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账业务规范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银行对账业务规范(精选7篇)

银行对账业务规范 篇1

作者:王景华 戴细毛 吕相军 刘美瑞加入日期:2005-11-4新知税收网

银企对账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措施也必须是多层次、全方位的。除需要深化改革,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企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完善银行资金管理外,还需要从微观金融领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银行—企业账务运行透明度。

(一)建立银行—企业双方的机构激励机制,确立银企对账工作地位

实行银企面对面对账是银行结算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银企双方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高核算质量,维护国家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银企对账的主体是银行和企业,它既不是银行为企业对账,也不是企业为银行对账,而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相互对账。银企双方都应切实把它当作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监督、制约措施,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银企双方都有必要,有义务去组织力量,以保证对账工作的认真、及时、深入、彻底。由于银企对账工作是成百上千的企业只与一个银行对账,因而银行必须在对账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实现银企对账的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设专职对账员,划分职责权限,并建立考核制度。从安全角度考虑,银企都必须安排非直接经营账薄的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同志长期担任对账工作。要特别强调这项工作的质量要求,切实做到银行对账单、单位往来账和余额调整表三者见面核对相符,并注明未达原因。对账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各种面对面对账方式,坚持见面对清,坚持深入企业核实未达账项,发现违纪违法案件要及时反映,对存在问题较多、会计基础薄弱的单位,要加强联系,进行辅导,必要时可配合这些单位的领导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二是进一步提高核算质量,切实减少以至杜绝差错事故发生。对有关人员要不断加强政治、业务及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提高核算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同时,应在不违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简化手续,方便开户单位查询、查账并及时予以答复,以便使企业迅速调整账务,为银企对账奠定基础。三是对目前存在的未达账项,分别情况尽快予以解决。对一年以上的未达账项,应限期解决,或挂入企业应收应付账内,原则上不允许列入银行往来账内。对在规定期限积极清理解决的,银行负责帮助查找。对连续一年未发生业务往来或找不到单位下落的停业、撤销、吊销营业执照的单位账户,银行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或主管部门处理遗留问题,一个月没有答复的,应将其列入284其他应付款科目“久悬未取”账户处理。同时要整章建制,标本兼顾,从根本上杜绝新的未达积账,使清理未达积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采取措施,强化监督,为银企对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目前实际情况,是否可以考虑以协议形式把银行和企业联系起来,明确银行和企业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使银企双方都来关心未达账项的处理,也可以配合企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一起,结合企业升级、达标和信用评估等对银企账务核对工作进行评价考核,对做得好的单位,银行应在信贷和结算上给予某些优惠政策。对管理混乱、未达账项居高不下且不积极清查、清理的企业,则予以降级、不予达标处理。财政、审计、银行及企业主管部门

要相互配合,共同加强监督检查。

(四)实事求是地核定对账考核指标

考核期可定为一年,全年对账面必须达到100%。在年内可视具体情况灵活分期确定对账单位。对银行往来频繁的可每月(或每季)核对一次。还要采取不定期的抽查方式,及时进行跟踪检查,发现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账目不符或出现问题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和人民银行有关账户管理的规定

人民银行要加强对企业开户的管理,严肃结算纪律,维护结算秩序,禁止乱拉、私立企业黑户,对采取不正当手段私开账户、多头开户或随意延压、截留资金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严厉制裁。同时,要大力宣传、贯彻落实《会计法》,提高企业财务核算质量,严格改造银行结算服务、监督职能,改变银行在银企对账中所处的被动地位。

(六)搞好综合反映,以便监督、决策

银行对账业务规范 篇2

银企对账外包是指在商业银行与客户定期进行账务核对、调平双方账户的对账工作中, 将原由银行负责的对账单寄送和回收等业务活动委托给专业票递机构的管理模式。本文调查发现, 本省辖区各股份制商业银行银企对账外包管理呈现以下突出特征:一是同城客户对账采用外包模式。对于同城客户对账单的寄收, 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做法基本一致, 均采取外包的方式进行。二是异地客户对账外包占比相对较少。对于异地客户对账, 山东省各股份制银行对账单发送和回收均实行外包的占比60%, 如兴业、浦发、华夏等银行;发送外包和自主回收对账单的占比30%, 如招商、光大、浙商等银行;发送和回收均自主完成的占比10%, 如渤海银行。三是银企对账单多由票递机构印制。辖内股份制银行中自行印制对账单的机构仅占20%, 如光大、渤海等银行;将对账数据提供给票递机构由其印制对账单的占80%, 如中信、民生、深发等银行。四是部分机构对账数据未做加密处理。将对账数据提供给票递机构印制对账单的股份制银行中, 75%的机构对数据进行了加密处理, 另有25%的银行未对对账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二、银企对账外包存在的问题

1. 重点业务环节风险管控松懈。

部分银行为减轻对账工作量而过度依赖对账外包模式, 个别银行甚至简单地采取对账全外包模式, 将需上门对账的重点账户对账业务全部委托给票递机构, 导致银行自主风险防控措施明显弱化。如个别银行不仅将对账单票递外包, 还将对账单回执的收集整理、企业印章核验、核对对账结果及统计对账率等业务外包, 银行仅负责从系统中提取账户数据发送给票递机构, 以及对账单的归档等工作, 将发挥防控风险关键作用的对账环节交由票递机构负责, 虽减少了银行对账工作量, 但潜藏着客户信息泄露、账户信息作假等风险隐患, 失去了风险把控主动权。

2. 对账外包协议设计问题多。

一是相关指标约定未能达到对账管理制度要求。由于部分票递机构对账服务能力有限, 个别银行在签订对账外包服务协议时放宽对票递机构派送或回收对账单期限、重点账户对账单回收率等指标的硬性要求, 甚至低于内部制度规定。如某银行总行制度规定重点账户对账率应达100%, 而该分行与票递机构协议约定的回收率仅为95%;某银行总行制度规定对账单回收期限为发送后20日, 而该分行与票递机构协议约定的回收期限为发送后30日。二是重要对账环节约定不明确。部分协议对票递机构的工作流程、服务标准、责任义务、外包争端的解决机制等环节未作明确规定;部分外包协议对票递机构首次派送或回收对账单失败后, 是否进行二次投递及相关时限均未作明确要求, 影响对账质效。三是对票递机构协议执行效果条款约定不明确。如部分对账协议未对票递公司对账单邮寄和回函数量及详细清单、季度报告等服务的期限作明确要求。四是对外包业务审计和检查条款约定不明确。山东省股份制银行中有3家行未约定银行对外包业务进行审计和检查条款, 有5家行未要求票递机构做出配合银行接受监管部门检查等承诺, 使对账外包业务风险管控脱离银行和监管部门的掌控范围。

3. 客户对账信息保密措施不严。

一是银行保密意识有待提高。个别银行发送对账数据包前未对数据采取有效的加密措施, 直接通过互联网或人工交接存储介质等方式传送对账数据包。二是保密制度约束不足。个别银行对账外包服务协议中保密条款流于形式, 关键条款如客户信息的泄密责任及相关责任追究规定不明确, 客户信息一旦发生泄露, 相关法律风险较高。三是票递流转环节泄密风险高。个别票递分公司不具备打印和封装对账单的能力, 需将对账单数据包发送至总公司, 由总公司统一印制封装后发回分公司进行票递, 增加了数据包在总分公司间两个传递环节, 延长了票递时间, 增加了数据泄密的风险。

4. 票递服务有待规范提高。

目前, 票递机构主要是地方邮政企业和少数专业票递公司, 专业化服务水平良莠不齐, 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和统一监管, 票递服务水平难以有效提升。一是地方邮政企业票递人员配备不足, 票递时效存在延迟现象。二是专业票递公司工作流程不够规范, 内部管理相对薄弱, 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三是票递服务市场有待规范, 目前票递公司对账业务准入缺乏统一标准, 票递公司对账业务开展缺乏有效监管, 甚至个别票递公司是否具备对账服务资质存有争议, 潜藏法律风险。

5. 银行内部协作机制不完善。

银企对账工作涉及会计、法律合规、公司业务等多个部门, 应由各部门协作配合完成。但目前部分银行的内部相关部门协作意识淡薄, 甚至片面认为银企对账完全是会计部门的职责。如有的银行法律合规部门仅负责对账服务协议文本形式上的审查, 而对于协议中隐含的合规风险未能按照总行对账管理制度要求进行严格审核把关。有的银行在对账单寄送失败情况下, 公司业务部门未及时采取上门查访、电话核实等后续跟进措施, 与会计部门联合查证客户信息的协作机制不畅通, 造成对账效率低下。

