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习题(通用8篇)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
B.只是当时已惘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百年多病独登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解析:选C。C.均为介词,比。A.名词,对男子的尊称/名词,生成、出现;B.形容词的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D.名词,疾病/动词,担心、忧虑。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横绝峨眉颠 B.铁骑突出刀枪鸣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选D。D.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古今意义相同。A.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可能或能够;许可”。B.突出:古义为“突然冲出”,今义为“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C.老大:古义为“上了年纪”,今义为“排行第一的人;某些帮会或黑社会团伙对首领的称呼”。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转徙于江湖间 D.血色罗裙翻酒污
解析:选D。D项为被动句,其余均为状语后置句。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侧身西望长咨嗟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C.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D.雄飞雌从绕林间
解析:选D。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雄鸟,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
5.名句默写。
(1)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
(4)《锦瑟》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颠
(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3)幽咽泉流冰下难 凝绝不通声暂歇
一、万变不离艰险“美”
《蜀道难》的通篇虽然辞藻多变, 较为锋利, 但是都在围绕山河壮丽的“美”。最开始把景色写的云里雾里一般好似仙境, 让人产生无数遐想。虽然在表面上看去是潇洒、随性的性情, 但是描写的景色那么的艰险、难以征服。给人一种摄人心脾的震撼。通过难、高、险的互相呼应和转换, 达到了一种极致美的效果。文章最开始以“噫吁嚱,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的一种高呼感叹为开始抒情的第一部分, 都过很多间接描写的和对比手法来描写景观的壮丽和艰险。在这里诗人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 虽然富有同样的悲壮色彩, 但是也让读者通过熟识的故事来对比感受到了蜀道的艰险, 也给蜀道增添了几分神秘莫测的色彩。后来又情感递增, 采用夸张的比喻手法让蜀道更加的出神入化。“太阳神的车子要绕行而过”“矫健的黄鹤无法穿越”“攀援的猿猴也是没有办法”的连续比喻来表现, 非常地贴切、精妙, 烘托出了山路的崎岖和难行。
接下来的部分作者用自己的感情色彩来赋予景色艰险的概念。也加入了大量的夸张比喻来进行渲染。作者用“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来表明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细节的描写来表现蜀道上的寂寥和苍凉的氛围。就连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怎么就艰险到了如此的地步!第三部分作者在描写景色的同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对蜀道的称叹连绵不绝。而写景的过程中使用以“情”字贯穿。
二、艰险蜀道不如归去
诗篇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来结束对文章开头做一个相互呼应, 增强了诗篇整体的气氛。《蜀道难》虽然在写景色, 但是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自身经历来看, 我们可以从诗中看出作者的情感波动。整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强烈的归去之意。那么作者的归去之意从何而来呢?表面上在写蜀道难行, 其实也寓意了自己仕途的不顺。李白自诩有着鸿鹄之志和经天纬地之才华, 有着自己高洁的追求, 不屑于权贵的引诱。但是在官场上却不被重用, 很多主见并不被采纳, 有种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所以有了蜀道难的感叹。
作者政治理想破灭了, 心中满是悲怆, 所以写出的景色也有着同样的感情色彩。蜀道再难难不过宦海沉浮, 也难不过人心叵测。所以对尘世才有几分悲凉的看法。作者在写这首诗时内心也是挣扎的, 有过考量的。整首诗我们也能看出作者的傲气和不屈, 对达官显贵透露着蔑视和不懈。但是最终被这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所折服, 决定衣锦还乡。
三、结语
《蜀道难》从客观的景物与主题感受两个方面, 用夸张比喻的描写手法, 写出景色的迷人和友人不畏艰险的勇气。用多种角度的刻画和衬托使外景和内情良好地融合在一起。全篇结构完成, 逻辑清晰, 通过寓情于景给大家展现了一幅壮丽多彩的山水画卷。诗作最后感情是针对时局而发, 寄予着诗人的淡淡隐忧。虽然表面写着蜀道的艰难, 实则写着仕途的坎坷。反映了诗人长期漫游中怀才不遇的感慨。《蜀道难》没有沉重的讽刺于人, 也没有严肃的寓意深刻。从绝美潇洒的挥毫中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 同时隐隐地感受了作者的感叹与悲怆。脍炙人口又丰富多彩, 浓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感染了每一位作者。虽然在写蜀道难, 但是却给人以积极的力量和乐观的精神, 激励着读者不断前行。
摘要:《蜀道难》是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部代表作品, 通过描写景物而抒发感情的诗。《蜀道难》通过诗人出神入化的描写和展现, 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山川之险。并且华丽而字字珠玑的辞藻让人荡气回肠、心神荡漾。它富有空间的想象和奔放的语言, 字里行间充斥着熊健的笔调, 都令人为之称赞。从这首诗中, 我们能够看出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满腔热情, 以至于在想起历史往事的时候都唏嘘不已。
关键词:浪漫主义,山川之险,文辞
参考文献
[1]黄仲舒.蜀道与青天, 哪个更难上?——李白《蜀道难》之“难于上青天”解读[J].语文建设, 2010 (08) .
[2]翁明鹏.仕途之难, 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寄托说”之史料新审视[J].现代语文 (学术综合版) , 2014 (06) .
