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对中国的影响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划生育对中国的影响(精选8篇)

计划生育对中国的影响 篇1

生育政策是指由国家制定或在国家指导下制定的规范育龄夫妇生育行为(包括生育数量和质量)的准则。

中国现行生育政策主要是,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状况规定。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把国家确定的现行生育政策法律化、制度化,从法律上确定了中国现行的基本生育政策。

但是,随着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变化,我过的计划生育正常是不断变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育政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鼓励生育,计划生育以及小步调整阶段。

⑴ 1949年至1953年,那时的代表性政策是1952年卫生部制定的《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充分体现了鼓励生育的倾向。1954年至1959年间,政策略有反复,尽管在第一次人口普查之后提出节制生育的观点,但随后又颠覆了这种观点。

⑵ 上世纪70、80年代生育政策逐渐收紧。1964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宪法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十二大报告“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均显示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地位。

⑶ 1991年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小步调整。各省市实行了多样化的生育政策,如照顾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农村地区更为宽松,少数民族也有适当照顾。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中国人口增速曾出现急升和急降

中国人口在上世纪50、60年代高速增长,这期间相比之前的战争和动荡时期人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口死亡率由50年代初的1.7%大幅下降至60年代末期的0.7%,与此同时出生率一直维持在3%以上。这一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处在2%以上的历史最高水平,从而使中国的总人口从1949年的5.4亿迅速增加到了1970年的8.3亿。

1970年代,政府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使得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由1970年的3.3%骤降至1980年的1.8%。进入80年代以后,死亡率保持稳定,而出生率则在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双重影响下继续下降,从而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下滑。虽然1990年前后曾出现过一轮婴儿潮,人口出生率曾小幅回升到2.3%,但随后人口出生率延续了逐步放缓趋势。到2010年已降至1.2%左右,目前稳定在这一水平。

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动与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人口红利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整体来看,我国总抚养比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78%一路下降至2010年的38%,正是由于生产性人口多于消费性人口,储蓄维持高位,这为资本形成提供了充足保证。同时大量年轻劳动力的存在不仅解决了劳动投入问题,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保证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红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然而,“十二五”期间人口红利拐点显现。随着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的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将减速直至停止,这种意义上的人口红利也将逐渐消失。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我国人口抚养比在2010年停止下降开始回升,此后因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显著上升而提高。也就是说,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失去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意义上的人口红利。

其次,现行的人口政策使人口老龄化加速。

在现行人口政策下,中国老年人占比将加速增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8.87%,相比10年前增加了1.91个百分点,老龄化速度很快。向未来看,如果人口政策不调整,那么在未来的20年,第一波和第二波婴儿潮的人群就将相继进入老年阶段,从而加速中国的老龄化速度。

如果我国的人口政策不调整,可能加快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国际比较,中国目前还属于比较年轻的社会,人口年龄的中值为34岁。2010年日本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达到了23%,人口年龄中值达到45岁;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也超过了15%。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升至24%,人口年龄的中值将达到46岁,相当于现在的日本。

第三,“单独两孩”政策放松后可能拉长人口出生高峰。

目前我国处于第三波婴儿潮的人结婚生子高峰,接下来新出生人口将逐步下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经历了三次婴儿潮,分别是1949-1957年、1963-1970年以及1980-1987年。目前随着80后逐渐步入婚龄,中国将迎来第四次新生人口高潮。

放松“两孩”政策不会改变下行趋势,但与当前的出生高峰相叠加,则将拉长这一人口出生高峰的时间。根据测算,如果“两孩”生育率提高20%,人口出生高峰有望持续到2020年,延长5-6年,预计新增新生儿数量合计1000万以上,年均150万人。养育高峰维持时间更长,有望再持续9-10年到2030年。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的眼中,逐步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日前出版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辅导读本中,李斌认为,实践证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符合群众根本利益,是完全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而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能够促进我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

“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意义重大。”李斌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基本国情,人口结构性问题正在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人口抚养成本比较低、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在这个时期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下简称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有利于改善人口性别比结构和家庭结构,促进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

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差距,促进家庭幸福、代际和谐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稳定低生育生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普遍进入婚育期,城市“421”式简单的家庭数量显著增加。这样的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并因此导致空巢家庭、失独家庭大量存在。

有观点认为,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可以在政策上终止“421”式的家庭结构,取而代之的是“422”,可明显增加家庭人力资源,提高家庭抗风险和未来照顾老人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家庭自身发展。

目前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近中期不会影响老年人口总量,但会微弱地降低老龄化水平。据测算,单独两孩政策与现行生育政策相比,2030年老龄化水平将从24.1%降到23.8%;2050年从34.1%降到32.8%。

“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易为社会接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全会《决定》公布后说,辽宁、吉林、天津等7省市农村已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具有实践基础。

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须长期坚持。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之前,即原国家计生委与原卫生部合并之前,李斌曾任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在其任期的4年内,全国人口只增加2902万,“超额”减少1711万人口的出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李斌在其署名文章中表示,实践证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符合群众根本利益,是完全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

“研究表明,目前就实施普遍两孩政策存在着很大风险。”王培安也认为,一是会导致出生人口大幅波动,给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很大的压力;二是给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两孩政策的效果与影响,还有待实践的考证。我们必须用实践来检验政策的正确与否。

计划生育对中国的影响 篇2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提出的背景及目的

先进制造业伙伴背景

从1895年到2009年的一百多年间,美国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制造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服务业。随着制造业向境外转移,制造业对经济增长、出口、就业、创新等方面的贡献逐年减弱,从而引起部分人士的担忧[1]。

