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散文的特点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史铁生散文的特点(精选8篇)

史铁生散文的特点 篇1

《秋天的怀念》原文: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生平经历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秋天的怀念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第一人称》《别人》《老屋小记》;中篇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小说三篇》《中篇1或短篇4》等;散文《好运设计》《我与地坛》《墙下短记》《足球内外》;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已出版作品散文集《一个人的记忆》《灵魂的事》《答自己问》《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扶轮问路》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秋天的怀念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史铁生散文的特点 篇2

时至今日, 再翻看史铁生的作品集, 却仍能在其中看到满纸的生命脉动, 这些有韵律的符号, 似有着非凡的魔力, 牵引着笔者去探寻作品本身更加深层次的涵义。

一.命运的追问

细读史铁生的散文, 我们似乎能看到那个坐在轮椅上的“恓惶”的“呆想者”, 就是这个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的人, 用尽了一生去探索一件事, 便是命运。

史铁生对命运进行了太多的思索, 多到让我们更愿意相信史铁生是一位哲学家胜于作家。在他看来, 既然“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 而“命运”又让自己只能是其中之一, 不可以调换, 那么就只好尽力当好自己的角色了。就如《好运设计》一文中, 史铁生坐在轮椅上, 想象着来生, 他将此世未了的愿望全部付诸于来生, 他希望自己能够活在自己畅想的生命历程中。但却忽地笔锋一转, 将看似圆满无缺的命运填入了波折与插曲, 最终得出了“上帝爱我”这种形而上的终极结论。

命运的两端是生死, 史铁生对生死的的感悟已入至臻之境, 很少有人能将整个生命历程看得如此的透彻。在诸多篇目中都提到的“荒芜的古园”中, 史铁生通过对莺飞草长、四季变幻的观察体味出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 出生了, 这就不自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通过不断的问自己, 史铁生了解到了生存是为了什么, 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淡漠生死、空灵清秀的语言下面, 隐隐的展现着史铁生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我的梦想》中, 史铁生能够和医生拿生死开玩笑, 其实表明了在认清死之后, 在了解了为何而生的时候, 史铁生反而对生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面对绝境, 史铁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但, ……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

史铁生探寻生死的过程, 是其作品逐步走向稳定与成熟的过程。如果将史铁生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对比着看, 我们不难发现史铁生的小说是在追忆过往, 而散文则是在总结人生。从《老屋小记》到《我遥远的清平湾》, 从《我与地坛》到《扶轮问路》, 史铁生一边回忆, 一边总结, 逐渐的将命运赋予的意义捋清, 用文字撰写了历程, 用记忆填充了人生。

二.信仰的阐释

二十一岁以后的史铁生, 是背负着苦难命运的史铁生。通过作品可以看到, 一个热爱生命, 热爱运动, 喜欢健壮身躯的男人, 在突然丧失了最引以为傲的能力时, 从濒临崩溃, 到再获新生, 支撑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信仰。

信仰是史铁生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智慧选择, 他认为信仰是在苦弱无助的时候的希望, 或者说是在苦弱无助时候对“神”的求助。在《山顶上的传说》中, 史铁生表达了对“神”的释义, 即“什么是神?其实, 就是人自己的精神。”

史铁生对信仰的感悟是通过长期患病的痛苦体验到的, 在没有明确的信仰支撑前, 史铁生感悟到的人生总是充满苦难, 但是信仰的力量就在于, 在面对同一境遇时, 你可以把它当做苦难, 也可以说它是幸运, 问题是没有更大的苦难作比照, 你就体会不到这种境遇是幸运还是苦难。关于这层意思, 史铁生是这样表述的, 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 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 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 我老想, 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 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 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 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 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因为在任何灾难的前面都有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想通了上述道理, 史铁生发现, 自己的苦难其实正是上帝赐给自己体会幸福的机会;自己的苦难换个角度看也可以看作是幸运;自己既有苦难的时候也有幸运的时候, 其实人人都是这样。所以, 史铁生说:“抱屈多年, 一朝醒悟:上帝对史铁生和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在《昼信基督夜信佛》的序中, 史铁生曾经说有人问他到底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 他不好回答, 说他是基督徒会得罪佛教徒, 说他是佛教徒会得罪基督徒, 那么就白天信基督, 夜晚信佛祖吧。这真诚而又略带诙谐的话, 笔者认为其实是向读者阐述一个观点, 那就史铁生真正信仰的, 不是简单的宗教, 而是救赎自己认知与灵魂的过程, 无论是那种精神引导, 只要能从中得到解放自身困境, 都是史铁生认为的信仰。正是这种认识, 让史铁生从残破的身体和思想中走了出来, 重新定位了人生目标, 站在了比身体健全但灵魂残缺的人更高的位置。

