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进度报告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灾后重建进度报告

灾后重建进度报告 篇1

(4月30日-5月6日)

一、项目部建设情况

监理项目部:总监代表、土建监理师、安全监理师均到位。租用楼房一套设置项目部,正在组织项目部标化建设。

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五大员到位。由于场地限制,项目部暂时和住宿设置在同一层楼(达不到标准项目部建设要求)。

业主项目部:项目经理、质量安全员到位。借用县电力公司房间设置项目部。

二、本周形象进度

完成场坪挖方20%,总计完成60%。

三、本周重点工作:

1、召开第一次工地预例会,就项目部标准化建设、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工程建设目标、相关报表要求进行明确(由于无法确定施工、监理单位中标时间,因此将本次会议定为预开,并且不留存会议纪要)。

2、建立了日碰头、周协调、月分析总结制度,对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解决,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就由于变电站北侧水电站水泥搅拌站和水泥池未拆除,使得北侧围墙范围内无法进行场地回填和施工;由于东侧水电站辅助厂房未完工,使得变电站东侧挡土墙、护坡无法砌筑,场地无法回填事宜与明珠集团舟曲水电开发公司进行衔接、协商(4月28日召开协调会,5月5日现场查看)。

3、针对西侧、南侧安全隐患,由施工单位提出,监理、业主审核确定采取的措施:

(1)设置防重物及车辆撞击的混凝土柱(2)在南侧及西侧设立安全硬围栏

(3)在西侧、南侧基降后形成的斜坡面进行防滑处理

上图为设立安全硬围栏

上图为斜坡面防滑处理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东侧围墙由于水电站副厂房正在施工,副厂房南侧模板尚未拆除,且围墙开挖面又存放较多水电站材料,所以此处围墙尚未施工(于4月4月28日召开协调会,5月5日现场查看,水电站答复近期解决);

2、北侧围墙处由于有水电站水泥棚及砂石料场,所以此处围墙尚未施工(4月8日召开协调会,经协商明珠集团舟曲水电公司同意在工程开工后迁移,但截止目前未实施);

上图为变电站东侧围墙施工面 上图为变电站北侧围墙施工面

灾后重建进度报告 篇2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部委和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帮助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坚持科学重建和民生优先,灾区经济快速恢复发展、民生明显改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前夕,四川省统计局围绕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灾区群众就业、收入消费、住房等情况开展了系列调查,结果如下:

(一)就业规模稳步增大

灾区就业人数已逐渐恢复到震前水平,新增就业人员持续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底,6个重灾市(州)从业人员达1550.3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32.6%,比2007年末增加49.6万人,同比增长3.3%。

(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6个重灾市(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由震前(2007年末)的37:27:36发展到震后的34:30:36,优于全省45:24:31的总体水平。

6个重灾市(州)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下降,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末,6个重灾市(州)第一产业就业人员531.1万人,比2007年减少25.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463.1万人,比2007年增加52.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556.2万人,比2007年增加23.2万人。其中,成都、德阳和绵阳二、三产业大量吸纳就业,发展态势良好。

(三)就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灾区产业结构的重构,促使就业结构不断调整,就业资源配置日趋合理。6个重灾市(州)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在灾后重建中吸纳就业能力大大提高。

(四)就业形式更加灵活

灾区群众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呈现出多元格局。在帮助实现就业的157.6万受灾群众中,有13.9%是通过从事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0.6%是通过对口支援省(市)异地转移和项目吸纳就业,8.2%是通过领取失业保险金等多种途径实现稳定就业,还有一半多灾区群众借助政府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财税措施,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五)城乡群众收入呈加快增长态势

特大地震灾害给灾区城镇群众造成重大损失。灾区各级政府为稳定灾区形势,在出台一系列保岗位、保就业、保民生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和额度、筹集创业补助资金、实行交通费补贴、缓缴新办小企业社保费、加发工资、奖金、特殊津贴等措施,多渠道拓宽灾区群众收入途径,切实增加收入。震后近3年来灾区城镇和农村群众收入在震后相对较低水平基点上恢复性快速增长,增速均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随着灾后经济的振兴,灾区城镇和农村群众收入增长回归稳健。2010年前3季度,灾区城镇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13%,高出同期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农村群众人均现金收入增速为14.2%,高出同期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二、四个重灾县(市)调查结果

2009年7月,四川省统计局对6个重灾市(州)所辖的绵竹、江油、青川、汶川4个极重灾县(市)的692位灾区群众开展了专项调查。其中,按性别分,男性占63.6%,女性占36.4%;按户口类型分,农业户口占51.9%,非农业户口占48.1%;按年龄层次分,16~50岁青壮年劳动年龄群众占78.5%,51~65岁中老年劳动年龄群众占21.5%。调查结果如下:

(一)灾区群众对灾后重建经济社会发展广泛认同

调查显示,40.2%的灾区群众认为灾后重建期间,当地经济社会“有很大发展”,52.3%的人认为“有所发展”,仅4.3%的人认为“和以前差不多”、3.2%的人认为“发展较差”。

其中,各调查灾区县(市)的情况是:江油市有96.5%、青川县有95.4%、汶川县有90.5%、绵竹市有85.3%的灾区群众认为灾后重建期间,灾区经济社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发展。

(二)逾六成灾区群众对目前的生活质量表示满意

调查显示,5.2%灾区群众对目前的生活质量表示“很满意”,54.9%表示“满意”,34%表示“一般”,仅5.9%表示“不满意”。

当问及“对哪方面感到满意?”时,53.4%的灾区群众对目前“家庭和社会关系”表示满意,43.5%的对“政府公共政策及服务”表示满意,36%的对灾后重建期间的“自我发展”表示满意。

