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的读后感600字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下的力量的读后感600字(精选12篇)

当下的力量的读后感600字 篇1

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是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将来。过去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悔恨的地方,当你能了解最重要的是如果度过当下这一秒的时候,你就不会再为了后悔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而耗费情感。未来则是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害怕的地方,当知道当下这一秒最重要之后,我也不应再为未来的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安,还是好好度过当下时刻吧。

只要能够让心灵处于平和、沉静的状态,完成一件紧急的工作,与看娱乐节目、发呆、做其他无意义的事情并无区别。当下这一秒要做什么,不要跟随理性、不要跟随情绪,要跟随你的心灵。如果今天必须提交一份重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投入的工作,即使想通过娱乐来逃避行动的话,心灵也会通过焦虑情绪告诉你,你并未正确度过当下。所以要跟随心灵,剩下的就很简单了,观察到你真正需要的,对我而言通过情绪就能知道,我是否在做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以前也研究过GTD,最后的发现对我来说,问题不在于任务如何分类,而在于如何推动自己去做事情。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是值得在当下做的事情,而不是用紧急、重要四个象限来机械的决定要做之事。可以大段时间的浪费生命,如果这同样能让我的心灵处于平静,什么也不做,什么成果也没有也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这是以前从未想过的,所以《当下的力量》对我是更有帮助的一本书。

《六祖坛经》中有一个小故事,大意是一个和尚问一个得道高僧说如何开悟,高僧回答吃饭、念经、睡觉。和尚说这些我也做啊,高僧则回复:我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念经的时候念经,该睡觉的时候睡觉。用《当下的力量》来解释,就是高僧所作的在每一刻都是心灵中认为的最重要的事情,因而能够心无旁缪的行动。而我则在工作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想着工作,为过去而悔恨,为未来而焦虑,经常处于不安的状态。这些焦虑不安非但没有任何用处,还消耗了大量身体能量。

当下的力量的读后感600字 篇2

一、青年强则国强, 青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的论述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期许, 以及相信社会进步的重担应由年轻人去承担的信念。《开讲啦》作为首个青年电视公开课栏目, 它的受众定位十分明确, 主要是“90后”青年。“90后”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最显著的“受益群体”, 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以及较为开放的社会环境, 使得这一代人思想更加开放、价值观念更加多元, 所以想要满足迎合这一群年轻人的收视品味, 对于栏目主创团队来说确实是一大挑战。

从商界精英到文艺界翘楚, 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动人的情怀感染着每一位青年人。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 种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从生存环境和生活境遇上来看, 青年一代不得不面对社会的板结与固化, 就业难、高房价等一些现实问题都让青年人无法那么乐观积极地看待事物, 更不敢提及和实现自己的梦想。青年人亟待精神补给, 《开讲啦》应运而生, 它不是在兜售励志的成功学, 而是用真诚的精神内核鼓舞着青年人的士气, 每一位嘉宾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事业、生活的热爱是纯粹的、不可复制的, 热爱和不计回报的付出才是成功的基石, 于是《开讲啦》就颠覆了青年人对于成功的世俗定义。

二、平等语境还原平凡人性, TV2.O 新思维理念抗衡新媒体挑战

近年来, 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为受众自由表达创造了新语境, 争取话语权成为了社会各阶层之诉求, 公众通过对社会事件的讨论, 进而表达态度观点。约翰 . 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认为:“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 主张言论自由进而形成“观点自由市场”, 在此市场中, 最好的思想总会得到承认, 而最劣的思想则会失去作用。”TV2.0即是电视新思维理念, 作为数字网络生活的一个节点, 它改变了由大众传播向个体传播的传统模式, 使电视节目由个体传播转向大众传播, 而这也正符合自由表达言论的理念。TV2.0就是要将互联网传播理念与电视栏目创作相融合, 而《开讲啦》正是TV2.0的绝好诠释:演讲内容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 传播方式是典型的2.0方式;嘉宾演讲环节占据节目时长的1/3, 其余时间是嘉宾与青年代表的交流时间, 有效突出了互动性, 而这些都是电视新思维抗衡新媒体冲击的有益尝试。

