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县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精选5篇)
一、基本情况 镇村干部座谈情况。通过与 40 余名镇村干部座谈交流,普遍认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相对顺利,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到岗履职情况较好,各帮扶单位及帮扶干部也能及时按照要求开展帮扶工作。
贫困户走访核查情况。在随机走访的 51 户贫困户中,均表示“镇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面对面向自己宣传了各项政策,也制定了帮扶计划、采取了干农活、送物资、送蜂箱、送技术等帮扶措施。
一般户走访调研情况。在与 47 户一般户交谈中发现,个别一般户对当前我县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不知晓,对互助组知晓率较低,有 1 户表示对贫困户评选不知晓。
根据走访调研情况,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镇村思想认识显著提升。镇村干部能够切实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认识、再发力。突出表现在工作时间分配和精力投入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能够切实扛起镇村两级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在数据清洗、产业谋划及群众工作方面突出了“精、实、细”。
二是“造血”帮扶模式基本形成。从所抽取的 51 户贫困户的脱贫工作进展看,大部分已经从前期送米面油、化肥等“输血”式扶贫逐渐转变成了以产业发展、转移就业等为主的“造血”式扶贫模式。通过帮助贫困户发展中蜂养殖,鸡、羊养殖,中药材种植,介绍外出务工,送种子、送树苗、送技术等形式,显著增强了脱贫后劲。
三是政策宣传力度逐步加大。镇村通过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发放脱贫政策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对政策学习宣传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改变了之前很多镇村干部政策不清、贫困户政策不明等现象。
二、存在问题 1、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从调研情况来看,34 个村主导产业普遍存在种类多样化、规模较小、贫困户覆盖较少等问题。在“一村一品”方面表现不突出,很多村在说起主导产业时往往是以当前村民普遍种植的蔬菜、苹果或者养殖中蜂等多项内容作为主导产业,没有形成一个规模化、品牌化的产业格局。
2、基层干部工作忙而低效。走访调研中,部分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反映,由于日报、周报、月报等各类报表
多,加之检查多、压力大,出现精神疲惫,工作精细度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填写表格与正常开展工作争时争劳,填报数据仓促不准确等方面。
3、互助组作用发挥不到位。一是知晓率较低。调研中发现,一般户中对互助组的知晓率仅为 76.7%。二是作用发挥不够。39%的贫困户认为互助组发力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三是互助组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发挥不充分。互助组组长没有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没有将一般户与贫困户紧密联系,甚至无联系。
4、扶志难度较大成效甚微。“脱贫攻坚贵在立志”。但调研中发现,一年多的脱贫攻坚,扶志难度较大,收效甚微。一是有的贫困户对自身发展的能力信心不足,对产业发展的前景堪忧、对异地搬迁的顾虑较多,积极性不高,缺乏内生动力。二是个别贫困户“懒人思维”作祟,把自身的脱贫寄托于政府和包联干部的帮助扶持,“等”、“靠”、“要”思想严重。同时,部分一般户由于认识出现偏差,对政府给予贫困户的“过多关注”产生抱怨情绪。
5、群众饮水、搬迁问题突出。一是安全饮水方面。在县水利局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全县尚有 27 个贫困村、10085 人(其中贫困户 1913 人)由于之前建设的饮水工程年久失修、水源枯竭等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而解决这 27 个贫困村饮水困难问题,还存在 973.75 万元的资金缺口。二是安全住房方
面。异地搬迁中,存在面积超标、举债超额等问题。同时,调研中发现,大多数集中安置点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产业配套跟不上,入住率不高等问题。
6、帮扶干部工作方法欠缺。一是有的包联干部缺少农村工作经验,不会与群众打交道,说话、办事不接地气,与群众心理距离较远。二是部分包联干部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按按快门、填填数字”,工作不严不实。三是很少一部分包联干部帮扶没有思路、工作不会方法,跟着别人瞎转悠,工作没有实效。
三、意见建议 1、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实现以面带点。一是牢固树立“增收为第一要务”的思想观念,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点,精心谋划,在帮扶上出实招、见实效。二是在产业谋划中,深刻把握好“眼前脱贫和长远致富,个体脱贫和整村提升,点户项目与支柱产业”这三个重要关系,充分发挥互助组的帮扶作用,促进一般户、贫困户共同发展。三是以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扶持为主导,充分结合我县生态文化旅游、苹果种植、花椒种植、林麝养殖、中蜂养殖、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等优势产业,形成县有特色、镇有品牌、村有主导的产业发展局面,实现以规模化这个“面”带动贫困户这个“点”的产业发展模式。
2、以真帮实扶为目标,突出工作实效。一是加强政策培训,增强具体实践能力。县、镇两级要定期举办脱贫攻坚培训班,使各级领导、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及时理解政策、掌握政策的基础上,提升在具体帮扶中运用政策的能力,增强脱贫成效。二是检查考核应突出对帮扶实效的考核,把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实际增收作为考核检查镇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工作情况的主要依据。
3、以智力扶贫为基础,增强脱贫信心。一是重视宣传动员。通过动员、引导等形式宣传党的脱贫政策。通过本地事、身边人的创业致富事例教育引导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二是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种植、养殖培训,让贫困户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增强自身脱贫信心,激发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三是倡导文明新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摒弃陈规陋习。重点教育子女孝老、敬老,杜绝子女和老人独居分户。
4、以各界参与为抓手,形成帮扶合力。一是充分发挥本地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就业、扶持优势,实行“搭载式扶贫”,通过对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或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政府奖励,激发本地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二是激发本地能人、“土专家”在引导本地、本村贫困户产业发展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借鉴西乡县“龙头企业带动”和留坝县“扶贫互助合作社”等扶贫模式,通过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稳定收入。三是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利用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平台,积极动员
各界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形成帮扶合力。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交通不便, 教育基础薄弱。刘延东深入大凉山腹地昭觉县彝族村寨, 考察乡村小学和幼教点, 看望留守儿童家庭, 考察了民办职业技术学校, 召开教育扶贫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刘延东充分肯定四川省教育扶贫工作。她指出, 扶贫要扶智, 教育扶贫作为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之一, 肩负重要使命。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扶贫基础性工作, 着力扩大教育公共服务供给, 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 针对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 精确帮扶, 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要构建全领域结对帮扶关系, 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精准帮扶要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每名学生。对留守儿童要跟踪接力关爱帮扶, 使贫困地区孩子上升有通道、就业有技能、发展有希望, 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县计划脱贫1.9万人、0.54万户。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x月份以来,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农工委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今年以来,各乡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作出的《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转、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进,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脱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科学精准谋划。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主线,明确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脱贫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扎实有效。创新制定1+5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1+2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具体细化为“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5个工程,推进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保障脱贫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切实让贫困群众务工有门路、创业有资金、上学有补贴、有病看得起、就医更便利。
