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荐11篇)

机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1

一、认真做好机关办公大楼的安全防范工作,维护正常的办公秩序,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警惕,以防万一。

二、必须严格遵守机关行政管理制度,做好防盗、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工作。

三、严格执行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班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四、不得在办公室、财务室存放现金和贵重物品。

五、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大楼,不得明火焚烧,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如发现安全隐患或重大事件,应及时向领导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或妥善处理。

七、及时了解、掌握或汇报所属单位中,可能产生的矛盾纠纷或容易引起的群众性上访、闹事事件,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做好稳定工作。

九、做好防火工作,下班后必须关闭电灯、电器、电脑、打印机等电源,以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大楼内禁止吸烟。

十、夜间驾驶员必须将车停放在安全位置,关好门窗,确保安全。

十一、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内部保密制度,未经 领导同意不得把内部重要文件及有关机密信件擅借、复印或外传。

机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2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安全管理

在当前严峻的社会竞争背景下, 要在经济市场取得一定的地位, 必须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拓展企业规模。而在企业扩建的过程中, 会产生诸多的消防安全隐患, 如若不进行有效的管理, 则会酿成严重的火灾事故, 影响事业单位及机关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 从长远利益方面考虑, 各事业单位需要强化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发展企业, 进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当前机关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消防安全责任机制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由于当前广大事业单位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市场地位, 因而制定的发展策划均是建立在企业收益之上, 严重忽视了对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 致使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 埋下了许多潜在的火灾隐患。通常而言, 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仅仅是流于形式, 并没有落到实处, 没有形成一股良好的消防安全管理氛围, 致使事业单位的员工并没有树立安全意识, 部分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并不完善, 导致具体的消防工作并没有实现的理论基础, 严重影响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1.2 消防安全管理缺乏经济支撑

由于一些事业单位从心理上并没有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缺乏消防安全管理意识, 以致在此方面经济投入过少, 导致消防安全管理缺乏基本的经济支撑, 致使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应急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完备, 缺乏预防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从而造成火灾事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同时, 消防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难上加难, 削减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热情, 阻碍了其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拓展。

1.3 事业单位消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相关事业单位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忽视, 从本质上影响了其消防队伍的构建, 由于企业负责人缺乏消防意识, 以致在挑选消防管理负责人时草草了事, 忽视了对其消防管理知识及其相关消防经验的考察, 通常将有过安保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作为消防管理人员的培养对象, 整体而言, 综合素质偏低, 不仅对消防法律安全知识缺乏了解, 同时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并不突出, 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 提高事业单位消防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属于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 要提升其常规的日常安全管理水平, 首先需要完善其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强化对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 帮助各单位负责人树立消防意识, 明确其消防责任。可以通过开展消防演习及相关消防安全宣传的活动形式, 来强化对管理人员消防技能的培养, 从整体上提升其消防安全素养, 从而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消防管理水平。

2.2 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消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其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由于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降低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因此, 提升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在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事业单位需要采取相关措施, 针对现有的消防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 提升其责任意识, 同时对其进行相关的消防知识、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 从而为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实践消防工作提供理论的指导。

另外, 还需要建设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制定完善的管理人员选拔标准, 严格规划人才的选拔范围, 重视其专业技能及实践管理经验, 在聘请管理人员时, 需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测试, 若通过, 则予以聘用, 反之, 则淘汰。从人才准入方面采取相关的措施, 从根本上提升消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从而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2.3 完善消防安全应急处理设施的建设

当前部分企业由于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比较少, 致使其消防安全管理的配套设施建设并不完善, 进而削弱了其消防应急处理能力, 导致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针对此种现状, 事业单位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加大对消防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 完善消防安全应急处理设施的建设, 加强对其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 提高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应急处理水平。

2.4 建设消防安全管理监督机制

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样也是提升事业单位消防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 事业单位必须建设完善的消防监督机制, 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及其他负责人施行工作监督, 为各负责人员划分具体的职责范围, 将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管理法律体系执行其消防准备工作, 将事业单位火灾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 以便相关监管部门查阅。同时, 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检查, 观察其存在的安全隐患, 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另外, 事业单位还需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联合监督机制, 让相关监督部门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加大对消防安全管理的监管力度, 从而提升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针对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消防安全责任机制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缺乏经济支撑、事业单位消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缺陷, 为提升事业单位的消防工作管理水平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从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消防安全应急处理设施的建设、建设消防安全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出发去采取措施, 来减少事业单位在运作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提升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史记, 于柏秋.浅析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20) .

[2]陶琦.当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10 (4) .

[3]解学洲, 樊晓华, 齐柯.基于等级评价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动态管理系统初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 (8) .

[4]于龙.创新工作模式规范职业管理大力提升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水平[J].中国科技信息, 2011 (19) .

