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餐饮服务合同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03餐饮服务合同(精选8篇)

03餐饮服务合同 篇1

编号:年第号 甲方:宁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住所(地址):宁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胡兴锋

电话:0934-6651000传真:0934-6625886邮编:745200

乙方(反担保人):

住所(地址):

账号:

电话:传真:邮编:

丙方(借款人):

住所(地址):

账号:

电话:传真:邮编:

根据丙方与甲方签订《委托保证合同》以及甲方与中国

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县支行(以下简称债权人)签订的《保证合同》的约定,甲方为丙方与债权人签订的《借款合同》提供保证担保,现乙方愿以连带责任保证的方式为丙方向甲方提供反担保。甲、乙、丙三方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反担保的范围

1.1《委托保证合同》中约定的甲方履行了保证义务代丙方偿还的全部款项和自付款之日起的利息。

1.2《委托保证合同》中约定的丙方应向甲方支付的逾期担保费。

1.3《委托保证合同》中约定的丙方应向甲方支付的违约金、实现债权的合理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律师费、评估费、保全费、送达费、差旅费等)以及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第二条反担保的期间

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借款合同》项下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起两年止。

第三条反担保保证方式

反担保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

第四条乙方的义务

丙方未按期归还全部借款本息,造成甲方履行担保责任而发生代偿损失的,乙方应在收到甲方索付通知后的十日内,将相应款项支付给甲方。

第五条违约责任

如乙方违约,应按索付通知中所索款项的10%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如给甲方造成损失的,还应赔偿相应的损失。

第六条义务与责任的连续性

本合同项下乙方所有义务和责任不因上级单位的任何指令

或地位财力状况改变或与其他单位签订任何协议、文件、合同而免除。若本合同项下各方当事人发生合并、分立、变更等情形的,由变更后的当事人承担本合同所列义务与责任。

第七条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发生争议或纠纷时,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八条合同的生效

8.1 本合同甲、乙、丙三方签字盖章生效。

8.2 本合同生效后,任何有关本合同的补充、修改、变更需经三方协商一致并订立书面协议。

第九条

本合同一式叁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宁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或授权代理人(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指印):丙方(签字指印):

03餐饮服务合同 篇2

一、中医医疗服务合同的特点

正因中医与西医的分野, 决定了中医医疗服务合同应作为一种独立类型的医疗服务合同。医疗服务合同属于服务合同的一种类型, 是指患者与医疗机构达成的, 旨在为患者治病保健, 由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 患者支付相应医疗服务费用的有偿服务合同。以实现治病保健为目标的医疗服务, 由于思维方式及哲学根底的差异, 中医通过调节人体藏象系统五行场的动态平衡, 其彻头彻尾为一生命观念, 而西医通过几近修理病变部位的方式消除不良症状。较之西医医疗机构配备复杂的仪器设备, 中医医疗机构主要采取医师坐堂望闻问切方式, 服务相对简便。因诊疗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不同, 中医医疗服务合同具有独特的法律特征。

医疗服务合同作为诺成、不要式、双务以及有偿合同, 在分析其缔约、选择相对人、内容与形式、变更以及解除等方面是否自由的问题上, 不可无区分。缔约自由, 即依当事人的意思决定是否订立合同, 法律不加干预。谓医疗服务合同缔结的不自由:其一, 从医疗保障制度出发, 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医保覆盖地域差距以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的不统一等因素限制了患者选择诊疗服务机构的自由, 当然, 患者不考虑经济因素而自费医疗的除外;其二, 基于医疗机构治病救人的职业使命, 其负有缔约的道德义务, 此外, 在遇有危急病人时, 医疗机构须采取必要急救措施, 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在医疗保障不均衡的现实下, 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自由受到限制。医疗服务合同以医疗服务行为为内容, 非以病症的治愈结果为内容, 因此, 医疗机构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属于医疗服务的范围。就医疗服务合同的内容而言, 作为患方支付医疗费用的对价的诊疗行为具有阶段性特点, 先采取一定诊断手段确定病情病因, 后依不同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检查、治疗措施的采取得由医疗机构向患者作出适当说明后, 由患者自行决定是否采纳。因此, 医疗服务合同的内容为医疗机构依据患者的诉求作出建议后, 由患者最终决定, 医疗机构在合同内容的确定上具有主导地位, 并由此带来医疗服务内容上的不确定性。在合同的形式方面, 当事人可以采取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形式订立, 医疗单据作为证明医疗关系存在的证据以及医保报销凭证, 其本身并不表明医疗服务关系的成立须采取书面形式。基于医疗服务的特点, 合同成立后履行前, 患者可以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 是为医疗机构在确定合同内容上的主导地位之矫正, 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诊疗选择权。

订约自由作为产生竞争的前提条件, 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医师根据中医药理论, 结合自身实践经验, 对病症加以辩证分析, 并运用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方法, 祛除病症。就诊中医的患者大多有选择中医医师的倾向, 经验丰富、医术水平高、服务到位的中医, 自然更具有竞争优势。中医诊疗疾病具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点, 因此, 对中医医疗服务合同内容的确定具有更多的选择, 当事人尤其是患方在确定合同内容上具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合同自由原则在中医药立法上的体现, 如对中医诊所设立的限制, 有代表建议放开其准入, 由中医诊所提供竞争性服务, 能赢得患者信任的中医诊所会获得更多的缔约机会, 反之则淘汰。另外, 赋予中医诊所平等的地位, 对于扩大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自由以及中医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医疗服务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 患方的权利与义务