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称在大夏国(今阿富汗)见到了蜀布、邛竹杖,由此断定中国西南有一条通往域外的古道,这便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分灵关道、五尺道、永昌道三条支线。2007年11月,我参加“探秘三星堆、寻访南丝路”科考活动,寻找南方丝绸之路上古蜀文明的踪迹。沿途所见的青铜器、陶器上,屡次出现了古蜀人的身影。
灵关道:寻找古蜀王的背影
芦山的深秋是个多雨的季节,顺着318国道进入芦山,古老的青衣江缓缓流过骑龙山,雨滴的缝隙中隐藏着一片片青色的小瓦房。
灵关道从成都起步,经邛崃、芦山,翻越大、小相岭,跨过安宁河谷,渡金沙江到云南。庆坛仪式背后的蜀王蚕丛,严道古城图谋复国的安阳王……古蜀王的传说在蜿蜒曲折的丝路古道上,如影随行。
芦山古称“青衣羌国”,自古便生活着一个叫青衣羌的古老部落。从芦山沿着108国道,大约4小时便可到荥经。古城村或许是荥经黎明来得最早的地方了,天刚麻麻亮,108国道旁“嘎吱嘎吱”的开门声就此起彼伏,当地百姓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店里的陶砂锅搬到国道旁,尔后才梳洗打扮,似乎已然是一种习惯。
砂陶作坊背后,有一处先秦时期的城址,唤作严道古城。古城东、西、南三面夯有城墙,北边,荥河绕城而过,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公元前316年,秦军由葭萌经五尺道进军蜀地,在秦军的坚兵利甲面前,蜀人几乎未能有任何抵抗,末代蜀王兵败被杀,太子与大臣、后宫佳丽逃往白鹿山,亦未能躲过一死。然而,《水经注》等史书记载,就在秦军攻入成都之时,却有一位蜀王子安阳王率领3万蜀人,突围而出,远遁越南,建立瓯雒国。
决战过后,蜀人的势力彻底退出了成都平原,公元前316年,灵关道出现了一支行色匆匆的迁徙队伍——丢盔弃甲的士兵,有惊惶失措的官吏,还有尚未来得及脱下巫袍的巫师,衣衫褴褛、扶老携幼的百姓尾随其后。他们身后,隐约还能听到刀剑碰撞的声响以及悠长的号角声。
安阳王率领蜀人继续南下,奇险绝伦的大、小相岭成为横亘在面前的一道天险。二千多年前,大、小相岭非但难以翻越,汉代一个叫王阳的官吏刚到山脚,看见险峻的山势,大哭一场,扭头就走。
安宁河发源于小相岭菩萨岗,从牦牛山脉与螺髻山脉之间缓缓南流,是雅垄江最大支流,途经冕宁、西昌、德昌、米易,留下了一连串冲积盆地,即地理学上的串珠状盆地。
在凉山州博物馆库房,我看到了邛人的遗物,其中有一种双耳陶罐,在邛人的大石墓中屡有出土,陶身刻着“水波纹”,双耳陶罐的出现往往是与游牧民族联系在一起的,类似“水波纹”在岷江上游也能看到,而传说建立了三星堆古国的蚕丛,正是从岷江上游迁徙到成都平原的古羌人。此外,南方丝绸之路沿途尚有青衣羌、杜宇羌、武都羌、牦牛羌众多古老部族,史前的古羌人从西北高原而下,引燃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次迁徙,也使得脚下的南方丝绸之路早在远古就成了民族迁徙的重要走廊。
五尺道:铜矿北上三星堆之路
除了灵关道,成都尚有一条南下的五尺道,即顺岷江水道而下至乐山,经宜宾、盐津、昭通入滇。五尺道与灵关道在祥云交汇,宋朝进士杨佐、明代诗人杨慎入滇,都曾从祥云而过,眼前风雨飘摇的古桥,昔日不知送走了多少官吏、商贾、马帮,如今它早已跟梁永德一样,告别了喧嚣与繁华。
在四川古代历史上,五尺道是一条浸淫着血泪与亡国之痛的道路。春秋战国年间,末代蜀王贪财好色,秦惠文王称有一头能便金的神牛,蜀王大喜过望,征发民力,修筑五尺道,迎接神牛入蜀。传说中的神牛并未给蜀王带来黄金,五尺道却成为古蜀人挥之不去的梦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将常頞将五尺道向南延伸至曲靖,此后,汉代、唐代也对古道几经开拓,五尺道也成为一条沟通西南与中原王朝的国家通道。
初冬的一个清晨,我从祥云沿着一条运矿公路赶往会泽,行至娜姑镇,著名的娜姑铜运道在群山中逶迤而下,可以一睹古道全景。远古时期的会泽之所以在史书中频频出现,全赖铜矿之功,正是铜矿,将会泽与商文明、三星堆文明联系了起来,彝语中,娜姑意为“黑色的坝子”,黑色,是山的颜色,也是矿石的颜色。
商王武丁时期,商王朝已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用于开拓疆土、争夺矿产、人口,妇好是武丁之妻,也是商朝赫赫有名的大将。甲骨文记载,妇好曾统兵1.3万攻打羌国,成为当时中国带兵最多的将领。1976年,中日考古学家联合对妇好墓青铜器做了一次铅同位素测定,结果颇令人吃惊,妇好墓青铜器含铅具有高放射性成因,这种铜矿全中国只有会泽才有;1998年,中日美三国学者又对三星堆出土青铜器做了一次铅同位素测定,测定的结果与之前一样,三星堆的青铜也来自会泽。
通往会泽的这段公路,以娜姑段最为险峻,从山这边远望,娜姑铜运古道随山势开凿,时而宛如针线,时而又不见踪迹,隐藏于山中,若隐若现,飘若游龙。难怪有人说,北方丝绸之路是走出来的,南方丝绸之路则是用凿子开出来的。
商周末年,商纣王昏聩无能,残害忠良,各路诸侯在周武王统率下参加伐纣之战,蜀人亦挥师助阵,这便是著名的“牧野之战”。当中原王朝的战火愈演愈烈之时,成都平原也上演着蜀王更迭的一幕幕生死,蜀军北伐,国力空虚,杜宇趁机进入成都平原,自立为王,是为望帝。《蜀王本纪》等史书中的杜宇,正是一个来自昭通的部落。
会泽铜矿运往商都,杜宇部落要到成都平原,皆要循五尺道而过。昭通大关县有条大关垴古道,青石板路上已是一道道裂纹,深深浅浅的马蹄印在脚下蔓延,古道两边的房屋早已无人居住了,断壁残垣被一把把泛绿的铜锁尘封起来。当地人相传,这就是秦代的五尺道。
1975年,一场大火席卷了整个大关垴,古道旁几十户人家被焚毁一空;祸不单行,几年前山体滑坡,泥石流封住了古道,从此以后,几乎再没人从古道走了,原本方便的古道,今天却成了一个封闭的角旮。自秦代始,五尺道走过了2000多年的岁月,不知有多少士兵、商贾、百姓、官吏从这条路走过,亦不知有多少铜矿顺着古道运到了中原、三星堆。我一直在想,对一条道路而言,不再有行人是否意味着它生命的终结?我宁愿相信,大关垴古道是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的历史封存了起来,独自回味着千年的沧桑与荣辱,往来不绝的铜矿、跋山涉水的杜宇部落和蜀人亡国的传说,也久久地封存在一块块沉重而斑驳的青石板之中。
永昌道:横断山脉中的国际大通道
灵关道、五尺道在祥云汇合后,经昆明、弥渡、大理、保山、腾冲南下西亚、南亚,因古道穿越永昌郡、跋涉博南山,也称为永昌道或博南道。横断山脉由于受喜玛拉雅山影响,山脉扭曲,南北纵向排列,大河急流平行南下,形成滇西纵谷区。由于高山与河流的阻隔,永昌道自古为众多西南部族把持,其中,滇人占据滇池,昆明人以洱海为据点,哀牢人据哀牢山自立,其他部族亦是各自为营,他们无不继承着血腥与搏杀的传统,在南方丝绸之路上演了远古时期的一幕幕战争与和平。
自1954年始,石寨山出土了成千上万只海贝,云贵高原并不产贝,这些海贝大多是印度洋流域特有的环纹海贝、虎斑宝贝。在古代,海贝曾用作货币,甲骨文的“朋”字,最早指的就是一串海贝;1986年,三星堆青铜罍、尊中也发现了大量环纹海贝。不少学者乐于将三星堆誉为异域文明的杰作,而在我看来,三星堆是南方丝绸之路最早的受益者,或许早在远古,永昌道即已开通,古蜀人手中丝滑的蜀锦顺着丝路行销域外,异域商贾也带着成串的海贝来到中国,异域文明与古蜀文明就在商贾不停歇的脚步中碰撞、迸发。
早在商代,这种多民族的格局已经滥觞。羌人大禹建立了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商代夏后,大肆清算羌人,羌人逐步往香格里拉一带迁徙。此后,江汉地区的濮人,长江下游的百越人、成都平原的蜀人以及其他逃亡者,也从不同方向、不同时间迁入云贵高原。封闭的永昌道具有显然的两面性,一方面,他对中原王朝沉默不语;另一方面,他又敞开胸怀,接纳着来自各地的逃亡者、迁徙者,是落难民族的避风港。
永昌道在保山市一分为三,一条通往印度、巴基斯坦;另一条经瑞丽顺怒江到缅甸;最后是条水路,也极有可能是安阳王南迁越南的古道,即从晋宁至通海,经越南河江、宣光,循盘龙江,直抵河内。东汉永宁元年(公元120年),一群异域使者长途跋涉来到长安,在金銮殿上表演了吐火、安息五案、跳丸等杂技表演,永昌道也与张骞开通的西域古道,一同成为汉家王朝沟通外域的通道。
由于诸多缘故,我们最终放弃了追寻安阳王南迁的路线,改由大理、保山到瑞丽,著名的南津古渡、霁虹桥就隐藏在这条古道之中。从兰津古渡走过,你会发现,永昌道的历史是刻在千仞绝壁之上的。数十丈的悬崖上,重重叠叠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词、诗句,最有气势的,便是硕大的“西南第一桥”。澜沧江流至水寨平坡乡豁然开阔,水流平缓,行成了一处极佳的渡口——兰津古渡。古渡最早以船筏渡江,后来以竹索为桥;桥被冲毁,又开始船筏渡江,就这样反反复复了千百年。公元1465年,僧人了然化缘修建了一座铁索桥,这也是中国西南第一座铁索桥,然而,当我来到古渡时,霁虹桥又一次化身为历史,1986年的洪水使得古老的霁虹桥从澜沧江上消失,现在的霁虹桥是1997年才修建的,人走在桥上,木板“嘎吱嘎吱”地响。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四、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疏通文句,为赏析诗歌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②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2、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噫吁嚱(yixūxi)鱼凫(fú)秦塞(sai)萦绕(yíng)
石栈(zhàn)猿猱(náo)参(shēn)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巉岩(chán)飞湍(tuan)咨嗟(zījiē)
喧豗(huī)砯崖(png)崔嵬(wéi)吮血(shǔn)
2、在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的基础,有学生齐声朗读本诗,教师检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音和句读,在学生有失误的地方予以纠正。在学生朗读的基础,教师对本诗中比较重要的字词予以解释,疏通文意。噫吁 :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3、①在教师串讲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
开篇: 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文章思路,领会其主旨、章法、基调。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 上节课要点回顾。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蜀道难》的文意,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来具体分析这篇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诗人大体是按照由古至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四、朗读第一段,精讲分析。
