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聘用合同书(共8篇)
甲方(招聘方): 乙方(被招聘方):
(以下简称甲、乙方)并因聘雇事经双方同意特签定条款如下:
1.甲 方 聘 雇 乙 方 担 任 职 务,工 资发放标准每月 元,不上班不发放工资,即实发工资为每月标准工资减去不上班所扣除的工资,如果加班工资另算。
2.聘用时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聘用时间以一年为原则,乙方一经甲方任用签约后,乙方需压一个月工资在甲方,应按约定工作,不得无故擅自请假,不得中途毁约,如出现中途毁约,甲方有权没收乙方压在甲方的一个月工资作为违约金。但如因服务成绩不佳,品德不良,甲方可随时解聘(雇),甲方不负任何责任,并视为乙方毁约处理。
3.乙方水电费自理,按实际用量收取。
4.乙方参加甲方公司工作,要遵守甲方一切规定,善尽职责,努力从公,如有违背,服从公司章则处理,如情节重大被甲方解聘亦无异议。乙方参加甲方工作后,应遵守公司最高指导方针“诚实信用,负责和蔼”的精神处事待人,团结合作。
5.乙方对甲方的设备、用品及公物应尽维护爱惜之责,如有破坏,视情节轻重,予以赔偿或修复的,并作为人事考核资料,为以后职务调勤及工资调整的重要参考。
甲 方:(盖章)
乙 方:
联系方式:
住址:
户籍:
身份证号:
1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1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
在组织行为学中, 工作满意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频繁地被研究的一种态度。1935年, Hoppock在其著作《Job Satisfaction》中第一次提出了工作满意度的概念。Hoppock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对工作本身及工作心里与生理方面对环境因素的一种态度或情绪反应或满足感受, 即工作者对工作情景的一种主观反应。
1.2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提出以后, 许多学者从不不同角度探讨了其影响因素。Hoppock认为,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要素主要包括:疲劳、工作条件、工作单调和领导方式等。1959年, Herzberg提出双因素理论[1], 他从把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型。致满意的因素包括:成就感、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发展;导致不满意的因素有:企业制度、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等。1964年, Vroom的期望理论[2]认为:员工工作满意度取决于个人通过努力达成组织期望的工作绩效 (组织目标) 以及由此而得到的个人需要的奖酬 (个人目标) 相一致、相关联的程度。一致度或关联度越大, 则满意度也越大, 否则就小。1972年, Alderfer提出人的需求包括生存需求 (existence) 、关系需求 (relatedness) 和成长需求 (growth) , 提出了ERG理论[3]。即生存需求包括:薪资、福利、安全;关系需求包括:同事、上司、顾客;成长需求包括:工作地位和工作成就等。1976年, Locke[4]提出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包括十个方面:工作本身、工作条件、福利、报酬、提升、认可、自我、管理者、同事和组织外成员。并且他把十项因素归为两类:事件和代理者。事件包括工作本身、报酬、提升、认可、工作条件和福利, 代理者包括自我、管理者、同事和组织外成员。此外, 1997年, Robbins认为, 决定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奖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以及适合个人性格的工作。1998年, Mueller等学者提出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划分为四大类:内在回报、外在回报、群体关系和工作制约。其中, 内在回报包括:参与决策、工作自主性、与上级的沟通、工作重要程度、分配公平、职业成长和技能多样性;外在回报包括:收入、福利、晋升和职业安全;群体关系包括:领导支持、同事支持和团队凝聚力;工作制约包括:角色过载、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资源匮乏。2001年, Price将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归纳为:收入水平、融合性、基础交流、正规交流、企业的集权等[5]。
综合上述可知, 学者们都认为工作满意度和用人机制、激励机制、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有显著性的相关关系。本文基于此种假设, 针对S高校的合同制员工工作满意度开展研究。
2 调研方法和结果分析
2.1 调查过程及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第一手资料开展研究。问卷设计了16道小题, 其中1-4小题为用人机制的问题, 5-8小题为激励机制问题, 9-12小题为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13-16小题为有关企业文化的问题。
问卷调查以S高校后勤集团的合同聘用制员工为对象。目前, S高校后勤集团共有员工500人左右, 其中学校在编人员80人左右, 采用合同制聘用员工有420人左右。合同聘用制员工分布在集团内部各部门之中, 承担的工种主要有值班 (含消防值班) 、保洁和技工 (含电工、水工、维修工、管道工、电梯工等技术工种) 等。
调查以S高校后勤集团2012年1月的在册合同聘用制员工为抽样对象, 为了研究的方便, 本次抽样不是采取部门抽样, 而是根据合同制员工主要工种的部门分布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抽样大小为100名员工, 然后组织员工填写问卷。本次调查总计总计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试卷100份, 其中合格问卷98分, 2份不合格试卷,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最后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2 数据结果分析
1) 关于用人机制问题的结果分析
在被调查中, 关于问题“认为后勤集团现有用人机制基本符合集团的当前发展需要”的回答中, 13人表示非常不同意, 占13%;0人表示不同意;20人表示一般, 占20%;64人表示同意, 占66%;13人表示非常同意, 占13%。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总计77人, 占到了79%。
关于问题“我认为现在的工作岗位能让我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1人表示非常不同意, 占1%;5人表示不同意, 占5%;28人选择一般, 占29%;50人选择同意, 占51%;14人表示非常同意, 占14%。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占到了总数的65%。
关于问题“对于合同制人员而言, 集团的用人标准是统一合理的”, 1人表示非常不同意, 占1%;3人表示不同意, 占3%;23人表示一般, 占23%;58人表示同意, 占60%;13人表示非常同意, 占13%。总体来看, 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的71人, 占73%。
关于问题“我感到我做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1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占1%;4人选择不同意, 占4%;19人选择一般, 占19%;62人选择同意, 占64%;12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12%。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74人, 占76%。
从用人机制的4个小题来看, 职工给与的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正面评价分别为79%, 65%, 71%和76%。
2) 关于激励机制问题的结果分析
被调查者中, 关于问题“与社会同类岗位相比, 我认为我的薪酬水平是合理的”, 8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占8%;15人表示不同意, 占15%;50人选择一般, 占52%;21人选择同意, 占21%;4人表示非常同意, 占4%。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总计25人, 占25%。也就是说, 仅有25%的员工认为自己的薪酬水平是合理的。
关于问题“根据集团现在薪酬制度, 我认为我的薪酬符合我的工作业绩”, 5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占5%;12人选择不同意, 占12%;52人选择一般, 占52%;26人选择同意, 占27%, 4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4%。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有30人, 占31%。
关于问题“集团的奖惩制度基本合理公平”, 选择非常不同意的0人, 占0%;选择不同意的5人, 占5%;选择一般的36人, 占37%;47人选择同意, 占48%;10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10%。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总计57人, 占58%。
