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共10篇)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 篇1

一、填空题20分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 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 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3、感染性疾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采取隔离 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的措施预防院感。

4、医院消毒分为四个等级它们是 灭菌、高水平消毒法、中水平消毒法、低 水平消毒法。

5、《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6、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和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7、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其和、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二、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 为主的方针。A治疗 B控制 C预防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 类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 种。A 35 B.37 C.39 D.40 6流行性感冒属于 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7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鼠疫、霍乱 B艾滋病、麻风病 C肺结核、百日咳

8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应。A臵之不理 B在家中隔离 C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9、传染病的特点是。A由病毒引起 B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C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D通过呼吸道传播

10、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A细菌、病毒、寄生虫 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传染病发生的初始处 D病原体传播的路线

11、传染病易感人群是指。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B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C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 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12首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病例时应于 报告传染病管理科。A患者入院后 B患者出院后 C诊断患者为传染病病例后

13住院患者死亡后主管医生应于 报告传染病管理科。A患者死亡后7天 B患者死亡后10天 C患者死亡后14天

14使用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时重点注意 A随便 B防火、防腐、防爆 C不用防护用品

15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 的传染病预防工作。A本单位 B责任区域 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

16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法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必须。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 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立即对病人进行观察治疗并报告附近医院

17、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A、无害化处理 B、消毒 C、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1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 进行初诊。A、分诊点 B、诊疗室 C、专科门诊

19、对乙类传染病中的 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0、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赔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AD A 鼠疫 B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 炭疽中的肺炭疽 D 霍乱 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CE 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 艾滋病 C 炭疽中的肺炭疽 D 病毒性肝炎 E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下列哪些疾病是乙类传染病ACE A 狂犬病 B 流行性感冒 C 流行性乙型脑炎 D 麻风病 E 血吸虫病

4、符合不明原因肺炎诊断定义的有 A、发热≥38℃ B、具有肺炎或ARDS的影象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D、经抗生素规范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 5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A 早发现 B早治疗 C早隔离 D早报告

三、判定题30分 1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2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病人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

3、病毒性乙型肝炎为常见传染病之一它主要通过饮用水、食物、餐饮具、日 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播。×

4、性传播是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5、通过吸入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空气和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器具感染。√

6、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 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卫生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

7、体温表、内窥镜胃镜、肠镜、气管镜、喉镜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8、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9、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 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

10、急救中心站应当设臵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采取洗消措施 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病例的转运工作。√

11、手足口病易感人群是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

12、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 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13、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14、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 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 篇2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参与式教学,培训

许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在旧中国广大民众缺医少药,致使多种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等流行十分猖獗,造成重大灾难。其他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伤寒、痢疾、白喉、血吸虫病、疟疾等在我国城乡亦曾广泛流行,给广大民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大力开展防治工作,使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等,每年发病率仍较高,有些已被基本消灭或得以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还有可能再度发生和流行。就全世界而言,还在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军团病、莱姆病等,其中艾滋病最引人注目,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因此,我们应坚持不懈地加强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以达到更有效地控制和最终消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目的。

本人于2004年6月和2005年4月分别在喀什、乌鲁木齐2次参加亚洲开发银行赠款新疆传染病防治师资培训班。此培训班的专家、教授采用的是参与式教学方法,参加培训后深有感受和收获。参与式教学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培训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兴趣,促进培训对象主动思考,在一种相互尊重氛围中相互交流经验与思想,以达到对某类问题的认识,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参与式培训强调围绕培训对象的需求开展培训活动,其最大特点是培训对象有机会参与到培训或教学活动之中。为此,在培训中常常不断穿插和交叉使用小讲课、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等多种培训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要作好以下几方面。

1 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为保障培训效果,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是培训成功的保障。先要确定2~4名师资。师资应是有丰富的流行病学、常见传染病和急性中毒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有处理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常年从事临床诊疗的实际经验,并从事过教学工作的业务骨干为好,在培训前至少提前1~2周通知师资,告诉授课内容、形式和要点,按要求事先准备好来源于当地实际的案例,并在培训前集中备课,统一培训方法。参与式培训是以教学者和学员互动式学习,需要准备一个相对宽敞的场地,便于开展活动,同时教材和文具事先备齐,各种教学用具要落实。

2 课程设置要科学,内容要实用

各地常见传染病谱不同,有针对性从基层出发,以既往实际工作中处理过的真实案例为基础编写教学案例,案例最好是来源于实际,以培训地区以往案例最好,要是不典型的话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工,涉及面要涵盖急性传染病或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内容,设计时可以从症状入手,主要通过一步步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疗,逐步引入到主题,最终达到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案例设置上,目的是通过案例分析使学员加深对疫情报告重要性的理解、熟悉报告程序,掌握诸如甲类传染病等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程序,也熟悉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在案例安排上主要是通过设置若干个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背景,模拟现场实际情况,由浅入深逐步呈现给学员,让学员模拟分析,在背景一,通过真实事件强调把疫情报告的重要性、报告程序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准备工作的要点;在背景二,我们通过案例中病人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让学员熟悉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通过背景三,让学员熟悉对疫情核实诊断的意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思考方向和调查要点,核实诊断后,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控制疫情;背景四的设置,让学员熟悉急性传染病治疗的要点,同时通过一个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疏漏的事实,更进一步阐述流行病学调查在控制疫情的重要意义;背景五,让学员熟悉甲类传染病等的控制措施,以及对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从整个教学案例既学习了疫情报告,也掌握了现场流行病调查处理程序和要点,同时也熟悉了急性传染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注意事项。