1.开篇两句“噫吁 „„难于上青天”,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的基调,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张本。2.这一段其余的内容有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蚕丛„„天梯石栈相钩连)写蜀道的来历。第二层:(上有„„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3.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有何作用? 明确:引用此神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开山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4.“上有六龙回日„„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中,作者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作者充分运用了点面结合、以虚衬实以及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想像的丰富和奇特。(1)点面结合:“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
(2)以虚衬实:“六龙回日”的传说、黄鹤、猿猱都是虚写,以此来衬托实写——蜀道的高危。
(3)夸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等。
五、熟读第二段,精讲分析。1.第二段可分为几层意思? 明确:分为两层。
第一层:(问君西游„„使人听此凋朱颜)描写蜀道景物的凄清。第二层:(连峰去天„„胡为乎来哉!)描绘蜀道山水的险恶。2.“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
明确:“君”可能是虚拟的,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
3.这一段中哪句话起到了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起到了这一作用。这一句说明蜀道是“畏途”,无论是上文的凄凉,还是下文的险恶,都是游人难以承受的——“凋朱颜”。4.这一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明确:“但见”四句运用细节描写,借景抒情,渲染了苍凉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由静到动进行描写,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是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六、朗读第三段,赏析第三段。1.这一段说了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意思。
第一层:(剑阁峥嵘„„化为狼与豺)写剑阁的险恶。第二层:(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写战祸的惨烈。2.“不如早还家”和文章中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 3.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所说的剑阁的险要和蜀中的战祸之烈,又与开头、句中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收束全文,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内容概括无余。
七、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反复)形式,主旨句在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每一次出现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见前面分析),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巧妙至极。
同时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全篇,充分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战祸之烈。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归纳知识要点。
2.结合课后练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探讨诗歌的寓意、主旨,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品味李白诗风。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分析,我们对这首诗歌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探讨一下它的主题、寓意,鉴赏其艺术特色。
三、本诗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胡震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风人之义远矣。”
言“险”即所以申“戒”,“险”、“戒”二字高度概括了诗中要旨。
四、上节课我们已经对本文的主旨句进行了研究,那么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本诗袭用乐府旧题,借助丰富的想像,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之情,揭示出当时太平景象后潜在的危机,透露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五、艺术手法。
1.灵活的章法,宏伟的气象,深刻的主题。
2.奔放的感情,丰富的夸张,新奇的想像,杰出的浪漫主义手法。
3.打破传统,采用散文化的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奔放的语言风格,用韵极尽变化之能事。“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殷璠)
六、布置作业。
吴小慧
诵读是语文诗歌学习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以诵读法为主,将诵读法贯穿于全文,落实熟读并背诵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还有利于于学生感知文本内容。虽然整堂课我也是以诵读为主,学生能够通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个主旋律去感受诗歌诵读的情感变化。但是在以下环节中我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教学调整。、范读环节:
教师范读的目的是为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个人音色情况扬长避短,适当选择范读方式,可采用名家配乐朗诵的方式吸学生注意力,快速将学生带入诗歌情境当中。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课堂是学生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成就感,体会到自己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喜欢诵读古诗。可以通过分组朗读,男女比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诵读,教师对于学生诵读也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和指导,学生才能印象深刻。
2、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这堂课中气氛比较沉闷,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一个教师无法把历来的研究成果在短时间内全部传授给学生,强制学生吸收所有的知识点,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赏析诗歌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学生自然会有兴趣,教师需要根据学生选择的句子进行启发和诵读指导,启发学生思考需要从学生难以掌握的表现手法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利用教师小结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点,深刻学生的理解。
3、学情预设:
在这堂课中出现一个误区,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后再回到分段解析环节,体会“蜀道之难的高之难行”这一内容时,我没有进行一个引导语的过渡,导致学生未能如预期设想去抓住第一节内容进行思考分析。这方面的引导在日后的教学设计当中一定要积累学情预设的经验,结合学情引导学生。
4、教学手段:
【作品简介】
《蜀道难》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中国唐朝诗人李白的名篇,内容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蜀道难》描写了大自然动人心魄的奇险与壮伟,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从这首诗中可感受到诗人灵魂的飞动和落落大方自由的胸襟气度。正是这种鲜明强烈的主观性,才使得“蜀道”这一客观对象深深地印入读者心中,而难以忘怀。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蜀道难》
作者:李白
噫(yī)吁(xū)嚱(xī)⑴!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ú)⑵,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⑶,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⑷,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⑸,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⑹,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⑺。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⑻。
青泥何盘盘⑼!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扪(mãn)参(shēn)历井仰胁(xiã)息⑽,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⑾。
问君西游何(几)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⑿,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⒀,砯(pīng)崖转(zhuàn)石万壑(hâ)雷。
其险也若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wâi)乎来哉⒁?
