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再审审理程序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事再审审理程序(精选8篇)

民事再审审理程序 篇1

民事再审审理程序若干问题浅析

民事再审审理程序,是指为了保障法院裁判的公正,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有错误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协议得以纠正而特设的一种再审提起和审理的程序。它是正常一、二审程序的补充,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是建立在原审生效裁判基础之上,审理原审法院生效裁判的正确性。因此,再审程序即具有对原审错误裁判的纠错功能,又具有对原审生效裁判结果正当性的评价功能。民事再审程序实际上包括申请再审的审查程序和再审审理程序。本文讨论民事再审审理程序中涉及到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关于再审诉讼主体的变化

诉讼主体的变化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再审案件业经一审二审,已经耗费时日,再通过申诉、申请再审复查进入再审审理程序,往往已事过境迁,原有的经济关系发生了变化,常常出现当事人已经死亡或下落不明,企业法人已经在原审判决后关停并转等等。《民事诉讼法》对再审中出现这种情况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也很少,该院仅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的一些法律问题有司法解释,认为吊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违规行为的一种行政处分,其法人资格仍然存在,因此作为当事人应无问题。对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破产、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的企业法人如何列明诉讼当事人尚无指导性意见,由于此时企业法人已经不存在,笔者认为再审程序是对可能错误的一、二审生效裁判的特殊救济程序,列明原审当事人有连续性,但已没有住所地和法定代表人,不必列明。

二、关于诉讼主体的变更和追加

大多数审监法官认为可以在再审一审程序中追加当事人,还有一些认为不可以追加或有条件追加。对于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案件,不能追加当事人则为共识。在审判实践中,我们遇到一些案件,当事人对原告的主体资格没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法官也没有行使释明权,再审审理中才发现主体不适格或漏列诉讼主体。《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七条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无理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理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因此,虽然再审案件是针对原审裁判正确与否进行审查,但以上法律规定是对再审一审程序中诉讼主体的变更和追加是持肯定态度的。

三、关于诉讼请求的变更和增加

《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条规定:“在一审开庭以前又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对于一、二审程序,法律已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再审程序中当事人能否变更和增加诉讼请求,存在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不可以变更和增加诉讼请求,理由是:

1、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变更和增加诉讼请求,会构成对正确的原生效裁判稳定性的影响,偏离审判监督的目的。再审程序的启动,只是中止原生效裁判的执行,并不意味着原生效裁判一定错误,在其未经法定程序撤销之前,其稳定性应得到保障。允许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变更和增加诉讼请求,均将必然动摇原裁判的稳定性;

2、再审程序启动的真正主体实际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当事人的申请还有待于法院的审查及是否真正启动;

3、再审审理范围限于提起再审的法定事由所依据的事实、法律范围,程序意义在于通过依法对提起再审法定事由的审理来评价原生效裁判所确定的诉讼结果是否正确,若再审中变更、增加诉讼请求,属于超越原生效裁判的请求范围,不应也不可能作为评价原生效裁判正确与否的依据。

对于当事人申请进入再审审理的,该当事人有权撤回再审申请,应无异议。对于在再审判决宣告前,原告是否可以撤诉,一般认为生效的法律文书对法院和当事人均有约束力,非依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如果允许当事人撤回原审之诉,就意味着当事人得以自己的意志撤销原审裁判,与法律原理不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再审程序中原告无权撤回起诉。

四、关于审理范围

《民事诉讼法》对再审审查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再审案件再审诉讼标的还是原审的,再审虽然以原生效判决作为审理对象,需要对该生效判决正确与否进行评价,但对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处分权和人民法院的居中性、被动性表现尤其明显。再审当事人对生效裁判没有异议的部分,人民法院没有必要审理。故笔者认为,再审案件审理范围原则上应推荐阅读: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庭审程序

仅对当事人申诉或申请再审、检察机关所提出的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审理。对于因再审而上诉的案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五条重申“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当事人没有提出的请求,不予审查。”根据现行法律,第一、二审程序是再审程序的准用程序,对再审审理范围进行限制有法律依据,也与有关司法解释相一致。故因再审而上诉的案件,仅对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审理,但以原判决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利益进行全案审理为例外。

五、关于开庭审理

再审庭审方式有一些应与一、二审庭审不同,以体现再审案件的特点。比如,在宣布开庭阶段,合议庭审判长应当宣布进入再审的理由。法庭调查中应当注意发言的顺序,如果是检察机关抗诉引起再审的案件,首先由抗诉人宣读抗诉书,再由申诉方当事人概括陈述具体的请求和理由;因当事人申请引起再审的,首先由再审申请人宣读再审申请书或概括陈述具体的请求和理由,然后由对方当事人针对再审申请的理由和请求,陈述答辩意见;询问双方当事人对原审裁判认定事实部分是否有异议,对原审无异议的事实和证据,审判长宣布不再进行调查,直接予以确认;对影响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可以重新质证,因新证据再审的,由再审申请人先行举证,对方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法庭辩论在当事人之间进行,主要针对当事人再审申请理由或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因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由再审申请人先发言,然后由对方当事人和其他当事人发言,抗诉再审的,有当事人申诉的,由申诉方先发言,然后由对方当事人和其他当事人发言,没有当事人申诉的,按原审诉讼地位依次发言,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的,按原审诉讼地位依次发言。

六、关于新证据的问题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将“有新的证据证明,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作为五种审的情形之一,但对“新的证据”《民事诉讼法》没有具体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称《证据规则》)对再审新证据的概念,提出时间等问题做出了进一步解释。但是再审新证据毕竟是对举证时限制度的限制,如果对再审新证据的取舍标准过宽,必将使举证时限形同虚设,损害了程序的稳定性。如何理解“新的证据”,对再审案件的审理有重要的意义。

1、再审“新证据”的确立应符合再审程序的价值理念。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特别的纠错和救济程序,对证据适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民事再审程序的证据适用应当遵循民事诉讼证据的一般规则,与一、二审程序的证据适用相衔接、相协调;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再审程序的特点,将一般规则运用于特别程序阶段,体现再审程序的特殊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则》第四十五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者举证。”第三十四条规定了证据失权制度(即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不对“新的证据”加以界定,就可能与证据失权制度相冲突。根据《证据规则》第四十四条将再审新证据定义为“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司法解释的这一规定其本意是从严控制再审新证据的范围。但是这一解释没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再审新证据的条件问题,从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来看,“再审新的证据”应以再审程序的价值理念去界定。

2、关于再审新证据的构成要件。

(1)再审新证据的形式要件。这里的形式要件主要是指时间要件。从证据形成的时间来看,新证据可包括原形成的证据,也包括庭审后新形成的证据。从发现时间上讲,一是原审庭审终结前发现的证据,一是原审庭审终结后发现的证据。前者为原发现的证据,后者为新发现的证据。对于原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原审期间不提交,则该证据属于原审期间超过举证期限而失权的证据,不能在再审程序中提出。《证据规则》已明确将再审新证据明确为新发现的证据,原发现的证据已经排除于再审新证据之外。

(2)再审新证据的主观要件。再审新证据的主观要件,是指对于再审新证据未能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发现并提出,是否属于可以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再审新证据应当是指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在原审庭审结束前未发现并提交的证据。也就是说如果由于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则应排除于再审新证据之外。只有当事人在原审举证期限内无能力举出的证据或举证期满后新产生的证据,包括审理终结后才被发现的证据则应作为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新证据。

(3)再审新证据的实质要件。即新证据必须具有明确推荐阅读: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庭审程序

