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期末考试题库(精选8篇)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段的斗争日益激化
(3).主观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外部客观世界的规律是人的有目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库管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②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论认识规律还是利用规律,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要重视实践,实践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①客观性②普遍性③多样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是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与同一)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5、质变量变的辩证关系。
什么是质:质是以事物区别一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什么是量:量时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什么是量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什么是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这一题可先背辩证关系,老师说这一题是也要了解什么是质量,和质变量变)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6.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辩证否定观内容: ② 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③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④ 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⑤ 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现实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和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指导意义。按否定之否定规定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8.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①从实践到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实现认知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
②从认识到实践,将实践中认识到的正确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③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认识。第二次飞跃意义更大。因为理论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得到证实的,也不可能得到证实。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就没有完成。
9.什么是真理,真理的属性是什么
(1)①从真理的本质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质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可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①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10、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条件是 ①必须从实际出发
②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1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条件的主观反映。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
12、社会发展的动力
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第五,革命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第六,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1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对推动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表现在: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因此要合理地应用科学技术。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控制手段而产生的。还有一种情形与我们的社会制度有关。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意义
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指: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1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一)内容: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意义: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16.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第二,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第三,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第四,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五,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17、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统治。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结实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8.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由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19.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是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对国家机器的控制,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制度(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积极: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在一定程度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③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④加快了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消极:1.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2.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1.垄断资本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1.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1)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活动越出国家界限,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国际化是与生产国际化同步发展起来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生产国际化是生产力的国际扩张,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3)它们互相依赖互相融合,构成整个经济生活的国际化。2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动因: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跨国公司的发展。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3.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发现资本主义的规律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他们是从道德情感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不承认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社会力量,宣扬天才论和唯心史观;第三,空想社会主义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认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因而无法找到变革社会的现实道路。
24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担负着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无阶级社会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国体上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国家。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的,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5.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⑵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⑶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
⑷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⑸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6.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①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③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2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8.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社会能实现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广义上讲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工人阶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深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必须明确,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将取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取决于这些国家所经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共产主义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关键词:考试,安排,严谨,科学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考核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期末考试工作牵扯到学校的很多部门以及授课教师和学生, 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而处于这项工程枢纽位置的是学院的教学秘书, 他需要综合各种信息, 具体参与和实施期末考试工作的各项安排。那么教学秘书如何周密安排期末考试呢?
做好诚信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准则
考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风、学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就是说, 尽管我们今天通常把大学目标定位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比如说培养医生、律师、工程师, 但是在这之上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目标, 就是大学作为一个文化和道德的源泉, 还有转移社会风气、承担社会责任, 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人物这样一个目标, 就是高于具体实用人才的目标。在考试之前, 要广泛宣传考试的严肃性, 提倡诚信, 杜绝作弊。在考场内外张贴诚信宣传材料, 让学生了解到:诚信是人生财富的第一品质, 是做人的根本。在教育的同时, 还要加大处罚力度, 严格履行考试作弊处罚机制和考试事故责任追究机制。让想作弊的学生知道:损失人格最重要的因素———诚信来换取片刻虚伪的满足不值得!
建立期末考试工作机构, 强化责任意识
报请学院领导批准, 分别成立期末考试领导小组、考务组、纪检组、阅卷组等机构, 各小组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对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静心组织、严格把关, 坚决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处理各项考试事宜, 让每个参与考试的工作人员明确理解“考试无小事”, 制定应急措施, 对外公布监督电话, 确保考试工作顺利完成。
收集、分析、处理各种与考试有关的信息
考试安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牵扯到很多数据, 只有收集整理了准确的信息, 才有可能安排好以后的工作。一般需要收集的信息有:考试班级的学生人数、考试课程名称、授课教师的情况、可以安排考场的教室容量、重修学生名单等, 将这些信息分门别类的整理好, 为考场安排做好准备工作。
做好期末考试的考场安排
考场安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是将考试班级信息、考试课程信息、教室容量信息和监场人员信息综合在一起形成的教学文件, 需要教学秘书具有清晰的工作思路, 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按照学校教务处的统一部署, 首先做通识课的考试安排, 安排时一定注意考试课程、考试时间和全校同步, 否则会造成泄题事故。专业课考试一般按年级、课程分段安排。在安排时一定注意教室容量, 确保考生单人单桌。对于重修学生考场安排, 根据学生人数, 安插在有空余容量的教室里面。监考教师安排应该注意男女教师的搭配, 以便处理考场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考场一般不要太大, 特别需要注意地点和时间是否冲突, 预留教室和监考老师, 以应对临时出现的情况。在编排好考场安排后, 一定要反复核对, 并在网站和公示栏公布, 让学生确认考试课程是否遗漏, 考试时间是否冲突, 确保万无一失。
做好试卷的保密工作
试卷安全保密管理是考试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从授课教师命题开始, 到试卷批阅完毕, 这中间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保密, 确保考试工作的严肃性。试题的电子版要加密, 然后存放在移动硬盘或刻录成光盘。试卷保存在有防盗措施的房间, 专人负责。试卷分发也要在保密的环境下进行, 无关人员一律拒绝入内。教学秘书设计好试卷交接的表格, 以便在考试过程中经办人填写试卷数量、签名等信息, 确保准确无误。
设立阅卷室
按学校统一布置, 安排统一时间和地点进行阅卷工作, 期间试卷不能离开阅卷室。每个阅卷室要指定专人负责, 为阅卷教师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监督。阅卷室门上张贴禁止无关人员入内的提示, 使阅卷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阅卷完毕后要及时将试卷归档, 避免试卷遗失, 尤其注意重修试卷单独装订。
态度决定一切, 只要教学秘书严肃认真地对待期末考试工作, 尽心尽职, 不辞劳苦, 精益求精, 相信一定可以圆满完成期末考试工作的。
参考文献
[1]陈静静.《考试作弊问题的网上讨论与评析》.《法制视野》.2009年第4期.第161页.
