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交际教学法与词汇教学(精选8篇)
近年来,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教育学者不断推出一些新的改革方案。有报道称,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已经指出在2018年,高考英语将退出统一高考舞台,英语考试则会转变为社会考试或者是等级考试,学生不仅仅可以考一次,只要能考到最好的成绩都能作为成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中英语学习越来越倾向于社会化的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英语不再局限于高考,而是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在我们生活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在我们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词汇教学也应以此为核心目的。
一、高中英语交际教学法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交际教学法是为了实现英语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理想的英语交际教学法应该是借助有效的交际教学手段,实施交际教材提供的任务,达到交际大纲所规定的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外交流的活动也越来越多。许多人已经认识到英语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交际作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功能逐渐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逐渐融入到学习英语口语的氛围中。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完成实际语言环境中的交流,即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如今大量的社会工作人员积极接受继续教育学习英语,为自己的工作增加动力。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英语的26个字母经过不同的组合,不断组合出不同的英语单词,把单词再进行组合就会形成语句,可以表达人们想表达的所有。26个字母我们肯定能到背如流,但单词远远不止26个,而且并不是每个单词我们都认识,事实也证明,与人用英语交际,是需要词汇量的。其实在我们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词汇教学是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过程,作为我们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含了词汇教学的理念、方法,还包含了一些学习词汇的技巧。合理有效的词汇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相反,词汇量的匮乏,会让学生倍感学习英语的压力,既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完全理解不了别人的意思,更不能有效的对一些文章进行正常的阅读,于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对学习英语失去应有的学习兴趣,也对词汇的学习产生强烈的焦虑感。
三、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教学结果等方面的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只注意语法和句型的教学,反复讲解和操练这些知识,却不够重视词汇的教学;其次,老师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单一,老师对英语词义讲解往往脱离具体的语境,显得很抽象,许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再次,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发音规则,基础较差,也读不出或者不敢读英语单词,背了就忘,上课也就疲于应付老师的抽查,效率很低。久而久之,学生对记单词渐渐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学生在词汇学习上未能及时巩固也是一个问题。学生学过的词汇长期得不到及时的巩固,生词重复出现的情况也较少。我们很清楚的意识到,在我们整个词汇教学过程中大多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一直是处于被动地带读,被动的接受英语,完全没有把它应用到交际。
四、交际教学与词汇教学的相互渗透的优势
当前,交际教学理念正在被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有意识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将交际教学与词汇教学结合起来,即是在课堂上于词汇讲解后,把学习的词汇作为话题来与学生进行即兴的交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运用心学习的词汇及时的讲解和口语表达等时间进行有效的结合。交际化的词汇学习,可以把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在单词的学习和温习过程中,让他们慢慢学习如何表达一个句子,如何运用到一个所学的单词。英语的学习不能只靠老师去灌输,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去接受,去产生兴趣。在英语交际教学法与词汇教学法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掌握新学的词汇,而且能将其运用得恰到好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新接受到一个单词,叫classmate,我们在教这个单词的同时完全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自己的classmate,在评价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形容词,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也会巩固这些词汇。
五、交际教学与词汇教学的结合必然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英语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对一种语言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同时也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学习。老师作为桥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音、正确的语法理解英语课文,自己的英文素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英语老师有别于其他课程的老师,我们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同时讲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六、结语
对学习者来说, 词汇学习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 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词汇学习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还是潜意识的过程至今尚无定论。 然而, O'Malley和Chamot (in Evelyn Hatch & Cheryl Brown, 2001) 从认知策略 (cognitive) 、元认知策略 (metacognitive) 、社会或情感策略 (social or affective) 三个方面将词汇学习分为三类。 Oxford (in James Coady, Thomas Huckin, 2001) 也尝试对词汇学习策略进行分类, 包括直接学习策略, 如记忆、认知等, 以及间接学习策略, 如情感、元认知和社会策略。 这些词汇学习策略都阐述了语境或上下文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在直接学习策略中就提到了在上下文的提示下, 猜词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津开, 2001) 。
本文立足于在交际法理论的基础上, 探讨如何改进词汇教学, 使之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交际教学法是将交际能力视为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成为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主角。那么, 学习者在各种交际情境当中究竟能不能更好地学习词汇呢?
