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学资料(通用8篇)
[来源]伞形科-白芷-根
[性状]类圆片切面:白,粉质,棕色细环纹皮部宽,密布棕油点 气香味辛
2.葛根
[来源]豆科--野葛/甘葛藤--根[性状]竖切片/小块状。切面:白,滑细,粉性,纤维性质坚韧,不易折。
3.[来源]葫芦科--栝楼--根[性状]类圆片。切面:白,粉性,淡棕筋脉点放射状排列质坚硬,不易折。
4.黄芩
[来源]唇形科--黄芩--根[性状]类圆/不规则片。切面:黄,放射纹,遇潮易变绿。味苦。
5.黄连
[来源]毛茛科--黄连--根茎[性状]不规则片,外皮粗糙黄褐味极苦。
6.板蓝根
[来源]十字花科-菘蓝-根[性状]类圆厚片,表面灰黄,纵皱切面:皮部黄白,木部淡黄,棕灰环纹放射纹或裂隙。
7.白头翁
[来源] 毛茛科-白头翁-根
[性状] 不规则片。外皮黄褐易剥,纵皱,根头白绒毛切面淡黄,放射纹或裂隙
8.大黄
[来源] 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根及根茎[性状] 块片状,表面黄棕断面淡红棕/黄棕,颗粒性,质坚实根茎:髓大,星点(异常维管束)根:形成层环明显,放射状纹理气清香,嚼之粘牙,沙粒感,唾液染黄
9.粉防己
[来源]防己科-粉防己-根[性状]圆厚片,表皮灰棕
10.苍术
[来源] 菊科-茅苍术、北苍术-根茎[性状]不规则厚片。外表褐/黑棕 切面黄白,朱砂点,起霜气香特异
11.泽泻
[来源]泽泻科--泽泻--块茎
[性状]类圆厚片。切面黄,粗糙,颗粒性,散在星点质坚实,不易折。
12.干姜
[来源]姜科-姜-根茎[性状]不规则片,指状分枝切面黄白,筋脉点,淡棕环纹,粉性,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姜气姜味)
13.乌药
[来源]樟科--乌药--块根[性状]类圆薄片。外皮褐、薄、易脱,切面淡黄,木部宽,细致放射纹,质轻脆易碎。气香。
14.茜 草
[来源]茜草科--茜草--根/根茎
[性状]不规则厚片/段外表棕红,细纵纹,栓皮易剥落切面皮窄木部大,淡红,有小孔
15.川芎
[来源] 伞形科-川芎-根茎-结节状拳形团块
[性状] 蝴蝶片切面黄灰,棕色油点,波状环纹质坚实,气香特异,苦辛,麻舌天 花 粉
16.[来源]罂粟科-延胡索-块茎[性状]不规则碎块断面黄褐,角质,质坚脆,味苦
17.丹参
[来源] 唇形科-丹参-根[性状]不规则段,外表棕红,纵纹,粗糙切面黄色放射纹如
星点质坚实,味苦
18.[来源] 苋科-川牛膝-根[性状] 类圆片、灰褐、纵皱 切面黄白筋脉小点排成数圈同心环
19.川贝母
[来源] 百合科-川贝母-鳞茎[性状]心形,表面类白色,较光滑两鳞叶大小悬殊,大抱
小,小叶露出部呈新月形--怀中抱月
20.桔梗
[来源]桔梗科--桔梗--根[性状] 圆薄片,外表黄白,纵沟,切面金井玉栏,质坚脆,易
折。边不齐,皮部类白,淡棕环纹,木部淡黄
21.远志
[来源] 远志科-远志-根
[性状] 外表浅棕,横皱纹,似蚯蚓。去木心-筒状,纵裂缝,中空未去木心-木部黄白,易与皮部分离 味苦刺喉
22.天 麻
[来源]兰科--天麻--块茎[性状] 不规则薄片,光泽半透明。切面平坦,角质,淡黄,白色筋脉纹。嚼之发黏。
23.党参
[来源]桔梗科-党参-根[性状] 短段。外表淡棕黄,纵沟纹 切面皮部淡棕黄,木部黄白,放射纹特殊香气,味甜
24.太子参
[来源]石竹科--孩儿参--块根[性状]形似鼠尾,表面黄白半透明,细纵纹断面黄白而亮,粉性/角质质脆,易折。味甘苦
25.黄芪
[来源]豆科--蒙古黄芪、膜荚黄芪--根
[性状]类圆片。外表淡棕黄,曲折裂隙切面皮部黄白,木部淡黄,棕色环/放射纹似金
井玉栏嚼之豆腥气
26.白术
[来源]菊科-白术-根茎
[性状]不规则纵切厚片外表黄棕,粗糙,瘤突切面黄白,散在棕油点质硬,气清香
27.山药
[来源]薯蓣科-薯蓣-根茎
[性状]类圆片,外表浅棕嚼之发黏,久尝发酸
28.甘草
[来源] 豆科-甘草、胀/光果甘草-根/根茎[性状]类圆厚片。外表红棕,粗糙,显著纵
纹切面黄白,棕环,放射纹,纤维性粉性特殊甜味。
29.当归
[来源] 伞形科-当归-根[性状]类圆/不规则薄片。外表黄褐/棕褐切面边棕褐,棕环纹,木部黄白,油点棕质柔韧,异香浓烈。
30.何首乌
[来源]蓼科--何首乌--块根 [性状]不规则厚片,棕褐,皱,粗糙,凹凸不平云锦状花纹,延胡索 川牛膝
质坚硬
31.白芍
[来源] 毛茛科-芍药-根[性状]类圆薄片,外表类白 切面:平滑,灰白,角质,环纹,放射纹质坚脆,味酸、苦
32.麦冬
[来源] 百合科-麦冬-块根
[性状] 纺锤形,端尖,表面黄白,细纵纹断面类白,半角质,中柱细小
33.黄柏
[来源]芸香科--黄皮树--树皮[性状] 均匀条状,鲜黄色,纤维性,味极苦
34.厚朴
[来源]木兰科--厚朴--皮[性状] 卷片。表面灰褐粗糙;内面深紫平滑,划之油痕;断面油
性,小亮星,气辛香。
35.杜仲
[来源]杜仲科--杜仲--树皮[性状]板片,表面淡棕,纵纹;内面暗紫光滑断面:细密银白弹性胶丝相连
36.大血藤(红藤)
[来源]木通科--大血藤--藤茎 [性状] 椭圆厚片,红棕皮部向黄白木部嵌入,呈放射状,似车轮,导管孔明显。质坚实,气异香。
37.川 木 通
[来源]毛茛科--小木通--藤茎[性状] 圆形横切片。切面木部浅黄棕,黄白放射纹,布满
导管孔;髓小,类白或黄棕,空腔
38.鸡血藤
[来源]豆科--密花豆--藤茎[性状] 斜片。切面红棕,木部多数小孔,与含红棕树脂皮部
相间排列,小形髓偏一侧,形成3~8个偏心性环。质坚实,纤维性强。
39.钩藤
[来源]茜草科--钩藤--带钩茎枝[性状]圆柱段。表面红棕枝节上两个弯钩对生向下
40.决 明 子
[来源]豆科--决明--种子[性状]短圆柱形,两端平斜,形似马蹄外表黯棕,光滑光泽,有突棱线和凹纹皮薄。质坚。
41.砂仁
[来源]姜科--阳春砂--果实
[性状]果实:卵圆,表面棕褐,密生刺突,皮薄质轻脆种子团:球形,有膜间隔
种子:黯褐坚实,不规则多面体,气香浓似樟脑
42.小 茴 香
[来源]伞形科--茴香--果实[性状]圆柱双悬果形似稻谷,表面黄绿,两端略尖,特异香气。
43.麻黄
[来源]麻黄科--草麻黄--草质茎[性状]细长圆柱段表面黄/淡绿,细纵脊,粗糙,体轻,质脆,易折断面纤维性,边黄绿,圆形红棕髓(玫瑰心)
44.辛夷
[来源]木兰科--望春花/玉兰--花蕾[性状]形似毛笔头,外表密被灰白茸毛,光泽
内面紫棕,光滑,气香
45.金 银 花
[来源]忍冬科--忍冬--花
[性状]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绿白,密被短柔毛。气清香。
46.[来源]桃金娘科--丁香--花蕾[性状]研棒状。棕褐色花冠圆球,4花瓣复瓦抱合,黄色花药。萼筒圆柱红棕,4枚三角萼片十字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香浓,味辛辣、麻舌
47.红花
[来源]菊科--红花--花
[性状]鲜艳橙红管状花质柔软。异香。水泡后,水变金黄色,花不退色
48.茯 苓
[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性状]立方小块。类白色,颗粒感,略粗糙。质坚实丁 香
49.猪苓
[来源]多孔菌科--猪苓--菌核[性状]
木质,颗粒状。质硬体轻如虚木
50.朱砂
[来源]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
[性状]朱红色粉末,染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高职类中药学专业和培训学院参加中药调剂师培训的学生48人, 随机分成PBL模拟药店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 每组24人。
1.2 教材及教师
2组学生使用教材均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谭德福主编的《中药调剂学》 (第2版) , 参考书籍由学生自主选择。2组学生均由具有丰富理论教学、实训教学或中药调剂师培训经验的教师授课。PBL模拟药店教学组教师经过系统的学习及培训, 掌握了PBL模拟药店教学法的理念及方法。
1.3 实施方法