患者作为医疗服务合同之一方当事人, 享有诊疗知情权、诊疗选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及对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权利, 同时, 负担支付医疗费、配合诊疗的义务。医疗机构应就患者的病情、拟将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方, 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及时准确地解答, 同时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疗机构应将拟采取的检查措施、治疗方案向患者说明, 患者得自愿选择具体检查治疗技术。因医疗机构的过错导致患者遭受损害时, 患者享有损害赔偿请求的权利, 同时对请求权的要件事实依法负担举证责任。基于医疗服务合同的特殊性, 其内容的确立具有时间上先后顺序, 同时对合同的履行具有及时性特点, 因此, 已经成立的医疗服务合同, 在合同尚未履行前, 可依患者单方的意思表示而变更、解除。这是非常必要的, 不同于一般合同, 医疗服务合同中当事人的地位事实上并不平等, 赋予患者对合同有限的形成权实为对不平等状态的矫正, 同时, 基于对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尊重, 应保障患者的自主决定权利, 因此, 在患者已经挂号或支付某项目医疗费用后, 医疗机构不可强制其履行合同。作为有偿服务合同, 患者应及时支付相应医疗费用, 支付方式及数额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确定。医疗服务合同以治病保健为目的, 患者应当积极配合医疗机构的适当诊疗活动, 如实告知病情、遵医嘱等对合同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因患方的原因不能配合诊疗时, 并由此导致医疗纠纷的, 医疗机构可援引为责任抗辩事由。

(二) 医疗机构的权利与义务

医疗机构依法享有收取医疗费用的权利、请求患者配合诊疗的权利。有学者认为医疗机构享有治疗主导权, 笔者并不赞同此说。医疗机构要求患者做各项检查、治疗时, 应当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 医疗机构对检查手段、治疗措施的范围的确定上具有主导地位, 且中医与西医的检查、治疗各具特色, 不宜由单方确定合同的此种内容。

医疗机构依据合同以及诚实信用原则负有给付义务、告知说明义务、保密义务以及保护义务。医疗服务合同的主要义务为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的行为, 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 造成患者遭受损害的, 医疗机构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为取得患者有效的承诺, 医疗机构应将患者的病情、检查手段、医疗措施以及医疗风险等事宜如实告知患者, 并及时准确解答其疑问, 同时, 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遇有患者的病情超出医疗机构所能诊治的能力范围时, 医疗机构负有转诊指示的说明义务以及转诊运送义务。医疗机构对其实施诊疗活动过程中所获知的有关患者及其家属的个人隐私, 负有保密义务, 不得泄露其个人信息。医疗机构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负有制作、妥善保管的义务, 病例资料的记载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病例资料必须由医师亲自制作, 同时按照规定予以封存保管, 并应患者的要求提供相关查阅、复制服务。此外, 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以及诚信原则, 医疗机构有义务提供安全、安静、舒适的医疗服务空间。

三、医疗侵权责任与中医医疗服务合同的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医疗服务合同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 根据患者病情的差异以及诊疗措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医疗服务合同内容的确立原理, 医疗机构未将已经采取的相关诊疗活动提前告知患者, 而致使患者遭受损害时,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医疗伦理损害的侵权责任。医疗服务合同内容的确定以患者的知情与选择为要件, 当患者未对拟将采用的诊疗行为作出认可与选择时, 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并不明确, 医疗机构擅自采取未加约定的诊疗活动时, 实为一种侵权行为, 因医患双方的约定并不存在, 违约责任无从谈起。

当患者对诊疗活动的内容作出选择时, 医患双方无需就诊疗服务的水准加以约定。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应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服务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 即一般医务人员负有的合理的谨慎义务。判断是否尽到诊疗义务, 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是判断诊疗行为是否符合当时的诊疗规范的要求, 但诊疗义务的要求明显不能被诊疗规范所完全体现。在学理上, 将医师未尽到诊疗义务致使患者遭受损害称为医疗技术损害。由此观之, 可将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分为诊疗义务服务与诊疗能力服务, 违反诊疗义务致损时, 应承担侵权责任;不具诊疗能力时, 不承担侵权以及违约责任。因此, 具有较高较好的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 自然会备受患者青睐。

在中医诊疗服务中, 因其服务的“激烈”程度较西医轻, 对患者产生损害的主要因素为中医药物致害, 医师对药物的药理药性的把握,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中医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 因而中医诊疗的医疗水平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目前, 我国存在大量通过师承方式或自学方式学习中医的人员, 医术水平参差不齐, 但其从事医疗活动须遵守基本的诊疗义务, 并应努力展现自身的医疗服务能力, 以求获得更多的缔约机会。

医疗服务合同缔结后, 患者应享有随时变更及解除医疗服务合同的权利。患者变更、解除合同的自由源于医疗服务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对患者人身自主权的尊重, 如挂号后, 患者可以要求退号, 即医疗服务合同已经合法有效成立, 患者仍可单方决定合同的存续, 而医疗机构却不可享有此种权利。基于医疗服务的及时性特点, 患者未及时支付相应医疗费用的, 医疗机构可依据合同主张违约责任。患者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原则上限于继续履行, 一般不涉及赔偿损失以及违约金问题。

摘要:中医医疗服务合同在合同自由原则的运用、合同内容的确定、违约责任的认定、合同的变更及解除等方面具有其独立的特点。因中医诊疗方式的特殊性, 患者享有更多的合同自由。中医诊疗服务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 违约责任的存在范围受到限制。在司法实践中, 患者可依其单方意思变更及解除医疗服务合同。

关键词:中医医疗服务合同,医疗服务合同,西医

参考文献

[1]刘世峰.从“心”论中西医融合[J].家庭中医药, 2009, 16 (2) :19.

