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与前景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俄关系与前景(共8篇)

中俄关系与前景 篇1

——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在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的演讲

(驻俄罗斯使馆供稿)

2010/04/28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2010年4月22日)尊敬的哈列耶娃校长,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感谢哈列耶娃校长邀请我来莫斯科国立大学,就当前中俄关系发表演讲。贵校在全俄大学排名中位列前十名,在全俄语言教学中占有领军地位,培养了大批语言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我对贵校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贵校已与中方有关部门和院校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希望这种合作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作为中俄关系领域的一个实际工作者,我愿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我的工作感受谈一点个人看法和意见。之后,我愿回答大家的提问。

我大体讲四个部分,一是当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情况,二是发展中俄关系的意义和经验,三是中俄关系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前景,四是发展中俄关系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

1991年苏联解体后10年时间里,中俄关系在政治和法律定位上连续上了四个台阶:一是1992年12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关于两国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把双边关系提升到“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二是1994年9月,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三是1996年4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是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步步升高的政治和法律定位,不仅使中俄关系高潮迭起,也为中俄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自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合作格局,成果丰硕,势头喜人。可以说,我们两国关系步入全面、快速、深入发展轨道,其重要性、特殊性和成熟性更加凸显。

(一)两国建立起完善的高层定期会晤及其他各级别交流与会晤机制

1996年4月,双方决定建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随着各领域合作的展开,两国还建立了议会领导人会晤机制、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委员会、战略安全磋商等高层次的合作机制。在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委员会框架下设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人文合作委员会和能源谈判代表会晤三大机制,机制下设的分委会和工作小组数量不断增加,基本覆盖中俄合作的所有领域,是中国对外合作中规格最高、组织结构最全、涉及领域最广的磋商机制。如此完备的大国合作机制,对中国来说是唯一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它为中俄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制度框架。

(二)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为解决两国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从1987年至2004年,中苏(俄)根据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的精神,进行了长期认真的谈判。随着2004年10月《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最后签署,两国最终全部确定了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走向。随后,两国又在2008年结束全部勘界工作,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全面彻底解决。《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相互没有也不会有领土要求。中俄边界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的纽带。考虑到中俄关系史中边界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和敏感性,两国最终能够本着和平友好、互谅互让的精神完全彻底地解决边界问题确实是来之不易。这为中俄关系发展扫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

(三)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

中国坚定地支持俄打击恐怖主义及分裂势力,支持俄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俄在台湾、西藏、“东突”等问题上也坚定地支持中方立场。在去年乌鲁木齐“7.5”事件等问题上,俄始终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国。中方坚决谴责恐怖势力在俄制造爆炸袭击等犯罪活动。中方还在俄维护二战历史荣誉、反对改写二战史观等问题上坚决地站在俄一边。中俄两国在对方最关切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与一些西方国家对两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证明在关键时刻两国彼此是靠得住的朋友和伙伴。

(四)两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军事合作

根据中俄两国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有关协定,两国在边境地区建立军事信任措施,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回想中苏两国即使在50年代同盟时期,也从未举行过任何联合军演。但2005年8月,中俄两国在中国境内举行首次大规模陆海空三军联合军事演习。2007年8月,中国首次派出成建制部队、携带重装备赴俄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两次演习在中国对外关系史和军事史上都是第一次。2008年3月,两国开通了国防部长直通热线电话。2009年7月,两国举行了“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反恐演习。中俄军事合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说明,双方已不再相互视为潜在的军事对手或军事威胁,两国间的互信程度已发展到很高水平。

(五)两国经济合作稳步上升,经济合作长期滞后的局面逐渐有所改观,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开始增强

自2000年至200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加到560多亿美元。去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两国经贸额在保持10年连续增长后首次下降,但两国经贸合作基本面保持良好,相互投资有所增长。随着两国经济逐步好转,今年第一季度两国经贸额同比增加60%。

近年来,两国相互投资也逐步扩大。2009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超过2008年的3倍,俄对华投资新增项目超过2008年一倍以上。双方签署了政府间投资保护协定。至今为止,共举行了五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达成的一系列投资项目已开始运作,涉及资源开发、木材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组装、农业综合开发、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中俄能源合作稳步发展。2009年中国自俄进口原油约1500万吨。由俄承建的田湾核电站一期1、2号机组已投产,二期正在积极推进。去年,中俄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双方签署了关于原油管道建设、原油长期贸易、长期贷款等一揽子协议。两国天然气、核电等领域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六)边境和地方合作日益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增长点

1983年中苏恢复边境贸易,当年边境贸易额仅为1000万美元。2009年,中俄边境贸易额增加到57.3亿美元,在双边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1983年的1.5%提高到2009年的14.8%。边境贸易成为双边贸易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适应边境贸易发展的需要,两国边境地区口岸、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卢布和人民币已成为边境贸易中重要的结算货币。两国地方合作已从毗邻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省区已位列中国对俄贸易的前列。目前双方已建立友好城市和省州71对。同时,边境地方合作已不仅局限于经贸合作,逐步向文化、教育等领域扩展。

为加强两国边境和地区合作,两国领导人就协调两国地方发展战略达成一致,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两国主管部门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建立了边境地方贸易合作常设工作组和边境地方贸易协调委员会,启动了边境地区经贸合作政府间文件的商签工作。

(七)两国民间交往和合作空前活跃

两国在1997年4月建立了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成为中俄民间交流与合作的主渠道。两国人民往来频繁,留学生人员数量逐步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在俄中国留学生约有18000人,在中国的俄罗斯留学生有9000人。在国家关系中,人同样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某种程度上也是最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中俄两国越来越密切的民间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了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好感,加强了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八)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卓有成效

作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始终把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作为一个主要的合作领域。1997年4月、2005年7月和2008年5月,两国元首分别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声明、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声明和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特别强调要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气候变化、朝核、伊核等当前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进行了良好的协调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更是中俄两国在地区问题上开展建设性合作的典范。可以说,中俄两国在当前几乎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都有相同或相近的立场,彼此成为了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的主要伙伴和重要的战略依托。

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其他领域的合作也都可圈可点。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非常值得一提的2006年在中国和2007年在俄罗斯分别举行了“俄罗斯年”和“中国年”,向两国人民和全世界集中、全面展示了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成果。互办“国家年”是中俄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是中国第一次与其他国家举办这样的活动。根据“世代友好、携手共进”的宗旨,两年时间里,双方共举办了500多项活动,包括两国政治、经贸、人文、科技、教育、军事、地方等双边合作的方方面面,活动内容之丰、涵盖领域之广、民众参与程度之高、社会反响之强烈,都创下了中俄交往史的新纪录。双方已确定将14个活动项目长效化、机制化,今后长期在两国轮流举办。互办“国家年”使两国民众深切体会到了中俄友好的浓烈气氛,充分领略到了中俄两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近距离感受到了两国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化,全面提升了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既为两国关系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营造了强大的声势,也实实在在的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语言是人类心灵沟通的桥梁。通晓对方的语言,是读懂对方心灵,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中俄友好合作,提升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继成功举办“国家年”活动后,两国元首宣布在2009年和2010年启动两国“语言年”活动,在两国掀起学习对方语言、文化的新高潮。去年,“俄语年”在中国成功举办,今年的俄罗斯“汉语年”也已拉开帷幕。

二、中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对中俄两国,而且对本地区和整个世界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中俄开展战略协作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难以估量的现实和长远利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主要的利益是,中俄两国由冷战时期的对手变成了朋友和伙伴,两国不用再拿出巨大的资源防备对方,而是可以集中力量搞建设、发展自己

中苏对抗时期,两国人民间的往来几乎完全断绝。而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的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双方目前每年人员往来数量以已百万计。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中国已成为俄第三大贸易伙伴,俄也是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之一。去年中国一度跃至俄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双方友好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好处之大,已经是无法用金钱衡量。

