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政策(精选8篇)
评价:
从理想状态来说,当民众的住房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那时放开限购令,将商品房单纯地作为投资品进入市场,这是最理想的。但民众的住房需求要想得到完全的制度性保障,现在来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限购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房价上涨的压力,但是在解决房地产的问题上,根本还是在于要加大住房的供应量——不仅包括商品住房的供应,更包括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这也是目前许多普通百姓生活的迫切需求。
2、根据目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您认为房地产今后的发展趋势怎样?政府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不能做到如心使臂、如臂使指。
一、二线城市房价遭到“打击”带动租房价上涨、更加刺激三线四线房价上涨、限购令的出台限制了投资人在大城市投资的计划,只有转向小城市地产或者黄金市场。
物价普遍上涨,楼盘建造成本也水涨船高,估计不可能出现高成本建,低成本卖的现象发生。人民币虽然对外币有所增值,但是面对国内物价的上涨。换句话说人民币在中国人手中相对贬值。
加上近年自然灾害增多,中国周边朝鲜半岛到黄海有美国与韩国的军队,东海有中日军方的对峙、南海有海权之争、西南还有印度之患。中国近年需要解决南海岛礁、钓鱼岛、台湾问题。国际形式处于紧张状态!更加刺激物价上涨,为避免现金贬值,唯一的办法是变成黄金和不动产、石油。黄金现货不足,是有属于战略资源,石油和黄金以后一定会再创新高!!为了避免人民币贬值,估计会刺激房地产市场。投资人的炒作,地产商的捂盘。。现今房地产市场不是出台几个政策能控制的。
个人觉得现在政策调控是房地产商发展的最好时机、楼市后两年左右应该还有一次高潮!
首先谈谈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在新制度学派中, 考虑到经济运行的摩擦性, 市场被描绘成一种为降低交易成本而选择的制度安排 (企业本质上也是这样, Coase) , 同时市场并不是完美的, 在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客观存在下市场的使用存在成本, 因而为把有限理性的约束作用降到最低, 同时保护交易免于机会主义风险的影响, 经济主体必会寻求诸如政府安排的制度 (Williamson) 。任何特定制度的安排和创新无非是特定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 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无疑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中,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是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已由标准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给定。而国家在市场的基础上衍生出其他一些非市场形式的政府制度安排, 主要包括: (1) 针对市场失灵而由政府进行的微观管制, 如公共品问题; (2) 针对市场经济总量非均衡而由政府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的宏观调控。而在对宏观总量进行调控时我们应认识到宏观总量是由微观个体组成, 宏观经济不可能离开微观基础而存在, 宏观调控必然要依赖于现实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笔者认为, 如果一项宏观调控政策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的话, 那它就是一种内生的制度安排, 否则就是外生的制度安排。对于内生的制度安排, 它具有与市场逻辑一致的传导机制, 市场化的主体对之能做出理性的反应。一般而言内生化的制度安排会比外生的效果显著。基于这点, 我下面将展开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失灵的分析。
1992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不久,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宏观经济形势出现, 为了阻止经济增长的持续下降, 政府首先选择了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尽管诸如下调利率、取消货款限额、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恢复央行债券回购业务等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均已使出, 但经济减速和物价下跌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对于制度本身, 理论上是完善的。很多人把货币政策失灵的原因归结为“流动性陷阱”——即微观主体对利率的不敏感, 确实能说明一些问题, 但在笔者看来, 最关键的还是在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存在着市场化的主体及传导机制的扭曲, 这才是造成制度失效的根本原因。
对于市场经济而言, 体制内的微观主体应该是非国有企业, 体制外的应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在政策作用传导过程中, 首先对于利率这一根本的货币工具, 在中国是非市场化的, 这使得货币政策在总体上是外生于市场经济的政府安排, 实体经济难以对其做出灵敏反应。其次, 假定这种利率制度是内生化的, 但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制度分割与局限 (A、B股市场, 以及只有少量非国有企业上市等) 使得体制内的微观主体被隔绝在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之外, 货币政策对它们是一种外生安排, 效应无从谈起。而对于体制外的国企来说反应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 对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良好的主体, 它们并非惟一地依赖银行借贷渠道融资, 这类主体不受市场制度歧视, 金融机构也愿与它们发生借货行为, 但政策对它们的效力相当微弱;另一方面, 对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不良的主体, 由于它的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过大的监督成本, 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 又往往不愿与其发生借贷行为, “惜贷”现象自然发生, 货币政策效果对它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只是减轻了其利息负担) 。可见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不是货币政策本身的原因, 而是政策背后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问题。
1998年日益严峻的“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使货币政策一筹莫展, 东南亚金融危机又使出口需求受阻, 这样物价水平持续下跌, 经济增长率递减、失业增多等等宏观经济问题同时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政府确立了以积极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重要意义在于稳定人们预期, 尽管扩大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会有直接的经济效应——解决就业等等, 但是如果政府的这种投资不能稳定人们的预期, 不能拉动民间投资, 那么长期下去这种财政政策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投资无异, 而且还会引起政府债务危机。
财政政策难以拉动民间投资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 其产业链太短, 整个产业结构不合理, 基础设施的产业关联性差, 当把财政资金集中投向本已存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基础原材料部分, 并且主要以政府大包大揽而不是贴息、参股和项目融资等方式投入的情况下, 民间投资自然不可能参与进来, 结果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不大, 经济启而不动。政府财政政策相对市场体制的微观主体是一种典型的外生制度安排, 其各种乘数效应受到体制的摩擦, 因而对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不明显, 即IS曲线移而不动。上述给出的解释主要是针对宏观调控政策是一种外生的制度的安排, 缺乏微观主体的响应和支持, 故对经济运行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但事实上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言, 即使作为内生变量, 它们的效应在笔者认为也是短期的, 而非长期的。下图将说明这一点:
在下图的AD—AS模型中, 总需求曲线AD0与总供给曲线AS相交的A点表示经济最初处于的充分就业均衡水平Y0。当经济受总需求冲击时, 总需求曲线从AD0移向AD1, 由于现实中存在着货币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 必导致厂商削减产量和就业量 (Y0→Y1) , 经济在B点达到均衡 (非充分就业) , 而不能任由价格下降到C达到均衡。这样就造成了AS在A点以下变成了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总供给曲线, 靠市场力量很难迅速将Y1恢复到Y0, 这时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AD1移到AD0, 在有效需求解决后, AS曲线恢复到古典垂直状态, 市场机制继续发生作用, 此时继续实施积极政策只会加剧价格水平上涨, 所以宏观调控政策只限于AS具有斜率的一部分, 是一种短期政策。
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上述分析之后, 我们不禁思考在今天, 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应起一个怎样的作用呢?
