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青年教师制度(共9篇)
共青团****委员会
关于建立团干部联系青年制度的通知
各单位团支部(青工部):
为进一步加强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密切团干部与青年的联系,深入推进服务青年工作,经矿团委研究,决定建立团干部联系青年制度。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
矿团组织负责人,全体团支部书记(青年工作部负责人)。
二、主要内容
1.密切联系青年。每名团干部要固定联系至少2名青年,每季至少与他们进行一次沟通交流。坚持感情上贴近青年,工作中深入青年,经常性地通过电话交流、网络聊天、微信互动等方式,与联系青年聊家常、谈心事,帮助他们解开思想包袱,解答成长困惑。要经常到青年工作场所、学习地点、生活区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及时为青年成长进步出点子、指路子、施援手,以实际行动赢得青年信赖。
2.加强思想引领。注重运用青年熟悉的语言和方式,开展形势任务宣讲,把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向青年讲清楚,把应对的措施和办法向青年讲明白,对他们的思想困惑作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解答,对他们的模糊认识加以正确引导。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矿山、奋斗成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技成才、敬业奉献。
3.解决实际困难。要借助“青年驿站”及时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努力为他们解决工作学习、交友婚恋、文化娱乐、身心健康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团干部每年至少要为联系青年办1件实事。
4.深入调查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个别访谈等方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青年群体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了解团的重点工作对青年影响情况,查找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各单位团组织根据本单位实际,每季度至少向矿团委反应一条青年群体关心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三、几点要求
1.各单位团支部和青工部要严格遵守企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认真执行各项纪律制度规定。开展工作不影响青年正常工作生活。
2.各单位团支部和青工部要运用各类媒体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广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努力营造心系青年、服务青年的良好氛围。
3.各单位团支部和青工部要结合实际制定方案,认真抓好落实。要坚持每季一次总结分析,纳入工作总结,体现实际成效。活动记录要在每季度第二个月底交矿团委。矿团委把落实团干部联系青年制度情况作为对各单位团支部和青工部奖惩考核的重要内容。
附:******************活动记录
************委员会
2014年4月3日
************2014年4月3日印发-3-
附件:
关键词:教师联系学生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2000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唐代韩愈在《师说》篇中更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当前, 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但是,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技工具主义逐渐成为教育观的主导。特别是高职院校, 因其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使教师更加重视技能的传授,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等因素, 教师的分工越发明确, 加之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人员有限, 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因素, 高校的育人职能弱化趋势明显, 因此,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制度, 鼓励和规范全体教师发挥其育人功能。全体教师联系学生制度是加强高职院校育人职能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全体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的目的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 建立全体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可极大地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既能促使教师对待育人工作的态度由负担变成责任, 又能使学校的育人工作由粗放型走向精细化。
(一) 通过全体教师联系学生制度, 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育人
职责, 拓展了传统的以系、班为单位的粗放型教育模式, 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提供平台。
(二) 通过教师联系学生育人目标、内容、形式以及评价、业绩
考核、表彰奖励等机制建设, 提高教师发挥育人功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教师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能。
(三) 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
标, 通过强化育人责任, 确保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确保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的主要途径
根据学校教师人数, 把全校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教师联系一个小组, 建立起了完整的高职院校全体教师联系学生运转模式和长效机制。
(一) 确定培养目标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 建立业绩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明确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的目标、内容、形式,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起能客观评价教师联系学生活动效果的评价方式、内容和机制。定性考核主要是以联系小组为单位,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果的依据。考核方式包括领导评价、同行评议、学生评价、个人述职、查阅资料五个方面, 每种方式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和比重。定量考核主要是看教师是否按照制度要求完成了规定动作和内容。
注:教师要收集相关活动文字及图片资料, 填写好活动卡片和活动记录, 作为考评的支撑材料。
(三) 建立表彰奖励制度
建立起教师联系学生活动的表彰奖励制度。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工作业绩考核, 作为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 考核结果与教师岗位变动、晋升、职称聘任等挂钩。对教师联系学生活动考核不合格者, 皆实行一票否决。
(四) 建立教师培训制度
把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 一是通过培训, 引导教师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能, 二是加强对广大教师育人技能、方式方法、能力的培养, 三是加强制度培训和纪律教育, 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 搭建五个工作平台
从高职院校特点和学生培养的目标的实际出发, 通过搭建工作平台, 使教师联系学生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思想引领平台: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取向,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培养。同时, 及时发现、分析学生的思想困惑, 最大限度地纠正其思想的偏差、校正不良的心态和行为。
2、教育教学平台:
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等因材施教, 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理性、严谨的思维和行为, 培养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3、心灵沟通平台:
要触及学生心灵, 走入学生内心世界, 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拥有坚强的精神支柱、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 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树立生活的勇气、增强学习的信心。
4、社会实践平台:
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提升社会实践活动内涵, 增强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了解社会, 磨练意志, 增长才干, 缩短学生走向社会就业的适应过程。
5、创业就业平台:
积极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加强政策和求职技巧的指导, 创造条件,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 开展“七项一”活动