GDP的比重不断下降。

近几十年来,服务业在美国得到迅猛发展,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相比之下,制造业所占的比重则不断下降。1957年,这一比重为27%;到2009年,美国制造业创造了1.6万亿美元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1.2%。制造业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出口量低于别国。

伴随着制造业所占份额的降低,美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全球的份额已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20%降低到2008年的11%左右。2003年,德国制造商品出口的总值已经超过美国,包括机械、车辆、化学制品、金属制品等。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在2001年出现顺差,并从2003年的不足130亿美元达到2008年的1300亿美元,到2009年,中国又超过德国,成为制造商品出口的第一大国,此时美国仍排在德国之后。2010年,美国约有1.1万亿的制造商品出口国外,占美国出口总额的86%,但仍低于中国、德国。

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

1998年,美国制造业创造了1 760万的就业岗位;201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1 150万,占就业总人数的9%。根据美国国家基金会科学资源统计部的数据显示,通信器材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件、汽车及其部件等三大制造产业的国内研发岗位均低于70%。2008年,美国制造业的国内研发岗位占全部研发岗位的55%。

创新资源向国外转移。

技术创新与制造密不可分,没有制造业,美国将无法成为世界的创新引擎。目前,由于其他国家不断提高研发强度,与制造相关的研发活动已转移到全球的新兴市场。在过去几年里,美国制造公司的研发投入占私营部门的2/3,而在海外的研发投资是国内的3倍。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的目的

奥巴马实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有着明确的目的。对外要重新夺回全球制造业的领导地位,巩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对内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形势等,为争取连任做政治准备。

缓解就业压力。

2011年7月13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布2011年上半年度经济报告,数据显示,6月份就业人数增长甚微,失业率升至2011年最高水平,就业问题给奥巴马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奥巴马倾心先进制造业,也是希望能够借此拉动就业。一项研究表明,2007年密歇根州65%的制造岗位在先进制造业部门,2009年制造业岗位减少,但先进制造业岗位所占的比例上升到72%,显示出其吸纳就业的能力。

促进创新。

由于制造部门占美国产业研发总额的70%,雇佣了63%的国内科学家和工程师,因此制造部门的创新活动对美国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由于将很多制造和研发实行外包,相应的创新活动也转移到海外,导致美国自身的创新能力降低。为此,美国希望将这些制造和研发活动重新转移到国内,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维护国家安全。

很多制造产品从原材料到先进元件都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密切相关,但是全球化的供应链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如果美国失去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的领导地位,就失去了防御能力。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具有国防目的,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的组织形式与特点

奥巴马政府虽然认识到先进制造业对于美国整体的战略意义,但并没有将其作为联邦政府自身的一项工作,而是让大学和企业承担关键性的角色,联邦政府只负责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如推行税收抵免、提供政府引导资金等,共同结成了强有力的产学研合作联盟[2]。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的组织形式

组织机构。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的负责人由陶氏化学公司主席兼总裁安德鲁·利伟诚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共同担任。他们与国家经济委员会、科技政策办公室、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结成了紧密的工作关系。

执行主体。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将主要由美国顶尖的工程大学和主要的制造公司承担。为投资、部署这些新技术,白宫方面已经选择了全美6所顶尖大学组成“先进制造业合作联盟”,包括卡内基美隆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此外,还有11家制造企业加入到高新制造业鼓励发展计划中,包括阿勒格尼技术公司、卡特彼勒公司、康宁公司、陶氏化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霍尼韦尔公司、英特尔公司、强生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宝洁公司和斯特瑞克公司。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的特点

奥巴马实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在组织形式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即采用产学研合作,并使大学和企业从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从电话到微波炉、到喷气式发动机、再到因特网,美国政府与大学、公司在技术开发和商业化方面已拥有很长的合作历史,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从目前奥巴马政府的执政情况来看,很多顶尖大学、大型企业的高管都被吸收到总统班子中,为科技及发展政策提供咨询。

奥巴马政府认识到,美国的顶尖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力量非常强大,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而美国的大型企业更是技术创新的领导者,研发力量雄厚,大都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形成了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商业化的完整创新体系。奥巴马政府让美国的顶尖大学和知名企业主导这一计划,并通过相关的联邦政府部门予以必要的指导,从而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的内容及相关措施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所搭建的平台通过构建先进制造技术的路线图,加快从思想火花到产品制造的速度,扩大一流技术规模,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公共设施,鼓励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创新与参与竞争,以期在未来十年内能实现同样的突破。

关键措施

提升国家重点安全产业的国内制造能力。

从2011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能源部、农业部、商务部和其他机构通过部门协商机制来调整当前及未来的预算,初步定为3亿美元,对创新技术产业进行联合投资,促进国内制造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推动美国关键产业保持长期的经济稳健性,前期投资包括小型高能电池、先进复合材料、金属加工、仿生制造及替代能源等[3]。

缩短先进材料的开发应用时间。

材料基因组计划将至少投资1亿美元用于研发、培训和基础设施,使美国公司发现、开发、制造和应用先进材料的速度翻番,同时减少成本。同硅谷一样,先进材料将形成数十亿美元的产业,以应对制造、清洁能源和国家安全方面的挑战。

投资下一代机器人。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家农业部将一起提供7000万美元来支持下一代机器人的研发。这些投资将帮助创造下一代机器人与操作者一起工作,使工厂工人、医护人员、士兵、外科医生和宇航员拥有新的能力,完成人工难以完成的重要任务。

提高制造过程的能效水平。

美国能源部将着手调整现有基金和未来预算,初步筹集1.2亿美元创新制造过程和材料,使公司利用较少的能源来削减制造成本。

辅助措施

如:美国国防先进研发计划署开发新方法,能够极大地削减制造商品的设计、构造和测试时间,同时使企业家满足国防部的需求。

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美隆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承诺组成一个多大学的协同框架,分享先进制造及相关创新的教育资源和实践。这些大学也将与产业界、主要政府机构联合确定研究机会,为优先技术构建协作路标。

