爱喝酒的隐士,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抹写意。可以这样说:“先生不负酒,酒也不负先生!”

参考文献:

[1]房玄龄.晋书[M].中华书局,1974.

[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9.

[3]逯钦立.陶渊明集[M].中华书局,1979.

陶渊明诗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有关田园诗及其代表作家的知识;

(二)体会“陶诗两首”的意境和思想意义;

(三)领会“陶诗两首”的风格特点。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字词释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年少,从小。适,适应。俗,世俗。韵,气质、性格、情趣。性,本性,性格。本,本来。丘山,这里指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大自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网,尘世的罗网,指仕途。仕途有如罗网一样,使人不得自由。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荫,这里作动词,遮蔽。罗,排列。在“后檐”和“堂前”的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户庭,门庭,家里。尘杂,灰尘杂物,这里比喻做官时乱糟糟的繁杂之审。虚室,空室,静室。余闲,空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建房子。人境,人居住的地方。车马,这里泛指人世间的繁杂之事。喧,喧闹,干扰。

(二)难句注译。

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被束缚于笼中的鸟。池鱼,被养于池中的鱼。这里是诗人以羁鸟和池鱼来比喻自己过去仕途生活的不自在。旧林、故渊,比喻诗人向往的田园,即下文的“自然”。全句可译为;被(从树林里抓回来)关在笼子里的鸟想回到原来的林子里去,被(从大河里捕回来)养在池塘里的鱼想回到原来的大河里去。

(三)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诗歌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

分析:从这两首诗看,陶渊明的诗歌最明显的艺术风格就是平淡自然。这是和他的诗歌的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的心境。在《归园田居》中,诗人笔下的田园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人摄取的全是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再平常不过的景物,而这些景物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的,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

(四)《归园田居》和《饮酒》在写作方法上有何不同?

答:首先,在选取角度上,《归园田居》着重描绘客观环境,借客观来表现主观;而《饮酒》则着重写诗人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感受。其次,在表现手法上,《归园田居》主要用反衬、对比的方法,显得质朴而坦露;而《饮酒》多用比兴之法,显得婉曲含蓄。

(五)《陶渊明诗两首》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分析:

(1)《归园田居》全诗20句,可分三层。

1~6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形象地表达了陶渊明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归农的急迫心境。

7~18句:描写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表现了作者鄙视利禄、洁身自好的清高品格。

19~20句:写诗人回答人们的疑问,说明官场是禁锢人的牢笼和罗网,只有冲破它,回归自然,才会乐趣无穷。

(2)《饮酒》全诗10句,共分两层。

1~4句:第一层,写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地方也偏僻幽静了。

5~10句:第二层,说明美丽自然的景物欣赏,能获得无限意趣。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语 。

本单元主要介绍我国诗歌古体诗中最优秀的几篇代表作。古体诗指唐朝以前包括春秋战国、秦汉、魏晋这一历史阶段的诗歌作品,其体裁主要包括四言、五言、杂言、乐府、民歌、楚辞、七言诗等。其发展的轨迹主要是由民间创作到文人创作,其中又包括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作→陶诗等田园诗一类的明显足迹。

杂诗其一陶渊明带拼音版古诗 篇5

1、杂诗其一陶渊明拼音版

zá shī qí yī

杂诗其一

táo yuān míng

陶渊明

rén shēng wú gēn dì,piāo rú mò shàng chén。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fēn sàn zhú fēng zhuǎn,cǐ yǐ fēi cháng shēn。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luò dì wéi xiōng dì,hé bì gǔ ròu qīn !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dé huān dāng zuò lè,dǒu jiǔ jù bǐ lín。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shèng nián bù chóng lái,yī rì nán zài chén。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jí shí dāng miǎn lì,suì yuè bú dài rén。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杂诗其一陶渊明翻译

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尘土,原本就像飘泊风尘,没有根蒂。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间人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非要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人生就如同时光一样,只要过去了,就不会重新再来,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3、杂诗其一陶渊明赏析

陶渊明集卷之一诗四言《命子》 篇6

[说明]

据此诗内容推断,当为诗人初得长子俨时所作。时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二十九岁。《册府元龟》录此诗题作《训子》。《命子》也就是训示儿子的意思。这首诗共十章,前六章历述陶氏先祖功德,以激励儿子继承祖辈光荣的家风;后四章旨在表达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和谆谆诫勉,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全诗言辞恳切,感情厚重,表现出诗人对儿子的希冀之切。

[原文]陶渊明

悠悠我祖,爱自陶唐(1)。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2)。

御龙勤夏,豸韦翼商(3)。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4)。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5)。

风隐于林,幽人在丘(6)。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7)。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8)。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9)。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10)。

书誓山河,启土开封(11)。

斖斖丞相,允迪前踪(12)。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13)。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14)。

时有语默,运因隆窊(15)。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16)。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17)。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18)。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19)。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20)?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21)。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22)。

放皇仁考,淡焉虚止(23)。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24)。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25)。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26)。

三千之罪,无后为急(27)。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28)。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29)。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30)。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31)。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32)。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33)。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34)。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35)。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36)。

日居月诸,渐免于孩(37)。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38)。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39)。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40)。

[注释]