整整一个学期,邬迪都没有看杜小都一眼,这让杜小都很不服气。她期待着期末考试的得意成绩让邬迪刮目相看。说到考试,杜小都特有成就感。每次都是轻轻松松拿第一,她能不喜欢考试吗?不过,在班里杜小都最佩服的还是小黑猪。小黑猪分数总不如杜小都,但杜小都明白,他是个数学奇才。小黑猪轻轻松松地做出奥数卷子,引得全市最好的初中天天往学校跑,要破格接受小黑猪跳级。这个决定却被小黑猪断然拒绝。就是这样一位数学天才,到考试时,也很反常。杜小都却丝毫不惧,每天听歌、看电视、上网……又到期末考试了,杜小都这次还能像以前一样自在吗?接着往下看吧!
啊哦,期末考试到了。
这天去学校的时候,我一切照旧,照旧到你如果测一测我的心跳,绝对和平常上学时一个频率。
小乌叫喳喳,是一个不错的天气。
我妈一直站在楼上目送着我,我给她亮出V型手势,让她放心。等着听我的好消息吧!就骑上自行车闪了。
心情好感觉就好,骑车在街上,感觉回头率蛮高的,为了对得起这么多只眼睛,我就把自己当做模特,挺胸、收腹,双眼凝视前方……
昨天下午放学路过会展中心,那里正在培训模特,我和加加看得发痴,也知道了一些要领。教练讲,模特的眼睛向前看时,都是很深很空的样子。
很深很空是什么样子呢?
“咚”,我的自行车跳了一跳,险些翻倒,全怪我只往前看,而不看轮子下,一块儿小石头差点儿让我翻了跟头。我立马收心敛性,不敢大白天再做模特梦了。
一分钟不早,一分钟不晚,我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了五·(2)班考场。这就叫胸有成竹,这就叫大将风度。
啊,此时大家的眼睛都紧盯着老师,看老师手里那一沓卷子,气儿都不敢大喘一口的,我在教室里出现了,那感觉!
在走向我位子的时候,我特意看了一眼邬迪,你有这样笃定吗?邬迪,这不过是序幕,叫你瞪眼看我的时候,还在后面呢。
啊,考试,你让我感觉真爽!
头一门是外语,我最拿手的一科。好兆头啊!像平常一样,不足三十分钟答完,而后,就坐在那里很无聊了。
但是,这次感觉有点儿不一样。
以往,做完题就坐那里看光景。看别人有的紧紧张张,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眼睛一斜一斜,恨不能带钩的样子,也蛮好玩儿的。这样的光景,只有到考场才能见到啊,当然我要好好观一观了。
或者,趴那儿眯一会儿,做一个白日梦什么的。有一次梦做大了,嘻嘻笑了起来,结果监考老师敲着桌子:“天亮了,该起床了。”我还真以为天亮了,大叫一声:“不好,该迟到了!”惹得全班大笑。
总而言之,我是绝对不会抢着交卷的。
抢什么抢啊,如果有一颗大宝石在院子里,我肯定是要早交卷出去抢的,可是院子里只有空气,空气是不用抢的,在哪里都人人有份儿,我干吗要早出去?就在教室里呆着好了。
呆到什么时候交卷,那要看我的心情。其实,不管什么时候交,在同学心目中,我都是第一啦。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有一次,我想和全班开个玩笑,就故意做出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样子,拖到最后一个交卷。结果是,考完试,发卷之前,大家依然认定,这个第一应该是我杜小都的。
而同学们的认定,果然也很准呢。
咱就是这么牛,所以一到考试,我格外放松,难怪我妈急得骂我鸡毛腚。管它什么腚,反正是我不费吹灰之力,给妈妈拿个第一回来就行了。
但是,这次有点儿不一样。
这次心不静,坐不住,很想第一个交卷呢。第一个交卷,是不是就能“镇”邬迪一下?嗯,是这样滴。
我看一眼邬迪。这是第几次看邬迪了?
邬迪答卷很认真,一副不急不躁的劲头儿,脸上依然没有表情。这就叫我琢磨不透,邬迪考试的能耐到底有多大?
千万不要让邬迪抢在我前头交卷啊,那就破败了我要“镇”她一下的打算。当然要“镇镇”她,谁让她从不把我往眼皮里夹呢!
交,还是不交?
交得太早,是不是太沉不住气,用妈妈的话讲,鸡毛腚哄哄的?嗨,妈妈知道什么呀,不管怎么说,我要交到邬迪前面,要第一个交,鸡毛腚怎么了。
莫名其妙地,我看了一眼小黑猪。小黑猪是绝对不在我前面交卷的,当然,那次我故意最后一个交卷除外。
此刻的小黑猪还是那样,已经做完卷子了,一双小眼睛毫无目标地到处张望,鼻孔里时而发出“哼”的一声,他自己觉不出来,我们五·(2)同学也都习惯了,但有两个人不习惯,一个是监考老师,一个是邬迪,听了这声像极了小猪的哼哼,都往小黑猪那儿看。
小黑猪翻眼啾他们一下,又若无其事地“哼”一声。
我“哧——”笑出声来。
超搞笑啊!可惜全班同学都在答卷,这么好玩儿的场面只给我看到了。监考老师看我一眼,对全班说:“做完卷子的同学,可以交了啊。”
这是说我哩。交不交呢?要不,再等一等?
忽然,邬迪站了起来。
不好!我急忙抓起卷子,抢先冲上讲台,第一个交了卷。呵呵,我动作麻利,反应机敏,抢到邬迪前头了。但是,待我交完卷回头一看,才知邬迪是捡掉在地上的笔,又坐回去了。
巨汗,我被晃了。
考完试,我向来是不回顾考卷的。
这一点儿不大像女生,更不像小女生,凑在一块儿对答案。对了,“嗷”一声叫起来,很侥幸似的;错了,“唉”一声软那里,懊恼得要死。想什么想,都不要想,大脑一片空白是最好的。
但是我妈不空白,我妈惦记着呢。考完试一进家,我妈就会问:怎么样?
这时候,我就要逗逗我妈。我不吭声,我妈就会急,等她急到一定份儿上,我才说:“还行吧。”声音淡淡的,的确不是装出来的,实在是我没把考试看那么重哦。不成不淡、不轻不重的“还行吧”,就让我妈不放心。
以往卷子发下来,我也不告诉我妈,有什么好告诉的嘛。直到我妈从别人嘴里听到我考第一,直到我妈又打电话从老师那儿确证我是第一,才对我抱怨:“你怎么不早说!”
