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通用8篇)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篇1

※ 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 管理的三大任务:

1、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

2、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

3、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管理者的五项工作:

1、设定目标;

2、组织;

3、激励与沟通;

4、评估绩效;

5、培养人才。

※ 企业的八大目标:

1、营销;

2、创新;

3、人力资源;

4、财力资源;

5、物力资源;

6、生产力;

7、社会责任;

8、利润需求。※ 管理的本质:既非财富,又非地位,而是责任。

※ 责任心的内涵:

1、能否做事高效;

2、做正确的事;

3、不作恶。※ 责任心的考核重温:承担责任,甘冒风险主动执行(卓越);遇到困难时主动执行(优秀);主动执行并取得好结果(良);分内事主动执行(合格);被动不执行(差)。

※ 管理的重要性:消除贫困;提供高等教育;提供工作,不再受阶级、出身的限制,人人都有机会,管理是无国界的。※ 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张总体会:

德鲁克管理理论告诉我们:无论是一个人还是组织/企业要有成就,首先就是培养、树立使命感和价值观,它具体体现就是我们有没有责任心。

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无论他(她)的出身、学历如何。只要付出努力,他(她)都会得到机会、认同与回报。真正的管理者,他(她)首先肯定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反之,每个有责任心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管理者。

BB、相关文摘

※ 遇到高标准的老板(上司)是人生幸事——人生沧桑是正道,高标准、高要求。

※ 知识是管理的基础——灵魂的质量决定管理的质量,管理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

※ 寻找创新的七个来源:

内部机会:

1、意外之举;

2、不协调;

3、成效的需要;

4、产业和市场结构的改变。

外部机会:

1、人口结构的改变;

2、认知的改变;

3、新知识。※ 创新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艰苦工作。

※ 如何身体力行(苏格拉底):

1、Know yourself——认识你自己;

2、Control yourself——控制你自己。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篇2

关键词:德鲁克,管理思想,电子政务

彼得·德鲁克 (Peter F.Drucker)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他在研究管理中体现出的历史和社会深度,以及他对所研究对象的洞察力和真知灼见,对于各个领域的管理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核心是目标管理,围绕这个核心又延伸出顾客、决策、绩效、创新四种理念。本文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旨在探讨其对于新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理念方面的启示意义。

电子政务是在互联网环境中依托实体化的政府组织和资源,利用虚拟的政务渠道运行实际政务的构造。具体而言,电子政务是指依托互联网而运行的、与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事务相关的一系列政府活动和政府行为方式。电子政务作为信息社会发展的直接产物,已成为实现我国政府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目标不清、责任不明、秩序混乱等问题。因此,将德鲁克的思想引进我国电子政务理念之中,将极大加速其发展、完善。

一、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最早是由德鲁克提出来的,被人称为最有影响力的管理思想。目标管理是使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达到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技能和管理制度。德鲁克认为,古典管理学派偏重于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行为;行为科学又偏重于以人为中心,忽视了同工作相结合。目标管理则是综合了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技能和管理制度,能使职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从工作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使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1】。

(二)实现电子政务目标管理的重要意义

目标管理理念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理念。德鲁克指出,“目标在一个组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了目标就像轮船没有了罗盘”。电子政务应该以目标管理理念作为一个总的出发点。只有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作用,才能保证其发展方向。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就是政府运作和事务管理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改进政府管理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深化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电子政务的管理中导入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念,以此规范机关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激发政府工作人员自觉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机关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三)如何实现电子政务的目标管理

要实现电子政务目标管理的科学,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制定要具体。无论在哪个领域,目标都要尽可能制定得具体和明确,这样,才能够保证对目标执行过程的有效指导以及对其结果的准确检查。

二是目标制定要具有预见性。德鲁克指出,目标不是预测未来,但能为组织未来指明方向。所以,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提前制定出各个领域的目标,提前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指明方向。

第三,目标制定要协调。无论制定任何领域的目标,一方面.都要注意保持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各个领域中目标之间的平衡和可以达到的利润率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要注意目标也是不断变化的,在制定目标时,还要保持目标与变化的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

最后,还要注意目标之间的逻辑顺序。德鲁克指出,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确定好优先次序。并且,德鲁克提出了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重视将来而不是过去;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自己选择,而不要盲从;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二、“以顾客为中心”,树立人本服务理念

(一)“以顾客为中心”

“谁是我们的顾客?”、“我们的顾客需要什么?”这是德鲁克思想的重要价值。如果顾客改变他的需要,那么公司也要跟着改变。沃尔玛创办人沃顿曾经说过:"我们只有一个老板,就是顾客;只要顾客在别处消费,顾客就可以把我们全部解雇"。许多事务的决策就要站在顾客的立场来思考。

(二)实现电子政务“以顾客为中心”的重要意义

对于电子政务来说,“以人为本”应该是其工作的出发点。电子政务作为一种以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方式,从表面上看它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机器进行交流,因此不可避免带有强烈的机械化的色彩,容易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因而,在电子政务推行过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追求人性化是电子政务建设中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了电子政务方向选择,决定了电子政务能否真正在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中发挥作用。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建立了网站,有政府网站3000多个,但是基本上是一盘散沙,没有一个统一的入口来整合这些资源。而且缺少与用户的沟通,还只停留在静态信息的发布上,很少有动态的互动式服务,公民还很少能够通过政府网来办理事务。因此必须重视政务网站的人性化设计,把便民利民、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当成发展电子政务的内在要求,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怎样实现“以顾客为中心”,树立人本服务理念

