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渔业现状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白俄罗斯渔业现状(共10篇)

白俄罗斯渔业现状 篇1

白俄罗斯拥有池塘总面积达36.8万亩,其中31.2.万亩属于国有鱼类养殖场,5.59万亩属于社区地方的农业企业所有。养殖商品鱼总产量1990年为1.54万吨,1992年为8600吨,1997年为3000吨。2004年报告给粮农组织的水产养殖总产量为4150吨。

目前白俄罗斯主要养殖种类是鲤鱼,占全国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9.7%。其他养殖种类如鲫鱼,占10%;中国鲤科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全部产量占大约8%;白斑狗鱼,占1.8%。丁鳞、欧鲇、虹鳟和小体鲟等其他种类也有少量养殖,但是这些种类的产量不超过总产量的0.5%。在鱼类养殖方式中,主要采用的是杂交(鲤鱼品种间杂交和品系间杂交)。获得属间杂种的技术已经得到开发,少量技术成果得到利用。白俄罗斯的水产养殖主要采用池塘养殖、工业化养殖、温水网箱、天然水域等四种养殖方式。池塘养殖是生产的主要方式,占淡水鱼总捕获量中的比例达到83%。工业化养殖场的产量比重没有超过总产量的0.3%。温水养殖场的产量没有超过0.2%。来自天然水域的产量占总产量的16.5%,其中包括本地种的商业化捕捞。

据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90%的淡水鱼都是以鲜活的方式出售,主要是产区附近的城市居民和少部分农民直接从养殖场零售者手上购买,通过此渠道可以减少30%的附加费用,因为通过商业部门主要是运输费用价格比较高。另外,少部分制作成罐头或熏制成千品在商店或渔场销售。商业网点缺少保证鲜活的设备,很少销售活鱼。

农业和食品部的水资源管理和土壤改良司是渔业管理的最高机构。它对全面工作进行规划并监测国有企业落实规划的情况。这些职责在地方一级由管理社区和私营企业的州农业和食品委员以及地区执行委员会履行。

该司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国家对渔业活动的行政管理;制定并实施共同和国家一级的政策,包括科研和技术政策;制定和执行水产养殖立法;确保水体产能增加,包括选种和繁育工作、渔业改进活动、有关鱼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环境适应和混养、在水体中的放养;组织在天然水域中放养苗种的培育工作;保障专业鱼类养殖企业的技术更新;实施行政管理,包括池塘和其他生产设施的过度利用状况以及其及时的修复和维护。

白俄罗斯的水产养殖业隶属于农业部门,没有涉及水产养殖的具体法律。水产养殖参照相关的法律执行,土地法、水法、畜牧业系谱法和兽医法等法律条文。在天然水域开展

水产养殖活动相关的问题以及环境影响问题通过白俄罗斯共和国的租赁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法、鱼类资源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保护法、渔业法和商业捕捞条例等法规进行管理。

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为了吸引投资者,根据其本国的法律以及相关的国际公约,先后签署了《关于保护投资者权利公约(1997年3月28日)》与《投资活动领域合作协定(1993年12月24日)》,从1992年起白俄罗斯共和国分别同意了《关于国家之间及外国人之间解决投资纠纷办法》协定(1965年3月18日)和《就投资提供保障的多方代理机构》首尔公约(1985年10月11日),以确保投资安全。

除此之外,白俄罗斯还积极签署双边和多边协议,以为外国或本国投资者提供最优惠条件的,并在全球水平上保障投资者权力。目前,已与欧盟、独联体国家、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分别签订了约50份关于促进及相互保障投资权利的补充协议。

除了保障投资者权益,白俄罗斯还建立了促进投资活动的体系。因此,国家为自由经济区、中小城市、农村以及高科技园区的投资者出台了一系列的特惠政策。先后建立了6

个自由经济区,在经济区内的外国投资企业5年免征所得税,进口生产所需的设备及用品实行免关税和免税收。

到目前为止,白俄罗斯的自由经济区内有超过280户商家,6.1万多名工作人员,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超过3.6亿美元的外国投资资金。

投资环境分析

目前,白俄罗斯还在市场经济转变的初期,同我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十分相似,经济建设和渔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潜力。

白俄罗斯与周边国家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特别是俄罗斯、丹麦、波兰等国家。据了解,在白俄罗斯的中国人特别受欢迎,也许是这些年看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成就,同时中、白两国高层沟通比较多,中方期望在经济建设方面能给予他们一些帮助。同时,也出台了许多关于保证投资者权益的协议、公约等文件。

在税收方面,优惠也比较大,五年之内除非企业开始盈利,否则免收所得税,这项政策比我国当年改革开放对外资的政策(三免两减)还要优惠;独联体国家之间互免贸易关税。

白俄罗斯河流与湖泊众多,境内大小河流2万多条,大小湖泊1.1万个,素有“万湖之国”的美称,水资源非常丰富。根据联合国几年来养殖产量数字统计,养殖总产量4150吨,养殖发展比较慢,养殖技术相对我国差距很大。养殖的品种也十分单一,主要以鲤鱼为主,且经济价值较低。适当的开发些冷水资源的品种,如鲑、鳟和鲟鱼等高经济价值的品种以及能加工鱼片的品种如斑点叉尾回等,前景可观。白俄罗斯政府急需在养殖方面加强改善。据了解,目前白俄罗斯还没有形成规模的鱼品加工企业,商店销售的生鱼片大多是进口产品,且品种较少,而且价格比较高,普通老百姓恐难消费。因此,配合养殖企业搞一定规模的加工厂,如鱼片、烤鱼、熏鱼、鱼子等加工企业,利润空间会很大,特别是周边的独联体国家互免关税,如我们所熟知的俄罗斯一直是水产品进出口大国。

