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共12篇)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 篇1

咸安区南门中学 王继红

二十一世纪已经进入信息技术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新世纪最先进的科技手段。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也让教育教学技术也走了一个新的台阶,2002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第四部分“教学过程”第11节)。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教学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计算机对多种教学媒体的整合,让学生边看、边学、边思考,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生物教学中,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合理运用于教学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具有生物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的目的。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技术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多媒体技术必将给现代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这里,我就多年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教学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确有其独到的优势,我们应予充分发挥。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声像并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优点,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新鲜、好奇、兴奋感,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使思维聚焦在老师的控制之下,并深入到教学内容的深层。七年级学生刚开始生物科学的学习,在学习《致同学们》和《认识生物》时,我就精心制作了两堂多媒体课件,从网络上搜集许多生物图片,从教学参考光盘中找到相关教学视频,并进行处理,制成了配有文字说明和音响效果的课件,同学们看到如此美丽的生物世界,一开始就对生物课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不断取得成功。在学习中,兴趣是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份,它是渴望获得生物学知识并积极参与生物学探究活动的意向基础。

2、变静为动,动静结合,便于学生轻松理解难点。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例如,生命是运动的,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过程无法用通常的教学手段展示。通过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实现细胞分裂、生物的个体发育等全过程的展示,使学生看得透彻,听得明白,使教学难点容易化。又如讲解绿色开花植物《果实、种子的形成》一节时,用挂图及手绘其知识直观性就较差。但我们用FLASH软件制作了相应课件,通过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的动画效果,展示了花粉萌发、精子运动并与极核和卵细胞分别融合的过程。配上生动的解说,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双受精现象及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多媒体课件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挂图的缺陷,形象地展现画面,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3、画面丰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多媒体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直观材料。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显示某些微观现象、瞬间突变、长期渐变等过程,且效果逼真。这就使无法讲清、容易似是而非的问题迎刃而解,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一节时,我利用教学视频素材进行片段截取,并加入多幅各种不同的典型的生态系统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生物圈和多种生态系统有了非常直观的理解,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情况有所了解,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还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了教学效果。

4、生动具体,易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生物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时,学生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以及气体的交换等内容难以理解。我利用一个交互式课件,讲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彩图,有视频,配合文字解说,让学生读懂图中各个部分名称,并用心脏收缩与舒张的动画,演示血液在心脏中流动的方向,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心脏是血液流动的“泵”,理解心室壁比心房壁厚,房室瓣与动脉瓣只能朝一个方向开的原因。而讲授“血液循环的途径”时,在血液循环模式图上,用红色箭头表示动脉血的流动方向,用紫色箭头表示静脉血的流动方向,制成动画演示课件,画面上随着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血液在血管里流淌,体循环与肺循环中气体的交换也一目了然。再配以文字、声音、解说和设立思考问答题,学生们就比较轻松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5、突破时空限制,开拓学生视野。初中学生的知识量有限,阅历浅,综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限,而生物学知识具有知识性强,时空大,微细结构多等特点,这就给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带来困难,多媒体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在瞬间表现那些在时间、地域上彼此并不关联的事物和生命现象。并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等抽象知识直观化,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人体细胞的分裂、血液的流动、尿的生成及植物的受精过程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但若制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他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又如,构成生物的细胞、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等,极其微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但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显示放大的外形、内部结构,实现微观的结构宏观化,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易懂好记。再如,远古时代与现代的地表状态以及动植物的比较,生活在北极南极的生物,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海底世界的奇妙,从宏观看生物圈、利用教学视频观察花的开放过程等,运用多媒体技术都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来,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6、有机组合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和复习课堂效率。由于多媒体课件已经提前制作好了,在说明现象、概念、规律时,简明准确,省时省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在复习课时,可将章节内容重新组合,将知识结构重新组织,有机地进行复习、梳理、架构所学过的知识,大大缩短复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二、滥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生物教学的弊端。

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展示现代化气息等诸多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但多媒体的滥用同样会带来很多弊端,甚至有时比不用多媒体危害更大。在多年的生物教学中,发现多媒体教学有时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1、削弱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地位。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反映,及时把握教学进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实际上,有些教师过多依赖于课件的使用,把注意力放到课件的运行,课件的好坏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放映式的课件,有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能力观察与学习,甚至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造成学生学习的新的不公平。

2、削弱了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中的图像、动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感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态和生理过程等方面的知识,但却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由于时间过短,学生过多地依赖多媒体的反映才能观察现实的生物,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究生物现象和规律,学生们束手无策。必须通过现实的观察、学习,进行观察能力的多次训练,才能培养出较强的观察能力。