(1)爱:乃。陶唐:指帝尧。尧初居于陶丘(今山东定陶县),后迁居于唐(今河北唐县),因称陶唐氏。

(2)虞宾:指尧的后代。相传尧禅位给舜,尧的后代为宾于虞,因称虞宾。重光:谓家族的光荣相传不绝。

(3)传说陶唐氏的后代,在夏朝时为御龙氏,在商朝时为豸(shǐ史)韦氏。勤:服务,效劳。翼:辅佐。

(4)穆穆:仪表美好,容止端庄恭敬。司徒:指周时陶叔。《左传。定公四年》记周灭商以后,周公把殷余民七族分给周武王的弟弟康叔,陶氏为七族之一,陶叔为司徒。以上是叙述唐尧、虞舜、夏、商、周时,陶氏的光荣历史。

(5)纷纷:骚乱的样子。漠漠:寂寞的样子。衰周:周朝的衰落时期,指东周末年。

(6)幽人:隐士。这两句是说,在战国和周朝未年,陶氏人才像凤凰隐蔽在山林一样,隐居山丘而不仕。

(7)逸虬(qiú球)绕云:奔腾的虬龙环绕着乌云。虬:传说中无角的龙。奔鲸骇流:惊奔的鲸鱼掀起巨浪激流。这两句形容战国、周末群雄战乱、狂暴纵横的乱世。

(8)天集:上天成全。有汉:即汉朝。有:名词词头。眷:顾念,关心。憨侯:汉高祖时右司马愍侯陶舍。

(9)放(wū乌)赫:赞叹词。运:时运。攀龙:指追随帝王建功立业。旧时以龙喻天子。

(10)抚剑:持剑。风迈:乘风迈进,形容英勇威武。显兹武功:显扬了如此的武功。陶舍曾追随汉高祖刘邦击燕代,建立了武功。

(11)书誓山河:指封爵盛典。《汉书》记汉高祖与功臣盟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启土开封:陶舍封地在开封(今属河南),称开封侯。启土:指分封土地。

从陶渊明饮酒诗看其人生态度 篇7

一、表现出对自然安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这句话表明陶渊明的归隐, 并不是像其他人那样隐居, 远离人世, 而是居住在安静平和的小村落, 徜徉在山水田园之间, 安然自得。“晨曦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偶有名酒, 无夕不饮。顾影独尽, 忽焉复醉”, 陶渊明以一种醉的姿态来写自己农耕, 整日与田园、庄稼为伴, 显然他农耕的目的并不是维持生计, 他所追求的是与自然融为一体, 与山山水水做伴。一日清醒一日沉醉, 他游离其中, 乐此不疲, 开荒南山, 扶锄躬耕, 他这样和一般农民绝无二样, 每日劳作, 农耕, 茶余饭后邻里欢聚一堂。在朝为官, 上有君王, 下有百姓, 左右皆是朝廷大臣, 那种生活让陶渊明感到身心俱疲, 于是他回归田园, 饮酒作乐, 醉情于山水。他不去管那些高官厚禄, 只想做一个简简单单的务农老汉, 不必再感叹人生苦短, 和邻里纵情饮酒, 这才是陶渊明心之所向。他的诗多处描写田间劳作, 劳累之时一壶清酒便可以褪去所有忧愁, 在这田间地头没有君王没有大臣, 只有一起饮酒作乐的朋友。大家饮酒高歌, 彼此之间毫无芥蒂, 毫无保留, 再也没有所谓的上级下级, 不必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 这才是陶渊明回归平静, 回归自然最开始的原因。陶渊明是晚年才开始写这一系列的饮酒诗的, 那让他做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了解过陶渊明的人都知道, 他曾经三次入朝为官, 又三次归隐山林, 正是因为这三仕三隐, 才让他的胸襟变得如此豁达, 心态如此坦然。也可谓是仕途坎坷, 不过如果不是经历这些, 他又怎么会发现作诗写诗的乐趣, 如若不是经历这么多挫折, 他作的诗又怎会如此有内涵, 有深度。他不仅仅是向往安逸美好的生活, 同样厌恶官场的尔虞我诈。他没有一味地追求隐居辞世, 而是乐于与大家沟通, 和父老乡亲把酒言欢。他这种出世入世, 介于之间的哲学, 更是充分体现了他对美好大自然, 对安逸平静生活的神往。