机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办公局域网;安全因素;管理措施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机关单位中都建立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局域网。机关办公局域网的建立,能有效提升机关的办公效率。机关局域网虽然仅是小型的办公网络,但却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而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对机关单位各方面的利益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要全面分析机关单位办公局域网中潜在的安全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保证机关单位办公局域网的安全,从而保障机关单位的自身利益。

1.办公局域网改善概述

局域网的组成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前者是计算机之间相互连通的重要渠道,主要进行局域网中的物理连接;而后者主要进行局域网中的各项操作活动,能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及信息分配。在现代办公模式下,对办公局域网具有以下几点安全要求:(1)机密性要高,要保证单位内部信息的不外漏;(2)完整性要高,即要保证单位信息、资料的完整性;(3)可用性要强,即要确保办公主体可拥有足够的信息访问权限;(4)可控性要高,即能有效控制单位局域网中的数据、信息流向与动态;(5)审查性要好,即要实现对办公局域网的监管与控制;(6)加密性强,即能在办公局域网中进行信息、数据加密。

2.机关办公局域网安全影响因素

2.1病毒入侵

计算机病毒能以多种途径入侵计算机网络,并通过快速复制、繁殖及扩散,破坏计算机系统。病毒一旦侵入计算机系统后,就会导致办公信息、数据丢失或破坏,给机关单位经济利益带来巨大的影响。

2.2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机关办公局域网中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漏洞,主要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个方面。系统软件本身的漏洞,导致计算机病毒更加容易入侵。由于机关单位的内部文件较为机密,导致黑客容易利用软件漏洞攻击计算机系统,窃取重要数据。

2.3人为因素

大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对局域网安全知识的了解不深,且缺乏安全专业知识,对局域网的管理、监督不到位,导致部分不法人员进行机关局域网的破坏,从而窃取机密。

2.4硬件设施损坏

机关局域网系统的硬件配置不合理同样是影响局域网安全的主要因素,如用于提供服务及数据存储的服务器质量不过关、路由设备的线路故障等,都会影响整个办公局域网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3.机关办公局域网安全管理措施

3.1病毒感染的安全管理

要有效预防病毒对单位办公局域网的感染,绝不能仅靠单一的防范渠道,而应全方位、多角度及多方面进病毒的全面防范。主要的病毒安全管理措施如下:(1)网络隔离。一方面,应从路由器着手进行隔离防护,屏蔽全部的IP 地址,并再放行单位办公所需的IP地址;另一方面,应采用防火墙进行病毒的隔离防护,通过防火墙进行数据的过滤,并合理控制网络访问,避免出现高风险的网络活动,能有效防范病毒的入侵;(2)建立防毒系统。鉴于网络病毒的多样性、特殊性,因此应用各种杀毒产品及时发现与消除病毒,通过建立全面的防毒系统,用户终端要及时升级系统及补丁,并严禁访问外部网络及具有安全隐患的网页,能很好地保证机关办公局域网的安全,从而保证机关单位的自身利益。

3.2 建立网络安全预警系统

对于机关单位而言,对办公局域网安全风险的防范,应先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因素。因此,机关单位必须要建立全面的网络预警系统,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根据安全漏洞分析及攻击条件等因素進行全面安全系数评估,以便及时发出安全预警信号,及时发现及消除安全因素,从而防范网络风险事故的发生。

3.3数据加密及备份管理

在办公局域网中存储的相关信息、数据都是机关单位重要的生产资料。在机关单位实际办公时,为了避免单位重要数据、资料的丢失或破坏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机关单位必须要加强对数据的加密保护及备份管理工作,才能切实保证单位数据、资料的安全,从而保证单位的利益。

3.4加强设备运行环境的管理

由于网络服务器对运行环境、负荷的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机关单位必须要合理布置局域网的中心机房及设备,以保证中心机房及设备所处于的环境能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以防网络服务器出现超负荷工作,从而保证局域网网络的安全。另外,机关单位在计算机的使用上,必须要定期维护与保养设备,以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才能更好地确保办公局域网的安全。

3.5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技能水平及防范意识

由于部分操作人员对网络风险的认识及防范意识不足,导致机关办公局域网的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机关单位为了保证办公局域网的安全,除了落实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位员工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以培养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及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技能,并建立完全安全管理制度及监督制度,以加强对局域网的安全管理,有利于保证机关办公局域网的安全。

3.6虚拟局域网与网络分段技术的应用

局域网虚拟技术是当前保证办公局域网安全的一种重要技术,该技术能实现对网络的护理划分,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与分配网络资源,且能有效管理局域网中的上网用户,能有效防止因非法用户端接入网络、网络病毒攻击及IP信息盗用等导致的网络系统故障,从而提高办公局域网的安全性。通过网络分段,使机关单位的重要信息、数据能与局域网内高风险的上网用户隔离,有利于防范机关重要信息、数据被窃取、破坏。而且,网络分段不仅能有效保证局域网的安全,且能有效防止来自Internet 的威胁,当机关办公局域网的某一环节受到攻击时,网络分段就能将安全风险有效的控制在该环节中,避免安全风险向整个网络蔓延,能全方位地保护机关单位的网络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办公局域网作为现代机关办公体系的重要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机关单位的利益。因此必须要注重对机关办公局域网的安全防护,全面合理分析局域网中潜在的安全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有效保证机关办公局域网的安全性,从而保障机关单位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马哲.浅析办公局域网的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8(3):63-64.

