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色建设汇报材料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特色建设汇报材料(共9篇)

小学特色建设汇报材料 篇1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提出的“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实施工程,使学生具有强壮的体魄,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我发展、终身发展,我校推出了手工艺制作、健美体操、民乐艺术等特色项目,实现“以艺增智,以艺冶情、以艺健体、以艺见长”的特色建设目标。

根据各年级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我校手工制作设置了5项综合实践活动:一二年级——折纸、三年级——纸浆画、四年级——编中国结、五年级——丝网花、六年级——剪纸。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能力。如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校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手工制作教学环境,不拘泥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延长评价时间,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折纸又称纸艺,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他们知识范围以外的东西。一张小小的纸片,在学生那稚嫩的小手里面创造出一个个可爱精致的造型、小摆设,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让家长感到自豪。折纸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商,做到了智商情商的协调开发。

纸浆画以纸浆为主要材料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纸浆画颜色鲜艳,并具有浮雕效果,。彩色画泥可以在木、瓷、玻璃、石、纸等多种材料上绘制,干后即可成品,制作纸浆画是一种充满童趣的活动。纸浆画的材料很简单:卫生纸、乳胶、水粉色。卫生纸要吸水性好、易软、易烂的。水粉色可根据需要购买单支或盒装的,一般来说12色的就足够用了。通过纸浆画的课程孩子们的手,脑,眼,都得到了锻炼,纸泥、浆画装饰感很强,孩子们做完的作品完全可以挂到家里做为装饰画和艺术品为自己的儿童房添彩。也使孩子对多种工具表达的探索兴趣有了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学生还用这种方法装点生活,美化教室。

丝网花是用丝袜制成的,所以又叫“丝袜花”。这种花色彩艳丽,质感独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随意造型,而这种与众不同的效果可是鲜花所达不到的, 丝网花品种丰富,凡是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花卉都能够做成丝网花。像荷花,玫瑰,蝴蝶兰,牡丹等等。你看,同学们通过老师的讲解,不仅认识了各种花卉,还培养了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说:好景不长在,好花不长开。然而制作丝网花不仅可以留住时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性情,使学生手脑得到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

小学特色建设汇报材料 篇2

新海小学坐落在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 学校始建于2011年8月, 占地28970m2, 建筑面积7290m2, 学校规划科学, 布局合理, 教育教学设施齐全, 建有“十九室一厅一馆”, 各专业教室设施齐全, 达到自治区标准化学校的要求, 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 在校学生500人。专业教师37人, 平均年龄31.5岁, 其中特级教师1人, 省级骨干教师3人, 市级骨干教师5人, 学历合格率100%。

二、全新的管理思想与路径加速效能提高

学校管理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是教育思想管理。在素质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把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具体化为工作目标和措施, 把管理终点从对教职工的约束转移到为广大教师实现教育理想的服务上来, 凝聚力量, 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和主动性, 引导和激励教师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是制定管理制度与措施的前提。思想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统一意志, 把管理者的思想转化为教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追求。其途径有三:一是共同描绘学校发展蓝图, 二是共同参与学校建设, 三是共同决策学校重大事项。这三个共同把全体教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同心同德, 共谋发展大计。

三、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均衡发展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师资水平均衡发展。

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育人, 育人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有师德高尚的教师, 才能把天真的孩童培养成诚实善良、文明守纪、爱国自强的合格公民;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才能把年幼的孩子培养成爱读书、会观察、勤思考, 敢实践、勇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强化师德建设, 促进每个教师个性修养均衡发展。我们本着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原则,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并把“爱与责任”作为核心育人理念,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新教师从教宣誓”、“以爱育爱”师德演讲、“特教体验一日行”等多层次不同内容的活动, 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 青年教师王晓媛用真情关爱学生, 被自治区团委表彰为学雷锋先进个人, 大队部石杨老师被呼伦贝尔市团委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2. 尊重学生差异, 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均衡发展。

一所学校办学效果如何, 其成果和标志是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五个关注”的育人理念, 坚持“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思想, 努力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立德树人, 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均衡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按教育内容逐条细化到每天的学习活动中。通过经典国学、本根教育强化学生的养成, 努力落实晨读、午诵、晚省, 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 健康茁壮成长。通过班会课, 结合具体案例, 加强对小学生的孝顺、礼貌、勤奋、诚实、知荣、明耻教育;通过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我校与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的“关爱同龄伙伴”互访活动, 通过近距离接触, 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 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让他们学会关心同情、懂得怜悯助困, 知道了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关爱有困难的人。

3. 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

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一直是我们的工作要求, 为确保此项工作得到落实, 我们提出“三保证”、“两落实”、“一促进”, 用“班主任负责制”保证课时、教案、课堂质量的落实。建校初, 年轻教师要到各班上课, 都要提前将教案拿给班主任签字, 班主任要随堂听课, 以此确保科任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技能要求得到落实。目前各科任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教室, 教室内各种专用教具学具一应俱全, 专业氛围浓郁, 孩子们在专业教室里上课兴趣盎然。在新海, 到处都是快乐的课堂。此外, 各学科积极组织竞赛活动, “以赛促趣、以奖促学”。语文学科的口头作文擂台赛、英语学科的话剧表演、计算机学科的创意绘画、百度搜索赛等, 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保证了各学科的均衡发展, 整体推进。

