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美教案
教案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思想之美,是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来呈现的。本实践专题主要是训练议论表达,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更重要的是口语议论,怎样把文绉绉的书面语变成对思维有冲 击力、有现场感的语言是本实践活动的主题。1.“读、写、说”互动环节主要是通过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梳理讨论,明确议论的有关知识:议论,就是谈观点,讲道 理,说服人。议论是思想的表达,语言就要庄重,也不排斥形象形语言。议论语言应明快且旗帜鲜明。口语交际的议论同样如此,但感情色彩应比书面语更为鲜明强 烈。2.“借书必还大连盟成立曁首届研讨会”这一环节主要是拿借书说事,响应柏杨先生号召,锻炼学生的口语议论能力。也可以用一些典型的口语书面语交错的 论述性文稿,请学生修改,达到训练目的。
【教学目标】
1.体悟议论性文字的“议论”性特点和“思想”之美,将它与说明性文字区别开来。
2.品味书面语和口语交互为用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书面语和口语交互为用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体悟议论性文字的“议论”性特点和“思想”之美。
思想之美(第1课时)
【教学建议】
1.激情导入。教师可以学生身边的热门话题让学生谈看法入手,让学生明确我们每天都太品头论足,说长道短,即每天都在议论。让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议论。也可读一些名家的论述文字片断,让学生初步感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回顾要点,梳理知识。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回顾本单元几篇课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引导学生对议论相关知识加以梳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明确书面议论语言的特点。
3.读说互动,比较归纳。本环节应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品味书面语和口语交互为用的表达效果。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借书的典范的文段,如余秋雨的《藏书忧》这样优秀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语段能否直接拿到讨论会上当发言稿,组织学生讨 论。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明白:听讲和读书的语境不一样,读书是主动的,而听进却是被动的,需要高度集中的凝神状态,一不留神,话音就一去不复返。因此口 语议论要把这种书面语言改为对思维比较有冲击力、有现场感的语言。
其次,教师也可以结合鲁迅先生的《读书杂谈》,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经过记录修改,作为书面文字发表了,还有没有口语的特点?可让学生结合文体特点和具体句 子说说。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文章说的时严肃的问题,仍然有口语交谈的通俗趣味。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柏杨的虽然不是演讲词却很有口头表述风格的《借书不 还,天打雷劈》,体会古典雅言和通俗口语交相迭生,相应成趣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口头表述和书面文章虽然趣味各异,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相得益 彰的地方。口头语言可能在书面文章中,显出潜在的光彩;书面雅言,也可能在口头表达中显出魅力。既有成语和对称,又如口语般平白晚懂。诸如此类古今相对,文白错杂,并和口头表达的轻松自如洒脱相结合,交相辉映,充分显示了口语与书面语相得益彰的魅力。
4.练习活动,巩固强化。教师应在学生充分理解上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置练习。可以请学生自选取余秋雨《藏书忧》中第二、第三个担忧中的一个,改写为适合 于口头交流的语言,并试在同学中说说看,请同学们评评效果如何。也可以请你将以往作文中任一篇修改成口语与书面语交错融洽的文稿,并主动请同学对你的修改 稿提提意见。思想之美(第2课时)
【教学建议】
在学生第一课时有所收获的前提下,将第二课时设置成一节实践活动课。
1.指导学生明确会议内容:(1)讨论并通过“大联盟”章程,选举首届理事会成员;(2)“盟员”交流自己的藏书和借书的故事,评选故事“最感人奖”;(3)进行专题研讨。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准备时间和明确的指导。
2.指导学生专题研讨内容:(1)每人拟写一份发言稿,要求观点鲜明、感情强烈,适合现场交流(2);研讨会中心议题:对借书的有关言论发表意见(也可另拟)。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第一课时的相关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写作。
3.课堂活动。在学生交流故事的过程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
4.评选“超级书虫奖”(“超级书虫奖”得主,观点要明晰,论述要充分。)
5.评选“最佳发言奖”。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课文中提及的议论性文字的“议论”性特点的相关材料。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明确“议论”性的语言特色。
2.课文中有关阅读资料。
课件使用目的:帮助学生理解运用。拓展学生知识面。
(三)教学资料要求
相关资料:
(1)思想之美,是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来呈现的。
议论,就是谈观点,讲道理,说服人。议论,从写作思维的特征上来看,主要是在理性思维(分析、概括、思辨)的层面上进行的,所以,议论性文字,主要体现的 是写作理性思维的规律。由于人们表达思想的目的、意愿存在差异,议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感悟性议论,一为研究性议论。感悟性议论,指的是对某一事物一般 地谈点看法、发点议论,点到为止,不作全面、深入、透彻的分析、探究(在文章中不探究,在认知过程中还是必须探究清楚的),如读后感、观后感、随笔、杂 文、短论等文体的议论。研究性议论,指的是目的指向性较强的认知表达,议论主体对某一认识客体在经过充分的、深入的探索、思考之后,将自己的认知结果作较 为全面、系统的阐明,如长篇的各类评论、学术论文等文体的议论。但不论哪一种议论类型,都要遵循以下的思维与表达规律。写作的议论,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智 力活动,其动机源于人的两种意识:认知意识与说服意识。
(2)说服意识
认知只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性的写作,认知的目的在于说服,在于能说服读者,能以理服人。对于作者来说,只有认知意识而缺乏说服意识,虽然观点是正确的,思 维也是深刻的,却缺乏论述与论辩的意识与技巧,这样的认知是无法让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说服意识比认知意识还要重要,至少也是 同等重要。议论性写作,作者不但要有所发现,还要将自己的发现“强加于人”,虽然所析的“理”也须具有客观性,应是客观之“理”,但却难免带有主观色彩,要说服读者就得下一番工夫。同时,相形之下,多数议论性文字的读者就不像说明性文字的读者那么“合作”了,非但是不合作,而且简直是存心与作者别扭,总是 “鸡蛋里挑骨头”,自觉地抵御新的认知。即使是不乏说服力的文字,也未必轻易就能为读者所接受。
(3)关于议论语言的庄重与明快
庄重:这是相对诡谲而言的。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要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严格把握是非界限,赞扬不能沦为吹捧,批评也不能变成辱骂。议论从根本上说是要以理示人,以理服人,因而,强词夺理或圆滑世故都是与议论的这一要求格格不入的。
(4)关于“口语与书面语相得益彰”
不管什么样的语言,从其词汇构成来看,都大致有三套词汇体系,第一,口语(包括方言),第二,书面语,第三,在书面语中,比较特别的一类是古典的文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排除文言词语,好的表达,一般是这三者的巧妙运用。