6. 对账业务交接审查不规范。

部分银行未能按照对账管理规定, 建立与票递机构寄送或回收对账单等资料的交接登记制度, 造成对账单寄送或回收的清单记录缺失或不完整, 银行对账率统计缺乏依据。部分票递机构工作人员以个人签字代替业务印章签收或交付对账单收发, 相关责任难以界定。另外, 部分银行对账外包业务审计检查缺位, 对对账外包业务中法律、合规等潜在风险认识不足, 缺乏对账外包业务的内部审计和业务检查。如2011年辖内11家股份制银行中, 有6家行未开展过对账外包业务审计, 5家行未开展过对账外包业务内部检查, 4家行未开展过对账外包业务尽职调查。

三、对策建议

1. 审慎把握对账外包模式, 合理界定服务范围。

督促商业银行正确认识和评估对账管理现状, 在风险管理水平允许的前提下, 选择具有合格资质的票递机构委托对账外包工作。严格按照监管部门和上级行相关要求, 落实上门对账制度, 将对账外包工作范围严格限定于对账单的寄送和回收等票递服务范围内, 不得由票递机构负责或参与对账单回执的后续整理、核验及统计等风险防控重要环节, 牢牢把握风险防控主动权。

2. 完善对账外包服务协议, 加强考核约束评价。

督促商业银行严格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等监管要求及总行对账管理制度, 制订完善银企对账外包服务协议, 明确对账外包相关指标、重要环节以及审计检查等条款。加强对账外包服务履约考核, 严格对账率统计口径, 通过准确计算对账率及时监测账户风险, 建立票递机构的履约后评价机制, 按季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合同到期后续签的重要参考, 保障对账服务协议履行到位。

3. 加强对账外包保密管理, 严防客户信息泄露。

一方面, 要完善银行部门间协作机制, 前移对账外包协议审核关口, 与票递机构签订对账客户信息保密协议须先经法律合规部门审核, 明确保密条款、泄密法律责任及相应赔付标准。另一方面, 改进对账数据保密技术和流程,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对账数据包的加密水平, 对于采用人工方式传递对账数据存储介质的, 要建立并严格落实双人现场传递、现场验收打印、封装等制度规定, 严密对账数据包交接手续登记, 严防客户信息泄露。

4. 加强对账外包监督检查, 强化业务风险防控。

督导相关商业银行将对账外包管理的风险管理列入内审或检查重点, 定期开展对账外包管理的审计检查;定期开展对票递机构管理能力、财务稳健性、服务质量及对其他银行外包服务情况的尽职调查, 防范外包机构服务质量不足引发的风险;定期开展对账外包服务质量评估及业务检查, 切实将外包对账业务纳入日常风险管控范围。

摘要:近年来, 各商业银行由于缺乏银企对账业务管理的有效手段, 委托地方邮政企业或专业票递公司 (简称票递机构) 办理对账服务成为普遍做法。该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银行对账工作量, 节省相关费用和人力, 提高对账工作整体效率。但监管发现, 部分商业银行外包对账管理松懈, 票递机构良莠不齐, 潜在较大的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对此, 对山东省内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账外包管理情况进行专项调查, 深入分析该业务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银行对账业务规范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银企对账 风险 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务随之增多,各家商业银行也随之加强了对银行业务的管理,银行对账作为保障银行资金安全的重要方面,需要加强重视。各家银行通过不断的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了一系列具体工作方案,极大程度上促进了银行银企对账的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银企对账依然存在诸多风险,威胁着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尤其是当前的中小商业银行,经常出现银行结算案件,这种情况不但给银行和用户带来不小的损失,还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声誉的损害,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通过卓有成效的手段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银行银企对账制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银行对账概述

(一)概念

银企对账即指商业银行的会计或者运营管理部门把银行记录的客户账户资金变动情况与客户自己保存的账户资金变动情况相比较,以查找出两者之间不一致的账户信息,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银行对账可以最大限度上保证客户账户资金的准确性,保障资金变动正常化,及时有效的防范风险[1]。银行银企对账主要存在这样几种形式:面对面对账、电子对账、电话对账以及网上银行对账等四种形式。

(二)功能

首先,银企对账可以不断推进银企双方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完善。科学合理的银企对账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遗漏问题以及非法挪用公款的现象,将非法行为扼杀在摇篮里。银企对账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提高银行企业双方的资金安全,促使银企双方的自控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可以不断提高银行与企业两者的账目准确性。企业与商业银行的账目主要是针对同一项目而进行的账目登记,因此,企业与银行如果能在账目数据以及账目记录结果方面保持一致,企业与银行的账目准确性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但现实情况却是,企业与银行由于所处的领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而账目记录方式也存在差异,同时资金到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缓冲,因此,银行账目与企业账目必将存在不相符的情况。建立高效准确的银行银企对账,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账目问题,进而提高账目准确性。

最后,银行对账可以较好的把握客户需求,拓展银行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开展银行对账业务,可以向客户展示自身规范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作风,获得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信任。除此之外,通过银行员工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很好确认客户的业务需求,了解其资金状况以及产品信息等,并依据客户实际向客户展示合适的金融产品与银行服务,最终实现银行与客户的“互利共赢”。利用银行对账,可以促使其深入了解客户需求、要求,从而不断完善自身业务,拓展业务新领域,促进银行的不断发展[2]。

二、银行对账存在的风险

(一)落后的对账方式

一方面,我国当前的管理模式比较落伍。银行所服务的企业当中不乏一些小型企业,这个类型的企业办公都比较灵活,其办公地点与企业注册地点有时并不一致。在银行所保存的柜台印签卡信息中,往往是企业的注册地址,这就使得信件不能及时递送到企业而被退回,严重影响银企对账业务的开展。除此之外,部分银行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部分对账人员同时兼任银行记账工作,这将极大程度上影响银行银企对账工作。

(二)对银企对账缺乏足够的认识

虽然现阶段的各家商业银行对银企对账足够重视,但对银企对账的过程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即使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对银企对账进行负责,账单的发出率以及回收率依然很低。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对银企对账的财务状况缺乏足够的重视,忽视银企对账的内部控制工作,过分追求效益,导致银企对账的风险逐渐增大。除此之外,银企工作者对银企对账的重要性缺乏认知,仅仅认为银行对账只是一种会计手段,并未将其上升到检测资金安全的高度上。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认为银企对账只是银行的成本部门,利润效益并不高,因而并不重视对账工作[3]。

(三)银企对账缺乏监控机制

当前的银行对账没有一套系统的风险监测机制,容易导致操作过程中的风险。银行工作人员在与企业对账过程中,经常出现记账与对账兼职岗位现象,缺乏全面的风险监测机制,这样容易导致风险隐患。

三、防范风险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模式

银行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好企业客户信息资料的维护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模式。第一,要做到与企业客户及时有效的沟通,定期检查与更新,确定银行对账工作各项事项,并及时更新客户资料。第二,利用电子技术不断创新银企对账模式,对于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疏忽而导致的不良影响,银行应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及时发现对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银行损失,银行也要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第三,企业应该加强岗位职责,尽量避免兼任现象,这样做有利于及时发现银行对账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账户资金的安全性以及对账工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二)积极沟通,宣传银企对账的重要性

首先,银行管理人员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各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宣传银企对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可以通过派发传单、上门宣传以及银行柜台宣传等方式对银企对账的作用进行宣讲。其次,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银行高层要努力把对账宣传工作落实到企业内部,增强对账业务认知度。

(三)提高银企对账效率

银行工作人员要严格对账户进行管理,以大幅度提高银企对账效率。首先,银行要依据不同账户的资金变动情况对客户进行甄别分类,以减少资源占用;其次,利用电子技术对银行对账资源进行整合,降低银行对账成本,提高对账效率。

四、结语

近年来,银行金融案件频发,部分是由于银企对账工作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种案件的发生就要积极做好银行对账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3,8(23):34-45.

[2]苗言.浅议银企对账问题及对策[J].河北金融,2013,6(13):78-83.

