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作赏析-双城记

2025-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学名作赏析-双城记(共9篇)

文学名作赏析-双城记 篇1

——激昂的时代

摘要:《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作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狄更斯看到了社会矛盾,也非常希望被压迫人民能够摆脱压迫,但他反对暴力革命,寄希望于开明统治者的一些改革。同时他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不可避免的,这反映了他思想的矛盾性。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不仅局限于理论道德的领域,还是它用来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的武器。关键词:狄更斯;人道主义;法国大革命;矛盾性

梅里特医生已经在法国巴士底监狱被关了十八年,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不记得任何人了。不过幸好他女儿露西找到了他,他们和父亲以前的一个好友返回了英国。梅里特医生的病情渐渐好转,女儿也要和一个优秀的教师,代尔那,结婚了。似乎美好的未来向着他们靠近。然而,法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正在进行,恐怖的死亡机器正等著人民的“仇人”。代尔那为了救管家卷入了法国大革命,因为他的父亲和叔父是臭名昭著的厄弗里蒙地侯爵。“复仇女神”得法热夫人发誓要杀光厄弗里蒙地侯爵一家人。人民的激怒将代尔那推上了断头台。此时卡尔基——一个爱慕露西却不敢表白的落魄律师甘愿代戴尔那而死。梅里特医生一家人逃离了英国。卡尔基临终时发出了这样的预言:“ 我看见„„由毁灭了的旧的压迫者而兴起的新的压迫者们都成排成对地被这报复器械(断头台)所毁灭,在这器械被废除不用之前。” 狄更斯在全书最后又回到了基督教的道德思想,“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故事是以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为背景,革命将受苦受难的得法热太太变成了一个“复仇女神”;将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贵族的儿子代尔那推入了深渊;将聪敏却冷漠的律师卡尔登送上了断头台。革命本身就伴随着暴力,而作者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却始终对革命存在着矛盾的态度:他们一方面赞同改善人民处境的革命理想;另一方面有痛苦与革命带来的血腥暴力和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革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下层的仇恨最终冲垮了旧的体制,暂时改善了社会不公平的现状,使社会短时间内呈现出一种不同于旧体制的新的气象。但由于阶级所限制,下层的仇恨缺乏构筑新的合理体制能力,一些社会赖以生存、维持人最基本尊严和权利的东西被当做旧体制的一部分被予以废除,这时新的体制与旧的体制就相差无远了,而各种人间惨剧也相应发生。法国大革命也不能避免,这就是作者抨击的地方(如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就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最终归于失败)。

所以作者评价社会、褒贬人物的标准不是他们所代表的阶级,而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它肯定了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与价值。符合人道主义的,他就爱;违

背人道主义的,他就憎。就这个方面来说,作者所赞同的人道主义是具有积极意

义的,但是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求人自我牺牲,要求完全利他,这对于大多数

人来说只是理想境界,没有坚实的社会和现实基础,只能是空想,算作寒夜中的星光吧!就这个层次上来说,查尔斯的人道主义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这本书中具有两对贵族与平民的代表人物,并且每对中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

面人物,它们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

贵族中的理想人物是代尔那,他在全书中始终是被作者用歌颂笔调来刻画的。代尔那出身于罪恶的厄弗里蒙地侯爵之家,生于这样一个罪恶累累、注定受

到报应的家庭,他就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不仅没有染上家族的一点恶

习,他憎恶并且谴责自己贵族家庭的罪行,面对叔父侯爵说:“我们曾经胡作非

为”,“甚至在我父亲的时代,我们就已经犯下了许多罪恶,伤害了妨害我们享

乐的每一个人。”;他甚至主动放弃了爵位、财产、名誉,这些在别人看来是人

生追求目标的东西,反而隐姓埋名到英国当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师,自食其力,不因自己的享乐而伤害别人的自尊、轻贱别人的生命。在他心目中,人的价值不

是由身份地位、财富来衡量的,而是由一个人的道德价值观来评判的。但作者主

要是从自我道德修养上来美化代尔那,然而连同代尔那那些脱离家族、自食其力

也是缺乏牢固的社会和现实基础的;并且代尔那对这个明知不公平社会的反抗仅

仅是想叔、父大发牢骚,并未向社会、大众公开揭露贵族阶级迫害农民的真相。

他只能自救,不能救人,只能自己独立青山外,留世人于污浊之中,如中国的陶

渊明,但此举对整个社会没有多大改善。

与代尔那相对立的贵族是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这是作者予以揭露、讽刺、鞭笞的人物。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颇有贵族气派,实际上灵魂极其肮脏、凶残。

像侯爵这样的贵族们,恣意挥霍人民的血汗,过着极度奢侈、荒淫的生活。一位

侯爵每天喝朱古力茶,没有四个壮士帮忙就不能下咽。他们生活腐化、治理国家

无能,残害百姓却是无以复加。他们草菅人命、荼毒生灵、残忍凶暴、灭绝人性。

小说中揭露:为了霸占一个农妇,他们可以满不在乎地逼死四条人命。他们“填

写一张空白谕旨,就可以把任何人无限期地埋在监狱里”。侯爵的马车横冲直撞,压死穷人的小孩,他一面破口大骂人们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一面从车里抛出一