——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是以产权明晰的市场主体行为和形成理性预期从而能对市场价格信号做出灵敏反应为基础的。宏观调控如果没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那么作为一种外生制度的政策效应必将受限。中国市场结构不完全, 特别是资本市场在相当大程度上仍属管制市场, 有效市场传导机制的缺乏, 政策的发挥已不再局限于政策本身了。
——政策的目标不应期望于长期经济增长, 而应定位于短期经济的稳定, 进而为市场配置的长期经济增长创造前提条件。宏观政策作用的对象是以总需求为主的总量方面, 它虽然会影响到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 但却不是针对具体的产业部门和结构。结构增长与总量稳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支持现代经济学演进的两条重大支柱。
1993-1996年:我国第一次
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时间:1993-1996年
现状:首次出现房地产热——房地产开发公司急剧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以炒地皮、炒钢材、炒项目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尤其是海南、广西北海等地,房地产开发过热,形成了较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经济运行出现严重过热态势和通货膨胀。
对策:199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提出整顿金融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16条政策措施(通称“国16条”);1994年系列出台《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住宅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颁布。
效果: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国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通货膨胀得到遏制。经济由热转冷,房地产市场也沉寂下来,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价格迅速回落。经过3年努力,中国经济终于在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
问题:此次调控给房地产业一记重创。“国16条”一出,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留下遍地烂尾楼。后经统计,海南省当时闲置土地18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元,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而一海之隔的北海,沉淀资金甚至高达200亿元,烂尾楼面积超过了三亚,被称为中国的“泡沫经济博物馆”。泡沫破裂后,海南等地房地产市场元气大伤,进入持续数年的低谷期。
1998-2002年:促进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核心是房改
时间:1998-2002年
现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紧缩”,房地产市场也随之进入低潮。
对策: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1998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简称“23号”文件),明确提出“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拉开了以取消福利分房为特征的中国住房制度改革。
23号文件强调,在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新的国家住房保障体系在“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供应体系”。按照建设部当时的保守算法,“最低收入者家庭”和“高收入者家庭”分别占了城市居民家庭总数的10%上下,可以买“经济适用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最低的也要占到居民人数的80%以上,高的甚至占到总人口的95%。1999年中央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福利分房制度,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
效果:随着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大大激活了低迷数年的房地产市场,推动了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进入发展新时期。
问题:这一时期存在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为打击“囤地”、“倒地”现象,规范土地交易市场《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全国范围内“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用地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意味着持续多年的“协议出让”在法定意义上被叫停。但这一政策出发点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降低不合理的房价”,实际操作缺乏统一规范,为其出现新的高房价问题埋下了隐患。
2003-2005年:确立房地产
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时间:2003-2005年
现状:从2003年开始,我国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再次出现经济过热迹象。由于2003年土地使用权全面施行招投标、挂牌、拍卖方式取得,导致土地价格和房价大幅上涨。而从98年开始的房地产信贷给尚不完善的中国银行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对策:200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121号文件),调整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规定对购买高档商品房、别墅或第二套以上(含第二套)商品房的借款人,适当提高首付款比例,不再执行优惠住房利率规定。此份文件是中国第一轮房地产牛市启动之后,中央政府第一次采取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措施。
8月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件),首次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项目要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效果:18号文件确立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对1998年23号文件所确立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升级,也标志着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正式开始。
问题:18号文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控制房价和投资过热的措施,倒是把23号文件中有关“经济适用房是住房供应的主体”改为“经济适用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意味着政府将“为70-80%以上的家庭提供经济适用房”的政策调整为“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该文件对经济适用房的重新定性也为后来个人、组织或群体利用住房改革政策寻租、非法获利埋下了隐患。
这两份意见向左的文件相继出台,将政府既害怕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长过快又希望继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摇摆不定的矛盾心态展露无遗。而各级政府主导的“圈地热”、日渐增大的金融信贷风险等原先大量潜在的问题也随着楼市的火爆而集中暴露出来。
2005-2007年:
调控以稳定房价为主要诉求
时间:2005-2007年
现状:2005年房地产开发虽然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惯性,但增速明显减慢,然而,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仍然没有改变,以深圳、北京为代表的全国众多城市房价迅猛上涨,房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策:为了抑制投资过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地产价格,中央政府打出调控“组合拳”——2005年3月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提出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八项措施(简称“国八条”),建立政府负责制,将稳定住房价格提升到政治高度。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要采取八项措施(简称“新国八条”),对“国八条”进一步细化、延伸。随即,国务院转发由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房地产调控操作层面的细化方案。
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有针对性的六项措施(简称“国六条”),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作为调控着力点。随后出台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九部委‘十五条’”)对“国六条”进一步细化。其中提到的“限套型”、“限房价”的普通商品住房,被称作“限价房”——以期解决中等收入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
2007年,以稳定房价为诉求的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深化。土地、信贷、税收等为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各项调控新政密集推出,从土地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抑制投机(尤其抑制外商投资房地产)、调整住房结构等多方面全面出击。
摘要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房价上涨太快,空房积压面积严重,过高的房价和空房面积居高并存容易导致房价的泡沫。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非常大。但宏观调控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文章探讨了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以期求得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评价
我国由福利分房向商品住房改革以后,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市场上主要表现为房价高和空置面积高并存,这种现象的存在容易导致房价泡沫的产生,不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高强度的宏观调控。本文探讨的主要是近两年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
一、房地产新政宏观调控的背景
(一)房价上涨迅速且持续高位运行