3 鼓励学员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贯穿全部课程

参与式教学法可以使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更加紧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在实际应用中以小组讨论为主,把学员按从事临床、流行病专业、以及是否来自基层卫生院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交叉分在不同组中,使涉及临床和流行病学的问题都能由来自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员参与讨论。授课中针对实际工作需要,把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穿插在案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激励手段鼓励所有的学员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形成以学员为中心、启发式,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模式,学会引导学员以当事人身份去思考问题,从实际工作出发提出解决办法,并通过大家讨论,促进参与达成一种趋于共同的意见。

4 注意观察,积极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在参与式教学中,以学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教学者不仅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与培训对象是个平等、互动、相互配合和协作关系,要善于很好的控制课堂局面,学会引导和鼓动学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善于观察学员的一言一行,观察学员对内容的理解程度,要知道谁是课堂中的积极参与者,要多创造一些机会,鼓励那些不愿意参与的学员参与到学习中。在培训中,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提高参与性,如要注意强调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发言,答案无论对错,不要指责、批评,强调只有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对不爱发言的人,可以有意识鼓励或直接让其发言。同时也利用一些角色扮演来增强学员的参与意识,如在培训中,利用模拟电话报告疫情,增加学员的参与性,同时可发现存在的问题便于纠正。

5 形式多样,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和参与性

很好的利用参与式教学,可以让学员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中,学员在互动式教学中不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更大程度地与他人分享知识、经验,由于自身的参与,使得学员更专注,而课程安排上强调实用性,会更增强学员学有所用的感受,提高学习效率,利用一些小组或集体讨论,又增加团队协作精神。此外,根据所讲授内容特点,在形式上安排适当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小组或集体讨论、小讲课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现场参观等,为活跃气氛,还可以在课间穿插一些热身游戏等。

参与式教学培训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员参与,善于收集总结各类观点,加以总结归纳。案例分析时,要鼓励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通过讨论各自观点的阐述,鼓励大家共同商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增加培训的趣味性,提高培训效果。在每次培训结束后,为做好评估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笔试等方式掌握学员在培训后,对授课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篇3

姓名

单位

分数

一,填空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将传染病分为

,三类,共

种。2,传染

环节

。3,,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

为主的方针。

4,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制度。5,H7N9禽流感是以

传染为主的传染病。6,手足口病属于

类传染病。

7,流感样病例的定义中关于发热的腋下体温是

℃。8,对腹泻病人的疫情监测主要通过对

开展常规监测。9,疟疾是

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病。

10,调查报告中关于三间分布是指

。二,单选题

1,传染源包括哪些?()

A、病人

B、病原携带者

C、受感染的动物

D、以上都是 2,疫区()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过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3,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未发生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的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4,传染病暴发是指()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所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5,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A、个人检讨

B、批评教育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篇4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聪 2010年9月27日 学 校 常见传 染 病 三 二 一 流行特点 病种介绍 采取措施 流行特点

(一)极易发生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40-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流行特点

(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流行特点

(三)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流行特点

(四)季节性

???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流行特点

(五)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传染病常见症状 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至39 ℃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到数周。3)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在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传染病常见症状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 时间-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 分布-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 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科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 形态-分4种 ①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②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 ③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 ④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 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 4.虫媒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 -见于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种类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风疹 水痘 手足口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肺结核 二 病种 介绍 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临床表现: 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

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

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麻 疹 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十分规律。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期:2-4天,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水 痘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 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 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 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肺结核 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细菌传染病,通常影响肺部。此病通过活动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咽喉和肺部产生的飞沫在人际传播。在健康人身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通常不引发症状,因为其免疫系统会发挥作用阻挡细菌。活动性肺结核的症状是咳嗽,有时有痰或血,胸痛,虚弱、体重减轻,发烧和盗汗。结核可以通过六个月抗生素疗程得到治疗。发现病例 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等机构 登记密切接触者 做好医学观察 对物体表面、食具、空气等进行消毒 经过一个潜伏期,无续发 病例可解除医学观察 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解除管理、个别病 种需返校证明,符 合返校条件者凭 返校证明返校 保健老师督促及时复检 病例报告及管理流程 病人离校 就诊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者 培训 采取措施 控制传染源 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中小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暴发后需严格开展晨检,发现可疑或疑似病例离校隔离治疗。减少集聚性活动,加强房间通风和消毒; 开展健康教育,用健康教育课、告知书以及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与防制知识,同时坚持正面宣传,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中学生、大学生等青壮年群体已成为结核病高发人群。而导致他们患结核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因为不少青少年生理发育较快但营养缺乏。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各种营养需求大量增加,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给结核病菌提供侵入机会;二是自身抵抗力下降导致病毒入侵。学生因学习、考试等因素造成思想压力过重,课外活动减少,自身抵抗力减退,此时也极易感染结核病;三是由于频繁活动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不少学生经常沉溺于网吧、迪厅、舞厅等封闭场所,或者经常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小饭店吃喝,这也很容易造成结核菌的感染。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高发年龄。结核菌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传染源是正在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潜伏期为4~8周,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解放军254医院传染病控制科主任郑伟介绍,当低烧、慢性咳嗽、咳痰超过2周以上时应警惕患肺结核的可能性,应及时就诊。

防治肺结核注意六大要素:

一、人应选择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房间。也可单独睡一床,经常开窗通风,有排菌者应住院治疗。