“说早了,你又要说我显摆,鸡毛腚哄哄的。”
“咦?!”
“我看这几天,你倒成鸡毛腚了,坐不住站不稳的,不就考个试,用得着吗?”我说。
“咦?!”
要是平常我说妈妈“鸡毛腚”,我妈肯定怒:“小孩子不能管大人瞎叫的!”但是我考了班级第一,给家里立了一功似的,我说什么,她都只会“咦”了。
这一次考完外语回到家,妈妈又问上了,只不过,没有像平常那样问“怎么样”,而是问“交卷前检查了吗”?
我心里“咯噔”一下:检查了吗?
还真是没检查!
以往都是查一遍的,今天……今天全怪小黑猪,让我一笑忘了检查。不,不怨小黑猪,怨邬迪。如果没有她忽地一下站起来,我是不是就不用抢着第一个交啦?
妈妈见我不吭声,就急:“我不是告诉你,别急着交卷,好好检查吗?”
“我查了。”
妈妈不再担心,吃饭时,紧着往我碗里夹鱼和肉:“多吃点儿,下午还要考语文呢。”可我吃得有点儿心不在焉了。
待我吃完后,妈妈又让我睡一觉:“半小时也好啊,精神足足的,下午才能考好。”说着,妈妈把电话线拔了,手机关了,门铃电池卸了,门外还挂一个牌子:家有考生,请勿打扰。
搞得跟宾馆客房似的。
房里的确很静,我却睡不着,一直在想,不会出什么错吧?我可是个比较粗心的家伙呢。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
2、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
4、阶级、阶层、等级关系
5、科学与技术(区别与联系)
6、科技的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7、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一对范畴)
8、社会形态的更替
9、认识的本质
10、认识活动的结构
1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一对范畴)
12、辩证思维的特点
13、结构与功能(一对范畴)
14、真理、价值、价值形态
15、社会进步的含义
16、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17、代价的含义,以及代价为什么不可避免
18、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一对范畴)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规律
1、概念解释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括两个因素,即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从静态上看,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三项内容;从动态上来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的统一体。
2、矛盾运动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为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反过来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起推动作用;(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3、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
1、生产关系式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即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中,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经济关系。生产活动总是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成某种生产关系进行的。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2、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进行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生活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条件。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
变革。
3、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一个社会往往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但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是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它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规律
1、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内部的矛盾运动。
2、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地产生而又解决,解决而又产生。在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贯串着一种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即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作用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方向和形式上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就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不适合,就意味着它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这种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才能形成效果,否则,就会出现阻碍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情况,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决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的。
四、阶级、阶层、等级关系
1、阶级
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从本质上讲,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共同体。阶级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层
各个阶级内部还有阶层的划分。阶层一般是指阶级内部不同等级的群体或处于不同阶级之间的群体。同一阶级中不同阶层的人在与特定的历史的生产关系相联系上是共同的,但是在经济地位、职业上又有明显差别,并由此必然反映为政治上、思想上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别。还有些社会阶层存在于社会的基本阶级之间。
3、等级
地位、身份、门第、职业的标准
五、科学与技术(区别与联系)
1、技术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操作性手段。其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即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2、区别
A、与自然关系不同,科学是认识关系,技术是实践关系; B、追求目的不同,科学是追求“为什么”,技术是追求“如何做”; C、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的成果是新知识,技术的成果是新产品; D、评价标准不同,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求真程度,技术是获利程度; D、更新速度不同,科学更新慢,技术更新快。
3、联系
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科学日趋技术化,技术日趋科学化。
六、科技的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
A、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B、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
C、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2、消极作用: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这些问题因程度不同地触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利益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具有全球性质,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科学技术广泛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并使人类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
七、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一对范畴)
1、社会革命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先进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2、社会革命作用
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社会发展的障碍,从而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换言之,社会革命使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
同时,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社会改革
如果说革命使社会形态的质变,那改革则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从跟不上说,改革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新举措。
4、社会改革作用
改革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革命的程度时,就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如果说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经不能容纳它的旧的
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改革则适用于解决原有的社会体制问题,在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情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改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换言之,改革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历史规律的途径。
八、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即标志着“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历史就是这些阶段的一次更替。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决定性、统一性、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运动具有规律性。它的具体内容是:社会领域中具有普遍的因果关系,人们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都尤其内在的原因;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因果关系属于历史必然性的序列,而历史必然性就是社会经济运动队人类历史行程的根本制约性;在历史必然性的制约下,历史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从纵的方面来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就在于,在人类总体历史上,这一过程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一次更替;从横向上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有共同的本质。
3、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在纵的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上看,社会形态的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九、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思维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人以观念方式对于世界和自身的能动掌握
十、认识活动的结构
在认识活动中,认识的主体、客体以及联结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构成了认
识活动的基本要素。
1、认识主体,指在认识活动中,采取主动、积极态势,居于能动支配地位,具有主导性、自决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即从事认识的人。其社会构成形式包括人类认识主体、社会认识主体、集团认识主体、个人认识主体。
2、社会客体,指在认识活动中,采取被动、消极态势、居于受动、受控地位,具有非主导性、受动性、依附性的特点和功能的一方。认识客体即进入主体的对象性认识活动领域,同主体的认识活动发生功能性联系,为主体认识活动所现实指向的客观事物。
特征:对象性:即它对主体的功用性和可知性。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思想意识客体也有客观性。
社会历史性:有历史演变过程。类型: 自然客体。最基本、最初。
社会客体。人对人的自我认识。
精神客体。作为认识的对象的精神成果。
3、认识中介,指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认识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认识工具、认识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