第一,了解群众需求,提高公众满意度。要着眼于改进公众服务,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加大政务信息发布力度,增加规范性文件发布、会议活动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对经济社会活动和公众生产生活的服务作用和引导舆论、解疑释惑作用。进一步规范在线访谈、网上信箱等互动栏目,特别是多个部门之间如何转办、督查落实,提高公众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率。

第二,整合信息资源,加强网站建设。从方便公众角度出发,按照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设置服务主题,并按照服务对象的生命周期,设计政府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让公众知情、为公众服务、与公众交流、让公众分享政府网站带来的便利。

第三,理顺工作流程,增强服务便利。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基础上,在服务的便利性上下功夫,根据他们的要求来制定工作流程,安排电子政务的措施,合并和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办事环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展电子签名等技术推动行政审批在线办理,方便群众办事。充分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做到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而不以提供服务政府部门为中心。

三、提高决策水平,优化政务资源配置

(一)决策理论

德鲁克认为,决策就是对资源的分配运用。任何管理上的决策都会动用到资源。其实,我们在下棋、打牌,甚至打高尔夫球,都是一连串的决策。决策并不只是高阶人员的专利,而是各个阶层都需要做决策。最大的差别是,高阶层如果做错决策,代价比较高。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错误的决策比贪污更严重"。当我的干部来请示我的决策,如果我说:"明天再说",我其实已经用掉一天的"时间资源"在这件事上。德鲁克认为,在确认决策时要考虑到:要谁去做?何时做完?会影响到谁?谁应该被通知?

(二)决策理论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根据德鲁克的思想,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实现决策科学,就是要对资源进行的合理的分配和运用。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但是据调查,有近60%的用户认为效益不明显,而且浪费较大。更有专家认为国内软件项目成功率仅在20%左右。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信息技术和人的互动。随着需求的膨胀和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大,技术复杂程度愈来愈高,这就需要对电子政务建设中的资源进行整合,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三)如何实现电子政务的资源分配:

第一,统筹考虑资源分配。电子政务建设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各参与方谨慎组织,协调一致。制度稳定合理是保障电子政务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有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负责电子政府的整体规划、项目管理等, 保证有关的资金不被挪用或滥用。应当采用灵活的投入方式,引进外部资源和依托自身力量建设并重,鼓励社会有序投入和良性竞争。这不仅能够解决政府部门力量单薄的问题,也有利于节省费用,调动社会积极性,拉动产业发展[3]。

第二,加强资金、技术倾斜。对于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可以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方法,通过采取鼓励、引导和资助其开展电子政务的措施,来避免在电子政务应用方面出现过大的差距。从多方面筹措资金,促进其电子政务建设。同时,在建设项目上允许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存在某些差异。增加对具有实际效益的科学技术引进,利用诸如模拟决策环境、数据库、决策支持系统和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高科技手段,保证决策的科学进行,对于某些实用性不强的技术可以暂缓投入。

四、形成绩效观念,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一)绩效管理

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必须思考‘绩效’为何物?这在以前简单明了,现在却不复如是。”绩效评估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系效评估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一项管理沟通活动。

电子政务中的绩效评估,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产出和效益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

(二)实现电子政务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行政管理的高速运转。建立一套高效、可行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可靠保证。绩效评估体现了“以成效为本”的管理理念,对结果的科学测定是比对成果拨款的前提。在绩效评估的推动下,各种机构都要求根据本部门的固有职能和内在规律,制定本部门的工作绩效考评机制,事实上为各项工作划定了工作底线,这无疑会极大地促进行政绩效的提高。

另外,电子政务中的绩效评估能改善和提高我国政府的信誉和形象。政府部门的活动信息往往具有垄断性和不透明性,群众一般难以看到政府内部的具体工作。把政府在各方面的业绩情况作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这无疑有助于政府工作的公正、公开、高效、透明,也是政府由“暗箱操作”到“阳光行政”的重要途径。

(三)如何实现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

第一,客观分析本地现状,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成败,取决于绩效体系是否对于考核对象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引导性,这需要充分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在评测指标体系建立中,不能忽视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能忽视非技术性因素、更不能照搬其他省市的评测标准。各地的电子政务均有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惯性,而真正理解这些因素,只能是长期从事在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只有将评估的发言权交给他们,才能避免评估体系流于形式或者负效应现象的发生【3】。

第二,科学规划,强化日常考核。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的实施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基于明晰的电子政务总体战略规划,才能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目标进行逐级分解,从而推导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因此,首先要依据科学的规划,并将体系相应指标纳入日常工作目标考核管理,使阶段性评估与日常工作相结合,规避了为了评估而评估的误区。

最后,侧重服务,强化客观评价。在绩效评估中要坚持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政府管理的最终绩效的评定,不仅要靠政府自我衡量,还需要由社会效果判定。接受服务的公众参与并给出评价,是增强评估客观性的重要保障。