二、病人用的被服要经常用日光暴晒消毒,痊愈后房间要彻底消毒。

三、病人应减少与他人(经常咳嗽等)接触,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去。

四、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最简单的杀菌方法是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或吐在痰盂里,进行消毒后才能倒掉。

五、治疗务遵医嘱,药物必须每天服用,肺结核要早期治疗,要足量、足疗程、规律、全程用药,不能间断,争取一次治愈。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档 篇5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A)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2、霍乱的传染源哪项不正确:(D)

A、轻型患者 B、隐性感染者 C、带菌者 D、来自流行区的人

3、霍乱的治疗原则不包括:(B)

A、严格隔离 B、预防治疗 C、及时补液 D、抗菌治疗

4、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A)制度: A、预检、分诊 B、分诊、消毒

C、预检、隔离 D、消毒、隔离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C)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卫生部 D、省人民政府

6、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D)

A、急救中心(110)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7、传染病爆发是指:(C)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8、病源携带者是指:()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9、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B、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 C、抗菌治疗无效

D、流感患者愈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力

10、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 B、流行性感冒流行前接种流感疫苗 C、流行前给所有感冒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D、减少公众集会活动

1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是:(B)

A、细菌 B、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12、流行性感冒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D)

A、高热伴畏寒或寒颤 B、头痛、肌痛、乏力

C、急性热病容 D、腹痛、腹泻

13、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C)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14、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预防措施不包括:(C)A、隔离病人 B、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C、注射疫苗 D、加强疫情监测报告

1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A、持续性高热 B、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C、干咳、少痰 D、呼吸道卡他症状

1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B)A、隐性感染者 B、患者

C、潜伏期感染者 D、慢性感染者

17、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B)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18、关于预防人禽流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加强体育锻炼 B、对鸡肉等食物应煮熟

C、密切接触者预服达菲后不需要隔离观察

D、密切接触者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应警惕禽流感的可能

19、下列哪项是人禽流感实验室检测确诊依据:(C)

A、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

B、血液中血小板数下降

C、恢复期病人血清中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4倍升高

D、血液中淋巴细胞减少 20、人禽流感抗病毒治疗药物不包括:(C)

A、金刚烷胺 B、金刚乙胺

C、病毒唑(利巴韦林)D、奥司他韦(达菲)

21、人禽流感的最长潜伏期为:(B)

A、3天 B、7天 C、14天 D、21天

22、对禽流感病毒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是甲型流感病毒 B、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C、变异性 D、对人类不致病

23、关于人禽流感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C)

A、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 B、人、禽、畜共患疾病 C、人流感病毒毒素与禽流感病毒毒素不同。

D、病禽及健康带毒的禽是其主要传染源。

24、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C)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5、霍乱流行特征不包括:(D)

A、突然暴发 B、传播快 C、可引起全球性大流行 D、呈明显季节性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50分)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霍乱病原体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不长。(X)

4、霍乱病原体对消毒剂敏感。(X)

5、夏秋季不是我国霍乱流行季节。(X)

6、抗菌药物的应用对霍乱的治疗至关重要。(X)

7、典型霍乱患者脱水期可出现循环衰竭。(∨)

8、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X)

9、鼠疫潜伏期为1周左右,曾进行预防接种者可延长至3周。(X)

10、鼠疫疫苗一般1年接种一次,必要时6个月后再接种一次。(∨)

11、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X)

12、各型鼠疫的病程一般均在1周左右。(∨)

13、鼠疫确诊的唯一依据是培养获得病原菌。(X)

14、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鼠疫最为有效。(X)

15、人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16、禽流感不会跨种传播感染人类。()

17、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稳定,变异性小。()

18、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差异大,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19、人禽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传播。()20、禽群和人群对禽流感普遍易感。()

21、人禽流感早期临床表现与人流感相同,但易发生肺炎,预后差,病死率高。()22、1周内是否到过禽流感爆发流行区对人禽流感的诊断意义重大。()

23、人禽流感属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24、大规模(疫点周围3公里内)扑杀病禽是控制禽流感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

25、疑似和确诊人禽流感患者均应隔离治疗,以综合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2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27、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

28、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

29、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重症患者多为儿童。()30、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人接触史是该病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

31、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为隔离和对症支持治疗。()

32、胸片X线检查对于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诊断非常重要。()

33、对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发热超过38.5℃患者,应立即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34、收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的病区应与其它病区分开。()

35、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36、流行性感冒易形成大流行。()

37、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变异性小。()

38、流行性感冒患者血常规化验结果为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白细胞相对增多。()

39、血清学检查对流感的诊断无明显意义。()

40、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且病情重。()

41、卧床休息是流行性感冒高热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42、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抗流感病毒的治疗药物。()

43、轻症流行性感冒患者不需要隔离。()

44、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应减少或暂停大型集会。()

45、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

46、性感冒灭活疫苗的主要接种对象是少年儿童。()

47、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48、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4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 篇6