(二)挖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XX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在XX乡滩区流转土地2.4万亩,建成标准化羊舍23个,年出栏肉羊20余万只。Xx镇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xx乡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温棚瓜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小龙虾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等五大产业,预计年内新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20万平方米、温棚瓜菜种植面积1500亩、小龙虾养殖面积3000余亩、标准化养殖场10个。xx电商产业园将更多本地特产包装打造成品牌,通过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提高电商扶贫带贫能力,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三)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坚持把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作为脱贫的主要途径,全县共建立15家培训基地,举办就业扶贫培训班125次,累计培训贫困人口0.26万人。安置2131人就业,返乡农民创办经济实体带动贫困人口就业0.13万人。实施产业扶贫,重点扶持19家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安置就业、贫困户自主创业奖补与土地流转、贫困户入股分红等模式,带动贫困人口2600多户0.28万人增收,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四)加强结对帮扶,强化社会力量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支持扶贫,凝聚社会扶贫合力,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县工商联引导67家民营企业与121个贫困村(包含16个深度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带动6187名贫困人口增加收入。选派市县893名专家人才组建服务团,定期到贫困村开展义诊、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20XX年以来,先后组织各类农业生产技术现场指导695次,各类义诊670次,安排实施各项免费救助、补助救助或定额救助贫困户手术(项目)2561例,减免费用1562.92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金融扶贫工作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扶贫资金不足,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扶贫供给体系,金融配套和保障措施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二)财政投入力度不够,资金拨付不及时。一些扶贫项目开工晚、竣工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三)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及部分乡镇对扶贫项目建设监管不严,部分扶贫干部担当意识不足,工作作风不扎实。
三、意见及建议
(一)补齐金融扶贫短板。要不断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资源投入力度,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努力使金融扶贫成效得到充分释放,为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要创新金融扶贫机制,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培育壮大带贫企业,有力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要抓好“户贷户用”,有贫困人口的村要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进行贷款,发展脱贫项目,形成利益共同体,规避风险。要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好政府风险补偿金作用,加大对贫困群众授信评定情况的排查力度。各县区要增加产业扶贫风险基金,满足农民合作社、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金融贷款所需要的抵押、担保需求,为带贫企业发展提供贷款支持和财政奖补,运用金融手段提高贫困户抗风险能力。
(二)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要强化举措,多方筹集资金。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及资金拨付公示公告制度,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手续,不断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做到“三个明确”,明确专项治理内容,明确时间节点,明确整改责任人,扎扎实实做好扶贫项目建设、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等专项整治工作。
(三)狠抓扶贫政策落实。要摸透群众需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标准、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督导检查,严格奖惩问责,促进扶贫政策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加强扶贫干部培训,围绕危房改造、金融贷款、教育扶贫等具体扶贫政策,对全县所有扶贫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狠抓行业扶贫“七个清零”,确保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全覆盖。
(四)加强“志智双扶”。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要求,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勇气、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以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活动为载体,抓好观念立志,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发动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撑起“精神脊梁”。
(五)全力以赴备考迎检。目前,国家和省市对我县的年度大考在即,这是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和验收,也是对我县工作作风的检验和考查。在这个关键时刻,各乡镇及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全面查漏补缺,建立问题清单,抓紧整改补齐。要精准聚焦指标,明确难点、重点,不跑偏、不漏项,无盲点、无死角。强化组织领导,逐级夯实责任,把各项工作做到位,把全市的工作实效通过考评反映出来,坚决打好打赢2020年脱贫攻坚战,向中央、省委、市委及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二)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市脱贫攻坚工作,x月22日,市政协四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就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协商议政。此前,市政协组成4个调研组,就这项工作进行了调研。委员们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现综合报告如下: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暑,以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执行力,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注重加强领导。成立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坚持“四级书记联动”抓扶贫,明确脱贫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确保省委、市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到村、到户。坚持专项督查,严肃问责问效,严格落实各级责任主体的责任。二是切实澄清底子。制定《信阳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逐户填写《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入户档案》,确保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一个不能漏、一个不能错”。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万,贫困村527个。三是搞好结对帮扶。全市36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并包保贫困县脱贫,市直121个单位定点结对帮扶全市121个贫困村,省、市、县共派出892名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实现了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四是做到分类施策。坚持转移就业扶贫,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就业;发展优势产业,让“出不了门、就不了业”的贫困群众就地发展生产脱贫;强化对贫困人口技能培训,激励、扶持救助对象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要求,科学实施搬迁扶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兜底,保障和救助到户到人。
我市作为革命老区,贫困人口占全省的十分之一,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面临诸多困难。
1.精准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识别精准的“五清”工作虽然阶段性完成,但由于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农户收入的多样性、隐蔽性较强,准确把握和核实农户收入的难度较大,9个县区的精准识别准确率只有92.8%,再识别、新录入仍有一定空间。扶贫对象的清退标准和程序尚不够明确,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脱贫工作的绩效考核跟进不够到位,没有及时督促、推进一些帮扶措施的有效落实。
2.扶贫行动方案出台缓慢。我市已经制定了《信阳市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了分期分批实现脱贫的工作目标,但3个重点县和一些行业扶贫方案还没有出台。如金融扶贫尚未破题,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水利扶贫、交通扶贫等缺乏行动计划,政策兜底还没有实施细则。
3.产业扶贫拉力不足。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方兴未艾,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本地就业的带动力不足。产业集聚区尚处于成长阶段,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不足,转移就业有限。产业扶持刚刚起步,有的尚在制定扶持规划,有的尚在探索扶持模式。
4.宣传引导不够到位。部分贫困户缺乏志气和信心,“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个别群众不能正确理解脱贫政策,游说上访,“争贫不真贫”。一些贫困户不能客观认识自身不足,好高骛远,不愿参与扶贫项目。如商城县在省妇联大力支持下,开办为期两个月的“月嫂”“家政”培训班,仅有13人参加培训,却无一是贫困户。对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工作检查的多,业务指导的少。
5.社会帮扶氛围不浓。一些企业、民间组织、社会机构虽然热心公益和慈善活动,但没有有组织、有目标地参与脱贫攻坚。一些帮扶部门虽然有脱贫帮扶任务,但计划不明确、措施不到位,使命感、责任感不强。在已经明确的“四结对、四协同”中,产业集聚区、乡贤人士行动迟缓,有的尚没有动员。
三、意见与建议
脱贫攻坚是我市目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1.聚焦精准完善机制。牢固树立精准意识,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坚持精准脱贫的政策导向和工作取向,突出“特惠”和“滴灌”,因户因人施策、因致贫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精准脱贫的工作机制,建立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对经过帮扶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的,通过程序及时退出;对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的,按照程序及时纳入,做到应退尽退、应扶尽扶。建立和完善脱贫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将日常督查、年度核查、第三方的评估调查有机结合,增强考核的真实性、及时性,有力促进各项扶持计划的落实,做到真扶贫、实现真脱贫。