二、表明对当朝的批判与悲愤之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 社会黑暗和朝廷腐败是特别常见的现象, 无论是宋元明清, 盛唐, 还是什么朝代, 腐败黑暗的社会从来没有被改变过。尤其是封建社会后期, 贪官污吏, 任人唯亲, 时刻不发生在当代, 可是也并没有诗人将之与酒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可以说是当朝的政治现象造成了陶渊明嗜酒, 大作饮酒之诗吗?显然不是这样的。陶潜年少时受到父亲、祖父和外祖父的思想熏陶, 年纪轻轻就大有理想报复, 他渴望入朝为官, 大展宏图, 能够建功立业, 光宗耀祖。可谁曾想, 他多次入朝为官, 却无一次受到重用, 究其原因, 还是家境贫寒, 他自己的才能根本不被人重视, 只能担任一个小县官, 因此他选择归隐。后又多次怀着对朝廷的希望, 回朝任职, 可结果还是一样得不到重用。就这样, 在几次的反复中, 陶潜认清了现实, 下定决心与酒与田园为伴。那话说回来, 陶渊明饮酒的目的何在, 是在于饮酒本身吗?不是, 陶渊明是借醉酒的姿态, 来批判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存在于那样的封建社会中, 又在经历那么多坎坷后, 陶渊明需要给自己找点寄托, 自然而然酒就成为了陶渊明排泄痛苦、排解烦恼的一剂良方。在那个物质贫乏的阴暗社会, 家道中落的陶渊明想一展自己的报复实在艰难之至。一方面, 家庭的贫寒不能让他感受到任何一点优越感, 反而使他在那个社会备受打压, 一腔报国热情无处释放;另一方面, 多次入朝为官, 却始终不得志, 年少的理想抱负于此时来讲都只是美梦一场。都说文如其人, 从陶渊明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来他的为人, 不愿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 不愿就此沉浮官场, 归隐便是他们这些文人墨客最终的去路。他以醉酒的姿态, 大肆指责官场的黑暗面, 指责是非颠倒, 不问黑白对错, 以钱和权谋利的黑暗社会。这样的指责不仅是表达悲愤的方式, 也是在封建社会陶渊明深深的无奈之举吧!

三、表现出归隐避世、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

陶渊明出生在魏晋时期, 而我们学过历史的都知道魏晋是战乱时期, 一朝一代,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在不断的变革中, 势必要牺牲很多人, 他们会沦为朝代进步更替的牺牲者, 为了这些断送金钱、权势、乃至性命。为什么李白面对贵妃敬酒、高力士脱靴都不为所动, 一是李白一身傲骨, 金钱权势并不是李白所追求的;二是李白深知这高高庙堂并不是他栖居之所。不过李白生在盛唐, 那时候大唐盛世, 要比陶渊明的境遇强上很多。陶潜生逢乱世, 当他入朝为官, 受到各种各样的打击时, 他才发现他年少的理想与这黑暗的现实格格不入, 两者产生矛盾之时, 陶潜的心里也产生了矛盾, 于是他用酒精来麻痹自己, 使烦躁的内心得到了一点宁静。陶潜不愿意混迹官场, 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可他也没有直言而上, 而是避开了风口浪尖, 用酒这个第三载体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于是才有了醉酒和借酒消愁一说。陶渊明生于乱世, 那个动荡的时期, 可能仅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篇文章, 便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选择躲避乱世, 赋情诗酒, 给后世留下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 难道不足以说明陶渊明的过人之处吗?那说到乱世, 为何陶渊明的诗句并未被我们发现很多战争祸乱的句子, 我想晚年回归自然, 采菊东篱的他大概并不想再思索乱世的纷纷扰扰。读了陶渊明那么多饮酒的诗, 并未发现直接描写或者间接描写他躲避祸乱的诗句, 但是他本胸怀大志, 意有所为, 却选择归隐避世, 怡然自得。陶渊明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就跃然纸上了。

四、表现出陶渊明清高孤傲、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

大家都知道陶渊明后世被人称为“靖节先生”, 从这点上就能看出别人对他的评价, 高风亮节, 清高孤傲。《饮酒》其三中:“道丧向千载, 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 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 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 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 持此欲何成!”这里面讲的就是人们很想喝酒, 却不肯饮酒, 怕的是什么, 怕自己的名声不好, 而陶渊明呢?反其道而行之, 他说人生啊, 寥寥百年, 时间啊, 像闪电一样就流逝了, 要是一直怕别人的眼光, 这不敢做, 那不敢做, 岂不是荒废了这一生, 又谈什么成就啊!于是他决定不随波逐流, 坚持做自己, 这点充分体现了陶渊明清高孤傲的性格特点。至于乐观豁达, 前面我们说陶渊明在官场几度沉浮, 经受了太多的挫折和坎坷, 可是他竟然能“悠然见南山”, 这样悠然自得的写诗、创作, 又有几人能比的了!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在科学进步的当今社会, 各种各样的压力接踵而至, 因为这些原因, 埋没自己才华的, 伤害自己生命的都大有人在。可是你去追忆陶渊明的一生, 从开始的以武力当一个小参军到后来被罢免, 再回来任职, 再被罢免, 多少次的反复之后, 也同样没有磨灭陶渊明的意志。不过他清晰的认识到官场并不是他最好的位置, 归隐避世, 写诗谈酒作画才是他最终的追求。我们不谈这是不是他的无奈之举, 就说他留下的伟大诗篇, 就足以让我们所有人仰视崇拜他。这样他怎能没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呢?陶渊明先生绝对配得上“靖节”这个称号, 也因为以这个称号流芳百世, 被我们后世所铭记。