[2]申庆宏,孟杰,张春芳.企事业单位机关办公局域网管理方式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4(5):89-90.

[3]詹青霞,吴彩彬.浅谈机关办公局域网的安全影响因素[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6(4):22.

[4]高雪珺.浅谈计算机办公局域网络的安全防护措施[J].大众文艺,2011,22(13):293.

机关安全保卫制度 篇4

机关安全保卫制度

根据《国有企业治安保卫工作暂行规定》,为建立健全治安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消除治安隐患,保护国有资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的经营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一、所有来访人员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认真填写会客登记簿,经保安人员允许后,方能进入公司。

二、凡推销产品、征集募捐和收购废旧物品等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公司。

三、凡推带物品出入公司的人员(含职工),应主动接受保安人员的检查。

四、下班后,双休期间及节假日,除加班外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公司。凡在此期间进出公司者,保安人员应认真做好记载、备查。

五、机关下班时,保卫人员准时关门、断电。关门后值班人员对大楼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和领导报告。

六、一切外来车辆未经门卫许可,一律不得进入或停放在院内。

七、禁止外来人员在值放室留宿、打牌、下棋及从事其它活动。

八、严禁黄、赌、毒、法轮功行为在机关出现,若发现要立即向分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并予以制止。

九、夜间值班要配备合知防卫工具,或必备警具,以防意外。

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 篇5

明确党政机关网站开班条件和审核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和部门,开办的党政机关网站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发布政务信息、开展网上办事。党政机关开办审核如下:

1、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企业、个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不得开办党政机关网站。

2、党政机关网站须使用以“.gov.cn”、“政务.cn”或者“.政务”为结尾的域名。

3、需要规范党政机关网站域名和网站名称。

4、及时将党政机关网站进行备案。

5、为党政机关提供网站和邮件服务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平台要设在境内。

2015年前,要完成党政机关网站开班资格复核,不受理未通过审核的域名注册申请,并及时清理没有通过资格复合的已注册党政机关网站域名。采购和使用社会力量提供的网站和电子邮件等服务时,应对设备进行安全审查(机房环境、软硬件缺陷、风险漏洞、弱口令、安全配置等),加强安全监管。

三、严格党政机关网站信息发布、转载和连接管理

党政机关网站发布的信息主要是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有关政策规定、政务信息、办事指南、便民服务等信息。各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和保密审查制度,明确审查要求和审查程序,信息发布审核内容如下:

1、确保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严肃性。

2、充分考虑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确保信息内容活数据汇聚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内部敏感信息。

3、不得发布广告等经营性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信息以及低俗、庸俗、媚俗的信息。

4、需要连接非党政机关网站的,必须经本单位分管网站安全工作同志的批准,且连接的资源须与政务相关或者属于便民服务的范围,并在访问者离开党政机关网站时予以明确提示。

5、不承担与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无关的信息采集任务和发布义务。

四、强化党政机关网站应用安全管理

IT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在技术发展的同时,信息安全的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党政机关要积极利用新技术提升网站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考虑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和隐患,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做到:

1、设备入网前,对设备进行入网安全测评、定级等。

2、网站开通前,对设备进行系统和web漏洞扫描,安全配置检查,口令检查等,消除安全隐患。

3、网站开通后,定期进行安全测评,新增栏目或功能时,需再次进行安全测评。

4、加强对软硬件安全配置管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博客、微博申请注册人员应为本单位工作人员,发布信息要署实名,且发布内容应与工作相关。党政机关网站中留言品论等互动栏目里,对逆发布内容进行审核审查。党政机关网站不对社会开放论坛等服务,若确实需要,要严格报批并加强管理。

党政机关网站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标准和协议要求,加强对重要政务信息、商业机密和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未经授权使用、修改和泄漏。

五、建立党政机关网站标识制度

建立和规范党政机关网站标识,以利于公众识别、区分党政机关网站和非党政机关网站,发现和打击仿冒党政机关网站,有助于保证党政机关网站的权威性、严肃性。我省党政机关网站须使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设计的党政机关网站统一标识和党政机关网站标识使用规范。党政机关网站标识应按要求放置,非党政机关网站不得使用。