2.及时出台各项行动计划。财政、发改、交通、教育、民政、旅游、国土等部门要按照省、市分工方案,深入调查研究,牵头制定支持脱贫攻坚的行业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转移就业脱贫、教育脱贫、产业脱贫、医疗救助脱贫和政策兜底脱贫。帮扶单位、乡村要制定和完善因户施策的具体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时限、措施、进度,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各项扶持措施应相互衔接,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3.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将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茶叶、畜禽、水产、油料、花木、林果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打造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二是立足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业,建设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基地。三是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要求,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
4.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市、县财政每年新增扶贫资金增幅应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并通过财政贴息、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手段,鼓励引导全社会增加扶贫投入。市财政的奖补资金应提前或及时拨付县区,各部门应加大行业扶贫投入力度,将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贫困人口集中地覆盖。二是加大信贷扶贫力度,增加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用于贫困地区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积极稳妥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的问题;鼓励在贫困地区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新型农业保险试点。三是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各类资金统筹整合,相互配套,形成扶贫投入合力。
5.强化扶贫工作创新。抓住信阳是国家第二批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以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为载体,在优化扶贫政策、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拓宽产业扶贫方式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脱贫攻坚新方式、新路径。将光伏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新业态、新方式引入扶贫开发,创新产业扶贫方式;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合作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采取租赁、入股、合作、托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在新县、光山县开展“扶贫+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创新扶贫保险机制,逐步在全市推广,将贫困户整体纳入农业保险,保障全市贫困群众脱贫零风险。
6.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宣传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政策规定,做到脱贫政策家喻户晓。坚持鼓干劲、聚能量,引导干部克服畏难情绪,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利用“全国扶贫日”等重要时段,突出宣传帮扶典型、脱贫典型和脱贫攻坚的成功事例,扩大示范带动效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7.加强社会帮扶工作。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成功人士、民营企业等主动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百企帮百村扶贫行动”,组织百家以上企业与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不脱贫不脱钩。搭建社会机构和志愿者参与扶贫的工作平台,鼓励各类社会团体、扶贫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志愿者,发挥自身特点与优势,开展捐助款物、助教、助医等扶贫济困活动,壮大脱贫攻坚力量。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三)
为扎实推进来榜镇脱贫攻坚工作,根据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印发xx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三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并结合我镇实际,通过听取各村汇报、实地查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户了解贫困现状,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来榜镇基本情况:来榜镇地处xx县域中心,是xx中西部交通要塞。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12个行政村中有4个贫困村,全镇总户数6781户,共有231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915户,6382人。
(二)、目前全镇扶贫工作动态:一是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自2016年1月份开展此项工作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员全体镇干,组成“三清”(清家庭情况、清家庭收入、清脱贫措施)工作队,在经过业务培训后,集中时间对所有贫困户入户清查。清查工作做到了确保清查对象户一户不漏,信息填报不虚不假。二是加快光伏扶贫工作完成进度。计划于3月底完成第一批次并网发电任务,提前完成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达的作战命令。
精准扶贫,关键是找准病根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消除病患。经过进村入户调查研究,我认为,来榜镇6382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限制。xx县位于大别山腹部,全县各乡镇均被群山围绕,山林多、田地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致富门路少等事实情况阻碍着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
(二)、部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的发展滞后,使得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失学,又因失学而难以脱贫,进入了恶性循环。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家庭发展缺乏知识、技术支持,再加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给脱贫致富增加了许多阻力。
(三)、子女就学。受教育布局的影响,拥有较强师资力量的初高中大多分布在县城或个别乡镇,家长们为了方便子女就学,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无法从事劳动,加上繁重的学杂费、生活费,拖累家庭,造成可因学致贫。
(四)、因病因残。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因患病而无法从事劳动生产,缺少家庭收入来源,造成家庭贫困。现阶段医疗成本相对较高,虽然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但部分村民患大病或慢性病,长期治疗,开销很大,入不敷出,家庭条件困难。
(五)、因灾因市场。一部分农民在家务农,从事靠天吃饭的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无法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近年,来榜人民发展天麻、茯苓、灵芝等经济作物种植产业,这些经济作物的产量易受自然环境影响,同时市场行情不稳定也使得人民收入难以保证,入不敷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六)、缺乏劳力。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因地域优势,先于其他地区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动着各类基础设施的发展,工作机会和工资收入远远高于二三线城市。来榜镇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村内空巢老人基本靠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些老人生活自理都很困难,更谈不上脱贫致富,而在外务工的人员大多干的是苦力型工种,收入不高却要供养子女、孝敬父母,家庭经济困难。
(七)、不务正业。来榜农民大多朴实勤劳,但仍然存在小部分人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也发现个别户家中的壮年劳力不顾父母年事已高,好逸恶劳,不从事劳动而参与赌博活动,投入大量生产生活资金,结果造成贫困。
(一)、农民收入估算难精准。随着“三清”工作的不断开展,工作中的难点也逐渐显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xx县城镇化进程加快,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经济发展形式也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多元化就业方式转变,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不稳定的影响,大量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情况难以掌握。
(二)、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现阶段农民文化素质在快速提高,但思想觉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为了获得帮扶,个别贫困户有意隐瞒真实收入和家庭情况,给精准识别增加了难度。
上述分析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决定了来榜镇精准扶贫工作将是一场异常艰巨的攻坚战。我认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通过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引导好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户,逐渐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二)、明确职责。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要做到“三清”信息采集表清查对象、清查人员、核查人员、录入人员等相关人员均要签字确认,并且入户清查人员要与户主合照存档,切实做到“一表一填、一表一核、一表一录、一表一责”。
(三)、转变观念,切实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针对部分农民素质偏低及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一是要切实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全体镇干积极性,进村入户与贫困群众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积极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克服惰性心理,积极发展生产,自力更生。二是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与来榜本地发展的产业相关的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实用技术能力。
(四)、发展本地特色扶贫产业。大别山地区地形多变,位于其腹部的xx县各乡镇也因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不同而拥有各自的特色产业。来榜镇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以“桑、茶、瓜、菜”为主的四大特色种植业和以名山公司为龙头的有机黑猪、鲟鱼、娃娃鱼三个特色养殖业,是国内第二家有机猪生产基地,华东地区的瓜蒌之乡,安徽省蚕桑第一镇,全省娃娃鱼养殖中心之一,是xx县高山蔬菜四季豆最大产出地和全县七个重点茶乡之一。工业方面也已经形成涉及农副产品加工、工艺制品、玻璃钢制品、服饰加工、太阳能开发等为主的产业群。结合这些来榜镇实际情况,鼓励桑枝食用菌产业带动脱贫、鼓励电商产业带动脱贫、鼓励安排贫困人口就业,统筹安排,通盘考虑,大力推动扶贫事业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做好2020 年定点帮扶工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按照中共太和县委组织部 太和县扶贫开发局《关于助力“春季攻势”做实“双包”工作的通知》(太组通〔2020〕24 号)要求,在 XX 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 XX 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2020 年 4 月 14 日,太和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亚民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帮扶人员到定点帮扶的 XX村开展调研走访活动。