五、陶渊明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这句话我们平时经常拿来说。简单来说, 身边的人和事都会改变我们的想法或者是性格。那同样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也会受到一定时期的影响, 陶渊明生逢乱世, 他的身上一定有很深的时代印记。东晋末期, 朝廷动荡, 都说商场如战场, 那时候的官场也就好似一个战场, 变幻莫测, 在朝为官的人看似冠冕堂皇, 实则人心惶惶。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断送了一个人的仕途梦, 更甚者拖累家族、株连九族。说走运者, 说升就升, 升官发财, 光宗耀祖。首先陶渊明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其次他的家庭背景也给了他很深的影响, 他家里世代为官, 所以他从小就被影响着要入仕途, 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因此他不断的努力学习, 刻苦练习武术, 然而天不遂人愿, 不断的努力却遭受不断的挫折。于是他选择归隐, 躲避纷扰, 将全部的心思寄情与山水, 没想到竟多了一份怡然自得。陶渊明最后的归隐是辞官而归, 这里不仅体现出他看透官场的黑暗, 并对此深恶痛绝, 在他其他的诗句中也有体现。“归隐之后”他便没有了对名和利的追求, 反而在山水田园之间找到了真我。有很多人从华贵的生活一下子跌到低端就会接受不了, 一度想回归以前的生活, 那是因为他们忘不了那么奢侈的东西, 农民的辛苦劳作他们也做不了, 那些贪婪的欲望一触即发。而陶渊明没有, 他醉情山水, 他的那些山水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 留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供后人学习, 这些东西所体现的价值是任何人都否认和忽视不了的。出生在官宦之家, 还能具有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真是让后人敬仰。

六、结语

陶渊明, 东晋末期的文学家、诗人、散文家, 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是著名的田园诗派诗人。他在归隐之前就一直遍寻各地, 希望能找到一个人间仙境, 那里没有世俗的纷扰, “问今是何年, 乃不知有汗, 无论魏晋”。这是他在桃花源中的句子, 也就是他遍寻的人间仙境, 一个理想的社会。即便是诗人的想象, 也同样寄托着诗人对安逸平静生活的向往。在写《桃花源记》之前, 陶渊明还写过《归去来兮辞》, 这是在他在对仕途心灰意冷后写下的, 官场上没落, 生活上也越来越困难, 最后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回乡, 隐居辞世, 这点充分体现了他清高孤傲的性格特点。即便如此, 他乐观的态度依然支撑着他, 几度受挫, 几度沉浮, 并没有让“靖节先生”从此一蹶不振, 反而让他寻到了适合自己的另一条道路, 田园诗的先河就是因此开创。乱世之中, 名利场上, 依然不为所动, 金钱诱惑, 权利诱惑, 都挡不住“靖节先生”心中的真我, 毅然决然的辞官归隐, 这份洒脱自然、不在乎名利又有几人能做到?前文我们多次提到陶渊明先生生在乱世, 命途多舛, 而他不选择同流合污, 也不选择以死觐见, 而是以酒做引, 以醉酒批判现实, 这番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跃然纸上。

后世称“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 亦寄酒为迹者也”, 确实, 他的诗有60余首与酒有关, 到只是借由酒这一意象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态度。他的饮酒诗诗风独特, 语调平和, 充满了自然之美, 并将自己与诗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将自己的处世哲学, 人生态度全部赋予其中, 寄情于酒, 寄情于诗。靖节先生高洁孤傲、豁达客观的人生态度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他的众多诗篇包含了人生的各个方面, 有着无限的文化底蕴, 蕴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 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 值得所有人去学习、钻研。

摘要:与李白不同, 陶渊明著《饮酒》二十首, 前者是其嗜酒, 他饮酒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当然, 他的饮酒诗可以看出他对人生、对自然、对朝野不同的人生感悟。

关键词:陶渊明,《饮酒》,安逸,人生追求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陶渊明集卷之三诗五言《咏二疏》 篇8

[说明]

这首诗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全诗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二疏实现功成身退之目标的积极评价,第二部分描写二疏辞官回乡的场面,第三部分描写二疏归乡后所过的自由自在的日子以及不屑于“近务”而每日邀请在一起饮宴的情景,最后以二疏所奉行的“道”经过时间的洗礼仍闪耀着光辉作结。参见《咏三良》说明。

二疏,指疏广与疏受,汉宣帝时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人。疏广任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任太子少傅,任职五年;疏广认为名已成立,不离去恐有后患,便与疏受一道辞职还乡。当离去时,公卿大夫等送行者车百辆,观者皆叹日:“贤哉二大夫。”皇帝和太子送给二疏很多财物,他们还乡后便以赐金日与亲友宾客宴饮共乐,而不留金为子孙置办房屋田产。事见《汉书。疏广传》。这首诗就是颂扬二疏的行为和品德,从而表现出诗人的志趣所在。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1)。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2)?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3)。

高啸返旧居,长揖储君傅(4)。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5)。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6)!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7)!

厌厌阎里欢,所营非近务(8)。

促席延故老,挥筋道平素(9)。

间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10)。

放意乐余年,逞恤身后虑(11)!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12)。

[注释]

(1)大象:指天,大自然。《老子》:“大象无形。”又:“执大象。”王弼注:“大象,天象之母也。”转:运行。这两句是说,正如自然运行、四季更替一样,功成者亦自当迟去。

(2)借问:请问。衰周来:自东周末期以来。趣:旨趣,意旨,道理。

(3)游目:随意观览,这里是放眼、回顾的意思。复:再,恢复。此举:这种行为,指“功成者自去”。

(4)高啸:犹高歌,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长揖(yī衣):旧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或道别的礼节。《汉书。高帝纪上》:“郦生不拜,长揖。”诗中是指辞谢。储君傅:指太子大傅与太子少傅的职位。储君:太子。