加大对仿冒党政机关网站行为的监测力度。省科技厅、省工信委、省通信管理局要组织研制专门技术工具,自动监测发现盗用我省党政机关网站标识的行为和仿冒的党政机关网站。由省互联网信息办组织网络媒体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识别真假党政机关网站的能力。各单位发现仿冒党政机关网站以及攻击破坏我省党政机关网站的行为要及时报告;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六、加强党政机关电子邮件安全管理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须使用专用邮件系统处理业务工作,如本单位网站邮箱等。各州市可通过统一建设、共享使用的模式,建设党政机关专用电子邮件系统,为本地区党政机关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电子邮件系统使用管理方面,要做到:

1、对账户进行严格的注册审批与信息登记。

2、各单位网站邮箱仅限于本单位工作人员注册和使用。

3、人员离职后应及时注销其电子邮件帐号以避免被他人使用。

4、明确邮件帐号密码管理要求(规范用户名、密码复杂度要求、定期更改密码等)。

5、严禁通过互联网电子邮箱办理涉密业务,存储、处理、转发国家秘密信息和重要敏感信息。

6、有条件的单位,建议使用数字证书等手段提高邮件账户安全性,防止电子邮件帐号被攻击盗用。

7、加强邮件系统安全防护,定期对邮件系统进行安全测评。

七、加强党政机关网站技术防护体系建设

在规划建设党政机关网站时,应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从业务出发,加强网站安全防护体系。切实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制度要求,做好党政机关网站定级、备案、建设、整改和管理工作,加强党政机关网站移动应用安全管理,提高网页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能力。防护体系建设应做到:

1、网站开通前,到相关部门提交材料,做好域名申请、网站备案等相关工作,网站开通后做好网站建设、整改和管理等工作。

2、建立系设备入网前,针对软硬件进行安全测评整改(系统和web进行漏洞扫描,安全基线检查,弱口令检查等),对网站进行定级,并请相关机构进行等保测评(定级、备案、安全建设和整改、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信息安全检查)。

3、建设安全防护体系。部署双机热备,负载均衡器等,以实现容灾备份。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及时修补系统及应用程序漏洞。部署软件或者硬件防火墙,通过防火墙对系统做访问控制,仅允许必要的维护人员访问系统。

4、建立web应用安全防护体系,①为防止网页被篡改,在内网中部署“发布服务器”,Web服务器端安装防篡改模块及内容同步软件模块,使得所有网页的合法变更(包括增加、修改、删除、重命名)都在发布服务器上进行并同步到web服务器。②防攻击方面,部署攻击防护设备(如抗dos设备、IDS、IPS等),加强对域名服务器的保护以防范域名劫持等攻击。③安全审计方面,部署安全审计服务器,对web访问做日志记录。使用更强的密码机制、加密机制、并对用户做身份认证。④风险漏洞方面,通过漏洞扫描工具及时对网站进行漏洞扫描,并修补相关漏洞,杜绝SQL注入、跨站、目录列出、溢出、越权等可被渗透的漏洞的出现以避免造成数据被窃取,信息被泄漏。⑤访问控制方面,部署软件或者硬件防火墙,仅允许受信任的用户访问web服务。

5、6、定期对网站进行渗透测试,以发现潜在的威胁。

制定完善党政机关网站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处置权限,落实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强化技能训练,开展网站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由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结合我省实际,统筹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对我省重点党政机关网站的安全监测。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电信运营企业为党政机关网络安全运行提供通信保障。公安机关要加大对攻击破坏党政机关网站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打击力度。

八、加强对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各州市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承担起本地区本部门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责任。

1、指定一名负责人分管相关工作,加强对网站安全的领导,明确负责网站的信息审核、保密审查、运行维护、应用管理等业务的机构和人员。

2、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利用网站和电子邮件的意识和技能。

3、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做好党政机关网站安全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各级财政部门,立足现有经费渠道,对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给予保障。

加大党政机关网站,电子邮件系统的安全检查力度,省、州(市)两级党政机关门户网站、电子邮件系统等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党政机关网站和电子邮件系统信息涉密情况的检查监管。对违反制度规定、有章不循、有禁不止,造成泄密和安全事件的要依法依纪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城区农机局机关内部安全保卫制度 篇6

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局机关各科室实行领导带班、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制度,24小时值班电话:2022109。

二、值班期间值班人员按时交接班,未交班之前,不得私自离开;有事需离岗的,要实行请假制度,经带班领导同意后方可离岗;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联络畅通。

三、值班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大局意识、岗位意识和服务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地做好值班工作,定时做好机关内部站室的安全巡查。

四、值班工作遵循反应迅速、运转高效、安全保密、优质服务的原则,切实履行各项值班职责,及时向领导和上级机关报送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并协助处理。

五、来电、来人要文明接待,耐心细致,详细记录,规范处理。对比较明确的问题可直接答复,一时无法给予答复的或重要问题经请示领导后,按规定程序予以答复。

六、值班期间要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值班人员应将发生的事项和处理情况记录在指定的值班记录簿上,字迹要清

楚,要素要齐全,详略要得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应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处置过程。

