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记者联系方式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央视新闻记者联系方式(精选11篇)

央视新闻记者联系方式 篇1

-------------------------

编辑整理:http:// 编辑:新款女装时间:2012年11月14日来源:新浪

央视新闻新浪官方微博上线央视新闻新浪官方微

.weiboListBox{padding:0 10px 0 15px;border:1px solid

#ccc;margin-top:10px;background-color:#fff;}.weiboListBox

p{font-size:12px;line-height:20px;}.weiboListBox

label{width:auto;height:auto;margin:0;background:none;float:none;}.wei

bo-list{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t;}.weibo-list.weibo-list-item{margi

n-top:-1px;border-bottom:none;border-top:1px dashed #ccc;padding:15px 0

10px;overflow:hidden;}.weibo-commentbox.weibo-commentbox-form

textarea{width:320px;}.weibo-list a:link,.weibo-list

a:visited{color:#0082CB;}.weibo-list

a:hover{color:#c00;}.weibo-list.weibo-list-meta

a:link,.weibo-list.weibo-list-meta

a:visited{color:#666;}.weibo-list.weibo-list-meta

a:hover{color:#c00;}.weiboListBox

label{padding-left:3px;}.weibo-commentbox.weibo-commentbox-form

textarea{width:315px;}2012年1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正式登陆新浪网,这是央视进

央视新闻记者联系方式 篇2

新闻频道的此次改版, 最先引人注意的就应该是栏目包装上。一个好的栏目包装可以吸引到观众, 新闻本身就没有太多的娱乐性质, 所以从包装上的改变, 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 片头

片头现在采用的是3D地球仪的设计, 表明央视所播报的新闻囊括全世界各个地方, 把全世界最新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送到大家身边, 让我们了解世界其他国家所发生的大事。

(二) 字幕

标题字体的字号加大了, 让人一眼就能看得到看清楚看明白新闻的主要内容。颜色以蓝色为主, 红色黑色为辅。标题颜色为黄色。三行的标题制作, 左上为新闻发生地, 屏幕中间显要位置是新闻标题, 最下一行则为滚屏, 时刻滚动最新的消息, 体现了央视的新闻时效性。

(三) 画面构成

央视现在的改版, 更注重人性化。对主持人的镜头推得更近, 主持人感觉离观众近了, 在传递新闻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不再显得生硬。而且在主持人旁边, 会加一个视窗, 显示与新闻有关的照片或者字幕。几个字加一幅图片, 就可以把新闻所要表达的主要事件表达出来。

(四) 主持人的选择

主持人不仅是新闻的播报者、新闻信息的传递者, 更是一个新闻栏目风格的代表之一, 主持人主持风格, 直接影响到新闻栏目的整体风格。

二、各个栏目编排上的改版

这次的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 确实能在整个直播栏目中看到央视编导们合理的编辑思想, 对栏目的准确定位以及全天的不同时段不同的栏目安排。

(一) 《朝闻天下》清晨第一缕阳光

新栏目《朝闻天下》一经推出就体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新闻语态, 从主持语言到报道内容, 在新闻性与贴近性之间形成了协调的统一。《朝闻天下》一改以往早间节目仅仅梳理前一天新闻的理念, 第一时间关注当天焦点事件, 提示当天生活服务。在保持原有重大国内、国际新闻权威报道优势的基础上, 增加了社会民生新闻、天气出行资讯、文化体育资讯、时尚生活资讯等领域的内容。《朝闻天下》整合了早间时段资源, 通过长达3个小时的直播, 使新闻的滚动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 《媒体广场》下午版与百姓日常生活贴得更近

新闻频道全新改版后, 全长30分钟的《媒体广场》下午版作为一个新栏目登场亮相。该节目设置了“百里挑一”、“报来报去”、“镜头说话”、“新词新语”几个不同的小板块, 以集纳不同“性质”的新闻, 创意不错, 有助于突出报道重点, 也有助于突出编排上的特色。

(三) 《24小时》盘点一天新闻体现编辑思想

个人认为最能体现编辑思想的就是晚上在23:00到24:00的直播节目《24小时》。从节目名称和时间段上就可以看出来, 该节目应该是以一天发生的国内国际的大事进行盘点。这就要求节目应该成系统的进行新闻播报。比如《24小时》分成主播关注、面孔、声音、现场等等一系列的栏目编排, 在整个大的框架下进行小的分类, 更能让人们成系统地接受新闻。

三、新增评论员、增加电话连线

央视现在的改版中, 评论员我觉得是一大亮点。从以前的单一播报新闻, 到现在的深度品论, 是新闻趋向成熟的表现。评论, 让新闻多了一些灵动性, 观众在听完新闻之后, 让评论员评论, 能够更加深刻的把新闻展开, 并且发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对一些财经类的新闻, 央视或把嘉宾请到直播间, 或电话连线, 让一条新闻更加的丰满, 用专家的观点和视角, 把观众引导到深一层次。

四、内容更加丰富, 贴近百姓

(一) 时政新闻减少, 民生新闻增多

原先的央视, 老大哥的姿态高高在上, 可是现在, 各地的新闻事件, 央视都能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前往调查, 而且所出的新闻片更加具有权威性。比如黑龙江省鸡西煤矿坍塌事件, 哈尔滨监狱越狱事件, 央视都能在第一时间出片子, 而且据我观察, 比地方台速度都快。

(二) 对于民生新闻的曝光更加有力度

不可否认, 央视改版之后, 播出过几个非常有深度的报道。央视也不仅仅只是曝光, 其之后的后续报道, 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 让我们看到了关于职业病诊断上还有缺陷, 不够完整, 同时也让受害者真正得到了公正。

(三) 生活服务、趣味要闻贯穿其中

央视的新闻频道出现了很多生活服务的小常识, 这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表现。比如在冬天的时候, 央视会在节目结束的时候, 放一个关于保养汽车的小常识, 春天吃什么水果蔬菜等等。