1.3.1 传统教学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 即“我讲你听, 我做你看, 预习—听课—练习—考核”, 教师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板书讲授实训步骤和内容, 学生主要进行“放羊式”的自我实训。
1.3.2 PBL模拟药店教学组
带教教师模拟患者口吻提出问题 (问题要求具有开放性、真实性, 且在医院和药店中患者提问频率较高) , 学生也可与模拟患者 (带教教师) 进行互动, 对提出的问题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进而通过查询资料, 模拟药店 (实训室等) 实地感受、动手操作, 自我反思、角色转换等形式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中发言, 其他学生补充, 有不同观点、意见可随时提出, 提倡讨论。最后讨论答案, 并集体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引导者而非讲授者,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尽量不干涉, 不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 对学生的评估主要涉及知识背景、提问过程、交流和沟通技巧等。
1.3教学效果评估
(1) 统一笔试及操作技能考核。由非授课教师出题, 操作技能考核内容为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笔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及案例分析题, 操作考核包括鉴认中药、审方、计价和处方处理意见, “一把抓”称量与包扎, 现场模拟“医患”对话等。成绩≥90分为优秀, ≥80分、<90分为良好, ≥60分、<80分为及格, <60分为不及格。 (2) 问卷调查。由非授课教师对2组学生就教学理念、实训效果、能力锻炼及小组成员协作关系等多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无记名方式。
2 结果
2.1 笔试及操作技能考核结果 (见表l、2)
由表1可见, 笔试成绩2组无明显差别, 进一步分析试卷发现:传统教学组学生选择题的正确率高, PBL模拟药店教学组学生的简答题重点抓得好、案例分析准确性高且在审方处理意见栏遗漏的少。由表2可见, 操作技能考核成绩PBL模拟药店教学组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 PBL模拟药店教学组学生大部分成绩达到良好及优秀, 而传统教学组大部分成绩为及格。
2.2 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3)
PBL模拟药店教学组学生课前准备认真, 实训时积极进行“医患”对话, 积极参与讨论, 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实训气氛活跃;传统教学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师生互动性差, 大部分学生课前没有预习, 依赖教师讲授, 进行被动学习。问卷调查发现, PBL模拟药店教学组学生大部分认为课堂吸收效果好, 学习兴趣高,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 动手能力增强, 对患者具有同情心,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传统教学组学生对上述方面的认可度较低。2组学生均要求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特别是要求增加动手操作机会。
3 讨论
中药调剂学是研究中药药剂的调配、发售及服用等相关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的一门学科。
它与中医临床联系密切, 是面向社会的一门实用性学科。作为高职生, 除了要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PBL模拟药店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模拟医患角色, 进行角色转换, 使学生体验到“患者”及做“中药调剂员”的不同心理, 同时学生直接参与实训教学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可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此外, 该教学法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PBL模拟药店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教师以模拟患者和指导者的双重身份来进行实训教学, 改变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的状况, 树立为实践而教、为技能而教的思想, 真正把高职教育推向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轨道上来。
本研究2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相当, 操作技能考核成绩PBL模拟药店教学组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PBL模拟药店教学组学生大部分认为课堂吸收效果好, 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动手能力等均有所提高, 以上结果充分体现了PBL模拟药店教学法的优势。该教学法采用模拟药店情境下的“医患”对话设置问题, 通过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的策略, 以问题为中心, 师生互动,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地感受、动手操作、讨论、教师指导等多种方式的结合, 当堂解决问题,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不断发现新问题。
PBL模拟药店教学法的设问均结合中药调剂“窗口”中常见案例, 从现有的课本难以直接找到答案, 此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主动利用多种学习工具获取信息, 细心体验“患者”及“中药调剂员”的不同心理以获取临床资料, 这样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 如动手、文献检索、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综合理解、逻辑推理、口头表达、医患沟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等能力, 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生理论水平低、动手能力差, 面对患者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研究结果也表明, 传统教学组学生在理论考试中选择题的正确率略高, 但案例分析能力则明显不如PBL模拟药店教学组。这也体现了传统教学法主要依赖教师讲授,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激发, 缺少动手机会, 使其不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缺乏探究精神。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 PBL模拟药店教学法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中职教育 中级技工 中药调剂 教学