美国商务部建立了一个先进制造技术联合体作为技术平台,将在2012年提供1 200万美元来加强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间的联系,解决开发新产品中共同遇到的技术难题。

宝洁公司宣布,近期将通过启动的中西部建模和仿真联合体,对中小制造企业无偿提供先进的软件,这个昂贵的电子设计软件通常是小企业不能获得的。

美国能源部与福特汽车公司、国家制造业协会联合启动一项计划,对新一代工人进行教育和培训。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总规模已位居全球前位,在国际上的优势非常明显,初步确立了“制造大国”的地位。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业,带动世界各国发展制造业的热情,势必对崛起的中国制造业造成重大的影响。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制造业必须奋起直追,既不能放弃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优势,也要积极争夺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对中国的影响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令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不少专家学者均将矛头指向虚拟经济,认为虚拟经济催生了泡沫,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发生萎缩,是造成此次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一部分州即将开始着手恢复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的回归。美国重返制造业的效果比较明显,从2011年6月份世界各国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美国制造业的PMI为55.3%,高于预期,是保持上升势头最快的,而中国制造业的PMI降至50.9%,是下跌最快的。此次,奥巴马政府实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无疑也为其他各国指出了发展的方向,重返制造业将成为国际潮流。

2011年,正是由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很多国家制造部门的生产和研发收回国内,必然对中国形成巨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制造业将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先进制造业方面,中国无法与美国、德国、日本等技术强国相媲美。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远远不是制造强国,在世界机械企业500强的前10名中,中国无一入选;在世界机械企业100强中,中国仅入选9名。另外,在传统制造业方面,中国正受到印度、越南等国的严峻挑战。以印度为例,印度明确以中国制造业为追赶目标,组建“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设立“全国制造业竞争力理事会”,指导印度制造业的全面改革。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使得出口商品的竞争优势下降,这给印度制造业提供了机会,目前很多原本下达给中国企业的订单,已流向印度。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对中国发展制造业的启示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从“确保先进制造业的领导地位”报告的形成,到奥巴马宣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美国政府完成了对先进制造业的一次全面的战略思考,并付诸于具体的行动。美国作为老牌制造大国,其重返制造业的举措,对中国这个新兴的制造大国有着重要的启示。

突出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地位。

从目前来看,中国仅仅是制造大国,优势主要体现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利用的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是这种优势是不可持续的。从长远来看,中国必须要向制造强国前进,要依靠发展先进制造业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创新能力。

重点发展绿色、高端制造业。

如今能源与环保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焦点,利用低能耗的制造业实现绿色低碳对整个社会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绿色转型”。从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点来看,也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能效技术等绿色、高端领域。因此,中国制造业也要顺应世界潮流,以绿色、高端制造业为重点。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011年2月,美国白宫发布《美国创新战略: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报告,提出要通过创新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时隔四个月,美国又提出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以鼓励制造业创新。接连不断的计划,表明美国正在形成一个大的发展战略,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孤立的。再结合近年来美国不断诘难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在美国一系列举措的逼迫下,中国绝对不能主动放弃,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掌握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中国才能真正称得上制造强国。

摘要:介绍了美国刚刚出台的先进制造业伙伴(AMP)计划,分析了美国构建先进制造技术的路线图,提出在面对全球经济的巨大挑战下,中国需突出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地位,重点发展绿色、高端制造业,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制造业,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业伙伴

参考文献

[1]Report To The President On Ensur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J].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6(1):23-24.

[2]President Obama Launche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J].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2011,6(24):53-56.

计划生育对中国的影响 篇3

【关键词】血液标本;计划生育;生化检验

在医学应用中,为了精确疾病的诊断,完善治疗方案,常需医务人员采集血液标本作常规检查与特殊检查等。为此血液的采集与送检的标本合格与否直接关系着患者疾病检查结果的真实度[1]。但是在临床病例中,出于种种原因,血液采集与送检时常有不合格的标本,影响血液计划生育生化化验结果,甚至造成误诊、漏诊,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伤害[2]。现就血液因素对计划生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有效的预防,杜绝不规范标本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选择我所2011年5月到12月门诊及住院部采集的40例血液标本,都为女性,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8.5岁。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类似,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检验方法:观察组20例先从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时间为早上8点到8点30,化验时间为上午10点。对照组20例患者一次性抽取静脉血6ml,分别放置1、3、5小时后再送检。同时对照组也将其溶血标本与正常标本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1.3统计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经过观察,对照组送检的20例血液标本的血糖、尿素、肌酐、钾、钠、氯等各项值与观察组的送检标本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值从0.8-30.0。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3.1血液因素对计划生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面:(1)标本凝血:抗凝剂与血量之比未做到1:9,这些改变会使血常规检验时有核细胞的计数得出错误结果。采血后没有将试管握于手掌心来回搓动混匀标本,会使抗凝剂与全血混合不均,造成凝血。(2)时机不规范:患者刚刚做完运动就采集血生化标本,此时丙酮酸和乳酸可迅速增加[3]。患者刚进食,采集的血生化标本,胆红素、无机磷、钙、钠和胆固醇均增加5%左右。饮酒和高脂、高蛋白进食后多数人肠源性同功酶和尿素、血氨等都会增加[4]。同时是血浆钾离子会随存放时间延长而升高,血糖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且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其红细胞内高浓度的组分会慢慢渗入到血清中此外胞内有机磷物质会渗入至胞外经磷酸酶作用水解成为无机磷,导致结果增高。尿酸在第4天以后出现逐渐升高,这可能与白细胞内含有嘌呤类物质会分解代谢产生尿酸有关[5]。另外红细胞释放出非特异性还原物质也可能干扰化学反应而使结果升高。肌酐增高的原因可能与膜结构上该组分的释放有关。

