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推荐11篇)

关于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 篇1

亲爱的同学,你们好!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家的维权意识与方法现状,以帮助大家在大学期间取得更多关于维权的方法,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活动。请您认真回答。诚挚感谢您的配合!!

1、您在大学期间法律权益被侵犯过吗?()

A、有过B、没有C、不知道

2、请问您觉得大学生是否有必要了解维权方面的知识?()

A、有B、没有C、不知道

3、您知道我们学校成立了哪些大学生维权保护机构吗?()

A、不知道B、知道,但没找过

C、知道,且找过他们反馈情况

4、您认为维护自己权益的难度和以往相比,有没有明显的改善?()

A、有较大改善B、有,但改善不大C、完全没有改善D、不清楚

5、您认为该采取什么手段才可以有效地提高维权意识呢?()

A、大众舆论B、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C、消协等社会团体

6、请问您在遭遇侵权行为后,会不会考虑采取法律的手段(如提起诉讼)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会B、不会C、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

7、在学校用饭卡消费时,发现被多刷去2角,您会怎么办?()

A、要求找回B、反正是2毛钱,当作没看到C、心里骂一句后走人

8、面对消费问题,您是以何途径解决的?()

A、算了,吃个闷亏 B、私下解决 C、求助消协 D、其他__________

9、若您被侵权后没有维护自身权益的原因是?【可多选】()

A、觉得没希望,自认倒霉B、事情小,不值得C、不知道怎么去维护

D、觉得丢人,不想公开E、害怕被报复F、其他原因

10、在下列不良消费习惯当中,哪些情况危害大?【可多选】()

A、盲目相信广告宣传B、主动索要和保管消费凭证的意识薄弱

C、购买商品一味图便宜D、选购食品不注意保质期

E、受到消费侵权后不维权、不投诉F、其他

11、您认为消费者权利中目前落实不好的是【可多选】()

A、安全权B、知情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C、选择权D、公平交易权(拒绝强制交易,获得公平交易权)E、索赔权F、结社权(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组织)G、获得知识权(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H、监督权(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

12、您对大学生维权方式还有什么方法向我们推荐吗?【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 篇2

网络购物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影响极为重大。因其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大学生消费行为复杂多样,而网购占据相当比重。但由于大学生消费观念尚不健全、消费心理尚不成熟等原因,其购物行为主要受感性购物冲动影响,最终拉低大学生消费者的网购满意度。又因维权渠道不通畅,维权方式单一等客观因素影响,加之维权意识薄弱、法律知识欠缺,容易导致大学生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大学生自身、学校、商家、社会各方面应统筹协调,着力于完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提高大学生维权意识,使得大学生能合理消费、维护自己的利益。

1大学生网络购物消费心理研究

据2015年09月0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到3.61亿,较2013年底共增加5953万人,增长率达19.7%;中国网民进行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到55.7%。据CNNIC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当年网购的主流群体集中在20-29岁,并且较2013年同比增长23.7%,其中大专和本科学历消费者已成为网购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力量。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网络购物群体,其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由于网络购物具有价格低廉、方便快捷、类型多样、产品新潮、外观时尚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将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享受方式。据问卷星上的调查问卷,图1显示,大学生的网购需求与购买行为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求廉求便、求美求新、追求时尚和乐趣,由此看来,大学生的购买动机和消费行为兼有理智和冲动的特点,且在网购过程中,大学生除了必需品消费外,因冲动而导致的消费也占有一定比例,这就说明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过程中缺乏正确理智的购物观念,尚未形成完善健康的消费理念,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其中,受网店促销的影响最大。

2大学生网购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网购行为主要受自身消费心理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向成熟阶段过渡的时期,他们思想开放,好奇心强,容易冲动,消费心理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加之网购自身具有的虚拟性的特点会让消费结果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大学生消费体验。首先分析大学生网购中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成熟

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经济不独立,而他们在心理上追求独立,再加之他们兴趣广泛,因而使得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有着追求时尚新颖但又注重合理实用性的双重特点。同学的建议、精美的包装、一时的感性冲动及其他的多种因素都有可能促使他们产生购买行为。大学生的消费有着不平衡性、多样性、主导性的特点,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主要表现为盲目消费、无益消费、攀比消费和超前消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环境已经处于网络化的大时代,理性、健全的消费观念才能适应于纷繁复杂的商品市场。

2.2大学生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消费结构指各种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的占比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按消费的内容来划分,可把消费分为吃、穿、住、用四个部分。消费结构的合理性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合理的消费结构应是以生活和学习用品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消费结构,然而,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上缺乏理性,从他们的消费结构来看,有的大学生网购支出费用占生活费的12%-20%,且如图1所示(来源于问卷星中《大学生网购调查问卷》),这些支出中服饰、食品、化妆品、护肤品占据较大的比重,而文体学习用品类消费比重较小,这种消费行为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他们的生活费用比例失调,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质量,并且这样以化妆品食品一类为主的消费情况,拆装后很难实现退换货处理,从而导致消费体验的不满意。

2.3大学生网购维权意识薄弱

由于网购具有虚拟性,很多网购产品的实物与网络上的图片差距较大,消费者很容易产生对网购产品的不满意,但是真正实现退货的人数又极其少。为了直观的分析这一问题,我们以武汉商学院为例,对菜鸟驿站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如表1,我们以武汉商学院2015年“双十一”的数据为代表,来观察学生网购数量及其退货的情况。

从表1可以发现,尽管“双十一”的网购量很大,但是退货率却极低。是大家的购物体验比较满意么?对比同时期天猫淘宝京东等各大商城的退货情况我们就可以清晰的发现,这是极不合理的。通过对问卷星上《大学生网购退货情况的调查》如图3的分析,发现虽然对网购结果不满意,但最终只有40%的学生会选择退货,而大部分学生会放弃退货,并且同样可以根据问卷星上的数据,如表2,将放弃退货的原因具体细分为如下几点:产品价格低廉且只存在小瑕疵;商家同意给予相应的补偿;担心商家拒绝退货请求;退货的过程复杂且花费时间长;与商家交涉的过程很繁琐;退货需要自己承担邮费;退货的重要凭证丢失。