在修辞学上有所谓同义词的说法,其实绝对的同义词是不存在的,有时,所指是同样的,用不同的类型的词汇来表述,在词义就产生了有时是微妙的,有时是显著的差异。
一、倾听学生的心声———奏响思想品德课堂的序曲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 才能更有效地疏导和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困惑和问题, 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而且要学会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学生已有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一些情形:学生对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无动于衷, 对老师的提问漠然置之, 更有甚者, 干脆脱离上课内容与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趴在桌上睡觉。对此, 我们教师通常会抱怨学生的无可救药和不可理喻。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记得有一次在教学《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框内容时, 我觉得这课知识内容简单清晰, 学生较易理解, 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在情感上得到共鸣, 并把它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于是, 我课前做了一个调查, “你认为自己是否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结果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太清楚。可见, 大多数学生在情感上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但在日常的行动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该做的呢?我想当前学生中的责任心状况仍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如在学习上经常抄作业、考试作弊等;在生活上总会有人想着法子对家长瞒天过海, 去上网、去玩等。但在当时, 针对学生这种言行上的不一致, 我故意装作一无所知, 并趁机表扬了学生对自己的肯定。接下来, 我请学生一一列举自己平时的一些负责任的表现和做法。此时的学生当然避重就轻, 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其他同学。期间, 也少不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批评指正, 指出他人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时的课堂俨然成了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的园地, 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最后, 老师在学生深入交流的基础上, 与学生一起归纳得出: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慎重许诺, 勇担过错, 自觉承担责任……这样, 整节课就从学生吐露心声开始, 顺利地结束了。
总之,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但要让自己当一个倾听者, 而且要让自己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针对学生的回答和交流, 学会进行适时的引导和帮助, 从而为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定好基调, 奏响序曲。
二、理解学生的心理———搭建思想品德课堂的交流平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就要在很长的时期内用心灵来认识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 他想些什么, 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 并向成年人过渡, 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这就决定了他一方面不希望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单纯地听老师说教;另一方面又渴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 关注学生的兴趣, 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沟通和融合, 让课堂成为学生敞开心扉, 体验幸福的场所。
在讲授《未来道路我选择》这一课时, 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给学生讲述了弟弟、妹妹和我自己所经历过的升学及就业的选择过程及现在的状况。学生听得非常专注。通过比较, 他们在为我弟弟的选择扼腕叹息的同时, 也在感叹我和妹妹的绝好机会和良好选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漫漫人生路上有无数的选择, 但关键的只有几步, 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不同的人生道路。面对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 要慎重地进行选择。在作出人生重要的选择之前, 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多方面搜集信息, 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等等。懂得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 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我们要有勇气做出选择, 并且对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课堂上学生纷纷举例补充并谈了自己今后的规划和选择。课后, 一位平时学习不太认真的女学生, 却破天荒地拉着我询问其几个月后初三毕业填报志愿的事, 看来对于选择她不但慎重, 而且也学会了运用一定科学的方法。这一课我上得挺成功的。俗话说得好:“劈柴不照纹, 累死劈柴人。”只有在理解初中生特殊心理的基础上, 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的交流更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触动学生的心灵——演绎思想品德课堂的价值
据调查显示: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堂, 也即有价值的思想品德课堂往往是令人感动的课堂。正如有人说, 没有真实情感的思想品德课是失败的课, 忽视发展学生情感的思想品德课是悲哀的课。在情感缺失的教育中, 课堂失却了心灵的敞亮。学生作为置身情感之外的听者, 接受着教师不能引起他们心灵震撼的讲解, 从而使课堂缺少了那份具有灵性的感动。
据情感心理研究表明:感动通过触发人的内在需要, 为人的发展提供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源于感动的心理体验能够为人的认知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心境, 能够激发人认知的兴趣与动机, 维持和调控人的行为的发展, 从而推动人的认知的发展, 情感的升华。但感动同时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基础之上的能力, 它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努力寻找能让学生感动的教学事件, 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上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对情感的积极获得。