查阅近几年我国水产品海关出口统计资料,2007年,俄罗斯3.08万吨、10.44亿美元;乌克兰2.37万吨、5787.9万美元。2008年俄罗斯10.09万吨、3.76亿美元;乌克兰3.09万吨、1.01亿美元;白俄罗斯2586.9吨、956万美元。2009年出口量增长比较多。

参考我国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经济发展过程、外资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我国利用外资的经验,如果在白俄罗斯设立

一个渔业投资咨询公司应该是非常有机会的,一来是帮助我国渔业企业走出去谋求更大的空间,同时也可以帮助白俄罗斯加快渔业的发展。

白俄罗斯渔业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泛,并亟需渔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无论水产养殖,以及水产品加工,行业谋求大步发展的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

白俄罗斯渔业现状 篇2

1 目前渔业环境污染趋势

由于污染源的数量越来越多, 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广泛, 有机物、重金属、农药、石油、热排放以至浸麻等无一不对水产资源和养殖业造成危害。污染范围也越来越大, 目前已从局部河段的污染扩展到甚至整条河流的污染, 从河口内湾已扩展到滩涂, 近海污染造成死鱼事件已由小到大, 由偶发性到多发性。由天然水域到养殖水面, 渔业环境面临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当前, 我国水产资源严重衰退, 水产养殖在我国的渔业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由于渔业环境的污染, 不仅使已衰退的资源进一步恶化, 而且不断的损害养殖水面, 这种情况如进一步恶化将严重威胁我国水产事业的发展。

2 目前渔业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渔业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由于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难度较大, 加之原来基础薄弱, 进展缓慢, 所以仍赶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还存在很多问题。来自外部的主要问题有:工矿企业管理不善, 法制观念薄弱。通过死鱼事故调查证明, 大部分造成死鱼事故是由工矿企业管理不善, 跑、冒、漏和根本不去处理有害废水造成的, 没有认识到污染事故的严重性;部门职责没理顺, 有法不依。从全国发生死鱼案例来看, 大多数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也就是没有依据“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等有关法律去处理。由于较长时间不能依法处理, 对肇事单位没形成压力, 使之吸取教训, 加强管理, 促进治理, 致使一些肇事单位一再造成污染, 有的甚至把交纳排污费、超标准排污费视为合法污染权;工矿企业主管部门在新建厂址选择时, 没有征求或不重视听取当地渔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结果厂址选择不当或废水排放口的位置不合理, 造成同样条件下比其他同类企业对渔业环境的污染更加严重。来自渔业内部的主要问题有:工作展不平衡, 有的省市渔业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很好, 在监测、渔业水域环境管理及调查处理污染死鱼事故上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这是因为当渔业主管部门领导重视的结果, 反之, 有的省市工作开展不起来, 对死鱼死虾事件不闻不问不反映不呼吁, 更不去主动会同环保部门或协同环保部门去调查处理, 这是环保部门的事。渔政部门无能为力的思想等没能达到以管促治的目的。这是与当地渔业主管部门领导对渔业环保工作认识不高, 重视不够分不开的;管理机构和监测机构不健全。虽然早已明确渔业环境保护工作是渔政部门主要工作职责之一, 是渔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此项工作起步较晚, 但至今有的省渔政部门里也没有专职环保人员, 出了事, 临时抽人应敷了事。有的省污染较重, 但至今没设监测站, 已建的监测站, 有的监测仪器设备简陋, 监测经费不足, 这些都严重地影响渔业环保工作的开展, 渔业环境监测工作要求时间性、科学性很高, 证据充足, 才能有效地处理浸染事故, 调查监测更为重要;缺乏主动地对污染隐患地管理。

3 搞好渔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途径

时至今日恐怕已经没有人怀疑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所带来的危害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渔业环境保护工作对水产事业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水产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 如果没有渔业环境保护工作, 就不可能有水产事业的真正发展。因此, 为了发展我国的水产事业, 使全国人民都能更多的地吃到新鲜味美的鱼虾, 这就要求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认真做好多方面的协调管理工作, 努力提高环境保护认识。

白俄罗斯渔业现状 篇3

由于渔业“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特性,渔业保险也充满风险,商业保险公司根本不愿碰这块“烫手山芋”,从而出现了“真空地带”。导致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对渔业保险“望而却步”。资料显示,从1984年至1994年10年间,全国各保险公司共收取1.14亿元渔船保险费,结果赔付了1.14亿元。事实上,渔业保险的业务相对其他保险更为复杂:保险费率难以厘定,损失难于评估,理赔难度大。所以,成本高风险大,保险公司要做,费率就会很高。费率高,老百姓就保不起;费率低,又缺乏分保制度,风险集中在保险公司,致使赔不起损失。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农业部牵头,成立了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2007年7月改称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在我国高风险的渔业有了风险保障,给从事海洋渔业事业的渔民、渔船带来了希望。至2008年中国渔業互保协会年保费收入突破3个亿,巨大的惊喜背后,意味着为更多的渔船、渔民提供风险保障。但是相对于我国渔业大国的地位,相对于50多万艘机动渔船、180万捕捞渔民、1200万渔业人口,相对于每年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几百亿的渔业经济损失,协会也恰恰就是“汪洋中的一条船”,起到的作用杯水车薪。