七、交接班时,严格履行交接班手续,未处理完的待办事项上一值班同志须向接班同志交代清楚。

八、实行不定期值班抽查,对值班人员漏岗、脱岗以及迟报、漏报、瞒报重大信息等情况进行通报批评。

九、值班工作人员要主动做好室内卫生工作,保持站(室)卫生整洁。

十、本制度自二○一○年元月一日起执行。

城区农机局

机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7

《准则》包括12条, 分为通用安全、交通安全、办公安全和企业现场安全四个方面:

“通用安全”三条准则, 即禁止在非吸烟区内吸烟, 禁止在工作期间饮酒和酒后上岗, 带头参加安全经验分享活动。

“交通安全”三条准则, 即驾乘车时系好安全带, 不妨碍安全驾驶;驾驶期间, 禁止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禁止酒后驾车。

“办公安全”四条准则, 即拒绝无关人员进入办公室;禁止在办公室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乘坐自动扶梯、步行上下楼梯扶扶手;下班离开办公室前, 关闭电脑和饮水机等电器电源。

机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改革;事务管理;规范运行

机关后勤工作是保障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而我国目前的机关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严重影响到机关后勤服务水平的提高,这样就使得我国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因此,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快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改革的开展,提高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的水平,进而使得我国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具备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实现我国机关单位的长远发展。

一、机关行政事务管理的发展与规范

1、清楚区分机关事务与机关后勤的本质

政府的机关单位主要职能就是进行机关事务管理,政府在进行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以做好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为前提。就现阶段我国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来说,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要明确管理职能以及管理方式。明确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实质,进一步的提升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行政职能,防止该部分的行政职能被社会化。将政府的其他一些职能进行有效的转变,将机关后勤保障职能尽可能的优化,则是机关后勤工作的重点内容。

2、保障后勤服务的质量

将后勤服务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转化,使得后勤服务工作可以更加的规范和标准,尽可能的提升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依据目前我国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状况而言,后勤保障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能够合理的对资产进行管理,并运用物质保障来推动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使得机关的运作更加的快速和高效。在政府后勤保障工作质量得以提升的前提下,就可以使得政府职能的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进程中,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要想能够与时代发展相同步,就需要明确相关的事务管理理念,并且合理的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进,同时要针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人才的流动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整,从而使得我国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可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二、机关后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机构重叠,效益低下

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机关后勤保障部门一直被当做是福利保障部门,对于服务保障较为重视,却忽略了对其效益的提升。在机关中建设了多个服务保障机构,很多的机构职能出现了重复的现象,大量的服务保障机构所需要的成本费用也相对较多,需要的人力资源也相对较多,这样就使得机关政府的经济负担相应的加重,而且由于机关后勤单位体系中存在的弊端,使得资金的流通出现困难,很多的设施都无法使用,造成了服务设施的浪费,这样能够就使得机关后勤保障服务职能无法发挥出来,从而降低了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机构的经济效益。

2、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劳动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

机关后勤部门无法有效的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在职能的划分上不够明确,在开展后勤管理的时候,所能够应用的行政手段过多,而且出现了交叉的情况,从而使得管理出现了问题,导致机关后勤部门的管理工作和职能都无法有效的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同时,机关后勤部门的权利、职责以及利益出现了分离的情况,政府统一管理,收支也进行统一核算,经济利益与贡献度之间出现了脱节的现象,这样的一视同仁的情况出现,使得职工的劳动效率无法有效的得到提高。

另外,由于机关后勤部门属于政府单位,没有进入到市场中,缺少相应的竞争意识,加上经费不需要自己获取,服务对象单一,不需要与其他的单位进行竞争,这样就使得机关后勤部门的经营没有风险意识,从而使得其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3、人员观念陈旧,年龄老化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对后勤工作的影响,在后勤队伍上,长期以来忽视专业化、技能化人员的配置,满足于传统意义上体力型、服务型后勤,更有把后勤管理部门当作休闲养老的机构,由此造成人员结构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后勤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技能化要求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远远不能满足后勤科学化、现代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三、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

1、转变服务职能,降低成本

机关后勤工作是政府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职能运转的基础和保障。这就要求:加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后勤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商品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的转变。加强工作监管,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通过制定法规、制度,明确科学定位,加强对政府资产、集中采购、基建投资、职务消费、后勤服务、职工福利待遇等事项的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保障能力。

2、强化机关后勤管理职能

进一步转变后勤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后勤服务管理机构、管理职能建设,尽快实现机关自办后勤服务向组织提供后勤服务的转变;加强后勤行政建设,建立健全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服务标准,加强质量考评,提高服务水平;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继续推进后勤服务经营单位改革,在妥善处理社会保障问题的同时,开放机关后勤服务市场,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

3、转变思想观念

要彻底盘活后勤资产,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和事企分开、机构剥离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转企改制,或組建国有独资集团、改为股份制企业、或拍卖,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4、政府加强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市场机制

