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对比赏析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读书对比赏析

论读书对比赏析 篇1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试题及阅读答案

① 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

答案:落叶、悲鸿、衰草、枯木

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答案:刘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秋词》与《天净沙·秋思》都描写怎样的景物?

2.《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写的是同样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秋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却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3.请谈一谈《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5.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

阅读答案

1.秋景

2.豪放,热情 凄愁

3.《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4.C

论读书对比赏析 篇2

一、平衡对称是英汉句子共有的结构美

根据美学原理, 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的构成规律的内容之一。对称这种形式美给人一种稳定、协调、严整、安全之感。以中轴为基准的左右对称是最基本的对称形式。均衡,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在形式上虽不一定对称, 但在分量上却是相当的。对称、均衡是较之齐一更为复杂的一种惹人喜欢的形式美。英汉句子结构具有这样的形式美。根据钱冠连先生的研究, 英汉句子均是1+1二元铺排构式。汉语的简单句可以说都是由词组加句调而成, 任何词组加句调即可成为句子。汉语的复合句也全是1+1二元铺排构式, 是扩大了的1+1二元铺排构式。因为凡是复句, 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其构成表现为:分句+分句[+分句]。分句与分句由连接词连接起来, 形成1+1的对称格局。如:

“书亦可请人代读, 取其所作摘要, 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 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并列复合句:[亦+但……+否则……]。

以上是用了连接词的显性1+1二元铺排复合句。实际上不用连接词的隐性的1+1二元铺排复合句用得更多。如:“足以怡情, 足以博彩, 足以长才”“独处幽居”“高谈阔论”“纵观统筹、全局策划”然而, 无论用或是不用连接词, 1+1二元铺排的句子格局都没有改变。这种句子格局对称、平衡、有对比, 是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句子格局。特别是复合句中使用关联连词的, 有前呼后应的美感。中国人说复合句的审美习惯是前呼后应。学英语的中国人说让步句时, 往往是though用过后还要加上but, 这便是中国人将自己要求前呼后应的审美习惯转移到英语中去的例证。

英语的基本句型有五个, 即SV、SVO、SVOO、SVOC、SVC。SV型由主语与谓语动词组成, 相当于汉语主谓词组加句调成句, 为1+1二元铺排格局, 因而具有形式美。其余句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是以动词V为中心轴前后展开。这种以动词V为中心轴前后展开的句子格局, 动词V前后平衡、对称, 实际上也是1+1二元铺排格局, 同样具有形式美。英语复合句的形式美特征, 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前后分句由关联连词连接, 形成相互响应的对称的构式:[连接词……+连接词……]。如:

“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but th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

另一种是前后分句之间由简单连接词连接, 形成以连接词为对称轴的对称格局:[……+连接词+……]。如:

“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

以上这两种复合句型代表了英语所有复合句型。无论是哪一种, 都是对称均衡的, 因而都是具有形式美的格局。英语中还有一种复合句, 连接词出现在句子的开头, 形成:[连接词 (从句) ……+ (主句) ]的格局。如:

“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

这种复合句, “书写起来, 符号的排列像是失衡的, 说起来却是平衡的, 因为有补偿手段。这便是:以连接词起始的从句说完时, 音调升高, 再加以停顿, 留出时间空白, 说话人心理上认为这个升高和时间空白足以和为首的连接词抗衡, 再说出主句, 在时间的铺排上还是平衡对称了。可见, 英、汉语句子的1+1二元铺排构式是英, 汉语句子结构共有的形式美。

二、形合句、意合句是英汉民族审美心理的产物

英语重形合, 是形合句;汉语重意合, 是意合句。重意合的汉语要靠人的领悟。传统汉语不仅没有词形的变化, 而且基本上不用显性连接手段。在汉语里, 上下文的意思是理解的基础。语法结构常常要从上下文的意思中推导出来。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 造句注重式接应 (formal cohesion) , 要求结构完整, 句子以形寓意, 以法摄神, 因而严密规范, 采用的是焦句法。形合的特点是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十分丰富, 这种连接手段包括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仅以介词而论, 据美国语言学家寇姆 (G.O.Curme) 的统计, 英语中的介词 (包括短语介词) 多达286个。此外还有其他连接手段。

汉语发展成意合句是因为意合句符合汉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是重领悟, 重意会。钱冠连先生说“由领悟感受美的意境过渡到由领悟感受句子的意义, 是一脉相承的, 是审美思维习惯的相承。”汉民族审美习惯的重悟与重意, 句法上的重悟与重意, 绝不是偶合, 是我们民族素质的立体的凸形的全息的图像。意合句, 只是为汉语句子的美学意义的挖掘提供了另一个新的领域。

