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饶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共4篇)

上饶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篇1

饶房发[2009]16号

关于举办“物业服务企业经理岗位培训班暨从业人员

继续教育培训班”的通知

各县(市)房管局、各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 根据国家建设部教培(96)41号《关于实行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管理员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的通知》和教培(98)24号《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证书管理办法》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管理员实行持证上岗,必须取得由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和住宅与房地产业司联合颁发的岗位证书方可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建设部对岗位证书实行动态管理和复检验证制度,每三年进行一次继续教育,经复检验证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为了切实加强我市物业管理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我市物业管理水平。经研究决定,邀请全国房地产行业培训中心来我市举办“第七期全国物业服务企业经理岗位培训班暨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现将具体培训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经理岗位培训:2009年4月21日—4月26日。继续教育:2009年4月21日—4月24日。4月21日全天报到。

二、培训地点

上饶市溢洲商厦中山国际饭店(上饶宾馆斜对面)。

三、培训对象

经理岗位培训: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各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经理、工作人员及有志于物业管理事业的其他人员。

继续教育:已取得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管理员岗位证书即将或已经满三年的相关人员。

四、培训内容

《物业管理基本制度与政策》、《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物业经营管理》、《物业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等。

五、培训费

经理岗位培训:1060元/人(含教材、学杂费、证书费)。继续教育:600元/人(含资料费、培训费、验证费)。参训人员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六、其它

经理岗位培训:报到时每人带2张一寸免冠照片及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1张。

继续教育:培训报到时带《全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原件及身份证复印件1张。

请各单位在接通知后于4月18日前将培训人数和名单报市房管局物业管理科。

联系电话:8207065

传真:8207065

联 系 人:徐向晟

2009年3月30日

主题词:物业管理培训班通知上饶市房地产管理局办公室2009年3月30日印发

上饶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标本来源

上饶市人民医院 (国家级哨点医院) 收治的发病3 d以内的流感患者的鼻咽拭子[2]。每周标本采集例数10~15例, 置于4 ml p H 7.4的无菌eagles采样液中, 标本温度控制在4℃左右, 并于24 h内上交至上饶市疾控中心检验科PCR实验室集中检测。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为ABI 7300荧光定量PCR仪;采用美国QIAGEN Viral RNA Mini Kit进行流感病毒核酸RNA的抽提;实验用试剂盒均由上海硕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主要用于季节性流感H1、H3, B型流感的检测。国家流感中心向实验室提供甲型流感通用引物和探针 (INFA) 、猪流感通用引物和探针 (SWINFA) 、甲型H1N1引物和探针 (SWH1) 。

1.2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对每份标本进行多个类型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 主要包括季节性H1、季节性H3、B型、甲型H1N1。其中季节性H1、H3以及B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遵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甲型H1N1分别用甲型流感通用引物和探针 (IMFA) , 猪流感通用引物和探针 (SWIMFA) , 甲型H1N1引物和探针 (SWH1) 进行三对引物检测。即根据核酸自动提取仪说明方法抽取RNA, PCR按25μl体系, 引物和探针2μl, H2O5μl, master 12.5μl, tag酶0.5μl, RNA模板5μl, 并经扩增仪扩增。反应条件应符合在45℃环境下10 min逆转录, 再经95℃环境下预变性15 min后, 依次进行38个循环 (均为95℃15 s、60℃1 min) 。

2 结果

2.1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概况

2009~2012年, 流感患者鼻咽拭子标本共计1248份, 其中阳性146份, 阳性检出率11.7%。146份中, 季节性H1 4份, 占0.32%;季节性H3 65份, 占5.2%;B型流感41份, 占3.2%, 新甲型H1N1 36份, 占2.9%。

2.2 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分布

2009~2012年三年除2011年5月外各月均有流感核酸阳性检出, 其中1~2月检出率最高为23.5%, 另年底的11月与12月检出率17.1%。说明了高峰时段在冬季与春季。但是在夏季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行。这样的情况与其他城市的情况略有出入[3]。依据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年龄的分布情况, 可见所有的年龄组都发现了阳性反应, 其中高发年龄段为3~7岁, 阳性率33.2%。主要原因是年龄段人群免疫力低下且又开始适应集体生活, 很容易形成交叉感染。在146例阳性中, 男性80例, 女性66例, 男女之比为1.21:1。