1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与运用
1.1 交际教学法理论
社会语言学是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它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 并于70 年代形成了一个高潮。海姆斯的交际能力观, 韩礼德的功能学派语言学和索绪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语段分析等研究, 都对“交际法”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交际法语言学家认为, 语言的社会交际作用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语言学不应单纯地研究语言的形式, 要更加注重语言应该实现的社会功能, 以及语言在人们的社会交际中所受到的影响制约因素。 外语教学的目的也同理, 不仅要让学习者掌握语言规则, 更重要的是, 要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 恰当地运用语言解决问题。
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课堂上, 教师不只是教师, 学生也不只是单纯的学生, 他们都需要改变自己的角色, 成为课堂学习的促进者。 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规划、创造较真实的交际情景, 让学生多练习思想表达, 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动机。
交际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 它不再将主要精力全部放在语言使用的准确性上, 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使用的流畅性和恰当性方面。 教师不仅仅教授学生单纯的语言知识, 还应该注重学生对语言的运用, 其中当然也会涉及到对词汇教学和词汇运用的重视, 因为大量的词汇习得是用外语进行交流的前提条件。这种教法上的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在口语能力方面要有过硬的本领, 同时也对学生如何将所学词汇、语法、句型等等运用到实际交流当中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1.2 交际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交际法在西方已经存在了几十年, 在中国的外语教学领域也已经广为人知。 但交际法的实际运用和效果恐怕又是因人而异的, 不同的教师难免会有不同的感觉。对交际法的使用能否得心应手, 笔者认为,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兴趣和能力。
根据交际教学法的教学目的, 其应用大致有“五大要素”值得注意 (唐力行, 1983) :
(1)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参加语言实践活动, 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学习语言知识。 语言是技能, 技能需要磨练,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多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
(2) 除了讲授者, 教师还是设计者, 须重视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语言实践活动, 这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重要体现。 课堂上可以经常开展的语言活动有role-play, pair-work, group-discussion, simulation和word play, 等等。
(3) 在语言活动的准备上, 内容应该贴近现实生活, 体现语言活动的真实性和实践性。 做到了这点, 学生在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时就会表现出更多的热情。
(4) 要综合教授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以便使这些能力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5) 要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以便使学生能够迅速流畅地利用外语解决现实问题。
2 交际教学法中的词汇学习策略
学习者怎样学习词汇,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是众多语言教学研究者一直关注的一个课题。 将交际教学法与词汇学习相结合, 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加强对所学词汇的认识、记忆和运用, 笔者认为, 这种尝试很有意义。
Brown和Payne (in Norbert Schmitt, Michael Mc Carthy, 2002) 对抽取的17 名学生进行了变量调查之后, 又对其数据进行了分析, 发现了词汇学习的五大步骤: (1) 新词来源; (2) 词语在听觉和视觉上的清晰意象; (3) 新词汇意义的习得; (4) 词形和词义的衔接; (5) 词汇的运用。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 罗胜雄 (2008) 又进一步对词汇学习提出了六大步骤: (1) 新词来源; (2) 新词的发音; (3) 词形的学习; (4) 新词意义的习得; (5) 词形和词义之间的记忆关联; (6) 词语的运用。
从以上这些研究来看, 词汇学习的过程都是一个从对新词的认识到运用的过程。 而在交际法教学当中, 学习者恰恰可以在交际活动中学习新词, 掌握词义, 运用词语, 这可谓是交际教学法的一个优势。
2.1 Warming-up (热身活动)
在交际法教学中, 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 因此, 在课堂上, warming-up是对新课开始的一个必要的铺垫和预热。 首先,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之前已经学过的单词, 让学生进行“word racing”等活动, 让学生对已学单词进行快速的回忆和复习。另外, 教师也可以将新课程当中的新单词准备好, 让学生根据单词的构成进行观察, 并猜测单词的可能词义。
2.2 Role-play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交际法教学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各种模拟情境中, 结合自身角色, 运用所学词汇, 在语言活动中进行交流、交际。将所学词汇直接运用于交流当中, 不仅可以加强记忆, 还可以提高自身口语能力。
2.3 Group-discussion和pair-work (小组讨论和结对活动)
小组讨论和结对练习也是很常见的课堂活动。 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所学的新单词应用于交流活动中, 还可以学到其他同学用出来的一些新单词, 并及时理解和记忆,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说, 词汇学习很自然地变成了一种潜意识学习。 这种做法与Oxford (James Coady, Thomas Huckin, 2001) 的间接词汇学习策略其实是一致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词汇习得指的是和共同学习的伙伴一起交流、使用所学过的词汇。 在这种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中, 学生的心态也比较轻松自然, 其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量是比较大的, 因此, 对词汇量的要求也比较多, 词汇的复现率也会比较高, 所有这些特点恰恰有助于学习者扎扎实实地掌握外语词汇。
2.4 Word play (词汇游戏)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词汇教学, 可以使学生的词汇学习更加高效。 换言之, 让学生在一个自由轻松的情景当中, 更有激情、更有兴趣地学习词汇, 学习各种表达方式, 是交际法教师应该追求的教学目标。 举例如下:
A.学生水平较弱
教师可以用韵文或歌曲来介绍和讨论新词汇。
可进行“I spy (我是卧底) ”这个游戏。要求学生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对所见内容进行描述, 如“I spy with my little eye…something that is circular.”当学生找出了那个卧底时, 可让他们进一步讨论该词的含义。
可进行“Guess My Word (猜词) ”这类游戏活动。可以通过Charades (用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进行的字谜游戏) 和部分语言解释, 或提供单词首字母信息, 让学生猜词。
B.学生水平较好
教师可用Crosswords (纵横填字迷) 来加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运用。
可进行“I spy (我是卧底) ”这个游戏, 但在语言难度方面要有新的要求, 如“I spy with my little eye…something that is inscribed on a rigid surface.”当学生最终发现了那个卧底时, 老师可要求他们更多地说出自己的理解, 等等。
整合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的单词, 如, 用来形容mean/nice的人的单词, 与词法相关联的一些词汇, 等等。这种活动可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 可使用提示语“How many……can you name/see in two minutes?”