性,与原审之诉具有不可分性,经再审中认证、质证后,具有可能推翻原审判决所认定事实的证据效力。

3、再审新证据的举证时限。当事人以新的证据申请再审的,其新的证据只能在申请再审时提出,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时限为两年,因此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也应在此时限内。

七、关于再审裁判

因当事人申请而进入再审的案件,申请人开庭时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再审应当作出裁判。再审不适用撤回诉讼请求结案,但上诉人申请撤回再审上诉,提出申请再审的当事人申请撤回再审申请的,应当准许。当事人申请撤回再审诉讼请求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决定。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撤回再审增加的诉讼请求的,并不必然终止再审程序。人民检察院申请撤回抗诉的,以及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经合法传唤,当事人均未到庭的,且原审裁判没有损害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终结再审程序,并恢复原审裁判的执行。

对于原审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原审被告死亡,没有继承人,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自然人的;追索赡养费、抚养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作为原审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体已经不存在,无权利承受人,或者权利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作为原审被告的法人清算完毕或者人民法院裁定破产终结后,依法注销登记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再审诉讼。

再审裁判中应当确定是否撤销、变更或者维持原审裁判,并对当事人的再审请求是否支持作出明确表态。由人民法院主持或者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的,在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送达后,原审裁判视为撤销。对于原审民事调解书进行再审后,不需要撤销的,可以作出判决维持原调解书;需要全部或者部分撤销、变更调解书的,应当撤销调解书,作出新的判决。

八、关于再审改判标准及原则

再审改判标准是指在再审中所应掌握的纠正原判决的准则。最高人民法院在重庆召开的全国审判监督工作会议明确,再审案件的改判必须慎重,即要维护法院判决的既判力和严肃性,又要准确纠正符合法定改判条件且必须纠正的生效判决。可见,最高人民法院对于确立再审改判标准是持肯定态度的。一是再审改判意味着对原审裁判的直接否定,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的变动,对法院、当事人的影响巨大,因此对其加以一定规范和限制是必须的;二是由于法律对再审改判标准没有作明文的规定,法官在事实上对于再审改判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一些法官自身的法律修养有限,再审中司法腐败和对裁判结果怕负责任均不同程度存在。因此确立再审改判标准很有必要。

民事再审审理程序 篇2

我国现行再审制度是建立在审判监督权和检察监督权基础之上的, 建构在这种权力基础上的审判监督程序没有能够与民事诉讼的特性、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的一般原理整合, 从而导致了再审制度与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原理的紧张和冲突, 现行再审制度运行中的若干问题大多源于这种紧张和冲突。虽然民诉法的修改对审监程序进行了修正, 但是构建更为科学的再审之诉制度仍然是民诉法追求的目标。因此有学者认为, 应当将再审制度的基础置换为再审诉权, 将再审制度建立在再审诉权的基础上, 按照诉的原理建构再审之诉。这种置换与重构不仅符合民事诉讼特性, 也符合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要求。对于这个论断不是本文的探讨重点因此不便展开论述。不远的将来我国有可能建立再审之诉制度, 我们可以借鉴再审之诉制度的理念来指导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工作, 以使我们的再审程序更具有科学性。

再审之诉具有二元性, 但是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具有唯一性。再审之诉与普通诉讼不同, 普通诉讼法院只需对当事人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行审理, 法院直接面对的就是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 而在再审之诉中, 法院必须首先对当事人有无再审理由进行审理后, 方可能转入对当事人原先争议民事法律关系的审理, 再审之诉的这种构造决定了再审程序的阶段性, 即第一阶段为再审理由有无进而是否废弃原判决之裁判。第二阶段为对原诉讼之诉讼标的之裁判。这种阶段性不同于普通程序中的程序递进关系, 它体现并服务于再审之诉的双重目的性。[1]依二元论设计再审程序, 能突显再审之诉的双重目的性, 符合再审之诉之制度功能, 另一方面, 再审程序阶段性的特点, 使当事人在不存在再审理由时, 不必进入对原诉讼的审理, 从而避免了诉讼资源的浪费。有鉴于此, 有学者主张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的二分肢说。也有学者认为:再审事由是再审之诉的诉讼要件之一, 法院虽然要对是否存在再审事由进行审查, 但并非法院要审查的事项都是诉讼标的。考察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一个基本点是要看再审之诉中, 当事人所要诉求的究竟是什么, 当事人的基本诉求才能构成法院在整个诉讼审理的核心, 否则就丧失了“标的”的基本含义。当事人的根本诉求并不是寻求撤销原判决, 而是通过撤销原判决, 最终实现自己权利的救济。因此要求法院对原诉讼中的权利义务进行审理裁判才是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将法院所有要审查的事项都作为诉讼标的, 必然导致诉讼没有标的, 没有核心和重心。诉讼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又有不同的阶段, 显然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目的, 法院审查的事项也不尽相同。但作为一个有机连结的诉讼程序总是有一个诉讼标的贯穿于其中, 成为法院所要裁判的核心问题。在这个意义上, 笔者赞同单一诉讼标的论的观点。

在再审之诉的制度下, 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对于审理范围的确定具有决定作用。

处分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在再审之诉制度是不能排除在外的。我们在对待处分原则时, 一般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认可处分原则的作用: (1) 民事诉讼只能因当事人行使诉权而开始, 因当事人自主的撤诉行为而结束。没有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开始民事诉讼程序。“不告不理”原则就是处分原则的体现。上诉程序的启动也是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在一审判决后, 没有向第二审法院提出上诉的, 第二审法院不能依职权开始第二审诉讼程序。执行程序一般情况下, 是在当事人即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下才能开始。 (2) 诉讼程序开始后, 原告可以放弃诉讼请求或者变更诉讼请求, 被告可以承认、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双方可以自行和解, 也可以提请调解, 并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 (3) 提出什么样的诉讼请求以及请求的范围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的诉讼请求的事项法院不能作出裁判。即审判对象由当事人决定。[2]

在再审之诉制度下, 当事人提出何种诉讼请求以及请求的范围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但是, 现代法治理论认为, 当事人有权获得法院公正的裁判, 这既包括实体上, 又包括程序上的, 所获得的裁判没有体现实体上和程序上的公正时, 该裁判就没有正当性, 应当予以否定。为实现终局判决既判力的正当性, 从而保护当事人获得公正的裁判, 就必须以完善、合理的程序制度作为其程序基础。民事诉讼中设置审级制度, 其目的就在于当一审法院对争议案件经过审理并作出裁判后, 如果该裁判因存在瑕疵而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时, 当事人可以借助于行使上诉权, 通过上诉审程序以便从程序上保障将来终局判决的既判力具有正当性。但是, 即便这样, 也可能因法官的认识能力、当事人的诉讼能力以及诉讼事件的时间、空间等原因而导致终局判决不具有正当性, 为使受不正当终局判决损害的当事人的私权利益得到应有的程序救济, 再审程序制度的设置非常必要, 其目的就在于直接否定欠缺正当性的终局判决的既判力。由此可见, 现代法治理论所确定的当事人有权获得法院公正裁判的理念, 必然决定了对判决既判力正当性的追求成为构筑民事再审制度的程序目的。[3]由于再审之诉制度同时具有审查原审判决的既判力是否具有正当性的要求。因此, 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原审中的诉讼主张范围, 对于超出原审诉讼主战的诉求不应在再审案件中进行审理, 否则就无法判断原审案件的正当性。因此, 当事人的处分权相对普通程序而言, 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 限制并不意味着处分原则的排除。

二、在现有法律框架下, 用再审之诉的理念来确定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 使再审案件的审理符合现代民事诉讼的理念

下面根据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的不同, 分别对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进行探讨。