四、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使平安校园建设得到保障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 提出“两严守”、“三掌握”、“一确保”。一要严守校门, 实行严格的进出校门登记制度;二要严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 不折不扣地执行。三掌握要求学生掌握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应急措施;掌握各季节可能带来的人身伤害及避险方法;掌握一般的安全常识, 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确保师生人身和校产安全。

小学特色建设汇报材料 篇3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应用型人才;特色名校建设

项目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鲁教高字[2011] 1号)的要求,为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分类指导,强化内涵和特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名校带动作用,增强高等教育服务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在地方高校中遴选一批应用基础型、应用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进行重点建设。2012年,青岛农业大学成为了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而建筑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十五个专业之一。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学生学习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等后续专业课奠定了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发挥构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对该课程不断的改革和优化,以期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教学工作者必需长期坚持的工作。[1]-[3]

一、《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繁杂、逻辑衔接较差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繁杂,涉及工程中众多工程材料,包括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建筑砂浆、建筑钢材、木材等10多类材料。对于每一种材料在建筑过程中均有所体现,同時每一种材料又是相对独立的,各类材料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叙述性内容偏多,知识点之间衔接不紧密,逻辑性较差。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各种建筑材料,灵活使用。对于长期以来适应逻辑推理的学习与思维方法,且对于建造过程又缺乏实际体验的学生来说,会感觉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且版本多难以统一

近年来,土木工程领域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类技术标准不断推陈出新。同时, 由于教材的编制和出版周期较长,教材的内容往往滞后于技术标准的推出,落后于工程实际。 另外,目前《土木工程材料》教材版本多,有些教材内容叙述性强,概念偏多,有些理论推导及公式类内容较多,而有些则偏重工程实际,对材料的结构组成、理论分析方面叙述偏少。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3.教学方法单一、已不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按照主要的工程材料划分章节、组织教学进程,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单调乏味,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差,易使学生对课程理解不深、应用不灵活,最终导致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面知识和能力的欠缺,甚至认为“材料课的学习就是背诵记忆”。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很难掌握课程的重点,总感觉所有的内容似乎都是重点、都需要掌握,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既难以记忆又难以理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另外,由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涉及材料的性能检测及工程应用,实践性强,应用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充分展示材料的外观特征、技术性质指标及工程应用,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4.考核内容及形式过于单一

闭卷的书面考试仍然是目前最主要、有时甚至是唯一对学生考核的形式。由此造成了学生“考前背,考后忘”的现象。

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周期长,开设繁琐

传统的材料试验都是随着课程进度而进行的课 中实验,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实验与理论课同步进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及时消化和理解,但是由于受时间所限,只适合开设一些耗时短的验证性实验,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往往由于过程繁琐、费时费力、周期长而受到限制。

因此,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远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进行全方位改革。

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优化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应紧跟行业发展动态,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可以适时讲授土木工程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如在第二章“建筑金属材料”里,介绍日本已开发出LY225钢、LY100钢,美国生产出屈服点高达690N/mm2的可焊接合金钢板;在第四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里,讲解国内外混凝土技术新进展。通过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信息,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实时更新教材

由于材料科学的自身特点(如发展快、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使得教材必需适时更新,需要选择版本较新且内容具有前瞻性的教材。因此,本教研组作为副主编单位积极与其他高校合作, 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方向学生的定位,编写了内容新颖、知识面广、不断融入新型材料内容、相对系统、注重基础知识并且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教材。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涉及材料种类繁多,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单纯的板书教学效果不佳,只有通过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采用案例教学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目标是应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中不断融入工程实例,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及学校对学生的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注意基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具体实践的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分析和发展的思路来看待现有的材料,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并正确使用各种土木工程材料,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讲解混凝土掺和料这一节时,先列举各种掺和料在大型工程中的应用,如粉煤灰在三峡大坝中的应用。然后让同学们观看粉煤灰、矿渣及硅灰的微观照片,并比较三者问的相貌特征差异。采用表格的形式给出三者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当这三种掺和料用于水泥混凝土时,对混凝土流动性、强度的影响等。

(2)合理有效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涉及材料种类繁多,知识面广,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课时间较早,学生又是初次接触专业知识,感性认知较少,教师授课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另外有些材料的性状特点等需要很多时间解释,如果辅以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手段,通过计算机动态模拟并配合适当的声、光、图和文字等,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生动的知识,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但多媒体等的使用容易使部分学生思想不集中,应将多媒体和传统的板书相结合授课是最理想的教学方法。还有,教师个人可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通过教学网络,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和答疑。

4.革新考评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单一的闭卷考试模式,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模式。虽然学生成绩构成仍为:考勤10%/平時20%/考试70%,但体现了“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知识、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课堂答辩、小测验等内容,闭卷考试注重能力考核,增加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案例题型。例如“某工程实际施工中,石灰砂浆粉刷过的墙壁出现了鼓包开裂现象,试分析原因并提出如何防止这样的现象再次出现”、“某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浇注两周后拆模,发现挡墙有多道贯穿型的纵向裂缝,试分析其原因。”等与实际工程相关联的内容。

5.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该课程中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理论课不能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环节上也要不断改革和探索。首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削减验证性实验,整合综合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开辟应用研究型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型实验一综合型实验一应用研究型实验”多层次递进式的实验教学体系。例如开设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让学生选择所配混凝土的品种以及强度标号并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按照实验规范成型混凝土试件,测定其强度。这样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配合比的知识设计混凝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授课教师可以拟定一些试验研究题目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或让学生参与到科研或科技开发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科研水平。例如,学生以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高性能混凝土为试验对象,自己配制混凝土并检测其强度和耐久性。

三、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未来大多数高等学校发展的趋势,其本质是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窗口及平台。只有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采用以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和复合式考核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满足未来需要的优秀工程应用型人才。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安明喆,余自若.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102-105.