于此同时,尽管多数船主、船东认识到渔业保险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物价飞涨,不但要应付渔民高额的保费,更要面临燃油、维修以及给渔民开资等问题。大大动摇了在渔业互保协会参加保险的决心。更有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凭借其低费率获得广大渔民的青睐。但是,商业保险却不做养殖保险,船舶保险也是做大避小,做钢避木。因此,处于渔业之中的高风险包袱都扔给了渔业互保协会。这使得协会运作步履维艰。

从根本上看,渔业互助保险须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渔业互保协会得以正常运作,良性发展,并可以不断扩大展业,造福于更多的渔业从业人员。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完善。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出台了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政策。与商业性保险比较而言,政策性渔业保险主要不是依靠价格机制和市场竞争来发展业务,而是靠国家政策和政府力量来发展壮大。它需要国家利用法律、行政、财政、税收、金融等非市场化手段为渔业保险提供一种制度安排,它的服务领域是商业保险部愿涉足的、风险极高的渔业领域;它的服务对象是目前居弱势群体地位的广大渔民;它的服务目的是使这些渔民享受最基本的保险服务,是他们在受灾后能够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和救助,能及时恢复生产和生活;它的目标是不断提高政策性渔业保险在广大渔区和涉渔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发挥最大的神会效益,使渔民和政府都能满意的双赢结果。

2008年4月28日,农业部办公厅下发的农办财〔2008〕67号文件《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渔业互助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项目的通知》,决定于2008年5月1日开始在全国七个重点渔业省部分重点渔区开展渔业互助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工作,补贴险种为渔船全损互助保险和渔民人身平安互助保险,补贴比例为25%,补贴资金总额为1000万元。试点承担单位确定为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及有关省级互保机构。由于渔民享受到了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所需交付的保金要比原来低很多,所以许多渔民纷纷来到各地的互保机构参加保险。更有一些主机功率在136千瓦以上的大船的船主、船东积极到各地的互保机构为自己的渔民、渔船购买保险。由此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羊毛出在羊身上,互保协会所收取的保费越多,其为渔民提供风险保障的能力也就越强,为渔民做的贡献也就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沿海一些地方政府也逐渐意识到这种“抛砖引玉”的重要性。在给予渔民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外,也参照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的办法,提供了相应的资金补贴。以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为例。2008年农业部办公厅下发的农办财〔2008〕67号文件《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08年渔业互助保险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项目的通知》下发到原金州区后,区海洋与渔业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局长向主管区长申请区政府为中央政策性保险配套资金。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对政策性保险给予1:1配套补贴。补贴对象为辖区内20马力以上、证书齐全有效且具备适航条件的渔船,该补贴的发放与中央财政补贴同步进行。至今,金州新区(原金州区与原开发区)船籍的渔业船舶,可享受渔船全损保费的50%补贴。从2008年开始至今,新区政府一直为渔业互保配套资金,配套资金达80万元左右。

从外部大环境看,走“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之路是渔业行业的唯一选择,也是正确选择。一是符合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方针政策要求;二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渔业行业发展实际;三是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和渔民群众的热情拥护;四是符合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管理的需要,具有得天独厚的行业管理优势。从内部小环境看,政策性渔业保险是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协会依托渔监、船检部门开展工作,可最大限度降低运作成本,还可以贴近渔民、熟悉情况,做到迅速赔付、取信于民。

现代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制度的出台使渔业互保事业能够稳步、持久、健康发展,做强做大。让渔业互保为我国渔业保驾护航,为广大渔民安全生产、确保渔民生命财产损失提供可靠有力保障,使渔业互保真正成为广大渔民安全与风险保障的基地。

参考文献

[1]孙颖士,论现代渔业建设中的渔业保险制度.

[2]杨斌,渔业互助保险为渔民撑开保护伞.

[3]李建华,发展现代渔业面对三大安全问题.

[4]孙颖士,中国农业政策性保险论文选.

关于梅龙渔业社现状走访的报告 篇4

梅龙渔业队1968年下放至此处,1977年成立梅龙渔业社。现有渔民96户,360人。目前有19人享受低保,60岁以上有22人。梅龙渔业社从成立以来,一直到捕鱼为生,没有田地,也没有屋基地。由于九华河道桥梁的建设和江南集中区规划,也因为长江禁渔期的延长,渔民越来越感到生存的艰难,确实是上岸无处立足,下水又无处捕鱼。

就居住情况而言,渔民们大部分还是挤在小渔船里,还有部分渔民租住九华河入长江口的原港务局和航运公司的破旧宿舍。由于年久失修,基本上都属于危房。自2010年国家实行农村统一规划,梅龙街道将渔业队划归郭港居委会,许多渔民的子女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无地建房,几代同船。

据渔民叙述,近几年皖江开发,沿江港口、码头建设如雨后春笋、长江禁渔期的延长等原因,导致渔民能作业的水面越来越少,捕鱼越来越困难,生活更是越来越艰难。

以上所叙,是梅龙渔业社的实际现状。结合部分渔民代表的要求,梅龙渔业社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解决60岁以上的城镇低保问题(约20余人)。

2、要求居有定所,解决安臵房的问题。

3、给予一次性补贴,否则就是有安臵房也买不起。一次性补贴也是作为渔民以后不再捕鱼的一种安臵,一种买断。

长江三角洲渔业水环境现状评价 篇5

长江三角洲渔业水环境现状评价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1,2],区内水面广阔,河湖众多,水产养殖业发达.据统计,包括江苏(南京、镇江、扬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等市)、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市)和上海市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水面面积的4339.2km2,占该地区国土面积80893km2的5.36%.区内淡水养殖水产品总量约108.35万吨,占该年该地区淡水总产量184.20万吨的58.82%,淡水养殖已成为本区内淡水水产品的主要来源.