剑阁⒂峥(zhēng)嵘(róng)而崔嵬(wã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⒃。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shǔn)血(xuâ),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⒄,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⒅。
【注解】
⑴噫吁嚱:蜀方言。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⑵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⑶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夸张而大约言之。
⑷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鸟道:只有鸟能飞过的小路。⑸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
⑹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龙。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⑺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涡的河流。⑻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⑼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
⑽扪参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用手摸。历:经过。胁息:屏气不敢呼吸。⑾膺:胸。
⑿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这两句也有断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这种断法顺。
⒀喧豗(huī):水流轰响声。砯(pīng)崖:水撞石之声。转,转动。⒁胡为:为什么。
⒂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
⒃“一夫”两句:《文选》卷四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文选》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⒄锦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市。⒅咨嗟:叹息。
【韵译】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 水石相击转动象万壑鸣雷一般。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评析】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讲解】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起,被称为诗坛上的灿烂辉煌的“双子星座”。李白为人正直,一生蔑视权贵,他曾直言不讳的声称“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因此,他虽有超人的才华,但并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重用。他的一生坎坷,然而他对国事却十分关心,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浓烈的爱国情怀。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的大诗人,他的诗篇充满着丰富多彩的想象,以高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他的大量诗作从唐代流传到今天,并翻译到国外,影响之大,可渭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李白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在长期漫游的生活基础上,他挥动神奇的文笔,写下了不少描绘祖国壮丽山川的诗作,抒发着对祖国无比炽热情感的同时,往往寄托着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切感慨。《蜀道难》就是最为奇丽、最为生动的一篇,是富有高度浪漫主义色彩的千古绝唱。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孟棨在《本世诗·高义篇》中说,李白刚从外地来到京师,住在宾馆里。当时很有名的大诗人贺知章去拜访他,李白把《蜀道难》拿出来给贺看,贺还没读完就不断赞称,把李白称为“谪仙”(“读未尽称叹数次,号为谪仙”)。说李白才华卓绝、超群,似人间神仙,而且弄来酒和李白喝了个痛快。这一来李白的名声就在京城传开了。我们知道李白出蜀,被召进京是在天宝元年(742年),而贺知章告老还乡是在天宝三载(745)。这样看来,《蜀道难》的写作时间大致在天宝初年。
李白为什么要写《蜀道难》?历来颇有争议:
(1)写于安史之乱时,是为奉劝唐玄宗滞留蜀地而写的。
(2)是为房琯、杜甫担忧。因此时房、杜均在剑南节度使严武手下办事,严武为人粗暴,是为劝说他们小心从事的。以上两种说法,都是安史之乱后的事,而《蜀道难》作于天宝初年,故二说不能成立。
(3)有人认为李白在长安期间,曾写过《剑阁赋》,在题自下自注说“送友人王炎入蜀”,内容与《蜀道难》相似。故可推断《蜀道难》是为王炎入蜀而作。这几种说法比较下来,第三种说法比较合理。不管哪种,有一点可以肯定,《蜀道难》是以蜀道难行,危途难行为主题的。它是用乐府旧题,即事成篇,为送友人入蜀而作;它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又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形势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也抒发了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的感慨。
《蜀道难》属乐府古题,即(相和歌辞·瑟调曲)。在乐府古题乐解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铜梁、玉垒都是蜀中山名。李白袭用了这个古题,仍然写蜀道之艰险。但无论在内容、形式上都有新意。由此可见李白不仅善于吸收,更善于创新,他是在继承中有革新、有创造的。
这首诗可分三部分:
一、从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写蜀道开辟之难,突出一个“难”字。
二、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写蜀道行走之难,突出一个“险”字。
三、从“剑阁峥嵘而崔嵬”至结尾,把自然环境与政治形势结合起来,写国情的险恶,以引起人们的警惕,突出一个“恶”字。
划分三段的主要联系:
1、内在联系:三个部分的自然衔接和描写蜀道由难而险,由险而恶,劝告友人还家,逐步深化主题。
2、外在联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三次咏叹,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危途难行”是本诗的主题。前两部分从自然风光落笔,极尽描模刻画之能事;第三部分转入对政治形势的咏叹,深化了主题。可看作是作者的精心构思。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歌一开头,就用了惊叹词“噫吁嚱”,表示十分惊奇和感叹。“噫吁嚱”是叹词的连用,可读成“噫,吁嚱”,“吁嚱”就是呜呼的意思。也有的说“噫”、“吁”,“嚱”是三个独立叹词的连用,突兀而起。“危乎高哉”的“危”和“高”,都是高耸的意思,各带一个感叹词。李白有一首写峰顶的诗,第一句就是“危喽高百尺”,“危喽”即很高的样子。与“危乎高哉”是同样意思的重复,也是起强调的作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成为词组“蜀道难”。这里“于”是比的意思。这几句大致是:哟,啊,高啊实在高啊,蜀道难行,比上青天还难。请看,从一开始就带上了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开篇即奇,一下子奏出激昂雄浑的基调,强烈的震撼着读者的心弦。
“蚕丛及龟凫,开国何茫然!”“蚕丛”与“龟凫”是传说中的两个蜀国的开国国君,“茫然”是茫远而难以知详的意思,说他们开创蜀国是多么遥远的事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尔”作指示代词,“此”的意思,“尔来”就是自此以来,即蜀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不是确数,极言时间的久远。秦国的土地因山川多有险阻,故称为“秦塞”,“通人烟”即人员往来相通的意思。这两句说蜀地自古不跟秦地相沟通。“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当”,是遮拦、阻挡,这里当“面临”讲。“太白”是秦岭主峰太白山。传说因它冬夏都有积雪,所以叫太白。太白山在西安的西面,所以叫“西当太白”。谚语云:“武功太白离天三百”,极言其高峻。“鸟道”是人迹难至的险峻的小道,“横绝”是横空飞越的意思,“巅”是顶峰。这两句说,西边太白山挡住去路,山上的小路人迹难至,只有鸟儿才能从那横空飞越直达峨眉山顶。“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是以神话来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蜀王派五个力士前去迎娶秦王的五个女儿,途中见一大蛇钻入山穴,力土们抓住蛇尾猛拉,结果地崩山倒。力士和秦王的女儿都被压死,山中就此裂开一条小路,把秦蜀两地沟通起来,也就是把形似天梯的陡峭山路和山崖间凿石架通的栈道联系起来。这虽是神话故事,但我们可以看出蜀地与世隔绝,蜀之道来之不易。诗人不是客观地描摹蜀道的艰难,而是从传说和想象落笔,赋予秦蜀山川以浓郁的主观感情,表现了诗人对蜀道带有鲜明个性的独特感受,融合着诗人豪迈奔放的个性。