(三)灾区就业率达76.7%,超全省平均水平,“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

灾区各级政府综合运用各项就业服务措施和扶持政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成效显著。调查显示,灾区就业率达76.7%,超过2009年末全省76%的平均水平,95%的灾区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其中,绵竹市就业率为78.7%,江油市为85.9%,青川县为79%,汶川县为59.1%。

(四)逾九成的灾区群众满意政府就业援助工作

调查显示,灾区群众对政府就业援助工作总体认同度很高。有19.9%的被访者表示“很满意”,55.5%表示“满意”,20.8%表示“比较满意”,仅3.8%的被访者表示“不满意”。

其中,就业政策制定全面、落实良好、宣传到位成为灾区群众最认同的三方面就业工作,其满意度分别为60.6%、41.5%和41%。

(五)逾六成的灾区就业群众满意当前从事的工作

调查显示,有7.1%的灾区就业群众对当前从事的工作“非常满意”,58.3%的就业人员表示“满意”,30.5%的表示“一般”,仅4.1%的就业人员表示不满意。

当问及“目前的工作和地震灾害前的工作相比,哪个更好?”时,认为“目前的工作更好”的占48.1%,认为“以前工作更好”的占13.6%,认为“都差不多”的占38.3%。可见灾区就业群众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比较高。

(六)个体私营经济成为灾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在灾后重建系列经济政策的刺激下,灾区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成为灾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调查显示,灾后灾区群众通过自主创业、自主经营实现就业的比重最高,达到23.1%,有16.4%是通过从事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

(七)政府和对口援建省(市)企业提供的技能培训成为灾区群众就业培训的主体渠道

调查显示,接受过岗前技能培训的灾区群众中,72%是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20%是参加对口援建省(市)企业提供的(非)定向免费培训,仅1.5%的就业者是自己花钱上的培训班,其他培训渠道有6.5%。

(八)逾一半灾区群众家庭总收入比震前有所增加

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灾区群众家庭总收入较震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12.3%的被访者表示“显著提高”,42.1%表示“稍有提高”,22.3%表示“持平”,仅12.7%表示“稍有减少”,10.7%表示“显著减少”。

各调查灾区县(市)的情况是:江油市有69.5%、青川县有62.1%、绵竹市有44.7%、汶川县有33.3%的群众表示目前家庭总收入高于震前水平。

当问及“家庭总收入提高的重要原因”时,31.4%的灾区群众认为目前家庭总收入提高的最重要原因是工资性收入的增加,19.9%认为是经营性收入的增加,16.9%认为是外出打工收入的增加,14.5%认为是政府救济、补贴的增加。

(九)逾八成灾区群众家庭总支出比震前增加

调查显示,48.8%的灾区群众认为目前家庭总支出比震前“显著增加”,40.8%的表示“稍有增加”,6.7%的表示“没有变化”,仅2.2%的表示比震前有“稍有减少”,1.5%的表示“显著减少”。

各调查县(市)的情况是:江油市有92.5%、青川县有88.7%、绵竹市有88.6%、汶川县有87.8%的群众表示目前家庭总支出高于震前水平。

当问及“家庭总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79.4%的灾区群众认为是“物价上涨,日常基本生活支出明显增加”,61.9%认为是“地震房屋受损,重建房或购房支出增加”,22%认为是因“生产资料受损,重新购置的支出较大”。以上原因成为灾区群众家庭总支出增加的三大因素。除此之外,“自主创业投入较大”、“重新组建家庭花费较高”、“震后医疗费用支出增加”等因素也占了一定比例。

(十)灾区群众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

调查显示,通过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极大努力,71.7%的灾区群众现已住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化的城镇重建住房(安居住房、廉租住房、原址重建住房及镇乡群众自建、联建住房);26.6%的灾区群众已住进经修复加固,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住房;仅1.7%的灾区群众因正在装修新房或等待分配住房等原因,暂住在过渡性板房内,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住”的目标。

(十一)绝大多数灾区群众认为目前的居住条件比地震前明显改善

调查显示,68.4%的灾区群众认为目前的居住条件比地震前“明显改善”,17.9%认为“和地震前差不多”,仅13.7%认为与地震前相比”没有改善”。

当问及“对目前居住条件哪方面最满意?”时,排第一位的是“房子质量好、很安全,居住放心”,占到67.5%;第二位的是“面积大小合适”,占到38.3%;第三位的是“水、电、气均已开通,生活方便”,占到35.1%。

各调查灾区县(市)的情况是:江油市有74.5%、青川县有71.9%、绵竹市有67.7%、汶川县有45.6%的群众对目前的居住状况表示满意。

(十二)灾区群众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最高

调查显示,灾区群众在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两个险种上,参保意识较强,参保率最高。被访群众中,有86%参加了医疗保险;55.9%参加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率则比较低,分别只有9.3%和8.5%。灾区育龄妇女参加生育保险的比例更少,仅为2.8%。

(十三)逾九成灾区群众对未来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

调查显示,46.8%的灾区群众对未来几年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很有信心”、45.5%认为“较有信心”,仅5.2%认为“信心不足”、2.5%认为“没有信心”。

其中,各调查灾区县(市)的情况是:汶川县有95.9%、江油市有93.5%、青川县有90.8%、绵竹市有89.3%的灾区群众对未来几年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