3 讨论

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可以显示出在本市全年都会发生流感流行情况, 其中本市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季节性甲型流感以及新型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都共同存在。以季节性H3N2流感为主。但这三年期间的11~12月份, 新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情况较为严重而且已经是最为主要的流行株。季节性的流感以低于15岁的年龄组为主要对象。新型甲型H1N1流感对象大多分布在15岁以上的年龄段。主要是15~25岁这个年龄段最为明显。原因是该年龄段对于流感已经经过了各种流感。对于季节性的流感的抵抗力强但因为新型甲型H 1N1流感病毒抗原已经发生变异则缺乏足够的免疫能力。同时因为15岁以上年龄段人群活动范围大, 出入集体场所次数多也易出现感染。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上饶市2009~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 , 探讨研究本地区流感发病的特征及趋势, 为本市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饶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定期采集咽拭子标本, 对每份标本均采用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收集整理相关检测数据, 总结本市2009~2012年度流感的流行性趋势。结果 采集检测标本1248份, 其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者146份, 阳性检出率11.7%。检测出的流感病毒分别为新甲型H1N1、季节性H1N1、季节性H3N2和B型四种, 以季节性H3N2型居多;流感的高发期为1~3月。结论 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定期分析掌握流感病毒的特征与流行趋势, 是控制流感疫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流感病毒,核酸监测,PCR

参考文献

[1]李晓燕, 孔梅, 雷明, 等.天津市2004~2007年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 (12) :2278-22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 2008.

上饶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上饶市2002 年—2013 年人口资料, 来自上饶市统计局统计年鉴;2002 年—2013 年上饶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资料, 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相关统计报表。

1.2 分析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上饶市2002 年—2013 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具体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2002 年—2013 年全市有报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49 078 例, 死亡2 例,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0.82/10 万, 死亡率0.05/10 万, 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为2009 年, 发病率为120.90/10 万, 最低年份为2002 年, 发病率为77.42/10 万。2008 年—2011 年发病率基本恒定在102.20~120.80/10 万范围间, 从2012 年发病率开始减少。我市的病毒性肝炎的特点表现为高发病率、低死亡率。

2.2 各型肝炎发病情况以及构成。

2.2.1 甲肝11 年共报告甲肝病例6 483 例, 占病毒性肝炎总例数的13.21%, 年均发病率为13.40/10 万, 2004 年发病率最高为90.00/10 万, 2005 年—2009 年发病率在28.50/10 万~15.20/10 万间, 从2010 年开始下降, 2013 年下降为1.00/10 万。

2.2.2 乙肝11 年共报告乙肝病例共37 868 例, 所占比例为77.16%, 年均发病率为77.90/10 万, 2009 年发病率最高为102.70/10 万, 从2003 年开始不断上升至2012 年开始下降。

2.2.3 丙肝11 年共报告丙肝共1 497 例, 所占比例为3.05%, 年均发病率为3.00/10万, 从2007年丙肝发病率增加, 2012年发病率达到最高, 为7.10/10万。

2.2.4 戊肝从2005 年有病例报告, 9 年共报告戊肝病118 例, 所占比例为0.24%。

2.2.5 未分型肝炎11 年共报告未分型肝炎3 112 例, 所占比例为6.34%, 发病率最多的是2003 年—2005 年, 之后从2006 年开始下降。

2.3 病例分布

2.3.1 时间分布一年四季均有疫情发生, 无明显季节高峰, 相比较而言, 12 月份发病患者数较少, 共2 808 例, 占全年发病率的7.28%;3 月份发病率相对较多, 共3 500 例, 所占比例为9.20%。

2.3.2人群分布49 078 例患者中, 男32 719 例, 女16 359 例, 男女比例为2∶1, 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各型肝病中所占比例见表1。统计各个职业的发病报告, 农民发病22 718 例 (46.29%) , 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分别为家务待业人员6 037 例 (12.30%) , 学生5 894 例 (12.01%) 。