一、学情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中,技校学生文化基础差,依赖性强,配合度较低。但是大多数又十分功利,对于今后的职业期望较高。
二、课程设置与意义
中医药已在医疗体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更多的中药调剂人才。中药调剂课程的设置完全符合政策导向,并有效结合了实际就业情况,具有实践的工种指导意义。
三、基本教学要求
1.教材
本课程教材使用为《中药炮制技术》,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主要讲授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该教材有教学大纲及配套教学视频,但成书时间较早(2002年9月),与现行2010年版《中国药典》部分有差别。
2.传统教学模式
该课程根据教材,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主要分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课时分配比率约为4:1。
四、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
1.参考中药调剂员职业标准丰富教材
鉴于该课程开设的意义,笔者在深入了解教材《中药炮制技术》 后,参考国家职业标准《中药调剂员》,挑选《中药调剂员(初级)》《中药调剂员(中级)》为参考补充教材。该教材没有配套的药材图谱,故参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中药调剂员参考用书《中药饮片彩色图集》制作教学课件。
2.以中药调剂员职业要求优化课程内容
(1)理论课程内容的优化。将基本参考书的内容与基础教材相结合,根据中药调剂员工种的职业要求,对理论教学进行补充扩张。以基础教材《中药炮制技术》为引线,将教材内容根据工种要求进行归类,标记级别:初、中级工共同要求掌握的药物及中药炮制方法标记为“☆”,只有中级要求药物及中药炮制方法标记为“△”,工种不做要求则不标记。若遇到高级工要求内容会提示区别标记为“○”。
制作课件,引入《中药饮片彩色图集》的药材图片及视频内容。以选用清晰、特征鲜明的图片为主;选用实验操作的记录视频,设备产品介绍视频,相关行业新闻视频,相关电视节目视频等。
(2)实验课程内容的优化。紧密结合《职业标准》中临方炮制方法的掌握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炮制操作实验。利用模拟实际建造的中药调剂实验室进行调剂操作方法的教学与角色场景模拟。
3.以直观法改进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运用上,药材图片清晰并可以任意缩放;理论内容标记重难点等级;运用视频内容丰富理论教学;充分运用生活经验来传递相近的炮制方法及成品性状讲解;配合板书,理清各步操作流程与主要思路;课后布置回顾性作业,巩固教学效果。
(2)实验教学模式。边示范边讲解的引领操作,充分利用视频多媒体演示,“药材识别”部分以原药材标本为基础,而付药、用药服药方法的咨询等进行实际的角色场景模拟训练。
4.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反馈
(1)理论教学。笔者对于所授课班级共计95名中技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100%对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表示喜欢,45%觉得课程安排太紧凑,75%认为作业对于掌握知识并没有太大帮助,100%对于经验及职业相关教育内容表示欢迎,38%希望通过企业实习来掌握理论知识,另有26%觉得自己今后未必会从事相关职业。
(2)实验教学。“总结操作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80%解释的比较浅显,需要老师不断地引导。对于中药调剂实验室的场景教学,100%表示非常受用。
五、小结
笔者对于中药调剂课的教学,在加入了职业工种教学后,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有了积极的意义。但问题依然突出:教学内容多,节奏过快,合理的教材编撰变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理论作业的安排,职业考试试题库的建立非常重要;整体课时安排过少,实验课时不足,可将该课程分为上下部分,分为两个学期教学与实践,使学生的技能掌握更加熟练。
参考文献:
[1]陈志佳.技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4).
[2]罗玲英,苏兰宜,王加文等.中药炮制技能型人才需求及培养的可行性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7).
一种中药根据炮制的不同,功效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临床调剂的药师则要根据中药处方的不同,调配出正确的炮制品种。如地黄,生用味甘、苦,性寒,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经黄酒蒸后,名为熟地黄,性味变为甘、微温,功能滋阴补血、益肾填精。天南星,性味辛温,功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经牛胆汁制后名为胆南星,性变成苦凉,专涤热痰、熄风定惊。那么,如果处方只写药物的正名(包括常用别名和冠以产地、质量要求的名称)或炮制方法不明确的名称,中药调剂人员如何付药呢?以白术为例,有炒白术、土炒白术、焦白术、生白术四种,但处方只写“白术”或“炒白术”该如何付?有些缺乏经验的药师由于对中药的炮制类别及处方付药不甚清楚,往往会在调剂中出现差错。为了确保中药疗效,避免各行其是,就需按传统付药习惯,给予正确的中药饮片。
药材炮制方法不同
处方调配各不相同
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主要功能为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用于治疗脾虚引起的泄泻、脘腹虚胀、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并可以治疗胎动不安等症。
白术不同炮制品种效用区别是:生白术,浸润切片干燥,主要用于健脾燥湿,临床用的较少;麸炒白术,切片后麦麸炒可缓和燥性,增强健脾和胃的作用,临床上用的较多;土炒白术,切片后灶心土(伏龙肝粉)炒,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焦白术,切片用强火炒至焦黄色,取其温中止血作用。临床中若处方写白术、炒白术、贡白术应付麸炒白术;写土白术、土炒白术应付土炒白术;写焦白术、焦术应付焦白术;写生白术应付生品。
大黄:苦、寒,归脾、胃、心、肝、大肠经,其主要功效为攻积导滞、泻热通便、活血祛瘀,用于实热便秘、食积痞满、血瘀经闭,还可治疗因实热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吐血以及烧伤等。
不同炮制品种效用区别是:生品大黄,浸润切片干燥而成,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胃气;酒大黄,切片黄酒闷润炒,缓和泻下作用,借酒提升之性,引药上行可清上焦实热;熟大黄,切咀用定量黄酒蒸透,泻下作用缓和,并增强活血祛瘀的功效l大黄炭,切片炒至焦黑色,泻下作用极弱,并有止血作用,用于大肠积滞而致的便血。临床中处方写大黄、生大黄、川军、绵纹应付生大黄;写酒大黄、酒军应付酒炒大黄;写制大黄、熟军、熟军咀、熟大黄、炙川军应付熟大黄,写大黄炭、川军炭、绵纹炭、军炭应付大黄炭。
半夏:为辛温有毒之品,归脾、胃、肺三经,其主要的功能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温化寒痰、降逆止呕的首选药,炮制的目的是因为生半夏有毒,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产生麻木、肿胀、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使人窒息。各种炮制方法都为解生半夏的毒性,以缓和药性,使其服用安全有效。