(5)饯(jiàn荐)行:以酒食送行。倾:尽。华轩:华贵的轻车,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盈:满。《汉书。疏广传》:“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指饯行),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

(6)余荣:剩下的荣华。即指二疏所辞去的官职俸禄。

(7)胜:盛大,佳妙。贤哉岂常誉:《汉书。疏广传》:“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位。“常:普通,一般。

(8)厌厌(yān烟):安逸、安祥的样子。《诗经。小雅。湛露》:“厌厌夜饮。”毛传:“厌厌,安也。”阎里:乡里。近务:眼前之事,指日常平凡的事情。

(9)促席:接席,座位靠近。表示亲近。延:邀请,挥觞:举杯,指饮酒。道:叙说。平素:指往日的事情。

(10)问金终寄心:指疏广的子孙托人间疏广,给他们留下多少钱财以置办房舍田产。寄心:藏在心中的想法,关心。清言:指疏广所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等语,参见《杂诗十二首》其六注(7)。晓未悟:晓谕不明白的人。

(11)放意:纵情。余年:剩下的岁月,指晚年。遑恤身后虑:哪有闲暇考虑死后的事。遑:闲暇。恤:忧虑。《诗经。椰风。谷风》:“遑恤我后。”笺:“追,暇也。恤,忧也。”

(12)其人:指二疏。道:做人之道,指清操。弥:更加。著:显著,昭著,指广为人知。

[译文]

天地四时自运转,完成功业当归还。

请问东周未世后,几人能把其意传?

放眼汉代朝廷内,二疏举止可称赞。

欢快高歌返故乡,告别太子长辞官。

皇朝官吏皆出送,华贵轻车填路问。

悲叹之情为送别,荣华富贵岂足恋!

德操高尚感行人,贤哉之誉岂一般!

乡里安逸相聚欢,经营之事不简单。

邀来故老促席坐,饮酒共将往事谈。

儿女关心遗产事,疏广晓谕出清言。

纵情享乐度余年,死后之事不挂牵。

谁说二疏已亡去? 日久其德更粲然。

赏析

此诗内容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头的六句,为作者对二疏实现“功成者自去”之目标的积极评价;第二部分是继之的八句,是作者根据史实描写二疏辞官回到乡里的场面;第三部分开头八句笔法一转,描写二疏归乡后所过的自由自在的日子,以及他们不屑于“近务”而每日邀请在一起饮宴的情景,接着告诫亲族不要过分关注钱财之事,最后以二疏所奉行的“道”经过时间的洗礼仍闪耀着光辉作结。

此诗在陶渊明的作品中不算很重要,但仍大有意味。诗的写法基本是敷衍史传,这本是咏史诗的老传统,自班固《咏史》以下,作品指不胜屈,陶渊明的高明之处在于“据事直书,而寄托之意自见”。当然,陶渊明也有自己的选择和重点,他固然关注二疏的功成身退,似有自喻之意,而重点并不在此,诗中尤其强调的是疏广“放意乐馀年”,不让子女当“啃老族”——这也曲折地表达了他本人的人生态度。

诗中写得最传神的是“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这四句。疏广之“问金”是为了“寄心”,不同于一般的查账,他的意思一时未被其族人理解,因此有必要“清言晓未悟”。“问金”,即指《汉书·疏广传》所载:“数问其家金馀尚有几所。”查询还剩下多少钱,是为了把它花光。此事最能表现疏广的风流旷达与深谋远虑。金钱在实际生活中大有作用,关键要看怎么弄钱、怎么花钱。疏广的那一大笔钱来自皇家的恩赐,来路是光明正大、完全合法的,不打算留给子女,则是怕他们因此而损志、益过——他为下一代考虑得很深远。陶渊明最重视的.正是疏广拿来开导未觉悟者的那十六字“清言”。

陶渊明也是不忌讳谈钱的,据《宋书》本传载,陶渊明很明确地“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归隐也得有一定的本钱。他在《归去来兮辞》的序里说过,到彭泽去当县令,就是想弄点“公田之利”来喝酒,说法比较风雅,而不讳言过日子要花钱。然而他同疏广一样,也不打算给子女留下多少钱——事实上他也没有什么钱,想通这样的道理就显得更为必要。

其实,在陶渊明之前,西晋诗人张协已先写过一首咏二疏的《咏史》诗:“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蔼蔼东门外,群公祖二疏。朱轩曜京城,供帐临长衢。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行人为陨涕,贤哉此丈夫!挥金乐当年,岁暮不留储。顾谓四座宾,多财为累愚。清风激万代,名与天壤俱。咄此蝉冕客,君绅宜见书。”张协也是根据《汉书·疏广传》加以敷衍,他也关注到“多财为累愚”这样的道理,内容与陶诗大同小异;但二者之间尚有细微的差别。一是张诗多有教训别人的气味,与陶渊明的读书得间、与古人共鸣有所不同;二是张诗大抵平均使用力量,完全按史传材料敷衍,看不出独特的心得和立言的重点。当然,张协是很优秀的诗人,其人被钟嵘的《诗品》列入上品,称为“旷代之高手”,他这首诗曾被收入萧统的《文选》,但其水平离陶渊明的《咏二疏》尚有一定的差距。

名家点评

宋代苏轼:“《咏二疏》诗,渊明未尝出二疏,既出而知返,其志一也。或以谓既出而返如从病得愈,其味胜于初不病,此惑者颠倒见也!”