3 结语
毫无疑问, 英语词汇学习贯穿于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 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 将交际教学法与学生的词汇学习相结合, 使他们在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词汇, 既可以节省学生掌握词汇的时间, 也可以更加有效地促使学生将所学词汇直接运用于交际当中。 鉴于交际教学法有这样一些优点, 笔者认为, 在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现代教育中,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尝试更多地运用交际教学法, 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当中尽情发挥, 学习词汇等等, 掌握多种技能, 这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有益无害。
参考文献
[1]Evelyn Hatch, Chery Brown.Vocabulary, 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2]Norbert Schmitt, Michael Mc Carthy.Vocabulary: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James Coady, Thomas Huckin.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戴曼纯.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2) .
[5]高亮.关于英语词汇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索和分析[J].科学教育论坛, 2005 (16) .
[6]贾轶群, 胡哲.浅谈交际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杂志, 2009 (12) .
[7]刘津开.英语词汇学习研究报告——猜词策略与素质能力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9) .
[8]罗胜雄.浅议英语词汇学习策略[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8 (18) .
[关键词]歧义:无意歧义:蓄意歧义:交际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83(2009)04-0179-02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英国Leech(利奇)教授则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因此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不过,以上对于歧义的理解多把它局限于以词语、句子为单位的语言素材中,其实,在语言运用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存在歧义现象。因此,我们不妨把歧义理解为“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但是从交际语言观的角度来看,将语句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割裂、孤立的对待,是不符合语言使用的本质特性的。
本文将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和蓄意歧义,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其中前者是说话人对于语言结构矛盾的积极利用,或一语双关,或声东击西,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后者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语言交际中出现的语病和误解有时是无意歧义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
1无意歧义与交际教学
按照语言交际教学的观点,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而无意歧义则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本身或语言结构自身的缺陷,而导致交流受损的语言现象。
那么如何避免无意歧义呢?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如果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系统的建立“歧义”这一概念,让学生了解到语音结构中,有限的音素交叉组合,同音词或词组的存在有可能导致歧义误读;在词汇中,有限的字母组合拼写,会导致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句法结构中,有限的句型进行组合时也有可能导致歧义出现。从而帮学生树立语言歧义现象有其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观点。在帮助学生树立了这一观念后,教师可以系统的从纷繁芜杂的歧义现象中总结出一些避免歧义、消解歧义、排除歧义的方法,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
1.1语音结构引起的无意歧义
口头交际中,可出现同音异形的现象。如:
Where' re those stools? Where' re those tools?
不同的单词组成的两个相同的呼吸组形成同音异形异义,导致了无意歧义的发生。这是如果在词与词之间少傲停顿,互不粘连,便可以避免歧义产生。或者,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在中心词周围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成分,也可起到避免无意歧义的作用。如:
Where' re those table stools ? Where' re those new tools?
1.2句法结构引起的无意歧义
美国语言学家Roherts(罗伯茨)曾指出:“这种因句法规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句法歧义是由于人们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而引起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句法结构引起的歧义现象,以及建议的消解对策。
a名词(动词)+动词(名词)
这是由于某词在句子中的词类解读不同而造成的无意歧义。例如:Our club demands change.
很明显,“demands”和“change”都可以被解读成不同的词类,即既可以是名词,又可以是动词。那么在实际交际中,就有可能被理解成
1) our club demands to have some change.
2) the demands of our club are not the same as before.
为了避免这种类似的误读现象发生,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某些句法代号来表明这些易混词的词类。如在demand前使用情态动词will,demand词尾加一般过去时的后缀;change前加a或some。也可将de,mand前加限定词the,或在change前使用情态动词,这样使之分别呈现出名词或动词的特征。
b修饰语+名词
English teacher它即可能是1)一位教英语的老师,也可能是2)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师。要限定English teacher是表达1或2的意思,关键在于明确它是复合名词还是有修饰语加名词组成的名词短语。在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靠重音模式来区分上述不同结构。如果重音模式为主重音一第三重音,则表示1的意思,即English taeher是复合名词;如果重音模式是次重音-主重音,English teacher就成为了名词短语,表示2的意思。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在交际中使用不同的重音来强调、区别自己想要表达的重点。另外,也可以通过常识和交际语境来进行推理。
c修饰语+名词+名词
successfulwomen andmen就有两种理解方式:成功女人和所有男人;所有成功的男女。在交际活动中,为避免这种歧义,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停顿和连续连音,以及调整词序等方式,控制歧义现象的出现。
1.3词汇引起的无意歧义
词汇引起的无意歧义有两种形式:具有多个义项的一个词和拼写相同的多个词。虽然孤立状态的多义词会有多个词义,但在交际教学中,学生接触的语料都有语境相随,起到制约的作用,因而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词义适合上下文,但如果语境对多义词制约不够严格,就会出现无意歧义。如:
She can' t bear children.