以上已经对英汉这两者句式进行了比较, 现在就以Of Studies的英语原文和王先生的译文为例, 比如:

“And therefore,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and if he read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 (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 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 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 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在这个例子中英语语文借助了许多连接词, 关系词等来凸显句子的逻辑关系, 以形摄神, 比如if, and和that等的使用, 来体现句子要表现的假设关系和句内并列关系。但是汉语译文呢, 没有“假设”“如果”“假使”“假如”等等的字眼来体现这种假设条件关系, 但是从整个句子读起来这里面的关系很明显地隐含在其中。在这两篇文章中这样相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语言学家曾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两者间的差异:称英语句子为“葡萄型”结构, 汉语为“竹节型”结构。这里英汉的形合、意合之别可以说是两者最根本的差别。

此外, 英语严于形式同样是英语民族的审美观念所致。古希腊和西方哲学认为形式美是直线和圆所形成的平面形和立体形, 美的主要形式, 秩序, 匀称与明确, 这些唯有数理诸学优于为之作证。西方把理想的形式全然归于数学和几何的关系, 拿这种形式美观念移植于语言形式, 就形态上丰满、外露, 句子成分的结合都用连接词和介词固定卡死, 因而严谨、少弹性, 表达明确、形式化, 可以验证。

三、句首重心的英语句与句尾重心的汉语句的美学观照

英语句子的重心在句首, 先把主谓摆出, 再把各种标志一条条补述, 一条条交代, 后置修饰功能很强;汉语句重心在句尾, 先交代环境与附带标志, 最后是信息中心, 前置修饰功能很强。如:

“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uning by study;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将此句译成汉语就必须将其句首重心改为句尾重心:“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 如不以经验范之, 则又大而无当。”把汉语句“如不能辨异, 可令读经院哲学, 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变成英语句式则是“If his wit be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 let him study the schoolmen;for they are cymini sectors”.这一表达习惯的差异可以从英汉民族的不同审美习惯上找到根源。西方诸国是在征战、奋斗中生存, 这就造成西方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激进。这种民族文化心理造成了以感情奔放和大胆袒露为特征的刚直民族风格, 养成了直线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开门见山的审美习惯, 重要的先说, 条件、假设等次要的后说。而中国文化从 (论语) 开始即讲“君子不重则威, 学则不固”, 事事求稳重, 以示大国之威严, 将中庸之道以为至德, 崇尚“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形成“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以忍耐求大同的、大谋略的民族心理特征, 王先生的译文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如: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像以上类似的排比或骈文句式在译文中比比皆是, 这犹如智者布道般有理有据有节的陈述观点。语言表达讲究含蓄、委婉, 不直陈其事, 而是先铺陈或试探一番, 交代完条件、原因、假设等次要内容后, 再说主要的, 形成先偏后正的句式。这种句式符合汉民族的审美习惯:喜欢把重要的放在后面, 如好戏在后头;喜欢稳定结构, 如中国塔都是底座大而稳, 如:“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的结句。

总之, 英汉句子结构具有共同的形式美, 同时也有各自的美。句子结构的定型是英汉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作用的结果。英汉句子结构美还在很多其他方面存在着异同, 本文没有一一涉及。吕叔湘先生曾说, 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们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翻译, 只有对英汉之差和特点了然于心, 译者才能发挥译文语言优势, 做到下笔如神, 译出佳作。

摘要:英汉句子结构有同有异, 然而在英汉民族看来却都是美的, 因为它们符合美的法则, 符合英汉民族各自的审美观念。本文拟从培根OfStudies的英中文本出发, 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英汉句子结构美进行对比研究:平衡对称, 形合句和意合句以及句首重心的英语句与句尾重心的汉语句.

关键词:平衡对称,形合句和意合句,句首重心,句尾重心,美学关照

参考文献

[1]易键:《美学论纲》,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2]钱冠连:英汉语对比研究的理论目标《英汉语比较研究》, 刘重德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版

[3]刘英凯:英语形合传统现照下的汉语意合传统《英汉语比较研究》, 刘重德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版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论读书对比赏析 篇3

数日

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野望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1)两首诗都写到秋天的景象,但是诗句中流露出的情感有所不同。赵诗流露出一种 的感情,而翁诗则流露出一种 的感情。

(2)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结合诗句内容分别赏析其妙处。

(3)两首诗都写秋景,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赵诗流露出一种 懊丧(落寞、悲苦)的感情,而翁诗却流露出一种闲淡(欣喜)的`感情。