第二、两国在国际舞台彼此多了一个有利的支持者

中俄不仅直接相互支持,而且还利用自身影响,带动其他国家支持对方,经常在其他国家面前替对方说话,做工作。这使两国增强了自己的国际行动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影响,扩大了自己的空间,也减少了面临的国际压力。双方已经彼此把对方视为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三、两国在一些重要的具体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两全其美

军技合作和能源合作是两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军技合作使中国得到了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改善了军队的装备水平。同时,俄罗斯也通过对华军售获得了巨额资金,从而不仅帮助本国一些曾经非常困难的军工企业摆脱困境,而且增强了研发更先进技术的能力。中国通过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满足了国内一部分需要,俄罗斯也获得了大量石油收入,打开了中国石油进口市场,进入了中国石油加工和成品油销售领域,同时实现了俄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战略。

第四、中俄战略协作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带动了两国各自与有关国家关系的发展

这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在中俄解决边界问题的示范效应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继签署了边界协定,全部、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使长达7000多公里的原中苏边界变成和平、友好和合作的纽带。2001年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后,中国以此为模本,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睦邻友好条约,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

(二)中俄战略协作促进了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这在中亚地区表现的最为突出。1992年,中俄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这直接推动了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措施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而后两个协定直接促成了“上海五国”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中俄通过双边途径和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为促进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中俄战略协作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和平与稳定因素

作为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中俄战略协作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双边和地区框架。首先,中俄战略协作为世界大国,特别是相邻大国如何发展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示范。其次,在冷战后国际战略力量对比一度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中俄战略协作发挥出了“1+1大于2”的作用,使国际格局更趋均衡,是国际关系维持了一个较稳定的框架。第三,中俄开展战略协作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调整与变革,价值观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普京总理谈到中俄关系时曾说过,中俄高度互信的关系是促进世界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而这使中俄开展战略协作的最重要的原因。这非常准确地说明了中俄战略协作的国际意义。

2004年10月,中俄两家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用一份问卷分别在两国完成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中俄两国民众对两国关系给予积极评价的比例分别高达74.4%和73.2%。2007年8月,俄罗斯“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中国已跃居俄罗斯“友好国家排行榜”的首位,有21%的俄罗斯民众认为今后10至15年内中国是俄罗斯最友好的国家。排名第二的白俄罗斯,民众支持率为12%。通过举办中俄“国家年”和“语言年”活动,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和信任进一步加深,彼此亲切感加深,相互把对方看成最友好国家。俄罗斯政府和社会高度评价中国的和平发展。中俄相互看重和倚重进一步增强。

中俄两国能够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使其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作法可以总结,主要的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牢牢抓住共同战略利益这个龙头

中苏之所以从同盟走向破裂和对抗,意识形态争斗是个重要原因。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两国以史为鉴,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别,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真正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以寻求和扩大共同战略利益为中心来发展双边关系。这使中俄关系有了正确和牢固的基础。

第二,准确定位双边关系,在全面合作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灵活性

中苏关系的历史教训说明,结盟和集团政治的做法不适合中俄两国。基于此,中俄两国确定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要遵守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这种非结盟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既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两国共同利益的需要,又使两国各自在对外政策的选择上保持了足够的灵活性,为两国处理国际事务和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真心为对方着想,相互照顾对方的利益和关切

这不仅表现在两国在涉及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问题上相互支持,也表现在许多具体领域。一段时间以来,俄十分关系关心和担忧其对华出口中机电产品比重持续下降的情况。中国十分认真、积极地对待这一问题,倡议建立了中俄机电商会,采取各种措施自俄扩大进口机电产品。这些努力已开始收到效果。当全球贸易因金融危机普遍大幅下挫、中俄贸易下降达30%之时,2009年,俄机电产品出口中国逆势增长1%,达到4.3亿美元。俄罗斯希望中俄不仅进行原木贸易,而且重点在俄罗斯开展木材深加工合作。中国对此也予以认真对待和积极配合。中俄林业合作常设小组确定了多个在俄罗斯木材深加工合作项目。这种彼此照顾对方利益和关切的做法,使双方能及时解决两国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为两国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总体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深化、细化合作的关键阶段

中俄发展战略协作已有十多年时间,成绩斐然。但相对来说,这些年的主要任务总体上是建立和完善双边关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础,搭建各领域合作的机制框架,确定有关合作的方向和规划,更多需要的是双方的政治决断。这一阶段任务完成后,中俄战略协作需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追求更多具体的合作成果。在这一新阶段,中俄关系的发展更多地要体现在各具体领域的合作水平高低,成果多寡及相互满意度方面,需要着力落实有关文件和共识。完成这些任务,不仅同样需要及时和正确的政治决断,而且需要更多深入细致地的工作。西方谚语说“细节出魔鬼”,随着中俄双方合作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触及两国的切身利益,利益协调难度无疑会有所增大,出现利益分歧的情况在在所难免。

(二)中俄两国同时快速发展使两国战略协作面临新的形势

中俄两国目前都在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这是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在中俄两国300多年的关系史上也是第一次。随着中俄两国国力的同步增强,两国关系中的竞争性会不会扩大?两国会不会调整对对方的政策?会不会提高甚至改变与对方合作的条件?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和考虑的。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仍然是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在经济合作仍然远远滞后于政治合作

中俄双边贸易额在快速增长,但无论是绝对额、还是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都不符合中俄作为两大邻国的身份和潜力。2009年,中俄贸易额为383亿美元,在中、俄两国各自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例不算大。双方相互投资所占的比重也较小。中俄双边贸易和投资的现状,说明中俄两国经济合作还有很大的潜力未能挖掘出来。

尽管面临着上述问题和新形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动力仍然强劲,前景远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有了牢固的政治和法律基础,这一关系已经产生巨大利益,得到两国民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但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两国必须友好合作。

第二,国际政治的现实要求两国必须友好合作。

四、关于今年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几点思考,我想谈几条宏观和原则性思路

(一)始终把增进政治互信放在发展中俄关系的首要位置,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

就国家关系而言,政治互信是一切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以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标志,中俄政治互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增进政治互信是个没有止境的进程,而且与两国发展合作的需要相比,与世界范围内一些国家的政治互信程度相比,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也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需要解决一个核心思想认识问题,就是中俄两国彼此如何看待对方的强大。

中俄两国都在走向强大。中国如何看待俄的强大?俄如何看待中国的强大?是否认为一方的强大将会对另一方构成威胁?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俄政治互信的基础就难说牢固。解决的办法是,双方真诚地欢迎对方的强大,为对方的发展高兴,把它当作是自己、对整个世界有利的事情。中国一直是这样做的,不担心俄的强大。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俄十分困难的时候,中国没有对俄做任何落井下石的事情,而是以极大的诚意同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将来中国更不会做对不起邻居和朋友的事情。对这一点俄完全可以放心。中俄两国解决了这个思想认识,就可以确保两国关系不可逆转,就可以破解历史上和国际关系学界的一个魔咒,即两个相邻的强国不能长期和平共处、友好合作,两国的同时发展和强大就可以为两国的战略协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二)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目前两国具体合作中有一些问题,今后还可能出现。我认为,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时应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随着两国合作越来越具体和务实,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无需紧张,也不要情绪化,更不能政治化。第二,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加以协调和解决。要就事论事,不能搞挂钩,把解决出现的问题作为开展其他领域合作的前提,以致影响其他领域的合作。

我愿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看法。中俄双边贸易中,中国过去一直处于逆差地位。2007年这一形势出现转折,俄在对华贸易中首次出现逆差,全年为88亿美元。我注意到俄舆论非常关心这一问题。我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是动态的,出现逆差和顺差都很正常。前些年俄罗斯对华出口机电产品比重下降也属同样的情况。中国没有可以追求对俄贸易顺差,没有故意减少自俄进口机电产品,更没有任何政治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是要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提高产品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再从两国友好合作的大局出发,辅以政府引导和鼓励等其他措施。单纯以政治和行政的手段解决不了问题。

