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的相声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古诗词的相声(精选10篇)

关于古诗词的相声 篇1

甲:好久不见最近忙什么呢?

乙:我最近正在研究古诗词。

甲:为什么突然间对古诗词有了兴趣呢?

乙:哎,别提啦!前几天几位老友聚会,一位朋友根据我的谈话说了两句古诗。

甲:什么古诗?

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就这么两句诗就激起了你对古诗词的兴趣。

乙:是啊,我不理解这两句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甲:这你都不懂还研究什么古诗词。

乙:那你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甲:“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离题万里。隐含的意思就是说你说的话让人听不明白。

乙:高才呀,你这样一解释确实让我茅塞顿开。

甲:这都不懂,你研究的是古诗词哪一方面?

乙:太多啦!

甲:能说说吗?

乙:张口就来,问什么答什么。

甲:带数字的每个字来一句。

乙:没问题。

甲:带“一”的。

乙:“碧玉妆成一树高。”

甲:带“二”的。

乙:“二月春风似剪刀。”

甲:带“三”的。

乙:“白发三千丈。”

甲:带“四”的。

乙:“四面荷花三面柳。”

甲:带“五”的。

乙:“五月人倍忙。”

甲:带“六”的。

乙:“毕竟西湖六月中。”

甲:带“七”的。

乙:“七月七日长生殿。”

甲:带“八”的。

乙:“平林云鸟八窗秋。”

甲:带“九”的。

乙:“疑是银河落九天。”

甲:带“十”的。

乙:“十年生死两茫茫。”

甲:带“百”的。

乙:“采得百花成蜜后。”

甲:带“千”的。

乙:“千山鸟飞绝。”

甲:带“万”的。

乙:“”万里长征人未还。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用数字来一首完整的行吗?

乙:太容易啦。

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

乙:“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这太多啦。”

甲:不错,不错。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来两句行吗?

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甲:这是宋朝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

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甲:这是宋朝辛弃疾写夏天的《西江月》。

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甲:这是唐朝刘禹锡写的《秋词》

乙:“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甲:这是唐朝柳宗元写冬的《江雪》。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花中四君子每个来一首完整的行吗?

乙:小菜一碟。

甲:写梅的。

乙:宋朝王安石写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甲:写兰的。

乙:宋朝朱熹写的《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甲:写竹的。

乙:唐朝白居易写的《题李次云窗竹》:“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甲:写菊的。

乙:宋朝陆游写的的《新菊》:“老去流年不耐催,微霜又见菊花开。莫言冷落西风晚,也有飞飞小蝶来。”

甲:哇塞,你太有才啦!

乙:那里,那里,你问的这也太小儿科啦。

甲:那你研究最多的是什么?

乙:改诗呀!

甲:怎么改呀?

乙:杜牧的《清明》你听说过吗?

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乙:对,我能把它改写成“六言诗”、“五言诗”、“四言诗”、“三言诗”、“词”、“小剧本”……。

甲:了不起,我今天才知道火车是推的,牛皮是吹得。

乙:你不信。

甲:当然不信,好,大家鼓掌,请我这位同伴开吹!

乙:六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甲:有意思。

乙:“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童指杏花村”。

甲:这是五言诗

乙:在请听四言诗:“清明节雨,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有杏花村。”

甲:高!

关于古诗词的相声 篇2

一、不断强化背诵,加强知识积淀

大多数人认为,随便学学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应该不断诵读,慢慢理解诗词所包含的含义,不断积累其中的知识点。如何做到对诗词的全面理解,达到知识的积累呢?我个人认为可以在上课之前将所学诗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集体反复朗读。每堂语文课上利用课前10分钟进行这样的训练,逐渐把老师讲解变成由学生自己赏析,这样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利用这短暂的课前10分钟,我们可以每周做到至少两首诗词的背诵和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这个训练就会让学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还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自己想法设法地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早晨上自习时,加强背诵。并且制作古诗词学习小卡片,两面分别写上诗词的题目作者和诗词的内容。下课之后,四个同学一组还可以打诗词牌,一个随意出牌,另一个就根据牌面上的提示对应背出题目作者或者内容,做到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古诗词的学习。

二、师生共同熟悉诗词背景,加强理解和感悟

通过我们的学习知道,每一篇诗作都离不开当时的背景,都是作者因当时情况有感而发的,可以说作品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关联。因此,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有很大的作用。也只有这样,作为阅读者才可以与作者平等对话,感情交流。如学习郑燮的《墨竹图题诗》,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知道相关背景:作者当时就在此地当官,正赶上当地闹灾,老百姓饥寒交迫, 他本人就为老百姓奔走……夜间听到雨声风声吹打窗户,作者心里一下子联想到受苦的老百姓,便起身展纸作画,成就此篇,并按照程序上报。可是他由于看不下去百姓的受苦,就私自打开粮仓, 救老百姓于水生火热,为此他遭遇罢官。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认为他干了一件糊涂事,但他自己的态度就是“难得糊涂”。有了这样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就不难理解“疑是民间疾苦声”和“一枝一叶总关情”两句蕴含的对人民的关爱和体恤之情。再如学习杜甫的 《春望》,当时是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作者赶往奉先回家探亲,此时正是安史之乱爆发之时,叛军势如破竹,攻破潼关,他被迫离开家乡,漂泊他乡。后来唐肃宗即位,作者心怀好意前去投靠,不幸途中被叛军抓住,押至长安,因他官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756),他才有机会逃离长安。这首诗就是作者在逃离长安时所写,借以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和感慨。当时作者由于与家人断绝联系,家中一切都是未知数,作者一片茫然,为了表达他对妻儿的强烈思念,他才在诗中发出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的感慨。通过这个背景,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诗词中作者的内心感受,因作品而为作者忧为作者喜。