(十四)健全社会保障和维稳物价是灾区群众最盼望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

调查显示,社会保障和物价维稳是灾区群众最盼望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分别占到64.2%和61%;其他依次为医疗卫生占52.9%,就业与再就业占46.2%,增加收入占42.9%,环境保护占42.3%,子女教育占39.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占37%。

三、启示

在灾后重建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之后,我们不仅取得了灾区民生工作的显著成效,更得到了有益的启示:一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度保证;三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激励灾区群众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四是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始终以实现、维护和发展灾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指导思想是确保灾后重建伟业获得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的力量源泉。

摘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民生状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09年7月,四川省统计局围绕就业、收入消费、住房等几方面对4个极重灾县(市)绵竹、江油、青川、汶川的692位灾区群众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自地震以来,在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灾区干部群众振奋精神、积极自救,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灾区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灾后重建学习报告(范文模版) 篇3

杨碧璇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2014级,四川 成都 610065,2014141473194)摘要:破坏性地震会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就成为一个很关注的问题。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本文根据四次讲座内容进行大致描述,并发表心得体会

1.引言

地震原理地震是由于地面的运动,使地面上原来处于静止的建筑受到动力作用而产生强迫振动,因而在结构中产生内力、变形和位移。经过简化后模型的动力学分析,即一次次的震害分析进行修正、补充,得到一些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机理及破坏形式,提出了一些建筑物抗震的计算方法及设计的基本原则,使地震的危害降到最低

破坏性地震会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目前,每年全世界由地震灾害造成的平均死亡人数达8000-10000 人,平均经济损失每次达十亿美元。尽管如此,地震造成的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主要却是由建筑物的破坏所引起。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就成为一个很关注的问题。

2.各部分内容及感想

2.1第一次讲座:灾后重建和工程调研(李碧雄)

李老师对汶川8 O级特大地震导致大量教学楼严重破坏或完全坍塌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了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教学楼的震害特征和震害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缺乏必要的整体连接措施;建筑体型不对称加剧了地震中建筑的倾倒。建议高烈度地区的框架结构教学楼应重视剪力墙的设置,砌体结构的窗间墙采用组合砌体:合理的建筑平面布局方案是提高教学楼抗震能力的重要途径,并重视对建筑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通过学习我可以了解到,砖混结构中,以大开间、大开窗、外走廊等建筑样式的震害最为严重。不少地方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造的砖混结构房屋中较多地使用了大开间、大开窗、外走廊等建筑样式。当时的抗震规范没有在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上提出更多要求。再加上大量与墙体连接不充分的预制空心楼板,使砖混结构的整体性受到影响。这些结构建筑在重灾区普遍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是整体倒塌。砌体混合结构形式的建筑,在重灾区普遍损毁严重。无论是底部框架砖混的竖向混合结构还是部分框架部分砖混的水平混合结构,由于刚度突变、传力途径复杂和变形能力不协调等因素,大量此类建筑受损严重。框架结构中,出现了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受到破坏的现象。震害调查显示,此次地震中,部分房屋的一些框架结构的破坏体现为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受到破坏。灾区的不少厂房、库房的排架结构由于跨度大、屋架重、柱间连接薄弱,加上年久失修等原因,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垮塌较多。农村自建房在重灾区受灾情况十分严重,倒塌现象普遍。上世纪90年代前,农村自建房大量使用砖瓦、木头等简易材料。由于由于缺乏相应的建造技术,再加上砌筑墙体的黏合材料强度差,一般情况下也没有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因此震害十分严重,倒塌普遍。木结构房屋和轻钢结构房屋在此次地震中损坏较轻。木结构采用榫卯进行连接,榫头在榫卯节点处可轻微转动,具有“柔性”连接的特点;柱根直接放在柱基石上,水平震动时柱根可在柱基石上轻微滑动;厚重的屋盖通过穿斗或斗拱的连接方式与内柱、檐柱体系连成一体,保证了木结构房屋的整体性。木结构的这些特点使得重灾区的木结构房屋除有不少屋面瓦脱落外,多数房屋损坏较轻。2.2第二次讲座:汶川地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震害分析(张新培)

四川汶川地震导致众多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张老师根据都江堰、绵竹、茂县、江油、彭州、成都、崇州等地震灾区共86幢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资料,按房屋所在地不同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类,对该类房屋的震害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统计数据,得出了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薄弱部位,分析了其震害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改善框架房屋抗震性能的措施,可供今后指导框架结构房屋的设计和施工参考。

在讲座中 运用大量的图片,以及表格统计分析,运用数据事实具体对框架结构在抗震方面的受力薄弱环节以及破坏的方式和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且针对类型的不同处理方式的建议,对我们未来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讲座中指出框架柱两端震害出现比例最高且柱头震害比例及严重程度均大于柱脚。筋是导致框架柱两端损坏的主因,其次为混凝土。箍筋原因可分为两种:其一是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均匀,局部箍筋间距过大或未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加密箍筋,其二是箍筋锚固不足。对框架梁而言,第二、三层楼盖框架梁是薄弱部位。框架梁端损坏以混凝土开裂为主,其表现为梁端的斜裂缝与U形裂缝且主要为斜裂缝。此类损坏是由局部构造不合理引起,梁中部斜裂缝则由于梁下填充墙的设置改变了梁局部受力,使梁跨中与两端受力不均匀。

讲座中特别提到的框架楼梯以及附属部分的破坏分析十分有价值。由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中未将楼梯纳入框架作整体抗震分析,构造上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未明确其抗震要求。因此,楼梯实际上是未进行抗震设防的。考虑到地震中楼梯是最重要的避险通道。因此,设计中应得充分重视。目前,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已明确将楼梯纳入框架作整体抗震分析,但未明确其抗震构造措施。