3.2减少血液因素对计划生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措施:(1)规范采血部位及方法,采血时尽量避开边输液边采血,如确實避不开时,应在未输液一侧的手臂上采血,或者从输液部位的远端采血[6]。(2)空腹采血是指在禁食12 h后空腹采集的血,一般是在早起后,空腹并在运动前采血。急诊采血不受时间的限制,但检验单上应注明采血时间和急诊字样,以便临床医生根据其特殊性综合分析检验报告[7]。(3)不正确采血及不正确应用抗凝剂情况时有发生,推广使用真空采血管有利于改变这一情况,我院使用真空采血管后这一问题已大有改观。对暂时不能使用的单位,特殊抗凝管应由检验人员按要求加好抗凝剂,并做好抽血刻度标记后交抽血人员使用。同时真空采血管属全封闭采血,为操作人员提供安全保护[8]。(4)合理转送血液标本,转送前应对姓名、床号、联号、标本类型等进行校对。转送标本应及时快速,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如血糖采血后应及时转送,在1 h内分离血清。(5) 血气标本应严密封闭,以免接触空气。若不能及时送检,应放入冰水中保存;其它血检标本,应放置在阴凉避光处,禁止放在暖气旁或窗前;杜绝病人或家属送检标本[9]。

总之,血液标本的采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检验质量。需依靠医生、护士、患者、检验人员的多方合作,从而保证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开军,郭长青.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8,31(2):163.

[2] 刘坤,王卫利.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标本检测结果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07,23(14):1213

[3] 喻坚.护理学基础[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235-237.

[4] 从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1:483-487.

[5] 孙宝清,任立平,许子华.血标本采集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医学检验杂志,2010,19(5):98-100.

[6] 古国宁.真空采血管的临床应用[J].陕西医学检验,2010,15(2):308.

[7] 章晋林,张小鹏.标本的保存条件与保存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6);9-10.

[8] Gross PL,Weitz JI.New anticoagulants for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8,28(3):380.

计划生育对中国的影响 篇4

一、课外活动计划与课堂课学计划相辅相成

首先,课外活动计划是课堂课学计划的“试验田”,如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事先设计好的课学计划设计在课外活动计划中试行,通过与学生一起活动,对自己的课学计划设计不断进行改进,如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设计最佳的探究方案,如何设计更为明显的对照实验;反过来,学生在活动中的发现也会提醒教师在课学计划中被忽略的问题。有的学生就提出:同样条件下,用灯光与用太阳光会有什么不同?温度影响的界限是什么?等等。

经过这样的互动,教师更容易驾驭课堂,上好探究实验课,而活动小组成员也会成为各实验小组的中坚力量,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引导其他学生来共同完成探究活动。由此可见,课外活动计划与课堂课学计划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课外活动计划,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课外活动计划能让学生发挥最大兴趣

有些学生对生物学特别感兴趣,单从课堂上所得到的知识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组织生物课外活动计划小组可以把这些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单独的探究活动变成相互合作的`探究活动,变自发行动为自觉行动。对于这些学生,重点培养他们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使其对生物学的兴趣得到最大的发挥,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如组织他们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活动,在进行考察时,教师先让他们列出考察提纲,然后带领他们去观察本村的人工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分析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讨论该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破坏,探讨农村的人口与土地、人口与粮食、人口与环境、自然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复杂辩证关系,使他们在考察活动中意识到建立生态农业,实现农村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村人口计划生育保护农村生态系统平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三、课外兴趣小组充当课学计划得力助手

组织生物兴趣小组是课外活动计划的重要环节,可以为某些实验课学计划准备充分课学计划材料。随着新教材的使用,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做的更多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新教材中安排设计了很多的探究实验,而很多实验都要求学生必须提前一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去准备实验材料。如果仅仅依靠老师来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师的工作量不仅会大大增加,还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等实验,在课学计划过程中,可通过对兴趣小组成员的培训。

在兴趣小组的带动下,全体同学动手,把“种子在各种外界条件下的萌发过程”“遮光叶片”等部分实验操作或材料处理在实验课前完成。这样,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基本实验技能。然后,在实验课堂课学计划中把他们分别安排到各实验小组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实验课堂课学计划的组织,而且能很好地提高课堂课学计划效果。

佛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 篇5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民间风俗有不少影响。风俗就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一个民族不同时期的生活景象。佛教宣传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极乐世界、阴曹地府等等,由此派生出一系列行为,对我国众多民族就增添了很多新的习俗,如:烧香拜佛、祈求赐福免灾、还愿、赶庙会等活动。其中,既有愚昧落后的东西,也有能给人们带来一些生活调节和心理满足的有益的习俗。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在佛教影响下我国古代的风俗习惯,其中有些一直传到今天。

一、佛教相关节日

佛教为了争取信众,对一些佛、菩萨都确定了他们的生日,以举办纪念仪式。如:农历正月初一是弥勒佛诞生日,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诞生日,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生日,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萨诞生日,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诞生日。还有,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成道日,九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出家日。这里,影响最大的是观音菩萨(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农历二月十九日,各地举行观音庙会,祭祀观音菩萨。特别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每逢观音菩萨的纪念日,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据普陀山志记载:五代时期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僧人慧谔,游五台山,见一观音像,庄严殊胜,心慕不已,就请回日本供养。岂料船经普陀山时,海中忽涌无数铁莲花,舟不能行,如是三天三夜。慧谔惊而祷告曰:“如圣像与日本众生无缘,当从所向,弟子随从所适,建寺供养。”祷毕舟行,至潮音洞边即停。慧谔捧观音大士像离舟登岸,其时岸边渔民听慧谔说明来意,大受感动。张氏渔翁献出住宅,让慧谔和尚供像安居,并将其宅改名为“不肯去观音院”。而慧谔和尚,亦成为普陀山的开山始祖。