不同炮制品种效用区别是:清半夏,清水浸漂去毒,加白矾,泡、煮而成,长于化痰;姜半夏,清水浸漂去毒,加白矾、生姜煮,取其和胃止呕的功效;法半夏,清水浸漂去毒,加石灰、甘草浸泡,偏于燥湿化痰,半夏曲,即法半夏面与六神曲面共制,重于化痰、温胃消食。虽然各法炮制的半夏功效有共同点,但侧重点却也不同,在处方调配时还要加以区别,如处方写半夏、法半夏、法夏、制半夏、京半夏应付法半夏;写姜半夏、姜夏、姜夏片应付姜半夏;写清半夏、清夏、半夏片应付清半夏;写半夏曲、炒半夏曲应付麸炒半夏曲,而生半夏是半夏的生品,有毒,有专人保管,在处方调配时要严格把关。
黄连:为苦寒之品,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味道极苦,入心经可泻心火,适用于心火炽盛,热病心烦、吐血、衄血、肝胆火盛、目赤肿痛。
不同炮制品种也有不同的区别:生黄连,去净杂质、去净须根即成,苦寒性较强,多用于泻火燥湿、解毒,主治热盛心烦、湿热痢疾、口舌生疮、痈疖疮疡等;酒黄连,净黄连用黄酒拌炒而成,可引药上行,治疗头目之患、目赤肿痈;姜黄连,净黄连用鲜姜汁拌炒而成,可缓解黄连的苦寒之性,善治胃热呕吐;吴萸连,净吴茱萸煎汁与黄连拌炒而成,可抑制黄连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可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治疗吞酸胁痛,黄连炭,净黄连炒炭而成,取其清热止血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酷浸炒;治上焦之火则以酒炒;治中焦之火则以姜汁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这说明了炮制方法不同,治疗的部位不同,所起的作用也迥然有别。如处方写黄连、川黄连、川连、云连应付生黄连;写姜黄连、姜连应付姜黄连;处方写酒黄连、酒连应付酒黄连;处方写吴萸连、萸黄连、萸连应付吴萸连;处方写黄连炭应付黄连炭。
黄芩:为苦寒之品,归肺、胆、胃、大肠经,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此黄芩为清热燥湿之要药,并能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常用于湿热泻痢、肺热咳嗽、血热出血,胎动不安等。
不同炮制品种的功效区别较大,如生黄芩,净黄芩置于沸水中稍煮或蒸后,切片干燥,这种炮制加工的目的是“杀酶保甙”,生黄芩遇水后颜色会变绿,说明黄芩甙已被水解,黄芩的功效也会失效,生黄芩的清热泻火力强;酒黄芩为黄芩片用黄酒拌炒而成,酒黄芩入血分,并可凭借酒力以升腾,多用于目赤肿痛、上部血热出血,又可缓和其苦寒之性;黄芩炭,为黄芩片炒至焦黑色,保其存性,具有清热止血的作用,多用于出血症。【在过去枯黄芩(老根空心者)与条黄芩(新根实心者)切片时分开切制,在处:在处方中分别入药,其功效有所区别,正如《药品化义》云:“黄芩中枯者名枯芩,条细者名条芩一品宜分两用。盖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其条芩体重主降,专泻大肠下焦之火”。应对处方书写时,若处方写黄芩、枯黄芩、枯芩、条黄芩、条芩、子黄芩、子芩、细黄芩均应付生黄芩;若写炒黄芩、酒黄芩应付酒黄芩;若写黄芩炭应付黄芩炭。
栀子:性味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适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吐血、尿血等症。不同的炮制方法其功效差别不同,生栀子,生品碾碎即可,用于治疗气分病;炒栀子,清炒(北京用生姜汁炒),其苦寒之性稍缓和,姜汁炒后可增强清胃火止烦呕的功效;焦栀子,炒至焦褐色,是为了缓和苦寒之性以避免伤胃,栀子炭,武火炒至黑褐色,主要用于清血分郁热而止血,栀子皮,剥去果皮,主要功效为去肌表之热;栀子仁主清内热。正如《本草备要》指出:“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处方中写栀子、枝子、山栀子、炒栀子应付炒栀子;若写焦栀子应付焦栀子;若写栀子炭、黑栀子、黑山栀应付栀子炭;若写生栀子应付生品栀子捣碎;若写栀子皮应付生品栀子皮。
当归:为甘、辛、温之品,归心、肝、脾经,根据当归甘补、辛散、温通之性,其功效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又因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当归能治一切血症,为妇科疾病之要药,常用于治疗贫血、月经不调、血虚便秘、痈疽疮疡及跌打损伤等症。
当归不同炮制品种的功效也不相同,全当归,当归浸润切片后干燥而成,重在补血和血,为冶疗血分疾病的常用药;酒当归,当归切片后黄酒拌炒,可增强活血化淤的作用,以助药力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土当归,切片后用伏龙肝粉拌炒而成,既能补血又不致于滑肠,并能和脾,适用于血虚而又便溏者;当归炭,清炒,炒至焦黑色,具有止血作用,适用于崩漏下血者。在过去炮制当归时,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分别切片,在处方中分别入药。其药用部分不同疗效有别,全当归补血和血;当归头引血上行;当归身补血中守,当归尾破血下流。应对处方时,若处方写当归、全当归、秦当归应付生当归片;若写酒当归应付酒炒当归;若写土炒当归、土当归应付土(伏龙肝粉炒)当归{若写当归炭应付当归炭。
白芍:苦、酸、寒,归肝、脾二经,酸能收敛,苦寒泄热,具有养血柔肝、平肝止痛、调经的功效,治疗血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胸胁疼痛、四肢拘挛、泄痢腹痛、月经不调。
不同炮制品种其功效差别较大,如生白芍,白芍浸润切片后干燥而成,敛阴平肝的作用较强,适于肝火上亢所致头痛、眩晕、耳鸣等,酒白芍,生白芍切片后黄酒拌炒而成,酒炒后可缓和白芍酸寒之性,和中缓急止痛的效果好,特别是产后腹痛的患者最宜用酒白芍;炒白芍,生白芍清炒而成,使白芍药性缓和,善于养血敛阴,多用于肝旺脾虚之证;醋白芍,白芍切片后醋拌炒而成,醋白芍入肝经,可增强平肝作用;土白芍,白芍切片后伏龙肝粉拌炒而成,可增强健脾之功;焦白芍有凉血止血之功效,比较少用。处方若书写白芍、芍药、白芍药、杭白芍、杭芍应付生白芍;若写酒白芍、酒芍应付酒炒;若写炒白芍应付清炒的白芍;若写醋白芍应付醋炒白芍;若写土白芍应付伏龙肝粉炒的白芍;若写焦白芍应付炒焦的白芍。常见性状类似中药饮片的鉴别
在临床常见的中药饮片中,一些炮制后的饮片由于性状相类似,临床中容易混淆,因此在调剂时需要鉴别,以防患者错误服用。这些相似的饮片有很多,如苦杏仁与桃仁、黄精与玉竹、香加皮与地骨皮等。
苦杏仁与桃仁:苦杏仁呈心形,稍扁,底部及边缘较厚,顶端略尖,外皮黄棕色,种仁油性较桃仁小,嗅特殊,味苦;而桃仁呈扁平卵圆形,顶端尖,底部钝圆偏斜,中间隆起,周边薄,外皮浅黄棕色,种仁油性较苦杏仁大,味微苦。
黄精与玉竹:黄精即“鸡头黄精”,呈不规则圆锥形,头粗尾细,状如鸡头,地上茎痕呈圆盘状,形似鸡眼。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全体有明显波状环节,须根痕呈点状突起,断面淡棕色,角质样,可见多数筋脉小点(维管束),气微,味微甜,嚼之发粘;玉竹呈圆柱形,略弯曲而稍扁,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环节明显而隆起,根茎、端有时具芽,并有圆形茎痕,半透明,断而黄白色,角质样,颗粒状,隐约可见筋脉点(维管束),气微,味微甜,略带粘性。
香加皮与地骨皮:香加皮又称“北五加皮”。呈细长圆筒形,外表面灰棕色,表皮粗糙,内表面淡黄色,较光滑,有细纵纹,质轻,断面黄白色,有浓厚香气,味苦刺舌,有毒;地骨皮呈卷筒状,或不规则碎片,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纵裂纹,易成碎片剥落,内表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而后苦,常以“糟皮白里无香气”来形容地骨皮的特征。