清代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四:“咏二疏去位,所以自况其辞彭泽而归田也。”

陶渊明诗 篇9

酬刘柴桑(1)

[说明]

刘柴桑,即刘程之,见前诗[说明].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2)。

空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3)。

新葵郁北瞩,嘉穟养南畴(4)。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5)?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6)。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金刚怒目”陶渊明 篇10

文学不能不具有作家的主体性以及主体多样性, 如果单纯从陶诗本身来看, 田园题材的诗歌确实在我国古代诗坛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浑身静穆”确实是其明显特色, 陶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主要是由其田园诗所获得的成就决定的.王国维所说“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 其实就是平淡之境, 一种似乎含有禅宗意味的境界, 这是一方面, 但是陶诗中赫然触目的“金刚怒目”的特色, 我们也绝对不能忽视.

陶渊明的“金刚怒目”的含义是非常深远的, 有慷慨激昂, 悲愤, 也有积极、执著投入的一面, 所以“静穆”是“金刚怒目”的基础, “金刚怒目”是“静穆”中蕴含的澎湃激情的一种反映.

陶渊明是一位性格极热烈豪气的人, 这是其诗文中体现出“金刚怒目”的基础.少年时代, 陶渊明“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少时壮且厉, 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意气飞扬, 不可一世.中年以后, 渐渐看到这恶社会没有施展的余地了.他发出感慨的悲音, “日月掷人去, 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宋书·隐逸传》记载“郡将候潜, 值其酒熟, 取头上葛巾漉酒, 毕, 还复著之”“贵贱造之者, 有酒辄设, 潜若先醉, 便语客‘我醉欲眠, 卿可去!”此话非内心平和之人所能语, 陶渊明的坦率、真诚赫然于眼前, 高官达贵不依阿, 贫困之人不卑视, 他性格中最大特点便是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颗“本我”之心.

陶渊明自称“性刚才拙, 与物多忤, 自量为己, 必贻俗患”而且“质性自然”, 不满现实, 又不愿同流合污, 他有理想, 有抱负却无法施展.萧统《陶渊明传》“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 会郡遗督邮至, 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 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把督邮视为“乡里小儿”, 乡里的儿童一般, 是对其极大蔑视, 不仅是对督邮个人, 其实也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这种情绪长久积蓄在心里爆发的一个突破口, 同时也表现了陶渊明性格中倔强、耿直的一面.陶归隐的性格, 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抗争, 我们不能把他归到位出仕而隐, 他是一种完全意义的归隐.作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陶渊明, 必须结合当时知识分子特点来加以分析, 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也是凭着个人的知识, 个人的品质为统治阶级服务, 只有得到统治者信赖, 他们的知识才有用武之地, “学成文武艺, 售于帝王家”, 不售于帝王家, 他们就不能有所作为, 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不愿和统治者合作, 那就意味着他从此就不想有出路了, 只能受穷一辈子.

陶渊明决意致仕, 不再拿自己的知识为统治者效劳, 可以说贫穷是诗人的一种自我选择, 所以他不再愿意拿自己的知识为统治者效劳, 反而用他的知识写作诗文, 批判当时、反对统治者.

诗如其人.

朱熹:“渊明诗, 人皆说平淡, 余看他自豪放, 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 是《咏荆轲》一篇, 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熹首先从作者的主体意识着眼作出判断, 他的逻辑根据就是先从作品逆推作家的主题意识, 再从作家的主题意识着眼作断定, 决定一个作家作品的思想, 这样推断是不准确的, 但是朱熹却是最早为陶渊明去掉这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习称的人.

我们来看看《咏荆轲》这首诗, 诗句中寓诗人的激情, 让一个横扫六合的暴君在荆轲面前战栗起来, 而且发出“惜哉剑术疏, 奇功遂不成”的惜叹.清末诗人龚自珍“陶潜诗喜说荆轲, 想见停云发浩歌.今到恩仇心事涌, 江湖侠骨恐无多”深得此诗真味.在诗人笔下极力渲染了荆轲行前正义填膺的英雄气概, “雄发指危冠, 猛气冲长缨”, “登车何时顾, 飞盖入秦庭”荆轲登车后连头都不回就出发了, 表现了义无反顾的坚决态度, 飞驰奔向秦都城, 去完成自己的壮志.“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荆轲这样英雄早不存在, 千年后仍使人激愤不平, 而陶渊明正是把自己的激愤寄于笔下所塑造的荆轲形象之中.他多么希望看到, 能有像荆轲那样勇敢无畏的侠客出现在他的面前, 去为国除奸, 为民除暴, 所以矛头指向黑暗统治者, 使人长期以来埋在心底的怒涛, 借着荆轲复仇热血, 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不可遏止, 无法阻挡.

陶渊明歌颂古代志士, 表面上咏叹古人古事, 但是通过歌颂感天地, 泣鬼神的英雄, 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壮怀, 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的心在激烈跳动, 这样诗歌还有《咏三良》《咏贫士》《读山海经》.