作 者:黄文钰 舒金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刊 名:淡水渔业 ISTIC PKU英文刊名:FRESHWATER FISHERIES年,卷(期):30(6)分类号:F3关键词:

白俄罗斯渔业现状 篇6

黄河流域河南段渔业生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0万km2.黄河流经河南全长700多km,经过三门峡、济源、洛阳、郑州、新乡、焦作、开封、濮阳8个省辖市.其间从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门峡水库的`碧波荡漾、小浪底水库的气势磅礴,又有郑州黄河游览区的波澜壮阔,更有开封高出地面10多米的“悬河”奇观.

作 者:朱文锦  作者单位: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450044 刊 名:河南水产 英文刊名:HENAN FISHERIES 年,卷(期): “”(4) 分类号:F3 关键词: 

陇西县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篇7

1 陇西县渔业发展现状

渔业已经从传统的渔业养殖发展为集养殖、垂钓、餐饮、休闲、观赏为一体的休闲渔业类型,是陇西县渔业发展与旅游业结合的新亮点。

1.1 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陇西县拥有休闲渔业养殖场14家,其中永昌农民专业合作社、甘肃浩发农业公司渔业园已顺利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永昌生态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成功创建为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场。经营规模200多亩,吸引了各地的渔业爱好者前来观光垂钓、旅游观景,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参与水产养殖、苗种培育、加工销售等行业。

1.2 休闲观光渔业与旅游、中药材文化有机结合

陇西县休闲渔业发展与“李氏文化”旅游项目、“西部药都”中药材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机结合,成为陇西集休闲、旅游、垂钓、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生态链,带动了陇西县文化经济的发展。

1.3 垂钓、餐饮相结合

将垂钓与餐饮有机结合,一举多得,既满足了游客参与垂钓的好奇心理,也满足了消费者品尝特色水产品的需求,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林果、中药材保健产品的销售,满足了旅游者的购物袋,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前景良好。

1.4 休闲渔业多元化发展

在池塘养殖发展的同时,休闲渔业的发展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办公场所、酒店,产业多元化发展,链条进一步延长,出现了购置水族箱室内养殖观赏鱼的热潮,观赏鱼买卖市场增多,目前全县已有10多家观赏鱼、渔具买卖经营场所,经营不同档次的观赏鱼、观赏鱼饲料、水族器械、垂钓用具。同时鱼疗养生也是现代渔业发展的亮点,已有一家鱼疗养生馆落户陇西县,为都市人民缓解疲劳、休闲娱乐提供了便利的场所。

2 陇西县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气候资源条件

陇西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降水量445.8 mm,蒸发量1 44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292 h。城区年平均气温7.7℃,极端气温最高31.5℃,最低-21.5℃。年平均无霜期146 d,绝对无霜期97 d。

2.2 水资源条件

陇西县地表水、入境水9 750万m3,自产水8 012万m3。水资源总量1.78亿m3,年总开采量可达3 300万m3,城区人均占有水资源65.8 m3,目前年开采量为1 700万m3,仅占可开采量的50%。渭河流经县内46.1 km,南北7条支流均有灌溉之利。城区位于渭河川区,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引洮工程贯穿境内南北各乡镇,为水产养殖业、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3 惠渔政策

《定西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定西市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陇西县关于加快畜草产业发展意见》和《陇西县畜草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渔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陇西县发展生态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政策条件,是陇西县难得的发展机遇。

2.4 引洮工程的实施。

引洮工程为陇西县渔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从根本上解决了陇西县休闲渔业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陇西县渔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将会带来更大的投资和建设机遇。

3 陇西县渔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3.1 渔业养殖结构不够优化

大部分养殖户养殖品种单一,养殖结构不合理,主要以草鱼、鲤鱼养殖为主,少数养殖户搭配花白鲢,优质经济鱼类的养殖数量很少,县内没有鱼种和商品鱼养殖专业户少,休闲渔业养殖场的鱼类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部分垂钓点只能引进外地鱼类,成活率低、鱼肉口感品质风味差。

3.2 渔业产量产值占畜牧业比重不高

养殖户购进增氧设备、采取高产高效的养殖方式,目前亩产量达到800~1 000 kg,但与养殖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2014年全年销售商品鱼252 t,销售收入500万元,2015年商品鱼销售达300 t,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渔业产量产值逐年增加,但其在畜牧产业中所占仅为0.25%。

3.3 渔业生产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切实加强鱼类安全生产及鱼塘安全工作,提高鱼类(包括苗种)质量,保证养鱼户及鱼塘周边群众利益,县渔政监督管理站多次深入养殖基地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并与养殖业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发放用药规范告知书,养殖户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大部分养殖场安装了醒目的安全标志牌。但有少数养殖户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

4 陇西县渔业发展规划

4.1 立足资源优势,建设多种类型的休闲渔业基地

一是依托现有的山庄、度假村,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环境优雅、设备完善,集旅游、垂钓、水上游玩、住宿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基地。