考察我国房价我们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来说明。纵向就是历史比较。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的房价相对比较平稳,从2002年以来,许多大城市的房价突然暴涨,带动了许多中小城市的房价上涨,2004年全国平均房价上涨19.08%。在某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房价涨幅更大。上海市的平均房价在2004年上涨了23.75%,在个别地段房价上涨甚至超过了50%。那么从横向比我们就可以用房价收入比来比较。房价收入比指的是住房平均价格和居民平均年收入之比。我国2004年前的十来年房价收入比一直保持在6至7之间。按国际通行的标准,房价大体相当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3~6倍比较合理,而我国长期保持在超过6的水平,少数大城市比这还高得多。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房价上升快,近年来一直保持在高位持续运行。
(二)房价高与空置面积居高并存
在房价居高不下的同时,我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003年1~9月,全国商品住房空置面积达到6505.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6%;同年11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5%,其中空置一年以上的面积达到了4220万平方米。进入2004年,商品房积压仍然维持高水平,第一季度为9008万平方米,至上半年末升至9696.96万平方米,8月底继续上升为9700万平方米。房价非但没有随商品房大量积压而下降,反而是与商品房空置面积一起双高而并存。
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已具有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房地产业也与金融业关系密切,房地产开发商大量开发资金都来自于银行,大量购房户购房资金大部分也来自于银行的按揭贷款。但房价高与空置面积居高并存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房价泡沫的担忧。一旦存在房价泡沫,终有一天会破灭,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沉重的打击。所以,中国房价是否存在泡沫就成了有关学者和部门争论的焦点。不管房价是否存在泡沫和存在泡沫的多寡,中央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防范和消除房价泡沫,保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的健康发展。
二、房地产新政宏观调控政策简要回顾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手段(财政手段、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手段、计划手段、行政手段等。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工具,下面主要从经济手段阐述近两年来主要的宏观调控政策。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利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贴现率政策等。这两年来国家主要采用了提高利率的政策,我们这里主要讲述利率政策。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到5个月,2005年3月17日,五年期以上个人房贷利率由原先的5.31%调到5.51%。2006年4月28日,央行在原来的基础上全面上调各档次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中,5年期以上的银行房贷基准利率由6.12%上调至6.39%。这是央行在加息后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再次上调利率。2006年8月19日5年期以上的房贷又上调至6.84%。此外,央行在近两年来也连续三次提高了公积金贷款利率。如此短的时间里,央行频频加息,这是非常罕见的。此举主要是加大购房成本,抑制房屋买卖中的投机行为,抑制一些大城市上涨过快的房价,预防可能出现的房地产泡沫。这项举措也成为政府调节房地产供求市场的一个有效手段。
(二)产业政策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国八条)。一个月之后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主要包括八个条款,国务院常务会议把其具体化,并下发实行。以上两个文件统称为“国八条”。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国六条”),包括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方面。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办发(2006)37号),人称九部委“十五条”,对“国六条”进一步细化,而且在套型面积、小户型所占比率、新房首付款等方面作出了量化规定,提出“90平方米70%”的标准。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改善住房供应结构,以建设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为主。2006年7月11日,建设部联合其他五部委下发171号文件《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被业内称为“外资限炒令”,加强了对外商投资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和境外机构个人购房的管理。我国外汇管理当局也出台了相应的举措,加强了对外汇的监管,防止外资投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三)财税政策
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建设部等七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自6月1日起,国家对个人购买住房转让售房时将视具体情况征收全额或部分营业税,从而达到抑制短期内哄抬房价、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炒房行为。2006年5月31日,国税总局下发《关于加强住房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74号文件),对“国六条”中二手房营业税新政策的具体执行问题予以明确。要求各级地方税务部门要严格执行调整后的个人住房营业税税收政策。2006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应持有关材料向地方税务部门申请办理免征营业税的手续。当年7月26日,国税总局发布《关于住房转让所得税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108号文),宣布从当年8月1日起,各地税局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强制性征收二手房转让个人所得税。这些措施都加大了住房转让的成本。有效地抑制了二手房的炒卖。
三、房地产新政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评价
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已有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当中,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委高密度地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是非常罕见的,足见国家对房价的重视和有效抑制房价的决心。那么房地产市场经过两年多的宏观调控,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一)宏观调控后市场发生的变化
1、房价的变化。2005年全国房价继续上涨15.2%,各地房价在2005年的上涨幅度并不一样,东部地区是16.9%,中部地区是10.2%,西部地区为7.6%。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房面积同比上涨6.3%。北京市房价在2006年第一季度猛涨了17%。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联合调查也表明,2006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深圳、北京、厦门居涨幅榜前三位,当月房价较2005年同期分别上涨12.8%、11.4%和11.4%;唯一下降的城市是上海,降幅为2.2%。当月,房价环比上涨较快的城市还包括烟台、大连和长春等。从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2006年前9个月,北京房价依然上涨了9.3个百分点。但2006年9月全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比2005年同月上涨了10.3个百分点。但涨幅却比2006年8月回落了1.4个百分点。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的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显示,继2006年8月房价小幅下跌之后,2006年9月广州房价继续全线回落,新建商品住房均价创下2006年宏观调控以来最大跌幅,比上月下降了406元,为6382元/平方米,环比跌幅达6%。该报告还显示广州一手住宅成交量已连续3个月徘徊在60多万平方米的低位。
2、空置面积的变化。从2005年开始,我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虽然总体上仍高于竣工面积,但却出现了部分时段销售面积低于竣工面积的情况。同时,商品房销售面积和竣工面积之间的增幅差距也在缩小,这就导致了商品房空置面积的严重扩张。2005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14亿平方米,比2004年同期增长14.2%,规模超过2005年上半年房屋竣工面积。住宅空置面积达0.63亿平方米,比2004年同期增长8.0%,规模接近于2005年前5个月的住宅竣工面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5月国房景气指数显示,截至2006年5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22亿平方米,比2005年同期增长17.8%,空置商品住宅6728万平方米,增长15.9%。但与2006年3月相比。这一数字已减少了255万平方米,这个数字相对于空置面积来说是一个小数目,但毕竟说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些空置商品房结构不合理,符合大多数老百姓需要的中小户型相对比较少。
(二)对房地产新政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评价
国家宏观调控的本意应该是:把房价增速减缓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与人们的收入增长相匹配的程度,在个别房价奇高的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等)的房价增速最好能明显地下降并稳定下来,使市场供需总量保持基本平衡,使市场供需结构保持基本一致,房价基本合理。但从上面宏观调控前和调控后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房价的增速在2005年还是明显地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没有达到宏观调控预期的理想效果。2006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组合拳的重重作用下,才开始慢慢降下来,基本上达到了初步的效果。为什么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在经过了大约两年多非常有力度的调控才初步显现出了它的威力呢,难道房地产市场就这么难调控吗,要几个部委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我们以后应该怎样更好地实施调控呢?