关于问题“我对加班工资和集团的福利水平满意”, 选择非常不同意的3人, 占3%;选择不同意的7人, 占7%;选择一般的40人, 占41%;选择同意的39人, 占40%;选择非常同意的9人, 占9%。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人数为48人, 占49%。
从激励机制4个小题来看, 员工给与的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正面评价分别为25%, 31%, 58%, 49%。
3)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结果分析
关于问题“我喜欢我现在的工作岗位”, 2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占2%;2人选择不同意, 占2%;16人选择一般, 占16%;59人选择同意, 占61%;19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19%。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共计78人, 占80%。
关于问题“我认为在公司里我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0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占0%;5人选择不同意, 占5%;35人选择一般, 占36%;47人选择同意, 占48%;11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11%。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共58人, 占59%。
关于问题“我认为集团未来还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0人选择非常不满意, 占0%;2人选择不同意, 占2%;18人选择一般, 占18%;60人选择同意, 占62%;18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18%。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人数为78人, 占80%。
关于问题“我觉得我的工作容易获得上司的认可”, 2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占2%;6人选择不同意, 占6%;26选择一般, 占27%;56人选择同意, 占57%;8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8%。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总计64人, 占65%。
小结:在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4个小题中,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正面评价的比例分别为80%, 59%, 80%, 65%。
4) 关于企业文化问题的结果分析
关于问题“我喜欢集团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2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占2%;5人选择不同意, 占5%;28人选择一般, 占29%;51人选择同意, 占52%;12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12%。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正面评价为63人, 占64%。
关于问题“我认为集团的思想理念是健康向上的”, 0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占0%;0人选择不同意, 占0%;16人选择一般, 占16%;65人选择同意, 占67%;17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17%。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正面评价的人数为82, 占84%。
关于问题“我在本集团工作感到有归属感”, 0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占0%;2人选择不同意, 占2%;26人选择一般, 占27%;57人选择同意, 占58%;13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13%。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正面评价的为70人, 占71%。
关于问题“如果有可能, 我非常愿意在集团里一直工作到退休”, 0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占0%;3人选择不同意, 占3%;13人选择一般, 占13%;65人选择同意, 占67%;17人选择非常同意, 占17%。总体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正面评价的人数是82人, 占84%。
从关于企业文化的小题来看,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正面评价的比例分别为64%, 84%, 71%和84%。
3 提高合同制度员工满意度的建议
3.1 逐步提高合同制员工的薪酬水准
集团应该设法提高合同制聘用制员工的薪资水准, 使之接近或者达到社会上同类岗位的薪资收入水平。如果暂时无法达到, 也要做好解释工作, 增强职工的理解。应该看到, 近几年, 物价通货膨胀成为普通百姓关注的敏感话题。通货膨胀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的生活压力要远比高收入群体大得多, 因此, 建立适当的定期增资制度和灵活的物价补贴制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高校后勤集团是一个企业组织, 增加工资无疑会导致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而目前高校后勤集团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 这种状况导致高校后勤集团不能简单地通过提高服务价格来转移用工成本增加带来的成本上升。因此, 既要回应职工收入过低要求增加收入的合理要求, 又要综合考虑高校后勤企业面对的特殊的服务对象, 还要应对社会上近几年“民工荒”现象的客观存在。笔者建议, 可以建立与通货膨胀指数相挂钩的灵活的物价补贴制度, 根据实际的通货膨胀状况, 给与一定量的补贴, 来弥补合同制员工收入低造成的薪酬激励不足的问题。
3.2 加大对合同聘用制员工的业绩关注程度
要加大对合同制员工的工作业绩的关注程度, 对于取得较好成绩的员工给与及时地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 许多合同制员工很少有机会参与评先活动, 获得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的机会非常少。因此, 可以组织各部门开始在部门内部设立评先奖励机制, 给予业绩突出的员工以必要的奖励。
3.3 增加职工培训进修机会
在用人机制方面, 既要重视用人才, 也要重视培养人才。集团可以适当职工的进修学习机会, 提高其技能, 尤其是针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岗位。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集团的经济效益, 也可以提高社会效益, 增强职工对集团的凝聚力。同时, 培训工作既要立足于用人的现实需要, 也要以职工为本位的个人发展需要考虑。给予员工多样性的培训, 也可以为职工的未来发展何必要的技能升级和转岗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3.4 加大关心职工工作和生活力度
集团领导要积极关心合同制员工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合同制员工的来源比较复杂, 许多人是外地人, 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家庭情况千差万别。因此, 为了稳定员工队伍, 提高工作绩效, 应对社会上已经出现的“用工紧张和用工成本上涨”的挑战, 集团领导要定期开展为职工办实事和送温暖活动, 及时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 建立相应的职工帮扶机制, 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摘要:高校后勤服务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目前在高校后勤服务经济实体中普遍采用了一部分员工属于高校事业编制, 一部分员工属于合同聘用制的二元用人机制。提高合同聘用制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是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用人机制、激励机制、职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文化四个因素调查了S高校后勤集团的合同聘用制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高校后勤,工作满意度,用人机制
参考文献
[1]卿涛.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9:270.
[2]维克托.弗罗姆.工作与激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64:324.