3、削弱了对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多媒体能较好地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但是学生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如《显微镜的使用》,课堂教学效果好,但动手能力、操作步骤的记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等,这些都不是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的,必须依靠学生的动手和教师的指导,逐步学习、解决。

4、削弱了对学生知识网络体系的整体性构建。多媒体课件多是流水式操作,像放电影,不能像板书一样能将知识网络随机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是零碎的、不连贯的,缺乏整体性,不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因此,一定要明确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地位,要在“辅助”上下功夫。只有从教学的目的、内容、形式、效果等方方面面出发,适时适量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滥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法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有些教师为了减轻教学负担,在网络上随便下载几个课件就去上课,而没有认真地备课和考察课件是否合适,自己游离于教学之外,结果教学效果很差。

6、削弱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大量滥用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不被关注,容易情感冷漠。时常游离于教学之外,容易缺乏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 篇2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 使得课堂导入生动、形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 以其生动、直观、高效、活泼等特点, 给教学改革注入了生机, 其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在教朱自清《春》那一课时, 运用鲜活的图片, 把精美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再配上声音, 把学生带入到生机勃勃的春天里,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起到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课堂效果, 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增大了课堂容量

运用多媒体来教学, 可以大大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 从而使教师有机会走到学生中间, 去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而且这样得到的信息也是很有可信度的。例如可以在每节课上设置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的习题, 既高效又真实的了解了每一位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也能够了解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在以后的复习中要多加留意。在讲解和翻译长篇文言文和课堂检测时, 多媒体容量大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

3. 加强了师生互动使语文课活跃起来

笔者在讲解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索月球奥秘》时, 是这样设计的:整节课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来完成, 学生是这节课真正的主人, 笔者作为教师只是负责评判与解说的评委。先让学生讲讲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地理知识, 说说月球的特点;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来谈谈人类探索月球的进程;然后再背背关于月亮的古诗、对联及别名。整堂课不但是气氛活跃, 而且也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后通过学生交回的作业, 可以看到本节课收效甚大。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随着形势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被过分抬高。凡是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必用多媒体, 好像不使用多媒体便跟不上形势, 甚至不用多媒体就意味着与优秀无缘;有的教师盲目追求多媒体, 不考虑自己所教科目的特点, 一味使用多媒体, 追求课堂气氛, 抛弃了课堂教学的真正含义, 甚至一节课下来黑板上看不到教师一个字的板书, 起不到教师对学生耳濡目染的作用。

1. 不利于教师基本功的培养

现在一些学校把教师是否利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考核教师的一个指标, 这就导致教师为了得到一个好的考核结果, 而一味采用多媒体来教学, 有些教师不潜心制作课件, 而是上课前直接下载与自己本节教学内容相配套的课件。由于不是自己亲手所做, 对课件不熟悉, 课堂上手忙脚乱甚至漏洞百出。有的教师粉笔字写得不好、普通话讲的不标准, 认为没有提高的必要。因为用多媒体上课既让自己得到一个好的考核效果, 又掩盖了自己基本功不扎实的事实, 可谓是“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但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留给学生更多的应该是语文素养的浸染和滋养。

2. 过多采用图片等感官刺激使课堂教学本末倒置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特点, 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但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考虑自己所教授内容的特点, 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表面上的新颖、动感, 过多运用强烈的色彩、图片和动画, 看起来热热闹闹, 事实上一节课下来并没有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多少印象。有的甚至上完一节课不见学生动一下笔, 记一个字, 使他们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展示技巧上, 而忽视了教学内容, 更别谈对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了, 造成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影响教学效果。

3. 不能准确掌握课件播放进度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有的教师为了把自己精心做好的课件展示给学生, 没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只是一味地点击播放, 没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 忽视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步骤, 甚至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都没来得及做笔记, 就被教师的一味点击一闪而过。知识点都没落实, 更别奢望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了。所以, 即使再优秀的课件, 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课堂节奏以及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只能让学生感觉如过眼烟云。

三、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 篇3

【关键词】中师美术教学 多媒体电脑技术 作用

在中师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尤其是直观性较强的教学在中师美术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为了确保应用成效,就应意识到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注意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度和适时性。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一、中师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分析