三、培养学生抓住诗眼,提高赏析和鉴赏能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想打开一首诗词的窗户,就要学会抓住诗词的诗眼词眼。如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句就如同这首诗词的眼睛,也就是整首诗词的主旨句。因此抓住古诗眼或词眼,是我们教学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再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真实地写出了当时由于朝代更替,反而百姓遭殃的实质,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明白了这句,就基本掌握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明白作者对此地的感慨了。

四、倡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比较鉴赏

可以说古诗词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诵读,怎样去鉴赏,更要让学生慢慢去尝试诗词之句,在自己高兴或者忧伤时也借古人的名句抒发自己的感情。当我们去游览名胜时,可以联想起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登上高山之巅的胸怀;当我们考试失意时,可以想到李白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进行自我鼓励……其实, 诗词的学习还可以在其他文章的学习中进行比较阅读和鉴赏。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学到“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时,其实作者在这里用了三个比喻,把细雨比作成牛毛、花针、细丝,使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领略到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和云雾迷蒙的境界。此时把它和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行比照理解,既让学生在学习其他文章时可以再次掌握所学的诗词,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文章的理解。 最后,就是倡导学生活学活用。最好就是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古诗词,把一些古诗词运用到自己的日记中、作文中,为自己的文章增添闪光点。当然,古诗词的运用非常难把握,运用好,便是继承和发扬古诗词;运用不当,便会让古诗词陷入庸俗的境地。 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恰当运用,让所学古诗词为他们的创作服务。

总之,作为基层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我们的古诗词文化传承下去,让学生学好古诗词、用好古诗词。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用好古诗,就要不断强化背诵,加强知识积淀;师生共同熟悉诗词背景,加强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抓住诗眼,提高赏析和鉴赏能力;倡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比较鉴赏;倡导学生活学活用。

传统相声和相声传统 篇3

破解传统的文化精神可以从形式入手由表及里。因为形式的形成和它的稳定性总是有其历史因由的。相声所以采取最简易(也是最高妙)的对话聊天方式,其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整合与沉积。文学史家们早就认为唐代由“参军”、“苍鹘”扮演,“咸淡见义”、“一主一从”的“参军戏”就是“古代的相声”。但“弄参军”并没有垂直向近代相声形式发展,而是至宋代“滑稽戏”演化成更具行当特征的“五花爨弄”,其中的副净、副末——“副净色发乔(装傻),副末色打诨(逗趣)”,反而更向已具雏形的戏剧靠拢了。但由它们以及日后丑角们的晕染,喜剧色调和出入剧情内外直接同观众交流的传统却由此形成,并且始终寄寓在后世成熟的“花部乱弹”之中。直至清末民初,相声才在吸纳诸多民间说唱技艺的根基上从戏曲脱颖而出,这就是戏剧史家所谓的“打猛诨入又打猛诨出”的历史过程。从行当角色变成艺人本我、从情节的噱头变成语言叙述或评点的包袱,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民族喜剧意识。而形式的稳定性则是这一文化精神的滤器,它调动了戏剧以外积千年而凝聚的诸多幽默源流:民间的、文人的、艺人的,以及语趣、意趣、情趣、理趣,当然也包括说书的故事性、唱曲的抒情性、戏剧的情境性、模拟的智慧性等等,所谓的“相声味儿”则尽在“说学逗唱”的多元与综合之中。相声和其他民间样式一样,是最善于利用“拿来主义”的,但始终都不是销蚀而是强化其形式特征,使其具有传承的“形式意味性”。

在形式后面的是内容观念。数百篇的传统段子几乎覆盖了近世以来京津两地(乃至北方)市民阶层、特别是城市底层百姓生活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同是“性-情-理-心”这一群落文化心理纵向深入的过程。

物态文化源于性。“食色,性也”,这是人们生存的需要。传统段子展示了近世以来市民意识中比“天理”更为重要的“人欲”。不是羞羞答答而是无所顾忌,不是蹙眉颦泣而是笑脸张扬。并且,在欲望不能满足的“悲剧性”中,凸显人性之被扭曲变形的“喜剧性”。《梦中婚》的幻觉、《醋点灯》的荒唐,无不在“含泪的笑声”中嘲弄批判着现实。

行为文化依于情。情是性的生成也是人际交往和伦理道德的锻铸锤炼。传统相声的世俗性决定了它要“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延揽人际行为的一切方面。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于是渗透至传统的每一段落。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的伦理秩序因世道的骤变而被尔虞我诈、反目成仇、虚情假意取代。《化蜡扦》《五人义》等深刻地揭示了伪善的可鄙、陋俗的可笑。

制度文化据于理。“人理”即是“天理”。在理性倒错的时代,一切硬性的制度和软性的契约都是畸形变态的,传统相声比近世以来任何一部讽刺或谴责小说都毫不逊色地展示了这畸形变态的一切:变态的生活准则、变态的社会心理、变态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美丑善恶是非都是颠倒无序的。《贼说话》《小神仙》等深刻地描绘这人心不古却又彼此迎合默契的一切。

精神文化归于心。魂魄只有存放在“心斋”人生得以安住才有了境界。但在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身体欲望、情感理想都被金钱和权势吞噬精光,除去心浮气躁和肤浅虚夸之外还有灵魂精神吗?传统段子在《当论》《酒论》《赌论》《哭笑论》《小买卖论》这诸多“论”中,表述了人们的朝不虑夕、六神无主。虽然只是市井写生的一瞥,众生世相的一刻,但却有着“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深度,其形象的生动性和思想的概括性为当今“主流相声”所无法比拟。