三.生命的羁绊

亲人、朋友、医生和邻居, 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在最困难的日子里, 是身边周围的人给了他最大的帮助, 是地坛包容了处于人生最低谷的史铁生。正是这些情感的羁绊, 让史铁生能在残酷的命运打击面前缓过神来, 继续向前。

母亲是史铁生着墨最重的人, 无论是著名的《我与地坛》, 或者是《秋天的怀念》以及《合欢树》, 都能从中看到史铁生对母亲特殊的情感。在史铁生刚刚残疾的时候, 脾气暴躁, 很难从现实的悲痛中走出来。身为母亲, 她是比儿子更难过的人。结果史铁生在暴怒时没有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多年之后, 当史铁生有了成就的时候, 却没有办法跟母亲一起分享喜悦, 笔者认为, 史铁生在散文中描述的最大遗憾, 莫过于苦命母亲的早早离去。毫无疑问, 母亲离去的痛, 是史铁生生命中最不可承受的痛。妻子陈希米是上帝在史铁生绝境中的一大馈赠, 史铁生对此也是心怀感激。

朋友是史铁生创作的又一大支撑, 上学时候的同学, 一起插队的知青, 同一时代的知青, 都成了史铁生的慰藉。《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扶轮问路 (代跋) 》中有过充分的描述。在最初生病的日子里, 史铁生的朋友们几乎整日围绕在他的身边, 打消他对疾病的疑虑;到后来双腿瘫痪后, 朋友们对史铁生的照顾又是无微不至, 在青岛, 为了一起坐硬座火车, 刘树纲愿意将他背着进车站, 史铁生看到背完后他苍白的脸, 心存感激。双肾怠工后, 孙立哲带着史铁生游遍美国, 一边游玩一边闻史铁生的尿观察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各种各样的朋友的关怀, 让史铁生的艰难的人生变的通畅了许多。

医生是史铁生一生中绕不开的一群人。史铁生曾经笑言自己“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 许多医生与史铁生成为了朋友, 这些人给了史铁生生命的延续, 多年的交往, 医生的留走, 也让史铁生感受到了存在的无常。还有史铁生的邻居们,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 史铁生的邻居们给过史铁生巨大的精神支撑, 《合欢树》中, 邻居们对重返故居的他的热情款待, 让史铁生能够感受到周围人群对他的持续关爱。

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如果史铁生是一个文化符号, 那么地坛就是印有这个符号的地理坐标。沧桑的古园, 包容了史铁生的颓废与无助, 给予他灵魂淬炼与深邃。地坛与史铁生, 一个荒芜, 一个残破, 但两者的结合却创造出了新生, 史铁生在地坛获得思想的成长, 地坛因史铁生再次显耀。正是地坛,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多出了一位纯粹的作家, 让读者能够获得不同以往的、清澈的精神体验。

四.结语

史铁生先生已经去世四年了, 未竟集《昼信基督夜信佛》也已出版。留给读者的精神宝藏就此打住。百余篇作品, 是史铁生对其一生的凝练与结晶。在这些作品中, 透露出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对人的思考, 对人的本质的探索。这些充满智慧色彩的思考成为了往后人们在阅读史铁生作品时最在意的地方。

“一段生命之轻, 威胁了生命全面之重, 惶茫往灵魂里渗透。”作品中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论述。在了解自己的目标与生命的意义后, 史铁生在文中表现了对命运安排看似的妥协, 他认为智力、相貌、体魄都是天生的, 后天无力给予改变。但笔者觉得, 这种看似的妥协更突出了史铁生不屈的人生品格。在信仰中, 他信神, 更信精神。他将自己内在的不屈隐藏在了看似虚渺的基督与佛陀中。他崇拜卡尔·刘易斯, 也愿意赦免服用禁药的约翰逊;他坐着轮椅打球, 希望和高手过招, 不愿和不如自己的对手一起。他既爱名将们雄伟的体魄, 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参与竞争。这种与史铁生文字淡然的不匹配体现了史铁生残躯下仍然燃烧着的希望竞争的心。

史铁生的散文, 包含了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 对命运的占卜, 他通过散文的抒发, 表现了一个身残志坚的中国文人在面对困苦时的抉择。其文章蕴含的书卷气息以及人生哲理, 值得当前读者积极品味与思考。

摘要:史铁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散文通过对人生及命运的思考, 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本文通过对史铁生散文中包含的人生元素进行浅要分析, 初步得出当前读者在阅读史铁生散文时应当领会的侧重点。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生命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好运设计[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5.