枚金币。“好像偶然打破一件平常东西,已经陪过了钱就够抵偿了似的。”然而,即便如此,这位侯爵大人还不称心,他还念念不忘目前失去的许多特权,念念不

忘那碾死小孩连一个金币也不用赔的时代。他抱怨“法兰西现在越变越坏了。过

去不远,我们的祖先对于周围的贱民曾经掌握过生死之权。就从这房间里,许多

这样的狗被牵出去绞死„„”

作者树立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贵族形象,很明显,是想要展示两种典型形象,揭示两种不同前景。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人道主义是狭隘且没有现实基础的。

他希望建立一个平等,人的权利可以得到尊重、价值可以得到体现的社会,但又

不愿推翻旧的体制和社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他希望贵族都能像代尔那那

样主动放弃贵族阶级特权,废除不人道的暴政,这样将会缓和已经尖锐的社会矛

盾,避免一场浩劫;而不要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一样,滥用特权、暴虐无道、激化矛盾,导致人民革命的爆发。作者希望不通过流血和暴力的革命而是通过人

们内心的道德价值观使社会过渡到一个文明社会。这样的愿望多么荒谬,把一个

理想的新社会的希冀寄托在统治阶级的觉悟、大发善心上,这只能是空想主义。

如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提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财产私有制,但他

却又不主张废除财产私有制,而是提倡富人应该自己自愿捐出自己的财产接济穷

人,同样的荒谬。旧的体制不被推翻,新的体制如何能在夹缝中求生?

平民中的代表是卡尔登和得法热太太。一个为心爱的人“微笑走向断头台”,一个则成为“坚决的复仇女神”。卡尔登聪敏有才华,而且思想敏锐,道德高尚,但却不被社会所欣赏,屈居于庸俗的皇家律师史曲勒俘手下做助手。正因为他有

敏感的政治头脑,所以他愈发对这个社会失望透顶,于是他变得懒散、冷漠、玩

世不恭,但这只是他的一副面具,事实上他仍具有善良、美丽的心灵。他深爱露

西,甘愿为露西爱的人而死。最终他代替代尔那微笑着走上了断头台,并预言大

革命最终会覆灭。我想卡尔登是查尔斯心中最理想的人物,他是一个完全的理他

主义者。但遗憾的是这是最不有真实性的人物,作者以卡尔登的死来作为对暴力

革命的控诉,恰恰暴露了作者思想的严重缺陷。

而得法热夫人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的父亲、姐姐、哥哥都被侯爵

逼死,她决定变为复仇女神,杀光厄弗里蒙地家族的每个人。仇恨蒙蔽了她的双

眼,使她不再具有理性,连无辜的露西也要赶尽杀绝。这是作者所批判的暴虐、残忍、不具有人道主义的做法。当写到革命爆发后的那一部分时,作者出于对革

命暴力的恐惧和反对,也就怀着厌恶的情绪对她的形象进行丑化、这本来是一个

具有革命坚定性的妇女,但作者故意把她写过了头,要表现一种残酷的报复心理

如何使她达到了丧失人性的地步。这也是作者人道主义的另一个缺陷。作者的人

道主义仅停留在不流一滴血、不杀任何一人、维持社会秩序表面的和平上,对于

暴力是一概持否定态度。

这组平民形象的对比,其用意也是十分明显的:他希望平民们都像卡尔登一

样宽宏大量、舍己救人,哪怕是贵族阶级的人;而不要象像得法热太太那样残酷

报复、毫不退让。

查尔斯狄更斯希望所有的人——不分阶级和民族,都能够自愿遵守社会秩

序,爱人,捐出自己的财产来帮助穷苦人民。他的愿望无疑是真诚的、美好的,然而,却是建立在空想基础上的,这导致了他笔下的正面人物苍白无力,不具有

真实感。这是由于狄更斯生活的历史时代的限制 ,看不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方

式 ,在作品中宣扬的也只能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他在同情被压迫劳动人民的同

时 ,又反对人民进行暴力革命。这与他同时代的法国作家雨果的品《九三年 》 有

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两位作家出色地

描绘了人民起义的波澜壮阔的画面 ,都主张阶级调和 ,幻想以“ 爱 ” 战胜

“ 恨 ” ,虽然不能解决社会矛盾 ,但却是社会一个不缺少的精神支柱。狄更斯的人道主义 ,不仅仅局限于理论道德的范畴 ,还是他用来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的武。卡屯在临刑前想到耶稣的话:“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 ,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凡是活着信我的必永远不死。” 他还看到新的压迫者在旧的压迫者

毁灭的废墟上兴起 ,而他们也很快就会在惩罚工具的手消灭。经过反复的斗争、成功与失败 ,伟大的人民终将在深渊中升起 ,获得真正的自由。这表达了作者反

对种剥削制度替代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思想。总之 ,狄更斯在《双城记 》 中把自

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达到了彻底的利他主义 ,这是对资产阶级道德

准则的一次有力的冲击。

参考文献:

[ 1 ]薛鸿时.浪漫的现实主义-狄更斯评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

[ 2 ]王佐良.英国文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 1996

[ 3 ]朱维良 ,赵澧.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1998

[ 4 ]狄更斯 /孙法理译.双城记,南京:译林出版社 , 1996

[ 5 ]张玲.剥笋-《双城记 》 主题分层析,外国文学研究 , 1988

文学名作赏析-双城记 篇2

关键词:英文文学作品,研究方法,《双城记》

1.大量的英语阅读

任何评价都没有等级之分。 确实, 一位大师可以对一部作品做出精彩绝伦的评断, 为其他人对该作品的了解提供指导。同样, 可以在破旧的贫民区的小巷里随便找一个目不识丁的乞丐, 让他对一本书做出自己的判断。 只不过, 他的评价可能是“我不识字”、“还行”、“看不懂”或者其他一些没有太大价值的观点。 所以, 只有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 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观、思维方式, 积累了大量英文词汇及其用法, 才能相对公正对待别人的作品。