二是把渭水情等现有的养殖场,建设成为回归自然、田园生活、具有林区浓郁生活气息的休闲渔业基地。

4.2 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休闲渔业发展壮大

抓好资源整合,做好省市县级项目立项申报,争取上级扶持;建议政府出台休闲渔业发展相应的扶持政策,从招商、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客商选择在陇西县投资休闲渔业建设。

4.3 发挥区域优势,发展餐饮休闲

以“陇西浩发山庄”、“渭水情渔业山庄”、“永昌农民专业合租社”为示范,建设高标准、上规模的水上餐厅,购置各种水上交通工具、养殖场区悬挂鱼灯。并开发全鱼宴、鱼小吃、鱼饼、鱼烧烤等各种特色鱼宴。增设渔船、渔网、渔具,让游客体验渔村生活、享受做渔民的乐趣。

4.4 健康监管、确保休闲渔业健康发展

为确保陇西县休闲渔业健康发展,渔业行政管理站必须加强团队建设、做到执法人员专职,执法队伍定期巡查、加强监管力度,保护好垂钓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处理可能发生的纠风。定期开展渔业养殖新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突出农家田园的特色,展现田园风光的魅力,加强休闲渔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水域滩涂使用,稳定水域滩涂的使用制度,保护好渔民的合法权益,为全县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5 构筑服务平台、为休闲渔业做好技术支撑

组织渔业服务团队,通过网络信息,高效运转,多方联系,筛选一批无公害渔业养殖基地,为休闲垂钓基地落实质优价廉的垂钓用鱼。通过培训指导养殖基地科学养殖、合理消毒,为休闲渔业经营者提供坚实的技术服务。积极引进渔业新技术,采用微生态净水技术、微孔增氧技术实现大宗渔业养殖场高产。

浅谈渔业捕捞机械现状与发展方向 篇8

一、捕捞机械技术研究进展

捕捞机械是渔船上为配合捕捞生产而配备的专用机械,按渔船作业方式可分为拖网、围网、流刺网、定置网和钓具等捕捞机械。我国的捕捞机械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渔业船只从木帆船向机帆渔船和钢质渔船转型的生产进步,捕捞机械的研究在个别进口仪器或设备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到了70年代尤其是整个80年代,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中高压液压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国捕捞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捕捞机械技术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但在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方面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产品规格也相对较少。另外,生产企业对于捕捞机械的安全性能缺乏关注,导致渔民在作业过程中人身伤害的事件多有发生。

二、捕捞机械标准的现状

(一)拖网捕捞机械

拖网捕捞是我国捕捞产量最高的捕捞方式,是用渔船拖曳囊袋形网具,迫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内的捕捞作业方式。拖网捕捞机械主要包括拖网绞机、卷网机和辅助绞机3类。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捕捞机械技术而制定的国家标准,只有GB/T 15103-1994 绞盘机 技术条件。行业标准有:SC/T 6004-2002 海洋机帆渔船绞纲机;SC/T 6003-1999 渔船绞纲机;SC/T 8055-1994渔船手动拖网弹钩;SC/T 8056-1994渔船拖网弹钩滑车;SC/T 6016-1984渔轮绞纲机磨擦鼓轮;SC/T 8039-2001渔船尾部长滚筒。国外标准有:ISO 6115-1988造船 拖网绞车;ISO 6482-1980 造船 甲板机械 绞缆筒外形;BS MA 53-1975 船用甲板机械规范 深海用拖缆绞车;BS MA 54-1975 船用甲板机械 拖网绞车规范;BS MA 33-1973 船舶甲板机械规范绞缆机等相关技术标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作业渔船船体小、船龄较长,长期采用拖网捕捞方式,其配备的捕捞机械等设备相对落后。但是过度的拖网捕捞对于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极大,海洋渔业发达国家注重发展大型渔船,同时淘汰具有掠夺性捕捞的方式,优先发展选择性捕捞。

(二)围网捕捞机械

围网捕捞是以长带形或一囊两翼形网具包围鱼群进行选择性捕捞的作业方式,是目前世界海洋捕捞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我国围网捕捞机械主要为绞纲机、动力滑车、舷边滚筒、尾部起网机、理网机等。国内相关标准主要为行业标准:SC/T 6005-2002 渔船围网起网机类型和基本参数;SC/T 8011-1994渔船起重钢索滑车。目前围网捕捞一般网次产量为50~100 t,最高可达250 t左右,世界围网捕捞产量一般约占海洋总捕捞产量的1/4。由于作业习惯和海洋渔业资源的日益匮乏,围网捕捞机械难以得到推广,导致我国围网作业方式产量所占比例不高,也影响到国内相关标准的发展。对应行业发展方向,围网捕捞机械标准的制订将成为目前渔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钓具等捕捞机械

钓具使用机动灵活,渔获物多为成鱼且质量较好,利于保护幼鱼。一些发达的沿海国家为保护本国的渔业资源大力支持发展钓具捕捞,并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注入科技含量,提高捕捞效率。具有代表性的钓具大体上有手钓、鱿鱼钓、竿钓、曳绳钓和延绳钓数种。目前,国产的部分钓具产品已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了,例如小型金枪鱼钓具。其他多数钓具捕捞机械在可靠性等主要性能上,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远洋作业需求,依赖于进口产品。国内钓具的标准已有立项,相关标准与科研、生产的衔接需要进一步实施。