可释义为1)她不能生小孩。2)她不能忍受孩子。
we saw the light,(我们看见了灯。/我们明白了。)
而有时一词会兼褒贬两义于一身。如,aggressive, pride , proud; en-vy, envious; ambition, ambitious等。仅以aggressive为例:
1)If you want to succeed in business , you must be aggressive.如果你想在事业上成功,就必须有闯劲。
2) He has a very aggressive manner.
他有一种十分好斗的态度。
在日常交际中,字面词义和意向义往往相差很大。因此在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有侧重点的对学生进行专题练习,让学生体会使用这些词汇进行信息传递时,产生的不同理解和反映。
2蓄意歧义和交际教学
虽然无意歧义会给语言交际活动带来障碍甚至损害,是语言结构矛盾的显现。在交际活动中,人们可能利用语言上的歧义。它常常是说话者的故意安排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戏剧效果。下面就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讨论蓄意歧义造成的这种效果,以及对交际教学的启示。
2.1语音引起的蓄意歧义
在利用语音制造蓄意歧义交际效果时,同音(形)异义词(组)(hom-onym)经常被用来进行有意识的巧妙安排。如flour(面粉)和flower(花朵),compliment(恭维)和complement(补充物)等。如一家健身房的广告是:We have oourses to make grown men young and young men groan.这里就采用了蓄意歧义来制造幽默效果,因为grown(成年的)和groan(呻吟)是一对同音异义词,被巧妙的用在了同+句子中,幽默油然而生。
2.2词汇引起的蓄意歧义
词汇引起的蓄意歧义不仅产生于发音相同而意义相异的两个词,也产生于同一个词的两种不同意义,即一词多义。因此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必须由其语境来判断。语境不同。或语境不明,或故意弄的模模糊糊。多会产生双关或暗指这样的特殊交际效果。比如:
“I brought you up,didn’t I?”(我带你上来的,不是吗?/我把你养大的,不是吗?)
2.3句法结构引起的蓄意歧义
句法关系的不同也可以制造出蓄意歧义的效果。比如:Mary'8Home Cooking,其中的’s结构,从句法结构上看可以是所有格形式,这是意思为“玛丽的家常拿手菜”;也可以是to be的缩写,这就成了“玛丽在家里做饭了”。
总之,在英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蓄意歧义达到的交际效果,意识到幽默是智慧的体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他们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3结语
对交际教学而言,由于歧义现象是结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而生,跟踪歧义的触发、显露、消除和利用的全过程,会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相互协调有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语言的语音和文字形式之间有着微妙而复杂的联系,这种理解有利于学生树立全面、辨证的语言观,建立从整体上去把握语言的理念。
城关第六小学:丁彦军
【摘要】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个比较枯燥的,令学生头痛、教师棘手的教学活动。如何将枯燥乏味的词汇教学变成生动活泼、有趣味、有意义、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勤于实践,不断积累,善于反思。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词汇教学现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一些有效的词汇教学措施。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词汇教学
策略
一、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在平罗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多年中,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议论小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不少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词汇教学,主要问题表现在:第一,学生在读音方面感觉困难很大,难以读准单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还用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甚至有的同学地方方言比较重,严重影响了单词的读音。第二,在拼写方面,学生没有意识到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有着一定的规律。在记忆单词的时候,没有通过读音和字母的关系来记忆单词,常常是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组合。第三,在记忆单词的意义的时候,过分注意该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学生完全靠死记硬背掌握单词。在三、四年级时,由于内容较少,词汇简单,对于学生的要求主要放在听说上面,学生尚能应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英语内容的深化,词汇量的增加,特别是到了六年级,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词汇的记忆已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于是,逐渐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于“谈听写色变”,随之就开始逐步产生放弃这门学科念头。我经过认真地分析与思考研究,认为以下几方面问题制约着学生的发展:
(一)使用的教材本身所存在的缺陷
小学英语课本的编排都是以模块为单位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因此单元和单元之间的联系不大,使得学生在前一单元学到的单词很难在下一个单元中再进行有效地复习巩固,容易造成单词的遗忘。
(二)教师本身英语素养的缺陷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相应的硬、软件措施还是没能到位,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语音能力相对较薄弱。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县城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都是英语院校毕业,经过了专业知识、实践的学习,英语的基本素养都很过硬。而在近几年聘任的英语教师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所学专业虽是英语,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英语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教师的语音面貌、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非常欠缺,造成教学中语言表达的困难和发音不到位的问题,给词汇教学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教师教学方法比较简单
1、教师经常忽视了读音准确性的教学,缺乏对语音语调教学的重视,为学生日后获取听说读写的能力埋下“地雷”。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好动,听觉还未发育完善,很多小学生的模仿单词发音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单词结尾轻辅音容易漏发,look则发成了[lu],book发成了[bu];发不准th、oo等。在课堂上有这么一种现象:学生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听起来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带有严重的“地方特色”的口语,语音、语调上不够标准,造就了带有地方特色的英语口语了。
2、教师孤立地教单词,脱离实际语言情景。从使用词汇的角度看,词语只有组成句子或连成话语,才能实现交际功能。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突出,要确定词义和用法,必须有具体的情景和语境,所以学生只有在句子中才能确切理解一个单词的含义,掌握其用法。例如have这个单词,学生只知道它是“有”的意思,岂不知它其实有好多意思,比如: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 指的是“课程有什么”。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today? 这里的have又是指“吃”。I have to do my homework.其中的have又是跟to联系在一起,组成词组,意思为“必须”。教师如果没有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理解和意义识记,学生就很难理解。
(四)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和家庭英语指导的空白
现在的英语教学中,许多老师只要求学生掌握书上的内容,未对学生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没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自主学习等能力。学生缺乏获得知识的有效学习方法,一个单词,如果老师不教,就一点都不会,也不想去学会它,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会自由地运用英语思维、表达。农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开始变得越来越关注,但是,对英语学科还是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常以自己不懂英语为由,对孩子的英语学习相对显得不够关心,造就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惰性。