1、每学期开展一次思想报告。
思想报告会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根据所联系学生的思想状况确定内容, 并通过报告会的形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取向, 提高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多元化的思想教育策略。
2、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在校大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职业发展方向、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上, 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社会服务或志愿者活动等。
3、为每个学生做好一个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经历等进行分析与权衡,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师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 指导学生做符合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的职业生涯规划, 包括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创业就业指导方法对目前的学习和职业准备进行决策、掌握提高和发展自己职业生涯能力的方法等。
4、每学期与每位学生做一次面对面思想交流。
在传统的高校育人模式中, 学生与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距离可谓咫尺天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 教师与学生单独对话和沟通, 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关系。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教育背景。
5、每学期为学生解决一个具体困难。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阻碍, 有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和就业困难等。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 或将情况及时反映给学校并与学生家长沟通。
6、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社会调查。
大学生社会调查是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 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这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针对社会热点、联系教材内容展开调查。通过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疑问, 并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开拓视野、挖掘潜力, 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并把思想道德认知转化为生活和学习的实践。
7、每学期帮助学生读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伴人生。教师应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此, 教师应首先做到博览群书, 从中挑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精品, 并为学生推荐好的读书方法。让书本成为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加深文学底蕴、引领道德发展的有效载体。
教师联系学生制度的建立拓展了三全育人的平台和途径, 形成工作合力, 体现人才培养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特征。同时, 充分发挥了专任教师的育人功能, 体现了教师本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内涵的理解及追求, 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将这种无形的力量转变成了有形的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夏扬.论教师的人格力量[J].高等教育研究.1997 (02)
[2]朱培经.试论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应具有的素质[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8 (01)
[3]邢天来, 朱进忠.试论教师教书育人之道[J].中国高教研究.1998 (02)
[4]王惠宏, 张晓红.试论教师在大学德育过程中地位和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 (S1)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访问学者 ;制度保障
随着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及全球化人才竞争的加剧,教师的國际交流是高校国际化的核心部分,而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直接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通过将青年教师派往国外有优势学科的一流科研院所、教育机构进行专项培训或者短期深造,与各国高校教师通过不断交流与合作,在思想、理论、方法等方面相互学习和融合的过程,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也是高等院校实现教育国际化、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竞争力的培养模式。
一、国外访学项目是青年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捷径
1.优化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传统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逐渐凸显出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青年教师虽然都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但往往囿于学科的狭窄视野,而且对自己毕业后本学科最新的前沿动态缺乏系统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利用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快速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以说,接受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必需的。
2.提升青年教师的工作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高校在管理、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革与调整,对师资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学历与职称上,更多地随着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而转变为青年教师在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上,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逐步培养,其中,访学被认为是青年教师完成上述能力积累的 “速成班”。
3.为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准备条件。做访问学者是青年教师人生历程中的一段特殊经历,一些访问学者在访学期间确定或者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些找到了自己进一步深造的专业或导师,有一些结识了在科研道路上志趣相投、能够相互砥砺的诤友,还有一些充分利用访学单位优越的学术资源整理收集了大量的科研基础资料。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青年教师的发展后劲,为他们快速成长为学校的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或后备干部准备了条件。
二、高校建立健全青年教师访问学者制度的保障措施
高校将“以人为本”作为实施青年教师访学提升工程的根本指针,就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工作推进、效果评价等工作的全过程。就要以尊重青年教师成长规律为前提,为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拓展渠道;以呵护青年教师的合理诉求为核心,为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以发挥青年教师的主体性为根本,为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以促进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创设工作机制促成青年教师访学活动积极效应的呈现。
1.大力拓展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渠道