表注:1-很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很同意。

3从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群体的维权意识

3.1网购平台:加强监管力度,拓宽维权渠道

网购平台要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场出发,创造公开透明可信任的消费环境,严格约束商家的行为,对加入本平台的商家严格监管,对商家的违规违法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建立多渠道的监督举报和维权渠道,还消费者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简化退换货流程,降低退换货成本,方便消费者维权。

3.2商家:提高社会责任感,严省己身

优质的产品是网店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首先,商家对产品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产品质量是根本,它关乎商家的信誉和形象。其次,商家还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售后服务的水平,树立商家的良好形象和信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最后,仍需努力的商家要改善售后服务的态度,在网络上商家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主要为网络聊天和打电话两种方式,因此商家要注重服务态度,真诚、热情、耐心的与消费者沟通,塑造良好的商家形象,树立责任意识,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3.3政府监管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击侵权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按规定执法,约束商家的行为,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置,让电子商务行业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4学校:加强教育

3.4.1在学校成立消费维权志愿者小分队

组织热衷于消费者维权事业的学生成立消费者维权小组,定期开展宣传活动,积极为同学解答和处理消费过程中遇到的损害学生权益的问题。

3.4.2在学校开展以消费者维权为主题的课程培训、主题班会

由于学生的法律意识十分欠缺,因此学校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4.3举办有关“消费维权”知识的法律讲座

系统科学的教授学生相关知识,让学生形成完整科学的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通过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愿意维权,会维权,敢于维权。

3.4.4举行与“消费维权”知识相关的比赛

让学生在比赛中了解更多专业的消费维权知识,在比赛中互相成长,互相进步,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让维权意识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

3.5大学生: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大学生要树立起维权意识,勇于使用自己在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借助政府、监督机构、网络平台提供的维权渠道,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还不成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还需健全,学生的维权意识较为薄弱,因此我们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合理的消费习惯,引导学生健康消费,学会规避侵权风险,提高学生的消费维权意识,引导学生理性消费、敢于维权,营造良好的校园购物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购物风气,消费者、商家、平台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都应致力于建立健全网购维权机制,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维权意识,健全法律知识,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敢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郝文静,郭王娟.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0,(3).

大学生消费维权意识调查报告 篇3

学号:2010310880姓名:王渊

大学生消费维权意识调查报告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在消费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形式会侵犯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它成为每年广大消费者关注和维护合法消费权益的重要时段。消费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理应给予重视和保护。当代大学生属于社会消费者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消费维权问题应给以足够的重视与合理的引导,使青年学生能够很好地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一员的角色转变,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经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碰到这些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时,会如何处理这样的事件呢?大学生的消费维权意识又是怎么样呢?我们就对大学生的消费维权意识如何做了问卷调查。为了深入了解我校青年学生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本文就我校青年学生消费维权问题调查进行了分析。此次调查以消费权益为切入点,探索提升我校青年学生维权意识、能力及适应社会生活的方法和途径。

(一)基本情况:

我们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19,回收率将近99.1%。按调查对象的性别来分,男生共有62人,占调查总数的52%;女生共有57名,占调查总数的48%;按年段来分,大一学生占大多数,共有10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5%,大二共有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5%。该份调查问卷的题目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有两道题,都是对大学生是否了解消费者协会的基本性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的调查;第二部分有五道题目,先是调查大学生对自己消费维权意识的认知情况,后是通过面对具体案例时,大学生会采取什么样的做法的问卷调查;第三部分有三道题目,是关于大学生对维权所要经过的程序的认识,及具体途径的认知情况的调查。

(二)样本分析:

A、大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之甚少。调查显示:大学生中知道消费者协会是一个社会团体的所占的比例还比较低。从被调查者的性别分析,其中大学男生答对该道题目的占总男生调查总数的53.2%;女生答对的只占42.1%。从被调查者的年段分析,大一学生答对的只占47.5%,而大二的学生的有50%。通过调查样本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消费者享有的一些基本权利不太清楚。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的大学男生中只有9.7%的答对,而女学生也只有12.3%。但大二学生回答正确的达到38.9%,大一的只有12.9%的学生回答正确。从这些数据来分析,现今大学生对于消费者协会认知不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够。

B、大学生认为自身的消费维权意识一般。对大学生认为自身的消费维权意识的问卷调查中发现:52.1%的学生认为自身的维权意识较为一般,男女生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大一大二的学生之间的调查结果比较也没有较大的差异。而认为自身维权意识很好的只占15.1%。

C、通过案例发现大学生的消费维权意识比较淡薄。我们以一些生活中常碰到的例子作为调查案例,对调查的结果的分析发现:当权益受到侵犯时,会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的学生只占小部分。其中男生的占34.4%,女生的占23.4%,大一学生占30.7%,大二学生占35.2%。这样的数据体现出,现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并不像他们自认为的达到的程度。

D、大学生对于消费维权所需的程序和具体途径比较清楚。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对消费投诉的一般程序还知道一点点,也都觉得现在的消费投诉“门槛”太高,投诉处理时间过长,因此对于平时一些较小的侵犯权益的行为不会采取相应的维权措施。从大学生对消费投诉电话的问卷结果发现,还有26.1%的学生对此不清楚,还不排除通过猜测得到正确答案的同学所占的比例。

由此可见,现在的青年学生还有大部分在思想上不能够正确理解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觉得维权在损失大小上应区别对待。思想是行动之源,只有在思想上肯定并维护个人权益不受侵害,才会主动履行消费维权的行为。所以,指导青年学生运用正确的维权办法和渠道,提升正当维权思想觉悟,势在必行。

学生的消费维权行为有待指引 在回答“在外出兼职时,你是否会要求同雇主签订合同?”的问题时,有18.6%的学生选择“只是兼职,何必那么正式”,还有21.1%的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回答“当你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的问题时,有31.2%的学生选择“找认识的人帮忙”,由此可见,大学生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还不够成熟,依然处于被动状态,不懂有效保护自我。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锻炼正确的维权行为,是保护个人权益不受侵犯的必要措施。

经过调查,我们认识了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和具体消费维权的现状。我们知道,目前大学生消费维权现状仍不容乐观,大学生自身维权主动性不高,维权成功性仍有很高难度。那么导致这一现象又是为何呢?这就需要我们举行深切思考。