(2)赵诗末两句写由于树林稀疏使远山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云遮去了一半。一“放”一“出”,神采飞扬,显现出淡远的画镜,山却“一半无”,不禁让人懊丧,写得起伏跌宕。(或者结合诗句写出拟人手法及其好处)(2分)翁诗末两句写的是诗人登山为了看水,却在水里看见了青山的影子;“闲”字(或者抓住“忽”字赏析)可以想见诗人闲淡疏放的风神与“野水”“青山”等清空悠远景色正相契合;(或:写出了一种审美境界,山掩水,水映山,从山看水,从水看山,从一事物身上看出另一事物的影子,语虽质朴,但理趣盎然)

(3)感情的不同之处:赵诗所抒发的感情,由病体经受秋风、见到黄叶遍地而悲苦,到看见疏林秋山、白云飞来而欣喜,是悲喜交织、由悲而喜;翁诗自始至终都是以闲适的心态在欣赏秋景,抒发赞赏喜悦的感情。

二:

(1)两首诗都写秋景,流露出的情感有无异同?请简要分析。(4分)

(2)赵师秀和翁卷都是当时有名的苦吟诗人,两首诗的末两句均令人拍案叫绝,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其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感情的不同之处:赵诗所抒发的感情,由病体经受秋风、见到黄叶遍地而悲苦,到看见疏林秋山、白云飞来而振奋,再到见山峰被云遮蔽若隐若现而既欣喜又遗憾,感情是有变化的,是悲喜交织、由悲而喜;翁诗自始至终都是以闲适的心态在欣赏秋景,抒发赞赏喜悦的感情。感情的相同之处:整体上都通过白描笔法,写出景物、意境的清空、悠藐、高远,借此表达作者闲云野鹤般的疏放和闲淡之情。(每点2分,共4分)

(2)任选一首诗的后两句进行赏析即可得4分。

示例:赵诗末两句,写树林稀疏,远山刚呈现出它的雄姿,却又被飞来的云遮去了一半。一“放”一“出”一“遮”,三个动词做动态化的描写,把树山云都写得神采飞扬,显现出淡远清幽的意境,显得冲谈而清奇,一改前面悲苦的情调。(分析“放”字的拟人手法,“疏”与“遮”前后对照映衬也可)(诗意2分,手法分析2分,共4分)

论读书对比赏析 篇4

秦观

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风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

对比赏析

秦观《春日》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 《春日》秦观赏析

★ 秦观春日古诗阅读答案

★ 春日偶成原文翻译及赏析

★ 春日,春日秦观,春日的意思,春日赏析

★ 秦观《鹊桥仙》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 《太公与武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春日秦观写的 注释及赏析

★ 《顺民》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 《三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论读书对比赏析 篇5

(甲) 柳枝词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 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

(乙)古离别

(唐)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①,不那②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 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①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中写“亭亭画舸”,(乙)诗中写“柳毵毵”,都是借乐景写哀情。

B.(甲)诗第三句感伤哀愁;(乙)诗第三句却刚健有力,一洗伤感情绪,体现了唐人的豪放气度。

C.(甲)(乙)两诗首句都写到了柳,(甲)诗为暗写,(乙)诗为明写。

D.两首诗都写到“酒半酣”,都写出了离别者于半醉半醒之间体味到的别情的无奈。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别鉴赏(甲)诗的第三、第四句。(4分)

参考答案

1.(2分)B

2.(4分)(甲)诗第三句虚实相生,明写自然界的**,又暗示人生的风雨。(2分)第四句化无形为有形,“离恨”可用船载,具体形象地表达离别之愁。(2分)

对比赏析

《柳枝词》是北宋郑文宝所创作。诗词是写离恨,用了反衬手法,“画舸”“春潭”等美景寄寓离别时的不舍。同时,诗人还描绘了一个生活画面:“酒半酣”酒只半酣,船却起锚,多么的不舍和无奈啊!三四句,字面上是说行人“不管烟波与风雨”,依然远去,实际上是借对友人的毫无道理的`埋怨进一步抒发自己依依不舍的真挚情谊。

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第一首:春日的美景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可是对离别的人来说,这样的美景却使人产生一种无奈。韦庄的《古别离》写的正是这种无奈。

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离别时的情景。春光明艳,晴空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烟云,在柳枝披拂的大道口,正举行着一场送别的酒宴。无奈分别在即,愁肠百结,这酒也喝得不畅快。第三、四句继而写想象中离别后对江南春景的感受。“更”与前面的“不那”构成了递进关系,加重了离别时内心的感伤之情。离人举起华贵的马鞭指向他此行将往的远方—江南。想到此去江南,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更美。只是良辰美景难有人与之共享,因此江南春色愈美愈增加人的愁苦,使人痛断肚肠。