2.3第三次讲座:岩石、混凝土破裂过程研究及光学信号特征分析(钟声)

岩石破裂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非线性的演化过程。研究岩土工程材料的破裂过程,对揭示材料破裂过程的宏观非线性力学行为,评价岩石以及岩石工程的安全状态,了解岩土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及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根据老师介绍,正岩石的破坏过程,在本质上是内部微破裂萌生、扩展继而贯通的过程。在扩容过程中,岩石中一部分贮藏能量会以弹性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即声发射。近来,更多地研究表明,声发射信号作为一个时间序列,其包含着丰富的岩石内部状态演化信息,对声发射信号进行解构、研究,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了解、判断岩石内部裂纹演化过程,甚至有可能捕捉岩石破坏的前兆信息。如果尝试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对声发射信号特征进行解构分析。由于岩石和岩体中非均匀性的存在,很容易产生不对称破坏。一旦涉及到不对称性的破坏,几乎所有的二维破坏问题都变成了三维破坏问题。一方面,岩石介质是非透明材料,给岩石内部三维裂纹扩展和试件破坏观测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即使对于均质材料,经典断裂力学在三维破裂中遇到数学的困难,而对于极不均匀性的岩石介质的破裂问题还更难通过解析理论进行准确的描述。另一方面,在实验室的三轴试验中,因为试件制作以及加载条件的困难,往往采用伪三轴试验代替真三轴试验。数学理论上的复杂性、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观测试验条件和技术的限制,都给岩石三维破裂过程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有限元方法仍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之一。以往数值模拟分析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初始应力场变形场或者最终受力结果,随着计算环境的改善和实际问题的客观要求的发展,岩石破裂过程分析正在转向整个结构和一个发展过程的全程模拟。

2.4第四次讲座:屈曲约束支撑体系的应用(熊峰)

屈曲约束支撑体系是一种新型的钢结构耗能支撑,整个体系的中心在于芯材,它一般是用屈服点比较低的钢材料铸造而成的,这种结构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达到耗能的效果,同时为了不让芯材在受压的时候整体都变得弯曲,芯材就被放置在一个特制的钢管套中,并将混凝土和砂浆灌注于钢管套中,起到定形和加固作用,这就能够使芯材在受拉和受压的时候都可以达到一定的屈曲程度。在灌注砂浆或混凝土的时候,通常会在芯材和砂浆之间设置一层无粘结性的材料,或者空留出一层比较狭小的空气层,这是为了有效降低芯材受轴力时传给砂浆或者混凝土的力,当然,尽量消除这个传力能更有效地提高支撑的承载力,使得整个支撑结构在受到重压的时候也能达到完全的屈服,受压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保持相当的数值,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的支撑结构受压屈曲的不足之处,提高了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支撑的滞回曲线达到饱满的状态,抗震性能明显增强。

屈曲约束支撑体系在实际应用中有其它框架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遇到小震的时候,屈曲约束支撑框架明显比抗弯刚框架的弹性刚度要高出很多,容易达到规范的变形要求。二是在遇到强震的时候,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相较传统中心支撑框架具有更强和更稳定的能量耗散能力,这关键在于屈曲约束支撑具有受拉和受压屈服性。另外在抗震加固中,屈曲约束支撑体系的地基费用也比传统的支撑体系框架便宜很多。同时,屈曲约束支撑体系的钢材总用量也比其它框架结构的用量低很多,非常经济便捷。三是在安装方面,屈曲约束支撑体系是用螺栓连接到节点板上的,省去了现场焊接和检测的步骤,容易操作,方便实用。四是屈曲约束支撑在遇到大震遭受严重损坏后,支撑构件可以进行更换。同时由于支撑的刚度和强度非常容易调整,这就使得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设计比较灵活,且种类比较齐全。

随着建筑物的层数越来越多,人们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屈曲约束支撑体系不仅能够达到建筑物所要求的抗震系数,还能降低震后的维修费用,这有赖于它独特的设计方法。一般的支撑框架结构在强烈地震中,支撑体系和梁、柱结构都会受到严重破坏,而且无法修复,建筑物只能报废。但是屈曲约束支撑体系却能够在强烈地震中进入塑性进行耗能,另外的主体结构或是保持弹性状态或是也进入塑性耗能,所以屈曲约束框架的整体变形量比其它的框架结构要低很多,震后的建筑物还可以进行再利用,只要取下损坏了的屈曲约束支撑更换新的即可。

3.学习心得

3.1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

3.1.1建造结构所用的材料及施工质量

这个因素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容易被人们忽视。对于材料而言,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地震对结构作用的大小几乎与结构的质量成正比。一般说在相同条件下,质量大,地震作用就大,震害程度就大;质量小,地震作用就小,震害就小。所以,在建筑的楼板、墙体、框架、隔断、围护墙以及屋面构件中,广泛采用多孔砖、、加气混凝土板、空心塑料板材、瓦楞铁等轻质材料,将能显著改善建筑的抗震性能。

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施工中造成的材料性能和截面几何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砂浆强度、混凝土浇筑质量以及延性构造措施在施工中的变动等施工质量问题,对实际结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3.1.2建筑物本身的设计