1.有助于教学过程展示的直观性。在中师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处理软件,而正是由于其在图像处理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功能,因而在教学中加强对其的应用有助于体现教学全程的直观性。以多媒体技术中的画笔为例,虽然是指一个小小的程序,但是其操作简便,利用鼠标就能绘制图案,加上画笔中的多种工具,为教学过程中进行平面演示带来帮助。例如在进行《标志设计》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由于部分图形和步骤需要课前画好,不能在课堂上直观地将其形成过程展示出来,而利用电脑就能动态地演示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标志的形成过程,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在中师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快速的处理,而正是其直观性和快捷性的特点使其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进行《图案的色彩》教学时,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必须先绘制具有文字说明的画为范例,而这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且难以直观地演示色彩的变化过程和搭配时的动态效果。但是如果利用电脑,就能利用画笔将这些过程轻松地演示出来,色彩的改变、纯度、明度、色相、面积和冷暖等均能在电脑上展示出来,而教师就能抽出更多的时间讲解作品,从而克服这些不足,在促进教学效率提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有助于教学资料的积累和教学内容的丰富。中师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经常会遇到教学资料不足的情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电脑建立资料库,通过网络搜集与教学实际需要的资料,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保存,从而在积累更多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其的应用,这对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师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应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应用效果。

1.致力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突出,切勿滥用多媒体技术。在中师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带来趣味性和直观性的教学效果可以肯定,但是一旦滥用多媒体技术,就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有效体现,不仅难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难以实行因材施教。尤其是中师美术教学需要随堂知道,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难以结合学生学习程度进行调整,加上教师和学生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就难以激发。因而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者,多媒体技术只是对教学的辅助,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得恰到好处。

2.注重形式的同时还应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中师美术教学,虽然能有效地活跃气氛,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新颖而又花哨的表面,学生只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表面,难以真正的掌握和了解教学内容,所以只有注重教学内容,弄清主次,结合中师美术教学特点,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

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有利于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培养,是美术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训练,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获得初步的美术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多媒体技术不可不用但不可多用,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师美术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为己任,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在意识到多媒体技术在中师美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还应切意识到多媒体应用的实效性,严禁滥用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体现应用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中师人才,并为此而不懈地努力。(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孟.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艺海,2014,

01:153-154.

[2]于涛.中师美术鉴赏课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2.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 篇4

摘要 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弊端进行探究。

关键词 多媒体;高中政治;信息技术;教育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9―0115―02

1前言

多媒体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入手,运用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这一教学方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多媒体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是教师不能忽视的。

2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在对多媒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利弊问题进行探究之前,首先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进行探究。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多媒体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为教育事业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早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需要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现代教学理念对多层面认知和知识发现问题有所注重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就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要求。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是适应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编写特点的表现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发挥这一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进行强化。以现实生活为主题,突出探究式教学方法和启发式思维方法,是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新课改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编写特点。

新型教学理念的应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知识灌输方法进行突破的表现。教师在对新教材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通过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导到课堂教学目标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开展情境教学、问题辨析的有效方式,因此,多媒体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应用,是适应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编写特点的一种体现。

3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进行探究可以发现,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理论性相对较强的学科。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理论知?R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缺乏学习兴趣,这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的方式,不断优化政治课程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政府职能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政府组织抗震救灾的视频资料,在学生看过相关视频以后,可以让他们对政府组织抗震救灾工作的原因、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和政府职能在抗震救灾中的体现进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特点,使得单纯依靠教师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这就让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增强政治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在教学国家财政与税收问题时,笔者以AB两个文科班为例,分别将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在文科A班,主要采用不应用多媒体课件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国家税收政策改革中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和税收补贴减免问题也没有涉及。在文科B班,在应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以营业税改增值税和税收补贴减免问题为例,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国家财政与税收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探究。

在课程教学结束以后,通过开展测验的方式,对两个文科班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从测验的结果来看,文科A班对国家财政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这两个问题无法进行有效区分;在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无法对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有效区分。而文科B班的成绩要明显高于A班(在复习课程中,在文科A班对财政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之间的差异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

可以说,从实验结果来看,文科B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明显优于文科A班。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对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高中政治教学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和社会道德等多个领域。在高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很多政治知识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有效拓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信息存储能力,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知识。教师将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放入幻灯片中,可以起到增加课堂容量的作用。如在教学消费者合法权益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以山西假酒案、OK镜事件为代表的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4多媒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也会让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影响教学的问题。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来看,产生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滥用,会削弱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如在教学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时,一些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图片形式展示美国选举的相关内容,然后没有进行具体讲解,就直接开始对下一知识点的讲解,这就让教学内容呈现出突兀的问题。这种内容突兀的现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驾驭能力的一种表现。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来看,应该让学生从中外选举制度的差异性进行了解,并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我国选举制度的优越性。

2)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会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出现弱化的趋势。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眼神交流和课堂提问等教学技巧和学生进行互动。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让教学活动成为多媒体课件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就使得教师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听课反应。因此,教师在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的基础上,也不能抛弃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措施,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

除此以外,一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将大量的音乐、图片应用到课件之中的做法,会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对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对其内容不断进行优化。

5结语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 篇5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利弊