记得在教学六年级下册 Module6 Unit1时,因为需要四会的单词量(get(get的过去式got),space ,interested, finish, decide, bring(bring的过去式brought,)model, national)很大,我特意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给学生进行拼读练习,我先请学生一起拼读单词,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拼读一个字母进行比赛。在比赛中我发现学生都掌握得不错。可是第二天批改听写本的时候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并不好。
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词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调整好自己在教学单词时的心态,遵循《英语课程标准》,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词汇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和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应该设计一些能激趣、导趣的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以致用
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学以致用,不能用的东西再好也没用。对于一个在人生基础阶段学习语言的小孩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能讲多少,而是他们能运用自己所学的哪怕几个单词进行的情感与信息交流有多少,能学以致用有多少。语言的交际,最主要的口头交际,而交际,必须从最简单的单词开始。
(三)开展任务型教学
单词的学习如果没有以任务作为基础的话,那单词就成了一盘散沙。只有通过任务的介入,单词教学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以任务作为编排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参照课本的任务编排,但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重新设置任务,让原来的死内容活起来,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让学生学起来既有趣又轻松,这样任务也不会显得死板。
(四)与生活密切联系
我们所教的词汇应该是与学生的生活内容息息相关的,这样学生才能感到亲切,感到熟悉,才会有想学它的意愿,才不会产生排斥。学生的生活还比较单纯,无非是“吃喝玩乐”。所以,我们要从这些话题上着手,我们只要经常研究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能够找到与学生相关的契入点。
三、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根据需要理论,儿童的心理需要主要由兴趣、成功、审美、创造性四要素构成。其中,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在教学单词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呈现单词时,我们应避免机械、乏味的中文翻译的中介过程,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结合平时教学、学习和参加各类教研活动我总结了以下教学策略,希望能帮助学生突破单词关,树立学习英语单词的自信。
(一)直观呈现——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中,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的事物,抽象的甚少。教师通过实物、卡片或了了几笔的简笔画,把要学的单词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种直观感受。直观教学启发学生用英语去思维,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和兴趣。直观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把英语单词同实物情景的直接联系,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可感性,易于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是增进记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1、实物呈现:三年级教学book时,指着书并跟着节奏说:book↑book↓ This is a book.2、图片呈现:教学大象时,展示画有大象的卡通图片,问:What is this ? Oh, this is an elephant.3、简笔画呈现:教学小动物时,可用简单的几笔勾勒出小动物的形象,让学生感到新奇的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4、电教设备辅助呈现:这里结合回忆我三年级在教学动物单词cat , dog ,pig ,duck ,hen ,chick时,当时我是课前用课件制作好这些动物所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听声音来猜动物,学生当时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5、感知呈现:五年级我教学单词hot时,我特地准备了一杯热水,让学生用手触摸感知,有个学生还被烫了一下,结果全班同学都牢固地掌握了该单词。
(二)表演呈现——唤醒学习热情
人与人交际时并不仅仅限于用言语达到目的,谈话者的表情和身体的动作也能向周围的人传递信息。适当地利用身势语呈现新语言项目,既省时又直观形象,学生也会在活跃的气氛中增强接受英语信息的能力。
1、动作呈现: 教学jump时,教师跳一跳,说:jump,jump,I can jump.2、表情呈现:教学angry时,两眼怒睁,找一原由,说I am angry.3、对比呈现:教学tall 与short 时,可找两名高矮差距大的学生,以对比呈现。
4、模仿呈现:教学doctor时,可用医生戴的帽子与白大褂,让学生穿上去模仿,并指着问:What is his/her job ? He/She is a doctor.(三)游戏操练——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各年段的孩子都好玩、好动,不愿将过多的时间花在记单词上,所以教师就得注意教学方法,寓单词教学于娱乐之中,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大小声竞赛法:在黑板上画两张脸,一个大,一个小,大的代表老师,小的代表学生。老师高声读单词,学生就低声读;老师低声读,学生就高声读,谁犯规就把脸上的五官擦掉,谁坚持到最后就胜利。
2、看图猜词:以每一纵行为一组进行竞赛,教师先出示一些单词的图片,然后收起来,再从中抽出一张放在身后,由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轮流猜,可以问:“Is it a„?”回答:Yes it is.或No,it isn’t.等。哪个组猜对了就记分,然后接着往下猜,最后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
3、看图写单词:这是让学生们复习学过单词的游戏,教师将全班按每一纵行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竞赛开始,每一组派一个同学到黑板上默写单词,写得最多最正确的组获胜。
4、相同首字母单词拼读赛: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教师说一个字母(如:D),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出并拼出一个以字母“D”开头的单词,如:desk,dog,door等,念不出或念错要扣分,这位学生说完后,教师念另一个字母,由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说。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看哪组的人最多为胜。注意不要说Q,X,Z等字母,因为以这些字母开头的单词较少。
5、单词接龙: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来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以某字母为词首的单词,前一个单词的词尾字母作下一个单词的词首字母。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接的词最多为优等。比如:Pen-no-old-desk-kite-egg-girl-lemon-not„
6、猜袋中物:教师将一物品放入袋中,由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轮流猜,可以问:“Is it a banana(an apple/orange)?”猜对者为优胜。
7、Listen and touch:这是训练学生听单词并快速做出反应的游戏,记得那是在我教学三年级单词nose, ear , eye等身体部位的单词后,我快速说出了这些单词,学生听到指令便用手触摸这个部位,最快最准的获胜。当学生做得非常熟悉后,还可以增加难度,玩Simon says game可要求学生听到Simon says就做这个动作,反之则不做,这个游戏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抽一名学生到前面作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所在组为优胜组。
确实,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加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尽可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
(1)鲁宗干:《小学英语教师手册》,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常芳:《记忆模式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May 2004。(4)谢江巍
词汇学习的基本策略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年11月