(一) 按一审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

按一审程序审理的民事再审案件从再审程序的启动原因上有以下三种情况:法院依职权、检察院抗诉和当事人申请。

1、首先来看依当事人申请而启动的民事再审程序。当事人对生效裁判不服而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法院首先启动的是再审申请审查制度, 经过合议庭的审查和通过法院审判委员会的讨论, 如认为当事人的申请理由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提起再审条件, 法院作出提起再审的民事裁定书, 案件便进入了再审程序。审判实践中, 大多数再审案件的提起都是依当事人的申请。那么, 进入再审程序后, 对此种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如何确定呢?前文已经讲过, 在民事再审程序中, 当事人的处分权依然是发挥效力的, 基于“不告不理”原则, 当事人没有主张的事实, 不是法院进行审理的范围。因此, 对这类案件的审理应当针对再审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和适用法律问题进行审查, 对于原审裁判所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双方没有争议的部分, 属于无争议的事实, 再审中可以直接确认。

当事人在诉讼中要求变更原审诉讼请求的情况的处理:当事人提出变更诉讼请求, 本来是属于当事人的处分权内的权利。但是, 在再审程序中, 当事人的此项权利应当受到限制。因为, 再审程序不仅要审理当事人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 而且要对原裁判的正当性进行审查, 如果完全依照当事人的请求而变更了诉讼请求, 也就无法对原生效裁判的正当性进行恰当的判断。因此, 在再审中, 如果当事人提出了变更诉讼请求, 应当审查原审期间当事人是否提出过变更诉求的请求, 如原审中已经提出, 而且原审法院依法应准许而未予准许, 那属于法院的审理工作的不当之处, 因而对其请求应当允许。如果当事人在原审中没有提出或者虽然提出但是依法不应变更的, 在再审中, 法院就不应当允许其变更, 当然, 从诉讼经济的角度讲, 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调解不成, 则不予准许变更。

2、再审程序的设置具有纠错与救济的功能, 在上级法院指令再审或者本院院长依职权启动再审及上级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审理中, 如果有明确审查意见的, 对于审查意见也应当进行审理。法院依职权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当事人的申请, 因此其再审审理范围基本上与依当事人申请引起再审的案件一致。当然, 如果原裁判具有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利益的, 法院的审理范围此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事人的争议范围。

3、检察院抗诉案件审理范围的确定。现行的审判监督制度将检察院的抗诉作为当然启动再审程序的一种情形。但是, 实践中, 由检察院主动依职权去对法院的裁判进行审查监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绝大多数检察院抗诉案件的来源也是由当事人向检察院提出申诉, 由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诉理由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向法院提起再审。但是, 因为检察院的抗诉行为具有法律监督的效力, 而民事再审制度的存在目的就在于对判决既判力正当性的追求, 法院在审理再审案件时, 就应当审查检察院的抗诉理由是否能够否定法院裁判的正当性。所以, 检察院抗诉而引起的再审案件应当对检察院的抗诉理由进行审理。但是, 检察院的抗诉理由仅仅是针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有可能引起不当裁判的因素, 而不得含有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内容, 更不能代替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 否则有违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当由当事人自己处分, 法院据当事人主张的范围进行审理。

(二) 按二审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

1、原生效裁判为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此类案件的审理范围确定方式同按一审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对于当事人没有争议的内容, 法院不予审查。当事人诉求的范围不得超过原一、二审的诉求。

2、再审上诉案件。根据立法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的上诉审采取的是续审制的审理模式, 是以第一审为基础、加之第二审中提出的新的事实证据作出二审裁判的一种模式。在确定上诉审审理范围时, 则应当以一审的审理范围为基础, 结合当事人上诉后提出的事实、证据和理由对案件进行审理。因此, 二审的审理范围一般不应超出一审的审理范围。上诉人超出一审审理的范围之外, 又提出新的独立的诉讼请求的, 上诉审可以不予审理。按照处分原则, 一般情况下应当按上诉请求范围审理。但是也有例外情形, 如果上诉请求的范围与再审一审的范围不同, 应当将其上诉请求限制在再审一审的范围内。

审判实践中几个问题的处理方法: (1) 一审处理中有明显的错误, 当事人对此未提起上诉, 能否作为二审审查的范围《关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 当事人没有提出的请求不予审查。但判决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根据这一规定, 实践中应当掌握的是:第一, 原审判决确有错误的, 即使当事人在上诉请求中没有提出, 二审也应当依职权对一审处理中的错误进行纠正;第二, 对于一审判决中的错误应严格把握, 主要是违背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侵害了第三人的或社会公共的利益。 (2) 被上诉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能否纳入上诉审的审理范围《关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被上诉人在答辩中要求变更或者补充一审判决内容的,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审查。对此应把握的是, 被上诉人没有提起上诉, 在答辩状中或在开庭审理阶段提出不服一审判决的某些内容, 要求变更或撤销的, 一般不予审查。但是, 如果所提出的问题属于法院依职权应予审查的问题, 如一些程序性的错误, 或者是一审的处理违背了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等, 此时, 被上诉人的诉请也应列入上诉审的审理范围。

一定时期的诉讼政策, 往往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其一, 司法者对于民事诉讼目的的认识和理解;其二, 对当事人程序保障的程度。前已述及, 对民事诉讼目的的认识, 一般有保护权利与解决纠纷说之对立。主张保护私权说者, 强调按照实体法律规范所定的权利作为当事人主张和法院裁判的根据。在诉讼标的的范围上, 以法院裁判所确认的实体权利为其范围, 既判力的客观范围与诉讼标的范围一致。主张解决纠纷说者, 注重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和诉讼经济原则。在诉讼标的范围上, 均以诉的声明为准;但在既判力客观范围上, 则或认为裁判标的与诉讼标的的范围一致, 或认为与诉讼标的的范围不一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与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程序保障的程度有关。[4]就我国司法实践和社会国情的背景下,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应当以“合理维护和实现当事人的实体权益和程序利益”为目的。这一定性符合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 也顺应了我国现阶段党和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体现了人民审判工作的本质特征和目标追求。同时, 从我国民事诉讼中律师作用发挥程度、法官素质的高低以及大众法律意识和诉讼观念等情况来看, 目前, 我国的民事诉讼政策更应侧重于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因此, 在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问题上, 应当坚持处分原则的适用, 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不受到非法和不当的限制, 在此基础上, 结合再审程序的特殊性质, 对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作一定的合理限制, 以充分体现民事再审制度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于海生著.论再审之诉的诉讼标的.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17卷第2期 (总第73期)

[2]张卫平著.民事再审:基础置换与制度重建

[3]杨秀清著.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阐释.河北法学.第22卷第5期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 篇3

[关键词]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完善

一、民事再审程序的理论基础

民事裁判的既判力,是指法院的终局判决确定后, 无论当事人还是法院均受到判决内容的拘束,当事人不得主张与其相反的内容,法院不得做出与其内容矛盾的判断。既判力的目的在于维护法的安定性,保护当事人实体权利,然而实际中实体权利有可能和判决中的不一致。立法者为了实现实体权利的公正设立了再审程序,依“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以求个别错误判决得到改正,实现实体公正,然而这种个案的正义却是以牺牲民事裁判的既判力效力为代价的。可见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的本质在于法院判决确定后,无论该判决是否存在误判,在未被其他法院依法变更或撤销以前,当事人和法院都要受到判决的拘束,不得就该判决的内容进行争执。“在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判决有错误,也应遵从,因为相对于不可忍受的法的不安定性而言,在具体案件上忍受错误判决的危险,其危害要少得多。”[1]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理论的冲突