十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一对范畴)
1、感性认识
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联系—(1)从认识的内容和顺序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发展为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既不存在纯粹的感性认识,也不存在纯粹的理性认识。
区别—感性直观认识客体的外部形态,理性思维认识客体的内部本质;
感性直观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特点,理性思维具有抽象性特点;
感性直观是低级的认识形式,理性思维是高级的认识形式
十二、辩证思维的特点
1、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通过揭示思维形式的内在矛盾而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辩证法或辩证逻辑是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
2、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历史和逻辑
3、特点: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而不仅仅停留在某些方面、某些要素上。
十三、结构与功能(一对范畴)
结构——功能方法是用事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来分析事物的方法。其中,结构方法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结构具有稳定性、有序性、层次性的特征。
功能方法是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复制事物的方法。功能作为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周围事物或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功能作为这种相互作用的表现,体现着事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转换关系。
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在更多的情况下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通常把结构方法称为“内描述法”,把功能方法称为“外描述法”。实际上,事物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过程总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要完整地把握事物,就要把“外部描述”与“内部描述”、结构方法与功能方法统一起来。
十四、真理、价值、价值评判
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种认识,它不是客观世界本身。凡是那些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认识才是正确的,才是真理。真理作为一种认识,是通过语言、思维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因此,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价值性。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2、价值,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是其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不是某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其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一方面,人即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事物或现象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性表现或反映人的主体性的内容。表现在:(1)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2)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它是在人的客观需要痛快人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客观的现实关系。
价值的相对性有两种情况造成:(1)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属性、本质、结构的认识是有限的、相对的(2)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需要也是具体的有限的,他们对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利用不可能是无条件的。
3、价值评判即价值评价,是指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十五、社会进步的含义
作为哲学范畴的“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合乎必然性的前进发展,是社会由旧的历史时代向新的历史时代的转变。社会进步的观念是对人类历尽曲折但总是在前进这样一个事实的承认,是进步的社会力量所固有的历史乐观主义的表现。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呈现为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行程。但社会进步并不是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进步的信念本质上是人类改善自身状况的需求,是人类发展和实现其本质力量的内在要求在观念上的反映。
十六、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这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种历史形态。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个人没有
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形成了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体的能力的体系。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民将在自觉调节的丰富而又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十七、代价的含义,以及代价为什么不可避免
1、代价的含义,代价是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直接相关的概念,指人类为社会进步所作出的牺牲或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而承担的消极后果。
2、代价的不可避免性
第一,人类发展的需要与这种需要的满足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越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阶段,人类的发展越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在社会发展仅能满足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时,人们不得不放弃其他方面需要的满足。
第二,无论社会或人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面推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某一方面的突出发展必然会抑制或延缓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使社会和人的发展片面化,由此而在某些方面做出牺牲即付出代价。
第三,合理的社会发展应当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但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活动主体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价值选择上的盲目性或片面性,最后活动的结果难以达到这种统一,因而难免付出代价。
十八、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一对范畴)
一切社会成员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包括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每个人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统一。
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达到对立面的统一,将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一方面,自由时间具有了生产劳动的性质,人在自由时间内的发展同时也
识:马哲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贷款总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两者的关系是____ A:不相关 B:负相关
C:相关性增强 D:相关性减弱
2、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委员有多少人出席会议时,召开会议才是合法有效的__ A.二分之一以上多数 B.过半数
C.三分之二以上多数 D.三分之二多数
3、下列属于银行附属资本的是__。A.长期次级债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4、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发现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或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与法律、法规或者其他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相抵触时,__。A.无权予以变更和撤销 B.一律都可以变更和撤销
C.报上级行政机关同意后,可以变更和撤销 D.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撤销或变更
5、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__ A.抵销权是一种形成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 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6、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7、下列哪个β受体阻断剂有内在拟交感活性 A.普萘洛尔 B.噻吗洛尔 C.吲哚洛尔 D.阿替洛尔 E.美托洛尔
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__。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9、我国地产市场的土地转让是指__。A.土地所有权的转让 B.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C.土地占有权的转让 D.土地收益权的转让
10、下列关于要约的撤销和撤回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 A B C D
11、十六大报告阐明了当前__的主要任务是自觉地把握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A.理论学习B.党的建设 C.深化改革 D.解放思想
12、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__。A.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配置 D.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13、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诸如:外企、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美眉、超女等。这一现象表明__。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4、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__。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15、根据公文的写作要求,该公文的正确文种应该是__。A.报告 B.申请 C.请示
D.申请报告
1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决定于__。A.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 B.时代发展的主题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7、以下电子邮件地址书写正确的格式是()A.adc@ B.yanRui92@163.com C..@sohu.com D.adc.br.up
18、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行政机关公文种类除通知、通报、请示、报告、会议纪要外还包括: A.命令(令)、决定、决议、公告、通告、批复、意见、函等公文文种 B.命令(令)、决定、批复、意见、指示、议案、公告、函等公文文种 C.命令(令)、决定、条例、议案、通告、批复、意见、函等公文文种 D.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议案、批复、意见、函等公文文种 E.命令(令)、决定、规定、公告、通告、议案、批复、函等公文文种
19、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两个方面__ A.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B.贸易创造,贸易抑制 C.贸易转移,贸易抑制 D.贸易创造,贸易分享