为了减弱改革的阻力,财政也应拿出一定资金,帮助解决困难,扶持企业改革改制,努力使这些企业走出困境,并达到将这些存量资产盘活增值的目的。另外,还要积极引入市场运营机制,提高现有资源使用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机关后勤工作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服务水平进行提高,并且要尽可能的加快服务创新的力度,实行有效的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改革,明确未来机关后勤工作的发展方向,同时,要规范机关事务的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合理的保障我国未来机关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我国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起.贯彻科学发展观优化机关事务管理核心职能[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03)

[2]孙援朝,吴昊,王菁,李健.增强责任感切实抓落实——各省区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同志座谈《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实施工作发言综述[J].中国机关后勤,2008(10)

机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9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防火有关要求,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在县级行政中心广泛宣传防火内容、措施,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了国家公共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11年度消防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预防县级行政中心发生火警、火灾等突发事故,积极有效地做好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撤离、救护和贵重物资的转移等工作,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县级行政中心的实际,制定了的县级行政中心消防应急预案,并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实施。做到:一是积极宣传、预防;二是加强对负责单位防火工作的领导和督导;三是一旦发生火情,及时组织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确保县级行政中心公共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加强宣传,严防火灾

(一)年初在县级行政中心召开了安全和消防工作会。参加人员有县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办公室负责人。就2011年防火工作如何落实,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做了安排。并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围绕火灾的防范、消防器材的使用、扑 1 救和自救等知识,重点介绍了日常用火用电方面的安全防火知识以及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技能等。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消防安全常识,预防和减少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为进一步提高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能力,确保行政中心的安全稳定。2011年4月16号上午,泸水县机关事务管理局与县消防大队联合对行政中心大楼进行消防供水演练,全面检验现有消防器材装备和部队官兵在处置高层建筑火灾战斗中的能力。此次测试活动不仅增强了官兵处置高层建筑火灾的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县级行政中心大楼高层垂直和单车供水情况。

(三)为切实加强县级行政中心消防安全工作,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县级行政中心楼道、灭火器等重点位置粘贴了警示条,在楼层主要位置粘贴了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画。

三、检查督导,确保防火工作落到实处

对县级行政中心各单位防火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防火领导小组,责任书的签发,宣传是否到位,责任、制度是否上墙,值班是否安排到位。做到对县级行政中心的消防系统定期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确保县级行政中心消防系统正常运转。

四、防火值班,责任到人

在节假日、防火期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值班人员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县级行政中心各单位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一律24小时开通,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及时联络,组织人员进行扑救。

机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10

(转发)

信息管理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qol.qdc.com.cn 清江在线(2007-12-20 13:06:23 点击:179)

国保发〔2007〕13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保密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信息化领导小组 办公室:

现将《关于加强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的若干规定》印发给你 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国 家 保 密 局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2007年9月29日

关于加强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的若干规定

为加强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国家秘 密的安全,现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当前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存在的 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本规定。

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 责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

二、各级党政机关应当明确一名主要领导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工作,指定一个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综合管理。各部门内设机构应 当指定一名信息安全保密员。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四、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规和 标准管理。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与保密设施的建设同步进行,经保密工作部门 审批后,才能投入使用。

五、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以下简称涉密信息)应当在涉密信息系统中处理。非涉 密信息系统不得处理涉密信息。涉密信息系统必须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 物理隔离。

六、要加强对与互联网联接的信息网络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违规接入,防范外部攻击,并留存互联网访问日志。

七、计算机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对计算机及软件安装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定期核查;

(二)设置开机口令,长度不得少于8个字符,并定期更换,防止口令被盗;

(三)安装防病毒等安全防护软件,并及时进行升级;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程 序;

(四)不得安装、运行、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五)严禁同一计算机既上互联网又处理涉密信息;

(六)严禁使用含有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设备处 理涉密信息;

(七)严禁将涉密计算机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八、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实行登记管理;

(二)移动存储设备不得在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间交叉使用,涉密移动 存储设备不得在非涉密信息系统中使用;

(三)移动存储设备在接入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之前,应当查杀病毒、木马等恶 意代码;

(四)鼓励采用密码技术等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信息进行保护;

(五)严禁将涉密存储设备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九、数据复制操作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复制到处理内部信息的系统时,应当采取严格的技术防护 措施,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严防病毒等传播;

(二)严格限制从互联网向涉密信息系统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严格按照国 家有关保密标准执行;

(三)不得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从涉密计算机向非涉密计算机复制数据。确需复制 的,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泄密;

(四)复制和传递涉密电子文档,应当严格按照复制和传递同等密级纸质文件的有 关规定办理。

十、各级党政机关应当积极使用国产软硬件产品,公文处理软件、信息安全产品 等原则上应当使用国产产品。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使用的保密技术防护设备,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和标准配 备;使用进口设备和产品,应当进行技术检查。

十一、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维修,应当在本单位内部现场进行,并指定专人全 过程监督,严禁维修人员读取和复制涉密信息。确需送修的,应当拆除涉密信息存储 部件。