银行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报告 篇4

一、各分管领导的“复命“精神

我行从20xx年开始,为认真贯彻落实(20xx)5号和中办发(20xx)3号文件要求,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明确责任方面

我农村合作银行,总14个支行一道,建立各分管组织“首脑”负总责的信访工作,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责任制各管领导分管亲自抓。进一步完善各层工作人员的信访工作,认真制定信访工作每个细节的实施方案,把信访工作列入了经管工作的重要地位,并让各阶层同志认真学习,并做好“复命”精神,以此成功贯彻落实好(20xx)5号和中办发(20xx)3号文件要求。

(二)完善接访责任制

(我行现已行文了,建立专门接访的领导干部,并即将出稿)做到谁接访、谁负责、谁跟进、谁处理,并以“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做到了及时研究,及时解决信访各层次工作存在的问题,层层落实信访工作,机关干部层层下访,及时解决信访各层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马上在问题现场开总结、研究会议,让各层工作人员提出建议和工作心得,并让各阶层同志都要处于居安思危的工作心态中。

(三)完善信访信息建设

建立了健全的信访督查、信访户回访和信访调研,软硬件设相结合,严格落实信访工作管理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建立起监管部门与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热线,及时掌握各行动态,定期排查不安定因素,就地化解矛盾,把矛盾灭杀于摇篮之中。

(四)认直落实工作原则

认真落实“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把工作任务明确各科室,设立专门的研究、处理场所,强化排查调处,及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我农村合作银行,总14个支行一道,各管领导分管亲自抓,自20xx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接收信件接近20封,(20xx年5封,20xx年11封,今年到当前为止2封)接访工作成功率、处理问题案件与日俱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层管理制度改革和有关业务工作需再进一步加强,各行信息化沟通建设相对落后。

二是极其个别上访心态不端正。对同时间、同一问题,多次反复上访。有的为了达到个人利益目的,利用重大活动、传统节日、市、省、全国“两会”期间,择机到市、去省、赴京上访,甚至有的心态不平,结伙上访以引起重视,最终给社会次序带来不安。

三是误认为上访的级别越大,效果就越好。抓住瑕疵,不断上访,有些问题的处理结果是正确的,但极其个别的一些当事人,却抓住执行中存在的瑕疵,如手续不规范、文字有误、承办人员言行有失公正等到处上访、控告,最终给各工作单位带来重复无效,而又无意义的大工作量和工作任务。

三、日后改进措施

(一)创新各行管理机制、强化各综合素质

克服全局意识不强、缺乏战略思维、不能妥善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等倾向。做到每位同志都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把解决现实性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改革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提高各阶层同志综合素质。

(二)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完成工作任务

明确班子成员和干部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首先要把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让实绩说话。其次要加强督办,确保重点难点工作落实到位。再次要重视加强信访工作,要着力解决信访中的突出问题,制定标准的信访答复口径。要加大排查力度,对信访问题,要严格落实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及时妥善解决。

(三)创新管理平台,灭杀问题于摇篮之中

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的建设,建立了健全的信访督查、信访户回访和信访调研,软硬件设相结合,建立起监管部门与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热线,及时掌握各行动态,定期排查不安定因素,就地化解矛盾,把矛盾灭杀于摇篮之中。

虽然我行在信访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样也无法掩饰仍然存在的种种不足。让各阶层人员,保持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不断充实自我,提高个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做好各项工作而努力!

银行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报告2

为进一步规范信访基础业务工作,提升信访工作质量和水平,落实全国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工作及自治区、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我会信访基础业务工作实际,开展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整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切实抓好信访基础业务工作

我会对信访工作十分重视,为了切实抓好信访基础业务工作,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主席宾琳同志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1名副主席具体抓好信访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信访工作。

(二)认真做好信访案件的处置工作。

我会将信访案件处置、努力化解信访引起的矛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xx年下半年以来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案件5起,做到了件件回复或告知信访人。同时还按时、按质地办结上级妇联转来的案件,未出现任何拒办、拖办的情况。加强初信初访的排查调处工作,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调查排处,摸清情况,掌握动态,及时发现信访苗头,及时处置,确保把问题化解在本范围之内,无一出现越级xx,重复xx的案件,做到了让群众满意,让社会认可,让领导放心。

(三)完善工作制度

一是完善了《信访工作制度》保证信访工作有章可循,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制度,定期对区进行排查;三是建立了工作报告制度。加强信访工作报告,特别是典型、重大的信访信息,力求做到不过夜。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对策

一是经费落实不足。经费的缺乏,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对妇女信访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信访工作经费投入力度,从而改善接访工作环境。

二是信访员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高素质的信访员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条件,我们将有计划的对信访员进行法律、信访接待、心理咨询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信访员接访水平。

三是调查研究力度不够。不深入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将加大调研力度,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妇女群众最盼、最忧、最急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拓展代理范围,丰富帮办内容,深化帮办服务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为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不懈努力。

银行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报告3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环保厅的具体业务指导下,我局环境信访工作狠抓责任落实、加强排查调处、强化调查研究、严格信息报送,把实现好、维护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群众工作为重心不动摇、以事要解决为核心不放松、以提高信访工作效率为根本,在不断提高信访事项的办理质量、巩固信访渠道、维护信访秩序、强化工作责任、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信访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关于开展环境信访工作检查的通知》(川环办发〔20xx〕222号)要求,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对环境信访工作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环境信访基本情况及分析

20xx年1-8月,我市环保系统共受理群众诉求973件。其中来信183件、来访28件76人、来电736件(含“12369”热线电话)、网络投诉26件,其中水污染77件、大气污染368件、固体废物17件、噪声污染467件、电磁辐射1件、三产污染15件、畜养、农药化肥污染1件、其他类12件、建设项目类1件、发明建议类1件、环境监测类1件、咨询类5件、其它7件。截至8月28日,已办结完毕966件,办结率99%,其余7件尚在办理中。

从我市受理基本情况来看,今年1-8月受理量同比下降约17%,信访形势有所好转,但信访工作任务仍然繁重:首先,来电信访投诉仍占主要部分。当前电话热线举报渠道较多,群众可通过“12369”环保热线、“12345”市民热线以及我局公布的其他电话进行投诉,电话信访量大;其次,噪声污染类投诉仍然居高不下,其中以夜间施工噪声类居多。由于我市大批商品住房的修建,夜间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时有发生,群众投诉较多,且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类问题易反弹,加之存在监管薄弱等原因,导致此类问题一直成为热点和难点;再次,超期办理信件较多,影响整体办结效率。我市绝大多数群众诉求均涉及东区范围,而东区环保部门人员紧张,与工作量不成正比,导致一些信件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一些群众反复投诉,使得东区范围内信访超期信件增多,影响我市整体信访按期办结效率。

二、主要开展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责任处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同时将信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对领导干部的信访工作考核,落实工作责任;二是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访维稳领导小组,落实了环境信访工作机构、专职干部和人员;三是在节假日、汛期、两会等特殊时期和敏感时期,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值守制度,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及时响应和应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力度

初信初访工作是信访工作的主要部分,我局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工作,不断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力度:一是实行首办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限期解决初信初访问题;二是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和回复率。要求每件初信初访信件必须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坚决杜绝调查不及时、敷衍了事、查处不到位等现象,要求当月信访件办结率为100%,信访回复率100%;三是加强督查督办。对于不能按期办结的信访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重复投诉的信访问题,加强督办力度,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进行现场督查,以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

(三)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1.建立信访月通报制度

今年以来,我局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实行信访月通报制度。以月为通报时段,对每个时段的信访受理统计、工作动态、办理较好的信件、未办结的信件等情况在全市环保系统通报,并呈市局各领导阅示,引起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加强督导批示,提高信访办理质量和效率,促使我市环境信访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2.建立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我局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工作作为信访重点工作开展,印发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方案》(攀环发〔20xx〕155号),明确了领导范围、工作方式和接访下访工作要求,同时制定了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时间安排表。另外,我局建立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台账,截止目前,我局领导共接访6件49人次,下访5次。

3.建立信息报送工作机制

为保障我市环境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我局主要建立了以下信息报送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报送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要求各属地环保部门定期对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对排查化解出的问题,要及早、就地化解,同时对信访突出问题进行梳理,消除涉稳隐患,并及时将排查梳理信息报送市局,以便掌握全市环境安全情况;二是建立报送平台。在环境敏感期、重要时间等要求各县(区)信息联络人员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要求及时将辖区环境安全稳定信息统一报送市局“12369”环保热线受理中心,发现有异常或突发情况,及时上报;三是实行局领导干部值班制度。今年年初,我局制定了法定假日值班安排表,对20xx年各个节假日时段均安排了领导干部坐班值守。

(四)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

今年,我局在信访渠道方面主要是做好巩固工作,切实保障信访各渠道畅通:一是畅通来信来访渠道。坚持来访必接,有信必回。对群众主动来访,做到热情接待、微笑相迎,详细记录群众的诉求并及时进行办理和回复。对群众来信,尽快办理并与来信人进行联系沟通,使群众诉求及时得到回应。二是畅通“12369”环保热线电话,做好24小时人工值守工作,确保不漏接群众来电。对有群众反映热线电话无人接听类问题,及时核实情况,并纳入信访通报事项里。三是拓宽网络诉求渠道。今年,我局除了稳固已有网络渠道外,还按照国家环保部的统一工作部署,开通了微信举报平台,增加了网络举报投诉渠道,实现了群众诉求渠道多样化、自主化、效率化。