[2]卢青山.周易五行场生命密码:创新中医[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431.

[3]梁漱溟.中西学术之不同[M].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梁漱溟全集: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128.

[4]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32.

[5]张跃铭.试析医疗合同法律关系[J].法律与医学杂志, 2007, (02) :127-133.

物业服务合同完善问题探析 篇3

物业服务合同并不在《合同法》所列举的 15 种有名合同之列,尽管它是复合性合同但仍然是无名合同。而对于无名合同的适用规则问题,无名合同可以适用合同法总则以及分则的相关规定,也可以参照适用最为接近的有名合同或者适用总则的相关规定。但相较于有名合同的适用问题,无名合同的法律适用就显得确定性不足。尽管目前学界对于物业服务合同的委托合同、复合性合同性质的认知已渐成共识,但反对的声音也一直未曾停息,导致法律实务方面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适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种结果的出现既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有有悖于法制统一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威胁着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故此,将物业服务合同的有名化,使得其法律适用问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衡量标准,为实务操作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就显得弥足珍贵。

笔者认为将物业服务合同有名化的现实基础已然存在,而在大陆法系的国家中,将随着社会法制化程度不断深入而出现的新类型的合同,通过特别立法使其典型化、有名化的做法已被普遍运用,值得借鉴。

二、完善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业主委员会性质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曾有“社会公益团体说”、 “法人组织说”等,无论哪种学说都曾试图赋予业主委员会成为独立的法律主体。

但自《物业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其性质已经明确,即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法律性质应当属于非法人组织。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大多被实用性的认为它是否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者应诉。一般而言,业主委员会并不天然享有诉讼权利,而是必须有业主的明确授权,作为受托人参与诉讼。所以,尽管 2003 年最高院曾经批复承认过业主委员会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但最终由于其缺乏能独立承担责任的财产,这一观点在并未被广泛接受,而且笼统的赋予业主委员会的独立诉讼主体资格,有违诉讼平等的嫌疑,也确实有不当之处。但不容忽视的社会现实是,正是由于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业主的自治权也就很难实现。一些弱势的业主委员会甚至成为物业服务企业的傀儡,当然也有个别强势的业主委员会,公然忽视物业服务合同,另辟蹊径,武力解决问题。为避免物业服务纠纷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赋予业主委员会一定的诉权,以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也是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业主委员会有限的诉讼主体资格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尝试和探索,如赋予其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但却限制其作为被告的诉讼角色出现,尽管如此,对于业主委员会作为原告的角色出现时,也应当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规定其行为不得参与物业管理无关的活动,一旦其行为超越物业管理活动的范围就将其认定为越权的无效行为。

从利益衡量的角度来讲,目前虽然存在理论和制度上的阻碍,但仍应谋求一得当途径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当然笔者也一再强调鉴于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制度原则上的缺失,法律在赋予其诉权的同时一定要加以限制,防止诉权被恶意扩大化的利用,反过来损害业主的利益。具体立法操作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加以规范:明确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的范围、规定相应诉讼主体资格的启动程序、简历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都可以在立法中进行借鉴。

而当下我国的地方性立法与实务操作层面逐渐接受了业主委员会参与诉讼的现象,当然业主委员会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也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其在性质上可以归属于权利保护当事人,所谓权利保护当事人是指为保护他人权益而参与诉讼也具有当事人的地位,也就是将依法对特定权利事项享有管理权或者处分权的人归入当事人范围。究其原因,业主委员会设立目的在于保护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是业主合法权益的代言人,依法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管理和服务活动实施管理和监督,具有一定程度上公共权利管理者的身份。而从程序当事人的角度来分析,业主委员会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有利于扩大司法救济的途径,能更充分的保障业主的诉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诉权有被滥用的嫌疑,这种理论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涉及法律规范的层面,而笔者也认为前一种理论依据也就是权利保护当事人学说,能赋予业主委员会独立诉讼主体资格更多的现实合理性。

三、严格规范行政权的介入

由于物业服务合同的特殊性,导致物业服务合同受到较多的公权力的干预,尤其是行政权的介入。当然行政权的介入确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物业服务终究是业主的私事,但凡事项不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就不应当进行较多的行政干预,即使介入也最好以指导或者监督的形式来进行,但《物业管理条例》却出现了大量的强制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业主行使自治权,故此需要严格规范行政权的介入。

笔者认为规范行政权的介入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1)在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中,行政权应充当“平衡角色”,相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优势地位,此时行政权应充分参与到诸如物业服务企业的选聘、物业费的收费幅度等事关业主切身利益的事项,充当好业主的保护伞;(2)规定行政权的具体行使程序,首次业主大会的召开要确定具体指导的部门和程序并负有相应的问责机制,如此才能使业主大会在公正的环境成立,走上良性的运行轨道。(3)行政权对于物业服务的介入应注重监督手段的运用而非直接行政干预,可采取事前监督、日常监督、事后监督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已达到良好的效果;(4)物业服务企业更替阶段要加强行政权的介入,以保障新企业的及时进入,保证业主日常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03餐饮服务合同 篇4