五、新闻频道改革体现新闻立台的根本

央视像今年这样大规模的改版还是很少见的, 这并不是说央视过去的改版是小打小闹, 而是说这次央视的改版线路是比较清楚的, 就是突出新闻立台。尽管央视从来没有放弃新闻立台的口号, 但是, 多年来央视的新闻改革一直缺乏力度, 上一轮央视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改革还需要追寻到《东方时空》创办的时候。从目前的情况看, 改版以后的央视新闻比之前好看了, 新闻的密度加强了, 新闻变得比较专业了。

央视新闻频道的这些变化是不是有意在向国外同类节目靠拢?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表示, 现在很多观众都发现新闻频道信息量增大了、时效性增强了, 这些判断都很对。电视这个媒介, 从它问世的时候是偏娱乐的, 而CNN开创了全天候新闻直播, 摆脱了娱乐新闻的模式, 这是电视传播技术发展的结果。频道本身增多了, 社会发展对电视新闻需求加大了, 这样, 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节目才会有收视率。他认为, 从这次新闻频道的改革来看, 内容上加大了新闻播报的频率和力度, 播报方式上也更加灵活, 体现了跟国际接轨的趋势。■

央视新闻变革揭秘 篇3

或许是担心说的太多外界期望过高,或许是“自上而下”变革面临的种种压力与适应,与以往相比,此次CCTV-新闻的改版要低调得多,上上下下员工的表示都是“这次变化主要是为了提升节目质量。”

此次央视的新闻变革之所以被大家广泛关注,一是因为变动预期调整幅度较大,涉及央视多个频道、多个部门,多少年如一日的《新闻联播》也要变脸。在这种大动作中,大家希望能从中窥视出央视新台长焦利上任后的变革思路,进而解读央视的调整思路;其次,相比平面、网络媒体活跃的“自选动作”,电视新闻的变革步伐实在是慢了许多,大家希望央视的此次变革能够给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新气象。

那么,电视新闻改革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央视新闻会在哪些领域做出调整?这些调整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央视的新闻变革会影响到地方台的新闻运作。”中国广播电视音像资料馆副馆长王甫表示,中国的新闻管理都是案例法,虽说对于不少地方台来说,也许没有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但是央视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参照。比如,如果央视把国际新闻放头条,地方台马上就会照着做,央视出一个本台评论员,地方台也会很快复制一个。有些地方媒体甚至会顺着这股风向,更大幅度地往前“拱”。

这也是《综艺》此次關注央视新闻变革的理由。CCTV-新闻某知情人士表示,央视之所以一直不向外界公布具体的调整方案,是因为方案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且CCTV-新闻频道年年有调整,这次幅度如何还是要看最后播出的呈现。或许“只做不说”、“边做边看”、“没有固定日期、淡化改版色彩”将是此次变革的最终路线。

央视《新闻联播》观后感700字 篇4

今天,魏老师刚刚引出话题,讲述了电视节目的特性,又解读了主持人这个与众不同的职业,我在心中就打起小算盘,还没等老师宣布活动的谜底,我们便先人一步,猜出了谜底-----新闻联播。

对!就是“新闻联播”。可此“新闻联播”非彼“新闻联播”。是老师安排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大PK”。

活动要求每人播报一条新闻,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有语言组织能力,善于描述,更要有新闻素材,不然,怎么都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在准备时,我胸有成竹,最近新闻这么多,还怕没得说吗?可老师让我安排好其他队员的新闻素材,这可急得我百爪挠心,两个一年级的队员,语言组织力不强,而且没什么素材。我却束手无策,只好让他们自行解决,等待暴风雨的来临……..

比赛开始了,物博源率先上场与一位队员开始播报。女队员声音洪亮,可是说起来磕磕绊绊,中途还经常“卡带”。最后只好匆匆忙忙地结束了战斗。

吴博源沉着应战,不急不慌,从容地播报了一条新闻,解密了春晚刘谦的魔术,可是与上一位有同样的问题。语言不规范,而且到了最后不管三七二十一,飞快地“逃离”了主播台。

轮到我上场,心中难免有一些忐忑,可我硬着头皮上了场,讲述了我国奥运健儿在冬奥会上的优异表现。越紧张越容易出错,之前做的准备,策划好的语言也全抛到九霄云外,变得语无伦次。我调整好状态,总算是完成了播报。

两个一年级队员上场,播报的虽然谈不上是什么新闻,可拥有少见的淡定,与我们想象中的严重后果,简直是天壤之别。

比赛结束了,虽分不出胜负,可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收获。这次比拼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可以探索更多的知识。

★ 搞笑版新闻联播开场白

★ 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摘抄

★ 看《新闻联播》作文

★ 最近经典的段子

★ 心情随笔:最近杂感

央视新闻记者联系方式 篇5

2018年1月30日《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

1、习近平全票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和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的综合情况报告》。

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在京闭幕,表决通过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4、广西:开南向大通道,展开放新格局。

5、2017年我国工业运行超预期。

6、两高发布涉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7、2017年累计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3062亿元。

1、习近平全票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刚刚结束的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自治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内蒙古参选的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选人习近平同志,以全票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领袖人民爱!”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正在与全国人民共同经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总书记全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500多名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共同意愿,是2500多万草原儿女的由衷心声,更是13亿多各族人民忠诚党的核心、拥戴人民领袖的生动体现。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0日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和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的综合情况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和中央书记处2017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意其对2018年的工作安排。会议认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执行,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在京闭幕,表决通过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3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张德江委员长主持会议。会议经表决,决定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张德江说,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和宪法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大政治任务。

4、广西:开南向大通道,展开放新格局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南向临海临边,北向背靠内陆,位置优越的广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发展。高水平的开放,带动的是深层次的结构调整。目前,东盟国家相继在广西合作共建产业园;北部湾经济区逐步形成现代临海工业体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曾经是开放末梢的广西正逐步走向开放前沿。今年,广西将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加快东兴、凭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和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并实施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

5、2017年我国工业运行超预期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7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了6.6%,处于2015年以来最好的水平。工业运行更稳,经济效益更好,结构调整更优,先进制造业发展更快,成为我国2017年工业运行的几个特点。此外,在一些制造业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初步解决;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初步建成,在信息通信领域,我国5G技术研发进入第三阶段,2018年将推动5G系统设备基本达到预商用水平。