就是在这种自由的讨论和平等的语境下, 《开讲啦》传播效果和影响力都十分显著。大比重的提问互动环节是质疑精神和不盲从于权威的意识的集中体现, 节目尽量使开讲嘉宾褪去光环, 叙述的也不过是平凡人通过坚持、由于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从而迈向成功的故事。从中抽象出的对于人性的理解, 升华出的对于生活的感悟, 概括出的对于生命的尊重都是《开讲啦》具有直指人心力量的重要因素。

新媒体对于电视的冲击是一个全球化问题, 凭借着资源优势, 电视传播仍具有绝对权威, 尤其是央视这样的国家媒体。《开讲啦》正是借助央视平台, 所请嘉宾含金量高, 在这个大师缺乏的时代, 为我们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指点迷津, 为年轻人登高而望提供更为宽广的视野和坚实的臂膀。

三、总结

首先, 《开讲啦》作为深夜播出的电视谈话类栏目, 名列央视栏目收视率首位, 这说明真正具有人文关怀和独具匠心的电视栏目定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而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文化程度, 也是可以在其受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内容上管窥一窥的;其次, 网络媒体的冲击, 以及自媒体形成的TV2.0的传播模式让受众更加自我, 《开讲啦》在中国当下栏目形态克隆严重的情况下, 便成为原创电视栏目的典范。南方周末曾做专题报道称, 《开讲啦》为“换一种腔调, 讲点正能量”的电视栏目, 因此《开讲啦》被称之为“中国思想好声音”不足为过。

摘要:由央视综合频道与上海唯众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栏目《开讲啦》, 自2012年8月27日首播以来获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 广大观众好评如潮, 本文将从栏目受众和传统媒体经营理念入手来分析《开讲啦》栏目特点, 从而探寻《开讲啦》取得如此出高收视率的深层原因, 彰显《开讲啦》被称为“中国思想好声音”的人文关怀内核。

关键词:《开讲啦》,栏目,人文价值,TV2.0,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晴川, 罗闽儿, 陈颖, 郑必朋.‘说人话、不端着、够真诚、正能量’——对话唯众传媒总裁、央视一套《开讲啦》策划杨晖[J].南方电视学刊, 2012.

什么力量推动当下的经济回暖 篇3

自从1月至4月的相关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发布以后,各方便争议不断。一些乐观的机构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见底甚至已经走出低谷,整体经济正在复苏;而另一方则持怀疑态度,认为单凭借短期数据来判断还为时过早,未来几个月的中国经济还扑朔迷离。

5月26日国家统计局出面“定调”:总的看,中国经济取得较好开局,主要经济指标止跌回稳,整体经济的表现好于预期、好于世界。而次日央行发布的《2008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则说:目前经济反弹基础尚不稳固,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数据大体上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那问题就出在对当前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上。就在此时,一些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已见诸报端。

一般而言,在一国经济见底的时期不应当出现“通货膨胀”这个词语。而如果在经济低迷时期反倒出现了通货膨胀预期,那只能产生一种疑问:前四个月的经济回暖迹象真的是刺激内需政策的作用吗?

政府投资占了主要部分

从现在已经公布的各项经济指标来看,前四月推动中国经济强势反弹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的强劲增长,其中政府投资占了主要部分。自从2008年11月中央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公布以来,到2009年4月已经安排了两批中央投资,第三批中央投资也正在进行。截至4月30日,中央新增投资已经累计下达预算3924亿元。正是由于这一点,大家普遍认为凯恩斯式的积极财政政策促使中国经济好转。

但所谓中央投资只是资金预算,真正落实到位,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还需要一个过程。就生产方来说,光是工程招标、设备采购、签订施工合同等环节尚需要数月时间。至于通过迂回的生产过程,进入到消费领域,真正对消费者产生利益,那更是一段漫长的时期。而我们的经济“复苏”的过程却几乎是与中央投资计划安排同步进行的。怎么可能投资预算刚刚下达,经济就立刻回暖呢?更何况,相对于中央投资94%的平均到位率而言,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有48%。地方财力窘困的状况必然会使得依赖政府支出的刺激经济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也许我们对于政府刺激内需的政策过于乐观了些,预期也过高了一些。凯恩斯政策虽然是应对经济萧条的特效药,但毕竟不是速效救心丸,不可能指望今日施行明日便见成效。