施工合同补充协议

(合同号:STSDZ-TJ-2009-03)

甲方(全称):晋中市松塔水利水电有限公司

乙方(全称):中国华水水电开发总公司

根据晋中市松塔水利水电有限公司与中国华水水电开发总公司签订的山西省松塔水电站工程土建03标(溢洪道工程)施工合同(合同号:STSDZ-TJ-2009-03)的相关规定,由中国华水水电开发总公司承建的山西松塔水电站工程土建03标(溢洪道工程),按合同约定应于2011年11月完工,原合同额2420.9344万元。因本工程施工中有许多工程内容发生变更,致使本工程工期延迟,为保障松塔水电站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要求,确保松塔水电站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一致,特签订本补充协议。

一、山西省松塔水电站工程土建03标(溢洪道工程)合同(合同号:STSDZ-TJ-2009-03)原合同剩余的900.8057万元工程量约延迟至2013年5月完成。

二、山西省松塔水电站工程土建03标(溢洪道工程)合同(合同号:STSDZ-TJ-2009-03)变更部分合同金额暂定为100.0125万元,为单价合同,结算金额以实际完成工程量为准。

三、补充协议起始日期为2011年11月16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3年5月15日。

四、承包人要根据协议确定的施工工期作为施工进度目标,在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施工措施进行工程施工,以确保在既定工期内完成相应的工程施工内容。

五、本协议经甲、乙双方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六、自协议双方当事人履行完毕协议全部义务,包括乙方向甲方交付符合约定的竣工工程,甲方支付完毕竣工结算价款后,本协议即告终止。

七、本协议终止后,甲、乙双方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八、本协议正本一式 贰 份,其中,甲方 壹 份,乙方 壹 份。副本一式 肆 份,其中,甲方 贰 份,乙方 贰 份。

甲方:晋中市松塔水利水电有限公司乙方:中国华水水电开发总公司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

03餐饮服务合同 篇5

为了将优质护理服务做精做细,3月份,内科病房召开了病员座谈会,12名病友踊跃发言,畅谈了自己住院期间的亲身感受和平时了解到的周围群众对我院的看法,他们充分肯定了我院近年来各方面发生的可喜变化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存在问题:

1、对旧病区环境不满意。

2、患者和家属所获得的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不足。

3、病人的“三知道”落实不到位,少数病人称不知道主管护士。

4、卫生工清扫卫生不及时。

病人建议:

1、增加病房设备,改善医院环境。

2、患者提出要求时,希望护士尽快解决。

原因分析:

1、旧病区病房修建年代较久,病区较窄,加上病人多、物品多,病房较拥挤。

2、部份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是影响护理质理的主要因

素。

3、护理人力不足,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

整改措施:

1、病区环境暂无法改变,给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尽量满足病人其他方面的需求。

2、指导工勤人员加强病区的清洁、消毒。

3、继续加强科室人员工作责任心教育,落实患者治疗、检查指导。

03餐饮服务合同 篇6

1.0目的

对花店的服务质量和程序进行控制,使服务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2.0适用范围

花店营业员的工作流程与服务标准。

3.0职责

3.1花屋服务员负责日常工作操作,组长负责日常工作的全面监督。3.2营业员根据规范及客人要求进行插花工作。

4.0工作规范

4.1营业时间及所提供的服务

花店的营业时间从早上8:30至晚上22:30,为客人提供各类鲜花和包装并为宾馆其他部门供应鲜花

4.2 服务员提前5分钟到达花店岗位,按仪容仪表要求准备好自己的仪容。4.3阅读交班本及订花本,以便清楚了解当天的及内容

4.4认真接待每一位客人,如客人无特别要求,则要了解客人订花的目的,并据此向客人推荐和介绍,使客人满意。

4.5 各部门订花时,需提前一天通知花店,服务员根据用花的数量、价格等来购进花材,并按要求准时完成所需。

4.6鲜花要作好日常的保养工作、剪切工作,并保持花店内物品摆放整齐,4.7花店的结算及结帐

4.7.1客人来花店购买鲜花,收银员根据价格输入电脑,并打出帐单给客人 4.7.2为其他部门供花时,根据订单每月结算进行调拔 4.8做好交班情况,并将未完成的工作交待好

合同能源管理催生节能服务产业 篇7

随着经济发展, 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严峻挑战, 节能战略逐步纳入到各国的能源发展战略中。在发展各种工业节能技术的同时, 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为商务模式的工业节能服务产业也日益壮大起来。

合同能源管理 (E n e r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C o n t r a c t, 简称E M C) 是上世纪7 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 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由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 (国外称E n e r g y S e r v i c e C o m p a n y, 简称E S C O, 国内简称E M C公司) 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 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 同时提供服务所需资金, 并从设备运行节省下来的费用中回收投资, 获得利润。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节能新理念、节能新机制。

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业务范围和特点

E MC公司是实现节约能源, 提供能源利用效率, 全方位改善服务的一种商业形态, 针对商业大楼及耗能企业的照明、空调、耗能设备等实施节能诊断, 同时提供新型节能高效设备, 提供具体的节能系统方案, 其服务费用由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分摊, 为“节能绩效保证合同”业务最大的特征。此外, 节能效益所省下的费用也用来作为节能项目的投资回收。