[2]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70.

[3]刘红艳,朱朝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1.3,No.3, 2012(6):119-121.

特色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篇4

伊川县吕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二0一二年五月

(白天上班和黑夜加班相结合)工作法,终年蹲守在校,每天五更起、三更眠、全天候、全方位地钉在工作一线;坚持率先垂范,常修为师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切实的行动感染了班子成员,感染了全体教师。

作为班子成员,大家都能重视自身的业务学习与师德修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切实按照学校要求,做到“三个服务,四个一”:即服务好教学,服务好教师,服务好学生,包好一个教研组,教好一门课,带好一个班,培养好一名教师。

在革命先烈伟大精神的感召下,学校班子成员更加团结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更浓了。在领导班子的带动下,全校教师积极行动,投入师德师风建设中,投入教书育人事业中,营造了崇师德,守信念,讲奉献,显能力,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二、重视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综合素质提示是核心。为此,我们重视多方位的学习与培训。

首先,我们利用革命老区这片沃土,通过瞻仰烈士陵园、听讲烈士报告、实地观看烈士遗址等形式,使烈士们那种“抛头颅、洒热血、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融入到我们的师德建设中。

其次,通过行政例会、业务例会、教工专题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名家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论述,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小

个听众,使全体教师沐浴一次道德的洗礼。

5、每年组织学生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评选出10名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既树立师德师风的典型模范,又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尊师重教。

6、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2011年,在上级组织的“我为祖国站讲台”、“我把青春献给党”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演讲活动中,我校特岗教师侯晓贞在演讲中脱颖而出,过关斩将,参加县、市特岗教师演讲活动,在比赛中获县优秀奖、市一等奖,彰显了吕店一中教师的风采。

7、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是全体师生放松工作和学习压力,提高效率,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绪,提高自身修养的有效载体。为此,我校积极发动,精心组织,让大课间成为全体师生乐于参与的阳光乐园。在大课间活动中,不仅有师生一起跑步,一起做操,一起宣誓的感人画面,还有学生代表的真挚发言,教师代表的人生感悟,师生集体合唱的红色歌曲。

8、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前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讲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也说过:“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职业,勤读书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而且更能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为此,我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1)教师共读一本书。要求全体教师在一定时间内读完同一本书,组织教师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畅谈读书感悟,发表人生感言。(2)评选读书典型。学校定期检查教师的读书心得和创作作品,对勤于读

其他教师追求进步的标杆,更成了其他教师自觉正身的一面镜子和努力前进的长鞭。

五、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师德长效机制。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唯有创新。我校从实际出发,拓宽工作思路,开创了我校师德建设的新途径。

1、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特殊的群体,我校486名寄宿生中,有150多名留守儿童,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要求教师。从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特殊关心和照顾,建立跟踪档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自律、自强教育,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道德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实现健康成长。

2、租车接送学生。由于吕店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为了解决偏远地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学校创新工作思路,租用大客车分南、北两线,选派责任心强的教师贴车,不论刮风下雨,专车接送学生,有效解决了学生上学难、跑路远的难题,稳定了学校生源,做好了控辍保学工作。

双语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篇5

我们以“读得准,写得好”作为标尺,推出了以重视英语言为特征的双语教学模式。在这三年多的探索和沉淀过程中,我们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思路清晰再到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经验。而今又要面对英语的重要性重新被定位的局面。

我们的理念是否依然坚定?今后的路还要怎么走?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课题。

一、拿大把的时间去学习英语,值得吗?

一个“傻”问题,英语到底是什么?高考的新格局是语文学科的分数增加到了180分,而英语却减到了100分甚至要取消统一高考。这说明祖国文化在国力增强后又重新得到了重视,是好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英语的学习。在我看来,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它更是一对向西方世界延伸的触角。只有主动地去了解世界的人,才会成为世界的主人。

1000多年前的东京汴梁,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成为世界政治、科技、文化、艺术的中心。满清王朝创造了的康雍乾盛世。他们都认为无须向外国学习任何东西,从而造成了国运的衰败。固步自封的态度差点让整个中华民族亡国灭种。所以人或国家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充分地去了解和学习其他的民族。长处为我所用,短处亦为我所鉴。

后来,世界的中心随着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而迁移到英国又到美国。而现在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就像中国的古代人一样不屑于知道外界的任何信息。这或是导致现在衰退的局面一个原因。国家要想继续长盛不衰,教育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出更具有开阔视野的人才。