6、两高发布涉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召开发布会,发布有关保护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为产权司法保护提供案例示范。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了7起涉产权典型案例,这其中包括一起行政强制拆迁赔偿案,申请人许水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的两个门面房在拆迁补偿尚未谈妥前,即被政府强制拆除,经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政府进行行政拆迁时,必须遵守先补偿再拆迁原则,政府强制拆迁的行为违法,应承担申请人的合理损失。

央视新闻记者联系方式 篇6

新闻稿发布百度搜“汇橙营销”,可找到网站,联系在线客服即可快速帮你发布。汇橙营销可操作国内各大门户网站、行业权威网站,新闻发布后永久有效。

我们惊奇的发现,软文的发布渠道其实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果选择10个左右优质的网站发布软文,也许比你在100个一般的网站发布的效果更好。

新闻稿写作及发布流程:

一、写多赢软文

“多赢软文”,即老板、自己、网站、读者都喜欢的软文。我们不要为了发布软文而应付式的随随便便找几篇文章改下标题就到处乱发了。互联网是一个大熔炉,你得先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不然的话很容易被小编删掉,万一对你永久封号你就得不偿失了。

二、原创很重要

软文写作首先就是要保证原创,当然不说百分之百出自自己之手,但是也不能抄袭太多,仅仅改标题和链接地址很不好,我们可以适当借鉴一点别人好的 观点,然后柔进自己的观点。我的个人经验是原创新的东西最好要超过30%。原创内容对于读者和搜索引擎来说,都是有帮助的,要是你经常发表自己原创的文 章,可以增加爬行蜘蛛的喜好度,说不定还能每天光顾你的网站几次,增加网站内容被收录的速度。还能增加你的忠实用户群。文章被其他网站转载的机会就更多。也就变相的为作者本人和你所要推广的产品做了无偿的推广。所以,多花一点时间再软文原创方面,价值也是事半功倍的。

三、找行业相关渠道网站

央视新闻记者联系方式 篇7

一、内容突围———从延展到纵深

从中法关系到安徽阜阳疫情案、引渡法案、顶风作案的平江虎, 以及5月2日刚刚播出的“中日关系”特别节目, 《新闻1+1》的选题之大胆、话题之敏感都已经超过了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 更突破了央视以往的新闻评论节目范畴。节目开播以来, 在没有特别宣传的情况下, 《新闻1+1》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引起了热议。2008年4月1日节目报道了“许霆案改判的特殊程序分析”, 从法治社会里的法制建设的视角提出了深刻的思考:“改判重塑法治正义”……短短的100多期节目里, 《新闻1+1》不仅对事关国际民生的大事小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报道和分析, 实现了央视在评论内容上的大胆突破, 更传递出新闻评论节目所蕴涵的人文关怀。

有学者在谈到电视宣传内容的创新时提出了“四个和谐”的考量角度, 即喉舌性与贴近性的和谐;公众性与权威性的和谐;正面性与监督性的和谐;宣传性与知识性的和谐。

二、形式突围———全新模式结合多样手段

我们已经知道, 《新闻1+1》中的“1+1”就是以一位主持人加上一位新闻观察员在演播室展开双人谈话为模式, 同时配以短片、现场报道、时空连线等形式, 选题围绕“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三大类展开, 分阶段将话题向纵深推进。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白岩松以“新闻观察员”的身份与主持人董倩展开对话, 探讨问题。这种新角色和评论方式的出现本身就是形式的创新, 正如巴赫金著名的“对话主义”所说:“一切都是手段, 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 什么也结束不了, 什么也解决不了”, 语言不是私人性的独白而是一种对话, 只有对话才能更好的完成传播与交流。而传统新闻节目的对话模式中的对话对象大多是专家、学者, 他们与主持人容易形成被采访者与采访者的关系, 不易产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相对固定的“新闻观察员”的角色定位以及白岩松个人所具有的被受众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形象, 都为对话的成功进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 电视又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视听觉符号化的艺术, 如果仅仅采用对话的模式就显得过于单一, 无法获得受众的持续关注, 于是间插短片、现场报道和时空连线无疑是让节目内容的铺排和架构更加精准、丰满的有效途径。

另外, 观众从电视上的“LIVE”标志就可以看出, 《新闻1+1》是一档直播节目, “直播”对于这档在央视登场的时政新闻评论节目来说无异于“冒险”, 尤其对于重大敏感性内容的评论更是难上加难:是否应该评论?如何评论?评论的角度和维度是什么?评论的尺度又在哪里等等都是节目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直播就可能说错话, 直播就可能出现无法修饰的言论。我们相信敢于采用直播的形式绝不是央视的一次冒险行为, 而是实现新闻评论节目价值、打造栏目品牌效应的必要手段。品牌的确立既要把观众固定下来, 又要不断地进行形式的创新和手段的多样化。一个节目的真正生命力在于创新, 要刺激观众, 不断求新、求异、求变化, 让期待视野得到意外的满足。

三、思想突围———解放与革新

央视新闻记者联系方式 篇8

8月,除了CCTV-新闻,CCTV-4、CCTV-9等央视其他频道也将陆续做出调整。

什么样的新闻是观众所期待的,在调整中如何平衡栏目与频道的关系,如何强化电视评论功能,如何在更广阔的国际传播中获得更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形式上既不失新颖又保持品牌的延续性?