五、发挥创新优势,优化电子政务管理体制

(一)创新理念

德鲁克认为,创新并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价值”;创新并不是发生于组织内部的东西,而是外部的改变。因为创新型组织乃是以创新为管理的重心,这类组织把一群人组织起来,从事持续的、具有生产性的创新活动,要让变革成为一种常规。惟有创新,组织才有永续经营的可能,其先决条件是“组织不是权力的舞台,而是责任的重心”【4】。德鲁克这种管理思想体现的深层含义是我们要把创新作为组织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创新理念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创新无疑是最具有推动性的力量。对于电子政务建设而言,创新不仅仅是指技术上的飞跃,更重要的是管理体制的变革,只有管理体制创新才能让技术创新的充分利用,否则,多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政府明确提出要“推进各方面改革,是关系电子政务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将管理体制作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管理体制创新作为电子政务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完成电子政务的艰巨任务。

(三)如何发挥创新优势,优化电子政务管理体制

要使电子政务获得成功,就必须在理论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研究和提出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新观点和新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分析需求,准确定位。电子政务是用信息技术实现的、符合各级政府业务要求的应用信息系统,必须满足政务、业务、事务、会务、办公自动化等五各方面需求,在项目建设中应摆脱从技术出发找应用的老路子,树立起根据需求定应用、围绕应用选技术的理念【5】。只有紧密结合各部门自身的建设目标和改革方向,电子技术手段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其次,创新机制,确保质量。一般而言,电子政务项目的应用需求高、技术难度大。如果仍然采用原来由承包商一手包干的方式搞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很难规避技术弱点和管理漏洞,也无法真正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的质量,而且有较多不可预见因素,法律、法规和标准还不完善,还需要通过借鉴和吸收外来经验。因此,必须适时进行机制创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引入第三方项目监管。

总之,我国电子政务应当充分借鉴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从“顾客中心”出发,结合决策科学,立足绩效评估,利用创新理念突破当前局限,实现电子政务的科学化、人性化,从而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德鲁克,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2]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问题与建议——未来发展建议[J]企业研究报告, 2008 (12)

[3]陈哲.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对策初探[J].信息化建设, 2003 (3)

[4]德鲁克,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DNA 篇3

生命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DNA的复制。DNA,又称脱氧核糖核酸,由单体脱氧核糖核酸串联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双螺旋结构的DNA链,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DNA,谱写着生命的旋律。然而,DNA不仅存在于生命个体当中,而且存在于管理思想之中。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双链结构”

早在60年前,德鲁克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按此说法,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就是管理的“分子”,一如传承生命的DNA。

德鲁克曾说:“管理既要眼睛向外,关心它的使命及组织成果;又要眼睛朝内,注视那些能使个人取得成就的结构、价值观及人际关系。”眼睛朝内,我们的管理要有理念,需要知识;眼睛向外,我们的管理要有成效,需要实践。这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两个观点就构成了德鲁克管理思想的DNA双链结构。这恰好符合他对管理所做的解释:“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我们发现,通用电气、宝洁、金佰利、丰田等公司的CEO在进行交谈的时候,总是会说我们的模式就是德鲁克的模式。说得明白些,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主要是得益于德鲁克的战略和实践。事实表明,这些世界知名企业,他们已经将德鲁克管理思想的DNA转化为企业的DNA,保证组织的快速运作和企业的不断发展。

《金融时报》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近1000位的首席执行官当中,相当一部分认为德鲁克对他们的影响最大,是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管理学思想大师。

不可置疑,一些管理学作者或管理学院教师的管理思想都很睿智,但是,他们却不是管理思想的主要源泉,因为他们大部分是重学术而轻实用。相对而言,德鲁克比较注重实践和实用。因为他明白“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广博的知识,不应陷入学术游戏中。

大师所以成为大师,更重要的在于——大师不仅有睿智的思想,还善于指引他人将思想转化为行动。比方说,对于“将决策转化为行动”的问题,德鲁克提醒管理者思考:决策必须让谁知道?必须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贯彻落实?应当由谁来采取行动?这一行动包括哪些内容?是否与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能力适应?又比方说,就提升绩效的问题,德鲁克提出如下两点:一是把重心放在解决人力问题,关注人力资源比物力资源更重要;二是放在态度上,人力资源利用中,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一个大师,谈的并不是虚无的理论,而是非常浅显的、可操作的方法,让你明白到无须再次消化,实用到你照做就行。如他的管理理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在于成果。”

是什么原因让德鲁克如此与众不同呢?德鲁克之所以为德鲁克,用两句诗来说:一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二是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何解释呢?梅花香自苦寒来,追求完美;为有源头活水来,善于学习。

那么,德鲁克管理基因的活水源头在哪里呢?

从熊彼特到德鲁克的DNA

德鲁克深受经济学鼻祖——熊彼特的影响,他不仅具有和熊彼特相同的管理基因,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了熊彼特,成为享誉全球的现代管理学之父。

1950年1月3日,41岁的德鲁克跟随父亲去拜访誉满全球的经济学家,66岁的熊彼特,当时他仍在哈佛大学教书,同时在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职位上表现活跃。当时,德鲁克问到熊彼特:“你现在还会提到,希望后人怎样记得你?”熊彼特听了放声大笑,因为年轻时,熊彼特希望有人记起他时曾是欧洲最伟大的情圣、最伟大的骑师、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熊彼特回应:“以我现在的年龄,已经能体会到,光让别人记得你的著作或理论还不够,除非你能让其他人的生命因你而有所不同,才算真的有所作为。”

这次会面后5天,熊彼特辞世而去。

“让别人的生命因你而有所不同”。

熊彼特对德鲁克做到了这一点,德鲁克对更多的人敞到了这一点,而且超过了他敬爱的老师。

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将德鲁史的《经济人的终结》作为军官学院预备生的必读之作。当今世界顶级企业默克、宝洁、GE和摩托罗拉公司等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付诸实践,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2002年,《商务2.0》采访德鲁克时,问道:你希望将来被后人记起的是什么?德鲁克回答说:那就是我曾经帮助过一些人实现了他们的目标。他做到了!