20、一个打算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人,根据有关法律,认为有关主管机关会核准他的申请,并发放营业执照。这是反映法的__。A.强制作用 B.教育作用 C.指引作用 D.预测作用
21、奥肯法则说明了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收入减少2%,这种比例关系__。
A.始终不变
B.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
C.只适用于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状况 D.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是一致的22、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新青年》的创刊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3、吕某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后,吕某认真遵守法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吕某应如何处理__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24、公务员法对领导成员职务的任免实行的是__。A.委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任期制
25、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A.产品如何分配 B.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C.生产方式怎样
D.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如何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事项属于未达账项的有[ ] A.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B.银行已付,企业已付 C.企业未付,银行已付 D.银行未付,企业已付
2、“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是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有()。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3、简要评述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4、下列弥补财政赤字的融资方式中,不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的是__。A.弥补财政赤字的税收融资 B.弥补财政赤字的债券发行 C.弥补财政赤字的通货发行 D.向中央银行直接透支 E.增加政府支出
5、集合竞价是指交易所电脑主机对____接受的全部有效委托进行的一次性撮合处理过程。A:开市前 B:开市后 C:闭市前 D:闭市后
6、计算机安全的内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__方面。A.加强基础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 B.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C.加强计算机系统应用人员的安全管理 D.加强系统操作的安全管理
7、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__引起的通货膨胀。A.总供给过度增长 B.总需求过度增长 C.总供给大幅度减少 D.总需求大幅度减少
8、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符合商业银行法的规定__ A.在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和股票业务 B.在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不得向企业投资
C.在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不得向金融机构投资
D.在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
9、货币资金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__。A.相关岗位与人员的设置情况 B.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C.支付款项印章的保管情况 D.银行账户的设置情况
10、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__。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经营收入
11、公文应__。A.右侧装订
B.上白边等于下白边 C.上白边宽于下白边 D.左白边宽于右白边
12、(★★★★☆)2011年1月30日,为期5天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落下帷幕。年会期间,全球政商界精英围绕__这一主题对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经格局的变化,以及如何应对政治动荡和资源紧缺等全球性风险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A.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 B.有质量的增长
C.改善世界现状: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构建 D.重振增长
13、下列关于上市公司收购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取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的方式
B.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
C.收购要约的期限不得少于20日,并不得超过1年
D.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
14、甲创作并出版的经典童话《大灰狼》超过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后,乙将“大灰狼”文字及图形申请注册在“书籍”等商品类别上并获准注册。丙出版社随后未经甲和乙同意出版了甲的《大灰狼》童话,并使用了“大灰狼”文字及图形,但署名为另一著名歌星丁,丁对此并不知情。关于丙出版社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__ A.侵犯了甲的复制权 B.侵犯了甲的署名权 C.侵犯了丁的姓名权 D.侵犯了乙的商标权
15、简述宪法的特征。
16、依据我国《票据法》,下列有关本票与支票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__ A.本票包括银行本票和商业本票
B.本票的基本当事人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C.支票限于见票即付,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 D.支票可以背书转让
17、边际技术替代率__。
A.是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
B.是在产出量变动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
C.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D.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E.是负的,并且呈递增趋势
18、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逾期未改正的,或者其行为严重危害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区别情形,采取下列哪些措施__ A.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 B.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
C.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 D.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
19、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__。A.《实践论》 B.《反对党八股》 C.《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20、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内容包括__。A.市场范围监管 B.市场准入监管 C.市场价格监管 D.市场退出监管 E.市场运营监管
21、按内部牵制原则的要求,会计机构中保管会计档案的人员,不得由__兼任。A.会计人员
B.会计机构负责人 C.出纳人员
D.会计主管人员
22、下列哪种情况不可以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__ A.情况特殊紧急
B.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C.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植物园,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D.林业部致文某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原因,该县林业局调查清楚后向林业部行文报告
23、多媒体信息包括______。A.影像、动画 B.文字、图形 C.音频、视频 D.声卡、光盘
2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化大生产 B.资本积累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
学期已接近尾声,即将迎来的是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同学们要想在考试中取得最理想的成绩,最后几天的复习将是关键。
下面给同学们提几点期末复习的方法,希望能给同学们复习时有所启示:
一、要想搞好复习,首先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消除紧张、松懈、畏惧情绪。
新课结束了,首先通过课本目录清楚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大体框架,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平时学习惰性比较强的同学不要去考虑一学期的内容那么多,平时又没有好好学,十几天时间怎么能够补起来,否则就容易产生松懈、畏惧情绪,使复习成为泡影。平时学习较认真的同学也不需要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任务规定的多多的,超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否则容易产生焦燥情绪,大大降低复习的效果。所有同学都应该冷静下来,先把期末考试放在一边,根据自身实际和老师的复习安排,为自己制定一套复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复苏、巩固。不要忙乱无序朝三暮四,好高鹜远。
二、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学期末所剩时间不多,每一位同学应充分利用好一切时间(元旦放假期的三天时间),针对不同科目特点,安排不同的复习内容,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分配不同科目的复习时间,应做到重点突出,全面兼顾,对于薄弱科目应略多投放时间但不能无所收获。同时规定的复习任务,每一天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不可因功费时,也不可因小误而失全面,要循序渐进,环环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搞好复习。
三、要勤于思考,勤于动脑。
同学们复习时一定要多思考、多动笔、善于归纳消除思想上的惰性,不能光用一双眼、一张嘴,而要利用有效巧妙的记忆、归纳方法把零散的知识连贯起来,把同类的知识归结起来,把相关相连的进行知识比较,找出知识内在的联系及规律,只有这样做了,我们才能课本的知识消化后变成自己真正拥有的知识。
四、强化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
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了。对学习丧失信心;有些学生则认为,学过的东西反正要忘,早记没用,寄希望于考前突击,但由于临考前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又记不过来,感到很烦恼。
五、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凡是抓紧复习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及时地得到了补足,很少在学习上“欠债”。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
六、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
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要形成这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正是我们复习的中心任务。平时的学习,只是完成了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任务和对基本能力的掌握。通过复习回顾,查漏补缺,把各部分所学内容有机地“组装”起来,有利于我们掌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编织一张“知识之网”。
一、公开范围, 划分重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所有知识点, 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只能掌握绝大部分知识点, 有一小部分知识点, 他们就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依然无法很好地掌握。对于这部分知识点, 我们可否进行如下测试改革, 使教师敢于减负呢?