《飘》的两个汉译本片段对比赏析 篇6

1 两个译本的对比与赏析

总的来看, 两个译本的基本基调是十分相似的。但是在风格和选词造句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戴侃等人的译本倾向于口语化, 句式上也稍显随意。而陈良廷的译文更庄重正式, 在选词句式方面比较慎重。在风格方面, 本文作者认为, 陈良廷的译文更接近原作, 更贴切地体现了原作对斯嘉丽的情感由悲入喜的细致描写, 向读者传达了斯嘉丽的悔悟之情。

1.1 人名的翻译

作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给人物命名便是其中一种。人名往往成了反映人物性格及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大部分小说中, 人物名字还暗示人物的特性或作者的隐喻。因此翻译时必须注重人名所包含的内涵意义, 应当仔细斟酌, 力求完整、准确地表达原作涵义。来看两个译本对人名的处理。

对于Rhett, 看过《飘》的读者都知道他是一个玩世不恭、讲求实际的人。他的处世方式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和贬视, 被视为是不道德、没有爱国情和同情心、专会投机倒把的人。基于这种看法, 作者认为戴译“瑞德”中“德”字的使用不切原文意图, 不利于向读者传达原文信息, 而陈良廷译为“瑞特”则避免了这一问题。

斯嘉丽的母亲Ellen是个温柔善良的人, 斯嘉丽一直都从她那里获得力量。如此看来, 戴译的“爱伦”能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其温柔个性, 而陈译的“埃伦”偏男性化。

Ashley是个软弱无能, 只受命运摆布的人。作者认为戴译的“艾希礼”比较贴近, “艾”和“爱”同音, 能让读者想到斯嘉丽对他疯狂的爱, 而充满女性色彩的“艾”字, 也传达出了他的软弱。在对黑人保姆“Mammy”的翻译作者比较赞成戴译的“嬷嬷”, 读起来更显亲切且传达出了地位的差别。陈译“黑妈妈”, 虽也亲切, 但是无地位差别之感, 且“黑”字略显突兀。

1.2 选词

译者对词语的理解和表达是篇章翻译的基础。一词虽小, 却能体现译者对原文整体宏观的理解和把握, 也关系到译文的整体风格, 能对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感受造成影响。真实语境中的词语绝非孤立的个体, 而是与其所处的句、段、篇、乃至更宽泛的非语言环境如情感、文化、社会等因素密切相连。因此, 译者在翻译时, 要十分注意对词语的选择, 要时刻铭记“牵一发而动全身”, 谨慎为重。两个译本在选词方面的对比如下。

例1:And, though she had won material safety since that night……

戴译:从那天晚上以后, 她尽管赢得了物质上的生活保障……

陈译:虽然后来她获得了物质上的安全……

戴译的“从那天晚上以后”显得僵硬, 不如陈译的“后来”简洁明了。戴译“物质上的生活保障”比陈译“物质上的安全”更地道, 陈译翻译腔较重。但是, 作者认为戴译不如直接译为“物质上的保障”更好, 更忠实于原文, “生活”二字显得多余。

例2:Rhett convoying her through the fire and explosions the night Atlanta fell, Rhett lending her the money that gave her her start。

戴译:瑞德在亚特兰大陷落的那天晚上护送她逃出了炮火连天的困境, 瑞德借给她钱让她起家。

陈译:在亚特兰大沦陷之夜, 是瑞特冒着大火和枪林弹雨护送她脱险的;是瑞特借给她钱使她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在这一句的翻译上, 戴译的处理方式要比陈译地道的多, 表达也很流畅, 比如说把“fire and explosions”译为“炮火连天”以及把“gave her her start”译为“让她起家”, 都选择了地道的汉语, 更易于唤起读者的感知, 而且简洁生动。

1.3 句式

现代翻译理论认为, 句子是最重要的翻译单位, 足见对句子的处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如果句子处理的不好, 译文读起来就会不流畅, 不易于读者理解原作表达的情感, 也影响了原作的可读性。两个译本在句式处理的不同如下。

例1:At this realization it was as though chains fell away from her and with them the fear which had haunted her dreams since the night she stumbled to Tara to find the world ended.