在讲授《学会与父母沟通》这一内容时, 我通过设置“亲情体验”环节, 让学生借助《让爱驻我家》这首歌曲和小时候父母为我拍下的生活照片及所记录下来的成长日记的展示, 充分感受父母带给自己的浓浓的爱, 感受家庭的亲情, 体验家的温暖, 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一个情感的铺垫。之后, 结合学生成长中的烦恼, 我又通过“实话实说”的环节, 鼓励学生讲述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之后的做法, 并进行反思。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理解父母, 尊敬父母, 热爱父母, 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父母不仅是我们的生身父母, 更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我们永远热爱他们, 理解他们, 尊敬他们。让学生抒发来自心底的对父母的热爱之情。最后, 通过“我给父母的一封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无限的感恩之情。课后的家庭作业就是请学生帮助父母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让父母感受来自子女的那份温暖。学生欣然接受。
可见, 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的感受和体验, 思想品德知识不但能得到巩固深化, 而且能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使得两者相得益彰, 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打造思想品德课堂的“贴心”之美, 需要每位教师从“心”出发, 匠心独运, 创设各种适合学生的“贴心”情境, 让学生能够从心灵深处认可、接受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艺术的不断创新, 将会不断感化学生纯净的心灵, 塑造学生美好的情感, 最终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摘要:探讨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从“心”出发, 提高课堂效率, 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相关实践活动和理念。
关键词:倾听心声,理解心理,触动心灵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学;思想;美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67-1
多数人看来,数学枯燥、难学,甚至有点让人望而生畏,数学何美之有?其实,只要我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数学,你会慢慢发现,数学的美不仅体现在它的图形、符号、语言……等外表,更体现在它的内在思想、方法、策略中。
一、运用实验操作的思想,品味直觉之美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抽象的,靠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解决,这时,我们需要借助一些“道具”,通过动手操作来化解难题。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由于我们思维水平的局限,空间想象能力的有限,就得利用实物进行操作,来方便我们理解,最典型的是“蚂蚁吃糖”问题:
【例1】 如图1,有一个圆柱形的糖罐,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沿着圆柱表面爬行吃到圆柱表面上与A相对的B点处的糖果,你能帮小蚂蚁算算它经过的最短路程吗?
由于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没有办法直接求出点A、点B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使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如图2,再利用平面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本题中的圆柱还可以改成正方体、长方体,解决的方法类似。
二、善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图形之美
数与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某些代数问题往往有几何图形背景,可以借助几何特征去解决相关问题。
【例2】 证明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我们不仅可以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展开证明这个公式,还可以结合几何图形用面积求证,如图3、图4。
数学中数形结合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要说数形结合最完美的体现当属函数问题了。可以说:要学好函数,离不开图像,图像赋予函数生命力,让函数生动形象起来。借助函数图像可以使很多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三、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领悟整体之美
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分类原则正确分类,化整为零,再局部讨论降低难度。
【例3】 如图5,已知点P(1,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PO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按边分类,产生找点不全的问题,因而教会他们分类的方法非常重要,可以按照等腰△POQ顶角所在顶点分为三大类:
1.以O为顶角顶点时,OP=OQ,作法:以O为圆心,OP为半径画圆,如图6,交y轴于点Q1、Q2;
2.以P为顶角顶点时,PO=PQ,作法:以P为圆心,PO为半径画圆,如图7,交y轴于点Q3;
3.以Q为顶角顶点时,QO=QP,作法:作PO的中垂线,如图8,交y轴于点Q4。
先分别画出图形,再求解。通过分类,我们把题目化整为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分类讨论产生的整体美。
四、会用转化化归的思想,感受简洁之美
转化是数学解题中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能够帮助我们将未知内容变成已学内容,提高自学能力。例如: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此时就要利用消元思想把三元一次方程组降幂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学习完三角形的中位线以后,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添辅助线探索梯形中位线性质。同时,转化也常常用在某些高指数方程或分式方程的求解中,它能使计算变得简洁。
五、活用反证法的思想,体验独特之美
反证法是“间接证明法”一类,即:不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直接证明命题的结论成立,而是先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由这个“假设”出发推导出矛盾的结果。说明假设是错误的,因而命题的结论成立。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得出矛盾,就可以肯定命题的结论的正确性,从而使命题获得了证明。
【例4】 如图9,如果OA=OC,OB≠OD,那么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试证明这个结论。
我们可以假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OA=OC,OB=OD,这与条件OB≠OD矛盾,所以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展示,使学生对青铜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以欣赏为主。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第二部分着力于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作品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艺术特色。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作、电教设备、黏土等。
2、课本、各种黏土制作工具。
二、设计方案(一)教学导入
感受《编钟》音乐,导入课题。(二)教学新授
1、师生欣赏部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作品;
2、各组学生谈感受、联想、编故事;
3、欣赏后每组合作模仿古代青铜器制作一件作品;
4、展示作品,派代表介绍创作意图;
5、各组通过学习进行小结。
三、学习评价建议:
1、能否主动地、专注地欣赏?