不管哪种模式,关键要看观众能否接受

曹景行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凤凰卫视评论员

作为香港电视频道,凤凰卫视在中国内地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家庭能收看到,这些家庭相对属于高收入、高学历、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群,凤凰卫视当年的时事评论恰是针对这样一个观众群体开发的。中央电视台与凤凰卫视的观众群有很大差别,1993年央视推出了《东方时空》,诞生了新闻评论部,随后又相继开播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当时央视是想开拓电视评论市场,但是在其时的体制和环境中,以及彼时观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都让这些节目更多向深度报道方向发展,评论功能没有得到凸显。

现在的媒体环境已经与十几年前大不相同,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思想比以前活跃得多,观众对观点、议论、共鸣的需求比以前强烈得多,而且范围也广得多。现在不缺乏资讯,互联网上有很大的言论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央视现在做评论自然与当年我们在凤凰做评论大不相同。

与凤凰卫视一直采用固定评论员不同,这次央视签约了很多外围评论人员,这是另外一种尝试。做评论没有固定的模式,凤凰的方式是在当时很特殊的环境中出现的,当时我们都是“捡”来的人,其中很多人是在没有工作或者退休的情况下加入的,并不像外界所言是“高薪”挖过来的,凤凰一开始也没有说要打造一批评论员,评论是后来慢慢做起来的。凤凰为什么会有10个以上固定的专职评论员,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香港不容易找到外围评论员,因为香港的专家少,会说普通话的专家更少,所以当时我们几乎把所有可以做评论员的人都网罗进来了,而且这样的模式也与凤凰后来的整体节目需求有关,所以凤凰的评论员越来越多,这是一种经营模式。

而北京有非常多的专家,央视完全可以广泛借用这些专家。但不管哪种模式,关键要看观众能否接受,要按照规律运作,这个规律就在于,观众对你熟悉了、信任了,你的评论才能立得住。

至于央视未来在国际传播中的格局,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内容。虽然外宣的难度要比内宣大得多,但不管内宣还是外宣,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内容观众愿意看才有用,国际传播的影响最后在于有多少人愿意看你。在国际媒体竞争中,要思考凭什么海外观众要看一个中国的频道?虽说海外华人会特别关心,一些商人、学中文的等对中国感兴趣的人会看,但是华人毕竟是少数,华人媒体在海外始终是边缘的。就像CNN、BBC在中国也只是少数人收看一样。

在国际上,要做出公信力无非就是按照新闻规律运作,如果在国内都没有威信,在国际上就更难建立起来。与香港、台湾地区的媒体以及海外的华人媒体相比,央视具有一定优势,比如央视的春节晚会很多海外华人都会看,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国际上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性。

用“国际传播”概念取代“对内对外”

刘宏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

央视提出加强新闻的时效性,从新闻规律来讲,对时效性的强调有时口号意义更大一些,且更多是一种内部的规则和督促。所谓“当天新闻当天播,超过两天的新闻不再播”比较强调形式、机制,但并不是“今天的事”“明天”就一定不能报,关键看从什么角度介入。其实观众并不是很在意新闻是今天发生还是昨天发生,很多非事件新闻的时间有些模糊,这与报道的角度、由头关系更大,比如连续报道。国外很少有新闻重播,我们的新闻虽然在滚动但总在重播,这说明我们在从多个角度挖掘新闻或重新包装重新报道上不足。

另外,要注意缩减栏目让位直播在实际运作中可能会带来的矛盾:这种建制遇到突发事件会非常适宜,但在新闻传播的和平时期,总是滚动或直播的状态会让观众感觉闹腾,新闻频道的建制究竟应该活跃于日常新闻还是服务于重大事件,这是一个观念之争。重要的不是应该保持多少个栏目。虽说新闻频道可以按照平时状态和备战状态采用两套机制,但是央视不像凤凰卫视那样船小好掉头。央视可以尝试把新闻事件按照非常重大、重大、一般等做一个大概的比例平衡,在此基础上把握栏目和频道的关系。

现在大家竞争的还是重点新闻和突发新闻,在重大事件报道中视角是否丰富非常关键。去年央视牵头成立了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这次改革央视又强化了国内外记者站,这些架子可能在平时做常规新闻时用处不大,但是在应对重大事件时就很有优势。央视现在更突出新闻规律,有了规范的新闻机制,在面对重大事件时就会有好的报道状态。凤凰卫视日常新闻也不是特别突出,过去凤凰的优势在于央视不敢做的内容它敢做,现在大家尺度相差不多,竞争就会比较激烈。

至于评论,在凤凰卫视,评论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方式,长期以来央视与凤凰的差别恰在于评论。但对于央视来说,评论比新闻更难控制,虽说央视此次签了很多评论员,储备了庞大的资源,但是这种做法只是规范的一部分,真正符合电视评论的系统能否很快建起来,能否找到符合自己的评论状态目前还很难说。正如凤凰卫视节目副总裁钟大年所说,评论不是简单地有人在那评论,评论是要靠积累的,对观众的积累。

央视评论有一段时间只剩下白岩松一个人。评论能做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各个台的风格、所处的位置,央视现在只能说是开了一个好头,但能否立竿见影还很难判断。央视评论最终能达到什么程度更多取决于上层的力度、宏观的规划。舞台有多大,影响才有多大。

外宣是这次央视新闻改革的最大背景。国内的压力在于怎么向国外播出,国际的压力在于人家进来你怎么挡住,这两种压力都汇集于国际传播方面,这次改革是国际传播攻坚战的一个拐点。

在重大事件上,国际传播有点像危机传播,做得好可以提高国家形象、影响别人。现在的新闻越来越强调画面大于文字,谁统治了画面谁就占优势。全球化对传播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比较明显,这在伊拉克战争、地震报道中都有体现。这也反映了我们希望有话语权,希望获得与大国地位相称的传播影响,要想做到这一点,一是我们说的话要让别人相信,二是我们要对西方内容进行合理传播。

现在中央对整体的国际传播有一个全盘考虑,打造“国际传播航空母舰”的说法也是改变目前对外宣传的一种方式。现在,我们希望话语权能多一些,意识到意识形态在国际传播中的复杂性,意识到外宣不是一厢情愿的我说你听,大国话语权正在进行修正。

在国际传播中存在语言对接的问题。

过去我们的外宣针对的是西方主流社会,但是通常很难实现——就算与西方国家交换节目,他们也只愿意选择本国人员进行拍摄,因此即使覆盖到了也没用。通常主流社会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官方,二是知识分子和公共话语层,其次是民间,我们需要考虑我们的这三套语言是否都能融入国际传播轨道。在中国,《新闻联播》比较“官方”,“民间”的代表则有《南京零距离》等,但“知识分子和公共话语层”这一中间层的内容偏弱。在政治上最对立的是官方语言,在文化上最对立的是民间语言。那么在国际传播中我们究竟有没有可能影响对方的民间语言?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外”“对内”来解读这一问题,一直以来我们的新闻都是对外透明于对内,现在是到了用更大的国际传播概念来取代过去的外宣概念的时候了——这会获得更好的视野。