通过实地察看 XX 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贫困户家中,并与 XX 镇党委、政府领导和 XX 村“两委”班子、贫困户代表、党员群众代表座谈,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具体了解 XX 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进“脱贫攻坚四大增收行动”落实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情况,研究解决调研中发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切实帮助 XX 村“理思路、出点子、供信息、找资金、抓管理”,积极谋划定点帮扶工作新举措。
一、基本情况
XX 村位于 XX 镇东部,辖 19 个自然村,22 个村民小组,面积 6.5平方公里,总人口 7605 人,总户数 2032 户,劳动力 2372 人,耕地面积 5400 亩。共有村“两委”干部 9 人,驻村干部 3 人,扶贫专干 3 人。2014 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3 户 490 人,贫困发生率 6.44%;其中 2014-2019 年累计脱贫 211 户 459 人,该村 2018 年贫困村出列,现有未脱贫人口 6 户 10 人,贫困发生率 0.13%。未脱贫户中综合施策户2 户 6 人、兜底保障户 4 户 4 人。脱贫不稳定户中综合施策户 2 户 5 人。边缘易致贫户 23 户 58 人。
(一)党组织建设方面 XX 村党总支设有 4 个党支部,现有党员 139 人,其中预备党员 1 人,流动党员 46 人。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行“党建+脱贫”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 XX 村集体经济收入 12.36 万元,现有扶贫车间 1 个,实现村集体收入 2.5 万元;360kw 光伏电站一座,带动贫困户100 户,每户增收 3000 元左右,实现村集体收入 6.7 万元;固定资产租赁收益 3.16 万元。目前到户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 45 户(种植类 34 户、养殖类 11 户)。
(三)“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方面 XX 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共有在校学生 50 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4 名,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6 名。全村共 463 名贫困人口参保新农合,据统计,因病致贫 80 户 150人,暂不存在医疗开支较大或看病存在困难的家庭。对 215户贫困人口住房安全进行鉴定,其中鉴定等级 D 类 1 户。贫困人口接通自来水 215 户,安全饮水全部达标。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规划比较滞后。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各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仍不够完善。村庄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零乱,村庄整治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不够清洁卫生,“五改五净两规范”活动成果需进一步巩固。
(二)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经济作物退化严重。一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调整有一定的难度。XX 村长期以来都以种植小麦、大豆、桔梗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量低,农民群众增收困难。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已基本用完,无法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收。二是桔梗退化严重,缺乏技术指导。三是养殖业发展徘徊不前,养殖业主要以养鸡为主,家畜为辅,但大户少、品种杂、科技含量低、成本高。
(三)劳动力素质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该村大多数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收入水平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再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面临一定的困难。
(四)基层组织建设有待于加强。一是党员队伍老化严重。由于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比较多,党员吸收工作难度大,现有党员老龄化严重。二是办公条件有待改善,村“两委”的办公、开会、学习以及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受限于现有条件。
三、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加强宣传发动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民政扶贫开发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激发其内生动力,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
(二)促进各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 针对未脱贫户,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和家庭状况,坚持因户施策,实行一户一策。对已脱贫户构建全方位防范返贫工作体系,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四大增收行动”政策落地,防止边脱贫、边返贫现象的发生。保持原有的产业扶贫、就业
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继续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桔梗生产,XX 村桔梗种植已成规模,从播种到收购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二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方向,找准脱贫途径,以光伏发电,西瓜、中药、蔬菜种植等产业为依托,实施产业扶持项目,巩固产业发展,调动贫困户自主创业积极性。积极争取畜牧水产部门支持和鼓励有意向的养殖户扩大规模改进技术,引进其他特色养殖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
(四)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脱贫成效 规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诊疗行为监管,防控过度医疗风险。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等 4 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持续开展农村破旧、废弃房屋综合整治,确保新出现的 C 类危房全部修缮加固、D 类危房全部拆除重建,巩固农村危房整治成果。
(五)加大就业脱贫扶持力度 深入推进“三业一岗”扶贫模式,加大安置就业力度,力争辅助性公益岗位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比例达到 50%。持续
引导外出务工与“凤还巢”相结合,增加助贫带贫成效。深入实施技能脱贫培训,依托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培训机构等,组织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脱贫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规范就业扶贫车间运营管理,提升吸纳就业能力,确保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比例超过 50%。
篇一:
一、坚决克服“ “ 五种歪风” ”,正视应有状态与现有状态间差距
(一)自我革新太少。一是不学习、不研究。
(二)自我感觉太好。一方面,看不见差距。
(三)自我算计太多。一是不比奉献。
(四)自我要求太低。一是当“ “ 老好人” ”,不求作为。
(五)自我约束太松。
二、全面建立“ “ 五项清单” ”,确保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要建立政策清单
二要建立目标清单。
三要建立项目清单。
四要建立问题清单。
五要建立落实清单。
三、压实靠牢“ “ 五级责任” ”,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一是县级领导责任必须到位
二是乡村两级责任必须到位。
三是行业部门责任必须到位。
四是驻村帮扶责任必须到位。
五是群众主体责任必须到位。
篇二:
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一、健全责任体系,狠抓工作任务落实
二、聚焦精准方略,抓细抓实建档立卡
三、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夯实脱贫基础
五、推动生态扶贫,全面促进绿色崛起
六、加快旅游扶贫,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七、抓牢就业扶贫,稳固群众增收渠道
八、提升金融扶贫,强化脱贫攻坚支撑
九、坚持精准施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强化示范引领,抓党建促脱贫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脱贫攻坚尽锐冲锋行动推进大会。X 月初我们在召开的脱贫攻坚推进会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部署大会上,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一个月时间过去了,但从近日我和 X 县长调研情况来看,无论是工作进度、工作成效,还是工作作风、工作状态,都与年内实现脱贫摘帽的艰巨任务存在巨大反差、问题不少,这也是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刚才,乡镇、部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几位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X 县长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作了通报,X 县长从当前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聚焦标准补短板、统筹推进扶贫各项工作、把握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进度四个方面作了全面安排部署,讲得很具体,分析得很透彻,既有鲜活的事例,又有详细的数据,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又分层分类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办法和时限要求,我完全赞同,大家下去以后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讲几点意见:
一、坚决克服“ “ 五种歪风” ”,正视应有状态与现有状态间差距
在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今年 X 月底,省委决定对市委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XX 位领导专门参加全市领导干部大会,这在 X 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充分体现了省委对 X 脱贫攻坚的担忧牵挂和鼓劲打气;市委书记 X 上任伊始,紧锣密鼓,集中利用 X 天时间对全市各县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调研,不到半个月时间已深入我县进行了 X 次调研,充分释放出各项工作要快节奏、高效率、强推进的强烈信号。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我和 X 县长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反复进行了强调,苦口婆心给大家教措施、教办法。每次开会讲话时,总想着多给同志们一些加油和鼓劲,少一些批评和问责,感觉乡镇和部门的同志很辛苦,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脱贫攻坚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很不易,倾注了大家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取得的成绩不容忽视。但形势逼人,当前我县距脱贫摘帽仅剩 X 多天的时间,有效时间也只有 X 多天,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相比,与脱贫摘帽繁重的工作任务