高陵县姬家一中 屈用刚 邮编:7102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最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已进入物理课堂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物理课堂引入了新的境界。由于多媒体教学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且多媒体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运动变化的易控性和模拟性,色彩鲜艳的启发性,以及及时反馈等多种功能。其次,运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从而突出和强化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察与实验机制,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针对目前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和对物理现象缺乏感性认识的实际,运用多媒体将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学气氛,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可以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重力》一课时,教师用一抽拉片演示牛顿发现重力现象及自然界普遍存在重力现象的情景。由于比较形象生动地演示出苹果从树上落下,跳伞员在空中降落,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这一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抓住时机,以片设疑:苹果为什么会自己往下落?跳伞员为什么向下降落?向上抛出去的粉笔头为什么又落下来?等等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以多媒体形式掀起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改革,然而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在初中物理中进行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有利面

1、利用多媒体进行建立物理模型、现象模拟

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声皆备的形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难理解或难以想象的物理概念、模型,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十分直观形象的解释、演示出来。例如:“大气压强”这堂课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和重点。一般来说,教师讲授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两个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没有感受,印象不深。这时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上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匹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 有节奏的马赛进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了现场实验情景。当然还可以建立日食、月食的天体模型;汽油机、柴油机的热机模型等等。同时学生对一些难以理解、掌握物理图景和规律;有时实验无法或很难看清楚的物理想象,可以做逼真贴切的物理模拟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如:模拟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液体分子的扩散中分子的运动情况、演示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篮球的压缩和恢复;原子核外的运动情况;α粒子散射;核裂变的过程;声波、磁感线;各种噪声等等使学生清晰的了解物理过程和微观物理的现象。

2、化静为动,调动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更能调 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难免枯燥无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轨迹运动,可以像拉窗帘一样呈现出多彩的教学信息;静态的图画可以像动画一样变化移动,可以像流水般呈现一幅幅变幻的图像,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枯燥的内容 变得生动起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演示惯性的例子使课本上的静态画面变的运动起来,演示热机工作过程的每一个冲程,讲功时演示直升飞机吊起电线杆,马拉木头前进,火箭的升空,讲机械运动时可演示100米赛跑,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转动,讲弹性势能演示小孩在蹦蹦床上跳跃的情景,讲相对运动时可演示空中加油机给飞机加油的情景等等。

3、变难为易,提高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发明:中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模拟信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得地过渡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例如:演示古代的水轮机、铀核的裂变、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等。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不利的一面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向学生展示生动有趣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及帮助学生理解。但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亦存在如下的问题:

1、容量的大小把握不好会冲淡教学的重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利弊 篇6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也因此出现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针对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亲身感受来谈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点

1. 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弊端就是忽视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漠视各种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应用情境,直接进行孤立的知识教学。学生不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也不知道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导致学习兴趣不足。如果能在比较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充分调动已有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面对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掌握。

2.打破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利于知识点的学习及重点、难点的突破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探索,来研究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接受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数学知识,即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

3. 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数学课上总要在黑板上抄写大量的习题,有时候需要作图,其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琐,但是作图过程本身对教学目的无太大的意义。这些过程都可以利用“几何画板”、“Z + Z 智能教育平台”、C A I 课件和其他工具软件在课前制作好,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迅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用计算机代替教师、学生做这些工作,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显著提高。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缺点

1. 频繁与多媒体接触,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身体机能、降低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中需要用到计算机、投影仪等大量仪器。频繁与这些仪器接触,违背了人的自然生长与外界光、电等相适应的规律,会导致学生身体机能的一些损伤。教师制作的课件往往包含大量的教学内容,学生整堂课对着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的强烈的光线、辐射势必会对学生的身体机能产生影响。长时间下去则导致学生某些身体方面的疲劳,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转贴。

2. 教师容易受到课件的限制,少了发挥的空间,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因为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数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教师在课堂上思维必须要活跃、善变,由于课件的束缚使得数学教师失去了许多发挥的空间。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以其生动的语言,并恰如其分地配以优雅的形体语言,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发展。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在使用PPT 后,黑板的空间减少了许多,使得教师的发挥空间减少许多,许多问题的讲解会简单话。

3. 课堂容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巩固,影响教学效果与后继课程数学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后,加大了课堂知识的容量, 加快了教学进度, 造成学生来不及思考,不能及时巩固已学内容,不能很好接受后续课程。大多数课件是翻页式的,无法进行全面的展示整体内容,学生无法过目不忘。课堂上教学节奏比较快,要求学生做到眼耳并用,稍有疏忽,前后的内容就可能衔接不上,不利于知识的小结与巩固及知识体系的形成,其教学结果是适得其反。实际操作中,教师们用PPT时往往讲解速度较快,而且与学生互动会相应减少,影响学生的理解。