“既判力指的是判决在程序上的确定力,包括形式上的确定力和实质上的确定力。前者是指判决一经生效,当事人就不得对判决认定的法律事实提起诉讼或提出上诉;后者是指判决确定的实体权利义务问题,不得争夺, 不容改变”。[2] 由此可见,“既判力”理论旨在维护法院作出的裁判的权威,使其具有不可动摇的稳定性,从而增加法律的权威,减少不必要的诉讼。而“有错必纠”要求人们一旦认识到有错误的地方,就应该立刻纠正过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错误。但是在现实中,民事再审程序常会因为要纠正一点无关痛痒的小错误而发生,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而筛选所有的上诉,从中辨认出一部分无需考察其是非曲直就直接予以否认的上诉,这个工作本身就很费时间”,[3]也是对法院裁判的既判力的忽视,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就不能得到保证,这与立法相悖。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机制存在的问题

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管辖、审判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方式,这种提起民事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性、广泛性引发的再审程序提起的随意性所暴露出来的不足越来越多。

1.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的不足

首先,不符合处分原则。法院的裁判有了确定力之后在当事人未提起再审申请之前说明当事人是认可裁判的效力的。如果法院主动提起再审就会干预当事人的处分权利,这不符合民事处分原则。其次,违背了审判权的性质。审判权从性质上看不是主动的,法官是中立者,不主动追究纠纷。而在我国,法院能主动提起再审。

2.检察院提出抗诉提起再审程序的不足

首先,检察机关抗诉启动再审程序,破坏了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格局,造成当事人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严重的不平等。其次,有关抗诉的规定不够科学,抗诉权不受时间的限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3.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的不足

关于当事人申请再审,启动再审程序是诉讼的利害关系人,也是直接接受生效裁判的既判力拘束的人,他们不仅对裁判是否有错最知情,也是错误裁判的直接受害者。但是,由于申请再审的理由以及管辖法院等问题规定的不够科学,因此,申请再审不能直接引起再审程序,而只是人民法院发现裁判错误的途径之一。原本对裁判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在启动再审程序上最没有发言权,不利于再审制度功能与价值的实现。

4.再审管辖的不足

《民事诉讼法》第 177条明确规定由原审法院对生效裁判进行再审显然不符合法律监督的原理。尽管是重新组成的合议庭,但由于是同一法院,同样不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显而易见的是,由原审法院纠正自己的错误很难实现监督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

(一)完善立法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以发现客观真实为唯一目的。可现实中并不能完成实际情况的再现,只能通过程序去发现事实本身。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诉讼中所再现的只是法律意义上的事实,而非原始状态的实际事实。”[4]“审判上所能达到的只能是形式真实,而不可能是事实真实。”[5]这是“重实体,轻程序”思想和绝对工具论的体现。程序法的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内在价值体现在公平、正义、自由上。所以,基于民事诉讼法的目的,为了实现程序和实体上统一公正,我们应建立“程序安定和既判力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

(二)完善提起再审机制

1.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主体是当事人,在当事人没有要求进行再审时,法院不能主动提起再审。检察院提起再审是基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检察监督权。[6]然而,检察院不应当无限制地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应在尊重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的前提下行使抗诉权。所以,应当确立以当事人提起再审申请作为再审程序启动的前提。

2.限制再审案件的管辖级别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既可以由一审人民法院再审,也可由二审人民法院再审,上级人民法院也可提审或指定再审,这样就造成再审案件管辖权上的多级化、重复化。因此,应当将其与一审、二审程序严格区分,赋予其具有独立程序和终审效力的地位,并可由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这样有利于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使再审案件得到更准确、有效的审理。

3.限定再审结果

限定再审结果应该在于:第一,不得仅以对在认定证据的不同判断而作出与原裁判不同的再审结果,若允许再审案件仅以对原生效裁判认定的证据的不同判断而改变原裁判,则等于承认后来的法官自由裁量权要优于先前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与再审程序用于救济司法错误的基本目的亦相违背;第二,不得仅以所适用的法规作出与原裁判不同的再审结果。对法规的理解与适用,同样被视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畴。仅以对同一法规的不同理解来否认原先之裁判,作出与原裁判结果不同的再审裁判,这显然是不能允许的。

四、结束语

总之,民事再审程序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纠错制度,为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为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有必要总结经验,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再审程序进行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75.

[2]柴发邦.中国民事诉讼法[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2:398.

[3]江伟.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8.

[4][5]顾韬: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及改良建议[J].司法制度改革,2000(3),23.

[6]常怡.民事诉讼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12.

[作者简介]王俊,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民事再审审理程序 篇4

一、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之间的区别

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尽管有上述的相同之处,但二者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或者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1、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主体不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引起再审程序启动的主体有四类: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同级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诉讼当事人。概括起来启动再审的主体就是三类,一是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依法律规定是一类,因为本院院长和本院审判委员会都具有审判监督权。但院长只是发现并提交审判委员会会讨论,是否决定再审和作出准予或不准予再审的裁定书的是本院审判委员会,而不是院长个人,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的最高审判组织,完全可以代表人民法院)。二是人民检察院,三是当事人(现实中还有一类法律没有规定的主体,各级党政机关领导的批转,通常为:“根据某某的多次申诉,法院应酌定是否立案复查。”一般称作交督办案件)。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是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行使申请再审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是民事再审程序。通常的做法是分为因行使监督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和因行使申请再审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两种。启动主体的明显差异,使得法律规定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2、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目的不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而引起的审判监督程序是为了纠正错误裁判,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有的学者还认为,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是从“社会本位”出发,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当事人行使申请再审权而引起的民事再审程序是为了达到诉上利益和实现民事权利和义务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是以寻求法律上的最后救济为目的。楚雄州法院系统2007年到2009年三年间共审结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345件,我们对其中法院决定审理的29件案件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要求启动再审的目的都是希望实现民事权利和义务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其实,从两者的语义上也应看出目的的不同,“审判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审判之监督,再审仅仅是达到监督目的的手段而已。

3、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法律效力不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主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是“当然的启动”,法院可以主动发动再审,撤销其认为确有错误的判决,不仅上级法院可以通过再审撤销自己的判决,原审法院也可以通过院长发现再审撤销自己的判决。检察机关同样可以通过抗诉主动发动再审,法律的规定使法院和检察院在此点上表现得非常默契,是逢抗必再审。而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当事人启动再审是“可能的启动”,其申请再审成功以否取决于人民法院的决定或指令。法院和检察机关发动再审无期限的限制,使得法院和检察机关只要认为生效裁判确有错误,无论过多长时间都可以发动再审,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是二年(特殊情况下是二年后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特殊情况之日起三个月内)。既然人民法院能够径直决定再审,且无期限限制,那么,当事人在其申请再审期限届满后(有的当事人根本不申请再审,只须申诉,没完没了的申诉),当然地会想到法院决定再审这一途径,于是各个部门递材料,上省进京找领导也就司空见惯,这也是当事人无限申诉、法院无限审理、二审终审不终、再审程序启动泛滥等尴尬被动局面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由法院职权发动再审理念的主导影响,使得法院及检察机关享有相当大的程序决定权。

4、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权利不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是审判监督权和法律监督权等国家公权利在启动再审程序时的表现,遵循了绝对的国家职权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民事再审程序启动再审是当事人民事私权利主体在启动再审程序上的表现,体现的是私权自治,两者决然不同。如果把两者视为同一程序的话,当然产生公权同私权、主动再审同不告不理相冲突的问题。

在谈了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联系和区别后,我们可以给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下这样的定义:

民事再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依据法律赋予的再审诉权,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调解协议有错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再审所遵循的诉讼程序,又叫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它同审判监督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当然公民对司法是有监督权的,这是民主权利的要求,但它广泛而不具体),审判监督程序取代不了民事再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国家的审判监督权和法律监督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调解协议,发现错误,依法决定和提起再审以及如何再审适用的诉讼程序。它的特质是国家行使职权对民事审判的监督。

民事再审审理程序 篇5

杨洁辉

【摘要】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有监督程序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前者凸现强职权主义,后者则存在申请难等实践问题,这与我国长期以来重实体公正,轻程序正义与效益的司法观念有必然联系,笔者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提出淡化国家职权在再审中的介入,构建以当事人申请为主,检察院抗诉为辅,法院居中裁判的独立的再审之诉的改革设想。

民事再审程序又称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依当事人再审之诉或依人民检察院抗诉,以及人民法院依照自身的职权,对已发生法律效力而又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再次进行审理并做出判决的程序。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是在“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立法指导思想下构建的,作为民事诉讼的一种错误矫正机制。其为保证案件质量和维护社会正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司法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民事立法价值取向上的变化,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中片面追求案件的客观真实,忽视了私权自治,再审程序打上了深深的职权主义烙印,正是在立法观念、立法技术层面上的偏差,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有明显错误的裁判无法通过再审程序获得纠正,而一些根本不必再审的案件却进入再审程序的怪现象,造成有限的司法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法院裁判的稳定性与权威性受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本文拟从改进和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角度提几点建议,以期对完善和重构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有所裨益。

一、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评析

(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立法指导思想的偏颇,导致片面追求实体公正,忽视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在独立价值——程序公正与效益。

我国民诉法是根据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一立法指导思想设计再审程序的,有学者对此专门作了论证:“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人民法院审理一切案件,必须贯彻这一思想路线,认识案件事实的本来面目,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按法律规定的精神处理问题,解决争议,生效裁判错了,悖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定事实有错误,适用法律不正确,应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坚决纠正过来”,将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把实事求是与有错必纠联系起来,作为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而不考虑民事诉讼自身的特点,则必然产生片面性。

1、奉行对案件真实事实的无限接近主义,相信发现案件事实的能力是无穷的,只要发现已生效裁判与案件真实有差别即“义无反顾”地启动再审。然而作为哲学认识论的“实事”与诉讼中的“实事”是不同的,诉讼中的“实事”是指经查证属实的由证据支持的事实或者说是证据化的事实,即法律真实。如果将这两种理解简单等同,极易产生对客观真实的盲目追求。诉讼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作为法官审判对象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不可能重复出现,法官既不能无限期的调查案件,更不可能回溯到案件发生过的时空中去,法官所能做的只能是通过对证据的采信最大限度地再现案件事实。

2、民事诉讼长期被看作是实现实体公正的工具,总是在力图最大限度地追求个案的实体公正时,牺牲了民事诉讼程序独有的内在价值,如程序公正、程序效益等,这恰恰是本末倒置的一个体现。因为以追求程序公正、效益的现代诉讼而言,个案的遵循客观事实的实体公正远不如秩序、效率和一般正义的程序公正更重要也更为人所接受,诉讼的目标只能将公平、正义与显失公正、非正义的差异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程序保障是诉讼法的目标,也是民事再审程序的前提基础,而程序公正和程序效益是程序保障的核心。如迟来的审判等于拒绝审判,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过分强调“有错必纠”的观念既不符合诉讼行为的自身规律,也与程序效益等其他程序保障的价值目标的要求相背离。

(二)职权主义色彩浓厚,国家审判权、检察权与当事人私权的平衡结构倾斜。

“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要求,服务于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应以权利为本位,使权利成为构筑一切法律关系的起点、核心和主导,只有权利到位,市场经济才能到位。” 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中,权利是

基础和前提,权力的行使应服务于权利的实现。我国再审程序中二者的关系却表现为:权力的扩张和权利的萎缩。对生效裁决作为裁判者的法院主动提起再审和作为法律监督者的检察院通过抗诉提起再审是我国再审程序的一大特色,而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权作为一种诉权形式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强势职权主义导致国家权力过多地和不恰当地干预民事诉讼,造成国家公权力对公民私权利的侵害。

1、违反了民事权利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民事诉讼法调整的是私法领域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遵循当事人处分原则。而处分权原则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请求权的处分,当事人是否提起再审属于当事人意志范围内的事,法院自行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提起抗诉实质上都是对当事人请求权的侵犯。因为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即当事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民事诉讼作为解决人们私权争议的诉讼过程,当事人在程序中应具有主体地位,充分享有诉讼权利及实体权利,而再审程序的启动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因此其启动与否应完全取决于当事人。

退一步来说,即使生效的裁判确有错误,侵害了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民事权利,在实践中当事人可能基于其他考虑,比如诉讼成本问题,而放弃再审请求权。那么在依职权提起再审的程序中,当事人极可能拒绝参与诉讼或消极诉讼,“法院居中,两造具备”的诉讼格局就很难形成,法院和检察院既不是实体权利义务的承担者,又与案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再审中各种权利义务的处分又都是从当事人意志出发,造成这样尴尬的局面都反映出国家职权对民事诉讼的不当干预,直接影响了司法公正。

2、破坏了当事人的诉权与法院审判权的关系。

首先,诉权是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给予司法保护的一种权利,它是当事人行使各种诉讼权利的基础。“诉权以及作为其具体表现形式的各种诉讼权利所涉及的事项,均属当事人自身意志自主支配的自治领域,审判权不仅不能侵犯这一领域,而且应当充分保护这一领域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再审程序中,当

事人的再审申请权难以实现,其作为一种诉权的表现形式,当事人的处分权和平等抗辩权得不到审判权或监督权的应有尊重,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仍是强势职权主义造成的。

其次,法院主动提起再审,自诉自审或诉审合一,与其自身作为消极中立、公正裁判的角色形成冲突,完全不符合“不告不理”、“诉审分离”的民事诉讼原则,实际上形成了审判权对诉权的监督与制约。“法院如果以职权主动启动再审程序,势必将自己推到再审结果有利的一方,而无法保持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等距,也难以吸收不利一方当事人的不满,有损法院的中立形象”。

最后,法院主动提起再审也有损于生效判决的既判力。“判决因宣告或送达而成立后,就产生了一定的形式效力,其中对法院的效力称为拘束力,又称羁束力,即判决有使为判决之法院,在同一审级内,不得任意将已宣示之判决,自行变更或撤销之效力。” 从我国现行立法规定来看,生效判决的既判力显然并未受到保护,不仅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生效判决有几乎不受限制的监督否定权,而且原审法院也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对自己做出的生效判决加以撤销或变更。这种法院内部对自己已生效的裁判不断地自我否定,不仅直接损害了法院判决的确定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使人们对法院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而且为上下级法院关系的行政化提供了制度性依据。

3、危害了审判权与检察监督权的协调以及当事人平等对抗的诉讼格局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监督程序抗诉工作暂行规定》第3条,除裁判未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已经裁定再审、解除婚姻关系的生效判决外,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一切民事案件生效裁判提起抗诉的规定,造成抗诉案件没有类型限制,检察院介入民事再审案件范围过大,“凡抗必审”、“抗诉无时限”的机制,也使一些当事人怠于行使上诉权利,而青睐于抗诉,使本已生效的裁判实质处于一种“效力待定”状态,法的安定性荡然无存。