新学期伊始, 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 将课本知识划分为基础内容、提升内容和非重点内容。基础内容是相对简单的知识点, 提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但大多数学生是能够掌握的, 这两部分将在期末试卷中出现;非重点内容则是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太大, 无法很好掌握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只在平时作业中有所体现。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为例:
人教版三下语文期末考试范围
二、试卷分块, 保底促优
后进生是学习上的弱势群体, 我们应当尽量呵护他们的自尊心, 只要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 合格就不用担心。当然我们也要激励优秀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不至于因为试题的设置过于简单而埋没了才华。因此, 我们尝试在一张试卷中, 分设A、B两部分。
1.A部分内容为基本题。A部分内容是比较基础的, 旨在考评学生对书本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试题尽可能地降低学生的答题门槛, 争取让后进生能够取得“合格”。例如, 针对部分后进生拼音拼读有困难的现状, 可以将看拼音写词语改为听写词语。再如, 考查学生的古诗词掌握情况时, 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一段画面感比较强的提示语, 以便唤起学生的记忆:春天, 在金黄的油菜花旁, 小朋友正忙着追赶蝴蝶, 这让我想到了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就是希望他们有朝一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场景, 能够在脑海中浮现出所学的典籍, 形成共鸣,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试题的语用价值, 使学生在考试中、在知识的检索与运用中经历学习过程。
2.B部分内容为提高题。B部分的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旨在考评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试题的表述方式也可相对灵活多变。例如, 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学校将邀请几位家长参加我们的六一联欢会, 需要他们每个人为大家讲点节日祝语。假如你是主持人, 你准备怎样安排他们的讲话顺序?请罗列出你的安排顺序, 并说说这样安排的理由。
张海霞王军刘瑶丁俊山
学生作为六一活动的主持人, 拥有安排家长讲话顺序的权利, 怎样安排才合乎礼仪呢?这就要引导学生用到拼音排序、笔画排序等语文知识, 这样不仅贴近学生, 而且也可更好地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3.分值的计算方式。为了能更好地达到“保底促优”的目的, 在分值设置方面, 可以考虑将A部分设置为100分, B部分设置为20分。在计算总分时, A部分考到60分的就计60分, 超出60分的部分除以2后计入总分, B部分的分数直接计入总分。之所以不采用附加分的形式, 是因为我们平时习惯于将附加分与学生前面的分数区别开来, 这样有可能会使出卷教师将最后的附加题出得太难, 不利于中上游学生作答。而且这样也势必要将一些有难度的题目挪移到前面部分, 后进生要想取得“合格”就有一定难度。
三、等级容错, 淡化分数
百分制的考核标准看似精确, 其实是一种伪精确。因为同一分值的题目, 它们的难易程度是有差别的。阅卷过程中, 教师对于主观题只能给个大概分数, 所以一个人的学识是难以量化的, 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更是无法量化。
1.教师提升对学生容错等级制评价。“等级制评价”的实质就是将学生相差无几的成绩划在一个等级, 弱化差别, 淡化分数竞争。“容错”则是指我们应当容许学生在考试中犯错, 对于部分错误不计入总分。在B卷的编制过程中, 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例如, 针对课外阅读可设计以下题目: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任选一题完成) 。
(1) 指因过错而自恨。………………………… ()
(2) 一样东西都没有。………………………… ()
教师在阅卷过程中, 依然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 对日常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这样的“容错题”不宜过多, 以免部分学生审题不清, 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浪费考试时间。
2.学校淡化对教师平均分的考核项目。如果能够切实落实等级制评价, 那么就不存在用平均分对教师进行考核的项目了。但目前的情况却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学校在期末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时, 往往采用班级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考核, 有时教师因为自己班级的平均分比平行班要低上一点, 在期末的考核中就将被扣奖金, 虽然钱数并不多, 但是总归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这就逼着教师不得不“分分计较”。如果能够淡化平均分, 那么将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测评结果回归理性, 使学业测评真正成为只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调研方式, 成为教师改进教学过程的导向。
1.已知R为实数集,M={x|x2-2x<0},N={x|x≥1},则M∩(CRN)= .
2.命题:“x∈(0,+∞),x2+x+1>0”的否定是 .
3.已知z=(a-i)(1+i)(a∈R,i为虚数单位),若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实轴上,则a= .
4.设不等式组0≤x≤2,
0≤y≤2,表示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
5.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s值等于 .
6.椭圆x2a2+y2b2=1(a>b>0)的右焦点为F1,右准线为l1,若过点F1且垂直于x轴的弦的弦长等于点F1到l1的距离,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7.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是AB边上的动点,则DE·DC的最大值为 .
8.设a,b∈R,且a≠2,若定义在区间(-b,b)内的函数f(x)=lg1+ax1+2x是奇函数,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9.巳知函数f(x)=cosx(x∈(0,2π))有两个不同的零点x1,x2,且方程f(x)=m有两个不同的实根x3,x4.若把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构成等差数列,则实数m的值为 .
10.关于x的不等式x2+25+|x3-5x2|≥ax在[1,12]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1.已知正数x,y满足(1+x)(1+2y)=2,则4xy+1xy的最小值是 .
12.已知函数f(x)=x4+ax3+2x2+b,其中a,b∈R.若函数f(x)仅在x=0处有极值,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3.已知a,b,c(a<b<c)成等差数列,将其中的两个数交换,得到的三个数依次成等比数列,则a2+c22b2的值为 .
14.如图,用一块形状为半椭圆x2+y24=1(y≥0)的铁皮截取一个以短轴BC为底的等腰梯形ABCD,记所得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为S,则1S的最小值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在△ABC中,A,B,C为三个内角a,b,c为三条边,π3<C<π2,且ba-b=sin2CsinA-sin2C.
(1)判断△ABC的形状;
(2)若|BA+BC|=2,求BA·BC的取值范围.
16.(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棱BC、AB的中点,点F在棱CC1上,已知AB=AC,AA1=3,BC=CF=2.
(1)求证:C1E∥平面ADF;
(2)设点M在棱BB1上,当BM为何值时,平面CAM⊥平面ADF?
17.(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12,且经过点P(1,3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F是椭圆C的右焦点,M为椭圆上一点,以M为圆心,MF为半径作圆M.问点M满足什么条件时,圆M与y轴有两个交点?
(3)设圆M与y轴交于D、E两点,求点D、E距离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5分)
如图,AB是沿太湖南北方向道路,P为太湖中观光岛屿,Q为停车场,PQ=5.2km.某旅游团游览完岛屿后,乘游船回停车场Q,已知游船以13km/h的速度沿方位角θ的方向行驶,sinθ=513.游船离开观光岛屿3分钟后,因事耽搁没有来得及登上游船的游客甲为了及时赶到停车地点Q与旅游团会合,立即决定租用小船先到达湖滨大道M处,然后乘出租汽车到点Q(设游客甲到达湖滨大道后能立即乘到出租车).假设游客甲乘小船行驶的方位角是α,出租汽车的速度为66km/h.
(1)设sinα=45,问小船的速度为多少km/h时,游客甲才能和游船同时到达点Q;
(2)设小船速度为10km/h,请你替该游客设计小船行驶的方位角α,当角α余弦值的大小是多少时,游客甲能按计划以最短时间到达Q.
19.(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n}的公差d不等于0,设a1,a3,ak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bn}的前三项,
(1)若k=7,a1=2
(i)求数列{anbn}的前n项和Tn;
(ii)将数列{an}和{bn}的相同的项去掉,剩下的项依次构成新的数列{cn},设其前n项和为Sn,求S2n-n-1-22n-1+3·2n-1(n≥2,n∈N*)的值;
(2)若存在m>k,m∈N*使得a1,a3,ak,am成等比数列,求证k为奇数.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f(x)=-x3+x2+b,g(x)=alnx.