从德鲁克到柯林斯的DNA

1994年12月,一位36岁的年轻人拜访德鲁克,在吃饭的时候说:“我怎样回报你呢?”德鲁克说:“你已经回报我了,今天和你的谈话中,我已经学到了很多。”

“刹那间,我顿悟了为什么德鲁克先生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他不把自己当作一位大师,而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学生。对于许许多多管理学的专家而言,他们必须要说什么,而德鲁克先生则觉得自己必须要学什么”。

这位年轻人就是吉姆·柯林斯。

后来,吉姆·柯林斯成了大师,而且是美国最炙手可热的管理大师,一般演讲标价每小时6万美元,每月工作半天,一年不少于300万美元的收入。在回忆中,他说道:“他让我受益巨大,我永远也无以为报。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再把这些传达给他人。德鲁克曾经说过:‘走出去,寻找你的用武之地!’这就是你报答彼得·德鲁克的方式:把彼得·德鲁克为你所做的,再做给别人。”

什么让吉姆·柯林斯受益巨大呢?换句话说,吉姆·柯林斯传承了德鲁克的哪些基因呢?

其一,学习以赤子之心。德鲁克,一个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大师。“如果能活到80岁,就要写到80岁。”他曾立下誓言,并终身践行。

“过去60年来,他每隔三四年都会挑选一个新的知识领域下苦功学习,以满足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或选择16世纪的金融运作为研究题材;或是人类科技史、人类劳动史;或是美国政治人物史、英国统治印度的历史。他建议世人应全方位地学习各种新知识,从而进行自我更新。”

是的,大师与众不同,驱动他的,不是别的,正是学习。吉姆·柯林斯受益最大的就是学习。

其二,教人以父母之心。有两种东西改变这个世界,一种是笔(思想)来改变世界,另一种是用剑(武力)来改变这个世界。德鲁克选择了用笔来改变世界,而且重新改造了很多手握宝剑者的思想。吉姆·柯林斯同样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这种理想。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篇4

——做对的事比把事做对更重要

初次接触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就被其高深的理论深深吸引。被尊为“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和文学,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对许多问题都提出自己的精辟见解,他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为组织绩效精神的关键资源。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纵观德鲁克的经典管理箴言,对我影响颇深的莫过于“做对的事比把事做对更重要”这一至理名言。用德鲁克的管理语言来说:做对的事即是效能之意,把事情作对则是效之意。做对的事就是道,把事做对则是理。因此,综合“做对的事与把事做对”就是所谓的“道理”。”这一观点,被称为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做对的事情”就是要把握方向,清楚利弊,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仔细考虑,进行分析判别,着眼于长远,讲求实际效果,理清来龙去脉,找出关键点。而“把事情做对”则将关注重点从方向引向了过程,强调做事情“正确”,是强调做事情的方法要正确,要符合原则和要求。所以,正确的思维应该是:先“做对的事情”,然后再“把事情做对”。如果方向错了,那么不管过程怎么完美,都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不论是做对的事还是把事做对,不管是效能还是效率,道还是理,都如鸟的双翼,少可任何一边,便再也飞不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做对的事呢?德鲁克提出了边界条件这一定义,边界条件即是要解决问题的范围是什么。同时,德鲁克告诉我们:“边界条件需要自问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决策的目的是什么?

2、至少要完成什么目标?

3、要满足什么条件?这个观点使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高质量的思考是做对事的有力保障,更是做对的事能力的自我提升。二十一世纪的知识型员工,靠的不只是专业能力的生产力,更是做对的事能力的生产力。不然再高深的知识,再强大的专业技术,再优越的工作经验,若不能做对的事,而只是想把一堆事情做对,最终得不到应有的结果也是枉然。

“做对的事的能力”,一言以蔽之,就是找到正确的人,摆在正确的位置,并协助他做正确的事,才会取得较有效的成果。做对的事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用己之长,用人之长,用企业之长,用环境之长,使自己的企业具有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去满足客户,创造顾客,以客户为依归,以顾客为诉求,让对的人做对的事,让对的客户得到对的需求满足。在企业经营的实战中,只有具备“做对的事情”的观念,才能把自己造就成稳操胜券的“常胜将军”。能否成为“常胜将军”,取决于一个指挥者的前瞻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及二者的完美结合。这要求他对市场不仅要看得见、看得起、看得懂,而且要看得透,看得出市场发展规律,看得出所经营企业的发展“运程”。这样的话,他总是“做对的事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 篇5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这是实事求是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实践表明,只有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才能做到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才能引出客观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有效地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必须掌握理论,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二是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毛泽东把理论联系实际形象地比喻为“有的放矢”,强调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去射中国革命之的,并对那种只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停留在口头上并不准备真正实行的倾向作了尖锐的批评。

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施保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立场。毛泽东认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他强调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他还认为,除了实践,“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斗争中不断地进行检验,丰富并且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长期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证明了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极端重要性。