其次,检察院对一般民事案件启动再审容易打破双方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格局。因为检察院既然提出抗诉,也就必然希望原定已生效裁判的“错误”在再审程序中被“纠正”,所以必然利用监督权对裁判结果

施加影响,诉讼中明显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在审判实务中,检察院除当庭宣读抗诉书外,代为调查取证,参与庭审质证和法庭辩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另一方当事人面对的将不是普通的当事人,而是强大的检察机关,诉讼主体的地位严重失衡。

(三)申诉规定的笼统化,申诉与申请再审关系上的混乱化。

民事诉讼中的申诉,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对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认为有错误,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请求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的行为。它不能直接引起再审程序,只是再审程序的重要材料来源,是司法机关发现错判案件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其再审申请权也只不过是表达不服判决的一种“投诉”,并不能直接变成主观的法权。这与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增设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的立法本意相悖,申请再审混同于申诉,并没有被作为一种独立的发动再审的程序,再审与否取决于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审查。申诉的时间、次数、法院、案件的种类都没有限制;这给法院带来很大的压力。对司法机关处理申诉,既没有规定处理原则、时限,更没有规定处理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使得“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时,犹如进入了一个没有法定程序的雾区,完全感觉不到自己诉权的存在”。

而对申诉与申请再审是何关系,理论上和实践中均有分歧。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在提出再审申请以后,只能静待结果,其对于法院的审查过程常常是不得而知,更谈不上如何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申请再审很少能直接引发再审程序的启动,致使许多当事人对按正常程序向法院申请再审失去信心,一些有办法的律师和当事人转而采取非正当的方法,如通过党政机关、人大等部门给法院施加压力,或打通法院内部的一些关节来引发再审。这样一来,再审程序的发动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并因此而成为滋生司法腐败的一块土壤。” 再审程序中的混乱状况可想而知。”

二、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笔者认为,要改革和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关键在于“一个转变,二项协调”。“一个转变”就是观念上的转变,即再审立法指导思想改为“确信真实,依法纠错”。“两个协调”是指“协调好纠正错误

与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之间的冲突,协调好国家监督权与当事人诉权、处分权之间的冲突”。对再审启动的主体、条件、程序等进行严格界定,削弱再审程序中的超职权主义色彩,构建以当事人申请再审为主、检察院抗诉为辅、法院居中裁判的再审诉讼运行模式。

(一)以“确信真实,依法纠错”为指导思想。

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角度出发,彻底摒弃传统上的错误认识,以程序正义为理念,构建我国新的民事再审程序,使之能够真正成为为当事人正当权利提供救济的诉讼机制。

“确信真实”即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在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并履行诉讼义务的基础上予以确认并信赖的事实,其核心强调人民法院对客观真实的追求应当以当事人对事实认定的过程和结果的确认、信赖为限。使诉讼中认定的事实在得到程序充分保障的基础上“证据化或法律化”。“依法纠错”即用法律来界定“错误”的概念,强调纠正错误的程度是依法所能达到的权利救济的最大限度。通过法定程序来实现当事人权利救济的最大化。在维护生效裁判树立审判权威和纠正错误裁判实现社会正义之间找到一个最大的结合点。

(二)构建当事人主义模式的再审之诉。

遵循民事诉讼自身规律,进一步弱化再审程序中职权主义色彩,确立诉讼程序的决定权主要由当事人掌控,检察院抗诉为辅,法院居中裁判的当事人主义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和体现社会正义。

1、取消人民法院自行决定再审的权力。

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违背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私法自治”原则,也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侵犯。对生效的裁判,即使有错误,只要当事人不提出异议,法院就不应主动干预。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申请再审混同于申诉,而长期困扰申诉的无时间限制、无审级限制、无案件类型限制和无申诉理由限制的“四无限问题”,其根本症结在于当事人申请再审虚置,而法院有权决定再审,故废除法院启动再审权是解决现行再审程序诸多无序现象的前提和关键。

其次,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在审判实务操作来看,一方面,没有当事人的申请或者反映,完全由法院依职权启动的再审的情况极少发生,几乎所有的再审案件都是由当事人申请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而引起的,所以既然民事诉讼法已经规定了由当事人直接申请再审的途径,取消它自然也不会对再审程序造成什么影响;另一方面,现实中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主要来自法院外的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批示或是各级人大交办的案件,而这与法院独立审判原则相冲突,所以说,取消法院依职权再审完全是利多弊少的好事。

2、调整人民检察院民事抗诉再审。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其对于民事诉讼的特殊监督功能与使命不可偏废,但对于检察机关的这种民事诉讼监督权必须严格界定,即检察机关民事监督权的行使必须与民事诉讼的性质相符,保持与当事人的诉权相平衡的状态。

(1)抗诉范围只能限于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司法正义的“错误”的生效裁判。检察院的抗诉不能无限扩及普通民事案件,这是检察权的强烈公法属性与民事诉权的私法性质决定的,也符合现代国际司法惯例。建议对此类严重危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殊案件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如环境污染、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雇主诉讼等。

(2)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应有时间限制。首先,前提必须要有当事人的申请,且申请抗诉的期间应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一致,即可设定为二年,从裁判生效的第二日开始计算,超过法定期限的,检察院不予受理;其次,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抗诉的时间也应定为二年,从检察院接到当事人抗诉申请的第二日开始计算,即检察院向法院提出再审抗诉的期限最迟不超过裁判生效后四年时间。这样有了明确的时间限制,既可以督促当事人及时申请抗诉、检察院及时抗诉,又可以避免现有的法律中因申请再审有期限而抗诉监督无时间限制引起的矛盾。

(3)当事人主动放弃上诉而申请抗诉的,检察院应不予受理。两审终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审判制度,上诉权是当事人法定的救济权利,而当事人为了规避上诉风险(如诉讼费用的承担)直接申请抗诉,是滥用

程序上的选择权,也增加了生效裁判的不确定性,使一些原本通过上诉可以纠正的错误不恰当地要等到裁判生效后再来纠正,进一步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诉讼资源,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

3、程序的规范重建:确立再审之诉制度。

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由于立法规定过于简单,缺乏诉讼权利方面的具体规定,申请再审程序在审判实务中完全虚置化。因此,有必要借鉴大陆法系像德、日等国经验,建立一种以当事人为主体地位的独立的规范意义上的再审之诉。

但由于再审之诉针对的是已生效的裁判,为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轻易动摇已确定的裁判,法律应明确规定更为严密的条件。

首先,一般而言通常应具备以下条件:

(1)再审当事人应为对生效裁判声明不服的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再审程序的启动者只能是享有诉权的当事人,这就排除了法院、检察院的职权主义。当然,在检察院代表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发动再审时,也是基于当事人的地位而享有诉权。

(2)再审的诉讼客体为已生效的裁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对再审对象作必要的限制,如生效裁判无重大瑕疵的案件不能再审,无纠正可能的案件不能再审。

(3)当事人以诉讼形式而非“依申请”启动再审之诉,法院在收到诉状后,对诉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主要是诉的理由、提出诉的期限、方式等,并依法受理或驳回。

(4)再审期间仍可采用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5)再审的法院管辖,一律由原终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受理,采用普通程序的形式审理。

其次,细化我国民事再审之诉的法定理由,笔者建议可作如下规定:

第一是生效的民事裁判严重违反诉讼程序,损害了程序的公正性。具体包括有:

(1)审判组织不合法:如独任审判员没有书记员参加,自审自记;合议庭组成人员不足三人或是偶数;合议庭成员中途随意换人;非合议庭成员参与案件的合议等。

(2)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回避未回避。

(3)未经开庭审理而作出判决或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未经公开审理。

(4)违法管辖且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未获准的。

(5)违反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没有给予当事人陈述或答辩的。

第二是生效的民事裁判实体上确有错误,损害了一方当事人实体法上的权益。具体包括有:

(1)作为裁判认定事实依据的主要证据无效:如证据是伪造、变造或者是违法的。

(2)原裁判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3)作为裁判依据的另一裁判或行政决定已被撤销。

(4)因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的行为,使一些裁判有决定性作用的证据未能提出,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发现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裁判的。

民事再审审理程序 篇6

四、关于开庭审理问题

开庭审理是民事诉讼的重要阶段,法庭调查、辩论、裁决都在该阶段作出。所以,必须调动当事人的举证、质证、辩论等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证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分清是非责任,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

(一)关于法官的告知义务和释明

当事人在法庭上享有哪些诉讼权利,应当履行哪些诉讼义务,有的当事人并不知晓,须人民法院告知或释明,以让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当事人的各项权利才能得到更为周到的保护。

《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为缩短庭审时间,提高审判效率,《若干规定》第19条、第20条对审判人员在开庭审理时应履行的告知义务作了必要的简化。通常情况下,在向原告送达受案通知书和向被告送达应诉通知书时,人民法院已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将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了当事人;若当事人各方均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律师是专门从事法律事务的职业者,他们知晓诉讼权利义务,可代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此两种情形,便无重复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必要。但因申请回避权是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审判人员仍须再次告知。

对没有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当事人,他们往往缺乏诉讼方面的.知识,在庭审中将处于弱势地位,双方就不能进行公平的对抗。所以,对影响当事人利益的回避、自认、举证责任等重大事项,审判人员应当向当事人进行释明,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各方当事人都能够正常的进行诉讼活动。释明权依其性质具有双重属性,从权利角度看是国家授予法官的公权力,不能放弃;从义务角度看则是释明义务,对民事主体在参加诉讼时意志和人格的尊重,以及其在诉讼中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平等权等。所以,《若干规定》特别强调,对涉及当事人重大利益的事项法官应当履行释明义务,否则即为程序违法。

(二)关于简化庭审方式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必须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分阶段按步骤进行,一个环节也不能少,以保证程序的公正严肃。简易程序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一个“简”字,若仍按普通程序按部就班的进行,那就不是简易程序了。当前,“简易程序普通审”的现象较为普遍,原因是审判人员为追求程序的完整性,或为了应付来自各个方面的检查,结果是背离了设立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立法目的。《民事诉讼法》第145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法庭调查和辩论不必受普通程序规定的顺序限制,根据案情可以灵活运用,《若干规定》第21条对此规定更为简便。在具体操作庭审时,双方当事人陈述后,即可由法官归纳、核对双方当事人没有争议的事实,然后仅对争执的焦点,由双方举证、质证、辩论。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可融为一体。调查后进行辩论,辩论后又可恢复调查,大辩论套小辩论,边调查、边质证、边辩论,边筛选异同,边归纳认证。不局限于普通程序规定的顺序,这样可以大大地缩短庭审时间,提高审判效率。

(三)关于举证期限

举证期限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给予当事人充分的举证期限,以保证其诉讼权利的实现。

一是当庭举证。《若干规定》第22条前句规定:“当事人双方同时到法庭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未协商举证期限,或者被告一方经简便方式传唤到庭的,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应予准许。”《证据规定》第33条第2、3款规定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或由人民法院指定。第3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当事人双方同时到法庭请求解决纠纷,没有协商举证期限,人民法院也未指定举证期限,并无举证期限可言,应视为当事人放弃了举证期限利益,当事人要求当庭举证的应当允许。这样可以缩短案件的审理期限,提高审判效率。

二是协商或指定举证期限。《若干规定》第22条后句规定:“当事人当庭举证有困难的,举证的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民事再审审理程序 篇7

关键词:建议,启动,再审,依据

检察建议启动人民法院再审, 就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过程中, 发现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的, 经与人民法院协商同意, 不走抗诉程序, 而是由同级检察院直接向同级法院发出检察建议, 建议法院依法再审。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 并将再审结果通知提出检察建议的检察院。用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法院再审, 是近年来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在监督程序立法不完善的情况下, 着眼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依据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 也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之中的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机制。

一、再审检察建议在我国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中的独特作用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适用检察建议启动再审, 对加强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它可以分流案件, 提高效率, 方便群众。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应当提出抗诉。”该条第二款又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由此可见, 只有上级检察院才能对下级法院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而以提出抗诉方式进行监督的情形时间长、程序繁琐, 下级检察院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从受案到向上级检察院提请抗诉再到法院立案后的再审, 办理一件民事行政抗诉案件一般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即一个基层检察院接到群众不服判决的民事行政案件申诉, 如果符合抗诉条件, 基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提请上级院即地市级检察院提请抗诉;地市级检察院审查后, 向同级法院即中级法院提出抗诉;中级法院再将案件发回原审的下一级法院即基层法院启动再审程序。而以再审检察建议方式, 基层检察院可以直接向基层法院建议再审, 从而启动再审程序, 这样既可以节省司法成本, 又可以从中节省时间, 减轻人民群众的诉累, 一般情况下可以节省半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如果从程序法上规定检察机关适用再审检察建议, 由人民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不但减轻了上级检察院的工作压力, 也减轻中级人民法院审查案件发回下级法院再审的负担, 提高了监督效率, 更方便了群众。 (2) 以再审检察建议方式启动再审, 可以大大缓解法院纠正错误判决的抵触情绪, 提高纠错率。在司法实践中, 部分法院的判决、裁定虽有错误, 但没有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或虽然案件上在审判程序上存在错误, 但判决结果基本正确的, 针对这种情况, 上级检察院一般要求不要轻易抗诉, 可以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 由人民法院自行启动再审程序以达到纠正判决错误的目的。在这里, 检察建议不但可以作为抗诉的辅助手段发挥独特的优势, 而且法院也乐于接受。另外, 对于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不适用抗诉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 如以调解形式结案的案件等, 在一般情况下检察院不受理这类申诉, 但对于涉及国家和公众利益的, 或调解违背自愿、合法原则, 当事人提出申诉的, 检察机关经审查确认情况属实, 则可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向法院提出再审的建议, 建议法院依法再审, 纠正错误调解。 (3) 可以促进检、法两家及诉讼当事人之间的协调。再审检察建议是一种更便捷、更高效的监督模式, 适用时能将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形式转化为法院内部监督形式, 又能兼顾当事人的合理、合法诉求, 能使检、法两机关与当事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趋于一致, 有利于创建和谐的诉讼秩序, 着力维护和谐的司法环境。

二、目前我国关于再审检察建议的相关规定

目前涉及再审检察建议的操作规定中, 只有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四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人民检察院可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一) 原判决、裁定符合抗诉条件, 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协商一致, 人民法院同意再审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第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提出检察建议, 人民法院应认真研究改进工作;经与人民法院协商同意的对个案提出检察建议书的, 如符合再审立案条件, 可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除了上述这两个规定外, 最高检察院相关部门领导的一些讲话中也有所涉及。最高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王鸿翼在《完善民事行政检察在于修改立法》讲话中, 提出要完善现有的抗诉制度, 要以类似于“再审决定”的形式取代现行的抗诉, 在强行启动再审程序纠正错案, 解决再审案件同级审, 从根本解决周期长、改判难的老大难问题。从立法层次来看, 两高院的办案规则和一个讲话精神, 一个是检察院的工作制度, 一个是法院的内部文件, 讲话精神不是正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虽然在办案这方面的申诉案件中可以作为相关依据, 但其法律效力及法律地位均低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法规。