白俄罗斯渔业现状 篇9

一、槐树湾乡渔业现状调查

金寨县槐树湾乡位于大别山腹地,梅山水库上游,辖10个行政村2.9万余人,其中库区一线村8个2.2万人。境内可养水面2.1万亩,水质清新无污染,非常适合渔业生产。历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引导库区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开展网箱、库湾养鱼业,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渔业已成为库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到目前为止,全乡共有库湾20余座、4000余亩,年产各类鲜鱼1000万斤,已发展滤食性网箱2万只(主养四大家鱼),年产量400万斤,投食性网箱500只(主养沟鲶),年均产量40万斤,全年网箱养鱼总产值1800万元,槐树湾乡也因此成为安徽省网箱养鱼第一乡。

二、槐树湾乡渔业现状分析

1、资源优势分析

①自然资源丰富:槐树湾乡位于皖西五大水库之一的梅山水库上游,境内可养水面2.1万亩,水质清新无污染,库湾遍布整个养殖区域,发展网箱养鱼和开展库湾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②产品优良:传统养殖品种花白鲢肉质鲜美、肥满度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色品种“沟鲶”(美国叉尾鮰)等产品肉嫩味美,口感极佳,是馈赠亲友的绝佳选择。

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随着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观光旅游悄然兴起。槐树湾乡“天堂湾”等养殖基地交通便利、山水秀丽、人文丰富具备良好的休闲渔业开发基础,进一步发展集养殖开发、垂钓品鲜、观光度假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业潜力巨大。

2、技术优势分析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槐树湾乡库区群众就开始发展网箱、库湾生产,在鱼种放殖、鱼病防治、网箱鱼越冬管理、大水面捕捞等各个生产环节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大库区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涨,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养殖效益的有力保证;近年来,库区群众积极响应各级政府、部门倡导的科学养殖理念,和安徽农学院、安徽水科所等科研单位充分合作,大力开展小体积、投食性网箱生产,探索沟鲶等特色鱼的运输、养殖、饲料配方等技术要领,确保了当地特色渔业的健康发展。

3、存在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条件的制约,库区渔业发展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大市场之间无法衔接,渔业生产存在盲目性;二是传统的养殖——滤食性网箱生产,存在产量低、周期长、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等缺点;三是养殖品种单一,特色水产发展缓慢;四是大水面增殖、捕捞技术落后,单体积水面综合效益不高;五是鱼种繁殖技术欠缺、鱼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链条不完整,渔业整体经济效益底下。

三、槐树湾乡渔业发展对策

针对槐树湾渔业发展现状,我们要做到不断优化养殖水域环境、改良养殖技术、发展设施渔业和休闲渔业,才能加大渔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我们要综合改造传统的养殖工艺,建立健康养殖系统,才能保证我地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改变以前网箱养鱼为绝对重心的思路,在网箱养殖的同时,不断挖掘库湾养殖发展潜力,才能提高水体利用率,取得利益最大化。我们要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巩固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社(协会),提高养殖户、会员的文化、技术等综合素质,提高渔业集约化合作水平,才能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为此今后几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紧跟市场,及时调整品种结构。网箱养殖鲢鳙鱼是我乡传统养殖方式,受水位、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渔业质量不高,经济效益较低,已不能很好适应当前渔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要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适时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推广投食性小体积网箱养殖方式,引进团头鲂、工程鲫、银鲫、沟鲶等名特优新品种,并逐步确立以沟鲶为主的特种水产品养殖体系。

二是倾情扶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好渔业致富工程、网箱养殖沟鲶等项目,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移民后扶资金、扶贫资金加大渔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同时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扩大特色养殖生产份额,从而有效地推动本乡、本地区特色渔业发展,促进本地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集合要素,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槐树湾水产养殖协会、合作社建设。在国外,行业业务管理基本上是通过行业协会来完成的,因为只有渔民对自己的事业最有发言权、只有渔民最能代表渔民自己的利益。入世以来,我们的渔业也正在与国际接轨,我们也应该重视渔业专业协会(合作社)的建设,重点发挥槐树湾乡水产养殖协会、合作社的作用。

协会、合作社要严格程序、敞开大门将有志于本地渔业发展的渔民和渔业生产工作者吸收进协会,将本地区渔民协会办成真正维护广大渔民合法权益、推进本地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流协会。在发展生产时要以协会为主采取统一购进苗种、饲料、统一签订购销合同等措施,使原本分散经营的养殖户形成整体,从而降低养殖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风险抵御力。规范利民水产有限公司运作,加强与各饲料生产企业、鱼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协会为纽带的“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

四是进一步搞好渔业区域规划,制定渔业发展纲要,使渔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具体规划是上码头、双石等上游村组以发展库湾、传统滤食性网箱生产为主;响山寺、槐树湾、板棚、兴田等中游村组以发展特色、投食性网箱生产为主;在草场、水源丰富的村组开展种草项目,发展马头山羊、大别山土鸡养殖,推进立体养殖模式。各养殖区域发挥优势,以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是整合要素,争取大发展。进一步争取政府各部门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引进更多适销对路的优新品种,加大渔业基础设施投入,巩固传统渔业优势,做强壮大水产公司,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以工业理念抓渔业生产,从而为本地区渔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建多条较高标准通往养殖基地的公路,兴建1-2个商业码头,同时提供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水产品加工厂来本地办厂,实行订单生产,解决就业,延伸产业链,提高整体竞争力。

六是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红色、绿色旅游业。结合县、乡十二五规划,开发库区沿线人文、自然资源,打造连接王明故居、金家寨旧址、响山古寺等旅游景点的红色绿色旅游精品路线;依山傍水,建造上码头、响山寺旅游度假村推动库区观光旅游业的更大发展。