[2]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 (上)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4]史铁生.史铁生散文 (下)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5]廖健春.解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J].芒种, 第449期

[6]张渝生.论史铁生散文的终极追问与世俗情怀[J].江西社会科学, 2007.

[7]张帮俊.史铁生——轮椅上思索人生[J].中国职工教育, 第207期

“史铁生散文专题”教学设计 篇3

高中语文选修课强调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化,鼓励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在学习方式上,重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既定的教材内容,结合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构建了“史铁生散文专题学习群”,以此来落实课标要求。“史铁生散文专题学习群”主要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合欢树》、初中学过的《秋天的怀念》和课外史铁生的一些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文章构成。整个学习过程贯彻“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动起来”的学习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六大教学环节:搜集资料 熟悉作者——阅读作品  感知内容——片断欣赏  学习写法——积累素材  提炼精神 ——选好角度  写作实践——成果留存  深化拓展。每个环节的学习均由课内、课外两部分组成,课内重学习任务的布置安排,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讨论,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点评;课外主要是学生的阅读,自主选择完成任务,小组合作探究所选问题,形成主要学习成果。这样,课内外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选修课教学真正“活”起来。

【学习环节】

一、多方搜集资料 了解熟悉作者

在“史铁生散文专题”学习正式开始前,先做以下准备:1、以座位的排右行划分学习小组,并选出组长。2、学生购买或借阅史铁生散文作品。3、学生准备各式报事贴纸等。

(一)课内——教师引导激趣  明确学务任务: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周国平说:“史铁生可能是中国当代最具有自发哲学气质的小说家。”史铁生自己说“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他的散文,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对于少不更事的我们来说,是一次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好机会。

上网或通过其它方式查找资料,全面了解史铁生的有关情况,按照“作者情况说一说——铁生故事讲一讲——相关图片找一找——作者语录写一写——作者对联编一编——相关人物比一比”的形式,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重点安排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以下各项任务:

1、写一篇300字的作者小传。2、辑录10则“史铁生语录”(每则不超过30字)。3、写一个史铁生故事(300字以内)。4、找两幅有关史铁生的图片,每张配100字的文字解说。5、为史铁生写两副挽联。

(二)课外——多方搜集资料,分组完成任务。搜集史铁生资料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和图书,这个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有的学生渠道多,擅长搜集,有的学生善于思考,长于归纳整理,通过组内互补,完成以上任务一点不难,但要做好,还需小组的集体智慧。

(三)课内——成果交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每个小组一选择本组最优秀的成果在课堂上朗读展示,师生点评。其它成果用粘贴纸或其方式张贴教室内学习栏中。

二、广泛阅读作品 整体感知内容

(一)课内——教师提出要求,根据学生特点分解任务。散文阅读总的要求是:读出内容(写了什么)——读出写法(怎么写的)——读出作者(为什么写)——读出自我(我的感悟)。

可选择的作品:《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老家》《病隙碎笔》《我离开史铁生之后》等。

可选择的问题:1、史铁生在几篇散文中是如何写自己的母亲的?他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2、史铁生对人生、生命有着怎样的感悟?他如何把自己的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3、你觉得史铁生的散文有哪些特色?举几个例子说一说。4、你在阅读中想到了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你想清楚了吗?

(二)课外——阅读作品。根据各小组长的要求重点阅读相关篇目,每个小组书面完成总要求中一到两项,并书面完成选择问题中的一到两个。

教师每天通过小组长,掌握学生阅读情况,了解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完成有关任务。

(三)课内——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主持下,讨论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师生共同点评,评出优秀成果。

三、选择片断欣赏 领悟学习写法

(一)课内——教师示范,学生选择。这一环节首先是教师“引学生欣赏”,用种种办法招引学生自愿地走近文体,走近作者,用学生喜欢的愿意的内容进入作品。其次,是“带学生欣赏”,学生原来看不到的地方,借助老师的眼睛也许看到了,原来感受不到的地方受教师的感染也许就感受到了。第三,是“教学生欣赏”,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

(二)课外——选择片段,进行赏析。各小组根据自己确定的鉴赏片断,查阅资料,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写出100字以上的赏析文字,每小组不少于五处。探究中遇到问题可上网查找资料,也可请教老师、家长。

(三)课内——汇报交流,师生点评。在教师的主持下,各小组选择最优秀的成果,在课堂展示交流。其它成果可抄写在粘贴纸上,分小组贴在教室内的学习栏中展示。

四、整理积累素材 提炼精神价值

(一)课内——问题讨论。史铁生身上体现精神价值,有哪些写作立意的角度?