广义来讲, E MC能源服务业的业务范围包括能源的买卖、供应、管理;节能改善工程的施实;节能绩效保证合同的统包承揽;耗能设施的运转维护与管理;节约能源诊断与顾问咨询等方面。

运用EMC机制实施节能项目是这些节能服务公司 (EMC) 共同的特征, 然而, 由于他们在公司组建之初和运营的过程中, 所依托的关键资源存在明显的差异, 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 资金依托型:充裕的资金是他们进入市场的明显优势, 他们的经营特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利用资金优势整合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实施节能项目。这种类型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拘泥于专一的节能技术和产品, 具有相当大的机动灵活性, 市场跨度大, 辐射能力强, 能够实施多种行业、多种技术类型的项目, 但需要加强在选择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和运作节能项目方面的风险控制能力。

(2) 技术依托型:以某种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节能服务公司, 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势开拓市场, 逐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并不断寻求新的融资渠道, 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种类型的节能服务公司大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实施节能项目的技术风险可控, 项目收益较高。这种类型的节能服务公司目标市场定位明确, 有利于在某一特定行业形成竞争力, 如果既能保持技术不断创新, 又能很好地解决融资障碍, 企业的发展速度将十分可观。

(3) 市场依托型:拥有特定行业的客户资源优势, 以所掌控的客户资源整合相应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来实施节能项目。这种类型节能服务公司开发市场的成本较低, 由于与客户的深度认知, 来自客户端的风险较小, 有利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并获得客户对节能项目的直接融资。这种类型的节能服务公司需要很好地选择技术合作伙伴, 有效地控制技术风险。

专业的E M C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形式, 开展专业的节能服务, 在节能项目开展方面的有许多突出优势, 例如: (1) EMC公司较客户具备更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项目管理经验, 可保证节能效果和节能效率; (2) 节能改造方面, 客户零投资、风险低, 全部设计、审计、融资、采购、施工监测等均由EMC公司负责; (3) 投资回收期短, 从已经实施的项目来看回收期平均为1~3年; (4) 客户实施节能改进, 节约能源, 减少能源成本支出, 改善环境品质, 建立绿色企业形象, 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同时可获得专业节能资讯和能源管理经验,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促进内部管理科学化。

三、节能服务产业在国外的迅猛发展

节能服务公司 (ESCO) 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 自上世纪70年代兴起以来在欧美等国家发展十分迅速, 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欧美各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各具特色, 但均和各国政府的积极支持是分不开的。欧洲各国的能源服务公司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逐步发展起来的。欧洲EMC运作的项目有别于美国和加拿大, 主要是帮助用户进行技术升级以及热电联产一类的项目, 项目投资规模较大, 节能效益分享的时间较长。

(1) 美国

美国是EMC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在美国, 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支持EMC的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如有关建筑物节能标准和法规、环境保护的法规、能源审计的法规等,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1985年以后, 美国政府曾以25亿美元的财政预算支持政府机构的节能项目, 其目的是使政府在节能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带头示范作用, 其效果是很明显的。凡是实施节能项目的政府楼宇, 平均用能下降1 5%, 而且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1 9 9 2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一个议案, 要求政府机构与EMC合作进行合同能源管理, 达到既不需要增加政府预算, 又取得节能效果的目的。该议案要求联邦政府的所有办公楼宇至2005年节能30% (与1 9 8 5年相比) 。

(2) 加拿大

加拿大ESCO的主要业务市场为政府大楼、商业建筑、学校、医院的节能改造, 工业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 居民用能设备的升级。上世纪90年代初期, 加拿大ESCO协会所属公司的营业额每年递增6 0%。目前协会5 0多个成员单位已完成1 0亿加元工作量。1994年完成工作量约2亿加元, 平均每个项目150万加元, 项目规模仍在逐渐扩大。

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对节能服务产业十分重视, 为促进ESCO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1992年, 加拿大政府开始实施“联邦政府建筑物节能促进计划” (The Federal Buildings Initiative, 简称FBI计划) , 以帮助各联邦政府机构与ESCO合作进行办公楼宇的节能工作, 并制订了在2000年前联邦政府机构节能30%的目标。加拿大的6家大银行都支持EMC, 银行也对客户的项目进行评估, 并优先给予资金支持。

(3) 西班牙

西班牙是电力相对短缺的国家之一, 近几年西班牙政府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标出发, 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开发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硬件”政策, 如允许私人公司兴办热电联产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在这些政策的扶持下, 西班牙EM C的业务发展很迅速。

西班牙ESCO主要实施热电联产和风力发电项目, 采用“第三方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和投资, 既可以向银行贷款, 也可以直接投资项目。其与用户的合同方式也就多种多样, 除了类似美国、加拿大E S C O的效益分享合同以外, 还有B O T (建设、运行、转让) 、BOO (建设、运行、拥有) 和BLT (建设、租借、转让) 三种形式。西班牙ESCO的这些经营特点具有显著的特色, 即ESCO为客户的能源供应系统升级,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不花费客户的精力和时间, 使其集中精力考虑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迎合了西班牙经营者的观念。

(4) 意大利

意大利国家电力有限公司和新技术能源环境委员会在推进节能政策和技术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特别是国家电力公司已制定了全面履行《京都议定书》, 减排温室气体的行动方案, 其中也包括推进E MC发展的政策措施。整体来看, 同西班牙相比, 意大利ESCO发展相对迟缓, 现正处在萌芽状态。