[3]邹阳, 徐震宇.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1 (1) .
[4]任波, 汪波, 等.不同学历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1) .
如果企业不愿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但如果员工拒签劳动合同,是否也要企业为此埋单呢?合同到期后,续签如何操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看本文带给各位企业经营者的启发。
案情简介
2008年4月29日,孙某进入上海某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工作,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双方在合同期满前三十日相互通报合同的续签情况,如孙某不同意续订,则公司允许孙某在合同期满时办理离职手续。
2011年2月13日,因公司注册地址从上海将迁往深圳,孙某表示愿意前往,但要求增加工资、给予搬迁费用、探亲费及安家费补贴等。2011年3月8日,公司向孙某发出《续签劳动合同征求意见书》,告知“劳动合同即将到期,公司希望续签劳动合同并维持原工资标准,鉴于公司已搬迁至深圳,续签后的工作地点将为深圳市,现征求是否同意与公司续签劳动合同”。
孙某当日在《续签劳动合同确认书》的个人意见处,写到“可商榷,并请提供正本合同待审”,在“同意”项下打“×”后落款签名。2011年3月10日,公司人力资源部将待签合同文本给孙某,并通知孙某于3月12日到人力资源部办理续签手续,否则公司将视为孙某不愿意接受公司续签的通知,放弃劳动合同续签。孙某虽书面回复称“已就续签劳动合同中如涉及工作地点变更提出过要求,希望公司考虑”,但未在指定日期将其已经签字的劳动合同提交至公司人力资源部。
2011年4月28日,公司通知孙某因所签的劳动合同期满,故劳动关系依法终止。2011年7月9日,孙某诉至法院,要求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36000元。
争议焦点
孙某认为,对于他提出的增加工资、给予搬迁费用等要求,公司未作否认表示,自己的意见应视为公司所接受,双方劳动关系正常延续,只是未办理相关手续,公司却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
公司认为,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在公司同意续签的情形下,孙某不同意续签,不存在违法解除的情形。
判决结果
本院经审理后认为,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公司因搬迁故书面征询孙某续签意向,并表达与孙某续签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该行为并无不妥。故公司虽有续签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但在未得到孙某确认前,不发生续订劳动合同的效力。孙某在《续签劳动合同确认书》中要求提高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并在“同意”前打“×”的行为及其未在指定期限内将劳动合同签署完毕并交回公司的行为,均表明其不愿按照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续签劳动合同。
在双方就续签的劳动合同内容未达成一致,且双方亦无签订劳动合同行为的情况下,公司于劳动合同期满前通知孙某劳动关系终止,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故对孙某有关赔偿金之请求不予支持。
唐毅律师点评
本案是一起由劳动合同到期续签未成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基于对法律和事实的错误理解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法院依法判决维护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支付经济补偿。法条条文表述虽简单,但该条文蕴藏的含义却非常深厚,比如如何磋商续签、如何发出续签的请求、到期终止是否需要提前通知和代通金、不续签的证明责任,以及逾期未续签将产生哪些法律责任等等。
首先,对于劳动合同不续签支付经济补偿的前提条件,应当是用人单原因不续签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降低续签条件导致劳动者不愿续签。在此类劳动仲裁诉讼中,应当由用人单位举证单位已经尽到了维持或提高约定条件与劳动者续签,劳动者不愿意续签,即不续签的证明责任在于用人单位,因此用人单位应在续签管理中注重固定证据,依法规范操作。
其次,对于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年限问题,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后,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续签合同的,应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作起始年限早于2008年1月1日的,工作年限只从2008年1月1日起算,而2008年1月1日以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经济补偿的年限。这是因为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合同期满,单位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根据法不朔及既往的原则,合同期满的经济补偿只从法律颁布实施之日起算。
再次,很多员工一般认为,用人单位无论是否续签劳动合同,都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本人,否则就应当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金。其实这种观点有一定生存空间,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就要求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意向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经协商办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手续。而上海地区则没有相应的规定,换句话说,上海的企业在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前,没有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的义务。
最后,劳动合同到期前未及时续签书面合同,而劳动者继续在单位工作的,双方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能任意或随意终止,如果处理不慎或未规范操作续签或终止,往往产生违法解除的风险和支付双倍工资差额的风险。因此,在这里也建议用人单位应在合同到期前及时磋商续签,向劳动者发出续签通知,如果劳动者明确表示不续签,应及时办理终止手续。如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也应适当及时提前一定时间通知劳动者到期终止合同,避免造成事实劳动关系。
因为劳动合同续签涉及众多的法律问题和非常大的法律风险,因此用人单位必须对劳动合同续签予以高度重视,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以下是我们事务所在为用人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法律服务过程中积累的一点经验供各位企业经营者参考。
第一,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应该反映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等基础信息,并能够自动提醒哪些员工合同即将到期。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应及时跟踪劳动合同签订等动态信息,避免疏忽大意造成诸如劳动合同到期未及时续签等类似问题的发生。