戴译:明白了这一点, 她就好比摆脱掉了身上的锁链, 以及自从那天晚上狼狈地回到塔拉并发现整个世界都完了以来, 她经常在梦中碰到的那种恐惧。

陈译:一经认识到这一点, 她便像全身挣脱了锁链一般, 同时也消除了她在梦中常常感到的那种恐惧。原来自从那天夜里她一路颠簸逃回塔拉庄园, 发现世界已临近末日以来, 这种恐惧便常常来侵扰她的梦境。

这个长句使用了多个介词和连词, 结构复杂, 情感丰富。陈译中使用了“原来”这一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词把原来的长句分割成了两个句子, 使原文意思的表达比戴译更清晰明了, 并于读者理解和意义形象的传达。

例2:At the end of the road to Tara she had found security gone, all strength, all wisdom, all loving tenderness, all understanding gone—all those things which, embodied in Ellen, had been the bulwark of her girlhood.

戴译:那天晚上, 当她抵达塔拉时, 她发现安全没有了, 所有的力量, 所有的智慧, 所有的亲爱温柔之情, 所有的理解——所有体现在爱伦身上、曾经是她童年时代的堡垒的东西, 都通通没有了。

陈译:那晚一到塔拉庄园, 她便发现自己失去了安全、失去了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柔情、所有的理解——而所有这些体现在埃伦身上的东西都曾经是她少女时代赖以生存的保障。

两个译文对这个长句的翻译有很大的不同, 戴译采取了增译, 在句子末尾加上了“都通通没有了”, 而破折号后面的句子则以顿号隔开, 化成两个短句, 这样的处理有其可取之处, 但是句子过于冗长, 而且还会引起歧义, 到底“她”是指“埃伦”还是“斯嘉丽”?同时“她童年时代的堡垒的东西”, 两个“的”的连续使用, 影响了句子的连贯性。相对来说, 陈译对这个句子的处理更易懂且结构合理, 避免引起歧义, 陈译将过去分词“gone”进行词性转化, 变成动词“失去”, 十分符合汉语的偏意合、动词化的语言习惯, 让整个句子的描述生动形象, 要比戴译的“没有了”更有表现力。

1.4 正确性

翻译是促进交流, 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 译者充当了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人, 读者通过译者的手去看外面的世界, 借读译作来丰富自己。这就要求译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 要使译作客观准确, 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原作的内涵宗旨。所以, 在传达原作信息的时候, 正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译者在翻译时, 要尤其谨慎, 对不确定的词义, 要多方查阅, 寻找权威, 并要结合相关背景进行处理。下面我们来看在戴译和陈译中几个关于正确性的例子。

例1:Rhett at the bazaar, reading her impatience in her eyes and leading her out in the reel.

戴译:在那次义卖会上, 瑞德看出了她不甘寂寞的心情, 便把她领出来跳苏格兰舞。

陈译:在义卖会上, 是瑞特看出了她渴望跳舞的心情, 带着她跳起了佛吉尼亚舞。

戴陈两位译者对“reel”一词的翻译简直是天壤之别, 究竟哪个正确呢?《21世纪英汉大字典》对“reel”的解释有二: (1) 里尔舞 (轻快的苏格兰双人舞) ; (2) Virginia reel的缩略形式, 即弗吉尼亚里尔舞 (舞蹈者面对面排成两行的美国乡村舞蹈) 。这部作品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故事, 所以作者认为陈译的处理更为正确。

例2:The trees dripped dampness upon her but she did not feel it.

戴译:这时树上的雨水落在她身上, 但她一点也不觉得。

陈译:树上的露水落在她身上, 但她毫无察觉。

句中“dampness”究竟是“雨水”还是“露水”?字典上对其的解释为“湿气、潮湿”, 结合当时的环境和情节, 这里描写的是在玫兰妮去世之后, 斯嘉丽途中遭遇大雾, 这让她联想起了她的噩梦, 在梦中大雾让她迷失了方向。此刻她穿越大雾突然明白她需要的是瑞特。原作中并没有说在下雨, 所以“dampness”一词应为大雾结下的“露水”而非“雨水”。

2 结语

翻译是交流的桥梁和媒介, 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译者在翻译时要分外谨慎, 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 并且要忠实原文。除此之外, 还要注重译文的可读性, 帮助读者去把握原作的意义, 了解异域的文化风情。本文对比分析的两个译文都是很不错的译作, 但是没有人能做到完美, 所以各有千秋也各有瑕疵。我们通过对比学习翻译大家的作品, 不但加深了对原作的理解和感知, 更重要的是能取长补短, 从中学习技巧, 以此提升自己。

摘要: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自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不衰, 至今已译成4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发行。目前中国也存在《飘》的多种译本, 本文就原作的片段, 对戴侃等人的译本与陈良廷的译本进行对比赏析, 主要分析两个译本的译者对译文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所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对比,人名,选词,句式,正确性

参考文献

[1]Marga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6.