(五)加强对上级部门转办、省厅转办信件的办理

20xx年1-8月,我局共收到市级部门转办来件7件(含领导批示信件4件)、省环保厅转办信件6件(含四川环保网领导信箱5件),目前均已办结完毕,且未再接到群众的重复投诉。此类信件,我局历来高度重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进行督查督办,严格规定办结时限,要求属地环保部门及时对信件反映内容进行调查处理,核实群众反映情况,并做好群众沟通工作,正面回复群众诉求,确保不因调处不到位、回复不及时而造成群众的再次投诉,同时也保障了群众的正当环境权益。

(六)着力化解重点环境信访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共有以下两件信访突出问题:

1.东区银江镇密地村村民反映攀钢集团新钢钒股份公司废钢厂和攀宏钒制品厂的相关信访问题

今年3月以来,我局先后4次接访了东区银江镇密地村村民杜国琼等10人上访反映攀钢集团新钢钒股份公司废钢厂和攀宏钒制品厂的相关问题。市、区两级环保部门高度重视该问题,领导干部带队前后多次到企业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深入基层一线,了解企业情况,走访群众,面对面与上访人员交流沟通。在开展噪声监测的基础上,我局还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力求解决问题,但因该信访问题涉及情况复杂,存在多个问题,又涉及多个职能部门,解决难度非常大,且单靠环保部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结合实际情况,为促使群众反映问题尽早得到解决,我局已将详细情况书面报告市委群工局,并建议责成东区政府牵头处理,切实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2.米易县白坡彝族乡姑表村村民再次上访反映凉山州德昌县大路槽乡稀土选矿厂废水污染环境问题

今年2月11日,我市米易县白坡彝族乡姑表村村民上访到国家环保部,强烈反映凉山州德昌县大路槽乡稀土选矿厂排放废水对姑表村200多户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问题。该问题自20xx年以来,已有村民先后多次上访反映,但由于问题成因复杂且涉及跨界污染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我市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无管理权,致使问题至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期间,省环保厅多次组织督导组到凉山州和攀枝花市两地督办,我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均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专题会议,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人民政府。米易县和德昌县政府于4月28日就此问题对接和座谈后,达成了初步解决方案,并迅速落实措施。目前,该问题已大致得到解决,群众未再进行上访,我局已责成米易县环保局及时跟踪掌握动态情况,做好群众沟通安抚工作,并积极协调配合凉山州环保局,促进问题化解,同时积极向省环保厅及市人民政府报告该事件的工作进展情况。

(七)狠抓信访督查督办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不断强化信访督查督办工作,把信访督察督办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一是定期对转办信件进行梳理,对未能按时回复和超期未回复的信件,进行催办,加快办理速度;二是通过信访月通报制度,将当月以及本年累计未办结信件纳入通报,并呈全市环保系统各单位领导阅示;三是对领导批示、反复投诉、群众反映强烈、化解难度大的信访件,实行领导亲自率队进行现场督查。今年上半年,我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驰同志几次率队分别对凉山州德昌县大路槽乡稀土选矿厂废水污染环境问题和攀钢集团新钢钒股份公司废钢厂、攀宏钒制品厂等相关信访问题进行了亲督实查,切实找准问题根源,制定化解措施,加大协调解决力度,促使信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八)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

20xx年我局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在做好日常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对辖区范围内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加强对重点、难点、疑点类信访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的排查梳理,做到超前防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及早发现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将各类矛盾和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排查出来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及时交办属地环保部门,并要求其落实包案领导、责任科室和稳控措施,限期解决。截止目前,我局共排查出1件矛盾纠纷和涉稳案件,该件为米易县白坡彝族乡姑表村村民上访反映凉山州德昌县大路槽乡稀土选矿厂废水污染环境问题,现已基本得到解决。

(九)开展全市环境信访维稳专题调研

今年,我局下发了《关于开展20xx全市环保系统维稳专项调研活动的通知》(攀环发〔20xx〕139号),并于8月4日至5日,由局分管领导带队在全市环保系统开展了维稳专项调研活动。主要调研督导信访维稳工作,对信访维稳工作机构的落实、制度机制的完善、调处程序的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环境信访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我市早期规划不合理,加上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城市工业区与住宅区混杂而建,导致近年来一些环境成因复杂、牵涉范围大、涉及多职能部门类的问题时有发生。此类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程度较大,又因现行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调整,政策不断变化,因此解决难度大。而少数群众以环境污染为由不断提出走访,给信访工作造成很大困扰。

(二)夜间施工噪声投诉问题

当前我市仍有大量住房和商品房屋正在大力修建,导致建筑夜间施工类噪声成为我市环境信访主要部分,尤其是我市炳三区大量新楼盘的修建,给不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困扰。商品住房的修建过程长,持续时间久,导致夜间建筑施工现象经常发生,引发群众的多次投诉和反复投诉,增加了信访工作量。

(三)信访维稳力量依旧薄弱问题

我局积极开展环境信访维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成绩,但信访维稳力量依旧薄弱,主要体现为:环境信访维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我市信访维稳机构和人员多为兼职,信访量与调处队伍不成比例,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等,导致信访维稳工作很被动,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四、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对历史遗留问题,涉及多职能部门类信件,我局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共同研究并制定化解方案,合力化解信访难题,同时将疑难、重点类信访案件情况及时上报属地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

(二)加强对夜间施工的环境监管

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类问题近几年成为我市环境噪声污染的重要部分,下步工作中,我局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监管,要求施工方必须合法依规进行施工,坚决查处夜间违法施工行为,严格环境执法,加大惩治力度,为民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加强信访维稳基础能力建设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财政支持,努力健全和完善信访维稳机构建设,加强对现有信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同时不断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我市信访工作整体效率。

银行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报告4

根据中发(20xx)5号和xx(20xx)3号文件要求,现将总体进展,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以及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一、各分管领导的“复命“精神

我行从20xx年开始,为认真贯彻落实(20xx)5号和xx(20xx)3号文件要求,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明确责任方面

我农村合作银行,总14个支行一道,建立各分管组织“首脑”负总责的信访工作,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责任制各管领导分管亲自抓。进一步完善各层工作人员的信访工作,认真制定信访工作每个细节的实施方案,把信访工作列入了经管工作的重要地位,并让各阶层同志认真学习,并做好“复命”精神,以此成功贯彻落实好(20xx)5号和xx(20xx)3号文件要求。

(二)完善接访责任制

(我行现已行文了,建立专门接访的领导干部,并即将出稿)做到谁接访、谁负责、谁跟进、谁处理,并以“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做到了及时研究,及时解决信访各层次工作存在的问题,层层落实信访工作,机关干部层层下访,及时解决信访各层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马上在问题现场开总结、研究会议,让各层工作人员提出建议和工作心得,并让各阶层同志都要处于居安思危的工作心态中。

(三)完善信访信息建设

建立了健全的信访督查、信访户回访和信访调研,软硬件设相结合,严格落实信访工作管理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建立起监管部门与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热线,及时掌握各行动态,定期排查不安定因素,就地化解矛盾,把矛盾灭杀于摇篮之中。

(四)认直落实工作原则

认真落实“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把工作任务明确各科室,设立专门的研究、处理场所,强化排查调处,及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我农村合作银行,总14个支行一道,各管领导分管亲自抓,自20xx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接收信件接近20封,(20xx年5封,20xx年11封,今年到当前为止2封)接访工作成功率、处理问题案件与日俱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层管理制度改革和有关业务工作需再进一步加强,各行信息化沟通建设相对落后。

二是极其个别xx心态不端正。对同时间、同一问题,多次反复xx。有的为了达到个人利益目的,利用重大活动、传统节日、市、省、全国“两会”期间,择机到市、去省、赴京xx,甚至有的心态不平,结伙xx以引起重视,最终给社会次序带来不安。

三是误认为xx的级别越大,效果就越好。抓住瑕疵,不断xx,有些问题的处理结果是正确的,但极其个别的一些当事人,却抓住执行中存在的瑕疵,如手续不规范、文字有误、承办人员言行有失公正等到处xx、控告,最终给各工作单位带来重复无效,而又无意义的大工作量和工作任务。

三、日后改进措施

(一)创新各行管理机制、强化各综合素质

克服全局意识不强、缺乏战略思维、不能妥善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等倾向。做到每位同志都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把解决现实性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改革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适应的地方,提高各阶层同志综合素质。

(二)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完成工作任务

明确班子成员和干部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首先要把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让实绩说话。其次要加强督办,确保重点难点工作落实到位。再次要重视加强信访工作,要着力解决信访中的突出问题,制定标准的信访答复口径。要加大排查力度,对信访问题,要严格落实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及时妥善解决。

(三)创新管理平台,灭杀问题于摇篮之中

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的建设,建立了健全的信访督查、信访户回访和信访调研,软硬件设相结合,建立起监管部门与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热线,及时掌握各行动态,定期排查不安定因素,就地化解矛盾,把矛盾灭杀于摇篮之中。

虽然我行在信访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样也无法掩饰仍然存在的种种不足。让各阶层人员,保持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不断充实自我,提高个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做好各项工作而努力!