4. 课件制作、教师信息素质和学校资金带来的问题想借助多媒体上一堂生动、高效的数学课,那么必须制作出精美、实用、灵活的课件,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所以课前教师得投入大量的时间量身定做课件,这样一来使教师没有精力研究教材的教法。许多教师由于对多媒体缺乏了解,信息技术的不足,导致他们在课件制作以及多媒体的操作上都会碰到很多问题,在课堂上不能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往往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近期的教学评估中,规定了教师课堂教学尽量不使用多媒体等工具,使课堂教学“ 返朴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 篇7

1 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

1.1 海量的信息资源, 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可以体现信息的丰富性。一般来说, 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课文为核心, 选择与之相关联的内容、资料, 通过搜索、加工、整理, 与之结合构成一个学习对象素材库。这样, 网络就使知识信息的获得、传播变得更为迅捷、容易, 使得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 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 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确定阅读主题、创设相关情境的基础上, 带着明确的目的, 利用Web浏览、在线虚拟图书馆、校园平台资源库等集中查找、搜索与主题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同时由于文本、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的合理应用, 会使学习内容有形、有声、有色, 化虚为实, 变静为动, 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所以, 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

1.2 网络学习的个性化、交互式, 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向输入模式, 最显著特点集中体现在教与学角色的转变上:

1) 教师角色将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即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 获得技能, 他们的全部责任就是帮助学生理解经常变化的环境和自己,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2) 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的帮助下, 能建立起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 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 学生可以在教师精辟简练的讲解下利用多媒体创设的特定语言情景, 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协作。进行专题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即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地学习。

1.3 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具有主动性和开放性。在网络环境下学习,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进行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以及积极思考的习惯,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 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因此,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2.1 网络的大信息量容易导致学生判断力的丧失

互联网是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借助网络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获得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但网络只提供信息, 不提供思想;网络只是强有力的工具, 而不是目的本身。网络与心灵无关, 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关注人文、关注心灵的做法正可以作为对网络挑战的回应。信息量的不足会影响判断的质量, 而巨大的信息量可能会使人们丧失判断力, 而且后者更可怕。让我们听听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是怎么说的———“如果希望学生日后有能力预见变革, 并通过终身持续不断的学习来适应变革的话, 那么在现代社会里就越来越需要教育为培养个人的判断力和责任感作出贡献。

2.2 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 会导致既定教学目标的完成效果大打折扣

学习者自控能力受年龄以及学习风格的影响。自控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由于所有同学都在教师视线下上课, 他们的学习受到教师的直接监控, 对自控能力差的同学, 教师可以限制其活动, 强化其学习。而网络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直接监控。特别是开放环境类型的学习, 主要依靠学习资源 (远程教学平台、学习网站、进行网上指导的教师) 和学习者自身完成, 缺乏有效的督促和管理, 教学目标的完成效果大打折扣。相对而言, 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依赖性较大, 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比较高, 更不适合实行网络教学。

同时, 网络化学习环境引入了网络的一些问题, 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加以注意。它们包括:网络迷航、信息冗余、虚假信息等。网络的参与, 是网络学习环境构筑的根本出发点, 如果回避网络本身的问题, 这种学习环境就会存在重大的缺陷。实践证明, 不具备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在网络上的学习效果较差

2.3 多媒体语文教学削弱了师生感情交流

在语文课堂上, 师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 更重要的是双方感情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通常有语言、手势、肢体动作以及神态等,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都会给学生品味语文之美一个明确的暗示,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在师生的交流中, 加入了多媒体这个“第三者”, 构成了教师———多媒体———学生三者的交流, 知识的传递需要通过多媒体才能实现。教师分心于关注多媒体的操作与演示, 学生精力集中于观看屏幕内容, 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师生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自然就少了, 甚至完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主导地位已变得无足轻重,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 学生俨然成了多媒体的观看者。多媒体统治了课堂, 人性化的师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 它严重削弱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

3 结语

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是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一场革命。网络教学固然有如此多的优点, 但是也有许多不足和问题, 因此还需要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作进一步的研究, 解决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使新的技术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 网络教学为辅的模式, 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学习的信息资源,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 提升创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也带来了信息繁多, 良莠难辨, 缺乏师生情感交流, 容易投机取巧, 书写能力下降, 易沉溺于网络等不良影响。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中学语文教学,利弊

参考文献

[1]唐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J].读与写, 2009 (7) .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之利弊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教学;利弊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09-01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将计算机引入课堂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通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方式、课堂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它的运用带给教师和学生一种全新的课堂理念,也带来了一种新的教学变革。但是对于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其利弊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

一、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形式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知识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选择和运用现代的多媒体设备,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共同教学的过程,向学生展现多种媒体,形成清晰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质化的教学结果。