1 不考虑出生与死亡的等种群模型

1.1 无潜伏期

(1) S-I模型, 患病后难以治愈, 必然死亡。

(2) S-I-S模型, 恢复者不具有免疫力。

(3) S-I-R模型, 恢复者退出系统。

(4) S-I-R-S模型, 生病恢复后, 会有一部分 (δR) 人将不具备免疫力而可能重新感染。

1.2 有潜伏期

即在被感染而成为患病者之前有一段病菌潜伏期, 并假定在潜伏期内无传染力。t时刻在潜伏期的人数为E (t) 。

(1) S-E-I模型, 疾病一旦发作必导致死亡。

(2) S-E-I-S模型。

(3) S-E-I-R模型。

(4) S-E-I-R-S模型。

2 添加种群动力学因素的模型

(1) 仅考虑出生率和自然死亡率且设其相等, 设总人口最大为K。

(1) S-I-R模型, 设出生率=死亡率=ν。

(2) (2) SS--EE--II--SS模模型型。。

(3) S-I-R模型。

(2) 考虑种群动力学因素, 出生率b≠死亡率d, 有因病死亡W, 有外界输入人口A。

(1) S-I-S。

(2) 考虑密度制约因素, 例如对 (1) 中的模型 (2) 可写出如下方程。

对 (2) 中的模型 (1) 可写出如下方程。

(3) 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寻求决定疾病是否流行的阀值, 也就是寻求再生数的表达式。 (2) 地方疾病平衡点的稳定性。 (3) 能否产生周期性振荡。

3 模型的结合扩展及实例分析

现以实例将基本模型的结合扩展、模型的求解、模型的分析讨论做研究。

3.1 考虑出生与死亡的S-I模型[1]

我们前面所研究的模型大部分都忽略了出生与死亡因素的影响, 有的模型尽管考虑了这些因素, 但假定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还假定新生儿均属于易感者类, 这显然与实际并不相符。下面这个模型在考虑了出生与死亡因素影响的同时, 还考虑到了新生儿受感染的情况, 建立了一个计算机模型, 给出模型的解, 并讨论模型的意义, 其中S (t) , I (t) , R (t) , λ与前面相同, 另外还要满足以下假设。

(1) 易感者感染疾病的机会与他接触感染疾病者的机会成正比。 (2) 易感者的生育率γ为常数, 死亡率δ为常数。 (3) 感染者的生育率α为常数, 死亡率β为常数。 (4) 不考虑人群的迁入与迁出现象。 (5) 易感者的新生儿全部属于易感者类, 感染者中新生儿的感染率为θ (0≤θ≤1) (对于有些传染病如艾滋病, 母亲是感染者, 婴儿必定是感染者, 即θ=1, 而肝炎, 则为母亲是病毒携带者, 婴儿可能是感染者也可能不是, θ=0) 。

在 (t, t+△t) 的时间段内, 感染疾病者增加的人数等于在△t时间内受到传染的人数再加上新生儿被感染的人数, 故有如下公式。

上述公式两边同除△t, 且让△t→0, 有如下公式。

由于S (t) +I (t) =1, 故有模型 (1) , 如下所示。

这是一个关于疾病传染的S-I模型, 其中I0为初始时刻 (t=0) 被感染者所占比例, K为疾病的传染率, 它标志着医疗水平的高低。

3.2 模型求解

为了便于书写, 记ɑ=1-γ-δ, b=ɑθ-β, 则模型 (1) 可以写为如下的模型 (2) 。

利用分离变量法可得模型 (2) 的解, 用以下公式表示。

3.3 模型分析讨论

针对进行分析。

由于ɑ>0, 若b>0, 即ɑθ-β>0, 则当t→∞时, 。这种情况显然不合实际, 但也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对λɑ于某种传染病, 由该病引起的生育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均不大, 且在新生儿感染率相当高的情况下, 感染者将无限增加。为了控制这样的传染病蔓延,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如接种疫苗、隔离患者等方法。以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为例, 感染者的生育率基本没有变化, 死亡率也基本没有变化, 如果在新生儿出生过程中再不加以有效防范的话, 乙肝病毒携带者将无限增加, 最终所有人都将成为病毒携带者。因此, 我们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同时在新生儿出生的过程中严加防范, 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 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乙肝的蔓延。

若b<0, 即ɑθ-β<0, 则当t→∞时, 。也就是说, 这种类型的传染病随着时间的推移, 感染者的比率将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对于这种传染病, 我们应通过努力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来降低λ的值, 控制这种类型传染病的蔓延, 比如艾滋病。艾滋病患者的生育率明显降低, 新生儿感染率几乎为1, 同时死亡率β大幅度提高。就目前来说, 我们只能通过改善医疗条件、隔离患者等手段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同时我们应注意到, 尽管I (t) 可以稳定在某个水平上, 但人口总数将是减少的, 因此这种传染病更为可怕,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它的蔓延。

当最大, 它表明当t=tm时, 患者数量增加最快, 也就预示着传染病高峰的到来, 这是卫生部门最为关注的时刻。另外, 从tm与K的关系来看, K越小, tm越大, 也就是说, 提高医疗水平可以推迟传染病高峰的到来。

4 在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

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传染病都存在一个潜伏期, 且在潜伏期内就已经具有了对外的传染性[2], 所以在建模研究中, 具有潜伏期的传染病模型有更实际的意义。

为了讨论方便, 不考虑人群的迁移及出生与死亡情况。

4.1 模型的建立

我们只考虑将人群分为感染类S, 潜伏期类E, 染病类I和移出类R 4种类型, 其各类型之间的变化机制如下所示。

假设在时间t各类人群的人口密度是S (t) , E (t) , I (t) 和R (t) , 并进一步约定:β为接触数;ρ1、ρ2分别为潜伏期类E (t) 和染病类I (t) 的传染率;ε为潜伏期类成为染病类的比例;γ为恢复率, 即染病类成为移出类的比例;δ为移出类成为易感类的比例。