【银行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1.国土局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报告

2.国土局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报告

3.乡镇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自查报告4篇

4.关于信访业务的自查报告

5.信访基础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6.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7.镇信访工作的自查报告

8.信访局自查报告参考

银行对账管理细则 篇5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落实《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基本 规范》和人民银行关于加强会计结算管理、保障银行资金安全的有关规定,建立健 全统一、高效的对账体系,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根据新的《中国工商银行客户对账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客户对账是指我行通过各种渠道向客户提示与其账 户、交易相关的各类信息,供客户核对、确认并及时掌握其在我行的相关资产、负 债情况,以达到供客户核对银行账务的目的。

第三条运行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全行客户对账工作,实行统一制度办法、统一 对账运营、统一信息管理、统一系统平台、统一开发流程。

统一制度办法:有关客户对账的制度办法由运行管理部门统一制定并组织实 施。

统一对账运营:对账中心是我行统一、专属的客户对账机构,全行的客户对账 均应依托对账中心实施。

统一信息管理:对账中心建立并集中管理涵盖各渠道、各专业统一、完整的客 户对账信息。

统一系统平台:客户对账系统由总行统一规划,是我行统一的对账工作平台。

统一开发流程:凡客户对账业务需求,均由运行管理部门统一归口提交。

第四条客户对账按照“集约高效运营、内控服务并重”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客户对账实行人员独立、岗位分离。

人员独立是指各级对账中心应配备专职的对账人员负责对账工作。

工作岗位分离是指对账人员应与记账柜员、客户经理、上门收款人员、上门结 算服务人员及其他外勤人员严格分离。第二章

客户对账的组织模式

第六条我行采用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对账中心的组织模式,二级分行以下不 再设立独立的对账机构和专职对账岗位。

信用卡对账是我省统一客户对账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对账可采取独立对账的方 式进行。

第七条二级分行监督对账中心应设置专职副主任管理对账工作,同时根据对 账工作量及岗位设置要求,合理配备专职对账人员,保证客户对账工作的正常有序 开展。

第三章

客户对账部门职责

第八条各级运行管理部门是客户对账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客户对账体系的 建设;负责客户对账的统一管理;负责本级对账重要事项的核准;指导本级对账中 心开展客户对账。

第九条省行对账中心根据总行统一的客户对账制度办法制定实施细则;负责

全省各二级分行对账中心的业务指导;负责全省客户对账工作的评价与考核。主要

工作职责:

(一)负责贯彻落实总、省行对账工作制度;

(二)按规定范围、频率、方式组织全省对账中心开展客户对账;

(三)负责全省客户对账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四)负责制定对账工作的评价及考核办法,并向各级管理部门通报对账工作

情况;

(五)负责制订全省对账工作计划和措施,负责对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

(六)负责系统内往来账户的对账。包括省行与二级分行清算机构之间、省行

营业部与各支行之间系统内备付金、资金集中配置、系统内往来收支等账户的核

对;

(七)负责集中下载全省客户对账系统对账数据,汇总全辖对账信息,制作和 发送全省邮寄余额对账单;

(八)负责省行及省行营业部辖内机构在人民银行、境内外其他金融机构开立 的账户的核对,负责其他金融机构在我行开立的同业存款账户的核对;负责省行营 业部辖内符合条件的面对面对账工作;

(九)负责省行营业部辖内客户邮寄对账退信信息的整理、反馈,待相关部门 对有关信息调整正确后再次向客户发出“银企余额对账单”。对对账过程中发现的 禾达账项逐笔核查,确认未达原因,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十)负责指导全行网上银行对账I作;

(十一)负责受理客户通过电话或网上银行提出的各类咨询与投诉,及时反馈 处理结果;

(十二)建立健全对账台账,及时在客户对账系统中维护各类对账信息;

(十三)执行定期对账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第十条各二级分行对账中心主要职责

(一)负责贯彻落实总、省行对账工作制度;

(二)负责制定本级对账工作质量绩效考核办法,并向各管理部门汇报对账工 作情况;

(三)按规定范围、频率、方式组织全辖客户对账;

(四)负责建立和管理本行的客户对账信息;

(五)负责二级分行面对面对账单的打印、发放及各类对账单回执的回收,负 责及时在客户对账系统录入相关账户的客户信息和对账结果;

(六)负责上下级行之间系统内备付金、资金集中配置、系统内往来收支等账 户的核对;

(七)负责二级分行本级和辖内机构在人民银行、境内外其他金融机构开立的

账户及其他金融机构在我行开立的同业存款账户的核对;

(八)负责指导网上银行对账工作;

(九)负责本行退信信息的整理、反馈,待相关部门对有关信息调整正确后再 次向客户发出“银企余额对账单”;

(十)负责建立健全本级银企对账台账;负责制订本行年度对账工作计划和措 施;负责对本行对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

(十一)负责受理客户提出的各类咨询与投诉,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十二)负责对对账过程中发现的未达账项逐笔核查,确认未达原因,发现异 常情况及时报告;

(十三)执行定期对账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第十一条各级行公司业务、机构业务、国际业务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协助本行 优质、重点、疑难客户的对账工作;运行管理、个人金融、电子银行、信贷管理、风险管理等部门和营业网点应指定一名联系人,负责对账相关工作。各部门应建立 账户及对账信息的相互沟通和反馈机制,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对账中心。

(一)各级行个人金融业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个人综合对账业务宣传与推广; 组织个人综合对账协议的签订与维护的管理;受理个人客户对账查询并提交对账中

心;收集个人客户对账需求并反馈总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协助对账中心确认个人综 合对账单退信原因;对客户退信后的地址进行核实与维护,并将维护情况反馈给对 账中心。

(二>各级主管电子银行的部门负责电子渠道对账方式的推广;优化和完善电 子渠道对账的客户端功能;负责通过电话银行等电子渠道受理客户对账业务咨询; 负责电子渠道对账方式的培训。

(三)银行卡业务部门负责信用卡对账业务的推广;做好信用卡对账工作。

第十二条信息科技部门负责客户对账系统维护工作,确保系统平稳运行、数 据准确及时;为客户对账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第十三条营业网点负责企业客户满页(未满页)分户账的发放;负责配合对 账中心回收对账回执及处理未达账项、补制回单等相关对账工作;负责客户信息的 核实和维护;负责客户对账宣传推广;负责对账协议的签订、维护及服务跟踪,及 时向本行运行管理部、对账中心上报签订《中国工商银行银企对账协议》以及验资 账户、集团二级账户、协定存款AB户的开立情况;负责收集与反馈客户意见。第四章

客户对账工作制度和对账方式

第十四条客户对账包括银企对账、个人综合对账、信用卡对账。

第十五条银企对账是指我行根据与单位客户签订的协议以及内部风险防范的 需要,向其提供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信息并予以核对的过程。

第十六条银企对账范围包括单位客户结算账户、定期(通知)存款账户、其他存款账户、贷款账户及表内、外欠息账户等。

第十七条银企对账分为余额对账和交易明细对账两种方式。

第十八条余额对账是指银行定期或不定期向客户发出“银企余额对账单”,供客户核对,以确认账户余额正确与否的过程。

对账中心根据总行相关规定,采取按月、按季和按年的频次分别通过网上银 行、邮寄和面对面等方式进行余额对账。

第十九条通过网上银行、短信、传真、EMAIL等方式发送对账单的,应确 保对账信息准确和成功发送;遇网络、通信等问题发送不成功的,应及时进行对账 信息的再次发送。

第二十条交易明细对账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满页、未满页的分户账,以便客 户核对交易明细的过程。

交易明细对账是我行向客户提供的基本服务,开户行应及时向客户提供满页账 和未满页账。

第二十一条

除银行与客户另有约定外,对以下单位客户账户,可不再进行余 额对账。

(一)存款类账户

1.日均余额在1万元(不含)以下的存款账户;

2.注册验资账户;

3.集团二级账户;

4.协定存款账户B户;

5.保证金账户;

6.对公存折户;

7.长期不动存款账户。

(二)贷款类账户

1.贷款五级分类中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及表内外欠息账户;

2.银团贷款的参贷行贷款账户;

3.委托贷款。

(三)其他经总行运行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不进行对账的账户。

第二十二条

除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可不进行余额对账的账户外,其他单位 客户账户应至少按季进行余额对账。