第二,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完善日常的考核体系,使人力资源部门事先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以及综合评价,从而提前决定是否需要和员工续签劳动合同。
第三,单位建立合同期满前的意向调查机制,即在合同期满前,向员工发放书面的合同续签/终止意向调查表,需要员工首先在调查表上明确是同意续订还是终止合同;如同意续订,是同意续订固定期限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合同。
第四,对于单位希望续签的员工,发放“续签劳动合同通知”,并明确表示单位“同意以原劳动合同的条件与你续订”。对于单位不希望续签的员工,一定要在合同期满之前发放“劳动合同终止通知”,并明确表示“合同期满,双方劳动关系终止”。在合同期满后坚决杜绝事实劳动关系的发生。
(作者为上海唐毅律师事务所主任)
员 工 劳 动 合 同
第十一条:乙方必须以甲方工作人员名义开展业务,并服从甲方统一管理。
第十二条:乙方受聘期间,因违法、违纪或其它不当行为,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三条:乙方持有的甲方的各种文件、资料、通信设备、劳动工具、住房、交通工具等甲方 财产。如有遗失、损坏应予赔偿。
六、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续订
第十四条: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合同相关内容。
第十五条: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后,本合同可以解除。第十六条: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合同:
1、严重违反甲方劳动纪律及规章制度的。
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3、因打架斗殴或因其它问题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乙方患病或非因公受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来工作的。
5、泄漏企业机密或兼任其它单位职务,为其提供技术服务的。第十七条: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不能终止解除劳动合同:
1、患职业病或因公受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合同:
1、甲方以暴力威胁、监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2、甲方不能按照本合同执行的。第十九条: 本合同期满后,劳动合同终止,经双方协商同意后可续签。
2乙方因其它事由单方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15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并承担相应损失。
七、劳动争议处理
第二十条: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最高领导反映并调解解决。如调解不成,可以要求仲裁、但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10日内申请,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其它约定
第二十一条:甲方所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第二十二条:本合同未尽事项双方协商。
员工短期聘用合同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员工短期聘用合同书
甲方:
乙方:
甲方聘用乙方为短期员工,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彼此同意约定下述条款以共同遵守。
一、乙方之考勤与管理悉按甲方有关员工手册办理之。
二、乙方这职务或工种为。
三、乙方受聘于甲方期间,应根据甲方工作安排,在下述工作场所履行职责:
(一)甲方公司总部;
(二)甲方在全资公司或参股的合资公司;
(三)甲方在内地省份机构及境外机构;
(四)应出差服务之场所。
四、乙方之工作职责、事项由甲方依乙方之职务或工种,并视乙方能力及甲方需要进行分派。
五、乙方之正常工作时间每日为7小时,每周五个半工作日,其工作、休息、休假等,依员工手册办理之。
六、甲方根据工作需要,要求乙方加班时,除不可抗拒之事外,乙方应予配合,有关加班事宜,依员工手册办理之。
七、甲方按国安规定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并为乙方投保。
八、甲方应按月支付乙方报酬,乙方的工资待遇每月
元人民币。
九、乙方在医疗费用报销和劳保福利方面享受正式员工一半的待遇。
十、乙方每月工资由甲方次月5日发放,若工资发放日适逢周日或假日。
甲方得提前或推后一日或数日发放。十一、甲方对乙方奖励,分为嘉奖、记功、晋级、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等5种。
甲方对乙方之惩处,分为警告、记过、降级、辞退、除名等5种。以上奖励及惩处事由和办法,依员工手册办理之。奖励及惩处记录列为甲方考核乙方之依据之一。十二、甲方因业务萎缩或乙方不能胜任甲方工作时,甲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并提前1个月通知乙,合同终止时,甲方增发乙方1个月的工资。
十三、乙方主动提出解除本合同时,须提前1个月通知甲方,调离时,乙方须按员工手册办理有关手续,且甲方不予增发1个月工资。
十四、乙方声明:乙方在签署本合同时,业已获得员工手册,并知悉全文,愿意遵守各项规定。
十五、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章后于
****年**月**日起生效。
十六、本合同为长期合同,甲、乙双方若不特别声明,本合同保持持续有效。
十七、甲、乙双方就履行本合同所发生一切争执,同意以市劳动局为第一仲裁机关。
订立合同书人
甲
方:
签约代表人:
(签字)
职
称:
乙方(姓名):
(签字)
身份证号码:
户口所在地地址:
联络方式:
合同编号:__________
感谢您的浏览!
甲方:广西XX养生馆 乙方:
甲方聘用乙方为短期员工,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彼此同意约定下述条款以共同遵守。
一、乙方之考勤与管理悉按甲方有关员工手册办理之。
二、乙方这职务或工种为。
三、乙方受聘于甲方期间,应根据甲方工作安排,在下述工作场所履行职责:
甲方公司总部:北海
四、乙方之工作职责、事项由甲方依乙方之职务或工种,并视乙方能力及甲方需要进行分派。甲方聘乙方的职务为
,两个月为考核期。
五、乙方之正常工作时间每日为8小时,每个月有3天休息日,但是不能连续休息、休假等,依员工手册办理之。
六、甲方根据工作需要,要求乙方加班时,除不可抗拒之事外,乙方应予配合,有关加班事宜,依员工手册办理之。
七、甲方应按月支付乙方报酬,乙方的工资[基本工资
元+交通费+
元 +各项保险费
元 +医疗费
元+电话费
元 ] 待遇每月
元人民币。提成按照公司的提成制度计算。考核期后转正,加
元人民币
八、乙方每月工资由甲方次月15日发放,若工资发放日适逢周日或假日。甲方得提前或推后一日或数日发放。
九、甲方对乙方奖励,分为嘉奖、记功、晋级、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等5种。甲方对乙方之惩处,分为警告、记过、降级、辞退、除名等5种。以上奖励及惩处事由和办法,依员工手册办理之。奖励及惩处记录列为甲方考核乙方之依据之一。
十、甲方因业务萎缩或乙方不能胜任甲方工作时,甲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并提前15天通知乙方,合同终止时,甲方结算乙方实际上班天数的工资。
十一、乙方不能够兼职,不能够销售不是公司的产品。如果发现,经过核实,扣发乙方的一个月的工资,并且开除。如果给公司造成恶劣的影响及其重大损失的,公司有追究其法律责任以及经济损失。