相比,大家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是否做到了问心无愧,是否敢对自己的工作打保票?我看,未必。应有状态与现有状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自我革新太少。一是不学习、不研究。我们有的乡镇和部门的同志,思想上存在惰性,总以工作忙、事情多为由忽视学习思考,对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学得不深,研究得不透,真正指导工作时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前后政策打架,造成返工,无故增加工作量。二是自我封闭、观念落后。有的干部身子进入了新时代,脑子还停留在过去式,对新理念、新政策、新事物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遇到新问题还是用老眼光、老套路去解决,一味强调要按程序办事,这也不能办,那也不能办,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干部缺乏先行先试、敢闯敢干的勇气,对发展中的瓶颈、改革中的难点,不敢探索、不求突破,导致一些创新试点工作因为没有先例而流产,一些优质项目因为不合“常规要求”而搁浅。三是利益面前不敢刀刃向内。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需要快马加鞭、协同作战,但有的部门就是不肯动自己的“奶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时间不短了,看似该下放的权力都下放了,但真正涉及自身利益的审批权还是把住不放,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表现,导致大好的机遇白白溜走。
(二)自我感觉太好。一方面,看不见差距。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但有些乡镇和部门的同志仍存在盲目自信、盲目乐观,乐于自己跟自己比,不善于在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大格局中找定位、定目标,缺乏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有的认为“无
过就是功”,没有批评到就认为工作无瑕疵,错把领导的鼓励当成了表扬。有的乡镇在某一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就误认为各项工作都是佼佼者,用亮点工作代替了脱贫攻坚,代替了党的建设,“一俊遮百丑”,躲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另一方面,听不进意见。有的“一把手”习惯发号施令,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听不进不同意见,什么事都自己说了算。有的乡镇工作中创造了一些典型,其他有些乡镇的同志不学习借鉴、不与先进看齐,而说成是爱做作、爱表现。有的年纪轻轻,当科级干部时间不长,基本功不好好练,一些不好的风气倒学得挺快,口气很大,架子十足,讲起来头头是道,实际做起来小事不愿干、大事又干不了,官不大、僚不小。
(三)自我算计太多。一是不比奉献。有的不比工作比待遇,不比奉献比享受,工作上的事最好不要烦他,待遇利益上的不能少他,这种现象在机构改革中尤为突出。“一把手”当中,这两年不愿到重点部门的多了,想转任“轻松岗位”的多了,想提前退休或退居“二线”的也多了。部门“副职”当中,有的对县上布置的工作、“一把手”吩咐的事情,不认真落实,习惯当“二传手”,不催不去做,不问不汇报。二是爱算小账。有的干部一天到晚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爱耍小聪明,做表面文章,心思没放在工作上,这山望着那山高,屁股没坐热就想着动一动。有的爱惜羽毛,不愿惹麻烦,遇事首先考虑的是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会不会有风险、会不会因此承担责任,谈到工作就强调缺钱缺人缺职数,干起事来首先想着伸手借人、抽调干部,滋生懒政、怠政等“机关病”。三是不顾大局。有的过分看重自身利益、局部利益,缺乏
全局观、大局观,少数部门和乡镇各自为政,协调配合意识不强,将“你的”“我的”分得清清楚楚,对需要协调办理、联合处理的事项互相扯皮,不愿主动牵头,不愿主动配合。在这里明确一点,脱贫攻坚工作上,乡镇就要负主体责任,以乡镇为主,各专责组、行业部门全力指导配合。一些部门“一把手”习惯问题上交,善于“踢皮球”“打太极”,很多事情不经过县委、政府协调,没有会议纪要就定不下来、不去推进,乡镇与部门间沟通难、协调难,来回跑的现象突出,导致一些重点工程一拖再拖。有些部门的工作为加快推进,要求“两办”帮助进行协调后,但部门自己反倒不管不问了。
(四)自我要 求太低。一是当“ “ 老好人” ”,不求作为。有的不说话,在重大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面前当“绅士”,即使表态也是看别人说些什么,然后附和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有的说好话,奉行“多栽花、少挑刺”,无原则的逢迎讨好;有的好说话,无论事情是否符合原则,都说好、都说行,只点头、不摇头,遇到事情“和稀泥”。二是当“太平官”,不敢作为。少数干部意志消退、不思进取,把岗位当摊位,看摊子、守位子,推着干、看着干,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有的干部不敢负责、不敢碰硬,没有一点虎口夺食的气魄,缺乏闯劲干劲。有的乡镇和部门认为跑项目很麻烦,项目争取下来意味着多干活、多担责,有的为了不出问题、不惹麻烦,宁可不报。三是当“甩手掌柜”,不愿作为。有的干部成了“养生”干部,总是把“这不是我管的,那不是我办的”挂在嘴上,对上级部署的工作,简单“搞收发”、当“传话筒”,开个会、讲个话、发个文,就算落实了。有些问题就在相关部门和乡镇的眼皮底下,但干部就是视若无睹,直到上级督查、媒体曝光、领导过问后才采取措施。少数干部对于领导交办的任务,挑三拣四,讨价还价,不愿到困难和矛盾多的地方去。
(五)自我约束太松。我们的干部作风整体是好的,但还存在一些修身不严、守纪不严现象。政治规矩方面,有的干部对上级决策部署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十足的看戏、评戏心态,传递的是负能量。遵纪守法方面,有的顶风违纪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的不注意约束自己,酒驾、赌博等问题仍有发生。责任意识方面,有的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在职不在岗,在岗不在状态,县级干部到乡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时,竟连续三四次见不到面。有的乡镇和部门动嘴的人多,动手的人少,有的人闲得没事干,时间多的只能想办法如何消磨打发,上班聊天玩游戏;有的人忙得脚不沾地,只恨一天的时间太短,只有加班加点,不眠不休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帮忙完成别人的工作,苦乐不均,那些不干工作的不仅没有感激之情、没有愧疚之心,反而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有的对落实“两个责任”只挂帅、不出征,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没有及时察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的执纪问责偏轻偏软,用感情代替纪律,用批评代替处罚,导致一些同志对党的纪律缺乏敬畏之心,单位内部出现上班纪律松散、不服从管理等问题,等等。
以上这些不良现象和问题,既影响永靖干部的整体形象,更影响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希望同志们认真照照镜、对对号,即知即改,切实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建立“ “ 五项清单” ”,确保中央和省市 县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问题就是方向,问题就是重点,脱贫攻坚工作本身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推进的,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大原则。
一要建立政策清单。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没有直接可借鉴的经验,许多时候都是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升华,中央和省市的政策也是一个动态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特别是省委省政府近期制定、修订、完善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安全饮水、易地搬迁、产业培育、农业保险、产业贷款、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培育等方面的一揽子含金量高的政策,作为我们基层落实者,既要把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又不死搬硬套、不机械执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学习放在首位。县扶贫办和各行业部门要全面梳理出脱贫攻坚方面的最新政策精神,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核心要义,积极主动承接,并要强化宣传培训,精准指导工作。同时,全省各地在脱贫攻坚方面探索出了许多典型和亮点,我们要强化学习交流,适时安排观摩考察活动,从看先进、学先进中警醒自己、反思自己,高标定位、争创一流,真正使学习的过程变成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的过程,不断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提档升级。
二要建立目标清单。年内必须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是我们脱贫攻坚工作的总目标,不能有丝毫的动摇。这里面,包括贫困户退出标准、贫困村退出标准和贫困县摘帽标准,各涉扶贫部门也有各自的行业标准。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根据不
同分项指标,分门别类,认真查找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同时,要提前做好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汇报衔接,做到数据一致、标准统一,决不能出现自我验收时全部达标,上级检查时漏项缺项。
三要建立项目清单。各涉扶贫部门特别是承担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等脱贫攻坚具体任务的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结合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3+1”(教育、医疗、住房+饮水)问题清零工作,着力抓好职能范围内扶贫项目的谋划、争取和组织实施工作,实行清单管理,按照既定的考核指标、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同时,要加大治庸治拖力度,促进各级干部知责尽责,加快工作节奏,简化办事程序,符合规定的要及时办理,不符合政策的要解释清楚。对脱贫攻坚重点建设项目,要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力畅通“快速办理通道”,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
在这里强调一点,如果 X 月底前住房和饮水工程还不能全部开工,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相关负责人员全部就地撤职;今年,如果未按县委、县政府时限要求,完不成脱贫攻坚重点任务的,相关责任人全部就地撤职;脱贫验收时,因工作不力造成失误的,也要就地撤职,县直单位人员撤职后调乡镇工作。
四要建立问题清单。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问题,全面查找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找准找全政策落实中的难点瓶颈、工作推进中的疏漏不足,认真分析一些突出问题产生和屡改不绝的原因,从根子
上入手想对策、寻招数,务必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对历年中央和省市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反馈问题,特别是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参加 X 代表团审议讲话时具体指示和点出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回头看”和“大起底”,一项一项对照,一件一件落实,逐一对账销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清零,切实打好歼灭战。