以尊重青年教师成长规律为前提,拓展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渠道。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要积极拓宽渠道,支持青年教师赴海外进修深造。高校实施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提升工程,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在利用好政府公派出国渠道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其他渠道,满足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提升的内在需求利用好政府公派出国渠道以下三个: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浙江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浙江省“151 人才出国进修计划”。这些公派出国项目,资助周期长、资助强度大、含金量高,一直以来都是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的首选途径,各高校都大力争取。但公派出国项目存在入选人数少、受众面窄等问题。大力开拓其他出国访学渠道成为浙江省属本科高校的必然选择。此外,学校的各类国家级平台、重点实验室也可以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提升,还可以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平台,选派青年教师“走出去”赴海外研修提升。要借助中外合作办学的机制,合理选派青年教师出国研修。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既需要“请进来”,也需要“走出去”。不仅要邀请国外文教专家前来授课交流,还要选派教师到对方单位学习研修。浙江省属各本科院校可以借助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机制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校访学研修。
2.制定国外访学项目青年教师的利益保障制度
青年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面临自身的专业发展问题,还要解决家庭、生活等方面问题,青年在国外访学活动中,对学校的资助政策、保障政策、考核方式都有着特定的要求。一套健全的利益保障制度,不但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而且可以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有利于实现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学校应加大对访学人员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出国留学激励机制,形成出国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考虑合理诉求制定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支持政策、保障政策和考核方案,形成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的制度基础、制度支撑和制度保障,从根本上解除访学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1)制定经费资助政策。对于出国访学活动,青年教师首先关心的是经费资助的问题。对于非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青年教师,学校要多渠道筹措资助经费,按照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资助标准对其出国期间的生活费用进行全额的经费资助,并支持青年教师从课题、项目中列支部分经费,为其访学活动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2)制定工资待遇政策。在资助经费问题解决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工资待遇的问题。出国访学的青年教师,一般都处于事业、家庭的起步阶段,手头并不宽裕,希望学校能够在其出国期间继续发放工资待遇。为了大力推动青年教师访学提升,高校应积极回应青年教师的合理诉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发放青年教师的工资待遇,为青年教师的访学活动提供全面的待遇保障。(3)制定灵活考核政策。考核压力是高校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的。许多青年教师往往会担心因为出国访学而完不成考核任务,进而在是否选择出国访学问题上犹豫不决。为此,实施青年教师访学提升工程,高校应该在考核上对出国访学青年教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照顾,形成关于出国访学青年教师的灵活考核政策,让青年教师甩开考核包袱,全身心投入出国研修活动中。
3.营造助推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的良好氛围以发挥青年教师的主体性为根本,积极营造助推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的良好氛围。高校青年教师访学项目本身是一种工作实践,参与实践的主体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其访学活动的效果。学校氛围对每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学校氛围对教师具有心理和感情上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积极营造助推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提升的良好学校氛围,有助于大力激发青年教师从事访学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高校实施青年教师访学提升工程,需要管理者加强组织动员,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并与青年教师形成良性互动,积极营造青年教师出国访学良好氛围。通过二级学院办公室、人事秘书等宣传贯彻到教师个人,并精心组织出国访学项目的申报动员会。
针对青年教师出国访学问题,学校要充分听取青年教师的意见,尊重青年教师的合理诉求,维护青年教师的合法权益,做出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访学的决策。对已被列入出国访学计划支持的青年教师,学校应在充分沟通释疑的基础上与其签订协议书规范各自的权利、义务,明确各自的行为。此外,要注重过程管理,采取中期检查、个别沟通指导等形式有序推动青年教师自主落实出国访学计划,避免计划落空。人事部门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加强服务的主动性,提升服务的质量,要保持与出国访学青年教师的密切联系,有效互动,使其时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对于出国教师的家庭困难,学校要尽量帮助解决,使青年教师在国外能安心学习研修,促进其在访学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四.创设工作机制促成青年教师访学活动积极效应的呈现
青年高校国外访问学者应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经验、科学技术,有利于青年教师拓宽国际视野、革新教学理念、改进科研思路,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对访学结束回国的青年教师,学校应创设工作机制,要求其从教学理念与经验、科研方法与成果等多方面认真总结访学活动的效果,突出成绩、明确不足、提出意见建议。此外,要求访学结束回国的青年教师围绕出国研修的具体内容在学科或二级学院进行专题汇报,交流心得、分享成果。開展青年教师访学活动总结汇报活动,有利于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科研方法灌输到学科教师的头脑,从而促进学科教师的全面发展。学校还应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对青年教师访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肯定先进、激励后进,形成积极的辐射效应。
参考文献:
[1]邱 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1).
[2]管春英,龚方红,等.论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 18).
[3]李永强,罗云.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J].中国农业教育,2009(3).
[4]孔涛.中国高校师资国际化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11(13).
为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全面素质,参照《天津商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的规定》,我校对35岁以下调入任教的青年教师实行综合培养,有计划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岗前培训制度
新调入的青年教师(师范大学毕业生除外)必须参加由天津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教育培训班以及学校组织的集训。学习《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法规等课程,为今后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导师制度
青年教师在到校工作的一年内,由学院指定热爱教育事业,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简称导师),导师将跟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 次,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熟悉各个教学环节。
三、听课制度
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后,应积极主动地跟听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授课,汲取教学经验,学习教学方法,以及如何讲授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教学观摩,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青年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讲课验收制度
青年教师经过岗前培训、集训和教学实践,由教师所在系部负责人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听课评议,提出并帮助解决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在青年教师申请学校组织的教学验收之前,学院必须组织教师听课,并收集学生的授课评价与反馈意见,进行内部验收。通过学院课堂教学评议合格的青年教师,由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批准,学校师资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听课验收。