1、供需相互作用的结果,真实需求强劲。大家知道,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住房市场供不应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住房存在巨大的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满足吃好的同时对住好也有很强烈的愿望,并且我国的家庭越来越小型化,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三代同堂了,年轻人更愿意与父母分开住;我国的安家置业观念比较强,人们工作的流动性比较差,人们只有买了房子才有家的感觉;我国近几年城市化也比较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继续推进,这些因素无疑提高了我们对住房的现实需求量;房价上涨使得把住房当作投资品的人们有一个房价上涨的预期。这些因素就使得房价具有很强的刚性,不会轻易降下来。但我国这次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力度非常大,最终发挥了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使得房价正朝着预期的效果转变,我们相信随着调控的继续深入,房价会越来越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
2、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的博弈。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迫使中央必须放权,而中央对地方政府绩效(亦即官员政绩)的评估,主要依据是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各种指标,最典型的就是GDP的增长数据。而另一个是放权之后,中央如何控制地方势力的崛起。税收分享只是博弈的内容之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无视中央的规定非法汲取资源,按照自身的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去发展经济,盲目扩大房地产投资。2006年河南省郑州市违法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建设龙子湖高校园区问题,就是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严把土地“闸门”的形势下发生的一起重大土地违法案件。中央只制定政策,但具体实施却要靠地方政府,而当地方利益与中央政策不一致时,地方政府往往会阳奉阴违。再有就是地方有一些既得利益集团,他们相互勾结,这也是一个最容易腐败的地方,权钱交易。房价上涨所形成的利润相当部分跑到他们腰包里去了,最近一些腐败案很多都跟房地产有关。这些因素也就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力的发挥,使得房价增速迟迟降不下来。2006年国家派出了检查组到地方检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情况,随着反腐败的深入进行,随着我们的制度越来越透明,土地出让市场将越来越规范。在这样一个规范的市场里,宏观调控政策也必将得到彻底落实和贯彻,房价也必将越来越合理。
3、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性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宏观调控政策统一性的矛盾。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性是其固有的特性,房地产市场变化多端,它具有投资周期长、涉及行业多等特点。这种滞后性影响了它的效力的发挥。而我们往往希望一种政策实施后能够立竿见影,由于这种急切的心理,在这个政策还没发挥效力之前已经把另一项政策制定出来了,多个政策重叠在一起发挥作用,影响了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一刀切”也不利于其效力的发挥。我国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样,东、中、西部差距很大。这就要求采取的宏观调控方式可能不一样,但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国家统一制定的,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各个地方都统一实行。所以,我们希望我国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应是指导性政策,由各个地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实行,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调控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这样更能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力。
实体经济 金融经济 为增强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国已经连续第()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分值:5/得分:5)
563 7 最近一些机构对明年世界经济增速的预测是()。(分值:5/得分:5)继续上升
继续放缓 保持不变 无法确定 以下()措施有利于培养热点消费。(分值:5/得分:5)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拓展文化市场
推广节能空调 推动科技创新 2011年我国实施的政策组合是()。(分值:5/得分:5)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
910
在扩大内需中应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和带动作用。(分值:5/得分:5)率先
引导 主导 向导 2011年最突出问题短期来看是()的减弱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分值:5/得分:5)内需
外需 投资 政府购买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最早源于()。(分值:5/得分:5)意大利 西班牙 葡萄牙
希腊 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值:5/得分:5)适度性 关键性 决定性
基础性 我们应把()主线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始终。(分值:5/得分:5)深化改革
213 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注民生 以下()措施的采取有利于我国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分值:6/得分:6)
教育体制改革
增值税扩围改革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下列()措施有利于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值:6/得分:6)
上调个税起征点
推广节能空调
拓展影视、动漫和演艺等文化市场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加强农副产品的供给 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依据()原则,制定完善了一批产业和区域的发展政策。(分值:6/得分:6)
齐头并进
区别对待
平等一致
分类指导
有保有压 201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分值:6/得分:6)
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
农业生产形势比较好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物价上涨过快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 15
(分值:4/得分:4)
得分:4)
19对我国需求起着巨大拉动作用的因素()。(分值:6/得分:6)
工业化
城镇化
市场化
信息化
全球化 经济增速的放缓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分值:4/得分:4)是 否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府投资要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和社会薄弱环节倾斜。()是 否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和水平遭受重创。()(分值:4/是 否 世界增长格局变化中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分值:4/得分:4)是 否 未来我国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切实做到相互匹配。()(分值:4/得分:0)
一、今年以来经济形势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1、经济复苏速度出乎意料。