(三)下大力气把经济合作尽快搞上去

政治合作与经济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要尽快改变经济合作短腿的情况。

这首先需要中俄两国增强开放意识,彼此扩大市场开放,只有打开国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才能不断提高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的做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但中国并没有被外来产品冲垮,反而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机电产品出口大国。

其次,努力创造便利的贸易和投资条件。中俄两国贸易和相互投资情况不尽如人意,有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原因,也存在不少人为的贸易、投资方面的壁垒。两国政府都要努力为两国的企业和公民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住所环境,特别是要在消除投资壁垒、扩大投资合作方面下功夫。

第三,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两国总体经济合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基础设施的不足成为阻碍两国边境经济合作的瓶颈。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努力推动跨境公路、铁路、桥梁、口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边境经济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全面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

中俄两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两国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要有更宏大和更宽广的世界性视野和思维,更有意识地以自己的合作去影响、推动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和地区问题形形色色,中俄两国在每个问题上的处境不完全一样,由此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立场不可能时时处处完全相同,或立场相同、但具体策略和做法有所区别。因此中俄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开展战略协作,既在某些问题上步调一致,用同一声音说话,也包括一方支持另一方在一些问题上承担更多工作,而一方给予另一方配合和协助,还包括一方理解和支持另一方在个别问题上的行动。以前中俄两国在国际问题上的战略协作更多地集中在政治和安全领域。随着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两国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制约都在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充分说明当前国际经济秩序需要改革,两国应该研究如何推动其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两国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加入后)等组织和机构中开展协调与合作,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对目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感到满意,对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的意愿十分真诚,没有任何保留。胡锦涛主席曾提出,中俄要做真诚互信的政治合作伙伴、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和谐友好的人文合作伙伴、团结互助的安全合作伙伴。这获得俄领导人的积极响应,为中俄战略协作关系发展确定了原则和方向。中俄双方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做下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中俄关系与前景 篇2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上, 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 国土面积约156.65万平方公里, 人口286万人 (2012年) , 实行多党制。自然资源丰富, 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铜、金、银、铀等80多种, 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 实行经济开放政策。蒙古国奉行“爱好和平、开放、独立、多支点的外交政策”, 明确对外政策首要任务是发展同俄罗斯、中国两大邻国友好关系。1949年10月16日中蒙建交, 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受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的影响, 中蒙关系发生变化, 历经曲折。中蒙关系在1989年实现了正常化;2003年两国宣布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11年, 中蒙两国建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伙伴关系。目前, 中蒙两国间不存在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在双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 中蒙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蒙古国新一届政府表示, 将继续把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对外政策首要方向之一。中蒙两国都从政治和战略角度相互高度重视, 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就相互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坦率沟通, 不断深化相互理解和互信, 为两国关系下一步发展进一步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中蒙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1. 中国是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蒙的经贸合作是两国双边关系的重要内容。凭借两国互为近邻、经济互补的优势, 中蒙两国经贸关系发展顺利, 始终保持着稳中有快的增长趋势。1991年, 苏联解体, 俄罗斯经济发展一蹶不振, 无法继续给予蒙古各种援助。在政治上, 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国, 蒙古实际上保持等距离接触;在经济上, 蒙古国则更多地选择了与中国发展更近一层的关系。从1999年起, 中蒙经贸合作开始稳步发展, 两国实现贸易额2.67亿美元, 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蒙古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7年中蒙贸易额首次突破20亿美元, 到2011年中蒙双边进出口总额为64.32亿美元, 2012年达到66亿美元, 其中蒙方对华出口39亿美元, 占蒙古国贸易总额70%以上。中国已连续十多年成为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蒙古国在经济上正逐渐依赖中国。现在, 中国已成为蒙古国的第一大出口国, 第二大进口国。中国主要从蒙古国进口铜精粉、畜产品、原油、废钢铁等。中国对蒙古国主要出口石油制品、运输工具、粮食、水果蔬菜、轻工产品和生活用品。

2. 中国是蒙古国第一大投资国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向蒙古国直接投资。矿山、轻工、畜产品加工、商业、建筑等是主要的投资领域。中国与蒙古国在1995年签订了16个合作项目, 两国联合经营的煤矿、锅炉厂、皮革加工厂和商业服务中心等投资合作项目已开始投入运行。2000年中国在蒙古国注册的公司有400多家, 投资额为1.2亿美元, 占外国对蒙古国投资总额的40%。中国在蒙古国投资不断增加, 2012年超过20亿美元, 并十多年保持蒙古国最大投资来源国的地位。截至2013年5月, 中国对蒙古国实际投资累计22.3亿美元, 现有5400多家企业和蒙古国开展合作。中蒙企业间的合作范围广, 尤其在地质矿产勘探开发、餐饮、贸易、房地产、建材、轻工业、畜产品加工等领域已经打下了良好基础。蒙古国从1992年起开始对华投资, 但规模较小。

3. 中国对蒙古国的援贷迅速增加

自1990年起, 日本和世界银行共同发起国际援蒙会议, 至今已举行30余次, 每次承诺向蒙古国提供价值约3亿~5亿美元的援助。在此背景下, 中蒙双方签订了《关于中国向蒙古国提供贷款的协定》《中国援助蒙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蒙古国推迟偿还中国贷款换文》, 中国对蒙古国的援助贷款呈持续增加态势。2002—2007年, 中国共向蒙古国提供30多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和贷款。这些援助已远超此前50多年的总和。根据中蒙两国签署的各项协定, 近年来, 中国每年都会对蒙古国提供6000万~8000万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 并先后为蒙古国提供了2亿~3亿元人民币的优惠贷款。为了支持蒙古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2010年3月,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提供30亿美元贷款用于蒙古国公路和铁路建设。2010年5月, 在中蒙共同启动“南南合作”技术援助项目的框架下, 中国通过建立信托基金向蒙古国继续提供各种援助。这对深化和扩大中蒙经贸合作, 特别是在资源领域夯实中蒙两国的合作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4. 中蒙边境贸易和地区贸易活跃

中国和蒙古国拥有长达4700公里的边境线, 占与中国接壤的14个国家边境线的1/4。蒙古国领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这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中蒙两国开展边贸合作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边境贸易和地区贸易是促进中蒙经贸合作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在中蒙边境线上, 两国已开设了红山嘴、塔克什肯、老爷庙、乌拉斯台、二连浩特、策克、珠恩嘎达布其、室韦、甘其毛道、阿尔山口等13对常年和季节性开放口岸, 其中二连浩特口岸是蒙古国从中国天津口岸出海的唯一通道。

三、中蒙之间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拉近中蒙两国人民感情的重要方式, 是两国人民彼此认识、了解最基本的途径。中蒙两国互办“文化活动月”, 在中国举办的“蒙古国文化年”等一系列活动创造了两国古老悠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机会。2011年6月中蒙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 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签订了在两国首都互设文化中心的协议, 蒙古国立孔子学院是蒙古国唯一一所孔子学院, 2007年成立, 由中国山东大学和蒙古国立大学合建。截至2012年底, 蒙古国已有3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专业, 学习汉语人数超过5000人;有3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 学习汉语人数超过8000人。蒙古国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自2011年4月29日正式启用以来, 随着中蒙文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 在蒙古社会各界的声誉也日渐提升。

人文交流日趋活跃。2012年, 中蒙两国人员往来达166万人次, 其中蒙古国公民来华126万人次。中蒙两国把加强青少年交流视为对两国关系未来发展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点并予以推动。在中国的蒙古国留学生逐年大幅增加, 中国将向蒙古国提供2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邀请300名蒙古青年访华, 积极开展两国青少年代表团互访, 逐步扩大人员交流规模并形成机制。

四、中蒙关系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1. 在政治方面, 蒙古国对中国存有戒心, 敏感问题依然存在。虽然中蒙两国关系正在逐步加强, 但蒙古国许多学者和官员对“蒙古国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史实非常忌讳, 蒙古国努力推行“多支点”、“第三邻国”的对外政治策略, 旨在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支援。这种舍近求远的外交政策, 也完全符合蒙古国对中国存在的防范和戒备心理。