五、“公开课”制度
每学期请1-2位新调入的青年教师讲授公开课,全体教师参加。课后举行由全体教师参加的讨论会,对教学过程进行探讨和总结,通过讨论,彼此学习,提升教学水平。
六、讲课大赛制度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青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激励青年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搞好教学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每两年组织一次的教学基本功大赛。在进入学校比赛之前,由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对参赛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初评,提出意见和建议,借比赛的契机彼此交流与促进。
七、进修制度
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或到知名学校进修或培训,全面提高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为建设一支高水平、高学历的外语学院师资队伍而努力。
八、科研能力培养制度
为了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构建一支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经学校研究决定,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当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各教研组可以根据制度制定实施细则。
一、加强领导和管理
为加强领导和管理,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领导小组。
组长:张庆峰
副组长:张晓虹 姚建海
成员:赵恩强 周立国 张春艳 吕清冬 张兆文李春杰 薛晓波
二、指导思想
1、围绕“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想,坚持“崇尚真本,追求进步”的办学宗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2、在对青年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培养过程中,重视过程管理,重视行动研究,始终倡导“问题即是课题、教学即是研究、成果即是成长、教师即是研究者”的培养理念。
三、培养目标
l、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愿意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且积极奉献。
2、敬业爱岗,严谨治学,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业务上精益求精,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
积极承担班主任等管理工作,并能很好地履行职责。
3、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一年试用合格,三年胜任教学,五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
四、方法和措施
1、“结对子”。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实行“师徒制”,学校帮助青年教师聘请一位敬业爱岗、师德高尚、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中、高级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并且规定师徒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师傅“发现”、“指导”、“鼓励”青年教师,要求师徒之间建立一种共进、互动、合作的关系,并以此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师傅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新教师适应丰乐中学的管理和要求,指导新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常规,如指导备课、互相听课等,新教师第一学期的教案要在导师签字后方可上课。
2、“指路子”。新教师到学校首先要过好熟悉教材关、适应课堂教学关、承担班级管理关。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入校后,要用两周时间对其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从备课、上课、写教案、班级管理等教育教学常规进行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告诉青年教师应如何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学校党、工会、团组织和各部门要多关心青年教师的学习和生活,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和青年教师论坛活动。学校和年级要对青年教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听课活动,并及时进行点评、反馈和鼓励。
3、“压担子”。要求新教师在第一学年的每个学期必须完成“四个一”:一节汇报课、一次优质班会、一份优秀教案、一篇教研论文;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充分信任青年教师实行教学责任制和大循环,鼓励青年教师从一年级带到三年级,从而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新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一次公开课和汇报课,积极参加校、县、市、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各类教学研
究和教学竞赛活动,做到在活动中培养,在活动中帮助提高。
4、“搭台子”。学校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和展示才华创造各种条件,如学校每年举行两次竞赛课,研究性学习实施选师制,鼓励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尽可能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施展才能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相关理论或业务学习活动,学校和年级要定期组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
5、“定尺子”。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要求青年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计划,明确一年顺利转正,三年成为合格教师,五年成为骨干教师。学校从严要求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文化业务学习,每月检查一次教案、听课记录、课后反思和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导师、年级和学校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和鉴定。
2007—2008学年度
青年教师是我校的后备力量,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中学教育生活,把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促成他们快速成长,实现“一年合格三年五年骨干十年名师”的目标,更好的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此青年教师培训制度。
一、培训对象:参加教学工作不满五年的教师
二、培训途径和要求:
1、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2、具体要求
(1)青年教师必须全员参加省、市、区、校级的各类教研活动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培训。
(2)每位青年教师要与学科组内老教师结成“帮带师徒”关系,并在师傅和备课组长指导下拟定学期工作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做好教学常规,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3)培训组成员要定期抽查自己负责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并给予教学意见,同时培训组成员要不定期听自己负责的青年教师的推门课。
(4)青年教师工作后一年内,上课之前应先听师傅上课,在领会师傅课堂的基础上再备课,备课要备详案,教案备好后须经师傅审阅后方可投入课堂教学,下课后要认真写好教学后记。
(5)新教师工作第一年,每周听课不得少于2节,工作满一年后,周听课不得少于1节,听课时必须记录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认真评课。1
(6)青年教师工作的每一学年的每个学期都必须上一节汇报课或一节公开课,工作的第二年,每学期由教研室根据区教研室和学校要求安排参加校内公开课和对外公开课。
(7)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听课和参加业务讲座等教研活动,回来后要写好心得,在备课组或教研组内进行交流,出外听课回来,要面向组内老师上汇报课。
(8)青年教师工作的前两年,每学期应撰写两篇以自己教学经验为例的教学心得或教学论文(如:我的教学故事、我的教学日记、我的教学体验等)并争取在正规期刊发表论文,每个教师要力争完成“十个一”教研计划。(①每天读一点教育教学文章;②每天写一点教学反思;③每周写一篇教育随笔或案例;④每周听一节课;⑤每月写一篇反思报告;⑥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⑦每年读一本教育专著;⑧提出一个研究问题;⑨参与一个课题研究;⑩写一篇论文)
(9)工作未满五年的年轻教师,每学期必须参加由教研室、教研组组织的青年教师上课、说课、解题等基本功竞赛。
(10)定期开展学校内的校本专业培训。(如专题讲座、教学个案分析、观看VCD光盘等)