前人评《读山海经·十》:“‘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悲痛之深, 可为流涕.” (王应麟、翁元圻辑注《困学纪闻》卷十八《评诗》) 陶渊明表达了要学习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刑天至死不屈的精神, 字里行间寄寓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不能平静的心情, “徒设在昔心, 良辰讵可待”说明他虽已近暮年, 心底还潜伏着青年时代“猛志逸四海”的壮志, 表现出“金刚怒目”式的诗风.《读山海经·九》“夸父诞宏志, 乃与日竞走”通过咏叹夸父与日相竞的故事, 热情地歌颂了这位勇士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忧愤.并且, 陶渊明“抚剑独行游”的思想和夸父“与日竞走”的无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个意义上讲, 夸父这个追求光明的形象, 也正是诗人理想的化身.

陶渊明还感叹人世功名无益, 《拟古》颇有建安时代“慷慨悲凉”之风力.《拟古》作于晋、宋易代之后, 诗人此时心情低沉, 感慨很多.

《拟古·二》托言远访汉末田子泰故里, 借以推崇田子泰节义遗风“斯人久已死, 乡里习其风”, 同时也反对不顾名节的世人, 他们追求荣华富贵, 像“狂驰子”那样令人生厌, “不学狂驰子, 直在百年中”, 追求一世的功名利禄是毫无价值的, 而节义、品德高尚的才能流传千古.《拟古·四》借凭废楼远望, 进而发思古之幽情.俯仰古今, 感慨系之;易代寄怆, 生死分恨.诗人思想何尝“悠然”、“静穆”, 而是充满了激愤.百尺楼上, 从高视下, 深为当时之士不重修节义而热衷于夺功名的行为, 感到了确实可怜可伤, 其讽刺锋芒也很明显.古之“功名士”, 生前“慷慨争此场”, 但死后“松柏为人伐, 高坟互低昂”.功名利禄随着人的死去而埋葬, 死后万事皆空, 一无所得, 连自己的坟墓也保持不住“游魂在何方”.“不义富且贵, 与我如浮云“不修养自身而只是追求荣华富贵的是可悲的.有的评论家说:“然‘山河满目’二语何其悲, 泪为之下矣”这种情调含有诗人对晋宋易代政局变乱而产生的激越悲愤的思想感情.

在《感世不遇赋》和《怨诗楚调》中, 陶渊明感叹世道不公正.《感世不遇赋》中诗人对社会丑恶的揭露, 是诗人一生经历中得来的感受, 是对几十年统治阶级内部钩心斗角的丑恶现象的认识.因此本篇“鲜明地现实了作者对黑暗政治的揭发和抨击, 也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无论从内容的深广上, 文字的数量上, 语气的强烈上来说, 在陶集中都是最为突出的.就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全集的风格来考察, 在他没有放弃进取愿望之前, 或者在他已惯于归隐生活后, 都不曾有过这样强烈的愤慨.” (张志岳《诗词论析》P87) 正因为如此, 这篇赋里所表现的思想, 对于揭露了诗人所处时代的贤愚不分、黑暗颠倒的现实, 对于暴露那个黑暗残酷统治以及抒发当时正值知识分子受压抑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诗人在序中“导达意气, 其为文乎!抚卷踌躇, 遂感而赋之.”正是陶渊明在阅读前人作品时被拨动了他现实的神经, 才在“抚卷踌躇”中, 情有所悟, 从而提笔为文的, 因此可以说, 这是他情之所至, 不得不发之作, 必然要带着强烈的感情, 何况陶渊明原本是一位充满争议、抑恶扬善的人物.他对黑暗社会的厌恶感情:“嗟吁, 雷同毁异, 物恶其上, ……”美丑那么分明, 态度何等激烈!对于历史人物的命运也深切同情:“夷投老以长饥, 回早夭而又贫, ”诗人满含深情地对伯夷老而长饥, 好学的颜回贫困早死的遭遇给予无限同情, 写来语气悲咽.连那位认为“此赋未为佳”的评论者都说“每读至此, 不觉泫然欲涕, 文之感人如此” (张自烈《笺注陶渊明集》卷五) 可见赋的感情表达是相当成功的.至于“感哲人之无偶, 泪淋浪以洒袂!”又何其沉痛, 更是情见于词了.