二、双语教学已经走出了三步。其实只走出和正在走出这三步。从一开始的用英语组织课堂,学习英语知识和对话能力,又过渡到向知识点定向渗透,这两步叫语言渗透。现在开始尝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营造多元素的文化氛围,比如异国的文化和风俗等。向西方文化的借鉴和对比的更深处延伸。这一步叫做观念渗透。教学依然是从“浅”字入手,依然是照顾学生的差异,依然是将教学的范围定在了小学范围内的 “读得准,写得好”。这样做既增加了教学模式的可操作和可复制性,又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难度。

在教学模式确定方面,我们确立课堂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的基础,确定课堂“三多”和“三问”的教学方法。

“三多”即多演示多操作多表述。

多演示——建立表象。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呈现教学内容,使内容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接受。

多操作——丰富表象。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

多表述——让思路更清晰。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离不开表象。学生操作并口述的过程,既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又是深化表象和优化思维的过程。

“三问”即引领性的问题要问优等生,锻炼性的问题要问中等生,鼓励性的问题要问学困生。根据梯度不同,让学生都有可发挥的舞台。

联合小学特色工作汇报材料 篇6

八肯中联合小学特色工作总结

课改工作是一项教育创新工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搬,对每位实践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探索,自2010年建校以来,我们就开始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上进行了探索与尝试,现将我校本学期开学以来的课改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阶段工作回顾

(一)、建章立制、规范运行。

一是通过对上学年课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针对我校每个年级只有两个平行班级的实际情况,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并制订了集体备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四清制度、课改钢性要求等常规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通过制度约束,将课改工作、校本教研与教师考核、评优评模紧密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和兴趣,也为推动“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成立了以校长为首,包括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参加的课改领导小组和课改指导小组,确定课改工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实行环节干部横纵两包干制度(即包年级和包学科),实施“六个统一”,即:统一责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人人有责;统一认识: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必由已路;统一目标:创规范加特色学校;统一步调:协调联动,上下一致,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以“三段”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为内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统一声音:我们提倡班子会上以唇相讥、面红耳赤,走出会议室要心平气和、一个声音;统一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分工合作,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为课改服务,班子成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进行校本教研,在课改中以身作则,富有极强的感召力,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改热情,为我校的课改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在课程改革风起迭涌的滚滚浪潮中,我们常常感到教育现状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的境界存在的巨大差距,故我们不能一味追求终南捷径,惟有靠锲而不舍、求实创新的教研实践,才能不至于落入所谓“穿新鞋走老路”的窠臼,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我们把课改的终极目标定位为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激励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成长上,并着重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探索

一、实施两结合培训,夯实教师课改文化底蕴。第一、读研结合、以读促研

我校要求每位实验教师推荐一篇有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章,并写出推荐理由,以电子版形式交到教导处,教导处经过筛选编印了《阅读与思考》一本教师共读书目,并做出详尽的阅读计划,用“自修、交流、反思、实践四位一体”校本培训模式扎实开展研读。首先要求教师先进行自主学习,在每页的空白处做批注,写体会;其次利用每天的读书时间进行互相交流,让教师把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大家一起商讨解决办法,把焦点和疑难问题消化在激烈的讨论交流中;第三要求老师们把交流后达成的共识内容与自己工作实际相结合再进行二度反思,做到资源共享;第四要求教师经过反复研究文本、激烈讨论交流和深刻反思后,把所吸收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经验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和升华,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自修、交流、反思、实践”四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体,来推动课改。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中研、研后做、做后思。为了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我们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施 “论坛、点课双挂印,听评、反思一线穿”的做法,具体做法是:把课改的具体问题确定为论坛主题,利用每天早上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论坛,以抓阄的方式确定人选,被确定的人选则是双挂印,论坛后上课,由教导处组织人员听课、评课,然后上课教师根据评议交流情况写出反思材料,在第二天早上的论坛时间与其他教师进行横向交流,资源共享,交流后由他抓阄确定下一个论坛人选进行论坛,依次循环往复形成闭合回路,这样就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相结合在一起,为老师们驾驭课堂提供了可靠抓手。

探索

二、实施 “两抓、一建”策略,确保课改、质量双丰收。为了达到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搞课改的目的,我们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管理策略:一抓课改不动摇,二抓质量不放松。

第一、聚焦课堂,着力打造

1、抓好常态课,加大随堂听课力度。

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是课改成功的最好呈现方式,为此我校本着“以常态课教学为重点,扎实有效推进课改工作”的工作思路,成立了由校委会成员组成的听评课小组,主管学科明确,坚持每天进课堂听课。并且实施当堂听课当堂对教师的备课、作业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指出,并当堂打分评价,被听课教师课下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写出深刻的反思;对于听课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在每周的校务会上由校长主持进行认真分析,商讨科学的对策,这样真正把工作重点放在教育教学上,从而提高了课改的实效性。

2、实施“实践+反思”式的“磨课”活动来锤炼课堂 我校的磨课活动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根据教师在常态课堂教学中暴露的共性问题,然后以“专题研讨”为切入点,扎实开展“磨课”活动。每次活动都由业务校长或主任主持,参与教师先围绕主题结合授课内容进行课前有效学习、书写个案、再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形成共案;然后上课、听课、评议。并且我们的亮点是第一次听课评课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后马上第二次上课、听课、评课;甚至有时是一节课磨练3、4次之多,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止。在整个磨课活动过程中,我们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让教师创新的思维互相碰撞,同时我们抓住教师个体反思这一环节不放松,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通过交流、研讨、反思,实践等过程,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益,达到了磨砺一节课,带动一群人的效果。通过磨课,我们的教师也逐步成长起来,如褚秀云、都立军、李海波等老师的数学课,刘凤丽、张桂英老师的英语课,董秀梅、李雅琴老师的语文课,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让我们对课改增强了信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第二、盯住质量,稳步推进