十二、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存储数据的恢复,必须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 具有涉密数据恢复资质的单位进行。

十三、处理内部信息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在变更用途时,应当使用能够有效删除 数据的工具删除存储部件中的内部信息。

十四、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不再用于处理涉密信息或不再使用时,应当将涉密 信息存储部件拆除或及时销毁。

涉密信息存储部件的销毁必须按照涉密载体销毁要求进行。

十五、加强对计算机使用人员的管理,开展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培训,提高计算机 使用人员的安全和保密意识与技能。

十六、各级党政机关应当与重点岗位的计算机使用人员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明 确安全和保密要求与责任。

十七、计算机使用人员离岗离职,有关部门应当即时取消其计算机信息系统访问 授权,收回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等相关物品。

十八、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保密局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中央和国家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相 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工作。

十九、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强对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情况的监 督,定期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十、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管理人员违反本规定,情节较轻的,由本单位予以批 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安全和泄密隐患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十一、违反本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 行政或者党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论述检察机关正名制度利弊分析 篇11

关键词: 检查机关 正名制度 利弊分析 法律规制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8.033

所谓“正名制度”,是指检察机关经初查,在查清涉嫌职务犯罪举报失实后,对经调查核实确属错告、诬告的被举报对象,由办案部门主动在一定范围内为被举报人澄清事实、恢复名誉、消除举报给被举报人及其所在单位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制度。“正名制度”现已在贵州、辽宁等省市检察院试行,褒贬不一。笔者在此进行理论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一、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的利弊分析

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一是符合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法治精神。刑法和刑事诉讼示的立法宗旨就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检察机关在查实构成职务犯罪的要坚决打击,对查否不构成职务犯罪的要予以保护,如果只注重打击犯罪,忽视保护人权而不顾及因检察机关初查后对当事人所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就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不利于遏制诬告陷害现象,从而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根本宗旨相违背。二是实行正名制度是《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内在要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32条第1款规定:“对于属于错告的,如果对被控告人、被举报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当向有关部门澄清事实。”在错告即举报失实的情况下,由于人民检察院已经根据举报线索进行审查、初查,可能会对被控告人、被举报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人民检察院应当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向有关部门澄清事实,为被举报人正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这里的“有关部门”一般是指被举报人的所在单位,有时也包括其上级领导部门。三是实行正名制度可以有效保护无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对被错误举报的无罪当事人进行“正名”,从保护公民私权利的角度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检察实践中,举报为办案部门提供了大量的案源,但是其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错告、诬告情况。从以往办案实践中看,一些被举报人由于被举报,心理上受到很大压力,尽管最终查无实据,但周围群众并不知情,容易妄加猜测、以讹传讹,导致议论纷纷。

这一方面极大地伤害了被举报人的情感,使其情绪焦虑、紧张、低落,承受着心灵上的煎熬,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其在群众中的声誉和威信。检察机关以法律的名义进行,将失实举报对当事人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无罪当事人的利益,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工作,为改革和发展服务。通过实行正名制度,也向群众宜传了法制,促进了检务公开,引导诚信举报,避免和减少错告诬告现象的发生,防止有人滥用举报,伤害无辜,有利于促进检察机关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检察实践中也确实受到发案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欢迎。但是正名制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有人也有不同看法和忧虑:一是有损检察机关的正面形象。查否有可能是检察机关办案无能,没有获取有罪证据的结果,并不等于当事人无罪;而且正名后,万一检察机关初查不实,当事人确实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就会有损检察机关的形象,陷人进退维谷的境地,使群众失去对检察机关的信任。二是招致举报人不满,打击群众举报积极性。

举报人不是当事人,不可能对其犯罪行为都了如指掌,很多情况下是出于怀疑或掌握部分证据而进行举报,检察机关应保护其举报权利和举报积极性。如果仓促正名,对举报人特别是实名举报人不利,可能使其陷入被动,甚至受到打击报复。举报作为群众对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手段,不可能每次都能完全正确,错误的举报难以避免,如果过分夸大错误举报对当事人的伤害,就是在对举报设置障碍,也会影响到周围群众的举报积极性。三是有悖法理,不经济,无效益。初查是在决定立案之前而进行的初步审查,决定下一步是否立案。事实上,此项工作是所有案件的必经程序,此时还并未启动对于案件的侦查程序,距离法院对案件实体部分的判决更是有相当远的距离。那么根据我国刑事司法所确定的“无罪推定”原则,被初查的被举报人,在初查阶段显然是清白的,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初查秘密进行,被初查的人员对于检察院的行动是不知晓的,也就更谈不上不良影响了。从另一个角度讲,初查是对于所有案件必然采取的司法措施,不论最终经法院判决是否有犯罪事实存在,必须对案件进行初查。让检察院经过初查后,再专门为被举报人“正名”,显然有悖法律精神,也是不经济,不效益的。