[2]玛格丽特.米切尔[著].乱世佳人[M].陈廷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3]玛格丽特.米切尔[著].戴侃, 李野光, 庄绎传[译].飘[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4]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49.

[5]陈宏薇, 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69.

[6]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7]王丹阳.《飘》的两个中译本比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4) .

[8]杨秋云.论文学翻译中的传神——《飘》的两种汉译版本比较[J].中北大学学报, 2007, 23 (3) .

论读书对比赏析 篇7

一: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从情绪上看,甲乙两诗有何不同?

(2)联系两首诗的具体情境,结合自己的想象,将作者的情绪、心理加以推衍。

参考答案

(1)甲诗描写的是远谪另外重返家乡,情怯;乙诗描写的是宦达荣归,惊喜。

(2)提示:甲:作者远谪岭外,多年未接家中书信,不知家中情况,推想凶吉多少,

父母妻子生死不知,想问又不敢问,据此推想。乙:作者在外为官,老归乡里,从乡音不改,故乡情深去想。

二: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对比赏析

《渡汉江》是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表达了诗人强自抑制的思乡之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论读书对比赏析 篇8

咏岩桂

朱 熹

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

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①难同调,篱边②不并时。

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岩 桂

曾 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

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

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注]①木末,指荷花。②篱边,指菊花。

1.两诗中的“岩桂”有何共同特点?简要概括。( 4分)

2.试简要赏析第一首诗中“攀援”“叹息”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4分)

【参考答案】

1.丽质天成、芳香四溢、卓尔不群、顽强不屈。

【试题解析】“岩桂”是一个物象,物象特点的概括一般要注意既要概括其外在特征,又要指出其内在本质特征。如岩桂的“丽质天成”“芳香四溢”“顽强不屈”等。

2.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叹息”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追求。

论读书对比赏析 篇9

1 诗歌的文化内涵

拜伦《哀希腊》之所以引起众多关注, 与其历史文化内涵密不可分。《哀希腊》选自拜伦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唐璜》创作于1818年至1824年, 在此期间, 希腊被土耳其人占领, 拜伦也亲身参与到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在《哀希腊》这一章节里, 拜伦热情歌颂了希腊灿烂的历史文化, 同时为希腊被土耳其人侵占的命运而悲叹。在诗中, 他号召希腊人团结起来, 共同抗争以获得独立。

20世纪初的中国, 命运与19世纪初的希腊有所相似。同为历史文化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国, 同样遭受被外国侵略的命运。1902年, 著名政治家梁启超在其《新中国未来记》中, 首次翻译了《哀希腊》的几个章节, 随即引起了中国读者的强烈反响与共鸣。在此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 不断有译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和方法翻译此诗。众多译作可以按照翻译目的被大致分为两类:产生于1949年以前的译作一般有较强的政治目的;而产生于1949年之后的译作旨在介绍传播西方的历史、文化。马、苏与胡的译本属于第一类;而查、柳的译本属于第二类。

2 诗中的典故

鉴于《哀希腊》一诗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诗中的典故翻译成为译者的难点之一, 同时也是传达诗歌“意美”的关键。从这些典故的翻译中, 我们可一窥译者的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下引原诗第一节:

本节中, Sappho、Delos与Phoebus三词因承载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典故成为翻译难点。Sappho为希腊著名女诗人, 以热爱诗歌著称。Delos是爱琴海上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岛, 传说Phoebus Apollo (希腊神话中主管诗歌和音乐的神) 就出生于此。另有一说是Delos为月神, Phoebus为日神。三个典故的运用一气呵成, 意在彰显希腊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

通过以下表格, 我们可以清晰比较各译者处理这三个典故的方法:

马将Sappho被译为“诗人沙浮”, 基本传达了原文的含义;然而Delos和Phoebus却被译为了“德娄飞布两英雄”。即使按照上文对这两个词的第二种解释, 也应该是“两神”而非“两英雄”。胡就指出“马君武把两神译为两英雄, 是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不但如此, 马在译文中还增加了原文没有的内容——“爱国之诗传最早”。马对三个典故的错译与增译, 其实是故意所为。作为中国著名民主革命家, 他翻译此诗的目的在于激起中国读者的爱国热情并号召其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为此, 他把有关典故通过错译与增译, 大大增强了爱国情感。而那段特殊年代中阅读马译本的中国读者, 大都认为拜伦是爱国的革命诗人并产生了强烈共鸣。姑勿论译文忠实与否, 单就影响力而言, 该译本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众多译者中, 苏是受拜伦影响最深的一位。作为一名诗人和革命者, 他曾自诩为“中国的拜伦”, 也是首位系统翻译拜伦诗歌的译者。他将《哀希腊》译为中国五言古诗, 在当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处理这三个典故时, Sappho他译为“奢浮”;Delos和Phoebus则不译出, 而新增了原诗没有的内容“情文何斐亹, 荼辐思灵保”。用“奢浮”来译Sappho显然行不通;因为“奢浮”在中文里有“奢侈浮夸”之含义, 与女诗人Sappho的热情形象相去甚远。而对Delos和Phoebus采用了改译手法, 新增两句含义模糊的诗歌。这些处理方法是苏翻译的诗体决定的。为了保证五言诗体严密的形式和韵律, 他不得不牺牲一些原文内容;而由于中国的五言诗甚少注释, 苏为了不破坏诗歌的形美, 也没有用注释。在这种情况下, 他为了形美而牺牲了意美。虽然这一译本也有一定的历史文学价值, 但由于与原文出入太大、诗句过于晦涩, 让今天的读者看来常有莫名其妙之感, 译作也失去了其生命力。