回顾上个世纪那场大萧条的历史,应该更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凯恩斯的刺激有效需求政策—直到二战前都没有发挥切实影响。如今被许多人误认为是凯恩斯政策标志的罗斯福新政既不是凯恩斯提出的,也没有能使得美国经济真正复苏。一直到二战爆发前,美国失业率都徘徊在两位数的水平,远比现在还高。当时唯一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经济体,就是战前希特勒的德国。真正拯救了凯恩斯刺激内需政策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政府支出增加和赤字上升,变成了一场凯恩斯政策建议最好的实验。也就是说,经过了数年的战时经济,蔓延世界的大萧条才被遏制。

财富效应的结果

所以,我们还不应急急地把目前在股市、楼市、信贷、固定资产投资、消费以及相关指数上出现的经济向好苗头立刻归结为凯恩斯政策的影响。那么如果不是刺激内需政策的作用,又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经济向上的趋势呢?其实,如果从诸多喜忧参半的经济数据来看,这应当是“庇古效应”的结果。

所谓庇古效应,也就是财富效应,一种应对经济萧条方法的称呼,是剑桥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庇古于1943年提出的。庇古是剑桥学派权威马歇尔的弟子,也是马歇尔讲席的继任者。他和马歇尔一样都可以算作凯恩斯的老师,凯恩斯在剑桥的讲师职位薪金就是用庇古自己的基金支付的。但是,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攻击的靶子就是以庇古为代表的经济学理论。为此,庇古不得不做出反驳,其中就包括后来被作为有效反驳凯恩斯理论的“庇古效应”。

他指出了经济萧条时期一个有益的副作用:私人部门手中财富的真实价值会提高。伴随着不景气的经济形势,总的价格水平下降、工资紧缩,会使得私人手中以现金、有价证券等形式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价值相对来说变得更大,简单而言,就是钱变得更值钱了。这样的情况下,私人必定会重新调整手中的流动性资产,如此,私人部门会减少储蓄并增加支出,从而扩大总需求,使得经济向充分就业水平回归。

按照这个观点,大萧条时期应当做的就是增加失业、削减工资,促使经济重新回到均衡状态。暂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看上去显得过于消极、不人道、不合乎情理。先简单想想自2008年下半年起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一些情况。

首先是伴随着大量私营企业倒闭,许多公司用缩短工作时间方式变相裁员、缩减工资。而反映物价水平的CP!指数和PPI指数,前者自2008年11月回落到3%的警戒线以下后,从2009年2月开始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后者则是连续五个月下降。以上都符合“庇古效应”的前提条件。

然后紧接下来便是11月上旬开始中央4万亿以及24个省市18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相继出台,极大抬高了民众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态度,导致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同时自1月份开始对私人消费者来说存在着过节、结婚生子计划等消费需求。对企业来说则存在着一年伊始的信贷安排等投资需求。所以一方面是由于价格水平下降、工资缩减带来的流动资产价值上升;一方面则是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对未来价格走势上升的预期,以及特定时间条件下刚性需求的存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迫使私人部门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投资支出。这样就出现了消费者过节消费支出大量增加;卖房炒股,使得房地产业量价双回升,股市接连上新高,而企业则利用信贷指标放开之际增加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使得仅前四个月新增信贷就达5.17万亿元的天量,超过2008年全年,并且已经完成了今年的新增贷款目标。

在如此的需求激增情况下,宏观经济指标怎能不显示出转好态势!而所有这些经济特征都符合“庇古效应”的刺激需求政策。

还需长期措施的推进

实际上,“庇古效应”强调的是在遇到偶然因素引起的经济下滑情况时,由经济体依靠自身的稳健机制自动地回复到稳定状态。但是如果遇到的不是暂时性的经济波动,而是大范围的、由于经济结构更深层次的原因所导致的整体经济进入周期性萧条时期,那么它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私人部门流动性资产的价值不论怎样上升,也有耗竭的时候,到那时就不能再依靠财富效应来提振经济了。所以,面对前四月用电量持续下降、工业增速放缓,人们有理由担心当前的经济回暖是否能持续下去。