(11)作为学校培训部门要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共同探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2)教研室将定期会同其他部门对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本制度从2007年9月开始执行。
一、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 体现依法履职, 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
我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 充分表达自己诉求和主张的自由是受到我国宪法和法律保障的, 他们能够利用履职平台, 密切联系群众, 成为国家和群众沟通的良好桥梁。另一方面, 我国人大代表具有地域的广泛性, 职业的多样性, 阶层的复杂性, 因此他们有机会听取来自不同地方, 不同行业和不同经济环境下民众的意愿, 通过法定程序和特定渠道有效的反映群众的心声和诉求, 为民所想, 为民服务, 帮助政府工作与民众期望充分接轨。
(二) 体现人大制度特征, 提高人大工作水平的需要
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组织、政治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人民的利益, 维护人民的权利, 人大代表作为人大的主要组成部分, 听民情, 传民意, 排民忧, 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 解决问题, 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1]同时, 相比“十七大”提出的:“密切人代表同人民的联系”, “十八大”的新提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有利于指导人大代表在新形势下, 适应新情况而使用新方法, 新思路去应对新问题, 以便将人大工作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
(三) 推荐政治民主化程度,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 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 社会的复杂性随之提高, 矛盾也逐渐凸显, 人民的维权意识增强, 想要表达诉求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如果民意表达的渠道被堵塞的话, 将会形成社会和谐的巨大威胁, 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疏通民意表达渠道的重要保障。人民代表作为法定的人民意愿的传达者, 是在民众信任的基础上被选举出来的, 在民众之中具有相对较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他们走街串巷, 积极展开调查研究, 争取把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问题充分的解决。知民情, 解民忧, 传民意是人民代表义不容辞的使命, 加强对代表联系群众重要性的认识, 深入了解其代表的责任和内容, 是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的必然要求, 也是有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举措。
二、代表联系群众的困境
(一) 联系活动开展较少, 工作质量较低
“一些人大代表总是认为自己只是‘名誉代表’, ‘形象代表’等, 对于人大代表地位和工作性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有时还存在嫌麻烦,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回避态度, 消极参加组织上安排的各种活动, 也很少深入基层去了解民情, 很容易形成民愤的积累, 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2]另外一些代表虽然兢兢业业, 但是由于文化素质, 政治理论水平, 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仅仅依据定期的培训难以满足形式的需求而对工作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限制, 工作质量不够高;另外一方面, 由于地域的限制因素, 一些代表仅仅能够听取本地的群众心声, 难以做到大范围、大面积的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联系质量不够高;同时, 形式主义的影子一直困扰着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进步, 一些代表固执于听报告, 记笔记, 而忽视了真正的实践工作。尽管理论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 不能空于或者高于实践, 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错误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工作效果不够好。
(二) 制度保障缺乏, 组织化程度低
人民代表制度虽然规定了人大代表要与原选区的民众保持紧密的联系, 但是具体联系的范围, 程度, 内容, 标准等并没有做出明确地规定, 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很难进行操作实施, 也不便进行督导和监察。另外,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导向机制的缺乏不利于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 相关的制度和规定难以落实和实施。同时, 实践载体的缺乏加大了代表联系群众的难度, 难以做到联系的常态性和双向互动。另一方面, 与城市相比, 基层县镇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机制有待完善, 活动种类有待丰富, 措施程度有待加强。
三、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建议
(一) 加强党委领导, 从思想层面提供组织保障
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关键在于联系活动的开展, 联系活动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工作, 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 这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因此, 必须把人大工作纳入到党委的全局工作之中, 把人大工作摆在党委工作的重要地位, 党委对于人大工作的支持力度决定着人大工作的效度。只有真正把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挥出来, 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赞同。
另一方面, 目前我国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存在着职能不清, 隶属不明, 机构设置不统一等问题, 大多数的县乡镇并没有设立代表联络机构, 而代表联络机构的缺乏严重影响着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 必须在乡镇、街道、社区等设立相应的代表联络机构, 保证代表联络机构在我国的大面积全覆盖, 夯实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组织基础。同时, 也要对代表联络机构的义务和权力进行明确的划分, 制定专门的人员负责代表联络机构, 及时向常委会汇报工作事宜, 切实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纳入到常委议事日程之中。
(二) 健全活动机制, 加大培训力度
要在代表法等法律规定的框架内,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各位代表要从积极履行联系群众义务, 促进社会稳定和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真心实意的联系群众, 深入基层了解民情, 民忧, 民意, 认真总结汇报民众的诉求, 做好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鉴于人大代表多属于兼职, 因此代表们必须在安排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 保证时间, 集中精力, 热情积极的投身于联系群众的活动之中, 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3]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评选先进的代表和群众给予嘉奖, 调动代表与民众的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先进经验的宣传, 完善直接选举的代表向民述职的制度, 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 把代表联系群众的活动质量作为代表考核的标准。
加强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大力宣传, 使代表联系群众的意识深入人心。首先要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和履职能力。各级人大要把人大代表的培训学习当成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 不仅要保证代表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 而且要培训代表学习如何开展联系群众的活动, 如何处理人民反映的问题, 如何撰写议案等等必要的技能, 同时要对其学习情况进行不时地监督和促进, 切实提高代表的工作水平。其次, 要强化代表联系群众的责任意识。“从心底树立起‘人民选我当代表, 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思想, 从形式代表、荣誉代表转向履职代表, 有效代表。”[4]
(三) 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组织部署