多媒体具有图片、文字、声音、摄像共存的特点,它可以提供学生非常高端的学习环境,并可改变教师原始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设备将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化,易理解化,在高度紧张的课堂上,缓解学生的学习情绪,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保持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身心健康也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多媒体教学之优越性分析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其有利之处非常多,已经成为当下教师教学的一种基本方式。

1、对知识本身的“利”。初中数学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学生要接受的知识非常多,是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的一段历程。对于数学知识而言,相对单一、枯燥,没有新颖的图片和声像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恰恰弥补了这点。一道简单的几个图形题,过去教师把图形画在黑白上,画了擦,改了填,如此反复。运用多媒体之后,一个图形可以变得生动,活灵活现,已经不再是一道单一的题目,而变成丰富的动画图形题,根据知识点的不同,可以做出多种多样的图形题,条件可以随时变换,学生更为贴切的理解题意,对知识点的掌握更为印象深刻。诸如此类的方法还有很多,总之,多媒体教学对初中数学知识传授来说,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教学方法,可以值得推广并应用。

2、对学生的“利”。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能否成为有用之才,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段过度的时间,他们仍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讨厌简单无新意的事物。多媒体教学的开始,已经吸引了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不再是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做的时代,已经变为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课堂,把初中数学知识生动的展现在屏幕上,学生看着新奇,对知识点掌握更为立体客观,印象深刻。对于数学这门抽象的学科,经常要靠学生自我的想象来解题,也是多数学生成绩一般的主要原因,自从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之后,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乏味的,而变成形象又感知的,深刻的感受到多媒体带来的学习优势。

3、对教师的“利”。过去教师只是单一的备课,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布置练习作业等。这样的模式已经延续了很多年,教师和学生已经觉得非常枯燥,尤其对于教师而言,重复的讲授知识,单一的课堂结构。多媒体教学的加入,无疑带给教师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锻炼教师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对于初中数学,教师可以把题目打在屏幕上,一步步的为学生展现知识点的深入;对于几何题型,更为生动的图形,可以加入声音、色彩,或者加入一些更新的知识点的视频,不仅是带给学生更有趣的课堂,更是对教师一种讲课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对教学方面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多媒体教学之弊端分析

所谓凡事有利皆有弊,多媒体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例外,虽然它带来的优越性非常明显,但是隐含的弊端也不少,下面就其弊端列出几点进行简单探讨。

1、对学生的影响。学生接收新鲜事物很快,对事物耐心有限,尤其在适应了多媒体教学轻松的课堂氛围的时候,课堂纪律就成为了首要问题。没有纪律不成课堂,学生每节课都在多媒体的教学中结束,久而久之,约束力大大降低,自我控制能力也变得松散,会经常发生交头接耳,思路不集中等现象。这时,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不光是优点,弊端也显现出来。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让新的教学方式过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要劳逸结合,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课堂结合应用,方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水平。

2、对教师的影响。新的教学方式固然是好,但是对于一些资历较老,思想过于守旧的教师,他们印象中的课堂就要是中规中矩,一板一眼。对于多媒体的接受程度太低,主观上不认可这样的教学方式,客观上对于多媒体这样先进的技术认知度不够,实际操作水平有限,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时间无法专心授课。对于这样的情况,校方应给予帮助,提供其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为其传授新讲课方式的优点,逐步的让教师接受。

3、对综合教学的影响。无论哪种教学方式,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而多媒体教学带来的部分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可能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依赖性增加,日常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全部弃之不用,时间久,学生成绩不高,教师自身水平也没有提升;同时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对于常规备课不充分,课堂上不能有效的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取多媒体之精华,弃其糟粕,带给学生和教师一个全新有益的学习理念。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时下非常盛行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带给我们新颖的教课结构,也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体验;同时对于多媒体带来的影响,我们要及时解决,不能任其发展,要将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为学生创造更多有益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万亚妮.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之利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14-15.

[2] 卜庆山.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之利弊[J].文理导航(中旬),2013,09:4.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9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也越来越重要。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现代科技型人才,各高校也纷纷设立了计算机教学专业。计算机技术课程同其他的专业学科不一样,它除了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其计算机操作技术,以此来应用到实践中。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上无疑能够成为广大计算机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其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1 改进了以往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最为突出,教师们经常将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制约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得不到技术扩展和实际运用的机会,也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上,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形式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及其交互性较强的优势,能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思维活跃,较为互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思维的创新和想象能力的丰富。同时有利于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所学的内容,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就“化简为繁”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高职计算机教学的上课效率。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上课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学生们前半堂课还可以很精神的听课,后半课堂便出现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出现了课堂乏味沉闷的氛围。而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学生们对于计算机学习课程通常都是比较被动的。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上课热情,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接近生活中的案例和主题。在课堂上,PPT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班上向其他同学展示学生制作的Flash动画,这样可以激起学生们想要自己进行制作的欲望。这样一来,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2创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性