2.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

所有的英文作品都具有时代性, 在不同的时期, 它的产生及社会实用性都是受时代背景影响的。 所以, 也许今天读者阅读《双城记》的时候, 会质疑法国大革命时期, 以及当时英国的各种观念。 随着现代科学文明的发展, 人们遵循“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的原则阅读文学作品。 但是不符合当代人们思维的逻辑, 并不意味着就是糟粕。 只有了解了背景在作出评判, 才是对作品的尊重, 重要的是中国人本身就对外国文学知之甚少。此外, 文章的作者对于时代的感受, 对于文章的构思写作起决定作用。 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也是必不可少的。

3.批判性的眼光

评价一本书, 不是一味追踪作者的写作思路, 感受作者创作时的感想, 而是在此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想法, 或者说是对某种观点提出异议。我们阅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如果只是单纯地跟随女主人公的成长恋爱史, 那么, 我们只是“看”了这本书。 实际上, 我们不知道作者究竟想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什么。 只有具有批判性的思维, 再具体分析细节, 我们才会发现勃朗特在表现一个时期英国的社会习俗, 同时塑造一位摆脱旧俗和偏见, 敢于反抗、争取自由的女性形象。

4.认清自己的身份

倨傲的姿态会使自己成为一个自以为是, 永远以自己的标准作为他人准则的人。 在阅读时, 假设你是一个具有阅读及评价能力, 却自负的读者, 你会自然地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赋予作者的文字, 以自己的情感阅历理解文章, 故这样的评价主观性较强, 不具有很强的借鉴性。 在很多欧美国家, 平等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 公正的评论者必须真正定位好自己, 明白自己是与作者平等的读者身份, 以学习的态度面对眼前的这本书。

5.掌握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

平铺直叙的手法, 是每一位作者必须掌握的手段。 同时, 这是判断所有读者理解力的最低标准。 但是, 如果通篇都是像白开水一样无味, 读者就不能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 因为, 作者需要共鸣。 如此下去, 这本书将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 对于外文作品, 读者所做的还有透彻分析他们的写作手法。 毕竟, 英美文化不同于中国。 读者需要接触不同的修辞用法在不同文章所体现的作用, 并做出有必要的记录。

6.避免无力的辩驳

目前, 随着英美文学评论界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评价或批判文章。 这个行业的存在, 推动了英美文学向前发展, 对于改正文学创作不正之风具有重要意义。 可是, 当一个行业的竞争力愈来愈强时, 一些人为了博得眼球, 获得巨大利益, 扭曲事实, 胡编瞎造, 妄加推断。 他们在利用一些读者对英美文化的不熟悉, 让自己趁机出名。 作为大众读者, 我们也要避免无力的辩驳。

7.不要急于评论

读完一本书, 暂时不评论并不意味着读者没有自己的意见, 也不是说明读者完全被说服。 而是表明读者并没有完全被说服, 立场不是很清晰。 而且, 在有疑虑的前提下得到的结论, 往往站不住脚。 这时, 他们所需要的是时间。 时间是用来总结感悟, 坚定立场的。 人们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也许以现在的水平条件很难解决。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会遇到更多事, 从而积累经验, 获得认识。 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 就会顿悟。 当然也有一辈子想不明白的问题, 暂不详解。

结语

公正地评价一部文学作品, 并不是有固定的套路。 上述方法是长期阅读的经验, 希望能对读者评断文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2]Charlotte Bronte.Jane Eyre[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11.

文学名作赏析-双城记 篇3

【关键词】慕课;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在教育技术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几年在国际教育界正在发生着一件重大的革命性的事件,一种叫—MOOCs的新式教学方式悄然出现,并且以其强大的优势在迅速颠覆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当然它也成为国内外高校追求的一种时髦。MOOCs,是英文缩写,其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顾名思义,其特点是“massive”——大量的,注册某门课程的人数是超大量的,远远超过了实际教学中以教室大小为核定人数的标准。open——开放的,对于注册学习该门课程的人群没有任何年龄、地域、国别、职业、语言等方面的限制;online——在线的,突出网络的平台作用,网上教学和网上自助式学习。以上三个特点,就决定了它必然对传统课堂教学来说,它无疑是更为先进和时髦的,具有革命性颠覆性效果。

慕课颠覆传统课堂的基础是网络平台技术的发展,当然建设一门慕课课程是需要具备更多条件的。在还不具备慕课的情况下,作为文学课程的《现当代文学名作赏析》课,理论性强、讲授性强,如何更多更好的利用网络平台,把传统的课上教学变为课上课下相结合,借助网络平台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料和取得更好地学习效果,仍是这门课程教学改革所探讨的问题。

充分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学习能力、态度等问题,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问卷调查时设计了两道关键的题目:你认为通过文学课获得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最重要?你认为哪些教学方法对小说、戏剧类体裁的学习更为有效?调查的结果是多数学生想通过这门课程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并且认为研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当然,他们也并不完全排除传统的授课方式。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教师在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实施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1 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1.1 现代学习的认知理论