这里β, ρ1, ρ2, ε, γ, δ都假定为正常数, 并且人口总数保持不变, 且满足条件1:S+E+I+R=1。于是, 得到如下的模型 (1) 。

利用条件1:S=1-E-I-R代入 (1) 式消去S, 则模型 (1) 可归结为下列三维模型 (2) 。

其中ρ=β (ρ1E+ρ2I) , 称为传染力, 考虑区域D={ (E, I, R) |E, I, R≥0, 且E+I+R≤1}, 则易知D是模型 (2) 的正向不变集。

4.2 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模型 (2) 的零点是其平衡点, 故模型 (1) 有平衡点 (1, 0, 0, 0) , 该平衡点称为模型 (1) 的疾病消除平衡点。

寻求模型 (1) 在D内的其他平衡点, 令模型 (2) 的右端等于0, 则有如下公式 (3) 。

其中ρ=β (ρ1E+ρ2I) , 将 (3) 式代入条件1的公式, 则满足下列方程。

其中, 这为公式 (4) 。

可见, 当H<1时, 模型 (1) 在D内存在唯一的正平衡点 (S*, E*, I*, R*) , 其中S*, E*, I*和R*分别由 (3) 、 (4) 两式给出, 该平衡点称为地方病平衡点;当H≥1时, 模型 (1) 不存在正平衡点, 只有唯一疾病消除平衡点, 这里H即为我们所关心的阈值, 由此我们得到下面的阈值定理。

定理1:于模型 (1) 存在阈值H, 当H<1时, 模型在D内存在唯一地方病平衡点;当H≥1时, 模型在D内不存在正平衡点, 只存在疾病消除平衡点。

下面讨论疾病消除点的稳定性。

由于模型 (1) 的疾病消除平衡点对应于模型 (2) 的零平衡点, 所以只需考虑模型 (2) 的零平衡点的稳定性即可, 我们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2:如果H<1, 则模型 (2) 的零平衡点是局部渐进稳定的。当H<1时, 是不稳定的;如果H≥1, 则模型 (2) 的零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即模型 (2) 在D内的所有解都趋于原点。

证明:将模型 (2) 的右端在原点线性展开, 容易得其特征方程的3个特征根, 均具有负实部。故由Pouth-Hurw判据, 即知零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下面我们利用Liapunor函数证明零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Liapunor函数L=E+I, 则得到如下公式。

当H≥1时, L'≤0, 这里L'=0的条件是:H=1, E=I=R=0或I=0, 而I=0和E≠0不是不变集, 当I≠0时, L’<0, 在D的边界γ, E=I=0, 有R'=-δR, 所以R (t) =R (0) eδt→0, (t→∞) , 即在内的所有解均趋于零, 因此 (E, I, R) = (0, 0, 0) 是L’=0的唯一最大正向不变集。故由Liapunor-Lasalle定理可知, 零点是全局渐进稳定的。

4.3 生物学意义

对于潜伏期具有传染性的传染病模型, 存在一个阀值, H≥1时, 系统只存在疾病消除平衡点, 并且该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其生物学意义是, 随着时间的增加, 该传染病最终全部消灭。当H<1时, 系统在区域D内存在唯一正平衡点, 即地方病平衡点, 且该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 其生物学意义是随时间的增加, 该传染病最终趋向稳定, 即不会发生无限扩散。

综上所述, 我们对一类流行性传染病动力学的几种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 利用Liapunor函数, 根据阈值定理证明了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利用Pouth-Hurw为判据证明了地方病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即知零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阀值H依赖于模型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染病, 利用统计手段或者经验获得, 亦可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取。可见, 如何有效控制这些参数, 将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理论依据。

摘要:针对传染病动力学给出几种模型:不考虑出生与死亡的等种群模型, 添加种群动力学因素的模型, 潜伏期具有传染性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 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分析, 讨论决定疾病是否流行的阈值和地方疾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及能否产生周期性振荡。

关键词: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计算机模拟计算,阈值,平衡点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建民, 白天帅.考虑出生与死亡因素的传染病模型[J].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0, 15 (2) :18-19.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 篇7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霍乱的传染源哪项不正确:()

A、轻型患者

B、隐性感染者

C、带菌者

D、来自流行区的人

4、切断霍乱传播途径中不合理的措施为:()

A、不去疫区旅游

B、改善卫生设施

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

D、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5、有关霍乱的临床分期哪项不正确:()

A、吐泻期

B、脱水期

C、恢复期

D、循环衰竭期

6、下列哪项不符合霍乱诊断条件:()

A、有腹泻表现,粪培养阳性

B、粪培养阳性前5天有腹泻症状者 C、流行区出现典型霍乱症状及体征,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上升者

D、非流行区出现呕吐、腹泻表现,但无流行病学史者

7、霍乱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严格隔离

B、预防治疗

C、及时补液

D、抗菌治疗

8、典型霍乱患者脱水期不包括哪种表现:()

A、循环衰竭

B、代谢性酸中毒

C、电解质平衡紊乱

D、首先发生抽搐、昏迷

9、吐泻期典型霍乱患者临床表现不包括:()

A、腹泻时常有里急后重感

B、腹泻为首发症状

C、发热少见

D、严重患者出现“米泔水”样排泄物

10、关于霍乱患者补液治疗哪项不合理:()

A、轻度失水以口服补液为主

B、液体多选择541溶液

C、重度脱水通常采用两条静脉通道补液

D、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补液

11、为确诊伤寒病程第一周阳性率最高的检测是:()A、血培养

B、尿培养

C、大便培养

D、胆汁培养

12、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肺炎

13、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源体()可多选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肠道病毒71型