第二十三条对余额较大、易发风险的单位重点账户,各行应加大对账力度,增加对账频率。

本细则所称单位重点账户,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日均存款余额在100万元(含)以上的存款账户;

(二)上门结算服务账户;

(三)人行往来、存放同业账户;

以上范围均含本、外币账户。

第二十四条重点账户以上年末达到标准的账户为基数,对账数据依据客户对 账系统产生。按日均余额条件确认的重点账户,每年调整一次;根据其他条件确认 的重点账户,按月调整。

第二十五条对日均存款余额在100万元(含)以上(非网银对账账户)、上 门结算服务账户除应至少按月进行邮寄对账外,各行还应对以上账户按年与客户进 行面对面对账。

人行往来、存放同业账户应按月进行面对面对账。同业存放账户按月邮寄对账 单。

面对面对账采取对账中心专职对账人员双人办理。面对面对账单送达客户时须 加盖“对账业务专用章”和对账经办人员名章。

邮寄余额对账单发出时须加盖“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一对账业务专用章”。

第二十六条

日均存款余额50万元(含)以上的银企余额对账,应向客户收 回银企余额对账回执。我行可采用协议方式与客户约定如下类似条款:收到银企余 额对账单30天后,客户未提出异议的,视同核实无误并默认对账数据。

若协议客户在约定期限未反馈对账回执,视同对账回执已收回。

第二十七条对账中心应对对账回执进行审核,收回的余额对账单回执中,单 位应加盖财务专用章或公章。若对账单回执客户签章不符时,对账人员应核实其签 章为客户在锒行的预留印鉴,并在对账单回执上注明为“银行预留印鉴章”,确保 对账回执真实有效。

收回的对账单回执需加盖对账中心审核员名章。

第二十八条对账中心应在对账单发放、退信回收以及回执回收等过程中严密 交接手续,明确责任。委托邮政部门发送余额对账单的,对账中心应建立与邮政部 门的交接登记。

第二十九条对账中心应对客户对账回执(含余额调节表)中记载的未达账项 逐笔核查,并在收到客户对账回执5个工作日内确认未达原因;发现异常情况应立 即向同级运行管理部门报告,不得与开户网点直接联系,重大异常情况可直接报本 级行领导。

第三十条未达账项处理方法

对单位已填写了未达账项调节表的对账单,对账人员应对未达账项进行逐笔核 查,查清未达原因。对单位未填写未达账项调节表,但在对账单上注明了余额不符 或填写的单位账面余额与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对账人员应及时与单位联系,查清 不符原因。在核查未达账项的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不得

与开户网点直接联系。

有未达账项的余额对账单审核完成后,每份对账单上应有未达原因的描述和落 实人签章,同时登记未达账项台账,并在客户对账系统中维护。

第三十一条未达账项的落实应严格遵循“未达账项三级核实制度”。除对账 经办人员逐笔核实外,单个账户未达账项超过5笔(含)或单笔未达金额10万元(含)以上的,须由对账主管再核实;单个账户未达账项超过10笔(含)或单笔未 达金额50万元(含)以上的,须由对账中心主任再核实。对由银行端记账迟于客 户端记账10天以上形成的未达账项,须由对账主管再核实。

第三十二条对账工作中无法联系的疑难账户,各级对账中心应及时向运行管 理部提供客户清单,由运行管理部将该类账户在会计核算监测系统中进行监控,并 通知网点重点关注此类账户;该类账户发生业务时,预警监测人员根据预警信息及 时向网点核实,督促网点进行客户信息的维护,并将重新雒护过的客户信息反馈对 账中心,对账中心核对账务无误后,通知运行管理部取消该账户的监控状态。

本细则所指疑难账户,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客户信息系统中没有客户信息、客户信息不全、失真、始终没有采集到 完整真实客户信息的账户。

(二)对账人员在现有客户信息基础上经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仍然无法联系客 户的账户。

第三十三条对账中心发现并查实属银行记账差错账户,通过Notes向差错网 点、运行管理、监督等部门发出警示通知,并跟踪和监督网点整改。

第三十四条对监督中心提供的异动或疑义账户,对账中心应及时采取上门对 账或其他措施跟进对账。

第三十五条个人综合对账是指我行向个人客户提供涵盖其名下资产、负债的 信息和业务提醒信息,以便个人客户核对其在银行各类账户的余额和发生额。

第三十六条个人综合对账的范围可包括本外币存款、国债、基金、黄金、理 财产品、信用卡、个人贷款等个人客户在我行的相关资产和负债。

我行仅为签订了个人综合对账服务协议的个人客户提供对账服务。

第三十七条我行提供银行户口对账和组合对账两种个人综合对账方式。

银行户口对账是指客户以银行户口为对象,对其银行户口内的所有注册账户进 行的综合对账业务。

组合对账是指客户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一个或若干个个人账户所进行的对账业 务。个人客户可自行设定对账条件,将本人名下的账户进行自由组合。

第三十八条我行应按月向客户提供个人综合对账信息。

第三十九条信用卡对账是指我行根据信用卡领用协议,向客户提供信用卡对 账信息服务,以便客户核对信用卡账户的余额、交易明细、信用额度、消费积分等 相关信息,并提示客户需承担债务的情况。

信用卡对账的范围包括我行向单位或个人发放的牡丹国际卡、牡丹贷记卡和牡 丹准贷记卡账户。

第四十条信用卡对账应按照领用协议的规定,在客户发生收付交易的次月,向客户提供信用卡对账信息。

第四十一条对账单按生成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纸质对账单和电子对账单。

纸质对账单可以通过邮寄、专人送达等渠道发放。

电子对账单可以由客户自行在网上查阅或由银行按照协议约定,直接发至客户 指定的邮箱。

客户可与我行以协议形式约定取得对账单的渠道。

第四十二条二级分行对账中心应在季后2个工作日内向省行对账中心和本级 运行管理部报送上一季度对账工作报告,省行对账中心应在季后5个工作日内向省 行运行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季度对账工作报告;各级行按年向上级行报送专项对账工 作报告。二级分行对账中心月度报表应在次月月初两日内上报省行对账中心。

第四十三条对公、个人纸质对账单应集中到二级分行(含)以上的对账机构 统一打印或外包打印;对账单应统一加盖“对账业务专用章”。第五章

客户对账协议

第四十四条我行提供银企对账服务,可与客户签订银企对账协议。

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中已约定对账条款的,无须另行签订银企对 账协议。

属于贷款、单位定期存款等非结算类账户或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 中未约定对账条款的,可与我行签订银企对账协议。

第四十五条

我行提供个人综合对账服务,客户应与我行签订个人综合对账协 议。

第四十六条我行提供信用卡对账服务,客户应与我行在领用协议中约定对账 条款。

第四十七条

网点负责纸质对账协议的签订。

协议双方应在协议上签章,以保证协议合法有效。银企对账协议中,我行的签 章应为开户网点业务公章,客户的签章应为其公章。个人对账协议中,客户的签章 应为本人身份证件上的本名。

对账中心依据协议在不抵触相关管理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相应对账方式、对账 周期的维护。

第四十八条客户通过网上银行系统、自助终端签订自助对账服务协议的,无 须另行签订纸质对账协议。

第四十九条银企对账客户的对账协议,以账户撤销的当期自动终止。

客户提前终止个人综合对账协议时,应通过网点或网上银行提出申请。

当个人综合对账协议到期时,客户对账自动终止。第六章

客户对账系统与柜员管理

第五十条客户对账系统(CACA)是我行统一的客户对账工作平台。

第五十一条客户对账系统按照“分级管理、分级使用”的原则,采取总行、一级(直属)分行、二级分行和支行管理模式,由上级行对下级行进行管理和控 制。

第五十二条各级对账中心应按照事权划分的要求,在客户对账系统中对各级 对账人员的业务角色及操作权限进行合理设置,严格操作风险管理。

第五十三条各级对账中心应设置银企对账系统管理柜员,负责银企对账系统 的机构信息、柜员用户管理及相关参数的维护;设置银企对账系统对公维护柜员,负责客户信息、账户信息的维护及对账结果的录入、修改和删除,并对未达账项进 行登记。设置银企对账系统主管柜员,负责对本级及辖内账户、银企信息及对特殊 事项进行授权处理;设置银企对账系统查询柜员,负责对对账结果、未达账项的信 息进行查询。