在胡的译本中, 他成功将Sappho译为“诗媛沙浮”, 巧妙传达出原文的三个信息:其一, Sappho是人名;其二, Sappho是诗人;其三, Sappho是女性。综观五个译本, 其他译者都没有传达出最后一层信息。仅通过一个“媛”字, 胡不仅暗示了Sappho的女性身份, 也让读者联想到其优雅的风姿。对于另外两个典故, 胡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采取上述第二种说法, 也就是把Delos和Phoebus都看作两个人名。其翻译如下所示: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胡一直试图吸收外来有益的文化因素, 走出一条适合本国文学发展的新道路。这一思路同样体现在其翻译中。比起回避或改译, 他采取“归化”的方法, 将西方文化的典故转化为中国文化中读者所熟悉的内容, 并通过简单注释把其含义补充得更为完整。这一方法既遵从了原来典故的含义, 也完整传达出原文的意象;更能让读者能读懂诗歌的内容。

查与柳的译本有异曲同工之处。两人都对这三个典故采取音译加上详细注解的方法;而且严格按照原文内容, 没有对诗歌进行任何删减。以下对胡、查和柳三个有注解的译本作比较:

通过上述表格可看出, 胡的注释简单明了, 只是对原文的一个必要补充。但查和柳的注释都非常详尽, 不但解释了典故的出处和意思, 还叙述了相关的希腊神话, 柳更分析了其他译者对典故的不同处理手法。这是由两人的翻译目的所决定的:他们希望向当时对外面世界甚少了解的中国读者介绍西方的历史与文化。因此, 他们在翻译中尽量保持原诗意思和异国风味, 同时通过类似叙述故事的注释引发读者的兴趣。这种翻译方法在当代中国非常流行, 他们两人的译本 (尤其是查) 的译本也最受当代读者的欢迎。

3 结论

通过对译本意美的对比分析, 胡、查与柳的译本是较为成功的。胡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保留了原诗的意美, 查和柳的译本则通过准确的翻译与具体生动的注解传达了原诗的意美。相比而言, 马对原诗进行了大幅删改与扭曲, 而苏译作意义过于晦涩, 皆失之意美。虽然五个译本在意美方面各有优劣, 然而不能否认各个译本都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马的译本曾激发当时许多中国读者的爱国之心, 使其投入到反抗侵略的斗争当中;苏的译本由于其朗朗上口的五言诗体曾被传诵一时。正是不断有新的尝试, 有新的译本出现, 才使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哀希腊》在中国文化中获得崭新的生命力。

摘要:在拜伦名诗《哀希腊》中, 译者出于不同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 使众多译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本文从意美角度分析五个最有影响力的中译本之优劣, 指出五个译本都有其积极意义, 并对不同历史文化时期产生广泛影响。

关键词:意美,典故,注释,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拜伦, 吴伟仁编,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2]拜伦, 查良铮译, 《拜伦诗选》,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

[3]胡适, 《尝试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4]王宏志, 《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9。

[5]廖七一, 《论马君武译〈哀希腊〉中的“讹”》, 《中国翻译》, 2007 (4) 。

[6]张旭, 《胡适与英诗翻译》, 香港:翻译学报, 2003 (12) 。

论读书对比赏析 篇10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一:

(1)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什么?请选取一首诗进行简要赏析(4分)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夜晚秉火赏花,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4分)

参考答案

(1)白诗的诗眼是“惜”,李诗的诗眼是“醉”。

(2)相同,都借赏花,怜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留恋,对时间无情流逝(或青春易逝)的感伤之情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二:

1.两首诗都描写了夜里持火赏花的情节,表达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心情?