讽刺是传统相声的光华。与经过“阶级斗争”理论淬火,在“提高讽刺自觉性”后与“大批判”合流为一的“新相声”不同,传统段子似乎并不那么先验、激越、决绝,而是一种深谙人情世故,状态蕴藉,相当思辨的一种“软幽默”。它的着眼点首先不是教化训育,而是好笑好玩的娱乐本性。关于“可笑性”,上世纪就有“相声的笑是目的还是手段?”的讨论,但由于当时头上高悬着“为政治服务”宗旨,其争论自然是无果而终。可是,无论“目的”还是“手段”,笑都是必须和首要的。而在感官愉悦和心扉开启之间,就是色彩斑斓由低而高排列的色调就构成了“可笑性”。用合理的尺子“发现”生活中的不合理,或把不合理的现实“解读”出合理性,都是滑稽和喜剧的源泉。因之,笑本身就是一种发现或评价,正如果戈理在他的《剧场门前》所说:“在我剧中无往而不在的唯一正面人物就是笑。”古人所谓“寓教于乐”不是将“教”的观念高踞在笑的形象之上或之外,而是融为一体深入其中的。传统相声所谓的思想或认识价值也都是由其可笑性的深广程度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惟其浑然不觉才见出“乐”中之“教”,在“笑”中感受不同的品位。

传统相声的讽刺并不像“新相声”那样,按照“阶级划分”的准则对“外部”(敌人)“内部”(自己或同盟者)壁垒分明态度迥异。而是依据“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由情及理以理驭情始终遵循“婉而多讽”的方式,不是“掀掉宴席、撕毁花环、踏烂偶像”,甚至以“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决绝,在诅咒和漫骂中不惜与对方同归于尽。传统相声比较客观和包容。客观是因为谙熟对象存在的各种因由,包容是由于采取了中正中和中庸的原则。一切都恰到好处不过不尤。相声所谓“俗不伤雅的内容、谑而不虐的风格、咸淡见义的方法、似我非我的表演”,是因为国人的意识里早就融入了“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民族文化精神。因之,即使如《糊涂知县》《日遭三险》那种对统治者讥刺的段子,也都可见在讽刺对象可鄙可笑的背后有一条可怜可悲的影痕。

传统相声的讽刺并非对人不对己,而是充满着自省和自嘲精神。“古今世界,一大笑府,我与若皆在其中。供人笑柄,不话不成人,不笑不成话,不笑不话不成世界”(冯梦龙《笑府》序)。只有把自己摆进去,不仅喜剧地看待世界,并且喜剧地看待自我,才能具有批判超越精神,也才能在省悟自己的同时包容对方。传统段子就在这一省一嘲之间坦露胸襟,在狭窄的生活罅隙间寻找心灵的自由。市民阶层人性的弱点、人格的缺陷、人道的偏颇,以及自私、贪婪、虚伪、僵硬、颟顸、麻木等“人类的通病”,都在各种段子之中有深刻的揭示。甚至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仍然有某些“国民劣根性”的存在,时时提醒人们“引起疗救的注意”。

除了这些长处,传统相声还有化物态为心态的表现方式。它也与“新相声”创作中将主题的明确性、单纯性、具体性自觉表述出来,凸现艺术“再现”的魅力的方法有所区别。传统段子大多不为“一人一事”而作,并不耳提面命地指斥或讥刺某一具体的对象,而总是在或荒诞或滑稽的喜剧氛围中折射出复杂矛盾的心态,言此而意彼、曲意而深旨,在“表现”中言是若非、说非若是,或枪里加鞭或背后敷粉,在似虚若实半真半假的语境里,曲折含蓄地表明心境,不动声色地抑扬褒贬。因此具有形象的含蓄性、题旨的丰富性和审美的模糊性特点。如马三立《开粥厂》,人们就很难辨析它究竟是讽刺“为富不仁”的伪善,还是油滑市民的吹嘘,抑或是用寒酸至极梦幻饕餮折射现实的尴尬窘境?在“表现”中“再现”实是自古民族民间艺术“诗学”创作方式的承继。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 篇4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古诗词中结合了哲理美、音韵美和意境美,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学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获得是不一样的美的体会。因为年龄的限制,小学生还不具备完整的审美观念,只能通过事物外部的现象去辨别善和恶、美和丑以及好和坏,并不懂得从内部去分析其中的价值和美。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中来拟补这方面,因为在古诗词中包含着含蓄、内化的情感,诗人遵循的诗词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意志,也就是所说的“诗以明志”。教师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扩充学生的眼界,并且使其获得美的感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所以想要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让他们的善于想象。古诗词具有篇幅小、内容简洁但是意蕴丰富的特征,所以古诗词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以及艺术创造空间,因为学生如果想要明确古诗词的言外之意,体会其中的意境,就需要利用自己的领悟和想象来进行捕,这在无形中培养的他们的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常常是天马行空,在古诗词这个载体中,他们可以尽情的创造、补充和想象,进而思考诗词中的情境。许多古诗词中的意象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学生可以根据诗词的意思,在大脑中营造出新的画面。这也就提升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古诗词中展现了我国古人对人情哲理和社会事物的深入认识,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知识结晶。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和传承古代思想精华的目的。古诗词可以为学生带来独特的美的体会,并且激发他们的惜友之情和爱国情怀,进而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重视对古诗词的朗读

在诗词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话:“七分诗三分读”,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语文新课改标准中也强调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必要性,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进而为培养自己的语感,并且接受感情的熏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不能使用逐句串讲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指导学生利用“读”理解其中的字、词、句和含义。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横通过重复的朗读,可以慢慢的从古诗词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同时这种方式也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并且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及审美观念,实现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工作,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境界中。比如,在讲解陆游的《示儿》这节课时,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首先,为学生介绍诗词背景;其次,知道他们初读诗文,让他们初步的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而后知道他们进行精读,进而把握诗人心中的“悲怆”情感,体会他的遗憾。最后,可以指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人,全面分析诗人的思想,并且感悟诗人的“悲壮”情怀。

通过上述的阅读指导,教师就完成了对诗词整体基调的奠定,而后就可以利用精读来让学生尝试着了解诗人的家国情怀,感受诗人的忧虑心理,了解诗人的爱国情绪,并且从中获得鼓舞和感染,产生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意识。