建筑物如果平面布置复杂,致使质心与刚心不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扭转效应,则会加剧地震的破坏作用。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中有不少这样的震害实例。台湾921 地震中,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结构平面不规则,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严重扭转效应而破坏倒塌,同时撞坏相邻建筑上部的阳台。抗震设计中,要求结构平面布置尽可能地使结构的刚心和质心相一致,以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的扭转效应,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抗震墙或框架柱承载力的验算。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结构重心尽可能的降低,出屋面部分如屋顶的女儿墙、水箱间等,由于根部与下部结构连接薄弱,刚度突变,受鞭梢效应影响严重,在地震时容易率先破坏倾倒;另外,其地震作用通过周边的屋面结构传至下部结构,如屋面结构刚度不够时,在突出屋面结构的下部一定范围内破坏相对集中。

3.1.3建筑场地

地震造成建筑物的破坏, 情况是各种各样的。其一,由于地震时的地面强烈运动,使建筑物在振动过程中,因丧失整体性或强度不足,或变形过大而破坏;其二,由于水坝倒塌、海啸、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所造成;其三,由于断层错动、山崖崩塌、河岸滑坡、地层陷落等地面严重变形直接造成。前两种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治,而后一种情况,单靠工程措施很难达到预防目的,或者代价昂贵。

3.2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建议 3.2.1对旧有建筑进行加固行动

建成于七十年代前后的建筑物,限于当时的具体条件,基本上都没有或者很少考虑抗震问题,很多房屋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基础沉降、墙体裂缝、倾斜、面层剥落等现象或隐患,其中部分建筑已影响使用,甚至出现危房。鉴于拆旧建新投资费用较大,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充分利用原有旧房,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进行加固,对部分部位及构件进行修缮,以满足抗震设防目标,是十分必要的。我国人口众多,地震灾害频繁,因此多途径研究探索既有建筑物的抗震改造加固方法,以满足不同的改造加固要求,对工程结构抗震具有积极的意义。

3.2.2研究开发更为合理的结构形式

乡镇灾后重建工作报告总结 篇4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直相关委局密切关注,特别是财政、民政部门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乡党委、政府按照“自力更生为主,争取扶持为辅”的原则,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妥善安置灾民,切实加强卫生防疫、社会稳控等方面的工作,使全乡的灾后重建工作及时、有序、有力、有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现将我乡灾后重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已紧急发放救灾粮款137万元,对急需救助的群众实行了临时生活救助。

二、我乡于7月3日受灾以来,倒房166户436间581人,造成严重危房1076户4094间。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35户(其中发放帐篷150顶,用彩条布搭建临时窝棚97个,在村部、学校、投亲安置188户)。进入灾后重建以来,我们对倒房户进行详细统计,根据实际情况,全乡共有126户327间需要分散建房,40户109间需集中安置。截止9月29日,原址重建的126户现已动工89户,已建成6户,购房10户。剩余21户由于道路不通无法购料,现在道路正在抢修。根据我们现在的进度,除道路不通的农户,其他80%的原址重建户于11月20日可全部竣工。

三、由于我乡因灾造成的危房,涉及户数多,损坏严重,加之群众居住分散,修缮难度大。目前仍有大部分危房户现仍在亲属或帐篷中居住,严重影响了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村对危房户逐一排查,并安排进行加固、除险、修缮。保证10月底全乡危房户安全入住。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我们的措施是:

一是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民政的副乡长及其他乡领导为成员的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民政、城建、土地、财政、扶贫等相关单位参与。各村也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相应组织机构,强化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明确具体的责任和任务,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实行领导包村,乡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对于两个集中安置点,分别明确有一名党委副书记和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抓协调,抓进度。现征地工作已基本结束,规划设计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有望于年前结束。针对分散建房户,由乡长和主抓民政副乡长专门负责,包村乡干部驻村包组,村 干部包户,给重建户协调联系建筑队,帮助解决建房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使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灾后重建进度报告 篇5

关于请求解决灾后重建资金的报告

芦溪县财政局:

6月23日18时至6月24日18时,我镇遭遇连续二十多个小时的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造成水库山塘河流水位猛涨,形成洪涝给我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镇目前正处于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的关键时期,此次洪灾对我镇农业尤其是一次重创,使得大量水利设施不能正常运作,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洪灾发生时动员广大干群积极参与抗洪救灾,洪水消退后当即组织全镇干群开展生产自救和设施修

复,力将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但此次洪灾的损失实在惨重,灾民的安置和各类设施的重建需投入大笔资金,而镇财力十分有限,现特呈文报告,恳请贵局帮助解决灾后重建资金20万元为感。

二0一0年七月八日

主题词:

洪灾 重建 资金 报告

芦溪县银河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7月8日印发

灾后重建安全先行 篇6

地震不可掌控,甚至还不能准确预测。但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将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严格说来,地震过程中房倒屋塌而掩埋生命,就属于次生灾害,因为它不同于地震导致的地陷、地裂、山体迁移等直接吞噬生命财产。而房屋建筑的安全是人类可以掌控的。下面笔者结合灾后重建,从房屋建筑的前期规划、选址、环境、建筑形式、建设速度、避险场所和抗震研究等方面阐述如何更好的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可靠性,达到安居的目的。

城市规划与安全

通过这次地震教训,对我国城市规划行业有了一个很大的触动,这就是,今后城市规划一定不能再将经济指标列为首位,而要将安全防灾放在城市规划的首位。目前多数城市规划的做法是,先做完城市的发展规划,再做城市防灾规划,这是本末倒置的。在规划过程当中,要把安居概念提到首位,在这里面,安居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安全;二是安心。

据有关媒体介绍,“安全性”已被列为此次汶川大地震重建城市规划的第一位。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我国今后城乡规划工作中,应当坚持自然灾害一票否决制,在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区千万不能建设新的城市,这需要通过规划立法解决,需要通过规划的强制性手段进行杜绝。我们还希望看到的是,保证了建设前期规划的安全性,也就保证了住房建设龙头的安全性,同时也就保证了住房建设后续一系列工作的安全性。