通过讨论,我们可归纳出以下角度:

从史铁生的遭遇中,可以立意“磨难”“挫折”“坎坷”;

从史铁生的创作中,可以立意“坚持”“顽强”“意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史铁生的生活态度中,可以立意“乐观”“良好的心态”“精神”;

从史铁生给后人留下的著作中,可以立意“贡献”“宝贵的财富”“人生价值”“生命的意义”;

从史铁生战胜病魔,坚持写作的情况来看,可以立意为“信念”“人生支柱”“目标”等;

从史铁生坚强活下去的情况,可以立意为“热爱生命”“坚强”“困境与人生”;

从史铁生关于死的论述来看,可以立意为“生与死”“人生”“思考”;

(二)课外——整理素材,点明角度。史铁生的散文,不同的篇目,就有不同的素材,不同的角度;即使同一篇目中,不同的内容也可整理出不同的素材,不同立意。课外学生主要应从课堂上讨论形成的一些立意出发,从史铁生的作品中整理相应的素材。要求每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每组至少三个角度)写150字的语段。

(三)课内——展示交流,师生点评。

五、选择恰当角度 多方构思写作

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史铁生的散文阅读,学生要联系自己实际,“读出自我”,与史铁生比较,如何对待生命,如何面对挫折。二是以写促读,以读导写,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一)课内——写法指导,范文引路。在教师的组织下,先让学生讲讲自己在遇到困难、挫折、不幸时,有怎样的想法,思考过些什么问题,今后遇到挫折我会怎么办?史铁生的哪些名句“与我心有戚戚焉”?哪些名句会帮助我走出困境。之后,教师简要指导写作方法,并提供范文。

(二)课外——分组写作,共同修改。小组讨论确定几个角度立意,指定几名学生执笔,写成几篇初稿,先在组内朗读交流,大家提出修改意见,着手修改,改成定稿,最后选出一篇在班上展示。

(三)课内——选择优秀,全班交流。在教师的主持下,由各小组用PPT展示自己的作品(每组限一篇),并讲述构思过程、写作过程、讨论和修改过程,师生对文章进行点评。

六、成果留存共享 深化拓展延伸

课内外结合,对各组“史铁生散文专题学习”各环节中的优秀成果打印、装订,以便分享、运用。同时运用已获得的成果,再深入阅读史铁生散文,从而获得新的体认,使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教师总结“史铁生散文专题”学习的全过程,肯定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和取得的优秀成果,指出不足。同时要求拓展延伸学习内容,让学生搜集与史铁生相关名人作品,了解他们的事迹,阅读他们的作品。如张海迪《轮椅上的梦》、陆幼青《死亡日记》、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学习评价】

本专题学习的评价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强调的是学生的“做”,评价时,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评价主要涉及的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组织、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口头或行为表现等。

评价标准可分为内容选择、过程实施和成果展示三个评价项目。评价方式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环节评价与总体评价相结合。在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的同时,努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每个环节的学习任务完成后按照评价维度描述完成评定任务报告单,报告单由学生本人、小组成员和教师三方面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王荣生.宋冬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663)阶段性成果之一。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 篇4

开学伊始,作业不算多,闲来无聊,便在此捧起了这本《史铁生散文》。可能是在青年时突如其来的下肢瘫痪让他对人生产生了更多的疑惑,更多的思考,在他的文章里,常常是一个问题连着下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串起了文章,虽然这些问题并不都能够得到解答,有时甚至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但这并不妨碍你在跟随文章一起思考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许多文章我还是读不懂(王文洁同学说《我与地坛》很感人,我还真没这种感觉……差距啊差距),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难得地感觉到了放松与平静。一味地读小说,那些或惊险、或离奇、或喜或悲的故事已经让我们的心灵过于冲动,过于敏感。不如暂时放缓脚步,静下心来读一篇这样的文章,放松一下,也为下一次启程做好准备。