2. 在经贸合作方面, 蒙古国自然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差;不完善的法律环境、多变的政策以及有些企业和商人的信誉度低、经营能力差、对外承诺和协议常常朝令夕改使得中国投资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中国对蒙古国的投资结构失衡, 多集中在零售业、餐饮业和农畜产品加工领域, 而且多数的中国投资企业规模小, 技术水平低;也存在着某些实力不足、缺乏国际合作能力的中国企业在蒙古国无序竞争, 造成一些有投资意愿的中国企业在开展对蒙古国经贸合作时始终比较慎重, 对蒙投资持观望态度。这些都将是中蒙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中长期存在并影响双边关系顺利发展的现实问题。

五、中蒙关系的发展前景

虽然, 现阶段中蒙两国合作中仍存在着不少制约与障碍, 但是中蒙之间政治关系良好, 未来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1. 中蒙经贸合作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中蒙悬殊的综合实力和差异的经济结构, 是两国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工业得到迅猛发展, 特别是在轻工业方面, 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生产。现阶段, 蒙古国的工业特别是轻工业仍欠发达, 基本的日用轻工产品还需要大量进口。中国和蒙古国是友好邻邦, 在交通运输上具有环节少、成本低的优势, 因而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导开展投资、进出口合作以及国际物流合作极具吸引力并可能成为大有作为的重要突破。目前, 蒙古国重点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并将有计划地大力发展耕地、建材、畜产品、旅游资源和石油等矿产资源项目上的国际合作。蒙古国为发展本国经济急需资金, 为此计划在赛音山达建设工业园区, 德国、韩国和日本的化工、重工企业已表现出极大的投资意愿。中国有实力且在对外合作投资中富有经验的大企业应抓住机遇, 扩大在蒙古国的投资, 以改善在蒙古国中国企业投资结构严重失衡的现象。在农业方面, 中国的农业基础雄厚, 并且具有产品产量大、品种多的优势;蒙古国是以畜牧业为基础的农业国家, 农产品品种单一。在农产品供应方面, 中国完全可以满足蒙古国市场的需求。蒙古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牧场载畜量达8000万头, 然而现在的牲畜拥有量尚不足载畜量的1/3。中国有实力的奶制品企业可以抓住这一机遇, 与蒙古国大力合作发展奶牛饲养业, 改善中国优质奶源不足的现状。在自然资源开发方面, 蒙古国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 蓄积量为1.3亿立方米;煤炭总储量约为165亿吨。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 充分利用蒙古国开发资源的长期战略, 共同合作开发, 以此来解决我国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能源和资源短缺问题。在劳动力方面, 蒙古国劳动力短缺, 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足以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补充。蒙古国是世界第二大羊绒生产国, 因设备老化, 生产技术水平低, 现在只出口羊绒原料。中国的纺织加工业可顺势发挥自己在生产工艺、资金与劳动力上的优势, 与蒙古国开展多种合作方式的羊绒资源开发合作。

2. 在旅游、金融、通讯与咨询、教育与文化、医疗等服务贸易方面, 加大与蒙古国开发合作力度, 扩大中蒙贸易领域。2006年蒙古国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国, 中国现在是蒙古国最大的旅游目的国和旅游客源国, 两国间的旅游业发展规模、层次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013年6月, 中国银行与蒙古郭勒蒙特银行合作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设立中国业务柜台, 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及当地企业提供投资咨询、国际结算、账户开立及项目贷款等金融服务, 以促进中蒙两国经贸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3. 中国应加强与蒙古国在环境保护领域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与合作。依据《中蒙经贸合作中期发展纲要》, 在未来10年, 蒙古国政府重点工程领域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通道建设, 这同时也是中蒙两国政府引导的重点合作领域。蒙古国基础建设的政策2010年就已开始实施, 许多铁路建设项目现已开始招标。中国的铁路建设近年来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对外招投标与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关企业应不失时机, 重视并拓展与蒙古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开辟更多、更便利的陆上通道和出海口, 为中蒙之间实现畅通的国际大通道和物流业发展提供条件。

另外, 中国与蒙古国在环境保护技术方面上的合作也是对两国未来经济合作的有力支撑。中蒙均受沙尘暴危害, 在防沙治沙、退牧还草、蓄水灌溉技术等方面中国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 蒙古国在实施“绿色长城”治沙项目计划上, 应重视中国取得的丰富经验和成果, 加大同中国的合作。

摘要:2011年, 中蒙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为两国进一步扩大政治、经济和人文领域相互往来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和机遇。十多年来中国一直保持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国的地位, 中国对蒙古国的援贷稳步增加, 中蒙边贸和地区贸易活跃。中蒙关系发展中虽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但两国经济合作具有极强的互补性, 服务贸易领域合作逐步加强, 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中国,蒙古国,战略伙伴,经贸

参考文献

[1]http://mn.china-embassy.org/chn/.

[2]http://www.dslib.net/economika-mira/jekonomicheskie-problemy-tranzitt-nefti-i-gaza-cherez-territoriju-rossii-i-tretih.html.

[3]http://www.dslib.net/economika-xoziajstva/kompleksnaja-jekonomicheskaja-ocenka-ispolzovanijaprirodnyh-resursov-v-otrasli.html.

中俄关系与前景 篇3

关键词:劳动关系;就业;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6-4;G642

引言: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的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加以分析,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比研究方法等主要方法和手段来深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将“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关注质量”作为院校的指导思想,通过成立的专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本部分采用定量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

图1 近5届劳动关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统计

注:计算公式--近5年(2011~2015届)毕业去向各项人数/近5年(2011~2015届)应届总人数

据图所知,近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分别为:出国3.4%,待分0.8%,二分30%,考研8.8%,派遣57%。派遣及二分人数比例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選择直接工作方式。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可知,虽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水平,但是近两年的专业对口率仅为62%左右。

结合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情况来开,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基本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就业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市场需求情况因素,还有课程设置、其他院校增设劳动关系专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劳动关系专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关系专业对于解决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劳动关系专业就业情况而言,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就业率偏低

我国各高校劳动关系专业为满足多元化就业形势,培养目标更倾向于国家公务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岗位。无论是名牌院校还是地方普通高校多形成培养公务员这一思维定式。上述情况严重背离了劳动关系专业的专业特点,国家机关能够提供的相关岗位较少也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国内部分院校在扩招过程中也增设了劳动关系专业,这种缺乏调研的盲目增设、扩大招生的情况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

2、专业认可度较差

我国就业市场对劳动关系专业认同度较低。这种情况主要源自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关系专业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方向性的欠缺导致报考学生未能将自身情况与专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二,政府与社会对于劳动关系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突出表现于人才招聘单位提供的劳动关系岗位少之又少。

3、就业方向不明确

通过分析国内各高校就业信息可知,我国劳动关系专业定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方向为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劳动经济学方向;其次,培养方向为社会学,主要侧重于劳动法规与社会保障学方向;第三,培养方向为公共管理,主要侧重于培养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领导与协调能力。由于就业方向各不相同,造成用工单位与就业学生对岗位认识存在较大偏颇,毕业生无法更好地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目前,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就业率、高校知名度、高校所在地域等主动因素影响。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很多学生受到该院校在北京,属于部位直属院校的影响。这些学生填报志愿时忽视了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就业方向的深入分析。

4、自身素质有待完善

由于劳动关系专业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还需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因此,专业院校需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提升学生的领导、组织、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院校应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只有通过更多工作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综合素质。

5、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设置劳动关系专业较晚(200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早设置了劳动关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由于该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所学课程缺乏足够的系统性。

三、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举措

通过调查法对国内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八所国内院校,以及国内十多所设置劳动关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该专业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1、专业招生受阻

受国内院校扩招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格局短期内无法缓解。另外,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院校与报考学生拥趸的方向,作为该专业的分支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受到较大冲击。根据推测,这种负面影响还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增加。