3 讨论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 上饶市全年12 个月均有乙肝病例, 病例比较散发, 无明显季节特征, 其中12 月最少, 而发病率最高的是3 月, 分析其可能是因当地气候原因而导致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分析其可能是因男性从事社会活动相对比较频繁, 再加上一些不良的个人习惯。青壮年比较多发, 表明病毒性肝炎开始成为影响社会主要劳动力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一种疾病, 对经济发展、家庭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职业分布中, 农民所占的比例最高, 分析其可能是因农民人口比重大, 经济条件差、生活工作环境差、流动性差, 卫生知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 因此应将农民作为日后预防工作的重点人群。

针对当前上饶市的病毒性肝炎现状, 有关部门应加大防控力度, 全面开展以预防为主的一系列防治措施, 并加大疫情监测范围, 及时报告以及监测疫情, 减少误报、漏报, 提高病例的诊断率, 同时应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重点保护易感人群。

参考文献

上饶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篇4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的大节——元宵节。元宵节的习俗主要是施放烟花火炮、张灯、赏灯、故又称“灯节”或“灯会”自东汉帝刘庄“燃灯表佛”后,为增强节日气氛,各式彩灯也陆续出现,龙灯也随之产生。在欢乐的节日中增添了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气氛。通过当地的调查发现,“竹龙”运动在当地影响广泛,有很好的群众性,但政府没有给与很大的支持力度,对保护继承、发扬和传播工作没有很大的重视,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给将来此运动的发展给与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上饶县湖村乡“竹龙”活动。调查对象是村民及民间艺人。

1 .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方式收集民俗体育“舞龙”文化的相关信息材料。

1. 2. 2 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民俗体育专家和当地“竹龙”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年迈老人的咨询、拜访、交流,舞“竹龙”活动对当地群众的影响力,分析关于当今社会民俗体育尤其是“舞龙”文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调查与分析

2 . 1 上饶县湖村乡“竹龙”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

上饶县湖村乡“竹龙”起源于宗教信仰、社会劳动。和其他古代民族一样,宗教信仰在上饶县湖村乡的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自古以来龙文化都是民俗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是权威和强盛的象征,是人们崇拜并敬畏的对象,其目的是祈求老龙保佑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祥和。湖村乡地处上饶县西北部,竹林较多且质地优良,这也为当地“竹龙”的起源提供有利条件。“竹龙”在当地开展了70余年,不同的村都有各自的龙队,每年开展的时间都较为固定,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2 . 2 上饶县湖村乡“竹龙”活动的表现形式

2. 2.1 “竹龙”的组成结构

“竹龙”的主要材料是优质的竹子,由当地篾竹匠编制,“竹龙”也叫“灯笼龙”在当地也称“平安灯、太平灯”也有称“子孙灯”的说法。该龙灯总数为13节(龙身9节、龙头1节,2节龙珠、1节龙尾)。因而有“九子十三孙”之意,象征着儿孙满堂天下太平。龙头用竹条扎成架子糊上清明纸,图上各种颜色形态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胡须,龙身各节用细篾扎成圆筒形外糊红色清明纸,龙珠一般由红布糊成,少数龙队也将龙珠糊成彩色,龙尾用细篾扎成鱼尾形。

2. 2.2 “竹龙”的活动场所

元宵期间,宗房祠堂是龙队准备及排练地,村里的老人小孩也会参与到舞龙活动中,当地舞龙灯活动时间大部分是晚上。人们把草纸手搓成麻绳状,用油煎制成灯芯,用于龙灯照明的组要部分。各地方龙灯大多是龙身相近,龙头各异,在锣鼓号角声中晃头摆尾,畅游。从祠堂出发到庙里,庙自古以来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农村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崇拜耶稣),这些人一般不会参与到舞龙活动中。该项活动对场地设施要求较低,所以在农村较容易开展。