玫瑰花与月季花:玫瑰花略呈半圆球形或不规则团状,花瓣密集,呈复瓦状排列,紫红色鲜艳,雄蕊多数,黄褐色,花托半圆球形,花5片,披针形,黄绿色,气芳香浓郁,味甘、微苦;月季花,性状与玫瑰花相似,但花瓣较长,花托倒卵形,香气淡,味淡微苦。
槐花与扁豆花:槐花性状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片,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中间可见须状花蕊,无臭,味微苦;扁豆花与槐花类似,但花朵较大,呈扁平形,花萼灰绿色,被柔毛,气微香,味淡、微酸。
女贞子与鸭胆子:女贞子呈卵形、椭圆形或骨形,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柄痕或短果柄,体轻,外果皮薄松泡,易剥落,破开后种子多为l粒,肾形,外面紫黑色,内面灰白色,含油似蜡质。无臭,味甘而微苦涩;鸭胆子,呈卵形,外表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网状皱纹,网眼呈多角形,两侧有明显的棱线,基部有果柄痕,果壳质硬而脆,种子卵形,类白色,富油性,无臭,味极苦。
生蒲黄和松花粉:生蒲黄呈鲜黄色细粉,质轻松,遇风易飞扬,手捻之有滑感,并粘手,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类圆形,气微,味淡;松花粉,呈淡黄色细粉,体较生蒲黄稍重,质极光滑,自容器内倒出似流水状,无臭,味淡,尝之有异香,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为椭圆形。
天仙子、地肤子与菟丝子:天仙子呈肾形或卵圆形,两面略扁,直径约为1毫米,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细密隆起小麻点,气徽弱,味微辛;地肤子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约l~3毫米,外被宿萼化被,表面灰绿色或是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五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及放射状脉纹5~l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黑色,气微,味微苦,菟丝子,呈球形,细小,直径约l~1.5毫米,表面棕灰包或黄棕色,具细密网状皱纹,一端有微凹的线形种脐,质坚硬,不易以指甲压碎,水煮破裂有卷曲状白色胚根吐出,气微,味淡。
关龙胆片、坚龙胆片与小秦艽片:关龙胆片表面呈黄棕色,切面淡黄棕色,中心有数个筋脉小点呈环状排列(维管束),气微,味极苦;坚龙胆片,表面呈红棕色,角质,切面木质部导管均匀分布,呈黄色木心状,易与皮部分离,气微,味极苦;小秦艽片,表面呈黄棕色或灰黄色,断面显油润,近皮部黄色,中心土黄色,质地疏松,气特殊,味微苦涩。
山药与天花粉:山药呈圆形或类圆形片、斜片,表皮白色或淡黄色,切面洁白色,可见发亮的小点,粉性足,无臭,味淡,微酸;天花粉,呈类圆形片或半圆形片,表皮黄白色,切面白色,可见黄色导管孔小点,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切面可见黄色条纹状导管,富粉性,无臭,味微苦。
粉草解与土茯苓:粉草解,为不规则薄片,边缘不整齐,外皮黑棕色,切面黄白色,平坦细腻,有粉性,具不规则黄色筋脉花纹(维管束),对光视云,极为明显,质松脆,略有弹性,水湿后不产生粘性,气微,味微苦辛;土茯苓,略呈长圆形,边缘不整齐,外皮黄棕色,切面淡棕色,稍粗糙,显粉性,可见点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水湿后有粘滑感,无臭,味微甘、涩。
当归与独活:当归,呈类圆形薄片,表皮黄棕色,皱缩不平,切面黄白至淡黄棕色,有裂隙及多数棕色小点(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独活,呈类圆形薄片,表皮灰褐色至棕褐色,皱缩不平,切面皮部灰白色,木部灰黄色,有多数散在棕色小点(分泌腔),形成层环棕色,气辛香而较浊,味苦辛,麻舌。
生地黄与庇参:生地黄呈不规则厚片,边缘不整齐,表皮灰黑色,切面黑紫色或棕黑色,油润,光泽,气微,味微苦,甜;幺叁,呈不规则片状,较牛地黄薄,边缘皱缩,表皮灰褐色,切面乌黑色,微有光泽,油润,质软,有时显裂隙,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甜。
【关键词】中药 调剂 技术
中药调剂系指按照医师临床处方所开列的药物,准确地为患者配制药剂的操作技术,通常应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包括汤剂饮片的调配和汤剂的制备,中成药制剂的调配,以及根据医师处方为患者临时配制其他药剂等工作。
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分述如下。1.审方 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③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共中央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⑤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2.计价 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3.调配 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神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等整齐清洁等。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4.复核、包装与发药 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有经验的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经核对无误后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即可装袋发药。
包装的药袋上写明患者的全名。中成药还须写明用法与用量。
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环,按取药牌发药,发药时要与患者核对姓名剂数,无误后再向患者耐心地交待煎服法和注意事项,务使患者完全明了,以保证患者用药有效。
由于我公司每日调配的处方量比较大,而且它又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差错事故时有发生。在这里我就在我公司中药调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调配差错原因
1、医生书写处方不规范
医生处方不规范,书写潦草,调剂人员有时辨认不清,导致错误调配。医生的这种态度给药房的调配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不仅影响了调配处方的速度,而且还很容易使一些药物名称相似的药品看错,发错。如桂枝-桔梗,黄芪-黄芩等。还有,有的医生书写数字0和单位g连在一起,例如50g有时就辨认不清是五克还是五十克。这些都很容易造成错误的调配。
2、药品名称相似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且命名也多种多样,有的中药名称仅一字之差的就有很多,如不仔细辨认在调剂过程中很容易调差。也有一些药物一药多名、一名多药的现象存在,这些名称相似的饮片调剂人员很容易混淆。也有一些药物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别名,如不是很了解它们的来源和功效,在调剂过程中也很容易混淆,如补骨脂别名“破故纸”,为补阳药,而木蝴蝶别名“云故纸”、“千层纸”,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调配时一定要仔细辨认,切勿将“破故纸”错发为木蝴蝶。