此时就需要反过来思考内需刺激政策,凯恩斯式的经济政策绝对不是简单地鼓励消费和投资,而是强调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推动私人部门有效需求的提升。因为在排斥政府干预的传统经济理论体系中,如果不考虑对外贸易,一个封闭经济体的需求就仅由两部分构成:消费和投资。但是凯恩斯对这两部分需求都不信任。消费者的投机性需求、企业家的动物精神以及脆弱的金融系统都会导致经济体内在的不稳定,造成过多的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使得有效需求不足。这样凯恩斯政策的核心就是把政府加入需求的行列,依靠政府支出来刺激需求的增加。

凯恩斯政策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就目前来看,当“庇古效应”的影响逐步减弱的时候,积极的财政政策计划经过将近半年时间的逐步实施,其效果应该在近期开始显露。5月份的各类经济数据即将陆续披露,相信主要指标仍然是进一步向好的方面转变。并且,在接下来几个月内中国经济都会因凯恩斯政策而暂时获益。

然而,还不能根据凯恩斯式的内需刺激政策来确定中国经济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势。历史已经证明,凯恩斯政策虽然是一种短期内缓减经济萧条阵痛的良方,长期服用却会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而中国经济即便没有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早已有问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投资结构的失衡以及生产结构的失衡——有这些存在于中国经济结构深层次的问题都不能指望用一种短期政策能够彻底解决。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4

你能想到会有这样一本书,它能带你走出混沌,重见温暖吗?就是这本萌姐读书会推荐的书《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尼。他是身心灵大师,毕业于伦敦大学,29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其实这就是我想得到的世界,现在我的世界实在是太痛苦了,每天生活在焦虑,自责,压抑中,甚至严重时,想过自杀。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渐渐地情绪缓和。接下来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本书在我身上产生的力量吧。

这本书开头就讲,你不等于你的大脑,这就奇怪了,我们的行为不都是由大脑控制的吗?那我是谁呢?作者讲你是你自己(本体),大脑只是思维的工具,它通过无意识得思维来批判你。它通过分析过去的经历,思考未来的走向,使我们活在痛苦的过去,焦虑的未来,但偏偏忽略当下的时刻。当下这个时刻才是我们能控制掌握的。他告诉我要做为观察者来观望我的情绪,我的痛苦,我的恐惧,当你抽离出一种状态来静静地观察它时,这些情绪便无处安放。

我闭上眼睛,用心听我的大脑此刻在跟我说什么。它说,你是无能的人,什么事都做不好,每天做事手忙脚乱。没学识,没主见,没远见,也没技能,所以你就是没有用的人……当时我就眼眶湿润了。同时,也感受到了我的内心在说,我不是这样的人!但是声音太小,而且我的无意识是认同大脑这样给我贴标签。所以才渐渐明白,原来当有人否定,不认同,不赞同我的意见,我的想法时,自己会产生非常愤怒的情绪。要么发脾气,要么冷眼相待……

你不觉得这很奇妙吗?突然觉得有个卡点被打通了,原来自己的焦虑,恐惧,痛苦,都来自大脑对我(本体)的无意识批判。而我本身并没有痛苦,是大脑这个无意识思维给我投射了一个痛苦之身。它只是一个幻像。

这给我带来了一丝平和的感觉。而这种让人豁然开朗的力量,来自作者讲的要找回我们的本体,感受“临在”的状态,感受“心流”的触动。集中精力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将大脑无意识的思维批判,看作是痛苦之身,并接受它,观察它,最后让它变成一道光,融合在温暖的阳中。成为本体之光的一部分。

在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立即实践了当下的力量。这一天,我开车回家,这次说也奇怪,选择了走国道,旅途比较远,有很多岔路口,又是下班高峰期,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居然又把路走错了。当时这火大了,愤怒,自责,责怪……一连串的情绪就出来了。这时我意识到要作为观察者抽离出来看这一切,我的手已拽紧,非常的紧张,因为情绪很不稳定,并有抓扯自己裤子的抓狂举动。于是我深深的吸一口气,慢慢缓和情绪,意识到现在我的大脑在批判我走错方向的行为,它在否定我,在指责我,又勾起了小时候经常被种种外界的否定和批判的痛苦回忆,使这个痛苦之身,更加的痛苦。观察到这一点,我便接受了我的痛苦之身,同时意识到当下走错路后,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什么呢?当然是专心开车,专注路况,跟着重新规划正确的路线开车回家,这样才能安全的回到家。而这时,痛苦之身的责怪,愤怒,已荡然无存。它在这个时候也是没有用的,自然就消失了,它并不能给我指明方向。