虽然计算机技术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也不能将学习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现代社会的要求是要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故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们自行动手操作,教师发现学生在作业上存在问题时,可及时纠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操作中熟悉了操作技术,还能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老师与同学的互动环节,而不是仅仅只通过老师讲课,让学生听课的教学过程。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

2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教师观念陈旧落后现象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上虽然有了一些改善,国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现代化、信息化、素质化。但是在众多高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教师墨守成规的现象。他们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没有重视,使用其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偶尔用了也是为了要应付上级的检查。而高职院校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如果教师不懂得利用,其一,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其二,不能符合现代高职学生的接受教育需求。

2.2 多媒体课件质量偏低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内容还是要以教材为主,但是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设计成利用多媒体展示的课件的时候,由于比较费时,且有些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操作不是很擅长,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抵触的意识,于是,就将它简单的表达制作出来。这样的话,课程也就变得不生动有趣,学生们也就不感兴趣。如果课件上不会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形象化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的话,这对于教学质量也将大大降低。

2.3 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性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上,带来的作用之一就是,能为教学课程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但是尽管这样,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借助这种辅助去进行互动的话,还是会出现传统的“照本宣读”课堂气氛。久而久之,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思维。

3如何改善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3.1 对教师而言

教师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由于高职课程中,计算机成为一门为适应现代化社会而开展的专业课程,它意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对现代技术的意识。故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制作课件,切不可为了应付教学而到网上购买课件。除了教师本身要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外,还要带领学生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实用性。

3.2 对学生而言

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对于学习缺乏耐心和学习兴趣。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其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音频相结合的特点引起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并且愿意从“播音员”、“放映员”的教学模式转换过来,更大乐趣地去学习计算机课程。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就会变得有主动性,积极性。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将原本难以理解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变成图片和Flash动画展示出来,使得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了。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技术课程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3.3 对学校而言

高职院校中,学校可以根据此来建立一个多媒体教学素材库,以此来强化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水平。注重多媒体技术在软件上的开发应用,不能因为配备大量的计算机硬件设施而忽略了多媒体技术在软件上的开发。

4 结束语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址邮 编电话号码

xx xx

xx xx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这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不仅带来了教学观念的更新,也带动了学生在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跃进,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清新的活力,丰富了教学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时空,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强感染力,培养各种能力,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如何发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呢?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而兴趣不是天生固有的,它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需要而形成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来进行描述的,是一种单媒体活动。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声音、动画、图片、图像等形式,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新颖感和惊奇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使学生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保持高度的兴奋,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发挥左右两边大脑的作用,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最佳的发展,同时也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比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师生间的交流变得亲切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多媒体所独有的交互性特点,也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是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教学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

境中,学生则可以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激励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种参与性正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中所急需的,也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孜孜以求但又在传统教学中难以做到的。多媒体手段的引入为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进取精神,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展示用语言难以讲清楚的内容,提高学生感知新知识的速度,使一些抽象难懂得概念变成具体,还可以动态的演示一些变化过程或将一些复杂的变化过程分阶段进行演示,或重复某一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可通过快慢镜头、特写等手段将事物变化的过程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有效的观察和理解,这都可以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表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形象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或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活动,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它一般由两种思维组成,即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其中发散思维是构成创新性思维的主导成份,并且是以扎实丰富的基础知识为依据,不拘泥常规、常法,而是善变、开拓,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观察思考、想象和探求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作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而学生 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自古以来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一直是以说教为主,学生所学的知识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是被动地学,根本谈不上对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后,可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帮助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从而把一些非常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透过动感的外在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找出它们的联系。例如数学的几何问题,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动”中找出思维过程,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传统教学中的以讲解教材、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造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五、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 篇11

【关键词】高职 物理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75-02

引言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高职物理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同时能够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因此得到了师生的青睐。可以说,多媒体技术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弊端。

1.高职物理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利

1.1提高了课堂感染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非常单一,教师负责文字的讲解,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营造出来的课堂氛围非常枯燥,因此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而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方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种模型和挂图,还能够将视频、动画、图片等都带进课堂,很多抽象的东西都可以形象化和具体化,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和生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的感染力,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1]。

1.2模拟物理现象

在高职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教师都不会开展物理实验,或者物理实验的开展以观赏和验证性为主,更多的物理实验由于实验器材、时间等因素,都不能演示。而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模拟真实的物理实验情境,让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细致的观察。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各种物理实验都包含其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查找就能够获取各种需要的知识、视频、材料等,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因此可以再现物理实验情境。例如,通过计算机模拟,就能够将汽油机的循环工作过程演示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以更好的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方便教学。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中,两个小球的弹性碰撞过程通过实际的实验过程非常短,学生不能仔细观察,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动态图像演示实验过程。