(5) 法国

法国是欧洲各国中最大的电力出口国家, 也是世界上核电比例最高的国家。但法国政府仍然十分注重节能和环境保护, ESCO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同其他国家相比, 法国的ESCO多为行业性的, 如在煤气、电力、供水等行业较发达, 这些ESCO不仅提供节能方面的服务, 而且还承担相应的类似物业管理方面的工作, 他们的收益不仅来自节能而且还来自与节能、能源供应有关的一系列服务。

法国环境能源控制署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政府推进节能、控制环境污染的国家事业结构。该机构目前用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企业环境污染收费 (或称环境治理收费) , 其中71%的资金通过EMC为工业企业实施节能项目。从资金的使用情况看, 法国ESCO的发展, 不仅在政策上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更可直接通过对政府节能项目投标来扩展业务。因此, 可以预计将来EMC的业务发展将会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四、合同能源管理催生节能服务产业

我国的工业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二, 能源利用效率低, 较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 单位产品能耗高, 8个高能耗行业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中国的能源效率低的现状, 孕育着一个有较大潜力的节能产业市场。据摩根士丹利预测, 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更是把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的指标, 要求GDP能耗降低20%,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政策上的支持, 加上近几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极大刺激了节能需求, 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等项目上市场潜力巨大。

巨大的市场潜力, 为节能服务产业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1998年, 我国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合作, 实施中国节能促进项目。项目一期, 成立了北京、辽宁、山东三个示范节能服务公司, 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项目。之后, 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培育节能服务体系, 节能服务市场、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和促进节能机构转换、提高服务水平等的文件和保障机制。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 将国家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 支持包括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办法以法律形式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政策的出台对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如今, EMC进入中国已经十余年,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 但总体来讲, 基于EMC机制运作的节能服务产业还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 到2009年底, 以节能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有502家, 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员达113000人, 规模以上节能服务产业完成总产值近500亿元。经过十年的发展,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得到扩展和延伸, 形成了三种模式:节能效益分享型, 即由节能公司提供资金和全过程服务, 在客户配合下实施节能项目, 在合同期间与客户按照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收益;节能量保证型, 即客户分期提供节能项目资金并配合项目实施, 节能公司提供全过程服务并保证项目节能效果, 按照合同规定客户向节能公司支付服务费用;能源费用托管型, 即客户委托节能公司进行能源系统的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 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能源托管费用, 节能公司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费用, 并按照合同约定拥有全部或者部分节省的能源费用。

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早期进入节能服务市场的公司经过近几年的锤炼, 完成了阶段性能力建设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找到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 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进入快速扩张的“黄金期”。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和巨大商机催生了一大批从事能源供应、房地产业、矿业等传统行业企业的业务延伸和转型。这类企业在资金、市场或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使节能服务产业向大规模、高水平发展。一大批节能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及时更新服务理念, 构架新的商业模式, 从传统的设备销售走向全面节能服务。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综合节能投资从2003年的11.48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360.37亿元, 节能量由2003年的75.35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9年的1757.90万吨标准煤, 二氧化碳减排量从2003年的48.73增加到2009年的1133.85万吨碳。规模产生效益, 不仅带动节能产业的发展, 也成为用市场机制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

规模化的产业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节能服务公司从几年前单一依靠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的项目贷款发展成为众多风险投资公司竞相追逐的对象, 并走向海外资本市场, 逐渐融化了节能服务公司发展之初融资难的瓶颈, 显现了节能产业作为一个新兴朝阳产业特有的魅力, 正在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特色的庞大而多极的群体。尤其是近年来, 气候变化和减排形势的严峻, 加速了节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各项标准和推动产业发展的相关利好政策相继出台, 作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标准化领域的第一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范》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中。该标准将着力解决合同能源管理在实施中存在的普遍性、原则性等问题。各省市也在结合本地区特点出台政策以建立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依托的节能新机制, 北京市已出台《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扶持办法 (试行) 》, 安排专项资金, 对公共机构、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其他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实施合同能源管理, 明确予以投资补助和节能量奖励。上海、山东、深圳等地也出台相关办法。在国家节能减排宏观背景下, 快速发展的节能服务产业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促发银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加大了“绿色信贷”额度, 对缓解节能服务公司“融资难”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节能服务产业在我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已经初具规模。但是, 和中国庞大的节能市场、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相比,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还相对缓慢。与国外节能服务公司相比,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和障碍:

(1) 缺乏节能技术和管理专业性人才, 节能产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 具有多学科跨行业特点, 实际工作经验非常重要;

(2) 节能融资渠道还有待完善,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评估部门尚不熟悉节能服务公司的业务, 不承认EMC公司资产的实在性及其信誉抵押, 造成其融资渠道不通畅;

(3) EMC的税收政策障碍, 即EMC中服务税的部分现在都变为了增值税, 而我国目前服务费的适用税率为6%, 增值税税率高达17%。

为克服这些困难, 使节能服务公司在中国尽快壮大, 政府部门可在以下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

(1) 根据我国《节约能源法》和节能工作实际需要, 应尽快设立专门的能源管理岗位, 实现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用能情况进行管理, 如《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 (修订草案) 》中规定, 重点用能单位未设立能源管理岗位, 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 并报市或区、县节能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的, 由市节能监察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将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2) 改革我国的税收制度, 使得节能服务公司像国外的节能服务公司一样交纳税率水平低很多的服务费税种;

(3) 设立专业化的节能项目担保基金和相应的运作机构, 建立、完善以担保基金启动银行贷款的节能融资中介机制;