D.腺病毒

14、手足口病发病多长时间内传染性最强()A.1周B.2周C.3周D.4周

15、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为()A.粪-口传播

B.呼吸道飞沫传播

C.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D.以上均是

二、是非题(每题4分,共40分)

1、人群对霍乱病原体不存在普遍易感性。()

2、霍乱病原体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不长。()

3、霍乱病原体对消毒剂敏感。()

4、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5、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6、手足口病是人畜共患病,患者和病畜为本病的传染源。()

7、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手足口病后多不发病,亦不会够传播病毒。

()

8、同一间病房内可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

9、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仍应考虑为重症病例。()

传染病知识培训制度 篇8

根据《关于开展全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的通知》的要求,在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对全院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一、培训内容:

1、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2、重点传染病,即人感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病非典型肺炎、鼠疫、不明原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3、常见传染病,如麻疹、手足口病、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治基本知识。

4、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要求;消毒、隔离、防护技术等。

二、培训方式:采取了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根据我院工作实际,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考试,授课医师为主治以上医师担任。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登记。

三、培训人员:

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

2、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3、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

xx市中医医院

常见传染病防治培训总结 篇9

今天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常见传染病防治培训,这项培训对于老师和同学们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40-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而且传染病具有季节性,春季温度适宜,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传染病也比较容易流行。是我们做好预防传染病最重要的时期。通过我的讲解,同学们呢知道了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我要求同学们再洗墩布的时候放消毒液,并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班级的桌椅,窗台,黑板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同时每天都有固定的同学对班级进行通风。

同学们认真的做笔记,并且把有关的知识告知父母,班级还做了手抄报来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这次传染病防治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能够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澡的好习惯。

安民学校定福庄校区

任海霞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 篇10

习题及答案

地震后肠道传染病的防治(上)1)消化道传染病的特点是: A.病原微生物在肠道中增殖 B.经粪便排出,并经粪-口途径传播 C.引起肠道及肠道外感染 D.以上皆是 2)以下不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A.细菌性痢疾、霍乱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流感、禽流感 D.伤寒、副伤寒 3)霍乱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

A.苍蝇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B.食物传播 C.水型传播 D.呼吸道传播 4)急性中毒型菌痢多见于哪些人群: A.2~7岁儿童 B.7~10岁儿童 C.20-40岁成人 D.60岁以上老人 5)最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 A.细菌性痢疾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霍乱 D.伤寒 6)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粪-口途径 B.血液体液传播 C.生活接触 D.苍蝇、蟑螂等间接传播 地震后肠道传染病的防治(下)

1)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直接接触传播 B.母婴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消化道传播

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主要分为哪两型: A.脱水型和休克型 B.呕吐型和腹泻型 C.肾衰型和脑膜脑炎型 D.轻型和重型

3)EV71等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主要感染: A.10岁以下儿童 B.10-15岁青少年 C.20-40岁青壮年 D.60岁以上老年人 4)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传播途径为: A.粪-口消化道途径传播 B.空气传播 C.密切接触传播 D.以上皆可 5)EV71病毒感染后可出现的并发症为: A.脑炎 B.心肌炎 C.肺炎

D.以上皆可

6)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发病遍及全世界,以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见 B.多在冬春季发病 C.青壮年、农民、渔民及下水道工人为高发人群 D.多在雨季发病 地震后传染病的消毒与报告制度 1)对于甲类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为: A.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B.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C.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D.不必报告 2)细菌性痢疾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3)对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时,每1000ml排泄物和呕吐物应加漂白粉的量为: A.5g B.10g C.50g D.100g 4)以下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霍乱 B.炭疽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艾滋病 5)对于丙类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为:

A.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B.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C.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D.不必报告 6)手足口病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丁类传染病 感染性腹泻诊断思路(上)

1)以下属于调整肠道菌群药物的是: A.双歧三联活菌 B.甲硝唑 C.万古霉素 D.阿奇霉素 2)散发性感染性腹泻常发生于: A.社区 B.医院 C.饭店 D.学校、老人院 3)迁延性腹泻病的病程为: A.≥2天,≤ 2周

B.≥2周,≤ 2月 C.≥2月 D.≥2年

4)艰难梭菌相关性肠炎腹泻患者腹泻时,水样便持续时间一般为: A.12小时至24小时 B.24小时至36小时 C.超过36小时 D.超过48小时 5)引起成人感染性腹泻的病毒主要为: A.腺病毒

B.诺如病毒 C.轮状病毒 D.星状病毒

6)腹泻病患者每日大便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感染性腹泻诊断思路(下)

1)Noro 病毒感染补液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宜口服补液 B.口服补液量:丢1份补1份 C.静脉补液的液体类型有生理盐水、乳酸盐林格液。胶体液 D.频繁呕吐、意识障碍者不宜口服补液 2)诺沃克病毒的传播途径通常不包括: A.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B.血液传播 C.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D.直接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物件 3)Noro 病毒感染发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A.4-8小时 B.12-48小时 C.3-5 天 D.一周左右 4)Noro 病毒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为: A.抗生素治疗 B.适时补液

C.对症治疗 D.止呕

5)关于Noro病毒的病原学特性,说法错误的是: A.直径约为27nm B.病毒抵抗力较强,耐乙醚、酸 C.煮沸1~2分钟病毒失活 D.病毒对乙醚、酸较敏感 6)关于Noro 病毒感染后的症状,说法错误的: A.腹泻是常见症状 B.通常不会发热