1.3提升教学效果

高职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很多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职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现象和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现象都是通过单纯文字的形式被学生所了解,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有限,因此,很多知识都不能熟悉掌握。而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声音、图像、视频和图画等,很多物理知识都可以通过直观和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全方位的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高职物理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弊

2.1多媒体模拟实验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高职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虽然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可以节约实验时间,同时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不容易观察到的物理实验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但是和实验的实验相比,多媒体模拟实验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多媒体的模拟实验都是事先设定好的,过程虽然非常逼真,但是模拟的实验,因此真实性会受到质疑,违背了物理实验的初衷[2]。另外,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就少了,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

2.2多媒体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

物理学科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很多知识和原理都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学习具有困难,虽然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使教学过程形象化和生动化,让学生对知识更好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助长学生的思维惰性,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扩展,对多媒体产生较大的依赖性,学生不愿意自己动脑筋或者展开想象,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结语

在高职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课堂的感染力,再现物理实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其也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多媒体模拟实验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违背了物理实验的初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利和弊,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杰.高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利与弊[J].时代教育,2014,18(9):144-144.

[2]陈丽娟.高职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利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40):265-266.

作者简介: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 篇12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我们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上,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如果有需要, 最多再加上几张图片、几个模型, 这些就构成了生物课堂全部的教学工具。由于教学工具和教学形式的限制, 使得原本应当生动多彩的生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减退。如果在生物课堂上, 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 除了文字, 还有声音、图像、视频等其它的知识形式, 这样, 比起单调枯燥的文字知识, 学生显然会对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产生好感,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一旦有了学习兴趣作为基础, 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打破以往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 而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姿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使得学生除了知识增加以外, 能力也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2. 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 生物学科相较于之前变得更加抽象高深, 很多学生都表示, 进入高中以后, 生物课变得越来越听不懂了。诚然, 在生物学科中, 有很多的知识光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或者一些静态的展示, 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和掌握, 从而造成了很多学生形成学习障碍。如果我们在生物课堂上, 遇到一些重难点问题, 教师尝试着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讲解, 将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例如, 血液的流动、神经的传导、食物的消化等内容,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 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在以往, 教师在讲到这些内容的时候, 多是以语言讲授为主, 即使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利用一些图片、模型进行辅助教学, 但是这种静态化的讲解方式很难恰当地表现出这些动态化的知识。而如果我们在生物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就能把这些知识的动态化的一面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 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也有利于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 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 而生物学科所包含的内容量是非常巨大的, 这就形成了教学时间和生物知识之间的矛盾, 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 教师往往只能采取精简知识, 缩小知识面的方式加以解决, 但这无形之中又桎梏了学生的眼界, 使得学生除了生物教材以外对其它的东西一无所知。而有了多媒体工具以后, 这一知识和时间的矛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解决。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就搜集一些教材以外的补充知识, 把它们制作成教学课件, 在上课的时候, 教师只需要轻轻一点鼠标, 所有的内容立刻呈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多媒体工具的使用, 既可以解决教学时间紧张的问题, 又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眼界, 使得学生即使足不出户, 也能够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在多媒体课堂上,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教师从上课的一开始就把头埋在电脑下, 一张又一张地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 从头到尾很少甚至完全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 使得一堂生物课就变成了“放电影”课。要知道,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相互统一的活动, 师生之间只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以后, 才能够有效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如果师生之间完全无交流, 必然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

2. 教学课件“喧宾夺主”

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相比, 多媒体工具显然能够给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 而学生显然也会对多媒体教学更容易产生兴趣。然而, 有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教学课件做得过于花哨, 使得学生把更多地注意力放在了漂亮的背景、动听的音乐上来, 而很少关注真正地教学内容, 使得教学课件“喧宾夺主”, 这样自然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3. 变身电教灌输

多媒体工具的大储存功能很好地解决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然而一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工具这一优势的同时却不懂得节制, 把多媒体教学变成了新型的电教灌输。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了快速显现的黑板来使用, 在上课的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的快速显现功能给学生添加进大量的知识点, 这样不但多媒体工具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还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提高, 影响了学习效果。

总之,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 说到自身的优势肯定是存在的, 但教师要想让多媒体工具的优势得以发挥, 就必须要善用多媒体工具, 在使用的过程中既要适时又要适量, 努力发挥其优势, 规避其弊端, 这样才能够使得生物学科在多媒体工具的辅助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而又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李世强浅谈多媒体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读写算 (教师版) , 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第18期.

[2]王桂芬.对高中生物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几点看法[J].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03期.

上一篇:教师第一支部2018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学习党章重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