以上是第一部分。诗人从古老的传说落笔,追溯了蜀秦隔绝的漫长历史,指出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通人烟的崇山峻岭中,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强调了蜀道来之不易。这里讲的是蜀道开辟之难。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二部分写蜀道行走之难。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标”,高木作为表记,其最高处叫做标,这里高标就是最高峰、顶峰。这几句极写山的高峻,上面有六龙驾着太阳神乘坐的车子,到此也不得不折回的高峰,下面有波浪汹涌盘旋的回流之水。这样上下着笔,顶天立地的山峰似乎伫立在我们眼前。接着写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不得通过,敏捷轻巧的猿猴要想越过去也愁于无法攀援。这是极写山势之高峻。“青泥何盘盘”,说青泥岭多么的盘旋曲折。“百步九折萦岩峦”,“百步九折”说不在长的距离中就有多处的转折,“萦岩峦”,说这路绕着山崖。萦,萦回,绕着的意思。这两句极写山的曲折。“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是摸,“历”是经过,“参”和“井”是两个星,它们相应地面上的位置,也就是古代常说的分野,分别属于蜀和秦。“仰”是仰首,“胁息”,是屏住呼吸,可见心情的紧张。走在山路上星星仿佛可以摸到,或从身边擦过。仰起头来,苍穹低下胁迫,使人透不过气来。这是极写山路之高。“以手抚膺坐长叹”,膺是胸。如“义愤填膺”成语。这句说,用手摸着胸脯坐下来长久地叹息着,可见山之高让人感到害怕。“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由秦入蜀是向西行,故称“西游”。“畏途”,危险使人害怕的道路,“巉岩”是险峻的山岩,“畏途巉岩”,就是路险山高,所以“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但见”只看见,但,只的意思,而不是但是。悲伤的鸟儿对古树哀号,雄雌相随着在林间飞翔。“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说又听到杜鹃鸟对着夜月悲啼,愁绪笼罩着空旷的山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这里“此”是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凋”,凋谢,消失。“朱颜”就是红颜,“凋朱颜”就是红颜失色,非常害怕的意思。今天成语有“谈虎色变”,“凋朱颜”就是“色变”的意思。“连峰去天不盈尺”,“连峰”是连绵的山峰,“去天”离天,“去”是离开的意思,“不盈尺”是不满一尺,“盈”是满的意思。“枯松倒挂倚绝壁”,说古老的松树倒挂着依靠在绝壁上。“飞湍瀑流争喧豗”,“喧豗”是哄闹声,是急流瀑布发出的。说飞泻的急流和汹涌的瀑布争相轰鸣。“砯崖转石万壑雷”,“砯”,水击岩石声,这里用作动词,撞击的意思。“转石”,激流翻滚着大石。讲水拍打着山崖,冲击着山石,千山万壑发出雷鸣般的响声。这几句化用了晋代张载《剑阁鸣》中的意思,“盘着飞湍走壁,沙石碰阁,汹涌而惊雷。”可见李白善于吸收前人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其险也若此”,蜀道之高之危略作收束。“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尔”是第二人称“你”,我叹息你这远道之客为什么要到这儿来呢?
第二部分可分为两层:前八句为一层,强调山势的高峻与道路的崎岖。“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下为第二层,描绘了悲鸟、古树、夜月、空山、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动静相衬,声形兼备,以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喟叹友人何苦冒险入蜀。这是写蜀道行走之难
第三部分,主要写剑阁险要,蜀地险恶,规劝远行的友人,不可久留。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峻。“当”,阻挡、守着的意思,说剑阁的形势非常险要,非常高峻,只要一个人守在这险要的关隘上,再多的人也攻不开。正因为地势险要,所以“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即非,这是暗喻“所守之人”成为狼与豺。说守卫的人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信,就可能变成害人的豺狼,因为他们可以凭恃险恶的地形搞叛乱,残害人民。“一夫当关”以下四句,是化用张载《剑阁鸣》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里写“猛虎”、“长蛇”,用的是双关的手法,用“猛虎”“长蛇”代“所守”,并把所守的凶残比拟为野兽。“吮血”就是吸血。磨牙吮血比喻、比拟中含有夸张成分,形象更加鲜明。把割据一方的军阀凶残面目揭得淋漓尽致,从而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这句说,人们早晨要躲避猛虎的袭击,晚上要逃避大蛇的侵扰。这些“野兽”都在磨牙吮血,杀人太多了。作者画出了他们穷凶极恶,残害生灵的面目。“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锦城”指四川成都,以织锦发达而得名。杜甫有“花众锦关城”的诗句。“云”是说,讲锦城这里虽说是乐土,我劝你不如早些回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西望”承接前文“西游”说的,由长安而行,望成都,故曰“西望”,“长咨嗟”是深深的叹息。
这最后一部分,从自然环境写到社会人生,赋予“危途难行”的主题以政治的内容。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及早回家。这是写国情之险恶。
这首诗构思奇特,想象奇特,“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也。”(《河岳英灵集》)说这诗写的很奇特,自屈原以来还没有人写出这样味道来的。
一、充满炽热奔放不可抑制的情感,主观性非常突出。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激情澎湃,常常不能自已。诗歌形象高度个性化,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无论叙事或者写景,都融汇着诗人的豪放性格。他那极为强烈的情感,在诗中常反复咏叹出来。开头“噫吁嚱”叹词的连用和“危乎高哉”同义词的反复使用,以独特的强调手法显示内在情感的份量,造成先声夺人的气氛。接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千古传诵的慨叹,定下了全文的基调,引出了古代人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征服大自然的充满神话色彩的描写,使读者不得不惊心动魄于蜀道开辟之难。
在绘声绘色叙述山行艰难可怕的时候,作者再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极力渲染苍凉、悲愁气氛,烘托“危途难行”的主题。末尾以“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双关语,由大自然之险,写到政治之危,又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以“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意味深长的叹息结束全篇,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的感叹,在诗中三次出现,是感情的爆发、延续和收束。第一次出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点出了主题:“危途难行”,并定下全诗的基调,一唱三叹,震撼人心。“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出现,还鲜明地体现了作品结构的严谨。它第一次出现,是写蜀道开辟之难;第二次出现,是写蜀道行走之险;第三次出现,是写国情之险恶。我们说,此时诗人的感情发展达到高峰,悲愤难禁,倍觉艰难。同时在结构上,也标志着由极写山之高、路之难,转向写政治形势之险恶,既是前节的收结,又是后节的启导;既照应了开头,又使读者对蜀道之难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反复呼告,不仅鲜明地体现出作品结构的严谨和感情的起伏跌宕,又像乐曲的主旋律,具有回环荡漾的音乐美。由于它始终贯注全诗,这就构成了全诗的感情主干,并将全诗凝聚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诗人惊叹蜀道之难,感情又是昂扬奋发充满力量的,诗人的感情仿佛是随着蜀山、蜀水迭宕起伏,读后令人心情振奋。