2、鉴赏、评述能力有了初步的提高?
3、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等方式,感觉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领会各层面淡之美的特点,理解人生淡之美境界的内涵。(2)揣摩文中富含哲理的语句,品味恬淡优美的语言风格。(3)理解课文运用比较突出淡之美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领悟淡之美的境界,品味文中关键句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人生淡之美境界的内涵。(2)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
教学重点: 1.领会各层面淡美的特点,进而理解人生的淡美境界和禅境的深刻内涵。2.揣摩和品位文中关键句的含义及课文的特点领悟“淡之美”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对人生淡美境界和禅境的理解又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是一种胸怀,淡是一种豁达,淡是一种快乐,淡是一种境界。它是历尽人世沧桑之后的经验和感悟,是抛却私欲和狭隘之后的经验和洒脱,是了悟生命真谛之后的飞跃和升华。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淡,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本文作者由淡妆女孩的美谈起,依次写到自然西湖的淡美、水墨画的淡美、茶的淡美,进而上升到对人生和禅理层面淡美的阐述。它启迪我们如何去做人,以一种良好的平和的心态走好人生之路。
二、简介作者: 李国文,1930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盐城。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作家,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李国文是一株文坛常青树,其近年的随笔集《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李国文说唐》都上了图书排行榜,再版之后仍然卖得很火。
三、积累词语:(温州版:拓展训练)遐想(xiá)山岚(lán)赘语(zhuì)熨帖(yù)不虞之隙(yú)狷躁(juàn)惬意(qiâ)酽黑(yàn)禅偈(jì)水光潋滟(liàn yàn)惊鸿一瞥(piē)欲壑难填(hâ)淬火(cuì)
不虞之隙: 指意外的误会。不虞:指出乎意料的事。隙:感情上的裂痕 惊鸿一瞥: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后来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意思是人或者物,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却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欲壑难填: 欲:欲望;壑:深谷。形容欲望象深谷一样,很难填满。指贪心重,没法满足。狷躁: 急躁。
禅偈:佛教的偈颂
四、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浏览2~13段,思考课文以哪些生活和艺术现象为例阐述了淡之美? 自然本色的女孩(美在本色,美在自然)早春时节的西湖(美在朦胧,美在自然)水墨画的境界(美在简约,美在质朴,美在含蓄)茶的韵味(美在淡淡的幽香,美在久久的回味)
五、合作探究,欣赏文本:
(一)分析“女性美”——看美女 1.课件显示两组照片:
(1)自然本色的女孩和浓妆艳抹的女孩
(2)淡雅的范冰冰和浓艳的范冰冰
2.对照比较两组艺术照有什么共同点呢?你们欣赏怎样的美吗?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女孩子才是最美的,是值得回味的?为什么?
3.对于女性的美,作者的观点是怎么样的呢?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明确:相对于借助化妆品的浓艳,我们更喜欢朴素的、自然的美,这给人一种纯真、清新的感觉。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自然本色的美,才是有内涵的,才是韵味深远的,才是回味悠长的。
板书:女性美 自然本色
(二)分析“风景美”——赏西湖
自古苏杭出美女,西湖除了人美,其景也是吸引眼球的。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西湖的风景吧!
1.比较课件展示中(1)早春时节的西湖和(2)大红大绿、人工雕琢、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特征,你更喜欢那一种西湖的美景?
2.欣赏苏东坡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起从诗中感受和领悟西湖的美景。全班齐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歌赏析: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美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美丽无比。
“把西湖比作西子”的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不管是晴日下的西湖,还是雨后的西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天然。3.读文章第7段。说说作者对此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明确:
“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了西湖的淡雅。真可谓“风景如画”!
板书:风景美 天然淡雅
(三)分析“绘画美”——鉴国画
1.课件分别展示水墨画、工笔画、油画等三种不同类型的画,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1)水墨画:寥寥数笔,经营出一个意境。省略艺术,即绘画中的空白艺术。虽没有画出来,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无尽的遐想。
(2)工笔画浓墨重彩,一览无遗(3)油画色彩浓重,突显自己
2.作者又是如何来谈自己绘画的看法的呢?齐读第11段。
齐读“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简单就是美。”我们也可借助“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句话
评说“水墨画”。淡泊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的丰腴,外表不着色彩而色彩自在其中。
板书:绘画美 意境遐想
(四)分析滋味美——品茶水
1..现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两种饮料:咖啡和茶,与同学们一起品尝。请问你们喜欢那一种?问什么?每种饮料各有什么特征呢?