十二、乙方在工作当中,必须按照公司的方案去执行,必须服从公司的管理。及时解决员工和顾客的问题。乙方服务的顾客对产品有误会的时候,乙方是第一责任人,及时和顾客沟通,必须站在公司的立场,维护公司的利益,不能够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动和语言!如果乙方违反,给公司造成恶劣的影响及其重大损失的,公司有追究其法律责任以及经济损失。
十三、乙方在工作当中,乙方服务的顾客对产品有误会的时候,乙方是第一责任人,及时和顾客沟通。然后和公司领导共同解决顾客的误会。如果有顾客和公司发生经济纠纷,甲乙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十四、乙方主动提出解除本合同时,须提前1个月通知甲方,调离时,乙方须按员工手册办理有关手续方可离开。否则,造成的损失,甲方有权力追究其责任以及经济赔偿。
十五、乙方声明:乙方在签署本合同时,愿意遵守各项规定。
十六、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章后于
****年**月**日起生效。
十七、本合同为长期合同,甲、乙双方若不特别声明,本合同保持持续有效。
十八、甲、乙双方就履行本合同所发生一切争执,同意以市劳动局为第一仲裁机关。
甲
方:
签约代表人:
(签字)职
称:
乙方(姓名):
聘用制度实行的前提
众所周知, 劳动合同制度最初是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的一种制度, 是指将一部分临时性和短期性岗位, 通过劳动合同书的方式确定用工期限, 并以约定的或法定的解除和终止条件消灭劳动合同的效力的制度。这一制度体现了企业由“国家工厂”到“自主经营”、劳动关系由“国家人”到“社会人”的巨大转变。这种劳动合同制度的确立, 一方面实现了劳动关系的法律化, 同时又推动了劳动力市场化。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企业全面推行的劳动合同制使企业内部的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被打破, 政府职能的转变催生了公务员制度, 原来笼统的干部人事制度已经分化, 且不复完整存在。在这个大背景下, 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 使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会同科学技术部、卫生部、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和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2年7月6日, 国务院批准国家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 (国办法[2002]35号) (以下简称《意见》) 。该《意见》打破了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长期存在的铁饭碗制度, 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方案, 即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 事业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 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用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义务;并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以及规范的解聘、辞聘制度。该《意见》实施后, 事业单位的改革随之展开。 (1)
事业单位聘任制的推行, 旨在打破传统用人体制, 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由行政使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但要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必须明确和确定聘用制度推行的前提, 从而使聘用合同建立在合理和可行的基础上。本人以为, 推行聘用制度, 必须明确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
由于事业单位原有意义上的公法属性, 使其用人自主权由最初的国家行使改变为事业单位有限度地自主行使。提出落实用人自主权作为聘用制建立的前提, 看起来似乎是目的与手段混淆:推行聘用制度是为了实现用人机制的改革, 从而在制度上落实了事业单位用人自主。但法理上的要求是:要通过聘任合同构建事业单位新型的用人机制, 必须赋予用人双方的用人自主权和择业自主权。 (2) 只有具备两方基本的权利基础, 才能真正建立具有合同意义、具备公法与私法兼容性质的法律关系。因此, 用人自主权的理解应有两层含义:一是政府下放权限;二是单位行使权利。下放权限的程度, 将决定着聘用合同在私法意义上体现的程度, 权限下放过小, 聘用合同则必然伦为岗位管理合同, 从而与实现建立新型用人机制的目标无缘。
首先分析用人自主权包含的要素:一是自主设置岗位。包括各种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岗位;二是依合同或依法定原因自主调整工作岗位;三是自主确定和调整劳动报酬;四是制定规章制度并行使监督雇主权;五是依合同或依法解聘。这些要素完成了由自主录用到依法终止聘用关系的全过程。劳动合同制度建立的前提基础, 既应满足以上全部要素, 用人单位具备了完全的用人自主权。
但事业单位并不可能完全具备以上程度的用人自主权:一、事业人员编制是政府权力的范围。编制在法律上的定义至少涉及基本工资、部分绩效工资的拨款总额、事业运行经费总额、医疗福利 (包括医疗保险) 费用总额以及离退休待遇等。事业编制内人员与编制外人员又基本上成为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抑或行政法的依据。二、岗位设置数量由政府权力行使。尽管岗位人员具有可转移性, 职务、职称等级随着评审和任用制度而晋级或降级, 但不同类别的岗位数量在定期内是不变的。三、技术岗位、管理岗位人员的任用和调整, 受到党的干部任用规则以及技术职能等级标准的影响。四、聘任制中如涉及人员分流, 往往是在现设岗位中调整, 不会以用人单位采取分立、合并或新设岗位来解决就业。
以上分析可看出, 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是受限的。但是, 在编制、岗位设置由政府主管机关确定, 其他权限基本下放的前提下, 聘任合同已具备了基本条件和基础, 因此, 聘用合同由形式到内容的设计, 必须符合合同的一般原理。
2.维持公益性功能
事业单位的性质为社会公益性。国家设立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科研等社会就业机构, 均承担着公益性职能。实行聘任制是以增进和维持这种社会公益性为前提的。 (3) 公益性决定了以下内容:第一, 聘用合同的内容, 即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责,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事业单位的性质。聘用单位如无权就已确定的岗位设置及岗位要求及时调整或取消则会影响该目标的实现。第二, 聘用考核指标的设计, 应充分体现公益性目标要求, 不能以单纯利润指标, 盈利能力等企业行为的能力指标作为晋升或降级、解聘的主要依据。第三, 为了推进和维持公益性目标, 国家在资金和政策、法律上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 聘用合同的公法属性既可通过法律、政策体现, 也可通过授权事业单位以聘用合同约定条款体现。第四, 在聘用合同的期限设计上, 应针对不同事业单位特点而不同设计:对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 应充分考虑工作任务与培养目标之间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关系, 确定较长期限的聘用合同;对体育、科研等事业单位, 应确定中短聘用合同。