晚上,刚好我亲爱的姐姐给我打电话,也很巧,今天都是来度化我的,哈哈。姐问我最近起来那么早都干嘛呀。当然我姐是关心我的,怕我又犯“心脏病”。我说起来看书呀。她说,那你看的啥,给我说说。我脱口而出,不讲。很简单的词。我大脑说的。你看,这是我常有的无意识思维方式,为什么我要说不讲呢,看我一步一步来分析自己。

我姐一听到我说这个,她当姐当老师的范儿就来了。她说,你看了书,不讲,你就看不懂嘛,记不住,白看了。那还不如不看。你看这话我听的是不是觉得姐在否定我,放以前,我就直接挂电话不讲了,因为我自己是看懂了的,不是不讲,是有原因的,但是我不说。因为大脑对我的评判给我又贴标签,它说,你表达能力不好,你重来没有讲过,肯定讲不好,你姐会否定你看的内容,会瞧不起你。这认定让我产生了恐惧心理,自卑,不自信的心里也出来了。

万万没想到,今天我有意识的观察了自己大脑所有批判,并意识到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做什么?难道是让这些没有出现的问题,带给我不良情绪?不,当下我意识到我应该表达出我的想法。于是我说,姐,不是我不讲,是我不敢讲,其实我感悟挺深的,但是我觉得自己很自卑,怕讲不好,你笑话我,自尊心会受到重创。我说了大脑对我的批判,也表达了此时此刻的想法。这一说不得了,大脑没有再批判我,而是任由我的内心徜徉。

接着我姐说,没关系,她原来也是讲的语无伦次。于是,我第一次用独有的自我意识克服了恐惧情绪,开口对亲近的人讲自己读过的书,自己的内心恐惧。一切都很好,并没有嘲笑,指责,换来的是自己身心的愉悦,和姐姐的肯定。

于是痛苦之身的小我,便化作自我意识的燃料,助我完成分享。

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篇5

《当下的力量》就是以托利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告诉人们当下(即现在)的重要性。告诉人们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该书前半部分告诉我们:应该学会清空自己。正如向杯子中倒水的道理相类似,只有当杯子是空的时候,才能往杯子里倒入更多的水。人们也一样,只有在清空自己的思想时才能听到或者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只有清空自己的思想才能学习到曾经没有意识到的知识。 其次,在清空我们自己的思想的同时,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最淡定的人是最无敌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他没有把破绽暴露出来。正如今年的澳网, 李娜苦战3盘,艰难淘汰大威。李娜所显示的是她的淡定,关键时刻不急、不躁,最后一举将大威拿下进入澳网四强。 接着谈到,无欲则刚,现在的我们应该学会淡定,努力做事、认真学习。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看到朝阳的美丽。

该书在后半部分,托利告诉我们:首先,学会专注当下,对曾经和未来不必计较太多,我们对曾经和未来要明白几点:一要总结曾经的经验,二要坚定的对未来的信念,这个信念是我现在的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回有所收获。其次,专注你的身体,学会聆听你的身体,从而学会聆听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己的联想,要以事实说话。爱护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从而营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身体,学会包容,有良好心态。

作者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到要关注当下,关注此时此望,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只是意识的一小部分,没有思维不会影响到意识,没有意识思维将不复存在,所以别担心,当你关注当下时,你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满足感,不会有不安,不会有烦恼,你的每时每刻都是充满了喜悦与安全感的。

要做你思维的见证者,你不等于你的大脑,你的痛苦情绪,都是你大脑的思维制造出来的,而实际上,你的意识根本没有创造这些思维(痛苦),是思维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制造出来的,它利用了时间,而如果你去观察这些思维,做为一个见证者,看他们是怎么想的,不做任何批判,不加以分析,只是静静的看着思维在变化,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会吞噬你的思维(痛苦),慢慢的思维(痛苦)将会消失。如果你的身体里面有两个人,那是两种思维,你要去观察他们,当他们制造出来一种情绪时,你不要认同他,你越认同他,那你就会被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思维控制。

1.德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利著作《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2.当下的力量读后感