现代学习认知理论告诉我们,人是学习的主体,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学生,更是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主体,必须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教学才有效果,教学才有效率。所以在《现当文学名作赏析》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勇于实践,才能从审美体验和感情体验中获得认识和经验。

1.2 知识系统的建构主义理论

每一个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或者换句话说每时每刻都在自主或被动的进行知识系统的建构。主动建构的知识具有牢固、稳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任务驱动、启发引导、相互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引导做用不可小觑。引导学生注意内外因素的协调互补,兼收并蓄,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主动融合吸收新的知识。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工作中教与学关系的确立和良好互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2 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2.1 促进学生深度参与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课堂,教师一个人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最不适合大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整理材料的能力。所以有层次的让学生参与教学不仅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能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材料整理能力。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每一个作家的生平都分配给学生去准备,并将这一部分自己到讲台上讲授和展示出来。随着课程的深入和学生理解鉴赏能力的提高,再分配给他们更为复杂和系统的任务,比如在教师的提示或列出的提纲目录的前提下分组准备赏析篇目的各项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讲授出来,由同学和教师作补充和点评。除此之外,还针对较为系统的内容作专题准备,比如讲人物专题、作品专题、思想专题。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虽然主要靠教师的讲授,但仍然可以用研讨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2.2 建立阅读交流平台,并把阅读量作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量的一个标准

课下阅读是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一个有效的辅助,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并且对于戏剧影视文学的学生来说,阅读是日常的必修课程和基本功。所以教师对课下阅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并进行了严格的监督。除了课堂教学中必讲作品之外,教师还提供了相关作品的阅读书目和电子书放在学生群共享里随时供学生阅读和查看,每周都要询问,每月都要统计。并且每读一篇作品要有读书笔记。一学期下来,加上课堂讲授作品的阅读,阅读数量最多的是35本文学作品,最少的也有20本。平均是23本,大约5天一本。课下阅读对课堂效果和效率的帮助日益明显,具体体现在大部分同学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与此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名为阅读圈的QQ群,在这里给喜欢文学的部分同学提供更多的文学作品电子书和研究交流的空间平台,让这部分同学获得更多更广泛文学的知识。

2.3 调整考查内容及成绩构成比例

这门课程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是考查课。之前一贯的考核内容是学生交一篇作品赏析论文。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改革之后,考核内容也应该有所改变,于是改为了一篇赏析文章,一篇创作作品,以此来考查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学习转化能力。同时调整成绩比例构成,将原来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分别占30%和70%,改为各占50%,这样就更加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平时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文学课程在艺术院校是一门基础课程,为其他技术性课程提供文学艺术基础。其作用不可小觑。要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程的作用,更充分的做到厚积薄发,《现当代文学名作赏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仍需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3(05):20.

作者单位

外国文学赏析 篇4

我认为前者的成功在于它运用了诙谐的写作风格,迎合了新一代年轻人的主流思想,作者以敏锐的触觉捕捉到社会的思潮,并加以运用使此书畅销一时。作者对社会潮流敏锐的感知度是作品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它并不意味着这可以成为一个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反映了某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大众诉求,可是作品如果只是抓住潮流,却无任何深度和广度,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并不会名垂千古,并不会在人心中留下太深的印记。

记得我的一个朋友曾给我说过,她不喜欢《悲伤逆流成河》,她说这本书似乎只是在竭力地寻找和极力渲染叛逆的下一代和虚伪丑陋的弄堂文化,只是一味地将生活的阴暗面放大,试图寻找所谓的深度。她认为作者已经被上海那个“十里洋场”同化得小资了,没有以前写《幻城》时的那份真情和感动。

然而对于我而言,我较喜欢悲伤一点的文字,觉得挺适合我的口味的。虽然这本书写了社会的阴暗面,但这是事实,如果一味追求美好的东西,而忽略悲伤阴暗的一面,看不到真实,其实是自己欺骗自己。另外每个作者都有他们自己的成长过程,不免在其中的那个阶段,写作风格会有一定的改变,难道你期望他一直停留在同一个位置吗?尽管这本书中透露的那种悲伤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让人不住的感叹命运的不公和无奈,可是我认为只有悲伤的文字才会给人留下最深的感触

文学作品赏析系列 篇5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散文一字一句都感于心,思于心。其人,其文,始终是心头情感的沉积;其思,其忧,更是我们精神所皈依的图腾。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中国的历史走了太远了,中华的文化也沉积了太久了,迎面是一个新的千年,一个新的世纪,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也该抖抖身上的尘土,盘点一下自己的包裹了,余秋雨先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开始了他的“文化苦旅”。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写道:“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文章中没有细节,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水胜迹,但却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涵着深刻的思考。残垣断壁中,那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了我。走进废墟,体会着历史的沧桑,品味着文化的内涵。在敦煌,他怀着无比的热情赞美民族代代相传承的对美与善的艺术的追求与表达;也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面对“道士塔”,揭开民族的伤疤,目光黯淡地心痛于近代内忧外患中民族精神的沦陷和流失;他驻足桃花、春雨、小桥、流水的“江南小镇”,面对“白发苏州”怆然发问——现代的中国社会中,从那些紧闭的老房子里“应该走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文化与传统应该怎样的保留与传承”才可以使“中国的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相自立”?