土源性线虫病

C.有3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出现 D.老年人症状通常严重

1)蛲虫幼虫在人体哪个部位发育为成虫: A.结肠 B.肛周 C.十二指肠 D.盲肠 2)感染蛔虫不会对儿童产生哪些危害? A.营养不良 B.肠穿孔、肠梗阻 C.牙齿脱落 D.发育障碍 3)我国土源性线虫2005年感染人数是多少: A.1.29亿 B.3亿 C.2.29亿 D.以上皆不是 4)哪些人群的肠道寄生虫发生率最高? A.妇女和儿童 B.老年人 C.青少年 D.成年人 5)下列说法对土源性线虫表述错误的是:

A.土源性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

B.虫卵或幼虫主要在土壤里发育到感染期 C.蛲虫不属于土源性线虫 D.蛲虫卵不需在土壤中发育

6)蛔虫幼虫移行到肺引起的临床表现有: A.蛔虫性肺炎 B.肺部出血 C.哮喘 D.以上皆是 人禽流感门诊筛查(上)

1)成人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多少是诊断为重症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 A.≥30次/min B.≥32次/min C.≥40次/min D.以上皆不是

2)为了控制疾病传播,医院针对发热患者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实行分诊前移,将分诊点放在接诊处 B.发热患者应去发热门诊 C.可以直接去门诊大厅挂号 D.做好隔离措施

3)发热伴肺炎患者无流行病学史经规范治疗好转后,应该: A.继续治疗 B.隔离观察 C.启动程序 D.及时报告

4)发热门诊工作人员采取的标准防护措施有哪些: A.穿隔离衣 B.戴帽子 C.戴口罩 D.以上皆是

5)下列不属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特点的是: A.发现早 B.病情重

C.进展快 D.死亡率高 人禽流感门诊筛查(下)

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14岁以下的患儿只要求填写自己的姓名

B.不满1个月的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

C.地址填写应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D.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 2)疫情日报要求每日何时前进行报告: A.上午9时 B.上午12时 C.上午10时 D.上午11时 3)传染病义务报告单位和人是指: A.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B.除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 4)对人禽流感病例的初次报告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网络直报需要再寄送传染病报告卡

B.病例的初次报告在网络直报系统中属于原始报 C.当报告卡从省级上报国家后,只能进行订正 D.若没有条件网络直报,应将《传染病报告卡》以最快方式寄送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5)对流感样病例的应急监测报告要求,包括有: A.进行个案登记 B.填写《个案报告卡》 C.将当日发现的流感样病例报告辖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以上皆是 急性发热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1)下面几种测量体温的方式,哪种最准确: A.直肠温度 B.口腔温度 C.腋窝温度 2)机体体温38.5℃属于: A.低热 B.中等度热 C.高热 D.超高热 3)下列哪项是机体主要散热器官: A.消化道

B.泌尿道 C.呼吸道 D.皮肤 4)下列方法属于药物降温的是:

A.酒精擦浴 B.冰袋、冰毯、冰帽、冰枕 C.静脉输入低温液体 D.使用冬眠合剂 5)不属于正常人体温生理变异发生时间的是: A.进餐后 B.剧烈运动、劳动后 C.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 D.机体有感染病灶时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进展暨指南

1)以下哪项是干扰素治疗HBV的绝对禁忌证? A.甲状腺疾病 B.视网膜病

C.失代偿期肝硬化 D.未控制的高血压

2)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错误的是? A.对慢性HBV携带者,如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I≥4,或≥G2炎症坏死者,需进行治疗 B.对慢性HV携带者,如肝炎病变不明显或未做肝组织学检查者,建议暂不进行治疗 C.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一般不需治疗 D.以上意见都错误 3)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 A.抗炎保肝 B.抗纤维化 C.免疫调节 D.抗病毒 4)干扰素治疗HBV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 A.流感样症候群

B.一过性骨髓抑制 C.精神异常 D.以上都是 5)关于HBV联合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A.推荐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型肝炎

B.推荐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eAg阴性慢性乙 C.不推荐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D.以上说法都错误 社区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体系中的作用 1)法定传染病主要分为哪几类: A.甲、乙、丙三类 B.甲、乙、丙、丁四类 C.Ⅰ、Ⅱ、Ⅲ三类 D.Ⅰ、Ⅱ、Ⅲ、Ⅳ四类

2)以下感染的表现形式中,特征为体内有病原体存在,但是不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病原携带状态 C.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 3)关于传染病的治疗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治疗护理比消毒隔离重要 B.特效治疗比一般治疗重要 C.特效治疗比对症治疗重要 D.治疗护理与消毒隔离并重

4)以下感染的表现形式中,特征为没有任何临床表现,但是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病原携带状态 C.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 5)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动物宿主 D.易感人群

社区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消毒隔离 1)目前国内流行的痢疾杆菌主要为: A.志贺菌 B.福氏菌

C.鲍氏菌 D.宋内菌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哪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A.冠状病毒

B.汉坦病毒 C.脑膜炎双球菌 D.肠道杆菌

3)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A.冠状病毒 B.汉坦病毒 C.黄病毒 D.柯萨奇病毒

4)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哪类人群发病为主: A.婴幼儿

B.青少年 C.成年人 D.老年人

5)甲型及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A.呼吸道传播 B.粪-口传播 C.密切接触传播 D.血液传播 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适用于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的防护级别是: A.一级防护 B.二级防护 C.三级防护 D.四级防护 2)医务人员的二级防护属于: A.基本防护 B.加强防护 C.严密防护 D.终级防护

3)医务人员为确诊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时,应当进行: A.一级防护 B.二级防护 C.三级防护 D.四级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