首先,GDP的加速增长。中国GDP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一。
其次,工业止跌回升态势明朗。受去库存化影响,今年以来工业经济并未随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而快速升温,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较低区间运行。但是从发展趋势看,工业增长振荡向上的趋势明显。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创去年10 月以来增速新高。
工业景气止跌回升态势还得到了以下二方面的证据支持:一是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6个月升至50 上方,显示了制造业已处于景气扩张轨道。二是作为经济“风向标”的发电量连续3个月增长,6月份同比增长了5.2%,7月份增速略有回落,但增幅仍达到4.8%,8月增长9.3%。
第三,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今年前8个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增幅高出去年同期5.6个百分点,按不变价计算高出幅度则应该在1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30%以上的增速。其中,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43.2%,更是达到了改革以来历史高位。
为了落实4万亿投资计划,各地开工项目快速增长。新开工项目234906个,同比增加69223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6739亿元,同比增长81.7%。这为固定资本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消费加速增长,农村消费增长罕见地快于城市消费。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呈现平稳加速增长态势。前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5%,同比加快3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1986年至今23年来的同期新高。8月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935亿元,增长15.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181亿元,增长15.5%。农村消费连续7个月快于城镇。
第五,两大市场出现意外回升。从汽车市场来看,汽车增长逐月加速,连续6月超过100万辆,连续8月新车销售世界第一。上半年,我国汽车销售608.81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66%;7月份,我国汽车销售108.56万辆,增长63.57%;8月全国汽车销113.85万辆,同比增长81.2%。按此态势,2009 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1200 万辆几无悬念。
从房地产市场看,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2.9%,与1-7月相比加速6.2个百分点,与1-6月相比加快5.4个百分点。3-8月价格环比上涨0.2%、0.4%、0.6%、0.8%、0.9%和0.9%。
2、经济复苏严重依赖于政策效应
从投资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48729亿元,增长39.9%,高出整体增长6.9个百分点;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82.7%,国内贷款增长47.4%,自筹资金增长33.3%,利用外资下降12.1%。
从消费看,全社会零售总额中增长最快的政府消费和企业、居民消费明显慢于总体水平;农村消费加快主要是“家电下乡、电脑下乡”等一系列政策所致;汽车销售加速主要是政府对节能、低排放汽车进行补贴所致;房地产则是超宽松的信贷环境所致。
3、经济复苏速度呈现前快后慢格局
来自政府投资项目节奏和银行信贷的变化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房地产、股市走势带来相应影响。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月78098亿元,增长33.6%;7-8月增长31.7%;幅速放慢了近2个百分点;社会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在7月份达到今年以来最高点17.3%,8月为16.8%,回落0.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今年第一季度增长5.1%,第二季度为9.1%,加速4个百分点;
7、8月在6月份10.7%的基础上分别加速0.1和1.6个百分点。GDP:一季度增长
6.1%,二季度增长7.9%,加速增长1.3个百分点;预计三季度9%,四季度10%,全年8.4%左右,均加速增长1个百分点。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经济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产能过剩。今年上半年,电力、有色金属行业投资增长幅度均超过了20%,造船工业超过50%,水泥业甚至接近80%。上半年,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大约30%,其中,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6.9%,铝冶金过剩34.3%,铁合金过剩29.6%。
其次,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进一步失衡。我国的投资率从2000年的35.3%上升到2008年的43.5%,大大高于多数国家20%左右的水平。今年以来,虽然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也有所加快,但是由于投资增长的加速度更快。根据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在7.1%的经济增速中,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87.6%。如果不考虑进出口贸易的情况,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已上升到了62%比38%。
2、泡沫经济迹象显现
首先,体现在房地产业。人们对于未来中国通货膨胀的预期,使得大家加快持有房屋等实物资产,以期降低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
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放大的原因是:降息、给第二套房贷松绑、土地出让金可延缓缴纳、户型比例限制放松、利率打折优惠、调低房地产业项目资本金比率,降低了开发商的贷款条
件和进入房地产行业的门槛。上半年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新增8826亿元,同比多增486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4039亿元,同比多增2210亿元;购房贷款新增4793亿元,同比多增2633亿元。其中二季度房地产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资金总量同比增速高达82%,远超整体信贷增速水平。投资企业投向出现了“房产业热,工业冷”的现象。统计显示,1-7月,外资投向重庆工业54.17亿元,同比下降4.1%,投向房地产业87.76亿元,同比增长62.3%,投向房地产的资金是工业的1.62倍。
目前房地产业潜在的风险:两大全国性房地产协会的一份报告预测,2009年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可能达到3亿~4亿平方米。随着中央9000亿元保障性住房投入掀起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高潮,楼市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深度调整期。不管是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的经验看,还是目前美国房地产的走势看,以住宅作为保值投资手段是不成立的。
其次,中国股市的泡沫。在几年内企业业绩无法明显提高的情况下,股市今年最高涨幅达到60%多。
股市泡沫的迹象:一是多数股价已经透支业绩;二是资金推动型;三是利空当成例好炒作。
目前股市的潜在风险:这次是由信贷主导的资产泡沫,其破灭将直接导致资产负债表型衰退,更集中地体现在银行身上,对股票市场和经济的伤害将比过去更大。
第三,新能源成为最容易忽视的泡沫经济。中国新能源快速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意义重大:既能提高我国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又能促进内需,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大跃进”现象:中国在2008年的绿色能源投资超过156亿美元,比2007年上涨18%。北美洲可持续能源的新投资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8%。中国连续四年实现新增容量翻番,2008年突破2千万千瓦大关。目前,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设备制造者。中国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风能市场。