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所在学校:平罗城关第六小学
犀溪中学分校
叶晓鲲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遵循认知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不断探索词汇教学策略,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词汇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
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正如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几乎不能交流思想,没有词汇根本不能交流思想。”(without grammar,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由此可见,英语词汇的学习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对如何学好词汇,记好词汇仍是一个大问题。
传统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深蒂固,课堂成了教师给学生机械地灌输语言知识的场所。就词汇教学而言,仍存在孤立、呆板、枯燥,讲得太多、太细、太碎的现象,学生记下了一堆互不联系的词义和用法,却不知道如何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用正确的单词来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的特点来确定词汇的数量、要点、详细程度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学习单词,把“苦学单词”变为“乐学单词”。如:
一、通过构词法学单词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是借助构词法变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构词法知识来辨认和记忆英语单词。英语的构词法主要有三种,即派生、合成和转化。1.派生:由词根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词根在一个单词中占主导地位,词根的含义表示整个词的基本含义。利用构词法中派生词的规则(词根(base)+前缀(prefix)或后缀(suffix)可猜出词的意思。例如:当学生了解了dis-,un-等前缀表示“不”的意思后,再见到disable, discover, disadvantage等就可以猜到这些词的含义;了解了后缀-less加在名词后可以变成词义相反的形容词,就不难猜到careless,armless等词的含义。2.合成:由两个或更多的词合成一个新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合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如:classmatel,boyfriendt;undergo, underline;passer-by, snowwhite;warm-heartedly,.3.转化:在词本身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而将词由一个词类转化为另一词类。如:house n.(房子,住宅)转化成house v.(给„房子住,住),shoulder n.(肩,肩膀)转化为shoulder v.(肩起,挑起,承担),map n.(地图,图)转化为map v.(绘制„的地图,在地图上标出)。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构词法,对学生扩大词汇量将有很大帮助,而且使学生记忆单词更便捷、更牢固。
因此,如果掌握了英语构词的一般规律,就能由此及彼,化不知为知,使有限的词汇知识转化为无限的生成单词的能力。这样,词汇学习就由简单的记诵活动发展为复杂的总体心理活动。通过构词法的学习,词汇教学中的兴趣问题,遗忘问题也会随之得到解决。
二、根据英语释义猜单词
电视节目里有一种猜词游戏,一个人说出有关这个词的信息,但不能提到那个词,另一个人猜是什么。如“沙发”,游戏者可能会说“它是一种家具,常放在客厅里,可坐在上面看电视或休息。”游戏者为了让别人猜出是什么单词,给单词的定义就需准确。如baggage,可以说They are cases ,boxes, bags, etc in which we put things we need when we travel,也可逐步给出释义,看谁先猜出,如They’re a general word for a group of bags.We put clothes, camera and other things we need in these.We carry them when we travel.对于用英语释义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降低要求,如学生至少可以给出baggage的这些线索:It’s a noun.It begins with “b” and ends with “e”.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各种关系解释词义。如
1)利用事物的特征:
Ice is cold.Water turns into ice in winter.coal is black.Coal burns When coal burns, we get fire.2)利用因果关系:
Xiao Li has not taken his lunch, so he is hungry.I have drunk a lot of water, so I am not thirsty now.3)利用先后关系或自然顺序:
Spring comes before summer.Sunday comes before Monday.We take our breakfast at seven in the morning.We take our lunch at twelve.单词学习不应与枯燥乏味联系在一起,相反,它可能是很有意思、很刺激的。
三、利用语境学单词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众所周知,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要有效地掌握词汇,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从使用词汇的角度看,词语连成句子或连成话语,才能实现其表达思想的交流功能。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应该多让学生自己造句,掌握词的用法。在词汇与句子结合的基础上,我们还将词汇、句子与语篇相结合,进一步扩大词汇的交流功能。每学完一个对话、一篇文章后,我们让学生听写,根据对话、课文改写材料,让学生复述或自编对话,复述背诵课文或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学好英语的终极目的。可谓“一箭双雕”。E.g.like可通过语境来教学。
T:Tom, 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
Tom: I like English best.T: Very good.what subject Mike likes best.Tom:: Mike,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Mike::I like math best.Tom: He says he likes math best.教师还可放开手脚,挑出几个词,让学生用这些词编一个逻辑连贯的小故事,或用这些单词玩故事接龙游戏。
四、词的同义性的教学
同义词就是指一些表达同一概念,但是彼此有细微的语义差别或者有不同文体色彩的词。他们的含义看来差别不大,有些甚至可以互用;但严格说来,在多种意义上和用法上是完全不相同的。例如: calm / quiet / silent / still这四个词均有“静”的意思。但calm 指天气、水、水面(表风平浪静);(指人时)表示镇定自如。quiet表“宁静”、“安静”、“寂静”,侧重没有响声,没有噪音和没有动静。指人时侧重性格温和,文静。silent表“沉默”、“不发言”、“不说话”,常常表示人不爱说话,沉默无语。still “不动的”,指人时侧重一动不动,;指物时指完全没有声音,突出静止不动。【练习】用上面所提供的辨析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Please stand __________ while I take your photo.2).Why do you keep __________? 3).Everything was ___________.4).He remained ___________ in the face of the enemy.答案: 1).still 2).silent 3).quiet 4).calm
又如:go on doing sth.与 go on to do sth.都可表示继续做某事。但go on doing sth.是指继续做刚才已做过的同一件事,不管中间是否中断过,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如:He went on reading after supper.(他吃过晚饭继续读书。)而go on to do sth.表示接着做另一件事,这件事完全与前面的事情不同,是一个过程完成的先后顺序。如:He took a long drink and then went on to tell us about his life in that mountainous village.(他喝了一大口水,接着向我们讲述了他在那个山区的生活。)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进行同义词的讲解,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增强感染力,形象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准确地表情达意。
五、词的文化内涵的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基石,是最明显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各种语言中除一