1、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脉络,达到在学习中实现“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学习境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我们要求教师在每进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教学之前,首先构建知识系统,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在恰当的时机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转化为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最终让学生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目的。通过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这一手段来辅助教学,学生对单元章节的知识脉络有了清晰地认识,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学有所获。

2、抓好“四清”用好“三本”,确保教学质量不滑坡

为了防止课改初期质量滑坡现象,我们制订了四清工作制度,即堂清、日清、周清、月清工作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跟踪记录,要求教师根据起初摸底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板块,加以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培优辅差计划,并对后30%学生进行跟踪记录,随时实施补救,学校则是根据教师的跟踪记录进行平行性抽测,并把抽测成绩纳入教师个人月考核,通过我们抽测看出教师对后30%的学生真正做到了偏爱有加,采取兵教兵、兵练兵的策略,帮助其提高成绩。

我们把三本分成俩大本,即典型储备库和分析诊断薄,典型储备库中正面是典型题积累和典型性分析,反面是精彩片段摘抄和简要评析,这一本的使用是要求学生把所学的重难点知识都储备其中,以便随时复习,分析诊断薄分错题再现、错因分析、错题更正、举一反三四个栏目,要求学生把错题呈现在诊断薄上并进行认真分析后进行改正,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要求学生找类似这样的三道题加以巩固,同时要求教师及时批阅,查缺补漏。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我们发现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下滑,反而有上升趋势,这更给我们的课改工作增加了信心和勇气,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认真总结反思课改工作的得失,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将当前课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创新举措,强力推进学校课改工作。一是课堂活力不够的问题。作为课改的主阵地和课改的核心,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效果还不明显。学校拟通过集体备课完善导学案、教师过关课、校本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培训的指导等途径促使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让教师带着尊重、赞赏走近学生,让课堂教学充满温馨和活力。

二是班级学习小组合作简单的问题。小组学习次序不好,合作意识不够,学生发言没有中心,部分同学把它当成了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有的讨论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还有的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需要加强小组建设的指导。

总之,新课程改革不是一撮而就的,成功的关键是解放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课改才有希望。改革是艰辛的,需要付出探索开发的汗水;改革是痛苦的,需要接受自我更新;改革是甜蜜的,激发出我们的青春和希望。我们坚信,新课程改革必将如春天的雨露,滋润出时代的教育,时代的学校,时代的教师,时代的人才。联合小学将和所有学校一起,与时代同步,转变观念,与课改同行,厉兵秣马,沐浴着新课改的朝霞,去圆满完成一次新的远航。

小学特色建设汇报材料 篇7

交通拥堵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存在的交通主要问题。为解决交通拥堵和提高客运运输能力他们正在寻求新的交通政策和解决办法, 其中最重要方法就是发展轨道交通。因为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 主要包括干线铁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系统。预计到2020年, 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 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将达到7395千米。发展轨道交通, 必须要克服车辆的走行性能、轻量化、集电性能、环保、空气力学以及其他诸如改善车内环境、提高乘车舒适度、提高耐候性和耐火性等方面的技术, 而车辆的轻量化在解决其他各项技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性, 高速列车的轻量化必须大量采用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具有质轻、高强度以及易成型等特点的集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尤其是高分子复合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现代轨道交通领域。

另外,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 尤其是铁路的提速, 噪音污染对于人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 控制振动、降低噪音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众多的阻尼防噪材料中, 其中以高分子阻尼降噪材料阻尼耗能的作用更为突出。高分子材料阻尼特性一直以来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同时高阻尼聚合物也是目前发展高性能减震降噪材料的重点发展方向。因为高分子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 利用其玻璃态转化区的粘性阻尼部分, 将机械能或声能部分转变为热能逸散掉, 通过阻尼制振降低车厢结构共振区的振动, 从而减小车内噪声。 (2) 利用小分子和极性高聚物之间会形成可逆的氢键, 氢键在振动下会不断断裂和形成新键, 最终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散。 (3) 将不同的阻尼材料交替层状排列, 利用多层杂化材料叠加来有效地拓宽材料的有效阻尼温域, 通过控制复合材料的层状结构和数量将可获得更高阻尼值。这些特性是其他材料无法达到的。发展高分子交通材料对于发展交通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当今经济发展的中国, 开设具有交通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专业, 培养更多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高分子专业特色