(二)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画面

在艺术史的长河中,许多人诗和画放在一起探讨。比如,著名艺术家、科学家、画家达芬奇就把绘画艺术比喻为“哑巴的诗”,把诗作比喻为“瞎子的画”。我国古诗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一首诗歌常常就是一副田园风光图或者山水画。诗人在进行古诗词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在其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并且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美好境界,这就产生了诗歌独特的意境美。所以,学生在理解了诗句的含义之后,就能够在脑中产生相应的画面。需要注意的是,从古诗词文在到图像,这个过程需要借助形象思维的加工,同时,不同的学生都会产生对古诗词的不同看法和解析。比如,将在在讲解《江雪》这首诗时,可以利用读想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诗中的画面,进而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培养自身想象能力。教师的讲解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一句时,首先向学生提问,在读到“千山鸟飞”和“万径人踪”时,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在树林的小径里看到了许多脚印,有的学生看到了成千上万只鸟儿在山林中飞翔,有的学生说那里一定很热闹,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纷纷表达了自己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灭”和“绝”。和前面大家想象的热闹、富有生机的景象对比,孩子们会强烈的体会到作者的孤寂。古诗词中创造的深邃意境,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学生们通过对画面的想象,相应的感悟有深入了一层。

(三)古诗词拓展延伸

古诗词的年代都较为久远,其中的语言风格、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都和现在大不相同。同时,学生大都阅历较浅,所以难以正确把握诗歌中的情感,所以教师只让学生通过课本中的资料去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以及社会经历等,才能和诗人意同此理,心同此情。教师需要具备开放的语文教学理念,让学生情和作者情在延伸和拓展中交融,这些渠道主要包括:(1)课前手机资料。知识的传授不仅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的传递,还包括学生通过自己的积累,自主建构的部分。教师可以为学生指明方向,为他们提供一些主题,如爱国绝唱、名家专辑、踏雪寻梅、诗人咏秋等,学生可以自主的去搜集相关的资料。(2)课堂中的交流。课程交流是深化情感、深化认识的过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比如,在讲解《枫桥夜泊》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愁”这个字来提问:你还知道其它关于愁的语句吗?你知道哪些诗人为愁做过什么事情?对古诗词的延伸,不仅是对知识内容的扩展,更是对情感的延续。

三、结论

培根曾经说过:“诗歌让人灵秀。”我国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其中精湛的语言、流传的佳句、美妙的意境、深刻的哲理都是流传给现代人的宝贵财富。小学语文教师应持续的提升自身古诗词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良好的把握古诗词作者的情感,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他们发现古诗词中的文学美。

摘要:古诗词教学要从小学开始开展,小学教师需要遵循符合时代的教学思路,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扩充学生的古诗词知识。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情况,进而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孙芳芳,安晶.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54-55.

[2]李慧.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0,(12):96-97.

[3]刘长熔.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探讨[J].科学咨询,2009,(12):86-87.

[4]张燕.新课程标准与小学古诗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2007,(09):14-15.

关于古诗词的相声 篇5

【关键词】初中教学 语文 古诗词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9-02

按照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初中语文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单向语文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素颜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古诗词教学向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面对语文教改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就要注重中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初中古诗词欣赏教学注重塑造意境

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丰富的想象力是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内涵。中国的古诗词词句简短而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初中应试教育,使得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育中,并没有将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化而传授,而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得很多中学生对古诗词都会产生排斥心理[1]。特别是古诗词的语言表达与现代的语言表达形式大相径庭,即便是文学作品中,也很难看到如古诗词一般的语言表达,因此,对于初中语文学生而言,古诗词的学习除了为了应付考试之外一无是处。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领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且还可以培养文学素养,使得情感更为丰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角度出发,包括古诗词的历史背景、诗人的创作思想等等都要进行解剖,让学生通过对古诗词创作意图的了解而领会古诗词的意境,以提升初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2]。随着学生越来越体会到古诗词的美学价值,就会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积极意识。

比如,白居易的诗歌《钱塘湖春行》中,所描绘的是西湖春天的画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西湖的早春景象在诗人的笔下描绘出来,虽然词句简短,却仿佛春天的画面就已经浮现在眼前。在这首诗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到诗歌的韵味,可以在学生朗读的时候,配合音乐伴奏,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春季的画面,从而使得诗歌的朗读更富于情感,声调与音乐的韵律更为和谐。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会深化对古诗的理解,从而将古诗的词句背诵下来。

二、借助画面塑造古诗词的情境

古诗词是情感的激发下而创作出来的。初中生要对古诗词很好地理解,就要与诗人产生共鸣,才能够切身体会到诗歌的深刻涵义。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教育的艺术,要让学生喜欢自己所讲授的知识,才能够激发其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并喜欢学习知识[3]。在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就要擅于在课堂上创设古诗词的情境,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对中学生的思维产生引导作用。鉴于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语文教师可以为古诗词配合适当的画面,通过刺激中学生的视觉感受而开展古诗词教学,使得中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通过在自我想象空间中塑造古诗词的情景,逐渐地就会对诗人的创作意图有所理解。

比如,李白的诗歌《赠汪伦》这首诗所述说的是李白与友人离别的时候那种内容的不舍。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是值得学生体会的。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画,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绘画。学生在观看图画和绘画的过程中,就会对李白对友人的质朴情怀有所理解,从中还可以通过李白那细腻的情感体会到友情是非常可贵的。诗歌词句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语文教师在讲解这首诗歌的时候,还让学生感受到运用诗歌表达情感是已经文化素养的表现,语言简练却意义深刻,给人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如果中学生能够通过对诗歌的文化背景的了解而理解诗歌的表达意图,就会在思想上与诗人产生共鸣,从而使得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以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延续几千年传承至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对古诗词的掌握却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在于诗歌的语言表达与现代的语言差距甚远,加之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深邃,与学生所持有的观念意识很难吻合,导致中学生无法对古诗词准确理解。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塑造古诗词意境,可以对中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产生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俊杰.掌握有效教学方法 创设精彩信息课堂——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1(06):28-29.