五要建立落实清单。只有把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家。但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工作的弱项。全县上下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逐行业、逐乡镇、逐村、逐户、逐项建立落实清单,具体到每一个人头上,压实责任,传导压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特别是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从最坏处打算、从最好处着力,主动创造最好的积极因素、利用最多的有利条件、凝聚最大的正能量推动工作,决不能因为有包袱、有困难而裹足不前,决不能因为有风险、有阵痛而躲避退缩。凡是县委、县政府定下来的事情,部署了的工作,要立说立行,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切实补齐发展短板,全面完成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使命。
三、压实靠牢“ “ 五级责任” ”,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明责、知责、尽责,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全县上下要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责任制,全面履行“市县抓落实、乡村抓具体”的主体责任、行业扶贫责任和驻村工作队以及帮扶干部的帮扶责任,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一是县级领导责任必须到位。各县级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该尽的责任尽到,把该尽的责任尽好。成立四大战区。继续完善落实县乡村社四级指挥作战体系,由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分片包抓,巡回督导,强力推进。严明工作纪律。各联系乡镇县级干部要全面指导好所联系乡镇的工作,既检查指导扶贫政策和项目落实情况,又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只提宏观指导、说模棱两可的话,要多到工作第一线,通过调查研究拿出具体实在的办法和措施,以实际行动带动各级干部集中精力抓扶贫。从今天起,各驻乡镇指挥每周住乡镇蹲点指导不少于 2 天;从 6 月份起,每周住乡镇蹲点指导不少于 5 天。县委常委会会议或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每月初听取 1 次各县级干部包乡(镇)包村包户情况和各专责组工作情况汇报。强化督促检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坚决负起主抓责任,建立最严格的督导落实机制,由 XX 两位同志分片负责,组成专门督查机构,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接到村、直奔现场的办法,一竿子插到底,查实情见实事。县人大、县政协要充分发挥监督议政作用,视察调研活动全部围绕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和突出问题来展开,形成有分析、有建议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县委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要坚持日巡查、周调度、月督查、季总结,全面掌握全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县四大家主要领导适时督查,连续 XX 次排名后两位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领导小组要进行约谈、告诫。
二是乡村两级责任必须到位。各乡镇党政正职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拿出主要精力抓脱贫攻坚。当前的重中之重是抓好脱贫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强与行业部门的汇报衔接和项目资金承接,对
工作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抓好落实、亲自督查问效,切实把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的力量动员起来,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乡镇要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汇报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既不能夸大成绩,也不能遮掩问题。村“两委”班子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为老百姓所办的最大实事,严格按照县乡的统一部署,与驻村工作队密切配合,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深入扎实地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用真心真情推动本村脱贫攻坚。要大力推行“三议一会一公开一知晓”工作法,强化扶贫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力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提高群众政策满意度。同时,乡村两级要积极配合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清理工作,坚决防止惠民惠农资金跑冒滴漏、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等问题的发生。各乡镇、县委组织部要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大力整顿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在选好书记、配强班子、提升能力上多想办法、多出实招,真正让村级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是行业部门责任必须到位。各部门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脱贫攻坚来展开。统筹协调联动。乡镇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强化信息沟通,做到有序衔接,简化办事流程,确保各类数据第一时间上报,扶贫资金第一时间下达,扶贫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决不允许发生“乡镇等资金、部门等项目”问题。县扶贫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存
在的问题,重大问题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狠抓项目管理。按照“谁主管、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项目的全程监督管理,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问题,确保把每一项工程建成优质工程、富民工程。各乡镇要切实担负起属地管理责任,积极配合协调解决征地拆迁、资金补偿、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确保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尽快发挥效益。确保资金安全。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把涉农资金全部集中起来,打捆投向脱贫攻坚。另一方面,县纪委监委、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监督,对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
四是驻村帮扶责任必须到位。驻村工作队是脱贫攻坚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必须冲锋在前,勇于进取,坚决完成使命。要真帮实扶。各工作队要认真履行帮扶职能,在产业发展、项目落地、资金投入、致富信息、政策宣传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及时精准落实“一户一策”脱贫(巩固提升)计划,增加群众收入,助推脱贫进程。要强化管理。严格落实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切实做到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和贫困群众同劳动、同谋划、同发展,既干的好,又蹲得住。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切实强化对驻村工作队的教育引导,每季度至少召开 1 次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各乡镇党委、政府和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要加强对驻村队员的管理,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工作情况,避免驻村干部成为“走读”“两头跑”和“两不管”干部。县纪检监察、组织、扶贫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过
电话抽查、夜查等多种方式,对工作队在岗履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坚持驻村工作队队长、队员稳定政策,一个都不准调整。帮扶责任人每季度要至少入户 1 次。要加大关怀。各派出单位要做驻村工作队的坚强后盾,积极支持工作队做好帮扶工作。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管好自己的人,经常深入所包村,检查到岗履职情况,并与驻村工作队一起研究推进帮扶工作,为贫困村和工作队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帮扶工作成效。县委将严格兑现承诺,拿出一定的科级干部职数,对脱贫攻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干部进行提拔重用。同时,今年要选拔一批帮扶实绩突出的工作队和队员进行隆重表彰,并记入干部档案;对表现优秀的贫困村党支部书记,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公务员考录,树牢在脱贫一线发现干部、识别干部、重用干部的鲜明导向。
五是群众主体责任必须到位。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要做好宣传引导、理顺情绪、激发内生动力的事。加强舆论宣传。县委宣传部门要统筹协调,充分利用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开辟专栏、巡回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我县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主要措施和突出成效,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要选树一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讲好脱贫故事,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树立奖勤罚懒鲜明导向。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勤劳的群众多奖多补,懒汉不予奖补,消除“等靠要”思想,补齐“精神短板”,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采取筹资筹劳、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村内基础设施建
设,用勤劳的双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县扶贫办要统筹做好中央定点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县委统战部要结合“中国光彩事业 X 行”“百企帮百村”等活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构建党政、企业、社会协同推进,各方面力量踊跃参与的良好扶贫局面。
好的作风是管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今后,县委将继续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一方面,持续加大脱贫攻坚领域作风顽疾和腐败问题的查处惩戒力度,全县各级干部要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踏实工作、秉公用权,时刻树好永靖干部良好形象。对出现问题的,要严肃处理。另一方面,进一步落实容错免责机制。只要是符合四种情形的,在改革创新和工作推动中出现的失误或无意过失,县委将坚决为你们撑腰,让敢担当敢作为在永靖大地蔚然成风。
同志们,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是一场攻坚拔寨的决胜之战,是一场消灭贫困的为民之战。今天,总攻的号令已经发出,全县各级务必抱定战则必胜的信心,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全力以赴完成整县脱贫摘帽目标,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步都不能慢!