总之,这一中心句的三次出现,在全诗的层次结构,感情凝聚,气氛渲染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深厚的情感,还以作者对西行友人的提醒、呼唤、劝告中流露出来。“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亲切的询问,表示对友人的关怀。而接着“畏途巉岩不可攀”一句已含有赶快回头,不可前行的意思,但友人毕竟又向前走了,历经险境而抵达剑阁。作者以熟人的口吻、困惑不解地问道:“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实际是一种担心,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命运的关心,而友人终于在蜀地住下了。这是豺狼出没、蛇虎横行的地方,千万不能久留哇!于是诗人又发出深情的呼唤:“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再三叮咛和规劝中,饱含着一片深挚的友好情谊。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二、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李白并没有到过剑阁,因此有关山行艰险的生动描写,如从鸟兽的感受来刻画蜀道之高险:六龙回日、黄鹤难飞、猿猴愁攀;从行人的感觉来具体描写蜀道之艰险:峰回路转、山势险峻,表现人走在上面的畏惧心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以山川幽冷深寂的悲凉气氛来衬托渲染蜀道之艰险:古木荒凉、鸟声凄切,将自然界渲染上了旅愁;还具体描绘了行人眼中的蜀道等等。可以说李白的想象力是惊人的,超越时空的限制,不受任何约束。大家想一下,他虽有漫游天下的生活深厚根底,但如果不发挥高度的想象,不挥洒夸张的笔墨,《蜀道难》决不会如此动人心魄,成为千古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据元和略阳县志记载,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雨,行者屡逢泥淖,所以称青泥岭。李白对青泥岭的高峻难行或许有所了解,于是吟出“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诗句,写青泥岭是那样的盘旋曲折,山路绕着山崖不停地打转。作者出于想象的精彩描写,夸张而不失真,典型地再现了山路之险和山行之难。
在抒发旅愁的时候,诗人写到:“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这里古木参天,气象森严,鸟声凄厉,迴荡其间。丰富的想象,精心的构思,把人们引入一个悲凉、惨淡的艺术境界。“雄飞雌从”的设计,更使羁旅者勾起思念亲人的愁绪。这样生动的艺术效果,若不是作者在驰骋他那奇幻而又细致的想象之后落笔,是很难产生的。
《蜀道难》是一款适合高中语文教学的辅助课件,它利用Flash软件制作,结构合理、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为了更好地改进诗歌赏析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课件设计了具有古典风格的画面,再结合诗歌朗诵的播放,能够很好地发挥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培养学生的鉴赏力。交互式的设计不仅适合于教师课堂教学,也适用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策略
《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特点,领会诗歌奔放磅礴的气势和宏伟豪迈的情感基调,加深对李白诗歌特点的理解。
从学习诗歌的朗诵入手,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尽可能给予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理解和体会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本课件由片头、导航页、背景知识、朗读提示、亮点探寻、探究学习等部分组成,使用导航页将所有的板块有机组合,操作简单、交互性好。整个课件营造了素雅、统一的古典山水画效果,通过精巧的页面设计、完美的艺术构思以及合理的色彩运用,为《蜀道难》诗歌朗诵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烘托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1.片头
为了能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片头动画的封面采用了淡雅的古典山水画作为背景,并放上李白饮酒写诗的情景图片(如图1),让学生在这样的意境中充分展开联想,开始本课的学习。对课文题目“蜀道难”文字使用遮罩效果,醒目标出课文题目。场景中央截取富有气势的诗句,利用alpha值的补间动画做成淡入淡出的效果,对吸引学生注意、烘托和渲染气氛、抒发情感均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画面制作上力求精美,一行行淡入淡出效果的诗歌文字、一幅幅古典山水画、一段段诗词朗诵为学生创造出了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在色彩上运用了墨汁黑色调,与李白诗歌的意境相匹配。背景音乐则使用古筝曲,整个片头将一种唯美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到美,感受到李白激昂俊逸的诗风。
2.导航页
这里配合唐代诗人李白所处的历史环境,在页面左下角放上了唐代的瓷器。场景中央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处理,绘制了一个较大的水墨笔迹,将所有板块导航菜单置于其中,再配上场景右下角的墨笔、砚等画面(如图2),以艺术表现手段展示了知识结构,又能引起学生注意,突出了本课的诗歌朗诵主题。
3.背景知识
这里对李白生平、唐诗进行了详细介绍,由于文字较多,采用了滚动文本框显示方式。主要使用了Flash的on(release)函数来改变字幕元件的Y坐标值实现字幕滚动,再利用遮罩动画将滚动文字显示区域固定(如图3)。这样的展示方式区别于传统的画面翻页形式,交互性好,也使教学知识得到了较好地展示。
4.朗读提示
此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主要分为诗句朗读、品味、想象三个部分。为了能更清晰地展示诗句内容,将背景设置为淡雅的灰白色,界面较简洁(如图4)。
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透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节奏,可以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诗歌的朗读要把握好两个重要环节。一是音步,即诗歌的停顿及由此形成的节奏。二是轻重音调,B即语调。音步和音调都应该根据诗歌内容划分。因此,朗读的第一步是深刻体会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朗读也是感受诗歌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加深对诗歌情感的体悟。在诗句的旁边加上喇叭图标按钮,对按钮设置gotoAndPlay(1)函数实现声音重复播放,诗句朗读由语文教师通过专业录音设备录制,诗歌的语调、音调轻重表达准确。学生模仿范读齐声带感情朗诵这首诗。至此,古诗的积累,情感的积淀已是水到渠成。
品味、体会语言之美。诗歌是语言艺术。诗歌欣赏不能绕开对语言的欣赏。还有一些意味丰富的词语或句子,能把诗歌中那种细腻、含蓄、微妙、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婉曲地传达出来。细细品味这些精妙之处,才知道古人为什么把“读”诗叫“玩味”。这个部分对每句诗歌都进行详细的解读,并通过“下一步”、“上一步”等按钮进行内容翻页,操作方便。
想象、领悟意境之美。意境之美,是诗美的最高境界。领悟诗歌意境就是破译诗人的心灵密码。在场景的底部放上险峻山川图片,切合诗歌题意,极力描绘了蜀地的山川之险和环境之劣,渲染了蜀道之难的氛围,为读诗奠定了奔放的基调。
关键技术处理
1.课件加载进度条设计
课件程序有一个课件读取进度条,是为了体现网络课件的优势(如下页图5)。在由于网速或者其他原因不能顺畅打开的情况下,当前下载进度也可一目了然,等Flash加载完了再呈现在用户面前。制作两个场景,一个场景是显示进度条的,另一个场景是显示主动画的。第一个场景命名为“loading动画”,主动画场景命名为“主动画”。在“loading动画”场景中,需要有两个图层,一个为“图层1”,另一个图层为“图层2”。新建一个影片剪辑,制作好进度条,这个进度条有100帧,并且它是一个从一个小长方形到一个大长方形的变形,不同的帧也就对应着不同的长度,制作好这个进度条影片剪辑后,把这个影片剪辑拖到图层1的第一帧上去就可以了,在图层1的第二帧添加帧。图层1就设置好了,随后在图层2的第一帧添加动作语句:a=getBytesTotal();b=getBytesLoaded();load=Math.floor(b/a*100);loader.gotoAndStop(load);在图层2的第二帧添加关键帧,加入动作:if(a==b)gotoAndPlay("主动画",1);else;gotoAndPlay(1)即完成导入的设置。
2.遮罩设计