3、药品外观、体积形态相似
由于调剂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有些外观、形态相似的药物很容易在装斗时错装,进而导致调配时错误。
4、调剂人员因素
有些调剂人员由于个人情绪或未休息好,上班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或患者较多调配处方时过于急躁,造成落药,调错药现象。另外还可能在发药时患者同名,没有辨别患者其他信息直接将药发出去,而使患者用药效果不佳或无效。
5、饮片调剂量不准
饮片调配是依据医生处方要求,将加工合格的中药饮片,调制成便于患者内服或外用的药剂的过程,调配的工具是戥子。
关于操作方面,调剂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每剂药误差正负不得超过5%,一方多剂时应严格按递减分戥法逐剂进行复戥,禁止凭视觉主观估计。但是尽管如此,目前仍存在着调剂人员“以估代称”、“以手代戥”的现象。可想而知,这样做是很难达到调配剂量准确无误的,而药物的剂量在临床上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因素。
6、处方应付不准确
调剂人员对处方应付掌握不熟,如书写“白术”按实用中药调剂手册[2]应付“炒白术”,书写“龙骨”应付“煅龙骨”。也有些医生对处方应付不太了解,不知所开药物药房应付何品种,从而出现医生用药意图与药房实际配付品种不一致。
7、调配人员责任心不强
处方调配时不认真,聊天说笑;分剂时马马虎虎, 不均匀;光顾快而忽视了调剂质量,调配后不自我复核或复核徒于形式;遇到处方有疑问不明之处,怕麻烦,不与原处方医生联系,而是盲目猜测,估读估认;
同一张处方两人甚至多人同时调配,由于相互之间协调不好,重复称取或遗漏药味;对特殊处理药物不按调剂常规或脚注要求调配等等。
二、解决对策
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中药饮片调配工作是整个中药调配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因此非药剂人员或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中药调配工作,新分配的或实习进修人员必须加强带教工作,对一些贵细药和毒麻药要有专人专柜管理,药房应有严格的值班制度和管理制度,中药调配人员上班时间必须集中精力配方,安静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配方。因此,应强调药房重地非本室人员不得入内的管理规定,提高中药房调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加强医德医风与责任感教育。
2、提高中药调剂人员的业务水平
中药调剂是一项涉及知识面很广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药调剂人员只有全面提高专业素质,掌握各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保证中药调剂的工作质量,充分配合临床工作的需要。认真把好审方、调配、复核等关键环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调剂过程中发现处方不规范,应与处方医师沟通,并及时纠止或重签名。确保调剂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3、加强调剂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中药调剂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到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性,一丝不苟对待调剂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总之,有效的减少调剂过程中的差错,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是每个药剂人员的责任。我们只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用药差错,推动药学服务的提高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 调剂差错分类与分析
1.1 处方错误
我院每日患者就诊量很大, 门诊医师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较大, 在疲劳、忙乱等因素作用下, 极可能会在开具处方的时候漏写、错写, 而出现诸如缺项、用法用量错误等错误。 (1) 缺项:缺项主要集中在患者性别、年龄、工作单位, 性别与年龄直接关系到对小儿、老年人、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指导。患者去药房取药时, 发药人员会因为缺少相应信息而不做相应的用药指导与提醒, 造成患者用药危险。缺少工作单位信息, 在发现药品差错后会无法有效、迅速追回。 (2) 用法用量错误:如制川乌 (1.5~3) g写成10g, 制草乌 (1.5~6) g写成10g, 吴茱萸 (1.5~4.5) g写成10g黄连 (2~5) g写成10g等。一些需先煎、后下、另包、冲服、炸化的药未加脚注。
1.2 调配错误
(1) 外观相似药品差错:如制南星与白附子, 羌活与苍术, 石菖莆与伸筋等。这些品种由于外观相似, 极易混淆调剂过程中可能会搞错。 (2) 处方药品的正名与应付不符:中药处方中直接写药物正名, 常常需要付通过炒, 炙, 煅等炮制后的药品, 使其更好的发挥治疗效应, 减低或消除毒性。如直接写药品的正名或炒制时, 即付盐制的品种:车前子。补骨脂, 杜仲等。直接写药物的正名或炒制时, 即付醋制的品种:香附, 乳香, 没药等。 (3) 处方药品的别名与应付不符, 如别名土元, 地鳖应付土鳖虫, 青贝, 松贝应付川贝母, 大活, 西大活应付独活等, 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 调剂人员可能会将这些品种搞错。 (4) 出现配多、配少、重配、漏配现象。由于患者多, 调配量大, 调配人员在调配一方多剂时往往估量递减, 甚至以手代称而出现分量不匀、重配、漏配现象。
1.3 药品质量差
(1) 药品入库把关不严, 从中药库领取药品时, 对一些发霉、生虫、泛油、变色、含非药用部分和杂质的药品要拒绝领取。 (2) 药品贮藏不当:药品必须贮藏于规定的条件下, 才能保证其安全、有效, 否则会变质、失效。有的药品对温度敏感, 如阿胶。龟胶须放在冰柜中冷藏;有的药品容易发粘, 如枸杞要密封保存。
1.4 投药错误
药房窗口投药是药品到达患者的最后一步。由于不认真核对药品, 精力不集中, 不叫患者名字或呼叫不清, 不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种种原因, 发药差错仍然不断发生。
2 调剂差错防范对策
2.1 规范处方写作要求
处方是药品差错的起始点, 应督促处方医师加强相关药品学习, 提高处方医师对处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规范处方开具。不要采用模糊的用法用量如按说明书服用、需要时服用等。定期检查医师处方书写格式, 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及时提醒医师规范处方, 对于多次书写不合格的处方予以公示, 增加警示作用。
2.2 提高人员素质