目前潜在的风险:
成本大。据初步估算,若以煤电成本为基数,生物质发电成本为1.5倍,风力发电成本为
1.7倍,而光伏发电成本更高达11-18倍。
市场容量小。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虽然在2008年底已突破1200万千瓦,但其中仅有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入网发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目前我国风电市场的容量,远远不能满足众多风电企业的需求。”
大量企业亏损: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分会的初步调查显示,全国70%至80%的风电场发电量远远低于计划,这一切源于匆忙上马、不严谨地进行前期可行性论证,目前排名稍后的企业已经处于半停产阶段。
投资效益较低:同样的财政补贴用以改造常规能源和发展农村沼气,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从增加就业看可能更合算。
我们需要对我国新能源发展具有正确的定位:新能源不是刺激内需的主要手段。提高低碳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式应以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等为主,新能源发展为辅。
第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大。财政部曾表示,今年地方政府为中央项目的配套资金在6000亿元,但地方债只有2000亿元的规模,余下仍有4000亿元的缺口。
据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测算,目前中国地方债务总余额超过4万亿元,约相当于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这还不包括“隐性债务”。[Page]
三、未来政策取向分析
1、经济危机背景下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总基调不会改变。
2、未来政策需要结构性转型。首先,当前如此巨大财政投资的刺激政策难以持久。其次,通货膨胀的预期需要货币政策的适当改变,新增贷款应该有所减少。第三,兼顾经济结构调整
3、需要应对多种不确定性。
首先,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可能会让经济泡沫浮出水面。目前,银行体系充裕的流动性如同潮水,掩盖了许多风险,一旦货币政策开始紧缩,一些经济泡沫就将破裂。
其次,经济泡沫一旦破裂,可能导致经济二次探底,往往会加大经济调整的幅度和长度,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教训可供借鉴。
第三,可能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压力。9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正面谈到了通胀风险,9月25日G20峰会胡总书记再次强调警惕潜在通胀风险问题,这无疑表明中央对通胀已越来越关注了。
4、需要加速改革来激发新的增长极。
首先,经济之危也是体制改革之机。拆除玻璃墙,放松行业管制,启动民间投资来接手政府投资。
其次,经济之危也是经济增长格局转变之机。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实施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现经济由外向型向内向型转变。
第三,经济之危也是加大新农村小城镇建设、极大激发农民消费浪潮之机。启动农民消费需求是能够对冲外需下降的唯一途径,推进城市化时间太久,完善农村社保成本太大,建设小城镇作为过渡较为现实可行。
四、2010年经济预测
1、需要出口将复苏性低位反弹
首先,全球经济中存在十大不不利因素,将影响经济复苏的进程。主要发达经济体自主增长乏力、各国救市政策效应递减、金融系统可能出现二次风险、各国政府债务风险日益严重、大宗商品价格上推通胀压力、失业率上升、再储蓄化和再产能化道路漫长、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热钱可能回流新兴市场。
其次,主要受今年低基数影响,明年世界经济将出现低位反弹。联合国:今年全球GDP减2.5%,明年正增长1.6%以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全球经济增幅可能略低于3%。
第三,受世界经济技术性回升带动,明年我国出口将间歇性复苏。美国制造业去库存化异常猛烈,四季度的工业产出很可能较快上扬,这种订单增加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骤然转向,对中国出口产生拉动。
2、投资
首先,政府投资效应将衰退。4万亿投资中,最有保障的是中央投资。中央投资规模两年达到1.18万亿,2009年安排的规模大约是一半。按财政部的数字,今年大约是4875亿,明年还有接近6000多亿。地方政府投资这一块,今年已经显出投资不济的“败象”。明年各地都会出现不同的政府债务恶化,这进一步限制地方投资的能力。
其次,民间投资启动可能“雷声大、雨点小”。投资领域存在“国进民退”现象。前7个月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同比增长49.9%,占全部投资32.3%,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而同期民间投资增长34%,远低于国有投资。
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也于8月上旬上报国务院,该意见计划向民间资本开放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保险、文教卫生和公共服务等五大领域。
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民间投资20条”包括扩大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范围,削减行政许可事项、改进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减轻民企税费负担等若干方面。这当中包括一系列政策亮点,比如研究制定《放贷人条例》、适当放开中小企业债券市场、民企税后利润进行再投资和技术研发可享受税收抵免等。
第三,明年投资的增长点来自两方面的“由负转正”。
房产土地开发: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25.3%;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492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7%。
库存投资:库存投资由“负增长(去库存化)”转为“正增长(再库存化)”。
3、消费可能放慢
首先,居民消费潜力大。城市居民消费需求还存在进一步的提升空间,相对于发达国家在相同历史阶段的消费状况。农村消费潜力更大,2007年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94.4台,电冰箱26.1台,空调8.5台,分别占城市的68.5%、27.5%、8.9%。
其次,政策刺激作用减弱。政府刺激内需的短期政策空间受限,而且政策效应还面临边际递减困境,甚至提前消费的负面效应会出现。明年可能的新政策但也只能保存量,不能产增量。
第三,汽车住宅消费减弱。
第四,今年基数较大。
4、出现温和通货膨胀
首先,国际市场传导有限。当前国家市场资源原材料价格已经上涨较大;明年原油将供大于求;世界各国有望在明年陆续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很可能会带动近期美元汇率的触底反弹。
其次,国内市场难有大的涨价动力。产能过剩、农业连续丰收、国家资源储备充实、居民收入增长平稳等因素制约银行信贷对CPI的传导。
第三,涨价主要动力。CPI的翘尾因素,资源价格的政策性调整。
5、初步预测
2012年以来, 宏观经济出现了新特点:经济增速下滑。目前, 不仅是GDP指标说明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而且, 有多重指标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正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点。
(一) GDP季度增速连续下滑
从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达到国际金融危机后峰值的11.9%以来, 就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自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至今, GDP季度增速分别为:10.3%、9.6%、9.8%、9.7%、9.5%、9.1%、8.1%和7.6%。2012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6%, 创出2009年以来的新低。