数据下载由一级分行对公打印柜员完成,各二级分行不再下载对账数据。

一级分行对公打印柜员和二级分行对账单打印人员均不得从事面对面对账工 作。不得管理“对账业务专用章”。

第五十四条

系统管理员、主管柜员不得兼任客户对账系统中对公维护柜员和 个人经办柜员。

第五十五条

各级对账中心应指定专人担住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不得超过 2名。

支行只能设立1名对账查询柜员,并仅限对账结果查询功能。

支行对账查询柜员采取向二级分行对账中心备案制。

第五十六条客户对账系统柜员纳入总行统一认证系统柜员管理,各行在进行 柜员信息及权限变更时应进行登记。

第五十七条

各级对账中心应根据风险控制及业务管理要求,加强对系统需求 的整理及适时上报;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过相关途径进行问题 反馈。

第七章

客户对账信息管理

第五十八条对账中心应建立完整的客户对账信息,对全辖各种渠道反馈的对 账信息进行管理、分析、统计和报告。

各相关部门应配合对账中心建立和维护客户对账信息。

第五十九条

客户对账信息由营业网点和对账中心共同维护。开户网点负责NOVA系统中客户信息的维护,以确保客户对账信息的正确和完整。对账中心负 责账户发送渠道、频率等对账信息的维护。

第六十条

对账中心应及时将相关部门反馈的账户信息在客户对账系统中进行 设置和维护。

(一)各级个人金融业务部门应于每月的25日前向对账中心提供个人客户退信 后的地址核实以及信息变更。

(二)各级电子银行部门应于每月的25日前向对账中心提供企业网上银行注销 和网银客户使用到期未做展期等账户信息,提供清单上应由部门经理签章确认。

(三)各级信贷管理部门应于每月的25日前向对账中心提供当月新增次级、可 疑、损失类贷款及所对应的表内、表外欠息账户清单。提供清单应由部门经理签章 确认。

(四)省行清算中心、各二级分行业务处理中心应及时向本级对账中心(省行 营业部向省行对账中心)提供当月新开、撤销及变动的系统内备付金、资金集中配 置、系统内往来收支等账户清单。清单上应注明省行与二级分行、二级分行与支行 之间相对应的账号、户名。二级分行对账中心及时反馈省行对账中心,由省行对账 中心在客户对账系统中进行设置。提供清单应由部门经理签章确认。

(五)各二级分行运行管理部应于每月的25日前将新增的注册验资账户、集团 二级账户、协定存款AB户、长期不动存款账户报送本级对账中心(省行营业部运 行管理部报省行对账中心)。提供清单应由部门经理签章确认。

第六十一条对账中心应加强退信管理,对退信、电子对账数据发送失败的原 因进行分析和甄别,及时反馈相关部门或开户网点核实维护,并将落实后的地址信 息反馈邮政部门,确保余额对账单的再投递,以及下一对账周期重新产生对账单进 行客户对账。

第六十二条客户对账形成的以下档案资料,应按会计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妥 善保管,保管期为五年。

(一)对账电子数据(按季刻盘备份);

(二)客户对账回执(含余额调节表);

(三)记载对账单交接、发放情况的相关登记簿资料;

(四)其他需要保管的对账资料。

第六十三条对账中心不得受理任何外部机构的查询。

第六十四条省行对账中心根据总行客户对账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组织实施外 包工作。

第八章

增值服务与收费管理

第六十五条对账增值服务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各部门如需通过对账中心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应经本级运行管理部门核准。

本细则所称对账增值服务是我行根据经营需要或客户需求,在对账服务的过程 中向客户提供的,与经济活动或客户利益相关的服务信息。

第六十六条增值服务信息按内容分为免费信息与收费信息。客户申请的增值 服务信息原则上实行有偿服务。电子渠道对账增值服务收费标准原则上应低于邮寄 渠道。

第六十七条客户对账应体现有偿服务原则。客户对账服务收费按照总行中间 业务收费标准执行。

单位客户的每个账户均可自愿选择邮寄对账单或网上银行两种免费对账方式中 的一种,若选择超过一种以上的对账服务应根据双方约定收取相应的成本费用。客 户如果选择其他对账方式的服务,需与我行签订相关的银企对账协议,并具体约 定。

第六十八条对已开通企业网上银行的客户,各行应首选网上银行等电子对账 方式作为免费服务方式,引导客户采用无纸化对账。

第六十九条客户对账收费减免执行《中间业务收费减免管理办法》(工银发 [2007] 74号)的相关规定。

第七十条对账服务业务的收费应纳入中间业务收入。

第七十一条各行可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建立对账中心与各相关部门、网点之间 的客户对账内部计价机制。

第九章

客户对账的检查、考核与奖惩

第七十二条各级行应加强客户对账工作的合规检查,确保客户对账工作制度 得到有效执行。

第七十三条各二级分行运行管理部应建立客户对账考核制度,按季对对账中 心的对账工作进行检查,通过定量指标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行客户对账 的运营效率、质量和安全进行科学评价,以促进客户对账工作的稳定发展。

各级对账中心应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和业务培训机制,督促对账人员严格 执行制度,提高对账人员业务素质;按月对对账工作开展内部自查,并建立健全检 查记录;

省行对账中心每年对全省对账工作组织一次巡查,并就巡查结果做出评定和通 报。

第七十四条对在对账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及表现优秀的对账人员,应给予表 彰奖励。

第七十五条对违反本细则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违规事实,视情节轻 重、影响程度及损失大小分别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第十章

银行对账单的格式 篇6

****公司:

贵公司与我公司货款往来至20**年**月**日止,我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元,望贵公司收到对账单后给予核对并将回执填好后加盖财务章,回复我公司财务科,谢谢合作。

此致

敬礼!

*****公司

20**年**月**日

---------------

对账单回执:

*******公司财务科:

我公司至20**年**月**日止,与您公司货款往来应付账款余额为*******特此回执。

此致

智能银行对账系统安全性分析 篇7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 作为储蓄支取的工具, 自助银行变得更加“智能”, 在提供全面细致服务的同时也更加人性化, 大大节省了时间。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能够提升企业对账管理效率, 并成为确保银行之间、银企之间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已受到金融业的高度重视。我国为实现智能银行对账, 基本实现了数据全国集中处理, 摒弃了网点对账模式, 扩大了对账范围, 为了升级和更改便捷, 采用视图、模型和控制器三层相结合的开发模式[1]。

由于没有健全的对账监管机制, “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银行电子对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 早期的电子对账系统一般是以一级分行为单位建设的, 未形成全国网络, 总分行信息传递依靠手工报表方式进行, 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安全性无法保证, 也缺乏对各一级分行对账情况的监控手段;其次, 由于未使用扫描识别系统和电子验印系统, 客户对账回单的回收登记、余额核对和验印多数依靠前台手工作业, 既不符合前后台分离原则, 也无法满足及时、准确、高效的要求;再次, 客户信息实行对账系统机制, 增加了重复劳动, 也导致信息的不一致, 签约信息同步处理, 导致柜员重复操作, 很难进行信息建设和变更处理。重点账户、非重点账户、不需对账账户的标准、对账频率都发生了变化, 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以客户自助服务和远程客服为主的智能银行, 集中了包括高清远程视频通话、蓝牙等先进技术, 其对账的安全设备是保险对账系统安全运行的最基本设备, 技术的突破是解决对账系统安全的手段。因此, 本文利用网络安全的有关知识, 根据对账系统安全所需的关键技术, 综合分析对账系统的安全性, 调整安全预防策略, 动态地进行系统安全管理。

1 智能银行安全概述

1.1 国内外银行安全发展现状

智能银行作为凝聚科技精华和创新智慧的产品, 其信息安全不是简单地把硬件、软件以及数据组合到一起, 或者使用技术手段就可以解决安全问题, 其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环节的整合, 综合运用多种安全技术, 提供不间断服务。

国外有关银行网络安全系统的研究主要着重于用户对交易安全的担忧。Jone等[2]认为用户选择实体银行的主要原因是对网络银行安全性的担忧, 其中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的稳定程度、信息的质量和隐私是否得到了保护等方面。Tina Harrison等[3]为解决网络银行安全问题提出在网络银行系统中采用网银APP服务器、网银DB服务器和RA服务器相结合。这种观点的提出, 主要是利用位于网点的客户端访问网银管理服务器, 实现一对多的点面服务, 从而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技术改造和制度环境两个方面。邵晓微、王维民[4]在2001年就提出了只有数字证书才是银行安全的核心, 这也是目前网络银行最为广泛的应用。汤乐雁[5]将浦发银行的现状与同业进行比较, 从战略、组织、营销、安全、技术这5个方面提供了发展策略, 银行仍有约1/5的网络交易存在安全风险, 其主要是由用户的不良使用习惯以及身份认证系统的可用性不高所造成。