关于史铁生的散文,最喜欢的应该是《好运设计》了。如果我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该多好啊。这样的梦想想必每个人都做过,但像作者这样规划得如此详细的却是不多见。然而,当你顺利地拥有一切时,生命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于是,之前的“好运设计”一项项地被推翻,“设计”了半天,到头来却发现:享受现在、热爱生命、注重过程,这才是完美的人生。这个结尾可以算是俗了,但之前的铺垫却让这一切显得顺理成章,而且富有内涵。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也不需要读得快,慢慢地读,细细地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后记:其实这本来是一篇作业,当时周记没什么可写的,就打算写篇读后感交上,没想到越写越有感。虽然写完以后才发现,写得实在很传统……不过,谁让我就是这么想的呢。各位板砖啥的随便扔。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二

史铁生有一篇文章叫《记忆迷宫》,题目真是形象!确实,记忆就是人心灵里的迷宫啊,还和潜意识混杂在一起。所以他在此文里说:“记忆,在创作者那儿已经面目全非,已经走进另一种存在。”虽然他说的是以记忆的经历为基础的创作者、写作者;但其实在我们每一个记忆者这里,你的记忆都可能出现错误、混乱,毫无真实可言。可是啊!你记住的和你在记住时经由你的认知、情感改造过的记忆才是你生命的全部真实。史铁生还是在《记忆迷宫》里说:“我没有用‘记忆’,而是用了‘印象’。因为往日并不都停留在我的记忆里,但往日的喧嚣与骚动永远都在我的印象中。因为记忆,只是阶段性的僵死记录,而印象是对全部生命变动不居的理解和感悟。

记忆只是大脑被动的存储,印象则是心灵仰望神秘时,对记忆的激活、重组和创造。”所以《关于真实》里说“这些印象的累积和编织,那便是我了“。也就是说史铁生认为:基于记忆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真实的生命的全部,在这种真实里,心灵是关键。其实回到读书笔记开头提到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刘亮程的“内心生存”,也是关乎心灵的,原来,生命的真实就在你的心灵里!文字、文学更能保存这种心灵真实,生命的时光不老。

我今年初春写过一篇回忆初中的文章,以接续中断了二十五六年的记忆。其中有一段:“记忆真是很奇妙的东西,记住了某件事,就是保存了某段时空给今日的丰富心灵增量。有时候已经忘记了某件事,有人提起,你又真切地全记起来了,因为它并不是消失了,而是潜伏在不知道哪个隐秘的角落里,早已融为你敏感心灵的一部分。”我是觉得自己好幸运,我记住了某些东西,并感动过留恋过,那段生命的美好时光就不会消散。

我的同学们读后也都有这样的感受,还有一位并不搞文字工作的同学说的一句话也一样的深刻。“她记录的是她的回忆和故事,每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她这样细腻的感情。”是啊,这些都只是我记忆里细腻的真实,并不一定都是他们当年的真实;而在我记忆着他的时候,我在他的记忆里又是怎样的呢?我好想知道啊,那关于我的生命的真实。

史铁生有一篇《墙下短记》,也是写生命要接受墙的局限,就是上一篇读书笔记里说到的“生命的平等的残缺”。但里面也提到了有关墙的记忆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以其中一段作为本篇的结束:“一段生命轻得飘散了,没有了,以为是什么原来什么也不是,轻易、简单,灰飞烟灭。一段生命之轻,威胁了生命全面之重,惶茫往灵魂里渗透:是不是生命的所有段落都会落此下场呵?……要求意义就是要求生命的重量。死亡光临时有一个仪式,灰和土都好,看往日轻轻地蒸发,但能听见,有什么东西沉沉地还在。……可否还在美丽的位置上沉沉地有着重量。”他是说,生命的重量来自意义,只要你爱过恨过,歌过哭过,记住过感动过,心灵丰富过情感美丽过,生命就沉甸甸地在美丽的位置上真实存在着,不会轻得飘散了,没有了。家人们在我们的群里就是以心灵真实存在着,我们在一起的生命。心灵的真实才是最真实的生命的全部,心灵记住了生命的全部真实!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三