总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三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汇,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回顾我们党 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作了精辟论述。他说:“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严重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呢?因为实际事物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所以,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理论与实际必须联系而不能互相脱离呢?因为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而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所要求的实际的理论家。党和人民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予科学的理论说明,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真正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学习和运用,但决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抄照搬。在这方面,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过沉痛教训的。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现在,在我们党内,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状况总体是好的。各级党组织自觉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工作,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广大党员和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展示了共产党人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形象。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比如,有的常年坐在办公室,很少下基层,很少接触群众,对下情若明若暗,接“地气”不够;有的一切从本本出发,唯上、唯书、不唯实;有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思想和工作落后于客观形势的要求;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至蛮干、瞎干;有的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说假话、大话、空话,甚至弄虚造假;有的怕担风险,明哲保身,明知是错的,却听之任之,不批评制止;有的不喜欢听真话、实话,不愿意修正错误、择善而从。凡此种种,都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要求,虽然不是主流,但如果不重视、不警惕、不纠正,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对我们坚持和更好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自觉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

真正把握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毛泽东同志曾对“实事求是”作过精辟的概括,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对实际情况作深入系统而不是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使思想、行动、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去年11月16日,我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曾专门讲了调查研究问题。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搞清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搞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中的“实事”,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而这始终是我们进行一切科学决策所必需的也是唯一可靠的前提和基础。

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点,就是我们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最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现在的基本国情,主要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经过新中国 60多年的发展,现在人口总量已达到 13亿多。要解决这么多人口的小康和富裕问题,是非常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底子薄”,就是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基础非常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底子薄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要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奋斗历程。始终牢记和准确把握这个基本国情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在考虑和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时候,对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应该研究和借鉴,但必须看到我国有 13亿多人口,而且半数人口在农村,因而就不能拿外国的城镇化经验来简单对比和套用。又比如,我们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制度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同。因此,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两方面,既要借鉴和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又要鉴别和摒弃那些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东西。总之,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不能忘记、忽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特点。

我们还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变化。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人力资源丰富,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但工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依然不少;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社会创造活力普遍增强,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还不少,等等。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要全面地看,辩证地分析。既要充分看到这些年来我国发展成绩巨大,有利条件不断增多,这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又要清醒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继续前进还面临不少制约和障碍。列宁说过,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这种全面性的要求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要求。因而,它也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最基本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充分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不是消极泄气,而是要避免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真正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发展问题要始终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完成。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我们作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篇6

内容摘要: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是统一的,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增添了新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在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的理论内容中和诸多原理中,抓住最根本、最主要之点,即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晶的实事求是,并把实事求是看作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样一种深刻的理论认识,不仅仅是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种理解,而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征,是对科学理论的本质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是这一科学体系的理论精髓。“三个代表”科学体系的确立和形成,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关键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正文:

一、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活的灵魂和理论精髓。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最核心、最本质、最能体现其思想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的东西;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最根本的方法;是我们党永葆强大战斗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因此,它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也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不仅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实质,反过来也对实事 求是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我们党已经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旗帜鲜明地、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能够有效地分清它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界限的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这种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的集中概括,就是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从党和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刻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和原则,高度凝结了它的世界观方法论精髓。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和实质的最重要、最精辟、并充分体现中国风格的表述,而且提供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划清它与形形色色错误思想路线之间界限的根本标准和途径。

“实事求是”是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它的理论内涵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它的规定和要求既是我们一切认识的、也是实践的根本原则:“实事求是”首先是一切科学真理的本质,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和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保证,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创造并实现为人民服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切价值;“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首要特征和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 结合,从而达到实事求是,把握具体的、现实的真理;而检验我们的思想认识和政策决定之是否符合真理、是否真正有效,其唯一的标准归根到底在于实践,即历史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实事求是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具体对象、内容和意义,总是在不同的阶段有其中心的议题或主题,随着实践发展而常议常新的。历史经验证明,特别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和重大思想问题上,是否自觉地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是能否同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及其影响划清界限的标志所在,这是使我们的事业和人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因此说到底,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鲜明、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自觉地、一贯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

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辨证关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缺一不可的辨证统一关系

1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占着最重要的位置,起核心地位的作用,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基础

2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出发点,是实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实事求是的运动,体现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3“独立自主”是“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这主要是因为:

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因此,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核心。

2、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和渗透于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中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不是解决具体的、个别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而是本质上、全局上、宏观上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是我们党指导革命和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根本的方法,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的各方面都是这些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具体应用。

3、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战胜各种困难险阻,不断取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根本保证。总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掌握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就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否则,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甚至是背离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它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也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则不仅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实质,反过来也对实事求是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总之,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之间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实事求是必须从群众生活和群众实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科学的理论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因此,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的要求。如果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群众路线就会成为空话。独立自主就是遵照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反过来,如果离开了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也无法做到实事求是。这样,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

二、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把“解放思想”纳入思想路线中,为党的思想路线增添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对于指引我国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批判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通俗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从哲学上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我们讲的“重新确立”,是因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本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法,但是,我们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偏离了这条思想路线。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面对着结束“文革”,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面对着拨乱反正,中国该怎样去发展关键时刻,必须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及辨证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完整准确地概括了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邓小平同志依据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发,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科学的阐述。他指出:“实事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这段话既从方法和内容方面来阐述,突出强调解放思想的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使我们在思想上、观念上能够始终适应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又从解放思想的目的和依据的角度来阐述,其目的是阐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性。