人大常委会要提供工作指导, 完善各项机制, 提供制度保障以促进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进步。建立履职机制, 进一步规范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建立代表联系选区选民制度, 选民接待日等制度, 使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走向常态化;建立保障机制。“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一项涉及多角度, 多层次, 多方面的工作, 需要各项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多方面的保障才能得以实施。”[5]切实尊重代表的权利, 推广先进代表的履职经验, 扩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成果, 激发代表工作的积极性, 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形成长效机制;建立监督机制。通过进行代表述职, 履职考核等程序, 加强对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检查监督, 进一步提高其工作实效, 促使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切实落到实处。
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提供服务和保障是人大机关的重要基础工作。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依据制度安排代表联系群众的各项活动, 进行有效的组织部署, 增强活动设计的预见性和统筹性, 协调各机构和部门为代表联系群众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摘要: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 充分展示社会主义优势的方法, 值得我们长期学习和研究。目前, 由于我国机构设置的一些缺陷, 服务意识的淡薄等问题的存在, 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需要我们对症下药, 从思想领导, 组织保障, 制度健全等方面意义改进, 从而促进政府与民众的顺利沟通,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代表联系群众,民主化,社会和谐,制度保障,组织协调
参考文献
[1]于五一.把握代表联系群众的目的、规律和效果[J].研究与探索, 2011 (11) .
[2]陕西省安康市人大常委干部, 代表联系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J].公民导刊, 2013 (5) .
[3]赵玲玲, 宛诗平.关于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思考[J].探索与研究, 2013 (8) .
[4]王云岫.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 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J].人民代表报, 2013 (8) .
关键词:小学体育 体育制度 文化创建 体育组织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28
一、学校体育制度文化创建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即贴近学生的原则
学生是第一位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形成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要做到在规范人和教育人的同时,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解放学生,而不是板着脸一味生硬地“管”学生和“卡”学生。
(二)科学构建的原则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创建要全面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它较之学校其他制度相比更应具有科学性,因为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根据身体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身体质量的衡量指标,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的学生在身体素质的耐力、韧性、力量、速度等方面的测试标准都有明确的指标要求。所以学校在制定体育系列制度、体育竞赛活动中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制定。而那些超越低于或高于学生体育锻炼强度的训练会给学生的健康带来终生的伤害。
(三)刚柔结合的原则
“学校制度文化应该是一种柔性与刚性并蕴的文化,是一种阶段稳定与适时变易相结合的文化,也是一种可塑性与可控性共存的文化。”学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创建也应遵循此项原则,也就是将柔性文化价值置于刚性的制度规范之中,从体制法规层面,将学校精神文化加以落实和推展,既有强制性的“规矩”,还要辅之以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教育和人性关怀,使执行非但不冷冰冰,反而充满温情的色彩。
(四)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方面,学校制度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加以检验,以不断修正完善。另一方面,当学校的每个成员都能根据既有制度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时,原有的规范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又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规范。因此,学校制度的生成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动态完善和适时提升。
(五)成员认同的原则
加强师生及家长对制度的认同感,是严格执行制度的重要保证,用制度来保证校园体育质量的实现,增强其归属感、凝聚力和执行力。
二、学校全员体育制度的创建
(一)树立“学校全员体育”的理念
加里宁也有句名言:“若要培养出健康、强壮、灵敏、机智、勇敢,既善于克服困难,又卓有信心正视前面的人,则体育和运动乃是很重要的因素。”我认为学校体育工作与德育工作在科学性、方法上、评价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说小学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同样一个人一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养成同样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又如,学校德育工作倡导“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那么在学校教师是教育的主体,除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技能进行技术指导外,其余教职工亦应参与到组织、保护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工作中,或者在思想意识上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磨练坚强、团结、奋进、拼搏的意志品质,或者在参与活动中给学生讲解体育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讲解观看国际赛事的点滴体会;讲解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等故事和精神,也或者所有教师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无形中引导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亲师性决定了他们一定会成为广大教师的忠实“粉丝”。所以我认为,特别在农村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学校体育工作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资源。
(二)创建全员体育组织体系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像学校智育、德育工作一样,教职工应全员参与学校体育工作。这里首先要转变教师“学校体育工作是体育教师的事”的错误认识。实践中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及体育师资队伍。
1.明确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分工。为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实施,学校必须建立明确的领导小组。比如,校长任组长,全面指导学校体育工作,规划体育思路;主管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主要负责按规划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挖掘利用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各种可利用资源,和学校教师一起组织好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体育活动;教学主任、德育主任及各完小校校长任组员,教导主任负责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指导,指导体育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评优、基本功培训等,使校本体育教研特色化、具体化,增强实效性;德育主任负责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以“三结合”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在家长、学校、社区的立体监督下促使体育锻炼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2.明确学校体育教研组及职责。学校体育教研组成员由体育工作主管领导、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和所有体育教师组成。体育教师中选拔业务强、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为教研组组长,他的职责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体育工作的指导思路,制定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组织体育教师开展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组织学校体育常务工作。每一位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力量,要求做好本校体育常规工作,并且积极参加学校体育教研、科研活动,严格遵守国家及学校各项体育工作制度,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指导学生科学参加体育锻炼,配合班主任开展增强学生体质的班级竞赛及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