史铁生是位特殊的作家。毕业于清华附中,文革初期,18岁的他响应号召赴延安一带插队,过重的农活,恶劣的生活条件,伤害了他年轻的身体,有一次还淋了大雨,高烧不退。回北京后,生日那天住进了友谊医院,从此再没能站起来。瘫痪那年他才21岁,他写有一篇《我21岁那年》。正值青春年少啊!用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里的话来说,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每周3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残疾到底给史铁生带来了些什么?有人说,他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我想说,他发现了生命普遍的残缺,并用生命的眺望弥补了身体的残缺。

他在《给盲童朋友》一文里给盲童们解释“残疾是什么呢?残疾无非是一种局限。你们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却不能走。那么健全人呢,他们想飞但不能飞——这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健全人也有局限,这些局限也送给他们困苦和磨难。……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健全人也有局限,他们想飞但不能飞”,是呀,如果能飞,谁不想飞呀?还有诸如健步如飞、事业腾飞、飞到心爱的人身边等等翱翔的人生愿望,可是身体再强壮、头脑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平地起飞。人生而有缺陷,谁敢说自己的人生不会经历挫折和磨难,不会有痛苦和无法拥有?既然如此,那么健全人和残疾人一样都处在超越生命残缺的路上;其实生命是普遍的残缺,即使你是健全人。

他在《有关庙的回忆》写道:“无论再往哪儿去吧,都说明此地并非圆满。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如果此岸的生命都圆满了,就没有信者去往彼岸,那人们心目中极乐的彼岸自然就因为毫无意义而坍塌了。这里无非铁证如山地告诉我们:一切生命都是残缺的,谁也不会比谁更幸运,谁也不会比谁更不幸。幸运和不幸在不同的人那里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时段罢了!当我从史铁生那里明白了生命平等的永远的残缺,我便减轻了对生命春荣秋杀的忧伤。

比起普通人,史铁生当然更懂得生命的残缺,而他从当年同样荒芜了的地坛走出来后,宁静平和地接受了这种残缺。《病隙碎笔》里的这段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但他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以残缺的生命却比任何健全人都热烈地进行着生命的眺望,从而弥补了生命的残缺。这里先解释一下他说的“眺望”是什么。首先当然关乎史铁生作品里的核心概念“灵魂、心魂、心流”,总之,都有一颗心在。他在《想念地坛》里说:“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的最初的眺望。”史铁生的眺望是“灵魂的眺望”。《有关庙的回忆》里写到了奶奶在庙里听做法事的音乐和诵经声时的眺望:“奶奶听得入神,摇撼她她也不觉,她正从那音乐和诵唱中回想生命,眺望那另一种地方吧。”这不正是你我他,芸芸众生为了解除生命的苦难残缺而向彼岸极乐净土的眺望吗?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四

上帝夺去了他的双腿,却从未击碎他坚强而善感的心;岁月悠久了昔日的青涩,却从未消散那份柔软与纯净——题记

读了史铁生的文字,你会觉得是品过了一杯珍藏的清醴,回味清香悠长,在某个时刻,也许会应景地涌上心头,不急不缓,恰到好处地催人泪下。因为文字充斥着感性,更因为理性的叙述,更让人的心颤然一抖。

多舛的命运让本就心细的他更加感性。翻开书,你会发现那字里行间,全都是感情——就像是一碗炸酱面,酱汁沾染了每一根面条……原谅我的俗气,对于清贫的我来说,炸酱面确实很美味。不,也许这文字真的就如炸酱面,平白,却深入人心。

静夜时,阅读着《插队的故事》,我是九零后,没插过队。但读着读着,我似乎觉得那个年代同我并不遥远,我甚至能感受到清平湾,仲伟,小彬……这些景和人是我见过且亲身经历过的。那种啃着掺麸的窝头想着烧鸡味儿的日子,那种见了心爱的男孩女孩却不得不遮遮掩掩的羞涩,那种忍受着十足的青春干劲被不平和心酸磨得一干二净的痛苦……我不知如何评论那个时代,因为毕竟我没真正经历,更多的苦痛细节我无法理解。也许,即使我经历了那个时代,我也无资格评论,因为我于那段时光,只是一个平凡的经历者,一个普通的记叙者。

更疼的是回忆。《插队的故事》里,多年后,当年的少年少女再聚时,那种物是人非的苍凉,冰了心。面对瘫痪,文字已经有些锐利。而在《原罪·宿命》里,直接赤裸裸将无望表达了出来。这是小说,文中的“我”、那个“莫非”并不是作者本人,我告诉自己。但是,每个主人公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更何况,他们的经历如此相似。事故发生后的冥想,不是痛极后的麻木么?