(1)、大学生缘何法律知识缺乏、维权主动性不高

从大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识程度上,我们明显发现更多的人只是听说但却未对此中相干条目、具体的权力和义务有过多的相识。甚至于对“双倍赔偿”这种具备典型性的法律规定也知之甚少,更不要说在经济糊口中对其具体执行情况有更多的关注。除法律知识的欠缺外,大学生还存在对如“何为‘三无产品’”等常识存在知识储蓄的紧张不足问题。一些如“产品标明”等商品所需凭证专业名词的相识程度也令人堪忧。

那为何如此呢?一方面,大学生自身没有主动地去尝试和认识相关的法律知识,缺乏对自身法律知识的武装。并且从大学生对“王海现象”的认识的调查上,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这一现象表示未曾经听说,甚至于有些大学生仅从感性的角度起航,对这种故意买主索赔的举动表示附和,甚至愿意参与。

大学生作为特殊消费群体,拥有自身广博的学识,却最终难以用来维护自身的权力。一方面,因为主观上确实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的累积及实践维权经验的堆集;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也和普通消费者有着同样的思想。调查中,82%的大学生在遭遇侵权时很理性地想到与商家直接交涉。但当问及如何协商未果的话,却仅有37%的人表示会去找消协投诉,仅11%会向行政部门投诉,向法院诉讼。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自身维权的主动性存在着一定的不踊跃。结合大学生消费布局分析,因为大学生购买力有限,在一些平常经济活动中,大学生的消费对象一般多为涉及钱数较小的糊口用品等,在遭遇商家侵权并与其协商未果后,大多数大学生因为害怕麻烦、消耗过多的财力和精力,就宁愿选择自认倒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来处理,放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力。再者,在涉及如手机、pc等高消费的电子产品等侵权举动时,大学生消费者同样处于弱势地位。因为对相关产品知识的缺乏,很多情况下未能及时发现商家的侵权举动,在售后办事和“三

包”问题上,还存在着“店大欺客”的现象,也同样影响到了大学生消费维权的主动性。

(2)、法的执行力及消费维权的关注

大学生消费维权现象不容乐观,主观上存在问题,客观方面也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认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行14年来,消费者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维权渠道及手眼也呈现多样化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消费维权的成功仍有很大的难度。首先,针相互抵消费者法律意识的提高,经由调查我们发现80%的人表示在知晓“双倍赔偿”相干规定的前提下,遇到适用景象时愿意运用该条目。但究竟上,调查数值中仅有42%的人知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双倍赔偿”的规定。经由过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我们知道所谓意识的提高,实在只是表面上树立了消费者主动维权的观念,但却忽略了本质上对相关法律知识及实践经验的鼓吹和教受。因为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乃至高校本身在相互抵消费维权常识及事例上的宣传不够,乃至大学生相互抵消费维权的具体途径、消费常识甚至基本法律知识的匮乏,造成了大学生在消费维权上显得“有心无力”。

除了相关法律知识流传不足外,消费维权还给大学生消费者留下这样一个不好的印象,那就是消费维权的成功率很小。此中最明显的就是法的执行力问题,在关于“双倍赔偿”在大学城执行情况的调查中,46%的大学生认为很差,甚至26%的大学生表示根本不知道其执行情况。从其中不难发现在具体侵权赔偿上仍存在紧张的执行难问题,并且具体的执行情况也为公之于众,借以鼓励消费者的维权踊跃性。另外,对消费者协会在消费维权方面的效用上,85%的大学生对其不可缺乏的地位表示肯定。但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互抵消费者协会等其他消费合作社赋予的权力仅只只是接受消费者投诉,参与市场监视、监查,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提议,相互抵消费纠葛举行调查、调解至多也只是支持消费者诉讼等这些原则上不具备强制执行力的职责。以及消费者协会在具体消费纠葛的处理上显得很无奈,在实务操作上还必须转接到工商等行政部门,这客观上加多了消费维权的步伐繁琐,加大了消费维权的难度。

(三)解决途径的思考:

(1)、加大宣传,增进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堆集

我们说过,目前大学生消费者维权意识遍及较高,但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积累却明显不足。结合高校自身情况,调查中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校方应设立一个与消费维权直接相关的部门。

(2)、校园组织结社,交流消费维权经验,提高成功可能性

关于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 篇4

实践时间:2013年1月20日~2013年2月20日

调查对象:各镇农民工

实践地点:湖北省仙桃市

调查目的:大力宣传农民工为城市和社会所做的贡献,客观反映农民工的现实状

况,让社会公众了解农民工,在社会中尊重农民工,平等对待农民工,主动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调查人:郑颖

班级:12级会计电算化

指导老师:辛应红

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非凡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区域内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是中心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采取多种措施,为维护农民工权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权益保障仍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农民工采取过激行为的维权事件不断发生,对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

次调查对象是本地的农民工。

一.本镇农民工现状

农民工这一时代出现的新的代名词,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

标志,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兴的劳动力,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走出田间、走出农村、进入工厂、进入城市,用他们的双手,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着自己的新生活,创造着中国的现在和中国的未来。

1.本镇农民工的主要特点

(1)以自发性外出为主。目前,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调查统计显示,88%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2%,自发性外出主要靠亲戚朋友介绍或帮助,就业成本低且成功率高,这也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少,对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诚信的认同感低有关。近年来,通过政府或中介机构组织和介绍外出就业的农民工逐步增多,但仍然不是主要渠道。

(2)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根据本镇外来人口办最新统计指出,截止1月底,我镇总外来人口数量15535人,其中从业人数9535人,占总数的61.4%,年龄在18岁至49岁之间占总数的89.6%,初中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是84.1%,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占比例是12.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所占比例是3.8%,可以看出。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比较轻,也是农村劳动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他们的思想活跃,向往城市生活,有强烈的外出就业活动,也较为轻易适应现代工业生产要求,但是总体素质仍然偏低,多数人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他们只能依靠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来创造幸福生活。