3.写一篇读后感是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600字

4.读后感大全1000字

5.科普读物《水知道答案》读后感

6.开启人生正能量读后感

《梦想的力量》读后感600字 篇6

梦想的力量读后感

我读了《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瑞恩的善良、爱心、执着深深地感动了我。加拿大一个六岁的孩子瑞恩,非常想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第一次,他以做家务活的方式挣够了70元,捐给了非洲孩子。之后他知道七十元是不够用的,又靠捐款筹齐了两千元,打了一口井,当他知道有凿井机打井的速度会快很多时,他却说:“那让我来赚钱来买钻水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也很坚定。当瑞恩听到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要两千块钱时,他还不知道两千元是多大的数目,而且还坚定地回答,一方面表现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两千元的事,已经长大了,也表现了瑞恩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为非洲八个国家打了三十口井了。

当我读完《梦想的`力量》这篇文章后,我不敢相信,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他的坚持让非洲人民喝上洁净的水,是他的执着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不能放弃。

我也有过梦想,梦想有一天能像刘翔一样在运动场上飞驰。可是在一场八百米跑步比赛中,当我在跑道上跑了三圈后,体力消耗了一大半,速度慢慢减下来了,我累得气喘吁吁、满脸通红。()虽然操场边上的同学不断地给我加油鼓劲,我也不想放弃,但是在矛盾的心理斗争后,我放弃了。

当下的力量的读后感600字 篇7

那天我们学习了《梦想的力量》一课。书中介绍到,在一次上课时,瑞恩突发奇想:如果能让非洲的孩子喝上洁净的水就好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却改变了非洲人民的一生。瑞恩从做家务活开始筹钱为非洲人民挖井,到感动妈妈的朋友,登上了报纸,传遍了整个加拿大。接着,收到许多爱心人士的捐款。最后,安格鲁地区的人们喝上了洁净的水,还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从这以后,非洲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喝上了纯净的水。一个小小的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这统统来自仅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之梦。难道身为高年级的我们会做不到这些吗?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同时完成了自己的梦想。生活中,为了梦想而奋斗的人也不少。虽然,我们还是孩子,不过,只要心中有梦,照样能实现。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为将来的奋斗积淀更多更好更宝贵的知识财富,厚积薄发。就算你要当总经理、医生……那也不是问题。

我想当个大老板,有各种各样的车和数不清的钱。主要来源于妈妈厂里的“小老板”。她家很漂亮,有很多娃娃,我可羡慕她了。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梦想。虽然这个梦想很现实,不是人们口中高尚的助人为乐的“好事”。但是,我想,只有自己有能力,有实力了,才能帮助更多更需要帮助的人。或许也能像“瑞恩”那样,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接力,实现更大的理想。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作文600字 篇8

我们身边,感觉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东西,都有其出现的过程,有些甚至还颇具波折!比如,有限责任公司,现如今我们一提到公司,大多指的就是它。但是,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它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其实并不长。直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随着远洋贸易的需要,才推出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纵使如此,在18世纪20__年代,由于英国南海公司和法国密西西比公司的泡沫,股份有限公司又被国家严令禁止了100多年。实际上,公司的合法组建,直到1862年英国《公司法》的推出。

所以,有些东西看上去是美好或可怕的,事后证明却并非如当初所料,有的甚至还恰恰相反!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火车、比如原子弹,比如盘尼西林。。。。。。但是,总的趋势应该是好的,因为人的愿望,总体上是希望向好的方向发展。正如,水流有时为利、有时为害,但大体上要受渠道的引导。

最后,伟大的科学家哥萨克·牛顿,因为南海公司泡沫蒙受巨额损失,不禁感叹:“我可以预测天体的运行规律,却难以预料人类的疯狂!”用此来描述,人类的非理性是再恰当不过了!