他告诉我们,江南小镇的重生、历史归属感的重生、民族归属感的重生,需要“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需要“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的安适的书斋”,需要“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

他反省整个民族的文化。他从“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评论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一个文化盛败的因由。在晋商大院里,在“历史的暗角”思索民族软肋与民族精神的缺陷。他关心文人的命运,关心孕育这些文人的母语文化,关心我们的文化的根源,更关心我们文化的发展,并且关心着所有的文化的发展。他为所有游离在本土文化荒漠中的人们发问:“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比所有的人看的更远、更真实、更深邃。

他的面前是一个繁衍、昌盛了数千年的民族的文化的沉淀,那么,就注定了余秋雨先生的这个思索将是整个民族的,整个历史的。这个思索纵横了五千年,必定是漫长而艰辛的。而余秋雨先生就在这样的时代,平静一下自己内心的情绪,整装出发了,纵马思想,游走于整部民族的千古春秋。

在这些思索面前,余秋雨先生也有无奈: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却忘记了去继承?为什么我们要让文化在那样的“江南小镇”里渐渐萎缩、褪色?这是余秋雨先生要问的,也是我们年轻一代人应该思考的。

也许我的民族文化就需要来一次这样的思索,这样我们在前进中才可以走的更远,这样我们的根在黄土高原里才可以扎得更深。

我们应该怎样走出心灵的荒漠?正像余秋雨先生说的,文化才是我们的绿洲。母语教育最近搭着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车提得很响,压抑了这么多年的母语文化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毕竟我们是从黄土高原上走下来的,毕竟一百年后,我们还是我们,英国还是英国,美国还是美国,我们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将会跟随我们这个民族,直到世界的末日。我们的根在黄土高坡上,汲取黄河的水而成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只要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深刻的感情,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就包含着深情;只要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保持清醒,我们前进就会一往无前。只要我们的中华文明不败,我们的民族就不会失败。

鹿柴王维文学赏析 篇6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分享了鹿柴王维古诗,欢迎欣赏!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赏析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诗,特别适合用来发呆,看着诗,想着想着画面,别有一份清幽宁静,有时甚至能舒缓一分燥气,给内心带来一分清凉。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看到第一句,会以为这是一座寂静的山,没人,但接下来又听到了人说话的声音,有人!视觉上看不到但听觉上能听到,通过声音的衬托反而显得这山更加寂静。王维似乎很喜欢“空”字,在他的山水诗中一般看不见人,但又会让你感知到人鲜活的存在,就像《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对应首句的“空山新雨后”亦是如此。不过“有人”并不代表着与“空”的对立,源于佛家的“空”并不是空无所有,“万事皆空”那是佛家认为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相”,而现象不是本体,所以即使“空山”充斥着很多东西,都不过是“万物之象”,仍然是空。王维早期即受佛教影响,仕途受挫之后更是退避朝堂,焚香礼佛,在诗中总会表达出空无寂灭的思想情感,他以禅入诗,以空的觉悟看着世间万象,同时佛教禅宗的屏除杂念,静心观照,又有助于他入定凝神、真切体验大自然的山水景物。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从听空山语到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说明照不到阳光,但是诗人笔下却有一抹阳光,照到了青苔之上,幽暗和光亮对比强烈,具有浓浓的画面美感。所以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形容王维,确实无比恰当。

全诗幽静,空灵,甚至有点凄清,但放空一切,在脑海中描绘着画面,会得到一丝轻松。

王维被人称为是以诗人的灵感、画家的眼光、乐师的听觉创作山水田园诗,细细读着,会有很美的感受。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平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前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诗的第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第二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王维典故

坚守气节

安史之乱(755―762)中,安禄山攻陷了长安,俘获了一大批尚未逃走的官员,王维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王维,官职并不算太高,但其在文人中的名气很大。安禄山为了笼络人心,便费尽心思想要收买王维为其所用。他把王维软禁在普施寺,派手下的谋士轮番到寺院劝说王维。王维偷偷地托人在外面找了些泻药吃了,想就此因病蒙混过关。

在此期间,安禄山在洛阳的凝碧池大宴手下的将领,并让原来唐玄宗皇宫中的一些梨园弟子表演。可这些梨园弟子看到国破家亡,悲伤不已,无心演出。其中有一个叫雷海青的人,还把乐器重重地扔在了地上,面向西方号啕大哭。安禄山一怒之下命令手下把雷海青乱刃分尸。王维知道此事后,哀伤不已,见景生情,就写了一首《凝碧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王维后来还是没能逃过叛贼的威逼,被迫出任了伪官。但这首诗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都传到了肃宗那儿。大唐军队剿灭叛贼之后,朝廷对在叛乱时期出任过伪官的文人严加处分,而王维却由于其《凝碧诗》而得到了皇帝的宽恕。

面对外界环境的压迫,王维虽然没有选择舍生取义,但其内心的坚守仍然为人称道。其对大唐的忠心天地可鉴,所以朝廷才会宽恕他。这是气节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与佛相伴

王维,字摩诘,名与字合在一起便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佛教人物维摩诘。维摩诘本是一位居士,后来修成正果,成为菩萨。安史之乱后,虽然朝廷宽恕了王维,只给了他降职处分,但王维自己内心还是充满了惭愧和自责,毕竟,对于那个时代的文人来说,气节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生命。王维出生于一个虔诚的佛教家庭,自幼就与佛有着不解之缘。此时,能够使他内心超脱的方法只有佛。从此,王维真正沉溺于佛理与山水之中,“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他精通佛学,且悟性很高,能把很多人看不懂的佛理理解得很透彻,甚至能与大师们论道,倒真有些维摩诘居士的意味。而且他是真正地融会贯通,能将佛理融入诗画之中,尤其后期的一些诗,读完之后甚至会使读者也产生那种寂灭的心理。

历史与文学的曹操形象对比赏析 篇7

关键词:历史;文学;曹操

小说《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多疑、独断、残忍的曹操形象,那么历史的他真的是奸贼,奸雄吗?作者罗贯中在小说中出于“尊刘抑曹”的正统思想,以刘氏为正本源流的观念导致出的事情结论,那么后人的评价又该如何呢?