篇二:
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一、健全责任体系,狠抓工作任务落实
二、聚焦精准方略,抓细抓实建档立卡
三、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夯实脱贫基础
五、推动生态扶贫,全面促进绿色崛起
六、加快旅游扶贫,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七、抓牢就业扶贫,稳固群众增收渠道
八、提升金融扶贫,强化脱贫攻坚支撑
九、坚持精准施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强化示范引领,抓党建促脱贫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X 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国家重点支持“三区三市”和省上倾力支持“两市一县”深度贫困地区的重大机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以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的精神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县贫困人口由 2016 年底的 X 人减少到目前的 X 人,贫困发生率由 X%下降到 X%,贫困村由 X 个减少到 X 个,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X 元增加到 X 元,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今年实现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健全责任体系,狠抓工作任务落实
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全面落实“市县抓落实”的脱贫攻坚责任,2017 年以来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 X 余次,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
突出问题。全面推行县级干部包乡、部门单位联村、工作队驻村、扶贫专干包村、干部职工联户的“五级联动”工作机制,X 个指挥部、X 个专责工作组、X 支突击队,X 名帮扶队员、X 名乡村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县级领导干部和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县委、县政府立下脱贫攻坚军令状,签订目标责任书,构建起上下衔接、左右联动的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和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对中央第 X 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省委第 X 巡视组巡视和省上脱贫攻坚考核、“两市一县”脱贫攻坚督导及市上督查反馈的各类问题,主动认领、对号入座,挂图作战、对账销号,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举措、严格的要求,全力推动问题整改见底见效。
二、聚焦精准方略,抓细抓实建档立卡
严格按照省上“X”建档立卡程序,创新“X”工作法,对贫困对象精准识别、排查复核,及时开展“回头看”,科学区分贫困类别,精准制定扶持措施,做到扶贫对象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实现了户有帐、村有册、乡有档、县有数据库。X 年来共新识别贫困人口 X 户 X 人,返贫X 户 X 人,退回 X 户 X 人,剔除 X 户 X 人,做到了扶贫对象精准锁定、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坚持把“一户一策”作为落实精准方略的主抓手,紧盯贫困人口脱贫退出 X 类 X 项指标,不断完善 X 户 X 人(巩固提升 X 户 X 人)的“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制定《X 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 年)》,整合资金 X 余亿元,做到“一户一策”有项目支撑和资金保障。
三、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夯实脱贫基础
坚持把脱贫攻坚与环境革命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结合起来,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X 年来整合资金 X 亿元,硬化通村道路和村内道路X 公里,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X 处,行政村通畅率达 X%、自然村通达率达 X%,有效解决 X 户群众饮水不稳定和季节性饮水困难问题,农村安全饮水率达到 X%。X 户 X 人易地搬迁户入住新居,改造农村危房 X 户,全面消除 2018、2019 级农村危房,动力电实现自然村全覆盖,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和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将棚户区改造项目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X 个集中安置点 X 套住房主体基本完成,预计今年 X 月达到搬迁入住条件。
四、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确定 2017 年为“富民产业扶持发展年”、2018 年为“富民产业培育提升年”、2019 年为“富民产业提质增效年”,制定实施方案,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累计落实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发展资金 X 亿元,人均扶持标准由 X 元增加到 X 元。创新扶持方式,推出经济林果“提质增效”、中藏药材“规模种植”、羊肚菌“培育转型”、从岭藏鸡“代养分红”、中华蜂“示范带动”、土猪“出栏奖励”、农家乐“产业融合”等 X 种菜单,供群众自主选择,灵活扶持发展产业。制定了《X 县到户产业扶持资金投放管理办法》,采取签订“四方协议”的方式,将无能力发展产业、自愿入股经营主体的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到承接经营主体,贫困群众按股分红受益,既解决了到户产业扶持资金规模小、投入效益低、支持不持续的问题,又培育壮大了农村经营主体。以“三变”改革为契机,不断盘
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增加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全县培育引进龙头企业 X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 X 个,X 家经营主体通过“三变”改革带动 X 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投入 X 万元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 X 万元。从岭藏鸡、核桃、花椒、棒棒槽蜂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业品证书,X县被中国养蜂学会评为“中华蜜蜂之乡”,全县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 X个,打造生产线 X 条,X 余种农产品实现商品化。与天津 X 家企业签订农产品展示展销协议,入列全国 2018 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截至当前,全县经济林果达 X 万亩,种植中藏药材 X 万亩、羊肚菌 X 亩,养殖从岭藏鸡 X 万只、中华蜂 X 万箱、黑土猪 X 万头,金丝皇菊、玫瑰、牡丹、荞麦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五、推动生态扶贫,全面促进绿色崛起
深入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造林工程,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 X 万亩,义务植树 X 万株,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达 X%、X%。投资 X 亿元的 X 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已建成,规划投资 X 亿元的 X 个生态文明小康村正在加紧建设,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深入推进环境革命,县财政每年筹资 X 万元,为各行政村按照每年 X 万元标准落实垃圾清运补助经费,为 X 个村民小组按每月 X 元的标准落实保洁费。从 2018 年开始,筹措资金 X 余万元,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中选聘 X 名农村公路养护保洁员。实施水土保持、堤防建设、五小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等生态工程 X 个,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X 亩,开发整理土地 X 亩,拆旧复
垦土地 X 亩。X 县林业局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中,X 县为 2019年全国 X 个县市区中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 X 个县市之一。
六、加快旅游扶贫,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紧抓“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全力打造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山水旅游升级版,加快构建全域共建、共融、共享的发展格局。编制完成《X 县旅游总体规划》和沙滩、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X 山、X 等重点景区修建性详规,累计投资 X 亿元实施了 X 山、X 山、X 公园、X 公园等一批景区公路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新老城区免费wifi 实现全覆盖,规划投资 X 亿元的 X 景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百亩观赏花卉园、万亩油菜花观赏带、X 江风情带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以“五节一会”为引领的“一月多节会”活动异彩纷呈,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享誉全国,实现节会效应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端午独特文化习俗登陆央视频道,巴寨朝水节在新闻联播栏目播出,“东山转灯”举世瞩目,“山水新 X·藏乡小江南”的旅游品牌影响力知名度持续扩大。结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打造旅游专业村 X 个,有稳定收入的农家乐达到 X 家,旅游从业人员达 X 余名,全国百佳范例·土桥子、青藏高原“六尺巷” ·各皂坝、百年藏寨·巴寨沟等一批旅游专业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典范。来县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连年实现翻番增长,发展旅游脱贫占脱贫总人数的 X%。