[2]徐剑梅.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2(12):135-137.

关于古诗词的相声 篇6

关键词:词眼;朗读;留白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精华,也是培育精神的沃土。人教版小学语文共编入60首古诗词,篇篇璀璨精华,让学生受用无穷。但实际上,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还存在理解困难、体会难以深入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学习与教学效率。加之,为了应试所需,很多老师干脆选择传统的教法,让学生用现代白话直接翻译诗词的意思,没能让学生真正品味诗词的内涵意境。如何让古诗教学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牢笼,使学生轻松快乐学习?我有下面四点教学建议:

一、巧抓词眼,重点突破

“画要点睛,诗歌重眼。”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另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抓诗眼形成教学主线,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诗情。对古诗文中的诗眼不能只是整体性模糊的认识,要理解准确,才能由此及彼,理解诗意,体味作者的感情。以往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总是要求学生背诵,逐字逐句理解,翻译为白话等,这些老套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枯燥,学生感受不到诗的意境,体会不到诗人的情怀和诗的精髓。只有把握了古诗文教学的重点,才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课堂教学才能彰显出实效性。例如,教学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应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着手,紧抓“独”字,由此引发对“异乡”“异客”“倍思亲”等的理解。再如教学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时抓住一个“醉”字,以这条情感主线深入挖掘展开,在感受小儿的调皮可爱这个环节,我让学生替换“卧”字,学生分别换成“躺、趴”,再带入原句中朗读推敲“卧”字的妙处,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重点词语上,并通过对它的独立分析与思考,进一步理解词文的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间接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二、多元朗读,以读促悟

“七分诗三分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多朗读,能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会,能活跃课堂氛围,强化与教师的沟通交流,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学习习惯等综合语文素养。

注重朗读首先应充分尊重小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朗读境界。如在陆游《示儿》的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如下朗读指导:

首先让学生初读诗文,介绍诗文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其次引导学生精读诗文,了解诗文里诗人的遗憾,把握诗人“悲怆”的心境;最后引导学生研读诗人,理解诗文的信念,深入体会诗人的“悲壮”心愿。

上述朗读指导,先为整首诗文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接着通过精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对祖国前途的那种忧虑,然后通过研读诗文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之心,进而受到感染和鼓舞,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与精神。

三、留白想象,深入诗境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却是无限的。”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要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语文阅读不能“只为阅读而读”,古诗词的阅读更是如此,在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想象,这样才能通过朗读描绘出诗词的背景,体会到诗人的感受,刻画出诗词的意境,表达出诗词的情感。古诗词语言精练、行文短小,给读者留下很多“空白地带”,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古诗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中国古诗词十分注重诗情画意,只要用心去读,就能将每首诗词都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想象力,采取“诗词配画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朗读诗词,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词在脑海里描绘成一幅美丽、迷人的画卷,再试着将这幅画卷用笔画出来。这样的做法尤其适合田园诗、写景诗的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画出来,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古诗词学习的乐趣。学生将抽象语言文字转换成具体的画卷,也是对学习内容的回顾与巩固过程。

四、诗重想象,情靠“象”显

没有感情就难谈艺术,没有想象就难谈审美。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象,才能逐渐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也才能品味到古诗词的魅力。当生硬、枯燥的诗词经由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形成一幅美丽、鲜活、迷人的画面,或是一段感人、动听的旋律,抑或是一幕幕生动、形象的场景时,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古诗词的学习中,去感受诗人的感受,去体会诗人的想法,去喜诗人所喜、忧诗人之忧。于是乎,古诗词潜藏的意蕴与情味就在联想和想象的召唤与引领下逐渐显现出来。通过联想与想象,深化学生语言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共鸣,进而逐渐引导学生自觉调动自身的生活底蕴,对古诗词描绘的场景或是表达的意境进行再现与丰富。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中,要紧抓“悲”字,让学生思考:诗人为何而悲?透过“悲”字你看到了什么画面?由此引导学生逐渐进入情境,产生联想与想象,透过文字看到诗人的死不瞑目、看到诗人的老泪纵横、看到诗人的微颤双手……看到诗人用微弱的声音呢喃着收复中原、还我河山的悲凉画面,由此对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的领悟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余惠玲.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

广播新闻的新路——相声新闻 篇7

实用性, 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它关乎切身利益甚至生死存亡, 所以, 这是最本质也是最基本的需求。最有用的节目最受欢迎, 其受关注程度取决于其内容究竟有多大用处、关乎多大的利益。而新闻节目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上, 例如《实名火车票丢失可花2元挂失补办 (图) 》 (2012年05月03日搜狐网) , 通过这条新闻我们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与以往不同的是, 实名制火车票可以挂失补办了, 而不是只能按原价再买一张不同日期或者不同车次的车票, 这对于我们以火车作为主要远程出行工具的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这样的新闻必然会受到关注。所以, 好的广播新闻要多为听众传播这样的信息——符合实用性、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

趣味性, 是人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和快乐, 人的所有爱好, 琴棋书画、花鸟虫鱼, 运动休闲……都是对趣味性的追求。生活有了趣味性, 人类才会兴趣昂然地前进和探索, 因此, 娱乐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无足轻重。不难发现, 只要是有趣的节目, 即便实用性弱一些, 也同样会非常火爆, 比如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娱乐节目, 在此本文恕不赘述。而新闻节目的趣味性, 体现在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内容有趣很好理解, 例如《男子酒后驾车迷路向交警问路被逮》 (5月1日安徽卫视《每日新闻报》) 、《日本一只鹦鹉意外走失后向警察自报住址回家》 (2012年05月03日新华社) , 这两条消息本身就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而形式有趣, 则需要节目主持人 (在广播节目中, 一般也是策划人和编辑) 用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增添它的趣味性, 所谓“一样话百样说”, 在各类媒体众多、内容难免雷同的形势下,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话怎么说就变得非常重要。以前主要是播新闻, 后来有了说新闻, 如今我们正在自己的节目中 (秦皇岛交通广播《锵锵二人行》) 探索一种广播新闻的新路——相声新闻。

相声和新闻, 听起来似乎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范畴, 那么, 在众多的表现形式中,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相声呢?