选址与安全

城市发展必须从选址开始就进行安全性评估,在此前提下再考虑城市布局、规模等问题。灾后重建的选址首先要考虑到地区地质条件的稳定性,要尽量规避可能发生的包括地震在内的地质灾害。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我国有30%的国土处在地震带上,地震是不可避免的,但损失是可以减小和避免的。中国有条件采取“免震”措施,因为中国70%土地是没有地震的,我们可以往这一些地方迁移。

灾区目前由于大量人员死亡、牲畜死亡,尸体腐烂,很容易引发瘟疫。现在大量受灾群众还生活在当地,很容易感染。另外,由于大量使用敌敌畏消毒,严重污染水源、空气。震区现在还在发生余震。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否还有地震呢?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专家们还指出汶川地区为地震带,正处于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挤压的前沿,极不稳定。在这里重建,无疑要加大抗震的成本。而隐患仍然存在。

唐山的灾后重建工作存在“受当时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所限,灾后选择了原地重建,有些地区没有完全避开地震断裂带;没有对地震遗址实行完整保护;城市规划设计总体水平不高”等三大遗撼。

对自然条件恶劣的乡村居民由政府统一规划迁移至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实施移民重建。对于有些地质构造不稳、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枯竭、地理封闭、难以持久发展的地方,不是原地重建,而是另择新址,重画蓝图开发建设,整体或分散移民,这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建议。重建要顺应、敬畏自然,不能再推崇“人定胜天”、与自然抗争的精神,面对不宜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该退的退,该避的避,该弃的弃。

所以笔者建议在选址上,一定要把当地重建与适当迁移相结合,保证安全选址,保证安全重建,保证灾区民众重获安全新生。

环境与安全

有媒体报道,汶川大地震共产生3亿吨建筑垃圾,超过中国1年产生建筑垃圾的总和。处理汶川大地震中遗留下来的大量垃圾和废墟,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这里面既要处理好埋在废墟下面人的问题,还要处理垃圾防疫问题。日本的办法是将垃圾扔到海里,填海造地。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防疫的措施安全、废墟的处理安全、建筑垃圾的安全利用呢?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灾区民众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呢?建筑垃圾的处理首当其冲。一般来说,处理垃圾的优先方法是填埋,但灾区目前呈现的人地矛盾日趋紧张,此方法在灾区来说不是上策。

笔者建议:对建筑垃圾进行可再生利用,可再生利用建筑垃圾最关键的又是做好垃圾分类。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合理计划。所以说,震后垃圾资源化利用,不但是对中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的检验,更是一次全面提高,还是保障灾区民众安心安全地享受居住环境的大前提,是决不能掉以轻心的重要环节。

建筑形式与安全

首要一点是建筑形式要有利于抗震。在建筑形式上,城乡建设不能千篇一律,城有城的反映,乡有乡的状况,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还要充分的利用劳动人民多年积累,利用自然之力为人类安全生存服务;还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就地取材;对抗震极为不利的建筑形式,用业内的话来说,极不规则的建筑形式,包括平面的不规则建筑形式,我们要慎而又慎,违背自然规律的房子不能建;重建还要科学设计,要采用抗震的形体、科学的结构、轻型安全和节能环保的外墙材料,避免倒塌和人员疏散时坠落伤人。

据了解,抗震每提高一度,房屋造价差不多提高20%以上。从建筑学角度讲,形式和结构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把地基基础、建筑外型、建筑细节、结构形式、结构细节、建筑材料这些关系处理好了,建筑就会非常抗震、非常节约、非常安全、也非常美。我们期待这样的结果,尤其对于灾后重建。

建设速度与安全

根据统计,2007年四川全省全年竣工的居民住宅面积为254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建房开发速度,要使现在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全部从帐篷、活动板房等临时性安置住所住进自己的新家至少需要5年。灾区居民住房安置的任务之艰、时间之紧、困难之大,足可想象。灾后居民住房的重建,究竟该取怎样的思路?受灾群众急切盼望早日搬进新的家园。速度,此刻还有什么比速度更重要?但是,我们还是要冷静一下,为了建设更加美好坚固安全的家园,我们宁可牺牲一下进度,也不要草率地出台让未来留有更多遗憾的规划和设计,也不要卤莽地建设让未来留有更多安全隐患的施工工程。我们不仅要为受灾群众提供漂亮坚固的家,公用基础设施配套等也要相应跟上。

这次地震,让我们明白,住房,绝不仅仅是“住”!住房,不仅要让居住的人遮风避雨、休憩和生活,更要为居住其中的人提供一份长久安全的坚强保障。过去我们的建筑安全标准较低,是因为不少历史因素,是受制于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其实很多简易常规并不费钱的建筑安全技术,只要在农村中推广开,就可以在灾难到来的时候救很多人的命。笔者建议:灾后重建也应当像重视城市房屋那样重视农村房屋安全,要大力推广安全建筑技术,更要强制施行每栋房屋的最低安全标准。有一点应该明确,无论农村居民自己分散盖房,还是政府委托城市专业开发公司的集中建房,各级政府都有权力也有义务对每套住房的建筑质量、安全情况加以规范保障并具体指导落实到位。