总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实质是要求我们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就是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统一。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意义

(一)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大势,才能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出正确国际战略,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争取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搞好国内的改革和建设。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更是推动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出发点、根本点。粉碎“四人帮”后,批判“两个凡是”拨乱反正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改革也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说明,理论上的每一重大突破,无一不是深人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科学概括和提出,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纲领,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论断,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针。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法律从根本上说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工具,利益调节或再分配是法律的基本职能之一。法律正是通过对利益的调整,推动抑或阻碍生产力发展。代表中国先进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法制建设的最根本标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内容。法制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要求,必须把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作为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要求,还必须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要求。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这要求法制建设必须时刻关注新情况和新特点,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

关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断,对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先进的法律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法制现代化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时代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而又充分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它反映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时代的特征,是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二是民族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沃土,凝结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独特的精神品格和形式特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三是开放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汇各法律文化系统的成果。它是多元的,又是兼容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建设。首先,必须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法律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其次,必须弘扬传统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厚重。它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传承至今,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定要注重挖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文化宝藏,使其大放异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另外,必须博采各国法律文化之长,进行法律移植。法律文化具有兼容性、统一性,要注意借鉴和学习世界先进法律文化,进行整合,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有,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良好的法律素质是实现法治的重要基础。

关于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论断,指明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性质和任务。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它反映了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法制建设,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权利是法的价值载体,法律通过对应有权利的确认和规定,通过对应有权利的选择和分配,将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的那些应有权利提升为法律权利,使权利取得规范化、合法化的形式,并取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社会主义法制必须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进法制建设,必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法制则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用法律形式确认所取得的民主成果,使之固定化、合法化,并用法律手段制约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运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讲话,是总结历史,分析现实,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为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的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既是党建的科学理论,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它不仅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中,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三 个代表”思想,涵盖了党的全部工作,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是我们党21世纪不断奋进的伟大旗帜。

有人认为,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是党员的事,与普通老百姓无关。其实不然,“三个代表”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中心。人民群众是党的基石,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党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不仅是党内的事,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因此,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理解其深刻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工作中去。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事事为别人着想,处处为别人考虑,不断钻研生产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干好每一件工作,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结着江泽民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思考,反映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既是一个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又是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实践指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我们可以从实践指南和思想体系这两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

先说实践指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中心内容,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实践活动的中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发展为主线,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基本内容,以执政党建设为重点,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相互促进。它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进行了科学判断。它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它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深刻概括,赋予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所有这些,为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根本指针。

再说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抓住了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具有科学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就是能够反映这一理论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思想要素,主要包括这一理论的精髓、核心和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形成并发挥强大理论威力的根本原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到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永不自满、永不保守、永不懈怠。这方面的重要思想,在《江泽民文选》中有充分的体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很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也才能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历史和现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从《江泽民文选》中我们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问题,对党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党的路线纲领、奋斗目标、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干部队伍、党员素质等方面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用什么来检验党的先进性等重大问题。在当代中国,不断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一定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这一条抓住了、抓好了,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旨和要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归根到底是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是指导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个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他特别指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如何发挥“最大优势”,如何防止“最大危险”,关系党的兴衰成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国际国内经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归根到底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鲜明提出了以人民群众为本的重要思想,并且指明了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学习《江泽民文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一定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始终坚持以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志。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同志的多次重要讲话都作了充分的论述,据此我们有以下三点认识: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江泽民同志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过,毛主席、小平同志也讲过。我们党自创建以来就强调先进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强调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用‘三句话’来集中表述它们,概括为‘三个代表’,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丰富和发展,目的就是要用最简洁的语言鲜明地树立起党的思想理论旗帜,以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统一思想,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发展任务而奋斗。”这段话,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个一脉相承的“脉”,主要包括: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都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它们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它们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它们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以宽广的眼界批判地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我们说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主要就是这些一脉相承的东西不能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不能丢,如果丢了就丧失了根本。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时代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从而在思想上和工作中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样是不断发展的,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未来的奋斗中,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篇7

一、人本管理的实质

要透彻理解人本管理, 首先要完整地认识管理中的人, 掌握人性的实质。管理不是按图索骥, 管理也不是以依葫芦画瓢。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不管管理学理论多么浩如烟海, 传统的和现代的, 门派各异, 五花八门。我们首先得搞清楚我们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会说话、会思考、有思想意识、有人格尊严、有目标追求的人。我个人坚持认为, 离开了人性的管理, 肯定是失败的管理和不值得提倡的管理。

20世纪30年代, 管理学家霍桑实验证明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士气”, 从而产生了“以人为导向”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以后形成的行为科学中, 则始终把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重要的、乃至中心的位置上。

人本管理的精髓应该是:对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本身来看待, 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 而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这里面有几个前提:1) 人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或抵制的态度。2) 人们并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工作和娱乐一样, 都是人类的活动, 人们是否喜欢工作要看工作条件如何, 人们在工作中受到尊重时, 工作效率最高。3) 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唯一方法, 人们对自己所参与制订的目标能够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人们在自我管理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最好。4) 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度的解决组织方面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5)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没有根本冲突, 若条件具备, 个人会自觉地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 并不断形成新的目标;目标是潜伏或活跃在个体内心的自我的未来状态或其它心理图式的可能运动, 它们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选择性地建构起来的, 代表着个体潜在的理想、愿望或愿景, 并规定着具体的行为策略;在一定的情景中, 某些目标被激活之后成为个体行为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形成人的行为动机, 动机是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内在原因;在人的心理世界中, 存在三种层次的目标, 即与生存有关的目标、与社会关系有关的目标和与自我发展有关的目标,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有机的功能整体, 即目标结构;不同的个体之间在其个性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和目标结构上存在广泛的差异。