(3)以务工为主。统计至今年1月底,本镇农民工务工人数占从业人数的78.1%,在建筑业就业的占8.1%,经商的占12.5%,务农的占1.3%。

2.本镇农民工维权意识

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增强,但法律知识欠缺。通过与农民工直接对话和调查,自我评价为少具有一点维权意识的占92.9%,维权意识很高的占3.5%,仍有3.6%的人认为维权意识很差,在维权受到伤害时,有83%的人想到维权,用人单位从不拖欠工资的占97.7%,交纳保险的占75.6%,但没有交或不清楚情况的仍占24.4%,对于高温补贴赔付,没有或者不清楚的占55.6%。我们感到,目前对劳动人身安全和防范措施普遍着重,在维权遭受侵害后,也知道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但在具体维权法律程序和方式上却陷入茫然,甚至不得已而放弃。

二.农民工维权合法权益的现状及矛盾

1.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农民工就业难度大,农民工就业渠道不畅,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通过职业中介机构,由市场调节方式现实,相当多的职业中介机构规范性和诚信度较差,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就业的农民工比例很低,只占到调查总数的20.2%;第二种,通过组织输送现实,由于政府的服务职能尚未完成,由此显示就业的农民工比例更低,超过70%的农民工是通过,三种方式,即自谋职业,存在盲目性大,治理失控,劳动关系难以确认,情况复杂混乱等情况,劳动保障部门主管职业中介,人事部门主管人才交流中介,两种中介并存于劳动力市场,统一的市场被认为的划分,因而形成多头、多级审批和治理,不利于规范和有序治理,部门以欺骗求职者骗取钱财的中介机构,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秩序,对非法中介活动的打击,劳动、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治理力度不够。

2.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维权法律依据不足,现行立法中有关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劳动部及省、市有关部门制行和颁布的相关的法规、规章。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有法律法规在内容上,可操作性上存在局限性和滞后性,已不能满足妥善处理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需要,在农民工劳动关系、工资收入、社会保险、人身保护方面的规定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难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国务院颁发的《法律援助条例》,对农民工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等追索医疗费和赔偿的法律事项,尚未列入《法律援助条例》受援范围,这使得有关部门在进行农民工维权时常因缺乏法律依据,而至使工作难度大。

3.法定诉讼程序繁杂,农民工维权成本高,由于农民工的非凡性,尽管仲裁结构与各级法院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仲裁和诉讼门槛,但对大多数农民工而言,维权实效与诉讼成本仍然高,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工伤事故,拒绝赔偿等侵权事件发生后,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民事诉讼的比例很低,大量的非诉讼案件,农民工或无奈放弃、或用非法方式去谋求解决。

4.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维权意识比较淡薄,农民工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虽有一定增强,但由于其文化层次较低,处于弱势的农民工为了保住饭碗,对于用人单位拒签劳动合同,也是听之任之,有些农民工为了保证择业自由,也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因此,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农民工自身证据缺乏,加之取证困难,导致其合法权益难以受到法律保护,不利于维权工作开展。多数农民工职业技能单一或无技能,仅具有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则难以胜任,形成就业的结构性障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具有中级及其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的农民工,就业率超过80%,相当部门农民工对参加社会保险熟悉不足,只注重眼前经济收入,不愿花“小钱”购买保障长远利益的综合社会保险。

5.部门配合缺乏协调,维权资源存在不足,由于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缺乏

统一的机构和协作机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与社团组织等维权主体,虽然有一些小范围的协作和配合,但总体来看,在协调配合上还不适应维权需要,维权资源还未有效整合,综合维权优势还未形成,在财力、人力上,维权经费和人员配备的缺口较大,使部门职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三.解决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劳动安全监管,大力改善农民工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知识培训,是他们充分了解应当如何做到自我防范和保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企业劳动保护措施。

2.完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使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就业目前来说,最紧要的是推动调节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劳动法》的修改。同时,也应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相配套的劳动法律法规,使劳动关系的调整等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为农民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以适应维护这支庞大劳动群体和社会的稳定。

3.抓重点,认真解决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一是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依法规范企业制度,使用农民工的企业要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监察力度,对违反国家规定,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责令限期加以改正逾期不改或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查处,二是要解决最低工资制问题,制定农民工最低工资制,并与城市居民的最低工资标准结合起来,体现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原则,三是要探索适合农民工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要研究制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确保他们因工伤亡之后及时得到救治和补偿,四是要建立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享公共治理服务的体制,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尽快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业问题,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适应满足和保证农民工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

4.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一是应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突出加强职业技能和法律技能政策培训,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使农民工基本把握一至两门使用技能,二是在法规政策方面,着重使农民工增加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利益诉求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提高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能力。

关于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是市场调查协会的调查员,为了了解大学生诚信状况,正在进行 “大学生诚信意识”调查。本次调查是不记名的,我们会确保您的资料不外泄,希望您以平静、放松的心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问卷,所填信息仅为研究使用。

(请在您选中的①②③④⑤上打“√”,图表中可直接在数字上打“√”)

一、对诚信问题的基本认识

Q01.您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中所占的地位是:(单选)1

① 很重要② 比较重要③ 一般④不太重要⑤一点也不重要

Q02.您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信用吗?(单选)3

① 完全能② 大部分能③一般能④较少能⑤几乎不能

Q03.与人交往时,您是否看重对方的信用?(单选)2

① 很看重② 比较看重③一般看重④不看重⑤无所谓

Q04.您周围的同学中讲诚信的人多吗?(单选)2

① 很多②一般③较少④ 很少⑤几乎没有

Q05.诚信环境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影响程度:(单选)1

① 很大② 较大③ 一般④ 较小⑤几乎没有

Q06.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程度:(单选)1

① 很大② 较大③ 一般④ 较小⑤几乎没有

Q07.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程度:(单选)1

① 很大② 较大③ 一般④ 较小⑤几乎没有

Q08.学校环境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程度:(单选)1

① 很大② 较大③ 一般④ 较小⑤几乎没有

Q09.请您对本校诚信教育做出评价:(单选)3

① 很好② 较好③ 一般④ 较差⑤很差

Q10.您怎样看待本校学生学业诚信状况:(单选)4

① 很好② 较好③ 一般④ 较差⑤很差

Q11.您怎样看待本校学生经济诚信状况:(单选)3

① 很好② 较好③ 一般④ 较差⑤很差

Q12.您怎样看待本校学生社会诚信状况:(单选)