1.2 相关技术介绍

网络安全技术是实现智能银行信息安全目标的手段。银行对账系统安全技术中应用最广泛、人们最为熟知的一种网络工具———防火墙, 能够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或潜在破坏性的侵入, 其隔离作用让它成为防止黑客入侵和未授权访问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6]。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立体纵深的、多层次防御的网络安全决策, 可以实时保护网络信息系统免受内、外部攻击和误操作影响, 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多个关键点获得信息, 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及时拦截和响应入侵[7]。作为继防火墙之后的第二个安全通道, 入侵检测系统能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前提下完成对网络的实时监控。数据加密技术相比于防火墙而言更能保护动态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 是实现检测主动攻击和避免被动攻击的基础[8]。身份认证是网络银行确认合法用户身份的过程, 包括通过用户名和预先设置的静态密码来进行身份判别的静态口令认证技术、为解决一次密码多次使用的缺陷而改进的运用专门算法的动态口令认证技术, 以及将用户数字证书保存在与U盘相似的设备中的USB Key认证技术[9]。

2 对账系统安全性分析

现今国内大部分银行电子对账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系统运行物理环境的安全性、服务器及网络的安全性、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以及对账业务流转中数据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

2.1 物理设备安全

采用总行选型与集中采购的小型机、服务器及相关设备, 由数据中心统一安装配置并实施物理设备安全控制。其中硬件环境下的主要工作包括:高性能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若干台, 建立双机热备以及冷备体系, 在保证数据即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 大大提高数据抗干扰性。需要掌控主要设备的配置情况及配置参数等相关变更情况, 及时备份文档。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对网络内经常出现的追踪具体用户位置和部门情况进行管理。在重要场地安装监视系统, 多重门禁系统, 非员工不可进入, 以监视出入人员的行动。对系统进行监控设计, 包括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的CPU、内存等资源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日常维护, 包括日志监控、备份、清理和维护, 每次发布新版本时备份运行环境, 配置参数及运行程序, Oracle数据库每周一次零级备份, 每天做1~4次逻辑日志备份, 业务高峰期每天进行4次逻辑日志备份。同时建立异地灾备体系, 定时对重要系统与数据进行有效的异地备份。

2.2 网络安全

网络访问控制由数据中心根据系统部署要求统一实施。网络安全主要是从服务器安全、通信安全等方面来提供安全性保障。首先要保证Web服务器和用于电子对账系统业务处理的内部数据服务器系统的安全。一般情况下, 采用安装防火墙或者外部物理隔离的方式来保障服务器安全。多重防火墙则是用来对内部网的应用系统加以保护, 因此需要在互联网出口部署的边界路由器、边界防火墙和核心交换机上配置严格的扩展访问控制策略, 可进行访问检测、监测、控制、审查分析, 阻止非法恶意攻击入侵, 高级别的保护可以禁止一些服务, 如视频流和Java、ActiveX、JavaScript脚本等, 阻止恶意代码攻击。其次是采取一定措施, 并通过CA系统追踪到具体用户, 包括认证用户的真实身份和相应权限, 以各种方式保障用户之间身份和支付系统的真实性。真正树立起为用户服务的理念, 时刻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 利用密码技术和安全协议, 对每笔数据进行完整记录, 保障用户数据在网络传输中不被篡改和窃取, 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2.3 数据库安全

智能银行对账系统基于大数据量和大数据处理需求, 选用Oracle数据库。随着数据库应用的逐渐深入, 以及数据信息的不断增加, 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

数据库安全性的含义包括以下两点:保护数据库以防止非法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和破坏;数据库系统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安全保护策略, 尤其是控制访问策略。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法是尽可能多地杜绝所有可能的数据库非法访问。非法访问包括编写程序绕过DBMS、数据流动、利用允许访问的结果逻辑推理得到无权访问的数据等。智能电子银行对账系统在数据库安全设计方面通过以下5个方面来以最小的代价达到防止数据非法访问的目的:

(1) 用户标识和鉴定。首先采用一个用户名或用户标识符来标明用户身份, 再采用用户名和口令相结合的认证, 最后在数据库中通过编写函数来鉴定用户身份。

(2) 用户存取权限控制。对于不同用户操作的不同数据对象全部进行授权处理, 将用户数据访问权限限定在最安全范围内, 对数据读取采取不同的模式。对于授权机制, 最大化地定义数据对象的范围关系、记录和属性, 以达到灵活的授权机制, 授权机制越灵活, 能够提供的安全性就越有保障。

(3) 定义视图。为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 限制各用户的访问范围, 让需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这些数据的用户不可见,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数据安全保护力度。同时, 保持数据库逻辑独立性, 与授权机制结合使用。

(4) 数据加密。对账系统中对于敏感数据和核心关键性数据进行加密存取和传输。根据对账系统自由的加密算法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使其成为不可直接识别的格式, 大大提高数据安全性。

(5) 审计。审计功能是一种监视措施, 它跟踪和记录有关数据访问活动。审计追踪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 并存放到一个特殊的文件中, 即审计日志。通过对日志中关键记录的实时监控, 有效防止数据库非法的数据访问操作。

智能银行对账系统在数据库安全设计上除以上五大有效措施外, 还通过提供定时的数据备份、数据库性能指标监控等一系列手段来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安全和数据稳定。

2.4 应用系统安全

2.4.1 用户身份认证技术

应用系统采用静态口令方式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包括口令长度、口令字符复杂度、口令最大尝试次数、口令历史、口令最长有效期等方面都作相应控制。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才能进入应用系统。对于用户的安全认证, 如果由其本身来提供, 可能无法更好地保证用户认证的安全性。规避或者提高认证的安全性可以采取“只验证而不认证”的模式, 即由第三方专业用户认证平台来完成多元化的用户身份认证, 而对账系统只用接收认证平台的最终认证结果。

2.4.2 用户访问控制措施

应用系统提供机构、用户、岗位 (权限) 管理功能模块, 根据用户组织机构及权限控制要求设置相应的岗位, 建立岗位与具体功能控制矩阵, 不同的岗位配置相应的业务功能;系统设置岗位, 包括总行系统管理岗、分行系统管理岗、总行经办岗、总行监管岗、分行经办岗、分行复核岗及分行监管岗等, 各岗位分别具有不同的权限, 即分配不同的具体功能。对不同用户根据业务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 系统将按照最小权限原则, 分配用户完成操作的最小权限, 避免存在将不兼容权限分配给同一用户的风险。

2.4.3 信息数据安全传输控制措施

对账系统的数据获取和传输是保证数据信息安全的重中之重。对账系统数据来源于银行的核心系统, 两者之间通过点对点的网络访问关系, 并以数据加密的方式进行数据文件的传输。在对账系统获取数据后运用点对点的数据解密网络机制, 将数据导入对账系统数据源中 (无其它敏感数据传输) 。在密钥管理机制方面, 技术上实施严格和可靠的密钥分配过程。在个人标识码的加密及转换机制上, 不允许PIN的明码在人工可操作的存储媒体上和通信线路上出现。所有入网机构采用硬件加密装置, 并保证对交易报文作来源正确性鉴别的机制 (MAC) 。

2.4.4 安全审计控制

对用户管理、参数维护等重要的业务操作进行记录, 比如操作手册、备份记录、操作员日志、软件许可证、培训记录等, 以保障用户操作能够追踪到具体用户。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日期和时间、用户标识、请求服务的位置或IP地址、用户鉴别情况、事件的类型、用户的操作、操作对象、事件的结果、差错信息等。

3 结语

智能银行对账系统安全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智能电子银行对账系统安全应从操作系统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等多层次加以考虑, 通过设计实施整体的安全策略, 对安全策略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 及时采取修复补救措施, 对调整安全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 自助银行也变得更加“智能”。智能银行电子对账系统优势明显, 但其安全隐患亦日趋暴露, 建立一个高效而安全的智能银行对账系统安全体系迫在眉睫。利用网络安全的有关知识, 根据对账系统安全所需的关键技术, 对智能银行对账系统安全性进行分析, 调整安全预防策略, 动态地进行系统安全管理。

关键词:对账系统,智能银行,安全性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庆文.改进现行银保对账的设想与对策[J].华南金融电脑, 2010 (11) :23-24.

[2]JONES, S WI1IKENS, M&MORRISA.Trust requirements in ebusiness: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needs and concerns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0 (2) :81-97.

[3]TANENBAUM.Computer network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邵晓微, 王维民.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5]汤乐雁.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网上银行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7.

[6]卢津榕, 冯宝坤.解读黑客一黑客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1.

[7]胡征兵, 苏军.入侵防护技术综述[J].微型电脑应用, 2005.

[8]STA11INGW.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principles and practice[M].Second Edition.Prentice-hall Inc, 1999.

上一篇:《约分》教师教学反思下一篇:2024年秋教师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