央视国际传播的当前重点应是

英语频道和阿拉伯语频道

李希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与新闻的快速反应相比,目前包括央视在内的电视媒体在新闻选题和报道视角上存在目光狭窄甚至肤浅的问题,这可能与我们的新闻教育制度有关。好的专业新闻工作者需要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是高水平的新闻采访写作能力,二是在某个行业有特别的知识和爱好(如天文学、医学、国际政治),而今天中国的新闻教育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

在对外传播上,据说央视未来将相继开播俄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英语新闻频道等,形成多语种多频道的国际传播格局。从当前来看,需要重点做好两个频道的国际传播:一个是英语频道,一个是阿拉伯语频道,这是从国际政治斗争和经济全球化角度考虑的。频道不在于多,关键在于落地,要能进入当地的电视网络。当务之急是要利用重大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通过独家报道,做好品牌和国际公信力营销。央视要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包括从英语国家和阿拉伯语国家引进本土新闻人才。另外,为了节省经费和人力、物力,特别是经营好品牌和影响力,建议CCTV1、CCTV4与CCTV新闻合并为一个频道。

频道包装需要延续性

丁彬世纪光年传媒执行总裁

新闻频道应该体现服务精神,应该既不讨好也不霸道,既不自夸也不自赏,体现在包装上就是不喊口号,比较中立。

新闻频道最主要的要素有三个:内容、形式和结构。内容指节目,形式就是包装,结构则是播出方式。结构非常重要,它涉及如何把内容和形式有效组织在一起,比如8点到10点的栏目如果说的是同一件事,就可以打包一个预告片或者几种形式的预告片提前滚动。

国外的新闻频道很少有栏目,也没有那么多宣传片,它会把主要的镜头集中在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上,且会在事件发生之前的一周、两周不断出现,提醒观众届时收看。我们的新闻频道栏目数量太多,而且都很强势,都希望突出自己的个性,这会影响频道的整体性。现在CCTV新闻的结构、板块过于强烈,每个栏目都特别独立。观众看的是节目内容,对在哪个栏目播出不是很介意。在频道和栏目的关系上,频道应该大于栏目。频道形象的树立可能需要一些极端的手段,比如在一段时期内所有的栏目都围绕一个事件进行分析、访谈,每次改版都要突出频道,所有栏目要符合频道要求,这是一个基本规则。

如何弱化栏目包装?我认为首先栏目片头应该尽量短,现在有不少栏目的片头已经从以前的30秒改成10秒,但还应再短,短到甚至只剩下一个字幕,同时,要把“本期预告”的时间加长,并把它的播出提前至上一个栏目结束时。比如8点的节目,“本期预告”可以放在7点半甚至7点,因为相较宣传片,“本期预告”的引导收视功能更强。

此外,优秀的频道包装应该是所有节目、栏目的包装风格统一,包括字幕条的大小、出现方式,每级字幕采用什么字体、大小都应该统一。此外,新闻频道还应该突出信息量,比如采用L屏的字幕出现方式,不只屏幕下方有信息,旁边也可以有信息。

频道包装现在有一个特别大的问题,每一个台长或者频道总监上任,都会提出改频道包装,这是因为相对内容升级,改包装是见效最快的。但作为一个频道来说,较长时间的一贯性对频道的整体品牌推广是有好处的。我们国家的频道数量太多,在西方,一个国家就几个频道,包装的颜色几十年都不会动,最多在设计风格、运动方式上随着潮流不断更新,频道品牌是延续的。比如CNN的主色调一直是蓝色,比较张扬,BBC的新闻频道采用红色,更柔和一些。其实什么颜色不重要,关键是要稳定,要有延续性。