① 很好② 较好③ 一般④ 较差⑤很差

Q13.您对当前我国社会信用情况的总体认识是:(单选)

① 很好② 较好③ 一般④ 较差⑤很差

二、对学业诚信的认识

题目极不不太

序号 评价项目 合适 合适

Q14 您如何看待上课迟到、旷课、早退行为 5 4

您如何看待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Q15 行为 5 4

Q16 您如何看待考试时有过作弊行为 5 4

Q17 您如何看待找人代考或替人代考行为 5 4

Q18 您如何看待论文抄袭剽窃行为 5 4

Q19 您如何看待论文署名虚假行为 5 4 可以中立 理解 3 2 3 2 3 2 3 2 3 2 3 2 很合适 1 1 1 1 1

1Q20

Q21 您如何看待翻译外文当作自己论文的行为 5 您如何看待有一稿多投行为 5 4 4 3 3 2 2 1 1

三、对经济诚信的认识

题目极不

序号 评价项目 合适 不太可以很合合适 中立 理解 适

您如何看待为申请困难生而虚报家庭信息的Q22 行为 5 4 3 2 Q23 您如何看待拖欠或逃避缴纳助学贷款的行为 5 4 3 2 Q24 您如何看待拖欠缴纳学费的行为 5 4 3 2 Q25 您如何看待拖欠党费、团费、班费的行为 5 4 3 2 Q26 您如何看待向他人借钱不还的行为 5 4 3 2 Q27 您如何看待捡到钱据为己有的行为 5 4 3 2 Q28 您如何看待逃票的行为 5 4 3 2

四、对社会诚信的认识

题目极不不太可以序号 评价项目 合适 合适 中立 理解 Q29 您如何看待允诺他人却不兑现的情况 5 4 3 2 Q30 您如何看待不守时行为 5 4 3 2

您如何看待私自翻看他人信件及隐私的行

Q31 为 5 4 3 2 Q32 您如何看待使用违章电器行为 5 4 3 2 Q33 您如何看待为了个人目的入党的行为 5 4 3 2

您如何看待毕业生求职材料中的“注水”

Q34 现象 5 4 3 2 Q35 您如何看待大学生毁约的行为 5 4 3 2

您对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信用状况的看法

Q36 是 5 4 3 2

五、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

Q37.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您认为主要原因是:(多选)① 为取得好成绩,获得各项荣誉

② 考场纪律太松,如果其他人作弊,我不作弊就必然吃亏,心里不平衡1 1 1 1 1 1 1 很合适 1 1 1 1 1 1 1

1③平时学习不努力,为了避免挂科和重修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选择作弊

④ 所学课程没有实质意义,所以采取作弊手段,蒙混过关,草草了事Q38.您认为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频频发生的原因是:(多选)① 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制约

② 学校的论文评审机制不健全,奖罚不明

③ 个别教师工作不负责,评审论文敷衍了事,纵容了抄袭行为的发生④ 大学生信用度低,缺乏严谨的学术态度

Q39.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率的主要原因是:(多选)①从众心理:别人拖欠,我也拖欠②就业形势严峻,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③国家助学贷款机制不完善,对贷款学生缺乏有效约束④恶意拖欠 Q40.您认为大学生跳槽和毁约现象日益频繁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① 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的约束机制不完善,惩罚措施不到位

②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有欺诈行为,不能兑现先前承诺的薪金水平和福利待遇

③ 大学生自身的信用度不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契约意识④ 学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就业信用方面的教育和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Q41.您认为高校开展信用教育工作的“瓶颈”是:(单选)

① 社会大环境的制约

② 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③ 工作容易流于形式

④ 缺乏与企业、政府及社会的有效配合六、个人基本情况

Q42.性别① 男② 女

Q43.民族① 汉② 少数民族

Q44.户籍② 城市② 农村

Q45.政治面貌 ① 党员② 团员③ 群众④ 其他民主党派

Q46.年级① 大一② 大二③ 大三④ 大四

Q47.家中子女个数2

Q48.家庭月收入大约为

Q49.您的家庭结构类型

① 单亲家庭② 继亲家庭③ 双亲家庭

④ 三代同居家庭⑤ 其他形式

Q50.院校专业统计(学院)

访问员:

访问结果: 督导员: 复核员:

1、成功

2、调查对象拒访

3、无指定调查单位

4、无相关调查人 调查时间: 2010年月日

谢谢您的配合及参与!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 篇6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1997年,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后备军。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我认为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法律咨询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教育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明确为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双方均享有各自的权利,履行各自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和大学生维权问题日益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高校法律咨询室建设,搭建好大学生维权和法治意识培养的有效平台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二、开展法律普及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实需要.部分大学生权利意识强而义务观念淡薄。学校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依法享有办学的自主权。学生作为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和其他公民权。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学校的权利是学生的义务,学生的权利则是学校的义务,这二者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切实保障学生和学校的合法利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校。而目前一部分大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权利,如获得学位、获得资助等权利,而对学校的学业管理、违纪处分等权和大学生的义务却甚少认同。如:较典型的缴纳学费是高校学生应尽的义务,对此高等教育法有明确的规定。虽然高等教育法从1999年就开始实施,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履行义务观念淡薄,缴得起学费却故意不缴学费、拖欠学费,或者将学费挪作他用。学费是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费缴纳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也使学生的学习条件得不到保证。此外,不缴费学生占用了自觉履行义务学生的教育资源,对按期缴费学生也是一种不公,对于这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却认识不到。

三、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强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心理的教育。人的性格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大学生思想并未成熟,对一些事情往往会做出偏激的举动,例如马加爵事件,实质上,马加爵犯罪时受到周围环境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结果。而他自己又不会调整心态去适应并正确面对现实,难以排解痛苦,终于有一天在一点小事的刺激下积郁爆发,心理崩溃并铤而走险,报复杀人,终铸下大罪,难以弥补。

四、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服务。通过高校法律咨询室设立的日常事务办公室,如法律咨询室或法律事务办公室,专门负责学生的咨询预约接待工作;同时适当安排专业教师为学生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一方面,在我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校外主体的侵犯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建议,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法律咨询服务和正确引导;另一方面,解答学生关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同时,通过与学生违纪申诉制度相联系,协调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缓解各种校内矛盾。