避险场所与安全

让我们来假设一下,这次地震发生的地方是人口相对稀少的汶川这样的小城市,如果发生在北京、上海、成都等这样的大城市,我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所以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共应急避险机制,建立公共应急避险场所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笔者认为:除了加强国民的应急避险教育和整体社会应急避险体系的建立,我们还要有意识的建设和提供应急避险场所。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超前,它把城市里面的公园、学校作为应急避险的首选场所。灾后重建的时候,针对城市的规划设计一定要把应急避险场所考虑进来。我国原来对医院抗震设防标准要求很高,但是学校的抗震标准还不够。因此,学校的抗震设防标准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争取把以后学校的建筑变成灾难发生以后的“避难所”。”避难所”是灾后我们最后的“安全岛”。

抗震研究与安全

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抗震理论:现行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建筑结构体系,是与地震冲击波相对抗、硬抗的捆住地震内力的结构体系。从结构动态平衡的根本原理来分析,这种与地震力相对抗的结构体系的静态平衡在地震中完全破坏了。也就是说,现行的建筑结构体系,只能满足静态状况下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当地震爆发时,建筑结构内力的静态平衡被破坏了。这就是现行建筑结构体系抵抗不了地震冲击破坏的根本原因所在。现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没有寻求建筑结构与地震冲击波的动态平衡关系,只是加大了建筑结构的刚变,使其增加了对地震冲击力的对抗力,而目前获得国家专利的刚柔性隔震、减震、消震建筑结构体系理论,寻求的是建立与地震内力相适应的释放地震内力的建筑结构动态平衡体系理论。它的原理是将地震冲击波,冲击建筑物基础的传力通道,有效的全部隔断。即在建筑物四周一定范围内,沿基础底面到地面的部分,设置了消震装置,将地震爆发时,地震冲击波从任何方向冲击建筑物而导致基础的破坏,完全分离隔断,又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了隔震、减震装置,从而又将地震冲击力传给上部建筑物的传力通道给切断了。因此,能大大降低地震给建筑物造成的破坏,从根本上提高了建筑物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

笔者建议:我国政府部门及学术权威研究机构是不是拿出人力财力和物力,将抗震理论重新整理归纳,吐故纳新,重新编写抗震规范,重新编写专业教科书。试问一下:如果众多科技人员赖以谋生的抗震理论都是错误的,规划设计从何谈起?抗震防灾从何谈起?灾后重建从何谈起?民生安全又从何谈起?

灾后重建进度报告 篇7

【发布日期】1998-09-28 【生效日期】1998-09-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委关于

灾后住房重建工作意见报告的通知

(附报告)

(黑政办发〔1998〕60号1998年9月28日)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省建委《关于灾后住房重建工作意见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灾后住房重建工作意见的报告

省政府: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我省嫩江、松花江流域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沿江村镇和群众住房受到严重破坏,全省有157万间房屋倒塌或损坏,近百万人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抓紧解决灾民安全过冬问题和做好灾后重建家园工作,对稳定民心、稳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视察我省灾后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建家园的战略部署,切实把灾区住房建设列入当前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目前,我们组织省住房建设组成员单位就我省灾后住房重建工作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我省灾后住房重建工作的意见,现报告如下:

一、一、灾后住房重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灾后住房重建工作要以确保灾民安全过冬为目的,坚决贯彻生产自救的方针,坚持以自力更生、互助互济为主,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做到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主要原则: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设要有新的起点,避免简单复原。一是把应急安置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全力以赴做好灾民过冬安置和全面复建工作;二是灾后重建要和保护生态环境、撤离行洪区域、防洪治涝结合起来,实现长治久安;三是住房重建要和加强土地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四是住房重建要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型小康村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面貌改变,为推进农村奔小康创造条件。

二、二、灾后住房重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灾后住房重建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采取应急措施解决好灾民过冬住房问题;第二步,用2至3年的时间全部完成重建家园的任务。

第一步计划目标:入冬前对全省损坏的75万间房屋力争修复60%-70%、50万间左右;对倒塌的82万间房屋力争重建15%、12万间左右,其中新建砖房实现10%,新建砖土混合结构房屋5%左右,安置部分灾民过冬。对年内无法进新房的灾民,通过3个途径安置:一是搭建临时住房和简易住房,采取建土仓房、干打垒、地窨子等方式建部分安置房,统一规划,先建附房,后建主房,安置灾民1/3以上,解决入冬御寒燃眉之急;二是动员没有受灾的县镇、乡村,利用空闲的公企用房、仓库、俱乐部和村民住房等安置1/3左右;三是动员灾民投亲靠友,安置1/3左右。

各地建设部门要对修复房屋及时进行技术鉴定,提出修复加固方案,确保修复住房安全。

第二步计划目标:今冬全部完成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设计任务,做好住房重建所需建材储备。从明年起,大规模组织灾后复建工作,争取用2至3年时间,按照灾后住房重建的总体规划,全面完成恢复、重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任务。各地要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分步达标。

三、三、为灾后住房建设提供优惠政策

凡属灾后重建的房屋,原则上免收各种建设收费。对修复和新建住房的农户,免收土地管理费、土地登记费、房屋所有权登记费、墙体材料开发费、散装水泥基金、工程质量监督费、城市规划管理费等等。

对因房屋倒塌和损坏需要重新购置住房的,免征契税;需要修复的,可按规定报批,免征房产税;对易地重新建设房屋且不超过规定的宅基地标准的,免征耕地占用税;村屯整体搬迁要做好规划,需占用耕地的、土地部门要给予支持,按规定报批,免收所有费用。

用于重建的水泥、钢材、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其出厂、批发、零售价格应稳定在今年8月10日的价格水平上,如需提高,便由生产经营单位向当地物价部门申报,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超过8月10日的价格水平。对迁出泄洪区或并入中心村的村屯涉及的选址、电力增容、土地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有关部门应积极予以支持。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简化手续,提供高效服务。