2.如果说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词,那么这两首诗的诗眼各是什么呢?各是怎样突出它的呢?

参考答案

1.表达了两位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留恋之情,对时间无情流逝(或青春易逝)的感伤之情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2.白诗的诗眼是“惜”,李诗的诗眼是“醉”。白诗第一句表达出作者惜花的惆怅之情;第二句“惟有”、“两枝”,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第三句,“应”字表达出诗人的忧虑,这促使诗人连夜把火看花。全篇诗意几经铺垫,把诗人怜花爱花的一片痴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李诗第一句写诗人因爱花而去寻花,遇花后不知不觉陶醉于花树下;次句进一步写“醉”,因迷花而不觉倚树,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第三句写“酒醒”,这是为衬托第四句,“酒醒”后还要持烛赏残花,更突出陶醉的程度,它比酒醉还要深。(言之有理即可)

【对比赏析】

《惜牡丹花》

白居易这首《惜牡丹花》一反常情,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第3课时 │ 典例导练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意:“惆怅阶前红牡丹”,淡淡一笔,诗人的愁思,庭院的雅致,牡丹的红艳,都已历历分明。“惆怅”二字起得突兀,造成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立即将读者引入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第二句却将语意一转,强调到晚来只有两枝残败,读者才知道满院牡丹花还开得正盛。“惟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足见诗人赏花之细心。只有将花枝都认真数过,才能得出这样精确的结论。而惟其如此精细,才见出诗人惜花之情深。这两句通过惜花的心理描绘表现诗人黄昏时分在花下流连忘返的情景,情笃而意深。

诗人从两枝残花看到了春将归去的消息,他的担心并非多余。诗人从想象中进一步写出惜花之情。明朝或许未必起风,“应”字也说明这只是诗人的忧虑。但天有不测风云,已经开到极盛的`花朵随时都会遭到风雨的摧残。一旦风起,“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那种凄凉冷落实在使诗人情不能堪。但是诗人纵有万般惜花之情,也不能拖住春天归去的脚步,更不能阻止突如其来的风雨。全篇诗意几经转折,诗人怜花爱花的一片痴情已经抒发得淋漓尽致,至于花残之后诗人的心情又会如何,读者也就不难体味了。

《花下醉》

这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心理的小诗。

首句“寻芳不觉醉流霞”,写出从“寻”到“醉”的过程。因为爱花,所以怀着浓厚的兴味,殷切的心情,特地独自去“寻芳”;既“寻”而果然喜遇;既遇遂深深为花之美艳所吸引,流连称颂,不能自已;流连称颂之余,竟不知不觉地“醉”了。

次句进一步写“醉”字。因迷花醉酒而不觉倚树(倚树亦即倚花,花就长在树上,灿若流霞);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醉眠于花树之下,整个身心都为花的馥郁所包围、所浸染,连梦也带着花的醉人芳香。所以这“沉眠”不妨说正是对花的沉醉。

三、四两句忽又柳暗花明,转出新境——“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在倚树沉眠中,时间不知不觉由日斜到了深夜,客人已经散去,酒也已经醒了,四周是一片夜的朦胧与沉寂。在这种环境气氛中,一般人是不会想到赏花的;即使想到,也会因露冷风寒、花事阑珊而感到意兴索然。但对一个爱花迷花的诗人来说,这种酒后人醒的深夜气氛,反倒更激起赏花的意趣。酒阑客散,正可静中细赏;酒醒神清,与醉眼蒙眬中赏花自别有一番风味;深夜之后,才能看到人所未见的情态。特别是当他想到日间盛开的花朵,到了明朝也许就将落英缤纷、残红遍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流连之情便油然而生,促使他抓住这最后的时机欣赏行将消逝的美,于是,便有了“更持红烛赏残花”这一幕。

读书名言赏析 篇11

有关读书名言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7、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9、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3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31、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32、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3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34、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35、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3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7、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38、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39、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4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2、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4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44、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宋)欧阳修

45、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明)吴梦祥

46、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对联集锦》

47、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对联集锦》

48、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萨迪

49、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50、明灯常作伴;益书常为朋。——《对联集锦》

51、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宋)黄庭坚

5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

5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4、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5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56、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57、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58、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59、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60、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61、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62、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63、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64、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65、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66、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7、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68、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69、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70、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71、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72、书籍用得好的时候是最好的东西;滥用的时候,是最坏的东西之一。——爱默生

73、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74、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75、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英国谚语

76、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77、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对联集锦》

78、坏书如同坏朋友,能使我们堕落。——菲尔丁

79、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80、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81、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清)彭瑞淑

82、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上一篇:人事干部的职责概述下一篇: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