五、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法制第二课堂活动。如果只依靠课堂教育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不够的。毕竟,像法律的课程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只有十几堂法律基础课,因此,我们要开拓第二课堂活动。

例如,听专家讲座进行普法教育,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专题论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开展法律知识交流会,解读校园法规,交流学法心得,开展法律答疑,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使大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得到教育和启迪,多组织学生参与法律有关的活动,让大学生从实际中获得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而且实际生活中获得法律知识比课堂中学到的产生的效果会更好。此外,还可以广泛关注“今日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阅读参与法律书籍。这些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校园氛围。

高校的法治环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正确树立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反之亦然。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章可循,程序合法。学校制定校纪校规时,要确保所建立的和所使用的规章制度不违背法治的精神,与国家线阶段所颁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规不冲突,并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这样无形中在这种氛围下,也能给学生到来潜移默化的改变。

七、净化社会环境。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这其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净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开创一片明净的天空,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落实到实处,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坚决杜绝“权大于法”现象的出现。二是加强对腐败的打击力度,维护法律的尊严,确保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坚决杜绝“走后门”、“拉关系”等不良风气,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另一方面要严惩一切凶杀、暴力的犯罪案件;禁止发行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相关书刊、音像制品;坚决取缔非法网站对大学生的毒害,强化社会治安,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关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报告 篇7

同样的问题也涉及到了这份调查问卷,结果众人眼里最适合的创业领域和大学生自认为的有着很大出入。首先,IT行业占居榜首,达到30%,服务业第二,有19.6%的占有比例。快速消费品为12.3%。其后,产生了各群雄行业割据的场面,娱乐/体育/休闲、贸易/进出口、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检测等)、批发零售、广告/公关等5大行业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见,受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的影响,IT被广泛认为是如今最容易创业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领域。但这与大学生们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术革新快的IT行业,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成本、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收效相对较快的批发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寻找机遇。

您会不会去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

如果某天在招聘网站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公司现招聘××职位,公司属于大学生创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时候,正在找工作的你会不会动心呢?调查发现,40.5%的受访者愿意在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有16.8%的人选择不会,其余更多的人选择了“很难说清,视情况而定”,这也说明了多数人并不介意公司是否为大学生创业,换句话说,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并不是人们选择工作首先屏蔽的范围,相反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持有信心的,这点也与社会九成多的不反对大学生创业作了对应。

当然持鲜明观点的“愿意或不愿意”者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话简单表述会或不会的理由”回答中看到,愿意方说:“因为可以共同开创事业,实现梦想,哪怕失败也是一笔财富。”,“因为公司有活力、有前景,也为了支持创业得人。我十分欣赏勇于创业的大学生。”,“都是年轻人,共同拼搏!”……而不愿意的一方也有着自己鲜明的观点:“对他们不是很有信心,大学生有点自以为是,专业知识或许有但缺少经验和耐力。”,“风险太大, 可能会浪费时间。”……

篇后语:

关于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 篇8

文秘082林希妍

在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对于档案意识的观念也逐渐深入。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作为信息的资料库,它能够正确地反映个人及组织的主要工作情况,便于日后的查找和利用。然而自我国实行档案开放政策之后,国民对于档案的查找利用度依旧不大,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责任,也承担起理解档案深层意义的重任。因此,开展当代大学生档案意识的调研是确有必要的。

本期调查活动,历时一周,采取访谈调查法,共访谈50位大学生,访谈内容包括对档案的认知、关注和利用三个部分。调查范围涵盖丽水学院文秘专业外的各个专业,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大学生档案意识薄弱现象:

现象一:厚厚的黄色牛皮纸袋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盖着公章的表格,记录着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但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对它并不重视,甚至看做是自己工作流动的束缚,几欲丢弃,这就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遗弃档案”现象。有不少毕业生表示带上这么多份档案去实习、工作非常不方便,没有档案也能好好工作。其中,认为档案是人事档案的占28%,是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各种记录的占55%,是政府的机要文件的占11%,是专家学者研究资料的占13%,是社会文化资源的占56%。

现象二:对于尚未临近毕业的高校在校生,则表示档案是一种束缚,为了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在档案上有记过,不得不好好表现。大多数人认为档案只是对那些想“进单位”、并希望得到升迁的人有用处,对另一些人来说并无作用,只能作为自己的人生经历的一种见证,它的收藏作用大过实际作用。其中,认为国家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档案确有必要的占69%,没有必要的占14%,无所谓的占17%;有查阅档案和了解档案有关知识的欲望的占39%,没有的占18%,无所谓的占22%。

现象三:几乎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没有用档案馆办理过事项,甚至没有接触过档案。一些在档案馆能够直接快速取得的资料,宁肯废半天劲去查阅其他的资料。多数人表示去档案馆太麻烦,规矩多,档案管理人员也不一定放行,并且不 1

知道怎样查阅资料。其中,认为档案应该对公众开放的占49%,无所谓的占24%;知道社会公众对档案的权利与义务的占13%,不知道的占86%;知道到什么地方可查阅档案的占18%,不知道的占76%;进档案馆查阅过资料的占9%,没有的占84%;认为进入档案馆查阅资料需凭本机关单位证明的占8%,凭借身份证的占34%,需要有关其他部门批准的占31%,不清楚的占24%。

现象四:对于档案的意义,多数人表示档案是不可或缺的,与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也仅仅只是知道档案很重要,具体作用在哪里并不清楚。关于档案的保管期限,多数人也不能理解设置保管期限的原因和根据。希望通过学校开设有关档案知识的相关选修课程等途径了解更多关于档案保管与采用的知识,其中愿意选修的占30%,不愿意的占41%,无所谓的占27%。

现象五:对于档案的利用,相当多的大学生表示档案馆就像图书馆一样,查阅时不需要注意什么,只要按原位放回去不丢档就好。也不需要注意自身的着装。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可以在档案馆吃东西、喝水。其中,接触过档案的占54%,没接触过的占43%;有存档习惯的占17%,没有的占42%;在进行论文等写作需要资料时,想过利用或者利用过档案馆查取资料的占17%,没想到过的占37%。