对时政新闻点评方式的拓展性思考 篇9

对时政新闻点评方式的拓展性思考(建平实验学校 徐军)当前,在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时政新闻点评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必有内容和固化 程序。以时政新闻素材为背景开展时政教学,既符合政治学科的思想教育要求,凸显了广义 的政治教育功能;又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外素材资源很好地服务于学科课堂教学内容,是沟 通“两个课堂”,实现“大政治”教学环境的自然结合点,也是提高政治课学习兴趣和教学 效率的“增长点”。因此,从它走进课堂开始,就以独特的魅力成为激发课堂活力的重要因 素,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完全可以说,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政和生活素材是政治课课堂教 学内容的自然延伸和有益补充,是蕴藏了好多教育资源的“近海大陆架”。但是,我们也注 意到,随着时政点评被设置为一种固定的课堂组成部分,其单一的模式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 “形式”的东西,千篇一律的点评方式似乎已开始制约和限制它所应发挥的作用。因此,如 何拓展时政教学的形式,更好地利用好时政新闻点评来有效地促进政治课教学效率的提高,一直是我们积极探索和不断尝试的重要课题之一。一,关于时政新闻点评的准备:精心选材与合理指导。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开场白对于 一场成功的演出有多么的重要。课堂前五分钟正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做为课堂最 有效率的教学环节之一,就应该让5 分钟的点评产生它真正的作用和价值。课前的认真准备 是必要而且是充分的。否则,质量不高的点评可能会多少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可能会使 当事人和其他同学不能从中接受到正确而有益的信息。高质量的点评,首先要求在选材上选择一些比较典型新颖,主题集中,观点鲜明,符 合班级同学的兴趣要求或容易激发大家共鸣的素材。时政新闻一般有时效性,选择近期大家 关注的热点就更能引导大家的讨论参与。譬如不少中学生喜欢的“台湾问题”“姚明”等等,在教学实践中证明这样的素材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点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毕 竟点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服务。因此,事先要求学生能熟悉教材,对教材知识“心中有数”结合教材内容去寻找素材,“有的放矢”才能“收放自如”。这是一 个寻找理论“论据”的过程,也是加深对教材熟悉和理解的良机。由于学生在选材时具有随 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就要求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将素材和点评提前和老师简单交 流,对学生的点评中的不足教师也不急于当面指正,而是可以用“示错法”演示给课堂,教 师通过总结可以补充和完善。但“指导”不是“代劳”,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在形式上,准备过程可以是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形式。素材的选择,可以采 用一周一篇的“时政新闻剪报”的形式,发动每个学生每周积累一个素材,教师在批阅当中 有发现比较优秀者,也可指定进行发言交流。二,关于时政新闻点评的过程:互动交流与画龙点睛。我们所见的时政点评形式都是 比较单一的。往往是一两个同学上台发布新闻然后点评,而后教师再做总结性点评,接着开 始新课讲解。但是如果放手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发问,可能会彼此启发而更容易达成共识或 互相补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才是真正把课 堂还给了学生,也才能在参与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这个 环节中只起协调或启发作用。可以“坐山观虎斗”,乐享其成。从点评的方式上,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形式直观地将素材 和点评内容展示给班级同学,这样就可以避免因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而造成的一些缺陷。使 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地为别人所看见和理解,起到更好的效果。一些同学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方 面的特长就可以充分得到运用。教师在期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学生点评的内容做简短的总结,以及如何将时政点评 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总之,时政教学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以学生为 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及“二期课程改革”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基本理 念。在课堂开辟出了一块供学生自由播种的空间,它也符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 育思想。符合兴趣学习的需要。以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在参与的基础上体验自 主学习的成功乐趣,容易走进学生心灵,体现政治„悟“的自我塑造功能。重要的是,它为 政治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以教材为依托,体现它在本质上的例子“示范”作用,弱化其作 为“照本宣科”和“读书至死”的死教材,以变化更新的即时新闻为素材,更容易激发学生 情绪上的认同和共鸣,可以辅助对教材内容真正的理解,“强化”“活化”教材理论。时政新 闻点评也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灌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系列研究过程:搜集 素材----整理加工----分析综合----表演展示,学生运用最基本的科学手段或方法培养动手 能力。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对时事的敏感性,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时政点评的内容和形式使之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走进 学生心灵,也才能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央视新闻记者联系方式 篇10

“民族医师、康复科医师、针灸科医师、中医骨伤科医师”资格证书第五期考证班已圆满毕业……每月开班一期,每月1日报名。

例1、江西吉安县永和镇曾君华。身份证号:3624211971122604XX。原是做污水处理技术,9月1日前来考察学习时,此时正好碰上了中央电视台七频道“乡约”栏目的郑记者在县领导的陪同下前来学校摄制节目,郑记者因工作关系患下颈椎病,脖子疼痛,不能扭转伴有头晕。郭老师用开八锁、推天门、松筋手法在悬钟、天宗、大椎等穴位给予治疗不到20分钟,脖子立刻不疼,也可以扭转,头也不晕了。当时央视两名记者和县领导都说神奇,说要大力推广。曾君华看到央视记者现场治疗,疗效那么的神奇,决定留下学习。15天的学习不但治疗好了他因长年工作关系得的风湿病,而且被郭老师的技术、为人所感动,临走时依依不舍地含着眼泪满载而归。

例2、内蒙古包头市昆都区王志武,1946年生,66岁,身份证号:15020319469091906XX,原是某部队转业人员,因工作原因患下了严重的肩周炎,肩不能展,手不能抬,不能穿脱衣服,洗澡搓背,到了晚上和天气变冷更是疼痛难忍。9月2日上午郭老师用推拿正脊手法把肩周炎粘连部位松解,用刺血针灸把经络中的风寒湿瘀气迅速排出。不到半小时,当场手向后向上抬举。王志武笑着对大家说:“我可以打电话回家报喜了。在场的所有学生都惊呆了都叫神奇……

例3、江苏启东市大兴镇施红健,身份证号:3206261970032608XX,来感谢信说:首先非常感谢老师在学习期间的传授,您讲的颈椎、腰椎病、肩周炎等病理论解剖和实践课程,讲得十分仔细,很有水平,一学就明白,一操作就能掌握,您的技术和品德让我们心服口服。现在我用您教的正脊手法和刺血针灸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我的收入。您寄来的“民族医师”资格证书我已收到,特来信感谢老师。

同时希望广大学友去任何一所学校、培训处学习,必须先考察,看上课老师有无卫生部的“执业医师”证和“医师资格”证,或自己出伙食费留校观察两天,了解学校及询问学员学习情况,然后体验技术真假。假如他不愿意让你留校觀察,不愿意让你单独与学习过的学生交流,就要注意了……

一、推拿正脊(肩周炎、颈椎、腰椎突出、骨质增生)专题班:完全不同于市面上任何一家推拿正脊疗法,将传统八锁、十二门、二十四气、经血倒流法、推拿正脊复位术变得简单,更容易学效果更好,一个星期的学习即可完全掌握并实际运用,适应于:损伤脱臼、急性腰足扭伤、落枕、头昏头痛、腹痛、咳嗽、中暑发痧一次即愈,针对:颈椎、腰椎突出、骨质增生、胸椎错位、脊柱侧弯、肩周炎、胸闷等脊柱错位造成的相关疾病,易学易懂、即学即用。面授:2380元。

二、一眼便知疾病班:全面揭示中医诊断奇法,数秒钟内做出精确诊断,传授不用病人开口、不把脉、不用设备等一眼就能准确地诊断出病人有什么疾病(能诊断出肩周炎、颈椎、腰椎、肾结石、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胃癌、糖尿病、低血糖、中风、乳腺增生)等近五十来种内外科疾病,简单易学,2-5天即可学会并运用。学费:2380元。

三、刺血针灸班:主要对偏头痛、风湿、肩周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颈椎、腰椎突出症、内伤、筋痛等病痛7—15天治愈。安全特效,针到痛止,血出病愈,对各种肩周炎引起脚不能行走和手不能提起等各种疼痛,当即消除,该法不需要任何刺血针灸中医基础, 2-7天学会并用于临床治疗,学费:1680元。