第一,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 主持更是。这是相声和新闻可以融会贯通的基础。相声演员讲究贯口, 主持人讲究绕口令, 练好嘴皮子是二者的基本功。新闻要想有趣, 就必须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制造“包袱”, 寻找一种幽默和智慧的表达, 而这正是相声的长项。所以, 我们套用标准的相声模式, 两位主持人一捧一逗, 按照相声的规律讲述新闻事件, 运用相声的语言, 去点评、去讽喻, 埋引线、抖包袱,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形成鲜明特色。

第二, 传递消息、针砭时弊, 这是相声和新闻的共性。事实上, 除了传统段子之外, 相声一直都在说当前的事, 说时下最流行东西, 都是新闻, 尤其近几年, 在郭德纲等一批新兴相声演员的带动下, 相声再一次在民间活跃起来, 剧场里场场爆满, 网络上纷纷盛传, 也许它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 但不可否认, 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作为一种传统的曲艺形式, 它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 我们为什么不能拿来一用, 让新闻也像相声一样火起来呢?

第三, 相声是最适合被广播借鉴的曲艺形式, 类似的尝试在电视上有人做过。有一档叫《拉呱》的节目, 作为曲艺新闻的代表做得风生水起, 我们为什么没有直接效仿也做“曲艺新闻”呢?最适合的, 才是最好的, 对于广播而言, 相声就是最适合的形式, 因为它不需要图像也一样能听懂, 能产生“笑果”。当然, 评书也适合讲述事件, 也不需要图像, 但评书通常是连续地播讲一个长篇, 讲究事件的连续性和细节描述, 而新闻节目则更追求大信息量、不同新闻事件的串联和衔接, 作为一种更为灵活的表达方式, 相声可以很好地去实现, 而且不可否认相声比评书更具有趣味性。当然, 其他曲艺形式不是不可以被广播新闻利用, 像快板、大鼓、二人转等等大家喜爱的曲艺形式我们也经常在节目中穿插运用, 甚至戏曲、话剧、电影、电视……只要是有声的元素都可以灵活地加以利用。艺术是相通的, 万变不离其宗, 我们的宗旨就是, 以相声为主体, 利用多种艺术手段把新闻说得精彩、说得诱人、说得有趣、说得活色生香。

当然, 有人也许会质疑:这样的新闻, 还是新闻吗?《拉呱》曾经受到过非议, 我们在实践当中遇到过类似疑问:这样会不会“过于相声化, 偏离了新闻的本质”呢?我们的观点是:问题确实存在, 但并非不能解决!

首先, 我要澄清的是, 广播新闻不应该拘泥于新闻的定义, 那只是一种局限于书面的形式, 而广播从来就不是书面的, 对于广大听众来说,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真实的事”, 只要是新鲜的事实, 不论是播着说的唠着说的还是唱着说的, 都不妨碍听众对新闻的理解。所以,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只要记住新闻的真实性, 记住新闻的六要素, 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不凭空捏造, 不胡乱评说, 就完全可以怎么招人怎么说。

需要注意的是, 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毕竟不是相声演员, 我们平时注重的是节目稿件的编辑而不是直播间的演绎, 每天选取大量的新闻事件修改成相声脚本, 哪部分是事实本身、哪部分是演绎调侃、哪部分是观点评论, 都要让听众分得清、听得懂。对此我们要谨记, 新闻事件的选择是重中之重, 要本着以下原则:第一, 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本地——这是要“接地气”。第二, 符合节目定位, 符合频率定位——我们的节目要更多地倾向于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第三, 重点选取民生类软新闻, 同时还要关注国家乃至世界大事, 关于方针政策的解读传播, 要把握好分寸, 但同样可以相声化。

总之, 我们要追求实用性但不呆板, 追求趣味性但不媚俗、不哗众取宠, 只要是听众喜欢的形式都可以为我所用。遇到困难需要把握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形式为内容服务、回归新闻本源, 再去追求形式。

当今的媒体竞争非常激烈, 不仅有新老媒体的交锋, 也有同一媒体类型间的互相竞争, 最大的特色就是频道众多, 如此一来, 换台就成了广播和电视这种传统媒体共同的特色和制约。拿广播来说, 按钮掌握在听众手中, 跳跃性选择:要或者不要, 这仅仅是几秒钟的事。面对这样被选择的情况, 作为生产者我们不能说, 听或者不听, 我就在那里, 我们要被选中, 这样我们的作品 (同时也是产品) 才有价值、有意义。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探究 篇8

一、引导学生吟诵, 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为了调动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实施各种各样的诵读教学模式, 如, 有效地统一配乐吟唱、朗读、音乐等, 进而受到学生的青睐。 例如, 教师在教授《 咏柳》 这一首古诗的时候, 可以要求学生吟唱,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古诗的乐趣, 加深学习的印象, 实现迅速背诵的目标。 并且, 小学生也善于表现自己, 教师需要打造一种开放与宽松的平台, 以使学生完全地表现自己和释放自己, 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吟唱的同时感悟古诗的情感。