(1) 加强所属人员业务学习, 中药调剂是一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要做到准确调剂、对症付药, 并能及时发现医师处方上的差错 (如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药症不符及药物超量等) , 就必须认真学习并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定期组织调剂人员的业务培训, 并以板报、科室交流、座谈等方式加强中药相关知识的学习;定期考查调剂人员中药炮制、中药鉴定、处方应付以及中药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给予量化评分, 针对评分结果奖惩, 督促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1]。 (2) 提高所属人员思想认识:端正服务态度;提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培养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充分认识调剂差错的危害性, 以谨小慎微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 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3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建立与调剂工作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从药品出入库制度到投诉处理程序, 具体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使每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据可查, 减少调剂差的发生。中药配方工作繁琐, 等候时间较长, 但是配方人员仍然必须遵守中药处方调配制度, 配方时一定按处方上的药味顺序一一称取, 等分药物;如需特殊处理的饮片, 一定按规定处理后, 明确交代中药的用法、用量及有关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疑问, 用药咨询、合理用药问题, 要认真解答, 让患者满意。建立调剂差错登记本, 考核配方质量, 消灭差错。建立中药调剂质量查询处, 其目的在于方便患者, 接受他们对配方质量及药物知识等方面的查询, 起检查、监督、咨询、宣传及处理纠纷的作用。
2.4 保证饮片质量
(1) 把好进入调剂室饮片质量关:中药饮片种类繁多, 成分复杂, 由于采收、加工、贮存保管不当, 极易出现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等变质现象, 如当归、党参泛油:枸杞、冬花变色;乌梢蛇, 蛤蚧等有油哈气;药房饮片来源为每日领药人员从药库领取饮片, 为保证饮片质量, 经办人员应对饮片进行检杳;凡质量不合格饮片的不能入库。 (2) 确保调剂室饮片的质量:每日领回药品装斗时, 要进行清斗, 筛出残积的泥沙、碎药, 使新药在底, 陈药在面, 不能以新压陈, 否则陈药压在斗底时间过长, 就会发霉、虫蛀、变质。此外, 不能加药过满, 以防混药串味。称药完毕要关药斗。调配时发现不合格饮片, 应停止该药的配发, 到中药仓库换取合格饮片。
综上所述, 调剂差错不能轻视, 必须系统地加以控制, 积极寻找对策。只要我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充分认识到中药调剂差错的危害性, 不断加强中医药理论知识学习,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调剂工作。在中药调剂操作中, 认真把好各个关键环节, 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就一定可以将调剂差错防患于未然。
摘要:目的 找出中药调剂差错的原因, 吸取经验教训, 提出防范措施, 以降低中药调剂差错机率。方法 对本院中药房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归纳, 总结。结果 中药房调剂差错主要归结于调剂人员专业知识薄弱, 责任心和岗位意识不强。结论 积极防范、提高人员素质、严格规章制度是减少中药调剂差错、确保药品安全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中药调剂差错,分析,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一、调剂人员应凭本院正式处方或领药单,调配发药。
二、调剂人员收方后应对处方内容逐项进行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处方内容如有不妥或错误时,须经开方医生更正并重新签名后,方可调配。调剂人员不得擅自更改处方。
三、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四、调配时应称量、计数准确,对处方中标明“先煎”、“后入”、“包煎”、“烊化”、“冲服”等需特殊处理的药品,要按要求特殊处理,并在发药时对病人详细说明。
五、处方调配完毕,调剂人员应再次对照处方进行检查,无误后签名,并经他人复核无误在处方上签名后,方可发药。发药时应将用药方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作详细说明。
六、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应拒绝调配。急症处方应优先调配。
七、对毒性药品、贵重药品应专柜加锁、专人专帐管理,不得与普通药混放。做到逐日销存统计,每月清查一次,帐物相符。
八、保持室内整洁,药品、药物放置有序,调剂用具应经常擦洗,研钵、捣药罐用毕立即擦净,若调配毒性药品后应彻底洗净。药柜斗应经常清理,杜绝串斗、虫蛀、药品变质、不洁等现象。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为基本特征, 通过改造员工素质克服惰性、控制企业滴漏, 强化链接协作管理,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思想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价值观, 以用户驱动价值流动为业务流程观, 不断优化企业业务过程的管理理念”[1]。实现精细化管理思想的企业将拥有较好的客户满意度、较为精简的业务过程, 可以显著的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 传统药房中药调剂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 困扰着传统药房中药调剂工作的主要质量问题有:剂量误差偏大、处方应付错误。在这两大问题中, 帖与帖剂量误差细心的患者自己称量或许会检查出来;若应付有错误, 没有专业知识的患者是很难发现的。因此, 传统的中药调配透明度差, 质量保证度差, 往往造成“方准、药对、量不准”[2]而影响汤剂的疗效, 使得患者处在一个弱势地位。探究其原因, 计量误差的原因在于传统的称量方法上, 虽然调剂操作规程要求用“等量递减法”称量, 并且每帖误差在5%之内。但此法好说不好做, 真正能用此法配方的单位少之又少, 大都流于形式, 因为这种称量法调剂效率实在太低。而造成应付错误的原因, 除了调剂人员的主观因素之外, 与传统处方医生字迹潦草、用字不规范、笔误、重复开药等现象不无关系。因此, 传统的散装饮片与传统的手工处方对提高调剂质量,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存在着不小的隐患。
3 药房中药调剂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3.1 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3.1.1 严格把好进货关