四、中风偏瘫专题班:学习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缺血、脑血栓、脑出血、高血压等病的形成,疾病形成的预像,中风偏瘫所致的半身不遂、语言不清、口眼歪斜、吊斜风、脑萎缩等症状,一次见效,治疗时间短,七十天保证康复到70%效果,需要上门治疗患者请与我们联系,本门诊长期接收颈椎、中风偏瘫等患者(先免费治疗待疗效确切后付费)。学费:2380元。

五、祖传秘方:1、骨消散:对颈椎、腰椎膝关节增生等症状,7天内使骨质增生部位变钝萎缩变小,15-20天治愈。2、经脉通:主治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脑血栓、血粘稠、痛经等10天1疗程。1-3疗程康复。3、痛风灵:用内服外敷药来排泄、降低、溶解、控制尿酸的生成,25-30天彻底根除。4、胃病速效液:对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面黄、消瘦等症状10天1疗程,两疗程治愈。5、糖尿病制剂:对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疲乏、消瘦等症状10天一疗程,3-5疗程治愈。以上单方全部学习3000元。凡患者前来先免费治疗,待疗效确切后付费,也可邮购药物治疗。

以上一至五班全部学习收费:7000元,全面指导学员开康复苑、康复中心。可考取“民族医师、康复科医师、针灸科医师、中医骨伤科医师”资格证书,网上查询,全国通用。

央视新闻记者联系方式 篇11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 社交化媒体以一种新的形式影响着新闻的传播, 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无疑成了大多数官方媒体在网络社交化进程中的主要传播途径。“央视新闻”微博是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 是央视重大新闻、突发事件、重点报道的首发平台。而近年来凭借着大量客户群体的QQ及手机通讯录的整合, 微信实现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无缝链接, 形成了一种建立在移动终端上的新社交方式。在这样的大趋势下, “央视新闻”的微信公众平台也悄然现身。然而, 微博是一个侧重于信息生产与分享的传播平台, 微信却是一个以客户管理为主的强关系平台, 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却又截然不同。笔者在此以新闻价值取向这一切入点进行比较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笔者首先选择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官方微博与微信账号“央视新闻”为研究对象, “央视新闻”的微博与微信从属于一家媒体, 同样依托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高素质采编人员, 新闻价值取向除了受客观因素影响之外, 也受到新闻主体喜好等主观因素影响。从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6日, 本文抽样选取了这两个月内每周随机的一天, 共计10天, 对期间微博、微信所发布的信息, 进行内容分析。这10天涵盖了春运高峰期与春节这一重要的节日, 对较为重要的节日节点与关键期的选择, 也是对两者在特殊时期新闻价值取向进行差异对比的较好选择。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 发布数量比较分析

样本选取的十天内, “央视新闻”微博共发布506条信息, 其微信平台共发布132条信息。“央视新闻”微博在这十天内日均发布51条信息, “央视新闻”微信平台10天内日均13条。

社交化媒体具有强烈的双向性与互动性, 这就迫使公众账号需尽可能接地气。这10天内, “央视新闻”的506条官方微博里总计有256条非新闻信息, 占总量的50.59%。官方微信10天内的132条信息里共计有62条属于非新闻类信息, 占总量的46.97%。从总体上看, “央视新闻”微博与微信发布的信息中, 新闻类信息与非新闻类信息量旗鼓相当。而从10天内发布的规律来看, “央视新闻”微博发布的非新闻类信息占每天信息总量的比重较为平稳, 在50% 上下波动较小。微信发布的非新闻类信息占每天信息总量的比重起伏较大, 在50%上下波动明显。

就微博与微信的平台属性而言, 微博平台更多的是作为媒体对各类信息进行披露的一个媒体平台, 而微信平台更加社交化, 投放精准度高, 在推送信息时更注重对信息的选择。然而, “央视新闻”的微博与微信信息构成却非常相似, 可见, 新闻媒介对信息的选择以及传播渠道的选取, 都受目标受众影响。再者, 受众的细分又影响着媒体自身的新闻价值取向。新闻价值取向不仅受历史、政治等宏观性因素的影响, 也受到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喜恶爱好等多方面影响。相对于新闻价值的客观存在性来说, 新闻价值取向是不尽相同的。在新媒体上, 微信与微博都关注着非新闻类信息。显然, 微博与微信都受新媒体浪潮的影响, 不断扩充信息类型, 更加贴近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但值得注意的是, 新闻类信息往往会被大量的信息所埋没, 使其新闻价值不断被削落。

(二) 非新闻类信息统计分析

在“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中的256条非新闻信息里, 知识服务类信息 (39.4%) 所占比重最大, 文娱 (30.9%) 次之, 再就是生活类信息 (14.5%) 与趣味信息 (11.25%) ;而官方微信的62条非新闻类信息里, 生活类信息 (30.6%) 所占比重最大, 知识服务 (27.4%) 次之, 再就是文娱类信息 (14.5%) 与活动、互动 (14.5%) 等。微博上文娱类信息又涵盖了大量的春晚话题讨论与春晚花絮揭秘等话题性信息, 以及对央视娱乐节目的推荐和预告。对春晚话题性的信息推送, 在微信平台上也有7条, 但对央视其他文娱节目的推荐,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从未有过。

微博发布的信息从量上远大于微信, 频率也远高于微信发布的信息, 而对信息的筛选远不及微信。微信发布的非新闻类信息中, 对央视娱乐节目推荐的舍弃是必然, 对互动性活动的关注是天性。

(三) 新闻类信息统计分析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的新闻类信息共计250条, 占总量的49.4%;其官方微信的新闻类信息共有70条, 占总量的53.0%。对于新闻类信息, 笔者做以下几点讨论。

1. 从消息来源来看,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的新闻类信息消息来源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央视新闻”自身发布, 另一种是通过转发或者是“@”的方式来引用其他消息源。其中, “央视新闻”微博自身发布的信息共计183条, 占比73.2%, 引用其他的共计67条, 占比26.8%;而微信发布的新闻类信息消息来源主要分为政府与自身媒体记者两种, 其中来自政府的信息只有3条, 占新闻类信息总量的4.3%, 其余的便都是“央视新闻”自身记者的编辑撰稿, 没有其他消息来源, 更没有一篇转载的文章, 对比其他微信公众号来看, 这点是罕见的。