2. 2. 3 舞竹龙过程

龙灯队前由村里最具威望的引灯人带路,龙头所到的地方爆竹响起,随着鞭炮声不断龙队开始耍龙。一会排成“太”字,一会儿排成“平”字,以表示天下太平。在龙珠的嬉戏中开始“盘龙灯”表演,有单龙嬉珠、双龙嬉珠,不同的地方风俗迥异、风格不一、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每到元宵期间各村舞龙队员都大显身手,引动万人空巷。据说每年龙灯都会引到村里的山上去,这样做是为了把“龙”接回村里。游灯开始家家户户准备接龙,将八仙桌放至堂前中间,点上大红香和蜡烛,准备好鞭炮和黄麦纸。“龙灯”从村里挨家挨户登门张彩,由所到之家户主焚化钱纸,燃放鞭炮以迎接。每年接到龙头的住户会递上红包以表吉利。通常有灯灭情况会被认为不吉利。游灯结束后“烧龙”,由成年人在溪边或者在有水的沟中进行,最后将龙架送回当地祠堂来年再用。

2 . 3 上饶县湖村乡“竹龙”的生存现状和保护开发现状

根据调查当地村民对“竹龙”了解和喜欢的人占90%以上,由此看出该民俗活动在当地村民的支持率较高,人们自愿且乐于参与这项活动,在传统封建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下,参与人数中男性占68%,女性占32%,男性主要是参加舞龙队或是服务于龙队,女性则是赏灯、观龙的较多,每年除了元宵期间以外几乎不舞龙,因而舞龙频率低且时间较固定,因在这段时间大部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回家过年,有人力和空闲时间为当地舞龙运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条件。调查显示当地“竹龙”运动的经费来源70%是各家分派,村里出10%,筹措占13%,由宗房出7%。由此看出当地“竹龙”活动的开展经费主要是各家各户分摊,村里也就是政府出资太少,对当地民俗活动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调查表明影响当地舞龙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和人力,平时村里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和小孩。为了该项民俗活动更好的继承发展,当前政府对其活动的保护和宣传力度远远不够。

2 . 4 保护开发“竹龙”活动的必要性

农村地区的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器材太少,人们锻炼意识淡薄,一些项目在当地开展难度较大。舞“竹龙”在当地影响广泛,参与此活动可以强身健体,是锻炼人们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配合于一体的全面运动,让人们在活动中体验乐趣享受快乐。该民俗活动有人际交往协调功能,让人们处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气氛之中,互相沟通感情交流经验,以此来增进友谊协调关系。发展该民俗活动能够使人们意识得到强化,增进民族间的团结。舞龙的交流活动中,能使各地区文化、风俗更好的传播与融合。开发该活动有利于保护传统工艺文化,使得各具特色的舞龙文化更好的继承发展,也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1)上饶县湖村乡“竹龙”在当地开展的历史较长,时间较为固定(元宵节期间),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2)“竹龙”民间工艺显著,拥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3)上饶县湖村乡村民对“竹龙”认识程度和支持力度较高,但由于时间和人才等因素影响在当地该活动开展频率太低。

(4)每年上饶县湖村乡“竹龙”活动都由村民们自发组织参与且活动开展经费大多由当地村民各家分摊,政府对该活动支持和保护力度远远不够。

3. 2 建议

(1)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屏弃封建迷信思想。保护当地“竹龙”文化。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在当地培养一批民俗体育骨干和农村体育指导员,并在相关中小学开设“竹龙”文化运动实践课程。

(3)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农村体育的经费投入,建设相应场地设施,出台一系列保护民俗活动政策,建立舞龙协会等。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上饶县湖村乡“竹龙”的起源、发展历程、生存与保护开发现状、活动空间、表现形式及居民对“竹龙”活动的认知情况、政府对“竹龙”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对“竹龙”开发的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上饶县湖村乡“竹龙”运动起源于宗教信仰、劳动。其目的是祈求老龙保佑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祥和。在当地该项活动开展的历史较长,其各具形态的表演和民间工艺的制作显示其独特的娱乐性与民间性。因此,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上饶县湖村乡“竹龙”民俗活动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生鲜管理培训心得下一篇:关于居里夫人的演讲稿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