作为以交通为特色的一所大学, 专业设置必须具有交通的特点。学校在“十三五”规划中, 就明显地突出了交通的特色, 确立了学校的发展目标, 将其定为“以交通为特色, 轨道为核心”发展理念, 而且强调其他所有的专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 包括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作为与轨道交通有着非常紧密联系的高分子材料专业更要凸现交通特色。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紧紧围绕交通的特色, 包括本科的课程设置、学科专业方向和人才引进。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以轨道交通为靶向, 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掌握高分子材料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人才。在学科建设方面首先以高分子材料基础理论建立学科平台, 尤其是硕士学位硕士点, 目前, 该专业有专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两个一级硕士学位硕士点来支撑;其次, 按照学校的发展定位凝练学科特色, 突出交通, 以教授为学科带头人, 形成专业团队, 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聚合物的流变学原理, 利用共混的手段, 将两种或多种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 以改善单一高分子材料性能, 获得更加广泛的交通应用材料。同时通过改性可获得较窄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以形成宽温域、宽频率阻尼高分子材料。 (2) 利用接枝共聚的化学方法, 将具有一种较长链段或带有功能基团的单体接枝到聚合物主链上, 使聚合物能形成多个侧链或者交联, 获得新型功能性交通材料;同时还可以通过改性使侧链与侧链之间产生纠缠, 实现阻尼增强的效果。 (3) 运用复合的方式, 选择一种较强的力学强度和较高损耗因子聚合物, 通过与一些补强材料或添加第二相粒子, 以形成各类具有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同时达到应用的需要。 (4) 利用有机硅独特的结构, 其兼备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 即具有表面张力低、粘温系数小、压缩性高、气体渗透性高等基本性质, 并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氧化稳定性、耐候性、难燃、憎水、耐腐蚀、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优异特性, 制备硅氧键 (-Si-O-Si-) 为骨架组成的聚硅氧烷。这类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而且形成了化工新材料界独树一帜的重要产品体系。

三、高分子专业培养模式

1.明确交通特色的培养目标。在科技发展的今天, 材料已成为三大支柱产业 (材料、能源、信息) 之一, 材料的发展水平已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个分支, 它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 高分子材料易于改性, 赋予新功能性, 这就使得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拓展。社会更加急需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作为工科性质的大学, 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能以理论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 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十分重要的责任。而作为交通特色的大学, 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当今轨道交通的需求, 专业培养模式应该是“强化基础, 注重交通, 突出创新”。

2.以科学研究强化专业建设内涵。专业建设内涵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等内涵建设。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最直接的体现, 是形成人才知识结构和提高能力的主要来源, 是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根据我们高分子专业的培养目标, 合理地设置课程, 才能高效地促进专业发展, 在此, 我们按照三个模块来进行选择和设置课程, 基础理论模块按照国家教资委的要求设置基础理论课程, 选择“十二五”规划或获奖教材, 系统传授基础理论课程, 在大一和大二上完成基础理论课程, 为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研究方向提供理论指导;专业基础模块体现高分子专业特色设置课程, 选择丰富经验的教师授课, 尤其具有专业特长高级职称教师, 在高分子专业上传授高分子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模块突出交通特色, 发挥专业研究方向的优势让学生有选择性进入不同方向的导师团队, 团队的导师必须具有行业经历, 尤其在专业方向上进行过专业生产实践, 承担过或正在承担企业项目, 在校内进行专业方向模块训练, 这样可以做到形式不单一, 课程内容不重复。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 又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3.以实践教学促进专业建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与大部分工科专业有着相同的特点, 重视工程实践, 该专业是在大量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基础上发现并总结出来的, 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探索其内在的作用机理, 采用数学、物理、化学理论与模型计算归纳形成理论体系, 并在理论指导下, 将科学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 使理论体系进一步得以检验并逐步完善, 实际上高分子专业形成过程是经过实践到理论再实践的发展过程。针对这一特点, 我们在设置课程的同时有意侧重实践课程教学, 尤其是交通特色的高分子材料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在交通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分子专业教学实践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践。在校内主要包括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开放实验、课程设计、计算机模拟实践和毕业教学环节等实践教学部分。而在校外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校内实践是校外实践的基础, 相互衔接, 在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要积极有效地开展研究型、设计综合型实验教学, 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开放实验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校外实践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 形成良性互动, 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得到锻炼, 企业在学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人才, 能为企业使用, 学校提高了声誉, 企业也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两个实践模式的有效结合,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研究与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 我们还探索了一条校企合作培养的模式, 在学生和企业中产生很好的效应。也就是利用毕业实习阶段, 将有意愿到企业就业的同学以企业工程师为导师, 在企业中完成毕设, 打破了原来学生必须在学校的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的模式。

四、结语

高分子材料应用非常广泛, 从国家发展规划就不难发现, 在“十三五”规划中, 新材料就已经成为重大科技项目之一, 为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方面有重大突破, 就需要更多更优秀的材料从事者。尤其是轨道交通轻量化的发展, 对于材料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特别是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因为他们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培养更多掌握高分子交通材料的优秀人才, 因此, 改革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 使之适应当今轨道交通发展。教学改革必须更加注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倡一种“强化基础, 注重交通, 突出创新”的培养模式, 以适合当代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

摘要:为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工程能力, 开拓轨道交通应用领域, 构建以交通为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专业, 探索交通运输领域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改革教学方法多样化、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重视教师的行业段练是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保证。

关键词:交通,高分子材料,工程应用,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杨军.轨道交通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Z].第十三届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 2012:29-46.