“央视新闻”微博发布的新闻类信息的消息来源较为多元化, 在转发的微博中, 多以转发“央视新闻”自身之前发布的微博居多, 多作为内容补充或强调提示。利用“@”的方式引用的消息来源则具有随机性与偶然性。例如, @ 央视财经、@ 央视评论员、@ 央视春晚, 甚至@Winnie_jiandan、@ 轻鹘等网友的热点评论与特色原创也成为“央视新闻”微博的消息来源。微博是以点对面的方式实现点对点的传播, 而微信是直接以点对点的方式实现精准传播。因此, 微信对于发布的内容更倾向于原创, 在消息来源上略显单一。

“央视新闻”自身记者、编辑来自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具有权威性, 增强了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与价值。这种强大的权威性不会让读者产生质疑, 积极信任的心理状态会让这条新闻在受众心里停留更长的时间, 新闻本身的重要意义会较长时间影响着受众。而“央视新闻”微博的新闻来源却显得多种多样, 纷繁复杂的消息来源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人们对于新闻的认可度, 减弱新闻的重要性, 加上网络信息流强大的冲击力使得新闻对受众的影响时间有所缩短。

2. 从报道类型来看, “央视新闻”微博发布的250条新闻类信息中, 有242条消息、8条评论;其微信平台发布的70条新闻类信息中, 有33条消息、31条评论和4条通讯。值得注意的是, 两个平台的深度报道都是0条。可见, 作为社交化媒体的微博与微信, 更多的是浅层地传播信息与议程设置, 而对于新闻事件的深度追踪已经被快消费时代下的社交媒体逐步摈弃。受众使用网络的临时性导致了信息的碎片化, 进而导致信息的浅层化, 使得深度报道与通讯逐步被媒体忽视。

3. 从报道的形式上来看, 新闻类信息多采用附加图片、视频和链接三种方式。经统计, “央视新闻”微博发布的新闻类信息全部添加了图片, 微信亦是。在这个读图时代, 图片配文字的形式越发受到读者与发布者的喜爱。但在这100% 的图片新闻信息中, 微博与微信也是有差异的。微信多采用纯粹的图片, 用于展现所发布信息的形象化视觉表现, 微博采用以文字为主的图片——长文字图片形式。微博由于受到140字的字数限制, 产生这种新形式, 将那些超出字数限制的文字以图片形式传播;当然, 没有图片的信息也是有的, 微信就有8条信息是纯文字, 但这8条信息都属于非新闻类信息, 都是为得到受众参与的线上活动而发布的。

4. 从新闻事件的性质来看, 将新闻分为硬新闻与软新闻。“央视新闻”微博发布的新闻中, 硬新闻有74条, 占比29.6%。软新闻有176条, 占比70.4%;微信平台的硬新闻只有2条, 占比仅为2.9%。软新闻有68条, 占比97.1%。如此大的差距突显两者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5. 从新闻的内容来看, 微博与微信都主要关注社会议题, 其中包含了社会风貌与动态、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奇闻异事以及突发事件等等。社会新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缩影, 也是媒体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的重要阵地。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社会新闻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 引导人们积极向上, 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 因为社会新闻的多元性、广泛性, 这类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更能表现出不同媒体间新闻价值取向的区别。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决定了媒体的关注点, 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受众关注什么。

“央视新闻”微博的社会新闻对人的利益的关注倾向于新奇性与娱乐性, 关注非常态的社会事实, 极具有人情味。而微信则出乎意料地重视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 意在引发重视与思考。在这一点上, 与微信相比, 微博的娱乐化倾向更为明显。此外, 微信、微博都会关注政府官员的工作与生活动态, 其中以习近平、彭丽媛居多, 但对底层群体的关注度, 两者却又截然相反。在微博的104条人物议题中, 有87条是关注人民群众的, 占人物类的83.7%。而微信的6条人物议题里却没有一条是关注人民群众的。在这一点上, 与微信相比, 微博更加重视社会底层人民以及社会正能量的传播。

三、小结

从非新闻类信息来看, “央视新闻”微博与微信都更加重视知识服务与生活。而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微博看似有着大量的转发、评价以及点赞, 但其互动性却不及微信。微信点对点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强于微博点对面传播, 且对互动性信息的选择远也多于微博。

从新闻类信息来看, “央视新闻”微博的新闻重视事实的简要报道, 对内容的新鲜程度给予更多关注。其消息来源多种多样, 一方面, 娱乐化倾向更为明显;另一方面, 又较为重视社会底层人民以及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而微信重视观点阐发, 立场表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鲜程度。两者新闻的重要性特征倾向于软新闻, 并且大量使用图片, 将接近性发展成实用性。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服务性, 即一条新闻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 这种服务性既具备了接近性, 又具有实用性, 可以说, 这是新媒体兴起的大环境下, 赋予新闻价值标准的一个全新要素。这种实用性给人们带来的体验与新闻要闻不同, 也与趣味性新闻不同, 这种体验是一种现实利益的获取感与满足感。这样的新闻在微博上也占有很大比重, 可直接为受众所用, 实现价值最大化。

当然, 微博与微信都在不断地丰富着信息的类型, 更加贴近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新闻类与非新闻类信息量势均力敌, 这也是受新媒体浪潮的影响。由此可见, 网络传播环境给网络媒体甚至是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体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改变, 在这样的环境中, 媒体给受众更多的选择权利, 也给受众带来全新体验。而又因为新媒体的冲击, 同一媒体在不同平台上的议程设置也在悄然改变。

参考文献

[1]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48-86.

[2]盖伊·塔奇曼.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30-58.

[3]丁柏铨.论新闻的双重价值标准[J].新闻界, 2000 (4) :28-29.

[4]陈力丹.关注新媒体的“自净化”能力[J].国际新闻界, 2011, 5 (1) :10.

上一篇:新生入学心理辅导下一篇:亲情的记叙作文600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