二、注重拓展延伸, 突破古诗教学的难点

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当仅仅限制于教材或课堂上, 而应当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感悟。 为此, 教师在教授一首古诗的时候, 需要为学生讲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生平、所处的社会背景等, 并且积极地探究拓展与生成的空白, 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 例如, 在教授《 草》 这一首古诗的时候, 针对难点“ 枯”与“ 荣”的理解, 教师能够立足于一年的四个季节, 要求学生通过简笔画将春夏秋冬这几个季节的小草的样子画出来, 以及通过自身的语言讲解各个不同季节小草的特点。 紧接着, 教师在黑板上用一条线将四季划分为春夏和秋冬这两部分, 让学生通过一个字对这两个部分的小草的特点进行总结, 最后连起来说。 这样, 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感受古诗的意义, 并且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以情感作为基点, 激发学生的古诗学习热情

针对古诗而言, 要么阐明哲理、要么托物言志、要么借景抒情, 而在使人称赞的语言文字之后, 常常涵盖了作者的情感和故事。 而要想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首先应当充满激情, 实施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把握住激情点,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古诗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 教师在教授《 赠汪伦》 这一首古诗的时候, 由于该诗赞颂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因此教师需要以情激情, 且把握住情感的基点“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只有这样, 才可以让学生在情感的激发之下学习古诗语言。

总而言之,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 教师应当实施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以使学生完全地想、说、听, 从而活跃教学气氛, 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相声里的美食 篇9

不过,在下班路上听相声唯独有一点最难熬,那就是相声段子里经常离不开各种美食,而且总是描述得绘声绘色。饥肠辘辘的时候听到这些,实在是让人煎熬。相声里的美食太多了,就说最传统的《报菜名》,里面的满汉全席咱是没吃过,也不眼馋。可大饼卷酱肉听着实在馋人。还有《吃元宵》,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买十个,吃完了再喝几碗甜丝丝黏糊糊的元宵汤。每次听到这个,都恨不得立即煮碗元宵吃。还有相声里讲吃烤鸭,除了用薄饼卷着吃,鸭皮蘸白糖,还有一种吃法是用现烤出来的热烧饼夹着吃。这吃法确实新鲜,正如相声里调侃的那样——“听相声长知识呐!”

那么,相声与美食,为什么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我想,这是因为相声与美食一样,都是来源于民间的、集合了群众智慧的、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既然是传统文化,就会有无数的交集,融合在一起。

相声是天津老百姓听不腻离不开的。在这座九河下梢、五方杂处的城市里,相声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习俗,甚至是一种习惯。在天津卫听相声,绝对不是曲高和寡的清高艺术,而是融入平常百姓生活的。在茶馆里喝茶水,嗑瓜子儿,冬天吃青萝卜,夏天吃西瓜,听完之后哈哈一乐,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回家的道上,想起刚才相声里提到的包饺子,突然馋这口儿了,于是买上一斤羊肉一棵白菜,回家包饺子去喽。这就是最普通不过的、爱听相声的天津老百姓的生活。

浅析音乐在相声节目中的艺术功能 篇10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是人们利用声音、乐器等进行情感表达、故事叙述、歌颂欢庆等的艺术形式。音乐具有表现性、感染性、叙述性等特征, 当音乐被应用于相声节目中时, 在发挥音乐自身艺术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了与相声结合后才有的特殊艺术功能:调节功能、娱乐功能、感染功能、讽刺功能及歌颂功能。

二、音乐、相声及“柳活”的涵义

1. 音乐的涵义

音乐是一种符号, 是由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 是人们抒发情感、表现情感、寄托情感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 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对于社会具有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1]当音乐被应用于相声节目中时, 即产生了其特殊的艺术功能。

2. 相声的涵义

相声是一种中国曲艺表演艺术, 是由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演化发展, 并融入摹拟口技等曲艺形式而形成的。一般认为形成于清咸丰、同治年间, 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 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 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相声讲究“说、学、逗、唱”, 或讽刺、或歌颂、或搞笑, 以娱乐教育大众为目的, 主要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2]“单口相声”是一个演员表演的长短笑话;“对口相声”是两个演员表演的, 一逗一捧, 表演时, 依说表内容的轻重和语言风格的不同, 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群口相声”是三个以上演员共同表演的, 甲称“逗哏”, 乙称“捧哏”, 丙等称“腻缝”。当代相声利用先进的媒介载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也顺应时代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如音乐、动画等, 受到大众越来越多的喜爱。

3. 柳活的涵义

相声中学唱类型的段子行话称之为“柳活”。柳活又分为“戏柳”“歌柳”和“杂柳”, 一般地, 学唱戏曲叫“戏柳”, 学唱歌曲叫“歌柳”, 而“杂柳”的特点是既有戏曲唱段, 又有歌曲、数来宝等。在表演柳活时演员一定要做到“似”, 既学唱什么象什么, 不但要体现出原唱的优点, 甚至还要体现原唱的弱点, 只有这样观众才能认可你的表演:如马志明先生在《探晴雯》中一句“冷雨凄风不可听, 乍分离处最伤情……”运用了怯口音, 大家一听马上就想到了白云鹏。相声圈里能使柳活的演员很多, 早期出名的以侯宝林大师为代表, 改革开放后相声演员剧增, 侯耀文、笑林、王谦祥等也能熟练的运用此项技法, 而现今相声界里当属郭德纲是柳活的专家了。

一段相声作品中加入音乐即“柳儿”, 可以让相声形式显得更加活泼新颖、生动有趣、

耐人寻味;一段柳活在相声表演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它不仅可以给观众带来音乐与相声幽默相结合的美感, 在宣传、传播音乐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音乐与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后, 音乐在发挥音乐本身艺术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了与相声结合后才有的特殊艺术功能:调节功能、娱乐功能、感染功能、讽刺功能及歌颂功能。

三、相声节目中音乐的调节功能

相声节目中穿插音乐, 一方面调节相声节目的整体结构, 另一方面在冗长的相声节目中穿插音乐也能起到一种情感的调节作用——引起共鸣, 利用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表演者与观众的距离。