(1)若f(x)在x∈[-12,1)上的最大值为38,求实数b的值;
(2)若对任意x∈[1,e],都有g(x)≥-x2+(a+2)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在(1)的条件下,设F(x)=f(x),x<1
g(x),x≥1,对任意给定的正实数a,曲线y=F(x)上是否存在两点P,Q,使得△POQ是以O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O为坐标原点),且此三角形斜边中点在y轴上?请说明理由.
附加题
21.[选做题] 在A、B、C、D四小题中只能选做2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从圆O外一点P作圆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AB与OP交于点M,设CD为过点M且不过圆心O的一条弦,
求证:O、C、P、D四点共圆.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二阶矩阵M有特征值λ=3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e1=1
1,并且矩阵M对应的变换将点(-1,2)变换成(9,15),求矩阵M.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sin(θ-π4),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x=1+45t
y=-1-35t(t为参数),求直线l被曲线C所截得的弦长.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实数x,y,z满足x+y+z=2,求2x2+3y2+z2的最小值;
[必做题] 第22题、第23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22.袋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的卡片各1张,甲从袋中任取2张卡片(每张卡片被取出的可能性都相等),并记下卡面数字和为X,然后把卡片放回,叫做一次操作.
(1)求在一次操作中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E(X);
(2)甲进行四次操作,求至少有两次X不大于E(X)的概率.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对一个边长互不相等的凸n(n≥3)边形的边染色,每条边可以染红、黄、蓝三种颜色中的一种,但是不允许相邻的边有相同的颜色.所有不同的染色方法记为P(n).
(1)求P(3),P(4),P(5);
(2)求P(n).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x|0<x<1}
2. x∈(0,+∞),x2+x+1≤0
3. 1
4. 4-π4
5. -3
6. 12
7. 1
8. (-2,-32]
9. -32
10. (-∞,10]
11. 12
12. [-83,83]
13. 10
14. 239
二、解答题
15.(1)解:由ba-b=sin2CsinA-sin2C及正弦定理有:sinB=sin2C,
∴B=2C或B+2C=π,若B=2C,且π3<C<π2,∴23π<B<π,B+C>π(舍);∴B+2C=π,则A=C,∴△ABC为等腰三角形.
(2)∵|BA+BC|=2,∴a2+c2+2ac·cosB=4,∴cosB=2-a2a2(∵a=c),而cosB=-cos2C,∴12<cosB<1,∴1<a2<43,∴BA·BC=accosB=a2cosB=2-a2∈(23,1).
16.解:(1)连接CE交AD于O,连接OF.
因为CE,AD为△ABC中线,
所以O为△ABC的重心,CFCC1=COCE=23.
从而OF∥C1E.
OF面ADF,C1E平面ADF,
所以C1E∥平面ADF.
(2)当BM=1时,平面CAM⊥平面ADF.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由于B1B⊥平面ABC,BB1平面B1BCC1,所以平面B1BCC1⊥平面ABC.
由于AB=AC,D是BC中点,所以AD⊥BC.又平面B1BCC1∩平面ABC=BC,
所以AD⊥平面B1BCC1.
而CM平面B1BCC1,于是AD⊥CM.
因为BM=CD=1,BC=CF=2,所以Rt△CBM≌Rt△FCD,所以CM⊥DF.
DF与AD相交,所以CM⊥平面ADF.
CM平面CAM,所以平面CAM⊥平面ADF.
当BM=1时,平面CAM⊥平面ADF.
17.解:(1)∵椭圆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12,且经过点P(1,32),
∴a2-b2a=12
1a2+94b2=1,即3a2-4b2=0
1a2+94b2=1,
解得a2=4
b2=3,
∴椭圆C的方程为x24+y23=1.
(2)易求得F(1,0).设M(x0,y0),则x204+y203=1,
圆M的方程为(x-x0)2+(y-y0)2=(1-x0)2+y02,
令x=0,化简得y2-2y0y+2x0-1=0,Δ=4y20-4(2x0-1)>0……①.
将y20=3(1-x204)代入①,得3x20+8x0-16<0,解出-4 又∵-2≤x0≤2,∴-2≤x0<43. (3)设D(0,y1),E(0,y2),其中y1 DE=y2-y1=4y20-4(2x0-1)
=-3x20-8x0+16=-3(x0+43)2+643,
当x0=-43时,DE的最大值为833.
18.解:(1)如图,作PN⊥AB,N为垂足.
sinθ=513,sinα=45,
在Rt△PNQ中,
PN=PQsinθ=5.2×513=2(km),
QN=PQcosθ=5.2×1213=4.8(km).
在Rt△PNM中,
MN=PNtanα=243=1.5(km).
设游船从P到Q所用时间为t1h,游客甲从P经M到Q所用时间为t2h,小船的速度为v1km/h,则
t1=PQ13=26513=25(h),
t2=PMv1+MQ66=2.5v1+3.366=52v1+120(h).
由已知得:t2+120=t1,52v1+120+120=25,∴v1=253.
∴小船的速度为253km/h时,游客甲才能和游船同时到达Q.
(2)在Rt△PMN中,
PM=PNsinα=2sinα(km),
MN=PNtanα=2cosαsinα(km).
∴QM=QN-MN=4.8-2cosαsinα(km).
∴t=PM10+QM66=15sinα+455-cosα33sinα=1165×33-5cosαsinα+455.
∵t′=1165×5sin2α-(33-5cosα)cosαsin2α
=5-33cosα165sin2α,
∴令t′=0得:cosα=533.
当cosα<533时,t′>0;当cosα>533时,t′<0.
∵cosα在α∈(0,π2)上是减函数,
∴当方位角α满足cosα=533时,t最小,即游客甲能按计划以最短时间到达Q.