人有着一种固有的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并形成新目标的内在动力,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的目标, 人工作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 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 实际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个体的自我概念具有社会性, 其自我概念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根据上述分析, 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 而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对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本身来看待, 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作一种生产要素或资源。

二、现代西方成功企业的人本管理

对人本管理本质的上述认识在摩托罗拉、惠普等成功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较好地得到体现。

尊重个人是摩托罗拉文化的重要特点。为了尊重个人, 公司一方面不断致力于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 , 另一方面, 也竭力促进员工的发展。公司总裁和高级管理人员都十分重视与员工对话, 要求员工要有长远的打算, 并实施“尊重员工权力计划”, 不断切实提高员工的就业能力, 帮助员工成为他们所能成为的最优者。

惠普公司也以其对人的重视、尊重和信任的企业精神闻名于世, 作为大公司, 惠普对员工有着很强的凝聚力。著名的“惠普之道”的精髓就是关怀和尊重每个人和承认他们每个人的成就, 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GE公司也是非常重视关怀和发展员工。

关怀和尊重每个人和他们每个人的成就, 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是人本管理的实质和精髓所在。人都会有做主人翁的欲望, 谁也不愿意自己被操纵, 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 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 对组织作出一定的贡献, 会让个体有得到社会认可的心理满足感, 因此, 让组织员工共同参与管理, 实不失为良策。

正因为西方许多成功大公司的CEO们深得人本管理其中三昧, 他们的公司才有可能荣登世界五百强, 长盛不衰。

三、防止对人本管理的曲解和误读

在实际管理实践中, 可能因为急功近利或者认识不到位等原因, 有人对以人为本理解得比较肤浅。片面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或资本, 即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 强调管理中人相对于物的优先重要性。

还有一种学说, 叫能本管理, 就是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的核心, 提倡能力本位, 建立起以能力为核心的价值观。能本管理要求以能力价值观来支撑和统摄其它价值观, 其他价值观如利益、效率、个性、主体性、自由、平等、民主、创新等, 都被置身于能力价值观这把大砍刀之下, 坚持以人的能力为实施管理的根本立足点和根本依靠力量。这种理论, 无论如何高明, 无论效果是否真正特别好, 我都不敢苟同。原因是, 它忽略了我们的管理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能本管理的出发点是物化了人的本质, 把人看作是组织实现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能力资源。

马斯洛认为, 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 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真诚美好的愿望, 都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友谊、宁静和幸福, 这主要是因为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 而对精神价值的渴望却一直未能获得满足。人们普遍认为, 这个社会值得信仰和为之终身奉献的东西太少了, 人人都为物质财富的目标而奋斗, 一旦得到了, 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种追求的虚幻性, 进而陷入了精神崩溃的绝望。马斯洛德的话无疑给那些物化人的本质, 忽视人的精神追求的错误的管理观念敲响了警钟。

所以人本管理所理解的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不是将管理中的人视为一种物, 视为组织发展的一种资源, 即能力资源, 不是将人看作社会组织实现其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现代化”的手段, 说得“不文明点”, 人不能成为一种创造财富的高级工具。人本管理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历史必然, 也是现代成功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

四、人本管理在陕西有色金属矿山公司管理中的成功实践

陕西有色金属矿山公司是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旗下经营铅、锌采选、冶炼的一个子公司。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袭来, 加上公司新投资的冶炼厂很不景气, 致使企业雪上加霜, 职工工资一段时间呈下降趋势, 给企业和广大职工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情绪。危难时刻, 2010年, 秦宁昌总经理临危受命, 带领公司领导层, 认真分析公司形势, 充分汲取前车之鉴, 以非常人的胆略和气魄, 确立并实施了人本管理的经营理念, 取得了通常提干、经济奖励刺激和思想政治工作等难以企及的巨大成效。

第一, 从人本管理的本质出发, 关注职工的生存环境。公司再困难, 也要保证职工的正常工资;公司再困难, 也要把给职工住宅楼抗震加固的工程进行下去;公司工作再忙, 也要腾出手来为没有住房的职工在宝鸡基地修建5#、6#住宅楼。职工感动了, 干部感动了, 整个矿山被感动了, 矿山公司广大职工干部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和劳动激情。第二, 从人本管理的理念出发, 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公司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 给职工修建或改建了两个较大的业余文体活动中心, 设立羽毛球场地和乒乓球场地, 帮助职工健身, 培养职工良好的工作生活情绪。第三, 把人本管理的思想不断延伸, 给职工创造成长、成才、成功的生长环境。2010年10月, 公司成功地举办了职工技术比武大赛, 让在平凡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普通技术工人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鼓舞了他们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与信心。

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本管理在陕西有色金属矿山公司管理实践中是成功的, 证明了人本管理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摘要:在日常管理实践中, 见物不见人的现象非常突出,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虽然许多领导以及班刊杂志经常提到“以人为本”“、人本管理”, 但很多人并没有深究其中“人”与“本”的真正内涵。似乎人本管理就是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开发人力资源。似乎“人本管理”成为了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手段, 组织中的人并没有摆脱仅仅作为一种资源或人力资本存在的地位。人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需要从概念上加以澄清。

关键词:人本管理,人力资源,“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人本管理[M].马良诚, 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6.