小学特色建设汇报材料 篇8

一、开展特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这是我校的永恒追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要求,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核心要素,因此我们遵循学生发展规律,通过特色+特长的办学模式,努力打造农村优秀教育品牌。

二、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一)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二)开放办学,吸纳社会力量,搞好学校社团建设工作

(三)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五)加大外联力度,提升学校硬件条件

三、特色工作

(一)教师团队稳定,和谐向上、爱岗敬业的风气蔚然成风。为年轻教师规划目标:确立一年上路,二年合格,三年成骨干,五年能领军,七年成名师发展路径;要求教师每天记录教育故事或教学反思,提升对教育的理解和认知。帮助他们像“煮汤圆”一样,让教师经过不断升温的培养,早日浮出“水面”、脱颖而出。

XX老师两位亲人相继去世,病危时耽误几天课,内心仍为此感到愧疚;结婚是大事,晚婚共计18天的假,可XX只 休了9天,XX休了13天,XX休了5天,结婚的前一天还给学生上完两节课,母亲需要做手术,为了不耽误课,安排在假期里;XX老师“十一”期间,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上班时勾勒着腰给孩子上课;XX为抢修冻实的自来水管道,直到晚上7、8点;XX是新上岗的教师,每天到姐姐那里去,让姐姐帮助备课,姐姐通过了再讲;这是XX、XX她们,在晚上8、9点钟印制校刊的场面;孩子摔倒了,XX老师像母亲摸着孩子受伤的手,告诉孩子别怕,老师在;XX老师像一位母亲耐心的辅导两个智障儿童。这就是我们的团队,值得尊重和爱护的团队。同时,我们坚持了“服务、学习、公正、自律”的八字方针,班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定位准确,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教师,让老师都有平等享受发展的机会;礼让荣誉成为我们团队多数人的共识,由原来的要优要奖,到去年没有一个班子成员和老师向学校要奖励的。困难总会有的,我们采取了一些举措,解决了一些困难。聘请校外辅导员进校园,XX等民间艺人担任辅导教师,给孩子上剪纸和书法课,丰富了社团文化。校点没有音体美教师,我们没有抱怨,而是积极的想办法,采用送课下乡,来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每周半天时间的阅读雷打不动。艺术节展演、益教室汇报演出,参加市级学生舞蹈大赛都取得了好成绩获奖,办县城周边教育强校,不给县城学校增加生源负担,也是我们努力方向,老师像母亲一样对待学生,家长放心了,学校丰富多彩 的活动也吸引了我们的学生。

(二)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我校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安全伴我行》、《乡情》等是我们的一部分。

我校从今年9月,正式开设书法课。可以说农村学校开书法课,困难重重,没有专业教师,也没有专业教室,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就连握笔的正确姿势都没有掌握,为了让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我们制定了书法课程计划,安排了课时,选拔了一位颇有书法爱好的王艳菊老师承担书法课的教学任务,同时,聘请了一位校外辅导员,义务协助书法课的教学工作,实施边学边教的方略,从“握笔”等基础抓起,一点一点的摸索,半年下来,学生开始对书法产生了点滴兴趣,教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目前,我们本着“打好书写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的原则,推进书法课的教学工作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我们编写了这本《书法教材》,旨在于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打下良好的书法基础,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三)外联工作成效显著。一是xx集团为我校捐赠7万余元的图书。二是xx出资45万元,修建了厕所、院墙、门卫房、校门等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更加美观、育人环境更加完备。

小学校办学特色汇报材料 篇9

我校现有教学班16个,在校学生684多名,教职工46名。学校在加强德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育人环境、完善学校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推进了素质教育,提高了办学水平。

一、正确把握办学方向,努力打造学校特色

(一)办学理念明确

学校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持以校训“明德新民”为指导,“以德为本,以人为本,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明德育人,尚礼立人”为德育理念,以“谋求学校的内涵发展,把学校办成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在区域内有一定辐射作用的德育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尊师、守纪、勤奋、进取”为校风,以“求实、开拓、敬业、爱生”为教风,以“勤学、多思、文明、友爱”为学风,以“新龙光荣我光荣,我为新龙争光荣”为新龙精神。学校始终走“科研兴校、科研促教”之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抓手,加强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全面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立足课堂,聚焦课堂,把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落实在课堂上,为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而努力。

(二)管理水平提高

学校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建立了一支“务实高效、开拓创新”,具有“专家型、学者型”素质的干部队伍。多年来,学校班子坚持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模范引领,充分体现 “制度育人、情感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风貌。

(三)办学特色突出

学校注重和谐发展,努力打造办学特色:一是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二是科研培训一体化,学校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加大投入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二、德育课程一体化,提高学校育人实效

(一)完善育人制度,加强规范管理。

为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我校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观念。力求使德育管理由“管理型”变为“指导型”,德育工作始终做到专时专用,升旗仪式、晨检、红领巾广播、红领巾视频直播、班队会等时间绝不移作他用。

1、抓培训提高。学校经常组织教师会议,传递上级精神文件,以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着重抓好班主任和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如通过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德育工作例会、中队辅导员培训等,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学校建立和形成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署实施,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德育工作的良好格局。

2、抓建章立制。为使德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过程管理。学校制定了《班主任管理规程》,修订了《班主任考核条例》、《班主任工作职责》、《教师值日制度》等,结合新颁发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成立了“红领巾直播台”,开展中队黑板报评比,坚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每学期一次的校外辅导员来校上课,每月一次的主题队会,每学年一次的德育工作总结表彰会制度,使德育工作更趋规范化。