三、检察建议启动再审法律地位不明确所导致的后果

从历年检察机关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分析, 再审检察建议启动再审率不是很高, 主要原因是其法律地位不明确所致。缺乏法律依据给再审检察建议运用带来的障碍主要有:

(1) 再审检察建议的采纳率得不到充分保障。尽管《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规定, 对于能及时和法院达成共识的案件, 可以采取再审检察建议的方式, 但这属于检察机关内部办案机制, 人民法院认为对其没有约束力, 可以采纳, 也可以不采纳, 即使法院采纳, 一般检察院与法院的关系相对和谐、沟通协商较多的地方, 再审检察建议的采纳比例就高;反之, 采纳比例就相对低。所以没有法律上的支撑, 则无法保证检察建议得到充分的采纳。

(2) 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 在程序和形式上没有统一的规定, 造成再审检察建议缺乏应有的权威性。由于没有立法规范, 各地检察机关做法各异。如对于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审批, 有的地方要求必须要提交检委会讨论决定, 有的院只要求分管检察长签发即可, 有的只需民事行政检察的业务部门领导审批。对于再审检察建议的受理, 各地法院的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的由法院立案庭统一受理立案, 有的直接由审判监督庭受理, 还有的将再审检察建议书直接发给法院院长等等。在受理程序上的差异, 增加了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工作负担, 影响了再审检察建议的效力。

四、如何完善再审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

利用再审检察建议启动再审程序, 对提高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再审效率、维护司法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要让它充分发挥作用, 必须以立法的形式把它的法律地位、效力、形式、适用范围等方面加以确定。因此建议:

1. 加强再审检察建议的立法工作。

抗诉只是一种事后监督, 监督力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再审检察建议是对抗诉的补充, 在检察机关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应当考虑写进程序法。今后修改民事诉讼法时要明确赋予再审检察建议法律效力, 确立有效的保障措施。同时规范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和程序, 明确其受理程序。在目前立法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研究制定关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适用检察建议的司法解释。通过司法解释授予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适用再审检察建议的效力, 明确再审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

2. 理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的法律关系。

确定“提起抗诉为后盾, 再审检察建议先行”为原则。用再审检察建议的形式启动再审, 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抗诉”程序。虽然建议再审权不具有法定性, 启动再审程序的前提需与人民法院协商同意, 法院依职权裁定再审。而抗诉的提起主体、程序、范围有严格的法律规定, 具有法定性, 具有诉的职能, 法律明文规定抗诉必然引起再审程序。所以有必要制定或修改相关的程序法, 把再审检察建议确定为抗诉的前提条件。以提高再审检察建议的威慑力和法律效力。

3. 统一和规范检察建议的适用程序、格式、内容。

要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规范检察机关内部办案程序;规范再审检察建议文书的制作及格式;同时要规范向法院送达、跟踪监督等程序。提高再审检察建议的规范性、权威性。

民事再审审理程序 篇8

摘 要:再审程序是法院根據初审判决结果错误的终结判决进行补救的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在保证程序、实体公正的原则上进行的。这种程序设立的基础是有错必纠,但是随着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出现了一些实践问题。本文依从我国现有的立法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存在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民事诉讼;再审程序;问题

一、再审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再审程序又称审判监督程序,主要是指当事人或是检察院等对于初级审判结果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错误的终极审判进行申请再审程序或是检察院提出抗诉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的程序。民事再审程序并不是案件审理程序中的必然程序,它是独立于案件审理程序的一种特殊性审判程序[1]。再审程序具有以下特征:[2]

第一,再审程序具有补救的性质。也就是说只有发现案件初级审理的审理结果是错误的但是审理结果已经产生法律效力了,这时需要的就是再审程序,它是用来补救错误结果的措施。并不是在每一案件审理过程中都要进行的程序。

第二,再审程序是由特定主体提起的。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申请再审程序的主要有当事人提出申请,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法院的院长与审判员开展会议提出申请等。

第三,再审程序审理的对象:由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初级审判结果已经产生法律效力了但是发现其结果(判决、裁定、调解书)存在错误而实行的补救措施,只有这样的审理对象才有资格进行再审申请从而进入再审程序。

二、再审程序的立法概况

从立法角度看,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主要体现在《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调解书确有错误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可否再审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严格依法适用指令再审和发回重审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三部规范性法律文件。三者共同确定了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启动路径和范围。

1.启动再审的现有路径

(1)人民法院主动启动。各级人民法院在确认审判结果确实是错误的之后,有权利提出再审资格。

(2)当事人申请启动。当事人有一定的证据证明或是认为法院的初级审判结果是错误的可以向本级法院以上的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当事人对调解书产生质疑或是调解书是在自己不情愿的情况下产生法律效力的也可以提出再审申请。

(3)人民检察院抗诉启动。人民检察院若是发现法院做出的审判结果或是裁定等发生了错误要及时的向法院提出抗诉,并将抗诉的证据条件说明等呈递给法院,法院在接受再审程序的案件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再审结果,给当事人公平公正的审判结果。

2.启动主体的权利范围

(1)法院是可以接受所有的在一审、二审过后的终极判决是错误的但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案件进行再审程序。

(2)当事人除了在解决自己婚姻关系的问题上不可以实行再审申请之外,其余的法院审判错误的所有案件都可以申请再审程序。

(3)检察院可以抗诉的再审程序中不包括对于调解书的抗诉。调解书抗诉的范围是在当事人的申请再审程序的范围内。

3.第三人提起诉讼

我国新修订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在第五十六条中增加了一个条款,大概的意思是说作为第三人(并不是当事人也不是法院或是检察院等)因为所发生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本人亲身经历的而没有参加诉讼,但是却有证据证明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审判结果是错误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6个月内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申请成功后,法院按照再审程序进行判决的更改即撤销原判决结果。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但是对于撤销原审判结果的程序是否属于再审程序还需要国家进一步的界定。

三、我国民事诉讼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

1.当事人提起再审的诉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现在我国的立法当中还有许多限制当事人实行再审申请。当事人并不是认为自己的审判结果有错误或是有证据证明自己的审判结果是错误的就可申请再审程序。因为进行再审程序的最终决定权在法院,而法院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条例机械的认为当事人的要求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而不能申请再审请求。这样丧失了当事人维权的权利。

2.未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审查制度

人民法院是再审程序实行的一个机构,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较为完善的有关于再审程序的相关法律法规,致使再审程序出现了与二审类似的效果,因为再审程序是要否定原审判决,在现在的法律当中没有可以撤销原审判的条款。所以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应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包括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的条件是什么,在法院接受再审申请时开始当事人需要等多长时间可以得到再审结果,在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可否不出面由代理人出面等,这些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法律的不完善致使再审程序有许多的漏洞,甚至与二审的界限都没有明显的界定。

3.第三人提起诉讼是否应属于再审

第三人是指不是当事人本人,也不属于人民检察院以及高级法院,而是第三个有证据或是理由证明由法院进行判决的原审判是错误的,为了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而把证据等交由法院,由法院接受处理,若是诉讼成功则可以进行再审申请进而进入再审程序将原审判撤销或是重新判决,但是法院从开始接受再审程序开始到再审程序结束的时间是6个月内完成。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个争议是在目前我国没有完整的法律法规是可以先撤销原审判再启动再审程序的法律,所以产生了再审程序与二审之间的混淆,没有明确的界限。这都是有待于国家为此做进一步的界定。

参考文献:

[1]《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三卷,法律出版社,第280页.

上一篇:2024—2025第二学期团委工作计划下一篇:小班语言宝宝不怕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