1、调节相声节目的结构

相声节目看似松散、随意, 实则都是经过编导和演员精心设计的。每个相声都有一个发展主线, 每一个桥段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联系有的是通过音乐等要素进行的, 这就使相声节目的结构更加的完整和有趣:如冯巩和郭东临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相声《台上台下》, 郭东临和冯巩为了争取表演名额“明争暗斗”, 郭东临使出绝活为自己拉票, 一段天津快板“竹板这么一打啊, 是别的咱不夸……”, 冯巩则自弹自唱旧曲新词, 琵琶音乐加上有韵律的天津快板在娱乐观众的同时, 也使这个相声的结构新颖、独特和完整,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功的相声节目不但要在相声的主题、构思和表演者的专业技巧等方面出彩, 而且要利用表演者先天优势, 将唱功和音乐穿插在单纯的“说”中, 使观众在听相声的时候不会感觉单调和乏味。音乐 (柳活) 在相声节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也使相声节目更加的完整和有吸引力, 因此音乐在相声节目结构的搭建上能起到一种特殊的调节作用。

2、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相声节目的目的是娱乐观众, 而娱乐观众首先必须拉近相声与观众的距离。在观众眼中相声表演者似乎啥都懂, 上通天文、下知地理, “说、学、逗、唱”样样精通, 事实上相声表演多源于生活, 柳活的相声表演者经常利用一些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或节奏, 再根据生活的历练创新一些说辞, 使观众在欣赏后能牢牢记住这些口耳相传的音乐或老歌, 从而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冯巩和郭东临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相声《台上台下》在这方面就有很好的体现, 冯巩和郭东临利用的音乐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 很好的传唱性和所引发的共鸣, 让这段相声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四、相声节目中音乐的娱乐功能

相声的首要目的即娱乐大众。单口相声即从民间有趣的故事或笑话演变而来, 有很强的娱乐目的, 而相声中音乐在娱乐观众方面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紧张和快节奏的生活, 使人们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工作、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人们希望在欣赏节目的同时能得到娱乐和放松。

相声节目的娱乐功能主要指人们在欣赏相声节目的同时得到的愉悦的精神满足感。[3]人们看相声的初衷大多是因为相声节目中搞笑的故事情节, 或演员滑稽的表演, 或柳活中滑稽的音乐, 或柳活中从生活提炼出来的“老歌新唱”……都能让人开怀大笑, 从而使工作生活中的紧张与压力暂时得以缓解。音乐与相声的完美结合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人们的紧张和压力, 给观众带来轻松的愉悦和享受:如郭德纲的柳活相声中有很多讽刺社会现象的搞笑歌词都是通过京东大鼓等方式进行表达的, 让人们在欣赏相声的同时, 娱乐自己、放松心情。

五、相声节目中音乐的感染功能

众所周知, 相声是一门最擅长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的艺术, 相声演出所产生的剧场效果, 往往是其他舞台艺术无法企及的。除了娱乐性和喜剧性的内容之外, 相声还独有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话的形式。[4]相声表演采取直接面向观众的方式, 许多演员直接向观众提问, 或现场解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并满足观众的要求, 这使得相声节目的感染性增强, 相声演员的情绪和表演可以很容易的感染、刺激到观众的情绪。在表达相声的内容时编导和演员常利用一些音乐或演唱的歌曲等来增强节目的感染性:如郭德纲、岳云鹏的相声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柳活段子 (如《学歌曲》) , 常利用一些滑稽的音乐、配音以及相声演员口技等, 极大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 这种感染或搞笑、或讽刺、或歌颂、或感动, 能恰到好处的表达相声的主题, 从而感染观众, 激发起观众对相声节目的热爱。

六、相声节目中音乐的讽刺功能

相声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讽刺功能。从理论上说, 讽刺是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之一, 是用艺术手法对社会生活中某些错误、弱点进行揭露、批评, 以使大家对这些错误、弱点有更鲜明、深刻和清楚的理解认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 一种艺术形式被广大人民长期接受并喜欢, 一定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不能抱残守缺。从相声艺术本身角度去分析, 传统活儿历经多代相声艺人的发展完善, 很多关键的包袱都是历久弥坚的、不能替代的, 且内涵集中在一点:讽刺!相声艺术的讽刺矛头指向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概括起来, 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 鞭笞腐朽、邪恶的势力和风气, 通过高度夸张的喜剧手法, 使之暴露在大庭广众面前, 如姜昆的《如此照相》 (讽刺文革时期的社会现象) ;另一方面, 揭露人性弱点, 讽刺自吹自擂, 如侯宝林的《夜行记》 (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 。[5]而柳活段子中音乐的穿插则使相声的讽刺功能得到升华, 如周立波的每期壹周立波秀都会以一首讽刺当今社会丑陋现象的歌曲来结尾, 使音乐的讽刺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同时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结束语

好的相声作品常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甚至演出结束后仍然对相声中的某个桥段回味无穷, 忍俊不禁。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笑是一把火, 它可以把一切肮脏污秽的东西烧掉。”相声的作用大体如此。相声艺术是口头文学, 言来语往的对话表演, 要求人们一听就懂、一点就透, 能听懂是让观众发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而在柳活类相声中, 如果没有音乐 (柳活) 的恰当运用, 它的幽默风格、喜剧情趣必然会减弱许多。音乐与相声的完美结合, 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另一方面也将两种艺术形式的艺术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并在其相互碰撞中产生不一样的喜剧效果。今后, 还将针对如何在相声中恰当地使用音乐元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程望杰.论节目音乐的作用及结构特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0:29-33.

[2]冯不异.姜昆名誉主编,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

[3]李魁树.浅谈音乐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4]何晓兵.《影视音乐的特质与功能》[J].中国音乐1992 (04) .

[5]刘玉山.《电影音乐的艺术功能浅析》《电影评介》2007年第三期.

[6]阿拉.古兹利米安:《在音乐与社会中探寻——巴伦博依姆、萨义德谈话录》[M].杨翼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

上一篇:地理教学知识与应用下一篇:钢笔的自述500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