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使得世界在19世纪一百年中所发生的改变远远超过此前的三千年。然而,正因为如此,世界也不得不同时面对与进步伴生的矛盾、冲突甚至灾难。我们以前的发展也让我们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去探讨发展,如何可持续的发展。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具有贪婪性,同样在公司的发展中。也具有贪婪性,为了最大化攫取利润,不惜做出一些不雅的行为。这不禁让我联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此次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损害了孩子的健康,而且造成对乳制品企业连锁性的商业性危机。

所有的公司都是为了赚钱。这可能就是公司的原罪,人们做生意就是为了尽可能为自己赚取最大的利润。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公司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德。经济危机是公司必须要面对的,“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经济危机是市场重新洗牌的过程。每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公司,都会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在这种危机之中,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也就是著名的凯恩斯主义所提倡。它使于经济生活的必要作用被重新估量,改变了此前一百多年中只由市场之手调节经济运行的理论。罗斯福总统的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候的救市计划,其中就包括加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就业,减少失业的措施。而20__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中国所采取的救市计划中也有类似的措施。

管理就是效率,管理就是利润。管理是公司创造并自我消费的产品,也是每一个成功组织的必修学问。决策如何执行分配、制衡和传承,对每一个渴望长大、向往永生的公司来说,都是必须跨越的制度门槛。只有时刻活在生死线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公司,才会拥有自我更新的主动意识,才会以非盈利组织所不具备的内在冲动,开辟出崭新的管理模式。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说: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要想基业常青,制度比人更靠得住。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尽善尽美或一劳永逸的制度安排,每一种选择都有成本和时效。对任何组织而言,当旧的权力平衡被打破、信任被渐渐折损,唯一的办法是求取新的平衡,建立新的信任。

穿越民族国家的边界,扫除建立世界市场的障碍,公司自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迈向远方的脚步。从跨国公司到全球公司,从争夺冲突到分享、合作,公司如何将世界连 接在一起?又将会走向哪里?近代以来,任何忽视市场经济力量,不能发挥公司组织优势的国家或社会团体都会逐渐掉队,唯有公司推动市场经济的生产力与技术变 革,并解放个人的创造力,国家才可以登上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才能获得大幅提高。

自从有了公司,人类很多的新知识、新发明、新创意,都有了明确的创造者和拥有者。英国思想家培根说道:“知识就是力量”。而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并不是知识或者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公司都只关注未来的发展。没有人会回头看旧的技术或模式。只有下一个产品才是重点,而非上一个。在这其中最关键是重新发现自我,发掘新的市场、让公司不断地成长。公司往往带着他们的远见和计划闯入一片已经稳定的领域,并且会彻底颠覆这片领域,很多原有的公司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破产。这些新的公司成为市场领导者,这就是毁灭性的创造。但这也是典型的市场经济活力。凭借一个新技术、新想法,就能获得投资开创事业,这种创新正是风险投资才能让公司快速成长。

公司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将自己发展成一个超越社会控制的权力组织,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创新先锋》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二战后的崛起之 路,以及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恐慌。自从智力和资本走到一起,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呈现出几何级数。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之间,公司架起了一座桥梁。管理科学给公司 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公司说到底也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无法到达之处,惟有文化能够凝聚人心。文化与公司有着怎样的渊源?日本公司为何会成为企业文化的出生地?当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当我们认识到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 重要性,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

哪里成本低,哪里有需求,公司就千方百计去哪里。这是一个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的简单的逻辑。正是因为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产生出许多国际化的大公司。全球竞争对消费者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来自全世界的生产者都在竞争,看看谁能把产品卖给无数的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变得更好,价格变得更低,所以全球化最大的赢家就是我们这些消费者。要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竞技场上长久保持领先者的席位,公司能做到的惟有创新。创新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技术。因此没有人能够断言,处于矛盾、机会、合作、分歧种.种复杂境地中的公司,最终将会走向哪里。没有人能够预测,在财富、权力、科技、文化等等的合力作用下,公司还有多少可以被激发的潜能。

在影片最后讲述了石油大王死时手里拿着一张照片,是小时候学校组织拍照的时候,他本来好好的打扮了一番,很期待这次的拍照,但是到了最后拍照的时候,却因为他衣着寒酸而被拒绝合照,从他死时候的表现看的出他对这次拍照一直是耿耿于怀,也因为这样成就了世界上第一个石油大王,片中也可以看出,在他成为石油大王的过程中他也是不择手段的,连他的弟弟都无法忍受他离他而去,他一生已经如此的辉煌了,不知道到他死的时候他的成就是否已经抚平他内心的那一次遗憾。

《当下的力量》 篇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关键字: 当下的力量 活在当下 心灵之旅 人生哲学