七、抓牢就业扶贫,稳固群众增收渠道
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实现当期脱贫与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以强
化能力技术培训为脱贫增收的着力点,启动实施“千万培训工程”,重点开展以汽车驾驶和装载机、挖掘机操作为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长线培训,X 年来累计实施长线培训 X 人,技能培训 X 人次,组织输转劳动力 X 万余人,创收 X 亿元。建成“扶贫车间”X 家,就近吸纳就业X 余人,其中签订 X 个月以上用工合同,稳定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 X户 X 人,灵活就业贫困人口 X 余人,人均月收入 X 元以上。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 X 多个,通过增加工资性收入,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八、提升金融扶贫,强化脱贫攻坚支撑
率先在全省建立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系统,建成金融服务代办点 X 个、金融惠农服务站 X 个,贫困村金融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 X 户 X 万元,落实产业贴息贷款和特色产业工程贷款 X 亿元,为群众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已累计赔付 X 人 X万元。为农村“两保一孤”人员购买意外伤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险,为农村居民住房购买灾害保险,增强抵御意外风险能力,有效缓解群众因灾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在全面落实牦牛、藏羊、青稞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为 X 余万只从岭藏鸡和 X 余头黑土猪、X 箱中华蜂购买商业保险,有效降低产业发展风险。
九、坚持精准施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累计实施薄改项目 X 个,建成“双语”幼儿园 X 所,新建、改扩建学校X 所,贫困村基本实现幼儿园全覆盖。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实
现全覆盖,X 名失辍学儿童全部劝返。县教育振兴促进会募集资金 X万元,累计奖教奖学助学 X 人次。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 X%、X%、X%。乡镇卫生院实现全科医生全覆盖,村级卫生室即时结报网络建成投用,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 X%,“先诊疗、后付费” “一站式”即时结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在全省以人均 X 元的标准为 X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免费“送健康”体检活动,对 X 名贫困大病慢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和转诊治疗。新农合参合率达 X%,贫困户实际报销比例达到 X%,个人年累计负担合规费用超过 X 元的部分全部兜底解决。“组团式”援藏工作深入推进,建立了重症医学 ICU、中医康复科、骨科等 X 个重点学科,开展应用医学新技术 X 项,其中 X 项填补甘南市医学技术空白,2019 年被确定为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兜底保障更加有力,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享受低保比例分别达 X%和 X%,2017—2018 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五保供养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生活补助、高龄老人补贴、优待优抚金和救助金等 X 亿元。
十、强化示范引领,抓党建促脱贫
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不断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斗力。筹措资金 X 万元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发展党员 X 名,培训县乡村党员干部 X 人次,向 X 名党员发放创业扶持资金 X 万元,扶持 X 名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X 个。深入开展“精神扶贫六个一”系列活动,选树“最美扶贫人、脱贫致富攒劲人、脱贫致富带头人”X 名,示范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主动
协调对接中组部、天津市及和平区、天水市和省水利厅等帮扶单位,全面推动基层党建、社会建设、人才培训、劳务协作、支医支教、产业扶持等领域协作事项落地,广泛凝聚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虽然我县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今年实现脱贫摘帽,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县还有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 X 户 X 人,其中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的占 X%,缺劳力技术资金土地致贫的占X%,其他原因致贫的占 X%,这部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普遍较弱,增收门路单一,生产生活条件差,扶贫成本高,致贫返贫因素多,是如期脱贫的重点难点。二是财政收支矛盾持续加剧。X 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国土空间都是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特色种养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但还没有转化为收入优势和经济优势,当前财税收入来源非常单一,县本级财政自给率始终不足 X%,特别是近年来脱贫攻坚支出、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地方配套支出大幅增加,吃饭和发展的矛盾愈加突出。三是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我县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十年九灾”成为常态,尤其是 2018 年 X 月份的暴雨洪涝灾害造成道路、人饮工程、住房、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受损,地质灾害治理和基础设施恢复任务艰巨。四是产业发展水平还需提高。经济林果、中藏药材、特色养殖、设施种植等特色产业种类丰富,但深加工层次低、链条尚不完善,龙头企业总体偏少、综合实力不强,辐射带动作用有限,部分专业合作社产业基础还不稳固,带贫能力仍需提升。文化旅游产业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旅游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精品旅游线路亟待开发,停车场、厕所、垃圾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五是就业压力巨大。目前,全县登记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约X 人左右,还在以每年 X 人左右的规模持续增加,就业压力非常大。
三、下一步打算
今年是 X 脱贫摘帽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 X 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全力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全面完成“退出 X 个村,减少贫困人口 X 人左右,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X%左右”的目标任务。一是坚决抓好问题整改。以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抓好 X 个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X 个省委第七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明确整改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个意见一本台帐,对账销号抓整改,确保条条整改到位、件件见底见效。二是全面对账冲刺清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按照省委、省政府“X+X”拾遗补缺、冲刺清零专项行动要求,对标对表贫困户退出 X 项标准、贫困村出列 X 项标准、贫困县摘帽 X 项标准和“三率一度”评估指标,强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 “夯基础补短板” “强产业促增收”三大行动,逐项查漏补缺、对账销号,坚决在 X 月底前所有指标“对账清零”,全面达到脱贫退出标准。三是落实落细“一户一策”。深入开展百分百入户行动,组织县、乡、村干部进村入户,研究问题,解决难题,核实核准建档
【对于全县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对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汇报07-21
对于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总结09-25
对于某村村情调研报告09-20
对于社区民政述职报告11-14
对于大一新生社会实践报告09-25
某科协党组对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报告07-07
区应急管理局党组对于巡察整改情况报告06-24
对于成功范文06-13
党课对于疫情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