3.明确学校体育工作成员。学校体育骨干:1-6年级班主任,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国家体育政策法规知识,和小学生体育锻炼技能、技术指导等知识,按照学校体育工作要求,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博大精深,我们教师应该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努力创新,认真研究,做好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内容摘要
青年中心作为社区新型青年组织,正在团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试点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基本呈现出良好的运作态势,但是受目前外部客观因素和内部运作瓶颈的制约,仍然出现组织联系不全、服务凝聚有限等问题。本篇研究报告以青年中心有效组织、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为课题,通过调研问卷、会员访谈以及亲身参与中心活动等方式对全市青年中心做了调查研究,试图在青年中心如何以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以营造健康的建设环境为保障,通过社会化运作提高组织覆盖,从而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方面提供初浅的建议。
关键词
青年中心 青年组织 凝聚青年
近年来,社区党建成为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载体。市委自去年十月提出“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的目标以来,繁荣社区文化、完善社区治理、强化社区服务已成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这为社区团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市场经济变化带来的青年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青年需求满足途径的转变,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团组织归属感的缺失,以及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的蓬勃发展等为共青团组织带来严峻挑战,基层团组织出现覆盖有限、对青年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如何壮大共青团的生存空间,增加团组织的牵动力已成为团组织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团中央提出青年中心的概念,从理论上指明了构建新型青年组织、凝聚团组织外延群体的具体方向。可以说,创建青年中心是共青团组织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获生机和活力,重新赢得青年的一次勇敢的尝试。上海青年中心建设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探索,已初见成效。为了更好地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团市委地区工作部(郊区部)联合浦东新区团委、长宁区团委、静安区团委、松江区团委等团组织,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一、工作现状
(一)初步建立了组织网络构架,联系青年有了新的依托
全市现已建成59家青年中心,由于各街镇青年需求及工作特点的差异性,青年中心呈现不同的建设模式及发展特征,但是基本形成了纵向(即区级青年中心、街镇青年中心、居村青年中心并存)与横向(青年中心与区域内其它机构实现资源共享、项目联动)交错的格局。
1、“按需设置”的建立方式扩大了社区青年组织网络
青年中心根植于社区,重点关注体制外青年群体,力求拓宽青年工作的覆盖面。上海除在街镇一级建立青年中心外,部分地方还因地制宜,设立分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青年中心分中心42个,其中居民区青年中心5个,村级青年中心2个,商务楼宇青年中心24个,企业内部(包括学校)青年中心8个,园区青年中心1个,外来青年聚居地青年中心2个。青年中心分中心的建立将青年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第一线,使青年增加了组织归属感。
2、内部组织建设搭建起服务青年的基础平台
青年中心围绕组织创新的核心理念,在建设起步阶段结合区域发展和青年需求特征设置部室;整合社区杰出青年、热心青年事业的驻区单位等搭建理事会;甚至引入党政力量建立顾问团。青年中心围绕本身的服务宗旨构建组织形态,为联系青年搭建组织平台,体现了中心的主体功能。
3、社团成为联系青年的重要载体
青年中心通过整合和重新培育,形成了有关运动休闲、健康交友、艺术交流、素质拓展、志愿者服务等一批较有活力,能够带动青年中心活跃的社团组织,如长宁区虹桥社区的“金话筒俱乐部”、天山社区的“爱心部落人”社团、静安区南京西路社区的“相约四季”俱乐部、松江区中山社区的“茸峰车友俱乐部”等,它们围绕青年中心宗旨,按照各自的社团组织原则招募会员、开展活动、并且实施自主管理。社团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直接畅通了联系青年的渠道,以社团为纽带的新型组织正在加大对社区青年群体的联系。
(二)项目建设初见端倪,服务青年有了新的载体
青年中心围绕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婚恋生活、就业创业等主体内容设置服务项目,在服务青年方面体现出几个特点:
1、服务的特定性保证了青年中心的固有人群
青年中心针对特定群体开发相应项目,如针对白领青年开设零起点钢琴培训班、踢踏舞培训班等;针对农村青年,开设水产养殖辅导课程、创立农业种植沙龙;针对进城务工青年,提供法律咨询、沪语培训服务;针对弱势群体,开设爱心超市,捐赠物资并提供就业岗位等。青年中心以项目为纽带联系和服务了一批有着相同志趣或相近诉求的青年群体。
2、项目的创新性保证了一定的参与度
部分项目经过实践,对青年有一定吸引力,在社区形成一定知名度,如长宁区仙霞社区的“美丽新娘培训”、奉贤区南桥镇的“缘来是你”单身青年活动等。项目中融合的时尚性、创新性元素赋予了青年中心一定活力,也得到了青年会员的认可。
(三)建设方式实行转变,影响青年寻求新的方式
1、大力吸收加盟单位,尝试市场化运作
青年中心以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通过项目加盟的形式吸收各类企业成为中心加盟单位,为会员争取教育培训、娱乐休闲等方面的优惠服务;同时积极争取加盟单位的阵地资源、资金支持,以市场化方式推广青年中心主体项目。如松江区岳阳社区与青藤琴行合作开办古筝和钢琴培训班,既拓展了服务项目,又为中心的日常运作提供了经费支持。
2、通过社会化合作,提供专业性服务
部分较为成熟的青年中心开始探索与社会中介机构、专业策划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和运作深受青年欢迎的活动和服务项目。如长宁区几个青年中心联合与西郊百联购物中心、玫瑰坊商业街等大型商场共同举办摄影大赛、卡拉OK赛等文化活动,并形成了长期双赢的合作制度。
3、由服务青年走向服务社区、服务社会
青年中心发挥会员特长和组织优势,结合重大节庆,在社区或者跨区域开展服务活动,在公益性服务中逐渐引导青年。如今年的三五和五四期间,全市青年中心分别以“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青少年”和“继承五四精神学先进,构建和谐社会显作为”为主题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形成了一定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一)自身定位出现一定偏差
1、青年中心与团组织关系定位不明
部分团干部在青年中心的定位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表现有:一是将青年中心视为团组织的简单拓展,在资源上没有完全整合,而是简单套用团的阵地、项目、政策和资金资源;在建设方式、项目操作方式上照搬团组织的工作模式,这不仅造成团组织与青年中心建设的相互混淆,也不利于青年中心实现政治型组织向服务型、社会型组织的转变。二是教条式地完成青年中心的要素建设,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完成任务,缺乏相对稳定的工作制度,造成有些机构无法作为,形同虚设。三是将青年中心建设的重心放在有形阵地的建设上,忽视了运作机制的建设,阻碍了青年中心的长效发展。
2、与党政工作融合不够
全市除长宁区将青年中心建设纳入区实事工程,争取到资金、政策等支持外,大部分青年中心以自身摸索或由团组织牵头运作为主,与党政缺少沟通,青年中心这种组织创新概念在党政领导中影响不大,而党政对青年中心认识的不明或不统一直接导致资源的短缺。如:与已有的社区重要活动场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东方社区信息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阳光驿站等)建设衔接共享不够;政府项目向青年中心倾斜不足;区域内专业人才难以引进等。阵地、项目、人力、资金资源的匮乏为青年中心的建设起步带来一定障碍。
3、与现有的青年自组织的关系衔接不够
青年中心作为社区新型青年组织,以社团为基本活动单元,但是目前尚未与之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青年中心对社团的关注、扶持和管理与其建设目标还有差距。一是缺少对社团的了解和联系。总体而言,当前青年中心缺少对区域内青年热点、特点、兴趣等的研究,缺乏对区域内各类青年社团、青年组织、协会、俱乐部以及兴趣小组的了解和掌控,直接联系青年的载体还不多。二是组织介入不够。部分青年中心通过挖掘、培育或重新整合,形成了一些新型社团,但是以社团为依托建立的青年中心,其组织化形式没有完全跟进,社团负责人、积极分子在青年中心总体建设中的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三是管理跟进有待加强。目前青年中心专职人员疲于应对会员招募、组织构建、项目设计等工作,未建立起对青年中心社团基本的考评和管理制度。