本课件中,课文题目“蜀道难”使用了“遮罩”动画特效功能。在需要的图层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遮罩层”,使命令的左边出现一个小钩,该图层就会生成遮罩层,系统就会自动把遮罩层下面的一层关联为“被遮罩层”(如图6)。遮罩层中的图形对象在播放时是看不到的,而被遮罩层中的对象只能透过遮罩层中的对象被看到。在遮罩层、被遮罩层中使用动作补间动画手段,从而制成遮罩动画。
3.声音加载
对于声音的加载,行为动作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只要将需要的声音导入到库中,并更改属性名称,然后从库中拖到对应时间帧窗口上(如图7),制作一个播放按钮,点击按钮触发声音。为声音图层的第一个关键帧设置动作stop(),为播放按钮设置动作(如图8)。
4.滚动文本框设计
课件在展示较多文字的场景中没有采用传统的上下翻页形式,而使用了滚动文本框,这种方式交互性好,视觉美观,也让文本能得到较好的展示效果。主要使用了Flash的on(release)函数来改变文本元件的Y坐标值实现文本元件的上下移动,对上下移动按钮设置动作(如图9),再利用遮罩动画将滚动文字显示区域固定。
评价与反思
课件的优势在特色和亮点中已有阐述,在此不再赘述。下面谈一下本人应用Flash制作课件的一些感受。
在语文教学中,课文朗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有人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朗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而利用Flash制作语文课文朗读课件,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练习朗读,把握文章情感,更重要的是它以动画的形式出现,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反映出,细节上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课堂活动的互动环节需要加强,只有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上来,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取得更好效果;在学习拓展上则应多出一些问题,获取更多有益的反馈信息,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一个好的课件可以使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还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对大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所帮助。
幕前幕后
2011年7月21日,“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在河北省鹿泉市第一中学开幕,我很荣幸参加了“多媒体教学工具评优”项目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的成绩。在这里,感谢组委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拓视野的平台,感谢各位专家评委的指导和点评。两天的赛事下来,可谓紧张忙碌,体力、脑力透支到了极点。然而过程是如此美丽,至今我仍记忆犹新。
参加这样的全国决赛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它是全国一线教师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一次精彩大比拼,也是多媒体教学工具设计实践的一次重大整合,为众多设计者提供了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更研究探讨了未来的多媒体教学工具设计的方向和趋势。对于本次盛会,可以借用的两句话来总结。
1.出乎意料的精彩
这是参加比赛教师的评价。如今,随着媒体科技的发展,很多教学媒体已经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并积极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本次参加比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多是由教育工作者自制的,但其内容的学科性、设计的科学性和制作的技术性都毫不逊色于专业教育软件,可谓是“五彩缤纷,异彩纷呈”。从使用的软件看,有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FrontPage、课件设计大师、电子白板等;从课题看,有语文诗歌、理科推理、幼儿游戏、美术创意,甚至还有软件发明;从设计上看,不同多媒体教学工具不同构思,同一课题不同风格,同场竞技,各有千秋,各领风骚。
2.世上最怕认真二字
毛主席的名言也是本次比赛中的真知灼见。通过比赛,可以看出参赛教师是花了不少功夫的,很认真、很仔细地做出了一个个精美的、实用的、有较高水平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特别是看到美术、音乐教师—个个清新、风格独特、美观实用的设计,我不禁叹为观止。教师们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中动画展示性强,内容丰富,在设计上考虑了每一个动作的全部环节;运用视频增强教学情景的说服力;背景图的合理选择凸显了学科气氛;链接转换运用自如;操作方便;设计新颖……这些都让我深深地折服。
与此同时,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今后参赛的教师注意。比如,多媒体教学工具设计忽略了它的“辅助”作用,而将它当成课堂的主角。当然,能够设计得精致一些固然是好事,然而无论我们设计得多漂亮,能够改变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容量更大、更高效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才是我们需要的!
这次比赛增强了参赛教师现代教育教学能力,让教师同行们感情更深了。比赛重在友谊,比赛重在参与,只要我们努力过了,无论什么结果我们都能从容地面对,明年我们还会再来!
点评
邹才能老师制作的《蜀道难》是一款适合高中语文教学的辅助课件,具有结构合理、界面友好、多维感知、方便交互等特点,作为高中语文诗歌赏析课的教学辅助工具,适用性很强。
课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开头用简单动画导入,主界面简洁明快,诗歌标题贯穿于整个进入环节,并左右移动,突出了课件主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画面采用复古风格,配以人物、山水画与页面文字,清新雅致。名家朗诵录音既可以全文欣赏也可以分段赏听,为调动学生多元感官参与学习提供便利。每一个页面均设有返回主导航页按钮,交互性强,便于学生访问阅览。课件既可以用于教师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有很强的实用性。课件制作除了使用了Flash软件外,也使用了声音、图片等编辑处理技术,表现了作者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但尚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页面文本内容较多地利用滚动条浏览可能更符合学生的使用习惯,内容导航页“诵读提示”与“朗读欣赏”上下调换一下位置更符合教学流程和学生认知规律,主导航界面中的“退出”不应该与导航标题并列放置,易造成逻辑混淆,建议另起行单独放置。e
1996至2000年,名山县四年完成县乡公路建设,并改建国道318线治安场至金鸡关段和红星立交连接线,工程总投资1.95亿元,其中县乡公路投资6400万元,国道318线改建投资1.267亿元,红星立交连接线投资540万元。新修了现代化的名山客运车站。“九五”、“十五”期间,名山县交通建设形成了以成雅高速公路,318国道为主骨架,县乡公路连接全县所有乡镇,辐射各村社的现代公路网络。2.62亿投资中,有1.6亿属于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名山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通过推进交通事业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体会是,做好交通工作,一要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创新思路开展工作;二要前瞻性规划和布局,大气魄、大手笔操作;三要把交通建设推向市场,认真做好项目包装、招商和招投标;四要以身作则,坚定不移做到“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坚决做到建好一项工程,锻炼一批同志,而不是建好一项工程,倒下一批同志。
市委提出把雅安融入成都经济圈,名山县是雅安的东大门,做好名山县交通工作也是树雅安形象的重要一环。我们“一班人”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目前,境内已有国道34公里、省道34公里、县道127公里,我们又对“十一五”期间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做了科学规划和项目包装。我们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我们有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我们有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我们有无私奉献的拼命精神,尽管前进的道路困难重重,我们也要克服一切困难,以强大的执行力,以一流的操作水平,把名山的交通工作做得更好,让雅安东大门的公路更宽广、更畅通,给全县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公路建设