许劭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胡适也觉得刘备论学、论才、论识,远不及操。

易中天则指出了曹操性格的复杂、形象的多样, 他集温情与狠毒,狡诈与老实,宽容与报复等特性于一身。其奸诈、残忍的典型形象深刻刻画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书的作者出于封建正统观念极力表现出 一个“托名汉相,其实汉贼”的“乱臣贼子”的曹操形象,通过许田打围,加九锡,封魏王,杀董承等系列具体情节的刻画描写。谴责了他的“窃国弄权”、“欺君罔上”等性格特征,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全面,他的性格要比这些更为复杂多变。“奸雄”二字是对曹操形象特点的最好概括。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

说到“雄”,就是称颂曹操具备雄才大略,不仅能高瞻远瞩知人善任,而且善于审时度势,永远不屈服于逆境。充分展示他的抱负倾向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他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认为只有自己和刘备才能担当英雄的称号。按曹操对英雄的理解:“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确实是曹操一生所作所为的终生不替的信条,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他兵微将寡,虽然是发起人,也只得推袁绍为盟主,然而相比于袁绍,曹操的气度、谋略和作用都要强得多。他识人善任,手下人才济济,兵多将广,谋士如云。特别突出的是对关羽的爱慕一节,他送战袍,赠赤兔马,金银铺道,想方设法要留住他。后来关羽还是追随刘备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他甚至都不下令追击,关羽对故主的忠心正是他赞赏的人才品格。他也特别表示宽宏大量来笼络人心,官渡之战摧跨了袁绍以后,“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这是一个创业的政治家表现出的非凡气度。

曹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重要策略,虽多有凌辱汉献帝,却是一直供奉着他,到临死也未曾称帝。孙权上书表达“伏望早即大位”,他洞悉笑答其良苦用心曰:“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苟天命在孤,孤位周文王矣!反映出他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胸怀和睿志。

《三国演义》同时更渲染了他欺诈残暴、诡计多端的性格。逃难误杀吕伯奢一家,后又对伯奢赶尽杀绝,直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暴露出曹操的极端利己主义和暴虐无道。他玩弄权术的阴谋更是令人发指。立红白二旗搜寻诛杀反对党300余人,与袁术作战,缓解军粮危机,借粮官王垕之头平息众怒,还假装赡养其家人,极尽凶残奸诈不仁不义之能事。

曹操形象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让“奸”和“雄”两方面在他身上达到了奇妙的统一,雄中有奸,奸中有雄,从而焕发出个性的光彩。其形象也具有了深刻的典型意义,成为一个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恶德败行的代表的反面典型。

但是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奸雄,他其实更是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的伟大人物!

在政治上,曹操唯才是举,举贤授能,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著有军事著作《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曹操也是魏国统治的奠基人,对三国鼎立有着重大贡献。内政上,创立屯田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整顿。对文学和艺术 更是有深湛的修养。曹操的诗作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建安风骨”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为代表的引领。

曹操用人“惟才是举”, 他继承了韩非“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的用人思想,“拔于禁、乐进于行列之间,取张辽于亡虏之内”,且上表请封三人为将军。这极大的冲击了当时“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社会影响巨大,使有才的将士获得了心理满足和希望,赢得了部下的信任和忠诚,一直对曹操有成见的毛宗岗也说:“历稽载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难怪他手下人才济济。

曹操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用人境界尤其是在官渡之战后缴获手下通敌政敌之书信,不加追究直接焚毁,大大安定了浮躁的人心,感动了动摇的一些部落,巩固扩大了自己的阵营。不要说当初那些伺机附强心怀鬼胎摇摆不定的人,即使是清白没有瓜葛的人,也为曹操的开阔胸襟所折服。这没有大海般的胸怀是做不到的

曹操戳穿了汉献帝密诏国舅董承讨伐自己的阴谋,而且没有就此废掉献帝,刘备、关羽、徐庶等人,曹操能忍都忍了……曹操的容人之量开创了手下将才谋士如过江之鲫的大好局面。最终成就了大事业。

曹操的文学成就方面,《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与气魄。《龟虽寿》: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传统上,不少武将也喜欢附庸风雅写写文章。可是,真正做到既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亦不过曹操、辛弃疾、王阳明等廖廖数人而已。而曹操的文学成就在这几个人中更显卓越。

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纵观曹操的一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马上平定天下,笔上著诗传世,如此成就,古今几人能够?曹操在历史大舞台上挥洒的是王者的风范。定位曹操的形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出发点一直各有偏重。曹操的复杂性格,简单地用好坏注定无法全面的评定他,曹操对历史作出的积极贡献有目共睹,他的一些残暴、伪善的丑恶行为也同样明目张狂,人们以在很多情况下是把他作为一个反面人物进行塑造的,但同时他更具有一个优秀政治家的胆略和气概,豪迈飘逸的诗人气质等等。如同“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而我们也只能用特定时代,特定阶级地位去理解曹操的为人。