四、四、强化灾后建房的保证措施

(一)规划先行,加强规划设计指导工作。灾后住房重建必须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步骤进行。认真吸取洪灾带来的惨痛教训,必须从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出发,逐步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思想,进行我省村屯的住房建设。水毁的村庄和倒塌房屋,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不能原址、原样重建。规划的起点要适当高些,既要考虑到增强抗灾能力,又要考虑到道路、供水、排水、环卫、绿化、学校、卫生等各项基础设施的逐步配套,并相应调整农村的燃料结构,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小康村和小城镇的指导思想,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二)加快移民建村和移民建镇的选址工作。灾后重建家园工作要贯彻朱

灾后重建先进个人 篇8

王茹云,女,中共党员,出生于1983年,毕业于甘肃省财会学校,1994年参加工作,现为秦许乡副乡长。

2012年5月10日的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撕裂了秦许秀美的山山水水,撕裂了无数人的心,秦许大地遭受重创,满目疮痍的大地和一幕幕惨不忍睹的场景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然而坚韧顽强的秦许人民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生命壮歌,以大无畏的气概在废墟之中缔造了“万众一心、抗灾自救、恢复重建”的秦许精神。在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群体和优秀儿女,演绎着无数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其中也不乏在无名战线和平凡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奉献者,他们更多的是默默无闻,但他们无私奉献的汗水浇灌了秦许灾后的这块热土。王茹云就是在恢复重建中履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在平凡的身影中折射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足迹 默默无闻图奉献,辛勤耕耘留芬芳。

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到抗洪救灾第一线

洪水肆虐之后,秦许乡桥上村面目全非,无电无水,通讯中断,灾民最缺的是饮用水和食物,而更需要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给予他们信心!做为乡党委成员,王茹云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无比的爱心,无言地行为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从帮灶到安抚群众;从防病

清淤到灾情调查;从抢修基础设施到组织群众生产自救,二十多个日日夜夜,她没有踏踏实实地睡觉,没有吃过一顿象样的饭菜,详实的桥上村灾情资料出来了;3公里水毁村道陆续修复了;100余亩的秋杂粮抢栽抢种面积落实了。她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群众由衷地说:“有王乡长这样的干部领着,我们没啥说的,政府又为我们想起的这样细致周到。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搞好恢复重建,少给党和政府添麻烦!”

把灾后重建落实到受灾群众

2012年6月,刚从救灾第一线撤回的王茹云又匆匆奔赴新的战场,她要把抗洪救灾的一个重大措施——灾后重建落实到受灾群众。

灾后恢复重建给秦许人民注入了一剂抗灾强心针,乡村干部这一次肩负重任出发了,王茹云同志主动要求前往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桥上村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涉及群众利益广,稍有闪失就会使国家利益受损,群众产生强烈意见。这些问题并没有吓倒她,她也没有向领导提出任何要求,积极投身于基层,扎根于群众,采取集中入户,地毯式排查,三榜公示定案三步走的措施,踏遍桥上村6个自然村,她和乡村社干部如期完成核实任务。共确定重建户84户,加固维修户156户,给群众和政府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然而在这份满意的答卷中却浸透了王茹云同志

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为了把灾后重建政策落到实处,把这项惠及灾民的阳光工程办好、办实,王茹云从不叫苦叫累,作为副乡长,她从不计个人得失,经常牺牲节假日,忘我工作,不辞辛劳,这其中的苦和累是不言而喻的,每同志们关心地问她:“你这么辛苦,身体受得了吗?”但她总是默不作声,只是微微一笑,好像永不知疲倦,总是那么精神抖擞。目前已到9月中旬,眼看到灾后重建竣工之日,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既要督促进度,按时入住,又要按时拨付建设资金。”工作量之大,责任之重是难以想象的,但她却毫不畏惧,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舍弃对丈夫和儿子的照顾关怀,不分昼夜忘我工作,把灾后重建的大事放在第一位。领导曾有几次善意的提出把这些工作让别人分担一部分,都被她拒绝他。她说:“辛苦一点没关系,请领导放心,就是不睡觉,我也要按时保质保量地督促按时完成重建任务!”

把党员的形象树立在群众当中

王茹云是个平凡的人,但她的思想却并不简单,他的案头常摆入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理论》这样的一般年青人感到过时而索然无趣的大部头哲学著作,也常常可以看到她品味针对时局的各种新方针、新政策,这些貌似无味的文字在她眼里就象风味各异的一道道大菜,时常被她记在心里。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对于党员的称号,她有着简单而质朴的理解“先锋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是一名普通党员的根本!”她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做的,认真扎实的作风,为秦许乡广大干部树了一面旗帜。

“当政策的宣传员,当百姓的传话简”是她这个党员桥梁作用的具体表现。在工作中,她始终以维护大局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寻找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总可以看到她不厌其烦的给群众宣传上级政策,和群众探讨政策。碰上某些所谓的“钉子户”,她不是使用简单粗暴方法强迫群众接受,而是放下干部架子,对这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他们交朋结友,认真解答疑问,把政策用浅显易懂的解说讲透,解开百姓心里的团,当个明白人,使工作顺利开展。

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抗洪救灾的紧要关头,无论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还是在恢复重建的大潮中,王茹云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淡薄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尤其是在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的艰难时期,总是不怕困难,自高奋勇地战斗在一线和最基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再建一个新秦许的奋斗目标,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

上一篇:基础的方案下一篇:爱你,很简单爱情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