部分核心词汇外,许多词汇都常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所谓文化内涵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Peter Trudgill 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社会文化的差别主要体现于所用语言的词中。在不同的语言中由于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相同的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和内涵意义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相同的。例如:龙(dragon),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中国人历来把它视为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因而有“龙凤呈祥”、“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的表达。而在英语文化中,“龙”是一种恐怖、凶残的怪物和“凶猛”或“邪恶”联系在一起。中国人看到月亮常常联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而美国人看到“moon”则往往联想到登月、太空人等。因此“moon”(月亮)这一词的内涵就鲜明地反映出中美文化差异及文化习俗。又如:“white”一词,在西方人心目中,白色是纯真、纯洁、诚实和快乐的象征,婴儿洗礼时,新娘在婚礼仪式上,总是身着白色。英语里有这样的表达: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hone(幸福的日子);white wedding(新娘穿白衣服的婚礼);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在汉语里,中国人的传统丧服为白色,有时还用于贬义。例如:白日做梦、白狗子、白痴。黄色(yellow)一词,在中国文化中,黄色一方面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在过去,黄色是中国皇帝的象征,所以皇帝身着黄袍;但另一方面,黄色又象征着腐败堕落,特指色情、淫秽,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等。但黄色在美国却没有这种特殊意义。英美国家一般用blue(蓝色)来指色情,如a blue movie。
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应注意中英文的表达方式以及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不能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而要把它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注重比较,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词汇差异以及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理解其内涵,以排除自身文化的干扰,不断纠正自己对词汇理解和运用上的偏差和错误。教师对个别词汇作中西文化差异比较,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视野,提高领悟英语和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增强学习词汇的兴趣。
另外,在记单词时要眼到、手到、嘴到,还要心到。看到词形,除了练发音和单词拼写外,脑中一定要有与这个词有关的表象,将表象和词形联系起来记,单词就不是死的东西。如学到happy时,你好像看到一件令你十分兴奋的事。
浅谈商务英语的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作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具有重视交际能力、恰当使用语言、任务教学等特点.本文结合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教学实践和多年从事商务英语的教学体会,从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以及教学实践分析探讨了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作为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专业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来解决实际商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商场现代化 PKU英文刊名:MARKET MODERNIZATION年,卷(期):“”(21)分类号:H3关键词:商务英语 交际能力 交际教学法 教学实践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教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具体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直接的词汇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对词汇本身的掌握作为教学目标,对词汇的词性、结构、读音等进行全面的讲解;第二种是间接词汇教学,通过对词汇的词性、结构、读音以外的部分进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达到更高效的学习目的。两种方法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有较大的差别,但是两种方法都是为了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两种方法没有优劣之分,若能结合使用,效果可能更好。
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初中阶段学习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初中阶段的学习侧重于记忆,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加重视对词句的深层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下的阅读能力。
二、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的主要问题
1. 教材设计不合理
现有高中教材大多是将课文中的生词僻词按照单元顺序罗列在课后,设计并不合理。而且除了个别核心词汇之外,大部分单词的重复率较低。学生在课堂阅读时对文章中的单词印象不太深刻,在课后背诵会比较死板。很多单词缺乏运用情景的示例,学生只是单纯的学习如何发音、默写,对于单词在何种情况下运用并不明确。有的练习题难度太大,不能把握对重点词汇的练习,无法加强对重点词汇的巩固记忆。
2. 教师讲解词汇的方式缺乏科学性
就讲词方法而言,一部分老师按照词汇表顺序对词汇进行一次性讲解,选用这种方法的老师是最多的,因为教材多根据单元学习内容,把单词总结在词汇表中。选用该方法进行讲词的授课难度小。但这种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弊端,他忽略了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记忆能力是不同的。这种脱离具体语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得不机械地记忆词汇,一方面增加了学生背诵词汇的难度,另一方面容易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厌烦。另一部分老师在课文阅读讲解中,他们在讲解阅读的时候遇到生词,就暂时先不讲解课文,而是对生词的词义、发音进行讲解。虽然在阅读的语境中教词汇,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下阅读的连贯性较差,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
三、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的教学改进
1. 巩固教师创新意识,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本身存在的词汇复现率低,练习题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这些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教材的改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针对这样的具体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不要因为教材设计不合理就放弃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尤其是在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采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词汇教学效率。近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强在网络与新媒体课上推出了弹幕教学,张老师在讲台上进行课程教学,学生不再通过传统的举手方式响应老师、和老师沟通,而是通过手机发送弹幕,弹幕上的内容会展现在大屏幕上面,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弹幕交流。弹幕教学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高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也应该引入弹幕的方式,但是这种创新对教育确实有启示意义。
教师在使用教材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应该把握两个要点。第一,考纲里面的词汇量最低要求,是要参加高考并想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第二,课程标准的3500词是最高限度。因此词汇的教学应当以考纲与课标为准,而不是以教材为准。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高考考点的准确理解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老师也应当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培养学生即使在有“生词”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看懂文章大意的阅读能力。
2. 指导和培养学生的词汇策略