说起曹操,《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又在耳边回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终将远去,功过是非终究化作一曲绵远的高歌。也许从人性的角度来衡量如曹操那般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孰是孰非,或者可以更加合理化、人性化和全面化。

参考文献:

红楼梦文学赏析 篇8

【作品评介】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本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一、作品的主题。作品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称炫i楼梦》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是封建社会的衰亡史和封建王朝政治斗争的历史,可以容得下一部二十四史。有人说它是历史小说,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衰亡史;有人说它是爱情小说,表现的是宝黛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人说它是政治小说,隐喻的是康熙朝政;有人说这是作者的自叙传……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多重性,多主题,已成为偽:楼梦》的一大特征。

《红楼梦》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对人性摧残的血泪控诉。如对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女性的摧残,书中还 用曲折手法表现这一主题,如万艳同杯(悲)酒、元迎探惜(原应叹息〉、千红一窟(哭)茶、贾代化(带话〉、贾宝玉〈假宝玉〉、秦钟情种八贾语村(假语村言)、甄士隐(真事隐)等等都是暗点书中某些含义。更有诗、词、灯迷、酒令、骨牌等皆用隐语。万艳同悲、千红一哭、原应叹息是非常明显的有关该书人性被摧残的主题的揭示。

二、《红楼梦》的结构。《红楼梦》的结构新颖而奇巧,曹雪芹脱出了中国章回小说的窠臼,以散文化的描写为主,进行着生活全景式的创造,不以情节取胜,而以人情世态和人物刻画见长。曹雪芹的创作原则开辟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新境界。《红楼梦》以“以假寓真”为结构,全书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人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活世界”。

後i楼梦》结构程纵向发展的线索有多条。一条主线: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四条副线:贾元妃与贾府的联系,僧、道与贾府的联系,贾雨村与贾府的联系,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这些结构线索的设置,不是单一的结构艺术的表现,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不是个体的偶然的,而是带有一般的历史必然性的。这一悲剧,是民主与专制、叛逆与卫道思想对峙,而进步思想与美好情愫被毁灭的结果;这一悲剧,是封建宗法、礼教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红楼梦》的人物塑造。《红楼梦》的森罗万象,也表现在它的人物塑造上,这是《红楼梦》的一个很重要的艺术特色。它代表了《红楼梦》的最高艺术成就。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妃子、王爷、兵丁、老爷、太太、小姐、丫环、小厮、仆人、村女、村妪、伶人、尼姑、道士……显示了纷繁丰富的封建社会的人生图景。塑造了一大批独具个性、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著名的人物,有反封建的叛逆青年贾宝玉,敢于反 抗 封建淫威、宁死不屈的婢女晴雯、鸳鸯,刚烈的尤三姐,也有藏愚守拙的美人薛宝钗、两面三刀的王熙凤、外慈内狠的王夫人、迂腐昏庸的贾政、道貌岸然的贾赦,还 有贾母、探春、袭人、尤二姐、刘姥姥以及贾琏、焦大等等。这些形象,无不血肉饱满、个性鲜明。

贾宝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曹雪芹在宝玉未出场前,借贾雨村之口说:贾宝玉是一个“时代的怪胎”。大家都知道,贾宝玉“周旋在姐妹中间及侍儿之间”。贾政说他是个“酒色之徒”,贾敏所知道的宝玉“顽劣异常,内帏厮混”,警幻仙子和贾雨村对他的评价稍稍脱俗,前者说他是“闺阁良友”,后者说他是“情痴情种”“逸士高人”。贾宝玉是反封建的叛逆者,也是追求自由、平等的人道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他的痴情表现在对恋人、友人、亲人及对万事万物的博爱上,宝玉最后的遁世,表现的是他最珍爱的东西被彻底摧毁、理想彻底幻灭所带来的剧痛过后的最终平静。

《红楼梦》塑造的人物还 有一个最大特点,那就是人们对这些人物的评价总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和个人的遭际做出不同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这在林黛玉和薛宝钗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病弱的林黛玉,貌若西子,多疑刻薄,清高孤傲,任情任性,弄得人心相背;康健的薛宝钗,冠艳群芳,知情达理,宽容随和,稳重和平,深得上下欢迎。林黛玉多情无邪,率真单纯,薛宝钗理智藏奸,心有城府。这两个形象一经出世,便交替沉浮在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和社会形态的变幻中。

《红楼梦》还 善于通过对日常生活反复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任何细节描写中,都可以看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例如:凤姐总是那么奸诈泼辣,黛玉总是那么伤感而又尖刻,宝钗则是表面上庄重平和而处处可见城府很深。这些不同的性格都是由于人物各自的不同出身、不同教养、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思想所造成的。因此,不同性格的人物,往往都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力量。

《红楼梦》还 通过大事件、大场面,把人物安置在生活冲突的漩涡里,用人物自己的言行,鲜明突出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抄检大观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封建统治势力向它的反抗者进行的一次集中的大镇压,通过这个尖锐的矛盾冲突,在更广阔更深刻的意义上,成功地刻画了许多人物。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的王夫人,指使和筹划了这次大抄检。凤姐装作很冷漠的旁观态度,玩弄着两面三刀的伎俩。王善保家的表现出一副丑恶的封建奴才相,一心想往上爬,只图讨主子欢心,公报私仇,折磨丫环。随着抄检,我们看到了园子里众多人物的不同表现:甘心投靠封建统治阶级的袭人懂得这次抄检于她有利,毫不介意地接受了检查;晴雯则相反,坚决抗拒;紫鹃冷静平和,但显然带着很大的反感;因是庶出而要特别维护自己尊严的探春则满腔怒气;惜春胆小怕事,只能洁身自好,唯恐连累自己;司棋敢做敢为,坚强自信等等。在这其间无不流露出人物的思想面貌和个性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赏析 篇9