讨论后,明确:
咖啡——色泽浓烈 强劲持久的兴奋
茶——怡悦清新 回味清甘
有人喜欢喝咖啡,有人喜欢喝茶。确实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
作者更欣赏淡,对自己的身心有裨益。
2请以“茶”为话题,想象一个人生场景。分组讨论
人生在世,什么才是至美的境界?一定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吗?不是。人生犹如一幅水墨画,不需要多么浓烈的色彩,只要淡淡的几笔点睛即可人生犹如一杯清茶,要细细品尝,才能回味无穷,于身心更是有益。如大鱼大肉吃多了,总会腻;而粗茶淡饭才是永恒,平平淡淡才是真。
(读第14.15段。)
板 书:滋味美 回味清甘
课堂小结:略
第二课时
(五)分析哲理美——谈情感
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1.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呢?
出示辩论题:看得浓好VS 看得淡好
辩论(注意分组同质,组内异质)
参考:
(1)感情是靠联系的,所以看得浓好。
(2)危难时的“雪中送炭”
(3)友谊就像弹簧一样,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及适度拉伸和压缩,都会使之保持永久的弹性美。
请全班同学读17.18段,看看作者的主张吧。2.作者主张“浓”好,还是“淡”好?
明确:淡好。
3.那句话最能体现作者这一主张?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水一样的清澈、干净。这就要我们在对待自己的朋友、亲人,一定要像水一样的清澈明了,而不是单单的为了某种利益而活着。
淡的是交往,而不是情谊。如水一样平静的交往方式,却在心底时时的牵挂,时时想起。或许一个电话,或许一封邮件,或许一条短信,已表明了各自的心意。
真正的朋友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你一把。
板书:感情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
(六)分析哲理美——轻名利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淡的是交往,不淡的是情和义。由此及彼,在“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上,我们也应能处理好“浓”和“淡”。
1.课件显示名人名言,学生齐读。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
(解释: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净,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解释: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颜氏家训
(上等的人将名利彻底淡忘;中等的人,靠自己的成就把名立起来;下等的人,自己不行,就窃取人家的。)
2.请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分组讨论后,明确:
人生在世,不去过分地追逐名利,只执着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一种对世事的淡然心理。我们要鄙视那种利欲熏心、欲壑难填、欺世盗名的物欲观念,在成败得失中以平和德心态淡然处之。
因而名与利,成与败,我们要学会“适度”的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美德”,不要把名和利看得太重,掌握好“得与失”的度,我们就会一身轻松,就没必要烦恼。
板书:哲理美 淡泊致远
(七)、小结提升,探讨主旨:
“淡泊致远”已然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了。请齐读第22-24段。
小结: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所以说“淡泊是一种人生态度,淡泊是一种气度,淡泊是一种修养”。
揭示主旨: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人生在世,如果能求淡之美,得禅之趣,将是一件快乐的事。
板书:求淡美,得禅趣
(八)揣摩课文中的关键语句:
1.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明确:
中国水墨画是一种省略的艺术,简约含蓄,给欣赏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留 下了充分思考的余地,具有更持久的审美效果。
2.尤其落到自己头上,一旦要一张什么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明确:运用比喻修辞,将个人的名分、地位等比作是自画像。认为做人应该不图虚名,对于名利的追求应该淡泊一点。
3.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不必要的烦恼。
明确:“看得淡一点”,是指对物质的欲望、名利等不要过分执着,表现出作者豁达的心胸和成熟的智慧。
4“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作用:承上启下
作者并没有否定浓烈人生哲学,但他自己更倾向于恬淡人生哲学,认为于身心大有裨益。
(九)欣赏语言特色
1.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分析:运用两字短语和比喻修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描绘出一幅早春细雨中的西湖美景,令人神往。
2.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甘寂
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
分析:运用排比修辞,充分表现了那些个人欲望膨胀者的追名逐利和作者对此的否定态度。
六、课文拓展:
生活中还有哪些淡之美令你心动?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拓展训练
《淡之美》相似教案(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感悟文中不同方面的“淡之美”,了解作者其人和为人处世?
2、掌握本文从具体到抽象逐层深入分析的特点?
3、领悟“淡之美”的哲理,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
教学重点:
领悟“淡之美”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喜欢看美女吗?
生:喜欢!
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正值青春的你们呢?那就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看看当下娱乐圈非常走红的一位艺人吧!?
一.分析“女性美”——看美女?
(PPT显示)范冰冰浓妆的两张照片?
师:她是谁?
生:范冰冰?
师:看来你们和老师都是比较关注美女的。两张艺术照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浓妆艳抹?
师:你们欣赏这样的美吗?
生:略?
师: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女孩子才是最美的,是值得回味的?为什么??
生:略
(在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提到“自然本色,韵味深远”等观点时,再PPT显示范冰冰淡妆的图片)
师:对于女性的美,作者的观点时怎么样的呢?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小结):相对于借助化妆品的浓艳,我们更喜欢朴素的、自然的美,这给人一种纯真、清新的感觉。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自然本色的美,才是有内涵的,才是韵味深远的,才是回味悠长的。?