二、大学生档案意识薄弱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校大学生的档案意识偏低,缺乏对档案相关知识的基本了解,处于一种懵懂状态。我国档案开放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以及档案部门为档案开放所做的努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有限。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如下:

社会原因:社会发展呈现出的一些负面影响导致学生档案意识的薄弱,如:现象一和现象二中,由于一些部门档案管理不规范、用人单位不重视档案等因素,使得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觉得保管档案“没有价值”,认为档案与当前利益没有太多关系,相反个人还要为存档案支付一定的费用,是一种负担。同时,社会存档的方式也存在弊端,例如:当毕业生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时,在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就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而类似现象五中,各地的档案馆也未能符合有关规定,如:不得在档案馆喝水、穿拖鞋等。从而导致学生保护档案的意识薄弱。

学校原因:校园中得到的良好教育是影响一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的有力因素。当下许多高校并不重视档案的收集与保管工作,未设定专人收集档案,未制定相

关的档案规章制度等。现象三中,学生从没利用过档案、不知道如何利用档案的现象,正是学校本身对档案采用的不重视、对学生利用档案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的不重视。此外,专业的不同定位,也决定了学习的内容与范围,校方开设的课程也对于学生的知识涉猎范围有一定的影响。现象四中,学生愿意主动了解有关档案知识,希望校方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

个人原因:学生自身对于档案仅有些许正确的认识,但都过于抽象,缺乏对档案的实质性了解。同时学生对档案馆缺乏基本了解,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对于一些能够摄取相关知识的途径渠道,没有持久的兴趣,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对档案缺乏兴趣且没有行动。此外,学生在攥写论文等习作时,往往借助一些参考文献,但是不能更好地利用,不知道可以去档案馆查阅,而通常选择在网络上浏览、复制、粘贴。学生的一些证书、文件等,任意摆放,不具存档的意识。

三、强化大学生档案意识的重要性:

档案是我国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与个人的生平、社会的利弊、组织的关系等紧密挂钩,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数量庞大的群体,大学生群体肩负着民族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假如不了解、不接触本民族的档案,便会意味着成为缺乏民族记忆的一代人。如此下去,有着悠久民族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将会成为患有记忆缺失症的民族。而记忆的遗失不仅是过去的缺损,而且是未来的坍塌。一些高校、媒体等对档案意识的宣传十分有限,大学生作为祖国继往开来的领袖人物,假如不具备存档意识,不能够利用档案,不懂得保护档案,我们的未来可以说岌岌可危。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信息社会的TV、PC、Internet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他们在获得解放和自由的感受的同时,却也潜移默化地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很容易在虚拟的数码文化中丧失自我而迷失方向。对档案这一本源性的信息资源的轻视,将使风险进一步加大。因为档

案作为一种民族的、本源性、真实的信息源,它能帮助我们找到一种凝聚的力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对档案的重视和利用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民族精神的固守和延续。珍视它、呵护它,就是维护民族的生命和尊严,从而构成人心凝聚和国家认同的强大基础。

开展档案教育是国家民主的重要体现之一,同时也成为树立国家主体思想,增强民族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档案教育,能够开拓学生寻求知识的新领域,从中获得对民族历史、传统、风俗的乃至传说的了解,解答对民族历史事件的疑问,提高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责任,强化大学生的档案意识,接触、了解、学习档案知识非常必要。

四、大学生档案意识渗透的实施:

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尚不了解档案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现今很多单位大都采取聘用制原则并且户口开放管理,档案问题似乎已经无关紧要。然而,“说起来重要,用起来需要,忙起来忘掉”的个人档案并非可以随意丢弃,它关系着我们的前途和命运。强化档案意识,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处理自身的事情,更有助于快速搜集相关资料,保持相关资料间的联系,便于档案的查找与采用。

1、增强宣传教育,提高采用力度

在大学阶段开展档案知识教育,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采取参观档案馆、档案知识讲座和开设公选课等形式,传授档案基础知识,提高档案意识,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走进档案馆查阅和利用档案,或利用档案开展与本专业有关的科学研究活动,从而提高师生总体的档案意识,提高档案的采用力度,使档案正真地“物尽其用”。

2、创设教学情景,实施档案采用

要求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加强学习,掌握与档案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授予档案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们认真了解档案的产生、档案的价值及档案的利用价值。使学生养成积累档案、爱护档案、珍重档案和利用档案的行为规范,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3、洞察薄弱环节,适时正面引导

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发现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对于学

生的档案意识要加强正面引导,多多提供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加强记忆,加强对档案这一本源性的信息资源的重视。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篇9

问:您的基本情况

(1)

性别

()男

()女

(2)

年龄()岁

1.请你评价一下自己的法律意识水平()

A高

B中等

C低

2.您主要从哪些渠道了解法律知识?

A国家普通法宣传

B 电视电脑等媒体和书籍

C自身经历

D 其他

3.您认为法律知识对您的生活有帮助吗?()

A有很大帮助

B有点帮助

C没有帮助

D无所谓 4.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 3月15日

B 11月1日

C 12月1日

D 12月4日

5.对我国的法律体系认识程度有多少?能完整说出我国的几部大法吗?

()

A能

B勉强能

C不能

6.您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多选).A 保护公民权益

B处罚违法犯罪

C规定公民的义务

D巩固统治阶级统治

E规范人们行为

F说不清

7.如果您觉得法律不公正,你会怎么办?()

A因为不守法就要被制裁,所以还是要遵守

B在守法的同时想办法反映意见,完善法律体系

C社会发展总是需要法律的规范,不好的法也是法,还是得遵守

D既然法律不公正,就可以不遵守

8.你认为对法律执行的监督,什么方法最有效?

()

A舆论监督

B机关的监督

C群众监督

D自我监督

9.你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吗?()

A知道,我的行为就是根据这个来确定

B大体知道我有什么权利义务

C我只是知道不犯法

D不知道,做人靠良心,那些无所谓

10.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您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B用武力解决

C 忍一忍就过去了

11.您对知法犯法的人怎么看?

A人都这样,可以饶恕

B应该严惩

C依情况而定

D睁一只闭一只眼

12.您认为我国目前的法律()

A对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B略有不平等,没有充分保护底层劳动人民的利益

C非常不平等,劳动人民没有得到保护,社会常遇问题

13.对当前法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

A很满意,对法律保持信任

B基本满意

C很不满意,认为法律不如权利有用及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工具

14.您认为有必要重视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吗?