1.了解小说《伤逝》的情节,反思悲剧产生的原因。

产生悲剧的原因有三: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在中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涓生和子君的私奔被看做一件可耻而违背道德的事情,这在故事的开头以及后来子君被父亲带走后受到的“严威”、“冷眼”以及她的死能看出。虽然主人公在开始对爱情有着极大的憧憬和信心,但是这种四面楚歌的旧思想渐渐吞噬了他们的决心和爱情。

二、拮据的物质环境。住在吉兆胡同的“可以暂且敷衍的处所”,简单的家具,为了生存子君卖掉了唯一的首饰,涓生在外辛苦谋生,却连家中养的狗阿随和油鸡都喂不起,成日为衣食忧虑,还要承受官太太的冷嘲热讽。这种拮据的物质环境迅速拉开了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在柴米油盐中抹杀了他们的耐心,甜蜜与和谐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隔膜和彼此的失望。

三、涓生和子君的性格。作为新时期的五四青年,思想中并存了旧时代的旧观念和新时代的新想法,一方面他们勇敢地逆反了封建思想中的包办婚姻,去自主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当现实与理想产生巨大落差,他们从小受到的旧思想开始作祟,对这份爱情从怀疑到彻底否定,最终以悲剧收尾。

2.为什么说《伤逝》较之于同时期同题材的小说更为深刻?

《伤逝》写的是爱情,表现的却不仅仅是爱情。它通过表现了二人从甜蜜到离弃再到生离死别的悲剧爱情,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事实,向世人昭示在这个时代里,要获得自主的爱情就必须勇敢地无畏地坚持与旧观点斗争到底。

3.你认为《边城》是真实的故乡描述吗?现实世界中真有那么完美的人吗?

我认为《边城》不是真实的故乡描述,作者出于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现代文明中急功近利的物欲和自私急躁的人性的失望,拟造了这样一个完美的地方和完美的主人公们。翠翠,外公,傩送,天保,顺顺,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的湘西边城,其实就是一个作者心中的桃花源。

4.徐志摩诗歌赏析。5.《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的根源。6.你认为《雷雨》中真正的主人公是谁?

侍萍。其理由是:《雷雨》的戏剧冲突是以侍萍的命运悲剧作为贯穿线索组织起来的。侍萍三十年后在周家客厅中的突然出现,是剧情发展的契机。她发现自己的悲剧正在女儿身上重演。三十年前周朴园玩弄了女仆侍萍,三十年后同样荒唐的周萍又玩弄了女仆四凤。如果三十年前还仅仅是少爷玩弄女仆,那么三十年后的重演却又加进了一个新的因素——兄妹乱伦。侍萍的突然出现引出了这个因素的被发现,使矛盾冲突陡然加剧。而且,对周朴园的罪恶的揭露,以侍萍这一角度最充分、最有力;《雷雨》的破坏性,即作者当时的思想还不十分明确谁是“破坏者”,剧情和环境限制了鲁大海,罢工运动只是副线,鲁大海不能成为主人公,而侍萍作为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她以自己的方式向周朴园作斗争。

7.话剧《雷雨》对于西方戏剧理论的借鉴。

8.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张爱玲笑说《金锁记》中七巧的认识。

七巧在嫁入姜家之前,是一个健康漂亮的年轻姑娘,也有健康年轻的男子青睐她。但是在旧时代,女人是挑不得婚姻的,不论请不情愿,她嫁给了姜家常年卧病的二少爷,不论在精神还是肉体上都得不到一丝的慰藉,在百般压抑中,她爱上丈夫的弟弟季泽,而季泽却囿于伦理道德不敢接受她。长此以往,当年的“麻油西施”被长期情性的压抑而扭曲了,季泽最后一次为了钱假意接近她终于使她心中的爱情彻底崩溃。情欲被扭曲压抑成对物质的欲望,七巧开始迷上金钱,沉溺于鸦片。最令人发指的是由于自己在感情上的缺失,她变得畸形、暴躁而刻薄,不仅带着儿子和女儿抽食鸦片,还百般破坏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最终导致了下一代的悲剧。而酿成这两代的悲剧的根源,就是封建礼教下人性的扭曲和对金钱的渴望,七巧是封建礼教无数牺牲者下面的一个典型。一把黄金枷锁,锁住了她的人生和幸福,于是她拿起它也锁上了她的儿女们。七巧从一个健康的、心中有爱的姑娘一步步变成畸形扭曲、暴躁而尖酸的“疯子”,这把黄金枷锁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9.《围城》的多重寓意。

小说中“围城”二字看似指的只是婚姻,“笼内的鸟想飞出去,笼外的鸟想飞进来”,或许不然,“围城”还指人生中的其他的追求,昭示了人生的一个困境,不仅爱情如此,其他的理想也一样,追求的时候热烈而迫切,一旦得到变不满足而厌弃,正应了那句话,得不到的才是好的,失去了才是可贵的。

10.你认同孔庆东对小说《啼笑因缘》的“爱情模式”的见解吗?结合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分析。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勿忘国耻下一篇:初三写游记的满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