3、抓考核评价。学校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首先对班级的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检查评比,并把检查结果与优秀班集体、常规示范班评比和班主任考核挂钩,其次,扎实开展了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活动,树立了学生身边的学习榜样。

(二)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行为素养。

1、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开展了做“文明之星”评比活动,每周评为文明之星的同学,将其事迹在升旗仪式上的荣誉时刻给以公开表彰,以此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开展了“我为校园争光荣”、“放学礼仪养成比赛”、“坐车礼仪比赛”、“鞠躬礼仪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2、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弱势群体健康成长。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和残疾儿童家庭子女,给以更多的心灵交流与行为引导。并建立了贫困学生助学基金。教师爱心要求明确。一是热爱学生,即有童心、爱心、耐心,爱所有的学生,给特殊学生(身心有障碍的,单亲的,后进的„„)以特殊的爱;二是尊重学生,即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情感、需求、爱好”。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即和学生交朋友,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发扬民主,正确评价学生,老师有错也要自我批评,老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学校形成了“趣贯始终,情满课堂,爱洒校园”的氛围,无时无处不让学生感到爱,享受到爱,同时使学生从中学会了爱,爱生活、爱集体、爱他人。

3、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务自己管,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还推行“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的管理模式。

4、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学校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好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每学期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为全校学生上生动的法制教育课。

(三)深入开展德育研究,提高德育理论水平。学校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主题中队活动研讨会,大力开发德育校本教材。

(四)拓宽德育渠道,营造大德育氛围。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增添了多种多样的图片图画;美化了校园;办好了板报、橱窗、画廊及班级图书架、壁报等,真正做到了让“草木传情、墙壁说话”。

2、强化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方位德育。学校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在充分发挥德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适时适度渗透德育教育;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重视德育工作。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学校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和劳动教育基地,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劳动教育。学校定期举行“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参观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听孩子们上课,感受学校的教育氛围。采用面授与函授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家长培训,引导全体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聘请了校外辅导员定期来校上课,组建了家长委员会,各班建立了家校联系册。

随着我校德育工作的深化,其成效愈加明显,校风日趋良好。

三、科研培训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科研兴校目标明确。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倡导研训结合,以培促研,以研促培,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创新校本培训模式,搭建多元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落实校本教研,科研与教学有机整合。为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使课堂教学改革从“新、精、活、实、巧”五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学校开展学科教研、新龙杯、教研月活动、和谐杯研讨活动等,努力体现理念“新”、讲练“精”、课堂“活”、过程“实”、方法“巧”。同时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探索建立社区、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

(二)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提炼丰富教育资源。

(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业爱生”的教师队伍。

(1)狠抓师德建设,增强团队意识。

进一步强化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严格执行教师从教行为的有关规定。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按时开展政治学习,落实师德规范,强化依法执教。

同时,以评选优秀教研组为着力点,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说课比赛、演讲赛、大合唱、拔河赛等活动,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一种“争先创优、团结互助”的风气正在形成。

(2)加快学历进修,重视技能培训。

每学期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和英语等培训,加强教师外出培训。

(3)出台激励机制,加速业务成长。

一是评比活动系列化。学校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故事、教学反思、读书笔记等评比活动,激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二是完善新龙杯、和谐杯等评比细则,并做好考核工作,使权利与义务并存,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

三、加大对教科研成果的表彰力度。四是认真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选苗子、压担子、让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四、教学工作扎实有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健全教学制度,完善教学管理。

制定了《教职工月评考核细则》、《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学“六认真”工作。为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了备课的实效性,学校大力提倡电子备课,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同时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导向,进行随堂听课,并按考评意见进行考核。每学期教导处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六认真”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学校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按规定办理入学、转学、借读、毕业等手续,资料齐全。

(二)改革评价制度,注重过程督导。

近年来,学校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对学科质量进行了创造性的管理和探索。加强了常规教学行为的督查,学校行政跟踪听课,每月一次教学例会,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以后工作的要求。学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全面考核学生素质,对教师期末教学质量考核的同时重视教学过程的考核,从而促进学科质量的整体提高。

(三)艺体工作成绩显著。

体育工作扎实领先。开展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在班主任、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克服学校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这既是对紧张学习的一种调节,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篮球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深入开展以篮球运动为载体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切实加强后勤管理,保障学校持续发展

后勤人员牢固树立“后勤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责任落实,职责分明。一是财务制度健全,严格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二是经费使用合理、有效,确保重点,注意开源节流。三是抓好防病、防疫工作。四是学校卫生制度健全。五是抓好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六是校舍、设备维修及时,各类器材一直处于安全、有效的使用状态。七是严格校产管理,建立校产登记使用制度,责任落实,杜绝人为损坏和流失。八是日常后勤工作中及时服务教育教学,随时解决有关问题。

近年来,在学校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努力奋斗,换来了一块块闪耀的奖牌,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各项工作显现出了蒸蒸日上的态势,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学校获得了市一级规范化学校、县级安全示范校等荣誉。

上一篇:7上历史期末试题下一篇:高一年级期末数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