公益性性质与事业单位改革目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 (4) 事业经费和全员工资的差额拨款, 必将影响到职工收入差距和事业单位对外的影响力。以高校为例, 职工收入的下降影响到教师的创造力, 创造力下降影响到学校排名, 排名下降使得优秀教师流失。要增加教学经费和教职工收入, 就要加大招生数量, 兴办经营实体, 多项投资。教学质量下降与学生规模扩大最终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国家创新能力。 (5) 基于此, 要维持社会公益性目标, 政府的介入和同样性质的事业单位的分层对待, 则是必然的趋势, 由此决定了不同事业单位在聘用合同设计中的差别性。
3.社会保险制度的初步建立
目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已经在若干省市开始试点,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处在一个制度体系中。但是, 与我国企业新型劳动关系建立具有类似情形的是, 在新的用人机制建立后, 相应的社会保险呈现滞后的现象。 (6) 尽管事业单位人事关系与企业相比, 具有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弱的特点, 但聘用制度旨在打破传统的身份管理制度, 以聘用合同为基本法律框架, 以目标考核为基本手段, 采取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的用人体制。这样必然会使一部分劳动者产生流动, 由事业单位流到企业或由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分流到事业单位。工业风险责任防范体系也必须在事业单位中建立。否则, 必然会使得聘用制实现遇到较大障碍。 (7)
然而, 据2009年1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 目前推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数、已签订聘用合同的人数均占总数的74%, 但我国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推行却落后于城镇企业劳动者。第一, 养老保险制度, 除国务院决定试点的5个省市外, 全国其他省市基本上是传统的退休制度, 一旦事业单位劳动者流向其他企业, 则出现养老保险缴费断档现象, 亟需对“视同缴费”年龄作出扩大解释政策;第二, 我国现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700多万, 应纳入工伤保险的人员在1000万人以上, 但目前距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率较之企业比例过低。
聘用合同的特殊性
聘用合同不同于行政合同, 并不是通过合同实行行政管理目的, 事业单位本身也不是行政机关。聘用合同也与劳动合同有异, 除了受到用人自主权限制外, 尚存在合同目的上的差异。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公法属性, 因此, 该类合同是一种公私法属性兼容的, 既有人身关系又有隶属关系的混合性合同。 (8) 结合事业单位的法律性质和运行状况,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具有以下特殊性:
1. 聘用对象的范围受限和优先选择性
由于事业单位的分类设置和不同的工作内容, 岗位设立依法与专业要求和资格证书密切联系, 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就业者被限制在专业和资格证要求之外。随着职业分类越来越细, 事业单位的新种类职业也越来越多, 因此, 与职业要求密切联系的专业资格和岗位要求资格将不作为违反职业歧视法而列入聘用条件之中。正是基于此, 聘用制度中必须以法律程序保证应聘者对应聘条件的知情权。与此同时, 应聘者也有法定义务提供与职业要求相应的专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由于专业的技术管理要求, 应允许在合同条款中设置比劳动合同更长的试用期制度, 以便于专业的适用和对口。而且, 岗位的调整 (工作内容) 应具有与劳动合同相比更具灵活性的特征。在解聘条件的设置上也应如此。
聘用对象的优先选择性是立足于我国事业单位实际而得出的。我国事业单位目前拥有2千多万劳动者, 职业道德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在社会职业劳动者中处于较高的水平。实行聘用制, 应本着稳定转移用人机制的步骤进行, 在保证队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面向单位和社会公开招聘。在聘用时, 应当首先面向现有职员聘任。对特殊岗位, 可选择较少数量面向社会招聘, 但在同等条件下, 本单位聘员有优先聘用权。
2. 聘用单位具有用人单位与受托单位的复合人格
在对聘用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分析后, 可以看出, 事业单位并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用人自主权, 因此, 考虑到与《劳动法》中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构成上的差异性, 不宜以“用人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在聘用合同及适用行政法中的主体称谓, 而以“聘用单位”较妥。聘用单位除具有部分“用人单位”主体权能外, 还具有作为事业单位行政主管的受托单位的法律地位。在政事还有分异的改革目标下, 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受托权限作进一步研究。在聘用关系中, 诸如职称评定行为、学位授予或承认行为、工资核定及发放行为等属行政机关的委托行为还是事业单位的独立行为, 尚存在争论。如属行政行为, 在权利救济途径上, 将会与聘用合同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同。
复合性人格的意义在于对聘用合同的定性。聘用合同是兼有公法属性与私法属性兼容的合同。它存在一定的从属性特征。劳动者与聘用单位在人身、经济, 组织上具有从属性。这种特殊决定了法律和政策必须对聘用合同、聘用程序等进行必要的干预。 (9) 同时, 基于聘用单位的受托性地位, 行政主管机关对聘用合同的履行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基于行政合同的优益性, 聘用单位、行政主管机关对聘用者的义务履行应实施监督权。
3. 劳动报酬确定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特点
劳动报酬作为聘用合同的重要条款, 在人力资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与企业劳动报酬的核算标准与工资构成不同, 事业单位在聘用合同中, 双方当事人对劳动报酬的协商权限是非常有限的。其原因是工资构成、工资形式、工资总额以及调整标准一般由政策规定。尽管可能存在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现象, 但由于受到人员编制与职称结构、工资总额等的影响, 虽存在一定的协商自主权, 但协商的工资结果, 仍不能违反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工资政策。
事业单位新一轮的绩效工资改革, 是调动内部工作人员创造性的重要措施。但从已实施的方案分析, 国家在普遍提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基础上, 对增幅比例作了严格的规定, 指导思想是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 这显然是不妥的。事业单位是人才聚集、富于创造力的部门和行业, 应在通过拉大差距, 通过工资机制鼓励更多的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因此, 对事业单位中应实行结构性的工资增长比例, 而不应一刀切。