我国云南、贵州的白族也非常崇拜观音菩萨。传说观音菩萨曾到大理城西的苍山中和峰下,为白族民众降服吃人魔王罗刹。后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白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集会,焚香顶礼,隆重纪念观音诞辰。而大理有名的三月街,也称为“祭观音街”、“观音市”。相传南诏细奴罗时(公元649-902年),观音菩萨于三月十五日到大理传经。此后,每年届时,白族民众便搭棚礼拜诵经并祭观音。三月街成了讲经说佛的庙会,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赛马、竞技的场地。现在,三月街已发展成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繁荣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腊八节。我国上古时期就有这样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农历十二月(也称腊月),将打猎得来的禽兽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以祈福延寿、祛灾迎祥。汉代以来,行祭的日子就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人们祭祀的诸神有司啬神、昆虫神等八种,故称“腊八”。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徒把腊八节同佛祖释迦牟尼纪念日统一起来了。据传说,释迦牟尼出家修道,实行苦行。有一天,他饥饿劳累过度,昏倒在地。一位牧女看到他,急忙把自己带的杂粮和采摘的水果,用泉水熬成乳糜状的粥,亲手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这粥后,恢复了元气,在附近的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徒就在这一天举行纪念仪式,并效仿牧女煮腊八粥供奉佛祖。僧人在腊八节吃腊八粥。这习俗传到民间,百姓也在这天吃腊八粥。腊八粥怎样做呢?是用五谷杂粮加上枣、杏仁、核桃仁、栗子、花生等,用微火煮熟熬烂,别具风味。云南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云南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泼水表示洗去旧年的污垢,祝福新年的平安。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据小乘佛教传说,公历4月15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也是他的成道日和涅槃日。傣族人民按照傣历的岁时,相当公历的四月中旬的三到五天,作为他们过新年的大节。届时,傣族人要走村串寨,泼水三天。根据佛教“佛诞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姑娘们各挑上一担浸泡着香花的清水,倒进木质的龙身里,再从龙口流出来溅到佛像身上浴佛。这时,人们纷纷用洗过佛像的水洗双眼,祈求佛保佑。然后,人们相互洒水,表示祝福。接着,青年男女走上街头,端着装满水的容器,相互泼洒,边泼边歌边舞,并敲锣打鼓,把欢声笑语推向高潮。

二、水陆法会 佛教传入中国后,我国传统的灵魂观念和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观念就结合起来了。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为菩萨,或转世为人,或转世为牛、羊、猪、狗等,或堕入地狱。在这种轮回转世观念的作用下,对死者后事的处理就慎重而复杂了,也带有了神秘色彩。一般的,人死后,家人常请僧人念经,以超度亡灵。有的甚至举办水陆法会(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亦称水陆道场),为一切水陆生物供养斋食,诵念经文,以忏悔所造成的罪孽。这样的活动,有几十甚至上百僧人参加,最少要用七天,多的甚至达到四十九天,规模盛大,以超度亡魂。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我国许多寺庙举办水陆法会以超度地震亡灵。汶川地震后的水陆法会

三、放生

佛教讲“大悲为首”,规定“五戒”的头一条就是“不杀生”。与此同时,提倡“放生”。佛教要求,佛门弟子要以慈悲为怀,体念众生,常行放生善事。这样,可得长命的果报。唐肃宗曾下诏,全国都要设放生池。颜真卿撰天下放生池碑,谓:“环地为池,周天布泽,动植依仁,飞潜受护。”有些寺庙,如南京栖霞寺,建有放生池。对常人,放生有什么意义呢?一个普通人在池中放生了一条鱼,会带给他一种回忆,留给他一种做善事后的感动。不以善小而不为,逐步放大,就可能影响到他的行事方式,多积德行善。现在一些市民向放生池内投进大量的硬币,使水质污染,造成池内鱼儿和乌龟的死亡,就不好了。

四、吃素和饮茶

印度佛教徒是托钵乞食,所以对食物的荤素就难提什么要求了。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佛教戒律对佛教徒食品也没有严格规定。佛教《十诵律》说:“我听啖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这就是说,自己没有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和不怀疑是杀生的三种净肉,佛教徒可以吃。南朝梁武帝萧衍根据《涅槃经·四相品》等经文,撰写文章,多方强调禁食肉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就改变了佛教徒可食净肉的习惯,僧人由此便常年吃素,这一习俗一直传到现在。历代僧人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也创造出一些美味素席,传到民间,改善了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在我国,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素食这种饮食方式,集健康、绿色、环保、人文等众多好处于一体,还是应当适当提倡的。