19.(1)因为k=7,所以a1,a3,a7成等比数列,又{an}是公差d≠0的等差数列,
所以(a1+2d)2=a1(a1+6d),整理得a1=2d,又a1=2,所以d=1,
b1=a1=2,q=b2b1=a3a1=a1+2da1=2,
所以an=a1+(n-1)d=n+1,bn=b1×qn-1=2n,
①用错位相减法或其它方法可求得{anbn}的前n项和为Tn=n×2n+1;
②因为新的数列{cn}的前2n-n-1项和为数列{an}的前2n-1项的和减去数列{bn}前n项的和,
所以S2n-n-1=(2n-1)(2+2n)2-2(2n-1)2-1=(2n-1)(2n-1-1).
所以S2n-n-1-22n-1+3·2n-1=1(n≥2,n∈N*).
(2)由(a1+2d)2=a1(a1+(k-1))d,整理得4d2=a1d(k-5),
因为d≠0,所以d=a1(k-5)4,所以q=a3a1=a1+2da1=k-32.
因为存在m>k,m∈N*使得a1,a3,ak,am成等比数列,
所以am=a1q3=a1(k-32)3,
又在正项等差数列{an}中,am=a1+(m-1)d=a1+a1(m-1)(k-5)4,
所以a1+a1(m-1)(k-5)4=a1(k-32)3,又因为a1>0,
所以有2[4+(m-1)(k-5)]=(k-3)3,
因为2[4+(m-1)(k-5)]是偶数,所以(k-3)3也是偶数,
即k-3为偶数,所以k为奇数.
20.解:(1)由f(x)=-x3+x2+b,得f′(x)=-3x2+2x=-x(3x-2),
令f′(x)=0,得x=0或23.
列表如下:
x-12(-12,0)0(0,23)23(23,1)
f′(x)-0+0-
f(x)f(-12)递减极小值递增极大值递减
由f(-12)=38+b,f(23)=427+b,∴f(-12)>f(23),即最大值为f(-12)=38+b=38,∴b=0.
(2)由g(x)≥-x2+(a+2)x,得(x-lnx)a≤x2-2x.
∵x∈[1,e],∴lnx≤1≤x,且等号不能同时取,∴lnx<x,即x-lnx>0,
∴a≤x2-2xx-lnx恒成立,即a≤(x2-2xx-lnx)min.
令t(x)=x2-2xx-lnx,x∈[1,e]),求导得,
t′(x)=(x-1)(x+2-2lnx)(x-lnx)2,
当x∈[1,e]时,x-1≥0,lnx≤1,x+2-2lnx>0,从而t′(x)≥0,
∴t(x)在[1,e]上为增函数,
∴tmin(x)=t(1)=-1,∴a≤-1.
(3)由条件,F(x)=-x3+x2,x<1
alnx,x≥1,
假设曲线y=F(x)上存在两点P,Q满足题意,则P,Q只能在y轴两侧,
不妨设P(t,F(t))(t>0),则Q(-t,t3+t2),且t≠1.
∵△POQ是以O(O为坐标原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OP·OQ=0,∴-t2+F(t)(t3+t2)=0…(*),
是否存在P,Q等价于方程(*)在t>0且t≠1时是否有解.
①若0 此方程无解; ②若t>1时,(*)方程为-t2+alnt·(t3+t2)=0,即1a=(t+1)lnt, 设h(t)=(t+1)lnt(t>1),则h′(t)=lnt+1t+1, 显然,当t>1时,h′(t)>0,即h(t)在(1,+∞)上为增函数, ∴h(t)的值域为(h(1),+∞),即为(0,+∞), ∴当a>0时,方程(*)总有解. ∴对任意给定的正实数a,曲线y=F(x)上总存在两点P,Q,使得△POQ是以O(O为坐标原点)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且此三角形斜边中点在y轴上. 附加题 21.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证明:因为PA,PB为圆O的两条切线,所以OP垂直平分弦AB, 在Rt△OAP中,OM·MP=AM2, 在圆O中,AM·BM=CM·DM, 所以,OM·MP=CM·DM, 又弦CD不过圆心O,所以O,C,P,D四点共圆.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设M=ab cd,则ab cd1 1=31 1=3 3,故a+b=3, c+d=3. ab cd-1 2=9 15,故-a+2b=9, -c+2d=15. 联立以上两方程组解得a=-1,b=4,c=-3,d=6,故M=-14 -36.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解:将方程ρ=22sin(θ-π4),x=1+45t y=-1-35t分别化为普通方程: x2+y2+2x-2y=0,3x+4y+1=0, 由曲线C的圆心为C(-1,1),半径为2,所以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25, 故所求弦长为22-(25)2=2465.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解:由柯西不等式可知:(x+y+z)2≤[(2x)2+(3y)2+z2]·[(12)2+(13)2+12] 故2x2+3y2+z2≥2411,当且仅当2x12=3y13=z1,即:x=611,y=411,z=1211时, 2x2+3y2+z2取得最小值为2411. 22.解:(1)由题设知,X可能的取值为:3,4,5,6,7. 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 X34567 P1616131616 因此X的数学期望E(X)=(3+4+6+7)×16+5×13=5. (2)记“一次操作所计分数X不大于E(X)”的事件记为C,则 P(C)=P(“X=3”或“X=4”或“X=5”)=16+16+13=23. 设四次操作中事件C发生次数为Y,则Y~B(4,23), 则所求事件的概率为P(Y≥2)=1-C14×23×(13)3-C04×(13)4=89. 23.解:(1)P(3)=6,P(4)=18,P(5)=30. (2)设不同的染色法有pn种.易知. 当n≥4时,首先,对于边a1,有3种不同的染法,由于边a2的颜色与边a1的颜色不同,所以,对边a2有2种不同的染法,类似地,对边a3,…,边an-1均有2种染法.对于边an,用与边an-1不同的2种颜色染色,但是,这样也包括了它与边a1颜色相同的情况,而边a1与边an颜色相同的不同染色方法数就是凸n-1边形的不同染色方法数的种数pn-1,于是可得 pn=3×2n-1-pn-1,pn-2n=-(pn-1-2n-1). 于是pn-2n=(-1)n-3(p3-23)=(-1)n-2·2, pn=2n+(-1)n·2,n≥3. 【马哲期末考试题库】推荐阅读: 马哲小论文06-28 马哲试卷09-16 马哲论文211-02 马哲课学习感想收获06-05 马哲原理分析社会热点11-25 马哲论文大学生价值观09-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哲真题12-08 期末考试考试动员09-06 期末考试感想05-30 电力电子期末考试题库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