1)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潜伏期约为10天 B.起病隐匿

C.可有流感样全身症状 D.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2)依据“外感热病、风温肺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痰热壅肺证可选用的方剂是: A.射干麻黄汤合银翘散加减 B.麻杏石甘汤合宣白承气汤加味 C.补中益气汤 D.青蒿鳖甲汤加减

3)依据“外感热病、风温肺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邪闭肺证的治法是:

A.祛邪宣肺,止咳平喘 B.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C.扶正祛邪

D.补中益气 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1)医务人员的一级防护适用于: A.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 B.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C.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D.为确诊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的医务人员

2)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管理,叙述错误的是: A.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 B.所有患者均应戴口罩 C.患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 D.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随患者带回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死亡后,其尸体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尸体必须及时处理 B.可用浓度为3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棉球填塞死者所有开放通道 C.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 D.用普通救护车送去指定地点火化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粪-口途径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 C.水源传播 D.母婴传播

2)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基本结构说法最全面的是: A.由核酸和蛋白衣壳构成,无包膜 B.核酸为RNA,携带遗传信息,决定病毒遗传性状与增殖特性 C.病毒的蛋白包括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D.以上说法均正确 3)下列关于手足口病的病原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病原体单一

B.均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C.病毒的衣壳由蛋白亚基(32个壳微粒)有规则地排列而构成一个立体对称的正二十面体 D.直径20~30nm 4)下列关于病毒的理化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病毒对乙醚、脱氧胆酸盐、去污剂、弱酸等有抵抗力 B.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C.对多种氧化剂有抵抗能力 D.病毒在 50℃时可被迅速灭活 5)下列关于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说法最全面的是: A.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B.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发病较少见,夏秋季多见 C.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D.以上说法均正确 6)下列关于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群普遍易感 B.成人多通过隐性感染获得抗体 C.患者主要为儿童 D.患者主要为老年人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及基本诊断治疗

1)下列关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口炎的鉴别诊断说法不正确的是:

原体是单纯疱疹病毒

A.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疱疹性口炎的病B.手足口病四季均有,疱疹性口炎一般在4-7月 C.手足口病常在一定的范围流行,疱疹性口炎常散发生

D.手足口病不累及齿龈,疱疹性口炎常累及齿龈 2)下列关于手足口病的皮疹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心性分布 B.孤立存在,很少融合 C.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D.皮疹颜色接近皮肤或稍红,触诊很容易 3)下列关于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3岁以下多见 B.病情进展迅速

C.多在病程7天后发生

D.死因主要为脑水肿、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4)下列关于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B.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C.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D.同一间病房内可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5)下列关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实验室检查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周血白细胞增高 B.脑脊液异常 C.血糖降低 D.血糖增高

6)下列关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神经系统的症状说法最全面的是: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

A.持续高热 B.头痛、呕吐

C.精神萎靡、嗜睡及抽搐 D.以上说法均正确

1)下列关于重症手足口病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病情重 B.发展快 C.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

D.很少有死亡病例

2)下列关于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神经系统的症状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精神萎靡 B.意识清晰 C.脑膜刺激症 D.腱反射减弱 3)手足口病的病原学诊断有赖于: A.病毒核酸检查 B.病毒分离 C.血清学检查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下列关于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化验检查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心肌酶升高较为常见

B.胸部X线所示肺炎多为病毒性炎症 C.脑脊液检查是判断神经系统受累的重要依据 D.脑脊液检查异常的患者没有必要行MRI检查 5)下列关于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急促 B.呼吸节律改变 C.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 D.呼吸浅慢 6)通过严密监测重症手足口病可以: A.及早发现危重病例 B.及时调整治疗 C.阻断病情进展 D.以上说法均正确 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治

1)根据神经系统受累程度分类的神经综合征,下列最为常见的是: A.无菌性脑膜炎

B.急性肌肉麻痹 C.脑干脑炎 2)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肠道病毒具有嗜神经特性 B.病原明确的无菌性脑膜炎80%以上是由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引起

C.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 D.EV7l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病情较轻 3)脑干脑炎好发部位依次为:

A.延髓、中脑、小脑齿状核 B.中脑、小脑、齿状核延髓 C.小脑、齿状核延髓、中脑 D.中脑、齿状核延髓、小脑

4)脑干脑炎分为三级,其中肌震颤及颅神经受累,导致20%的儿童留下后遗症是: A.I级 B.II级 C.III级

5)下列有关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病年龄说法错误的是:

A.多发生于3岁以下幼儿 B.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 C.多发生于1岁以上的幼儿

6)可早期发现脑干、脊髓及神经根的损害,明确损害部位,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A.头颅MRI检查 B.头颅CT检查 C.脑脊液检查 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治

1)EV71引起的脑干脑炎,肌震颤、共济失调、5%留有永久后遗症的属于: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下列关于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原则说法最全面的是: A.病因治疗 B.维持气道通畅,充分供氧和机械通气治疗,纠正低氧血症 C.保持患儿镇静,预防和控制感染 D.以上说法均正确 3)下列关于酚妥拉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轻心脏后负荷 B.可扩张外周血管 C.β受体阻滞剂

D.降低肺动脉压

4)下列哪项不属于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高危因素: A.高血糖 B.白细胞升高

C.急性迟缓性麻痹 D.高血压

5)EV71严重病例的分期中,神经受累阶段属于: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6)下列关于小儿NPE的常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颅脑损伤和脑出血 B.癫痫持续状态

上一篇:值班值宿表下一篇: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红线》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