1、忘记过去才可以活在当下

2、敞开心扉,接受当下的一切

3、放下包袱,轻松地活在当下

4、活在当下,把握现在这一时刻

5、学会珍惜,善待当下人和当下事

6、及时行动,做好当下正在做的事

7、笑对人生,热爱你当下的生活

8、乐在当下——现在不快乐,过期就作废

《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 篇10

与你的思维认同就是陷入了时间的陷阱:你会不由自主地完全生活在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之中。这样你的心思会完全被过去和未来占据,而不愿意接纳当下时刻,并容许它存在。这种身不由己地住在过去和未来是因为过去可以赋予你一个身份,而未来代表了一个救赎的承诺或任何一种形式的满足。其实两者都是幻象。(p47)

原来我们一般人都活在时间的牢宠里,活在效率里,唯有跳开时间的限制,才有真正的自在。

时间一点也不珍贵,因为它仅是一种幻象。你认为珍贵的东西不是时间,而是不在时间内的那一点,即当下。实际上当下才真正的珍贵。你愈关注时间―过去和未来,你就会愈多地错过当下。当下才是最为珍贵的东西。(p47)

初一乍看,会以为作者不重视时间,而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小我又在作祟。

开悟的人主要注意力通常会集中在当下时刻,但是他们对时间的关注仍然同时进行着。换句话说,他们会继续利用锺表时间,但是他们会将自己从心理时间上解放出来。(p55)

从心理时间解放出来有许多好处,作者也提供实际可应用的方法,例如:

无论如何当你注意到某种消极心态在你内心出现时,不要将它视为失败,而是一种有用的信号:“快保持警惕,远离你的思维,进入当下时刻。”(p201)

《当下的力量》读书笔记 篇11

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从而阻碍你摆脱内心的痛苦。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很多人活得很痛苦或者很焦虑,其实是因为太怀旧或者太放不下,走得很急我们会错过很多的风景,走得很慢,我们的心也会很累,其实活在当下就是最幸福的,我们应该要真正的询问自己内心所要的,找寻自身的力量,用平和的心态去获得真正的快乐,去追寻真正的自我。

读《当下的力量》有感 篇12

爱,并非一扇大门。爱不是一扇大门,它是通过这扇大门进入世界的东西。如果你完全被困于你的形式身份之中,爱就不会存在。你的任务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一扇能通往爱的大门。――爱作为一种“感受和理解”的合一物态在你之内。

佛教徒25前就知道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物的本质都是空。――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坚固的东西,包括你的身体在内,几乎都有百分之百的空间。

除非你拥有当下时刻的意识频率,否则你所有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爱情关系,都会有缺陷并最终失调。

爱是一种本体的状态。你的爱不在你身外,你的爱在你之内。你永远不会失去它,它也不会离开你。爱不需要依赖一个人、一个外在的形式才能存在。

爱情关系不是用来使你快乐或满足的,如果你仍想通过爱情关系来获得拯救的话,那你将会一次又一次地遭受挫折。但是如果你能承认爱情关系不是为了让你更幸福,而是让你更有意识,那么这种关系反而会为你提供拯救机会。你也会与更高意识相结合,而这更高的意识正是想通过你而来到这个世界。

一个普遍的规则是,男人最大的障碍是思维,女人最大的障碍是痛苦之身,虽然在极少数个别的情况下,相反的情况也成立,或两种情况相同。

慈悲真正含义:众生平等+ 不朽。

让我来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你一个人独自走在路上。但是你有一个光亮很强的手电筒,在浓雾中开辟了一个狭窄而明亮的空间。浓雾就是你的生活情境,它包含着过去和未来;手电就是你的意识临在;明亮的空间就是你的当下时刻。

如果你发现你的生活情境令你不满意或无法忍耐,只有通过臣服,你才能打破充满在你生活情境中的无意识的抗拒。

在臣服状态中,你会清楚地看到你需要做什么,然后采取行动,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

没有人会选择失常、痛苦、冲突。没有人会选择疯狂。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意识来消除过去,没有足够的光亮来驱散黑暗。你没有完全地保持临在,你还未完全觉醒。同时,受制约的思维仍然在控制着你的生活。

上一篇:堂吉诃德的读书心得笔记下一篇:会计事务所实习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