板书:女性美?自然本色?
二、分析“风景美”——赏西湖?
师:自古苏杭出美女,西湖除了人美,其景也是吸引眼球的。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西湖的风景吧!?
(PPT出示)西湖冬韵图?
师:一幅“西湖冬韵图”很好的展现了西湖的美景。怪不得苏东坡会写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来赞美西湖。让我们也一起从诗中感受和领悟西湖的美景。全班齐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引导学生分析此诗。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美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美丽无比。
“把西湖比作西子”的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师:不管是晴日下的西湖,还是雨后的西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天然?
师:读文章第7段。作者对此有了自己的见解。?
生:齐读第7段。
师:“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了西湖的淡雅。真可谓“风景如画”!?
板书:风景美 天然淡雅?
三、分析“绘画美”——鉴国画?
PPT显示三幅画(每幅画都设置超链接)?
师:以下几幅画,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生:略?
(分析)?
1水墨画?
寥寥数笔,经营出一个意境。省略艺术,即绘画中的空白艺术。虽没有画出来,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无尽的遐想。?
2.工笔画?
浓墨重彩???一览无遗?
3油画?
色彩浓重???突显自己?
师:作者又是如何来谈自己绘画的看法的呢?齐读第11段。?
生:齐读“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师:记得曾经有人说过:“简单就是美。”我们也可借助“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句话来评说“水墨画”。淡泊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的丰腴,外表不着色彩而色彩自在其中。?
板书:绘画美???意境遐想?
四、分析“滋味美”——品茶水?
师:和大家聊了那么多,要是现在有杯饮料就好了。老师也很想知道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饮料??
生:略?
师:给这些饮料分分类??
生:味浓(重)??味淡(轻)?
师:现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两种饮料:咖啡和茶,与同学们一起品尝。?
生:讨论(略)?
师:小结?
咖啡——色泽浓烈 强劲持久的兴奋
茶——怡悦清新 回味清甘?
师:有人喜欢喝咖啡,有人喜欢喝茶。确实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作者更欣赏淡,对自己的身心有裨益。?
师:请以“茶”为话题,想象一个人生场景。?
生:略
师:(引导学生提升)人生在世,什么才是至美的境界?一定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吗?不用。人生犹如一幅水墨画,不需要多么浓烈的色彩,只要淡淡的几笔点睛即可。人生犹如一杯清茶,要细细品尝,才能回味无穷,于身心更是有益。如大鱼大肉吃多了,总会腻;而粗茶淡饭才是永恒,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读第14.15段。
板书:滋味美回味清甘
五、分析“哲理美”——谈情感?
师: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呢??
出示辩论题:?
看得浓好VS看得淡好?
生:辩论?
(注意分组同质,组内异质)?
参考:1.感情是靠联系的,所以看得浓好。?
2.危难时的“雪中送炭”?
3.友谊就像弹簧一样,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及适度拉伸和压缩,都会使之保持永久的弹性美。?
师:请全班同学读17.18段,看看作者的主张吧。?
生:读第17.18段??
师:作者主张“浓”好,还是“淡”好??
生:淡好。?
师:那句话最能体现作者这一主张??
生:君子之交淡如水。?
师:讲解“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水一样的清澈、干净。这就要我们在对待自己的朋友、亲人,一定要像水一样的清澈明了,而不是单单的为了某种利益而活着。?
淡的是交往,而不是情谊。如水一样平静的交往方式,却在心底时时的牵挂,时时想起。或许一个电话,或许一封邮件,或许一条短信,已表明了各自的心意。?
真正的朋友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你一把。?
六、分析“哲理美”——轻名利?
师:“君子之交淡如水”淡的是交往,不淡的是情和义。由此及彼,在“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上,我们也应能处理好“浓”和“淡”。?
生读:(PPT显示)?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
(解释: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净,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颜氏家训?
师:请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生:略?
师:(引导)人生在世,不去过分地追逐名利,只执着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一种对世事的淡然心理。所谓“物来则应,物去则空,心如止水,了无滞碍”,即一个人抖落后呈现出的平和心态。?
因而名与利,成与败,我们要学会“适度”的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美德”,不要把名和利看得太重,掌握好“得与失”的度,我们就会一身轻松,就没必要烦恼。?
板书:哲理美淡泊致远?
七、小结提升?
师:“淡泊致远”已然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了。请齐读第22-24段。?
生;读22-24段?
师(小结):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所以说“淡泊是一种人生态度,淡泊是一种气度,淡泊是一种修养”。?
板书:求淡美,得禅趣?
八、作者简介?
师:文如其人,美文的作者李国文,也是一位非常淡定的作家。他对名誉、地位和评奖一概看得很淡。被压抑二十年重新执笔,并以写作为生,以写作为乐,从不计较别人对他作品的评断论长,即使成为文学获奖户,也坦然面对。正因为他对物质无欲,谦和平静,宽容少妒,因此被称作“弥勒佛”,笑口常开。?