饮茶是我国民间自古以来的习惯。佛教寺院种茶和饮茶的风气,又进一步推进了民间饮茶和茶文化的发展。佛教徒为什么更重视饮茶呢?坐禅是佛教徒修持生活的重要环节。坐禅就要求头正背直,静心专一。这样长时间静坐,就易疲劳困倦,需要清心提神。饮茶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的途径。特别禅宗盛行后,禅寺中还专设茶堂,作为禅僧讨论佛理,招待宾客,品尝名茶的地方。禅师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茶中得到一种“悟”。禅师在茶宴上,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佛学哲理与茶道融为一体,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我国许多名茶,最初也产于寺院。像碧螺春(碧萝春)茶,是由江苏洞庭山碧萝峰水月院僧人首先制作的,原名“水月茶”。相传紫砂壶是由明代苏南宜兴金沙寺一位老僧首创的。随着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寺庙也引进了中国寺庙的一套饮茶方法,茶文化也传到了日本。日本茶道主张“四谛”——“和敬清寂”:“和”,就是宾客与主人、宾客之间相处平和,气氛和悦;“敬”,就是尊敬长辈,敬爱朋友;“清”,就是清净幽雅的环境和清净悠闲的心灵;“寂”,就是在寂静中返观内心,以达到一种澄澈的心境。

除了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极盛之时,普及至“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于是乎,佛菩萨圣诞等宗教节日也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民俗节日。

其中,尤以腊八节和盂兰盆会的影响为最。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但这种孝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而佛教所提倡的孝亲则着重于报恩,可以说是更究竟的尽孝方式。

此外,国人的很多道德观念也深受佛教影响,如因果报应的观念等等。维系社会安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一是通过道德。在世界各民族中,宗教都是道德建立的基石,以此维系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在阿拉伯国家,依伊斯兰教建立其道德基础;欧美国家,依基督教建立其道德基础;亚洲国家,则依儒教、佛教建立其道德基础。

基本的道德信条其实很简单,如佛教的五戒,基督教的八戒,是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的。社会虽然在不断发展,人性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人类对外部世界展开了种种探索,并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但对自身的生命依然无知。古人存在的问题,今天也一样存在。人性中的贪、嗔、痴烦恼,和两千多年前佛陀时代的人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我觉得,人性的弱点在今天更为张扬。从整体来看,现代人的欲望或许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更大,也更贪婪。古人崇尚的是哲学,是精神追求。而现代人崇尚的是金钱,是物质享乐。我们知道,哲学代表了智慧,而经济只能代表物质的繁荣。此外,整个社会对演艺明星、快餐文化的崇尚,又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他们沉迷的是声色犬马,这正是古圣先贤呵斥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种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反映了思想的倒退而非进步。

宗教的戒律,是针对人性弱点而建立的。古今中外的犯罪现象,无非是杀盗淫妄,不同的只是犯罪手段有所改变。以刀砍人和以武器伤人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只是后者杀伤力更大,但不能说明人性有什么变化。而佛教提倡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犯罪现象产生的根源。或许有人会觉得,建立几条规范很简单,任何一个人或单位都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那么,宗教戒律的特殊性又在哪里呢?就在于它有强大的后盾。我们知道,建立规范很容易,但使大家共同遵守这一规范就不容易了。只有当规范成为法律时,才会具有一定威力。但法律的作用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漏洞可钻。即使法律能发现并制裁所有的犯罪现象,但法律发生作用时,对社会已经构成破坏。更何况,法律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还取决于执法者是否公正等诸多因素。而宗教戒律是根植于信仰之上,根植于对神的敬畏,对因果规律的敬畏。神是无所不在的,因果规律也是遍一切处的。有了这样的认知,持戒就是自觉行为,绝不会存有侥幸心理。而宗教信条就象一个无形的警察,随时都在我们心中站岗,监督着我们的起心动念,监督着我们的言行举止。

佛教的因果观为三世论,即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现有的人生是过去生命的延续,而死亡也只是这一期色身的衰败,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唯物论者则是一世论,生命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这种“人死如灯灭”的观点,很容易使人无所畏惧。既然生命只是那么短短几十年,流芳千古与遗臭万年又有什么区别?当然,对社会来说意义是不同的,流芳千古的是造福人类者,遗臭万年的是危害他人者。但这种不同对个体生命却没有意义,所以断灭论会使人们变得非常功利,并导致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泛滥。假如没有神祗或因果观念的约束,只要权利大到可以不受法律制裁,或狂妄地蔑视法律,必然会为所欲为。

所以说,宗教信仰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基本力量。在当今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我们更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全球道德规范。有些传统宗教排他性较强,或与现实人生距离较大。而佛教,则是立足于现实人生并具有包容性的宗教。更使人容易接受的是,佛教认为自利与利他是统一的。凡夫难免有我执,因而做每件事都会有利益的考量。如果象儒家那样将利与义对立起来,很难使人坚守这一道德信条。建国几十年来,一直在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正是佛教所提倡的菩萨道精神。但如果意识不到“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所在,这种服务能持之以恒吗?事实上,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相比之下,佛教道德的可行性更强,因为它是结合利益对道德行为进行界定。衡量一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就要看它是否对自他双方都真正有益。同时,它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眼前利益,更能使我们获得长远利益。在很多人的感觉中,利益他人似乎必须以损失个人利益为前提。而佛教却认为,凡是有利于别人的行为,必然有利于自己。当然,可能需要暂时付出一些,但这一善行会给未来生命带来百千倍的回报。就象播下的一粒种子,会结出累累硕果。结果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来生或更久,因缘成熟时一定会得到回报,正所谓功不唐捐。

《易经》对中国服饰的影响 篇6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和民族的历史以及民族的核心文化息息相关的,服饰是文化之于民族特质体现的形象符号。

纵观数千年的中国服饰文化,虽然在不同的朝代和历史时期都各有特色,但是在整体样式、色彩以及表达理念等方面都始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就是以《易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色 彩

从色彩上说,中国传统服饰受到了《易经》中五行学说的影响,即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青色象征东方、红色象征南方、黑色象征北方、白色象征西方、黄色象征着中央。这五色被视为正色,其余颜色则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其中又以黄色最为贵重,百姓只能穿由正色调配出来的间色服饰。