2、就业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

目前,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呈现出逐渐下滑的态势,且专业就业率也随之下降。受多种原因影响,这一格局短期内无法根本发生转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复苏与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的进展,劳动关系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界对劳动关系专业认识的深入,各专业院校不断重新塑造专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关系专业将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就业趋势将从晦涩走向光明。

解决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需从多角度入手,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学生个体与社会等多方位的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没有相关师资力量的院校加大劳动关系专业方面的投资,以此保证劳动关系专业学生专业性较为突出的优势。

其次,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弱化劳动关系理论教育,强化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如: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被企业认可,进而提升专业就业率可能性。同时,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教育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再次,我国各专业学生中有较大比例生源在入学前对专业认知度较低。入学后会因为心理落差造成对专业的抵触。院校应适当调整入学后学生跨专业的可能性,同时针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这样有助于新生对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并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专业院校可单独或组成相关的专业协会,并借助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不断宣传劳动关系专业的特色、优势,以此提升相关用工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如条件允许,还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机关大内、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学术探讨。这不仅能为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思路,还能以此实现专业的对外宣传。

通过个案法我们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业指导加以分析。针对上述不利因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断开辟出更好的就业指导思想,这也将影响着该学科的良性发展。首先,做好毕业生出口工作。通过积极的外部联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QQ、微信、电话、飞信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其次,发掘专业优势。目前,我国很多管理类专业多存在“大而全、广而浅”的共性缺点。很多毕业生看似就业面非常广泛,但其专业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相距甚远。因此,劳动关系专业应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努力打造出具有开创性、实践性、理论性的专业。再次,注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数量与质量直接影響着毕业生与社会的融入效果,优质的实践不仅能让毕业生进行“软着陆”,还能快速得到用工单位的认可,让就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同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危机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学校会针对入学伊始的新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学生有一个质的变化,蜕变为更加接近社会,更加接轨于岗位的可用之才。

结论:

本课题明确了几个重要研究观点:以通用和专业能力为培养重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导向、专业就业率有待提升。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具有较强的推动价值、平衡大学生的专业就业率,并奠定了劳动关系专业就业理论,对劳动关系专业的教育理论有长足的影响。本课题结合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大量数据,研究成果对我国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还提出了以就业为龙头,以开发专业优势为主线索,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保障的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常凯,等.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56—57.

[2]丁沧海.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8),23-24..

[3]王秀娟,徐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01-08.

[4]石晶瑜.浅谈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就业指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2009(07):109-110.

[5]朱晓妹,丁通达,连曦.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58-62.

中俄关系与前景 篇4

摘要

步入21世纪后,GIS正向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迈进。它不但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相结合,构成3S集成系统,而且与CAD、多媒体、通信、因特网、办公自动化、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相结合,构成了综合的信息技术。GIS理念的产生及其方法与技术的成熟,使其在诸多领域上得到了深入的应用。GIS作为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从理论上来讲,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并且与各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合理的开发以及利用将有利于其他学科或其他行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关系;发展;应用前景

GIS作为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各部门涉及空间数据分析的学科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而这些学科又都不同程度地提供了一些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与方法。因此,认识和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这些相关学科的关系,对准确地定义和深刻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大的帮助。

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为GIS提供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测绘学为GIS提供各种定位数据,其理论和算法可直接用于空间数据的变换和处理。虽然GIS涉及了众多的领域,并且与众多的学科都有很大的关联,但与GIS联系最为紧密的还是地理学、地图学、制图学、计算机、测绘与遥感等。1.GIS与地理学的关系

在地理学的研究中,空间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依托。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并使地理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地理信息系统的内部及其外界,不仅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流,还存在着信息流,这种信息流使得系统许多看似不相关的形态各异的要素联系起来,共同作用域地理系统。而地理信息系统体现着一种信息联系,由系统建立者输入,而由机器存储的各种影像、地图和图表都包括了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指针或索引等组织信息相关联;系统软件对空间数据编码和处理;用户对GIS发出指令,GIS按约定的方式作出解释后,获得用户指令信息,调用系统内的数据提取相应的信息,从而对用户作出反应,这是信息按一定方式流动的过程。

自然界与人类存在着深刻的信息联系,地理学家所面对的是一个形体的,即自然的地理世界,而感受到的却是一个地理信息世界。地理研究实际上是基于这个与真实世界并存而且在信息意义上等价的信息世界的,GIS以地理信息世界表达地理现实世界,可以真实、快速地模拟各种自然的过程和思维的过程,对地理研究和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GIS与地图学的关系

地图是记录地理信息的一种图形语言形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地图,地图学理论与方法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GIS是地图信息的又一种新的载体形式,它具有存储、分析、显示和传输空间信息的功能。同时,地图仍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两者的区别在于:地图强调的是数据分析、符号化和显示,而地理信息系统更注重于信息分析。

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发展与制图系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相同之处是基于空间数据库的表达、显示和处理。从系统构成与功能上看,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机助制图系统的所有组成和功能,并且地理信息系统还有数据处理功能。地图是一种图解图像,是根据地理思想对现实世界进行科学抽象和符号化表示的一种地理模型,是地理思维的产物,也是实体世界地理信息的有效载体。3.GIS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

GIS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计算机辅助制图和计算机图形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对数据进行解释可提取信息,通用数据库和地理数据库都是针对数据本身进行管理的,而GIS则在数据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地理模型运算产生有用的地理信息,其取得信息的多少和质量,与地理模型的水平密切相关。GIS是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但是计算机图形学所处理的图形数据是不包含地理属性的纯几何图形,可以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几何抽象,但不能完成数据的地理模型分析和许多具有地理意义的数据处理,因而不能构成完整的GIS。4.GIS与遥感技术的关系

GIS和RS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RS数据可以作为GIS的重要数据源,而GIS是遥感图像处理的扩大和延伸。但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在数据结构上,遥感图像处理主要采用栅格结构,而GIS不仅具有栅格结构,还使用矢量结构;在数据源方面,GIS是一个多源的系统,GPS和RS不是GIS的全部的数据源,它更多地采用地图数据、统计数据及其他的数据源;在数据分析能力上,遥感技术主要处理遥感图像的操作和分析,而GIS不仅具备一般图形分析和操作的能力,还进一步提高了模型分析的能力。5.GIS与测量学的关系

测量学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可为GIS的空间定位提供数据。

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资源用量巨大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资源的监控及合理利用程度不够,造成了严重浪费的现象。GIS技术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等应用领域中,它发挥着技术先导的作用。

GIS技术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从而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和进行科学的、基于政策标准的评价;有效地对多个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能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GIS未来的发展道路,适应目前的国情,在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保护、防灾减害、环境保护、精准农业、林业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上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参考文献:

[1] 黄杏元,马劲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2] 余明,艾廷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3] 田智慧,李水旺,武舫,熊伟.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7。

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5

小泉政权成立以来,由于小泉首相坚持参拜靖国神社的错误立场,中日政府首脑间至今未能实现互访,并使中日关系重新跌入1990年代中期出现过的“政冷经热”难局,致使许多人担心中日关系的前途。那么,中日关系究竟能不能再发展?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中日关系的大局并没有变。政治关系虽然矛盾增多,但未伤及根本,合作仍是主流;经济关系虽然出现新磨擦,但并未阻挡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势头;安全关系彼此虽然不信依旧,但两国谋求对话与合作的愿望明显增大,并且合作内涵更具战略性。当前中日关系的基本形态是否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合作、竞争、矛盾。其基本特点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对话与矛盾同在,友好中互有防范,合作中互有戒备。合作仍然是主流并保持着发展势头,但同时日本的走向、中日间的历史问题、互不信任等因素对双边关系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互依存加深合作更趋战略性

高层政治对话的渠道仍保持畅通,人员往来更加频繁。

2003年5月19日,日本执政三党干事长访问北京时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转交了小泉首相的亲笔信。