“对购进的中药材或饮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检查包装是否符合国家药品包装的规定, 包装上是否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等, 对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 还必须注明批准文号”[3]。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简便的方法, 鉴别检查药材性状真伪;必要时, 可配合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技术来进行鉴别。检查中药材或饮片有无霉变、虫蛀、泛油、变色、风化、气味散失、杂质污染等现象, 不合格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不能入库。
3.1.2 严格把好药库保管质量关
中药在贮存保管中, 容易发生受潮、泛油、虫蛀、霉变等。按照“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 尽可能使中药饮片动态保持在购进日期为最近的良好状态。根据中药材不同药用部位和药材的特性, 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树脂类等中药分开, 毒性中药与非毒性中药分开, 芳香性中药与非芳香性中药分开, 进行分类定位保管。严格控制库内的温湿度, 做好防鼠、防火、防虫等工作。
3.1.3 加强对毒性中药饮片的管理
毒性中药饮片在药房中药调剂配方中也是必不可缺的, 由于其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非常接近, 因此调剂应严格掌握, 必须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毒性中药饮片应专人专柜专帐加锁保管, 调剂时有专用器具称量, 按专用处方调配、专册消帐, 帐物相符, 要定期检查或抽查保管使用情况。
3.2 调剂部业务流程优化
根据药店的处置方式 (草药、代煎、加工) 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流程, 系统会根据事先定义好的权限将单据自动流转到相应岗位, 保证业务流程的顺畅进行, 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3.3 加强审方计价和费用管理
为实现加强成本核算与精细化管理要求, 以下工作环节要在信息化中体现。
3.3.1 审方计价
收款员收取顾客的药方, 把药方录入系统, 系统根据药方各味药的单价、数量划价 (单品按克计算) , 同时根据药物配伍规则进行药性检查验方 (十九畏、十八反、妊娠禁忌、毒麻药超计量提醒) 。如有药性互斥问题, 退方, 如检查无误, 则收款, 登记处置方式 (草药、代煎、加工) ;如有加工需要, 记录加工剂型 (蜜丸、水丸等) , 并收取加工服务费 (服务费项目另立与药费分开) , 登记取药时间, 然后打印处方及取货凭证等, 系统自动建立处方档案。对于需要成方销售 (茶饮、酒料等) 的商品, 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商品组合功能, 将几种商品组合成一种新的商品进行销售, 每销售一个成品, 自动扣减构成原料的各自库存;新的商品只在销售时有效, 采购、退货都按原商品进行核算。
3.3.2 改方
对于需要改方的业务, 在能够明确处方流转状态 (调剂收方、调剂完成、已加工) 的前提下, 确定改方成本并酌收费用。
3.3.3 费用管理
系统在收款环节把药品费用与服务费用分项管理, 对加工费、加急费、邮寄费、另收材料费等单独进行核算, 事先定义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当选择相应服务项目时, 可以根据系统设置的加工费用计算公式, 计算出加工费用和辅料费用, 并与药费一并汇总、划价。费用项目按抓药付数或药品重量进行计算。对加工辅料、加工费用单独核算, 可以便于与外协加工单位核算费用分配, 使账务清晰。
3.3.4 辅料成本计价方式
由于无法精确统计出每次实际使用辅料的用量, 故适合采用盘存计销的方法管理采购总金额, 通过与实盘对比差异得出当期总的消耗量, 并将此作为本期成本, 然后根据加工量算出加工项目的单位成本。通过加工领料单、盘点、盘点损益等对此进行管理。
3.3.5 付款方式
用系统支持多种付款方式:现金、支票、银行卡、储值卡、礼券、汇款等。
3.4 加强用药咨询服务工作
首先, 指导中药的合理使用, 防止乱用、滥用。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 不经中医辨证, 随意处方会造成患者病情的恶化。调剂人员应做好用药咨询工作,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不能随意加速疗程, 还要重视中药的配伍禁忌, 如“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的调配和服用。其次, 指导中药煎煮和服药禁忌。中药煎煮需要选定合适的器皿才行, 否则难以发挥药理的效用。如砂锅、瓦罐、陶瓷罐、不锈钢锅等, 传热均匀、性质稳定, 是煎煮中药的最好容器, 要注意, 煎煮中药一定不能用铁器。而且, 在煎煮中药饮片前, 应在锅中加冷水, 将中药材浸泡10~15 min, 据此确定煎煮时间。例如, “补益药要先用中火煮沸, 然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 min;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 沸后15~20 min即可;一般药煎30 min;以及一些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药、一些贵重的药物等都在煎煮时都应合理、科学的对待”[4]。其他如包煎、烊化、冲服等特殊处理药物则据情况而定。在服药期间, 哪些食物不宜吃, 防止与药性相反的食物入内而发生中毒现象。再次, 中西药合用。中西药并不冲突, 如果二者合理的配伍, 则对疾病的治疗很有帮助, 但如果是不当的配伍合用, 则会削弱药物性能甚至造成人体健康的损害。
4 结论
药房中药调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药的疗效。了解药物药性、药理、归经用途, 从配方审查、药材来源, 贮存方法, 炮制加工, 调剂称量以及煎药器皿、火候、时间和服药时机入手, 提高自身业务知识, 指导患者用药, 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合理。重视药房中药调剂的精细化管理, 关系到中医临床医疗的效果, 是提高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叶锋.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重庆医学, 2010, 13 (6) :31-32.
[2]赵宁志.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9, 11 (5) :108-109.
[3]姜建伟.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新近出现问题分析.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 17 (5) :67-68.
【中药调剂学资料】推荐阅读:
电大调剂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6-18
中药养护学作业07-11
《中药炮制学B》第9次作业10-16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复制法——概述05-29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炙法——姜炙法10-21
西药调剂员06-30
调剂人员岗位职责07-15
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调剂06-05
药品调剂小组工作流程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