GDP增速下滑的国内原因, 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减少:“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进入尾声, 政府投资减少, 社会投资减少, 社会总需求下降;保障性住房的进程比较缓慢, 不能弥补房地产调控导致的房地产及与房地产相关产业需求下降, 因而, 社会总需求下滑;传统产业升级进展缓慢, 不能有效地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张;七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期, 鲜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和创新, 难以形成新的产业及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不足以支持社会总需求的扩张;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下降, 消费占GDP比重为42%, 而美国消费占GDP比重超过70%, 消费疲软导致社会总需求增长乏力。
(二) 欧债危机拖累出口, 经济增速下滑
海关总署2012年7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 同比增长8%。其中, 出口9543.8亿美元, 增长9.2%;进口8854.6亿美元, 增长6.7%。今年上半年进出口的增长仅是个位数, 距离10%的全年目标存在差距。在出口方面, 外部需求持续疲软, 利用外资减少、外商投资对出口贡献减弱, 出口产品的综合成本居高不下;进口方面, 中国经济自主减速回落, 内需减缓, 上半年贸易顺差扩大主要由内需萎靡所致。
受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和欧元区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 美欧国家进口需求仍然低迷, 今年下半年, 外需疲弱的状况仍将持续, 总需求偏弱, 经济仍在下行通道。
(三) 电煤关系出现逆转, 表明经济处于下滑过程
电煤关系出现逆转。用电量增速的放缓, 已经波及上游的煤炭工业。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明显地体现在用电量增速下降甚至是负增长上。由于GDP具有人为编制成分, 因而, 电力需求成为反映经济增长更加可靠的指标, 用电量增速放缓说明用电需求降低, 经济增长进入下滑区间。煤炭需求放缓, 煤价下跌, 港口电煤库存激增。一方面是库存的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是煤价的大幅跳水。6月20日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 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每吨729元, 创指数发布以来单周最大跌幅。煤炭价格和需求量齐降, 表明经济仍处于下滑过程之中。
(四) 贷款增速降低, 社会投资谨慎影响经济增长
2012年以来, 银行业贷款增长速度降低, 表明宏观经济增速处于下滑的区间。2012年4月对企业新发放的中长期贷款额为人民币1265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46%, 5月份贷款也维持疲软。一方面, 在经济方面的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利润下降的情况下, 许多企业决定暂缓项目或扩张计划, 对于是否贷款的犹豫情绪弥漫整个中国经济领域, 企业对于借贷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 今年, 央行已连续两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系统的资金已比较充裕, 然而, 对于出口等困难行业的企业或房地产开发商等不再受政府青睐的企业, 银行也不愿放贷。因此, 贷款增速降低, 经济增速下滑。
二、以宏观调控政策新组合,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面对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新特点, 既不能淡然处之、以不变应万变, 也没有必要操之过急、进退失据, 需要从容不迫, 冷静应对, 审时度势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调整后的宏观经济政策新组合为:以稳健的、可预期的货币政策为控通胀、促进经济持续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努力恢复和发展资本市场, 以虚拟经济增长刺激社会投资和消费增长, 促进经济增长、缓解通货膨胀;以“以民为本”的财政政策为突破口、增加居民消费能力, 以消费增加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抑制通货膨胀。
(一) 坚持稳健的、可预期的货币政策
刺激总需求扩张, 稳定经济增长, 可以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由于当前货币存量M2高达93万亿元, 货币供给量远远大于货币需求量, 通货膨胀卷土重来有坚实的货币基础。
因此, 应对经济下滑的新特点, 在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 宜慎用宽松的货币政策, 不必连续地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而要坚持稳健、透明、可预期的货币政策, 只须适度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以实现控通胀的目标, 为资本市场恢复和发展及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 努力恢复和发展资本市场
恢复和发展资本市场, 构建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称的资本市场, 除了目前已推出的各项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外, 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政府证券市场规制和制度改革。
1. 改革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不对称的交易制度, 建立对称性交易制度。
当前, 证券市场非对称交易制度, 是高悬于资本市场复苏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不改革, 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一是颤颤巍巍的资本市场好景如同春寒一样靠不住, 点燃投资者希望的小行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资本市场大盘会重新陷入阴跌;二是现行的非对称交易制度导致做空容易做多艰难, 资本市场继续成为猎杀普通百姓财富的“丛林”;三是政府管理部门和资本市场投资者们盼望资本市场复苏的良好愿望都会灰飞烟灭, 消磨了政府的公信力。
将证券市场非对称交易规则改为对称交易规则迫在眉睫:第一, 交易时间规则对称。要么股指期货与国际惯例接轨, 仍然为T+0, 则股市现货市场交易规则从T+1改为T+0;要么股市现货市场交易规则不变, 仍然为T+1, 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与国内惯例接轨, 从现行的T+0改为T+1。第二, 交易资金使用规则对称。要么股指期货与国际惯例接轨, 交易资金维持现有的1:7杠杆率、继续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 则股市现货市场交易资金也可以有同样的杠杆率、也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要么股市现货市场交易规则不变, 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与国内惯例接轨, 从现行1:7杠杆率改为1:1, 取消保证金交易制度。
2. 恢复资本市场“晴雨表”功能, 应停止资本市场做空机制。
一是立即停止股指期货市场的做空机制, 停止股指期货挂空单合约的交易, 勒住股指期货的缰绳;二是立即停止资本市场现货市场做空机制, 停止资本市场融券业务。
3. 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新股发行改革的要点, 是监审分离。证监会下面再单独成立一个IPO的审批部门, 该部门完全独立于监管部门, 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有严格的隔离墙制度。在新股制度发行制度彻底改革之前, 可以考虑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停止发行新股, 给资本市场喘息的机会。
4. 建立强制分红制度。
可以由证监会作出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利润的现金分红应该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2-3个百分点, 每年现金分红截止期为5月31日。凡每年6月1日仍然对上年利润不进行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 强制将上市公司利润的一部分用于股民分红, 股息应该高于同期银行利率两个百分点以上。凡不分红的上市公司, 所有高管都不能加薪和发奖金。建立强制分红制度, 投资者愿意长期持有股票, 资本市场才会稳定。
5. 建立平准基金。