(PPT显示)作者简介?
李国文,小说家,散文随笔作家。1930年生于上海。曾任《小说选刊》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获首届矛盾文学奖)、《花园街五号》、《危楼记事》(其中《之一》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其中《月食》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没意思的故事》、《电梯谋杀案》《洁白的世界》《都市的黄昏》、《涅槃》(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专门从事随笔杂文写作,出版过《骂人的艺术》、《苦瓜苦瓜》、《楼外谈红》《淡之美》《大雅村言》(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获首届华人传媒文学奖)、《中国文人的活法》、《李国文说唐》、《文人遭遇皇帝》等著作。?
九、布置作业?
1、仿写:《??之美》(如:少之美、小之美等)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学会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二、作者简介
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三、整体感知
1、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他对桥的喜爱是否有其独特的视角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眼中桥之美在何处?
明确: “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本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明确:作者列举了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小结:作者就是借助对这些桥的具体说明详尽的阐述了他所认为的桥之美,即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四、研读与赏析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让学生学习观赏四幅桥之画面,理解桥要与周围环境既对照又和谐才能构成美景。
芦苇石桥:密密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感觉舒畅。
细柳拂桥:柳枝的动、细弱、年年发芽和石块的静、厚重坚硬、历久不变形成对比。令人销魂。
长桥卧龙:在宽阔的水面上的长桥,打破了单调的背景,整个环境充满了灵气和生命。宛如史诗。
风雨廊桥:廊和厅的安闲自在和亭下水流的湍急、山峰的险峻又形成对照。形式独特。
五、拓展延伸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武术视角来认识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既是对武术文化中优秀精神的新一轮的回归,也是传统文化在融入当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创新。回归使我们重新找到武术文化思想的价值,创新则给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活力和动力。重新审视和探究武术的和谐价值体系,对于促进繁荣稳定、公平正义、人民幸福、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 和谐的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给“和谐”下的定义是:协调;配合适当。要准确把握和谐的含义不仅要知道和谐的字面意思还必须找到其文化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字最早出现在金文当中,足见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从《尚书》中的“协和万邦”到《易传》中的“保合太和”;从《诗经》中的“既且和平”到《国语》中的“和合五教”;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道家的“和合万物”到佛家的“因缘和合”;从西汉董仲舒的“和者,天地之正”到宋明理学家的“民胞物与”,没有哪家哪派不认同“和谐”,不褒扬“和谐”,不呼唤“和谐”。由此看来,“和谐”寓意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具体而言,就是“相通”、“统一”、“协调”、“和睦”、“仁爱”、“公正”、“和平”。重和谐的思想就是希望首先达到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进而扩充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其思想反映在作为个体的人上,体现的是“身心交益,内外合一”;其思想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的是“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其思想反映在人与人关系上,体现的是“平等互助,团结协作,仁者爱人”;其思想反映在人与社会关系上,体现的是“崇尚正义,维护公平”;其思想反映在国与国关系上,体现的是“睦邻友好,和平共处”。
由此可见,和谐,即协调一致,是一个从对立到统一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美好的状态。在这一点上,和谐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论一脉相承。
3 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3.1 人身心内外的和谐
身心的和谐是性命双修的方法,古人说:“存心以养性,修身以立命”。《内业》云:“心全于中,形全于外。”身与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反映到武术上,就表现为外练与内修的统一,即外顺内和、内外兼修。外顺要求用力顺达,做到“明三节”、“顺三节”。如少林拳和心意拳要求“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和是指大脑和生理机能的有序结合。如少林拳和心意拳要求“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外六合就是外顺内和思想的典型代表。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如“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炼精神气力功”。身心交益,和谐统一,是武术和谐价值观的思想结构基础,也是中国武术和谐思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3.2 人与自然的和谐
远观近择,取象比类是古人认识自然最直接的方法。古人认为人与天是相通的,故武术哲人效法自然,在拳法中融入自然的元素,达到了武术与自然的相通、和谐。如心意拳的一气、二仪、三节、四梢、五行、六合、七拳、八方、九心、十形与自然法则是一一对应的。仿生是武术效法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仿生最为典型的是长拳的十二型;动物仿生有很多,如少林拳的“狮子抖毛”、“铁牛耕地”等;太极拳的“白鹤亮翅”、“野马分鬃”等;心意拳的“虎扑双推掌”、“野马盘槽”等。另外,传统武术传授的内容和负荷会随着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敛、冬藏的规律有所改变。由此可见,武术无论在其理论方面还是在武术拳种、技术动作上或是在传授、习练方法上都非常重视人体和四时、气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武术的自然和谐观是人类探索自然的精神动力,同时自然也将科学食粮赋予了人类。
3.3 人与人的和谐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形成了许多礼治的思想,这些思想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习惯,促进了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建立。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武德是武术的灵魂,崇尚武德是武术界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门规作为一种制度规范,是武德思想的物质附属物,如“四不传”、“五不传”、“八不传”、“十不传”等,又如《少林七十二艺炼法》中“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中国传统武术对习武之人在德行上的约束,其实是在指导武术人在习武之时应以与人为善、大济天下为己任,而不应之是与人争斗、逞勇斗狠,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武术人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