白俄罗斯渔业现状 篇10

关键词:渔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452-03

收稿日期:2014-07-14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49)。

作者简介:王浩伟(1989—),男,山东莒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水产遗传育种、渔业科技与发展战略研究。Tel:(0510)85550702;E-mail:1032393026@qq.com。

通信作者:蒋高中,博士,研究员,从事渔业科技史、渔业科技与发展战略、高等教育管理研究。E-mail:jianggz@ffrc.cn。渔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当地渔业资源优势和加工流通企业为依托,围绕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依靠科技进步和龙头带动,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以及产加销、贸工渔、渔科教一体化生产经营所形成的一种较为完整的产业系统。渔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渔业、渔业经济经营方式和组织机制的创新,同时又是一种建立在各参与主体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运行机制。渔业产业化是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增加渔民收入和促进渔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

1我国渔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的故乡,但长期以来,渔业生产依赖捕捞,使得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回顾30年的渔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渔业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1.1发展历程

渔业产业化发展历程大约经历3个阶段:(1)1978—1994年年间为渔业改革探索期和快速发展期。千方百计解决人们的吃鱼问题,探索渔业改革开放,实行养殖生产责任制,迈开改革步伐,大胆探索生产经营体制和水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使得渔业生产逐渐恢复,从而为渔业综合改革和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改革探索的基础上,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渔业经营体制得到放开,养殖生产承包到户,水产品价格放开,开始实行市场调节。养殖产量在1988年超过捕捞产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超过捕捞的国家,1990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2)1995—2001年年间为战略转型期。在战略转型期间,渔业发展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资源环境管理,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养殖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3)2002年至今为协调发展期。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加强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力度。对渔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大,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水产养殖业中的良种繁育、疾病防治、水产品质量管理、资源养护、水产科研等方面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加强,更加关注民生,注重渔业发展整体素质的提升。

1.2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成就巨大,保障了市场供应,解决了人们“吃鱼难”问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渔农民就业和收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发展特点有:(1)养殖区域扩大,养殖品种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养殖区域由长三角、珠三角向内陆、沿海和西北地区扩展,形成了东、中、西部水产养殖业的区域格局。根据资源和区位特点,养殖优势产品区域布局逐渐形成。(2)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呈现多样化,布局合理。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已从过去的几种增加到目前的40多种。淡水养殖改变了以鱼为主的局面,形成以鱼为主,虾、蟹、鳖等多样化发展格局。(3)养殖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生产、加工、运销、服务相配套的综合性水产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养殖业发展的骨干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企业为龙头的经济实体加农户、以市场牵引生产者的多种形式和经营机制不断涌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组织不断壮大,渔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水产养殖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快。

1.3发展经验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以举世公认的成就、进步和实力,在世界渔业界确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30多年的发展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1)我国确立以养为主发展渔业的正确方针,必须长期坚持,并且不断完善;(2)市场化改革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中起了强大作用,需要长期坚持并且不断完善[2],把渔业引入市场化改革中,可促进渔业的迅速发展;(3)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监督必须加以强化,使渔业走上健康、规范的发展道路;(4)科技进步是有力支撑,必须紧紧依靠。整体看出,渔业科技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使渔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中国目前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0%以上,由于加强渔业科技队伍和渔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学科配置合理的应用技术开发队伍和卓有成效的技术推广体系。

2我国渔业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认识不足

养殖从业者大多为小农户,落后、粗放的养殖生产方式,遵循传统小农经济的思想大大影响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3]。提高健康养殖意识、革新传统生产模式、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已被广泛倡导。提高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推进养殖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发展已经日益受到重视。

nlc202309031856

2.2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经济活动频繁,周边的陆源污染、船舶污染对养殖水域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破坏了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对水产养殖构成严重威胁;不规范的养殖生产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养殖自身的污染引起了社会关注,也对养殖业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工程建设及过度捕捞使水生生物种质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水生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整体看出,生态安全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水源环境的严重污染,水体赤潮频发,每年都给我国的养殖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并给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4]。

2.3水产养殖病害严重

近年来,受综合因素影响,加上生态环境的恶化,水产养殖病害也不断发生并日趋严重,养殖产量和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对养殖业健康发展构成重大影响。据测算,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50亿元。由于水质污染严重、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密度过高、饵料质量不过关、管理水平低等因素,加剧了病害的发生,加上在养殖过程中滥用国家禁用、限用的消毒剂、抗菌素等等,使疾病危害不断延伸。一遇病害,乱开药、滥用药现象严重,致使养殖的水产品中抗生素等药物严重超标,严重影响了渔业产品的质量[4],因而渔业病害已经愈来愈成为制约并影响水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亟需解决。

2.4科技支撑不足

科技支撑不足严重阻碍了渔业产业化的发展。良种选育研究滞后,人工选育的良种很少,占水产养殖总产量70%以上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主要养殖种类目前仍依赖未经选育和改良的野生种;水产品加工技术特别是大宗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和配套,直接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2]。科技、教学与推广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水产推广网络和推广方式不适应生产需要,科技推广与养殖户生产脱节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2.5质量安全和市场监管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消费市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5]。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传统养殖方式和管理与现代渔业不相适应,盲目追求高产而造成病害频发、药物滥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新型替代渔药和疫苗研发滞后,种质退化、饲料技术落后等影响质量安全;开放式的养殖场所对外源环境污染难于控制,造成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执法监管手段有限,面对分散养殖和产品流通经销,监管难于完全到位;质量标准缺失,与进口国标准缺乏衔接,使我国水产品在出口贸易中遭遇不公正的待遇。