5月31日,应邀出席俄罗斯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庆祝典礼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实现了首脑会晤,这是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的第一次中日峰会。双方一致认为,应本着面向未来的原则处理双边关系。希望通过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推动两国互利互惠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

8月9—1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访问北京,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纪念活动。

8月10—13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应邀访问日本,分别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外相川口顺子举行会谈,就日中关系、朝核问题和即将举行的六方会谈交换了意见。小泉指出,“日中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是仅次于日美关系的重要双边关系”。

10月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晤。小泉在会晤中邀请温家宝早日访问日本,温家宝表示他希望访日,但两国首先必须为访问创造“良好的气氛”。

10月20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曼谷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今年,小泉首相在日中友好协会会报《日本与中国》发表新年祝词说,“对日本政府来说,今后仍要发展面向未来的日中关系,与此同时,不仅就两国之间的问题,而且就地区乃至世界的课题加深合作,从而扩大日中间的共同利益。”

小泉元旦参拜完靖国神社后,相继派出多个访华团,试图来说服中国。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额贺福志郎和公明党政务调查会长北侧一雄10日起访问了中国并受到我领导人的接见。小泉表示:“希望你们能向中国转达我的想法,那就是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伙伴国。我比谁都重视中日友好。”

在人员往来方面,2002年访问日本的中国人达到50万人次,访问中国的日本人达150万人次,加上商务上的往来一年达到300万人次。中国留日学生达45000人,占外国留学生的56%,日本到中国的留学生为13000人,占外国在中国留学生的1/3。

中日经贸关系保持强盛势头,合作更具战略性。中日经贸合作因我加入世贸组织而出现了新局面。根据日前中国海关的统计显示,2003年中日间的贸易总额比前一年增加了31.1%,达到1335.8亿美元,日本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今年中日贸易将连续5年创造新纪录。中国市场已是日本景气恢复的有力牵动因素。随着日制造业持续向我转移,这种依赖关系将有增无减。日本对华投资增加。截止2001年底,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达2.2万个项目,实际投资额312.5亿美元。据最新调查显示,日

本制造业中49.1%的企业准备在今后3年内提高海外生产比例,其中70%的企业将中国作为投资的主要目的地。面对大批企业转移中国的趋势,一些日本人士指出:“日本产业的目标应该是构筑日中都能获益的新‘日中制造业的共存共荣’模式,”以建立起较为牢固的日中经济合作关系。

2002年两国货币互换协定的签署(在中国外汇周转出现困难的情况下,或者在出现紧急事态比如人民币因被抛售而暴跌的情况下,日本银行就拿日元兑换人民币,从而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干预市场所需要的日元资金。相反,如果日本出现上述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就拿人民币兑换日元,从而向日本银行提供人民币)和经济伙伴关系协调机制的启动,表明双方对维护经济安全、保证共同发展的认识已上升到战略高度。

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第一、在安全对话与合作方面,日将朝核问题视为最大外交课题,为进入多边会谈机制和解决绑架问题,迫切希望得到我方支持,中日就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核危机存在广泛共识。

第二、在地区经济合作上,建立东亚经济共同圈。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气候正在形成,去年末举行的东盟巴厘岛会议确定了东亚经济共同体明确的时间表,中国与东盟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日韩发表《联合声明》,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发表《领导人宣言》等,均体现了亚洲各国政府推动亚洲一体化的决心和信心。日本法务大臣野泽太三所说:所有的亚洲人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的土壤正在形成,亚洲的合作意识正在增强并不断深化。1990年代以来,由于东盟的主动倡导,各方支持,特别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形成东盟加中、日、韩合作机制以来,地区合作日趋活跃和深化。进入新世纪,出现了可喜的突破性进展。中、日两国是本地区两个重要国家,日本是本地区唯一发达国家,当前虽不景气,但经济实力雄厚,中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后劲充足,双方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对加快地区一体化进程,促进实现自由贸易区作出重要贡献。东盟各国对此抱以期待,这也是历史赋予的重大职责。在这方面,中日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中日间竞争色彩加浓

小泉打着改革旗号上台,发誓要在政治、经济领域推行“无禁区”的改革。小泉认为作为其推行“战后政治总决算”、走向“普通国家”战略的一环,对华关系必须改变日本的“被动”地位,以“普通”代替“特殊”,加强对华“自主性”,建立“互能说不”的“新型”关系。因而,表现出日本与我国在资源和市场、影响力、地区主导权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现了对我国资源上争、金融领域压、地区合作中挤,试图以合法竞争规则阻遏我国发展。

第一、在能源领域,日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大了与我国的竞争力度。日以全额贷款和巨额援助诱俄先建通往日本的“安纳线”管道。中日在中东石油开采权的竞争也趋于激烈。日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甚至不计成本向俄许诺为“安纳线”建设提供全额信贷,还同意放宽贷款使用条件。

第二、在金融领域日本煽动美欧对我国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2001年日本政府曾要求人民币升值。去年再次向我国发动攻势,并要求七国财长会议联合施压,逼中国搞第二个“广场协议”(1985年美欧联手推日元升值的协议),目的在抑制全球对华投资升温,借机减轻日元升值压力,向我国推销“货币篮子”制度,以确立日元在亚洲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第三、在东亚经济合作方面,争夺地区合作主导权,排挤我国影响。日加快了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步伐。自民党成立了“推进FTA特别委员会”,外务省出台“日本的FTA战略”,提出将FTA与政治、安全战略挂钩。去年末,日本——东盟特别首脑会议在东京召开,日本正式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发表了加强“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东京宣言》。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诸多领域。日本将与泰、马、菲律宾开始自贸协定谈判,今后5年内接受1万名东盟留学生,并拨款15亿美元帮助东南亚培养人才,帮助印支国家修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开发湄公河流域等。

矛盾趋于复杂化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和日本的政治、军事大国化同步发展,使双方原有矛盾更加复杂、尖锐。主要表现:

一是国民互信度下降。据日媒体调查,日本人认为中国“不可信赖”的比例由1988年的14.2%上升到2002年的55.3%,同期认为中国“可以信赖”的比例从76%下降到37.3%。另据《朝日新闻》和中国社科院2002年联合调查,只有10%的中国人回答“喜欢日本”,7%认为“应与日本交朋友”。这主要是由于日长期经济低迷,国民心理浮燥,民族主义情绪上升,对迅速强大的中国抱有嫉妒。

二是两国首脑互访停顿,出现复交以来少有的僵持局面。小泉出于错误的历史观,利用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参拜靖国神社博取支持,使得历史问题再次制约了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安全戒备心理上升。日本对我国力增强感到不安,以朝鲜威胁为借口调整安全战略。另一方面日酝酿修宪、自卫队走向海外、日美军事日益一体化等动向,给东亚地区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也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对其走向担心。

加强合作发展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之所在展望未来的中日关系,虽然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随着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中日关系所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第一、日本通过众院大选,朝野政党在国会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小泉政权中的对华强硬势力将受到某种程度的牵制。

首先,在执政联盟内,由于依靠公明党才保住了国会绝对稳定多数的议席,这势必将增强公明党在执政联盟中的地位和发言权。小泉政权从三党变为两党联合执政,使公明党的地位提高,成为对小泉政权牵制的重要力量。其次,日本政治的两大政党走势,表明日本国民对目前日本执政党独断专行体制的不满,选择政权的意愿增强,使小泉在政策运营上将不得不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特别是面对明年参院选,如果自民党的席位不保小泉政权将被追究。最后,民主党在大选中的胜利,大大提高了该党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必将对小泉政权形成牵制。民主党虽与过去的社会党不同,政策与自民党并无本质区别,但在对外政策上,对小泉追随美国,不顾中日关系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的做法不满。

第二、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越来越不得人心。其中,日本国内外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呼声高涨。另外、舆论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影响中日间的战略合作越来越不满。