曾经有这样一个民间笑话,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领导同志来雅安检查工作。他从成都出发就开始在车上睡觉,睡着睡着忽然被汽车摇醒,便问了一句:“是不是到了雅安的地盘?”随从人员回答:“是,刚进入雅安的名山县。”
这个笑话足以说明,当时名山的公路很糟糕。
现在,这个笑话已成为历史,从成都进入雅安的东大门名山,高速公路让人心旷神怡,318、108国道也同样让人难以忘怀。过去到成都要颠簸一天,而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要打个来回。过去驱车跑完全县的乡镇要足足两天时间,而现在只需半天。
34公里国道、34公里省道、127公里县道从无到有,从坎坷不平到宽阔平坦,名山交通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1996年,名山县交通局为了开辟一条318、108国道改造筹资渠道,率先在全市将公路改造推向市场,名山县没有投资一分钱完成了34公里国道改造,总投资1.267亿元,成为全县公路建设的成功典范,全省各地来名山参观的络绎不绝。
“九五”、“十五”以来,他们共筹资2.62亿元用于道路交通建设资金,其中1.6亿元是采用招投标方式对外招商引资的到位资金。
名山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人才支持,从1998年至今年4月,省交通厅连续派出三届下派干部在名山县担任主管交通的副县长,这些下派干部从交通建设项目规划、包装到争取资金和实施项目建设,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今年4月,下派干部、现任名山县副县长王石同志分管交通工作,更是为交通建设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为名山县交通事业发展出谋划策、争取资金。
去年以来,蒙顶山旅游公路改造开始,尽管市交通局是业主,但名山交通系统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现在形成了以成雅高速公路、318国道为主骨架,县乡公路连结全县所有乡镇,辐射各村社的现代公路网络。水上交通运输秩序也大有起色,共建成大小码头12个,港监站1个,规范了运营船35艘,乡镇保家船199只,做到了水上安全连续14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
路政管理
提高了人员素质——在队伍建设方面,名山县路政中队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除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的培训外,还严格坚持每周一上午的集中学习,以交通行政执法“六个不准”为准绳,文明执法、为民执法、廉洁执法、秉公执法,促进了队伍建设和机关建设。
增强了责任心——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他们率先在全市本行业中试行了《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把工作目标量化、细化到了小组,使完成目标任务和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小组人员组成实行双向选择,每个队员都做了工作承诺,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了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维护了路产路权——他们采取定路线、定人员、定目标,以及定期或不定期统一检查的办法,首先将目标任务分解成片区,再由小组定人定责任区,中队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考评,然后按百分制兑现工作经费。目前,国道、省道和主要县道基本实现了无乱堆、乱占、乱建现象。今年上半年境内发生路政案件90起,查处90起,结案87起,结案率达到96.6%,无一件错案。和去年同期相比,路政案件下降56%。
治超成效明显——截止5月底,他们查处超限超载车量3902起。6月份全国“治超”开始,路政中队对国道、省道和主要县道分别制定了治超方案,加大了宣传力度。6月份以来,他们共检查车辆6751辆,查出超限超载车辆32辆。没有一辆超限超载侥幸通过检测点驶出名山,充分说明他们宣传工作到位,治超工作力度到位。
“一会一节”已经开幕,名山县路政中队已经为此作了大量工作,为家乡经济腾飞和旅游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运政管理
狠抓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在职工中长期开展了“爱岗敬业、诚实可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运政文明市民学校”和县道路运输协会的作用,广泛开展运政管理培训和创建活动。在队伍建设方面,他们开展竞争上岗,坚持了考勤、工作目标、奖惩、规费征收、车辆管理等系列制度管理。在坚决贯彻交通执法“六不准”的同时,要求所有运政人员依法管理运输市场,全心全意为经营者服务,树立运政良好形象。
依法整顿道路运输市场——多次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深入乡镇查处打击非法营运客货车辆,平时日均出动3辆车,9名执法人员。重点开展了“查超载、查超速、查违章”的农村客运市场专向治理,消除了农村道路交通隐患。开展了“文明优质车”竞赛活动,全面提升了出租车客运的良好形象。
周密部署“一会一节”运政管理——对全县220名出租车客运、农村客运驾驶员进行了统一着装,统一进行了出租车内部装饰,对驾驶员文明用语、热情服务进行了培训。关闭了西街口老车站和永兴路口发车点,启用了新车站,副县长王石亲自带领交通、城管执法人员整顿县城交通秩序,实现了车进站、人归点,做到了所有客运车辆进站经营,规范了名山县客运秩序,开创了名山交通事业新的里程碑。和相关客运运输公司召开了联席会议,细化落实了相关措施和责任,制定了“一会一节”期间客运预案,准备了足够的应急车辆,确立了车辆事故和故障抢修小分队。
筑巢引凤
名山县客运汽车站于9月6日正式启用。车站占地26亩,总投资1260万元,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这种公益设施过去都是政府投资,但名山县财力有限,上级补助也是杯水车薪,1000万元的投资哪里来?县交通局从2002年5月开始包装这个项目,在位于城郊的开发新区征用26亩土地,然后边设计、边申请、边招商,最后蒲江第四建筑工程公司中标。
双方的合作方式也是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的典范。名山县交通局出土地,投资商出资金,车站、房地产建设并举,投资商为名山县交通局无偿提供6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地和800平方米车站办公室、候车厅,双方共有十年的车站客运经营权,十年后车站的产权和客运经营权归名山县交通局所有,也就是典型的投资、建设、经营的“BOT”国际经营模式。
名山县副县长王石告诉记者,“十五”以来,全县在交通方面的投资2.6亿多元。由于道路交通发展迅猛,城镇客运车辆新增400多辆,而县城唯一的旧汽车站面积小,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客运市场的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影响了名山的对外形象。加之雅安市工业园区在名山,客运车站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提升了名山形象,规范了县城交通秩序,对拉动名山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名山县客运汽车站创造了以土地投入为条件招商引资建设汽车站全市第一,区县级客运车站规模档次之高全市第一,客运车站启用后的经营合作方式全市第一,由于车进站,人归点,名山县城没有了客运车辆乱停乱放,没有了沿街上下客,交通秩序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了业主、投资者、车主、县城居民多方满意。
公路养护
近两年来,名山县公路段在做好国道、省道养护的基础上,加大了县道烂路整治,使县乡道路大为改观。
—投资90余万元,对名(山)王(包寺)路进行了一期和二期整治,整治路面达3万多平方米
—投资85万元,对国道318线百丈湖段、名(山)丹(棱)路马溜坡段、名(山)草(坝)路进行了整治,整治路面8千余平方米。
名山县养路段还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四早”防洪制度,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实行汛期昼夜值班和“三查制度”,确保了汛期道路畅通。近两年,名山县公路段共投入资金25万元,及时对洪水造成的危桥、险路、路基缺口、水毁塌方等灾情进行维修。
【蜀道难习题】推荐阅读:
蜀道难试讲教案06-06
蜀道难自学案09-20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06-18
《蜀道难》公开课教案10-03
蜀道难原文及注释赏析07-10
四川剑门蜀道剑门关导游词06-05
数学高数复习题练习题07-09
SQL习题05-24
相关知识习题05-28
池上课后习题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