劳动报酬的政策性特征, 必然引起聘用合同刚性太强, 甚至可能造成具有形式意义的后果。由此, 聘用合同中必然会对福利待遇多有侧重, 诸如住房、补贴、学术基金配套等。而这些项目不属于指导的范围政策, 亟需聘用单位通过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予以规范, 如发生聘用合同纠纷, 则必须对规章制度的效力进行审查。
4.聘用合同的稳定程度应受制于激励机制的设计程度
劳动合同的稳定程度决定于诸多因素, 劳动合同期限, 双方权利义务的分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工资分配状况、劳动力供求状况等。从微观分析, 结合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影响劳动合同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岗位性质是制约和影响劳动合同期限的最根本要素。季节性、暂时性、短期性以及可替代性工作岗位, 一般只有是短期的、固定期限的合同。二是法律的引导和直接干预形成较长期限的劳动合同。三是解除条件的设计, 采取有利于劳动者原则, 并规定若干解雇保护措施。法律的强制干预必须影响到双方当事人特别是用人单位自由权行使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 劳动合同的稳定程度与法律的干预有很大关系。
聘用合同只宜以聘用单位的激励机制和聘用合同内容来实现稳定程度, 其理由主要是:第一, 事业单位的岗位分类相对企业而言较为简单, 一般分为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除部分工勤岗位外, 一般具有可持续性特点。但岗位分级却较为复杂, 不同的岗位可能对应相应的职称或职务, 试图由法律或政策对聘用期限作强制性规定, 不利于聘用单位依据岗位表现而调整聘用期限和工作内容。第二, 事业单位在执行劳动基准上, 既相对简单, 又较为规范。劳动者的弱势地位相比企业处于较高的水平, 缔约和维权能力较强。因此, 法律和政策只宜在聘用期限上进行引导。第三, 事业单位人才汇聚, 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而内在考评和激励机制则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在聘用合同的内容之外, 聘用单位的相关激励机制构成缔约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激励机制, 则聘用合同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目标可能落空, 因为岗位与岗位之间缺乏牵引力, 势必会形成聘用合同形式化倾向。
但法律和政策也不能完全允许由双方自主确定聘用期限和解聘条件。宜以相同性质岗位工作年限达到一定数量作为劳动者单方选择聘期类型的基础, 而不是以本人在单位工作的年限为基础。在解聘条件上, 应设置必须的调岗和培训制度, 如调岗和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 则可解聘。
我国目前聘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岗位设置目的性不强, 岗位管理操作困难
聘用制的目的之一是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而岗位设置以及标准和条件就成为一个核心问题。但许多事业单位为了减少和消化人员矛盾, 以现有各类人员及构成设置岗位, 使得“因需设岗, 以岗择人”变成了“因人设岗, 一人一岗”。
推行聘用制度, 旨在打破事业单位终身雇佣、以身份确定岗位、劳动报酬的传统用人机制。机制的核心问题是竞岗, 岗位标准和条件是确定上岗人员的基本依据, 而岗位条件如果不是依岗位所需要的标准, 而是依人的身份、人员数量现状制订, 则聘用制的目的就不能实现。 (10) 同时, 岗位设置应能形成互动、牵制、转移的联动效应, 以使同一劳动者能在不同岗位之间调整和转移、不同劳动者在同一岗位上相互替代。因此, 我国聘用制度目前应重申目的性, 真正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人事管理制度。
2.聘用合同规范性不强, 政策效力层次太低
按照人事部有关条件规定, 聘用制度主要包括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和辞聘等制度。但除了聘用合同包括的主要条款及有关强制性规定外, 其他各项制度匀存在无规范化文件或文件效力过低的问题。如在公开招聘中知情权的保障, 程序瑕疵的后果, 聘用合同的法律效力及补救、考核指标的效力判断标准, 解聘或辞聘的具体条件适用、补偿金的计算基数及具体适用等。目前, 全国性的法律文件尚未出台, 一旦出现人事聘用纠纷, 只有极少数的案件纳入司法途径解决, 而大部分的争执只能依靠单位内部协商和调解解决, 但单位内部尚无类似劳动争议纠纷的调解机构, 反过来影响了聘用制的推进, 因此, 目前亟需颁布事业单位聘用制条例, 将聘用制度纳入法律轨道。
3.下岗分流人员无相应配套政策保障
聘任合同制在打破干部终身制的同时, 也打破了职务、职业终身制, 形成了能上能下, 能进能退的用人新机制。事业单位由于社会公益性、知识技术密集性、人才形成的长期性特点, 不可能产生像高于企业劳动者的摩擦性失业率。但作为一个崭新的用人机制改革, 却必须有相关的下岗分流配套政策。这些配套政策包括:一是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目前相当多的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尚未建立,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也不高。即使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覆盖, 但仍应制订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制度的转移和过渡办法。二是分流安置职工的措施。国企改制曾经过了设立职工安置中心并迈步过渡到失业的相关制度, 从政策到资金, 国家财政和社保基金均给予了保障。事业单位职工辞聘或解聘后, 应将其纳入国家再就业援助计划, 并实行政策和税收、费用等方面的优惠。三是建立事业单位人才和劳动力调剂市场, 既可尽快吸引符合专业技术和岗位要求的人才应聘, 也可将下岗失业人员即时调剂到其他事业单位中去, 使一部分熟练型、技术型劳动者尽快就业, 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
4.监督职责范围不甚明确
监督管理权是聘用制中与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行政受托权相联系的一项权利。目前存在的问题来源于对这三项权利 (力) 划分不清, 从而导致无监管、监管过多的现象。由于事业单位的不同内容和范围, 各地人事部门在用人自主权上下放的权限不同。但同样性质的事业单位也存在下放权限存在差异, 这就导致在一些单位应属监督管理的内容而到另一单位则成为行政职权的范围。从全国各地看, 对聘用制推行中监管范围并无系统性政策规定, 随机监管、任意监管的现象较多。比如聘用制中行政审查的范围、审批的范围、委托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 以及聘用年检报告制度等缺乏相应的政策规范。作为事业单位改革中一种全新的制度, 必须对聘任制监管在政策上作出体系性、规范性安排。
参考文献
[1]王勇.略论人事代理在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中的作用[J].中国学术研究, 2007, 5.
[2]国发 (1986) 77号.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已废止) [E].
[3]国办发[2002]3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E].
[4][2003]1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E].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 信春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6]腾讯网.劳动合同法新增休息休假等条款, 扩大适用范围.
[7]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0.