(4) 建立类似于节能医院的节能服务平台。

03餐饮服务合同 篇8

关键词:家庭医生;纠纷;解决制度

目前世界上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思路指出“完善合理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的理念。然而我国的家庭医生服务合同制度仍处于试点阶段,发展很不成熟,出现了诸如服务合同内容不完善、家庭医生数量紧缺、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等问题。

一、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的概述

(一)家庭医生的概念

何为家庭医生,目前没有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护者,受过长期的、系统的高等教育以及专业培训、拥有丰富的经验,为接受服务方提供一种高质有效的综合性服务。

(二)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的概念

家庭医生服务合同是双方当事人设立、变更、终止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关系的协议,约定由具有医学全科知识的基层医疗人员提供综合性的医疗服务,另一方当事人接受服务并且支付相应费用。家庭医生服务合同具有侵袭性,其所涉及的服务内容具有综合性与不确定性。

(三)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的特殊性

1.纠纷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医学知识以及专业技术是一個医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而得来的,即使其做出详细说明,接受服务的相对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了解该服务的优劣、后果等。普通人也不太可能对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的性质、因果关系等做出明确的判断,因此往往依赖于医学专家们的鉴定或出具的意见来认清事实、划分责任。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不仅具有医学领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还具有法学领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其纠纷的解决也有赖于法律、法规以及大量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等。

2.纠纷当事人之间信息上的不对称

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虽然是平等的,但是在相关知识和信息的占有上却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著名经济学家阿罗在论述医疗市场的特征时指出,医疗市场中医患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从而使购买医疗服务出现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2]。由于在医学领域所拥有的知识以及认识能力的差别导致家庭医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而大多数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知之甚少,唯有依赖于医生制定的诊疗方案,信息不对称使患者在消费医疗服务过程中具有被动性[3]。

3.纠纷当事人之间力量上的不均衡

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着设备、技术力量和物质上的不均衡。在家庭医生的服务过程中,服务相对人虽然具有知情权和一定的选择权,但却因力量上的不均衡导致其在事实上不能进行选择和适当的参与。通常患者也只能依赖于服务结果来判断家庭医生的服务行为是否有过错,在纠纷的解决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4.纠纷的表现形式与原因是多样的

纠纷的表现形式有些是侵权纠纷,有些是违约纠纷,其责任的承担方式也不尽相同。当然,导致纠纷的原因也是多样的。有可能是因为家庭医生的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收费等原因,或是媒体的炒作等造成了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

二、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现状

由于诸多原因使家庭医生与签约家庭的关系紧张,导致合同纠纷的数量不断增加,纠纷发生率居高不下。有时候仅因为部分家庭医生不完全履行合同约定的服务项目或者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签约家庭的需求,接受服务的相对人就辱骂家庭医生,甚至威胁其人身安全。很多签约家庭不信任自己的家庭医生,心存疑虑,家庭医生如临深渊,难以开展服务工作,使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矛盾激化,甚至时常演变成暴力事件,已升级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成因

1.家庭医生自身的问题

虽然当前把家庭医生服务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可是家庭医生的培养刚起步,其数量少并且服务意识薄弱,使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的推广遭遇瓶颈。家庭医生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是合同的“当事人”,为签约家庭提供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已是必须履行的合同义务,家庭医生已成为经营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的“委托代理人”[6]。家庭医生在基层工作的待遇与地位都不高,使得家庭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较低,影响家庭医生的工作热情。

2.居民参与和政府责任问题

对于家庭医生服务项目,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家庭医生开展服务工作经常吃闭门羹。很多时候家庭医生的工作不被居民所认可,甚至直接拒绝配合医生的服务工作,不告知家庭医生其身体的健康状况及变化,对家庭医生的工作起到副作用。地方政府是家庭医生服务的组织者与倡导者,必须全面负责家庭医生的服务工作。

3.缺乏统一的服务模式

目前各地区对家庭医生的定位及其签约数量、政策保障等方面都未达成共识。造成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的内容以及服务方式的差异明显,合同履行比较混乱。为了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越来越多的家庭医生开展了双向转诊工作。但由于缺乏进一步明确双向转诊的细则,转诊工作实难以进行,加深了居民与家庭医生之间的纠纷。

4.缺乏法律化、制度化的管理

制度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具有强制力的规则[4],家庭医生服务也需要立法和制度保障。由于缺乏社区卫生服务法、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导致服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所负法律责任不清楚,让纠纷愈演愈烈。

三、纠纷解决方式的域外考察

(一)域外考察

1.美国

1990 年,美国通过了“ 患者自决法案(Patient Self-Determination Act)”,明确了患者自决等自主权利。目前,美国已有16个州以法律的形式制法规范纠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减少纠纷的数量。同时注重通过行业规范对家庭医生进行管理。在解决医患纠纷时,美国特别重视医疗责任保险制度,鼓励家庭医生参加责任保险,让保险公司理赔。此外,美国也非常重视采取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来解决问题。发生纠纷后,可以寻求医疗评审与监督委员会调解,也可以寻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还可向法院诉讼,由陪审团认定事实、法官适用法律并判定赔偿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全部费用。

2.英国

在英国,患者对家庭医生不满意可以直接向提供服务的机构投诉。服务机构在接到投诉后,或要求责任人向投诉人进行答复,或进行深入调查,并组织调解。如果投诉人对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单独要求对投诉进行审查。但是现行的投诉程序并不能保障患者索赔的权利。因此,患者只能通过诉讼途径实现自己的索赔偿,而是否得到索赔以及索赔的金额由法庭裁决。