第三、中国正在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市场,这无疑是小泉推行经济改革的重要保障。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商机而不是威胁”这一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所接受。

中俄关系与前景 篇6

三通的最终目的“心通”

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和两岸和平框架的建立,只是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或过度性安排,而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目标与结果。统一(和平统一或非和平统一)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中国完全崛起与中华民族复兴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说,台湾问题不解决,两岸没有统一,就不会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与中国的真正崛起。

一、相关情况

1.大陆国家主席援例发表新年贺词,于去年底透过大陆媒体表示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同胞。今年元旦,胡又在大陆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重申,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加强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局面。他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推动扩大两岸经济、文化、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同胞,更好维护台海和平。

大陆国台办主任王在今年第1期《两岸关系》杂志发表题为《两岸同胞继续努力,再创和平发展新局》新年寄语,展望2010年,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前景,展现新希望;两岸同胞应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加强合作,再创新局。期待两岸双方增进政治互信,把握正确方向,保持发展势头,拓宽前进道路。

王说,“我们深知,两岸关系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深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也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2.2009年12月30日,北京举办胡六点周年座谈会,大陆全国政协主席在会上表示,胡提出的六点重要意见,有利于双方共同探索和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全面贯彻落实六点意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能够行稳致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就能够逐步建立。贾表示,要继续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通过增进政治互信、密切交流合作,不断排除各种干扰,不断拓宽前进道路,不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稳步扎实地推进两岸协商和两岸关系发展进程。要积极推动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定,积极探讨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还应当着眼未来,积极稳妥地探索如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难题,为今后两岸协商政治和军事安全等问题预做准备、创造条件。他还表示要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切实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中,为台湾同胞多办实事、多做好事。

3.马在今年元旦祝词指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海峡两岸隔海分治迄今六十年,确实需要一段长时间的交往来相互了解。现阶段任何躁进的政治选择,不论急统或急独,都会引起严重的对立与纷扰。在两岸关系上,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状态,并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这不是消极地维持现状,而是积极地争取一段足够长的时间,让台海持续和平发展,让两岸人民透过经贸、文化各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淡化成见,并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为两岸争议寻求一条务实可行的出路。

马说,两岸协商始终坚守对等、尊严的立场,始终坚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原则,凡是有损台湾主体性或对人民不利的事,绝对不会去做。

马于元月二日治国周记指出,台湾从“麻烦制造者”变成“和平制造者”,全球都看到台湾海峡冲突的引信已被拆除。他认为,两岸和平对于台湾提供一个“创造崭新局势,分享和平红利”的机会。新局势一旦形成,一定会为台湾拓展许多新的空间,例如参加国际组织或签订多边协议等,“这样的路线也可以为台湾找出活路、开创新路,更能让我们的尊严与“主权”获得体现”。“中国大陆对我们当然是威胁,但也是机会”。

二、情况研析

1.2009年12月下旬,江陈第四次峰会在台中举行,签署了三项协议,并商定今年在大陆举行的第五次会谈中,讨论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和智慧财产权保护两项议题。这次议程原订四项协商议题,出人意表的仅签署渔船船员劳务、农产品检疫检验、标准计量检验认证等三项协议,至于避免双重课税和税务合作的议题则触礁,为两岸复谈以来首见。外界传出未能签成的原因一说是涉及“主权”争议,一说是技术性问题;论者甚且以蜜月期结束来形容两岸互动将迈进另一阶段。其实,据北京权威消息,此一议题卡在对税源认定的分歧,无关“主权”问题。

两岸自从复谈以来,海基海协两会迄今举行了四次江陈峰会,分别在台湾和大陆各举行两次,共签署十二项协议、达成一项共识,成果丰硕。

江陈四会未能如过去“全垒打”,让外界颇感意外,然这正表明两会协商形成制度化,成熟、务实且日臻完善;不能为了签而签,成熟一项就签署一项,没有共识就不急着签。两会领导人对此已达成共识,双方将会尽快安排后续协商,达成一致即适时签署。

2.今年两岸仍会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稳步推动两岸协商及两岸关系发展。ECFA议题在两岸之间已形成相当共识,两方研究机构已就ECFA广泛交换意见、完成初步结论和建议,现已列入下一回合两会协商主题。由去年底江陈会协商经验观之,并非列为协商议题就一定签署协议;关键是主客观条件成熟,获得人民支持,届时即可水到渠成,顺利签署。

马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让两岸人民透过经贸、文化深度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淡化成见。而胡总书记亦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开创,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必须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只有最广泛地实现两岸同胞大团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大有希望。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共同期望,两方主政者坚持和平发展的主轴,成功拆除台海冲突引信,让两岸走出阴霾迎向朝阳,人民已能感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面成果。不容否认,台湾内部存在一些不同声音,尤须耐心作政策说明,加强沟通交流,争取支持。

3.展望今年,大陆方面坦承两岸关系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要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应着眼未来,积极稳妥地探索如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难题,为今后两岸协商政治和军事安全等问题预做准备、创造条件。

众所周知,两会顺利建立协商制度化,主要奠基于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务实地搁置争议,进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当前两方犹待继续累积足够政治互信之际,若云展开涉及政治地位、国际空间、军事安全等政治协商,时机恐尚未成熟;盖此系双方今后努力的方向,实非一蹴可及。

中俄关系与前景 篇7

关键词:中国,日本,经贸关系,摩擦,前景

中日两国贸易往来历史悠久, 新中国成立后, 中日贸易是在民间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民间协定贸易时期, 60年代的友好贸易和备忘录时期。在此期间, 由于受两国关系非正常化的影响, 双边贸易规模很小, 到建交前的1971年只有8.7亿美元, 而1950—1971年中日贸易额累计也仅有63.7亿美元, 贸易商品主要是肉类、农副产品、化学产品、冶金产品等。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 特别是1979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 在良好的外交关系的指导下, 中日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与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丰富、优质的劳动力相结合, 结出了双边经贸合作的丰硕成果。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互利互补的合作关系日趋紧密, 也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虽然日本对华贸易中保护主义色彩严重, 技术出口限制较严, 但展望中日贸易的发展, 有利条件有很多, 中日贸易发展前景是良好的。

一、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

(一) 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

中日贸易额呈跳跃式增长。1972年突破10亿美元, 1981年突破100亿美元, 1991年突破200亿美元, 1996年再创新高, 达601亿美元。2002中日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达到1019.1亿美元。2004年中日贸易总额为1678.7亿美元, 2005年达到1844.5亿美元, 日本列欧盟、美国之后, 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06年, 中日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 达2073.6亿美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3%。日本继续保持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10年中日两国间的贸易总额为3018.5亿美元, 同比增长率30%, 中国也成为日本不可撼动的第一大贸易对象国。

(二)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机电产品成为进出口主要商品

在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 原材料的比重逐步降低, 纺织、机电、光学医疗设备等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提高。矿产品对日出口占中国对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2年的20.06%下降到2005年的3.38%;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对日出口的比重由1992年的4.36%提高到2006年的33.7%, 机电产品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第一大类商品。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始终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 其中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占比已经超过50%。

(三) 经贸联系不断扩大, 贸易形式更加多样化

从20世纪80年代起, 两国的经贸关系已从单纯的货物贸易扩大到包括货物贸易、技术贸易、相互投资、政府资金合作的全面经济合作, 如加工贸易、综合性的长期补偿贸易, 石油、煤炭等领域的合作。这些新的合作方式, 有力地促进了中日贸易。目前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而日本是中国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的主要来源国之一。

二、中日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双方贸易摩擦加剧

随着经贸关系的发展, 贸易摩擦也会更加频繁。目前, 中国的农产品已经占据了日本国内市场大约35%的份额, 成衣、棉布等纺织品在日本市场占有率也已达到50%以上, 随着中日经贸合作将向更加广泛和深入的领域拓展, 中日之间的摩擦也会向各个领域蔓延。