[8]黄恒学.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关键词】聘用 政审 职业操守 劳务派遣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南通中支全辖共招录聘用制员工6人,其中男性5人,女性1人;本科学历共3人,大专及以下学历共3人;分布在国库核算岗共2人,守库押运岗共4人。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招录条件不够细化和完善,用人缺口和岗位需求覆盖不到位
1.招录特殊岗位员工的政审过程不够严格。根据《关于加强分支机构业务操作岗位聘用制员工管理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招聘程序主要包括笔试、面试、体检和政审四个环节。守库押运人员由于上班时间和工作性质较其他操作岗位有较大的不同,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对工作的稳定顺利开展至关重要,但是招录程序缺少对保卫守库人员心理情绪等方面的测试。
2.用人指标太少,不能覆盖到县级支行的实际需求。采用聘用制用工,就是要为解决基层央行的用工荒,对于人员加速老化的县行,1-2个指标太少,难以解决岗位人员不足的问题。南通中支与所辖六家县行对聘用制员工与实际需求的缺口大约为20人。
3.招录条件单一,没有针对操作岗位需求“量体裁衣”。对核算操作类的聘用制用工,比如会计、国库等操作岗位,应当更为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吸收那些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能力。没有业务经验的新员工,上岗前往往只是由用人部门对其进行简短的岗前讲解便被“匆匆”派往工作岗位,而新人对岗位操作知识和相关业务管理制度缺乏规范的了解和掌握,相较于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一定程度上会增大“违规成本”,给日后管理工作埋下隐患。
(二)身份认可度低,没有或很少参加所在单位的党团活动和工会组织,影响自身工作积极性和单位的发展
聘用制员工与分支机构直接签订聘用合同,是分支机构职工构成的一部分。聘用制用工作为一种新的用工方式,对各级党团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力方式带来新的影响,将聘用制员工纳入党团工会,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既是保持这支特殊队伍整体在人民银行系统内的团结和稳定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法制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在实际情况中,所在单位的在编员工普遍对聘用制员工认可度不高,党团活动、工会关爱的“触角”往往也延伸不到。聘用制员工即使参加了一些党小组活动,常常也是流于形式,没有很强的深度参与意识和融合感,这将直接影响到聘用制员工本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单位的奉献热情,更会影响一个单位的长足发展。
(三)业务经验和职业操守程度不同使聘用制员工在工作中存在较高的操作风险
对政策性、保密性较强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部门和岗位,在使用聘用制人员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操作风险。以保卫部门为例,南通中支保卫科使用合同制守库押运人员3名,占所有保卫科人员的23%,由于人民银行是除了公安机关以外具有使用枪支弹药权力的单位,枪支弹药的保管和使用具有非常大的风险,这就要求安全保卫人员时刻具有防范风险的思想。而实际工作中,个别聘用制员工已因为试用期不合格被辞退。
(四)超时工资或加班补贴不统一,会产生用工纠纷
由于聘用制员工一般分布在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较长的操作类岗位,时常会出现工作时间不固定、休息时间不保障的情况,但从实际调研中发现,对于超时工资和加班补贴,每个中支没有固定模式。各岗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班加点情况。部分岗位超时加班情况严重,以守库押运人员为例,除正常的守库工作外,还要加班承担押运工作。2013年,南通中支共派出押运车400多次,以日工作8小时、守库人员13人平均计算,每个押运人员的加班时间超时严重。如果不能对全省各中支制定一个统一的超时工资或加班补贴标准,可能会产生用工纠纷。
(五)上升空间有限,激励机制不足,难以激发聘用制员工工作潜力
《意见》中明确指出,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聘用制员工通过定向招录考试,可以转换为行员。但现在还没有试行定向招录考试。而且,在实际招录过程中,会计核算、国库业务等岗位的员工学历程度相对较高,甚至是研究生学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期望值较高;而守库押运人员很多从部队转业,普遍起点较低,为大专以下学历,在现有条件下他们的上升渠道成了“玻璃天花板”。随着人民银行管理职能的转化和发行保卫人员队伍的自然老化,聘用制员工很可能成为人民银行保卫押运人员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上升空间对其稳定性至关重要。
(六)工资待遇偏低,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法律风险
根据《意见》规定,聘用制员工工资相比同级市里其他事业单位聘用制员工的福利待遇较低,对一些高素质人员根本没有吸引力,导致一部分人员不安心工作,寻机跳槽。如果出現某个操作岗位人员跳槽而后续人员短期内无法很好衔接的情况,对所在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影响。而且,在现行情况下,管理编制的人工常常和聘用制员工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量相近,这就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法律风险。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和细化招录条件,增加用人指标
一是对特殊岗位要实施更严格的政审过程,比如守库押运人员,将风险防范往事前转移;二是要增加用人指标,向基层县行倾斜。目前基层县行出现了人员断档,要加强人员补充,以便正常工作的开展;三是优化招录条件,向基层工作经验人员倾斜。
(二)提高工资待遇,强化激励措施,对特殊岗位降低上升门槛
一是建议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同工同酬,提高工资待遇。首先是为了防范同工不同酬的法律风险,其次是为了实现“待遇留人”,稳定央行队伍结构;二是强化激励措施,实行能进能退、优胜劣汰、择优转正的竞争机制;三是“因地制宜”,对特殊岗位如守库押运人员降低定向招录门槛。
(三)加强舆论宣传,对聘用人员实施更人性化管理
一是要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引导各分支机构转变观念,实施更为人性化的管理,不断改善工作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建立考核激励机制,鼓励聘用制员工参加岗位学,提高业务技能。二是政治待遇上做到与在职员工有机统一,关心他们思想进步,党、团组织的大门要始终向他们敞开。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四)强化沟通机制,广开言路,重视劳务派遣员工反馈,疏导不良情绪
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缺乏沟通会导致信息孤岛的产生,员工处在相对封闭的信息环境就无法充分的接收到激励信息,难以提高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要做好聘用制员工的思想引导工作,积极反映并协调解决他们的合法诉求,努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使聘用制员工对所在单位有更高的归属感和认同度,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努力实现和谐共嬴的目标。
(五)关注聘用制员工自身价值的提升
【企业员工聘用合同书】推荐阅读:
企业借款给员工的合同06-10
食堂员工聘用合同书11-12
公司与员工的聘用合同10-09
企业聘用合同标准版10-16
企业星级员工06-21
企业员工致辞07-27
浅析企业员工招聘06-08
企业员工调研问卷07-13
企业员工着装规范07-23
企业员工工作思路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