2.6财政投入不足

虽然中央财政加大了对渔业的投入,但是国家财政支渔总量少,渔业在国家财政支持农业中的比率低,不足3%,与渔业占农业总产值10%的比率不相称;养殖业在国家支渔中的比率低,不到10%,而养殖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比率将近70%。由于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过低,养殖的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渔业良种繁育技术、疫病防控技术、渔业科技推广服务等体系不完善、不配套,从而影响了养殖业健康发展。

2.7基础设施老化严重

我国的池塘大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发展商品鱼基地建设的。由于长期缺乏再投入,年久失修,加上劳动力短缺和承包短期行为,普遍出现严重淤积、塘埂倒塌、排灌不通、养殖病害频发、用药增多和产品药残增加的现象。基础设施已经严重影响养殖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养殖效益的提高、渔民收入的增加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并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利于推进健康养殖。

3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3.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为渔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6]。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渔业发展中自然应该比其他产业更为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决心、下力气提高有关部门政府官员的认识;其次,应该大力在渔业生产企业和渔民中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普及科学的发展观。对于渔业企业、渔户而言,加强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养护和修复海洋渔业资源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生产环境[7]。

3.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渔业基础建设力度,各地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分段实施”的原则,积极争取把兴建精养鱼塘、改造老化鱼塘纳入各级水利工程、农村一事一议工程项目,统一组织实施[8]。制定优惠政策,适当延长鱼塘承包期,稳定和完善承包责任制,鼓励群众自主投入鱼塘改造,加强对公益性、基础性、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建议中央财政尽快启动标准化池塘改造财政专项,加大对老旧池塘改造的投入。

3.3强化支撑体系建设,提高保障能力

在水产良繁体系建设中,应加快原良种场和扩繁场建设,提高良种保种、供种能力和良种覆盖率,在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上,构建预防监测能力强、范围广、反应快、经费保障的水生动物防疫体系,改革并完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建设水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并完善国家、区域、地方多层次的质量检测机构,提高对水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管能力。

3.4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成果运用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的支撑是渔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9]。应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和培养,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人员保证[10]。实施渔业产业化,要加大科研投入,创新育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养殖生产能力和良种化水平,研发疫苗和禁用渔药替代品,提高防疫水平;加强重大疫病的监测、预警、诊断与检测技术研究;研究渔用配合饲料开发技术,提高主养品种配合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减少排放;研究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开展养殖容量、水域可承载力、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创新健康养殖模式,提高集约化养殖、机械化装备和节能减排水平;优化渔业产业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和特色渔业,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名牌产品,增强竞争力是海洋渔业的必由之路[11]。

nlc202309031856

3.5加大财政支渔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政府应该大幅增加财政支渔总额,提高渔业在国家财政支持农业中的比重,调整国家财政支渔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渔中水产养殖业的比重,建议由目前不足10%调整到30%以上。调整投资方式,国家财政投入要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品种和建设内容区别对待。对发展品种,要区分市场保障性和市场调节性,重点扶持市场保障性的鲢鱼、鳙鱼、草鱼等品种,对其他品种的发展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为主,适当加以财政补助。

3.6创新机制,提高监管能力

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力度[10]。加强监管,使渔业健康发展。(1)加快推进水面经营权改革,稳定水面承包经营关系,延长承包期,规范承包费的使用;(2)发展渔业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技术支持、生产管理,建设好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养殖证制度,保障养殖者权利;(3)加强水产苗种管理,完善生产许可制度,进一步规范苗种生产管理,严格水产苗种进出口的审批制度[4];(4)不断加强苗种生产以及引进管理,并且保证苗种质量,建立健全相应的动物防疫管理监督制度;(5)不断推进品种产业化,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快产业发展,推进主要养殖品种产业化进程,确立主导产业发展,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推进渔业产业化,建立主导产业项目;(6)加强质量标准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从源头治理、生产自律、市场准入、科技创新和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总之,应尽快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机制,引导和督促养殖者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执法监管,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

参考文献:

[1]王笛,余世勇,吴锡平,等. 重庆市北碚区渔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 河北渔业,2012(6):49-55,65.

[2]肖乐,李明爽,董金和. 三十载改革开放结硕果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是发展方向——访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J]. 中国水产,2008,395(10):3-5.

[3]郑建明. 渔业产业化组织与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2012,30(5):47-50.

[4]贺凌,郑冬梅,陈海军,等. 发挥区域优势加快辽宁海洋渔业产业化进程[J].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7):14-15,41.

[5]张落成,王辰,武清华. 江苏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发展差异与对策[J]. 海洋科学,2010,34(7):28-33.

[6]赵世养,於崇奋. 宁波渔业产业化现状及对策[J]. 中国渔业经济研究,1998(2):19-20,27.

[7]杨 瑾,王维. 建设海上牧场振兴海洋渔业经济[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28(9):126-129.

[8]白福臣,罗鹏. 南沙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 中国渔业经济,2011,29(4):5-11.

[9]孙建富,韩绍祖,王一夫. 辽宁省海洋渔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建议[J]. 中国渔业经济,2013,31(5):25-30.

[10]丛军. 山东省渔业产业结构现状与优化升级[J]. 中国渔业经济,2012,30(2):95-99.

[11]康秀华. 辽宁渔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4):60-62.

上一篇:2024年团年饭董事长致辞下一篇:平面广告对比调研报告