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如果脑海中没有必要的词汇量,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记忆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并不是循序渐进的,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老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指路人,应当重视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记忆策略。高中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以老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记忆,取得理想的成绩。
结论:英语学习不论是对于要参加高考的考生,还是对于他们日后的工作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词汇学习正是为英语学习打下牢固基础,只有掌握词汇才能进而理解句子,阅读文章。如今高中英语教学诸多问题,高中英语教学应巩固教师创新意识,创造性使用教材,指导和培养学生的词汇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艺婷.高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闫雯.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策略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职英语 教学
作者简介:赵江涌,男,1978年01月出生,河北省鹿泉市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讲师,硕士。主研方向: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法。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pair曾说:“语言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因此,外语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知道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针对文化冲突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
中西方在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日常用语等方面的差异有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将这些作为教学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讨论。在语言层面,英汉隶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构成方面有着很大不同。英语属印欧语系,擅长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在语言表达上多用名词,叙述呈静态;汉语属汉藏语系,更注重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或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克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英语教师应当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教学,设置情景,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可以以对时间的理解为例来看一下不同文化下的时间理解:
(1)美国:Time is money;
(2)西班牙:跑得快死得快;
(3)巴西:五点时他会说正好2:14;
(4)埃塞俄比亚:如果等得太久,鸡蛋也会走路;
通过以上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看出:语言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离开特定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该语言的特定文化背景。明确这些道理对高职英语教师和学生来讲意义重大。
三、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语言知识传授,轻交际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强调“以实用为主”的教学思想。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忽略了这一点。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对西方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造成无可避免的交际失误。在现实教学过程当中,许多老师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片面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2、教材建设单一,课程设置千篇一律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带来的是高校招生规模的急速扩大,导致了高校教师数量、设备资源的增长比例不能同步实现,制约了教改的步伐。课程设置千篇一律,使得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创新能力的差异性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开发和培养。没有条件顾及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特点。与此同时,教材内容没有高职特色,而是以本科院校为蓝本,导致了教与学两张皮,专业结合不深,缺乏高职特色。
四、跨文化交际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Brown(1987)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文化学习与语言有效地相结合。中西方文化的较大差异,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英语教师应该多角度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把中西方文化差异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1、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为老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才。作为一门交流的工具,英语的主要功能是让人们掌握英语技能,因此应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避免单调乏味,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情景,采用听说结合、演说结合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还应该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还要注意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空间,通过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让他们在多彩的生活中,去体验英语,享受英语给大家带来的乐趣。教师要设计师生互动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着公共英語教学为专业服务的理念,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有机结合,形成“基础英语+行业英语入门+专业英语”的格局,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与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优质就业、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如语音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等来营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强视觉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人机互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一些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技能大赛等,为学生打造轻松、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
总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的重要性,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导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浅谈高中英语交际教学法与词汇教学】推荐阅读:
小议高中英语词汇教学10-09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11-16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技巧10-14
浅谈英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论文01-16
【免费下载】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论文)07-06
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2-07
浅谈PPT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7-20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反思09-26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