3.4 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作为个体的人在面对社会时应该尽力使自己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从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思想主张兼济天下、忧国忧民、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种思想渗入到武术文化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侠精神。而这种精神也鼓励着中国武术人在面对国家危亡、民族尊严受到威胁和百姓陷于水火之中时,用自己高超的武艺、赤诚的爱国之心、鲜血甚至生命践行着人与社会的和谐精神。他们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英雄。如墨家弟子均武艺高强,并信守诺言,重义轻生,皆是慷慨侠义之士。又如宋代历史上涌现出无数具有高超武艺的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再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也提到南宋的一位大侠郭靖,当时人们对他非常敬仰,但是这并不是因为郭靖所拥有的盖世武功,而是因为在面对襄阳城即将被攻破时,他不愿独自偷生,而是与千万襄阳百姓同生共死,城破人亡,用自己的一腔热血阐释了武侠精神。虽然小说具有虚构的成分,但是武侠精神却是相通的,武术人对人与社会的和谐追求是相通的。
4 和谐的武术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4.1 武术的和谐“真”
真,是指各种物种自身的自然状况及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和谐”作为描述客观规律性的概念,就是“真”。武术先哲探究自然的奥秘,师法于自然创造了武术运动技术。这一运动技术是武术的和谐文化的载体,通过一阴一阳(攻守、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等)配合运动,达到攻防的和谐转换,进而实现了人身心与自然和谐统一。这就是武术的和谐“真”。这种和谐“真”体现了武术拳理内在的自然科学性,而这种创造武术和谐“真”的实践活动蕴含和符合客观规律性。这就是武术和谐“真”的本质。在古代武术直接服务于军事战争,原因是武术的技击性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在文明的今天,取舍武术的技击性则成了武术发展的难题。实际上,攻防作为武术的立身之本,和谐之“真”应当长期存在,因为和谐“真”是实现“善”和“美”的前提。武术的和谐“真”是武术发展的基础、核心、本质和本源,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的上层建筑才是武术的“善”和“美”。
4.2 武术的和谐“善”
善,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的或有益于人类的功利价值。“和谐”作为表达主客体相互关系的概念,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价值的实现,具有善的本质。“善”表现了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中国传统武术对习武之人在德行上的约束,旨在于指导武术人在习武之时应以与人为善、大济天下为己任,而不应之是与人争斗、逞勇斗狠。这就是武术的和谐“善”。武术的和谐“善”充分证明了中国传统武术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即对和谐“善”的追求。武术的和谐“善”是武术美的灵魂,违背了善,也就失去了美。这在中国文化中成为武术家的本质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武术只求与自然的和谐显然是不够的。武术与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是当今时代必需的,它们的和谐会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建设、道德文明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4.3 武术和谐之大“美”
从汉语言学的角度,“美”字最早见于殷商的甲骨文。东汉时代的许慎在《说文》中解释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给膳也。”徐铉注释说:“羊大则美,故从大。”可见古代事物的美与其实用性是分不开的。如今武术的技击性和实用性在一天一天地被人们所淡化,时代的变迁使然。但是,作为武术本质的技击实用性(即,和谐“真”)依然要长期存在,因为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人文精神。从美学的角度,武术的“和谐美”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之上的美,一是客观的,二是社会的。美的客观性决定了武术技术的相同性;美的社会性决定了武术文化的差异性。这个原理告知世人:一方面,由于中国武术技术与国外搏击技术的相同性,人们对武术的奥运化是可能的,竞技武术的发展是强有劲的;另一方面,中国武术的和谐美必需依靠中国社会背景而发展,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传统武术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反映了东方人与西方人不同的和谐价值观。所以说,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发展是一条好路,传统武术的和谐精神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有益补充。
“和谐”作为表达主体主观感受的概念,就是“美”。以往武术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谓之“大美”。但是,真并不等于美。“美绝不单纯决定于物的自然属性,而决定于它的自然属性同人及其社会生活的关系———适应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程度与性质。”武术师法于自然的“真”在同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后,适应了人类社会的需要,与人和社会相和谐,体现了和谐“善”的本质,便产生了“和谐之美”。武术的和谐之大“美”是“和谐真”与“和谐善”的统一体。
5 结语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是一种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的理想社会;和谐作为中华武术的核心价值观,是人自身身心和谐与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在武术的和谐运动中,人体内外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类的科学精神,是武术的和谐“真”;人与人和社会和谐体现了人类的精神、道德风貌,具有大众性,是武术的和谐“善”;武术的和谐“美”是武术内在科学性的人体美和外在和谐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美,是武术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体现了民族文化性;武术的和谐之“大美”,是武术这一实践性的文化形态在体悟的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道德建设为保障,与时俱进,不断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善”、“美”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朱有志.和谐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