(二)自身建设与青年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为止,共青团组织体系根基依然在单位中,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社会人”,“单位制”的共青团组织在覆盖和服务青年方面已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团组织试图以社区为根植地,通过青年中心向“社会”青年提供更多的服务,积极打造青年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但是,青年中心囿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整合社区资源方式和能力的单一,相关制度和地位的缺失,难以在和青年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新领域、新方向上有所突破。
1、市场运作没有找到好的结合点
部分青年中心将建设思维框定在公益性项目服务青年的定式中,没有尝试公益性服务与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自负盈亏方式。青年中心项目要迎合和贴近青年人需求,必须针对特定群体开发特定项目,并采取市场化方式保持其专业性和鲜活力。在这方面,各个青年中心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已通过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实现了青年中心自负盈亏,而大部分仍处于被供给状态,离“自转”距离甚远。
2、社会拓展机制尚未形成在基础性项目建设基础上,部分青年中心正在尝试着与加盟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进行合作,但是由于青年中心社会效应尚未形成,社会地位还不明显,社会化推进难成规模,主要表现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依旧存在瓶颈;在青年中心与加盟单位、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服务项目上还没有做深做透。
3、项目管理尚待完善
青年中心以项目为凝聚青年的纽带,项目建设可直接活跃青年中心的建设。但是部分青年中心没有根据青年实际需求设置项目,只是凭“直觉”或依旧沿用团组织“惯性思维”开发项目,使项目建设带上个人色彩,偏离青年中心的服务初衷;大部分青年中心由于在起步阶段,还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管理方式还带有简单化、程序化、行政化烙印,在项目的评审考核、制度构建过程中也未将青年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出来,这样不仅浪费了服务项目开发和设计的成本,也使项目的持久度大打折扣。
4、专业化职业化工作队伍的匮乏为项目操作、组织巩固带来障碍
从目前来看,青年中心工作队伍主要由团工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青少年事务社工和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由于兼职人员时间精力有限、责任不明,同时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显不够;另一方面,青年中心缺乏对现有工作队伍的培养和跟进,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与青年中心建设要求存在差距。
三、相关对策
(一)营造外部环境
青年中心建设是共青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青年工作的必然选择,要实现青年中心的宗旨目标就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社会化推进青年中心建设的工作体系。
1、争取将青年中心工作纳入党政总体工作
青年中心要找到与党政中心工作的契合点,推动自身建设。一要争取党政政策支持,努力确立政策导向,建立健全青年中心相关政策文件,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如以联席会议、简报报送的形式,争取党政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对青年中心建设阵地、项目、资金、人员上的支持。二要争取政府青年事务。在政府职能转变中,要把很多公共服务的职能下放给社会中介组织,而青年中心这样的青年组织恰恰就是受政府委托实施项目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团组织和青年中心应该在其中发挥各自组织所长,分板块承办项目,形成青年中心与团组织互动的良好格局。三要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青年中心自身设计项目或在与社会中介机构合作服务的过程中应树立专业意识,并积极争取政府购买其服务,深化中心服务品牌。
2、青年中心与团组织应“联而不同”
无论是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方式来看,我们可以说青年中心是对团组织工作的有力补充,两者关系概括起来称为:联而不同。联,即关联,青年中心与团组织应该做到成员互动、资源互动、活动互动。不同在于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所贯彻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和青年中心作为青年社团联盟、青年自我管理的组织体系所宣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上的差别。团组织在青年中心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好联系(社团)、引导(骨干)、协调(资源)的作用,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可“严抓不放”。
3、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青年中心建设着眼于社区,服务于社会,在起步阶段尤其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营造社会环境:一是充分发挥与青少年教育和青少年事务有关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努力将相关单位纳入青年中心开放的工作体系,使青年中心工作由共青团一家唱“独角戏”变成“多方协作”,不断增强和扩大青年中心的整体力量和工作资源。二是积极承担社会青年事务。围绕婚恋家庭、健康交友等维系青年生存发展的青年事务,青年中心要加强与社会力量的沟通,将部分青年社会行为转移至青年中心承担,并通过合作提供优质低偿服务。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组织优势和媒体优势,加速青年中心在社会中的影响。如结合会员招募会、青年中心展示会等形式加大对青年中心理念的全面宣传,为青年中心进一步积累社会资源奠定基础。
(二)夯实内部运作
1、以平等共处、组织共进为运作理念
青年中心应结合其定位要求,倡导以会员制为基础的青年平等相处的组织原则,在融洽的群体氛围中为会员提供个体的展示舞台;青年中心是一个社团联盟,它的特色或者说能够维系其长期发展的必然是组织建设,应该围绕理事会、议事会等核心力量,集各方之力共同推进组织建设。
2、以强化内部运作为建设重点
第一,规范内部组织建设。青年中心要适应青年群体流动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实现对青年的有效覆盖,就必须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组织体系,建立规范化组织制度。一是加强理事会建设。积极吸纳社区内致力于青少年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和杰出个人成为青年中心理事单位,强化青年中心组织核心力量,形成青年中心的力量矩阵。二是加强社团凝聚。青年中心应该积极地发现、培育和扶持社团发展,构建便于服务青年、联系青年、凝聚青年的社团联盟,以社团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和调整项目吸引人气,通过加强对社团骨干的引领进一步集聚青年。三是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要重视骨干培训工作,引导骨干在工作方式上实现转变。要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专职工作者,建立以会员反馈意见为主要依据的考核制度,并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工作队伍的优胜劣汰;对兼职工作者或志愿者,完善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制度,以“积分制”、“折扣制”等形式激发他们服务的积极性。
第二,以青年需求为着眼点,社会化推进青年中心自身建设。青年中心应当是政府支持、社会赞助、合作运营、优惠服务、自负盈亏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若要实现自身的高效运转,应跳出团组织大包大揽的工作模式,尝试以行政推动和社会运作相结合的灵活的、引导性的运作机制。一要建立社会性关系。青年中心应积极寻求社会层面的支持,争取阵地、资金等资源。二要加强项目化合作。青年中心可采用合作经营或委托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社会力量的行业服务优势,围绕青年需求合作开发项目,为青年提供宽领域的专业性服务。三要完善社会化监督和管理。青年中心应该集社会、党团和青年的力量,逐步建立全面、科学、开放的监督管理体系,努力使青年工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四要促进青年中心联动发展。青年中心作为一种开放体系,应该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加强组织沟通,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区域互动、优势互补,也有利于提升青年中心的整体社会效应。
(三)竭诚服务青年
青年中心区别于传统团组织的一大特征在于,它是扁平化组织,遵循由下而上的建立方式和平等的联系方式。青年中心建设必须要遵从和发挥青年的主体地位,以此为基础搭建服务平台。
1、畅通联系青年的信息渠道
依托社团、社会组织建立信息联系点,初步形成面向青年的社会信息系统,为党政领导及团组织倾听青年呼声,了解青年愿望,掌握青年工作动态畅通渠道。利用各种信息化联系手段,在联系会员、服务青年上提高便捷性、实效性。
2、动员青年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联系青年教师制度】推荐阅读:
联系班级制度10-14
服务联系制度10-19
联系群众制度10-27
班子成员联系制度06-01
青年教师评价制度07-16
民行工作联系会议制度06-30
镇级领导联系学校制度07-19
联系党小组制度09-15
建立领导联系企业制度10-08
工作联系点制度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