[2]高贤峰.人本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影像出版社, 2007,

[3]杨晓明.中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7, (2) .

[4]赵继新.人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5]淳伟德.论我国现在企业的人本管理[J].软科学, 2004.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篇8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这一概念最早是源于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提出:知识成了新经济中的硬通货,组成新经济的个体力量应是具有知识的人员。自从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出现以来,关于其定义一直未有确切的说法,但归纳来说,知识管理指的就是:当企业面对日益不确定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时,企业为适应环境、继续生存及谋求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适趋措施。实际上,知识管理也是组织发展进程是体现,它能将人的创新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其实,知识管理是一种内涵丰富且具有创新性的管理方向,它不但是一新型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思路或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思想,具有多视角性和多层面性。为此,与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在组织原则、管理目标、组织结构等方面,知识管理都有很大的不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在寻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组织创新,它突出的的是知识对组织创新的重要意义。传统的管理模式却并没有把组织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目前,越来越多人开始把组织作为学习和创新的系统,知识正在被用于系统创新。

二、知识管理的特点

德鲁克知识管理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它强调以人为本。

德鲁克不但把人本主义的思想精髓得到了发扬,并使其与知识社会的管理问题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他认为:知识管理人员必须把同他一起工作的人员当成是他自己的资源,他必须从这些人员中寻求有关他自己的职务的指导,必须要求这些人员把下述事件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帮助他们的知识管理人员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要真正充分发挥知识工作者的能动性,就要注重个人知识的挖掘,个人知识的管理,个人知识的应用及个人知识与工作流程的有效整合。

(二)它是以自我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控制的思想。

德鲁克认为,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使知识工作者在工作中发现兴趣和价值,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定义任务和成就评价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才是最强的激励。

(三)它是以任务和权变相结合的管理组织思想,他认为组织设计要以企业的宗旨和使命为依据,职能制度和任务小组是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设计的,没有普遍适用的组织结构。

(四)它是以成就和道德相结合为管理价值观。

德鲁克虽然特别强调企业的经济成就和知识工作者的个人成就,但认为没有哪个组织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并以此为目的的,企业和个人必须顾及和承担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

三、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的不断更新,再加上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要求日益曾加,使得企業产品须不断更新以之相适应,同时,这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样的新形势,企业想要在市场立足且取得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员工的优良素质及企业组织间的有效配合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体现。然而知识管理便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由此可见,知识的管理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知识管理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的来源。美国德尔福集团执行副总裁、企业知识管理咨询专家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陛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

四、以知识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可以促进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进组织间的配合。企业在管理中运用知识管理的方式,同时不断提升知识管理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企业知识结构系统的管理。

企业的知识资源是企业拥有的可反复利用的,建立在信息和技术基础之上,能给企业带来财富增长的资源。知识管理包括:显性知识管理和隐形知识管理。对于显性知识的管理,企业应建立和使用以计算机存储系统为基础的知识库,提供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和知识利用;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企业可以建立知识资源图,提供员工根据需要来查找知识资源图,然后在知识库中检索来获得所需的知识或找到需要求助的专家。

(二)对知识资产的积累和管理。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资产不仅包括各种有形资产,更重要同时更有价值的是企业拥有的知识资产。知识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无形资产的总和,包括企业的市场资产(品牌、客户信赖)、人力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和组织管理资产(企业文化、企生管理哲学)等。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认识自身拥有的知识资产并加强对知识资产的管理和积累,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企业应注重对企业品牌的培育,统一对外宣传,注重树立企业形象;借助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以扩大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形象;重视对企业的软管理,通过培育企业职工的整体价值观,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员工荣誉感、地位感和责任感,以达到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目的。一个集体、一个企业,但更重要的是一种环境,创造的环境,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

(三)教育和激励知识型员工。

德鲁克认为:根据需要和机会的变化,确保企业和每个成员的不断成长与提高,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工作。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大形势下,知识型员工如果不能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将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而且自身也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为此,他们是非常希望企业提供教育与培训机会。

企业应对知识型员工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提高企业整体的学习性。例如实施结合企业员工实际的读书计划,定期员工推荐新书、推荐好书,要求每一位员工在看完书后,以读后感、讨论等形式对书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读书吸收新知识和新信息,转变原有的观念,不深化知识型员工的潜意识。企业还可以经常邀请一流的学者来讲学,与国外学校的进行交流。除了要求员工要进行经常性的学习,企业还要对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变化和企业组织的不断发展,每一个企业都要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该在以培养个体知识为核心的基础上,加速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知识运转,促进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的相互融合。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从文化、组织、管理、技术几个方面来促进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劲文,葛新权.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

[2]王玉生.德鲁克知识管理理论论纲[J].学术论坛,2006.

[3]陈长里.德鲁克的"实践人"刍议[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4]王谦修.企业知识管理的知与行[J].施工企业管理,2008.

[5]赵海京,黄河.知识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05.

[6]宋松林.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 (编辑徐褀琛)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推荐阅读:

上一篇:沁源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全工作汇报下一篇:多学科综合门诊制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