我认为史铁生感性,是因为还有他对母亲的一份心。经典之作《我与地坛》中,他觉得自己没能早些理解母亲,没能尽孝,愧疚之情溢于言表。可是,他能在母亲有生之年重新振作起来,想必也是一种安慰吧。母亲的爱永远是博大无私的,她甚至可以为孩子心细地着想一切而忘记自己的存在。

而感性是与理性并存的,这才构造成一个完整的人。能将二者处理得十分得当的,便是一个识大体、有大爱的人。史铁生便是如此。

感性的文字是用理性来表达的。《兄弟》《午餐半小时》里,便是对现实的辛利理智地揭露。如一根长矛,直指社会最阴暗亦最易被人忽视的一面。《兄弟》里,以一个善良女孩子的视角,表达了对贫苦家庭的一对兄弟的同情,更有对世事的无可奈何和对条条框框的思索。《午餐半小时》的文字则充分展现了史铁生先生对光影和声音掌握得敏感、到位,十分精彩。一群工人一起谈话的场面映入眼帘。描写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期冀,以及社会的不公与欺压。

……

其实史铁生先生的文字基本都是感性理性交融的,但我觉得还是感性在前。因为里面有打破常规的想法,譬如说:爱情是两个人相互理解,在理解之上而获的自由;婚姻也许会让有些人害怕,害怕失去现在所拥有的的美好;人活着,就是因为有个信念在支撑,不得不承认,只是每个人的信念不同罢了。信念消亡了,人亦不复存在,这和肉体无关,说的是精神世界……

很多人喜欢史铁生先生的文笔,觉得纯净柔软,像是一大朵一大朵的棉花,在棉花下,又是一片贫瘠锋利的土——这是现实。再怎么美好的文字,都是建立在现实之上的,否则就是无病呻吟。这说的也是理性。

当今,很多年轻的写手爱堆砌华丽的辞藻、卖弄文采,浮得像一片油,没有质量。对此,我想说:去阅读史铁生先生的文字吧,深厚而纯净、柔软而现实,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沉稳。相较而言,那便是一股清泉,干净而有质量。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 篇5

但作者忘记了,他不是弃儿,在他痛苦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亲,年轻却饱受苦难的儿子,行动不方便,内心暴-动,烦躁,却偏偏一个人去了那荒芜的地坛,作为母亲,怎能不担心,但只能待在房间干等,内心的煎熬却在激烈的进行,她没有错,但此刻却在默默忍受儿子给自己的惩罚,母爱是宽容的,儿子的安全才是她现在最担心的。

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种子。然后,是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

然而,面对挫折和苦难,有些人却选择了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当代诗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卧轨自杀……事实让人触目惊心,追其根源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重视,其留给世人的只有感叹和惋惜。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们都应该好好把握。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找到人生的价值。

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读后感 篇6

《我与地坛》全文主要记录着作者史铁生内心的各种悲欢。独自在地坛的时光打开他小时候的记忆,想起了他的爷爷奶奶、一直照顾他的母亲、儿时的伙伴、“插队”的朋友等等,他的亲人与朋友在他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道路上给予了许多鼓励和支持。回忆起小时候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沮丧,但看到爷爷认真编鸡笼并对着他微笑的情形,让他感受到了一个老人都可以微笑的面对生活,年轻而健康的他也一定可以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经历的苦难,活着就能想到办法去面对,遇到问题不能逃避。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找到一处安宁来安抚自己的内心,想必地坛就是作者心中的“避风港”。在地坛这片天地里重新认识自己,看清自己的内心,从而完善提升自我。

我读《我与地坛》时,读到作者双腿残疾独处地坛的时候会很同情,读到描写母亲对“我”无私的爱的时候还是会流泪。但是更多的是关注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领悟到生命不仅仅是由生到死的过程,漫长的几十年光阴怎么生、怎么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人在生命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里都是不同的、是变化的。就像作者初次进地坛的时候,他只是无处可去逃避现实,可是经过长年累月的融入其中,最后这里反而成了他人生中最挂念地方。作者在那里曾遇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一对夫妻从中年到暮年,从幸福的相互依偎,到步履蹒跚的相互搀扶,令人十分暖心感慨。还有一个爱唱歌的小伙子经常自由自在的在某个墙角唱着歌,可是突然从某天起,地坛里再也见不到了他的身影,作者推测小伙子应该是考取了专业的文工团,不好抛头露面了吧。也曾在地坛里遇到过一个和自己一样残疾的女孩,不过作者觉得自己比她幸运,因为她是精神残疾,第一次怜悯除自己之外的人,也学会了思考健全与残疾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残疾,相对的健全就会变得司空见惯或者乏味。可能我的思想还不够作者那种境界,文中关于“死”的论述总是让我感到沉重的压抑感,作者认为“死”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在生命的长河里永流不息,一个生命的结束也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如同太阳,每时每刻是夕阳也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也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很喜欢史铁生那细腻的文字和娓娓道来的口气,没有过分的情感起伏和浮夸。也许是瘫痪的病痛让他经历了煎熬、愤恨、认清、接受、平静这几个阶段,有一种看透了尘世的坦然与从容,那样的一种淡定,便渗透在文笔中。史铁生也是这样一步步的从生命黑暗的地方走向生命的光亮的地方。