二、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要注意趋利避害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主题,而正名制度就是检察机关保障司法公正和公民人权的法律监督措施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正名制度有着充分的法律依据,在司法实践中也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由于正名制度尚在试行阶段,实施的时间不长,尚乏先例可循,加之有人出于部门利益、办案部门面子等的考虑而对实行该制度尚存疑虑,因此正名制度还没有得到有效推广。笔者认识正名制度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范围相对狭小、人与人之间相对知根知底的情况下可以不实行正名制,“身正不怕影子歪”, “公道自在人心”, 这种社会自然纠错方式既不破坏人际和谐,又能日久见人心,而且澄清是非的成本和代价也最小。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范围和人际交往越来越超越时空限制,信息传播的手段、途径、速度越来越快捷便利,其影响力之大、之深远非过去所能比拟,单靠“无为而治”的社会自然纠错方式应对流言蜚语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党和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检察机关从建设和谐社会,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高度应该充分行使检察职能,大力推行正名制度,还无辜者以清白,给错告者以解释,对诬告者以惩戒。同时检察机关也要正视正名制度的一些负面效应。检察机关在初查时要全面细致,在对被举报人进行正名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尽量避免出差错,万一出了差错也要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将被举报人绳之以法,再通过各种渠道对群众解释清楚,保护其举报积极性,对涉嫌诬告陷害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争取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举报失实的,属于错告的举报人对其解释清楚法律规定,保护其举报积极性,对涉嫌诬告陷害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兴利除弊,通过严格把握正名的条件和方式,对“正名制”工作进行规范,对拟正名的案件要严格审查把关:对符合“正名制”条件的案件,要认真做好为被举报人正名的工作,还被举报人清白;对不符合“正名制”条件的案件,坚决不予正名,以防止滥用“正名制”,造成工作被动,甚至给检察机关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要明确规定,办理“正名制”案件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对不该正名而滥行正名,并由此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该检察院领导和相关办案人员的责任。

三、检察机关实施正名制度要实行实体和程序双重法律规制

检察机关应认真总结正名制度试行工作经验,及时出台相关规定,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对其进行法律规制,以更好地兴利除弊。在实体上要精心选择案件,不是所有案件都适宜实行正名制度,主要是经初查不立案的涉嫌贪污挪用案件。原因是此案案件证据易获取,有罪无罪有大量书证和物证证明,办案人员查否后能很快做出不立案决定,而且发生错案概率较小。涉嫌贿赂案件因多是一对一案件,获取行受贿双方证据较难,而且书证和物证较少,证言多有反复,很难定性处理,案件查否的原因很多,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没有及时获取有力的有罪证据而难以立案,所以涉嫌贿赂案件不宜作正名处理。对涉嫌贪污挪用的案件也要具体分析,对绝对不构成的犯罪的可以进行正名,而对存疑不立案的则不予正名。同时也不是对所有绝对不立案的涉嫌贪污挪用的案件都进行正名处理,因此办案部门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在办案任务日益繁重的前提下只能是选择被多次控告、多头控告、越级控告、集体控告、社会影响大等情形的被错告者采用正名制度,恢复名誉。

正名的范围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对于需要正名的当事人,检察机关可以选择三种方式:一是对本人进行通报,让其卸下思想包袱,重新轻装上阵;二是向当事人的上级领导机关进行通报,让领导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放心地提拔、使用;三是召开“举报调查通报会”,向当事人所在单位进行通报,在群众当中为当事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在程序上主要是由作出不立案决定的的办案部门实施正名制度,因为作为办案部门了解案情,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实施正名制度要依照当事人的意愿,在当事人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的情况下,先由案件承办人对被举报人的“正名”要求进行审查,对于符合标准的,由承办人提出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和分管副检察长审核后,再报检察长最后审批,方可实施。正名过程中要针对查否的确实没有有罪证据,绝对不构成犯罪的案件进行有针对性地说明问题,防止发生负面影响,同时要正名前后要允许被举报人或有关单位群众进行申诉,告之群众将来掌握证据的话仍可追究被举报人的责任,检察机关发现被正名人新的犯罪事实可以重新初查,构成犯罪的则予以立案。控申举报部门要对正名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办案部门要在正名后的3天内,将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控申举报部门备案。纪检监察部门也要介入正名制度,实施监督,防止出现利用正名制度实施违法违纪行为。

参考文献:

[1] 《营口鲅鱼圈检察院推行失实举报“正名制”》[N] 北国网http://lnrb.lnd.com.cn

[2] 赵继成《有必要为被举报者实行“正名制”吗?》[N] 光明网http://news.tom.com

[3] 周以明《“正名制”意义更在举报外》[N] 人 民 网www.people.com.cn

[4] 蒹葭《“正名制”让身正者影子不歪》[N] 国际在线globalviewATvip.163.com

上一篇:国资委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报告与国资委节能工作自评报告下一篇:人民满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