样 式

再从样式上说,中国传统服饰则受到了《易经》中阴阳思想的启发,讲究“对襟”的一阴一阳的对称统一,注重“平稳和谐”的形神兼备,同时还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设计和制作上体现着《易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商朝的威严肃穆、周朝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婉约、汉朝的凝重大气、六朝的清瘦纤巧、唐朝的丰满华丽、宋朝的理性考究、元朝的粗壮豪放、明朝的敦厚繁丽及至清朝的娴雅圆满,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独具匠心的设计观念和《易经》美学的思想内涵。

由上图,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朝代的服饰,无不体现着《易经》中的“太极、阴阳”思想,圆满的太极环状,弧形的流线样式,“O”与“S”的完美结合,并且在左右对襟、前后曲领等设计上无不体现着阴阳统一的思想。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尚还能以旗袍、中山装等作为民族服饰得到承认时而感到自豪,但是今天这些也已退居到点缀的地位。在我们日常生活或者正式场合占主导地位的服饰则是牛仔服、衬衫、夹克、西服等西方服饰,可以说今天的中国人已很少或者不能用中国传统服饰去展示自己的生活了。

在历史演化的进程中,每个民族的`文化,除了自己的传承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吸纳了异族文化或外来文化,这是必然的趋势,也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会越来越宽厚和丰满,但不管怎样发展和变化,都必须保留本民族最核心的特点。反观我们自己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从服饰上来说,我们已经不知不觉放弃了很多传统中的珍贵文化,可能有些是无奈,但更多的还是源于自己的无知。

计划生育对中国的影响 篇7

1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 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也逐渐显现, 虽然人口规模依然在扩大, 但是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经济开始有突飞猛进增长。 这一时期经济增长既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也有人口增速放缓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第一, 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低出生率减慢了我国人口总数的增长, 直接导致我国少生几亿人口, 缓解了我国高速增长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对经济总量的压力, 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上, 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 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下降, 出生人口的减少使家庭对下一代的投入减少, 从而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使家庭的其他消费能力提升, 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2)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在一些方面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效应。 第一, 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而加快到来的人口老龄化, 对我国经济就有消极的影响。第二, 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的“少子化”现象, 导致出生婴儿变少, 孕婴、生产保健的相关行业也就相对萎缩。 第三, 劳动人口的减少。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人口出生率降低, 进而导致适龄劳动人口增加速度的减少。

2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1) 控制人口数量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

数据显示,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 也就是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不久, 出生人口性别比就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此之前一直表现为自然状态下, 出生人口性别比较低, 但是, 在此之后, 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增长。 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在103-107 之间, 李伯华、段纪宪 (1986) 提出我国在进入2000 年以后出生性别比会过高, 偏离正常范围。 实际的数据也证了实这一预测, 在2005 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0 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就已经达到了116.9。

(2) 控制人口数量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的影响下, 只生一胎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 不仅人口增长受到限制, 在人口结构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青少年、中年、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在变化。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加, 而青少年比重逐渐减小。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 在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作用很大。 虽然人口老龄化是发展趋势, 在不控制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依然会向老龄化发展, 但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起到了加快速度的作用。

3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思路

(1) 小步慢行式放宽生育政策, 最终达到 “ 二孩加间隔” 的政策

生育政策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一旦放的过开也容易引起生育行为的波动, 需要有的放矢, 实行“二孩加间隔”的政策, 逐步推进。事实上,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我国就在山西翼城、甘肃酒泉市、河北承德市和湖北恩施州实行“二孩子加间隔”即“晚、稀、少”政策试点。 “21 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 课题组在2005~2007 年对上述四个地区进行深入调研。

(2) 完善其他相应的公共政策

我国正在逐步推进二胎生育, 在此之前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培训和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投入。放开二胎生育不仅仅是为了多生孩子, 而是在适度增加人口的基础上延缓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但这对于解决老龄化问题还远远不够, 因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到来。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完善相关的社会政策和制度。 一是放开户籍制度, 打破城乡二元制壁垒, 促进城乡居民平等生育、安心养育孩子。 二是健全完善我国当前的不成熟的养老保障体系,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养老体系, 从而释放两个孩子赡养四个老人的压力, 也让老人没有后顾之忧。 其根本之道还在于建立完善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①放开户籍制度, 打破城乡二元制壁垒, 促进城乡居民平等生育、安心养育孩子。 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改变传统观念以社会养老为基础, 将家庭养老作为重要补充, 其它养老方式并存的多层次养老体系。 ③加大文教卫体事业的财政投入, 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增大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指数。 所以, 加快完善现行人口政策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积极对其他的社会公共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和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稳定发展。

4 结语

任何社会政策都有它的时效性, 计划生育政策也不例外, 是否与时俱进是检验一项政策成效的标准之一。存在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而且开始显现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包括加快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问题, 所以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范叙春, 朱保华.预期寿命增长, 年龄结构改变与我国国民储蓄率[J].人口研筑, 2012, (4) .

[2]李通屏, 郭熙保.扩大内需的人口经济学:理论与实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6) :20-28.