如果不能停止资本市场做空机制, 就必须建立A股平准基金。对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 A股平准基金既要进入股市现货市场也要进入股指期货市场, 在两个市场上同时进行操作, 才能有效地打击利用股指期货市场炒作的投机行为, 稳定资本市场。平准基金让资本市场做空杀跌者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坚持价值投资的股民和基金有利可图, 就能吸引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证券市场, 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三) 财政政策从“以资为本”转向“以民为本”
财政补贴从“以资为本”转向“以民为本”, 就是清理财政补贴, 将原来补贴出口企业、生产消费品企业的资金转向直接用于补贴居民消费, 增加全国居民的消费能力, 以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促进消费扩张和经济结构调整。这样, 不仅可以通过居民消费有效地拉动国内需求, 而且能够帮助老百姓提高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 明显地改善民生。
可以采用所有的消费补贴都不以现金的形式、而以消费券的形式直接发给居民。消费券既可以买国产的汽车、家电等消费品, 也可以购买国产的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还可以用于支付房租水电等。消费券使用的截止日期为当年11月底, 以便于财政部门结算。只要是国内民族企业的产品, 都可以用消费券购买, 以有效地扶持民族企业, 增加民族企业的就业, 提高就业者的收入, 建立有效提高居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进而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奠定有效扩大内需的微观经济基础。
1. 将出口退税改为居民消费补贴, 弱化国际动荡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有计划地、逐渐地减少出口补贴, 将减少的出口退税改为居民消费补贴, 直接增加居民购买力, 将有效地扩大国内消费。国内消费增加了, 生产内需产品企业生产经营扩大, 原来从事出口企业从国外市场转向一个日渐扩大的国内市场, 弱化国际动荡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能促进内需的增加, 实现消费占GDP比重逐渐提高, 以消费增加促进经济增长;还能从源头上减少出口、降低外汇储备, 减少中国持有的外国政府债务, 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 将节能家电补贴改为消费补贴。
将节能家电企业的财政补贴改为按全国的户籍人口给每人发放消费券, 不仅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而且, 有利于核实全国的总人口数, 节约了用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财政支出。
3. 将“菜蓝子”等稳定价格的补贴改为居民食品消费补贴, 提高居民福利和财政补贴效率。
将用于“菜蓝子”的财政补贴改为居民食品消费补贴, 既可以有效地促进消费、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 而且能够提高财政补贴效率, 可以降低行政成本, 减少权力寻租和腐败的空间。
4.“以民为本”降低个人所得税。
从2004年开始的宏观经济调控,中国至今未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了外部经济的波动带来的冲击与影响。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原本会导致世界流动性的短缺,但是美国政府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联手干预导致了情况的逆转,来自于政府的注资干预,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全球货币的供给。而来之外部世界的这种波动,使得中国经济同时面临流动性过剩以及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这两大冲击。面对这样的外部冲击,中国应当采取怎样的政策呢?
首先,中国不能与美国作反向调整,这就是说,当美国通过大幅降息来解救次贷危机的时候,中国绝不可以采取加息的政策来反通胀,因为采取这种反向调整的结果,将会导致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的倒挂,从而导致美国的资金更多地流入中国进行短期套利,进而迫使央行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结果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将被境外资金加速流入所产生的货币增长效应所抵消,而这反过来又会导致物价与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扬。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当央行采取加息政策后,人民币就会逐渐地成为高息货币,于是人民币就会在套利资金流入和利率上升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速升值,这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强化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并诱致更多的境外资金流入套汇。如此自我强化的通货膨胀,将使中国的宏观调控陷入困境。
其次,就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外部输入、且具有明显的成本推动之特征而言,中国的宏观管理当局也不能采取紧缩货币的加息政策,因为加息只在治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时才是有效的。当然在通货膨胀是由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就更加没有理由加工资了,因为这样做必定会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直至造成工资与物价轮番上涨的严重后果,而这很容易导致经济滞胀。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对外还是对内,中国都没有理由采取紧缩性的加息政策。那么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调控方法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具体说来,我们大致可以采取以下的政策组合来抵销外部的冲击,使中国的经济能够在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下继续增长:
第一,采取中性的或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或者降低与世界基础货币美元的息差,借以达到阻止境外投机套利资金的流入,因为只有采取这样的政策,才能从源头上控制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稳住基准利率的情况下,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在短期内则可采取提高准备金率与信贷配额的方法来加以控制。
第二,针对中国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然偏快的情况,在采取中性与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应当果断地选择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这是因为当今中国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投资规模过大高度相关。更为重要的是,在开放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因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只会导致更多境外投机资金的流入,所以比较有效的方法当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因为财政政策的变化不会直接改变货币的内外价格而导致投机性的资本流动。
第三,在中国目前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普通百姓的损失,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偿。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不能靠增加工资来解决的,因此,最好的补偿方法就是对低收入者给予补贴,而且应当进行补贴的只能是在当前物价上涨中占比最高的食品。
【宏观调控政策】推荐阅读:
宏观调控法论文11-04
电子政府与宏观经济调控09-16
历年房产调控政策12-11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06-14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文09-27
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分析11-26
2024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07-27
调控措施07-06
调控情绪10-04
调控考试焦虑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