3.日本

日本政府也要求家庭医生购买保险,多数纠纷都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政府还充当着“中间人”,积极向签约家庭说明情况,做好调解工作。如果纠纷双方对责任的承担难以达成共识,也可以诉诸法律,政府会主动帮助那些在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签约家庭,缩短审理时间,促进纠纷的解决。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多,在纠纷的解决中,逐渐形成了法庭解决、日本医师会解决和当事者之间解决的几种方式,其中以当事者通过对话解决为最基本的解决纠纷方式[6]。

四、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解决制度的构想

(一)解决纠纷应坚持的原则

处理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但是由于纠纷的专业性与复杂性,很难界定当事人的责任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纠纷应坚持以下原则:

1.限额赔偿原则与惩罚性赔偿原则相结合

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可依法行使权利索取赔偿。无论是 “补偿说”,还是 “赔偿说”,都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实际。笔者坚持限额赔偿说,即以承担有限义务为享有有限权利的基础,以享有有限权利为承担有限义务的基础,对某些赔偿限制其最高赔偿额,减轻赔偿方的负担。但为了制裁和遏制赔偿人的不法行为,可以采取惩罚性赔偿原则,即承担超过实际损害的赔偿数额。

2.行政、刑事责任相结合

家庭医生违反规定从事执业活动,依据其情形可被责令改正、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当然寻衅滋事、阻碍家庭医生依法执业的公民,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情况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3.医疗行为的豁免权原则

家庭医生在对患者实施合法的护理诊疗活动中造成的难以预防的不良后果依法不受追究的法律制度[7]。这不仅为一部分纠纷的解决拨开了迷雾,也对促进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还有利于保护家庭医生的合法权益。

(二)创新解决机制

1.设立责任保险

由于家庭医生从事的服务工作具有高风险性,为了减轻家庭医生的负担与压力,鼓励家庭医生参加保险,以其所负的法律赔偿风险为承保对象。责任保险制度实现了政府、第三方机构、患者及医生共同分担风险,从而有效削弱了医患双方的对立冲突。一旦发生纠纷,由保险公司进行调解并支付最后的赔偿数额。这既有利于增加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的签约数量,也有利于保障家庭医生开展服务工作,更有利于促进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的解决,保障签约家庭的合法权益。

2.规定仲裁前置

我国劳动争议的解决实行仲裁前置程序,即法院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先经过仲裁的裁决。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与劳动争议都具有专业性强、数量多、处理难度大等特性,因此可以参照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对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适用仲裁前置制度。大量吸收具有专业知识的医学、法学等人士,将他们纳入到仲裁队伍中,提高仲裁调解的成功率和仲裁裁决的合法性、合理性。此外,仲裁员与行政部门没有隶属关系,避免了行政干预从而有效保障仲裁的独立性与公正性。

3.建立非诉纠纷解决机制

虽然美国的各个阶层都埋在大量的诉讼案件中,但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逐渐认识到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耗费的时间长、经济成本高,不符合“及时的正义”。因此,谈判、调解、仲裁等非诉纠纷解决方式已成为美国人解决纠纷的首选方式。而且根据需要演变出了许多具有综合性的纠纷解决机制,例如调解与仲裁制度的结合,在法院附设调解以及仲裁等。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的解决就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非诉方式解决纠纷。我们可以发挥律师参与纠纷解决的作用,可以建立专门性的纠纷解决机构。通过完善纠纷的解决机制让纠纷当事人依自己的意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纠纷的处理方式。当然也可以通过行政引导来指导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的解决。有的学者认为“它的诞生在新中国政法传统下的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发明,是一种中国式的纠纷解决与人权救济机制,也是权力上下运行及相互监督的一种特殊机制”[8]。

4.建立各种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协调体系

虽然我国现行的纠纷解决方式已有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但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缺乏体系化的运作流程,相互间没有完善的协调体系。无论是调解与仲裁,还是诉讼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衔接等,法律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纠纷解决方式比较单一、僵化,导致非诉纠纷解决机制被忽略,使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09 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为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整合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框架,充分发挥了审判权的规范、鼓励和监督作用,完善了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衔接[9],促进了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

(三)完善与制定相应法规

要处理好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必须将医学、公共卫生构建于“法律”的框架之下,必须严格控制家庭医生的准入及其资格认定,完善关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及注册的法律法规等,让家庭医生清楚自己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责。此外,必须针对家庭医生的工作内容以及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家庭医生的工作指南”“家庭医生服务的试点意见”“家庭医生服务合同纠纷的处理办法”等,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杨秉辉,祝墡珠.全科医学导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27

[2]KENNETH JOSEPH ARROW. 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53:942-973

[3]董恒进.医院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37-243

[4]黃卫东.社区家庭护理相关法律问题分析与对策[J].吉林医学,2008,29(10):876

[5]李志明.国外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及借鉴[J].中国社会保障,2013(3):78

[6]周秀芹,赵立新.日本的医疗事故纠纷与处理办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18-21

[7]王才亮.医疗事故与医患纠纷处理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19

[8]陈奎.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引导机制[J].河北法学.2010(9).31-37

[9]齐树洁.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108

作者简介:

上一篇:黄冈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下一篇:新版三年级写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