陶渊明面对着“密网裁而鱼骇, 宏罗制而鸟惊”的黑暗现实, “道丧向千载”的世俗颓风, “无路之不涩”的封建门阀制度的仕途, 一直保持者清醒的头脑.他始终没有沉浸在“苦闷哀感”的消极情绪中, 哪怕是在“我实幽居士”的隐居中, 也表现出“有志不获聘”的用世之感, 贫至“夏日长抱饥, 寒夜无被眠”的地步, 也还在设计着“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的桃源乐世.《桃花源诗并序》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诗人的一种社会理想, 标志着诗人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高度.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幅没有君主, 没有剥削, 人人劳动, 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在其中没有一句涉及东晋末期的社会状况, 其实都是对当时黑暗世界的曲笔写照.“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陶渊明以惊人的气魄借桃花源中人之口否定了汉魏晋, 认为他们不足为人知, 不要君臣, 摆脱封建政治压迫, 这实际是当时阶级矛盾的一个曲折反映.当时陶渊明所处魏晋南北朝时期, 王朝更迭极为频繁, 各个朝廷都是一样的腐朽, 各个皇帝都是一样的昏庸, 真正有抱负, 有见识的知识分子, 纷纷感到无国可忠, 无君可敬, 无望可求, 无志可伸.陶渊明自己也经历了两三个朝代, 他勾勒的桃花源式理想社会, 其实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绝望, 在绝望之中作者把自己心中理想的社会场景运用文学之笔描绘出来, 在美好理想中宣泄着作者对现实的愤怒, 心中的不平静及才志不可发挥的无奈, 陶渊明于政治何尝“超然”过, 自己又何尝遗忘“尘世”.“俎豆犹古法”祭祀, 按照上古法度进行, “衣裳无新制”衣裳按上古装饰.故事祭祀和衣着, 不是一般的宗典活动和外表打扮, 而是代表政治、宗法制度, 社会等级制度关系的表现和权力象征.“俎豆犹古法, 衣裳无新制”, 表面陶渊明否定现实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宗法等级社会, 在诗人笔下, 存在着“淳薄各异源”的“淳”和“薄”两种社会, 两个对立的世界.诗人对他们的爱憎态度是十分明显的.在诗人笔下, “淳”就是古代社会, 桃花源社会;“薄”则指现实社会、上层社会.具体地说, 淳和薄就是桃花源理想和丑恶现实的对照.如果把诗人的古代社会理想, 桃花源理想和田园生活理想统一起来看, 才能认识本诗本质, 其用意不在颂古, 而在非今, 不是为了复古, 而是为了批判黑暗现实, 否定现实社会.

陶渊明作品中广为大家吟诵的主要还有他的田园诗, 如《饮酒》、《归园田居》等, 人们一般从这些诗中看到其“浑身静穆”和平淡的一面, 但陶渊明的豪放正是从平淡中啦, 从自然中来, 但这种平淡自然所显示的风力, 正如武当派的气功一样, 似柔实刚、绵里藏针.

《归园田居》共五首可以说是其田园诗的代表作, 尤其第一首更为大家所熟悉, 这首诗通过叙述平生志趣和描写田园生活, 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憎恶和摆脱尘网的快慰, 抒发了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之情.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那些为生活所折磨, 厌倦于跟人们交往的人, 是会以双倍的力量眷恋着自然.”正因为如此, 刚刚从浑浊的政治漩涡中挣脱出来的诗人, 便分外感到田园生活的舒适和美好.前八句诗人写出因鄙夷仕途而归园, 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 把宦途比作“尘网”, 仔细品味, 仍平中见险, 字里行间透出来滚滚风烟, 阵阵寒意, “笼中鸟”“池中鱼”不仅每一偶自由, 而且没有安全感, 处处任人宰割;“尘网”和“樊笼”并不只意味着官场的拘束和限制, 更主要的是仕途中充满阴谋诡计和互相倾轧, 危机四伏的威胁, 令人不寒而栗.这些贴近生动的比喻驱使读者用想象去挖掘诗的深意, 去领会那奇、那险、那冥冥中令人不安的动荡感, 这些都表现陶渊明对官场厌恶, 不愿与龌龊统治者同流合污,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可谓是一种陶渊明式的抗争.下半部分诗人用白描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古朴雅素、淡泊宁静的田园风景画.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肮脏的世俗社会的对立物来写, 这更激发人民对污浊的仕宦生涯的厌恶.通过赞美农村隐居生活来肯定自己, 否定官场.

《移居·一》是家遭火后迁到南村, 他搬家的原因是那儿“闻多素心人, 乐于数晨夕”.素心人是指不热衷名利, 心地淡泊的人, 陶渊明喜欢与“素心人”在一起, 而不是像古人移居是为了吉利, 他移居不是为了求财, 求官, 在当时社会风气下可谓独树一帜了.与“素心人”在一起“敝庐何必广, 取足蔽床席”, 只要“邻曲时时来, 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相反跟那些热衷名利的人在一起, 即使广厦千万间, 诗人心里也是不愉快的, 不屑也不愿与之为伍.

从这些试问表达出来的人格来看, 无论是对古代志士的赞颂, 还是对人世功名富贵政治纷争的厌恶, 或是对社会道德风气沦丧的谴责, 都与田园诗文有内在联系, 只不过在田园诗里以建构性形态包容了的东西, 在豪放诗中再以负面性、批判性的形式酣畅淋漓宣泄出来的.

由于政治腐败、社会、自我价值不能实现, 自己广阔的心灵又受到现实种种束缚, 这样就产生了一种自我反思、自我排解的状态, 现实和本性决定其在归隐后, 在纯真、清晰的景色熏陶下, 他这种苦恼或隐或显, 总是挥之不去.像王维, 四十岁前充满政治热情, 甚至是颇富少年豪气和浪漫气质的人, 由于张九龄罢相, 李林甫上台, 政局骤变, 政治热情才渐渐冷却下来, 深居简出, 过着弹琴赋诗、吃斋奉佛的亦官亦隐的悠闲生活.然而, 他的心境并不恬淡, “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正反映了他的内心苦闷.陶渊明有时思想的冲突, 内心的激愤在自然景物中淡化, 但是“感愤之怀”时时在陶渊明内心激起层层浪花, 内心并不是一潭平静的湖水, 而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可见, 陶渊明的内心不光只有平和, 还有激愤式的金刚怒目.

上一篇:关于我的高三生活作文800字下一篇:2023年秋季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