毒丸计划对股东价值的影响研究 篇8

【关键词】毒丸计划 股东价值 股东利益假说 管理者保护假说

一、引言

毒丸计划是反对恶意收购的股东权益计划,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1982年发明的,于1985年在美国的特拉华州法院被判决合法化。毒丸计划最早起源于股东认股权证计划,当上市公司面临收购威胁时,其董事会启动“股东权利计划”,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收购方股票。通过股本结构重组,降低收购方的持股比例或表决权比例,或增加收购成本以减低公司对收购人的吸引力,达到反收购的效果。

毒丸计划与反并购紧密相关,是很好的事前防御准备。它有助于抑制敌意收购,在公司内部多种防御策略选择中应该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有一定远期前景的公司出现暂时性股价暴跌,则这些公司极易成为被收购目标。作为防御性条款,正常情况下,毒丸计划体现不出其存在价值。但公司一旦遇到恶意收购,或恶意收购者收集公司股票超过了预定比例时,“毒丸”的作用就立刻显现出来。

二、理论假说

毒丸计划对股东价值的影响是从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的。代理理论认为,公司的管理者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的代理人,这些代理人管理着公司的资源却不能获得经营活动来带的利润,所以管理者在决策时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会忽视股东的利益,除非通过监督和激励将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联合。为了减少代理问题产生了很多公司的治理机制,其中之一就是公司控制权的变动。如果管理者无法胜任岗位或者不能有效管理好企业,那么根据市场机制将会被新的管理者所替代。

目前,基于代理理论,有两种观点试图解释毒丸计划与股东利益之间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毒丸计划会使股东受益,被称为“股东利益假说”。另一种观点认为毒丸计划使股东利益受损,被称为“管理者保护假说”。

(一)股东利益假说

股东利益假说认为,采用毒丸计划将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正面的影響,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1.毒丸计划为管理者提供了对收购的否决权,使管理者能够代替股东与收购方讨价还价。面对收购报价时,公司的股东可能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很难统一与收购方谈判,当存在反收购防御性策略时,管理者能与被收购方进行协商,为股东争取更大利益。因为毒丸计划的存在,潜在的收购方会提供额外的经济利益,导致更高的收购价格。

2.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毒丸计划的存在会激励管理者选择对公司有利但是项目周期较长的投资。当公司存在被收购的威胁时,管理者往往牺牲公司的长远利益而追求当期利润的最大化,最终损害股东利益。当存在毒丸计划的保护时,管理者会更愿意进行长期投资比如增加研发开支等决策来增加股东价值。

3.采取毒丸计划能够为现任管理者创造一个长远而稳定的工作合同,鼓励管理者努力提高管理特定公司的能力。如果没有毒丸计划对管理者职位的保护,管理者不会加强这些仅用于该公司的特定技能,因为这一技能在其他公司并不适用。采用毒丸计划这一反收购的防御策略能够激励管理者提高自身技能,最终将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

(二)管理者保护假说

管理者保护假说认为,毒丸计划会保护管理者职位而损害股东利益。一方面是因为它使管理者免受市场的控制,即使管理者没有履行好管理职责,也不会有被替换的风险。毒丸计划的存在减少恶意收购的可能,但是管理者也可能因此而逃脱不称职、自私自利等行为带来的后果。

另一方面,当存在管理者保护后,管理者会倾向于厌恶风险,拒绝风险大的项目,不再追求公司短期盈利的增长,虽然从长期来看能够增加公司价值。

此外,毒丸计划会同时损害小股东和大股东的利益。对于持股比例较低股东,毒丸计划的存在减小了小股东手中的股票价值,并且这些股票被高价收购的可能性被降低,但是这些投资者又无法直接监督管理者行为,这最终都将使小股东权益受损。对于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比如机构投资者,他们在二级市场很难将所持有的公司股票直接卖出,因为大量抛售股票会引起股价下跌,因此,当公司采取毒丸计划后,这些投资者失去了被收购这一退出途径,最终也将损害其权益。

三、发展趋势

2001年以来,毒丸计划作为反收购的防御策略正在越来越少的被使用,据统计,使用毒丸计划的公司的比例从85%下降到32%,到2007年,约有182家公司将会撤销他们的毒丸计划,它们有的通过决议不再更新毒丸计划,或者是因为被收购或破产而终止。很多因素使公司重新考虑是否使用毒丸计划。

第一,毒丸计划受到了股东中的激进分子的强烈反对,在过去几年,毒丸计划常常受到激进分子们的攻击,许多公司为了回应这些激进分子提出的反对提案而不再继续施行毒丸计划,比如2003年就有多达99份提案反对毒丸计划。

第二,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公司开始重新审视毒丸计划的作用,随着公司股价的巨幅下跌,公司面临的财务压力和投机取巧的竞争对手共同推动了对公众公司的恶意收购,公司迫于财务压力不得不接受被收购的命运。

第三,代理权的争夺可能导致董事会在批准毒丸计划时很难有统一的意见,虽然毒丸计划不需要通过股东大会的批准,董事会可以决定,但是随着代理权争夺事件的增加,毒丸计划可能被用来对付董事会里的异议者,限制反对票,这导致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毒丸计划的实施。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毒丸计划对股东价值的影响目前存在两个假说,股东利益假说认为毒丸计划会提高管理者的人力资本投入、重视长远投资、为股东争取高溢价,最终会增加股东价值;管理者保护假说认为毒丸计划会保护管理者免受被替换的威胁、阻碍市场的有效性、使管理者厌恶风险,最终减少股东价值。

我们认为未来仍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探索:第一,继续寻找其他影响使用毒丸计划的因素,比如来自同类公司的影响、来自债权人的压力、公司规模的大小等等。第二,研究毒丸计划是否对公司的长期投资有利,实施更多长期投资的公司是否更愿意采取毒丸计划来保证管理者关注公司的长远利益。第三,对于特定行业的研究,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毒丸计划的使用也不同,比如并购市场不太活跃的银行业。第四,研究毒丸计划与市场状况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并购不活跃的市场,毒丸计划的使用可能较少,而并购活跃的市场往往伴随较高的收购溢价,管理者为了获得持有的股份的溢价也可能放弃毒丸计划。

上一篇:建党节征文演讲下一篇:123阶段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