史铁生散文的特点 篇7

史铁生著的《我与地坛》是史铁生送给所有人的无价的礼物。史铁生以他的毅力和智慧,度过了四十年的轮椅生涯,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成为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他的影响和贡献,远超于文学之上;他给予读者的,不仅是精美洁净的文字,更是健康的精神、深沉的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他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存在。《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讲他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重新认识史铁生,深刻理解史铁生。

史铁生,生于1951年1月4日,北京人,当代小说家、文学家。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病情转为尿毒症,终至透析。此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12月31日凌晨,史铁生因突发脑出血去世。其作品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散文的特点 篇8

1、基本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2、形式上的特点:

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②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④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3、内容上的特点:作者把自我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经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4、语言优美: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5、意境深邃:

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它的历史能够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能够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语言诗意最美。

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古人主张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直抒胸臆。现代人也有同感。散文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它是独白的艺术,是以“我”为中心的`叙事活动。这就要求散文作者的真实性——真实身份、真实经历、真实情感以及相关事件的真实性。这是许多作家之所以反对在散文中进行虚构的原因。散文属于非虚构作品,散文的本质就是真实性。

自我、真实和笔调是散文的三大基石。散文的最大特征是从自我出发,展现自我的精神世界。除了精神自我,还有叙事自我,散文应当坚持自我的主观视点,坚持在场感;散文的真实重要的是主体真实,就是真情实感。总体来说,情节要真实、细节能够合梦想象;感情要真实,场景能够整合。当作家重在主观表达时,形象已经写意,能够有较多虚构,需要作家有很高的才能,但这些并非散文创作的通则。今日很多学者的知性散文并不强调文采和技巧,但他们丰富了散文的承载力和思想性,构成了散文新的风向。

散文的分类

1.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物的描绘、抒情、议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它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阅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看它描述了什么景、物,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终理解全文的主旨。

2.写人叙事散文

写人叙事散文就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着饱满的感情。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与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生活,并非虚构。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能够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能够是几个片段的剪辑。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3.议论说理散文

议论说理散文就是既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必须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这类散文也频频出此刻高考试卷中。阅读这类散文要注意借事说理、寓理于事、因情悟理、情理交融的特点。重视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进而品味其情趣、理趣。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1.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在于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相似之处,使必须的思想感情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能够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2.托物言志

把自我的感情融入事物中,来表达自我的内心境感,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3.衬托

不直接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述,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种。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来衬托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异性来衬托是反衬。

4.渲染

经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述,突出人物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5.比较

比较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齐,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从而鲜明、形象地突出事物的某一特点的表现手法。比较能够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6.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即经过平凡细微的事情来反映重大的主题。文章常常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记叙的是小事,描述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微现象,但所表现的是重大主题,所阐发的是深刻道理。

7.欲扬先抑

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运用这种表现手法,能够使文章波澜起伏,前后有鲜明对照,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8.借景抒情

经过景物描述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即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9.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齐使用,能够使文章资料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我们怎样来写散文呢?牢牢掌握它的五个特点:

一、时间跨度大

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能够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日。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激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此刻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写散文时能够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资料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

二、空间转换广

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能够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之后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

三、事件牵涉多

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四、表达方式活

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述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白杨礼赞》,

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述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异常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

五、勾连全文巧

散文的取材,可谓“杂乱”有章。既使散思路开阔,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而不“越轨”。秦牧说写散文最不能丢的是“思想的红线”。即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一大堆材料,贯穿成文。若把这一个个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红线穿珠”了。

上一篇:12月主持稿生日会下一篇:昌黎县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