中日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强烈反差, 随之在日本出现了“中国威胁论”, 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将对日本经济大国地位构成威胁, 而日本内阁府日前公布的2010年日本GDP数据, 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显然非常不利于中日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 从而导致日本国内需求低迷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二) 日本对华贸易壁垒日益苛刻

在出口方面, 中国许多商品被日本所设置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拒之门外。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中日两国贸易中存在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现象, 部分产品质量标准相差较大, 以产品卫生标准和环境标准为理由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已成为日本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以中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食品卫生存在问题为由的中日贸易摩擦反映了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两国间贸易保护的新动向。

以《肯定列表制度》为代表, 日本对来自境外的农产品、畜产品及食品实行严格的检疫、防疫制度, 特别是对在日本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中国农产品实行更加严格的检验和检疫。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几乎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都作出了规定, 设限数量之广、检测数目之多, 限量标准之严格, 可以说前所未有。由于中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规模大、品种多, 并且大多数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中占有较高份额。因此, “肯定列表制度”必然对中国输日的农产品产生深刻的影响, 成为阻碍中国产品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三) 日本尚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关系到WTO的公平贸易原则能否得到执行, 关系到中国出口企业能否在国际获得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贸易环境。目前, 已有97个WTO成员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而日本并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作为重要贸易伙伴, 日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完全是对事实的确认, 早日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将有利于推动中日双方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

三、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一) 双方贸易将保持稳定增长

中日互为近邻, 文化相通, 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互补优势明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中日经贸关系中的合作因素将继续远远多于竞争因素, 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日本国土狭小, 资源匮乏;而中国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 在资源上具有互补性。日本是发达国家, 技术总体水平比较先进;中国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因此日本可以向中国出口技术及资金含量较高的高科技产品, 从中国进口资源及劳动密集型产品, 双方可以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从中日贸易的发展来看, 适合对方市场需求的商品仍然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出口潜力。因此考虑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结合中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日本对中国产业转移、两国间分工结构发展趋势, 特别是日本地震后的经济重建需要中国的帮助, 中日贸易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二) 日本企业仍会把中国作为海外投资的主要对象, 投资领域也将不断扩大

日本企业资金较为充裕, 并且具有丰富的跨国投资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能力, 这些恰恰是中国企业目前最缺乏和最需要的。中国企业拥有充裕而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的劳动力, 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 通过产业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是提高两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在, 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经济对日本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是巨大的, 而且是长期的。日本必然要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可为日本企业施展能力提供巨大空间。连续几年以来, 日本希望向海外投资的大企业中, 70%以上首选中国, 这种趋势恐怕今后只能越来越强烈, 日本对华投资的前景十分广阔。基于上述趋势的判断,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 日本企业仍会把中国作为海外投资的主要对象, 投资的领域也将不断扩大。与此同时,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企业也在迅速成长壮大, 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的愿望也将不断增强。可以预计, 由于地理和文化传统相近, 中国企业在未来的跨国投资活动中, 对日本投资也将成为中国企业考虑的主要目标, 对日投资规模也将逐步扩大。

总之, 中日两国既为邻邦, 又都是亚洲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两国深化经贸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也有利于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两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经贸合作, 推动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是中日双方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黄晓玲.中国主要对外经济贸易伙伴[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213-274.

[2]邹忠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224-226.

[3]田革.中日经贸关系前景浅析[J].济南大学学报, 2006, 16 (1) .

[4]吕克俭.中日经贸关系微妙中前行[J].中国经贸, 2006 (4) .

中欧关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篇8

一、对世界格局的认识和全球战略:多极化与有效的多边主义(effectivemultilateralism)

中国对世界格局走向的基本判断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将被多极化取代,世界正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和欧盟也将成为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力量。中欧双方对美国势力主导世界的不满,对扩大自身影响力的要求,使得中欧在战略利益上存在共同之处,这也将推动中欧双方以对抗美国霸权主义为目标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然而,欧盟是否预备挑战美国主导地位的潜力?欧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行为是否昭示着其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一极的雄心?

有学者认为欧洲多数国家希望看到一个多种力量并存,不同力量既合作协调又相互竞争制约的“多极世界”,欧盟作为正在形成中的一极应在其中发挥与其实力相称的作用。而欧盟的举动似乎也印证了这种看法。近年来,欧盟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倡导以坚持国际规制为原则处理全球问题,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提出质疑和反对,在具体的行动中开始根据自身利益采取不同于美国的冲突处理模式。

然而,不同于中国学者对欧美关系的判断,部分欧洲学者认为“以美国为对手来定位欧洲是难以置信的”,一方面欧盟与美国在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高政治领域存在共同之处,双方长期紧密的关系有着稳固的基础。另一方面,欧盟在安全领域仍然难以离开美国及其主导下的北约的军事力量。美国通过支持欧洲一体化以及通过北约对欧洲安全的承诺在欧洲安全环境的改善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盟认为,没有美国的合作,欧洲安全和国际安全均没有保障。

欧洲无法承担与美国关系僵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因而在伊拉克战争后,欧盟即着手恢复欧盟关系,建立新的跨大西洋关系,巩固美欧同盟。而且,随着美国战略转移的意向逐渐显露,欧盟开始担心其丧失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欧盟不断增强自身能力的努力也部分来源于这种担忧:“一个行动能力不重要的欧洲,会在全球范围内缺乏影响力。对美国而言,这样的欧洲伙伴就失去了意义,美国不会对一个较弱的欧洲产生兴趣。”另外,新入盟的东欧国家(如波兰)由于历史记忆的原因,对欧盟共同的安全政策存在质疑。他们更倾向于依赖美国提供的军事保护,因而在今后的欧盟-美国关系中也可能制约欧盟采取偏离美国战略利益的政策。

二、中欧关系拓展的潜力——全球治理中的合作

中国开始积极介入全球事务中,逐渐意识到自身在全球治理中日益增加的责任。在此基础上,中欧双方积极寻求在全球治理中的共同利益,不断加强沟通与合作。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欧双方存在紧密的合作。作为能源消耗和排放大国,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动对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受制于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和技术水平,中国在环保领域的发展较慢。另一方面,欧洲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可为中国在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双方的合作将带来双赢的局面。

然而在更敏感的领域,如反恐、军控、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领域,中欧间的合作和互动较少。另外,不容忽视的是,中欧对国际安全形势的判断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作为西欧主权国家联合体的欧盟,在安全问题上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民族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2003年欧盟首份安全战略报告问世,报告指出在新的安全形势下,没有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还面临大规模入侵的威胁,潜在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及失败国家。而在较长时间内,中国的注意力将仍集中在地缘政治领域,包括与东盟的南海问题、钓鱼岛领土纠纷等传统安全问题,以及西藏、台湾等国内分裂主义问题。

此外,中国与欧盟对采取何种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仍存在分歧。欧盟“有效的多边主义“(effective multilateralism)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欧洲一体化模式理念的影响。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主权国家通过逐步让渡国家主权,签订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条约、建立各种协商机构解决成员国之间争端,直到最后实现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这种欧洲一体化模式也对欧盟处理国际争端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欧洲参与全球治理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欧盟注重国际规制的约束力、主张联合国在解决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应起“核心作用”,“人权高于主权”仍是欧盟的一贯主张。欧盟虽然对美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用武力解决争端的行为不满,但同样主张其他国家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应积极干涉。而且欧盟国家的立场在逐渐靠近美国。在2003年新的安全战略报告中,欧盟表示,它现在认可必须运用所有的手段和工具,包括在必要情况下运用均势手段,而摒弃过去一直坚持的看法,即欧盟只相信利用诸如经济援助、贸易或外交诱压等“软手段”。报告虽没有使用容易引起争论的“先发制人”的字眼,但强调“如果我们希望国际组织、制度和条约有效地保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不受威胁,我们就应准备在有人违规时采取行动。”而中国对于此种“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仍然存在顾虑,对涉及一国主权的问题也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因而双方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仍有待推进。

上一篇:公共设施作用大教案下一篇:五年级上册作文漫画老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