A 很有必要,提升大学生大绿意识已迫在眉睫

B 可有可无,没什么影响

C 没必要,大学生大部分已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

1.对自己法律意识的了解与评价(1—3)2.对我国法律的了解和理解(4—11)

关于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 篇10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所处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硕士或博士

3.您了解的电信诈骗方式有哪些? A.以中奖为由,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和转款 B.电话短信提示银行卡有风险,进行诈骗 C.发布招聘、兼职信息,诈取钱财

D.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电话诈骗 E.电话短信告知网络购物夹带违禁物品,诈取钱财 F.冒充学校职工或同学等电话或短信诈骗 G.其他

4.您或者您身边的亲朋好友是否有遭遇过类似的电信诈骗? A.是 B.否

5.您是否主动了解过身边大学生陷入电信和网络诈骗圈套的案例? A.了解过 B.听说过 C.没听说过 D.从未关心过 6.您是否参加过有关电信诈骗的讲座? A.是 B.否

7.您认为在诈骗案件中最常使用的是以下哪些手段? A.通过网络诈骗

B.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诈骗

C.利用网络找工作或借贷骗取保证金、手续费

D.假扮老师、企业或者相关机构人员等让受害人进行转账、收费 E.盗取QQ、支付宝等个人账号进行诈骗 F.其他

8.受害人事后是否有采取行动,如报警或者举报诈骗者? A.是 B.否

9.您认为受害者被骗的原因是什么? A.受利益引诱

B.轻信他人,行事草率

C.受害者自身缺乏对信息的了解,不能识别骗术 D.诈骗者技巧性强,迷惑性强,难以辨别出是诈骗 E.其他

10.即使遭遇了诈骗短信或者电话,您也依然没有上当的原因是? A.诈骗者诈骗技巧拙劣 B.一般不会轻易相信他人

C.将信将疑,但诈骗者最终被自己识破 D.平日有听相关宣传,知晓类似诈骗信息 E.其他

11.如果您在网上收到您亲戚的紧急借钱或者汇款留言,您会怎么做? A.不断拨打当事人电话,直到确认为止 B.完全相信,直接汇款到指定账户 C.婉转推脱 D.当做没看到

E.假装相信,戏弄对方

12.若您收到相关中奖信息,会如何处理? A.回拨(或回信)中奖信息发布号码 B.登录官方网站查询

C.登录获奖信息中给定的网址查询 D.不予理睬,直接删除

13.对于收到不明来电(如不熟悉的手机、座机号码或“无主叫号码”)您会如何处理? A.不予理睬

B.等到对方打了两次以上才接通 C.先发短信确认 D.以防万一,都接通

14.如果您遇到电信或网络诈骗并因此受到一定的损失时,您会怎么做? A.自认倒霉 B.寻求家长帮助 C.报警 D.寻求网友建议

E.靠自己的力量在网络上揭穿诈骗行为,以免更多人上当 F.其他

15.您认为什么客观因素导致了诈骗屡禁不止? A.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大幅提高 B.网络的便捷

C.网络等方面管理不善 D.新消费方式的普及

E.诈骗集团盘根错杂,打击有难度 F.其他

16.您认为电信网络诈骗在大学生中屡获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A.大学生涉世未深,轻信他人,行事草率 B.大学生普遍存在贪图便宜的心理 C.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D.大学生容易在不清楚真相的情况下将同学也带入圈套

17.您在日常生活中,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有关电信诈骗方面的信息的? A.学校的定期宣传教育讲座 B.警方的宣传和警示 C.亲身经历或熟人的遭遇 D.其他

18.您认为应运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较有效? A.学校讲座 B.网络宣传 C.家长叮嘱 D.宣传手册 E.其他

19.您希望学校以何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醒学生注意电信诈骗? A.宣传讲座 B.主题班会 C.知识竞赛 D.微信推送 E.发放宣传单 F.公屏循环视频提示

20.您还认为学校需要在防诈骗宣传的哪些方面加强力度? A.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学生法律意识 B.罗列学生受骗后可采取的处理方式 C.讲诉相关案例,提高学生警惕 21.您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看法? A.危害社会、坚决打击、清除

关于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 篇11

1、您的年级是

□大一□大二□大三

2、您在教室里上课所产生的垃圾,下课后您会

□扔进纸篓□放桌上□随地扔□扔窗台上□都有□其他

3、您在宿舍洗衣服时,会让水龙头一直开着到把盆放满都不关吗?

□会,一向这样做□有时候会,看情况□不会

4、有事离开宿舍时,您会继续让电脑开着吗?

□离开就关□若离开时间不长,会开着

□若离开时间较长,会关闭□即使离开时间较长,也会开着

5、您有参与2011年3月26日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自愿参加了□想过但没参加□没想过也参加□宿舍其他同学带动参加了

6、您认为“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是否有意义

□有□没有

7、您有动员家人、同学和朋友参加“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吗?

□有□没有

8、请问您认为中国今年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与环境被破坏有联系吗?

□联系很大□有一定联系□没有联系□不清楚

9、请问您认为“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影响很小。□对人类健康有危害,但无大碍

□对人类有较大危害,且破坏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无法解决。

10、对于低碳生活,请问您有哪些行动?(多选)

□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用具 □尽量少用高功率,高能耗电器□其他响应低碳的行动□没什么行动

11、夏天的时候,请问您一般会把空调调到多少度?

□≧26℃□24~25℃□≦23℃□一般不用空调

12、您对现在实行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有

□支持□反对,因为要收费□希望有更好的环保产品取代□无所谓

13、您有以下哪几个环保好习惯(多选)

□人离开时随手关灯□循环用水□少用空调□少用一次性用品□不随手乱丢垃圾 □不随地吐痰□出门购物自带购物袋□正反两面用纸张

14、如果学校组织有关环保公益活动,您是

□非常愿意□看情况□不怎么参加□无所谓

15、您去餐厅吃饭的时候,会使用哪一种筷子?

上一篇:濉溪县城乡建设委员会下一篇: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